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认知规律

儿童认知规律

儿童认知规律
儿童认知规律

运用儿童认知规律搞好小心识谱教学

鼓楼实验小学林榕

内容提要: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难点,笔者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理论,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提出了听、唱、动、识四层次识谱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听歌的基础上模唱、并将自身对音乐的感受以律动的方式加以体现。在学生对曲谱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适时地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感性引导向理性,进行识谱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认知规律识谱教学

提起小学音乐课,人们不由地会想起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教歌模式:费大力气把曲谱唱下来(其实只有少数人会唱,大多数是滥竽充数),然后唱词。歌词唱会了,这堂音乐课也结束了。整堂音乐课,教师为识谱视唱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可是从学生的精神状态来看:往往一到识谱教学片段就疲软,一到歌词教学就干劲十足。造成了识谱教学小学讲、中学讲,多年下来真正会识谱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的尴尬结局。

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找出了学生不愿意接受识谱教学的主要原因:儿童由于对识谱知识和技能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从儿童认知特点来看:儿童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从儿童的学习动机来看:认知性兴趣即求知欲为儿童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最为现实的成分。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模式,是让小学生在对音乐没有一点印象的时候就让他们阅读乐谱,就像让他们读那些他们不理解的生词一样的干巴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容易造成小学生对识谱教学产生心理排斥感。

音乐是听的艺术听是音乐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乐谱只是音乐信

息输入的载体,并不是音乐的本身。笔者并不否认识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什么时候教、怎么教,这里面包含着许多音乐教学的科学道理。机械地练习识谱、唱词所学的歌是死板的歌,它很难使人感受到多少音乐的美,也不会激发孩子们的内在情感。至多只能学到一些视唱的技能,而唱歌的最终目的就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借助歌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而这种美的感受,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主要让孩子们通过听、唱、动等大量的音乐实际活动,在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熟悉乐谱。经过几次这样的音乐实践,虽然歌曲还没有学,学生却能轻声跟着唱,达到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练掌握的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引起进一步探索兴趣的最佳状态。为此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了听、唱、动、识四层次的教学尝试。其具体的做法是:

一、听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是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从听入手,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在歌曲教学伊始,通过录音机的重复播放,使学生在大量地感受、理解歌曲中逐渐地熟悉乐谱。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不少孩子在听了二三遍歌曲之后,就具备了轻声跟唱的能力。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歌曲的介绍,反复朗读歌词等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音乐,进入歌曲的意境,感悟歌曲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已加深学生对歌曲艺术形象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在学生复听完全曲之后,笔者用了如下富有诗意的话作为语言提示:“同学们,听完这首歌后,在我们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蓝天碧水之间,一群孩子在划船游玩的幸福景象?”。通过听,学生初步了解了歌曲的音乐形象,激起了学生美的体验,为下一层次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唱

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此时的唱主要是指听中随唱、边听边唱的过程。一句话:是摸唱的过程。唱是一次获得音乐形象的过程,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了音乐的独立判断能力、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唱使学生

对音乐中的旋律轮廓、节奏运动和乐句结构变得敏感。随着儿童的听和唱,指导他们意识到有关旋律结构等基本概念,使他们在边听边唱的过程中找到音乐的特征。

三、动

音乐是声音的语言,舞蹈是体态的语言。歌与舞自古以来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听音乐时,手舞之、足蹈之皆是人之常情。律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音乐。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音乐的节奏、情绪,更可激发孩子潜在的音乐才能。在听的后期,笔者常要求学生听动结合,将身体当作乐器,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拍、力度。实践证明:儿童用动作对音乐所作出的反映,不仅是对音高的意识,也是对时间,音色和结构的意识。例如,在教学《看龙舟》这首歌曲时,笔者让学生在听的后期边按节奏拍手边喊加油,使学生感受到看龙舟的场面热烈非凡,也使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感。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了他们音乐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气氛也由“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识

在学生对曲谱的认识达到一定熟悉程度的基础上,教师应适时地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感性引导向理性。通过学唱曲谱,尽快建立唱名和音高的概念,再通过打节奏、读唱名、唱背曲谱等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旋律音响与曲谱有机联系。这样,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自觉自愿地接受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发展形象思维,获得美的体验。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学生普遍感到很新鲜,兴致很高,比较顺利地达到了视唱的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听、唱、动、识四层次教学也有其合理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实际上都不是一次单向传导所能完成的,而是在传入、传出部分都有来回往返的传导。在感受器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中枢传导时,神经中枢本身的变化也返回传导到中枢,这样就保证有机体对外界的精确反映和对自身活动的准确控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识谱教学是唱歌词的

预备和铺垫,词对曲没有反馈作用,对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心期待显得软弱无力。而听、动、唱、识四层次教学模式在完成思维、反射、记忆的过程中,有利于内心期待的形成。听、唱、动、已经形成的旋律形象和歌曲的整体印象对曲谱产生很有力的反馈,有强化记忆的意义并为识谱服务,在音准上产生“准确控制”的作用,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形成运用唱名表示音高的概念,比之强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要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在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大关怀,并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老老实实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何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初步认为,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的结合上去考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 l、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而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 3、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继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4、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激活数学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句话,就是要让数学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份生命提升的快感,学生得到一份求知悟道的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倡返璞归真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要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审视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数学内容本身高度抽象的演绎表述方式进行定论形式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根源。数学传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数学技术,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它更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的传输。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抽象数学特殊认知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倡导用基于微积分学认知规律去从事教学。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感知,被动的接受,而须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地建构得以完成的。即数学概念的习得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完成,概念形成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数学现实,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象,从而归结出数学概念,在学生发生错误和矛盾的地方加以引导,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表象到规定,从规定到新的表象,从新表象引出更高一级的规定,它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坚持有思想内蕴和结构原理的有灵魂教学,注重思维层面上的剖析和诱导,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与实践,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不仅求得真才实学,而且受到创造精神的

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有效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有效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也就是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较弱。在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要符合孩子们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合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我们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故事、游戏、竞赛、观察、操作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 一、创设自然合理的学习情景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教师可将竞争意识引入课堂,精心创设竞争式教学情境。我经常在数学课堂上创设这样的竞争情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好。例如在讲约数和倍数这一课时需要做一些算式,在讲授新课前就可以让学生做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会变得非常活跃。小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创设故事情景,趣中质疑,疑中生思,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有的教师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用到了唐僧师徒三人西天取经的故事,用八戒的笨去吸引他们比较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在教学中经常创设游戏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实践证明,创设游戏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疲。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应注重“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亲近感。 二、重视直观演示与归纳演绎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具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对较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直观教学,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化抽象为直观。如在“正方体的认识”一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除具有长方体的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性,教学时,可制作一个活动的长方体框架模型,通过长方体转化为正方体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对“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在选择教具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所选教具应形象、生动、鲜明,并为儿童所熟悉。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新知,获得表象,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量、折叠、剪拼几何图形,做一些立方体模型,使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形成过程、特征和数量关系。如学生在用圆规画圆时,通过固定一点、确定不变距离、旋转一周等操作,对圆心、圆的半径和圆的特征,怎样画圆就会有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从直观入手揭示事物的特征及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类、综合等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注重基本数学概念引入与理解 小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抽象思维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因此,首先应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逐步抽象、内化成概念。形象直观地引入概念,就是通过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提出问题,引入概念;或者采用教具、模型、图表、投影演示及动手操作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抽象,引入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在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思维形式中,概念作为思维的“细胞”,是判断和推理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对概念的态度大体有两种:一种认为基本概念单调乏味,不重视它,不求甚解,导致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模糊。另一种是重视基本概念但只是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透彻理解,这样必然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根本一环。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的、动作的、表象的、概念的和符号的,就小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和实际生活经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理解能力等较差,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效。学生在感知大量事例的过程中,能够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逐步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因此,在教学时,做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务必要要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二)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三)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整个认知过程的开端,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开始。人们通过感知觉建立起关于客观事物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又可进一步加工为头脑中的记忆痕迹,再成为人们驰骋想象的素材、成为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声响、气味、冷热等某一个特性的认识。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来完成的,主要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结合原有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整合与解释的结果。 对中学生而言,由于掌握知识、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要求,中学生知觉事物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能够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地进行知觉;知觉事物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在空间知觉上有更大的抽象性,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更富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观察水平不断提高,内容更加丰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减或替代,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而高中学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更从容、灵活地使用各种概念、定理或规律,更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 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我认为在教学方面,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要?首先要读书背书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另外,学生的课前准备也很关键,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举手发言,与同桌共同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从儿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慢慢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教师应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 二、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小,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的启发、创设宽松愉快的学

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多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要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怎样抓重点、记难点等记笔记的方法;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可把比较科学的读书步骤编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下来,切实照着做。“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四、教师在行动上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小学生习惯未定,行为准则、习惯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二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例如教师写教案整洁详细,上课时板书整洁美观一丝不苟,藏书都留下圈点划记的痕迹,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声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学生看在眼里,自然效仿在行动上。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我在平时板书时也特别注意这一点。从小开始,渐渐地,一步一步加以引导。 五、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 教学的启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他的理论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对教学的启示。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重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去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注重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了认知发展的实质和过程,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就是机体在和环境不断发生的交互作用中,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不断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认知发展就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循环往复、逐渐发展的过程。此外,皮亚杰还把儿童认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认为儿童的认知是逐渐发展和建构起来的。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认知的特点,后一阶段的发展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计。我们不应该给学生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人为地加速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与难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释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通过身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说明了学生认知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外部的刺激。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P25.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3-6岁幼儿认知规律

3-6岁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即认知过程。 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知觉是人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记忆是指人对过去经历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想象是指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思维是指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认知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 3-4岁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感知范围扩展 随着中枢神经的发展和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展,3-4岁幼儿已经发展了各种基本的感知觉。他们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常见颜色;能辨认上下前后方位,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能较准确地辨别各种声音;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凉热、软硬等特征;能分辨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能区分白天和黑夜。 但是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碰到什么就观察什么,顺序紊乱,前后重复,也多遗漏。他们通常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观察的随意性水平较低,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观察受情绪影响较大。 (二)记忆具有无意性、暂时性、情绪性 3-4岁幼儿还未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因此有意识记较弱,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他们的记忆还很难服从于某一有目的的活动,而更多地服从于对象的外部特征。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自然而然地记住。 3-4岁幼儿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弱,记忆内容在其头脑中保留时间较短 3-4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记忆活动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幼儿心情愉快则记忆效果良好,心情沮丧则有可能什么都记不住。

汉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汉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一、儿童的认知规律对汉字教学的指导意义 汉字、汉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根据规律教学汉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依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否则,不仅会降低识字效率,而且不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要了解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就要从了解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入手。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看是由认知因素构成的特殊的认知活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一般的认知因素既相同,又有区别。一般的认知因素包括感知、思维、实践三因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则包括感知、思维(主要是理解)、记忆、运用四因素,学习过程中的诸认知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是儿童认知的基本规律。 儿童学习汉字必须统一地掌握字的音、形、义,既要通过听觉、视觉感知字音和字形,又要理解字(词)义,还要记住字的音、形、义,达到能在书面语言中会写会用之目的。其实,这就体现了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运用的认知过程。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的过程,也都是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的过程。尤其是字(词)义的掌握,首先要通过具体事物、形象、动作等感知字(词)义,进一步理解字(词)的概念,能解释说明字(词)的含义、用法,并要记忆,进而达到能在语言中运用;缺少其中的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如从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和形成识字能力来讲,就更要以认知规律为指导了,因为识字方法的掌握和识字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师

讲一讲就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学生在识字的实践中,不断地感知、理解、记忆、运用才能形成。所以,不论是学习一个字还是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识字能力,都必须以儿童的认知规律为指导。 二、汉字教学要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 儿童的思维是不断发展的,这一发展过程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各年级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认为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教学具体形象,让儿童易于接受。 刚入学的儿童只有六七岁,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他们记忆力虽然较强,但是也很容易忘记。针对这些特点,教学汉字大都是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相对的)。例如,一般的识字教材大都采用看图识字形式,将独体字(大都是象形字和指事字)编在前面,因为独体字的笔画相对较少,结构也相对简单,字义(词义)易懂(实词多),符合儿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方法上要分散难点,多采取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广大教师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汉字教学更为生动、有趣,更符合儿童的这一思维特点。 三、汉字教学要符合个别→一般→个别的认知过程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读书心得3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读书心得 关注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与多样性的语言运用机会 1. 儿童是如何学习语言的不管哪种语言,不管哪个民族的儿童,语言学习(包括第二语言的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一样的。幼儿的语言习得是几个范畴经验的整合,通常是以整体的方式习得的。幼儿首先要对物体“形象”在脑海中有认知,然后获得“概念”,再有“符号”的参与。从口头语言的角度来说,符号可能是一种语音,从书面语言的角度来说,符号可能是写下来的文字。当几个方面的经验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幼儿就完全获得了“语言”——包括语义、表达句式、语用等方面——的经验。 2. 什么是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早期阅读被认为是高质量语言输入的机会。从图画书阅读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图画书(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图画书),其语言运用都不尽相同。在给儿童阅读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本身语言成分比较好的、可以直接读给幼儿听的图画书。此类图画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具有丰富多样的词汇,具有书面特征的句式,具有不同特征的语用。考虑高质量的语言输入,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给幼儿完整聆听书面语言的机会。 3. 什么是多样性的语言运用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角度来看,语言学习的经验也是语言运用的经验。多样性的语言运用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学语言三方面共十个块面的内容,即谈话、辩论、说明讲述、叙事讲述、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文学语汇、文学形式、文学想象。通过阅读图画书,幼儿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谈话、辩论、讲述等,借此把 图画书阅读中输入的词汇、句式、语言表达的方式通过交流转化成幼儿自己可以运用的经验。早期阅读过程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学习是紧密整合在一起的,而且多样性的语言运用不仅是在集体活动中实现的,日常活动、区域活动、不同领域的活动中也都可以实现。高质量的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从《简单随机抽样》谈起 东莞于晓东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互作用的共同发展过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本文结合《简单随机抽样》这节课谈谈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统计;引入;巩固;运用;变式;反思 教育心理学认为,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的结合上去考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l.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而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2.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3.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继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4.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因此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激活数学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是高度抽象的,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由已知发现未知,从而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人教A版的《简单随机抽样》是这样编排的:“假设你作为一名食品卫生工作人员,要对某食品店内的一批小包装饼干进行卫生达标检验.你准备怎样做?显然,你只能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饼干作为检验的样本.(为什么?)那么,应当怎样获取样本呢?”然后直接得到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再讲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两种——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笔者认为调整一下教学顺序应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从而能更好的理解《随机抽样》在统计的学习中与应用中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简单随机抽样》这节课谈谈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 创设适当的情景,合理引入概念 概念的生成应该基于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发展成理性认识,一般的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由学生的感悟经验出发,通过丰富、典型的具体实例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否则,纯粹的理论堆积,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在学生的记忆中保持长久的时间.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完成由材料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并引导学生把背景材料与原有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

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他们很多还带有在幼儿园生活时的习惯,好动,不能稳稳当当的坐着上完一节课。尤其是还可能带有前运算阶段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而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作为教师,在了解到这一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不必给他们带上“自我”、“自私”的帽子,而是表示理解,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度,慢慢的不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的教具来支持,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抽

阅读与认知规律

阅读与认知规律 发表时间:2014-06-05T10:33:00.20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1期(下)作者:杨文兵 [导读] 阅读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体现出认识实践与审美实践的双重特性。探索阅读与认知规律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入一层了解阅读这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从而通过阅读训练,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杨文兵 (遂宁市船山职业技术学校遂宁 629000) 【内容摘要】:阅读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体现出认识实践与审美实践的双重特性。探索阅读与认知规律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入一层了解阅读这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从而通过阅读训练,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阅读认知规律思维智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智力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认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社会实践。智力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而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提高。阅读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体现出认识实践与审美实践的双重特性。探索阅读与认知规律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入一层了解阅读这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从而通过阅读训练,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一、阅读中的主客体关系 阅读是阅读者与作品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作品作为接受客体是一种客观存在,衡量它的价值有一定客观标准。对读者可能产生的作用,受客观价值标准的制约。阅读者作为接受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然后才能对接受客体产生能动反应,完成阅读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主要是指由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所决定的阅读能力,由主体需要所产生的要求和兴趣。在这双边关系中还存在接受客体与接受主体相适应的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怎样认识呢﹖教师也是阅读者,他和学生一样都进行阅读。讲读是把自己的阅读方法、方式,阅读体会、收获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至于学生的受益,还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的主动性才能实现。因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的主动性是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的先决条件。下面论述阅读教学过程中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关系时将把接受主体划分为教师与学生两个部分,并同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论述。 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对教材﹙作品﹚首先存在适应与受益关系。如果教材过深,大大超过了他的阅读能力,则无法进行阅读,如果教材过浅,不能使他受益,则没有兴趣阅读,阅读活动也难以进行。教材的深浅度在他阅读能力所在范围内,但内容贫乏,缺乏思想性,或缺乏艺术感染力,缺乏理论论证的逻辑性,这些都会影响阅读活动的进行。在论述这种适应与受益关系时必须强调指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启示引导下进行的,教材的深度﹙包括基础知识和思想艺术容量﹚是以经过教师的讲解能够全部或部分接受为限度的。如果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完全等同,即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完全能阅读理解,从主客体这一基本关系看,教材选择应以能发挥教师启发引导作用,并使学生受益为原则。 教师对教材思想与艺术内容的发掘应当有一定的范围和量的限度,不能求全贪多。讲解的目的在于进行方法的启发诱导和必要的知识传授,而不能把全部内容咀嚼后硬塞给学生,要诱使他们咀嚼品味,消化吸收。学生的能力是在他们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讲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符合这一教育心理辩证法。教师怎样讲,讲什么,必须纳入知识传授的系统并按一定序列,这涉及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重点问题。知识传授只有形成了系统并按一定次序进行才容易理解接收,记忆储存。阅读教学中那种随心所欲,零散杂乱的讲读,不会使学生有多大受益。 二、阅读中的语言与思维 从理解的角度去考察阅读过程,就必然涉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中的理解就是对书面语言的形式及其表达的内容的认知、感受、领悟。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思维活动与书面语言形式及其内容的关系,不然,无从达到理解的目的。 接受客体的表现形态是书面语言。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体现为语言材料和它的组合方式﹙包括词法、句法规则等等﹚,我们称之为“表层结构”,这是能被感知的现实刺激物。内容是它的含义、意蕴、情感等等,这不能被直接感知,要凭现实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组合关系才能反映出它的存在。我们称这为“里层结构”。接受客体﹙文章或作品﹚是“表层结构”与“里层结构”的统一体。阅读的思维进程是由表及里,把握二者的有机联系。就一般情况而论,表层结构和里层结构的关系是确定的,一种形式表现一种内容,二者之间只存在单一的对应关系,这体现出它的复杂性。 同一表层结构与不同的里层结构相联系。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在修辞学上叫双关语,在形式逻辑中叫同一语句表达不同判断。《红楼梦》第八回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加点的这段话明是对雪雁说的,暗里是借此奚落宝玉。这种双关义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具有修辞功能,表义也是明确的。但有时这种双关歧义语句会产生表达上的不明确性。 在阅读教学中片面追求语言的“精确性”,常常导致钻牛角尖。企图把形式的认识理解统一于一个“标准答案”用教师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维,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思维活动的僵化和创造性与想象能力的钝化。这与发展学生智力的总体目标就南辕北辙,大相背谬。把握语言的模糊性特点,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审美想象,让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广阔的领域驰骋求索,诱发求知欲,增强思维的灵动性,孕育灵感,这才是阅读教学成功的标志。 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总称,核心是思维能力﹙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它还包含作为认知基础的观察力,作为知识仓库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低段学生正逐步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逐渐形成集体意识,自我意识、道德行为观念等。到了小学高段,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求日益强烈,道德情感和认知水平也逐渐发展起来。因此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认真研究和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研究。 1、遵循学生感知、注意和记忆的特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比较精确地感知事物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一些关系,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时期,就要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尽量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辅助手段,如教学挂图、教具、多媒体等教具来辅助教学。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因此,教学设计要形象生动,多运用肢体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设计要符合他们的感知、注意和记忆规律等特点。 2、随着年龄的升高,学习特点也在不断发展。到小学高年级,学生

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逐渐对教师产生选择性及怀疑的态度。对教育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有纪律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并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能比较自觉参与班集体的活动,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并伴随自信、自主、自律能力的不断增强,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同时,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逐渐形成了对作业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学习目的也更加明确,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在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不厌其烦的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使他们进一步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能力。 3、遵循认知的发展规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上狠下功夫。在注意力发展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取代了无意注意,同时有意注意开始占主导地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深度和广度、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了较大的发展。学生记忆发展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记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低年级形成的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发展方面,学生的形象思维正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慢慢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开始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力方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凸显。这时候,教师要注

认知规律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与教学 认知发展观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 图式 1.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2.最初的的图式来源先天的遗传,表现一些简单的反射:抓握反射,吸允反射等。 3.个体逐渐的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一系列的图式。 同化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顺应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是十分吻合,个体改变认知结构的过程 平衡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轻松的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 1.是一种动态的的过程 2.平衡——失衡——新的平衡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直觉动作思维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靠感觉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 2.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儿童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知道是自己。” 3.因果关系初步形成。“动作会引起怎样的结果;通过动作来思考。” 物体恒存(1岁以下) (事物不在眼前时就不存在了) 客体永久性(约1岁) (事物不在眼前也是存在的)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形象思维1.出现了词语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现和形象图式。“符号代替具体的事物” 2.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不可逆。“由A-B,不能推B-A” 3.泛灵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 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三山实验” 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 题,认为自己看到别人就看到了) 思维片面性 思维不可逆 没有获得守恒 泛灵论(跟玩具对话) 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小学阶段)具体逻辑思维1.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逆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 2.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3.去自我中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逐渐去集中化) 4.具体逻辑思维(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大小。如人在眼前可以判断高矮,不在眼前无法判 断) 获得守恒 可逆转 逻辑思维(算数的时候要借助实物)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抽象逻辑思维1.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阶段,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2.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 命题之间的关系 假设——演绎推理 抽象逻辑思维 可逆与补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