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及解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及解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及解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及解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生物学试题解析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解析: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产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雌性激素属于脂质,在内质网合成。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答案:D

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解析: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夏季晴朗的白天9:30~11:00之间,呼吸速率因温度升高会有所上升,光合作用光反应会有加强。因此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只能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玉米,故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少。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相等,故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在18:30时,玉米净光合速率为零,故总光合速率不为零,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仍在解进行,所以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答案:B

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解析:都可以不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激素与靶细胞表面受体、消化酶在消化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表面受体起作用。部分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如性激素、作为酶的RNA和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分别与受体分子、底物分子和受体分子结合后起作用。激素和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一般被灭活。

答案:C

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解析:消费者呼吸作用释放CO2到大气CO2库,生产者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CO2,生产者呼吸作用释放CO2到大气中CO2库,生产者以食物形式向消费者提供C

元素。故A正确。血浆不能直接形成淋巴,淋巴不能反向渗透入组织间隙形成为组织液。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和消费者。D中甲乙丙的关系应该是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

答案:A。

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 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雌:雄=4:1

解析:雌火鸡(ZW)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有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Z(卵细胞)、Z(极体)、W(极体)、W(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

性别及比例是: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W(卵细胞)、W(极体)、 Z(极体)、Z(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类型及比例是:WW(不能存活):ZW(雌性)=0:2。两种情况概率相等,得雌:雄=(2+2):(1+0)=4:1。

答案:D

26.(28分)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 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处理方法0 h 12 h 24 h 48 h

①无辐射损伤0.046 0.056 0.048 0.038

②辐射损伤0.460 0.420 0.530 0.520

③辐射损伤+IL–18 0.239 0.265 0.279 0.269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

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1)题干这样描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除淋巴因子外,还有抗体、溶菌酶等。(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少;从②③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3)与第③组实验相比,第④组实验是先注射IL-18,后进行辐射损伤,因此可以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在作物育种中,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

这种育种方法叫做诱变育种,其特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但盲目性大。

答案:(1)免疫抗体(溶菌酶)(2)编程性(程序性)少②③(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诱变(辐射)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变异不定向,盲目性大;优良变异类型少

Ⅱ.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①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Ⅲ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②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

分布

吡罗红

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

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③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④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

分裂

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

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②的结果应该与题中所述相反。因为吡罗红使细胞质中RNA着红色,而甲基绿使DNA着绿色,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的面积比细胞核大。实验④结果:细胞是否着色,要看染色剂能否进入细胞。经过成功解离后,细胞膜对染色剂透性加大,允许透过,因此间期细胞也着色,只是染色质呈细丝态,不易观察计数。(2) 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为了防止实验②中DNA被盐酸破坏影响染色效果,和实验④中细胞被过度解离等,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时间。(3)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H]与O2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答案:(1)①③ (2)细胞膜时间(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7.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

紫色叶植株中,(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

2

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与绿色(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

1

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

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

1

解析:(1)依据题意:控制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所以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因为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表中组合①亲本均为纯合,且F1全为紫,F2中紫:绿=15:1(为9:3:3:1的孟德尔自由组合比的变式),故组合①杂交实验图解如下:P:AABB(紫)×aabb(绿)→ F1:AaBb(紫)→F2:9 A_B_(紫)、3A_bb(紫)、3aaB_(紫)、1aabb(绿),其中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1)/(9+3+3)=1/5。(3)表中组合②亲本均为纯合,且

F1全为紫,F2中紫:绿=3:1,符合孟德尔分离比,可视为叶色遗传只跟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相关。其组合②杂交实验图解可有两种情形:P:AAbb(紫)×aabb (绿)→ F1:Aabb(紫)→F2:3A_bb(紫)、1aabb(绿),或者P:aaBB(紫)×aabb(绿)→ F1:aaBb(紫)→F2:3aaB_(紫)、1aabb(绿)。若组合②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1:Aabb(紫)×aabb

的F

1

(绿)→ 1Aabb(紫)、1aabb(绿),或者F1:aaBb(紫)×aabb(绿)→1aaBb

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用笔在右图(紫)、1aabb(绿)。(4)组合①的F

1

圆圈中,将表示等位基因(A、a)的2个点(·)分别画在表示3号或者8号(有2条)染色体的2条竖线(|)上;将表示等位基因(B、b)的2个点(·)分别画在表示8号或者3号(有2条)和8号(有2条)染色体的2条竖线(|)上。图中标注表示染色体和基因的字母。

答案:(1)自由组合(2)AABB、aabb 1/5 (3)AAbb (或aaBB)紫色叶:

绿色叶=1:1(4)

32.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答题(10分)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在他们欲生育第二胎时,发现妻子的双侧输卵管完全堵塞,不能完成体内受精。医生为该夫妇实施了体外受精和产前基因诊断,过程如右图。

请回答:

(1)过程①是指在体外进行的处理,从而使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②称为。

(2)在对胎儿进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产前基因诊断时,要先从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提取物质③ 进行PCR扩增。然后用MstⅡ对扩增产物进行切割,产生多个片段的酶切产物。据此判断,MstⅡ是一种酶。

(3)不同长度的酶切产物在电泳时移动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电泳条带。该家庭成员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分析的电泳带谱如④,据此判断胎儿

为(正常/患者/携带者)。

解析:(1)体外受精时,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将体外培养的早期胚胎植入受体子宫的技术操作称为胚胎移植。(2)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进行基因诊断,扩增的对象只能是DNA,扩增的产物还是DNA,MstⅡ能对其进行切割,可见MstⅡ是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题中所述的这一家庭其成员的基因型分别是:Aa(表现型正常的夫妇)、aa(患儿),结合其相应电泳带谱,夫妇有2条带,应各为A、a的条带。患儿有一条带,只能是a的条带。而体外受精的这个胎儿仅有相应的一个条带,且位置与患儿不同,因此胎儿为正常。

答案:(1)精子获能胚胎移植(2)DNA 限制性核酸内切(3)正常

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化学详解与评析

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

...的是()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解析】答案:A

由于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A不正确。这题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有关,常识题。

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解析】答案:B

由于非金属性C﹥B,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弱;B项正确;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比如Na+与O2—。这题是基础题,不过A、B两项设问中出现B,Be等陌生元素。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

...的是()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答案:C

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OOH才可以电离出H+。这题是必修2有机内容,考查角度简单明了,不为难学生。

9、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A B C D

Y CO2Fe2O3C2H5OH FeCl3

W MgO Al2O3C2H5ONa CuCl2

【解析】答案:D

A项中是Mg与CO2反应,B项中Al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C项中是金属Na与C2H5OH反应,这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项中是发生Cu+2FeCl3=CuCl2+2FeCl2,不是置换反应,但学生可能将此反应记错,认为生成了铁单质。此题难度不大,但素材来自教学一线,考查学生平

时学习的错误,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0、常温下0.1mol·L -1醋酸溶液的pH=a ,下列能使溶液pH=(a +1)的措施是( )

A .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 .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 .加入等体积0.2 mol·L -1盐酸

D .提高溶液的温度

【解析】答案:B

醋酸是弱酸,稀释10倍,pH 增加不到一个单位,A 项错误,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抑制醋酸的电离,使其pH 增大,可以使其pH 由a 变成(a +1);B 项正确。

加入等体积0.2 mol·L -1盐酸,虽然抑制醋酸的电离,但增大了c (H +),溶液的pH 减少;

C 项错误。提高溶液的温度,促进了醋酸的电离,c (H +)增大,溶液的pH 减少;

D 项错误。

此题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切入点都是比较常规的设问,但学生易错选。

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 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 .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 .放电时OH -向正极移动

D .总反应为:2Li +2H 2O=== 2LiOH +H 2↑

【解析】答案:C

考生可能迅速选出C 项是错误,因为原电池放电时OH -是向负极移动的。这个考点在备考时

训练多次。这种电池名称叫锂水电池。可推测其总反应为:

2Li +2H 2O=== 2LiOH +H 2↑。再写出其电极反应如下:

(—)2Li —2e —=2Li +

(+)2H 2O+2e —=2OH —+H 2↑

结合选项分析A 、B 、D 都是正确的。

此题情景是取材于新的化学电源,知识落脚点是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掌握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12、25℃时,在含有Pb 2+、Sn 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 2+(aq)Sn 2+(aq)+Pb(s),体系中c(Pb 2+)和c(Sn 2+)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 2+)增大

B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 3)2固体后,c(Pb 2+)变小

C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 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 .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

【解析】答案:D

由于铅是固体状态,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平衡不移动,c(Pb 2+)不变;往平衡体系

中加入少量Sn(NO 3)2固体后,平衡向左移动,c(Pb 2+)变大;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 2+)

增大,平衡向左移动,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0;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c(Pb )c(Sn 22++=0.22/0.10=2.2,故D 项正确。 此题也是新情景,考查平衡移动原理以及平衡常数计算,题目不偏不怪,只要基础扎实的同学都能顺利作答。

23、(15分)

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 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____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mol·L-1

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1

Na2SO3溶液的体

积/mL

H2O的体

/mL

实验

温度

/℃

溶液出现蓝

色时所需时

间/s

实验1 5 V135 25

实验2 5 5 40 25

实验3 5 5 V20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V2=___________mL

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3++□H2O2+□H2O === □Ce(OH)4↓+□_______

【解析】(1)写出P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每生成1 mol P4时,P由+5价变成0价,电子转移为5×4=20或C化合价由0价变成为+2价,电子转移为2×10=20;

(3)n (Na 2S 2O 3)=bV 1/1000 mol ;与其反应的I 2为bV 1/2000 mol ,与维生素C 反应的I 2为 2000221bV aV -mol ,即维生素C 的物质的量是2000

221bV aV -mol (或其它合理答案); (4)由实验2可以看出混合液的总体积为50mL ,V 1为10mL ,V 2为40mL ,实验1和实验2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2和实验3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5)题目中给出:“加热条件下CeCl 3易发生水解”,可知NH 4Cl 的作用是肯定是抑制水解的,CeCl 3水解会生成HCl ,可以完整答出:NH 4Cl 的作用是分解出HCl 气体,抑制CeCl 3水解。

(6)根据题意:“强酸性”或观察方程式可知缺项是H +,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或观察法就可

以配平方程式。2Ce 3++H 2O 2+6H 2O=== 2Ce(OH)4↓+6H +

此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电子转移计算,滴定中的简单计算,水解知识,实验探究变量的控制等,上述皆高中化学中的主干知识。题设中的情景都是陌生的,其中还涉及到稀土知识,其中第(4)小问是该题亮点,设问巧妙,有点类似于2010全国新课标一题,但题目设计更清晰,不拖泥带水。第6小问的缺项配平有点超过要求,但题中给出提示,降低了难度。

这题拼凑痕迹比较明显,每小问前后联系不强,或者说没有联系。

24、(14分)

四氯化钛(TiCl 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 3)制备TiCl 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 3++Fe === 3Fe 2+

2TiO 2+(无色) +Fe +4H + === 2Ti 3+(紫色) +Fe 2++2H 2O

Ti 3+(紫色) +Fe 3++H 2O === TiO 2+(无色) +Fe 2++2H

+ 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 2·n H 2O 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范围。

(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 2·n H 2O 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 (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

粉。已知25℃时,K sp [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 (OH)3+3H +Fe 3+ +H 2O

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4)已知:TiO 2 (s) +2 Cl 2 (g)=== TiCl 4(l) +O 2(g) △H=+140KJ·mol -1

2C(s) +O 2(g)=== 2CO(g) △H=—221KJ·mol -1

写出④中TiO 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 4和CO 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6)依据右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 4杂质的TiCl 4 ,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TiCl 4 SiCl 4

熔点/℃ -25.0 -68.8

沸点/℃ 136.4

57.6

【解析】

(1)根据题意给出方程式分析铁屑的作用就是作为还原剂的,即:将Fe 3+还原为Fe 2+,另

外浸出液显紫色,说明含有Ti 3+,防止Ti 3+被Fe 3+氧化成TiO 2+。参考答案中“生成Ti 3+保

护Fe 2+不被氧化。”有点让人费解,能不能说成“防止Ti 3+被Fe 3+氧化成TiO 2+”或者说“将TiO 2+还原成Ti 3+”。

(2)形成TiO 2·n H 2O 溶胶,说明得到胶体,其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为10-9~10- 7m (或1nm

—100nm );

(3)K sp [Fe(OH)3]=c(Fe 3+)×c 3(OH —)=2.79×10—39,25℃时,c(H +)×c(OH —)=Kw =1×10—14;

反应Fe (OH)3+3H +Fe 3+

+H 2O 的平衡常数K=)()c(33++H c Fe =42-3310)()c(-+?OH c Fe =42-39

10

102.79-?=2.79×103。 此问设计精妙!利用数学关系巧妙代换求出反应的平衡常数,命题者的独具匠心可见一斑。

(4)涉及盖斯定律计算,比较常规,按要求写出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TiO 2(s)+ 2C(s)+2Cl 2 (g)=TiCl 4(l)+2CO(g) △H=—81KJ·mol -1

(5)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产生了废气,废液,废渣等。

(6)右表信息可以看出,SiCl 4,TiCl 4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要精制含少量SiCl 4杂质的TiCl 4可用蒸馏(或分馏)等方法。

这题是典型的化工流程题,问题设置不难。第(3)小问是亮点,精妙!个人觉得加上请.计算..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可能设问更清晰。 25、(16分)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 中生成的BaCO 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 、C 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中反应生成BaCO 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 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 —B 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 在B —C 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 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 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基础。

Al(OH)3+OH-=[Al(OH)4]-或Al(OH)3+OH-=AlO2-+2H2O

(2)生成的是NaAlO2溶液,通入CO2气体有Al(OH)3白色沉淀生成,并且生成NaHCO3,加入盐酸有CO2气体产生、Al(OH)3沉淀溶解。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要比较扎实的基本功。(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

溶液吸收。这样设问学生经常接触。

(4)CO2+Ba(OH)2=BaCO3↓+H2O,基础简单的方程式书写。

(5)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会影响测量,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保证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因为整个装置中不需要干燥,有水份不会影响CO2吸收。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C瓶中是足量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响CO2吸收,所以不需要除去CO2中的HCl,选cd。

(6)BaCO3质量为3.94g ,n(BaCO3)=0.0200mol,则n(CaCO3)=0.0200mol,质量为2.00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此问计算比较简单。

(7)Ba(OH)2溶液还吸收了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造成质量偏大,所以可以回答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

本题取材牙膏摩擦剂的探究实验,其中第(5)(7)小问出的不错,第(5)小问考查影响实验准确度的因素探讨,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7)小问设置有台阶,降低了难度,若将“结果明显偏高增加”设置成填空可能会更好。

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___________。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2N2H4(l)===3N2(g)+4H2O(g) △H=-1038.7kJ·mol-1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__mol。

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__________(填标号)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范德华力

(4)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

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

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CF4

b. CH4

c. NH4+

d. H2O

【解析】(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3,学生可能审题时没注意到是价电子排布式。

(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

(3)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NH3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而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所以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这个与H2O,H2O2中O的杂化类型都是sp3的道理是一样的。

②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即有1molN2H4参加反应,生成1.5molN2,则形成的π键有3mol。

③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可见它是离子晶体,晶体内肯定不存在范德华力。(4)要形成氢键,就要掌握形成氢键的条件:一是要有H原子,二是要电负性比较强,半径比较小的原子比如F,O,N等构成的分子间形成的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符合这样的选项就是c和d,但题中要求形成4个氢键,氢键具有饱和性,这样只有选c。

这题中的(3)(4)两问亮点较多,让人耳目一新,其中第(4)耐人回味,这样子就把氢键的来龙去脉和特点考查彻底!高!

31.[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

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

(甲)(乙)(丙)(丁)

填写下列空白:

(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r2/CCl4溶液

b.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

(3)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其中A—D均为有机物):

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

(4)已知:

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

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1)碳碳双键(或);ac

(2)CH 2=CH -CH 2-CH 2-COOH (3)C 6H 12O 6;Br 2/CCl 4(或其它合理答案)

(4)+CH 3CH 2Cl +HCl (5)

时光飞逝,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今年福建省本一扩招,本三与本二合并,报考人数下降,录取率又要提高,这样一来数学容易,理综容易。今年高考化学题目由于大环境的束缚,出得比较容易、平实,但不乏亮点,选择题中没有偏题怪题,其中第12题情景新颖;非选择题的23(4),24(3),25(5)(7),31(3)(4)个人比较欣赏。今年难度比去年有下降,而且比省检容易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可能觉得做得不过瘾,但希望“基础平实”这个高考导向延续下去。

由于我们是选考物构,有机题渐行渐远,所以有机题仅提供答案,不做详解和评析, 以上是个人想法,不妥之处请多多批评。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 ,已知引力常数G ,半径为R 的球体体积公式

334

V R π=,则可估算月球的( ) A.密度

B.质量

C.半径

D.自转周期 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22()M m G m R R T π=月,得月球质量23

2

4R M GT π=月,又=M V

ρ月,334V R π=,得月球密度23=GT πρ。已知周期T 和引力常量G ,A 正确。 1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 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 点射入

玻璃砖,在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 向B 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 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增强,紫光

D.增强,红光

答案:C

解析:由于入射点由A 向B 缓慢移动,使得入射角不断增大,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而介质对色光的折射率由红光、橙光、黄光…到紫光增大,因而紫光先发生全反射,

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是紫光;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发生全反射的光由紫光到红光逐渐减少,反射光逐渐增强,C正确。

1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u=202sin(50πt)V

B.只断开S1后,L1、L2均正常发光

C.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答案:D

解析:由题图乙可得周期T=0.02s,则

2

100(/)

r a d s

T

π

ωπ

==,输入电压表达式

202sin100

u tπ

=V,A错误;只断开S1,L1、L2断路均不发光,B错误;只断开S2后,负载电阻增大,输出电压不变,输出功率减小,则输入功率减小,C错误;若S1换接到2后,加在R上电压为4V,其消耗的电功率为P=U2/R=0.8W,D正确。

16. 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 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B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在t1时刻物块的速度为零,离开A点的距离最大,A错误;t2时刻,小物块刚好相对传送带静止,此时相对传送带滑到距离最大,B正确;0~t2时间内,小物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减速再反向加速,摩擦力不变,C错误;t2~t3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且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D错误。

17. 如图,足够长的U 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 平行且间距为L ,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ab 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 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当流过ab 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 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 ,则金属棒

ab 在这一过程中

A.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ν

B.下滑位移大小为qR BL

C.产生的焦耳热为qBL

ν D.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22sin B L R

νθ 答案:B

解析:由于ab 棒下滑切割磁感线,使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ab 棒中有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不是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不是v /2,A 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t φ?=?及B S BLx φ?=?=、E q I I R t

==?和得流过ab 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 时下滑的位移大小qR x BL =,B 正确;产生的焦耳热为22q R Q I R t t

=?=?,C 错误;安培力的大小为22B L v F BIL R

==,D 错误。 18.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 1和m 2的物体A 和B 。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 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磨擦。设细绳对A 和B 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 1和T 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 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A.21112(2)2()m m m g T m m m +=++ B. 12112(2)4()

m m m g T m m m +=++ C. 21112(4)2()m m m g T m m m +=

++ D. 12112(4)4()m m m g T m m m +=++ 答案:C

解析:利用极限的思维方式,若滑轮的质量m =0,则细绳对A 和B 的拉力大小T 1和T 2相等为T 。假设m 1>m 2,A 和B 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A 、B 有:m 1g -T =m 1a 、T -m 2g =m 2a ,联立解得:1212

2m m g T m m =

+,分析判断可知C 正确。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

注意事项: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19.(18分)

(1)(6分)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

①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cm。

②小组成员在试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度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100

t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答案:①0.97(0.96 0.98均可) ② C

解析:①从题图可得摆球的直径为9mm+7×0.1mm=9.7mm=0.97cm。(由于读图的误差可能读成0.96cm 、0.98cm)

②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应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A错误;摆

球通过最低点100次,完成了50次全振动,周期为t/50,B错误;由

2

2

4l

g

T

π

=,用悬线的

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摆长l增大了,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C正确;密度较小的摆球,受到的空气的相对阻力影响大,使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增大,D错误。(2)(12分)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①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档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压10V

B.直流电流5mA

C.欧姆× 100

D.欧姆× 1

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

1.0A),L为待测小电珠,○V为电压表(量程6V,内阻20kΩ),○A为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1Ω),E为电源(电动势8V,内阻不计),S为开关。

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滑到变阻器的画片P应置于最____端;(填“左”或“右”)

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合开关S 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____点至____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 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答案:① D ②Ⅰ.左 Ⅱ.__1__点至__5____点(或__5__点至__1____点) Ⅲ.增大 解析:①由于小电珠工作时的电阻为R=U 2/P=12Ω,不工作时的电阻小于12Ω,应该用欧姆挡的“×1”挡。D 正确。

②Ⅰ为了保护电表,使开始的时候分得电压最小为零,P 应置于最左端。

Ⅱ闭合开关S 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说明滑到变阻器的分压不起作用,1、5点断路,即1点至5点导线没有连接好。

Ⅲ由R=U/I 和题图乙可知,U 增大时,R 增大。

20.(15分)

反射式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械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震荡来产生微波,其震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所示,在虚线MN 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从A 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 、B 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是31 2.010E =?N/C 和32 4.010E =?N/C ,方向如图所

示,带电微粒质量201.010m kg -=?,带电量91.010q C -=-?,A 点距虚线

MN 的距离1 1.0d cm =,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求:

(1)B 点到虚线MN 的距离2d ;

(2)带电微粒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经历的时间t 。

答案:(1)0.50cm

(2)1.5×10-8s

解析:(1)带电粒子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1220q E d q E d -= ①

由①式解得 1212

0.50E d d cm E == ② (2)设微粒在虚线MN 两侧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1q E ma = ③

22q E ma = ④

设微粒在虚线MN 两侧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由运动学公式有

211112

d a t =

⑤ 222212d a t = ⑥ 又 t=t 1+t 2 ⑦ 联立②③④⑤⑥⑦式解得 t=1.5×10-8s

21.(19分)

如图为某种鱼饵自动投放器中的投饵管装置示意图,其下半部AB 是一长为2R 的竖直细管,上半部BC 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AB 管

内有一原长为R 、下端固定的轻质弹簧。投饵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

0.5R 后锁定,在弹簧上段放置一粒鱼饵,解除锁定,弹簧可将鱼饵弹射出去。

设质量为m 的鱼饵到达管口C 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不计鱼饵在运

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且锁定和解除锁定时,均不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 质量为m 的鱼饵到达管口C 时的速度大小v 1;

(2) 弹簧压缩到0.5R 时的弹性势能E p ;

(3) 已知地面欲睡面相距1.5R ,若使该投饵管绕AB 管的中轴线OO -。在

90?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转动,每次弹射时只放置一粒鱼饵,鱼饵的质量在

23

m 到m 之间变化,且均能落到水面。持续投放足够长时间后,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S 是多少?

答案:(1)gR (2)3mgR (3)8.25πR 2

解析:(1)质量为m 的鱼饵到达管口C 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提供,则

21v mg m R

= ① 由①式解得 1v gR = ②

(2)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鱼饵的机械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11(1.5)2P E mg R R mv =++

③ 由②③式得 3P E mgR = ④

(3)不考虑因缓慢转动装置对鱼饵速度大小的影响,质量为m 的鱼饵离开管口C 后做平抛运动,设经过t 时间落到水面上,离OO /的水平距离为x 1,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214.52

R gt = ⑤ 11x v t R =+ ⑥

由⑤⑥式解得 14x R = ⑦ 当鱼饵的质量为

23

m 时,设其到达管口C 时速度大小为v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212(1.5)()323P E mg R R m v =++ ⑧ 由④⑧式解得 22v gR = ⑨ 质量为23

m 的鱼饵落到水面上时,设离OO /的水平距离为x 2,则 22x v t R =+ ○10 由⑤⑨○10式解得 x 2=7R

鱼饵能够落到水平的最大面积S

222221133()()44

S x x R R ππππ=-=或8.25 22.(20分)

如图甲,在x <0的空间中存在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q(q >0)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 处,以初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射入,粒子的运动轨迹见图甲,不计粒子的质量。

(1)求该粒子运动到y=h 时的速度大小v ;

(2)现只改变入射粒子初速度的大小,发现初速度大小不同的粒子虽然运动轨迹(y-x 曲线)不同,但具有相同的空间周期性,如图乙所示;同时,这些粒子在y 轴方向上的运动(y-t 关系)是简谐运动,且都有相同的周期2rn T qB

π=。 Ⅰ、求粒子在一个周期T 内,沿x 轴方向前进的距离S ;

Ⅱ、当入射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 0时,其y-t 图像如图丙所示,求该粒子在y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振幅A,并写出y-t 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1)202qEh v m

- (2)Ⅰ. 22mE qB π Ⅱ. 0()(1cos )m E qB v t qB B m -- 解析:(1)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只有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有 2201122qEh mv mv -=

- ①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一卷)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A.B. C.D. 2.(6分)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3.(6分)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4.(6分)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U=110V,I=0.2A B.U=110V,I=0.05A C.U=110V,I=0.2A D.U=110V,I=0.2A 5.(6分)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6.(6分)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要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3.8×105km,运动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m/s)()A.0.1s B.0.25s C.0.5s D.1s 7.(6分)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B.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大纲版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总体分析:总体来看,试题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择题命题以考查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非选择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难度梯度设置上,起点较低,层层设问,步步深入。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解答此题都能得到一定的分值,有效控制了试题的区分度。试题虽然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进行考查,但试题背景知识新颖,既未超越教材,又有所创新,实现了教材与高考的平稳过渡。整套试题难易结合,有梯度,灵活性较强,范围基本上没超越教材,也基本不含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 试卷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免疫调节、群落的结构等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 2.重视教材实验,关注实验探究,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以新情境呈现,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分析的能力。如33题。突出了对经典实验方法的应用的考查,如34题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和推断能力。 3.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试题或通过文字呈现新情境,如第3、33、34题;或主要通过曲线图呈现新情境,如第31题。这些试题的构思有其独到的地方,但答案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12年大纲版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答案】B 【解析】反射活动是在反射弧的参与下,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整个过程离不开反射弧,AD正确。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稍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且之间需要神经递质帮助完成传递,B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的酶的种类相同 【答案】A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含有少量的DNA,A正确。叶绿体中的ATP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反应,无ATP的产生,B错误。有

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模拟试卷(4)

细胞核DNA 含量(C) 2C 2C~4C 4C 细胞 数 2011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卷(4)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第I 卷(必考) 本卷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 ??功能的是 ?.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 .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细胞增殖过程中 ??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 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 ??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 期。根据细胞 ??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 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依据 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可得出的结论是 ?.基因突变发生在甲图所处的时期 .可根据甲、乙、丙的比例,推算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 .丙组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将周期阻断在 ??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大白鼠立即出现血

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 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 ..说明 ?.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如果将人脑比成森林,那么神经元就是一棵棵大树,有趣的是,这些大树都只有一根“树根”——细长的轴突,但拥有许许多多的“树枝”——树突,下 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神经元内含有大量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轴突末梢经过很多分枝,每个小枝末端膨大成突触小体,内含有递质 .兴奋能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元的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如果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同一种动物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等等,这里的碘、钙、氟、 硒指的是分子

2020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理综化学(含答案)

2020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Co-59 7.春季复工、复学后,公用餐具消毒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下列可直接用作公用餐具消毒剂的是 A.95%的乙醇溶液 B.40%的甲醛溶液 C.次氯酸钠稀溶液 D.生理盐水 8.百香果含有柠檬烯、松油烯、月桂烯等芳香物质,三种物质的结构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均为易挥发、易溶于水的物质 B.均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C.月桂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三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9. 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L-1盐酸中,C1-数为N A B.58 g正丁烷中,共价键数为10 N A C.常温常压下,2.24 L O2中氧分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3 mol H2和1 mol N2充分反应后原子数为8 N A 10.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Y是金属元素。X、Y、Z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且Y、Z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X的最高正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强弱:Z>X B.原子半径大小:Y>Z>X C. X、Y 、Z的氧化物均易溶于水 D. Y、Z和氧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显中性 11.某同学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记录实验现象见右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白色沉淀是BaSO3

B.①中可能有部分硫酸挥发了 C.为确定①中白色周体是否为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 D.实验时若先往装置内通入足量N2,再加热试管①,实验现象不变 12.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下图所示)。闭合K2、断开K1时, 制氢并储能;断开K2、闭合K1时,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氢时,溶液中K+向Pt电极移动 B.制氡时,X电极反应式为Ni(OH)2-e- +OH-= NiOOH +H2O. C.供电时,Zn电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供电时,装置中的总反应为Zn +2H2O= = Zn(OH)2 +H2↑ 13.室温下,向某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溶液中lgc( Ba2+) 与 3 2 3 () () c HCO c CO - - 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H2CO3的K a1、K a2分别为4.2×10-7、5. 6×10-11) A. a对应溶液的pH小于b B. b对应溶液的c(H+)= 4.2×10-7 mol●L-1 C. a→b对应的溶液中 2 3 3 () ()() c CO c HCO c OH - -- ? 减小 D. a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2c( Ba2+)+c(Na+ )+c(H+)= 3c(HCO3-)+c(Cl- )+c(OH- ) 26. (14分) 实验室里,从废旧钴酸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在铅箔上涂覆活性物质LiCoO2)中,回收钴锂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 第I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 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进行ATP 的合成 B .进行mRNA 的合成 C .存在血红蛋白 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 /mL 的蔗糖溶液处理,细 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 .甲<乙,被动运输 B .甲>乙,被动运输 C . 甲>乙,主动运输 D .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 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 .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 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2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 S 32Cl 35.5Fe 56Cu 64Zn 65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12 A.C7H167142818818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6.(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 g的FeCl x样 1

福建省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1.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 .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 .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 合成停止 D .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鞘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将活的R 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 型菌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 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 .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 .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 .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4.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免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 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小鼠 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 .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 .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 .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 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 的单链模 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 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6.下列做法不正确... 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 量筒中配制·L -1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 答案及解析: 14.【答案】AD 【解析】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惯性,所以A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 15.【答案】BD 【解析】根据可知,所以,即A错误,B正确;由得,所以C错误,D 正确。 16【答案】B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1、N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1、N2变化如图所示,即N1、N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17.【答案】B 【解析】由得:,由得,所以B正确。

18.【答案】BD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能减小,所以A、C错误,D正确;因为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B正确。 19【答案】C 【解析】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要使线圈产生相同电流,,所以,所以C正确。 20【答案】A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受力水平向左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减弱;线框受力水平向右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增强,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增强;所以导线中的电流先减弱后增强,所以CD错误;又因线圈中的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所以由右手螺旋定则知线圈产生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因为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故导线初始状态在导线右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螺旋定则知导线中电流方向为正方向,所以A正确,B错误。 21【答案】A 【解析】在地球表面,又,所以,因为球壳对球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所以在深为d的矿井内,得,所以。 22.(5分)【考点】长度测量 【答案】0.010;6.870;6.860 【解析】(a)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0.0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1.0(格),读数为 0.01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000mm+0.010mm=0.010mm,(b)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6.5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37.0(格),读数为0.37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00mm+0.370mm=6.870mm,考虑调零问题金属板实际厚度

2018福建省质检理综物理

2018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理综卷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轰炸机进行实弹训练,在一定高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某时刻释放炸弹,一段时间后,击中竖直悬崖上的目标P 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轰炸机提前释放炸弹,则炸弹击中P 点上方 B.若轰炸机延后释放炸弹,则炸弹击中P 点下方 C.若轰炸机在更高的高度提前释放炸弹,则炸弹仍可能击中P 点 D.若轰炸机在更高的高度延后释放炸弹,则炸弹仍可能击中P 点 15.为了减少污染,工业废气需用静电除尘器除尘,某除尘装置如图所示,其收尘极为金属圆筒,电晕极位于圆筒中心。当两极接上高压电源时,电晕极附近会形成很强的电场使空气电离,废气中的尘埃吸附离子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运动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假设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所带电量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金属圆筒内存在匀强电场 B .金属圆筒内越靠近收尘极电势越低 C .带电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电势能越来越大 D .带电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 16 .课堂上,老师准备了“ L ”型光滑木板和三个完全相同、外表面 光滑的匀质圆柱形积木,要将三个积木按图示(截面图)方式堆放在木板上,则木板与水平面夹角 θ的最大值为 A . 30° B . 45° C . 60° D .90° 17 .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FAST ) 。通过FAST 测得水星与太阳的视角为θ(水星、太阳分别与观察者的连线所夹的角),如图所示。若最大视角的正弦值为 k ,地球和水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则水星的公转周期为 A .32k 年 B . 3 k 1年 c .3 k 年 D .32k -1k )(年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福建卷)

2011年高考福建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C0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 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0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A 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 型(♀ZW ,♂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 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 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 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 32.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答题(10分)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在他们欲生育第二胎时,发现妻子的双侧输卵管完全堵塞,不能完成体内受精。医生为该夫妇实施了体外受精和产前基因诊断,过程如右图。 请回答: (1)过程①是指在体外进行的处理,从而使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②称为。(2)在对胎儿进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产前基因诊断时,要先从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提取物质③进行PCR扩增。然后用Ⅱ对扩增产物进行切割,产生多个片段的酶切产物。据此判断,Ⅱ是一种酶。(3)不同长度的酶切产物在电泳时移动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电泳条带。该家庭成员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分析的电泳带谱如④,据此判断胎儿为(正常/患者/携带者)。

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

2014福建省高考压轴卷理综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2小时3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注意事项: 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 4 O 1 6 Na 23 AI 27 第Ⅰ卷 本卷共1 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农杆菌增殖方式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增殖方式的实质相同 B.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快速产生新的红细胞 C.大肠杆菌增殖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属于无丝分裂 D.减数分裂能保证卵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 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该菌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3.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2011年高考福建省理综(化学)

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领奖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6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9、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10、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 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确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12、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住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23、(15分) 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6-2012年高考理综(福建卷)

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1.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 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长生暴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4.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免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 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L-碳酸钠溶液 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1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7.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Η有三中同分异构体 B. 10 4 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SO-)增大 C.片刻后甲池中c(2 4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福建省2018届高三质量检查测试(4月)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B.下丘脑细胞中含有与生长激素合成相关的基因 C.唾液腺细胞膜上含有转运唾液淀粉酶的载体蛋白 D.二倍体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 2.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解氧和CO2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 B.100s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200s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300s后,抽取培养液与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 3.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1ˉ通过该蛋白内流。药物BZ能提高该蛋白对C lˉ的通透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BA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B.GABA的受体还具有转运功能 C.BZ会降低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应答反应 D.C lˉ内流使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增大 4.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型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5.福建柏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乔木,也是建筑、家具的良好用材。科研人员对某地的福建柏天然林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2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等浓度的系列稀脓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是( )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 2和8mo1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 .5% B .10% C .15% D .20% 9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 1、V 1的NaOH 溶液和c 2、V 2的CH 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若PH>7时,则一定是c 1V 1=c 2V 2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 (Na +)+c (H +)=c (CH 3COO -)+c (OH -) C .当pH=7时,若V 1=V 2,则一定是c 2>c 1 D .若V 1=V 2,c 1=c 2,则c (CH 3COO-)+c (CH 3COOH )=c (Na +) 10.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 4溶解。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用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 .CuSO 4 B .H 2O C .CuO D .CUSO 4·5H 2O 11.将足量CO 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 +、23SiO -、Cl -、3NO - B .H +、4NH +、Al 3+、24SO - C .Na +、S 2-、OH -、24SO - D .Na +、C 6H 5O -、CH 3COO -、3HCO - 12.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18g H 2O 中含的质子数为10N A B .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 C .46g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 D .1 mol 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 个电子 13.某含铬 (227Cr O -) 废水用含硫亚铁铵[FeSO 4·(NH 4)2SO 4·6H 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 y Cr x O 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 (2-x )mol B .处理废水中(227Cr O -)的物质量为mol 2 nx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 .在FeO·Fe y Cr x O 3中3x =y

2011年高考理综物理——福建卷 (1)

2011年高考理综物理(福建卷)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 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半径为R 的球体体积公式3 3 4R V π=,则 可估算月球的 A .密度 B .质量 C .半径 D .自转周期 13.A 【解析】“嫦娥二号”在近月表面做周期已知的匀速圆周运动,有2 2 2 4M m G m R R T π=?。由于月球半 径R 未知,所以无法估算质量M ,但结合球体体积公式可估算密度(与3 M R 成正比),A 正确。不能将“嫦 娥二号”的周期与月球的自转周期混淆,无法求出月球的自转周期。 1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 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 点射入玻璃砖,在O 点发生反 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 向B 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 到O 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 .减弱,紫光 B .减弱,红光 C .增强,紫光 D .增强,红光 14.C 【解析】同一介质对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色光对应的全反射的临界角也不同。七色光中紫光折射率最大,由n = 1 sin C 可知紫光的临界角最小,所以入射点由A 向B 缓慢移动的过程中,最先发生全反射的是紫光,折射光减弱,反射增强,故C 正确。 1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 =20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 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 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u=202si n(50πt )V B .只断开S 2后,L 1、L 2均正常发光 C .只断开S 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 .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15.D 【解析】读图知周期 T = 0.02 s ,所以u = )t πV 。原本L 2正常发光,只断开S 2后,电压被两灯泡均分,肯定不会再正常发光。只断开S 2后,两灯泡串联,负载电阻增大,输出功率减小,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也减小。由变压器的变压比 112 2 U n U n =可得副线圈输出电压为4 V ,S 1换接到2 后, L 1 L 2 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