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况

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况

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况
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况

2012年1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36卷第1期

桂枝汤乃张仲景《伤寒论》的第一方,该方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从古至今桂枝汤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近30余年关于桂枝汤临床应用的文献虽数量很多,但多为桂枝汤加减方。笔者对桂枝汤原方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因桂枝汤外可调营卫,内可和阴阳,故以在外营卫失调和、在内阴阳失衡为疾病分类标准,将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1营卫失调

1.1外邪侵袭,营卫失调外邪侵袭可致营卫失调,桂枝汤所治病证以典型的太阳经脉中风为主,

多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桂枝汤既散风寒以解肌表,又敛阴和营,是用于治疗此类外邪侵袭、营卫失调的第一方。

陈思芸等[1]

用桂枝汤原方治疗高龄产妇产后受凉感冒(头昏眩,恶风,汗出,卧床不起)。1剂头昏减轻,能坐于床上,2剂而愈。刘尚成[2]

用桂枝汤原方

治疗风邪束于肌表、卫阳不展、发热恶风、营阴不守而自汗出、肺胃宣降不利、流涕干呕之证。服药3剂,诸症悉除而愈。王群红[3]用桂枝汤治疗小儿因受风寒而致的恶寒、发热、口不渴、流清涕、遍身微汗,依伤寒论服法,服药1剂后,热退而愈。廖秋源[4]应用桂枝汤原方治疗外感所引起的风寒表虚证(鼻塞流清涕、头身痛、乏力、舌淡苔白、脉缓弱),2剂后,症状大减,继服3剂而愈。刘长海[5]用桂枝汤治疗风邪侵袭、腠理不密、营卫不和所致的晨起喷嚏不

止病例(9点后自然消失)和荨麻疹36例(发病突然、时间不定、云片状风团疹,伴有发热、恶寒、恶心、胃脘不适),均2~3剂而愈。龙涛等[6]曾经应用桂枝汤原方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治愈24例,显效17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7%。王群红[3]在文献中描述了用桂枝汤治疗汗出偏沮的病例(左半身无汗伴下肢疼痛8年,左下肢功能受限,血沉、抗“O ”正常),辨证为左右气血不和、营卫失调,治宜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用桂枝汤3剂后,左半身出黏汗,左下肢疼痛消失。此患者因身体一侧受寒凉侵袭,风寒滞于经脉,卫阳闭阻,汗孔开合不

利则无汗,经脉不通则肢体疼痛,出现偏沮。故方用桂枝汤,经脉复通则痛止,营卫调和则汗出。

1.2久病不愈,营卫失调桂枝汤不单只用于外感

病,其在治疗久病不愈等原因所造成的卫阳不足、营卫亏虚等病证方面也有显著疗效。正如《医宗金鉴》云:“但知仲景用桂枝汤治伤寒,而不知仲景用桂枝汤治虚劳也,若知桂枝汤治虚劳之义,则得仲景心法矣。”

南瑞霞[7]曾治疗畏风、自汗、头痛两年的患者,方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服药后啜热粥、温覆、避风,药后微微汗出,2剂后自汗止,畏风、身痛愈。谭福天等[8]用桂枝汤原方治疗长期发热案(每日发烧,伴有汗出,半年之久),此证属阳虚不固,营卫失和证。服桂枝汤3剂,病情明显好转,继服半月,诸症悉平。郭涛荣[9]使用桂枝汤治疗1例复发性疮疡(3年内怀孕3次皆胎死腹中,积蓄成毒,外发皮肤而成疮疡),因治疗疮疡过程中多以清热解毒、祛湿逐瘀等法治疗,故损伤正气,气虚血弱,营卫失调,采用桂枝汤以充实营卫,通畅气血。3剂后

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概况

王永春1,周

军2,刘

珊3

(1.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级硕士研究生,北京100191;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3.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对近年来桂枝汤原方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行概述。原方具有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原方及其组分能调节体温、免疫功能、汗腺分泌、肠蠕动,并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通过统计207例应用桂枝汤加减方治疗的病例发现,原方5味药在加减方中具有重要作用,桂枝、芍药更是重中之重,医者可以根据患者病证适当加减药物,但应明确原方的主导地位。参考文献44篇。

[关键词]桂枝汤原方;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R2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12)01-0074-04

[收稿日期]2011-05-17

·综述·

第36卷第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6,No.12012年1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an .201274

桂枝汤类方探讨------陈瑞春

桂枝汤类方探讨 陈瑞春 《伤寒论》中的桂枝汤类方,仅只有19味药,而演变为20余方,可见仲景组方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通过桂枝汤类方的讨论,可以进一步体现“辨证施治”的特点。现就桂枝汤类方的若干问题,作一粗略的归纳和探讨。 一、方意 桂枝汤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论其味性,桂枝性温味辛甘,芍药性微寒味苦酸,甘草炙用性微温味甘,生姜性温味辛,大枣性温味甘,诸药合用具有辛甘苦酸四味,是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的良方。论其组成,桂枝汤是由两对药所组成,桂枝配甘草入生姜,辛甘温养阳气,亦即辛甘化阳之意;芍药伍甘草入大枣,酸甘滋养阴血,亦即酸甘化阴之义。柯韵伯说:“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还有的医家说,桂枝汤是“无汗能发,有汗能收”之剂,这样估价桂枝汤的作用是很确切的。因为桂枝汤方的组成,“阳中有阴,刚中有柔,攻中有补,发中有收”,所以说, 桂枝汤方的组成包含了“对立统一”的辨证法则,方中既有阴阳的对立,又有动静的结合,既相反而又相成,药味之间互相是对立的,但又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发挥自己的作用,以达到相对的统一。这就是桂枝汤称为“群方之冠”的理由所在。 有人认为,桂枝汤的作用,是培养汗源,取正汗以祛邪汗。如果说从桂枝汤的主治功用来看,笔者是赞同这一说法的。因为桂枝汤确有培补中焦,兴奋胃气之功。谷气旺盛,汗源则充沛。所以说服桂枝汤后所取之汗是正汗,正汗出而营卫不和的邪汗自止,这是符合病机的,同时,结合方后“……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的服法来看,培养汗源,取正汗的用意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前人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戒,这是指桂枝汤全方而言,非指桂枝单味药。如果说桂枝单味药,也能下咽而毙,那就又当别论。还必须指出,仲景提出“酒客”不可用桂枝汤,这是因为桂枝汤方具有辛温助阳,攻中有补的作用,所以凡是湿热蕴中,阳热内盛者,无疑是不能用桂枝汤,这是有临床意义的。 二、本证 桂枝汤证的本证,即是太阳表虚证。《伤寒论》说:“太阳中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又说:“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再结合“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等原文综合来看,桂枝汤证必须具备头痛、发热、恶风寒、自汗出、脉浮缓、舌苔薄白等主症。因为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之邪客于肌表,在表之卫气不固,内外合因,邪正交争于体表,营卫不和,脏无他病。所以,发热自汗出,恶风,脉浮缓是桂枝汤证的辨证要点,也是区别于表实证的鉴别之处。 三、兼证 桂枝汤证的兼证,内容繁多,牵涉面广,在《伤寒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兹分述于后。 (一)兼项强证 太阳的经腧部位为寒邪所束,经气不舒,表现为“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用桂枝汤解肌,加葛根以散经腧之邪。此即论中“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的意思。这与表实无汗之“项背强几几”比较,‘一者有汗,—者无汗,有表虚与表实之别。临床用本方治“落枕”,疗效甚捷,亦有经年颈项不适者用之亦验。近年用本方加生黄芪、姜黄、秦艽之类,治疗颈椎增生症,亦能改善症状,获得疗效。 (二)兼喘证 凡宿喘之人,多有肺气不足,新感风寒,可以用桂枝加朴杏汤主治,《伤寒论》说:“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但应明确,本方用于喘家,应有表虚证悉具,如系表实兼喘似无效益。若与小青龙汤比较,彼则重在寒水射肺,有饮邪可征;此则以喘为著,且有表虚诸症。至于论中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 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组成,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的主方,古今称为“仲景群方之魁”。桂枝汤现代研究具有汗腺分泌、体温、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又具有抗菌、抗病毒、镇痛等作用,本文通过临床应用体会,验证桂枝汤疗效甚佳。 【关键词】桂枝汤;临床应用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流传至今,临床疗效颇著。全篇共113方,其中桂枝汤类19方[1]桂枝汤乃《伤寒论》治病太阳中风证的主方,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功效。此方沿用近二千余年。该方药用历史悠久,配伍严谨,疗效卓著,不仅能固护卫阳,且能燮理营阴,温通心阳,养阴护液,健脾益气,安中和胃,疏通经脉,缓急止痛。其主治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之表证,而是能够用于治疗多脏腑、多病证之良剂。 1桂枝汤的组方

药物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本方为汉代剂量)。方中桂枝温通卫阳,解肌发表,为君药,配以生姜之辛,以解卫分之风邪,具有降逆止呕之功。芍药味微苦能敛阴和营,用以臣药,配大枣之甘,可滋养营阴之弱。桂枝配芍药以和阴阳为佐药。甘草和中扶虚调和诸药为使。以上五药,内含辛、酸、甘等味,辛甘化阳以助卫,酸甘化阴以和营。故桂枝汤有调和营卫之功[2]。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的主方,古今称为“仲景群方之魁”。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桂枝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和利尿作用,而它的退热降温作用是通过其皮部所含有的挥发油刺激汗腺来产生[3]。桂枝皮薄、枝细、还要去表皮,那么桂枝的发汗解肌作用就非常有限。所以伍以生姜助其发表。至于芍药,重在泄营。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具有解痉止痛、降压镇静、抗菌和抗惊厥等作用[4],与《伤寒论》成书年代相近的《别录》、《本经》所载和营泄邪,通顺血脉,消肿退热,缓急止痛和通利小便等功能亦相近似。且芍药的挥发油也有解热功能闭。生姜助桂枝走表通阳,芍药协桂枝入里泄营,一表一里,形成开合调节。可见生姜在桂枝汤中具有与芍药同样重要的地位,是一君二臣的主要药物之一。 2桂枝汤现代药效学研究 2.1双向调节作用 2.1.1对汗腺分泌的双向调节桂枝汤对汗腺分泌有双向的调节

早泄咋治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早泄咋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导读:陈某,男,52岁。2010年4月13日初诊。自述近半年来夫妻同房时经常出现阴茎尚未进入阴道即射精。曾到上海市某三级医院男性科…… 陈某,男,52岁。2010年4月13日初诊。自述近半年来夫妻同房时经常出现阴茎尚未进入阴道即射精。曾到上海市某三级医院男性科就医,诊为射精过早症(早泄),给予西药氯丙咪嗪等治疗近2月,开始三周内疗效尚满意,但随后又不效。刻诊:精神萎靡,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少腹拘急,龟头发冷,同房时射精过早。脱发较多,夜尿3~4次。舌质淡,苔白,脉迟细。证属阴阳二虚,精关不固。治宜调和阴阳,固涩精关。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桂枝15克,白芍20克,生姜15克,甘草10克,大枣15克,龙骨50克(先煎),牡蛎50克(先煎),沙苑子30克,芡实30克,莲子30克,莲须10克,桑螵蛸15克,菟丝子30克,黄芪50克。服7剂,每日1剂,连续水煎3次,每次取汁150ml,混匀后分早、中、晚3次服完。嘱:①夫妻同房暂停2周。②男方要树立信心,消除紧张、焦虑、自卑等情绪;禁烟、酒、咖啡、浓茶,不食寒凉肥腻食品。③女方要体谅、关心、鼓励男方,切忌抱怨、责难、威胁等情绪。 4月20日二诊:精神好转,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少腹拘急、龟头发冷等症减轻,示方药有效,守上方加金樱子30克,

再服14剂。 5月5日三诊: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少腹拘急明显好转,龟头发冷明显减轻,掉发减少,夜尿1~2次。近来夫妻同房2次,1次较满意。守二诊方再服14剂。嘱夫妻性生活每周1次为宜。 5月20日四诊:精神爽朗,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少腹拘急、龟头发冷等症消失。脱发少,夜尿1次。夫妻同房2次,均较满意。守前方再服14剂。 6月4日五诊:夫妻同来诊室,早泄未再发。 随访1年余,未闻早泄再发。 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云: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此条文所述男子失精(遗精、滑精)之证候表现,其病机为阴阳二虚,阴不敛阳,阳气浮越,心肾不交。故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阳固涩,交通心肾为治。本例患者为射精过早(早泄),证候表现有头目眩晕,少腹拘急,龟头发冷,掉发较多,脉迟细等,与条文所述之证候相似,其病机相同,故亦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之,此所谓异病同证而同治也。方中加沙苑子、芡实、莲子、莲须,与龙骨、牡蛎相合,乃《医方集解》之金锁固精丸也,以加强补肾涩精之力。加入菟丝子、黄芪、桑螵蛸、金樱子以增强补肾益气、涩精固泄之效。由于全方紧扣病机,标本同治,且药重力专,故治疗早泄,收效甚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方剂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桂枝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疗效甚佳,现回顾如下; 1.内服治疗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用桂枝汤合八珍汤治疗10例,疗效颇佳。以桂枝为主,配灸甘草、白芍,临床随证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呃逆数例,疗效显著。运用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治嗳气、水肿肋痛亦有特效。对肾小球肾炎、充血性心衰、内分泌失调所致水肿,用桂枝于方中,疗效倍增。桂枝15克,灸甘草10克,生龙骨、牡蛎各20克,黄芪30克,升麻、柴胡、桔梗各6克,柏子仁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治疗心肌炎后遗症疗效显著。用桂枝为主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多例,均收到满意疗效,方药:桂枝15克,茯苓20克,川芎15克,茯苓20克,甘草10克。用桂枝10克为主药,同时伍用灸甘草、砂仁、佛手、赤芍各5克,苍术6克,茯苓10克,阿胶6克,治疗脾虚型贫血26例,效果显著。用玉屏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红斑狼疮发热疗效显著。用桂枝20克、麻黄5克、葛根30克、鸡血藤3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川牛膝20克、炮山甲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均获治愈。 2.外用治疗 用桂枝10克、葱须6个煮水洗烫,治疗小儿手足冻裂数例,皆见功效,且不复发。用桂枝12克、炒白芍12克、蛇床子15克、地龙12克,水煎服,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10余例,疗效颇佳。用桂枝内服外敷,治疗截瘫、偏瘫疗效显著。治疗方法:除重用桂枝内服外,另用桂枝50-100克,水煎两次,每次煮沸后煎煮15分钟,合并两次桂枝药液,温擦于病区域或截瘫处,每次温擦是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桂枝有消肿散结、杀菌止痒的作用,用于皮肤病治疗效果满意。治疗神经性皮炎,用桂枝30克、金银花30克、枳壳15克,加水1500毫升煎沸约15分钟(不宜久煎),去渣,待药液微温,洗患处。治疗足癣,用桂枝30克、防风30克、枳壳1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约10分钟,熏洗。 综上所述,桂枝的用途十分广泛,临床巧妙运用有非常满意的疗效,仅把桂枝用于发汗解肌、温经通阳是不够的。临床桂枝应用量为5-30克,量小能温阳、通脉、和营,量大则有下气、行瘀、补中之效。一般在临床见有表证、寒证以及气滞、痰阻、血瘀等病,或见四末不温、畏寒喜暖、舌暗淡或有瘀点、瘀斑皆可用之。若症见热象,则宜与寒凉之品配伍应用,以免桂枝助阳化热。对阴虚火旺、大汗伤阴、产后失血、女子崩漏等病,应慎用或禁用,以免桂枝辛温走窜,耗液伤阴。因桂枝具有平冲降逆下气等作用,故孕妇慎用或禁用。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脱发、盗汗、遗精、早泄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脱发、盗汗、遗精、早泄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一张名方,《金匮要略》原文如下: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一、药剂组成 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4枚龙骨15克牡蛎15克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桂枝汤,另一部分是龙骨、牡蛎这两味药。 桂枝汤有桂枝这味药,可以补心阳。另外桂枝汤可以调和阴阳平衡,人身体体表、肌肉、内脏阴阳不平衡带来的问题,都可以用桂枝汤。 龙骨,并不是龙的骨头,原来指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化石,但是哪有那么多动物化石呢,所以现在一般用一些矿石代替。牡蛎,就是平常吃的海鲜生蚝的壳。龙骨牡蛎都属于金石类的药物,这两个经常搭配在一起使用。根据现代科学分析,龙骨、牡蛎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磷酸钙之类的物质,科学研究证明,龙骨、牡蛎中的含钙盐被人体吸收后,可促进血液凝固,降低

血管壁通透性,抑制骨骼肌兴奋。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宁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这样的组合,有几个作用:一是心阳不足的时候,可以补心阳。很多失眠就是心脏阳气不足造成的;二是调节身体内的阴阳平衡;三是龙骨牡蛎可以把身体内四处发散的阳气,也就是浮阳收回来、固涩住。所以一般可以用来治疗以下疾病: 一、失眠 人体内有阴阳,一旦虚弱时,就容易出现阴不摄阳,阳气会脱离阴液四处乱窜。这就好象热存在水中,但是热会脱离水而离去一样。如果阳脱离了阴,阳气四处乱窜,则人会烦躁不安。如果上窜至头脑,则人会失眠。所以,这时候,就可以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方面调和阴阳,另一方面通过龙骨牡蛎镇阳的功能把阳气镇压下去,这样就不会烦躁和失眠了。 二、脱发 实践证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于班秃、脱发也具有很好的疗效。人体脱发的原因首先在于身体内部脏腑阴阳不调,所以方子里面含有的桂枝汤可以进行调和、平衡体内的阴阳。脱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身体虚弱,阴不摄阳,导致阳气外越,出现浮阳。头顶乃经脉汇聚之地,所以浮阳容易上窜至头顶,从而造成头部油脂分泌较多,造成脂溢性脱发。通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方面调和身体机能、平衡身体脏腑阴阳;另一方面把头顶的浮阳收拢回来,所以对于恢复头部皮肤正常功能很具有好处。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 一组成方义: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1/3量。原方桂3两芍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分三服四药来源于食疗方义:桂姜辛甘化阳,辛温散寒,解表祛邪。芍草枣酸甘化阴,芍药养血敛汗,和营,加甘草大枣,酸甘化阴养营阴营血。酸甘相调,营卫相调。调和脾胃,营卫。“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凡中风伤寒杂病,脉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补之”-柯韵伯。“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二仲景用桂枝汤(仅限于《伤寒论》不包括《金匮》)(一)治太阳中风(2、12、95)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发热-卫强-卫阳因抗邪出现病理性亢盛,浮盛于外的表现。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主疏泄,营阴外越故见汗出,汗出伤营-营弱。主症:发热、汗出、恶风。浮缓:非指节律、指脉形,松弛柔软和紧相对而言。(风寒,阴邪,脉管紧张。中风,阳邪,脉管松弛,营阴伤软弱)兼证:鼻鸣(肺窍不利),干呕(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失和升降失调,见:食欲不振,不大便…)提示:外感不可进补厚味、不易消化、刺激性的食物,正气卫外抗

阳明中风证在临床上少见。 (八)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脾气由虚转充实),为欲愈。(274)-参见前柴胡桂枝汤。非太阴里虚,顶多用桂枝人参汤。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九)身痛。霍乱证:霍乱止而身痛不休者,用桂枝汤小和之。(387) 三桂枝汤的使用禁忌(共五点) (一)典型单纯太阳伤寒表实证不能用桂枝汤(16)所谓单纯,指不合并1.前述表证兼里实热,先解表,可用桂枝汤。2.前述表证兼里虚,先补里后解表,可用桂枝汤。应用纯辛温开表发汗,不可用桂枝汤,芍药酸收。 (二)酒客病。(17)酒客,后世2种理解:1.长期大量饮酒之人得中风,湿热内盛。因辛甘温,甘助湿,温生热。可去甘味+芳香化湿,解酒醒脾之品,如葛花,枳椇子,佩兰等。2.饮酒过度造成湿热内盛,阻滞营卫气血,气血失和-见周身酸懒不适头痛,发(烘)热汗出,怕风。症似太阳中风(中风类症)。区别桂枝汤证:a.饮酒史b.舌红苔黄厚腻(桂枝汤证见淡红舌薄白苔)c.胸脘痞闷,食欲不振,脉滑数,大便粘腻不爽。 (三)吐脓血(有内痈,毒热内结,腐破血络者)。(19)见: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诸位网友诸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黄煌先生,感谢经方沙龙网友。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二、外治法(针灸、刺血、推拿)结合经方的临床作用; 三、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遇见几个问题; 四、一个重要的腹证——鸠尾(剑突)肿痛对临床的意义。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1、温州龚金钗血液病案 女,63岁,体重80斤,身高155c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细胞1500/mm3,血红蛋白68 g/L,低血压,高血糖(空腹9.2毫摩尔/升)。 舌体右侧因多年溃烂凹陷不平,口苦口干,心下痞硬,纳呆干呕,便溏尿黄,典型的甘草泻心汤证。 处方:炙甘草10 、炮干姜10 、黄芩10 、黄连3 、党参10 、半夏10 、大枣5枚 2010年7月血常规化验:白细胞2500,血红蛋白99。3年来没有住院,没有输血,,生活质量良好。

体会: (1)西医的存在为中医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有利于中医经验记录和总结。 (2)中医具有西医不同的形态一门学科,借用西医的疾病概念时,不要生吞活剥。 (3)这个病例如果不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可能要绕更多的弯路。 2、温州俞萧侗重症肌无力案 刻诊:患者面色白无华,失眠多梦,口臭口苦口疮,咽干呕恶,食欲尚可,大便塘,小便黄,月经能按时来潮,量色均可。脉缓,舌质淡红,苔白厚。腹证:心下痞硬。投以黄连温胆汤合甘草泻心汤10剂。 处方:黄连、黄芩、党参、竹茹10、半夏12、茯苓15、枳壳10、胆南星10、陈皮10、炙甘草3、生甘草5、大枣、全虫5 停药观察二年,一切均好。2010年6月随访时,肯定中医药的疗效。 心得: (1)西医对疾病疗效一般具有清晰的界分能力,在它认为疗效不佳的区域内,中医要有所作为。 (2)以上两个病例,在初诊时给予的方药,开始阶段是方证相当的,对后来随着一些症状的减退和消失实际上已经方证不相当了。但我基本上一直守方不变而取效,这也是我的一点心得。 3、温州陈长青右腿外伤后康复案 男,65岁,住院1个月,右腿僵硬如木,一点也不能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历代医家多认为本方是治太阳病误火劫津复下、重伤心阳,以致心阳虚损而烦躁惊悸之主方。 火疗主要包括温针、烧针、灸法等,适用于沉寒锢冷的疾病。若不应使用火疗而误用之,导致的变证称为火逆。医者见病不愈,转而用下法,一误再误,致使心阳受损,神失所养,以致心神浮越,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应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之。 方中桂枝辛温,甘草甘温,二药合用,辛甘化阳,能温复心阳;甘草用量倍于桂枝,因心阳浮越,用药宜缓,而不宜过于辛散。龙骨、牡蛎同用固涩潜阳,收敛浮越之心阳,安神止烦。酌加黄芪、党参益气助阳,夜交藤、远志安神,益智仁固精缩尿,白芍敛阴。全方可补益心阳,安神定悸。 伤寒学家陈亦人在《伤寒论求是》中将该条文与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并提:“118条和112条皆是心阳损伤,一则程度较轻,仅出现心神烦扰的烦躁;一则程度较重,遂出现心神浮越的惊狂,卧起不安。因此,两者皆治以温通心阳,重镇安神。一则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剂量很小,一则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实际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用量增大的加味方,加生姜、大枣以调补脾胃,加蜀漆以劫痰开结。” 根据‘心藏神’的脏象学说,烦躁、惊狂等精神症状属于心病范围。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症状多变而经检查无客观疾病证据,尤其常见于更年期妇女当中,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神经官能症,凡是符合心阳虚而心神烦扰的病机,均可使用桂甘龙牡化裁治疗。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由常用的养生药材混合制成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药效有哪些吧。 【处方】 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9克 【功能主治】 平补阴阳,潜镇固摄。治虚劳阴阳两虚,夜梦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象极虚芤迟,或芤动微紧;亦治下焦虚寒,少腹拘急,脐下动悸之遗尿证。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 桂枝龙骨牡蛎汤、龙骨汤、桂枝牡蛎汤、龙骨牡蛎汤

【处方】 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龙骨3两,牡蛎3两。 【功能主治】 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燮理阴阳,交通心肾。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自汗盗汗,遗尿。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脉得诸芤动微紧。心悸多梦,不耐寒热,舌淡苔薄,脉来无力者。 【用法用量】 桂枝龙骨牡蛎汤(原书同卷)、龙骨汤(《外台》卷十六引《小品方》)、桂枝牡蛎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龙骨牡蛎汤(《广嗣纪要》卷二)。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 ①《医门法律》:用桂枝汤调其营卫羁迟;脉道虚衰,加龙骨、牡蛎涩止其清谷、亡血、失精。一方而两扼其要,诚足宝也。②

《金匮要略论注》:桂枝、芍药,通阳固阴;甘草、姜、枣,和中、上焦之营卫,使阳能生阴,而以安肾宁心之龙骨、牡蛎为辅阴之主。③《医方集解》:桂枝、生姜之辛以润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之,芍药之酸以收之,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临床应用】 ①遗尿《金匮要略今释》引《橘窗书影》:幕府集会酒井六三郎,年18。遗尿数年,百治罔效。余诊之,下元虚寒,小便清冷,且脐下有动,易惊,两足微冷。乃投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兼服8味丸,数日而渐减,服经半年而痊愈。桂枝加龙骨牡蛎,本为治失精之方,一老医用此治愈老宫女之屡小遗者;和田东郭用此治愈高槻老臣之溺闭;服诸药不效者,余用此治遗尿,屡屡得效。 ②遗精《经方实验录》:邹萍君,年少时染有青年恶习,久养而愈。本冬遗精又作,服西药先二星期甚适,后一星期无效,更一星期服之反剧。精出甚浓,早起脊痛头晕,不胜痛苦,自以为中、西之药乏效。余予桂枝、白芍各3钱,炙草2钱,生姜3大片,加花龙骨6钱、左牡蛎8钱,以上2味打碎,先煎2小时。1剂后,当夜即止遗,虽邹君自惧万分,无损焉。第3日睡前,忘排尿,致又见1次。以后即不复发,原方加减,连进10剂,恙除,精神大振。计服桂枝、芍药各3两,龙骨6两,牡蛎8两矣。③盗汗《经方实验录》:吴兄凝轩,昔尝患盗汗之恙,医用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以止其汗。顾汗之止仅止于皮毛之里,而不止于

黄元御桂枝汤临床应用与体会

黄元御桂枝汤临床应用与体会 标签:桂枝汤;伤寒论;黄元御;金匮要略 桂枝汤原是仲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因其能调和营卫,解肌表之邪,其辨证加减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且疗效明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本方及其加减方反复出现,其变方之多是其他方无法比拟的,故被历代医家广为推崇。清代医家黄元御对其应用更颇具特色,笔者临证多以黄氏桂枝汤组方思路治疗内伤杂病,屡试屡验。兹就临床应用与体会介绍如下,冀以扩展桂枝汤临证运用思路。 1 关于黄氏桂枝汤系列方 1.1 来源 黄氏桂枝汤既有源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方,如桂枝加桂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瓜蒌桂枝汤、桂枝茯苓汤等,也有根据仲景桂枝汤化裁而成者,如桂枝苓胶汤、姜苓桂枝汤等。 1.2 分类 黄氏桂枝汤系列方大致可分为桂枝汤的加方及桂枝汤的变方两类。桂枝汤的加方有桂枝加桂汤、瓜蒌桂枝汤、桂枝瓜蒌首乌汤、桂枝苓胶汤、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等;其余大部分为桂枝汤的变方,如乌肝汤、玉池汤、归地芍药汤、宁波汤、苓桂半夏汤、苓桂柴胡汤、金鼎汤、茯苓石脂汤、姜苓桂枝汤、姜桂苓砂汤、桂枝人参黄芪汤、桂枝丹皮紫苏汤、桂枝丹皮地黄汤、桂枝丹皮桃仁汤、桂枝地黄汤、桂枝地黄阿胶汤、桂枝苁蓉汤、桂枝苓泽汤、桂枝姜附阿胶汤等。 1.3 功用 1.3.1 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是桂枝汤主要功能之一。黄氏对营卫理论有所创新,常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功能治疗太阳中风以外诸病,其代表方出现在《四圣心源·痈疽根原》。黄氏认为,“痈者,营卫之壅于外也,疽者,气血之阻于内也”,又“痈成为热,而根原于外寒,故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故黄氏以桂枝丹皮紫苏汤(桂枝、白芍、甘草、牡丹皮、紫苏叶、生姜)主治痈疽初起属热证者,以桂枝人参黄芪汤(人参、炙黄芪、桂枝、炙甘草、当归、白芍、茯苓、牡丹皮)主治脓泄热退、营卫双虚之痈疽。 1.3.2 解肌肉痉挛痉证是桂枝汤加味方的方证中出现较频繁的症状之一,该类病证以肌肉收缩痉挛、屈伸不利为特征。桂枝汤方证本无肌肉痉挛症,但因方中桂枝能温经通络,白芍配甘草能养血滋阴、舒筋缓急,故黄氏加入生津舒筋活络之品后,可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多种肌肉痉挛症。如瓜蒌桂枝汤、桂枝瓜蒌首乌汤(桂枝、白芍、瓜蒌根、何首乌、生姜、大枣、甘草),主治风伤卫气、

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0例,按就诊及确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脑梗死方案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加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口服,疗程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評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療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优于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效果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常见的卒中后并发症[1],其发生率较高[1-2],一旦发病后将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造成严重的损害,降低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2],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增加了经济负担。因此,探究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方法势在必行。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采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PSD,并与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显示出了治疗的优越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PSD的诊断标准[3-4],入院后均进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70岁以下,同时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 scale,HAMD)24项评分>20分;排除非脑梗死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及确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9~69岁,平均(55.6±7.9)岁;病程1~14个月,平均(7.6±2.5)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7~70岁,平均(53.8±9.2)岁;病程1~15个月,平均(8.1±2.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能够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3-4],主要包括抗凝治疗、营养神经治疗;同时停服之前和正在服用的其他相关药物[5]。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早晨和中午各1片。治疗组服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15 g,龙骨30 g,牡蛎30 g,白芍12 g,甘草12 g,大枣15 g,生姜10 g,炮附子15 g,丹参15 g,佛手15 g,法半夏10 g。以上中药加水700 mL煎1小时以

范红江桂枝龙骨牡蛎汤

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学习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笔者曾结合脉象反复研读此方,悟得一些学习体会,并有机会将这一体会加以应用。现将这一临床应用和学习体会分述如下: 韩某,女,25,2014级中药研究所硕士生。初诊时:2014.10.4自诉半年多来,失眠且多梦,常心烦,经量正常,经色暗而伴有血块,经期延后且经期便血。祥问之,告余便秘多年。余观之,面色晦滞而暗。抚其脉,左脉微弱,右脉浮弦数有力而按之却空。望其舌,舌边尖红,苔薄黄。余投之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当归,川芎,熟地,丹皮,炒枣仁。处方如下: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0片、大枣6枚、龙骨20g、牡蛎20g、当归20g、川芎10g、熟地20g、丹皮30g、炒枣仁30g。十剂。然病患告余,汤剂不便,欲在医院做成颗粒,余以为颗粒效果当不如汤剂,但尊病患之愿,嘱其可试之,并告之颗粒药效或不如汤剂。二诊时,告余医院将汤剂提取成30小包颗粒,早晚各服一小包,连续服用半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较沉,大便正常。并特别提到,其舍友告之面色明显转亮。观其脉,左脉沉细,右脉略浮而空感显减。望其舌,舌尖略红,舌苔略薄黄。原方龙骨牡蛎加至40g,再进十剂,依旧颗粒半月余。后告余服用第七付颗粒时,经来血块无,且经期无便血。现状态佳。 按语:《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阳互守,阴阳可正常维系,此出于脉,则脉平和;阴不敛阳出于脉,则左脉必弱,右脉必浮弦而空。方中用桂枝汤扶脾阳,龙骨牡蛎固肾阴[1],阴不敛阳之状态大多神经过敏,易于兴奋,龙骨牡蛎不独性善收敛,更为镇静安神之良药[2],并收敛真阴、镇摄浮阳,且制、压脉之浮弦。覌仲师治疗惊狂,皆用此药,故知其有镇静之力。当归、川芎、熟地合白芍意在用四物汤补其已空脉道之阴血。炒枣仁补养肝血意在补其阴血不足。阴虚生内热,阳气外张,故脉浮弦且舌边尖红,故用丹皮清阴虚之热而制浮弦。脉、症、药相应,故能收效。 结语:翻阅注家,然认为原方主治治遗精者不在少数,如丹波氏认为小品之文,出于《外台·虚劳梦泄精门》,云:小品龙骨汤,疗梦失精;《方极》云: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失精而胸腹有动者,兼用应钟;《类聚方广义》云:妇人心气郁结,胸腹动甚......鬼交漏精...多有此证,宜此方;而《橘窗书影》有治遗尿的记载。多从证或病的角度切入,将此方应用范围局限化了。笔者曾结合自己对脉的喜好及笔者所学潜心研读此方,并从脉象角度切入及体会此方。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阳道常饶,浮、大、数、滑、动比之平脉有余,故谓之阳;阴道常乏,沉、涩、弱、弦、微比之不及平脉,故谓之阴。而脉浮、大、微、弱皆为劳,结合原条文中清谷、亡血、失精之“脉极虚芤迟”及“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症,认为本在真阴不足,脉极虚芤迟当是阴血不足无疑,梦交当是真阴不足、阳气浮于上,失精为阴血益虚,相火益炽。故悟得此方真义是阴不敛阳,按此病机当得其脉象是阴不敛阳、阳浮阴弱之脉。当时研读此方却存疑问,但幸得一机会将之应用,并收效显著,心中疑惑开始悬解。覌仲师之书,仲师十分重视脉象,应当是以脉为主、平脉辨证,脉、症、药一体,如今的方证对应对脉象几近忽视甚至废而不用,这种不重视脉象的方证对应或未全面理解仲师本意。然诸多经方未给出脉象,如何意会没有明确给出脉象之经方?我认为可以通过研读仲师之方,分析其病机及药物,通过对脉象的想象力,运用象形思维,合理推断其脉象,为提高临床应用水平提供保障。故我们在研读经方时,当于无字之处求之。我们试想:其他内伤疾病但凡见阴不敛阳,阳浮阴弱之脉,是否可以考虑用本方加减?而这样就远远扩大了桂枝龙骨牡蛎汤应用范围,而不拘泥于一方方证。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柴胡类方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主脉:弦细。 病位:半表半里。 病机:1、上焦火郁 2、中焦胃虚→关键→病理基础:胃气虚 3、下焦饮逆 4、正邪交争于半表里 病性:寒热错杂,以热为主;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治法:解表清热,补胃化饮,疏利三焦。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1两=6g 1升=48g 一枚=2g 煎服法:六碗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熬成三碗,去滓再煎至一碗半,每次服半碗,每日三次。 →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 汤、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 柴胡法 ·邪在半表里——往来寒热——柴胡 ·上焦火郁——口苦、咽干、心烦——柴胡 黄芩 ·中焦胃虚津亏——咽干、默默不欲饮食——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下焦饮逆——目眩、胸胁苦满、喜呕——半夏 生姜 黄芩汤 外感热病理法: ·寒热病势分阴阳 ·虚实表里分大小 小阴旦汤:黄芩汤+生姜二两 大阴旦汤:小柴胡汤+芍药四两 小阳旦汤:桂枝汤 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人参三两 正阳旦汤:桂枝汤+饴糖一升 ·阳旦法则:外感——温热: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阴旦法则:外感——风寒: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方机:阳明里热,伤津耗血 主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用量理法:一两——清无形之热邪→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二两——入血分,凉血开闭,清已着血之热邪→当归散,奔豚汤 三两——清已郁结之热邪→小柴胡汤 清已伤津之热邪→黄芩汤 结饮之热邪(入水分)→生姜泻心汤 动血之热邪(入血分)→黄土汤 小阴旦汤 大阴旦汤 小阳旦汤 小阳旦汤 实 虚 寒 热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_徐漫远

第12卷 第5期 2010 年 5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2No. 5 May,2010 桂枝汤原方载于《伤寒论》第20条:“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组方药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切)、大枣(擘),服用本方尤需啜热稀粥以助药力。全方外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而和卫气;能化气温阳。临床实践证明,桂枝汤经证加减可以广泛地治疗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现代药理研究可明确桂枝汤的临床疗效。 1 桂枝汤及其加减汤治疗内科疾病 1.1 冠心病心绞痛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或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属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由正气亏虚、痰浊、寒凝、气滞等引起心脉痹阻,运行不畅所致。胸痹的主要病机是上焦阳虚、阴气上逆。李亚平[1]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基本方: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人参。阴虚者加麦冬、沙参,痰湿者加半夏,阳虚者加鹿角霜,血瘀者加红花、桃仁。 1.2 反复感冒 患者正气虚弱,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卫气外浮则手足不温,恶风怕冷;营气虚,营阴不能内守则津液外泄,常汗出;久则真气内耗,正不御邪,所以反复感冒。故方用解肌和营的桂枝汤。因“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杨莉[2]投以桂枝汤合用玉屏风散,取其益气固表、止汗泄、御风邪之功。佐以桑叶、菊花、桑皮、山药、焦三仙疏风解表,清肺和胃。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具有解热、抗炎和免疫作用[3]。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上可出现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神晕、谵语、代谢紊乱和尿毒症。慢性肾衰隶属于中医关格,主要是寒伤肾阳,肾失封藏,大量精微物质丢失,而新陈代谢产物却蓄积体内,最终形成肾阳衰微,浊邪弥漫三焦的本虚标实局面。其治法应为温阳散寒,化湿排浊;田化德[4]采用加味温脾加桂枝汤,药物组成为桂枝、附子、干姜、人参、炙甘草、大黄、半夏、代赫石、车前子、茯苓、桑白皮,葶苈子。马清钧等[5]经药理研究,认为:桂枝具有抗菌、抗病毒、利尿作用,其中桂枝醛能让胃肠蠕动,排除肠中腐败之气而不引起下痢。全方合用,可以改善病人症状,延缓透析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1.4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多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肠道功能改变所致,系各种内因外邪致营卫不和,气机不畅,导致水谷精微运行受阻,滞塞中焦而见腹痛,中焦脾胃运化失司,故有腹泻、便秘之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主要是调节营卫。许成平等[6]采用桂枝汤加葛根、白术、枳壳、山药、元胡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桂枝汤对肠蠕动有双相调节作用,能改善肠道功能[7]。 1.5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半年以上的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其属中医学“虚劳”范畴,其病因多由于素体虚弱,加之不适当的生活因素导致脏腑、阴阳、气血亏虚而发为本病。《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和李东垣“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理论,故选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桂枝汤调和阴阳。张玉辉[8]以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基本方:黄芪、白术、陈皮、党参、升麻、柴胡、当归、白芍、桂枝、大枣、炙甘草。 1.6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多肌痛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肩胛带及骨盆带肌肉疼痛和僵硬,通常伴有全身反应,如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中医证属气血亏虚,寒湿痹阻。陈爱萍等[9]用柴胡、桂枝、白芍、甘草、半夏、黄芩、党参、生姜、大枣、白芥子治疗该病。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主调气,一主和营,两方合用气血双调而疗效甚佳。桂枝、白芍中含有的抗氧化的儿茶素——原花青素等成分,针对风湿性多肌痛的氧化应激而发挥作用[10]。 2 桂枝汤及其加减汤治疗妇科疾病 2.1痛经 患者症见小腹疼痛剧烈,出冷汗,暖腹后痛减,腰痛,四肢不温,面色苍白,经量少、色黯红,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证属寒客冲任,营血不畅。桂枝汤和营调卫,温阳通脉,舒畅经气。宋艳红[11]用桂枝、芍药缓急止痛;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丹参活血补血;黄芪、香附益气健脾;生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 徐漫远,指导:严 冬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桂枝汤原为治疗太阳中风之证而设,柯韵伯赞誉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鉴于其调和营卫、气血、阴阳的作用,被仲景及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加减应用于内伤杂病,并在其主治范围上不断扩充。 关键词:桂枝汤;临床应用;药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10) 05- 0147- 02 收稿日期:2009-11-07 作者简介:徐漫远(1989-),女,2006级七年制学生,研究方向:伤寒论。 147

张仲景用方解析:桂枝汤类方

张仲景用方解析:桂枝汤类方 一、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用法】水煎温服,服药少后,进食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棉被床上而卧,使身体微似有汗出,不要让出大汗。服一剂汗出病解,则不再服药。若不见汗出,可依照前法再服,如不见汗,可照服三四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歌诀: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 桂芍姜草枣饮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方解】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有降冲逆作用,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性能,而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

少进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而是胃气不振,津血有所伤所致之热。有关汗出身热的机理,在《内经》有类似的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说:“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燥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主要是说: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液外溢,此时邪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故病死。桂枝汤证虽不完全同于《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证,但常用于“天行病发热(传染病、瘟疫)”,其证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性能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甘温除热的道理。 【仲景论述解析】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历代医家多认为本方是治太阳病误火劫津复下、重伤心阳,以致心阳虚损而烦躁惊悸之主方。 火疗主要包括温针、烧针、灸法等,适用于沉寒锢冷的疾病。若不应使用火疗而误用之,导致的变证称为火逆。医者见病不愈,转而用下法,一误再误,致使心阳受损,神失所养,以致心神浮越,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应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之。 方中桂枝辛温,甘草甘温,二药合用,辛甘化阳,能温复心阳;甘草用量倍于桂枝,因心阳浮越,用药宜缓,而不宜过于辛散。龙骨、牡蛎同用固涩潜阳,收敛浮越之心阳,安神止烦。酌加黄芪、党参益气助阳,夜交藤、远志安神,益智仁固精缩尿,白芍敛阴。全方可补益心阳,安神定悸。 伤寒学家陈亦人在《伤寒论求是》中将该条文与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并提:“118条和112条皆是心阳损伤,一则程度较轻,仅出现心神烦扰的烦躁;一则程度较重,遂出现心神浮越的惊狂,卧起不安。因此,两者皆治以温通心阳,重镇安神。一则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剂量很小,一则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实际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用量增大的加味方,加生姜、大枣以调补脾胃,加蜀漆以劫痰开结。” 根据‘心藏神’的脏象学说,烦躁、惊狂等精神症状属于心病范围。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症状多变而经检查无客观疾病证据,尤其常见于更年期妇女当中,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神经官能症,凡是符合心阳虚而心神烦扰的病机,均可使用桂甘龙牡化裁治疗。 心悸的主要病机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兼夹气滞、血瘀、痰浊、寒凝。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故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推动心血,温通全身,生机不息。若心阳不足,血液运行无力,瘀滞不畅,则精神不振,心神不宁。临床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被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等,亦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与炙甘草汤、酸枣仁汤合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室性早搏,均有较好疗效。 失眠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和。《素问·生气通天论》明确指出,“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阳气充足是神安志和的基础; 同时,“阳气者, 烦劳则张”, 阳气因心身烦劳而张弛虚散; 阳气虚微, 阴寒内盛, 逼阳外越, 阳不得入于阴, 因此不能入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仿桂枝汤调和阴阳, 将桂枝甘草汤变其用量之比例, 改温补心阳之剂为交通阴阳之方, 再加龙骨、牡蛎组成,临证效佳。其桂枝用量小,不足以补心阳, 但是可引心阳下交于肾; 甘草用量倍于桂枝, 重在补中益气、滋养血脉, 使阴津充而上奉以养神, 则阳有所附, 此调和阴阳治本之法; 牡蛎、龙骨育阴潜阳、宁心安神, 加之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 均属治标之策。诸药合用, 则标本兼顾, 阴阳相交, 则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之失眠症自然可平。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运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心悸、虚烦、脏躁、失眠、遗精、阳萎等证,其组方蕴涵了阴阳平衡、动静结合、升降互补、刚柔相济、相反相成的配伍思想,心阳虚损所引起的病证均可以此加减化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