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操作系统实验模内存管理模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模内存管理模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模内存管理模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模内存管理模拟实验

(操作系统原理和linux操作系统相结合的实验)

实验四内存管理模拟实验

模拟实现一个简单的固定(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了如何进行内存的分区管理,强化了对首次适应分配算法和分区回收算法的理解。

2.实验内容

(1)建立相关的数据结构,作业控制块、已分配分区及未分配分区

(2)实现一个分区分配算法,如最先适应算法、最优或最坏适应分配算法(3)实现一个分区回收算法

(4)给定一个作业/进程,选择一个分配或回收算法,实现分区存储的模拟管理

初始化并创建空闲

分区表;

flag=1

flag=0 显示空闲分区表和

已分配分区表

退出

i++

Choice

flag=0;i=0;

输入要申请作业名及大小;

输入要回收的作业名

返回

回收区上

回收

回收区下空

回收

回收

删除分配表中

该作业;表长度

空闲空间i 长度>申请作业

分配 空闲区长度减1

分配

输出分配成功

flag=1; 申请无效

空闲空间i 长度>=申请作业长度

N

Y

N

N

N

Y

Y Y

图1.流程图

3.实验步骤

首先,初始化函数initial()将分区表初始化并创建空闲分区列表,空闲区第一块的长度是30,以后的每个块长度比前一个的长度长20。

frees[0].length=30

第二块的长度比第一块长20,第三块比第二块长20,以此类推。

frees[i].length=frees[i-1].length+20;

下一块空闲区的首地址是上一块空闲区的首地址与上一块空闲区长度的和。frees[i].front=frees[i-1].front+frees[i-1].length;

分配区的首地址和长度都初始化为零occupys[i].front=0;occupys[i].length=0;

显示函数show()是显示当前的空闲分区表和当前的已分配表的具体类容,分区的有起始地址、长度以及状态,利用for语句循环输出。有一定的格式,使得输出比较美观好看。

assign()函数是运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进行分区,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至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链中。若从链首直至链尾都不能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内存分配失败,返回。这个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址部分被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高址部分的的大空闲区。着给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了条件。它的缺点是低地址部分不断被划分,会留下很多难以利用的、很小的空闲分区,而每次查找又都是从低址部分开始,这样无疑会增加查找可用空闲分区的开销。

分配内存,从空闲的分区表中找到所需大小的分区。设请求的分区的大小为job_length,表中每个空闲分区的大小可表示为free[i].length。如果frees[i].length>=job_length,即空闲空间I的长度大于等于作业的长度将空闲标志位设置为1,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则输出:“对不起,当前没有满足你申请长度的空闲内存,请稍后再试!”。如果frees[i].length>=job_length 空闲区空间I的长度不大于作业长度,I的值加1判断下一个空闲区空间是否大于作业的长度。把未用的空闲空间的首地址付给已用空间的首地址,已用空间的长度为作业的长度,已用空间数量加1。如果(frees[i].length>job_length),空间的长度大于作业的长度,frees[i].front+=job_length; 空闲空间的起始首地址=原空闲区间的起始长度加作业长度frees[i].length-=job_length;空闲区间的长度=原空闲区间的长度-作业的长度。如果空间的长度与作业的长度相等,空闲区向前移一位,空闲区的数量也减一。这样判断所有情况并相应分配之后,内存空间分配成功。

第二个操作为:撤消相应作业。在这个操作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按照系统提示输入将要撤消的作业名;

(2)判断该作业是否存在

若不存在:输出“没有这个作业名,请重新输入作业名”;

若存在:则先分别用flag,start,len保存该作业在分配区表的位置i,内存空间的首地址以及长度。接着根据回收区的首地址,即该作业的首地址,从空闲区表中找到相应的插入点,将其加入空闲表,此时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1 .回收区只与插入点前一个空闲分区F1相邻接即(frees[i].front+frees[i].length)==start),此时判断其是否与后一个空闲分区F2相邻接,又分两种情况:

若相邻接,则将三个分区合并,修改新的空闲分区的首地址和长度。新的首地址为F1的首地址,长度为三个分区长度之和,相应的代码为:frees[i].length=frees[i].length+frees[i+1].length+len;,并相应的空闲区表。

若不相邻接,即合并后的首应将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分区合并,则不须为回收分区分配新的表项,只须修改其前一分区的大小。该大小为F1与当前作业大小之和。frees[i].length+=len;

2 .回收分区与插入点前一个空闲分区不邻接但与后一空闲分区F2邻接。此时应合并当前作业分区与F2分区,合并后的分区首地址为当前作业首地址start,长度为两个分区长度之和。代码为:frees[i].front=start; frees[i].length+=len;

3.回收分区既不与插入点前一空闲分区相邻接,也不与后一空闲分区相邻接。此时只须将该回收分区插入空闲区表即可。此时空闲区的数量加1。

将回收区加入空闲区表后还须修改分配区表内容。具体为:修改分配区表中回收区(第一区)之后的各区指针,使其依次前移一位,即occupys[i]=occupys[i+1];同时已分配分区数量减1,即occupy_quantity--;

最后输出内存空间回收完毕!即完成了撤消作业并回收相应空间的操作。

图2.初始化空闲分区列表

图3.内存空间分配

图4.内存回收

4.实验总结

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内存空间。程序中采用空闲分区表,用于纪录每个空闲分区的情况。每个空闲分区占一个表目,表目中包括起始地址、长度和状态。采用已分配表,用于存放请求的作业,每个作业占一个表目,包括起始地址、长度和作业名。

程序调用initial()函数实现对空闲分区的初始化。

将作业装入内存时,运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程序中调用assign()实现,分配内存时,从表首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表中。若不能找到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则此次内存分配失败,返回。

回收内存,即撤销某些作业,调用撤销函数cancel(),根据所撤销作业的首址,从空闲区表中找到相应的插入点,回收内存包括四种情况:(1)回收区与前一空闲分区相邻接,此时将回收区与前一分区合并,并修改前一分区的大小;(2)回收区与后一空闲分区相邻接,此时将回收区与后一分区合并,并修改后一分区的首址和大小;(3)回收区同时与前、后分区相邻接,则将三个分区合并,使用前一分区的首址,大小为三分区大小之和;(4)回收区不与空闲分区相邻,则重新建立一新表项,填写首址和大小,插入表中相应位置。

函数show()用于显示空闲区表和已分配表时,运用for循环,依次显示每个空闲区表和已分配表的信息。

5.附录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onst int MAXJOB=5;//定义表最大记录数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front;

int length;

char data[20];

}job;//定义job类型的数据类型

job frees[MAXJOB];//定义空闲区表

int free_quantity;

job occupys[MAXJOB];//定义已分配区表

int occupy_quantity;

//初始化并创建空闲分区表函数

int initial()

{

int i;

frees[0].front=0;

frees[0].length=30;

occupys[0].front=0;

occupys[0].length=0;

strcpy(frees[0].data,"free");

for(i=1;i

{

frees[i].front=frees[i-1].front+frees[i-1].length;

frees[i].length=frees[i-1].length+20;

strcpy(frees[i].data,"free");

occupys[i].front=0;

occupys[i].length=0;

strcpy(occupys[i].data," ");

}

free_quantity=MAXJOB;

occupy_quantity=0;

return 1;

}

//显示函数

void show()

{

int i;

printf("----------------------------------------------------------\n");

printf("当前空闲分区表如下:\n");

printf("起始地址长度状态\n");

for(i=0;i

{

printf("%5d %8d %s\n",frees[i].front,frees[i].length,frees[i].data);

}

printf("----------------------------------------------------------\n");

printf("当前已分配表如下:\n");

printf("起始地址长度占用作业名\n");

for(i=0;i

{

printf("%5d %6d %s\n",occupys[i].front,occupys[i].length,occupys[i].data);

}

printf("----------------------------------------------------------\n");

}

//首次适应分配算法

void assign()

{

char job_name[20];

int job_length;

int i,j,flag,t;

printf("请输入新申请内存空间的作业名和空间大小:");

scanf("%s",job_name);

scanf("%d",&job_length);

flag=0;

for(i=0;i

{

if(frees[i].length>=job_length) //如果空闲空间I的长度>=作业长度

{

flag=1; //空闲标志位就置1

}

}

if(flag==0)

{

printf("对不起,当前没有能满足你申请长度的空闲内存,请稍候再试!\n");

}

else

{

t=0;

i=0;

while(t==0) //为空闲区间的时候

{

if(frees[i].length>=job_length)

{

t=1;

}

i++;//如果空闲空间I的长度不大于作业长度,I加1,判断下一个空间}

i--;

occupys[occupy_quantity].front=frees[i].front;//把未用的空闲空间的首地址付给已用空间的首地址

strcpy(occupys[occupy_quantity].data,job_name);//已用空间的内容为作业名

occupys[occupy_quantity].length=job_length;//已用空间的长度为作业的长度

occupy_quantity++; //已用空间数量加1

if(frees[i].length>job_length) //如果空间的长度大于作业的长度,

{

frees[i].front+=job_length; //空闲空间的起始首地址=原空闲区间的起始长度加

作业长度

frees[i].length-=job_length;//空闲区间的长度=原空闲区间的长度-作业的长度}

else //如果空间的长度=作业的长度

{

for(j=i;j

{

frees[j]=frees[j+1];//空闲区间前移一位

}

free_quantity--;//空闲区间的数量减一

}

printf("内存空间分配成功!\n");

}

}

//撤消作业

void cancel()

{

char job_name[20];

int i,j,flag,p=0;

int start;

int len;

printf("请输入要撤消的作业名:");

scanf("%s",job_name);

flag=0;

for(i=0;i

{

if(!strcmp(occupys[i].data,job_name))//当输入作业名匹配时

{

flag=i;//把i的值赋给flag;

start=occupys[i].front;//把已用空间的首地址赋给start

len=occupys[i].length;//把已用空间的长度赋给len

}

}

if(flag==0)

{

printf("没有这个作业名,请重新输入作业名!\n");

}

else

{ //加入空闲表

for(i=0;i

{

if((frees[i].front+frees[i].length)==start)//上空

{

if(((i+1)

{

//第i个空闲区间的长度=第i个空闲区间的长度+第i+1个空闲区间的长度(下空闲区)+length

frees[i].length=frees[i].length+frees[i+1].length+len;

for(j=i+1;j

{

frees[j]=frees[j+1];//空闲区间前移一位

}

free_quantity--;//空闲区的数量渐少了一个

p=1;

}

else

{

frees[i].length+=len;//(上空下不空)第i个空闲区间的长度=第i个空闲区间的长度+length,空闲区个数不变

p=1;

}

}

if(frees[i].front==(start+len))//下空上不空

{

frees[i].front=start;//起始地址等于待回收地址

frees[i].length+=len;//第i个空闲区间的长度=第i个空闲区间的长度+length

p=1;

}

}

if(p==0) //上下空闲区都不空(直接在空闲区表中找一个空表目,将其内容插入)

{

frees[free_quantity].front=start;

frees[free_quantity].length=len;

free_quantity++; //空闲区的数量加1

}

//删除分配表中的该作业

for(i=flag;i

{

occupys[i]=occupys[i+1];

}

occupy_quantity--;//已用的区的数量

printf("内存空间回收完毕!\n");

}

}

//主函数

void main()

{

int flag=0;

int t=1;

int chioce=0;

printf(" |--------------------------------------------------|\n");

printf("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模拟系统|\n");

printf(" |--------------------------------------------------|\n");

printf(" |菜单:(0)退出|\n");

printf(" ||\n");

printf(" |(1)申请空间(2)撤消作业|\n");

printf(" ||\n");

printf(" |(3)显示空闲表和分配表|\n");

printf(" |--------------------------------------------------|\n");

initial();

flag=initial();

while(flag==1)

{

printf("^^^^^^^^^^^^^^^^^^^^^^^^^^^^^^^^^^^^^^^^^^^^^^^^^^^^^\n");

printf("请选择:");

scanf("%d",&chioce);

switch(chioce)

{

case 1:

assign(); break;

case 2:

cancel(); break;

case 3:

show(); break;

case 0:

flag=0; break;

default:

printf("选择错误!");

}

}

}

法学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软件

法源法律实务综合模拟软件 一、产品名称及规格型号 法源法律实务综合模拟软件V1.0 二、产品说明 (一)系统介绍 法源法律实务综合模拟软件是完全模拟诉讼实务中的程序和标准的法律案件审理程序的整个过程的一套训练系统。系统覆盖现今所有法律机构办案流程,通过模拟了解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仲裁、行政机构如何进行案件审理,以及在整个诉讼、侦查等过程中,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诉讼权利等等。系统内置的业务涉及法院、检察院、公安侦查、仲裁、行政复议(处罚)、调解的四十余种诉讼与非讼业务流程。 (二)系统价值 1、通过软件的案件和流程设置,学生通过模拟了解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仲裁、行政机构如何进行案件审理,以及在整个诉讼、侦查等过程中,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诉讼权利等等。 2、软件内置的业务涉及法院、检察院、公安侦查、仲裁、行政复议(处罚)、调解等。 3、软件内置的教学案例为真实的案例,并且在教师端可以进行自由添加删除修改。所谓的真实案例是该案件要求附带整套证据扫描件。 4、教师端可以进行实时庭审的监控以及对实验的所有学生进行实验进度的监控和评分。 5、管理员端可以进行班级、账号的添加,可以对软件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如添加视频)。 6、学生端可以完成老师安排的实验也可以自行添加实验进行练习(实验的业务详见参数),可以进行单人多角色模式和多人互动模式进行操作,庭审中即可用语言视频操作也可以用文字录入模式进行操作。 7、业务流程以流程图式和 flash两种方式嵌入,即让学生和教师快速清楚了解诉讼侦查等业务的整个概况,又增加了趣味性。

8、考核功能:具有主观与自动评分相结合来(实验完成的时间、完成程度、教师预先设定的实验要求)考核学生的整个实验。 9、诉讼流程:系统用流程图跟踪颜色变动方式来显示,可以清楚直观的显示学生的实验情况,以及教师对其的监控。 10、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可以在教师端口导出所有学生的所有已完成实验的案件文书,可保存WORD打印。 11、软件数据: (1)真实案件 50 例; (2)文书模版:内置 1400 份各类型的法律文书模板; (3)司法案例,内置上千例司法案例、两高公报等; (4)合同模板:内置上千份合同模板库。 (5)法律法规:内置40余万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 12、软件为B/S架构网络版,客户端没有站点限制。 三、系统优势 A功能: 1、操作模式: 单人模式:单帐号扮演案件中的所有角色,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方便其熟悉诉讼中的每个环节。 多人模式:多帐号互动扮演案件中的角色,让学生之间互动操作来配合完成实验,可根据分析案情、证据、焦点等全面提高法律技能。 2、实验流程: (1)法院: 民事诉讼 A民事一审程序、B民事一审反诉程序、C民事二审程序、D民事非诉特别程序:督促程序、E民事非诉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F民事非诉特别程序:企业破产程序、G民事特别程序:选民资格案件程序H民事特别程序:宣告公民失踪和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程序、I民事特别程序: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案件程序、J民事特别程序: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程序K民事特别程序:宣告婚

2014-2015(1)操作系统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进程的同步(实验一) 1、实验目的 (1) 掌握进程和线程基本概念和属性; (2) 掌握用PV操作解决并发进程的同步问题; (3) 掌握用于同步的信号量初值的设置; (4) 掌握如何处理共享资源的直接制约关系。 2、实验内容 (1) 设计一个模拟若干售票网点的售票程序。界面可以参考图1。还应设计多个后台售票线程并发运行。 图1售票 (2) 模拟:桌上有一只盘子,每次只能放入一个水果。爸爸专向盘子中放苹果,妈妈专向盘子中放桔子,一个女儿专等吃盘子里的苹果,一个儿子专等吃盘子里的桔子。只要盘子空则爸爸或妈妈都可以向盘子放一个水果,仅当盘子中有自己需要的水果时,儿子或女儿可以从盘子中取出水果。放-取水果的几种情况如图2(a)~(f)所示,可以参照进行设计。 (a)盘子空时取水果 (b)父亲放入苹果

(c) 儿子取水果 (d) 女儿取水果 (e)儿子取走桔子 (f)盘子满时放水果 图2 放-取水果 (3) 自选其它能反映进程互斥问题的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处理机调度(实验二) 1、实验目的 (1) 掌握几种处理机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2) 理解并发与并行的区别; (3) 比较几种算法的特点。 2、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模拟处理机调度,参照图3。 (1) 时间片轮转 (2) 动态优先权调度 (3)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

图3 模拟处理机调度 实验项目名称:银行家算法(实验三) 1、实验目的 银行家算法是避免死锁的一种重要方法,本实验要求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银行家算法程序。加深了解有关资源申请、避免死锁等概念,并体会和了解死锁和避免死锁的具体实施方法。 2、实验内容 (1) 设计进程对各类资源最大申请表示及初值确定。 (2) 设定系统提供资源初始状况。 (3) 设定每次某个进程对各类资源的申请表示。 (4) 编制程序,依据银行家算法,决定其申请是否得到满足。 具体设计可参照图4(a)~(c) 进行。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复习过程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1. 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虚地址、地址变换、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2.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分配有单一连续存储管理和分区式储管理两种方式。 2.1 单一连续存储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内存被分为两个区域:系统区和用户区。应用程序装入到用户区,可使用用户区全部空间。其特点是,最简单,适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CP/M和 DOS 2.0以下就是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易于管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对要求内

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程序全部装入,使得很少使用的程序部分也占用—定数量的内存。 2.2 分区式存储管理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分区式存储管理。分区式存储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其余的分区由应用程序使用,每个应用程序占用一个或几个分区。分区式存储管理虽然可以支持并发,但难以进行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式存储管理引人了两个新的问题:内碎片和外碎片。 内碎片是占用分区内未被利用的空间,外碎片是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 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分区链表。表中各表项一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分区式存储管理常采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内存紧缩(compaction)。 2.2.1 固定分区(nxedpartitioning)。 固定式分区的特点是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分区大小可以相等:这种作法只适合于多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处理多个类型相同的对象)。分区大小也可以不等:有多个小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以及少量的大分区。根据程序的大小,分配当前空闲的、适当大小的分区。 优点:易于实现,开销小。 缺点主要有两个:内碎片造成浪费;分区总数固定,限制了并发执行的程序数目。 2.2.2动态分区(dynamic partitioning)。 动态分区的特点是动态创建分区:在装入程序时按其初始要求分配,或在其执行过程中通过系统调用进行分配或改变分区大小。与固定分区相比较其优点是:没有内碎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分配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课内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内存管理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8位):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五:进程 1.实验目的 通过深入理解区管理的三种算法,定义相应的数据结构,编写具体代码。充分模拟三种算法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对比,分析三种算法的优劣。 (1)掌握内存分配FF,BF,WF策略及实现的思路; (2)掌握内存回收过程及实现思路; (3)参考给出的代码思路,实现内存的申请、释放的管理程序,调试运行,总结程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要求: 1)掌握内存分配FF,BF,WF策略及实现的思路; 2)掌握内存回收过程及实现思路; 3)参考本程序思路,实现内存的申请、释放的管理程序,调试运行,总结程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过程: 创建进程:

删除其中几个进程:(默认以ff首次适应算法方式排列) Bf最佳适应算法排列方式:

wf最差匹配算法排列方式: 4.实验心得: 这次实验实验时间比较长,而且实验指导书中对内存的管理讲的很详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有讲的很详细,但是代码比较长,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不太懂,但是后面经过和同学一起商讨,明白几种算法的含义: ①首次适应算法。在采用空闲分区链作为数据结构时,该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表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进程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进程请求内存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进程,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链中。 ②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形成的,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并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的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进程。 ③最佳适应算法将空闲分区链表按分区大小由小到大排序,在链表中查找第一个满足要求的分区。 ④最差匹配算法将空闲分区链表按分区大小由大到小排序,在链表中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 实验中没有用到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但是对其他三种的描述还是很详细,总的来说,从实验中还是学到了很多。 5.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系统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三 内存管理 一、设计目的、功能与要求 1、实验目的 掌握内存管理的相关内容,对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有深入的理解。 2、实现功能 模拟实现内存管理机制 3、具体要求 任选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实现 选择一种内存管理方案:动态分区式、请求页式、段式、段页式等 能够输入给定的内存大小,进程的个数,每个进程所需内存空间的大小等 能够选择分配、回收操作 内购显示进程在内存的储存地址、大小等 显示每次完成内存分配或回收后内存空间的使用情况 二、问题描述 所谓分区,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除操作系统占用一个分区外,其余分区用来存放进程的程序和数据。本次实验中才用动态分区法,也就是在作业的处理过程中划分内存的区域,根据需要确定大小。 动态分区的分配算法:首先从可用表/自由链中找到一个足以容纳该作业的可用空白区,如果这个空白区比需求大,则将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成为已分配区,剩下部分仍为空白区。最后修改可用表或自由链,并回送一个所分配区的序号或该分区的起始地址。 最先适应法:按分区的起始地址的递增次序,从头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最佳适应法:按照分区大小的递增次序,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最坏适应法:按分区大小的递减次序,从头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三、数据结构及功能设计 1、数据结构 定义空闲分区结构体,用来保存内存中空闲分区的情况。其中size属性表示空闲分区的大小,start_addr表示空闲分区首地址,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空闲分区。 //空闲分区 typedef struct Free_Block { int size; int start_addr; struct Free_Block *next; } Free_Block; Free_Block *free_block; 定义已分配的内存空间的结构体,用来保存已经被进程占用了内存空间的情况。其中pid作为该被分配分区的编号,用于在释放该内存空间时便于查找。size表示分区的大小,start_addr表示分区的起始地址,process_name存放进程名称,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分区。 //已分配分区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Allocate_Block { int pid; int size; int start_addr; char process_name[PROCESS_NAME_LEN]; struct Allocate_Block *next; } Allocate_Block; 2、模块说明 2.1 初始化模块 对内存空间进行初始化,初始情况内存空间为空,但是要设置内存的最大容量,该内存空间的首地址,以便之后新建进程的过程中使用。当空闲分区初始化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湖北警官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方案 一、方案背景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决定于2013年启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是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针对课程使用实验教学软件,但由于每个专业或课程的情况不同,购买的软件所采用的工作环境、体系结构、编程语言、开发方法等也各不相同。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各校乃至校内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建设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形成了“信息孤岛”。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管理混乱,各种实验教学软件缺乏统一的集中管理。 ? 使用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 可扩展性差,无法支持课程和相应实验的扩展; ? 各系统的数据无法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 缺乏足够的开放性; ? 软件部署复杂,不同的软件不能运行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二、方案目标 该方案的目标就是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平台要实现学校购置的所有实验软件统一接入和学生在平台下进行统一实验的目的,通过系统间的无缝连接,使之达到一个整体的实验效果,学校通过该平台的部署,不仅可以促进系统的耦合度,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还可以使学校能够迅速实施第三方的实验教学软件。 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门户网站、实验前的理论学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在线答疑、实验教学效

第四章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

第四章存储管理 1. C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 段式 B. 页式 C. 固定分区 D. 段页式 2.虚拟存储技术是 B 。 A. 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 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3.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 的限制。 A. 物理内存的大小 B. 磁盘空间的大小 C. 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 计算机地址位数 4.动态页式管理中的 C 是:当内存中没有空闲页时,如何将已占据的页释放。 A. 调入策略 B. 地址变换 C. 替换策略 D. 调度算法 5.多重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B 的内存单元。 A. 地址连续 B. 若干地址不连续 C. 若干连续的帧 D. 若干不连续的帧 6.段页式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C 次内存。 A. 1 B. 2 C. 3 D. 4 7.分段管理提供 B 维的地址结构。 A. 1 B. 2 C. 3 D. 4 8.系统抖动是指 B。 A. 使用计算机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 刚被调出内存的页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 C. 系统盘不干净,操作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 由于内存分配不当,造成内存不够的现象 9.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现象。 A. 静态分区管理 B. 请求分页式管理 C. 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10.在分段管理中 A 。 A. 以段为单元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B. 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C. 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D. 每段是等长的 11.请求分页式管理常用的替换策略之一有 A 。 A. LRU B. BF C. SCBF D. FPF 1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D 。 A. 名称空间 B. 虚拟地址空间 C. 相对地址空间 D. 物理地址空间 13. C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A. 固定分区 B. 分页

操作系统课程试验

第3章处理机管理 7.1实验内容 处理机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为深入理解进程管理部分的功能,设计几个调度算法,模拟实现处理机的调度。 7.2实验目的 在多道程序或多任务系统中,系统同时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有若干个。也就是说能运行的进程数远远大于处理机个数。为了使系统中的各进程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必须选择某种调度策略,以选择一进程占用处理机。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模拟单处理机调度的算法,以巩固和加深处理机调度的概念。 7.3实验题目 7.3.1设计一个按先来先服务调度的算法 提示 (1)假设系统中有5个进程,每个进程由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来标识。进程控制块内容如图7-1所示。 进程名即进程标识。 链接指针:按照进程到达系统的时间将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连接成一个就绪队列。指针指出下一个到达进程的进程控制块首地址。最后一个进程的链指针为NULL。 估计运行时间:可由设计者指定一个时间值。 达到时间:进程创建时的系统时间或由用户指定。调度时,总是选择到达时间最早的进程。 进程状态:为简单起见,这里假定进程有两种状态:就绪和完成。并假定进程一创建就处于就绪状态,用R表示。当一个进程运行结束时,就将其置成完成状态,用C表示。 (2)设置一个队首指针head,用来指出最先进入系统的进程。各就绪进程通过链接指针连在一起。 (3)处理机调度时总是选择队首指针指向的进程投入运行。由于本实验是模拟实验,所以对被选中进程并不实际启动运行,而只是执行: 估计运行时间减1 用这个操作来模拟进程的一次运行,而且省去进程的现场保护和现场恢复工作。 (4)在所设计的程序中应有显示或打印语句,能显示或打印正运行进程的进程名,已运行是、还剩时间,就绪队列中的进程等。所有进程运行完成是,给出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 /*源程序1.cpp,采用先来先无法法在Visual C++ 6.0下调试运行*/ /*数据结构定义及符号说明*/ #include #include

建筑工程仿真实训平台

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三好建筑工程仿真实训平台GS2013 一、概述 三好建筑工程仿真实训平台2013,是以Unity3D为平台,结合当前最为流行的三维仿真技术,专门为开设有建筑类专业的中、高等院校而开发,以解决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为目标而打造的一款综合性系统软件。整个软件以当前施工现场流行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为主线,以真实的施工项目为背景而开发,人机交互加三维场景,将整个建筑工程搬进实训室,使学生身临其境,不出校门,即可完成实习、实训任务。从而达到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现阶段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所存在的情景教学资源少、实训操作场地局限、实训操作道具成本较高、重复利用率低等情况,以及学生就业方向对技能的要求,分模块化配套建筑信息化教学课改的专业核心内容,进行虚拟操作体验,从而达到理论结合实践,实践贴近实际的效果。对于提高建筑行业整体水平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先进性,对提高行业综合实力意义重大。

二、系统介绍 1、功能特点 (1)实现施工管理流程与施工工艺流程同步仿真; (2)场景符合安全文明标化工地要求; (3)菜单形式显示施工任务流程,该任务过程中任意跳转; (4)资料库功能,仿真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图纸、施工方案、各种记录以及其他文件资料。 (5)多视角切换(可根据施工的不同程度,多方位、多视角查看施工情况);

(6)地图热点,实现三维漫游时的不同场景的快速跳转; (7)远近镜头调整; (8)智能语音提示功能,使得整个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生动形象。 (9)教学模式顺序展示; (10)仿真模式实现交互; (11)考评模式完成考核;理论考试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并记录成绩,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价学生对实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12)丰富的视频; (13)三维漫游功能。 2、专业实现 (1)真实还原施工现场、仿真展示、交互式操作; (2)平台包含典型案例工程、配套实训图纸、《实训任务书》、内业资料、施工管理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3)典型工程案例(该工程包含地下室,地上为框支剪力墙、剪力墙结构),囊括现行施工工艺流程;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项目,项目建筑面积不低于50000平米,楼高不低于50米。 (4)包含各阶段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并同步生成工程配套的各种技术资料和施工记录;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内存管理

内存管理模拟 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目的是从不同侧面了解Windows 2000/XP 对用户进程的虚拟内存空间的管理、分配方法。同时需要了解跟踪程序的编写方法(与被跟踪程序保持同步,使用Windows提供的信号量)。对Windows分配虚拟内存、改变内存状态,以及对物理内存(physical memory)和页面文件(pagefile)状态查询的API 函数的功能、参数限制、使用规则要进一步了解。 默认情况下,32 位Windows 2000/XP 上每个用户进程可以占有2GB 的私有地址空间,操作系统占有剩下的2GB。Windows 2000/XP 在X86 体系结构上利用二级页表结构来实现虚拟地址向物理地址的变换。一个32 位虚拟地址被解释为三个独立的分量——页目录索引、页表索引和字节索引——它们用于找出描述页面映射结构的索引。页面大小及页表项的宽度决定了页目录和页表索引的宽度。 实验要求: 使用Windows 2000/XP 的API 函数,编写一个包含两个线程的进程,一个线程用于模拟内存分配活动,一个线程用于跟踪第一个线程的内存行为,而且要求两个线程之间通过信号量实现同步。模拟内存活动的线程可以从一个文件中读出要进行的内存操作,每个内存操作包括如下内容: 时间:操作等待时间。 块数:分配内存的粒度。 操作:包括保留(reserve)一个区域、提交(commit)一个区域、释放(release)一个区域、回收(decommit)一个区域和加锁(lock)与解锁(unlock)一个区域,可以将这些操作编号存放于文件。保留是指保留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而不分配物理 存储空间。提交在内存中分配物理存储空间。回收是指释放物理内存空间,但在虚拟地址空间仍然保留,它与提交相对应,即可以回收已经提交的内存块。释放是指将物理存储和虚拟地址空间全部释放,它与保留(reserve)相对应,即可以释放已经保留的内存块。 大小:块的大小。 访问权限:共五种,分别为PAGE_READONLY,PAGE_READWRITE ,PAGE_EXECUTE,PAGE_EXECUTE_READ 和PAGE EXETUTE_READWRITE。可以将这些权限编号存放于文件中跟踪线程将页面大小、已使用的地址范围、物理内存总量,以及虚拟内存总量等信息显示出来。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实验二进程调度1.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次实验,理解进程调度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进程状态的转变、进程调度的策略,进一步体会多道程序并发执行的特点,并分析具体的调度算法的特点,掌握对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 2.实验内容 阅读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章和第三章,掌握进程管理及调度相关概念和原理。 编写程序模拟实现进程的轮转法调度过程,模拟程序只对PCB进行相应的调度模拟操作,不需要实际程序。假设初始状态为:有n个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有m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采用轮转法进程调度算法进行调度(调度过程中,假设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不会阻塞),且每过t个时间片系统释放资源,唤醒处于阻塞队列队首的进程。 程序要求如下: 1)输出系统中进程的调度次序; 2)计算CPU利用率。 3.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VC++6.0 C语言 4设计思想: (1)程序中进程可用PCB表示,其类型描述如下:

structPCB_type { intpid;//进程名 intstate;//进程状态 2——表示“执行”状态 1——表示“就绪”状态 0——表示“阻塞”状态 intcpu_time;//运行需要的CPU时间(需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 用PCB来模拟进程; (2)设置两个队列,将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PCB挂在队列ready中;将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PCB挂在队列blocked中。队列类型描述如下: structQueueNode{ structPCB_typePCB; StructQueueNode*next; } 并设全程量: structQueueNode*ready_head=NULL,//ready队列队首指针 *ready_tail=NULL,//ready队列队尾指 针

实验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理地分配空间。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请求页式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模拟设计,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 二、实验内容 (1)通过计算不同算法的命中率比较算法的优劣。同时也考虑了用户内存容量对命中率的影响。 页面失效次数为每次访问相应指令时,该指令所对应的页不在内存中的次数。 在本实验中,假定页面大小为1k,用户虚存容量为32k,用户内存容量为4页到32页。 (2)produce_addstream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 A、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 1)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 2)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 3)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 B、具体的实施方法是: 1)在[0,319]的指令地址之间随机选取一起点m; 2)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即执行地址为m+1的指令; 3)在前地址[0,m+1]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地址为m’; 4)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地址为m’+1的指令 5)在后地址[m’+2,319]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 6)重复上述步骤1)~5),直到执行320次指令 C、将指令序列变换称为页地址流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存地址,即320条指令在虚存中 的存放方式为: 第0条~第9条指令为第0页<对应虚存地址为[0,9]); 第10条~第19条指令为第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10,19]); 。。。。。。 第310条~第319条指令为第3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310,319]); 按以上方式,用户指令可组成32页。 (3)计算并输出下属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 1)先进先出的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分配

精心整理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课内实验报告 1. (1 (2 (3 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要求: 1)掌握内存分配FF,BF,WF策略及实现的思路; 2)掌握内存回收过程及实现思路; 3)参考本程序思路,实现内存的申请、释放的管理程序,调试运行,总结程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过程: 创建进程: 删除其中几个进程:(默认以ff首次适应算法方式排列) Bf最佳适应算法排列方式: wf最差匹配算法排列方式: 4.实验心得: 明 实验中没有用到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但是对其他三种的描述还是很详细,总的来说,从实验中还是学到了很多。 5.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ROCESS_NAME_LEN 32 //进程名长度 #define MIN_SLICE 10 //最小碎片的大小#define DEFAULT_MEM_SIZE 1024 //内存大小 #define DEFAULT_MEM_START 0 //起始位置 /*内存分配算法*/ #define MA_FF 1 #define MA_BF 2 #define MA_WF 3 /*描述每一个空闲块的数据结构*/ struct free_block_type { }; /* /* { }; /* /* void display_menu(); int set_mem_size(); void set_algorithm(); void rearrange(int algorithm); int rearrange_WF(); int rearrange_BF(); int rearrange_FF(); int new_process(); int allocate_mem(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原理

内存分段和请求式分页 在深入i386架构的技术细节之前,让我们先返回1978年,那一年Intel 发布了PC处理器之母:8086。我想将讨论限制到这个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上。如果你打算知道更多,阅读Robert L.的80486程序员参考(Hummel 1992)将是一个很棒的开始。现在看来这有些过时了,因为它没有涵盖Pentium处理器家族的新特性;不过,该参考手册中仍保留了大量i386架构的基本信息。尽管8086能够访问1MB RAM的地址空间,但应用程序还是无法“看到”整个的物理地址空间,这是因为CPU寄存器的地址仅有16位。这就意味着应用程序可访问的连续线性地址空间仅有64KB,但是通过16位段寄存器的帮助,这个64KB大小的内存窗口就可以在整个物理空间中上下移动,64KB逻辑空间中的线性地址作为偏移量和基地址(由16位的段寄存器给处)相加,从而构成有效的20位地址。这种古老的内存模型仍然被最新的Pentium CPU支持,它被称为:实地址模式,通常叫做:实模式。 80286 CPU引入了另一种模式,称为:受保护的虚拟地址模式,或者简单的称之为:保护模式。该模式提供的内存模型中使用的物理地址不再是简单的将线性地址和段基址相加。为了保持与8086和80186的向后兼容,80286仍然使用段寄存器,但是在切换到保护模式后,它们将不再包含物理段的地址。替代的是,它们提供了一个选择器(selector),该选择器由一个描述符表的索引构成。描述符表中的每一项都定义了一个24位的物理基址,允许访问16MB RAM,在当时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数量。不过,80286仍然是16位CPU,因此线性地址空间仍然被限制在64KB。 1985年的80386 CPU突破了这一限制。该芯片最终砍断了16位寻址的锁链,将线性地址空间推到了4GB,并在引入32位线性地址的同时保留了基本的选择器/描述符架构。幸运的是,80286的描述符结构中还有一些剩余的位可以拿来使用。从16位迁移到32位地址后,CPU的数据寄存器的大小也相应的增加了两倍,并同时增加了一个新的强大的寻址模型。真正的32位的数据和地址为程序员带了实际的便利。事实上,在微软的Windows平台真正完全支持32位模型是在好几年之后。Windows NT的第一个版本在1993年7月26日发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Win32 API。但是Windows 3.x程序员仍然要处理由独立的代码和数据段构成的64KB内存片,Windows NT提供了平坦的4GB地址空间,在那儿可以使用简单的32位指针来寻址所有的代码和数据,而不需要分段。在内部,当然,分段仍然在起作用,就像我在前面提及的那样。不过管理段的所有责任都被移给了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系统模拟实验

文件管理系统模拟 1.实验目的 通过一个简单多用户文件系统的设计,加深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及内部实现 2.实验内容 为Linux系统设计一个简单的二级文件系统。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可以实现下列几条命令(至少4条) login 用户登录 dir 列文件目录 create 创建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open 打开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read 读文件 write 写文件 (2)列目录时要列出文件名、物理地址、保护码和文件长度; (3)源文件可以进行读写保护。 3.实验提示 (1)首先应确定文件系统的数据结构:主目录、子目录及活动文件等。主目录和子目录都以文件的形式存放于磁盘,这样便于查找和修改。 (2)用户创建的文件,可以编号存储于磁盘上。入file0,file1,file2…并以编号作为物理地址,在目录中进行登记。 4.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EM_D_SIZE 1024*1024 //总磁盘空间为1M #define DISKSIZE 1024 //磁盘块的大小1K #define DISK_NUM 1024 //磁盘块数目1K #define FATSIZE DISK_NUM*sizeof(struct fatitem) //FAT 表大小

#define ROOT_DISK_NO FATSIZE/DISKSIZE+1 //根目录起始盘块号 #define ROOT_DISK_SIZE sizeof(struct direct) //根目录大小#define DIR_MAXSIZE 1024 //路径最大长度为1KB #define MSD 5 //最大子目录数5 #define MOFN 5 //最大文件深度为5 #define MAX_WRITE 1024*128 //最大写入文字长度128KB struct fatitem /* size 8*/ { int item; /*存放文件下一个磁盘的指针*/ char em_disk; /*磁盘块是否空闲标志位0 空闲*/ }; struct direct { /*-----文件控制快信息-----*/ struct FCB { char name[9]; /*文件/目录名8位*/ char property; /*属性1位目录0位普通文件*/ int size; /*文件/目录字节数、盘块数)*/ int firstdisk; /*文件/目录起始盘块号*/ int next; /*子目录起始盘块号*/ int sign; /*1是根目录0不是根目录*/ }directitem[MSD+2]; }; struct opentable { struct openttableitem { char name[9]; /*文件名*/ int firstdisk; /*起始盘块号*/ int size; /*文件的大小*/ }openitem[MOFN]; int cur_size; /*当前打文件的数目*/ }; struct fatitem *fat; /*FAT表*/ struct direct *root; /*根目录*/ struct direct *cur_dir; /*当前目录*/ struct opentable u_opentable; /*文件打开表*/ int fd=-1; /*文件打开表的

实验4内存管理资料讲解

实验 4 内存管理

实验4内存管理 学校:FJUT 学号:3131903229 班级:计算机1302姓名:姜峰 注:其中LFU和NRU算法运行结果可能与其他人不同,只是实现方式不同,基本思路符合就可以。 .实验学时与类型 学时:2,课外学时:自定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二.实验目的 模拟实现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常用页面置换算法,理会操作系统对内存的 调度管理。 三?实验内容 要求:各算法要给出详细流程图以及执行结果截图。 假设有一程序某次运行访问的页面依次是: 0,124,3,4,5,1,2,5,1,2,3,4,5,6 ,请给出采用下列各页面置换算法时页面的换进换出情况,并计算各调度算法的命中率(命中率二非缺页次数/总访问次数),初始物理内存为空,物理内存可在4?20页中选择。 (1)FIFO :最先进入的页被淘汰; (2)LRU :最近最少使用的页被淘汰; (3)OPT :最不常用的页被淘汰;(选做) ⑷LFU :访问次数最少的页被淘汰(LFU)。(选做)

源代码: #i nclude #include #in elude #i nclude #defi ne MAXNUM 100 struct Phy_Memory{ //定义一个物理内存结构体 char Page; int time; }; char *OutPut; struct Phy_Memory *Phy_Page; void Print(char *PageStr,int Phy_PageNum,int absence){ // 打印图解函数int i,j; for(i=0;iPage!=*Temp;i++); if(i

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同组同学学号: 同组同学姓名: 实验日期:交报告日期: 实验(No. 4 )题目:编程与调试:内存管理 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操作系统的发展使得系统完成了大部分的内存管理工作,对于程序员而言,这些内存管理的过程是完全透明不可见的。因此,程序员开发时从不关心系统如何为自己分配内存,而且永远认为系统可以分配给程序所需的内存。在程序开发时,程序员真正需要做的就是:申请内存、使用内存、释放内存。其它一概无需过问。本章的3个实验程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从程序员的角度应如何使用内存。 实验要求: 练习一:用vim编辑创建下列文件,用GCC编译工具,生成可调试的可执行文件,记录并分析执行结果,分析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练习二:用vim编辑创建下列文件,用GCC编译工具,生成可调试的可执行文件,记录并分析执行结果。 练习三:用vim编辑创建下列文件,用GCC编译工具,生成可调试的可执行文件,记录并分析执行结果。 改编实验中的程序,并运行出结果。 实验设备:多媒体电脑 实验内容以及步骤: 在虚拟机中编写好以下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char *str; /* 为字符串申请分配一块内存*/ if ((str = (char *) malloc(10)) == NULL) { printf("Not enough memory to allocate buffer\n"); return(1); /* 若失败则结束程序*/ } /* 拷贝字符串“Hello”到已分配的内存空间*/ strcpy(str, "Hello"); /* 显示该字符串*/ printf("String is %s\n", str); /* 内存使用完毕,释放它*/ free(str); return 0; } 调试过后得出的结果截图如下:(由图可看出我将此程序以aa.c为文件名保存,调试后出现aa1文件,调试结果出现语句“String is Hello”)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15505016.html,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作者:崔连敏 来源:《软件导刊》2015年第11期 摘要摘要:针对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存在的重复投入、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探讨云计算及其特点,提出基于云计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架构模型,设计基于云计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并介绍实验平台的功能和特点。 关键词关键词:云计算;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平台设计 DOIDOI:10.11907/rjdk.151843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1100060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014204804);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2015);2015年度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015-JPBKZ-017)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崔连敏(1988-),女,河南新乡人,硕士,上海理工大学实验室管理与服务中心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物理实验、信息技术。 0引言 虚拟仿真实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实验操作,演示实验中的图形、文字、数据等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课时有限、场地固定等限制,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国内很多高校都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室。然而许多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时存在硬件重复投入、服务器闲置率高、建设及维护成本高、数据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云计算技术被认为是一项继个人电脑、互联网技术后的信息技术革命性的新技术,在诸多领域都得到应用。借助云计算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对校内各实验中心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统一部署和维护,能够整合硬件和软件资源,降低平台开发和搭建成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1云计算虚拟仿真平台的优势 云计算是分布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和热备份冗余等传统计算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致力于解决网络平台的通讯、存储和资源利用等问题。自2006年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以来,云计算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Google、IBM、亚马逊、微软、SUN等国际化大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国内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也相继启动了云计算项目。典型的云计算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