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浮生六记_与林语堂的翻译策略

_浮生六记_与林语堂的翻译策略

_浮生六记_与林语堂的翻译策略
_浮生六记_与林语堂的翻译策略

[收稿日期]2008-05-10

[作者简介]聂咏华(1979—),女,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及翻译研究。

2008年9月

第14卷 第5期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 Bei Adult Educati on I nstitute

Sep,2008

V o l .14 N o .5《浮生六记》与林语堂的翻译策略

聂咏华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 要]英译本《浮生六记》是林语堂的得意之作,也是其翻译理论贯穿始终的著作。本文从英译《浮生六记》和林

语堂的翻译观出发,分析林语堂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来更好的体现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

[关键词]《浮生六记》;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878(2008)05—0077—02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交流过程。文学翻译所要求的亦远非将原作的词句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原作的形义以及原作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译者应设法在译文中加以体现。林语堂多年的求学或工作经历使得他对西方语言及文化的熟悉程度非常人可比,再加上他对本国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因而得以成功地将许多中国古典作品译成英语,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展现给西方。这一点可从他所译清朝沈复《浮生六记》一书中得到印证。该书详细讲述了作者夫妇的日常生活,其中不乏对中国古代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世态人情的生动描写,林语堂先生在其翻译中贯穿了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三重标准,值得我们借鉴。

一、林语堂的翻译观

林语堂深受西方文化濡染,由于其生活和教育背景,西方文化在他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构成他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与此同时,他又深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因而尽管他的思维方式有着西方文化因素,但是他的信念、态度和行动仍然受到文化中最深层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支配。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他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正因为林语堂有着这样的文化教育背景,使他不似“国粹派”那样保守与狭隘,也不像“欧化派”那样容易食而不化。而这独特的教育背景,也造就了林语堂与众不同之处:脚踏中西文化,对中西文化可以宽容地包纳,客观地叙述,超脱地对待。因此,他能超越对中西文化肢

解式的理解,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对两种文化进行观照,从而避免了一叶障目和盲人摸象的弊端,同时也因为他不断用东方和西方的眼光相互参照,所以令人耳目一新。

林语堂先生深谙东西文化、精通中英语言,这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语堂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这一优势,他非常自信地认定自己是最适合承担

向西方介绍“伟大而煊赫的中国”传译者之一。[1]

作为“

脚踏东西文化”的学者、作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向东方人介绍西方文化、向西方人介绍东方文化,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必然涉及中英文字间的转化,因此,林语堂先生也写过不少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章,其中以《论翻译》影响最大。他在严复信达雅的基础上总结了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同时,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释义为译者的三种责任: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读者的责任以及对艺术的责任。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指出“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忠实须求传神”通顺的译文,林先生认为应该是以句为本位且根据中文心理行文的林先生是就英译汉而言。简言之,通顺的译文应以句为本位且根据译文心理行文至于美的问题,他认为“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简言之,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标准可化为一个词—传神,

用他的话说就是“字神句气与言外之意”。[2]在“字神”与

“句神”不冲突的情况下应首先保证主要词的准确传达,若有冲突,则以整个句子的准确传达为准,在此基础上

揣摸把握则可做到准确传达原文风格,即“传神”,这是最终的目的。林语堂在其论述翻译理论的文章中提到,翻译是一门艺术,认为翻译家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对中西艺术进行同异比较不是他最终目的,对之进行兼顾融合更为重要。换言之,如何在优劣长短的比较中,找到中西艺术兼顾融合的途径,这是林语堂的奋斗目标。

《浮生六记》叙事写人生动传神,寥寥几笔便使人物性格、物状情致跃然纸上。俞平伯先生在《校点重印浮生六记序》中如此评述它“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如此形神兼备之作,达意传神实非易事。林语堂先生亦自称翻译过程中“前后易稿不下十余次”,可见译事之难,其翻译态度之诚。《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最见功力的译作,其中可供欣赏、探讨、借鉴之处颇多,译本甚为成功,“颇有英国读者不忍卒读,可见小册人人之深也”。[3]本文仅就书中所涉及的文化内涵的翻译作一番赏析,与读者一起体会林语堂先生在将中国文化传递到西方时汇精传神之妙笔。

二、林语堂的翻译策略

从林译思想可以看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也要尊重外来的“异”的成分,这两种态度的结合就是译者努力达到的“忠实”翻译的基础,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先生皆以原作为中心,依势而成,或直译、或意译、或加注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处理各种不同语境和内容的要求,尽量保全原文的风格和特色,以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

1.保留原语文化。

(1)余曰“卿果中道相舍,断无再续之理。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耳”!(p172)

译文:"Even if you should leave me half-way like this,"I said,"I shall never marry again.Besides,’it is difficult t o be water f or one who has seen the great seas,and difficult t o be cl ouds f or one who has seen the Yangtze Gorges.’"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寄喻了诗人对亡妻的怀恋之情。诗人把妻子喻为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将与妻子的感情喻为浩森无垠的“沧海”,相形之下,任何“水”或“云”皆黯然失色。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作者沈复引用此典故,意欲向垂危的妻子表达夫妇曾甘苦与共、情笃义挚,再无任何情感可替代。林语堂先生以直译的手法翻译此句,虽然未做任何解释,但英语读者仍能通过字里行间丰富的意象领略到个中文化内涵,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此译既保全了原文的意象又留存了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可谓形意神俱备。

2.符合译语文化。

(2)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p192)

译文:Once I als o sa w at the home of a merchant at Yangchow t w o pots,one of box wood and one of cyp ress, p resented t o hi m by a friend fr om Yüshan,but this was like casting pearls bef ore s wine.

“明珠暗投”源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用于比喻贵重的东西落人不识货的人的手中。原文中的“黄杨翠柏”为珍贵盆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供文人雅士玩赏之用,却被送给了一个满身铜臭的庸俗商人,故而作者要发感叹说是“明珠暗投”了。而“pearls before s wine”的含义为“valuable things of given t o peop le who do not app reciate the m”,正与“明珠暗投”之意不谋而合。译者借用英语中现成的俗语来翻译,在不损害原文含义的情况下使读者读来易于理解,且倍感亲切。

3.原语与异语文化相结合。

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很注重文化的传播,他一方面考虑到作为读者的外国友人的阅读需要,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来传递中国文化,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保留中国文化的一些原汁原味,也保留了处于中国文化的专有名词,在一些翻译的方面也尽可能保留一些具有中国味道的翻译方式。同是在必要的时候就采取两种文化结合的方式,达到双重效果。

三、结语

译者一方面要与两种不同的文化认可,另一方面要肩负文化使者的责任,引进和归化原语的文化因素,为目的语文化所接受,同时丰富译语文化。在《浮生六记》的翻译过程中,林语堂先生大胆地采用归化、异化等策略处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向西方读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现了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三重标准,这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难能可贵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沈艺虹.异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播一试论林语堂的

文化传播策略[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2):

51-55.

[2]程宝燕.林语堂与翻译[A].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

[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80-85.

[3]沈复.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胡 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