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学“三曹”与建安文学

国学“三曹”与建安文学

第十一讲“三曹”与建安文学

曹操不是“大白脸”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一些地位不高的文人,汉乐府的作者地位就更低下,全是些里巷小民、田夫野老。可是到了汉末魏初,诗人中出现了官高爵显的大人物,连皇帝也热衷起文学来。

今天要说的这几位,包括汉末的宰相曹操,他的儿子曹丕——就是后来做了魏文帝的那个,还有另一个儿子曹植。这三人在汉末建安年间是最著名的诗人,被称作“_________”。他们三人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他们的创作活动使建安和魏初的文坛变得生气勃勃。文学史上称这一段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

有的小朋友会问:“曹操不是戏台上那个勾着白脸的大奸臣吗?他怎么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小朋友们,可不要搞错,戏台上和小说里的人物大多是作家虚构的,里面还掺和着民间传说,并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依据。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并不像小说、戏剧里刻画的那么奸诈。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远远超过他的敌手刘备和孙权;他的文学才能,更是那两位望尘莫及!

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字________,小字阿瞒,出生在官宦世家。开头他的官儿并不大。后来赶上天下大乱,借着镇压黄巾军的机会,他迅速扩展势力。在军阀混战中,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里——“__________________”。他活着的时候,天下的一半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手里。他自封魏王,可是没敢篡夺皇位当皇帝。他死后,他的儿

子______可不管那一套,废掉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的诗跟他的人一样,有一种独特的气势。有一首《观沧海》,是曹操出征时路经渤海边写的。他站在碣石山上,面对浩瀚的大海,慷慨之情勃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曹操之前,还没有专门写景的诗更没有谁把诗写得这样气势宏大。你看,大海上水波摇荡,海岛高耸,草木茂盛。一阵秋风吹来,海中涌起巨浪。运行的日月、灿烂的银河,仿佛都包容在这海天之中,场面是何等宏伟!

只有心胸阔大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宏大的境界。而曹操,正是这样一位胸怀天下的人!生活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他的志向,就是结束乱世,使社会重新归于安定统一。

曹操的雄心壮志,到老也没有消磨。他在《龟虽寿》里吟咏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前四句说,龟和蛇虽然寿命很长,但终有死去的一天。寿命不过百年的人,是不是更应该及时行乐呢?——曹操可没有重复这些老调。他要在有限的暮年建功立业,他的志向还大着呢!这表达的,

就是曹操非凡的抱负和不可磨灭的壮志雄心!

这就是曹操的诗——一位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的诗:苍劲悲壮,气度不凡,的确跟一般的文人作品不同。

曹丕曹植:哥儿俩都是文学家

曹操的儿子曹丕,可就远不及老爹了。不说政治才能,诗歌创作上也缺乏慷慨的气概。不过相传最早的_________是出自他的笔下,就是那首《燕歌行》,写一位妇女在秋夜思念丈夫: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七言体后来发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曹丕的《燕歌行》,就像给七言体埋下一块基石。

曹丕还写了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典论》,其中一篇_________,对建安时期的文学家做了评价。他反对“文人相轻”的风气,说文人之间不该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他提出“_______________”,说文学家各有各的性格和气质,文章的风格自然也不一样,何必抬高这个、贬低那个呢?

可以说,曹丕是中国第一位文学批评家,是第一个把文学的地位举的很高的人。他说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人的寿命有尽头,荣华富贵也只能活着时享受;可文章却可以永垂不朽!

据说曹丕人很随和,不摆王子架子。他的朋友王粲死了,他跟一伙朋友到墓地去追悼,提议说:“王粲活着的时候最喜欢听驴子叫,咱们就来学驴子叫,送送他吧!”于是墓地上响起一片驴鸣!

不过曹丕毕竟是统治者,在争夺王位继承权上是毫不手软的。对待他的几个兄弟表现出冷酷的一面来。

在“三曹”中,最有文学才华的应数________。他字子建,自幼受到曹操的赏识,还差点被立为王储。可是他喜欢饮酒,又很有个性,最终失掉曹操的欢心,王储到底没当成。

曹植生在乱世,跟着父亲在军营里长大,从小就培养起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有一首_________,赞扬了北方的游侠儿,其实是借此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怀:

白马饰金羁,连篇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幽并是汉时的边塞地带,那里民风强悍,多出豪侠。上面的几句都是诗的开头,写幽并好汉骑着带金络头的白马在沙场上飞奔,他们从小就离开家乡,到沙漠边陲去建功扬名。

诗歌接着赞美游侠儿剑法出众,英勇矫健。诗的最后,边城发出了警报,匈奴和鲜卑人又来入侵,游侠儿迎着刀尖冲上前去,父母、妻儿、自己的性命全部抛到脑后: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的名字编在壮士的花名册上,又怎么能怀着私心呢!在国家危难时,游侠儿把为国家捐躯看得想回家一样轻松!

曹植的诗才情四溢,热情奔放。读着这首诗,你能想见作者的为人:那么昂扬矫健、激情焕发。诗中的游侠儿形象,就是自己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操在世的时候,曹植还算自由自在。可曹操一死,哥哥曹丕自己当了皇帝,曹植的好日子算是到了头。曹丕一上台,自然先把兄弟们控制起来。曹植等哥儿几个虽然名义上是王侯,实际跟囚徒差不多!

有一回,曹丕为了难为曹植,让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没想到曹植还没走完七步,诗已作出来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丕对他几个弟弟也不放过,曾借口和弟弟曹彰下棋,用有毒的枣子害死了他。而曹植和曹彪离开洛阳回封地时,曹丕又怕两人合谋造反,命令两人分道而行,不得同宿。曹植满腔愤恨,挥笔写下_____________。诗中抒写了旅途的艰辛,景色的荒凉,也表达了兄弟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可早年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早已不见……

诗歌之外,曹植的散文和辞赋也很出色。有一篇_________就很有名。那是他途经洛川时写的。他想象着见到了洛川之神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闭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这位仙子真是美极了!只可惜人和神没法子交往,诗人的爱慕里,带着陡然的惆怅!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的诗文极受推崇。有个文学家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后来人们恭维别人有才,就常用____________这个词儿。

建安七子:陈琳文章赛药石

“三曹”以外,建安时期还有七位成就很高的文学家,称为__建安七子__________。他们是:孔融、_______、_______、徐干、阮瑀、应旸和刘桢。他们聚拢在曹氏父子身旁,形成建安文学集团。

孔融曾在曹操手下为官,后因跟曹操意见不合,被杀掉了。他的作品以散文见长,有一篇_________________,内容是向曹操推荐盛孝章这个人,同时还阐述了招揽贤才的意思,文章写得极为恳切。曹丕称赞他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关于他的成语或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子中的另一位陈琳,有一首_________________很著名。诗歌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以对话的形式诉说了百姓修筑长城的痛苦。诗中那个被迫筑城的“太原卒”写信给妻子,劝她改嫁说: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我身陷这永无归期的祸难里,干嘛还要耽误人家的女儿。如今生了女孩倒可以喂养,生了男孩干脆扔掉!你没看见长城脚下吗?死人的白骨乱堆在一块,养大男孩儿不过就是这个下场啊!

陈琳本是袁绍的部下,跟曹操是死对头。他替袁绍草写檄文,把曹操骂了个痛快。后来陈琳兵败被俘,曹操质问他:“你骂我也就罢了,为什么骂我祖宗三代?”陈琳从容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一支箭,被人搭在弓上,身不由己啊!

曹操爱才,竟没有杀他,还把他收在帐中,从事文牍工作。曹操有个头风病,躺在床上读陈琳的文章,读到精彩处,一跃而起说:“陈琳的文章,可以治病!”

七子中的王粲——就是曹丕在他墓前学驴叫的那位,生前也在曹操手下任职。王粲又矮又瘦,长得挺丑,人却蛮聪明。路边的碑文,他读一读就能背诵。下棋时打翻了棋盘,他能把棋局重新摆出,一子不差。王粲的诗赋很能反映乱世景象,情调悲凉,在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___________就描画了这样的场景: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这个饥饿的母亲把孩子扔在草丛里,挥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她说的对:“连我自己死在哪儿还不知道呢,又怎么能保全母子俩呢!”

王粲有篇_________最有名,那是他在荆州时写下的。他去投奔刘表,因其貌不扬,不受重用。他满腹牢骚,登楼远眺,见到“华实蔽野,黍稷盈畴”,于是想到自己的故乡,又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顿时觉得秋风萧瑟,天色昏暗。全文就在一片惨淡忧伤的氛围里结束——后人还把他的事迹编成戏曲,就叫《王粲登楼》。

建安诗人们大都继承了乐府民歌的传统,作品内容实在,感情真切,语言质朴。不少诗歌是采用乐府的旧题,抒写了新的时代内容。又由于这一时期时势动乱,因而诗文作品大都显现出______________的特色来,后人称之为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