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媒介经营管理 整理重点版

媒介经营管理 整理重点版

媒介经营管理 整理重点版
媒介经营管理 整理重点版

第一章媒介经营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一般概念

●含义:是一种活动,“管理是通过并协调人们而把事情做成的一个过程。”管理是一种宏观把握,对所有要素起统领的作用,相当于糖葫芦中的“竹签子”,其他要素相当于一个个的散山楂。

●分类:按管理的范畴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按行业划分:工业管理、农业管理、媒介管理等;

按专业职能划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二、经营的一般概念

含义:在经济学的角度指人们在社会商品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内进行的社会活动。

三、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判断题)

多数情况下是混用的,英文中两个词都可用management表示。两者密不可分,互为交叉。经营是目的,管理是前提,是经营的基础和保证。经营着眼于企业的市场目标,管理则着眼于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对目标实现起宏观协调作用。

四、媒介的一般概念

●含义: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

是宏观大概念,指媒介物(传播工具)、媒介组织(机构)、媒介产品(有形和无形产品)。

●类型: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图书、手机、网络等新媒介。

●范畴:

(1)资金:财力资源,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2)人力:是能动性的动力资源、核心资源。

(3)物力:指场所、设备和原材料等物质基础。

(4)信息:包括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生产资料的信息。

(5)管理理念:即指导思想,价值观念、经营观念和法制观念。

(6)策划:(7)制作:使媒介产品成型的过程。

(8)推广:媒介产品包装和宣传。

(9)二次销售

(10)多元经营:跨行业、跨媒体、跨国经营。

六、媒介经营管理学

(1)含义:是一门系统研究大众传媒经营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科学。约在1997年和1998年开始研究。

(2)学科特点:系统性;互动性;多科性;应用性。

(3)研究内容:

—媒介管理及学科概述;—媒介经营管理环境分析;

—媒介的市场定位;—媒介形象塑造;

—媒介品牌经营管理;—媒介人力资源管理;

—媒介产品销售;—媒介广告营销;

—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图书媒体的经营管理;

—媒介产业及其发展。

第二章媒介经营管理的环境分析(简答题)

一、媒介经营管理环境的基本认识

1、定义:是指决定或影响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的发生、进行及其成效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因素的总和。

2、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媒介组织周围、影响媒介经营管理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总和。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

3、内部条件(内部环境):是指媒介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所具备的内在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工作状况。

4、媒介经营管理环境的特点

客观性;复杂性;系统性;多变性。

二、媒介经营管理的宏观环境构成和分析(PEST分析法)

1、政治环境(Political)

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形势和方针政策等。

由政治制度决定,世界上共有三种运行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私营媒介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模式

(2)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公司兼顾的双轨制运作模式

(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模式

2、经济环境(Economic)

●含义:是指媒介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

宏观经济景气与否决定媒介经营的兴衰。媒介经营现状是经济的“晴雨表”。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媒体的经营水平。

3、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and cultural)

●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特征、教育水平、文化传统、价值观、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生活方式和消费观。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政策及科技发展的动向等。媒介是科技的产物,是技术的附属品。

5、法律环境

●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立法和行业管理法规。

三、媒介经营管理的微观环境构成和分析

微观环境是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具体环境,也叫工作环境。它是指与媒介的生产、制作、推广、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与媒介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要素直接发生关系的客观环境,是决定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

1、媒介的行业性质(朝阳产业)

2、媒介行业竞争状况

现有竞争对手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竞争;替代品的竞争压力

3、行业客户分析

四、媒介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构成和分析

是指构成媒介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指资金、设备、媒介频道(版面)资源等。

软件部分指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员工素质等。

具体是指媒介的生产制作能力、媒介营销能力、媒介经营管理能力、资源状况等。五、我国传媒管理的环境转变

—政治生存环境空前未有的宽松,按市场规律经营;

—媒介的市场功能确立;

—媒介资本投入由单一封闭转向多渠道融资,其中广告成为媒介的主要经济支柱;

—媒介经营成本逐年上升,广告市场趋向理性回归;

—媒介间竞争加剧;

—新技术对媒介的影响力量加大;

—媒介经营存在非均衡发展;

—媒介整合时代到来;

—媒介管理法规健全。

语言案例

?通用汽车公司的“Body by Fisher”在比利时的佛兰芒语里被翻译成“Corpse by Fisher”,即捕鱼人的尸体。

?高露洁的“Cue”牌牙膏在法国销售时遇到了问题,因为在法文里Cue是对烟头的一种粗俗叫法,即“烟屁股”。

?Pet(宠物)牌牛奶在法语国家里遇到了困难,因为Pet 除了宠物的含义外还有“放屁”的意思。

?在德国,百事可乐的广告语“Come alive with Pepsi”(与百事可乐一起充满活力)被翻译成“Come alive out of the grave with Pepsi”,即随百事可乐一起从坟墓中复苏。

?一种洗车剂在德国被译为“汽车灌肠剂”。

麦当劳的跨文化营销

?麦当劳公司平均每天新开三家分店,而这三家中仅有一家在美国。仅在1994年,麦当劳公司就在世界上73个国家开设了14 000多家分店,总营业额达到了230亿美元。为什么麦当劳能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试从跨文化营销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提示

首先,麦当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体现在它的产品、服务、就餐环境等各个方面。世界许多国家的消费者把麦当劳与可口可乐、万宝路一起看作是美国文化的精华。受这些重要的文化内涵的影响,很多人走进了麦当劳餐厅

?其次,麦当劳的产品策略既注重标准化,又充分考虑到当地化。在很多方面,麦当劳实施的是标准化,如巨无霸汉堡包、炸薯条、可口可乐、奶昔以及店铺规模、服务质量等。没有这种标准化,麦当劳就不会成功。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麦当劳对在一些国家的产品进行了调整,以适合当地顾客的口味以及风俗习惯。如在日本提供的汉堡包加上了煎鸡蛋,在泰国则用甜且略带咸味的猪肉夹汉堡。此外,荷兰人更喜欢素汉堡,波兰人对黑葡萄干奶昔特别感兴趣。在欧洲一些国家的麦当劳餐厅里还供应啤酒。有时候麦当劳不得不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来调整自己的营销战略。

例如,德国不允许像“买一送一”这样的促销行为。麦当劳所做的最大变动是它在印度提供的产品。因为80%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不吃牛肉。因此,在印度没有西方麦当劳餐厅提供的“巨无霸”,而是用羊肉馅饼加上洋葱、奶昔等来代替。

?最后,麦当劳公司通过尽可能地雇佣当地员工的方式来学习、利用当地的风俗习惯。

麦当劳的雇员经常要从总部飞到各地来开发新市场。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他们都会回到总部,而把餐厅交给更熟悉当地风俗的本地人经营。

第三章媒介的市场定位

一、媒介定位的一般概念

1、定位:美国杰克·特劳特最早于1969年在《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一文中提出,是指借助持续、简单的信息,让产品、服务或企业在顾客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2、市场定位: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赖斯最早提出的一个营销学概念,是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状况,为本企业产品塑造强有力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

3、媒介定位:媒介根据竞争者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媒介消费者对该种媒介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媒介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在市场上确定自己适当的位置。

二、重视媒介定位的原因

1、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所致

2、受众地位的变化所致

3、受众需求多元化所致

·大众受众时代

·受众分众时代

·适位受众时代

·受众一对一时代

三、媒介定位的步骤

1、明确竞争目标

2、寻找目标消费者

3、明确竞争优势

4、融和竞争优势和受众心理

四、市场细分

(一)从受众多元要素进行合理分类

1、地理细分

2、人口细分

家庭类型细分;年龄细分;职业细分;性别细分;经济状况细分

3、心理细分

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等。

4、多变量细分

如:“年轻、高收入”。

(二)从受众心理需求进行合理分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五、选定目标市场

1、评价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的规模和发展前景

·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

·媒介公司的目标和资源

·受众需求的合理性

2、目标市场选择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完全差异性市场策略

·集中性市场策略

六、媒介定位的类型

1、避强定位

2、“寻找缺口”定位

3、迎头定位

4、重新定位

5、差异化定位

七、媒介定位的策略(论述题)

1、媒介公司的定位策略

·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

·市场追随者定位策略

·市场挑战者定位策略

·市场寻位者定位策略

2、媒介产品的定位策略

·媒介产品类型的定位

·媒介个性与风格定位

案例:农民读者

一、农民读者的阅读特点

通俗性;科普性;多样性;实用性。

二、农民读者的购买心理

实惠心理;比价心理;喜庆心理;风俗习惯心理。

三、“三农”图书的读者市场细分

“五维度”细分:年龄;学历;购买力;职业;区域

举例:农民工;农村妇女;农村未成年人;专业农民

四、“三农”图书的选题策划

“三农”图书策划者根据市场调研信息,对准备出版的图书的内容、读者、发行渠道等因素进行界定和设计,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

(1)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

(2)以市场调查为原则;

对受众群体阅读需求的调查;对出版市场的调查;对潜在替代者的调查。

(3)以合适的作者为保障。

五、“三农”图书的营销策划

指“三农”图书编辑解决“三农”图书营销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创意思维。

(1)市场调查,准确定位;

(2)内容取胜,形成品牌;

(3)根据实际,开辟渠道;

(4)重视沟通,售后服务。

第四章媒介形象塑造(简答题)

一、媒介形象

1、含义:指媒介的社会形象,是公众对媒介所持有的观点看法,由媒介外在和内在的特征和风格构成,常常经由公共宣传、广告和公共关系等有意识地树立而成。

2、特点

—评价者是社会公众;

—其产生是媒介刻意塑造和追求的结果;

—是公众的整体和理性认识;

—是内在和外在特征的统一;

—具有稳定性,影响持久。

3、媒介形象的构成

媒介的外在总体特征和风格是构成媒介形象的“硬件”,通过物质的要素构成,形成媒介的有形形象。

媒介的内在总体特征和风格是构成媒介形象的“软件”,通过精神要素构成,形成媒介的无形形象。

4、媒介形象的意义

—可以帮助媒介赢得公众的信任;

—为稳定和吸引人才创造优越条件;

—可以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援和帮助;

—是媒介宝贵的无形资产。

二、媒介形象定位

1、媒介形象定位三要素:媒介自身特点、同类媒介特点、目标受众的特点。

2、媒介形象定位步骤:

—形象审视:

—形象切入:

—形象定位:

—形象扩散:

三、媒介形象塑造

1、媒介形象的塑造内容

—媒介主体形象:即媒介内部成员的形象

—媒介客体形象:媒介产品或服务的形象

—媒介延伸形象:媒介经营中的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形象特征。

2、媒介形象的塑造手段

—名牌策略

—公关策略

—公共宣传策略

—受众服务策略

3、媒介危机管理

(1)含义:针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想何时发生,然而一旦发生却对企业经营造成极端危险的各种事件的事前事后管理。

(2)媒介危机类型

八大危机:人员变动;节目或报纸质量下滑;报道内容失真;广告危机;意外事故;品牌产权;财务漏洞;自然灾害。

(3)媒介危机的处理(简答题)

—指定一个独家发言人;

—率先公开、坦诚地承认问题;

—告诉公众事情的进展;

—让员工享有知情权;

—与其他媒体建立良好关系;

—接受外脑的意见;

—保持与受众的联系。

四、CIS与媒介形象塑造

1、CI与CIS:Corporate Identity; 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

2、CIS的组成

三大构成要素: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

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

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

举例:麦当劳的CIS

3、CIS的形象塑造功能(重点)

4、媒介理念识别系统的导入

5、媒介行为识别系统的导入

6、媒介视觉识别系统的导入

(1)媒介识别标志(表音形式、表形形式、音形组合形式)(判断题)

(2)媒介标识语

(3)媒介识别色彩

(4)媒介识别音乐

第五章媒介品牌经营管理

一、品牌的定义及内涵

1、定义:指企业及其产品的标识,是社会公众将其与别的企业及其产品加以区分的依据。品牌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记。

2、内涵:

(1)品牌作为区分标志——识别功能

(2)品牌作为沟通代码——信息浓缩功能

(3)品牌作为承诺和保证——安全功能

(4)品牌作为无形资产——价值功能

二、品牌媒介的一般概念(名词解释)

1、定义: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媒介名称、属性、个性风格、知名度、美誉度、价值等的组合,是媒介重要的无形资产。

2、特征:

(1)品牌媒介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满意度

(2)品牌媒介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3)品牌媒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4)品牌媒介具有较高的广告收入

(5)品牌媒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6)品牌媒介具有优良的质量

三、实施媒介品牌战略及意义

1、定义:是指媒介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进行的,围绕着媒介及其媒介产品的品牌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

2、品牌是媒介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特点:无形性;依附性;效益性;专有性;不确定性。

3、实施媒介品牌战略的内容

(1)质量战略

(2)创新战略(观念创新、生产制作方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3)广告战略(4)市场战略(5)人才战略

四、媒介品牌的建立和经营管理

1、媒介品牌的建立

(1)建立媒介品牌核心价值

(2)规划品牌媒介识别系统

——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色彩

(3)创立高品质媒介

2、媒介品牌的提升

(1)建立媒介品牌知名度:无知名度、提示知名度、未提示知名度、第一提及知名度。

(2)维护媒介品牌忠诚度

—无忠诚度者

—习惯收视/阅听者

—满意型受众

—情感型受众

—忠贞型受众

第六章版权经营(案例分析)是否侵权等

第一节版权与版权经营的含义

一、版权

1、含义:又称著作权,是指作者依法对其创作的科学、文学、艺术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是创作者的专有权。

2、性质:版权的可转让性;版权的保护时效性;

版权的可继承性;版权内容构成的多样性;

版权中人身权地位的突出性。

3、特征: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

4、版权的内容

—人身权

(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财产权

(1)复制权;(2)发行权;(3)出租权;

(4)展览权;(5)表演权;(6)放映权;

(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

(9)摄制权;(10)改编权;(11)翻译权;

(12)汇编权;(13)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二、版权经营的含义

指出版企业将其获得许可使用的版权作为一种经营资本而对其进行的筹划、开发、管理和交易等活动。版权经营的主要内容包括版权贸易和附属版权开发两个方面。

第二节版权贸易

一、版权贸易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是指我国大陆的出版企业通过合同,经国外或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版权所有人授权而获得其作品的全部版权或版权中的一项或多项权利,并依据合同进行使用,从而获得相应报酬的贸易活动。

类型:版权许可、版权转让。

二、获取国际版权贸易信息的途径

1、相关的外文报刊及书目

美国《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6885025.html,/)

英国《书商》(The Bookseller)

2、国际书展

·美国书展(BookExpo America)

·法兰克福书展(Frankfurt Book Fair)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意大利波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日本东京国际书展等。

3、版权代理机构

4、网络

5、书评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出版商周刊》等。

6、专家、学者的推荐

7、合作出版社的间接提供

8、各种驻外机构

9、畅销书排行榜

三、引进版权的操作守则(判断题)

1、在出版导向方面,必须以不违背我国现行的法规、方针、与政策为前提。

2、注意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差异。

3、在选题论证与选题决策方面,引进精品书选题与引进畅销书选题应有所不同。

4、一定要请优秀的翻译人员来翻译,提高译作的编辑含量。

5、高度重视书名的翻译。

6、不能存在任何版权及其相关权利上的漏洞。

四、输出版权的举措

1、联合组建版权集团,合力强势推出版权。

2、充分利用国内外版权代理机构,提高版权输出的成功率。

3、与国外出版公司共同搭建战略合作平台,努力开发国外出版市场。

4、强化全球意识,针对国际出版市场量身定做出版物。

5、在国外建立出版发行企业,尝试兼并海外出版发行企业。

6、充分利用国际书展,加强版权输出宣传。

7、健全国外版权保护机制。

第三节附属版权的贸易与开发

一、附属版权的含义(名词解释)

附属版权是指由基本版权中派生出来的各种相关权利。

包括:重印权、租型权、平装书版权、缩写权、节录权或语录权、汇编权、图书俱乐部版权、报刊连载权、翻译权、改编权、合作出版权、书中形象使用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二、英美附属版权经营的基本情况

1、平装书版权转让

2、报刊连载权转让

3、翻译权转让

4、改编权转让

5、书中形象使用权转让

三、我国附属版权经营的现状

1、加大了对附属版权的引进与开发

2、开始尝试对自身附属版权进行经营

四、我国版权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问题;

2、版权代理机构数量少,结构不合理;

3、版权经营人才缺乏,素质不高。

判断题(5个10分)

填空题(10个20分)

名词解释(5个40分)

简答题(3个27分)

案例分析(1个9分)

论述题(1个14分)

(还有几个PPT上面没有,希望找到的同学能够跟大家一起分享,祝大家考试顺利)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重点严三九著

绪论 媒介经营管理的定义: 广义:指运用媒介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领导、计划、组织、控制等行为,使产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用。 狭义:指出售媒介的广告版面时段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运作。 宏观:国家、社会、对媒介的制度、体制的规定和要求。 微观:指具体的媒介单位对自身的行政、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技术、安全管理等的规定和要求。 特殊性:1.媒介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媒介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信息资源管理。 3.媒介组织的内部机构有着特殊的设置和构架。 意义*****:1.有利于媒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协调,从而协同发展。 2.有利于媒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双赢”。 3.有利于媒介提高自身品质,从而应对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媒介的生存环境:***** 1.国外媒介产品将会更多地进入中国。 2.中国媒介的工作只能和管理体制将发生变化,会越来越向国际惯例,国际通行规 则靠拢。 第一章媒介组织结构 组织形式***** 1.直线制(单线制) 2.职能制(复线制) 3.直线—职能制(生产区域制)

4.事业部式 5.矩阵制 6.集团控股制 媒介组织的定义: 各级各类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各级管理组织结构。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组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的企业,又不是彻底的国家机关、完全的公益机构。它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 主要特征: 1.具备管理组织的一般特性 2.生产特殊的文化产品 3.组织成员从事大众传播活动 4.以实现社会与经济功能的统一为目的 5.趋于垂直或水平整合化 媒介组织包括:管理主体,客体,环境,目的。 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8个原则: 1.任务目标 2.分工协作 3.统一指挥 4.管理幅度 5.责权对等 6.集权分权 7.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分设 8.协调有效 媒介组织结构随着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变化下,作出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体现在: 1.结构组织趋于简化,制作与播出分离。

中国传媒大学 媒介经营管理试卷(B卷) 答案

2019年秋季媒介经营管理期末试卷B 参考答案,完整答案在后面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经营是(A )的产物 A. 商品经济 B. 集体协作 C. 社会分工 D. 劳动社会化 2. “经营”行为的出现原因不包括(D )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买方市场占据主导 C. 商品数量和种类繁多 D. 企业以生产为中心 3.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这一标志性事件发生在我国媒介经营管理发展的(C)阶段 A. 自发经营阶段 B. 自主经营阶段 C. 市场化经营阶段 D. 深入市场阶段 4. 媒介宏观环境分析不包括(D ) A. 政治环境 B. 经济环境 C. 社会环境 D. 地缘环境 5. 媒介的有形资源不包括(D ) A. 生产设备 B. 原材料 C. 厂房 D. 商标 6. 根据如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类型等统计变量对媒介市场进行划分,属于( B ) A. 地理细分 B. 人文细分 C.心理细分 D. 行动细分 7. 现代西方媒介组织的基本模式是(D ) A. 一权统配制 B. 两权分离制 C.三权并列 D. 股份制 8. (B )认为消费者总是喜欢那些质量最好,性能最优、功能最多的产品。 A. 生产观念 B. 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 营销观念 9. (C )就是起初定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慢慢降下来,从不同的消费者群众获得最大的撇脂利润 A. 最高档期利润 B. 最高市场份额 C.最高市场撇脂 D. 产品质量领先 10. 媒介品牌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在建立(A ) A. 品牌资产 B. 品牌元素 C.品牌识别 D. 品牌结构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媒介战略的层次包括(ABC ) A. 公司层战略 B.事业层战略

第八章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

第八章新闻媒介经营管理 加强对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的研究,是深化新闻改革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变革在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方面的深刻反应。 一.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地位 1.经营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对由人、财、物等组成的某一系统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控制行为。 经营是指一个经济组织为达到其既定的目的,对组织内部的人、财、物所实施的有效管理。 对新闻事业而言,管理是国家意志在新闻事业体制、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体现。经营是媒介维持其生存的手段和促进发展的谋略。研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实质上就是研究管理新闻事业的规律以及新闻媒介从事经营和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 2.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地位 首先,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时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明确、逐步提高的。 其次,新闻媒介通过经营管理,为国家积累资金,是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第三,加强经营管理时新闻媒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纳入正常轨道,新闻媒介也不例外。 第四,新闻媒介经营管理还是新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理论依据 研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不应忽视新闻媒介产品及其经营的特殊性。 首先,新闻媒介产品具有观念性,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强。 其次,新闻媒介产品面向社会、公众,具有公共性,它可以形成舆论、影响决策乃至引发动荡。 第三,新闻媒介产品具有时效限定性,产品价值“保质期”最为严格。 第四,消费过程的一次性,新闻媒介产品属于一次性消费品。 第五,产品生产的持续性,新闻媒介产品是连续性生产,每一次每一期都是不同的。

媒介经营与管理作业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学习心得小结 经过一学期的对于《媒介经营与管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使我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整个运行,经营和管理过程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在这个基础上,我也产生了关于这一门学科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也许不尽准确和全面。 首先,我认为,一个企业的运行和赢利,是分为不同的几种情况的。其中,赢利部分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商业赢利和非商业赢利。在我看来,商业赢利是理所应当,是支撑企业继续运行和发展的,也是最为众人所知晓的一种情况。而另外一种情况,虽然不是企业运行和发展中的主线,却也不能被国家,社会和广大民众所忽视,那就是非商业赢利。 何为企业的非商业赢利?企业的非商业赢利,通俗来说就是企业在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最终获得的除以商业手段获得的经济效益之外的赢利,如社会的认可,群众的口碑等等。 与企业的商业赢利相比,非商业赢利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非商业赢利是企业以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和前提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些关乎社会民生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有助于呼吁和提高广大民众思想觉悟和和整体素质的社会活动等等。其这一不同点集中表现在企业在进行这项赢利时的出发点与其进行商业赢利单纯的为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不尽相同。第二,非商业赢利与商业赢利相比,在过程上也截然不同。企业的非商业赢利手段是不求丝毫经济效益和任何经济回报的可谓“零收入”的活动,如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公益宣传,广告和活动,相信大家在现实生活当中也经常看到。这一不同点是通过比较其与商业赢利的手段不同所得到的。第三,作为:“非商业”赢利,这个概念与商业赢利相比,是绝对抽象的。这种赢利可以说是绝对非物质的。企业自始至终获得的都是与经济利益无关的无形的效益。可是这种无形的效益却不能说是绝对隐形的,它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可谓是益处良多。企业在最终以投资大量资本的代价之下,获得了相应的甚至实质上超出商业赢利很多倍的赢利,那就是强大的社会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实际上可以说是企业得到的更大的收益。这一不同点是从商业赢利和非商业赢利的性质上来说的,也可以说是二者最大的不同的点。 其次,在谈过企业的商业赢利和非商业赢利的不同之处之后,下面我要谈一谈作为企业和行业最主要的两种赢利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不容忽视的联系。在我看来,这二者之间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首先,商业赢利离不开非商业赢利。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企业要想在自身的领域更长远更稳定的发展下去,凭的是什么?它需要拥有与其他企业相比之下怎样的过人之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答案是:民众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社会的认可等等。那这样一些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如何具备,要从何处去获得?这就要靠一个企业通过自身平时较多的投入资本去积极的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的觉醒作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贡献来获得了。这些无形的赢利对于企业日后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不断进步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在企业获得了这项隐形的财富之后,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经济收益,也就是所谓的商业赢利了。其次,非商业赢利是以商业赢利为基础的。一个企业如果计划要获得一定的非商业赢利,那么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积极发展生产,努力提高效益,进益求精,争取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并运用这笔资金来作

媒介经营与管理

一. 媒介经营管理的学习价值 ?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的观念的转变。新闻事业管理活动不仅包括采编活动,也包括经营活动。 媒体从业者除熟悉和掌握采、写、编、评、摄等业务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善于管理版面和组织策划,参与市场竞争。 ?经营管理意识是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写稿要有读者意识,编辑要有市场意识. ?新闻媒介对经营管理人才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对熟悉媒体策划、媒介市场营销和发行广告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2. 媒介经营管理的学习要求 一是认识当前的媒介现实,客观看待新闻媒介市场化、产业化趋势的现实必然性,正确认识媒介经营管理之于媒介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二是熟悉影响媒介产业发展的要素及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运营方式和一般规律; 三是培养和提高初步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媒介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四是树立和强化媒介经营意识,并能自觉地落实到今后的新闻实践中。 3. 学习内容 战略+策略+方法 4.学习方法 第一讲媒介经营管理概论 一. 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是新闻机构的总称.它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组成,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期刊、新闻电影等传播媒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基本特征: (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 (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技术手段 (3)拥有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 (4)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 新闻媒介的事业性与企业性 所谓事业,是指没有生产收入, 经费由国家包干,无须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 新闻媒介的事业化管理强调的是媒介的政治宣传属性,否认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 经营上无须自负盈亏,有限的生产收入也是全部上缴,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 所谓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贸易的单位,需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自负盈亏。 新闻事业的企业化管理,是国家为了增加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采取事业单位与财政脱钩的办法,鼓励事业单位在经营上实现自负盈亏. 并按照企业的经营模式去运作,并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新闻媒介事业性企业性比较 事业属性 所有制:国有所有制 管理模式:党委和政府部门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 职能:宣传 目标:社会效益 风险机制:媒介只生不死. 企业属性 所有制:多种所有制 管理模式:董事会领导下的公司制 职能:经营 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风险机制: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张,也可破产或被兼并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三. 经营和管理 1.经营 最初的意思是经始营造,即规度、谋划、运作之意。一般来说,经营是指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所进行的决策,以及为实现决策而从各方面所做的努力。 经营的职能:预测市场的变化、规划企业的发展前景,运作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发现市场机会并进行决策 2.管理 管理从字面上解释,管就是管辖,理就是处理。具体地说管是对人、事、物的约束,理就是把事情处理得有条理。目前是管得多,理的少。 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作用于管理对象的过程。 3. 经营和管理的关系

媒介经营管理考试内容整理

媒介经营管理考试内容整理 媒介经营管理考试要点总结 以下15道思考题题目中用红色标出的是按照大家的课堂笔记和课件的整理而来的,黑色标出的是自己查找资料整理的,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为了不被老巫婆抓,大家还是背背吧, 祝大家考试顺利! 1.网络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 与传统媒体产品同质化和运营模式的同质化不同,网络媒体呈现出产品和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态势,某种意义上讲,一种网络媒体产品往往呈现出一种盈利模式。 (1)基于基本网络服务项目的免费而派生的各类网络广告模式。网上新闻、网上资讯浏览、

免费电子邮件、免费即时通讯等基本网络服务项 目的免费而派生的传统网络广告、百度竞价排名 广告、网络游戏广告、博客广告、微博广告 (2)基于派生的各类网络增值服务的各种收费模式。A、电子邮件的收费模式(VIP邮箱); B、无线增值的收费模式:(2000-2004)年高速 发展,2005年后逐步下降。短信、彩铃、彩信、WAP艮务、手机游戏、IVR (互动式语音应答); C 互联网增值的收费模式,典型的如腾讯;D、网络游戏的收费模式;E、电子商务的收费模式;F、网络威客的收费模式; 2.我国报业网站目前仍处于花钱买吆喝初级阶 段的主要原因?其解决思路? 原因:大多数报业网站不能实现盈利的原因是十 分复杂的:目前我国报纸网站不论在影响力方面 还是盈利能力都与商业网站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缺乏适应特定网民需求的独立的媒体化产品形态;缺乏稳定清晰的盈利模式。 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体制滞后、经营意识落后、人才资金的缺失、内容缺乏创新,等诸多 方面因素的现实瓶颈制约。

解决思路:(课件上有些乱,我也整不动了,各位自己看着课件分析一下?L — J )b) 3.传统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一般都遵循着“二次售卖”模式,即媒体将媒介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媒体受众,再将受众卖给广告商,通过收取广告费来获得利润。在这一模式下,媒体靠“买内容”盈利,利润往往很小或不盈利甚至亏损。但从利润总额来看,由于广告收入的增加,可以弥补相应的损失,甚至能够增加利润总量。这种盈利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媒体要占有较大的媒体传播市场份额,才能依次获得较多的广告收益。 4.在媒介产品(品牌)经营是遵从“内容为王” 还是“渠道为王” ?如何处理媒介内容与渠道的关系? (1)“内容为王”解决了传媒产品的内容问题,但没解决市场问题。 在媒体资源过剩的压力下,传媒过去依靠垄断而获取巨额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把经营的核心转移到内容的制作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重点 一、填空 1、媒介研究对象专指媒介组织。 2、媒介营销的突出特点就是二次营销 3、政府介入市场运作的手段:制订法规;优惠待遇;补贴政策;赋税手段 4、媒介的本质特征:信息传播组织、利益组织 5、媒介经营的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6、媒介经营面临的微观环境1)传媒内部环境分析2)传媒竞争者分析3)消费者分析 另外,替代产品、潜在进入者、产业内的竞争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媒介组织的竞争环境,即传媒产业的竞争力量。 7、传媒消费者包括:视听消费者、广告消费者 8、媒介定位是媒介营销的起点 9、媒介市场细分的表现:广播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浪潮和报刊杂志的个性化定位。大而全的传媒正在失去观众和读者,“专而精”的传媒正在兴起和赢得青睐。 10、传媒营销组合策划包括:1)传媒产品的基本分析(Product )2)传媒产品价格规划(price)3)传媒产品的市场扩散通路(place )4)传媒产品的促销策略(promotion ) 11、传媒产品竞争的本质:创造价值 12、媒介产品开发战略:1)单一产品开发战略2)产品全面开发战略3)产品组合开发战略4)产品系列开发战略5)新产品开发战略 13、广播电视的节目经营包括:广播电视的节目策划、节目生产、节目编排(包括各类节目所占的比例)、节目的包装与推介、节目的交易、交流与购销等问题。 14、节目市场的内涵包括:1)普通受众市场2)节目交易市场3)节目素材市场4)其他市场 15、电视节目制作形态:电视台自制节目、委托制作、外包、买断、购买。 16、媒介价格战略包括:产品价格战略和广告价格战略。 17、传媒产品价格规划基本策略:成本导向性定价策略;竞争导向性定价策略;需求导向性定价策略;市场撇脂策略 18、媒介广告定价策略:1)收视率定价策略2)市场需求定价策略3)招标定价策略4)针对特殊客户的议价定价策略 19、电视节目交易的支付采取两种方式:现金支付和贴片广告 20、国内电视节目发行渠道:1)自建发行网络2)委托发行 21、影响电视节目编排因素包括:竞争因素、节目本身的因素、观众因素、广告客户因素 22、媒介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提出)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 23、媒介成长战略的基本模式:密集型成长战略;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 24、媒介密集型成长策略包括:1)市场渗透战略2)市场开发战略3)产品开发战略 25、多样化战略的本质是: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散。多样化战略可以分为:同心多样化战略和复合多样化战略。

媒介经营管理笔记

媒介经营管理(闭卷考试!) 媒介经营管理的演进 媒介经营管理的实质是解决媒介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媒介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效率性和社会性 效率性:资源的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资源转换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效率,效率优势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依据。 社会性:媒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倘若不符合,媒介将失去生存的资格,更谈不上发展。不能将媒介经营理解为狭隘的追求媒介经济增长,这一增长应以社会福利为前提。 国家利益 社会发展考量 正当市场需求 平台延伸媒体不再过度依赖广告 历程的演进: 一、1978年至1984年(起步阶段)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以后整个社会系统变革的起点。 1媒介的功能重新实事求是是被认识 2媒介传播内容发生了变化 3媒介广告经营体制得以重新确立 4“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试水经营——大转折

二、1984年至1992年1多向探索阶段 变化:1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企业广告增多,外商广告也开始进入,媒体资源出现偏紧的局面,需求剧增带来了媒体的打发展 2办报热和观点“四级办”,媒介规模急剧扩张。此后10年,我国电台、电视台以后年均122%,134.7%的速度增长 3诞生了大批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报刊和观点节目 4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传播运营费逐年飙升,有限的财政支持,媒介运营捉襟见肘 5以广告营收为主,多元化经营共存 1984年10月,中央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党依据合适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促进了媒介发展 商品经济——企业自主经营——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社会稳定——政治不稳定 1984管理调控成本调控市场调控 三、1992年至2002年(推进阶段)(92年后传媒发展2nd高峰)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使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以此为转折点,我国的传播媒介开始呈现了整体的市场化经营,这一年是中国媒介经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市场对媒介影响力度开始加大,按照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经营媒体。(上海东方电台央视东方时空)

媒介经营管理课堂练习

从“双性互动”原理看媒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张艺伟1996年1月,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此后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报业集团先后成立。报业发展的集团化作为媒介发展的先行军,迅猛地拉开了中国媒介产业化的序幕,中国的传媒业开始通过自身重组和外部扩张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面向市场,不断探索经营模式和新的盈利模式,实力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极大地增强。特别是最近几年,媒介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在市场份额和自身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媒介产业化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但是这一发展并未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几家传媒机构进入资本市场并创造了不凡的成绩,我国传媒产业化才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伴随着传媒行业的新变化,理论上的研究也多了起来。学术界对媒介的属性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概述。1995年,李良荣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一文中,第一次明确界定了我国新闻业具有双重属性,即“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也可以表述为媒介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我们有称之为“双性互动”。 下面笔者试着通过媒介“双性互动”原理分析媒介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媒介双重属性的拉锯战 由于媒介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政治属性和商业属性就如矛盾的两方面,会永久的存在。双方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博弈,展开没有终点的拉锯战。 (一)意识形态方面,政治属性的绝对优势 当今,媒介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从原来的纸质媒体报纸、杂志、书籍到电子媒体时代的电视、广播等以及今天数字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形式出现。但是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其意识形态始终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对于报纸媒体来说,对中国领导人的行程、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这样的新闻的发布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从一定意思上来说,中国所有的报纸都可以称之为“党报”,我们在抱怨其不活泼的风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党性原则的制约因素。 对于电视节目,就拿燃烧了今年整个夏天的《中国好声音》来说,可谓在经济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广电总局专门下文对其进行表彰,其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社会效益,体现以人为本,追求改进创新……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社

媒介经营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

媒介经营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 邹月华 伴随着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和经济社会的整体转型,中国大众媒介的经营与管理亦步亦趋,在生存模式、经营方式、行业定位、传播理念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技术的行业性嵌入,多学科研究视角的切人,行业发展与政策法规在碰撞中的调整与完善、传者的异化与受众的分化、传播方式的整合及擅变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研究更是展现出一幅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宏大图景。国内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经营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1、关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基本现状的研究 中国当今的媒介经营管理,历史较短,基础薄弱,在理论学术研究领域可以说是一门新学科。有学者通过筛选提炼出媒介经营管理最基本的、至关重要的60个关键词,并加以简要介绍与阐释,帮助大家在实践中尽可能短平快地掌握媒介经济学与市场营销的常识,认为了解、吃透了关键词,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容易做到纲举目张(曹鹏,2001);有学者以韵培仁教授负责的“媒介管理和媒介经济期刊论文目录索引”课题为原始样本, 选择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等11种期刊,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收录在中文期刊网上的除《中国报业》、《新闻界》之外的2005年相关论文和2006部分论文作为统计依据,旨在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分析,对我国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现状,实践发展及学术研究做一番梳理(杨博智郭永,2006);还有学者对国际媒介管理研究动向进行了探究,搜集国际主要学术期刊的媒介管理研究文献, 对近年来的国际媒介管理研究的论题域和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综述, 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媒介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借鉴(袁靖华,2008);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大战,硝烟弥漫,变化万千的现状,有学者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当今的纸质媒介经营管理策略,对5种媒介经营管理策略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纸质媒介经营管理者提供实践性很强的指导作用(王伟、井春野、2006;随着电视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也竞相浮出水面,有学者对电视媒介的创新思维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电视媒体的发展有所帮助(蒋沈龙,2014)。 2、关于媒介经营管理教学研究 媒介经营管理教育是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媒介经营管理教育既是适应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媒介市场化的必然产物。有学者认为,高校新闻院系要立足媒介发展的实际,提升办学理念,强化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学科发展的教育思路与人才培养模式(刘社瑞,2003);随着媒介产业进入市场所引发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至今已成为界内的热门话题。有学者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本身的性质与定位角度出发,提出媒介经营管理人才是不是新闻人才、媒介经营管理人才该不该专职化等追问,并提出培育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3个方法(邓向阳,2003);还有学者经过调研发现,媒介经营与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与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课堂书本教法,强化学习动机,实施针对性、实战式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1)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 1、我国的大众媒介具有双重属性(P27) 2、我国媒介消费者需求的“三解”理论 解闷、解气、解惑 4、报纸、广电的一般工作步骤 报纸生产流程:p65 广播节目生产流程:p66 5、传统媒介盈利模式与媒介受众价值 传统媒介营销模式: 广告+活动+服务+电商+产业 6、说明媒介广告效果的指标: A 广度; B 深度; C 速度; D 密切度; E 干扰度; F 力度; 7、重点概念: 记者中心制:是以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为参照,在媒体内部建立了强大的记者部,或以记着为主的专题新闻部。 编辑中心制:是目前国际上媒体通院的运作方式。在这种机制下,编辑的权利很大,可以直接分派记着,对报道进行组织策划。 媒介经营:媒介经营是指使媒介组织将媒介生产要素投入媒介市场,通过媒介产品的生产、交换实现其价值的过程。 采编分离: 制播分离: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有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 媒介利润窗口:就是将某一内容用尽可能多的媒介形式传播出去。每一种媒介形式即为一个盈利窗口。 确定选题、报道要点和实施步骤 实施采访、组织稿件撰写 审查付印 编辑审稿 编辑版面内容 进入发行流通环节 播音录制 录音剪辑 录音合成 前期制作 后期制作 准备播出

媒介营销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由各中间环节连接而成的路径。 媒介战略:媒介战略管理:媒介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媒介生存的发展和战略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和具体实施以及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书P238) PPT(是关于媒介经营与发展方面总体的,长远的,全局的,未来的,前瞻的,预期的,方向和目标-----谋划与思考-----以及由此开展的管理。) 媒介受众: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是媒介内容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在媒介经营过程中,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P11、120)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定义,受众是指接受信息传播的群众。 媒介产品:媒介产品是由大众媒介组织生产的精神产品的统称。(P50) 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质载体——如报纸媒介的纸张,电子媒介的胶片、磁带、光盘;二是内容,即由信息符号(文字、声音、图像等)组合而成、构成一定意义的文本。 广告主和广告人: 广告主是为推销商品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广告人,在广义上泛指从事广告行业的人员,既包括广告策划创意人员,也包括广告设计制作人员。狭义上特指那些在广告行业有所成就的广告从业人员和广告研究人员。 媒介形态:媒介形态,是指媒介在完成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包括媒介的历史定位、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所使用的传播符号)、媒介的传播状态、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媒介功能、特征和发展趋势。 客户思维与用户思维、 木桶定律: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总)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彼得定律:在一个阶层中,每个雇员都趋于被普升到一个其无法称职的级别。 8、简述媒介市场分析对媒介经营的意义 (1)分析和研究媒介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经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媒介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面向市场,实现媒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3)因此,无论是媒介组织还是媒介领导,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研究市场的结构,了解受众和市场的需求,明确市场的定位和目标,把我每一次市场的机遇,并且以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最终去赢得市场。 9、简述信息市场、广告市场、知识市场三者的关系 信息市场:读者、观众、听众寻求多种信息的地方。在信息交换中,用户支付金钱并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广告主身上。 广告市场:广告主从媒介组织购买空间和时间,向观众、读者和听众展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知识市场:也叫“观念市场”,个体和社会团体寻找思想和信息的地方,这些思想和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在社会上追逐其目标。

媒介经营管理复习资料

《媒介经营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媒介产业化是指大众传媒采用产业运营方式生产、销售媒介产品,持续获得利润,主要依靠销售产品及产业运营手段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资金。 2、传媒影响力是指媒介通过特定信息的传播影响受众对事物认识的能力,是媒体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的对它的正面高端评价和一定的心理依赖。 3、媒介融合: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4、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5、都市报:是指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大众化报纸类型,他们一般在省会城市出版,内容主要以都市社会新闻、生活服务类信息、娱乐体育新闻为主,是一种广义上的晚报。 6、报纸的同质化:指在某个城市内存在数家读者定位、广告市场定位、内容定位大体相同的报纸,他们分别向着共同的目标进行残酷的竞争。 7、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所谓“有效发行”,就是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附力的发行。否则,就是“无效发行”。 8、报纸软文指企业通过策划在报纸、杂志、DM、网络、手机短信等宣传载体上刊登的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或可以促进企业销售的一些宣传性、阐释性文章,包括特定的新闻报道、深度文章、付费短文广告、案列分析等。 9、归户制度:这是广告业的惯例,就是广告业务员在营销活动中,谁先争取到广告客户的业务,且此单业务广告额达到一定的额度,该广告客户就归其管理,其他人不得插手。 10、数字报业是指报纸所在的媒体——报社整体转型为内容提供者,报纸不再是报社媒介产品的唯一载体,而是要将内容通过多种介质多次传播,报社媒介经营也向多方位转换。 11、报网互动是指报纸与网站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媒介系统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报网还将进一步融合为一个功能相辅、价值相补的新的系统。 12、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的缩写。UGC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领域,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UGC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梳理

第一章 1.如何理解媒介经营管理的意义? 答:第一,有利于媒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协调,从而协同发展。第二,有利于媒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双赢”。第三,有利于媒介提高自身品质,从而应对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2.如何理解媒介经营管理的生存环境? 答:第一,全球化与媒介业的竞争。第二,区域化与媒介业的分众。第三,数字化与媒介业的“换血”。第四,娱乐化与媒介业的“洗脑”。 3.如何理解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 答:第一,坚持党性,把持方向。第二,整体把握,促进协调。第三,发扬民主,贯彻法制。第四,依循程序,谋求发展。 4.为什么要学习媒介经营管理? 答: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全球传媒产业的形势发展及人才紧缺的实际需要。第二,传媒业谋求生存的必然需要。第三,媒介单位竞争越来越激烈,紧迫感,危机感加剧。第四,全媒体时代的媒介业必须尽快提高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对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挑战。 第二章 1.媒介组织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媒介组织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组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的企业,又不是彻底的国家机关,完全的公益机构。它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它有以下特征:第一,具备管理组织的一般特征。第二,生产特殊的文化产品。第三,组织成员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第四,以实现社会与经济功能的统一为目的。第五,趋于垂直或水平整合化。 2.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1.任务目标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4.管理幅度原则。5.责权对等原则。6.集权分权原则。7.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分设原则。8.协调有效原则。 3.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第二,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第三,设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第四,设计管理规范。第五,设计职能分析和职能。6.设计各类运行制度。第七,人员配备和训练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习体会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习体 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习体会 人总是在认真中感觉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媒介经营与管理》这门课已经接近尾声。回过头来,颇有许多收获。 一学期以来,学到了很多,记忆深刻的当然是我们组共同完成的课题“媒介的开发与营销”这章。明白了媒介产品是一种有一定特殊性的精神商品,所以媒介产品也就只是一种商品而已。知道了媒介开发的各种策略,以及4P,5C究竟是何物,老师让我们自己做,给予我们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才能让我们记住,很喜欢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而且通过老师的讲课懂得了媒介的双重属性,媒介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更是一种信息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介经营管理随之运营而生。感觉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种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的行为,媒介经营管理与媒介自身的壮大和社会功能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意义上的媒介经营管理是指媒介经营的管理者借助传播手段、传媒的功能价值和公众的认知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将传播职能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传媒组织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媒介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使得一个媒体经营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这个媒体的广告收入的多少来决定。但是这样的经营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媒介本身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广告来源需要看广告商的喜好和主观意识。这使得媒体之间常常为广告播出权展开激烈争夺,导致了广告生态的恶化。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比如央视辐射全国,所以节目类型,主持人特点都要兼顾

到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尽可能地使其具有全国的共性特种。而各省是电视台就可能带有地方特色,包括方言,地域性名人。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学到了老师的认真,寓教于乐的态度,每次没有特殊情况都能准时到班。虽然没有养成每次都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老师在QQ上上传的文件我每次都下载认真的观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上来,共同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共同成长。在小组学习中,分工合作,在合作中体现乐趣,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小组分工中,我参与了整理材料这一块。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出来,学到了很多没有接触过的知识。4P,5C以及Xbox的成就和它的经营战略以及它的业务模式。 老师的教课方式与大多老师都有所不同,能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并加以改正。从老师平时讲课以及PPT的制作都能看出老师的认真,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能感受到老师这份敬业的精神。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希望老师能延续这种教学方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同学们更好的吸收您所传授的知识。

最新媒介经营管理考试题目答案

精品文档名词解释 媒介管理: 百度百科:指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 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媒介如同一般的企业厂商,要制造产品(信息)和分销产品(信息) 。因而将媒介实体视为厂商的话,它也需要“管理”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简单地说,运用媒 介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实现媒介所设定的目标,即是媒介管理。 媒介二元市场 与其他产业相比。媒介运作的市场是独特的,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是它的主要特征。媒介只创造一种产品,却活跃于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市场。媒介的这种运作方式也被称为二次销售,它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介的赢利模式。 媒介运作的第一个市场,是产品市场,即内容市场。这一市场根据传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细 分为信息市场和文化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媒介销售的是内容或是具体的包含了内容的载体。 如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或杂志本身,广播电视第一次销售的是频道或节目,网络提 供的是信息和服务。媒介将内容提供给受众,换取的是他们的金钱或者是注意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注意力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一般认为,媒介运作的第二个市场是广告市场。媒体第二次销售的是广告,准确说是读者或 观众的受众近用权(aCCeSS to audiences),表现出来的是收视率和发行量等指标,购买者是广告主。 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为发挥其核心优势,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资源,提高资本 的经营效益,不是将其经营活动只局限于某一产品或只涉足某一行业,而是同时生产和经营多种产品或涉足多个行业以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 nee of the Corporati on ) —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三、简答题 媒介市场分析的步骤 1、确定市场的类型 2、理解管理组织的总体目标 3、分析公司商品的需求属性 4、确定市场结构 5、考察经济环境 报纸经济效益聚焦化 精品文档即几家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传媒机构获取了极大利益比例的市场利益。

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分析复习课程

南昌大学课程作业 姓名: 班级:电子商务131班 学号: 课程名称:媒介经营管理

任课老师:

“人民新闻”客户端简析 文章摘要: 近日,由人民网倾力打造的“人民新闻”客户端最新的v2.1.0版本,正式亮相。用户可前往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下载使用。作为中央媒体国家队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先锋军,人民网自2011年推出“人民新闻”客户端1.0版本以来,持续发力客户端应用开发,加速布局移动互联网,截至目前已覆盖1100万用户。本次推出的“人民新闻”v2.1.0版本,继续秉承人民网“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并着重改善产品体验,是一次全新展现。“人民新闻”负责人表示,本次版本迭代,在设计上忠于系统原生的交互方式,努力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信息呈现上,进一步简化界面元素,使用户能享受最简洁流畅的阅读体验。( 原标题:“人民新闻”客户端v2.1上线记者:赵文婕刘瑞刚时间:2013-10-30 14:22) 一、“人民新闻”客户端简介: 在文章中,记者赵文婕、刘瑞刚对“人民新闻”客户端的介绍指出:“人民新闻”全方位覆盖时政、国际、社会、观点、经济、军事、科技、历史、体育、娱乐、健康等各个方面,是由资深编辑团队筛选当天重磅、高热度的新闻,确保权威资讯深入解读。在展现形式上,“人民新闻”沿用独特的双首页模式,登陆后直接进入“新闻”栏的要闻专栏,内容实时更新、定位重点资讯。“我的头条”更加精准地进行偏好推送,让所见所闻皆用户最爱。“深度”栏右上角新增列表设置,点击后可将杂志式新闻以列表方式呈现,使加载速度更快界面更简洁。通过顶部导航,用户可任意切换封面或列表,使用更加便捷。“人民新闻”客户端可以微信朋友圈分享,使得“分享”渠道更加多元化,好新闻不仅仅能发给特定的人,只要一键,所有的好友都能看到。

媒介经营管理——湖南卫视

媒介经营管理——湖南卫视 在电视媒体集团化、专业化的今天,品牌经营已成为提升频道形象、增强媒体竞争力的一项重大策略。在品牌中提炼个性,通过个性塑造品牌,不但使湖南卫视成为领导媒体新潮流的主力军,而且为我国新闻媒体的各项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全新经验。“快乐中国,湖南卫视”,是中国媒体的娱乐品牌之一。“湖南电视现象”也是全国观众及业界同行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湖南卫视成功的媒介经营管理理念,值得广大媒介经营者借鉴、思考。 一:准确的栏目定位和受众定位。 湖南卫视的定位经历了从模糊到逐步清晰、明确的过程。2002年召开的“湖南卫视战略定位研讨会”确定湖南卫视频道定位为“以娱乐、资讯为主的综合频道”。2003年初,湖南卫视又提出了“锁定娱乐,兼顾资讯;锁定年轻,兼顾其他;锁定全国,兼顾湖南”的品牌定位策略。经过思考、评估和论证,2004年6月,湖南卫视正式提出“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秉持“快乐中国”的核心理念,作为自己的全新定位。三个锁定,是湖南卫视的系统定位原则,不仅建立了湖南卫视的品牌系统,也指明了湖南卫视整体优势提升的努力方向,从此,快乐中国的潮流在中国欢快的奔腾起来。 同时湖南卫视在受众上也定位清晰。湖南卫视把目标受众群锁定为年轻人,其受众中15—34岁人群占到40%,与其频道特色相一致,即“青春、前卫、积极向上”,从频道的栏目主题,栏目受众,节目参与者都与年轻人息息相关。 二:发展方式得当——先山寨,在创新。 湖南卫视通过模仿式创新,使流行于国外或港台的娱乐节目为其所用。这种看上去很山寨的做法,实际上却让湖南卫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起湖南卫视,最初应该是1997年7月推出的《快乐大本营》,这个节目是完完全全借鉴了香港《综艺60分》、台湾《超级星期天》等综艺节目的娱乐节目,一经推出就迅速拉高了收视率。在其中的主持人也以年轻、时尚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全国的年轻观众。 2004年,尝到山寨甜头的湖南卫视再接再厉,将山寨的对象瞄准了娱乐节目更为发达的欧美。来自美国的选秀类娱乐节目《美国偶像》成为湖南卫视模仿的对象,通过湖南卫视的本土化加工,《超级女声》后来创下了中国电视节目收视率和单位时间广告纪录。 但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山寨是远远不够的。从2006年起,湖南广电集团内部多次召开大片生产专题会议,布局挖掘其他方向的优势,继选秀系列之后,自制剧将成为湖南卫视的下一个发力点。 随后,湖南卫视自拍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血色湘西》先后登场,这两部自拍剧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湖南卫视。不仅如此,《悠悠寸草心》、《又见一帘幽梦》、《丑女无敌》以及被称为“巨雷人”的《一起去看流星雨》纷纷登上荧屏,尤其是打着励志偶像旗号的喜剧片《丑女无敌》,创下了9.7%的最高收视率,在引发网络口水战的同时也创下了湖南卫视自拍剧的收视奇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