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华道教大辞典·第九类·内丹学》辞条(三)

《中华道教大辞典·第九类·内丹学》辞条(三)

《中华道教大辞典·第九类·内丹学》辞条(三)_“裴氏智慧神丹与裴氏智慧屏幕”裴氏性命修真金丹意识智慧养生学_百度空间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 登录
“裴氏智慧神丹与裴氏智慧屏幕”裴氏性命修真金丹意识智慧养生学裴氏松果体智慧明珠理论:生命的大智慧、东方文明的精髓、华夏五千年的奥秘!福慧居士裴俊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裴氏非国家级私立认知神经科学暨人体生命科学奥秘探索工作室
!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中华道教大辞典·第九类·内丹学》辞条(三)2007-07-06 21:28六温养
指内炼中温养火候的六个阶段。《三极至命签蹄》:“温养节次有六。一者入药温养,炼内铅为真种子时也。二者野战温养,进火时也。三者守城温养,退火时也。四者沐浴温养,火败火死而熏蒸时也。五者补寒温养,火绝而虚守时也。六者移炉换鼎温养,脱胎入口之后时。其名虽六,不过只用人药一诀耳。”
六贼魔
指在内功修炼过程中,因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官,导致出现对色、香、味、声、触、情的幻景而入魔者。所以称六贼者,因色为眼之贼,香为鼻之贼,声为耳之贼,味为舌之贼,触为身之贼,法为念之赋。《钟吕传道集·论魔难》中描述的六贼魔为:满目花芳,满耳笙簧,舌求甘味,鼻好异香,情思舒畅,意气洋洋,如见不得认。
内景
又称内象,指脏腑、筋骨、经络、气血等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及由此而产生的形象。梁丘子《黄庭内景经·注序》:“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内者心也,景者色象也,内象喻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有“内景隧道”,隧道即经隧、经络,故经络也属内景。梁丘子还认为,景者神也,其经有十三神,皆身中之内景。《黄庭内景经》认为脏腑部位等,各有神主其事,如心神、肺神、肝神、肾神、胆神,以至脑神、眼神等也是内景景象。此外,《淮南子·天文训》中以火为外景,以水为内景。《云策七签》卷五五《思神诀》中以阳为外景、外神,以阴为内景、内神。
内外阴阳
即先天、后天之阴阳。《修真辩难参证》:“内阴阳,即后天之阴阳,生于形体;外阴阳,即先天之阴阳,出于虚空。形体阴阳,顺行之阴阳,天地所生者也。虚空阴阳,逆运之阴阳,生平天地者也。所谓内外者,以用言耳。”
水火交
水指心液,火指肾阳。心肾既济,故曰水火交。《崔公入药镜》元王道渊注:“心假戊己真土擒

制迫逐,得其真火上升,真水下降,同归土釜,水火即济,结成金丹,一气纯阳,与天齐寿。故曰水火交,永不老也。”《性命圭旨·三家相见说》:“精合神,谓之水火交。”
屯蒙
丹家进火、退符的内炼火候卦象。《参同契》:“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张伯端《读周易参同契》:“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悟真篇》:“天地才交否泰,朝昏好识屯蒙。”混然子《还真集》上:“夫屯、蒙二卦者,圣人假象以明进火、退符之谓也。阳从下升,乃曰屯;阴从上退,乃曰蒙。是屯下震而上坎。震之初九,用庚子艾,坎之六四,用戊申爻也。蒙下坎而上良,坎之初六,用戊寅义。良之六四,用丙戊又也。其子、申、寅、戌,即元、亨、利、贞也。一卦颠倒,即成两卦,互体互用,动静相因。六十卦中,卦卦一般。一卦有六又,两卦计十二爻。以一年言之,而有十二月;以一日言之,而有十二时之数。阳进为六,阴退为六。丹家寓言朝屯暮蒙之说,本意不过指此以论吾身火候之分明启闭,呼吸消息之妙。魏伯阳作《参同契》,所谓:‘屯以子申,蒙用寅戌,六十卦用,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悟真篇》亦曰:‘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斯言明矣。学者不可以纸上之言,便为了达。须求明师指点。然后知吾身中之卦象也。”玉{奚谷}子《丹经指要》:“朝屯者,体君子经纶之始,是万物蒙芽之初,仁之端也。子时其始生之炁在肾,是不召而自来,宜宝而养之。调息无令耳闻,但听其悠悠绵绵,合乎自然,与天地橐籥相应,久之则肾炁合心炁,二炁交感,以降甘露而产玄珠焉。暮蒙者,蒙以养正圣功也。不失赤子之心也。午时其始生之炁在心,无思无虑,寂然不动,冥心内照以合之,是宜静坐以敛之,久之则心炁自合肾炁,而成既济之功焉。”萧廷芝《金丹大成集·金丹问答》:“《道枢》曰:‘坎者,水也。一变为水泽之节,再变为水雷之屯,其爻居寅;离者,火也。一变为火山之旅,再变为火风之鼎,三变为山水之蒙。其爻居戌,抽添水火,在于寅戌。十二卦气,在于屯、蒙运用。”薛道光注《悟真篇》:“夫子时起阳火,子为六阳之首,故为朝。用屯卦值事;午时退阴符,午为六阴之元,故为昏,用蒙卦值事,故曰:‘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也”。又:“屯蒙为众卦之首,以象作用生成之始,造化票受之源。故朝以屯,暮以蒙也。子时为坎卦,至丑时变一爻为节卦,至寅时变二又为屯卦也。午时为离卦,至未时变一爻为旅卦,至戌时变四爻为蒙卦也。”刘

一明《悟真直指》:“水雷屯系震卦为主,地下雷轰火逼金之象也。山水蒙系良卦为主,阳刚已止,转为阴柔,专气致柔,精化为炁之象也。”王沐《悟真篇丹法要旨》:“晨昏是比喻,即指起火和降火而言。屯卦即水雷屯,如朝升太阳,由尾闾上升,一阳载水而起,水象征药物。蒙卦即山水蒙,如午后太阳,由泥丸下降,一阳随水而下。又一说:屯卦第一爻为初阳,阳升之象;蒙卦第一爻为阴爻,阴降之象。屯蒙在
卦象中是互相颠倒,也是用翻卦象来作比喻的。邵康节诗:‘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月窟在泥丸(一说在两眉之间),天根即会阴穴,屯卦起处;月窟则是蒙卦降火起处。水即元精代号。”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屯蒙乃下手之初也。以年言之,冬至后六日为屯,六日为蒙。以月言之,初一日子至已为屯,午至亥为蒙。以身言之,天癸才至曰屯,山下出泉为蒙。”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卷二《养气》:“养气之道,生时养之使不衰,弱时养之使不散,如古行屯者是。阳初生屈而末伸,故朝屯以取,养炁之茂也,如古行蒙者是。一阳处群阴之中,暗而不明,故暮蒙以取,求阳之义也。”

五帝
指人体五行。青帝居东为木为肝,黑帝居北为水为肾,白帝居西为金为肺,赤帝居南为火为心,黄帝居中为土为脾。参见“五行”条。
五湖
指五脏之液。见“四海”条。
五空
谓顽空、性空、法空、真空、不空。《道枢·观空篇》:“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其二曰性空,何也?虚而不受,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离其至妙,守于孤阴,终为杳冥之鬼,是为断兄者也。其三曰法空,何也?动而不挠,静而能生,魂然勿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玄谷,在乎无色无形之中。无事也,无为也,合于天道焉。是为得道之初者也。其四曰真空,何也?知色不色,知空不空,于是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矣。是为神仙者也。其五曰不空,何也?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静且宁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虚且无也,而为仙焉。三者出虚而后成者也。一神变而千神形矣,一气化而九气如矣。故动者静为基,有者无为本,斯元龙回首之高真者也。”
五轮
指人眼睛中与五脏相通的五个圈层或部位。《西岳窦先生修真指南》:“五轮者,眼也。有血轮、气轮、水轮、金轮、瞳轮。谓主息入定中作也。真人曰

:定中运火于目中也。故崔公以眼为镜,要得之五力,乃大道之源,皆在眼力也。白睛居肺,赤脉属心,黑睛属肾,险黄属脾,中有一英莹明者,属于肝。五藏精光,原在眼也。”近代医学运用五轮之说以治诸疾,则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肉轮位于上险和下险,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其疾患多与脾胃有关;血轮位于两眦血络,在脏属心,心主血,故其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气轮即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风轮即黑睛,在脏属肝,肝为风木,故疾患多与肝、胆有关;水轮即瞳神(仁),在脏属肾,肾主水,故其疾患多与肾、膀胱有关。
五门
谓修道者循序渐进的五个阶次。《道枢·坐忘篇中》:“一日斋戎,二日安处,三日存想,四曰坐志,五曰神解。斋戒者何也?澡身虚心者也。斋者,洁净也。戒者,节约也。饥即食,食勿饱,所谓调中者也。物未成者勿食,腐败闭气者勿食,五味太多者勿食。勿久坐,勿久立,勿久劳,勿久逸。左右手常摩至于温热,熨其皮肤,以去冷气,所谓畅外者也。于是形坚则气至矣.安处者何也?南向而坐,东首而寝,居之屋庐,必得阴阳适中焉。高则阳盛而明多,多则伤于魄。魄,阴也。卑则阴盛而暗多,多则伤于魂。魂,阳也。有所伤则疾斯生焉。又况夫天地之气乎?有元阳之切肌,淫阴之浸体,可必慎哉!故吾之室,四旁皆窗户焉。风起则阖之,风息则辟之。前必箔,后必屏,太明则垂箔,以和其内映焉。太暗必卷箔,以通其外哩焉。内以安吾心,外以安吾目。心目安则身安矣。然则彼纵情多虑,其不能安其内外也可知矣。存想者何也?存者,存我之神也。想者,想我之身也。夫何必能然乎?闭目则自见其目,收心则自见其心。心目皆不离于身,不伤于神,此其渐也。凡人终日而视他人,则心亦外走矣。终日而接他事,则目示外瞻矣。营营浮光,未尝复照,安得不疾且天耶?故归根曰静,曰复命。复命成性,是为众妙之门也。坐忘者何也?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有见不见其见,非忘之义乎?不行者,心不动也。不见者,形俱抿也。或者曰:心不动,有道乎?天隐子默而不对。或者曰:形涡有道乎?天隐子限而不视,或者悟曰:道在我矣。神解者何也?斋戎者,信解也。无信心则不能解矣。安处者,定解也。无定心则不能解矣。存想者,闲解也。无闲心则不能解矣。坐忘者,慧解也。无慧心则不能解矣。四者通乎神。神斯为神解者焉。神者兼三才,则谓之易;齐万物,则谓之道;本一性,则谓之真一。”
五神
①指五

脏所藏之神。《老子河上公章句·安民》:“怀道抱一,守五神也。”五神,即五藏之神。《太上老君内观经》:“五藏,藏五神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②另据《真话·甄命授》载:“当存五神于体,五神者,谓两手、两足、头是也。头恒想青,两手恒赤,两足恒白者,则去仙矣。”
五芽
亦称“五牙”。①指五脏的真气。萧廷芝《金丹大成集·金丹问答》:“问五芽。答曰:乃五藏之真气。《中黄经》曰:子能守之三虫弃,得见五芽九真气。”②指充盈于天地间的五行真气或生气,是服气的主要来源。《黄庭内景经·常念章第二十三》:“存漱五芽不饥渴。”梁丘子注:“五芽者,五行之生气,以配五脏。”《服气精义论·五芽论第一》:“凡服五芽之气者,皆宜思入其脏,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体,又可以攻疗疾病。”
五贼
语出《阴符经》:“天有五碱,见之者昌。”其解不一。①贼解作盗,内丹家借五行盗取天地阴阳造化之机,故称五行为五贼。石和阳注曰:“天乃太虚无象,太极无名,因有五行而泄天之机,分别寒暑,失其本原,所以谓五贼也。”②威解作战伐,即指内炼中五行相克之关系。陆墅注《悟真篇》“先且观天明五贼”句:“五贼者,心中具五行之性,五行名一其性,则互相戕我之元气,皆为贼也。金主怒。木主苦,水主顺,火主炎,土主静。”又,元陈致虚注“五贼”为有损丹道的五种感官和欲望:“丹道之言五贼者,即眼、耳、鼻、舌、意为天之五贼;色、声、香、味、触为世之五贼;爱、欲、贪、嗔、痴为内之五贼。”
五行
语出《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被中国古代思想家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将宇宙万物划分为五个分支系统的同构制约模式。据《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的史伯就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战国时,人们进一步提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学说后来被广泛地运用于天文、地理、术数、物候、哲学、医学及宗教领域,其相生相克的观点,也被道教内丹学用来说明内炼过程中各种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因素及其过程。①指五行之位。《钟吕传道集·论五行》:“所谓五行之位而日东、南、西、北、中。”东曰木,南曰火,西曰金,

北曰水,中曰土。其中采“阴阳说”,甲乙、丙丁、庚辛、壬癸之中各有一阴阳,戊己中有真阴真阳。②五帝之主。东曰青帝,行春令,于阴中起阳,使万物生。南曰赤帝,行夏令,于阳中生阳,使万物生长。北曰黑帝,行冬令,于阴中进阴,使万物死。西曰白帝,行秋令,于阳中起阴,使万物成。四时各九十日。每时下十八日,黄帝主之,春时助成青帝而发生,夏时接序赤帝而长育,秋时资益白帝而结立,冬时制摄黑帝而严示。“五帝分治,各主七十二日,合而三百六十日,而为一岁,辅明天地,以行于道。”(同前)其中又采“物候说”,“见于时而为象者”,木为青龙,火为朱雀,土为勾陈,金为白虎,水为玄武。“见于时而生物者”,乙与庚合,春则有榆,青而白,不失金木之色;辛与丙合,秋则有枣,白而赤,不失金火之色;己与庚合,夏末秋初有瓜,青而黄,不失土木之色;丁与壬合,夏则有棋,赤而黑,不失水火之色;癸与戊合,冬则有桔,黑而黄,不失水土色。③指五脏之气。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肺为金,脾为土。以五行相生而言,生者为母,爱生者为子。以五行相克而言,克者为夫,受克者为妻。以子母言之,肾气生肝气,肝气生心气,心气生脾气,脾气生肺气,肺气生肾气。以夫妻言之,肾气克心气,心气克肺气,肺气克肝气,肝气克脾气,脾气克肾气。“二气相合,积而生五脏之液”,故又有肾液、肝液、心液、肺液。同时,“积液生气”,故气中有液,液中有气,从而。五脏各有一气液,“青帝甲乙木,甲为阳,乙为阴,比肝之气与液也。黑帝王癸水,壬为阳,癸为阴,比肾之气与液也。黄帝戊己土,戊为阳,己为阴,比脾之气与液也。赤帝丙丁火,丙为阳,丁为阴,比心之气为液也。白帝庚辛金,庚为阳,辛为阴,比肺之气与液也。”(《灵宝毕法》)五行相生为“烦”,五行相克为“逆”。内炼金丹,即是要以五行顺生为“根带”,以五行逆克为“颠倒”。
五行变易
即五行生克之运用。《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夫五行变易者,金木相生相克,水火相配相合,惟土能变化万物,得之可成一身,得之可灵三田,运气可以成五行之大药,金丹皆是五行气变化也。”
五行生成之数
五行之生数为: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成数为: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丹家借五行之生数以喻攒簇五行、和合四象、三家相见的结丹过程。《周易参同契》:“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又

《悟真篇》:“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已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圆入圣基。”丹家借五行之成数以喻七返九转的反复炼养过程。《悟真篇》:“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金丹四百字》:“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原,谓之金丹也。”
五藏七神
谓五脏与人的精神之间的依托关系。《道枢·七神篇》:“歧伯曰,五藏有七神,而各有所藏,所藏者何也?人之神,气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夫藏各有一,肾独有二,何也?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其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气系也。故男以藏精,女以系脑,故知肾有一也。”
无为
指修炼中不强调意念、呼吸、内气运行等,而顺其自然者。无为初见于《道德经》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三章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论语·卫灵公》有“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之说。佛教中的无为,指离因缘造作之法。《悟真篇》也引无为说:“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所以有的修炼者强调了一切不加强意识作用于其间,使其返于天之自然,而合造化之妙谛。所以有:守而不守,不守而守,斯为无守之守;炼而不炼,不炼而炼,斯为无炼之炼等说。在修炼中元为表示“自有为人无为者,渐法也”(《性命圭旨》元集《顺递三关说》)。无为也指精神稳定,如《云笈七籤·气论》中的:无为者,乃心不动也。不动也者,内心不起,外境不入,内外安静,则神定气和。无为又指为修性。如《周易阐真》中的无为了性,有为了命。但修炼功法都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锻炼,因此,无为之说,似只能限于修炼过程中其一阶段、某一情况的掌握或体会。所以刘一明反对无为之说,在《修真辨难·前编》中答其弟子时说:“安得无为?道有体有用,有进有退,有逆有顺,有急有缓,有止有足,有始有终,有先有后,有爻铢,有层次,有变化等等大作用,安得无为?”
无极图
北宋陈抟所传逆修金丹以成仙的法式。此图揭示了顺逆、坎离、交媾五行颠倒及其与人体窍穴的各种关系,透露了一个完整的修炼模式。明末黄宗羲《太极图辨》在解释陈持的无极图时说“其图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其重在水火。火性炎上,逆之便下,则火不僳烈,唯温养而和懊;水性润下,逆之使上,则水不卑湿,惟滋养而光泽。滋养之至,接续而不已;温养之至,坚固而不败。其最下圈

,名为玄牝,玄牝即谷神。牝者窍也,谷者虚也,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气之所由以生,是为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所觉,皆根于此。于是提其祖气上升稍上一圈,名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有形之精,化为微芒之气;炼依希呼吸之气,化为出有入无之神.使贯彻于五藏六腑,而为中层之左木、火,右金,水。中上相联络之一圈,名为五气朝元。行之而得也,则水火交媾而为孕。又其上之中分黑白而相间杂之一圈,名为取坎填离,乃成圣胎。又使复于无始,而为最上之一圈,名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而功用至矣。盖始于得窍,次于炼己,次于和合,次于得药,终于脱胎求仙,真长生之秘诀也。”
心斋
谓据情窒欲,使心保持清静虚极的状态。《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晋郭象注:“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唐司马承祯把心斋理解为“收心”。“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坐忘论》)在内丹修炼中,心斋相当于“凝神定息”之法,既用于功夫下手处,也贯彻于修丹过程之始终。
元范
指炼丹修持的法度。包括行走坐卧,养气炼功,其要有八。《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卷八:“元范,法度也。循合法度,规矩准绳而已。炼金丹,须慎言语,节饮食,省睡眠三者;次则厚铺坐褥,解宽衣带,端其身,直其脊,唇齿相著,舌拄上腭,微开目,常视鼻端,八者不可缺一,合元范者此也。”

即无过无不及、恰到火候之意。丹家对内丹火候的掌握及修道方法的运用,要在能否得中上见功夫。另外,中还是丹家入道法门。张三丰《道言浅近》:“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王重阳立教十五论·第九论炼性》以中喻炼性过程中张弛适宜、刚柔兼备的法则:“理性如调琴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琴可调矣。则又如铸剑,钢多则折,锡多则卷,钢锡得中,则剑可矣。调炼性者,体此二法,则自妙也。”另据张紫阳《青华秘文内炼丹诀》,中者有三:“心中意

、脐中鼎、肾中炉。三中之至切者,心中意;脐中鼎次之;肾中炉又次之。此三者,自金丹之始至终,不可须臾离也。”
中黄
《太上灵宝净明中黄八柱经》:“是以中黄之道,适正为本:知本者,不反不侧,不乖不偏,理上下,得四隅,知所以在,达所以存。知所在,故不失其方;达所存,故不遗其想。辨方知想,是谓正道。深于道者,能之。苟不深于道,则忘本务末,不归正中,而中黄之道乖矣。中言其位,黄言其色。知位不失,识色不谬,非位非色,得其所得。今黄天之炁,横于胸臆,明其本意,不迷不忒,此之谓信。何谓至信?信在其中,黄钟之宫,中炁所兆,年谷以丰。”《太清中黄真经》卷下:“脾主中央其色黄,服之干息其色昌。”注:“《太明五纬经》云:脾主于土,生之于火,克之于水,来自中方,其色黄,闭服干息,但当一日一想,不限时节,亦无咒法,其脾藏存之。四十九日,自见此炁脾中而出。已后可将身隐入墙壁,无所碍也。”《净明忠孝全书》卷三:“中天九宫之中,黄中太一之景,名曰天心,又称祖土。乃世间生化之所由,万理之所都也。其实只是混沌开辟之后,积阳之气,上浮盘亘,其广八十一万里,是道理之主宰,世人身心功过,被此光明之所洞照,纤芥圭黍,所不能逃散。在人身中,谓之丹扃。所以曰:人心皆具太极。”柳华阳《金仙证论·序炼丹一》:“立定天心之主宰”。注:“天心,名曰中黄,居于天之正中,一名天是,一名斗构。在天为天心,在人为真意。中宫若失真意,犹如臣失君主矣!”陈朴则另有说。其《内丹诀·望江南》:“中黄宝,须向胆中求。”认为:“天一生气,名曰中黄。其气藏于胆,以为性命之根元.其味苦:至如无知花木根蒂之味亦苦,乃知万物非生气不能生也。内丹之药,先闭舌下两窍,内通胆中生气,至喉舌之间,有微微苦味,是生气通流,然后求为神丹也。”
本命
即先天炁,又称“命蒂”、“丹基”。为性命未判的原初状态。唐崔希范《入药镜》:“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王道渊注:“祖劫天根,居浑沌之中,乃为结胎之所。下手之初,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与道合真,结为圣胎。初结之时,常于命蒂守之,故曰初结胎,看本命也。”李攀龙注:“本命即丹基也,丹基即下手也,下手即受气之初也。”性、命在先天状态时非是两门,性命互根,“性命混合,乃先天之体也。”《元极秘箓》则认为本命是后天三元的和合体。
生杀
《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又:“生者,死之根;死者

,生之根。”内丹家以生杀喻内炼过程中以死求生的转化关系。张伯端《悟真篇》:“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若会杀机明反复,始知害里却生恩。”陈致虚《金丹大要》:“生杀者,阴阳二物也,龙虎二物也。龙乃阳中之阴,而主生。故兴云致雨,润泽万物。而其中之阴,能杀者也。犹人分阳已尽而纯阴,则死矣。虎乃阴中之阳,主杀。故呼风哮吼,常有杀心。而其中之阳,能生者也,犹人分阴己尽而纯阳,则仙矣。夫阴、阳二物者,顺则成人,逆则生丹,故不为万物,不为人,则成丹矣。是所谓生也。‘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祖师云:‘斩魑灭魅了长生。’魑者,痴也;魅者,昧也。若人早早杀了这愚痴暗昧底,则可以毕长生之道矣。”
圣基
指丹功成就、超凡人圣的根基。《悟真篇》上卷:“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董德宁《悟真篇正义》:“若温养十月,则胎圆丹熟,自然超凡入圣基也。”《中和集》卷之二《三五指南图局说》:“十月胎成人圣基者,三百日胎二八,两药烹之炼之,成之熟之,
超凡人圣之大功也,故曰入圣基也。”
四定
即心定;力定、神定、息定。在修炼之时,须得四定,方能形体放松,精神安宁,神息合一,三宝凝聚。《诸真圣胎神用诀》:“凡修行,动息为阴,定息为阳。凡作时,须得心定、力定、神定、息定,龙亲虎会,结就圣胎,名曰胎息也。”
四法
周固朴《大道论》:“屈子曰:‘安时处顺,哀乐不入。此达人之忘身也。’从凡至圣,莫越见、修、成、利四法也。见有二:一、值遇善友,与讲真经,或自览经,教法进趣。二、见者内见玄微,徐清徐静,以至妙极。修者有三:小乘、中乘、大乘。成者有三:仙果,真果,圣果。利者有三:即三果之人,各各演教,诱导群品,利物济时也。”
四谷
《太上灵宝净明中黄八柱经》:“眼为神光之谷,耳为和声之谷,口为灵泉之谷,鼻为真香之谷。使眼光无非视,而神光荧荧;使耳无非听,而和声殷殷;口无妄食,而灵泉清;鼻无妄闻,而其香馨。自然而已。道非他求,本自我身。四谷不虚,所以失道。”

四海
《道枢·黄庭篇》:“四海者,何也?气、血、精、髓也。”同书《百问篇》:“精者,江也;溲者,河也;血者,淮也;津者,济也。亦曰四海也。”同书《传道中篇》:“子钟离子曰:‘心者,血之海;肾者,气之海;泥丸者,髓之海;胃者,水谷之海。此吾之四海也。”《黄帝素问灵枢集注·海论第三十三》:“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

谷之海。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了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修真十书杂著捷经》卷二一《西岳窦先生修真指南》:“四海者;心为血海,肾为气海,脑为髓海,脾为五谷之海也。”
四化
谓人在一生中体质演变的四个阶段。《列子·天瑞篇》:“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子少壮,间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

四火
宋曾造《道枢·九仙篇》:“六通国师(一行)曰:夫火有四;有曰‘焚身火?者,想从心之下。至于关锁,其光焰焰,满九九之数;可以去三虫焉。有曰‘敌阴火’者,想从阴之下而起,遍焚其身,满三三之数。有曰‘灵龟火’者,三火从其下,至于坎户,分为二路,左右从其足内。至于足趾,五路尽出相合.左旋三匝.渐大至于腰之下。于是敌阴之火,合而右旋三匝,渐大至于顶,则九点其首,举前法者九过。有曰‘降魔火’者,大病将死,则定息而坐,如灵龟之法而左旋,以焚诸魔。”
四神
《悟真篇》:“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草更非真。”刘一明《悟真直指》;“四神者,朱砂、水银、铅、硝也。”朱元育《悟真篇阐幽》:“以心、肾、肺、肝为四象者,便是四神。”
四息
杨践形《指道真言·息法》:“息相调法有三:下著安心,宽放身体,想气温毛孔,出入通同无障,在细其心,合息微绵,不涩不滑而已。准则凡四,深息法:谓息之经路宜深也。对治浅浮呼吸。庄子曰:真人之息深深。’又曰:‘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家师》篇,诚修道之师说乎?息以喉,浅之极矣。进之肩息、更进胸息,深之腹息。息以踵,深之极矣。肺尖脆薄、不适呼吸作用,易罹肺病。故吸人时,须注力下胺,凝神丹田,客气经喉下管,以达肺底,自觉满聚气海,更欲注力膝踵,屈伸拇趾,提缩谷道,俾周流全躯,人有自高崖绝岩坠落而不致气绝者,平居深息之效也。长息法:谓息之时间宜长也。对治短促呼吸。短促者,气不能久留肺中,如旅行然、方历其境,束装遽归,胜地不克游览,名景无暇领略。肺为逆旅,息为过客,不能廓清残浊,废澄净之功。

宜塞兑守庐,缓纳细绵,俾腹暖不冽,气润不燥,待血流濬调,田满坚实,乃徐吐之。毋拘毋忽。善泅者住息多时而无窒,善步者驰聘长路而无喘,皆应用长息之效也。静息法:谓息之姿势宜静止。对治急迫呼吸:气息粗虩有声,辄易疲倦。勉强鞭策,则肺萎心悸,脉裂神惶,小者气喘,重者喀血。故必密其门篱,闭口敛鼻、严其检查,缓静细长,对镜呵气,而不留湿痕,柔羽近鼻端、而不见微动,则静息之验也。实息法:谓息之运力宜实也。对治萎弱、散漫、劳乱、断续诸相。膻中元力,则驰而偪肺,故腹{?}神亏,易受惊骇。气虚息弱,倘促伛楼,脉搏微细,动作偃蹇,不能运力四肢,聚气丹田。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舒在胸曰广,腹口实。每一息至,自觉心上虚空,腹下坚实,微微绵绵,有息如无。此实息之验也。”
四缘
李道纯《中和集》:“身、心、世、事、谓之四缘。一切世人、皆为萦绊。惟委顺者能应之。常应常静、何缘之有?何谓委?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何谓顺?顺天命。顺天道、顺天时,顺天理身顺天命,故能应人;心顺天道,故能应物;世承天时,故能应变;事顺天理。故能应机,既能委,又能顽.兼能应.则四缘脱洒;作是见者,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四字诀
聚火之法。即吸、舐、撮、闭。《性命圭旨·利集》:“吸者,鼻中吸气,以接先天也;舐者,舌柱上腭,以迎甘露也。撮者,紧撮谷道内甲提。明月辉辉顶上飞也;闭者。塞兑垂廉兼逆听,久而神水落黄庭也。”
四易四难
谓十六岁未婚少年修丹易,老年修丹难。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道原浅说篇》:“故炁未化精者,修之有四易:易于时,易于工,易于财,易于侣也,易于时者:不用百日之工,从七日而十月,三年,可计之程也。易于工者:不用小周又采补薰蒸,从采大药服食,而胎神,乳哺,可必之果也。易于财者:目七日而十月,三年,可数之费也。易于侣者:因童真之神清而明,炁完而足,用其护少,而扶持颠危昏眊者少也。斯谓之四易。其
炁已败子化精者,则必用炼精之工。故有四难。难于时、工、财、侣也。难于时者;精已虚耗,无大药之生,必采炼精以补精,返炁而补炁,则真炁大药始有所生。多百日之关。如有年之愈老,则不能以百日而返足炁,亦不能以百日而止工也。难于工者、工日百日,有期内期外之不同,是以年之渐老。则用工渐多,如神已昏眊,必先养其清明,精炁已耗竭,必先养其充实,岂朝夕之力而能然哉?古人教人得之者早修,莫待老来铅汞少者,

皆为此也。难于财者:以行道之期久,日费之积多,不可以数限也。难于侣者:用工日多,则给使令之久,扶颠危之专,遂致护道未终。或以日久功迟,而疑生厌心,或以身魔家难,而变轻道念,此往往有之者矣。又观古人所谓‘同志三人护相守’,又曰‘择侣择财求福地’。而福地者,不过不逢兵戈之乱,不为豪强之侵,不近往来之冲,不至盗贼之扰,略近城市,易为饮食之需,必远树林,绝其乌风之联,屋不踰丈,墙必重垣,明暗适宜,床座厚褥。加以洁精芽荼淡饭,五味随时,调养口腹,安静气体,亦易易事耳。但侣之难于同志者,又有难于择者也。所以难于相信者,又系认道不真,不素识其道德有无,果邪果正,而不敢轻于信也,此尤见侣之所以难也。”
四远四慎
内炼的八种禁戒。《云笈七籤》卷五六《元气论》:“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
外景
杨践形《指道真诠·导引术》:“大戴《礼》:‘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注云:‘内景者,阴道含藏也。’《云笈七籤》:‘阳为外景,为外神也;阴为内景,为内神也。’三丰玄谭:‘释氏外景,外其身而虚空之,先了性也。道家内景,内其身而胎息之,先了命也。’三丰之言内景,可谓尽其谈矣。梁丘子《黄庭经》序:‘外指事,即天、人、地;内指事,
即肺、心、脾,故曰黄庭内景。’此即《黄庭》内境之旧说也。内景之旨可识矣。至遊子《道枢·黄庭篇》:‘内景之学,盖有二家,权其至当,其思无邪。’吾愿修道之士,持此三字诀以读《黄庭》一篇,然后印证之于丹经万卷,则无入而不自得焉。”
玄珠
由无形之神炁凝结而成的玄而有象之玄丹。魏伯阳《参同契》:“先白而后黄兮,赤色通表里,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此大黍米即玄珠。《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铅犹表也,汞犹影也。表动影随,故汞降以如之。阳铅之升,不可谓之纯阳,中含精光为铅,盖亦属阴。阴汞之降,不可谓之纯阴,心生汞,心为神含汞,遇神光而后可用,盖亦属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二气交感,凝结不散,遂成玄珠。”又:“夫交会之际,恍惚杳冥,痒生毛窍,金之本,情也;逸豫和畅,肢体柔顺;木之本,性也。铅本火体而金情,汞本水体而本性,无它,水火者,铅汞之体也;金木者,铅汞之用也。铅汞凝结,光华会合者,意也。意属土,五行既全于鼎器之中,物以类聚;五行又环列于鼎器之

外,内外相感而丹始成。形状如黍米,非青非黄,非黑非白,不可得而名状也。”《金丹四百字》:“药物生玄窍,火候发阳炉,龙虎交会罢,金鼎产玄珠。”丘处机《大丹直指·五行颠倒龙虎交媾火候诀义》:“华阳施真人曰:”肾,水也。水中生气,号曰真火。火中暗藏真一之水,而曰阴虎;心,火也。火中生液,号曰真水。水上暗附正阴之气,而曰阳龙。故龙虎非是肝肺之象,乃心、肾之真阴阳也。二物混合为一,当用意便为子时也。自然凝结,形如黍米之大,每日得一粒。僧人名为舍利,道土号曰玄珠。每日增真气一丈,延寿不可计数。三百日气结丹凝,状如弹丸,色同朱橘。自可长生不死。”王沐《悟真篇丹法源流》:“玄珠,出于《庄子·天地篇》:‘黄帝游乎赤水之北,遗其玄珠,使离朱索之不得,乃使象因素而得之。’注:‘象阁者,似有象而实无。’《悟真篇》引用此一故事,以玄珠比喻大药,由恍惚杳冥之中,逐渐觅得,阳炁渐增,阴气日消。大药既生,运火养之,寂照中、下二田,真气升降,十月怀胎,霜飞信号出现,则炼炁化神成功了。”《道枢·三元篇》:“下元丹田,有玄珠焉。其形弹圆而有光,吾能光内存其珠之形于气海之中,然后使其气吐纳、一一绕于珠之上。气入既足,若动而不动,于恍惚之间,自然结成,寄于气海。故中元注于下元之珠,元气斯定矣。”许旌阳《灵剑子》:“服气第三:又存白气为里,黄气为表,团圆为珠尔。外黄内白,悬在气海之中。黄白灿烂,圆如弹丸,黄如据。久久行之,光斗日月,此为玄珠尔。”
正念
《规中指南》:“盖元念之念,谓之正念。正念现前,回光返照,使神御炁,使炁归神,神凝气结,乃成汞铅。”
冲和
伍冲虚《仙佛合宗·门人问答》:‘何谓冲和?伍子曰:冲和者,不息之息也,充塞天地,熏蒸一身,不为呼吸之所障,亦不为升降之所困。休浴故曰当然,守中亦称密法。世人不知调息之谓何,我则曰:谓其息之活而冲也。世人不知防危虑险,我则曰:防其不和而冲之危险也。惟和故冲和,不和则不能冲,采药以是,野战以是,守城以是,结胎以是,养胎以是矣。问曰:以是若何景象?答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疾不徐,非无非有。问曰:是何作用?答曰:夫妻并肩,阴阳合一,昼则同行,不前不后,夜则同住,不逼不离。如斯了悟,便是冲和道理。”
全精
即定身涤虑,以神凝全精。《中和集》:“全精可以保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则无欲,故精全也。”
全气
即清静心地,以神聚气。《中和集

》卷三:“全气可以养心。欲全其气,先要心清静。清静则无念,故气全也。”《道法会元》卷一○九:“全气者,全神气也。此冲和之气,涯涯浩浩而流通,绵绵寂寂,飏飏续续,而入脐中。气归脐则为息,神入息则为胎,胎息相全,混而为一,名曰太乙含真,然后炼神合息。
全神
即收心敛意,使神返全真。《寿世传真》:“神者,心之运用,宜包治心全神。”《中和集》卷三:“全神可以返虚。欲全其神,先要意诚。意诚身心合而返虚也。”《道法会元》卷一○九:“全神者有四,心意精神之谓。虽言四,而皆同一。今人论其心,不论其意,言其性,不识其命。形乃藏神之宅也。若乃摄气归根,自然精神内守,见超凡入圣之根也。”
全形
即修身炼形,筑基内运。《道法会元》卷一○九:“全形者,全在内炼。炼者,象四时之机,备五行之妙,对坎离匹配之用,藏龙虎交合之功,二气常满,一气混成,内气不出,外气不入,以元阳自暖于离宫,太阳自降于玄谷,三田气满,出牝入玄,上不皎,下不昧,然后炼气合神。”《寿世传真》:“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恬和养神以安于内,清虚栖心不诱于外。”
先知先觉
指因内炼而焕发的超常智慧;《性命圭旨·贞集》:“心本空寂,至虚至灵,由空寂虚灵而知者,先知也;由空寂虚灵而觉者,先觉也。”
阴魔
炼功行法时出现的一些幻境异像。《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四五:“夫阴魔者,居山之士,修习秘文,或思存之际,入室之间,一念差殊,即闻四野歌悲,冷风乱作,心生倒见,妄起贪嗔,谈及杂言,多宣死讳,或行道路,逢僧遇尸,血秽厌我神光,皆阴魔之所试也。”
阴阳
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引申为气候寒暖。后被古代思想家用来表达自然界中彼此对立的物质力量和因素。《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把阴阳看作万物所固有的矛盾因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内丹家把阴阳范畴引入内炼术中,在不同场合下表征不同的特征和对象,但其基本特征仍然是阴柔阳刚、阴静阳动。譬言如,铅汞又称为水火、龙虎。崔希范《入药镜》有“铅龙升,汞虎降”句,王道渊注曰:“铅者,坎中一点真阳,谓之龙也;汞者,离中一点真阴,谓之虎也。”明清时期的内丹东派和西派根据阴阳相反相成原则,提出以男阳女阴为鼎器的男女双修理论。李西月《道窍谈》:“内炼己者,将彼家之铅,炼我家之汞也,使其相克相生也。内养已者,亦

用彼家之铅,养我家之汞,使其相生相守也。”内炼金丹术也以阴阳表征抽添消息。进火为阳息,为添;退符为阴息,为抽。实际上是依据节气时辰的递换和修炼的程序而采取的意念上阴阳消长法。《钟吕传道集·论抽添》:“抽添之理,乃造化之本也。且冬至之后,阴升于地,地抽其阴。太阴抽而为厥阴,少阳添而为阳明。厥阴抽而为少阴,阳明添而为太阳。不然,无寒而变温、温而变热者也;夏至之后,阴降于天,天抽其阳。太阳抽而为阳明,少阴添而为厥阴。阳明抽而为少阳,厥阴添而为太阴。不然,无热而变凉、凉而变寒也。是以天地阴阳升降而变六气,其抽添之验也。”内丹家有时还以阴阳喻性命、内外药、先后天等。
有为
又称“有作”。指有意识地按要求、按步聚进行修炼。《礼记·儒行》:“养其身以有为也。”刘一明《周易阐真》:“无为了性,有为了命。”即指有为从命功人手。《道乡集》:“是以古之学道者,虽重无为,而无为中,尚知有为,譬如妙心澄彻,而有时念生,必从无为中,寻其空洞洞天、光灼灼地而止之,则心有专向,自然定于此而不外驰也:”意即修炼中有时虽以无为为主,但有时也要按需要而穿插运用有为的功法。参见“有作”条。
有作
指按步骤、按要求、按层次有意识地进行修炼。《悟真篇》:“始于有作人难见,及知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实际上各种修炼功法或则本身就是要求有所作为地进行,或则要从有作人手。仇兆望《悟真篇集注》:“有作者,炼己、采药;无为者,炼神还虚。世人但云道在无为,而不知功始有作,是犹栽木无根,筑室元基,断难望其有成也。”刘一明《修真辨难·后编》:“有作是根基,此修真始终作用之法。”
间隔
指情性或神炁之间的分别相。木性居东,金情居西,东西间隔,须籍黄婆真意媒合。元李道纯《中和集》:“情逐物,性随念,情性相违,谓之间隔。”
坎离
为八卦的基本卦,汉代象数家以此两卦加上震兑二卦构成四正卦,分别属东南西北四方与春夏秋冬四季。在内丹学说中,离之象为火,表示南方;坎之象为水,表示北方。但在不同场合又有不同含义。①日月水火。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俞琰注曰:“坎离,日月也。”②铅汞龙虎。《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真铅生于坎,其用在离宫。以黑而变红,一鼎云气浓。真汞生于离,用之却在坎。姹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悟真篇》:“震龙汞出自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

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薛道光《复命篇》;“龙虎一交相眷恋,坎离才媾便成胎。”“离宫有象藏真水,坎户无形隐赤龙。”③心肾神气。《周易参同契》:“坎离匡郭,运毂正轴。”清袁仁林注曰:“在人之坎离,则心肾呼吸,往来运用者是也。以心之元神,降于下部正中,则是阳入阴中而成离矣。”张伯端《青华秘文》:“坎者,肾宫也。离者,心田也。坎静属水,乃三也。动属火,乃一也。离动为火,乃三。静属水乃一也。交会之际,心田静而肾府动,得非真阳在下而真阴在上乎?况意生乎心,而直下肾府乎?阳生于肾,而直升于黄庭乎?故曰‘坎离颠倒”’。④男阳女阴。张伯端《悟真篇》:“离居日位翻为女,坎配蟾宫却是男。不会个中颠倒意,休将管见事高谈。”清仇兆鳌《悟真篇集注》:“易中卦象,离为日为女,坎为月为男。日位太阳,反以离女居之;月位太阴,反以坎男居之,如此颠倒互换,各有深意。”此外,坎离还喻为内药,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乾为天,坤为地,吾身之鼎器也;离为日,坎为月,吾身之药物也。”
身根
谓人身之根本,即神、精、气。《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然一身之根有三,一为神,二为精,三为气也。此三者本天地之气也,神者受于天,精者受于地,气者受于中和也;相与共为一道也。故神者形乃乘也,气者神之舆也,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理。夫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身心
李道纯《中和集·赵定庵问答;:“人身与天地造化,无有不同处。身心两个字,是药也是火:所以天魂地魄,乾马坤牛,阳铅阴汞,坎男离女,日乌月免,无出身心两字也。”又《金丹或问》:“身心为鼎炉。丹书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乾,心也;坤,身也。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
定慧
薛阳桂《梅华问答编》:“慧澈曰:‘定、慧为水、火,是否我家之定、慧乎?’雷师曰:‘定属水,慧属火。定者,定其心;慧者,用其神。心中有神,神属火。闲杂思虑是识神,谓之凡火。不著色相之神是元神,乃真火,谓之慧光。其所以用定、慧者,一义两用耳。盖能定其心,即慧照,即是觉。而常照以水而济火,即是照而常觉。”又:“定则自然慧生,忽然而觉,觉而能明,明澈我之本来真性矣。此觉此明,然非智慧不能得也。此是定、慧双修之法。定而能慧,慧而自定,久久行之,自然大定大慧,顿契无生,终始不离,如是此为最要。”
法财侣地
内丹家认为修炼必须具备法、财、侣、地四个条件

。法为内丹修炼的法诀,须拜明师而求得。《悟真篇》:“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内丹命功靠师传,性功靠体悟,内丹的关键法诀从不写在书上,只靠师徒口口相传。特别是阴阳双修派丹诀,更是秘不传人,因之得法为修丹的首要条件。财是钱财等物质条件,丹士要有生活供给,才能炼丹。阴阳双修派更须以财助道,往往去依附权势者或有力者,以法诀换财势,共同修证。侣为道侣,清净派须道侣扶持,结伴修行。阴阳双修派更须女鼎灵母,或男女同修同证,侣之要求更为必要。地为清静丹室,供给方便,适于修道的地方。
孤修
指单修性不修命,单修阴不修阳。《无根树丹词》:“叹迷徒,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清刘一明注:“或观空,或定息,或思神,或守窍,或搬运,皆是静坐孤修,阴而不阳。不特无益于性命,而且有伤于性命,愈修而气愈枯矣。”
河车
《参问契》上篇:“五金之主,北方河车。”《钟吕传道集,论河车》:“河车者,起于北方正水之中,肾脏真气,真气之所生之正气,乃曰河车。”又:“盖人身之中。阳少阴多,言水之处甚众,车则取意于搬运。河乃主象于多阴,故此河车不行于地而行于水。”萧廷芝《金丹问答》:“北方正气,名曰河车。左曰日轮,右曰月轮,运藏元阳,应节顺行下手,无非此车之力。”《道枢·百问》:“水府真一之气。从天内来,通于口鼻,故曰河车者也。”丘长春《大丹直指》:”肾气暗藏肺气,肾气过尾闾,曰河车。”《性命圭旨》:“鼓之以橐籥,吹之以巽风.煅之以猛火,火炽则水沸,水沸则驾动河车。”因此也称“水火双行”。《修真十书》卷一:“一气周流,谓之河车。”《西山群仙会真记》:“阴真君曰:北方正炁号河车,车谓运载物于陆地,往来无穷。而曰河车者,取意于人身之内,万阴之中,有一点元阳上升,薰蒸其胞络,上生元炁,自肾炁传肝,肝炁传心,心炁传肺,肺炁传肾,而曰小河车也。肘后飞金晶,自尾闾穴起、从下关过中关,中关过上关;自上田至中田,中田至下田,而曰大河车也。纯阴下降,真水自来;纯阳上升,真火自起。一升一沉,相见于十二楼前,颗颗还丹,而出金光万道,则曰紫河车也。故车行于河,如炁在血络之中,炁中暗藏真水,如车载物,所谓河车者详矣。”
牛车
三车之一。清李涵虚《三车秘旨》认为牛车是运先天精气、行七返九还之事的大局天火候。王沐《内丹功法指要》认为,牛车表示河车转动由玉枕关至泥丸,因玉枕关极细极微、必须用大力猛冲,如牛驾车之奋猛

。”
羊车
三车之一。清李涵虚《三车秘旨》与《群仙要语纂集》皆认羊车为龙虎相交,小周天子午运火的小河车。王冰《内丹功法指要》认为羊车表示河车转动“由尾闾关至夹脊关,细步慎行,如羊驾车之轻柔。”
鹿车
三车之一。清李涵虚《三车秘旨》及其《群仙要语纂集》皆认鹿车为运水温养的玉液河车。王沐《内丹功法指要》认为,鹿车表示河车转动“由夹脊关至玉枕关巨步急奔,如鹿驾车之迅捷。”
使者车
《钟吕传道集》说:“凡聚火而心行意使,以攻疾病,而曰使者车。”
破车
《钟吕传道集》:“若心为境役,物以情牵,感物而散于真阳之气,自外而内。不知休息,久而气弱体虚,以成衰老矣。或而八邪五疫,返以搬入真气,元阳难为抵挡,既老且病而死者。曰破车。”
破羊车
指炼功不当而成疾病,或走火入魔。《群仙要语纂集》卷下:“三车之外。别有一车,谓之破羊车。有学道之人,与心意相投,性急太过,阴阳不停;或梦中见天崩地陷、摔破羊车,身体不安。四肢无力,而成疾病,心反成魔;或见邪鬼。心神恍榴,进退不常,已入邪道,不能成真矣。”
紫河车
《钟吕传道集》:“及夫金液、玉液还丹,而后炼形,炼形而后炼气、炼气后炼神,炼神合道,方曰道成。以出凡入仙,乃曰紫河车也。”又说:“紫金丹成,常如玄鹤对飞;白玉汞就,正似火龙涌起。而金光万道,罩俗骨以光辉;琪树一株,观鲜范而灿烂。或出或入,出入自如,或去或来,往来无碍。搬神入体,且混时流,化圣离俗,以为羽客,乃曰紫河车也。”
雷车
《钟吕传道集》:“凡既济自上而下,阴阳正合,水火共处,静中闻雷霆之声,而曰雷车。”
金光
指炼得金丹的内外景象。宋张伯端《悟真篇》:“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戴起宗《悟真篇疏》:“易真论曰,凡运火之际,或觉闾闻有物,直冲夹脊双关,历历有声,逆上泥丸。复自泥丸触上腭,颗颗入口中,状如雀卵,味如冰酥,香甜软美。觉有此状,乃是金液还丹。徐徐咽归丹田,常常如此不绝,则五脏清虚。闭目内观脏腑,分明如照烛,渐次有金光万道,透出身中,如火轮云雾,笼罩盘旋。”仇兆鳌《悟真篇集注》:“金光圆满,其状似规。”王沐释:“金为广义,代金丹总称。金光现,即丹将成的征兆。丹而称金,喻其纯阳也。”(《悟真篇浅解》)
金数
即表征元精的数字“九”。语出《尚书·洪范》:“地四以生金,天九以成之。”宋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七返九

还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元,谓之金丹。”清刘一明《悟真直指》注“九还金液还真”:“九者,金之数。”

易卦
即易学八卦体系。八卦本为易占体系,被内丹家借以表示内丹炼制过程的火候和操作程序。例如内丹学以乾、坤二卦表示鼎炉,以坎、离二卦表示药物。以十二辟卦表示进阳火、退阴符的消息,以喻‘年十二月或一日十二辰。以六十四卦表示呼吸抽添的程序。以十二消息封表示人一生成长、衰老的过程和性功能演变的规律。还有以否、泰卦隐喻阴阳丹法入手采药男女行功的体位。其中尤以卦爻论钵两表示内丹火候.以三百六十爻表示呼吸次数等最为重要:还有以内丹学注《易经》,以艮卦论丹法者。不一而足:如刘一明;易理阐真》、《孔易阐真》就属这类著作。另外内丹学还利用了许多易图,以阐述丹理,如《周易参同契》中的水火匡廓图以及八卦卦爻学说,都被道教利用为外、内丹炼养的基本理论之一。内丹家对八卦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八卦配人之一身。元萧廷芝《金丹大成集。金丹问答》:“头为乾,足为坤,膀胱为艮、胆为巽,肾为坎,心为离,肝为震,肺为兑也。”②指四象五行之阴阳。清刘一明《悟真直指》:“八卦者。即四象五行之阴阳:乾阳金,兑阴金;坎阳水,艮阴水;震阳木,巽阴木;离阳火,坤阴火。八卦虽配四象阴阳,而坤良又具戊己二土:坤为阴土,艮为阳土。五行之气,亦在其中。”③以先后天八卦图表示修炼的不同阶段。小周天,亦称“子午周天”。行坎离交婿、用后天八卦。大周天功,亦称卯西周天,行乾坤交媾,故用先天八卦。④以八卦排列序次的卦爻象变化表示进火与退符的节度。如子时复卦,一阳生,当进火;午时垢卦,一阴生,当退符。而卯酉之时,二八相当,故行沐浴之功。《悟真篇》:“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复姤自此能运用,金丹谁道不成功。”又说:“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到此金砂宜沐浴,若还加火州顷危。”《翠虚篇》:“复姤修持水火宗,兔鸡沐浴内丹红,”⑤指真一之气。宋翁葆光《悟真篇注疏》释“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岂离壬”:“八卦者,真一之气。一变为天,运先天精气、行七返九还之事的大局天火候。王沐《内丹功法指要》认为,牛车表示河车转动由玉枕关至泥丸,因玉枕关极细极微,必须用大力猛冲,如牛驾车之

类别:裴氏金丹性命修真养生学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87) | 评论 (0) 上一篇:《中华道教大辞典·第九类·内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