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杠杆原理滑轮复习教案

杠杆原理滑轮复习教案

杠杆原理滑轮复习教案
杠杆原理滑轮复习教案

学 生 教 师 日 期

年 级 初三

学 科

物理

时 段

15:00-17:00

学 情 分 析 学生学习态度很好,上课也能认真听讲,能够熟记知识点,做题 的正确率也提高了,希望课后能认真复习。 课 题

杠杆和滑轮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1.掌握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平衡原理 2.熟练滑轮相关计算

学习重点 难 点 重、难点:杠杆平衡原理及其应用,滑轮相关计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知识点1:杠杆定义

1.杠杆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能称为杠杆的三个条件:(1)有固定点(即支点);

(2)能在力的作用下绕支点转动; (3)是一根硬棒。

注意: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但它一定是硬棒,即不能变形的棒。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知识点2: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注意:(1)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2)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3)对杠杆力臂的理解

经过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而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力臂是一个距离,是一个点到一条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即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知识点3:画力臂方法

龙文教育学科导学案gggggggggggganggang

O

F 1

l 1

l 2

F 2

步骤:(1)找支点O;

(2)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3)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4)标力臂(大括号,标字母)。

例1:画出下图中各种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例2:请在图中画出抽水机手柄A点所受动力F1的力臂L1和B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知识点4:杠杆平衡原理和杠杆的分类

1.杠杆平衡原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2.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L1>L2,F1

L1F2 费力杠杆

L1=L2,F1=F2 等臂杠杆

例3:如图3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在A点始终受一垂直作用于杠杆的力,在从A转动A/ 位置时,力F将()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例4:如图4所示,轻质杠杆OA的B点挂着一个重物,A端用细绳吊在圆环M下,此时OA恰成水平且A 点与圆弧形架PQ的圆心重合,那么当环M从P点逐渐滑至Q点的过程中,绳对A端的拉力大小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由大变小再变大

例5: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

o

P

M

Q

A

图12

图4

图3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知识点5:滑轮

1.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比较:

定滑轮:

(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特点: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F(或速度V F)=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

动滑轮:

(1)定义: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实质:动力臂(滑轮直径D)为阻力臂(滑轮的半径R)2倍的杠杆。

(3)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可以改变方向。

(4)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起,使用的力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同时S=nh

3.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原理:既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

(3)奇动偶定

奇动:指的是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上

偶定:指的是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上

例6:按要求给滑轮组绕线.(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

例7:小强想把一货物吊到楼上去,已知货物重1000 N,小强最大的拉力为300 N,如果使用滑轮组,至少需要几个滑轮?如何装配?

教学反思

三、本次课后作业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___________

龙文教育教务处

龙文教育课后作业

1.杠杆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

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

C.当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2.一根重100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A.50N

B.75N

C.25N

D.100N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B.杠杆的长度总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力臂

D.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4.某工人将木头一头抬起,另一头支在地上,在匀速上抬的过程中,该人所用的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那么力的大小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5.下列常用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吃饭用的筷子B.撬瓶盖的起子C.剪断钢丝的钳子D.拧螺帽的扳手

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支点为O,在已调平的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些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边各拿走一个钩码,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并静止B.不平衡,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不平衡,向逆时针力向转动D.仍保持平衡,但要转动

7.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

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

中这个直杆()

A. 始终是省力杠杆

B. 始终是费力杠杆

C. 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 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8.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9.如图8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A.500N B.250N C.300N D.800N

10.重力均为1N的A、B滑轮如图4所示组装,重物G重20N,绳端拉力为F.若不计摩擦,在匀速提起重物时,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A、B均为定滑轮,F=20N B.A、B均为动滑轮,F=5.5N

C.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F=10.5N

D.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F=9.5N

11.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人需用力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12.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13.如图,秤砣的质量为10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OB=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kg。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填“小

于、等于或大于”)。

14.小明和小华玩跷跷板,当小明坐在离支点2m处时,刚好能撬动小华,此时跷跷板在水平位置平衡.设小明体重为G1,小华体重为G2(G1<G2),则小华离支点的距离为m.若两人再拿同样重的铁球,则(填“小明”或“小华”)将下降.

15.如图所示,是某护城河上的一座吊桥,设吊桥的重力对转轴O的力臂为L1,绳子拉吊桥的力为F,拉力F对转轴O的力臂为L2,如果绳重、摩擦及风的阻力不计,那么在守桥士兵将吊桥由水平位置缓慢拉至图中虚线竖直位置的过程中,L1,L2 ,F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6.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7.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

24.用图13-3-4中所示的滑轮阻,将陷在泥地中的汽车拉出.若拉力F为900N,当匀速拉绳前进3m 时,汽车受到泥地的阻力是多大?汽车前进了多少m?(不计机械自身摩擦)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

杠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能根据一定标准对杠杆、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能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出实验方案, 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内容 杠杆概念的建立过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杠杆概念和杠杆平衡 条件的应用过程。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准备 铁架台、光滑圆轴、带刻度的杠杆、钩码一盒、弹簧称、铅球、自制杠杆(能 够让一质量为50 克的钩码吊起一铅球) 2、课件准备 古代埃及金字塔图(导入新课用)、猜测古代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图、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图、“大力士推小男孩”的(供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一段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录

像)?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投出一幅金字塔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什么图? 生: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师:作为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它的建造多年来一直是个谜,其中,最主要的谜团是:古代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的条件下,如何来搬运重达200 多吨的石块呢?(投出课本古代埃及人民搬运石块图。)师:现在,人们利用物理知识对它的建造进行了科学的猜测:聪明的古代埃及人民就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巨大的石块一步步地搬运到金字塔顶部的。以上只是人们的猜想,要解决问题光* 猜想行不行? 生:不行。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那段历史,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怎么样?生:好(兴高采烈地)。 (师出示自制教具:一省力杠杆、铅球、50 克重的钩码)师:让铅球代表巨大的石块,让小小的钩码的拉力代表人的拉力,让这一装置代表如图所示装置,现在,就让这一小小的钩码把沉重的铅球吊起,相信吗?生:相信(但也有个别学生微微摇头表示不信)。 师:好,咱们就让实验现象来证明吧,谁上来操作一下?(一生上讲台演示,钩码把铅球吊 起,当学生吊起铅球时,教师指着这一装置问其 他同学。)师:谁知道我们在物理上如何来称呼这类装置? 生:杠杆。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杠杆。 (板书课题:12、4 杠杆) [ 从学生熟悉的金字塔入手,并通过自制教具的模拟实验,成功地创设了情景, 既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激发起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自豪感,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3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与应用试题

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与应用 本次主题2019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与应用 本次课涉及 知识点 罗列 1、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2、知道滑轮的省力原理及应用 3、了解斜面的省力原理及常见的应用。 亲爱的同学们,在初中物理的知识架构中,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应用是一个较难的板块,不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所占得分值都不少;但这部分内容较多,我们只有把简单机械放在前面讲解,下一讲中才讨论功与机械联合的问题,会涉及到综合应用的问题。本单元在考卷中的分值在10分左右,甚至还会更高一下些;比如可以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作为实验题来考查,还可以把滑轮组的有关计算作为计算题或压轴题来考查,这个板块为必考内容,下面我们来分步讲解,同学们可要留心哟。 特别说明:烦请各位老师,在把本学案打印给学生之前,删除答案部分,谢谢。 一、基础点睛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下图所示羊角锤、啤酒瓶瓶盖的扳手等,都是曲臂杠杆。 2、明确杠杆的九要素 何为杠杆的九要素呢?可以简单记忆为:三点两臂两力加 两线,解释如下: 三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和支点。 两力----动力和阻力。 两臂----动力臂、阻力臂。

两线----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 3、理解杠杆的平衡 在力的作用下,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都属于杠杆的平衡状态。 如右图所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过程中,不论 是静止还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都叫杠杆的平衡。 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什么条件下,杠杆才会平衡呢?下面我们用 实验进行探究。 右图是常用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装置图,共分为四步,先调节杠 杆的平衡,接着改变钩码的个数和 力臂的大小连续两次实验,再在左侧改为用测力计斜拉代替钩码,经过几次的实验数据对比,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 F2L2 注意: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5、使用杠杆的目的 (1)省力: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属于省力的杠杆,如上图中的撬杠。 (2)、省距离: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属于费力杠杆,我们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省距离,例如人在钓鱼时的钓鱼竿,属于费力杠杆。 需要注意的是,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6、曲臂杠杆 在实际当中,杠杆好多都是曲臂的,这时我们要 注意找准它的力臂。如右图所示的刹车的脚踏板, 常用的指甲剪刀,都是曲臂的杠杆,请你找出 它们的动力臂与阻力臂好吗? (二)滑轮 1、滑轮的定义与形状

示范课《杠杆》教学设计

示范课的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执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知道杠杆的分类,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通过分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法制目标:结合天平、杆秤等计量器具介绍,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的五要素、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有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核桃钳、剪刀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1、让班内力气最大的一名男生和班内力气最小的一名女生上台分别捏粉笔头表演。 男生:空手捏粉笔头,结果没捏碎。 女生:使用钳子夹粉笔头,结果粉笔被捏碎。 提问:女生的力气比男生小为什么反而能把粉笔头捏碎呢? (学生讨论:因为女生用了钳子,钳子属于简单机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课件展示课题: 第十二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二、新课 (一)、杠杆 1、认识杠杆 (1)课件展示撬棒、跷跷板等图片,学生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①、这些工具都属于什么? ②、使用时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教案

杠杆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熟悉什么是杠杆。 2、了解并掌握杠杆原理。 3、能够灵活地运用杠杆。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是任意形状。 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钓鱼竿等,都是杠杆。 2、历史背景 关于杠杆的工作原理,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记载过。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关于天平平衡的记载。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3、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4、杠杆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变形式: F1:F2=L2:L1 5、分类 一类 支点在动力点和阻力点的中间,动力臂与阻力臂长度一致时,这类杠杆是等臂杠杆。 称为第一类杠杆。 二类 阻力点在动力点和支点中间。称为第二类杠杆。由于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 三类 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称为第三类杠杆。特点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然而能够节省距离。 6、其他类型 变形杠杆 像轮轴这类的工具也属于一种变形杠杆。就拿最简单的定滑轮来介绍,滑轮轴心好比支点,两端物体的拉力好比杠杆的两端施力,而如果滑轮是一个完美的圆,施力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杠杆是生活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扩展,也是我们后面学习滑轮等其它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教材的整体结构来看,杠杆这一节起到了一个联系前后知识点的纽带作用。作为力的应用——杠杆,是一种最简单机械之一,后面介绍的其他简单机械也是由杠杆引出,而复杂机械正是由简单机械所组成。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喜欢老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力和运动以及弹力、重力、摩擦力之后编排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力的知识. 杠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会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有层次地、有重心地、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实验得到结论还需教师给予指导。 (三)教学环境分析 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多媒体教学能创建物理情景,可以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得过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三)情态度与价值观 1、展示我国古代的舂和桔槔等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关注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3、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4、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规范作图。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图

(完整版)初二物理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

初二物理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 一、杠杆习题 1.图中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杆上标尺每格的长度相等,在杠杆的A处挂着4个均为10N的钩码,这时B处的拉力F是() A.30NB.20NC.40ND.25N 2.以下装置中,利用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A.斜面B.液压机C.天平D.连通器3.如图所示,杠杆的一端A为支点,在它的另一端B用力F将挂在C点的物体抬起,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 AC=15cm,CB=60cm,则动力F跟物重G之比是() A.1:4 B.4:1 C.1:5 D.5:1 4.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平衡 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 C.杠杆一定有支点 D.杠杆一定是直的 5.如右图所示,杠杆ab的中点挂一物体G,杠杆可绕轴a转动, 则水平拉力F的力臂应是() A.ac B.ab C.ad D.bd 6.1.5N的动力F1和15N的阻力F2作用在同一杠杆上,杠杆达到平衡,则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之比为() A.1∶1 B.10∶1 C.1∶10 D.无法比较 7.(多选)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B.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 D.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 8.如图所示杠杆,O是支点,中间挂一重物G,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加一个力F使杠杆平衡,并且所加的力要最小,则这个 力() A.就沿MQ方向B.就沿MP方向 C.应沿MN方向D.可沿任意方向 9.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CA的中点用细绳挂上一个质量为G的重物,为使杠杆在与竖直方向成45°角的位置处于静止,可在A端加不同方向的力,如F1、F2、F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F2

5年级科学《杠杆》一课教学案

5年级科学《杠杆》一课教学案 罗文甫2018.11 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原理,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认识一些变形杠杆工具。 2、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杠杆的作用。 难点:运用杠杆原理认识变形的杠杆工具。 二、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教学法。 首先通过撬石头激发学习兴趣,从中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得出结论。 三、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实验记录表格 2、小木棍、石头、字典、直尺、橡皮、杠杆尺及支架、砝码、剪子、镊子、羊角锤、带有钉子的木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举起一根棍子,学生猜测棍子的用途。 2、教师:“别小看一根棍子,它可具有神奇的力量。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 3、学生演示撬石头。其余学生说出看到的内容。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杠杆。 一根棍子,当我们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解开杠杆撬动石头的奥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杠杆上的三点 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重物)

(1)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撬石头装置。 (2)学生利用字典、、橡皮、直尺等材料制作一个杠杆。 (3)学生先用小拇指抬起重物,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重物。 (4)教师提问:撬重物时,哪些地方在起作用?(学生可能回答用手压的地方,下面垫橡皮的地方,压着字典的地方在起作用。)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并板书三点:力点、支点、重点。在小组中每人指出杠杆上的三点。 2、认识杠杆的作用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分组实验2(用直尺撬重物)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拇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处挂2个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2)分组实验 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 (3)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以厘米为单位计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计量。

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 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 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六人一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 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

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 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如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直接给出:其实被文具盒这个重物压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阻力点) 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 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教师用手在右边按下),这个点就是……(用力点)。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 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 杆尺才平衡。(由学生猜一猜,说说理由,然后教师按学生说的挂钩码) 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我们来个规定:杠杆尺左边挂钩码的'位置是阻力点,右边挂钩码的位置是用力点。等会研究的时候 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想挂几个钩码也随便你,但 是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 4、提出几点实验要求: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滑轮专题训练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滑轮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下列四种情景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F4的大小关系是() A.F2

F3的大小关系为() A.F1

五年级科学19《杠杆》教学案

《杠杆》教学案 一、教材分析: 《杠杆》是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内容,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杠杆——天平有了初步认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 所以,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用木棍撬石头”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重点确定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直尺撬字典的探究实验,层层推进,认识了解杠杆的具体作用,同时,使学生逐步把握如何正确地去认识和分析杠杆,得到科学方法的感受与体验。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研究活动兴趣浓厚。《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教材中安排的直尺撬起字典的实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仿做是没有难度的。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有层次地,有重点地,有目的地去进行探究实验,得到结论,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对杠杆的认识延伸拓展到对运用杠杆原理认识变形的杠杆工具,存在着一定的思维跳跃,需要在教师的提示和发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 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运用杠杆原理认识变形的杠杆工具。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原理,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认识一些变形杠杆工具。

2、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杠杆的作用。 难点: 运用杠杆原理认识变形的杠杆工具。 四、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教学法。 首先通过撬石头激发学习兴趣,从中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思路是: 在“实验探究”阶段,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一步通过实验认识杠杆的支点概念、三种类型和两个作用,为后来的自主研究打下基础;在“延伸拓展”阶段,通过教师的研究提示和小组的合作研究,达到对杠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考虑、讨论和动手实验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五、教学过程: 教与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1、实验记录表格 砝码、剪子、镊子、羊角锤、带有钉子的木板。

杠杆知识点-重难点-最新题目-杠杆教案

Lesson 1 杠杆 一、知识点梳理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支点一定在杠杆上面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 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用两端带相反方向箭头的实线也可以用来表示力臂)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 杠杆上量出力臂,也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 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 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 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杠杆》杠杆是一种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简单机械,涉及力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一节从内容设计上看,既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巩固,又是力学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扩展。本节课主要研究杠杆的基本概念及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探讨杠杆的平衡条件,最后理论结合实践,讲述杠杆的应用。 2知识地位 《杠杆》一节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节课的学习安排在力和运动以及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内容之后,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力学概念的基础上对力及二力平衡的应用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通过对杠杆的学习,能够为后面学习滑轮等其它机械运动及功和能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杠杆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简单机械之一,是力的一种基本应用,教材后面讲述的其他机械均可以由杠杆引出,从内容安排上既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讲解起来容易被中学生接受。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 九年级的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杂志、电视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接触过杠杆,对于杠杆现象有比较充分的生活感性认识,但可能描述不够科学严谨,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生活画面,加深体验,强调观察,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 2能力方面 学生对物理现象有基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能加以正确引导,能够相对正确独立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3 情感方面 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知识水平使他们对操作实验和趣味故事情有独钟,课堂上结合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故事或魔术,极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知欲,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课堂。 (三)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法;杠杆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 初三学生要记住杠杆的定义并不难,难的是真正的理解。他们对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对动力杠杆、阻力杠杆往往混淆不清。有时找不到动力和阻力,有时画不出力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杠杆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在教学当中怎样使学生真正理解杠杆及其五要素,包括力及力臂的正确画法,就是该节课设计和讲授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讲解中,教师需要从一开始就做严格标准的画图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耐心细致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用逐步启发的办法让学生自己理解“力的作用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等概念及画法。通过例题,习题,讲练结合,层层深入。 二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采用分---总---分---总的形式,从观察现象到分析问题,再讨论归纳, 1.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以目标为导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2.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课堂教学“三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受力分析以及杠杆滑轮专题训练

受力分析以及杠杆滑轮 专题训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

《受力分析以及杠杆、滑轮专题训练》主备人:宋明建【模块一受力分析】 1.已知物体A重500N,对A进行受力分析, 并画出A受力分析图。求出A所受支持力。 2.已知:A质量为30kg,受到拉力F=100N, 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A所受支持力。(g=10N/kg) 3.已知:V A=100cm3,ρA=3×103kg/m3 ,G B=1N. 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A所受支持力。 (g=10N/kg) 4.已知:A的重力为1000N, 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 并求出A所受浮力。 5.已知:A的质量为10kg, 求:A的重力是多少N(g=10N/kg) 如果A所受浮力为180N, 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 求出绳对A的拉力是多少N 6.已知:V A=20cm3,ρA=3×103kg/m3 , 求A的质量是多少重力是多少 如此时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 求物体A所受浮力 7.已知:物体A重30N, 所受浮力为20N,求A所受拉力 8.若F =50N,G A=10N,物体A匀速下滑, 求:墙对A的摩擦力 9.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画出木块B的受力示意图. 【模块二杠杆作图】 1. 以O 为支点质量忽略不计的杠杆挂上10N 重物A,杠杆同时还受另一个大小与F A不等、竖直向上的力F B作用,处于平衡. 在图9 中画出(1)F A的力臂L A;(2)F B的示意图并标示它的大小. 图9 2.如图9所示,课桌的重心在O点,若在课桌 的C点用力F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另 一桌腿A没有滑动。 ①请在图中画出桌子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以及 力F相对于A点的力臂l1; ②比较两力的大小:F G。(选填“大 于”、“小于”、“等于”)。 3.请在图16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 F的力臂1l和阻力2F 1 的示意图。 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①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11(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②图11乙中钩码重3N,请在图乙中画出F2的力臂. ③杠杆质量忽略不计,若用一个跟F2大小不等,且竖直向上的力F1作用,使杠杆处于平衡.请在图11乙中画出F1的示意图并标示它的大小. 图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1导学案

班级 课题 第九章 一、杠杆(1)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47 编制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星期二 使用者 教 学 流 程 具体内容 学法 指导 德育3分钟: 万里长城的故事,一块块巨石如何运上去? 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探究并掌握杠杆平衡条件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杠杆及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一、导入新课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撬起地球——阿基米德 二、新课教学 回顾知识,独立完成(5分钟) 探究一: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作法 1.观察右图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一试身手:画出下面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帮你理解: 1.动力和阻力:(请牢记)是外面的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 2.力臂的画法: 突出支点..和力的作用线..... :(口诀: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小组合作,展示分享(10分钟) 探究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重点) 杠杆的平衡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1: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 问题2: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呢? 实验前,要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从杠杆上读出 。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表达式: 明确目标 准确作答 教 学 流 程 三、中考链接 小组内对学反馈(7分钟) 1.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2.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 .杠杆一定有支点 C .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 D .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四、当堂检测 独立完成,反馈评价(14分钟) 1.(2015中考南宁)在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在扳手柄上套一节铁管,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拧下螺母,这样做的物理原理是:( ) A .减小阻力 B .增大动力 C .增大动力臂以增大动力 D .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 2.在下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 表示,画力臂正确的是 ( ) 3.如图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 为支点,AO =0.2m ,当在A 点悬吊一重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 =3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F 的力臂L 2,力臂L 2为多少? 4.作图题 四、课堂小结 写出知识点(4分钟) 五、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3 六、教后反思(我的收获) 注意规范作答 有效完成 神 木 五 中 八 年 级 物 理 导 学 案

八年级下册《杠杆》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杠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这些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杠杆知识是前面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重点的教学。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三、教学策略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

《杠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能根据一定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能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内容 杠杆概念的建立过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杠杆概念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过程。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准备 铁架台、光滑圆轴、带刻度的杠杆、钩码一盒、弹簧称、铅球、自制杠杆(能够让一质量为50克的钩码吊起一铅球) 2、课件准备 古代埃及金字塔图(导入新课用)、猜测古代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图、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图、“大力士推小男孩”的漫画(供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影片(一段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录像)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投出一幅金字塔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什么图? 生: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师: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它的建造多年来一直是个谜,其中,最主要的谜团是:古代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条件下,如何来搬运重达200多吨的石块呢? (投出课本古代埃及人民搬运石块图。) 师:现在,人们利用物理知识对它的建造进行了科学的猜测:聪明的古代埃及人民就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巨大的石块一步步地搬运到金字塔顶部的。以上只是人们的猜想,要解决问题光*猜想行不行? 生:不行。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那段历史,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怎么样? 生:好(兴高采烈地)。 (师出示自制教具:一省力杠杆、铅球、50克重的钩码) 师:让铅球代表巨大的石块,让小小的钩码的拉力代表人的拉力,让这一装置代表如图所示装置,现在,就让这一小小的钩码把沉重的铅球吊起,相信吗? 生:相信(但也有个别学生微微摇头表示不信)。 师:好,咱们就让实验现象来证明吧,谁上来操作一下?

杠杆与滑轮专题复习

杠杆专题复习 杠杆作图题归类例析 一、杠杆力臂的作法 一找点,二画线(必要时反向延长或正向延长力的作用线),三作垂线段(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四标符号(标上直角符号和大括号,并标上力臂的字母)。 点拨:杠杆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都必须在杠杆上,力臂和力的作用线必须垂直 例:如图所示,作出图中各杠杆的动力和阻力的力臂。 二、最大动力臂和最小动力的作法 例1:为使杠杆OA保持静止,画出在A点所加最小力F 1的示意图和阻力F 2 的力臂l2. 例2:如图丙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三、根据力臂画力的作法 例1:如下左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水平,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例2:如下右图所示,杠杆在力F 1、F 2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 1 为F 1 的力臂。请在图中 作出力F 1 。

四、情境设置题作图 例1: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所受动力F1的示意图。 例2:小华在动物园参观时,看到了如上图所示的场景,为使小熊猫不致于与石头相撞而受伤害,请你在杠杆AOB上作出使杠杆AOB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的最小力F1的示意图,图中O 为旋转点。 练习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2.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 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用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 3小明为了在取书时不把书架弄乱,设计了一个“方便书架”,每本书都加上一个“铁支 架”(如图甲所示)。 (1)若图甲中书本重3N,书本底部与铁支架的接触面积为20cm2, 则书本对铁支架的压强为 Pa。 (2)小明取书时,作用在按压块上的力始终与按压块垂直,铁支架 从图甲状态匀速转动到图乙状态的过程中,小明所用的力的大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1节杠杆学案

12.1杠杆学案 学习目标: ①了解杠杆及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②掌握杠杆的平衡的条件,能设计进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③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学习难点: 杠杆力臂的做图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杠杆 1、一个硬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臂: 3、画出下列各图中各个力的力臂 FI F Fz 自学指导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2、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尖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两端的平 ②实验步骤(详见P77)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杠若杠杆的右端 杆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则平衡螺母应该向_______ 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学指导三:生活中的杠杆 1、省力杠杆:结构特征:Li> l_2, ____________ F1 _______________ F 2。特点:使用时可以、但要一 ____ °应用举例: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2、费力杠杆:结构特征:LvL2, Fi __________ F2。特点:使用时可以____________ 、但要一 ____ °应用举例: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3、等臂杠杆:结构特征:Li= L2, Fi __________ Fa。特点:使用既不___________ 、也不__ __ °应用举例:__________ ° 4、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_____________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字母) A B ------- C 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