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直线运动高考专选题

直线运动高考专选题

直线运动高考专选题
直线运动高考专选题

直线运动高考专选题

(06江苏理综)17.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 /s

B .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 /s

C .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 /s

D .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 /s

(06上海物理)4.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 表示测

得的时 间,矩形

OAED 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 的长度表

示 .P 为DE 的中点,连接OP 且延长交AE 的延长线于B ,则AB 的长度表

示 . (06上海物理)20、(l0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

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

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 1=40

m/s ,然后再减速到V 2=20 m/s ,

t 1 = 11a v = …; t 2 = 21

21a v v - = …; t= t 1 + t 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06广东物理)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

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

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06四川理综)14.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B.2

vt C.2vt D.不能确定 (06全国理综Ⅱ)16.频率一定的波源在空气中向若静止的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 表示声源的速度,V 表示声波的速度(u V <), ν表示接收器收到的频率。若u 增大,则:( )

A .ν增大,V 增大

B .ν增大,V 不变

C .ν不变,V 增大

D .ν减小,V 不变

(06重庆理综)22.(2)某同学用题22图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 。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22图3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 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 :由,2121T S S g -=,2232T S S g -=……,,2565T

S S g -=取平均值g=8.667 m/s 2; 方法B :由,32141T S S g -=

,32252T S S g -=,32363T S S g -=取平均值g=8.673 m/s 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 1、S 2、S 3、S 4、S 5、S 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 中有__________;方法B 中有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A 或B )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05广东)11.(9分)⑵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0s ,其中S 1=7.05cm 、S 2=7.68cm 、S 3=8.33cm 、S 4=8.95cm 、S 5=9.61cm 、S 6=10.26cm ,则A 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 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5全国Ⅰ)23.(16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m d 50.01=,“竖直高度”m h 0.11=;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

离”m d 00080.02=,“竖直高度”m h 10.02=。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05广东理综)32.(3分)“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克测量海水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 ,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试计算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

(04广东)9.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2

10/g m s =):( )

A. 1.6m

B. 2.4m

C. 3.2m

D.4.0m

(03江苏)18.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 的半圆弧由a 点运动到b 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0;O

B 2r ,向东;π

r

C r,向东;πr

D 2r,向东;2r

(02上海)8.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

(01上海)13.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汽车的速度是 m/s。

图A

图B

(01上海)17.(7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 4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

(2)AD段的加速度为 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00上海)9.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

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

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2t 以及时刻5t 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1t 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3t 和时刻4t 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4t 和时刻5t 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00上海)12.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与60°角的方向上,所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倍。

(99全国)14.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 ____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 取为10m/s 2

,结果保留二位数)

(96全国)9.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米/秒,1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米/秒。在这1秒钟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秒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秒2

(94全国)1.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图19-1中图:( )

(92全国)13.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 .s

B .2s

C .3s

D .4s

17.B 4.平均速度,末速度

20. 解:不合理。

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 1=10s ,t 2=2.5s ,总位移 s 0=275m >s 。故不合理。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 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 ,则:

222212

22v v v s a a -+= 解得: v =36m/s

又 t 1=1v a =9s t 2=22

v v a -=2 s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 t =t 1+t 2=11s

2.C 14.B 16. B

22.S 1,或S 6 37.5,193.5

S 1, S 2, S 3, S 4, S 5, S 6或37.5,69.0,100.5,131.5,163.0,193.5

B

偶然

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

11.⑵0.86,()()2

1236549T S S S S S S a ++-++=,0.64

23.用a 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t 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

v 2=2ad 2 ①

v 2=2gh 2 ②

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 ,令V 表示在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 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地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

V 2=2ad 1 ③

V 2=2gH ④ 由以上各式可得2

12d d h H = ⑤ 代入数值,得 H =63m ⑥

32.答案:设s 为超声波往返的距离,h 为海水的深度有

s =vt =1500×8=12000m

h =s/2=6000m

9.C 18.B 8.C 13.17,17.9

17.(l)如图所示,(2)a AD=5m/s2,v ax=1.39m/s 9.C 12.0.58(或3/3)14.1.7或1.8

9.A、D 1.D 13.B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2019-2019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对于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这篇直线运动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

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最新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如图所示,一木箱静止在长平板车上,某时刻平板车以a = 2.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 9m/s时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25,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静擦力相等(g取10m/s2)。求: (1)车在加速过程中木箱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木箱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的大小 (3)要使木箱不从平板车上滑落,木箱开始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最小距离。 【答案】(1)(2)4s;18m(3)1.8m 【解析】试题分析:(1)设木箱的最大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则木箱与平板车存在相对运动,所以车在加速过程中木箱的加速度为 (2)设木箱的加速时间为,加速位移为。 (3)设平板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则 达共同速度平板车的位移为则 要使木箱不从平板车上滑落,木箱距平板车末端的最小距离满足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2.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立即采取紧急刹车,其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假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0s,汽车制动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制动8s后的速度是多少 (2)汽车至少要前行多远才能停下来? 【答案】(1)0(2)105m

【解析】 【详解】 (1)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v 0=108km/h=30m/s ,由v t =v 0+at 得汽车的制动时间为:003065t v v t s s a ---= ==,则汽车制动8s 后的速度是0; (2)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 1=v 0t 0=15m ; 汽车的制动距离为:023******* t v v x t m m ++?= == . 则汽车至少要前行15m+90m=105m 才能停下来.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3.某人驾驶一辆小型客车以v 0=10m/s 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发现前方s =15m 处有减速带,为了让客车平稳通过减速带,他立刻刹车匀减速前进,到达减速带时速度v =5.0 m/s .已知客车的总质量m =2.0×103 kg.求: (1)客车到达减速带时的动能E k ; (2)客车从开始刹车直至到达减速带过程所用的时间t ; (3)客车减速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 . 【答案】(1)E k =2.5×104J (2)t =2s (3)f =5.0×103N 【解析】 【详解】 (1) 客车到达减速带时的功能E k = 12mv 2,解得E k =2.5×104 J (2) 客车减速运动的位移02 v v s t +=,解得t =2s (3) 设客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v =v 0-at ,f =ma 解得f =5.0×103 N 4.如图,AB 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R =1.25m 的1/4光滑圆弧轨道,OA 为其水平半径,圆弧轨道的最低处B 无缝对接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轨道内表面最高点A 由静止释放.已知小球进入水平轨道后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g 取 10m/s 2.求: (1)小球经过B 点时的速率;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直线运动

2019年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

2017高考真题汇编-专题1 直线运动

专题1 直线运动 1. (2017浙江卷)4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连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瓢泼大雨,雷电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秒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 A. m 2106? B. m 4106? C. m 6106? D. m 8106? 答案:A 解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s m c /100.38?=,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340m/s , 所以由运动学公式,声波与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差?t=s/v - s/c,所以s=v ?t=680m,故选 A. 2. (2017浙江卷)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 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 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 图如图所 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20s m B. 2/6s m C. 2/5s m D. 2 /4s m 答案:C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m t v x 51=?=, 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2110m x x x =-= ,由运动学公式得出 222ax v = a=5m/s 2故选C. 3.(2017全国卷Ⅰ)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0.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 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 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求油滴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 1和v 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 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 、A 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答案:(1)2012v v gt =- (2)0022111 1[22()]4v v E E gt gt =-+ 011)v t g >+ 解析:本题考查带电油滴在电场、重力场中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英语高考备考计划3篇

英语高考备考计划3篇 (2083字) 高考英语命题的趋势是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因此,高三复习不应只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复习过程我们必须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届学生的英语水平。基于以上对高考的认识,在顾问王京华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高三英语协作组集体讨论并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XX年高考的工作计划。 一、计划的出发点:面对高考,我主要有以下一些想法: 1.通过我学生的调查,了解了学生的困难所在并与协作组讨论,我们准备把研究的重点锁定在高考 考试说明所要求掌握的词汇上,在单词的音形义用四方面上下大工夫,加强阅读与写作的指导,认真研究近3-5年的高考试卷,想方设法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对复习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有督促,有检查,有检测。教师的工作必须做得细致,再细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对留给学生的每项作业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要总怪学生不爱学自己这一科,要多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不学,要多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在以往高考备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在复习的理念,方法,练习的选择等等多方面都要进行反思。 今年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1.暑假作业内容(新老词汇+阅读) 2. 早读的利用(回归课本) 3.周二、周四晚6:40-7:00的自习利用(听力) 4.阅读作业的留法(必做+选做) 二、总体思路 1、注重词汇复习 复习的重点放在高一、高二教材词汇的巩固上。要求学生利用早读和课下时间重读教材。教师必须把好检查验收关,确保中等以上的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读熟教材,以熟读促进单词的掌握和语感的增加。对于各册课本中出现的重点短语,每位教师分工包块负责摘录,打印并下发给学生。 2、抓好语法复习 对每一类语法项目的复习我们要求分三个板块进行:复

(完整)高考物理磁场经典题型及其解题基本思路

高考物理系列讲座——-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 【专题分析】 带电粒子在某种场(重力场、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还是物体的动力学问题 电场力、磁场力、重力的性质和特点:匀强场中重力和电场力均为恒力,可能做功;洛伦兹力总不做功;电场力和磁场力都与电荷正负、场的方向有关,磁场力还受粒子的速度影响,反过来影响粒子的速度变化. 【知识归纳】一、安培力 1.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安培力. 【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中定向移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磁场对这些定向移动电荷作用力的宏观表现即为安培力. 2.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sinθ;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即θ = 900,此时安培力有最大值;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即θ=00,此时安培力有最小值,F min=0N;0°<θ<90°时,安培力F介于0和最大值之间. 3.安培力公式的适用条件; ①一般只适用于匀强磁场;②导线垂直于磁场; ③L为导线的有效长度,即导线两端点所连直线的长度,相应的电流方向沿L由始端流向末端; ④安培力的作用点为磁场中通电导体的几何中心; ⑤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如果是磁体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则通电导体对磁体有反作用力. 【说明】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导线与B垂直和平行的两种情况. 二、左手定则 1.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和磁场B的方向、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定. 2.用左手定则判定安培力方向的方法: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平面跟磁感线和导线所在平面垂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3.安培力F的方向既与磁场方向垂直,又与通电导线方向垂直,即F总是垂直于磁场与导线所决定的平面.但B与I的方向不一定垂直. 4.安培力F、磁感应强度B、电流I三者的关系 ①已知I、B的方向,可惟一确定F的方向; ②已知F、B的方向,且导线的位置确定时,可惟一确定I的方向; ③已知F、I的方向时,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不能惟一确定. 三、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1.洛伦兹力的公式:F=qvBsinθ; 2.当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互相平行时,F=0; 3.当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互相垂直时,F=qvB; 4.只有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才有可能受到洛伦兹力作用,静止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力一定为0; 四、洛伦兹力的方向 1.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方向可用左手定则来判定; 2.洛伦兹力f的方向既垂直于磁场B的方向,又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v的方向,即f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直线运动知识点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直线运动知识点 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以下是直线运动知识点,请考生学习。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 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 4.末速度Vt=V 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Vt2)/2]1/2 6.位移s=V平 t=V 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 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考试用书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 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 ot-gt2/2 2.末速度Vt=V 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直线运动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预祝考生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

直线运动之图像专题 高考真题解析

直线运动 图像专题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一、单选题未命名 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t =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汽车的速度为20m/s 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 C .刹车过程经过3s 时汽车的位移为10m D .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三(4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D 、由图象可得211010x v =-+,根据22 02v v ax -=可得:2 20122v x v a a =- 解得:a =﹣5 m/s 2,v 0=10 m/s ,AD 错误; B 、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0 02s v t a -= =,B 错误; C 、汽车经过2 s 停止,因而经过3 s 时汽车的位移为x =10 m (要先判断在所给时间内,汽车是否已停止运动),C 正确。 2.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 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 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浙江卷带解析)【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在0﹣4s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4s末开始运动,则5s内位移不为零,则拉力做功不为零.故A错误. B、4s末拉力为4N,摩擦力为4N,合力为零.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6s~9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f=μmg,解得.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图线分析出物体的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3.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重庆卷带解析)【答案】D 【解析】

2019年高考英语 备考策略及工作计划

庄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精神,我们要安排学习、讨论和感悟;英语组成员对两次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要深入学习;对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要仔细研读;对《新课程标准》(2011版、2017版)、《18年考试大纲》和18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I\II\III 卷)要有深入研究和探讨;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近三年高考题为指导,以《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学生实际,探索适合复读生的有效方法;要狠抓基础,以学定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实施分层次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强化考练安排,及时查缺补漏;注重人文关怀,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密切关注高考动态,积极收集最新有用材料。通过系统扎实的复习,力争学生在高考中英语成绩能有较大提高;要参加市、县、校三级组织的各种教育专业培训和网络培训学习;要积极参加赛课活动和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等教研活动;要主动承担课题研究、微课制作、英语教学报告讲座、第二课堂、竞赛辅导等工作;对高三一学年各阶段性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要有所了解,以加强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的有序性。 二、学情分析: 1

本届学生生源整体较好,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学校,但是学习习惯和行为差异较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成绩差距较大,在高二县级统测中,最高分133分,最低分18分,90分以上学生大约只有160人,70-80分学生人数最多,学生基础整体不牢靠,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学习习惯较差,书写随意,做题不规范,不严谨;不勤于动手,不勤思考,满足于选A、B、C、D,不认真进行题目分析,意志和毅力欠缺;对复习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积极,补弱意识不强,明知自己不足,不想对策。在两年的高中英语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提高,但同时部分学生没有明显提高,使用英语准确性差,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百出,少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中普遍存在单词积累太少、,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还未养成。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差距在试卷上得到一定的呈现。大多数学生在语法和词汇、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得分率比较低,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英语课程核心素养,落实考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三、复习安排 1、第一阶段复习(2018.09—2019.03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完成高一、高二英语教材及语法复习的内容和一轮英语复习资料,主要包括考纲规定的3500单词和短语以及基本句型;教材的系统复习,还要指导学生完成《创新方案》第一遍的记忆、作业工作。教法上要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讲练结合,讲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内容。 2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取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答案】(1)0.2;(2)5.6N;(3)56m。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4~6s内加速度: 物体在4~6s内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μ=0.2 (2)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0~4s内加速度: 又由题意可知:物体在0~4s内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F=5.6N (3)物体在0~14s内的位移大小在数值上为图像和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则有:

【点睛】 在一个题目之中,可能某个过程是根据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另一个过程是根据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或者同一个过程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同时分析,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 处理.在这类问题时,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桥梁. 2.如图所示,一个带圆弧轨道的平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光滑圆弧MN 的半径为R =3.2m ,水平部分NP 长L =3.5m ,物体B 静止在足够长的平板小车C 上,B 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的左端紧贴平台的右端.从M 点由静止释放的物体A 滑至轨道最右端P 点后再滑上小车,物体A 滑上小车后若与物体B 相碰必粘在一起,它们间无竖直作用力.A 与平台水平轨道和小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4,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物体A 、B 和小车C 的质量均为1kg ,取g =10m/s 2.求 (1)物体A 进入N 点前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体A 在NP 上运动的时间? (3)物体A 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1)物体A 进入N 点前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N ; (2)物体A 在NP 上运动的时间为0.5s (3)物体A 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3316 m 【解析】 试题分析:(1)物体A 由M 到N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 A gR=m A v N 2 在N 点,由牛顿定律得 F N -m A g=m A 联立解得F N =3m A g=3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A 进入轨道前瞬间对轨道压力大小为:F N ′=3m A g=30N (2)物体A 在平台上运动过程中 μm A g=m A a L=v N t-at 2 代入数据解得 t=0.5s t=3.5s(不合题意,舍去) (3)物体A 刚滑上小车时速度 v 1= v N -at=6m/s 从物体A 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过程中,小车、物体A 组成系统动量守恒,而物体B 保持静止 (m A + m C )v 2= m A v 1 小车最终速度 v 2=3m/s 此过程中A 相对小车的位移为L 1,则 2211211222mgL mv mv μ=-?解得:L 1=94 m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试题经典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试题经典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倾角为θ的斜面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在D 处平滑连接,斜面上AB 的长度为3L ,BC 、 CD 的长度均为3.5L ,BC 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如图,4个“— ”形小滑块工件紧挨在一起排在斜面上,从下往上依次标为1、2、3、4,滑块上长为L 的轻杆与斜面平行并与上一个滑块接触但不粘连,滑块1恰好在A 处。现将4个滑块一起由静止释放,设滑块经过D 处时无机械能损失,轻杆不会与斜面相碰。已知每个滑块的质量为m 并可视为质点,滑块与粗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滑块1刚进入BC 时,滑块1上的轻杆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2)4个滑块全部滑上水平面后,相邻滑块之间的距离。 【答案】(1)3sin 4 F mg θ=(2)43d L = 【解析】 【详解】 (1)以4个滑块为研究对象,设第一个滑块刚进BC 段时,4个滑块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4sin cos 4mg mg ma θμθ-?= 以滑块1为研究对象,设刚进入BC 段时,轻杆受到的压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 sin cos F mg mg ma θμθ+-?= 已知tan μθ= 联立可得:3 sin 4 F mg θ= (2)设4个滑块完全进入粗糙段时,也即第4个滑块刚进入BC 时,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 这个过程, 4个滑块向下移动了6L 的距离,1、2、3滑块在粗糙段向下移动的距离分别为3L 、2L 、L ,由动能定理,有: 21 4sin 6cos 32)4v 2 mg L mg L L L m θμθ?-??++= ?( 可得:v 3sin gL θ= 由于动摩擦因数为tan μθ=,则4个滑块都进入BC 段后,所受合外力为0,各滑块均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 第1个滑块离开BC 后做匀加速下滑,设到达D 处时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

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我们高三年级即将进入了第一轮复习。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全面梳理知识点呢?下面我针对本年级学情,谈谈我的复习备考方案以及实施的效果和其间出现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反映以及几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当前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如下: 1.多选题失分多,说明词汇掌握不牢不准,同时也有读不懂句子意思的因素。 2.文章读不动,说明词汇量不够,阅读理解能力差。 3.完成句子得分低,说明句法意识欠缺。 4.答题时间不够,说明缺乏训练。 二.复习方案 这一阶段是单元同步复习阶段,也就是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新课标为指导开展的复习。它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必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顺利迁移。时间较长,内容较细。 1.词汇方面:按模块分单元复习,归纳总结各单元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在 单元复习的同时注重整个高中相关知识的链接。力求做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原来分散在各单元中的词汇、知识点加以梳理、归纳,构筑完整的中学英语知识体系;再以题型为线索,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完成由知识记忆向能力运用的成功过渡,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打好词汇基础。以复习材料《高考365》为基础,适当增加相关内容。 2.语法方面:穿插分类进行语法复习。先句法后词法。首先让学生掌握英语的 基本句子结构,对英语语法学习的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根据每单元的语法要求系统的复习每一个语法项目,使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复习材料《高考365》为基础,根据高考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出适当的删减。 3. 在掌握基础词汇和语法的同时,穿插写作和阅读方面的练习,写作训练从简 单句开始,到并列句、复合句,到措辞技巧,再到段落、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 4. 在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利用周练和月考的机会,对已复习过 的知识进行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和提高。并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及短语进行考查。 三.复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高二期末的复习,一部分同学找到了感觉,尤其是完成句子,正在逐步形成句法观,词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部分同学对英语学习有了信心。但问题也很突出: 1. 复习速度慢,课拉不动。一个早自习复习一个单元的词汇完不成,语言点、 句型最少两节课,课时训练一节课,两单元一次测试,评讲两节课,一周充其量能复习完两个单元。 2. 该记的内容记得慢,忘得快,复习的效率不高。好不容易复习完一个项目, 前面的又忘了。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货车A 正在公路上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 时,两车距离仅有75 m . (1)若此时轿车B 立即以2 m/s 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货车A 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轿车B ;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货车A 发现轿车B 开始到撞上轿车B 的时间. (2)若货车A 司机发现轿车B 时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了避免碰撞,在货车A 刹车的同时,轿车B 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轿车B 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答案】(1)两车会相撞t 1=5 s ;(2)222 m/s 0.67m/s 3 B a =≈ 【解析】 【详解】 (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A 、B 两车相距最近或相撞. 设经过的时间为t ,则:v A =v B 对B 车v B =at 联立可得:t =10 s A 车的位移为:x A =v A t= 200 m B 车的位移为: x B = 2 12 at =100 m 因为x B +x 0=175 m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题20套(带答案)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题20套(带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倾角为θ的斜面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在D 处平滑连接,斜面上AB 的长度为3L ,BC 、 CD 的长度均为3.5L ,BC 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如图,4个“— ”形小滑块工件紧挨在一起排在斜面上,从下往上依次标为1、2、3、4,滑块上长为L 的轻杆与斜面平行并与上一个滑块接触但不粘连,滑块1恰好在A 处。现将4个滑块一起由静止释放,设滑块经过D 处时无机械能损失,轻杆不会与斜面相碰。已知每个滑块的质量为m 并可视为质点,滑块与粗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滑块1刚进入BC 时,滑块1上的轻杆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2)4个滑块全部滑上水平面后,相邻滑块之间的距离。 【答案】(1)3sin 4 F mg θ=(2)43d L = 【解析】 【详解】 (1)以4个滑块为研究对象,设第一个滑块刚进BC 段时,4个滑块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4sin cos 4mg mg ma θμθ-?= 以滑块1为研究对象,设刚进入BC 段时,轻杆受到的压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 sin cos F mg mg ma θμθ+-?= 已知tan μθ= 联立可得:3 sin 4 F mg θ= (2)设4个滑块完全进入粗糙段时,也即第4个滑块刚进入BC 时,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 这个过程, 4个滑块向下移动了6L 的距离,1、2、3滑块在粗糙段向下移动的距离分别为3L 、2L 、L ,由动能定理,有: 21 4sin 6cos 32)4v 2 mg L mg L L L m θμθ?-??++= ?( 可得:v 3sin gL θ= 由于动摩擦因数为tan μθ=,则4个滑块都进入BC 段后,所受合外力为0,各滑块均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 第1个滑块离开BC 后做匀加速下滑,设到达D 处时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

专题一直线运动 『经典特训题组』 1.如图所示,一汽车在某一时刻,从A点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B、C两点,已知AB=3.2 m,BC=1.6 m,汽车从A到B及从B到C所用时间均为t=1.0 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8 m/s2 B.汽车恰好停在C点 C.汽车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2.4 m/s D.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度为3.2 m/s 答案C 解析根据Δs=at2,得a=BC-AB t2=-1.6 m/s 2,A错误;由于汽车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所以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 B=AC 2t=2.4 m/s,C正确;根据v C=v B+ at得,汽车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 C=0.8 m/s,B错误;同理得v A=v B-at=4 m/s,D错误。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 B.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比a车的大 C.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答案A

解析在t1时刻之前,a车在b车的前方,在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两者相遇,说明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A正确;根据x-t图线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错误;由x-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D错误。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解析根据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运动时间相同,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正确,C错误;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以用v1+v2 2来表示,由图象可知乙的位移小于初速度为v2、 末速度为v1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1+v2 2,B错误;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甲、乙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错误。 4.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图象(其中v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处运动至x=x0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高三英语备考计划

高三英语备考计划 高三英语组备考计划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一轮备考中,我们全组三位老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以市教研室及学校整体部署的计划措施为指南,全体老师心往一处使,集大家的智慧,以摧城拔寨的气势来迎接高考复习的挑战。老师们牢固树立了“既然选择了自己的工作,干好这项工作就是自己的职责,并非为他人服务”的理念,这样我们的工作就积极主动,就乐于奉献自己的一切。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以“务实高效的学案导学”为主的课堂高效复习方法,圆满地完成了我们的一轮复习教学任务。回顾刚刚过去的一轮复习,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多,但也真的获得了人生价值的升华、幸福快乐着。我们三位老师不计个人得失,克服人手少、备课内容多的情况,利用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集可用的料,然后筛选编选有针对性的学案,全方位给学生提供能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材料。每周按学校的布置及时有效的找弱科学生谈心,帮助找出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今天在这里我主要将我们高考一轮备考过程中的得与失向各位做一汇报,期望得到同行们指点迷津。 一轮复习的总结与体会经过了高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在基本词汇,语法结构,以及篇章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但是,学生还有很多问题,部分同学对于较难语法结构和长难句较为模糊,不能准确合理的分析句子结构。部分学生不能娴熟运用各种句型,书面表达结构和句型单一,无法拿到较高的分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句型结构,但是遣词造句的能力还需要在教师合理的指导和学生有效持之以恒的习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阅读表达中学生答题错误率高,还需要我们做出大量的工作。教师通常只重视题目的结果,缺乏对学生的启发、点拨和指导。对于教学对象在复习中的真实需要缺乏调查,不十分明确教学主体应该是哪些学生。部分教师课堂包办太多,学生自主时间少,教学效率不高。针对上述事实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在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中,努力做好了以下几点:一):认真研究学习甘肃省考试说明,明确备考的方向。 通过研究学习考试说明,我们特别分析明确了2020年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那就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突出语篇,强化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培养学生能力; 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敏捷的思维能力; 熟练的应试技巧。要帮助学生:总结语言运用规律,提升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解题能力。课堂教学要高效、有序; 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 各项练习要材料新颖、鲜活、规范。复习目的是巩固知识、查缺补漏,总结规律、提升能力。要在一轮复习的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上。并分别针对听力、基础知识、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的复习进行了指导和要求。 二):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与措施:简要概括如下: 1.把重要英语语法形成网络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到位,运用自如。让学生通过背诵老师精选出的优美英语句子来强化语法体系网络。通过语法网络提升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高考物理知识专题整理大全二:直线运动

二、直线运动 一、知识网 概念 1、质点: ⑴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⑵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只考虑平动或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不计这两种情况。 2、位置、位移和路程 ⑴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处的确定的点,可用坐标来表示。 ⑵位移: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大小则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⑶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在时间轴上可用一个确定的点来表示。如“第3秒末”、“第5秒初”等 ⑵时间:指两时刻之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如:“第2秒内”、“1小时”等 4、速度和速率 ⑴平均速度:①v=Δs/Δt ,对应于某一时间(或某一段位移)的速度。 ②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Δs 的方向相同。 ③公式2 0t v v v += ,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才适用。 ⑵瞬时速度:①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②当Δt 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为瞬时速度。 ③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在那一时刻(或位置)的运 动方向。 ④简称速度

⑶平均速率:①质点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率。 ②平均速率是标量。 ③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④平均速率是表示质点平均快慢的物理量 ⑷瞬时速率:①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是标量。 ③简称为速率。 5、加速度 ⑴速度的变化:Δv=v t-v0,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⑵加速度:①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②公式:a=Δv/Δt。 ③是矢量。 ④在直线运动中,若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质点

高考物理知识专题整理大全二:直线运动

二、直线运动 1、质点: ⑴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⑵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只考虑平动或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不计这两种情况。 2、位置、位移和路程 ⑴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处的确定的点,可用坐标来表示。 ⑵位移: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则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⑶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在时间轴上可用一个确定的点来表示。如“第3秒末”、“第5秒初”等 ⑵时间:指两时刻之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如:“第2秒内”、“1小时”等 4、速度和速率 ⑴平均速度:①v=Δs/Δt ,对应于某一时间(或某一段位移)的速度。 ②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Δs 的方向相同。 ③公式2 0t v v v += ,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才适用。 ⑵瞬时速度:①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②当Δt 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为瞬时速度。 ③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在那一时刻(或位置)的运动方向。 ④简称速度 ⑶平均速率:①质点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率。 ②平均速率是标量。 一、知识网络 概念

③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④平均速率是表示质点平均快慢的物理量 ⑷瞬时速率:①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是标量。 ③简称为速率。 5、加速度 ⑴速度的变化:Δv =v t -v 0,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⑵加速度:①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②公式:a =Δv/Δt 。 ③是矢量。 ④在直线运动中,若a 的方向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同,质点做匀加速运动;若a 的方向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匀减速运动 6、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称物体 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⑵匀速直线运动只能是单向运动。定义中的“相等时间”应理解为所要求达到的精度范围内的任意相等时间。 ⑶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它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⑷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①t s v = ,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②s=vt ,位移跟时间成正比关系。 ⑸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还可以用图象直观描述。 ①s-t 图象(位移图象):依据S = vt 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的位移, 位移S 与时间t 成正比。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 这条直线是表示正比例函数。而直线的斜率即匀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有tg α= =S t v )所以由位移图象不仅可以求出速度, 还可直接读出任意时间内的位移(t 1时间内的位移S 1)以及可直接读出发生任一位移S 2所需的时间t 2。 ②v-t 图象,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所以它的 速度图象是平行时间轴的直线。直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 例题: 关于质点,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 (B)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其大小与形状可以不考虑时,可以视为质点 (C)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在研究其运动规律时,可以视为质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用一个有质量的点代表整个物体,以确定物体的位置、研究物体的运动,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时采用的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把物体视为质点是有条件的,条件正如选项(B)和(C)所说明的。 答:此题应选(B)、(C)。 例题: 小球从3m 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4m (B)3m,1m (C)3m,2m (D)4m,2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