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6180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

开设学期:第2学期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了解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为以后学习物联网关键技术打下基础。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课程的目标:

1.了解物联网相关技术基本概念、定义和工程方法;

2.掌握感知层、传输层、管理层等应用的典型关键技术;

3.熟悉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和智能物流等综合应用项目实现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在工程应用中采取的典型技术方法。

2.难点:理解物联网时间同步、定位和信号处理的典型算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互动、课堂指导、课后作业和辅导答疑。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物联网概述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理解物联网的相关概念;掌握物联网的理论基础,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体系标准;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教学内容:

一、发展的社会背景

二、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背景

三、物联网的定义与主要技术特征

四、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五、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

第二章RFID与物联网应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了解RFID的历史和现状;掌握RFID的工作原理,RFID系统的构成和工作过程;掌握RFID的技术特点和解决标签冲突的常用方案;理解RFID在物联网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一、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背景

二、条形码简介

三、磁卡与IC卡应用

四、RFID

五、RFID应用系统结构与组成

六、RFID标签编码标准

第三章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传感器发展历史,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平台,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操作系统,掌握常用无线组网技术,理解无线传感网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传感器

二、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

三、无线传感网络

第四章物联智能设备与嵌入式技术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物联智能设备和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了解嵌入式系统原理、以及物联网智能设备基本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教学内容:

一、智能设备的研究与发展

二、嵌入式技术发展的基础——集成电路

三、嵌入式技术的研究发展

四、RFID读写器与中间件软件设计

五、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六、可穿戴计算机研究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七、智能机器人研究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知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技术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发展过程与关键技术,以及互联网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二、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

四、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五、接入技术

六、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第六章移动通信技术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知道3G/4Gr 技术特点、M2M技术、及其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三、3G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第七章位置信息、定位技术与位置服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定位系统基本知识和常见的定位系统和定位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知。

教学内容:

一、位置信息与位置的服务

二、物联网中的位置服务

三、定位系统

第8章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物联网数据特点,掌握物联网海量数据存储、数据融合、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了解智能决策与智能控制技术。

教学内容:

一、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三、物联网海量数据存储与支计算

四、物联网数据融合技术

五、物联网中的智能决策

第9章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物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四个重要关系问题,了解物联网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物联网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教学内容:

一、物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四个重要关系问题

二、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三、RFID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

第10章物联网应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与智能医疗四种典型的物联网应用,理解典型的物联网系统组成与体系结构,掌握物联网系统基本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

教学内容:

一、智能电网

二、智能交通

三、智能医疗

四、智能物流

五、其他教学环节

1.辅导答疑,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2.作业以课后习题为主,每两周交一次作业。

六、考核要求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最终成绩采取百分制,课堂考勤占10%,作业成绩20%,期末考试占70%。

七、选用教材

《物联网工程导论》吴功宜,吴英,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9月第1版.

八、参考书目

1.《物联网技术应用》刘海涛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物联网导论》刘云浩,科学出版社,2010.

3.《物联网技术导论》王汝传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周洪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5.《物联网理论与技术》杨刚,科学出版社,2010.

执笔人:张玉霞

审核人:邵泽云

审定人:郭涛

时间:2016年9月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时/学分:48 / 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开课专业:游戏开发 选用教材: 《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五版),Roger S. Pressman,机械工业出版社; 《软件工程》(原书第六版),Ian Sommerville,机械工业出版社; 《面向对象与传统软件工程》(原书第五版),Stephen R. Schach,机械工业出版社。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B.Bruegge,A.H.Dutoit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和软件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教学目的旨在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其他课程如:软件需求过程、软件分析与设计和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启发学生把握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和运用软件分析、设计的常用方法、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方法以及质量保证方法等,来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是软件工程导论性质的课程,所以它比较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与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相关的各阶段的工作。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含义、它的主要作用、软件开发的过

程、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和可能采用的一些技术手段和方法,并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思想。课程完成后,学生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指导软件开发实践,并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软件工程其他相关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并至少给出一些章节的启发式教学内容的设计。 制作电子教学课件,运用课件进行教学。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占40% )和期末卷面成绩(占60%),期末考试采用开卷。

重庆大学研究生《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重庆大学软件学院

重庆大学研究生《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 课程编码:(在MIS系统中的课程编号) 2、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3、适用的学位类型:学术型博士/硕士 4、先修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分析》 5、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朱少民、左智,软件过程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韩万江等,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3)任永昌著,软件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 6、课程简介及主要内容(500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全过程,深刻理解软件过程的框架、标准和内涵,能够将软件过程模型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之中,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软件项目管理的方法、流程和工具。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中不断改进软件过程、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的基本能力,并将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应用于软件项目的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过程规范、软件过程成熟度、软件过程的组织管理、需求管理和技术管理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以及软件项目计划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配置管理、文档管理、风险管理和集成管理等流程、方法和实践。7、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8、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作业及出勤30% + 期末闭卷考试70% 编制人签字:柳玲学院主管院长签字:符云清编制时间:2015.12.18

Syllabus for Graduate Course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1、Course Name:Software proces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Code: 2、Credits and hours:32 hours/2 credits 3、Degree Level: Academic Degree (Doctor/Master) Software Engineering 4、Prerequisite Courses: Software Engineering、Software requirement analysis 5、Textbooks and reference books: (1)朱少民、左智,软件过程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韩万江等,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3)任永昌著,软件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 6、Course descrip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framework, standards and contents of the software process, and can apply the software process model into the practic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familiar with methods, processes and tools of the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course trains the basic ability of students in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software process specification, software process maturity,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etc., and the process, method and practice of software project plan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ocument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软件工程导论重点内容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 重点掌握的容: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软件? 1.满足功能要求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 2.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3.描述程序功能以及程序如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 软件的特点: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 软件是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换成信息的一种产品,是在研制、开发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软件运行和使用的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经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软件的开发至今尚未完全摆脱手工的开发式 软件的开发费用越来越高,成本相当昂贵。 二.软件危机以及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迅速普及的趋势。软件产品“供不应求”。 2.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3.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往往很不充分,用户对“已完成的”的软件系统不满足的现象经常发生。 4.软件产品的质量不容易保证。 5.软件产品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6.软件产品的重用性差,同样的软件多次重复开发。

7.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重要的面: 软件生产本身存在的复杂性; 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法和技术。 三、软件危机 1、软件危机定义: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重问题。 2、软件危机的两个主要问题:如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3、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 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 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高效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准则可以概括为7条基本原则:

软件工程导论论文(精)

软件工程一.关于软件工程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集合,一种逻辑产品。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追溯其出现的时期我们可以回到二十世纪中期。那个时候出现了软件危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计算机刚从军用转到民用,编写程序的工作被视为艺术家的创作。由于当时计算机受价格因素的限制未能普及,人们对这一新生的披着神秘面纱的产品并不了解。再加上编程人员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处理器能力和储存空间约束下编写出执行速度快.体积小的程序,使程序中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迷惑的技巧,这时的软件的开发生产就非常依赖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但是得到了六十年代,由于计算机生产硬件的突破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得到较大的扩展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和软件自身复杂性急剧上升,传统开发方法不能满足对软件的需要,出现了软件危机。为解决这个问题,1986年“软件工程”在NATO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就是把软件开发从“艺术”和“个体行为”向“工程”和“群体协同工作”转化。从此一门新的学科便诞生了。软件的发展又分为几个阶段:先是程序设计再到程序系统,再是软件工程,到现在是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因为一种软件往往比较庞大,需要一个或多个团体才能完成,所以以一种工程化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软件的质量也能提高开发效率。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其目标是在给定成本.给定进度的前提下开发软件。开发出的软件应具有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重用性.可理解性.可互操作性。其中可修改性事实容许对系统进行修改而不增加原系统的复杂性。有效性是软件系统能最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的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软件工程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软件开发方法就是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软件开发工具是为了方法运用提供支撑。软件工程的过程包括定义.开发.运行维护。定义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两个步骤。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已有的技术手段结合要开发软所可能运用的技术来判断开发的可行度。需求分析就是要通过客户了解软件所应具备的功能。这一阶段是软件开发前的准备阶段,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软件工程导论》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建造软件系统的基本方法、技术、流程、工具及规范等。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向;学习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初步掌握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本门课程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学生的软件工程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从事软件开发的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从教学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软件与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掌握个人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模型及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以及软件质量保证基本内容。(二)从能力方面,应使学生通过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学习和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化个人开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和开发软件。 (三)从教学方法上,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软件开发素材,通过一边实践一边讲解的方法,讲解软件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完成与实践结合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逐步植根于学生头脑中。 三、相关课程及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应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基础上进行。本课程为后续的“软件制造工程”和“软件设计工程”等课程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一)绪论1学时 1、软件工程及其重要性 2、软件开发需要软件工程 3、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架构(需要什么软件工程) 、课堂的组织、学习方法、章节安排与考核4. 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起源,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了解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二)软件与软件工程4学时 1、软件及软件分类 2、软件工程的由来及概念 3、软件生命周期 4、软件开发与软件开发方法 5、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 6、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介绍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正式版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正式 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名:Software Engineering 总学时:54学时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全校本(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大学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算法设计。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工程性基础课程,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人们通过软件工程学把软件开发纳入工程化的轨道,而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软件工程》已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以IEEE最新发布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内容框架,注重贯穿软件开发整个过程的系统性认识和实践性应用,以当前流行的统一开发过程、面向对象技术和UML语言作为核心,密切结合软件开发的先进技术、最佳实践和企业案例,力求从“可实践” 软件工程的角度描述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以及软件开发管理,使学生在理解和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当前软件工程的方法、技术和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开发软件项目的工程化的方法和技术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等;学生应能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以及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为学生参加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述软件工程中的相关原理和概念,并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能力,让学生能切实体会到软件工程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按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规范的各项软件开发文档。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三章。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使用与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和难题。它包括两方面:如何开发软件,已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增长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 (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常常出现实际成本比估算成本高出一个数量级、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现象。而为了赶进度和节约成本所采取的一些权宜之计又往往损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这些都降低了开发商的信誉,引起用户不满。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不满意的现象时有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是靠不住的。(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文档资料不全或不合格,必将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6) 软件成本、软件维护费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7) 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的需求。 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 (1) 来自软件自身的特点:是逻辑部件,缺乏可见性;规模庞大、复杂,修改、维护困难。 (2) 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当:忽视需求分析;认为软件开发等于程序编写;轻视软件维护。 (3) 供求矛盾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人们显得力不从心。 二、假设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总工程师,当把图给手下的软件工程师们观看,告诉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要求在错误进入软件之前就清楚它们是不现实的,并举例说:“如果一个故障是编码错误造成的,那么,一个人怎么能在设计阶段清除它呢?”应该怎么反驳他? 答: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较少,因而代价也比较低;在开发的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成分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的修改, 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也更复杂,因此付出的代价剧增;在软件“已经完成”是在引入变动,当然付出的代价更高。一个故障是代码错误造成的,有时这种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要修改的成本是很小的,因为这不是 整体构架的错误。 三、什么是软件工程?它有哪些本质特征?怎样用软件工程消除软件危机? 1993年IEEE的定义:软件工程是:①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研究①中提到的途径。 软件工程的本质特征: (1) 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软件系统)的构造(2) 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分解问题,控制复杂性(3) 软件是经 常变化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软件将来可能的变化 (4) 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因此,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寻求开发与维护软件的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5) 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6) 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 (7) 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是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完成一些工作)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1) 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软件≠程序) (2) 必须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而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3) 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技术和方法 (4) 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 四、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他们的优缺点。 1. 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优点: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基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困难程度。缺点:当软件规模庞大时,或者对软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会承受时间而变化的时候,开发出的软件往往不成功;而且维护起来仍然很困难。 2. 面向对象方法学:优点: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促进了软件重用。 五、1-5 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做出如下的假设: 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大致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增加:M=(Y-1960) 存储器的价格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下降:P1=×(美分/位) 如果计算机字长为16位,则存储器价格下降的趋势为:P2=×(美元/字) 在上列公式中Y代表年份,M是存储容量(字数),P1和P2代表价格。

附1《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考核方法

附1:《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考核方法 综合考虑课程大纲与实际授课情况,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拟采用课程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具体方法如下: 1、该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课程报告成绩两部份构成,平时成绩占20%,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课程报告成绩占80%。 2、课程报告的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报告题目:XX公司软件开发的调查报告 (2)课程报告的主要内容要求: A 描述调查方法; B 公司情况简介; C 软件开发岗位及职能分析; D 软件工程实施情况描述; E 总体评价 (3)课程报告的格式要求: 文件名规定:专业班级+学号.doc 例:软件工程2005081034.doc 题目:宋体小三号 标题或正文:宋体小四号 文档方式:必须是word文档格式 3、课程报告完成的基本要求 (1)在实施调查的基础上,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2)不允许抄袭,一经发现,不管是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3)16周向学生公布题目,19周周五下午5:00以前提交课程报告,过时不交,学生做自动放弃考试处理或做缺考处理。 (4)提交既要以A4纸张打印,又须提交电子文档,电子文档传入教师

的网络存储。 4、课程报告的评分标准 A.调查方式(总分10分):实地考察(基础分为8分)、电话咨询 (基础分为6分)、E-Mail交流(基础分为5分)、网络查询总 结(基础分为3分),几种方式综合应用的,由教师酌情考虑。 B.公司情况介绍(总分20分):包括公司性质与规模、组织机构(5 分)公司业务(包括主要软件开发产品或项目情况与公司软件技 术使用情况,15分)。 C.岗位职能分析(总分15分):描述软件开发的各个职位并写出主 要岗位的职能。 D.软件工程实施情况(总分45分):包括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 方法的应用情况(10分);实际软件开发过程(10分);软件开 发项目管理方法(10分);软件质量保证措施(15分)。 E.总体评价(10分)

安全工程导论(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XXXXXXX 《安全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安全工程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015年8月

《安全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安全工程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safety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20******* 课程归属单位:矿业工程学院 制订时间:2015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性质和任务 (1)性质:《安全工程导论》是安全工程专业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 (2)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安全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要求 (1)课程的学习方法:课堂上进行理论学习、实例分析、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课外,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矿井各生产系统有基本了解。 (2)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①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是讲授安全科学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 ②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实践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为煤矿各生产系统协调动作讲解。 (3)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内容能有全面和系统的了解,能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运用正确的安全方法指导开展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适用专业 安全工程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安全工程导论》是安全工程专业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之一,为后续安全工程核心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5.学分、学时数

本课程学分数为1学分。教学总教学学时为1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实验教学2学时。6.推荐教材 周世宁,林柏泉,沈斐敏编著.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 7.推荐参考书 1.金龙哲等编著.安全学原理[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毛海峰编.安全管理心理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罗云,程五一编著.现代安全管理[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叶龙,李森主编.安全行为学[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5.罗国亮. 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 南开大学2010 8.主要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要求: (1)主要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学。 ①课堂采用讲授、辅以课堂思考及答疑、课后作业的教学方法。 ②课外实践采用课程演示实验的方法。课程实验为现代化矿井模型演示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对矿井各环节有初步了解,为学生学习安全工程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媒体教学要求: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必要时辅以板书。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1、课堂讲授内容(16学时): 第一讲:第一章(2学时) 第一章结论 基本内容:本章主要是讲解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安全科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分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畴。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畴。 教学要求:理解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了解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安全科学的由来与发展、了解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掌握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讲:第二章(2学时) 第二章安全科学观 基本内容:本章主要是讲解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安全价值观、大安全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章程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 年 3 月

《软件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J36047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学分/学时:2/34 课程性质:学科平台课程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是“科研训练计划”教育课程。《软件工程导论》以科学技术方法论为逻辑起点,结合部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讲授软件工程与方法论的联系,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率。本课程以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软件工程发展历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现代方法和管理手段,具备用工程化方法设计和构建规范软件的思想,从而为后续软件工程开发方法的系列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深刻认识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纠正对软件开发的错误认识,掌握软件工程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具备作为专业人员组织软件开发和设计工作的能力。为检验掌握软件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编写文档的基本方法的程度,最后的考核是通过考试进行,同时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软件工程的范畴 ( 2学时) 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节历史方面 一、定义软件 (1)介绍软件的形式化定义。结合经典教科书中关于软件的定义,介绍软件中所包含的三个要素:①指令的集合;②数据结构;③软件描述信息。 (2)阐述非形式化定义中软件具有的特性。对比其他人工产品的特性,总结软件所具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软件工程习题集 第1章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软件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 A.软件日益庞大 B.开发方法不当 C.开发人员编写程序能力差 D.没有维护好软件 2. 软件是一种( B )性工业产品。 A. 理论 B. 知识(或逻辑) C. 消耗 D. 体力 3. 需求分析是在( B )进行的。 A. 用户 B. 用户和分析设计人员之间 C. 开发人员内部 D. 使用和维护人员间 4. 软件的主要结构和功能是在( A )阶段决定的。 A. 分析设计 B. 编程 C. 测试 D. 维护 5.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的组成部分是( D )。 A.程序、数据 B.程序、文档 C.程序 D. 程序、数据、文档 6.在软件工程时期,决定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A ) A.管理水平 B.个人程序技术 C.小组技术水平 D.硬件的发展 7. 在软件开发模型中,提出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是( A )。 A. 瀑布模型 B. 喷泉模型 C. 增量模型 D. 螺旋模型 8.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与( C )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可分为若干更小的阶段。 A. 详细设计 B. 可行性分析 C. 运行及维护 D. 测试与排错 9.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简称( D )。 A. SA B. SD C. SC D. CASE 10. 软件危机是软件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下述现象中:( C )是其主要表现。 ①软件需要增长难以满足。 ②软件开发成本提高。 ③软件开发进度难以控制。 ④软件质量不易保证。 A. ③和④ B. ③和④ C. 全部 D. ①、②和③ 11 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C )。 A. 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 其他工程科学影响 C. 软件危机的出现 D. 计算机的发展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指导书-修订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指导书 太原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2014年3月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教学大纲 (1) 第二部分实验说明 (3) 实验一软件工程的网上资源与常用的CASE工具 (3) 实验二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5) 实验三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需求分析建模 (6) 实验四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结构设计 (7) 实验五系统测试 (8) 实验六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9) 实验七软件项目管理 (10) 附录一实验题目 (11)

第一部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 56 学时[理论: 48 学时;实验: 8 学时] 课程总学分: 3.5 学分 适用专业和年级:软件工程专业 2年级 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 本实验课程通过完整地实施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到软件开发过程的主要理论、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软件开发设计能力;通过软件工程中常用CASE工具和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践,使他们具备运用各种工具完成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技能;通过集体项目开发,培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文档的编写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通过一个模拟项目,要求学生分别用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完成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此外实验中引入我国国家《计算机开发规范》,以规范技术文档的书写标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分析、设计。每个项目小组必须按照《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附录中给定的文档规范标准提供项目文档; 具体要求如下: 1.班级按项目小组进行分组,每组不得超过5人。 2.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组成员讨论、选定开发项目,所有实验中都要采用同一个实验题目。 项目开发的每项任务要落实到人且规定该任务的起止日期和时间。 3.每个项目小组全体人员进行需求分析,参加需求讨论,合作完成需求技术报告,修订并评审需求分析报告,确定系统的需求分析模型。 4. 小组全体人员根据第3步确定的结果集体讨论,确定系统设计,并完成文档,提交项目小组讨论。 5. 项目小组人员每人负责选择第4步的一个模块编码实现。 6. 项目小组人员根据需求分析文档对第5步的结果进行黑盒测试,设计人员进行白盒测试,并根据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报告。 7.题目自定或采用附录一中的题目,项目开发语言及平台自定。 8. 实验中的思考题不作书面要求。

软件工程导论提纲

一、所有的“课件内容”都在考核范围:以课件内容为主。不要死记硬背,理解的基础上 自由表达;基本的概念,也需要背记一些的。 二、 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既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的体操”,更是现代理性文化的核心 数学是工具、是科学的仆人 数学对于思维的逻辑严密性有较强的要求, 学习数学有益于提高人们的分析问题能力与思辨能力 数学修养对于一般科技工作者, 甚至经营管理者、决策者都很重要 数学文化是一种真正创新的文化 三、 思维 1、什么是思维、抽象思维、计算思维、哪些问题是计算思维 思维(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抽象思维 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推理、判断、直觉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 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又称 逻辑思维 计算思维 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的理解等涵盖 计算机科学之广泛性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计算思维若干例: a)计算机科学是关于什么的科学?计算与计算机 b)计算机怎么计算?算法与数据结构 c)人如何指挥计算机进行计算?程序设计语言 d)计算机解决问题有没有通用的方法?算法策略 e)是计算机出错还是人出错?算法正确性 f)什么是计算机解题的“代价”?算法的时空复杂度 2、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问题表达的能力 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 解决问题的思维:把单一思维模式切换成多重思维模式 (问题到底是什么?找到问题所属的层面。注意你所表达的含义。) 搞清楚问题所在,表述问题是其中之一 3、科学的定义、什么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什么是科学? 【汉语词典】如实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达尔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并做出结论 【爱因斯坦】设法对人们杂乱无章的感觉经验加以整理,使之符合逻辑一致的思想体系 自然科学 以自然界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理性、和臻美(即到达完美之意)等方法,揭示自然的奥妙,获取自然的真知 人文科学 以人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考察、诠释和启示等方法,认识人、人性、人生的意义,提升人的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教学大纲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 课程总学时:48(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 一、课程概述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是软件工程专业或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和软件质量的概念、软件质量标准、软件质量工程体系、配置管理、质量度量等,还涉及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程和测试、软件发布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软件质量活动,包括质量人员的组织和培训、质量策划、设计模式的有效应用、编程的最佳实践等。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的重要性,了解软件质量工程体系及其代表性的模型或理论(如CMM、TQM、六西格玛和零缺陷管理等),建立正确的质量文化和理念,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和管理方法,灵活运用质量管理工具,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测试或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最好学过《软件测试》、《需求工程》等课程。课程教学的基本

要求是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软件质量活动中所需的基本技能,抓住重点,克服难点,使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基本概念和知识:质量、缺陷、流程、软件质量保证(SQA)、软件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度量、质量成本及劣质成本、软件质量指标、软件质量模型、质量计划、软件评审、配置项、基线及其配置管理、零缺陷管理、六西格玛等。 基本技能:能组织软件评审会议、根据企业特点剪裁质量标准、使用软件质量控制工具(如检查表、直方图等)、通过配置管理工具实施配置管理、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帮助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软件质量管理规范。 重点:质量工具、质量模型、质量度量。 难点:软件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体系的建立,工程方法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介绍

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编码:10155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内容有: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数据的抽象和封装,继承性,多态性;2.C++源程序的构成,C++在非面向对象方面的一些新的扩展;3.类和对象;4.派生类与继承;5.多态性等。 教材:《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陈维兴林小茶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编码:1020602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软件工程原理,内容有:1.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7.软件测试;8.维护;9.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10.面向对象分析;11.面向对象设计;12.面向对象的实现等 教材:《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张海藩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实用软件工程》郑人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课程编码:10146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离散数学原理,内容有:1.集合论:集合、关系、映射;2.图的基本概念、图的遍历、平面图、有向图;3.代数系统:代数结构,概念、性质、运算,半群、独异点、群与子群,陪集与拉格朗日定理,同态与同构、环;4.数理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等。 教材:《离散数学》第一版郭希娟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离散数学》赵树春辽宁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编码:10148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内容有:1.计算机系统概论;2.数据化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3.计算机的逻辑部件;4.运算器;5.指令系统;6.中央处理器部件(CPU);7.存储系统;8.辅助存储器;9.输入输出设备;10.输入输出系统;11.计算机系统等。 教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二版)王爱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白中英科学技术出版社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及程序设计课程编码:10205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常用开发工具,内容有:1.C语言概述;2.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3.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4.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5.循环控制;6.数组;7.函数;8.编译预处理;9.指针;10.结构体与共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教学大纲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教学大纲 学分:3 或 4 (根据整体教学计划进行剪裁) 周课时:3 或 4 总学时:60 或 80 (包括实验辅导课 10/15个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一、课程简介与目标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是软件工程专业或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和软件质量的概念、软件质量标准、软件质量工程体系、配置管理、质量度量和可靠性评估等,还涉及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程和测试、软件发布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软件质量活动,包括质量人员的组织和培训、质量策划、设计模式的有效应用、编程的最佳实践等。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的重要性,了解软件质量工程体系及其代表性的模型或理论(如CMM、TQM、六西格玛和零缺陷管理等),建立正确的质量文化和理念,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和管理方法,灵活运用质量管理工具,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测试或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最好学过《软件测试》、《需求工程》等课程。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软件质量活动中所需的基本技能,抓住重点,克服难点,使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1)基本概念和知识:质量、缺陷、流程、软件质量保证(SQA)、软件质量管理、全面 质量管理(TQM)、度量、质量成本及劣质成本、软件质量指标、软件质量模型、 质量计划、软件评审、配置项、基线及其配置管理、零缺陷管理、六西格玛等。 2)基本技能:能组织软件评审会议、根据企业特点剪裁质量标准、使用软件质量控制 工具(如检查表、直方图等)、通过配置管理工具实施配置管理、运用质量管理方法 以及帮助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软件质量管理规范。 3)重点:质量控制手段、质量模型、软件评审、配置管理、质量度量和质量管理规范 的建立。 4)难点:配置管理、质量度量和质量工程体系的建立 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三、教学具体目标和学时安排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复习提纲(精)

第一章绪论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是两个问题:1. 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2. 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主要表现: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不准确2. 用户不满意3. 软件质量不高、可靠性差4. 软件常常不可维护、错误难以改正5. 缺乏适当的文档资料6. 软件成本占系统总成本的比例逐年上升7. 软件开发速度跟不上计算机发展速度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 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在写出程序代码并在计算机运行之前,软件开发过程的进展情况较难衡量,软件开发的质量也较难评价。因此,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 2. 软件不易于维护:(1软件维护通常意味着改正或修改原来的设计,客观上使软件较难维护。(2软件不同于一般程序,它的规模大,不易于维护。 3.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和技术。 4. 对用户需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 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⑴研制新一代体系结构的智能计算机,以改变软件的实现方式,降低软件的复杂性。目前尚未研制成功。⑵采用工程化、规范化的开发方法来指导软件的开发:这就是产生―软件工程学‖的背景,并在70年代形成了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⑶在求解方法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即在软件开发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