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土文学发言稿

乡土文学发言稿

乡土文学发言稿
乡土文学发言稿

乡土文学

A、学情分析

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对乡土文学的理解是比较感性也比较狭隘的。我在教授本单元前曾让学生先写下自己对乡土文学的理解(要求不查任何资料,只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下面呈现的是部分学生的理解:

孙思洋:乡土文学是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里面所介绍的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或感受的,为我们勾勒出真实的故乡,汪曾祺对家乡高邮的描写、老舍笔下的北京城,至今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高泽奇:乡土即家乡的土地。作家们经常在各地漂泊,很难回一次家乡,而这份漂泊的辛苦只有家乡才能缓解。现实中回不到家乡,于是把家乡写于文章中,也是对心灵的慰藉。

史笛:乡土文学就是讲述那些山里、贫民窟里的穷人的故事。讲讲他们生活艰苦却有着顽强的意志,或是谈谈淳朴的民风、热情的老农民。然后抒发一下对他们的尊敬和对这片土地的赞美。

张昭:乡土文学在我眼中并没有突出的亮点,就是一大堆感情丰富的伟大作者对各自的家乡表达出的千篇一律的感情——伤感啊、怀念啊、热爱啊……相似的内容相似的情。

张盈希:乡土的文字,像阳光下的向日葵,兴高采烈地舒展着自己的身子,绿绿的叶子油得发亮,花盘上满满挤着鼓鼓的瓜子,它充满着生命力,给人温暖的享受。乡土的气息就像微风,吹过我我却不会形容它,但我真真地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白文娟:我认为乡土文学就是写最本质、最不加修饰的平凡小事的文章,但这些最平凡琐碎的小事却能让人感受到最质朴的温情,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给人以清新、自由、恬静的感觉。

许以欣:无论谁都有自己的故乡并往往与故乡有着解不开的情缘,所以人们总能在乡土文学中找到本真的自我,找到自己心灵的避风港——或许自己的记忆与作者的不相吻合,但心中的感情却是殊途同归的——追求故土,回归自我,这就是乡土文学的大智慧。

朱丝雨:我想,乡土文学的美好就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依然有那一方纯净的天空、纯净的土地;依然有那一群还很淳朴、还很真实的乡里人。

孙博宇: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民子弟涌入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于是,农村渐渐变成了老人们的孤守地,随着老一代的渐渐离去,很多乡土文化也因少有人问津成为了陪葬品。于是作家们创作出了乡土文学,它为我们保留了正在消逝的一切……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普遍认为乡土文学就是思乡,家乡或许贫穷落后,但很美,值得爱,值得纪念。似乎不用读就知道文章的主旨了,那乡土文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所以,我希望能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家的现代情怀,理解他们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期望与担忧,理解这份深沉的爱而不是一个个抽象的概念。

B、进行单元教学之前,我认为教师应该先对乡土文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此可以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总结。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存在分歧,这种基于不同立场、不同学术背景、政治背景的分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建国后的十七年至今,学界对于“乡土

文学”理解的分歧仍在继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三个人的理论。

1、周作人——民俗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

严家炎说过:“‘五四’以后乡土文学理论的最重要的倡导者是周作人。他从1921年起, 就在一些文章中表示‘对于乡土艺术很是爱重’, 认为‘风土在文艺上是极重大的’, 如果‘因反抗国家主义遂并减少乡土色彩’, 那‘是觉得可惜的’(《旧梦》序)。”严家炎阐述了周作人提倡乡土文学的三条理由, 认为是为了使新文学在本国的土壤中扎根; 是为了克服新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的概念化毛病; 是为了发展充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可见, 周作人提倡乡土文学是从民族文学建设上着眼的。

周作人认为“国民文化程度不是平摊的, 却是堆垛的, 像是一座三角塔;测量文化的顶点可以最上层的少数知识阶级为准, 若计算其堕落程度时却应以下层的多数愚人为准。”因此,“我们要研究文学或研究文学史, 以至所谓纯文学, 非包括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二类不可。”而“若在中国想建设国民文学, 表现大多数民众的性情生活, 本国的民俗研究也是必要。”为此, 周作人致力于民俗学的研究, 在童话、儿歌、民歌、民谣、神话、传说、风俗和地方志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成为“中国民俗学的一位重要先驱者”(钱理群语)。

周作人从风俗与文学的关系入手, 阐述了他的乡土文学理论观, 他特别强调乡土文学要有地方色彩, 认为它是建设本民族文学的重要因素, 并说道:“我们说到地方, 并不以籍贯为原则, 只是说风土的影响, 推重那培养个性的土之力。”而且“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 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

其实,就地域与民俗与文学的关系, 中国古代早有论述, 孔颖达在《十三经注疏》中就说: “南方谓荆扬之南, 其地多阳。阳气舒散, 人情宽缓和柔”;“北方沙漠之地, 其地多阴, 阴气坚急, 故人刚猛, 恒好斗争。”地不同, 民风有异, 文风亦不同。而周作人是从如何发展民族文学的立场强调文学的地方特色。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竹林的故事》写序时, 藉着对废名乡土小说的批评, 论述了地域风俗具有现实性、理想性和独特性的优势。说,“冯君的小说我并不觉得是逃避现实的。他所描写的不是什么大悲剧大喜剧, 只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 ——这却正是现实。”“冯君所写多是乡村的儿女翁媪的事, 这便因为他所见的人生是这一部分, ——其实这一部分未始不足以代表全体。”它与周作人早期倡导的“平民文学”相一致, 即能“以普通的文体, 记普遍的思想与事实”。

周作人的民俗学研究和他对乡土文学的提倡, 是从大众的着眼点, 探索一种最适合国民个性自由发展的合理生活方式。他认为“纯文学是不能代表全民众的思想的, 也没有什么大的力量。”尤其是“这几年来中国新兴文艺”“太抽象化了, ……却没有真实地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其结果当然是一个单调。”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办法是加强地方色彩, “自由地发表那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

周作人对乡土文学地方特色的推崇, 抓住了乡土文学的一个基本因素, 他对“土气息, 泥滋味”的提倡, 从地方风景、地方风俗、地方风情的角度强调了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内涵, 客观上也纠正了当时文界创作的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 并为中国新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指明了一条民族化的创作方向。他的乡土文学理论直接影响了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京派乡土文学家, 从二十世纪乡土文学的发展流脉上看, 他也影响了孙犁、刘绍棠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并给新时期出现的地域文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从而形成了二十世纪注重地域色彩的乡土文学流脉。

2、茅盾——政治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

茅盾较早论述乡土文学理论的是写于1921年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文章从三个月全国报刊发表的120多篇小说的题材类型分析, 提出“切切实实描写一般社会生活的还是少数”, 最少的却是“描写城市劳动生活的制作, 只有三篇”;“描写农民生活的创作也只有八篇”,而“描写男女恋爱的小说占了百分之八九十”。认为大多数作家对于农村和城市劳动者生活是很疏远的,“知识阶级中人和城市劳动者, 还是隔膜得厉害, 知识界人不但没有自身经历劳动者的生活, 连见闻也有限, 接触也很少。”而对于描写乡村题材的小说, 也普遍存在“只见‘自然美’, 不见农家苦”的现象。茅盾秉承着梁启超、陈独秀等提倡的文学启蒙之目的, 极力主张作家到民间去。

茅盾在1936年2月1日的《文学》第6卷第2号写道:“关于‘乡土文学’, 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 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 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 然而给我们的, 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 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 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 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茅盾深刻的理性意识, 使他超越了周作人对乡土文学中地方色彩的单方面注意, 认为单有“特殊的风土人情”,“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 提出“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而要做到这一点, 则“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在这里, 茅盾显然意识到了乡土文学的作者, 必须有对乡土社会的超越意识。然而,由于茅盾对政治的偏执, 使他把乡土作家的超越意识引向了阶级的、政治的单一视角, 这使他的乡土文学理论, 在突出时代政治因素的同时, 却把乡土文学的丰富文化内涵给限制住了。诚如他的《农村三部曲》等创作。茅盾的乡土文学理论, 在三十年代对社会剖析派的乡土文学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四十年代的赵树理模式的乡村文学, 应当说更多地接受的也是茅盾的乡土文学理论。这一类型的乡土小说在近半个世纪的文学书写中, 戏剧性地经历了茅盾《农村三部曲》从“春蚕”到“秋收”到“残冬”的预设, 即随着政治意识的逐渐强化, 乡土性呈现为不断弱化的趋势, 到六十年代以后, 则只能说是农村题材小说了。而新时期以来, 茅盾的乡土文学理论依然有着最广泛的影响。形成了目前等同于农村小说的最宽泛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概念。

3、鲁迅——文化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

张定璜于1925年1月在《现代评论》上发表的《鲁迅先生》一文, 就说道,“他的作品满熏着中国的土气, 他可以说是眼前我们唯一的乡土艺术家。”的确, 鲁迅笔下的乡村充满着浙东水乡浓郁的地方色彩。那水乡土场上傍晚的小桌子和矮凳, 河道上缓缓行驶的乌篷船, 鲁镇祝福时祭祖的仪式, 赵庄临河空地上的社戏, 无不标示出特定历史时期东南沿海一带的水乡生活气息。还有那充满地域色彩的乡土人物和乡民们个性化、地方化的语言, 展示了浙东特有的乡村文化景观。

除了创作实践,鲁迅还有一段话可以看作他的文学理论。那就是鲁迅1935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界说的“乡土文学”,他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 裴文中关心着榆关,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 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 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 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 侨寓

的只是作者自己, 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 或者炫耀他的眼界。”鲁迅对“乡土文学”所作的定义是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乡土文学理论,然而也最容易产生歧义,围绕鲁迅的理论观点可以说是聚讼纷纭,其中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鲁迅理论思想的精髓,而不是拘泥于鲁迅所提及的作家作品。

其实仔细分析鲁迅的作品和文艺理论,你会发现,鲁迅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不仅包括地方色彩、乡土风情这些一般认为乡土文学所必需具有的特点,把鲁迅的乡土小说和二三十年代其他乡土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比照, 还可以见出, 同样是表现乡景、乡俗、乡情, 二三十年代的其他乡土小说家更倾向于单纯地展示乡村的种种陋习, 并坚守着对乡俗的文化批判的单一立场。(像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 彭家煌的《怂恿》, 许杰的《赌徒吉顺》,台静农的《蚯蚓们》等, 他们即使偶有乡情呈现, 也往往缺乏鲁迅那种文化的超越意识, 像潘训的《乡心》, 王任叔的《疲惫者》等, 仅仅只是流露对特定故乡的怀恋之情, )而鲁迅乡土小说中则还充溢着作为“历史中间物”的知识分子自身的文化忧患意识, 以及对乡土中国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的眷恋情愫。

可以说,鲁迅强调的,或者说鲁迅理解的“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主要内涵是“乡愁”与“异域情调”,主要指自我放逐或被放逐的一批现代知识者(现代作家)在其作品中所流露的怀乡与漂泊意识,可以说,鲁迅侧重的是从“乡愁”的文化学角度阐述他的乡土小说观。侧重的是“侨寓”的作者隐现出的“乡愁”, 侧重的是乡土文学中知识分子对精神故乡的追觅。

究其原因,鲁迅早年受到启蒙主义先辈的影响, 以及日本的留学经历, 使他较为系统地掌握了现代西方文化, 他以世界性的眼光逼视传统的乡土社会, 从而形成了他改造国民性的总主题。而鲁迅对生存于中西方文化夹缝中的知识分子迷惘、颓唐、绝望、抗争的描绘, 则显示了他对文化改造的深刻判断。鲁迅的乡土小说正是站在现代西方文化的立场, 来审视中国的乡土社会, 从而表现两种文化冲突中的农民(被启蒙者) 和知识分子(启蒙者) 生存状态的。鲁迅乡土文学理论高屋建瓴的文化视角, 使他的乡土小说不仅有对农民保守、愚昧、麻木、落后的批判, 而且对知识分子自身所受到的传统文化的负面因袭也进行了强烈的自省。

鲁迅的乡土小说深刻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传统文化的两难和面对西方文化的两难, 显示了其乡土文学理论的宏阔文化意识, 并对二十世纪的乡土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流派表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话, 那么三四十年代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的乡土小说则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美质的热情讴歌; 如果说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流派是以接受西方文化的姿态出现的话, 那么,三四十年代废名、沈从文等京派乡土小说家则是以反西方文化的姿态出现的。只有鲁迅的乡土小说, 以及八十年代寻根后小说体现了这种文化冲突的多维复杂性。而鲁迅的开创之功, 以及他的文化乡土小说的忧愤深广, 则是后人所无法企及的。它标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文化自觉, 并凸现了二十世纪鲁迅开创的文化乡土小说在文学中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

以上简单介绍了二十世纪初期周作人、茅盾和鲁迅从不同视角提出的乡土文学理论。可以说,他们都是秉持着振兴民族文化这一共同立场的。所不同的是周作人民俗学的乡土文学理论, 体现了他对建设民族文学, 民族艺术的关注, 茅盾政治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 体现了他对民族政治前途, 特别是农民命运的关怀。而鲁迅的文化学理论, 则使他超越了单纯的风土描绘和对农民现实政治命运的展示,对作为启蒙者的知识分子和作为被启蒙者的农民的双重

描绘与双重批判, 勾画了沉默的国人灵魂,从而具有民族文化上的高度概括性和象征性。鲁迅对民族文化建设“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的主张, 使他抓住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问题, 并对二十世纪的乡土文学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

C、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是乡土文学的内涵,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余荣虎在《凝眸乡土世界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接触之后产

生的,此前,主宰人们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还是传统的封建意识、观念、道德,西方社会的现代观念,尤其是关于“人”和“人性”的观念进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大都感受并接受了这种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西方现代观念,同时,传统士子家国天下的理想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情怀,因此,他们思考民族、国家、社会、个人与人生的视角必然是现代的国家意识和人生观念,换言之,在描写乡土故事或表现乡土人生时,作家们是以现代情怀来打量、思考、讲述乡土世界的喜怒哀乐的。于是,作家们往往看到的是乡村贫乏的物质、低下的生产力、封闭的生活方式,看到的是历经千百年禁锢而被压抑、被泯灭的个性要求,看到的是盛行于农村的极具惰性的文化逻辑,因而,在描写、表现故乡人生时,因为有了西方现代观念的参照,往往批判甚于赞美,逃离甚于眷恋,然而,作家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故乡闭塞、保守、不合理的人生有所改变,在批判与逃离中又常常伴有赞美和眷恋之情,种种矛盾心态都呈现在文本中,为后人解读文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其实,深入透视那些充满矛盾的、含混的文本,你会发现,现代视野是乡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可以说,现代情怀是自晚清以来有远见的中国知识分子谋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最根本的价值立场,也是一代代有良知的中国作家凝视萧瑟乡土世界的眼睛。

“乡土文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题材范围问题。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

二集?导言》中没有对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加以严格的规定,他强调的是作者的“故乡”,而作者的故乡有的是真正的乡村,有的是象绍兴、遵义这样的城市,这就导致了后来学者对乡土文学题材范围的不同理解。关键的问题是发生在城市的故事能不能归为“乡土文学”?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是“城市文学”不能划归“乡土文学”,否则,随着题材范围的扩大实际上就取消了“乡土文学”。余荣虎先生认为要对“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作细致的分析,还是要回到鲁迅的理论观点。鲁迅当初的命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深谋远虑,他没有把“乡土文学”在题材上等同于“乡村文学”“农村文学”或“农民文学”,而是强调作者在北京这样的文化前沿叙述、关心着故乡,“乡愁”隐现其中,当然,鲁迅所说的“乡愁”决不单纯地等同于“思乡”,而是文化之“愁”——为故乡的愚昧、落后而发愁,愚昧、落后是不合理的社会文化制度酝酿的苦果,换言之,只要文本讲述的故事是与现代文明相隔甚远,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受制于愚昧落后的思想文化制度,而作者、隐含作者或者故事叙述人站在现代理性的立场来讲述故事,那么,不管故事是发生在“烟村四五家”的小村,还是人口百万的城市,都同样是“乡土小说”,只要这样的城市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都市,当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样远离现代文明的城市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据此拒绝作家创作这样的乡土世界的自由和可能。

3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作者的深度介入,在文本中体现为“乡愁”,从中可以离析出诸如乡土眷恋、乡土批判、爱乡、恨乡等多重内涵,但最根本的还是作者渴望故乡走上现代人生的迫切愿望,纵使是在强烈的乡土批判中,依然不难体察作者对故乡的拳拳之心,其中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因此,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不是传奇故事,作者根本无意于以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或风土人情来打动读者,更不可能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冷静地讲述自己故乡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之类的故事,鲁迅曾用互文的修

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们对故乡普遍的关切之情:“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

简言之,作者们在“叙述”中是“关心”着故乡的。因此,凡是能称之为“乡土文学”的,都应该具有对乡土世界的至真至切的关怀之情,如果缺少了这一点,就失去了乡土文学的精神和灵魂。

现代视野、人物愚昧落后的生存背景、对乡土世界的深度情感介入构成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基本要素,当然,这三个基本要素不是独立地、分散地呈现在文本中的,而是水乳交融地形成乡土文学的本质属性,对于20世界中国乡土作家的创作动机而言,无论是批判,还是深度情感介入,都是基于对传统文化中那些束缚、制约人的观念与习俗的愤激,对现代化的呼唤。从表面上看,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动荡变迁而变动不居,但是透过表面的变化,我们可以在变化中窥见不变的乡土文学精神——那就是对乡土中国的关切,这种深沉的关切之情使之流露出对故乡、对农村的牵挂与针砭,对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期望与担忧。

D、乡土文学的主旨倾向(可以略)

(泛读导引)从创作情感和观念看,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关于乡土题材的创作大体上有两类:

(一)对乡土细致入微的刻画,刻骨铭心的怀恋,以及对乡土那田园牧歌的传统生存形态的描述和向往。

挽歌情怀可以说贯穿于20世纪乡土文学的始终。之所以产生这种情怀,是因为自19世纪后期,中国的乡土世界受到一种力量的强力冲击,这种力量就是“现代性”。于是,本土的固有传统、乡土的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便无可挽回地在一点一点的丧失了。茅盾的《春蚕》即展示了外来的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带给本土丝织业的冲击。半个世纪之后,在铁凝的《哦,香雪》中,我们看到那穿越偏僻的山村的两条铁轨,仍然是现代性冲击乡土世界的具体象征。一方面,火车唤醒了香雪们对山外面的大千世界的憧憬和渴望;而另一方面,香雪们已往的那种终老故土恒久不变的生存方式也必然被走出大山之后城市生活的喧嚣动荡以及不可预知性所替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遍布都市大街小巷的亿万农民工正是走出了乡土的香雪。

(二)与上述对乡土的温馨的怀念不同,则是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对乡土中愚昧落后现象的批判。

这种批评意识,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已略见一斑。《乡土本色》既描述了中国农人“安土重迁”的千载延续的生活习性,也指出“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这种批判有助于我们从正反两方面审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这部分内容教材《泛读导引》写得非常棒,建议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阅读。

1、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理解乡土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与现代情怀,引导学生重视地域文化,了解北京的文化特色。

2、鼓励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观察体味生活,抒写对北京、对京味文化的爱恋与思考。

《北京的符号》萧红《呼兰河传》(第一、第二章有关大泥坑子的描述,第五章有关小团圆媳妇的描述)沈从文《边城》邓友梅的《寻访“画儿韩”》、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陈建功的《辘轳把儿胡同9号》刘一达的《人虫儿》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资源库里的《北京滋味》等

1、首先隆重推介《乡土中国》一文。学生普遍不喜欢读理论,所以,我讲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重点先不讲文本,而是讲费孝通其人,然后介绍整本书的精彩之处与意义,吸引学生自己阅读。比如,我告诉他们:

广西金秀,大瑶山交通不便,连绵的丛林,陡峭的悬崖,蜿蜒的溪水,苍茫的群峰,你是否能够想象新婚燕尔的费孝通与王同惠是怎样穿越山林,深入山旮旯间的瑶家小寨。只为了实地考察瑶乡百姓的生活,努力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夜幕中,费孝通身陷捕虎的陷阱,勇敢的王同惠搬开他身上的石块后,执意下山寻人救援竟失足山涧这对新婚才一百零八天的夫妻从此分离,天上,人间。

费孝通(1910~2005年)有一大堆荣誉称号,如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由于在社会学、人类学学术工作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费孝通先生先后荣获过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及“霍英东杰出奖”等诸多大奖。他的博士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介绍这一切旨在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看看这了不起的学者写的作品到底都讲了些什么)

江苏吴江人。4岁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入东吴大学,理想悬壶济世的青年费孝通,却在东吴大学读医学预科时意识到:人最痛苦的不是疾病,是来自社会造成的贫穷。为此,两年之后他转入燕京大学学习社会学,要治病救人,就得先治理社会,就是这种关心中国社会的民族情绪和企图减轻中国人民痛苦的愿望,促使费孝通学习社会学,并且真正深入地去考察中国乡村。

《乡土中国》写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该书旨在从社会结

构的角度来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关于这本书的诞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费孝通先生在大学里讲课,他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是想探索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所以,费孝通先生是一面探索一面讲课的,所讲的的观点在当时完全是讨论性的。他说:“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全书汇集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十四篇论文,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最重要的是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

对比国外的“团体格局”概念,费孝通独创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的说法,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原文】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那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理解了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就能理解中国社会的人情冷暖、自我中心,公私的相对性等一系列社会特点。

2、根据《乡土本色》中对“乡土”的诠释,把握中国社会的“乡土”特点。

第一部分:(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第二部分:(2~6)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看,乡土社会的乡土性。

第三部分:(7~17)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看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

对外——以一个个村落为单位,村与村孤立和隔膜是自然的事情。生活富于地方性。

对内——这种地方性造就了一个熟人社会,即礼俗社会。

而“乡土文学”正是以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为主要特征的,引导学生思考“乡土文学”应有哪些特点,并阅读本专题其他的文章。根据本专题所学的三篇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预设学生会扣住农村/农民题材、地方色彩这两点谈,对乡土的情感基本概括为热爱、留恋等。

A.《呼兰河传》:课文节选部分表现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具有北方典型地域特点的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文章回忆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原始的生命强力和自在的生存状态:“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呼兰河传》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体现了呼兰小城的地域特点。

B.《哦,香雪》第五段:“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本文写的是北方大山深处台儿沟最朴质的乡村姑娘们的故事,笔触触及了农村这个个性淳朴的民间社会,写的是香雪与凤娇这些最“基层”、最本色的姑娘。而环境描写也体现了台儿沟像山一样,深沉、真切、闭塞

C.《秦腔》不但绘形绘色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的特点,更写尽陕西的风土人情,通过对秦川大地上最“基层”的农民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示了当地的人文风景和生活情态、濡染了秦地的民情风俗。如:作者开头极力描写秦川大地,目的是想说明秦川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体现“地域性”的特点。

3、精讲《哦,香雪》一文,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教学目的:品读文本,探讨《哦,香雪》的主题,深入探究“乡土文学”的内涵和特点。(2)《哦,香雪》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简单的话复述一下故事情节吗?

【小说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小山村带来的波澜,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火车上的一切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她们每天像等待情人一样地去等待火车,其实当作者说“火车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来到这里时,

火车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与大山所代表的封闭、传统、落后相对,火车则代表着开放、现代与富足的城市文明。姑娘们的表现正向我们展示了她们对山外的世界、对现代的城市文明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3)在她们积极向往、热烈追求现代文明的过程中,香雪表现得和其他姑娘似乎不太一样,你能说说她和别人的区别在哪里吗?

【相同之处: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区别: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在物品需求上迥然不同】

(4)更追求精神财富的香雪为什么一定要拥有那个泡沫塑料铅笔盒,这是不是虚荣心在作祟?

【为了那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香雪毅然踏上了火车,用积攒的40个鸡蛋交换,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抹黑走了30里的山路。这对于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你认为香雪这一“疯狂“举动的心理动力到底来自哪?——引导学生思考铅笔盒的象征意义(参看文本)】

【香雪的追求其实已经超出了“铅笔盒”这一具体物象,铅笔盒已成为知识、现代文明的象征。香雪追求的心理动力是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贫穷的迫切心情】

(5)如果用几个词语来描绘香雪,你会选择哪几个呢?你怎么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铁凝在创作谈中写道:“希望读者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不仅看到古老山村的姑娘们质朴、纯真的美好心灵,还能看到她们对新生活强烈、真挚的向往和追求,……还有别的什么?……能唤起我们年轻一代改变生活、改造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吗?”——《我愿意发现她们》】

(6)台儿沟的姑娘们是那样热切地追求着现代化、向往着城市生活,你是否能够想象20年后的台儿沟会是什么样?

【(铁凝语)火车不由分说地带来了洋溢着工业文明气味的物质信息,还带来了什么呢?20年之后,香雪的小村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了,而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就不像等待情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作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

在这些富裕起来的村庄里,也就渐渐出现了相互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毕竟钱要来得快,日子才有意思啊。就有了坑骗游客的事情,就有了出售伪劣商品的事情,也有个别的女性,因了懒和虚荣,自愿或不自愿的出卖自己的身体……

我们梦想着在物欲横流的生存背景下用文学微弱的能力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这梦想路途的长远和艰难也就是文学得以存在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梦想使我们不断出发,而路上的欢乐一定比目的地之后的满足更加结实。

——铁凝《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

(7)是不是现代化必然代表着进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一定是落后、封建和野蛮?我们该如何看待乡村的城市化?你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作家的情怀吗?

【再次阅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铁凝笔下闭塞的小山村并没有成为她批判的对象,相反,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书写了大山对台儿沟的庇护和恩赐,这里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那样融洽而和谐,会令人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而山外的世界呢?小说中并没有对于城市的正面描绘,城市只是存在于姑娘们想象

中的一个完美世界。但它真的完美吗?香雪上学的公社显然比台儿沟提前进入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以对香雪的歧视与嘲弄来显示他们的文明与进步,所谓的文明显然并没有使人进化的更加高贵,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与狭隘。如此看来,原始的未必都是野蛮的,而现代的也未必都是文明的。那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城市化的进程?

难道香雪们迷人的美,真的会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成为渐渐远去的风景,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需要重新找寻的真实而遥远的回忆吗?

其实,细究起来,现当代任何一位以乡土文学为题材的小说家,几乎都无法完全回避的一个主题,那就是现代意识和外部世界对乡村的影响。文明的进程谁也无法阻挡,在现代化过程中,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乡土文学的作家们,则在其中努力地用人文理性的视线去关注农村的变化,用充满忧患的眼光看着日益现代化的中国。我想,这种对乡土中国的深沉关切才是乡土文学的永恒主题,而现代情怀则是一代代有良知的中国作家凝视萧瑟乡土世界的眼睛。】

4、基于对乡土文学的认识,重新解读其他篇目的主旨。

A.《呼兰河传》:1、本文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大自然万物,亲近小

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2、创作《呼兰河传》的1940年,作家萧红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苦难和情感挫折,内

在病痛的折磨和精神上的荒凉与寂寞令她拿起笔,试图从童年的记忆中寻找到精神的

慰藉。教材节选的这部分“祖父、后园和我”也成为小说中最温暖最美好的部分,它

是萧红一生中唯一体验过爱和温暖的时期。但这一短暂的温暖对应着全书中人生体验

的荒凉和痛苦,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地脆弱,而我们也从作家的痴迷和沉醉中

感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悲哀。

3、第三层次对国民性的思考。

B.《秦腔》:《秦腔》不但绘形绘色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

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展现了秦地百姓的精神

风骨。作者对故土的热爱使得作者在描述中更多地凸现了黄土地人民的人情美,在贾平凹笔下,

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

5、引导学生阅读并了解京味文化,书写对家乡的热爱。

【教师引导——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无论我们是不是老北京,至少我们现在都生活在这里。也许将来我们会离开,但希望北京的滋味儿能长久地萦绕在你的心头。

北京的滋味

北京城是一个有滋有味的城市。富丽的故宫,典雅的园林都不足以讲述北京人的情感,而那属于北京人的小吃却在人们心中植下了最深的滋味。

北京的晨风似乎总是比其他北方城市更柔和一些,即便是凛冽的冬风,若是携了那来自于豆汁的温软蒸气也会变暖些。豆汁,这是北京人长久以来依赖的早点。豆汁闻起来不算舒服,喝下第一口也是涩涩的口感。但若继续喝下去,一股携着丝丝甜味的豆香便会萦绕于口齿之间。倘若此时再就一口焦圈,那豆香便会融于酥脆的面粉,那股不好的味道已如消失一般。所以不熟悉这味道变幻的人也就无法领略这香甜了。

一大碗热乎的豆汁入肚,唤醒犹朦胧的睡眼,热气呼出口,“暖呀”!

北京人爱吃面,于是把美味的炸酱面吃得闻名了各地。北京的夏,中午甚是炎热,于是水泼过的面拌上刚制好肉丁酱,让冷与热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若是冬天,又可省去这过水的环节,吃一个绝对温饱,

提起滋味,更是一个字:爽。本是以咸味为主的味道,在这其又偏偏渗进去一股甜。咸得不单调,比起外国面来,又甜得不烦腻。每一根面,都裹着富有酱香的汤汁,每吃进一口,又似乎都能寻到不同的口感。如此体贴人的食物又怎能不令北京人时刻回味?又怎能不让外国人竖起拇指?

说起酱香,北京人的正餐——晚餐也是离不开酱的。如烤鸭,需蘸酱吃才吃起来不说肥腻,此时的酱便成了以甜为主,以咸为辅,但又因烤鸭本身是略带咸味的,故而,这种味道便又成了独具一格的香醇。咬下一口鸭肉,有清冽的葱香,有咸甜中和的肉香,这足以令人久久思念。

北京城,这个太悠久的古都,在每一个太阳升起降落的周期中都在讲述她的美丽与香气,千年的文化积淀融入了北京人的情感,让那多姿的只属于北京的滋味一直蔓延到了北京人的心底。这情感纷繁,这滋味便也复杂变化,并且这北京的滋味不仅有美食的香,更有浓厚的人情味。

当来自于各地的人沉浸在笼着古城的多姿的味道中,我只想说:“这里是北京”

――杜笑涵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闲阶级聚居的所在,自是不乏其特有的饮食文化的,北京的滋味,在我们大快朵颐的同时也能品出一番。

秋后,北京人喜闻乐见的大概就是火锅了。不同于其它一些地方,正宗的北京火锅是铜锅。锅中央的烟囱高高耸起,锅底炭火雄雄,就像急待喷发的火山,火山四周的水爆似荷花。几片生肉下去,水面平静了,又一会儿,又滚开起来,起锅的热气翻滚而出,融入在周围热烈的气氛中。围坐的人称兄道弟,添酒布菜,抱着火炉在同一个锅中吃,满头大汗,却独有了一份豪放,一份亲近。昔乾隆花甲宴群叟,凛冽的北风中,人们吃出了一股温热,品出了一份慈爱,更体会了一世沧桑。

北方的面食里,恐怕就属北京的炸酱面最气派了。八大面码加工细腻,对客人毫不敷衍。不同于他地的单种口味的打卤面,炸酱面面码的选择性强,可真正满足食客个性化的饮食需求。花花绿绿清清白白的菜码和面拌在一起,就像玉带上的翡翠,嚼起来柔韧筋道。夏蝉乱鸣的午后,老北京人在面馆里聚在一起,热腾腾他的面端上来,每个人都三口五口吃完一大碗,汗流满面,却丝毫掩不住内心的喜悦,爽朗的笑声在屋内回荡。不仅如此,北京面馆中的伙计在看到客人时会高声吆喝“来了您呐!里边请您呐!”声音洪亮,做事干练,让人心里舒坦,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油然而生。而北京人特有的待人之道,自此也可见一般!

来北京,要吃最讲究的,就非烤鸭莫属了!鸭子考得外焦里嫩,切得也讲究,正宗的要求108片,片片带皮。外皮辉煌,就像故宫顶的琉璃,一盘子金灿灿的,飘散着浮华气息,入口即化,味儿稍干而不腻,颇有一番富贵似过眼云烟的感觉。美味中深藏着心血,光鲜的外表下蕴含人生的真谛。

酒足饭饱了,来碗北京特色的花茶。自古北京井水苦,花茶味美而价廉,即可遮盖井水的苦涩,又能满足社会底层人民饮茶的需求。品一杯浓茶,体会那浓蕴的历史气息,苦涩过后的甘甜,回味北京的独特滋味。

北京的豪放、北京的热情、北京的理性,北京的滋味,在各色调料的调和下别具一格,北京的滋味,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的时候体会她的大气磅礴!

——李尧

在我的童年里,北京总是飘着一股股豆沙的香味。想起豆沙就令我回想起儿时的“零嘴儿”,想起它们便把我带回了那个充满回忆的胡同儿。

姥爷家就是在那个胡同里的,小时候,我总和妹妹在老爷的小院儿里“和稀泥”“过家家”。而且每当我和妹妹“做”完一道菜,都会给老爷品尝。姥爷望望乱七八糟的院子,再看看我们俩脏兮兮的小脸儿,总会眯起眼睛,抿抿布满皱纹的的嘴说: “嗯嗯,真香,姥爷这儿有更香的,快去洗手,吃豆包儿喽!”每当这时,我和妹妹就会挥舞着渍满泥巴的小手儿,像喊口号似的叫着:“豆包!豆包!。。。。”在不经意间,院子被毁的更乱了,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把软软甜甜的豆包放进嘴里,那一刻哟,豆沙的香甜会和空气中泥土的气息相融合,细细的豆沙在嘴中翻滚,浓浓的香味在最口中回荡,那时我只知道傻玩儿,

却不知道,这是童年的幸福,是乡土的气息。

我除了爱吃豆包,还迷恋驴打滚儿,同样都带豆沙,但与豆包不同的是,它除了有豆包的香甜,还有粘米的醇香,更有黄豆面的清爽。

上了中学,我很少回到姥爷家玩耍了。然而每次回去探望姥爷时,他总拽着我的手说:“走,咱吃驴打滚儿去。”老爷知道我爱吃豆沙,就变着法儿的给我买带豆馅的好吃的。我喜欢每周和姥爷在胡同口的石板上吃驴打滚儿,更喜欢,看姥爷眯成一条缝的弯弯的眼睛,更喜欢,我的故乡北京的气息,喜欢这弥漫在整条胡同中的豆沙香味。

现在上了高中,看望老爷的时间越来越短,豆沙的香味仍能闻到,然而却不是在幽深的胡同里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滋味,在大街上,漂浮着许多味道,但却没有一种是我心中乡土的滋味,一想到今后很难有机会再闻到豆沙和泥土气息混合的香味儿了,我就有些神伤,现在我也会经常吃豆包,但却不再和姥爷一起吃了,在饭店里,我含着豆包时,总会想寻回那个滋味,北京的滋味!

——杜赫

民以食为天。像北京这个地段上,北京人喜于谈吃、乐于谈吃,北京小吃在他们这便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梁实秋在《北平的零食小贩》一文中所言:“(北京人)三餐时固然希望膏粱罗列,任我下箸,三餐以外的时间也一样的想馋嘴。”作为正餐外解馋的小吃食,北京小吃几乎凝北京的滋味于一身,它见证了北京的点点滴滴生活时令常态,又目睹了历史车轮下北京的变迁,耐人寻味。

闻名遐迩的北京小吃包括了豆汁、灌肠、艾窝窝、面茶、豌豆黄……大千北京,种种美味不计其数。而我独爱这老北京炸酱面。因为它当中透出一股道地的京味,是平民文化中的乡土滋味。

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中没有“菜”,但有“酱”。老北京炸酱面虽不中看,可滋味毫不逊色于其他色香味俱全的玉盘珍馐。这滋味只靠讲究的酱来提分了。发酵成的黄酱须得上锅热一热,这便突出了一个“炸”字,这步骤并非可有可无,酱边上应当汪层透亮的油,才算这酱炸得了。这种做法根本谈不上是考究或是叫板,动机的出发在于对酱质的保证,酱质提高了,保质期就延长了,这一碗酱的利用价值便更高了,民间就这样做法。炸酱时还可根据口味加入肉丁。这一个个如伞兵的白胖肉丁逐一地坠入锅中,裹在酱中。待到浓稠的黄酱“扑、扑”地冒热气了,老北京人说:“再咕嘟会儿就大功告成了。”

这浸透了炊者生活智慧的一小碗炸酱,若是淋在白面条上,香气扑鼻、咸鲜甜三个滋味便环抱着被吸入鼻腔,刺激味蕾。老北京炸酱面没有考究的工艺与皇城的尊荣作派,少了这些,便多了三分平民生活的平凡简单与实在。

托一碗炸酱面,举一根脆生生的嫩黄瓜,这京酱味便伴着夏日的凉风飘向胡同口。现在的北京小吃总会冠以宫廷御膳,唯独炸酱面,没有这个称呼,它始终土生土长于百姓之间。

——范子玉

作为一个一直生活在北京的人,我已经习惯了北京菜的味道,每当吃起这菜就像回到家一样,合口味,而并不新奇突然。

前几天,我去西餐馆去品尝牛排,这盘子一递过来,我的鼻子就先尝了鲜,太香了,二话不说,就狼吞虎咽起来,吞了一大盘,吃完了“西饭”,又咕咚咚···喝完了“西汤”,这时我感到饱了,便擦了擦嘴,(略去打嗝)晚饭结束,就这么完了,就这么完了!不能就这么完,我仔细回想着,我拿着刀叉,“凶恶”地扑向食物,塞进嘴里,咽下,接着又是一块,感觉极棒,而现在呢,吃完了,我感到“毛骨悚然”,我刚才做了些什么,现在叉子上还挂着肉丝,西红柿酱的鲜艳并不比真血逊色,骨头横七竖八的躺着,真想象不到自称文明的人竟然用武器进餐,而且就像打扫战场一样。我也回想不出当时的“太香了”,只是饱了而已。突然的新奇有时并不能使它的香气让人感到持久,所以我更喜欢慢慢吃炸酱面,回味着酱香,同时自己不再饥饿,而不是一时兴起将自己灌饱。

其实,当我闻到牛排突然的香气时,我会感到有些不安,它太香了,香的太过迷人,我会担心失去一些我已拥有的东西,勤劳,汗水,乐观的心态。而当我吃得饱了,我突然发现,很简单,牛排就是牛排,

而炸酱面远远不止是一碗面。

炸酱面并不起眼,并不能使人有一口吞掉它的欲望,而尝过它的人会有一种回味,它独特的酱香能使每一个人接受它,它就是那么平凡,使人有一种沉静,和谐的感觉,心中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愉悦,“如果我的肚子允许的话,那就再来一碗吧···”

我在北京待的不算短了,当然也不是很长,它的滋味并不是很特别,就是靠勤劳努力,乐观向上,尊重他人的一颗心来生活,而所得到的那种沉静,和谐,愉悦,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味道了。

——冯润峰

走遍中国,无论到哪,都会有当地别具一格的美食,民以食为天嘛。川菜就是辣,粤菜口味淳厚,一道汤也要经过“精雕细琢”才敢端上来供人品尝,东北菜则像“杂货铺”,各色山珍一锅烩,透着当地人的朴实与热情。而来到北京,我们却无法一下道出北京菜的特点,因为你会觉得什么都有,但却没有一样能作为代表。

这也许正是北京美食特有的“滋味”。

我可以说北京菜贵,八大楼、北京饭店,随便一道油菜心就要十几块,两个人想吃饱,没个上百块可不行。但人家贵也有贵的道理,从选材到加工再到烹饪,全都是精益求精,保证色香味俱全。

但想找便宜的,也毫不费力。著名的“馄饨侯”就开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可一碗馄饨再加两块烧饼,也就不到20块钱。饥肠辘辘的进,心满意足的出,那感觉丝毫不比吃完珍馐美味来的差。

与美食有关的老字号也算是北京的特色。

就说全聚德的烤鸭,绝不是随便切切就端上来的,108片必须片片有肉、片片带皮,一点不得马虎。片完了,鸭胸不能凹回去,否则皮就不脆了。也不是所有的肉都是蘸酱卷饼,鸭头一切两半,撒上椒盐,有人就专爱这一口,两条鸭里脊则只有座上的贵宾或长者才能食用。

在老北京还有一句歇后语:“砂锅居的白肉——过午不侯。”这是因为砂锅居每天只在凌晨进一头猪,宰杀后将整只猪用一口直径133厘米的大锅煮,价格公道肉质鲜美,不到中午便已售完,所以店主就在门口挂出一个“过午不侯”的牌子,俗语也由此而来。

在北京,便览形形色色的美食,我们吃的其实已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文化。北京,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汇集天下豪杰。其中有得意的也有失意的。在首都,不分贫富,你都能吃的尽兴。这便是都城上京的胸怀;两条里脊,便能看出长幼有序、敬老爱亲、宾主相宜;一锅白肉的背后,便藏着一句北京人才懂得的俗语。这边是千年的传承与蕴化。

北京的美食,许不是天下极品,但它人性化的给了你一个最恰当的位置,让你觉得无论何时,都能吃得舒心体面,让你每吃一餐就能长一分见识。

这美食所体现的包容与博大才是北京真正的“滋味”,因为这亦是国都的胸怀与文化。

——王博维

【对比阅读周赫与晏先波的文章,理性看待北京的发展,是丢失了原有的魅力还是与时俱进,希望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作为一个还算不上北京人的北京人,对北京小吃的研究自然很少。但我从未感觉北京小吃的单调,像面茶,焦圈,豆汁,烤鸭,薄脆五花八门;荤的,素的,甜的,咸的,甚至骚的丑的也真是应有尽有。吃北京小吃,为的不是填饱肚子,也不为色香味俱全,吃的就是它的多样,它的与众不同;就如同北京的历史,虽荆棘遍布,遍体鳞伤,但那伤处却成了最强壮的地方。五花八门,回味无穷,这才是北京的滋味要醇于其它特色小吃的原因。经历了才有内涵。

也许是因为距离回荡着胡同深处大碗茶叫卖声的时代越来越远;也许是人们对美食的品味越来越高;更也许是北京小吃那独特的包容性,让我渐渐的渐渐的从这滋味中尝出了苦涩。避风塘茶楼中人们喝的尽是珍珠奶茶;全聚德的烤鸭只有就着可口可乐才能咽下;现在的孩子说北京的滋味竟是肯德基中的老北京

鸡肉卷!当北京的紫禁城被无数高楼大厦团团包围之时,北京的滋味也变得越来越甜。豆汁儿会被可口可乐变得“可口”,薄脆会被乐事薯片变得“非油炸”,不知道北京烤鸭是一种食品还是一种用来炫耀的品牌。北京的滋味包容了一切,却逐渐失去了自己,似乎变成了水,无色,无味。

依然坐在全聚德古香古色的方桌旁。再吃一口烤鸭,再来一口老北京的大碗茶。眼前出现了胡同口买早茶的老人,他那干脆嘹亮的叫卖声萦绕在耳畔,口中尽是几千年的滋味……

——周赫

我是九零后。我没有住过老北京的四合院,也没有所谓的“胡同情节”,不爱听京剧,也说不出豆汁焦圈的滋味,就连每天说的也知识平平淡淡的普通话,而不是生动俏皮的北京话。用大人的话说,我属于那喝着可乐,吃着麦当劳肯德基长大的一代。

现在的我们为学业所累,早已没有了当年老北京们提笼遛鸟的悠闲。即使是在休闲的时间里,我们也没有雅兴去欣赏一段京戏,我们更愿意在电脑前杀他个昏天黑地。汉堡薯条塞满了我们的胃,豆汁焦圈炒肝肥肠只得无奈地隐没于父辈祖辈们的记忆里。

在大人们看来,我们这些生长在北京的孩子们却正在淡忘老北京的一切,这是何等的悲哀!

但是,我要说:我们不悲哀!

我们不悲哀。从我们出生的九十年代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北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也在一天天成长。可以说,这新北京,与我们同岁。

我们不悲哀。我们亲眼目睹了充满新鲜气息的西方文化步入北京,与北京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我们见证了北京从一个古老厚重、含蓄内敛的古城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既古朴典雅又华丽时尚,既温和含蓄又热情奔放的国际大都会。

我们不悲哀。当萨马兰奇宣布二零零八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为北京时,我们也曾相拥而泣,尽管那时我们还不到十岁。当零八年奥运会在北京人七年的翘首期待后终于到来时,我们也端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李宁用手中的火炬点燃了奥运圣火。

我们不悲哀。去年十月一日的阅兵大典上,十万名九零后用手中的道具翻出了一幅幅近乎完美的图案。我们见证了新中国的六十华诞,并亲身为她祝寿。

我们不会唱京剧,不爱吃焦圈和炒肝,没住过四合院,也不爱胡同,但我们是北京人!

北京的新滋味,叫与时俱进!

——晏先波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文化身份解读

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 20世纪上半叶,在现代西方文明与传统文明、城乡文明碰撞下,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潮流。在这个潮流中,小说家的文化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发展历程。近几年来,这种文化身份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中国乡土小说家的身份及相应文本,探究作家的文化身份对现代乡土小说的影响与制约。 鲁迅最先以启蒙者身份拉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序幕,这一身份他曾多次阐明。先是有关“铁屋子”的隐喻。朋友金心异的一句话,点燃了他的救国热情:“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①由此萌发了启蒙知识分子身份意识。晚年鲁迅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仍坚持这种身份:“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②启蒙者身份决定了他以乡土小说反映蒙昧人群的叙述模式。小说《药》和《明天》,一个是用烈士的鲜血作药引,希图治愈儿子的痨病,结果却断送了儿子的生命,一个是在求了神签、许了心愿、吃过单方之后,眼见着儿子病死在怀里却无能为力。这种描写模式是鲁迅的创造,影响了一大批年轻知识分子。鲁彦在《菊英的出嫁》里写“冥婚”、在《赌徒吉顺》里写“典妻”,许钦文在《惨雾》里写“械斗”,蹇先艾在《水葬》里写“沉塘”等等,形成了20年代中国乡土写实的潮流,并延及30年代,引导柔石、罗淑、吴组缃等走上这一类型的创作道路,也影响了具有左翼政治倾向的一批作家在蒙昧乡土的叙述模式基础上创作了以“丰收成灾”为题材的小说,如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叶紫的《丰收》,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等。30年代的政治社会格局使部分小说家由启蒙者变成了社会改革者,由20年代的乡土文化批判转为社会批判。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鲁迅后期创作的乡土小说叙述模式有所变化,多以回乡探亲为叙事线索, 虽然仍展示荒蛮蒙昧的乡村画面,但小说多了一个启蒙者化身“我”,内涵更为丰富。《故乡》中的“我”回到离开二十多年的乡下,乡下在“我”的眼里竟是荒凉萧索的景象,记忆中那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闰土如今是个唯唯诺诺的中年人。《祝福》里有个富有象征意味的场面:祥林嫂问“我”人死了以后有没有灵魂,“我”竟然支支吾吾、胆怯慌张。“我”的介入,表明启蒙者理性的认识背后隐含着对故乡复杂而浓烈的情感,让我们看到启蒙者身份中的困惑与沉痛。这时的鲁迅不只是启蒙者,在回乡的叙述中确认了自我的乡下人身份。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一身份被沈从文发扬光大。“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得诡诈。”③“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通社会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④“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个乡下人,永远不习惯城里人所习惯的道德的愉快,伦理的愉快。”⑤对乡下人身份的体认,表明沈从文对乡土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包容与认同。有意思的是,沈从文属于被“五四”新文化思潮唤醒的作家,他从偏远的湘西走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许杰、许钦文等第一代中国乡土小说家有着相似的背景,然而他并没有走上启蒙批判的乡土叙事之路。他的乡土小说虽然也写湘西世界在外来文化的压迫下走向崩溃,以及乡土人物在生活中的艰难挣扎,但乡下人的身份让他念念不忘湘西的诗情画意与乡风民俗的淳朴。他把抒情的笔触投向被其遗落在身后的湘西世界,以改造城市文化。小说《边城》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写边城的山水景致,显示了其乡土小说的田园牧歌的文化特色,又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对歌、迎娶、划龙船等习俗以及湘西人沉醉其中的人生乐趣。当然,小说写得最多的是湘西的淳朴人情。沈从文在山水之美、民风之淳、人性之真中尽情挥洒他的抒情笔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文化身份解读 沈琳 166

乡土小说与问题小说

【乡土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于西方化的一次反拨。“五四”小说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和对西方近现代文学及语言的借鉴与中国传统小说划 清了界限、实现了小说的革命,然而“五四”小说创作因此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是概念化,小说成了作家演绎思想、表达观念的形式,这个弊端主要表现在问题小说中;其二是欧化,这主要集中在浪漫小说中。浪漫小说不仅在抒情方式上直接借用了19世纪西方浪漫文学(尤其是卢梭的作品)的抒情方式,而且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也过多受到卢梭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影响,因而这一派小说在叙事上不象小说,而在语言上则又非本土化。针对这种缺陷,新文学作家曾呼吁文学的“地方色彩”,提倡文学应有“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号召作家“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所以,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的崛起,实际是新文学在革命之后着手建设的象征,反映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追求。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明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但是,无论是鲁迅还是那些后来被称为乡土作家的青年作家,在20年代初、中期都不曾明确使用过“乡土文学”或“乡土小说”的概念,更未以此相标榜。最早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的,是鲁迅1928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后来人们便沿用这一概念指称这一时期的这批作家的创作。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 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住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完整版)中国近代文学作家及作品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

当代文学填空题和名词解释

填空题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准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15、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6、《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17、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18、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19、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地域文化与当代江苏乡土文学

地域文化与当代江苏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是贯穿20 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一条红线,也是谈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绕不开的一个概念。作为概念的乡土文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话语体系中,无论其内涵、外延还是创作原则、批评范式都经历了或隐或显、或被动或积极的一系列嬗变。 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最早以“游子写乡愁”提出“乡土文学”这一概念,周作人、茅盾等人对这一概念又不断丰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周作人认为乡土文学须有“地方趣味”,风土的力在文艺上是极重大的。虽然“我们不能主张浙江的文艺应该怎样,但可以说他它总应有一种独具的性质。我们说到地方并不能以籍贯为原则,只是说风土的影响,推重那培养个性的土之力,”主张文学“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泥土气息、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 [1] 他说,正是由于地域上的差别与个性,“所以各国文学各有特色,就是一国之中也可以因为地域显出一种不同的风格。譬如法国的南方普洛凡斯的文人作品与北法兰西便有不同,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土当然更是如此。” [2] 茅盾在他的《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说,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

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的眼光 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鲁迅、周作人和茅盾从不同方面阐释乡土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内涵,其共同之处在于都肯定了乡土文学地域性这一重要特征。 由“五四”到三十年代,围绕以乡村、农民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展开的批评主要基于上述概念展开,而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得以确立,乡土文学被“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所取代,文学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使得乡土文学概念从内涵到外延到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文化的地 域色彩日渐淡化,我们几乎见不到西北、中原、关东、齐鲁之类的称谓,另一方面是政治与经济的地域色彩的强化。建国后,“农村题材文学”作为主流文学创作基本承袭的思想观念和批评范式未得到根本改变。这种批评实践至文革走向极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地文化孕育一方文学。丹纳在 《艺术哲学》一书中,明确把地理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当作决定文学创作的三大基本要素。钱穆先生也说过,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孕育华夏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在黄海和东海之滨冲积出连绵千里的平原、丘陵、河网、湖泊和大陆架,水文化、平原文化和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1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 村题材小说家是( C )。A. 赵树理 B. 孙犁 C. 周立波 D. 柳青 2. 20 世纪 80 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主要有张炜的《古船》和古华的( B )等。 A. 三家巷 B. 芙蓉镇 C. 白鹿原 D长恨歌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 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 C )等。 A.正红旗下 B. 车站 C.绝对信号 D. 野人 4. "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 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脆诗"的诗人是( A)。 A. 北岛 B. 舒婷 c. 顾城 D. 海子 5.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D ). A. 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 C亲亲土豆D北极村童话 6.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B )。 A. 竹西 B. 司猜纹 C. 苏眉 D. 庄老太爷 7. 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 1987 年发表的( A )。 A. 十八岁出门远行 B.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 一九八六年 8. 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苏童小说是( B )。 A.红粉 B. 妻妾成群 C. 米 D. 黯粟之家 9.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 D ) A. 韩少功 B. 贾平凹 C. 余秋雨D王小波 10. 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 A )。 A. 龙虎斗京华 B. 七剑下天山 C. 萍踪侠影录 D. 白发魔女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20 分} 11. 《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ABC ) 等。 A. 黎老东 B. 小满儿C 傅老刚D. 双眉 12. 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 )等。 A. 刘世吾 B. 钱文 C. 张思远 D. 犁原 13.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 )。 A. 白毛女 B. 智取威虎山C沙家浜D红色娘子军 14.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ACD) 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一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 15.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主要有(ACD)等 A. 浮躁 B. 废都 C. 秦腔 D. 高兴 16. 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 1991 年至 2006 年,其代表作有(ABD )等。 A. 大浴女B孕妇和牛C.玫瑰门D.笨花 17.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讲述的三个故事是(BCD )。A. 王子光事件 B. 探寻"野人"C. 观看"天葬" D. 顿珠婚姻 18. 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BD )等。 A.风景 B. 祖父在父亲心中 C. 手机D乌泥湖年谱 19.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散文创作中,老作家的人生反思作品主要有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黄秋云的《雾失楼台》和(BCD )等。 A. 杨朔的《香山红叶》 B. 孙犁的《亡人逸事》 C. 巴金的《怀念萧珊》杨缉的《干校六记》 20. 白先勇《台北人》中的主要作品有(ABD) A. 永远的尹雪艳 B. 游园惊梦 C.台湾人三部曲 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 20 分} 1.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 孙犁 )的《村歌》、周立 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擎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22. 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 (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 23.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 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24. 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25. 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 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萧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26.1957 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 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禹的《胆剑篇》等。 27. 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 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减克家的《有的人》等。 28. 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 牧筒》、雁翼的《在云彩上面》等,都是 50 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29. 在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莫言的《红高梁》、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陈忠实) 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30. 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 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31.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鹊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瑛

我理解的乡土文学

我理解的乡土文学 乡土,顾名思义,即可理解为故乡的土地;而当我初次接触到乡土文学这个词组时,我也不免望文生义的认为它是指讲述那些山里、贫困窟里的穷人的故事;讲讲他们生活艰苦却有着顽强的意志,或是一些作家经常在异乡流浪漂泊,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到故乡,于是只能把家乡写于文章之中,以此来慰藉心灵的空缺的一种文学形式。其实,说得简单点,就是以思乡为主题的文学。可是,这仅仅是我狭隘的对乡土文学的理解,它真正的内涵不可能只是这样,不是我能轻易定义的,他需要我们阅读作品并积累作品中的看法来理解。 所谓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据考证,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并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的作家。如赵树理、孙犁、沈从文、韩少功、李锐等等。 乡土文学往往让人联想到某种奇趣盎然、野气扑鼻的田园诗意、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乡土文学恬静怡人的意境,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典型背景,昭示着乡土文学所可能具备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沈从文的许多作品具有这种美学特征。沈从文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民,故乡湘西的山清水秀、人民的淳朴善良,便常常被沈从文当作小说的背景和题材,所以,在这种唯美的画面里,沈先生也以谱写湘西人民淳朴的人性美为主要内容,构建他理想中的“希腊神庙”,讴歌湘西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如《边城》:做翠翠与傩送相爱,却没做离经叛道之举,有的只是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虽然以悲剧结尾,但是故事中美景的描绘、人性的刻画,正是沈从文以湘西为背景的乡土小说的很好体现。 文学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即便出现某些思想上的强烈反差那也是正常的。如果说沈从文是以陶醉田园风光的观念来讴歌故乡淳朴的人性和民风,那么,与之相反的作家,如,鲁迅则是以"改造国民性"思想为目的,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一个启蒙者的眼光揭示着乡土人物的麻木、愚昧和残酷。鲁迅的笔触在温情中带着残酷的清醒,在其描绘的乡土世界里,我们透过人物形象的纯朴看到的是鲁迅对国民“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深深悲观与失望,是对国民劣根性深刻剖析。就如茅盾所说:“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 所以,我认为不同的作家,对乡土文学的创作主旨是不同的,每位乡土作家都有自己对乡土文学的看法。无论是对人性的关怀,还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映,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1、对乡土小说的认识 “乡土小说”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潘训、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王任叔、黎锦明等。 对这一流派的认识和评析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 言》中,分析蹇先艾、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以后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 2、乡土小说兴起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文学现实主义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主观性很高的“问题小说”,它必须在作家们所熟悉的生活题材上扎根,而当时青年作家比较熟悉又比较扎实的生活题材,是乡土题材。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了乡土写实小说必然会趁时运而崛起。 鲁迅小说的示范与影响。许多理论家的倡导。 3、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 作家们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作家们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了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在批判的描绘故乡的愚昧习俗、麻木的人性和凄凉人生时,作家们仍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使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4、乡土小说的贡献: 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 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也都大大增强。 三、浪漫抒情小说 1、创造社的成立及其文学主张 2、浪漫抒情小说的兴起及其特征 “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浪漫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①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②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浪漫抒情小说的特点:

八十年代以来河南乡土小说的苦难书写

八十年代以来河南乡土小说的苦难书写 中国作家的乡土情结有历史的传承性,从古代的田园诗词以及杜甫诗词对劳苦大众的苦难呻吟,到五四时期以鲁迅先生为首兴起的乡土小说的热潮,从三四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小说到进入新时期以来的寻根文学中的乡土世界。乡土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没有脱节,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借不同的主旨意蕴充满活力。从我国新时期文学这个横截面上来看,以周克芹为代表的川军,以莫应丰为代表的湘军,以贾平凹、陈忠实为代表的陕军活跃起来,名声躁动。 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乡土文学所描绘的一片原生态的乡土世界中的人和故事作为一扇通往整个乡土中国的窗户有着极强的代表性。而文学豫军虽然实力强大起来,但是却没有引起文坛的注意。而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乡土文学验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小说中作者对苦难的阐释以及对小说中的人物承载苦难方式的书写便是把握整个民族国家历史内核的佐证。 乡土文学的主题在思想启蒙、国民性批判、社会主义革命、思乡归乡等的变迁中,一直有种情愫或者是文学内蕴没有变化,那便是忠于苦难书写的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到90年代以来苦难书写与人文关怀的价值转向,在农村出生成长而在城市居住的河南农村作家以一种复杂的心态批判地接受了一套现代文明的特殊理念。张一弓、乔典运、张宇、阎连科可以称得上是80年代河南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创作可以代表80年代河南乡土文学发展的整体时代特点。 90年代以来,除了这些作家之外,刘震云的乡土系列小说以及周大新、刘庆邦、李洱等专注乡土世界的创作作为新生力量登上文坛,他们的文学创作既有对乡土的依恋,更有从乡土文化层面去深挖造成苦难与迎接苦难的力量。文学豫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背景_夏子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背景 夏子 (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现代中国乡土文学不是偶然的和孤立的文学现象,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人类文化思想史及东、西方乡土文学传统本身等已经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物化背景下的各类碰撞、冲突,特别是对乡村世界的震荡则奠定了现实文化基础,这两种基础构成现代中国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主导文化动因。 关键词:乡土文学;发生背景;文化动因;民间空间1 中图分类号:I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54(2003)06-0041-04 Background of Chinese Modern Local Literature XIA Zi (Chinese Department,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Hunan415000,China) Abstract:The local literature in China doesn.t occ ur accidentally and thus is not isolated from the literature as a whole,it.s a natural product of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Specifically speaking,the long history of agriculture,human thoughts and the tradition of local literature in East and West have altogether provided a base for its development,while materialized conflict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suburban life have provided a solid cultural base for its development.These two bases form the prime sources of modern local literature. Key words:local literature;background;the prime cultural sources;folk cultural space 由20世纪之初的社会改良及/五四0新文化运动激发的人道主义、平民主义思潮直接催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也就是说,人本主义或民本主义思想及东、西方乡土文学传统等构成现代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而物化背景下的各类碰撞、冲突)))特别是对乡村世界的震荡则成为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现实文化基础,两种基础的实质与核心是一种平民主义思潮,即人们的关注视点转移到民间空间,更多地思考着社会最广大的下层平民的辛苦遭逢与命运前途,体现着对普通人的真切关怀。作为民间这一文化空间的主体部分,乡土世界不可避免地要走进启蒙主义者的关注视阈。乡间的死生与病苦、乡村特有文化品格、乡土精神与文化理念等这类具体形态,一旦被摄入启蒙文学的视野,乡土文学也便应运而生。 一人类文明轨迹与乡土文学寻踪)))世界文化背景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史进程中,文学自始至终都是与某种乡土相关联的。作为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开端,石器时代(前文字时代或黄金时代)、青铜(铁器)时代那种原始粗陋的/石器文明0、/青铜文明0)))生产工具、化石、武器、器皿、雕刻、图案、饰物等等人类初始性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与精神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结晶,十分直观地/记录0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涵盖了人类最初的思维、心态,体现了特定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些成果不仅显示了人类祖先所走过的最初文明的轨迹,而且对人类文明后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0[1](第3页)。从物质生活方面来说,采集与狩猎这两种主要的经济活动作为最初的生存经验,为人类进化发展提供了经典的生存模式,以精致、自觉的栽培、耕作(culture)与家畜饲养为主要表征的传统农业文明就正是这种古老经验的延伸。从精神生活方面来讲,原始群居及血缘家族等组织状态在萌生制度、机构、分工、规范等等一类文明概念的同时,其所萌生的那一类原始幻想、神灵崇拜、宗教观念等质地已经构成一种乡土文学基因,昭示了日后的乡土文学可能,而后来建立在传统农业文明根基之上的思想文化史也确实容纳了乡土文学这一事实存在。 然而,乡土文学不仅仅只是一种被动性的状态化自在,它更是一种活性的、能动的主体自觉。古典乡土文学比较欠缺一种理性自觉,因而它只能是牧歌式的静态自在,即便体现一定的理性思考,也只是一种缺乏参照系的凝固的文化感悟,其 2003年11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v.2003第28卷第6期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 ty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8No.6 1收稿日期:2003-08-10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2年度科研项目/荆楚文化精神内核与丁玲文学创作0(201221D)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夏子(1963-),男,湖南澧县人,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乡愁文学及其代表性作家

第二章、乡愁文学及其代表性作家:林海音 一、表现“漂泊的惶惑”“无根的焦灼”有浓郁的怀乡情感。按题材台乡愁小说可分下列几种类型: 1、乡野传闻:乡野传闻凝聚着浓浓的乡愁,通过它的感情具象化了。朱西宁〈狼〉〈破晓时分〉、司马中原〈路客与刀客〉《红丝凤》段彩华。 2、回忆小说:以往昔大陆生活经验为题材,抒写对故乡亲人眷恋之情怀。 往昔是梦,故乡是歌,有以少年童真的眼光和纯净的心理,再现带有传统色彩的和谐人情,具有反璞归真的美的意蕴。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或以现代意识去批判摧残人性的旧伦理旧道德,具反封建色彩。又由于它的回忆性,洋溢着大陆的乡土气息,因此台文坛称它为“断了根的乡土文学”。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林海音《婚姻的故事》於梨华《梦回青河》此类典型之代。 二、林海音及其《城南旧事》

林海音(1918-2001)是五十年代台湾怀乡文学的代表作家,又是一位自由派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作品表达了爱国思乡的情怀,关注女性命运,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平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

乡土文学写作班学习心得

乡土文学写作班学习心得 乡土文学写作班学习心得 曾经一直这样认为:乡土文学写作路上,需要文学大师的引领,需要适当的交流、激励、批评甚至是争论。然而,业精于勤,成功总是留给有梦想并向梦想前进的人。荒于嬉,揭示了人都会因为潜在的惰性,而碌碌无为一生。通过这次蓝田乡土文学培训班交流活动,我对乡土文学写作产生了新的认识:乡土写作路上,热爱,坚持,自己的作品都会像绚丽的花儿,展现出夺目的光彩。-—题记 一、文学爱好者对乡土的热爱,最好是用文学作品来反映 去蓝田,去美玉之乡,去青山绿水间,采集乡土的味道。小城蓝田距西安百余里,是我们这次乡土文学培训的目的地。从白河县坐车,客车要行驶五个多小时才可以到达。艳阳如故,客车上我一个人回忆着第一次乡土的培训,仿佛忘记了一切。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自个儿不善说唱,在一个乡土文学爱好的集体中,怎样融入集体呢?一路上温故着第一次乡土文学培训写下的歌,一次次陷入浮想翩翩的诗境里。这让我想到了前不久写的一首小诗《开花的乡土》中的“文学乡土,内容丰富的地方文化,把文化写进乡土,就能开出乡土文学之

花。”想着,想着,便自我感叹起来。还是故乡好,它是我们生命的发源地,生命的土壤,尽管朴素,只要汲取有内涵乡土文化,自己作品就能成为乡土文学的花朵。 蓝田,古玉之乡,美玉文化蜚声中国千年。在蓝田,可以触摸历史感最多的就是玉之文化,尤其是经历时光检验后,那些被工匠千雕万琢的蓝田玉,格外引人。玉是美好象征,常被工匠们雕龙画凤,有的成为饰品,被人配戴;有的被打磨成工艺品,陈列在玉店里,沉淀为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玉可以沉默,但我们对乡土文学的热爱,不可以沉没。必须以作品的形式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第14课《平凡的世界·做客》教学资料《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 一、概况介绍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据考证,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乡土文学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当时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体多寄寓在都市,沐浴着现代都市的文明,领受着"五四"新潮的洗礼。现代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几乎成为当时作家书写"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准备。 二、进一步发展 1936年,茅盾更进一步指出"乡土文学"最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对乡土风情的单纯描绘:"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 三、文学特点 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一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四、表象 所谓"乡土文学",往往让人联想到某种奇趣盎然、野气扑人的田园诗意,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乡土文学恬静怡人的意境,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典型背景,昭示着乡土文学所可能具备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不过,乡土文学中也亦时常出现粗犷的民俗,剽悍的民风,甚至是野蛮的陋俗、愚昧的乡规和残酷的阶级压迫,所以,如果认为乡土文学只是叙述心灵的净土或只描写诗意的田园风光,显然不够全面。 五、开放的乡土 乡土文学中,粗犷的阳刚之气与纤细的阴柔之美同在,化外之境的淳朴人性和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都可以为乡土文学所容纳,而愚昧与文明的冲突,在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更是形成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主题。至于乡土文学的作家,如沈从文,自命为"乡下人",刘绍棠,自称为"土著",他们的乡土作品的视野,表面上看,似乎只专注于乡土间的纯美故事;细究起来,现当代任何一位以乡土文学为题材的小说家,几乎都无法完全回避关于现代意识和外部世界对乡村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以直接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在另一些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作家的叙述可能间接地表达对于现代文明的某种否定态度。但是,不管以乡土为题材的作家对现代文明取何种态度,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并非封闭的"乡土文学",这一题材的文学类型,总是直接或间接应对着现代文明的挑战。

乡土文学鲁迅风

乡土文学?鲁迅风? ■袁国兴 《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文学初期,受鲁迅影响在中国文坛上崛起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小说创作群体,用“乡土文学”意念来指称这一群体并不恰切。本文从“鲁迅风小说群”的视阈上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鲁迅小说的特别精神境界和写作范型是促成这一小说群体创作倾向形成的根本原因。 一 1935年,鲁迅在论到从“老远的贵州”等地来到北京的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黎锦明等作家的创作时认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①。鲁迅似乎没有预料到,他的这种批评视角,成为后来人们研究这一小说群体的权威性话语;“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持久不衰的热门话题,鲁迅被公认是这一创作倾向的开创者和倡导者。 然而,鲁迅是从什么意义上谈乡土文学的,后来人们又是从什么意义上理解乡土文学的?对此,人们似乎并没有深究。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乡土文学意向提出之前,周作人就极力倡导“乡土艺术” ②。他以为,“风土与住民有密切的关系” ③,可以“因风土以考察著作……就著作以推想风土” ④,这“便是国民性、地方性与个性”的文学 ⑤。茅盾对此有另外的看法,认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 ⑥。如果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主观和客观、题材和意识的复杂纠缠中,人们还有别的更加重大的问题需要探讨,关于乡土文学的细微学理争辩不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那么,在接下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中,却不是如此。当下文学研究中的乡土文学意念早已今非昔比。“我们……把所有出现农民形象,带着农村乡土题材内容和地方乡土风格特色的小说作品,都称之为‘乡土小说’。” ⑦虽然没有多少人能完全赞同这一观点,但乡土文学意念的扩大和弥漫是不争的事实。 概括起来,当下人们对乡土文学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把乡土文学中的“乡土”意念与地方特色与怀乡情感等同起来。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学表现了人民的生活美——乡土民俗风情,表现了作家对故乡、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⑧。第二,把乡土文学与特定文学题材联系在一起。“乡土文学实际上不过是用乡土题材写成的文学……”因此,“要研究这一问题,只能从题材上加以认定” ⑨。第三,把乡土文学与特定的创作“类型”联系在一起。“不同籍贯的作者,写不同地区的生活,而能构成一个流派,这只能在新文学发展初期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才会出现。30年代的乡土文学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随着创作倾向的不同,实际上作家已经分道扬镳……” 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