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梦幻诛仙手游科举答题

答案

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这篇梦幻诛仙手游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科举答题答案,希望可以帮大家。

活动时间:每周六

活动奖励:神兽碎片、魔兽碎片等等

------------------------

题目: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答案:4

------------------------

游戏简介:梦幻诛仙手游是一款3D角色,2D场景的回合制游戏。游戏以《诛仙》小说背景为依托,人物采用Q版卡通形象,角色清新可爱,动作表现较传统2D角色,更为丰富生动,表现力极强;场景基于实景采风素材制作,结合明快鲜艳的色泽,将2D场景的细腻完美演绎。视觉表现效果在当前2D回合制游戏中将有突破性的飞跃。

热门推荐:

梦幻诛仙手游答题器_科举答案_青云学堂答案_诛仙奇缘答案

更多攻略,敬请期待梦幻诛仙手游搞趣网专区。

【玩家交流群】:383814715(点击加群)

入门:快速升级攻略

职业:最强职业分析

宠物:宝宝变异方法

阵法:阵法选择推荐

十字军东征的理解和评价

第9课基督教会 奉城二中苏桂荣 [学习目标] 1.学习“教皇国”一目内容,知道“教皇国”的来历及现状;知道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形成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与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正教;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乃至当今欧洲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2.学习“十字军东征”一目内容,知道十字军东征的目的、后果,认识其性质是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战争,能对其影响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 3.学习“大学和教堂”一目内容,了解11世纪后,大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兴起;了解当时大学的学习生活和教堂建筑艺术,认识中世纪西欧文化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 [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的地位和影响 难点:十字军东征的理解和评价 说明: 1.教科书用“教皇国”、“十字军东征”、“大学和教堂”三目内容书写了基督教会在欧洲中世纪的发展和它突出的地位及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上的巨大影响。基督教会是西欧最强大的封建政治力量,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地主。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生活和学习,十字军东征充分体现了基督教对其教徒思想和行为的控制;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又是西欧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故为重点。 2.客观全面地理解和评价十字军东征对初中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唯物史观的指导,故为难点。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资料附录] 材料一、远征的参加者目的各异:西欧封建主和骑士想要掠夺新的土地和农奴;意大利商人(主要是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的商人)力图控制东部地中海的商业;罗马教皇则盘算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和财源;许多无以为生的农民受教会和封建主的欺骗宣传,

战锤十字军-星际战士战术

战锤十字军-星际战士战术 游侠会员:jasquall 1、传统sm暴力rush流 主基地先造2队侦察兵,再造1个农民 农民造兵营 侦查兵出来以后去占点,农民出来以后去帮助造兵营 兵营建好先出一队sm 农民去占好的点上造资源塔 然后兵营里造一个英雄 农民造到第三个资源塔的时候停下,省下的钱先造第2队sm 然后2队sm加上1个英雄加上占点的sc全部扑向对方基地,sm开自动增援 在有钱超过100的时候再补个资源塔,再有钱就补个电。 兵营里不停造兵,把集结点点在sm的身上。 在对方基地交火以后,优先攻击敌人的英雄,第2攻击敌人的步兵,第3是电,第4是资源塔。 这种方法利用dc以来,喜欢速攀科技的心理,利用前期压倒性的优势兵力,争取在2本前解决对手。高手新手都适用,新手如果使用恰当,可以出其不意的掀翻没有准备的高手。 2、隐身离子流 主基地先造4队侦查兵,再造1个农民 农民造2个电 侦查兵出来以后迅速占点,注意多占点 第2个农民出来去造资源塔,第一个农民造完电以后也马上去造资源塔。 在造了2个资源塔以后,抽一个农民去造军械库,另一个继续造资源塔 注意保持电一直在100左右,有多的电马上升级资源塔用掉 基地到了250钱/100电就马上升级2本 把占点完毕的侦查兵拉回基地待命 如果敌人进攻,补一个炮台防守。 农民开始造电 有资源马上升级资源塔用掉 升级到2本以后,侦察兵马上升级离子枪,主基地研究隐形,研究完了升级机械人口,军械库升级hp 农民造重工,不停出无畏 无畏出来以后,用无畏开头,侦察兵隐身随后,前往敌人主基地 钱有剩余的时候主基地升级机械人口,军械库升级射击精度 有机会就升3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反隐较弱,而且前期没办法集结大量部队进攻的对手,我曾用这个战术多次打对手完胜(杀N个损失0),建议新人熟悉使用)

高中-世界史中古时期欧洲练习题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选择题 1.“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A.古代印度种姓制度B.古代雅典民主制度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古代日本幕府制度 2.西欧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这说明()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的典型组织形式 C.庄园是西欧时期独立的政治单位 D.庄园内部的农奴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 A.古代印度B.古代希腊 C.巴勒斯坦地区D.巴基斯坦 4.教皇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君主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这种观点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 A.王权大于神权B.神权大于王权 C.王权与神权地位平等D.国王毫无权力 5.11~12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D.市民阶级的形成 6.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阿克苏姆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 C.古代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7.“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

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 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A.②③④B.②④ C.①③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8、中世纪是野蛮、专制、愚昧的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将人类从一个罪恶痛苦的深渊解放出来,带进一个科学自由光明的伟大时代。 ——布克哈特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关于中世纪,你同意哪位史学家的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祥林嫂之死原因剖析

祥林嫂之死原因剖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分析,祥林嫂悲剧的内涵作出重新的解释,指出祥林嫂之死的多重原因。其一是封建礼教各律条之间的矛盾,是族权与夫权之间的相饽,;其二是愚昧大众…看客”的凶眼,其三是“看客们”通过心理的暗示作用使祥林嫂产生罪恶感。自我心灵折磨以致跨入地狱之们。“五四”时期控诉“吃人礼教”的作品汗冲牛栋,鲁迅控诉的深刻性在于不是浮面的指出礼教吃人,而是尖锐的指出了遵从了礼教的条律,礼教依然吃人。 关键词:祥林嫂礼教看客心灵折磨 在文章的一开头,鲁迅对祥林嫂的描述是这样的: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了,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消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就是这样一个论为乞丐的祥林嫂,忽而问“我”一个很悚然的问题“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于是又由“有无灵魂”问到“那就有地狱了”红尘中的人在弥留之即大概都会关注到死后灵魂的去处——天堂或地狱?祥林嫂这样一个即将面临死亡的人,在人世间经历了那么多风雨蹂躏,为什么也单在生命的最后关注起了“灵魂的有无”“地狱的所在”呢?这与她生活的环境和自己内在的心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导致她一生悲惨命运的原因有多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封建礼教的内在矛盾,广大看客无情的凶眼和祥林嫂自我的心灵折磨。为什么这么说呢?听了笔者对祥林嫂死因和鲁迅的写作目的的分析你就会有同感。 一、封建礼教纲常伦理的内在矛盾 《祝福》是鲁迅对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思想的展开。《狂人日记》控诉了封建时代“吃人的礼教”,揭开了“打倒孔家店”的序幕。《祝福》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如果说《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幻觉”和“精神错乱”从普遍意义上揭示礼教吃人,《祝福》则让我们通过祥林嫂这一人物类型,形象的看到现实中礼教怎样蹂躏摧残人的生命的。这也是作者一再强调的《祝福》的宗旨所在。但笔者认为祥林嫂之死的原因还有更深的含义。鲁迅要通过祥林嫂的死来揭示封建礼教纲常伦理的内在矛盾,也就是说从文化层面上看,导致祥林嫂之死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礼教纲常伦理的内在矛盾。 导致祥林嫂之死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她第一个丈夫的死;二是她再嫁的后夫贺老六的死以及儿子阿毛的死。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死后她到鲁四老爷家作帮佣,其地位低微,命运已足够悲惨,而且做工十分辛苦。特别是到年底“扫尘,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全一个担当。”如此劳作却未能使她累垮,“然而她反满足,口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见祥林嫂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感到完全满足,也反衬出祥林嫂在婆家的生活更为不幸。“帮佣”的这种生活对于祥林嫂这样一个寡妇来说,已经足够幸福的了。她完全能够,也十分愿意“守住贞节”,按照纲常伦理的规范所要求的生活方式来生活。然而被人们认为如此庄重严肃,作为戒条来遵守的封建礼教却对祥林嫂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四大绳索中的夫权,要求祥林嫂在丈夫死后她必须听从婆婆对其命运的安排,否则就被认为违反礼教的条律,而她的婆婆为了小叔子娶媳妇的财礼,却要将祥林嫂嫁(卖)到深山贺家坳去,于是夫权与礼教中的对妇女“贞节”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依据夫权的要求,祥林嫂必须再嫁,否则就违背纲常伦理;而根据礼教对妇德的要求,祥林嫂又不能再嫁,否则就认为“不守贞节”,“不能从一而终”将为人所不齿。祥林嫂便处在“二律背反”之中。封建礼教中的这种荒谬悖论造成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命运:她被迫嫁给了贺老六。于是祥林嫂便成了封建时代,封建礼教统治下的一个不折不扣的“谬种”。不管再嫁与否她都有违封建礼教,这把礼教的枷锁对她越套越紧,她必然被窒息而死。 鲁迅在其《灯下漫笔》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论断:“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于是将中国的历史划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即史学家所谓的“一治一乱”用这一论段来分析《祝福》的主题,分析祥林嫂的命运可以说是颇有启发性的。那就是即使在太平盛世也未必见得能做稳奴

十字军东征对西欧造成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对西欧造成的影响 摘要:1096—1291年,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对西方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经济上,它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有利于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文化上,它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关键词:十字军东征;商品经济;政治生活;文艺复兴 十字军东征(1096—1291)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们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东部地中海各国进行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侵略战争。罗马教廷称这场战争是宗教战争,即是基督教反对穆斯林、十字架反对新月的战争。十字军东征先后共八次,历时近两个世纪。因许多人在衣服上缝上红十字作为参加标志,故此得名。这场以“圣战”的名义进行的战争,对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十字军东征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上,十字军把东罗马帝国的货币制度,和阿拉伯人的商业概念(如支票、信用状、股份公司组织)带回西欧,为欧洲日后发展资本主义铺平道路。如果没有十字军,或许就没有今天的西方文明,我们的世界也就大不相同了。 中世纪前期西欧商品经济的衰落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不是绝对的,在西欧大陆“商业几乎不存在”的时候,意大利由于特殊的地

理位置和环境,商业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过。北部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尤其是威尼斯,对十字军东征充满热情,主要不是为了宗教原因,他们把它看作向地中海世界经济渗透的另一步骤。他们希望在东部地中海获得海港,从而同阿拉伯商人进行有效的竞争。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制约,意大利商人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十字军东征则打破这种限制,为意大利商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十字军运动最重要的后果之一,是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在东部地中海贸易中大为削弱,欧洲商人在这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强,使西欧与东方的贸易相当频繁”。① 十字军东征打通了地中海的航线,使意大利的商业活动扩大到地中海东岸和中东的广大地区,从而刺激了意大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因商品经济的发展,12世纪,在西欧内陆形成了商业网,导致整个西欧死去商业的全面复兴。 二﹑十字军东征对西欧社会的政治生活的影响 “在中世纪的早期和中期,欧洲基本上只有领地的概念,没有民 族国家的概念。”随着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的分割,西欧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长子继承制。长子以下的幼子不能继承领地而成为无地的骑士贵族,他们终日游手好闲,放荡不羁,许多人靠拦路抢劫、打家劫舍等匪徒行为过着寄生生活;另外,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原有的固定收租无法维持其奢侈的物质追求,甚至有些封建主

《十字军之王2》CK2全人物特质

《十字军之王2》CK2全人物特质【教育特质】教育成果分为5种,每种分4级,正常情况只能拥有一个 拙劣的骗子amateurish_plotter 密谋+1内政-1 浮夸的谋士flamboyant_schemer 密谋+3内政-1 暗中操纵者intricate_webweaver 密谋+6军事+1外交+1内政-1 神鬼莫测者elusive_shadow 密谋+9军事+2外交+2内政-1 天真幼稚者naive_appeaser 外交+1军事-1 狡猾的无赖underhanded_rogue 外交+3军事-1生育+0.05 精于谈判者charismatic_negotiator 外交+6密谋+1学习+1军事-1生育+0.05不可捉摸者grey_eminence 外交+9密谋+2学习+2军事-1生育+0.1 挥霍无度者indulgent_wastrel 内政+1外交-1 精明的管家thrifty_clerk 内政+3外交-1生育+0.05 财富创造者fortune_builder 内政+6军事+1学习+1外交-1生育+0.1 点石成金者midas_touched 内政+9军事+2学习+2外交-1生育+0.15 鲁莽的战士misguided_warrior 军事+1学习-1健康+0.5 坚毅的军人tough_soldier 军事+3学习-1健康+0.5 战术的专家skilled_tactician 军事+6密谋+1内政+1学习-1健康+0.5 战略的天才brilliant_strategist 军事+9密谋+2内政+2学习-1健康+0.5 脱俗的牧师detached_priest 学习+1密谋-1 好辩的教士martial_cleric 学习+3密谋-1 渊博的学者scholarly_theologian 学习+6外交+1内政+1密谋-1生育-0.05 宗师神学家mastermind_theologian 学习+9外交+2内政+2密谋-1生育-0.05【健康特质】健康特质几乎都是不好的 紧张stressed 密谋-1内政-1健康-1生育-0.1 压力depressed 外交-1内政-1军事-1密谋-1健康-1生育-0.05 疯狂lunatic 高概率发生恶性事件,AI关系-50 着魔possessed 高概率发生恶性事件 生病ill 军事-1健康-2生育-0.1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附答案)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是在哪一帝国灭亡之后()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 2.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三分帝国,奠定了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①德意志②法兰西③西班牙④意大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是() A.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 B.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C.国王与骑士之间的关系 D.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 4.799年,利奥三世教皇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查理把利奥三世送回罗马,助其复位。这一年圣诞节,利奥三世为查理加冕,称他为“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由此可见() A.国王权力大于教皇权力 B.教皇权力大于国王权力 C.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利用 D.教皇听命于国王 5.下列是对中世纪一个西欧庄园中农奴卡洛斯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清晨,卡洛斯吃过简单的早餐,先到领主的直领地除草②半晌午,到自家的份地里给庄稼捉虫③中午,向领主缴纳继承捐,准备把自己的份地传给儿子④下午离开庄园到不远处的城市中打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当时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规模大 C.规划科学 D.拥有自治权 7.欧洲中世纪时期以庄园为基本单位,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权单位,贵族领主在庄园上,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行政管辖权,因而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上述情况描述的是() A.欧洲原始社会 B.欧洲奴隶社会 C.欧洲封建社会 D.欧洲资本主义社会 8.右面是西欧中古时期庄园示意图,庄园里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还有教堂、磨坊及法庭等。其中庄园的土地分为() ①直领地 ②农奴责任田 ③份地 ④国王的土地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9.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土地所有权 B.投票选举权 C.城市自治权

浅谈《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五年制专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作者:周洁 所在系部:文理系 所在班级: 11(2) 指导老师:鲁天智 上交时间: 2016年6月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教务处制

浅谈《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中文11(2)周洁 摘要:祥林嫂是鲁迅《彷徨》中《祝福》这篇文章的人物。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贫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他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淳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兽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就到了“阴间”还是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之中,惨死街头。 关键词: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封建迷信;封建思想 《祝福》是鲁迅先生一九二五年间小说合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它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善良妇女为主角,通过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反映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的反映了旧社会中无数劳动女性的悲惨命运,肉体受到压榨,揉搓,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祥林嫂是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一、将祥林嫂推向死亡的封建婚姻 祥林嫂是个没有经历过爱情的女人。她的第一个男人祥林比她小十岁,在她二十六岁时候病死了,也就是说,祥林死的时候只有十六岁。第一次婚姻暂不去追究是否有婚实,但肯定是不存在爱情的。 祥林嫂第二个男人贺老六是深山野墺里一个靠力气吃饭的穷苦人。祥林嫂在祥林死后,逃到鲁四老爷家中打工,她的婆婆找到她后趁其不备把她捆

荆轲刺秦失败原因浅析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浅析 河北定州中学年华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重要篇目,荆轲作为其中核心人物,英勇刺秦而失败的故事一向为人传颂。他英勇赴秦的壮举,千百年来一直激励人们。众人敬佩荆轲“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胆识,又推崇他反抗强暴侵略的正义之心。 荆轲,春秋时四大刺客之一。其先为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名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刺秦之举使他没于当时,也成名于世。 荆轲刺秦最终以失败告终,千百年来,对其原因也一直众说纷纭。现将笔者的一孔拙见付于笔下。 一、荆轲刺秦并非自荐之举,而是难酬众人之托。 燕太子为了刺杀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田光,田光觉自己“盛壮之时不再”,而是“精已消亡”,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而后,田光为“激荆轲”,自刎而死。荆轲此时对于刺秦之事未置可否,为了报答“善待之”的处士田光,恐怕便已有巨大的心理负担。 待荆轲面见太子之后,太子丹尽陈秦之威猛,燕之如累卵,然后对荆轲说道“唯荆轲留意焉”,便欲将刺秦之事委托于荆轲。“久之”,荆轲才说“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以任使”,意即荆轲思索良久,结合自身实力与刺秦之难度,说自己能力有限,不足以完成任务。可是这时,太子却“顿首,固请无让”。丹,以太子之身份,对荆轲行此大礼,并有荆轲不答应,便有不起来之意。荆轲面对如此形势,恐怕是难以推却。 由此可见,荆轲刺秦并非自荐之举,而是受田光性命之激及太子丹固请的双重压力,不得不接受的任务。从主观意愿上来说,实属无奈之举。 二、在接受刺秦任务之后,荆轲意有反复,犹豫不决。 接受刺秦任务之后,太子丹便将荆轲“尊为上卿,舍之上舍”。为了坚定荆轲刺秦的决心,便“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所咨”,以“顺适其意”。 俗话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更何况,其间香车美女,财物尽收。应该是承诺已出,打点行囊,准备赴秦。可“久之,荆卿未有行意”。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荆轲意有反复,犹豫不决。一者受人之托,难以托辞;二者度能量力,怕是难以毕命。这种心理状态,恐怕是已为刺秦失败埋下了伏笔。 三、准备不足,仓猝出发。 荆轲“久未有行意”,等到“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至燕南界”,兵临城下,太子丹恐惧之时,才决定刺秦。 以一人之力,入虎狼之秦,更何况是刺杀秦王,自然需要精心准备,周密谋划,作好预案;否则,定然会是一败涂地。而事到紧急之时才立下决心,仓猝前往,前路定会是一片迷茫。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行前,对太子丹说: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看来荆轲意欲寻一帮手前往,却路远未至。这一方面说明荆轲自能能力不足,需有强援力助,另一方面说明荆轲临行紧急,没有尽早通知。 等到面见秦王,呈上樊於期之头,督亢地图之后,文中说:图穷而匕首见。笔者认为这是准备不足的一大证明。图穷匕见,双方同时看到匕首。荆轲执兵刺秦王,秦王见匕首而逃者,双方成功率各有5成。试想,刺杀秦王,如何能在这种境况下成功?足见对刺秦之法准备不足。 四、计划有变,致刺秦成孤注一掷之举。 荆轲刺杀秦王之行,显非一人之力可及。故荆轲找来秦武阳任其副手。《荆轲刺秦王》中记: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这自是秦武阳武艺高强,气势过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有哪些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有哪些 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下面是分享的十字军东征的影响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十字军东征是一次历时较长,涉及国家较多的中古时期的战争。那么这样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十字军东征的影响又有哪些呢?十字军东征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破坏了拜占庭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生产力,阻碍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十字军东征还使得无数的人丧失了生命,使欧洲地区处在战火弥漫的环境当中。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还包括积极的一面。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后,建立起了耶路撒冷,拉丁帝国等十字军国家。西欧的统治者通过十字军东征获得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极大地改善了西欧的经济状况,促进了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同时十字军把东方的商品传入西欧,丰富了西欧的物资生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还包括推动了西欧的商业发展。十字军在东征过程中,城市在不断地发展,市民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导致有市民参与的等级议会制的产生。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封建主为了筹集军费,让部分农民赎买自由,使得一些农奴也得到了解放。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也包括军事方面。十字军重用骑兵战术,同时

十字军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改善了当时的航海条件。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摇桨战船队逐渐被抛弃,新型的帆船舰队也开始产生。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简介从1096年开始西欧地区的封建阶级为了能够夺回被伊斯兰教占领的耶路撒冷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战争,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他们的口号是为了保卫天主教的地位,然而实际上却包含了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在二百多年的时间中他们进行了八次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发生在1096年到1099年的这段时间中,这也是所有东征战争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胜利,当时参加战争的人数达到了十万人,其中骑士们分为了四路人马,在1097年的时候在君士坦丁堡地区集合,然后通过渡海直接侵入了小亚细亚地区,此后立即进行了攻克城池的战争,很快就夺得了塞尔柱突厥人的都城,在城内十字军不断地进行掠夺和争抢,他们在1099年的时候正式攻克了耶路撒冷,在占领这个地区之后,十字军在城中运用武力进行大肆地打击和压迫,有七千多人在战争中受到了伤害。 另外十字军在夺得耶路撒冷地区之后还按照西欧的模式,在地中海东岸的相关地区建立了许多的封建国家,因为在右翼的历史观点中,这次的战争以及造成的伤害都是正义性的,然而千百年以来类似这种复杂的宗教性军事行动已经让人们意识到,并不能轻易的认定宗教性战争性质,因为这次的战争并不是孤立的一件事。从此之后西欧的封建阶级看到了从东征中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以及领土,所以他们陆续地进行了多次的战争。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分析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祥林嫂是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她一生历经了许多坎坷和劫难: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便是已经丧夫的却只有“大约二十六七”岁的寡妇;二十七八岁时被人抢到了贺家;二十八九岁时第二个丈夫却又因患伤寒而死去;三十一岁左右时她的儿子又被狼给衔去了。之后再次回到鲁镇做短工,后来渐渐地麻木并且沦落为乞丐,最终在大年“祝福”的喧闹氛围中悲苦地被“穷死”。 究其悲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原因;他人原因;社会原因。 个人原因: 首先,是祥林嫂的个人信仰。她信奉神灵,并且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神灵,相信神灵终究会给她讨回一个处处遇难的不平命运的公道,终究会给她安排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归宿。祥林嫂是中国旧社会的妇女,其思想还完完全全地受制于封建文化的桎梏之中。她没有受过新思潮的冲击和洗礼,不具有一点新思想,她把自己的梦想寄托于神灵,也把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寄予于神灵。所以,她到土地庙去捐门槛,庙主最终毕竟还是答应了她的乞求,捐了回来便“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她幼稚地深信无疑:只要捐了门槛,她就把罪给赎完了,她的命运就会得到改变,她的前途就会无限光明。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第二,是祥林嫂处世态度过于被动。当然祥林嫂是具有反抗性的,但是她的这种反抗只是自发的本能的。或许正是因为祥林嫂的思想完全还没有从封建迷信中走出来,完全没有从礼教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才从根本上注定了她的反抗是不彻底的。她没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明确的生活理念,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祥林嫂

多角度评论荆轲刺秦的意义

多角度评论《荆轲刺秦》的意义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令人血脉贲张;曾经有那么一批侠士,令人扼腕叹息。他们以血肉之躯反抗暴政,我自横刀向天笑;他们出身草莽却一诺千金,士愿为知己者死;他们嫉恶如仇且心怀故国,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就是刺客。太史公笔下那些熠熠闪光的名字,那些慷慨悲歌的英雄。张承志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清洁的精神》①,他对这种“烈士传统”十分激赏,称他们“在古代的东方树立了一种极端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每次读《刺客列传》,我都忍不住把酒高歌,为之泪湿青衫。人海茫茫,尘世嚣嚣。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侠义”二字渐渐地消隐了。它仿佛成了一曲遥远的绝响,湮没于历史的荒村古道。 而当我以公正的眼光,抛去世俗人对于英雄的崇拜后再来品读《荆轲刺秦》这一名篇时,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是否又会有所不同呢?当我们不以一名后来者的身份去妄自评述往昔历史而以当时的眼光审时度势,认真计较荆轲刺秦荆轲是否还会是一名名垂青古的悲剧性英雄? 一、荆轲刺秦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荆轲刺秦的背景: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②,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荆轲刺秦》记的就是这件史事。

但事实上,假使荆轲真的刺秦成功,完成了太子丹所托付的使命,就真的能够挽救危如累卵的燕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时秦国统一六国之势已成,其一整个国家的运行轨迹必不可能单单依靠在秦王嬴政一人之身,这架汹涌的战车从高处腾空直下,又有谁能够阻挡的住呢? 例如秦武王是因为举鼎折断肋骨死的,死的时候既没有儿子也没有立太子,秦国也同样顺利地实现了权力交接,马上立了武王的弟弟为王,这就是秦昭襄王。③所以说幻想通过刺杀秦王来阻止秦国入侵的太子丹无疑显得思想太过于幼稚,而事实上无论刺秦的成败与否,最后留给燕国的都将会是一场难以逃脱的亡国灭种的灾难。“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直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④ 所以在我看来,从现实利益角度面前出发,荆轲刺秦实质是诱发秦国灭燕的导火线,当然,也只是将原本的计划提前而已,而燕国也始终无法逃脱灭亡的结局。 二、荆轲刺秦失败的影响 从《史记》正文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太史公对于荆轲的偏爱从本文的篇幅上就可见一斑,全传凡五千余字,而荆轲一人就占去三千多字。对荆轲的叙述,司马迁用足了笔墨,也用足了感情。从少年时的“好读书击剑”到后来“与盖聂论剑”,游邯郸与鲁勾践争道,无不细致入微、刻画细腻。荆轲洒脱不羁、剑术高超的形象跃然纸上,也为后文燕太子丹恭请他去刺杀秦王做足了铺垫。 而对于我们读者而言,荆轲越是年少有为,就越发加重了他的悲剧性色彩,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当我们在已知晓其注定失败的结局后,回过头来欣赏他的年少时候的意气风发,就越发让人触动。 而更为其悲剧性死亡所加码的,还有为了其刺杀行动所做出贡献乃至牺牲生命的

浅析阿拉伯视角下的十字军东征

浅析阿拉伯视角下的十字军东征 虞云飞10120170139 周文超10120170150 引言 十字军东征的历史漫长且传奇,不仅为欧美人所熟知,而且也为广大除欧美之外的地区的人们所了解。十字军东征的故事诞生了无数的文学作品,也在历史中留下了种种的影响。客观上所带来的文化经济交流,使西欧首先接触到了在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文艺复兴的脚步循着这脚印阔步走来。主观上,战争的伤痛深入骨髓,西欧的财富和人口大量消耗,国家贫弱。但是,这些我们所了解,甚至是所熟知的内容,真的就是十字军东征的“真相”么?当然不是!本论文从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角度——阿拉伯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十字军东征的全貌,从每一次战争的种种,试图还原一个更接近事实的“真相”。之所以要从阿拉伯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一庞大繁杂的历史事件,还要感谢朱明老师上课时所说的要打破西欧视角叙事,打破西欧中心论的理论框架,从一个更加不带有偏见的,更加历史性的角度来探讨历史事实。本篇论文中,我们尽力从一些阿拉伯人和受阿拉伯文化影响很深的著作中去寻找关于十字军东征的蛛丝马迹,也试着吸收了一些在这方面做出非常卓著贡献的本国前人的著作的营养。当然,从阿拉伯人的视角来叙述这个事件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而我们的学术能力又非常薄弱,因此只能是浅尝辄止的草草之作,所以论文中的一些错漏和观点的理解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会尽力更正和尝试纠正。 一、阿拉伯人对西方的了解 阿拉伯人对西方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这一点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阿拉伯人的语境中很少用“十字军”来称呼这些基督教士兵们,而是把来自欧洲各地的基督教军队统称为“法兰克人”(Franj),把整场十字军东征称作为“法兰克人的侵略”或“法兰克人的战争。”这是因为法兰克人在十字军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阿拉伯人没法对欧洲人的相貌做具体的区分,所以把所有的欧洲军队统称为“法兰克人”。有趣的是,在《中西方交通史料汇编》中,蒙古人也称十字军为“法兰克人”(Franks),笔者猜测也是受到了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

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 摘要(约200字): 如果说,15世纪前的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之间和欧亚大陆之间的话。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由此产生的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则大大发展了各州之间的贸易,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 关键词(约3个): 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世界贸易 正文(约2000字): 一,简介 地理大发现,又名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二,历史背景 (1)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府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攻陷,从此整个中东及近东地区,全部成了穆斯林的天下。欧洲人必须找到一条新的贸易路线,直接从香料群岛获得香料的资源。 (2)对新的殖民地和财富的渴望 由于当时欧洲的商品对于中国人、印度人而言毫无吸引力,导致了欧洲人只得用大量的金银来换取香料和丝绸等商品。长期的入不敷出,导致欧洲人对于获取金、银、宝石或者直接获取香料等资源显得十分感兴趣。至此,那些出产这些珍贵资源的地区,便成了欧洲人猎取与互相争夺的目标。

(3)来中国的寻金热 13世纪末,马可波罗与他的游记在欧洲掀起了对东方向往的狂潮:在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东亚甚至整个亚洲成为一个拥有空前繁荣的文化、遍地黄金、香料发达而强盛的区域。这引发了大量欧洲人一窥东方文明的愿望。 (4)基督教传教热情——圣战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探索活动多少有将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并将异教徒转化为基督教徒的想法。十字军东征带来的长年战争,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等等这一切,导致欧洲人对于基督教产生了一种狂热的感觉。很久以来,积极传教便是基督教会特点之一。 (5)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与先进 从12世纪开始,欧洲人便开始制造用于航海的大型船只。1200年至1500年间,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普遍增加了一到二倍。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之内,他们或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或是自己动手发明改造了诸如罗盘、六分仪、海图、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术,使得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 二,重要事件 1487~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罗缪·迪亚士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成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重要突破。 1497年7月8日,葡萄牙贵族瓦斯哥·达·伽马奉葡王之命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之后由阿拉伯水手马季得领航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库特。这是第一次绕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称之为“新航路的发现”。 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横渡大西洋,同年11月12日,到达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之后又到了古巴岛和海地岛,并于1493年3月15日回航至巴罗斯港。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西航,陆续抵达西印度群岛、中美洲和南美大陆的一些地区,掠夺了大量白银和黄金之后返回西班牙。这就是人们所称谓的“新大陆的发现”。 1519年9月20日,葡葡牙航海家斐南多·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横渡大西洋,后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死于此地。其后,麦哲伦的同伴继续航行,于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三,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探寻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 (2)体会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对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3)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从而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教学重难点】 (1)体会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对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2)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从而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过年送灶爷的习俗导入。 二、初读课文,把握情节 1.复述故事,概括情节。 学生的复述,有根据课文顺序以“我”来叙述的,也从祥林嫂的遭遇来描述的。根据学生的复述引出小说的线索,小说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我”是线索人物,以“我”的活动贯穿:“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从情节上看,描写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死了丈夫——鲁镇打工——被迫改嫁——又死了丈夫——痛失爱子——回到鲁镇——沦为乞丐——寂寞死去。 2.分析倒叙手法的作用。 从学生的复述引出倒叙手法,从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探究其作用。 (1)从情节上看,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思考:祥林嫂究竟是怎样的人,她为什么会死?(2)祥林嫂是在富人的一片祝福中凄然死去的,死后还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三、以点带面,分析祥林嫂悲剧原因带动全篇。 (一)内因 (1)三次肖像描写,展现人物命运的变化。 第一次:脸色青黄——生活艰辛,两颊却还是红的——年轻有活力,顺着眼——温顺、善良。第二次变化的是两颊和眼睛,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仍然顺着眼,但眼角有泪痕,也没以前那样精神了。——精神受到挫伤,意志的支柱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动摇。第三次: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只有眼珠间或一轮——长期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入绝境,精神完全麻木。 (2)三次抗争,看悲剧的必然。 第一次为逃避婆家的转卖,她逃到鲁镇。第二次被卖出嫁她拼死反抗,额头撞出了一个血窟窿。第三次为赎罪,捐门槛。祥林嫂要尊奉礼教守寡,可宗法势力又强迫她再嫁,封建迷信告诉她门槛可以作替身,替自己赎罪,可封建势力仍然不接纳她。 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头来却被礼教活活吞噬;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被摧残麻木得自觉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 第二课时 (二)外因 (1)从几大习俗看社会的制度的文化层面的原因。 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1.祝福,祝福是“鲁镇的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干活的是女人,“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封建的等级制度森严。而且“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今年自然也如此”,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中国。 2.抢亲,从四叔说的“可恶,然而”去分析,祥林嫂婆婆事先没有知会一声就把人抢了,可恶;然而这个做法是合法的,也不好说什么。女人就是一样商品,婆家拥有处决权。 3.阿毛死后,大伯来收屋。封建社会女子“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夫死从子”,儿子死了就被扫地出门了,女人的地位可见一斑。 4.祥林嫂没有名字,改嫁贺老六了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女子永远是别人的附属品,没有完整的自我。 (2)从祥林嫂周边的人际环境看悲剧的必然。 丁玲:“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给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将“读”与“赏”结合,结合课后习题二,从语言着手来分析人物。 1.鲁四老爷 书房的摆设和“我”的对话,反映出他是封建思想的捍卫者。不让祥林嫂碰

《要塞:十字军东征2》基础概念全解析

《要塞:十字军东征2》基础概念全解析 【领主】军队的核心,是能够用来战斗的老兵,能力非常突出。但是也要小心,一旦领主死亡,你将输掉游戏。 【工人】开始游戏时,要塞外面有八个可用的农民,不过很快你就需要更多的农民建设经济。 【声望】经营过程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与很多方面都有关联,比如说农民的迁徙,征税率以及食物配给。顶部的声望信息面板的数字显示出总体声望。包括了所有影响声望的因素,在总体声望上面点击来打开声望信息列表。 声望会决定农民是否会迁徙到你的城堡,成为一个声望高的统治者的话,会吸引境外的农民来到你的城堡工作,声望越高,他们来得就越快。不过如果声望很低,人民就会变得不高兴,还

会离开城堡。 你还能够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单个的声望因素来控制农民进出你的城堡的速率。 【征税】募集钱财的最主要方式。人民不喜欢缴税,所以征税的幅度会直接影响到声望。 不过税收跟人口并不一定要此消彼长。还可以将金钱放在储藏室中,每个月向人民发放一定量的抚慰金。这对人口的增长非常有好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要塞:十字军东征2专题 【食物配给】改变农民的食物配给是提升声望最快的方式。食物的数量跟类型都会影响到声望。

【啤酒供应】建造酒馆允许开始酿造啤酒,利用声望面板中的啤酒控制来设定有多少啤酒可供引用。啤酒愈多,农民就愈快乐。 【宗教】农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建造一个教堂并且举办弥撒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和你的声望。举办弥撒需要蜡烛,有越多的蜡烛,就可以做越多的弥撒。利用声望面板中的宗教控制来设定保持多少弥撒。

【事件】各类事件随时都会发生并且对城堡造成不同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事件都会造成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一些事件会造成暂时降低农场产量的负面效果,而其他的比如援军抵达则会带来正面的效果。 【庄园】土地分为各个领地。村庄领地是尚无人占领的中立领地。可以占领村庄领地,占有者可以使用其出产的食物和资源,把一些部队移动到领地旗帜旁即可占领。

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 机电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02班 谷炳阳 2012214040223

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 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02班谷炳阳 摘要:1096—1291年,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对西方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经济上,它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有利于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文化上,它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关键词:十字军东征;商品经济;政治生活;文艺复兴 十字军东征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以清除异端的名义发动的所谓“正义”战争。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从1096年至1291年间,共进行了8次东征,最终遭到失败。 在十一到十三世纪的十字军运动历时将近两百年,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虽然以反对异教徒对天主教“圣地”与信徒的蹂躏,但实际上是为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范围,以政治、宗教、社会与经济目的为主,发动对亚洲西侧的侵略劫掠战争。每次十字军开始时,都有讲道、宣誓及授予每个将士十字架的仪式,任命成员为教会的将士。虽然十字军的主要攻击对象是穆斯林,但此狂热同时发泄在招募十字军地区的犹太人身上,亦使犹太人受迫害和遭杀害。十字军令东西方教会在历史上留下有名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认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基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是使教会声誉蒙污的错误行为。 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掠劫了天主教兄弟东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诸多缺少土地的封建主和骑士想以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对象;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地的商人想控制地中海东部的商业而获得巨大利益;而罗马教皇想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范围;被天灾与赋税压迫的许多生活困苦的农奴与流民受到教会和封建主的号召,引诱他们向东方去寻找出路与乐土。正如《欧洲的诞生》指出,十字军“提供了一个无可抗拒的机会去赢取名声、搜集战利品、谋取新产业或统治整个国家——或者只是以光荣的冒险去逃避平凡的生活。”这场以“圣战”的名义进行的战争,对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