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

项目名称同方(深圳)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

报告名称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建设单位深圳华溢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2016年03 月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2、《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深规[2007]92 号)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JZG 29-2009)

4、《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

5、《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 10-2003

二、场址现状评估分析

2.1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所在地属南山区,符合深圳市基本生态环境控制线、《深圳市紫线规划》要求、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危害。

图2.1 项目地理位置

2.2场地气候特征

2.2.1、地理位置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口的东岸,北连惠州市、东莞市,南隔深圳河与香港九龙新界相邻,东依大鹏湾、大亚湾,西濒伶仃洋与珠海市相望。陆域面积为北纬22°51′49″~22°26′59″(大鹏半岛南端)东经114°37′21″(大鹏半岛鞋柴角)~113°45′44″。平面形状呈东西长(92km),南北窄(44km)的狭长形。总面积2020km2,其中经济特区面积327.5km2。深圳市海岸线全长230km,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

2.2.2、气象与气候

本项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暖湿,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4~22.3℃,一月份平均气温12.9℃,七月份平均气温28.7℃,极端最高气温为38.7℃,极端最低气温为0.2℃。日最高气温大于30摄氏度的天数多年平均123天。深圳地区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多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4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932mm,且多为台风型暴雨。全区日平均最大暴雨量282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22 mm,最小年蒸发量为1107 mm。

2.2.3、基本气象分析

根据深圳市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出全年的风向玫瑰图及各季和全年的风向频率见图1。深圳的地面风向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偏北风为主,春、夏季则以偏东风为主;根据深圳市近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深圳市全年的风向频率以东北风最高,秋季与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季与夏季盛行东南风。

春季

全年C=7.2

图2.2-1 各季及全年风向分布

2.2.4、风向日变化

深圳地区白天与夜晚风向有明显日变化,深圳地区西部测站(包括深圳测站)黄田和赤湾海洋站多为白天吹西南风,夜间吹东北风,而东部测站观澜、盐田和大亚湾白天吹东南风,夜间吹北风。这主要是由于深圳湾地形呈西北——东南走势,而大鹏湾呈南——北走势。

2.2.5、风速

根据深圳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53-2008年观测记录,深圳市多年平均风速的平均值为2.6m/s ,10分钟平均风速出现在1987年11月28日,为18.3m/s 。全年中冬季风速较大,夏季风速较小。东北风的出现频率不仅高,而且此风向下的平均风速相对其它风向也比较大,NNE 、NE 、ENE 风向的年

图2.2-2 各季及全年风速图

本方案从规划设计入手,结合深圳市夏热冬暖的气候特点,考虑建筑布局对建筑室外风、光、热、声、水环境和场地内外动植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考虑建筑周围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综合设计布局,考虑场地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3场地地形地貌分析

南山区沿海湾一带为滨海平原,地势较平坦,岩性为淤泥和砂层,因河流冲积和海相沉积而成,厚度一般10~15米,其下为基岩风化土层。南头半岛是本区伸向南海的部分,可分为北部和东南部平原地区以及西南部大南山等山丘,两个地形小区面积约各占半岛面积一半。 2.4场地地质水文分析

2.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关于颁布深圳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1996】352号),该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大沙河,属于深圳湾水系,其水环境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区。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详见表2.4-1。

表2.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mg/L )

注:SS 参照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的相

应标准

2.4.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详见表2.4.2

表2.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单位:mg/L ,pH 、大肠菌群除外)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 值除外,总大肠菌

群:个/L)

2.5场地生态环境分析:

南山区地处珠江口东岸,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平地、台地、山丘相间,从北向南可分为北部山丘盆地区、中部低丘台地区和南部孤丘平地区三级地形,由北向南逐级下降。南山区地貌形态以花岗岩风化土层为主,岩性为含石英砂粒的硬质粘土;谷地为风化土层,上覆1~4米厚的冲积和洪积松散砂性土,局部夹有砂层透镜体。 2.6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项目东侧和北侧为荔香公园,西侧为南光道,南侧为南山人民检察院业务办案大楼。地理位置毗邻深圳大学和行政区域中心。区位优势明显。 2.7场地市政设施分析

2.7.1供水

项目所在区域已经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有稳定的自来水的供应。但是,深圳属于全国重点的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的缺乏已经引起广泛重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

本项目拟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器材,采用水表计量、及时发现漏损及时减少浪费,合理组织雨水排放利用,为深圳市节水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2.7.2供电

项目所在地已经解决了供电的问题,从居民的照明用电到当地工业区的用电都能得到稳定的供应。电力供应来自市区的供电网络,项目附近无高压线缆通过。

2.7.3供气

项目所用燃气供应由市政燃气管网提供。 2.6.3通信

所在区域已经解决邮电通讯问题,有良好的邮电通讯服务。 2.6.3再生水

项目所在地无市政中水回用系统,拟设置雨水回用系统,回用雨水用于绿化浇洒、水景、道路冲洗等。

三、项目的基本信息

四、绿色建筑目标的合理确定。

4.1是否符合或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根据本项目规划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项目绿色建筑等级为不低于国家一星级的要求,本项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按国家一星级设计,满足规划任务书的要求。 4.2是否符合或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对项目的相关规定

根据《深圳市龙华新区绿色建筑发展规划(2012—2015年)》要求所有新建民用建筑项目至少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一星级标准要求,政府投资项目根据项目特点适当提高标准要

求。本项目位于南山区,项目按国家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设计,可满足政府对项目的要求。

4.3投资估算和效益

本项目按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需增加384万余元投资成本,约62元/ m2,实施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后,本项目每年可节能50%、节水15000吨,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高效的生活空间。

五、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适宜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说明

5.1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措施

5.1.1建筑外立面

研发楼外立面采用中空夹胶低辐射玻璃,回迁住宅及配套宿舍采用竖向金属百叶和大窗形成公建化处理,通过优化设计,不对周围建筑造成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5.1.2区域优化布局

本项目整体布局采用围合式布局,合理控制建筑间距,在园区内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调整建筑布局,避免产生涡流区及风速过大区域,为人民生活、休闲、健身等提供一个优良的活动空间。

5.1.3低冲击开发(LID)

本项目通过设置绿地、透水地面、雨水调蓄池等方式,有效降低场地外排雨水量,减小城市雨水排水压力。

5.1.4污染源处理

1)废水

本项目污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生活污废水统一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周边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第二时段三级标准要求。

2)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是备用发电机尾气、厨房油烟等,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后,备用发电机尾气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的二级标准;油烟去除效率和排放浓度均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的相关要求进行。

3)噪声

该项目场地内噪声主要为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场地内生活噪声、建筑室内的机电设备噪声、以及研发用房的生产噪声等,本项目采取了绿化植被,设备减震,优化场地内车辆管理规定等措施控制场地内噪声。

4)固体废物

各类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置,能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项目商业餐饮产生部分餐厨垃圾,餐饮产生的潲水油属于《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中饮食业产生的废油脂及植物油加工产生的残渣,应严格按照《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处置,转运出本区域后,则不会对本区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工业废物拟分类收集后交废品回收单位回收,废塑料拟回用于生产。

5.2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

5.2.1建筑形体优化

本项目建筑造型上突出的装饰线条,起到外遮阳的额作用,结合双层低辐射玻璃的使用,减少维护结构系统能耗。合理建筑朝向与开窗面积,建筑的主朝向为正南北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大于0.7,东西向窗墙比不大于0.5。

5.2.2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本项目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的规定,建筑屋顶采用浅色饰面,屋顶内设置贴铝箔的封闭空气层,采用可蓄水的多空材料做屋面。

5.2.3暖通系统节能

1)分体空调选用《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10 的节能型产品(即第2级),(即满足CC≤4500W,EER≥3.40W/W;4500W

2)空调系统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的规定,不采用电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5.2.4电气系统节能

1)优先采用节能光源,荧光灯采用LED灯管,建筑室内照明功率密度小于下表要求。所有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均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且建筑室内照度、眩光值、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规定。

2)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3)提高照明效率及采取措施减少频闪效应;

5)空调、水泵、照明、电梯等尽可能细分,相应设置智能电表,便于能耗统计分析和管理,设置建筑通风、空调、照明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提高系统管理运营效率。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

5.3.1避免管网漏损措施

采用水表计量,及时发现漏损并减少浪费。

低区充分利用市政水压,直接采用供水方式。控制建筑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

给排水系统使用的管材、管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管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管道与管件配套;采用高性能阀门;合理设计供水系统,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其基础处理方式。

5.3.2节水器具

卫生器具、水嘴、淋浴器等卫生器具及配件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的要求。

5.3.3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项目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主要收集屋面和地面雨水,储存在地下室的雨水储水池内,经物理方式处理并消毒后进入清水池,供绿化灌溉使用。清水池设有自来水补水管。收集洁净雨水至储水池的管道上设电动阀,平时常开,储水池内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关闭电动阀。

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措施

5.4.1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

本项目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

5.4.2高强高性能材料

本项目不少于70%的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

5.4.3简约化设计

项目造型简洁,建筑构成要素有实际使用功能,不为追求标志性效果而做异性构件。

5.4.4可循环和废弃材料应用

本项目选材可考虑使用可循环材料,尽量选用新型环保材料。

5.5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5.5.1室内通风

本项目总平面布局和朝向有利于自然通风,且在方案阶段优化室内布局,确保室内能形成有效通风路劲,室内通风效果良好。

5.5.2室内采光

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

5.5.3噪声控制

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应该分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噪声影响周围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避免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3:00-次日7:00)施工,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尽可能使动力机械设备比较均匀地使用。

2)对项目施工进行合理布局。

3)从控制声源和噪声传播以及加强管理等角度对施工噪声进行控制:

A.控制声源

有意识地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对于开挖和运输土石方的机械设备(挖土机、推土机等)以及翻斗车,可以通过排气消声器和隔离发动机震动部分的方法来降低噪声,其他产生噪声的部分还可以采用部分封闭或者完全封闭的办法,尽量减少振动面的振幅;闲置的机械设备等应该予以关闭或者减速;一切动力机械设备都应该经常检修,特别是对那些会因为部件松动而产生噪声的机械,以及那些降噪部件容易损坏而导致强噪声产生的机械设备。

B.控制噪声传播

1)水泵采用高效率、低噪声型设备,并设减震装置。

2)水泵房采用吸声和隔声措施。

3)将各种噪声比较大的机械设备远离环境敏感点,并进行一定的隔离和防护消声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局部地方建立临时性声屏障,声屏障可以设在面向环境敏感点的施工场地边界上,如果产生噪声的动力机械设备相对固定,也可以设在机械设备附近。

C.加强管理

对交通车辆造成的噪声影响要加强管理,运输车辆尽量采用较低声级的喇叭,并在环境敏感点限制车辆鸣笛。另外,还要加强项目区内的交通管制,尽量避免在周围居民休息期间作业。

5.6运营管理技术措施

5.6.1本项目区域内各耗能环节,包括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办公设备、热水能耗等独立分项计量。

5.6.2设置合理完善的智能化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5.6.3本项目设置有垃圾收集站点,并设置废电池、纸张、玻璃、塑料和金属专用回收箱

5.6.4设备主干线尽可能集中设置,地下室采用电缆桥架,竖向设强弱电竖井,方便维修、改造和更换。

六、绿色建筑的增量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6.1计算基准

本项目增量成本计算基准为满足《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JZG 29-2009)的建筑。

6.2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投资估算

6.2.1投资估算

项目建筑面积:62098m2

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384.4万元单位面积增量成本:61.9元/ m2

注:1、成本增量的基准点是满足现行相关标准(含地方标准)要求的“标准建筑”;

2、对于部分减少了初投资的技术应用,其增量成本按负数计;

3、备注部分填写是否有政府补贴/优惠政策及依据。

6.2.2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每年可节能50%、节水15000吨,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高效的生

活空间。

七、绿色建筑自查结论

附表1: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自查表(公共建筑)

承诺

本项目的建设单位(深圳市华溢云计算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对项目方案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内容自查结论的真实性、科学性、合理

性负责,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特此说明。

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深圳市华溢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方案设计单位(盖章):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方案设计时间:2016.03

项目基本信息

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自查信息表:

八、附件:绿色建筑分案设计相关模拟分析专项报告

8.1日照分析

8.1.1 参考资料

8.2.1.1 参考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

★《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2009)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8.2.1.2 分析资料来源说明

由委托方提供以下资料:

★本项目的总平面图及建筑单体平立剖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效果图及其他相关资料;

★本项目基地内及周边的地形图。

8.1.2 评价标准

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对日照评价依据两个标准:

◆标准一:《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2009)对住宅日照设计提出了明确的相关要求:

5.5.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1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标准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规定如下: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下表1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旧改区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本项目为新建宿舍,日照的要求为:50%的套数大寒日日照不低于3小时。

8.1.3 技术路线

8.1.3.1 软件介绍

日照的分析和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需要用多系统化的思想解决从小区规划、单体设计到环境控制系统等诸多环节的问题。对于现有建筑的日照进行客观评价,其目的在于更合理的利用现有建筑,本工程采用天正日照分析软件,天正全面解决了全国各地任何时段的日照分析问题,计算科学准确,使用简单方便。是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规划方案审查及室外采光和园林绿化等领域强有力的日照分析工具。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如下所示:

天正日照分析软件主要功能框图

8.1.3.2 主要计算依据

1)真太阳时

太阳位置计算采用真太阳时。

换算公式:真太阳时= 北京时间+时差-(120°- 当地经度) / 15°。

2)太阳方位角计算

cosA= (sinh×sinф- sinδ) / (cosh×cosф) 。

-180°≤A≤180°或0°≤A≤360°;-180°≤t≤180°或0°≤t≤360°。

3)太阳高度角

sinh = sinф×sinδ+ cosф×cosδ×cost;-90°≤h≤90°。

4)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

cost = -tanф×tanδ;负值为日出时角,正值为日没时角。

5)时角

t = 15°(n-12);n为时间(24时制)。

6)赤纬近似公式

δ=23.45°×[(N-80.25) ×(1-N/9500)]。

式中:N--从元旦到计算日的总天数;ф--纬度。

7)日影长度计算公式

l = H ×coth;式中:H 为建筑物高度,h为太阳高度角,l为日影长度。

3.3 数理模型

本报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建筑设计图纸等其它相关资料建立本项目室外日照模拟分析模型。若由于委托方提供资料不实或方案变化而导致分析差错,我方将不予保证。

3.4 分析区域

本项目室外日照模拟计算模型主要参考项目的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建立,本报告重点分析深圳市恩斯迈工业厂区项目的室外日照状况。

3.5 边界条件设置

(1)地理位置: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2)计算日:大寒日

(3)计算时段:8:00~16:00

(4)计算面:首层楼板0.9m高的外窗位置,即默认的窗台底面

3.6 评价内容

日照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整个A907-0145招拍挂用地项目的总体日照情况,寻找建筑之间的互遮挡关系。然后定量分析建筑零平面的日照小时数分布,给出多点区域分析图,定量评价日照质量。

8.1.4 模拟结果分析

图8.1 日照模拟图

从日照模拟效果图上可以看出,本项目标准层宿舍的日照时数大概在2~3小时左右。

5 结论

通过对本项目日照状况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日照间距按《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有关条款控制

1、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本项目配套宿舍满足冬至日一半房间满窗日照不小于1 小时

2、根据《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本项目回迁住宅满足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 1 小时

3、项目周边住宅及宿舍均满足同规范的相关日照要求

8.2室外噪声分析

8.2.1 模拟概述

8.2.1.1 项目概况

该项目选址所在地在南山区南光路与南学路交汇处,符合深圳市基本生态环境控制线、《深圳市紫线规划》要求、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危害。

图8.2-1 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场地交通平面图

8.2.1.2 声环境概述

声环境是环境物理中的一方面。声环境就是通过人耳所感知的周围声音活动的状况,人们可以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属于声环境的范畴。建立良好的高层建筑声环境目的是创造符合人们听闻要求的舒适环境。高层建筑声环境有两个部分组成:室内声环境和室外声环境。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声环境,必须控制室外噪声源(主要是道路交通噪声)的干扰,切断传播途径,减小建筑内部社会生活噪声的影响。

8.2.1.3 参考资料

本项目主要参照资料为: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

委托方提供的A907-0145招拍挂用地项目总平面图、建筑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效果图及其他相关资料。

8.2.1.4 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下几条对室外声环境设计提出了明确的相关要求:

5.1.10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5.5.9 合理进行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表1 区域环境噪声限值表

注: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

根据深圳市政府《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9 号)的声功能划分文件,此项目执行3类标准。

8.2.2 技术路线

2.1 软件介绍

由于建筑环境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区域室外声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本工程采用Cadna 软件,简介如下。

Cadna 是由德国datakustik 公司出品的专业环境噪声模拟软件系统。Cadna 软件计算原理源于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ISO9613-2:1996《户外声传播的衰减的计算方法》。软件中对噪声物理原理的描述、声源条件的界定、噪声传播过程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噪声计算模式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完全相同。我国公布的GB/T17247.2—1998《声学户外声传播的衰减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ISO9613-2:1996标准。因此Cadna 软件的计算方法和我国声传播衰减的计算方法原则上是一致的。国内6个单位试用结果表明,利用Cadna 软件预测的电厂、公路、铁路、小区环境噪声水平与利用GB/T17247.2—1998《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规定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与实地监测结果相比模拟误差在1dB (A )以内。Cadna 已经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证。

2.2 计算理论基础

接收点位置的等效连续顺风倍频带声压级)(DW L fT 对每个点声源和它的虚源,从63Hz 到8000Hz 标称中心频率的8个倍频带用式(1)计算:

()fT W c L DW L D A =+-

(1)

式中:W L -由点声源产生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 );

c D -指向性效正(dB ),它描述从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W L 的全向点声源

在规定方向的级偏差程度。对辐射到自由空间的全向点声源,c D =0 dB ;

A -从点声源到接收点的声传播时,倍频带衰减。

式(1)中衰减项A 由式(2)得出:

div

atm gr bar misc A A

A A A A =++++

(2)

式中:div A -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

atm A -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gr A -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

bar A -加屏障引起的衰减;

misc A -其它多方面(树叶、工业场所和房屋群)引起的衰减。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

目前预测公路交通噪声一般采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 )公路噪声预测模式进行处理。其基本思路是将公路上汽车按照车种分类(如大、中、小型车),先求出某一类车辆的小时等效声级:

100120(,)

()()10lg(

)10lg()10lg[]30a i a eq i Ei i N D D L h L S S T D πψψπ

+Φ=++++?- 式中:i h Leq )(-第 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 (A );

Ei L )(0-第 类车的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dB (A );

i N -在指定时间 (1小时)内通过某预测点的第i 类车流量;

0D -测量车辆辐射声级的参考位置距离,0D =15 m ;

D -从车道中心到预测点的垂直距离,m ;

i S -第i 类车的平均车速,h km /;

T -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小时;

a -地面覆盖系数,取决于现场地面条件,a =0或 a =0.5;

a Φ-代表有限长路段的修正函数,其中1ψ、2ψ为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rad );

S ?-由遮挡物引起的衰减量,dB (A );

混合车流模式的等效声级是将各类车流等效声级叠加求得。如果将车流分成大、中、小三类车,那么总车流等效声级为:

]101010lg[10)(3)(1.02)(1.01)(1.0h Leq h Leq h Leq T Leq ++=

2.3 计算模型

本报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建筑设计图纸等其它相关资料建立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模型。若由于委托方提供资料不实或方案变化而导致分析差错,我方将不予保证。 2.3.1 模拟分析区域

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室外声环境模拟计算模型主要参考项目的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建立,本报告重点分析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的室外声环境状况,其他区域不予考虑。室外声环境分为白天和夜间声环境状况,从而更好的说明整个项目周边的声环境状况。

2.3.2 模拟模型

通过对项目场地实际情况分析,本项目周边的主要噪声源为项目南边和项目西侧的两条宽分别为7m和12m的公路,因此在软件中设置了三栋建筑和两条公路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2.3.3 边界条件设置

1、本项目只考虑道路噪声源,不考虑项目区域内部噪声源。

2、还在规划中道路声源不需考虑

3、项目外部主干道声源设置如下:

车流量:

南光路:100台/小时;夜间:20台/小时

车速:南光路:60KM/h;

路面材料:降噪沥青路面。

3、计算区域取离各平台高1.5m.进行计算分析,并且同时考虑白天与夜间噪声。

8.2.3 模拟结果

图8.2-3 项目人行高度处白天声压级分布图(色阶图)

图8.2-4 项目白天西面立面声压级分布图

图8.2-5 项目白天西立面间声压级分布图

图8.2-6 项目白天南立面声压级分布图

图8.2-7 项目白天北立面声压级分布图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2.15

(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城海?松藻中心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初步设计 编制单位:XXXXXX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XXXXXXXX) XXXXXXX 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法定代表人:签名: 技术总负责人:签名: 项目总负责人:签名: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一、项目概况 XXX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设计地块基地东侧为万寿路,南面紧邻钻石年代项目用地,西面为南湖社区。地块东西长约84米,南北宽约63 米,呈近似长方形状。总用地面积为5205.00m2,设计为高层公共建筑。项目由24层塔楼、4层裙房,地下3层车库组成。总停车数为283辆,总建筑面积41676.45m2,为甲类公共建筑。 本项目按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进行设计,达到绿色建筑一星(银)级标准。建筑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 二、建筑专业 2.1 设计依据 1、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规范、规定 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 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8 3)《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13J02 DJBT-069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 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6)《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2、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文件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3﹞98号) 3、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报告 1)重庆市规划局下发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 2)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中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勘察结果显示本项目用地适宜工程建设。 3)南岸区环保局通过审核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渝(南岸)环备[2016]003号。 2.2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5.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专项说明:盐城中南世纪城4C地块项目.doc

5.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专项说明:盐城中南世纪城4C地 块项目1 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专项说明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盐城中南世纪城4C地块 项目概况所在城市盐城市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建筑性质住宅建筑面积18.87万㎡建筑层数9/11/29/32/33 结构形式框剪/剪力墙建筑类别被动式节能水平65%节能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 星级标准 二星级 设计依据《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1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 6.85万㎡建筑占地面积 1.15万㎡总建筑面积18.87万㎡ 计容建筑面积13.69万㎡ 不计容建筑面积 5.18万㎡建筑密度16.8% 容积率 2.0 绿地率40% 机动车停车 位 1266 地下停车位1244辆 地上停车位22辆 二、绿色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设计1、场地规划符合盐城市城乡规划的要求,不会对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造成破坏。场地内无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各类保护区,且无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等各类文物古迹。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 平方米(约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 平方米(约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 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 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 《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 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BJT 15-83-2017示范文本)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83 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 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 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1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1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1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9.《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 20.《建筑幕墙》GB21086 21.《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15-133 22.《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 2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 24.《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6.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建筑类型:建筑功能: 项目用地面积:㎡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 建筑高度: m;建筑层数:,其中地上:层,地下:层 三、绿色建筑设计自评表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1、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参评分合计分,实际得分分,折算后得分分)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湿地的保护)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对场地内部潜在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结果及避让措施)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避免场地内存在排放超标污染源的措施) 4.1.4日照间距等相关指标满足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和已经批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措施,以及是否对周边住宅、幼儿园、学校、老人、医 院、疗养院建筑的日照产生影响) 4.1.5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场地无障碍设计情况) 4.1.6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及以上的居住小区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应达到人均0.3㎡。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共㎡,人均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用地面积m2,居住人数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m2;项目容积 率。 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绿地面积m2,绿地率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公共建筑的 绿地对公共开放(说明开放管理措施) 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总用地面积 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m2。居住建筑 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率,公共建筑地下面积与总用地面积比例 ,地下一层面积总用地面积 比例。 4.2.4-1避免产生光污染——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控制。(4.2.4条拆分为2个子项, 本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是/否)玻璃幕墙建筑,玻璃幕墙反射比。 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属于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噪声值 和夜间噪声值。 噪声测试或预测报告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场地内冬季人行区风速m/s,放大系数 ;建筑迎风背风面风压差 Pa; 过渡季、夏季活动区(是/否)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的比例为 %。 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采取的遮阳措施包括,遮荫面积m2,遮荫比例 % ;超 过 % 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场地内设置景观水体与自然水体的面积共 m2,达到用地面积的 %。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m,轨道交通站的距离 m;场地出入口800m 范围内设有条线路的公交通站;(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4.2.9场地设置避雨防晒的走廊、雨棚。 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对外开放策略。) 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公共建筑说明功能类型、共享及对外开放策略。)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 技术措施说明:(说明场地生态保护、生态补偿措施) 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1.本项目共种植乔木株,平均每100m2种植乔木 株或榕树株(居住填写);采用 垂直绿化比例为,屋顶绿化比例为(公建填写)。2.项目(是/否)采用复层绿化,(说明选用的绿化 植物及其绿化方式,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的形式及其配比)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 技术措施说明:1.本项目绿地面积共m2,有调蓄雨水功能绿地和水体面积共 m2,占绿地面积的 比例为;2.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3.(说明如何衔接和引导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采取 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证明材料:□场地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场地超过 10万m2时)或综合利用方案专项说明;□设计图纸(专业、 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控制方式是:(说明控制雨水外排总量控制方式) 证明材料:□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4-2避免产生光污染——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控制。(4.2.4条拆分为2个子项,本条 技术措施说明:(说明室外夜景照明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光污染限制规定。)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节能与能源利用 (设计参评分合计分,实际得分分,折算后得分分)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详节能设计说明部分 证明材料:□节能设计文件 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1.3对建筑内各耗能环节如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和集中热水等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1.4 采用区域供冷、集中供热的建筑应设置冷量计量装置。 5.1.5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照明系统采用高效光源、附件及控制系统,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 5.1.6建筑的用电指标(负荷)不超出当地用电规划要求,并符合本省及本城市的相关规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用电指标的设计值,用电指标(负荷)规划要求等)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 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幕墙透明部分开启面积比例(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 幅度。 5.2.4采取措施增强建筑通风、隔热效果。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采取屋顶绿化措施的面积达到可采用面积 %;东西外墙绿化的面积达到可采用面 积% ;住宅墙面采用浅色外饰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小于0.4)的面积达到墙面面积 % ; %以 上的窗户进行有效的外遮阳。公共建筑非空调公共空间占公共空间面积的 % ;主要功能空间(是/否)采 用电风扇;建筑东、西面外窗和幕墙(是/否)均采取外遮阳措施;玻璃幕墙、采光顶采用遮 阳措施。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5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标 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是/否)设计空调采暖系统;相对于能效限值提高(降低)幅度为。 5.2.6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 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规定值低20%。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BJ/T 15-83-2017示范文本)附件3

公寓房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百江镇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辖镇。百江镇位于桐庐县西南部,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0134人,05省道穿境过,是千岛湖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镇人民政府驻地百江村。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20111人。 百江镇以发展规模效益农业而著称,板栗、茶叶、菜竹、杨梅已成为该镇 百江镇板栗四大龙头产业,特别是板栗面积已达15326亩,年产板栗744吨,产值689万元,已成为该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被授予“省级板栗之乡”称号;工业经济主要有制笔、木业、纺织、铸造等产业,2003年工业总产值3。5亿元,农业总产值68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51元。 2.项目地块状况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位于百江镇西南面。用地面积3215.0平方米,基地地势平整规则,地块由东面临滨江路、西临罗溪,整个规划地块紧邻百江一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住宅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项目地块的公寓、商业、广场的规划设计。 3.市场背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产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业、住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3.《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6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7.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以及整个百江镇百江村现状,在设计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住宅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活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居民的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妥善处理建筑与景观、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建筑融于环境,使景观衬托建筑,满足人们的可参与性的要求。 3.环保健康———以创造安全、健康厂房为目的 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规划设计、建设设施、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方面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纪的健康居住建筑。 4.人文融合———体现“融合自然生命、倾注人文关怀”的开发理念 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并充分考虑考虑城市的社区的示范性建筑,使此地的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建设出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有品位的社区新亮点。 5.经济节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地势、节约资源”的理念 本项目地块内地势平坦,在设计中结合场地原有的地势再创造,减少开发建设的前期工程量,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

佛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佛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5版本)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15-86 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4.《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 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9.《建筑幕墙》GB21086-2007 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12.《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1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14.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 1.建设目标: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2.项目总分50.57分。 其中:①节地与室外技术:8.61分;②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10.77分; 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13.72分;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03分; ⑤室内环境质量技术:10.44分;⑥提高与创新:0分。 3.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5751.51m2,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50971.93m2,地下15410.9m2,建筑层数32层;建筑高度99.85m。 4.主要建筑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住建筑□ 5.是否有旧建筑:有√无□ 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措施 规划专业 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切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估计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技术措施说明:项目用地现状为一块开阔地,经核实,项目不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无自然水系和有价值的生态植物,室外的面设计了大量生态绿地,有效增加室外透水地面面积,补给地下水含氧量。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备用发电机尾气通过专用管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较小,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影响不显著;垃圾收集房封闭处理,降低垃圾收集房恶臭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同时在垃圾收集房附近种植高大的灌木和乔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可利用绿化掩蔽部分恶臭气体,进一步减少恶臭对附近居民住户产生的影响。项目餐饮业油烟废气采用静电法对油烟进行处理,预留油烟排放口,商业建筑餐饮业饮食抽油烟经过上述措施防治后,对周围环境及周围住户影响不大。 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各户型的日照时间均能满足大寒日日照3小时的要求。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规划专业 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地用地。(得2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绿地面积为6787.2m2,用地面积为15751.51m2,绿地率43.1%。 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得6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设计了地下室,用于人防、停车库、设备房;地下建筑面积15410.9m2,地上建筑面积50971.93m2,比率为0.302。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得5分) 技术措施说明: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风速低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过度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50%以上建筑的可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与0.5Pa。 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得3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场地内实际了轮椅坡道,方便残疾人的进出。 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得6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自行车停车设施设置合理,且自行车停车设施设置了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措施;设计了地下室停车库,同时也设计了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和活动场所。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得3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场地内设计了商铺;商业部分和文化活动站集中设置并向中变居民开放;场地1000米范围内有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教育、社区服务等五类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立面设计包括主要材料如幕墙、石材、涂料等示意 和注明,本文介绍建筑立面方案设计,为大家说明。 建筑立面设计的影响因素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 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 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 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任何建筑都必定坐落在一定的基地环境之中,要处理得协调统一,与环境融合一体,就必须和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方位、朝向、形状、大 小、道路、绿化以及原有建筑群的关系等,都对建筑外部形象有极大影响。 建筑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它必须运用大量的材料并通 过一定的结构施工技术等手段才能建成。因此建筑体型及立 面设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并反映出结构、材料和施工的特点。 建筑体型和立面构图中的美学原则,就是指建筑构图的一些基本规律,例如均衡与稳定,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等等。要综合利用这些美学基本原 则来创造完美的建筑形象。 知识点 1.主从与重点

2.均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 4.节奏与韵律 5.比例与尺度 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 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在表现建筑性格特征时,也可以运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艺 术构思,并以此突出建筑的性格特征。 应对策略实用功能 依附于建筑主体的建筑细部大多都是建筑的功能性构 件,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主要表 现在围护、排水、采光、通风、保温、防热、防噪等诸方面。墙体、屋盖——围护作用 大门——出入、室内外空间渗透 窗户——采光通风 阳台——接近自然 楼梯——垂直交通 审美价值 任何细部都体现形式的美感。 建筑细部参与和深化了建筑的造型过程,强化了建筑的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公共建筑)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自评星级:★★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编制 二○○八年十月

填表说明 1、此表用于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 自行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选“√”,不满 足要求的项选“×”,不参评的项选“○”,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逐条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证明材 料的全称,如有材料编号请一并注明; 4、在保存最终电子版本之前,请点击菜单选项中的“文件” —“打印预览”,再按Esc键退出预览,之后再行保存,以便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域内容链接。

目录 一、评价标准 (1) 二、自评总述 (2) 三、自评内容 (3) 5.1节地与室外环境 (3) 5.2节能与能源利用 (17)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1) 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5) 5.5室内环境质量 (70) 5.6运营管理 (86) 四、附录 ........................................................................................................................................ I 附录一节能计算书要求................................................................................................................................... I 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 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 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 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 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 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 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 二、概述及现状分析 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 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给水排水专业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建筑类型为:□住宅、□办公楼、□商店、□旅馆类、□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3.节水概况 1)□利用市政再生水 2)□采用自建非传统水利用系统,非传统水源类型:□雨水、□河道水、□建筑中水。 3)□景观水景 4)□公共浴室 5)□有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三、绿色建筑等级 1.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的评分表): 表2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表3 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 四、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 1.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

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 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市政水资源 基地内有路供水,分别引自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和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给水压力 MPa。 3.节水用水量 节水用水量的用水定额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确定,年节水用水量 m3/a,非传统水源原水收集量为万立方米/年,回用量为万立方米/年,自来水用水量为万立方米/年。节水用水量计算见表6: 注:1)用水用途应包括室外绿化浇灌、道路浇洒、车库冲洗、洗车用水等。 2)当设有中水回用系统时,应增加中水原水回收量计算表和中水回用系统用水量计算表。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555-2010,表A.2-2、表A.2-3 4.节水系统设置 1)供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供水,由市政管网压直接供水,由水池—变频水泵供水。 2)排水系统室内采用系统,室外采用系统。 5.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1)热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见表8。 2)太阳能热水 集热板的安装位置:□屋面、□阳台、□墙面、□其他, 类型:□平板式、□真空管、□其他, 放置方向形式:□按纬度最大集热效果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热水系统:□集中、□集中-分散、□分散; 辅助加热装置:□燃气、□热泵、□电; 有效集热面积约 m2,由太阳能提供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总量的比例为: %;热水保 证率:;集热效率:。 3)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形式:热水来源,提供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总量的比 例为: %。请详述其它可再生能源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参数、系统形式等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2.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 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 9.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10.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11.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二、绿色建筑目标 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医疗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卫生院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室内环境质量。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 1. 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未非法占用及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 依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本建筑对周边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4. 建筑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 本建筑环境噪声依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2008的规定进行设计,在需要区域采取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 容积率:;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垃圾□其他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景照明; 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其他: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 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 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容积率:;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垃圾□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 体数量增加序号)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 景照明;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 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 □其他: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