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较分析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释梦

比较分析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释梦

比较分析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释梦
比较分析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释梦

比较分析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释梦

作者:吕伟红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刊名:

学术交流

英文刊名:ACADEMIC EXCHANGE

年,卷(期):2010,""(10)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0条)

1.荣格.荣格自传[M].刘国彬,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2.舒尔兹.成长心理学[M].李文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

4.

4.弗洛伊德.释梦[M].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施春华.心灵智慧的发现:神秘的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杨韶刚.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8.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9.申荷永.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0.吕伟红.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运用弗洛伊德的释梦[J].上海精神医学,2006,(6):377.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曾玲娟从东西方文化看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差异-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 从东西方文化角度看,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观点存在明显差异,弗洛伊德代表着当时西方的文化主流,而荣格的理论体现着一种东方文化的精神.

2.期刊论文姜玉平.JIANG Yu-ping论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双性同体"思想-新余高专学报2009,14(4)

"双性同体"这一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思想,体现了远古人类朴素的性别平等意识.但由于父权制度的确立,"双性同体"思想逐渐从主流文化中隐退.然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家荣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揭示人身上的"双性"倾向,使这一思想再次引起学界尤其是女性主义者的注目.通过对两人"双性同体"思想进行归纳,揭示了他们对这一思想的贡献,并对两人的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了他们在这一思想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3.学位论文李昆峰解读斯芬克斯之谜—《蝇王》主题探析2008

《蝇王》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的代表作,它于1954年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广受好评。尤其是到了六十年代,《蝇王》一跃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畅销书,在英,美学生中广泛流传,并曾分别于1963年和1990年被搬上银幕。1983年,戈尔丁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它描述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孩子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这群孩子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告终。

对《蝇王》的研究国内外文学评论众多,这些评论文章多从作品的象征意义出发,分析人性善恶本质,宗教起源演化,权利来源、民主与独裁等等社会文化命题,理论依据有宗教原罪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神话原型学说,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政治文化学说。这些研究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研究命题,研究方向和不同的结论。长期以来,众多评论家对小说所要表现的“人性恶”这一主题似乎已经达成共识。对此,笔者也并不持异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论文试图找出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荣格的部分集体无意识理论以及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学说与“人性恶”之间的某些共性。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对《蝇王》这部小说的人物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和解读以更好地揭示其主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蝇王》这部小说中对梦境的描述比较少,一直被评论家所忽视。但笔者认为,戈尔丁对梦境的描述在揭示小说主题方面意义不可小觑。因此本论文建设性地尝试用弗洛伊德梦境理论分析了小说中次要人物的恶梦,进一步揭示了小说“人性恶”这一公认的主题。这在《蝇王》研究中尚属首次。另外,众多评论家趋于认为《蝇王》只有一个主题。比如,中国学者刘若端在其《寓言编纂家》中对以《蝇王》为代表的戈尔丁小说进行了全面考察,深入挖掘了戈尔丁小说特别是《蝇王》的“人性恶”主题,并在文章中指出:“戈尔丁的全部作品只有一个主题,就是‘人心的黑暗'。”但笔者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蝇王》这部小说揭示的主题不止一个,它本身蕴含着其它因素。Mark.Kinkaid.Wick曾经就指出,《蝇王》这部小说的故事是极其复杂和深奥的,这就使得我们很难从单一的角度总结它要表达的主题。因此,探求“人性恶”这一主题之外的因素显得极其必要。一方面,《蝇王》中无论J下反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和乐观主义因素为原本充满悲观主义色调的小说增添了一些乐观主义色彩;另一方面,戈尔丁在《蝇王》中刻画了西蒙这样一个人物。西蒙被众多评论家一致认为是耶稣基督的化身,甚至连戈尔丁本人也这么认为。因此,笔者提出,西蒙在小说中的出现客观上传达出一种基督教的精神。“救赎”和“希望”是基督教中两个最重要的精神。在《蝇王》中,基督般人物的西蒙虽然殉难,但他所传达出的精神永在。戈尔丁通过西蒙,向读者传达出了对人类的希望,人性本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但人类的未来不是毫无希望可言。小说一方面揭示了人类内心中黑暗,邪恶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人自身的揭示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反省自身,改善自我。本文共包含五章:

第一章简要回顾国内国外对《蝇王》的评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本论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介绍了戈尔丁的生平以及《蝇王》。戈尔丁本人被西方评论家列为“寓言编纂家”,他的作品被称为“神话”或“寓言”,英国文学批评家伊文斯(I.Evans)就称《蝇王》是关于恶的本性和文明的脆弱这样一部哲学寓言式的小说,因此,蝇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思想性。戈尔丁对人性的认识在相当大程度上是许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作家本人的经历、希腊古典文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尤其是弗洛伊德和荣格学说)都对戈尔丁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三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综合运用弗洛伊德人格三部结构,荣格的部分原型理论对《蝇王》的主要人物和一些次要人物进行了分析。国外一些评论家和国内某些学者就曾使用弗洛伊德人格三部结构对《蝇王》的主要人物进行过分析。比如国外学者Frank Kermode,Claire Rosenfield和William Wasserstrom就曾分别撰文指出《蝇王》中人物猪崽子(Piggy)象征着超我(superego),拉尔夫(Ralph).象征着本我(ego),杰克(Jack).象征着

为杰克,拉尔夫,以及西蒙恰好对应本我,自我和超我,这种说法虽有可取之处,但是将其理解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不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所透视出的主题。因此在总结修正这些学者的观点后,本部分指出,拉尔夫和猪崽子主要受自我控制,杰克和其心腹罗格(Roger)主要受本我中的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控制,至于西蒙,本论文采用了中国另一学者代树兰的说法,即超我的象征。另外本部分还引用了荣格原型理论中的人格面具(persona)和阴影(shadow)原型对小说人物进行了分析,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第二部分致力于用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学说来解读《蝇王》人物中的原型。中国学者胡蕾的《狄奥尼索斯的报复》堪称这方面的力作,获得了多数学者的赞同。因此,本部分主要采用了胡蕾的观点,即将《蝇王》主要人物解读为古希腊酒神神话的置换变形:拉尔夫和猪崽子为彭透斯(Pentheus)的双重置换,杰克为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变形,罗杰为阿高厄(Agave).的变形。本论文没有采用胡文中指出的西蒙为神话中阿克忒斯(Actas)变形的这一观点,而把西蒙作为大多数评论家所认同的西蒙是以基督耶稣(Jesus)为原型的观点,并论证了西蒙和耶稣的众多相似之处,与胡文观点不同的是,本章节目的在于从人物神话原型角度更好地印证《蝇王》所揭示的主题。第三部分用弗洛伊德的梦境理论分析了小说中两个小家伙(1ittluns)在荒岛上的恶梦,揭示了次要人物阴暗的心理,更好的挖掘了小说的主题。 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前人研究《蝇王》性恶论的基础上结合以上章节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这一主题。一方面,以杰克和罗格为首的一帮男孩到小说最后完全受死亡本能或阴影控制,他们内心的狄奥尼索斯完全进发出来,成为一帮野兽,小岛沦为恶的海洋;另一方面,在小说发展过程中,正面人物拉尔夫和猪仔也时时受到死亡本能或阴影控制,下意识中便靠近了他们身上的狄奥尼索斯。戈尔丁似乎在告诉世人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死亡本能或阴影,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狄奥尼索斯,当社会规范与文明慢慢消失殆尽,人类内心的黑暗便会浮出水面。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蝇王》悲观的表象之下蕴含的希望和乐观因素,戈尔丁一方面展现了人性的邪恶,但更重要的是为世人敲响警钟,预示同邪恶作斗争的必要。本部分也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一方面,在小说发展过程中,杰克和罗格也时时受到自我和人格面具控制,也表现了彭透斯品质,这说明了如果给予他们适当引导,他们有被救赎的希望;另一方面小说正面人物拉尔夫,猪仔,西蒙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品质更进一步增加了小说中的乐观主义因素,尤其是戈尔丁对西蒙这一基督形象的刻画,客观上传达出一种基督教的精神,这表明他对人类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本论文以人物多角度分析为基础,提出了《蝇王》主题的双重性。一方面进一步印证了小说“人性恶”这一主题,另一方面挖掘了小说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加深了对《蝇王》的深层次理解。

4.期刊论文郅利聪荣格与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理论"的差异比较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1)

弗洛伊德与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两位大师,但两者在心理结构理论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突出地表现为对心理结构的划分、无意识的理解、自我观、心理结构的发展以及心理结构动力源方面.正确理解二者的异同,有助于把握两位大师理论的精髓.

5.学位论文王晓燕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2008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谈起他,人们总是联想到美国南方。作家在美国南方他故乡那片“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几十年,奉献出一部又一部饮誉世界的传世佳作。这些作品扎根于美国南方,并探索了美国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喧哗与骚动》就是其中的一部。小说聚焦于美国南方一个大户人家康普生家族,共分四个部分,每部分分别由一个不同人物在不同的一天进行讲述。前三部分由康普生三兄弟分别自述,最后一部分是作家的第三人称叙述。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康普生三兄弟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作为讲述者,他们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康普生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历史过程。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他们的存在、性格以至心理和精神状态都反映出这个家族、乃至整个美国南方的衰落。

本文主要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其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原型意象,逐步解析福克纳创作的心理动势及小说主人公的精神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这部小说的深层心理学本质,并进一步指出,荣格的原型意象及其理论和思想,对现代文明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代表了一条面向心灵的解析之路。

第一章总揽精神分析学及其广泛的影响。围绕精神分析学的毁誉、论争和变异正是精神分析学本身内在矛盾和精神活力的集中表现。首先是在古典精神分析学内部就产生了意见分歧,出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性心理学等变体。精神分析学创立之初,就宿命地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弗洛伊德影响了文学,文学也以同样的力量影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作为一股强大的国际思潮,已深深地渗透到西方文化的血液之中,“如果没有弗洛伊德思想的渗入,西方思想就不可想象”,这可以看作是对精神分析学的最高评价。

第二章从福克纳创作的心理动势出发,对作者的创作发生及其创作的心理轨迹进行跟踪,认为,福克纳的创作中有一种不为创作者的自觉意识所完全控制的直觉领悟的心理倾向,正是这种自主情结引导作者超越个人的局限,遨游于个人利害的范围之外,反映了超个人的、更为深邃的集体无意识

,从而创作出了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作品;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及其相关主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由于在文化、形体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劣势而产生的难以排遣的自卑情结密不可分,是自卑情结积聚成优越情结,进而过分补偿的结果;同时,由于美国南方特殊的历史、政治及福克纳的生活遭际等原因,福克纳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情系荒原,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县这个精神王国,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浪游之地、欲望宣泄之乡和心灵托付之所。

第三章对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主要人物昆丁和凯蒂等各兄妹之间所发生的畸恋及其心理活动进行剖析,从中解读潜藏在他们身上的原型意象。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中,阿尼玛、阿尼姆斯、人格面具、阴影,都是重要而具有意义的原型意象。而本文的重要工作,在于从分析心理学中的原型理论着手,不是从宗教,而是以对小说中不同人物的精神分析为基础,揭示这种原型意象在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四章在荣格的理论中,“阴影”、“人格面具”与“智慧老人”是三个主要的原型,在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它们的内涵,实现人格的整合,这是运用荣格精神分析的理论解读《喧哗与骚动》的又一重要研究。本章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

,从中解读潜藏在她们身上的原型意象。

通过研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本文着重解析在其作品中表现的人类内心冲突问题以及反映的人类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为采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参考。

6.期刊论文文丽丽.唐红兵弗洛伊德和荣格艺术美学思想之比较-艺术探索2006,20(6)

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是精神分析学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们的理论有着严重的分歧.本文在此基础上从艺术的本质、创作动机、功能以及艺术家的角色等角度着重探讨了两者不同的艺术美学思想.

7.期刊论文马骏.王世梅弗洛伊德与荣格精神分析理论的比较研究-华章2009,""(1)

荣格和弗洛伊德同属精神分析学派,荣格作为弗洛伊德最著名的三个学生之一,在精神分析的一些观点上和弗洛伊德存在着一些不同,成为了近现代心理学派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在荣格发表的<我与弗洛伊德之异同>中,他从三个角度把自己与老师精神分析观点的分歧原因以及异同进行了重点的阐述.本文的从荣格的这篇文章作为出发点,站在第三人的立场来客观的分析荣格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异同之处.

8.学位论文田红云西方心理学派神话研究述论2008

西方神话研究历史久远,形成了各种理论学派。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18世纪以后,人文主义、科学精神的兴起为神话研究提供多种可能。到20世纪的神话研究更加繁复,象征论、结构主义等理论学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神话进行探讨。这一时期心理学的兴起将神话研究引入到人类的心理世界,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作为研究的发端,到荣格的原型理论时已发展成体系,通过后续神话学者的深入探索,最终形成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主导的心理学派神话研究,为神话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野,其影响涉及文艺批评、人类学等诸多领域,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学术界。

全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对西方心理学派神话研究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渊源做出介绍。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战争爆发等引发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使得对理性主义产生质疑,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神话研究得以复兴。受西方哲学的启示,以及人类学等人文科学的影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被引入到神话研究中。柏拉图的“原型”、列维-布留尔的“集体表象”等,特别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荣格的研究影响深远,促使心理学派神话研究的产生。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心理学派神话研究的形成。从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提出,到原型理论的形成与深入发展,结合荣格对梦、神话的研究,对该派研究的理论武器做出详细的分析。集体无意识是人类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通过遗传逐渐积淀于人的心中,其内容是原型。原型作为集体无意识的载体,是人生来就带有某种特定的心理结构模式,且通过原始意象、象征等得以意识与领悟。原型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就是神话,原型和神话的关系密不可分。神话是表现人类心灵深处的原始冲动的集体的梦,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产生了神话的全部意象。

第三部分对心理学派神话研究的发展及后续研究作出梳理。约瑟夫·坎贝尔提出的英雄模式是对荣格的理论的直接继承与延伸,埃利希·诺伊曼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为基础,考察了大母神这一个原始意象,诺思罗普·弗莱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从心理学领域移入到文学批评领域,形成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此外,该派还影响到人类学的许多学派,对中国的神话及文学研究也影响巨大,并取得了不少的学术成果。最后,对西方心理学派的

派的研究功不可没,这些理论影响到之后学者的研究,在许多学派、研究领域都有所继承与发展,心理学派最后以清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全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心理学派神话研究的产生、形成、发展等等,都是一个有迹可寻的过程,生整个西方神话学研究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与影响。

9.期刊论文钟晨音荣格原型理论与古代文学批评探微-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8(1)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缺陷是过分强调原始的本能冲动对个体与社会的作用,而这成为荣格一个良好的突破口,荣格基于对潜意识实质及其结构的不同理解,提出了原型理论.我们认为如能把原型理论正确地运用到古代文学批评,将有益于丰富和拓展我们的文学批评理论.

10.学位论文耿宝娟从分裂到整合——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形象2009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

1962年,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问世,这部小说因其在结构上的创新和对五十年代英国社会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状况的反映而成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并奠定了莱辛在当代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金色笔记》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五本笔记分别记述了主人公安娜的各个不同侧面。其中四本分裂的笔记分别讲述安娜自我的分裂,包括黑、红、黄、蓝,而最后的金色笔记讲述安娜自我的整合。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梦的理论和荣格的阿尼姆斯概念对女主人公安娜从自我分裂、崩溃到重归完整人格的心路历程进行解析。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共分四章。

引言部分概括莱辛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对《金色笔记》的中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地回顾,并提出了本文的写作角度及研究意义。第一章概述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理论。

第二章具体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详细分析了四本分裂的笔记本中安娜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视时间、道德和外部力量,遵照“快乐原则”来获得满足的本能冲动,黑色笔记记录了安娜的本我;自我是人格中受到外部世界影响制约的部分,它试图协调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三者的要求,并且努力使“现实原则”取代“快乐原则”,安娜的黄色笔记实际上是一本小说,她创作了她的另一个自我,想要以此来认清她自己分裂的自我;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这里记录了她真正的自我;超我保持着父亲般的性格,并以良心或无意识的罪恶感形式严厉地行使对道德的稽查作用,红色笔记记录了安娜的自我与超我的抗争。

第三章运用弗洛伊德梦的理论分析了安娜的梦境。梦在安娜的精神分裂和整合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的梦分为焦虑恐惧的噩梦和自我拯救的梦,她的精神状况都能够通过梦境表现出来,梦是安娜精神状况的象征,通过分析安娜的梦境,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娜精神崩溃和整合的心理轨迹。 第四章运用荣格原型理论中的“灵魂型”原型阿尼姆斯分析了在安娜最终的精神整合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索尔。在索尔身上,安娜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索尔是安娜的阿尼姆斯。在索尔的引导下,安娜逐步摆脱了写作障碍,从一种灰心绝望的情绪中逐渐走了出来,对世界开始以一种乐观的眼光去认识。安娜潜意识里逐渐在接受这一观念:世界存在毁灭的绝望,但同样存在新生的希望。

总之,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来阐释《金色笔记》。通过对安娜分裂的人格、梦境、以及使安娜精神得到整合的关键人物索尔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探讨了个人在分崩离析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心理上的完整,如何理解个人本质与人生意义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916306336.html,/Periodical_xsjl201010005.aspx

授权使用: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zjgsdxtsg),授权号:48c8c08f-1cb7-4db9-86e4-9e60014a3888

下载时间:2011年1月3日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高鸿萍(闽江学院中文系)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开创了人类文化史的新纪元。弗洛伊德一生著述很多,而举世闻名,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其发行量无法统计的划时代的不朽著作之一就是《梦的解析》。此书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声称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 一、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首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他通过一系列梦的科学解析,发现所有的梦都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是欲望的满足,就象谚语中问:“鹅梦到了什么?”回答是:“玉米”。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一理论完整地包含在于这两句话中。 第二,梦的动机是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指出,关于梦是欲望的达成这一命题在儿童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而在许多时候和各种情况下,其意义没有任何掩饰,一目了然。“少儿的梦不会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在证明梦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满足方面,却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针对有人对梦的统计结果,大部分的梦是不愉快的梦,只有少部分肯定是愉快的梦,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这是梦进行了化妆。“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叙述梦的完整的公式。有了这么一个公式,不管什么样的梦,便都可以纳入“愿望的满足”这个范畴了。 那么,梦为何要进行伪装呢?他认为“每个人的梦是由两种精神力量(或可描述为倾向或系统)支配的。其中一种力量构成欲望用梦来表现出来,另一种力量则对梦中的欲望实行稽查作用,迫使欲望不得不通过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解析这类化妆的梦,就必须透过梦的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梦背后的思想来。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概念———“显意”和“隐意”。所谓显意,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意,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梦的解析过程就是从外显的梦到内隐的梦的工作过程,而“每个特殊的梦经过分析后,必定可以重新证明梦确实具有代表欲望满足的一种神秘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第三、梦是如何由隐意转变成为显意的,这是《梦的解析》专著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凝缩作用。“任何人对梦内容和梦念进行比较进,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梦进行了大量的凝缩作用。”与梦念的丰富多彩相比较,梦内容简短、贫乏、精练。这主要是凝缩产生的作用。凝缩作用主要是通过省略来实现的;梦并不是对梦念的忠实翻译或点对点的投射,而是对高度不完全的,支离破碎的复制。二是移置作用。即在梦中,一方面将隐意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我们可以发现,梦里出现的并不是梦念中的重要概念,而是在梦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概念。”另一方面,梦利用多重性决定作用,从具有较低精神价值的元素中创造出新的价值,然后各自寻找途径进入梦内容中,这就产生了精神的转移。三是象征作用。他认为梦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梦中没有获得任何单独的表现,隐意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专刊24

弗洛伊德

压抑、抵制与和解 ——浅析弗洛伊德心理人格论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二十世纪初以其性心理学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震惊了当时的国际心理学界,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心理人格理论便是他的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人格划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部分,每部分有其特殊的性质与作用,而三者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多变的心理行为的基础。 弗洛伊德这一理论的提出并非偶然。在1920年出版的《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他提出了“死本能”的概念。但是,对死本能能否归入潜意识(无意识,下同)中,弗洛伊德是难以自圆其说的。这让弗洛伊德意识到,人类心灵的构成远比他认识到的要多得多。他发现“意识”和“潜意识”之类的词语已经越来越容易混淆了。他希望可以用新的、更加贴切的词语来取代它们。基于这样的思想,弗洛伊德重新对人类心灵结构进行了设想,从而创建了被其信徒称作“结构理论”的观点。 一.“本我” “本我”(也作“伊底”)这一概念是弗洛伊德受作家乔治·格劳代克(Georg Groddeck)的启发而建立的。格劳代克“一直坚持不懈地认为,在我们所谓自我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基本上是被动的,正如他所表明的,我们是在不知道的、无法控制的力量下‘生活’着。”而“本我”这个名词早在尼采那里就已经存在了。 关于“本我”,弗洛伊德称“这是我们人格的模糊而不宜把捉的部分”。他形象地称之为“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显然,在弗洛伊德那里,本我是属于无意识范畴的,而且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所具有的原始的、动物性的人格特征。它既无组织,又无统一的意志“仅仅有一种冲动为本能需要追求满足。至于逻辑律——尤其是矛盾律——则不适用于伊底的历程。”“它的唯一内容,据我们的观点看来,就是力求发泄的本能冲动。”而且这种冲动的精力与心灵其他区域的的精力状态是不同的,它更加流动不定,且易于发泄。因此,在本我那里没有价值、善恶、道德之类的概念,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同时,本我无所谓否定,没有时间观念,也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有所变化。“那些永不超越于伊底之外的意动的冲动,甚至于那些因被压抑而降落于伊底的印象,都几乎永久存在,几十年不变,却又似乎是新近发生的。” 可见,本我正是这样一种“随心所欲”的力量,然而人要称其为人,就不能对其放任自流,因此就有了“自我”对“本我”的约束。对此,下文将有所论及。 二.“自我”:重新解构。 “自我”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在弗洛伊德之前,这个术语就已被广泛使用了,同时也不仅限于心理学的领域——如康德就提出过“自我意识”的概念。弗洛伊德在早期著作中便提到了自我,但是意义却不明确。大致说来,一种用法是把一个人的自身(self)作为一个整体与他人区别开来;另一种用法是,他把心理上的一个特殊部分的特征表示为具有某些特别的属性和功能。基于第二种意义,弗洛伊德早在1895年的《科学心理学设计》就用这个术语对自我做了精心阐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弗洛伊德都没有再涉及这个概念了,而专注于研究潜意识及其本能。然而,也正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问题暴露了出来:许多病人在自己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对精神分析师所做的精神分析表现出了强烈的抵抗情绪。“因此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一种意识之外的情境中。我们在自我本身也发现了某种潜意识的东西。” 经过修订后,弗洛伊德对“自我”的认识是,“自我”包括“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前者控制着运动系统(人类的运动神经系统),后者压抑着令人烦恼的想法,对梦进行监视。可以说,“自我”是“本我”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桥梁,也是它们之间的协调者。虽然自我也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智慧 【摘要】分析心理学是20世纪早期诞生的一门探究人类心灵原始意象的深度心理学。在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和各民族宗教神话的广泛研究,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卡尔-荣格提出来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作为其理论精髓的集体无意识思想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人格层次结构学说、性格的类型、人格探索的方法等人格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以及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转移现象和应对策略加以梳理,并浅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荣格、意识与无意识、性格类型、转移 ——————————————————————————————————- 荣格(1875—1961),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了其无意识理论,采纳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以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己为轴心,将不同时间、空间、文化、人性等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他特有的思想结构,成为举世公认的权威。 人格的结构和内容 一、意识——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 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它源于无意识领域,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从无意识领域和外部世界中汲取内容,当这些内容与自我发生联系时即成为意识。其本质是辨别,区分自我和非我,主体和客体,肯定和否定等等。事物分离成对立的双方完全是由于意识的区分作用,只有意识才能认识到适当的东西,并使之与不适当的和无价值的东西区别开来。意识的功能有两个方面: 1.外部功能(即心理活动机能):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感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 思维:告诉我们它是什么 情感:告诉我们它是否令人满意 直觉:告诉我们它来自何方和去向何方。 2.内部功能:记忆功能、意识功能的主观因素、情绪 二、个体无意识(又称下意识)——被压抑或遗忘的个体知觉和经验 情结是个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心灵将经验重建为内在客体后的产物。荣格认为,情结以类似本能的方式运作。说“类似本能”是因为它们对特定的情境或人物会产生立即的、直接的、特指性的反应。然而与本能不同的是,它们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而更大程度上是创伤、家庭互动模式、文化制约等经验的产物,这些经验再综合了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原始性要素才产生了情结。情结对心理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但是,对于意识自我来讲,那些苦恼的情感经验、精神创伤等个人生活经历又都可以成为加深个人见识,增强自我的适应,使人格更充实的有利条件。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原型要素就是透过情结的经验被体验的。 受地域、民族、经验的不同影响,每个人能够意识到的内容和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个体无意识具有相对性,它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同个人无意识的偶然事件可能易于被召唤到觉醒的意识中来比,组成个体无意识的一切冲动和愿望、模糊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 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 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 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 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儿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涉及范围极广。本文拟从以下儿方面对弗洛伊德 的人格理论作以介绍,并略作评价,供读者分析研究。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 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山意识、询意识和潜意识 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

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 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 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 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 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 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 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 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 称:“精神 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 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的“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916306336.html,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的“梦” 作者:李治华 来源:《艺海》2013年第11期 弗洛伊德,20世纪最有才智和最具影响的学术开创者,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他是奥地 利的一位医生。他和神经官能症打交道以后,写了《梦的解析》。本书出版于1900年,这是他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梦的解析》基本的理论观点就是人在白天醒着的时候,意识活动控制无意识活动,所以有些欲望就不能够得以实现,得不到发泄。那么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意识控制了,这个时候,无意识的这个欲望,就以梦的形式发泄出来,而且以梦的形式得到满足,这叫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做梦的时候,“本我”希望直接幻想自己的欲望:左拥右抱的欲望、杀人抢钱的欲望……这就惹恼了正直的“超我”。看到心灵的世界里,“本我”总是在做这种坏梦,“超我”不禁怒火冲天,弗洛伊德“梦”就是这样形成的。在睡着了以后,“本我”就开始了幻想,但是“超我”这个检查官却总在“检查书报”,于是“本我”只好做伪装。经过伪装后的梦是梦的显意,而它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潜藏着梦的隐意。例如某男人梦见他妹妹和两个女孩在一起。这个梦的显意似乎是无邪的。而在隐意中,那两个女孩则表示他妹妹的两个乳房。这个梦表示他想看想接触他妹妹的乳房,通过化妆,乳房变成了另外两个女孩,使梦者可以去看而不受道德的谴责。 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表达和实现,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欲望的满足,其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梦所表达的愿望是与潜意识欲望相联系的,表现了人们不允许自我意识到和在清醒状态下不允许被表达出的潜意识动机。这些动机大多数是一些非理性的欲望,如各种反理性憎恨、野心、嫉妒、羡慕以及变态的乱伦和变态欲望。这些欲望有许多都是来自于受到压抑的人的童年生活和童年创伤,这些欲望在白天受到意识的控制和压抑,并没有因此被消除,借助于睡眠时人的自控和监督能力的减弱,这些欲望便乘虚而入重新复活。 与其说梦是像一般人所谓的对将来的预示,不如说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梦是过去经验特别是儿童时期那些被压抑和排斥的潜意识欲望的复活。梦是潜意识欲望的表达,但这种表达不是肆无忌惮直截了当的,是经过修饰改装过后的表达。睡眠状态中,意识像一个审查者或监督员,虽处在迷糊状态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遇到比较强烈的刺激仍然会发挥作用保证睡眠的进行,为了逃避审查,潜意识欲望必须乔装打扮蒙骗过关,才能在梦中出现。 梦是本我被压抑的力量与超我的压抑力量之间的一种调和和妥协。鉴于此,梦被分成“表层的显梦”和“深层的隐梦”,梦的意义被分成“显梦”和“隐义”。前者受到理性、意识、道德原则所形式化和修饰化(梦的改装),后者是这些形式和修饰所掩盖的真正愿望和本质。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 摘要:《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正好对应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弗洛伊德人格结构 作为一部伟大的超现实主义小说,《西游记》中形象鲜明的唐僧师徒四人自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少了女性的辅助作用,作品定会逊色不少。不管是女菩萨、女妖怪还是普通的女人,她们都以极富人性化的特征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辉。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是精神结构中最古老的生命核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本我像一只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满着能量和精力,没有组织、没有统一意志、没有思维逻辑、更没有道德标准。”自我,其德文原意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一方面,它要趋利避害,学会改造环境,防止外部世界消灭自我的威胁;另一方面,它又要控制本能,根据具体条件决定是否满足本能的愿望,防止内部世界的过高要求,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在《西游记》中,女神、女人和女妖分别代表着“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小说具有人格化特征的女性形象系列。 一、女神:完美的超我 《西游记》中塑造了很多女神形象,观世音菩萨、嫦娥仙子、普贤、文殊、王母娘娘等等。她们通常无欲无求,善良可亲,危急时刻解救唐僧师徒于水火。作者将这些女神的形象塑造得完美高大,将其作为自己意识中女性人格道德的典范树立起来,代表了作者所认为的女性人格意识中的超我形象。正是作者的这种创作意图,才使得本书中的菩萨较此前作品更多地赋予了这些女神人性化的因素,而不是让她们面目牧户冰冷死板的躲在袅袅香烟之后。这一点在作为女神代表的观音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在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中,悟空闯入紫竹林,看见的居然是: 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 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 未曾戴缨络, 不挂素蓝袍, 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 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 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 正把竹皮削。 俨然一个农家女儿正削篮子准备捕鱼玩耍。在这段描写中,我们发现,观音不再是段在云雾缭绕中面貌朦胧的神秘仙班,而是一位具体可感、和善可亲的的女菩萨,充满了人性气息。 更有趣味的是,她对悟空的态度,更近似于朋友和母子,而不是刻板的上下级关系。她常骂悟空:“泼猴!”但是教导结束后,一定是不遗余力的给以援手。悟空偷吃人参果并砍断仙根惹下祸端,危急时刻她心急火燎的赶来为悟空讲情;悟空出主意让观音化作到时为黑熊精祝寿,“菩萨没法,只得也点点头儿”。就如同一位母亲遇到淘气孩子撒娇耍赖时候的情态,无奈又爱怜。 从观音形象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有意淡化了这些女性菩萨的神性,而更乐意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角色来塑造,在这些女神身上更多地是人性的体现。她们端庄秀美, 可亲可爱, 并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引着男人事业的发展, 是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正是由于作者赋予这些女菩萨们更多的人性因素, 才使她们成为《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人格特征中超我的代表。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

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三)原型意象 荣格用原型意象来描述原型将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但荣格也一直努力区分原型与原型意象的不同,原型本身是无意识的,我们的意识无从认识它,但是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存在及其意义。于是我们可以把原型意象看作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现。 无意识内容一旦被觉察,它便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 象征的物质成分使意识处于激活状态,意识受到象征的激活,而把兴趣指向象征,并力求去理解它。这就是说,象征除了“能量转换者”的动力学作用之外,也是“意识塑造者”。它迫使心理去同化象征中所包含着的一种或多种无意识内容。同时,由于原型及原型意象总是具有其集体无意识的渊源,因而一旦将这些理论运用在实际的临床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利用集体无意识原型以及原型意象本身所包含的治愈功能与作用,在这种意义上,意象、象征与想象,也就成为荣格心理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与特色。 荣格曾根据自己的分析与体验,以及自己的临床观察与验证提出了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内在儿童,阴影和自性等诸多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型意象。这些原型意象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水平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行为。 1、阿尼玛 阿尼玛是荣格用来形容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她既

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主义的形成及发展 一、弗洛伊德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从社会背景上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精神沮丧,彷徨无依,以致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长起来。从科学背景上看,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不仅为人们深入地认识心理活动的本质提供了科学条件,也为弗洛伊德主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在物理学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弗洛伊德以生物决定论的观点,以物理学的力和能的概念,来解释精神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的行为。从思想背景上看,莱布尼兹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理论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都对弗洛伊德主义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学时,正值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广泛流传之时,弗洛伊德深受其思想影响。 弗洛伊德主义是由弗洛伊德建立的,它有一个不断地修正、补充、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一般来说,它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1895—1913年属于早期理论时期,弗洛伊德奠定了精神分析学的基本理论基础。1914—1939年属于晚期理论时期,弗开始认识到自己在心理学上的基本发现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他把研究对象和范围从非正常的精神病患者扩展到整个人类。 19世纪20年代左右,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们在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些基本问题上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一致,学派开始分化,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义”。“新弗洛伊德主义”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中前期以阿德勒和荣格的个体心理学为代表;后期则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沙利文、霍妮和弗洛姆为代表。可以说,新弗洛伊德主义把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古典弗洛伊德主义进一步从生物学、心理学领域转向社会学领域。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特征 首先,弗洛伊德主义是从人的心理深层结构和内在心理动力方面去探讨人的奥秘。 其次,弗洛伊德主义强调性,把人的心理动力和能量都归结为性的问题,并且把性的作用提高到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和动力的地位。

弗洛伊德《释梦》读书笔记

弗洛伊德《释梦》读书笔记 弗洛伊德的《释梦》,正如序言所说,是一本非常晦涩难懂不好读的书,我之所以捧着它,撑着双眼,喝下咖啡也要继续看下去,不过也是因为我笃定自己,必须要看完它。不但想看完这本书,还想顺带把一系列能牵连起来的书籍都看了。 甚至在看这本心理类书籍时,我会萌生出想要看完莎士比亚全集,奥赛罗,哈姆雷特,十字花科植物大全,叔本华,精神心理学分析,法律等没什么关联的书,甚至还想学习一下德文。 一本书的叙述: 再往更早的时间去追溯,我会看见那个处在迷茫期的自己,在轮转的昼夜中,反复拷问自己何为存在,who am i?反复诘问而求不得答案,长期处在痛苦的困惑之中,因而从一个城市流转到另一个城市,用一种信仰覆盖另一种信仰。反反复复也解不开谜底。 那时上海正是130年来最热的夏天,爆裂的太阳火辣辣的炙烤大地,日落之后,树上的蝉鸣叫声都嘶哑了,退却的火烧云和霓虹把将尽的天空染成紫红色。我趴在D的阳台边抽烟,边看三楼下面偶尔经过的人。痛苦的困惑也并没有跟着太阳一起消退,烟头忽明忽灭还未燃尽,我忽然想:不如从这里跳下去,会怎样? 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不如了结这样的想法不止千百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如今我可以毫无愧疚的写下来,是因为我已经不

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在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可贵之后,人们往往更懂得去珍惜。 不过在当时,这个念头刚从脑海中闪过,就像是感应到危险似的,D忽然从客厅冲过来,跌跌撞撞冲进阳台,冲到我背后, 一边反手抢夺我手里的烟,掐灭,暴躁的扔下阳台;一边从背后紧紧抱着我,低下头,抱着我的手臂还隐隐在发抖。 就那样抱着我,持续了几秒钟?还是几分钟?我在震惊和错愕之中,被大力带离那个阳台。不可置疑的是,D是一个懂我的人,懂得我当时的痛苦,懂得我痛苦的原因。可惜他帮不了我,没人能帮助一个迷惑的人真正走出迷惑,除非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红色蜡笔绘画爱心: 其实D是跟我同样迷惑的人,因为懂得,才能感同身受。有时候我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去讨论一些漫无边际的话题,关于痛苦,关于迷茫,关于人生,关于选择的方向。无论什么问题,最后他都会转移到自己的观点里去,并且他的观点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相当尖锐,不通人情的。 有时候我会静静的听,然后挑选几个自己也同意的观点,默许;有时候我会不满于某个尖锐的观点,反驳;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观点意见不合,争论无果,不欢而散。 有时候他旁敲侧击的讥讽我,“钱钟书的老婆杨绛,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是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气得我想跳起来打他。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佛洛伊德关于人格起源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平衡的理论。意识个体目前能够知晓的心理成分。 前意识当前不能意识到,但是能够很容易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信息。 无意识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意识到的心理成分,储存着被压抑的原始本能驱力、记忆以及情绪。 压抑西格蒙特-佛洛依德认为,不愉快的信息通常在没有知晓之前就已经进入了无意识。 本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个生而具有的无意识心理成分运用初级加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遵循快乐原则。 力比多性饥饿和渴的生命本能力量。 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企图寻找即时的满足避免痛苦而不管会对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初级加工思维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试图通过对需要对象形成欲望-实现的心理表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现实原则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通过安全现实的方法来满足本我需要的企图。 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实施执行道德约束和力求完美从而与本我的欲望对抗。 良心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的道德约束。 自我理想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完美行为的标准。 置换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将攻击或性感受从最初的目标转向安全的人或事物。升华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置换方式对社会有害的目标被社会允许的目标代替总的来说是对社会最好的置换方式。 认同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参照生活中成功获得满足的个体。 性敏感区域刺激时释放性能量的身体部分。 心理性欲阶段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本我的性能量寻求不同满足途径的发展时期。 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从出生到1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本我的满足集中于口腔。 口唇依恋型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暴饮暴食吸烟以及其他口腔活动寻求快感。 口唇侵犯性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口头对他人敌对获得快感。 肛门期弗洛伊德认为从1岁到3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快感的获得来自于肛门。 肛门便秘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吝啬的顽固的固执的和冲动的。肛门排放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冷酷攻击性的凌乱和无序的。 生殖器期弗洛伊德认为3岁至6岁时心理性欲的第三个阶段快感的满足来自于生殖器。

弗洛伊德理论的认识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认识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是完全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发现人们内心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地方,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进行大量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对我们行为、举止、生活的影响。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他对人类的心理活动进行大胆猜想和验证,提出无意识理论,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了提高,具有非常独特的启示意义。 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三方面:无意识与心理结构学说、本能学说、梦的学说。其他的基本学说都是为了从不同的层面阐释和论证无意识学说的。 早期,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前意识相当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没入水面;而无意识则是没于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1)“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2)“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受风俗、道德、法律的控制而被压抑或排挤到意识阙之下,但未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无意识是生物本能和人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的积淀,是人的原始性、自然性本能的盲目动力,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处于心理结构的最深层。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无法克制的强烈要求发泄的一种心理能量,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其规律是不断企图渗入意识的层次中,通过获得本能欲望的满足而得到愉快,并避免对本能欲望的压抑。无意识是人的内驱力之源,其中本能、欲望和各种冲力赋予人的一切活动能量。(3)“前意识”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即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是调节意识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理解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xx; 掌握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关系和启示; 重难点突破: 重点:对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解; 难点:三者相互关系的辨析与掌握; 课程设计: 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1)早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意识:个体觉察觉知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状态,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前意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中间地带; “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 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 2)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早期“意识-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将人格结构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不同层次:

本我:(id)

人格结构最底层,由本能、欲望等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和冲动;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属于无意识层面; 是人格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基本能量单位为力比多,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ego) 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属于意识结构层面;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调节本我,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仆三主” 与本我的关系,“骑士与马”——能量与指引,采用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超我:( super ego) 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内化而来;是社会化的结果,作用是抑制本我、监控自我和追求完善,遵循道德原则;三者关系示意图: “X图”和发展层次图”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 三者各自代表人格的一个方面, 本我——生物本能我快乐 自我——心理社会我——现实 超我---- xx理想我---- 完善 相互交织构成人格整体,能量守恒动态系统 协调一致——健康,敌对冲突——疾病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就会通过投射等机制,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学与行为,因为男人内在的这种原型意象,既可以成为男人向上的促动者,也可以成为堕落的诱惑者。 实际上,荣格曾把阿尼玛描述为一种灵魂形象,往往在男人的心情、反应、冲动以及任何自发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某种既定的作用,男人总是倾向于某个现实的女性对象那里,看到自己内在的阿尼玛和心灵的投影。 任何带有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总是会在梦中出现的,阿尼玛也是这样。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分别为: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 夏娃: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 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 玛丽亚:爱恋中的神性; 索菲亚: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创造源泉。 1、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被其阿尼姆斯所占据的女人,则会失去很多女性的色彩。但是能够辨析与关注其阿尼姆斯存在的女性,则能够从这原型的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 女性内在阿尼姆斯的发展阶段:赫尔克里斯——亚历山大——阿波罗——赫耳墨斯。女人的阿尼姆斯出现在梦中的时候,最初往往表现以某种大力士或运动员的形象,然后会出现计划、行动以及独立自主的形象,接着会有类似“教授”、或“牧师”等指导意义的形象,

梦的解析读后感归纳

梦的解析》读后感 每个人在睡梦中都会做梦,只是第二天醒来记得或不记得的问题。梦的容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对梦未曾有了解之时,一直都觉得梦是很神秘的境界,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梦到那样的情景,很多关于梦的词语,故事,人物从小就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学习了心理学,在学到梦的章节之时觉得自己会和神秘的梦慢慢的接近,同时却也发现,拦在梦面前的屏障比我想象的坚固。梦依然很神秘!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对梦有着很深刻的研究,他貌似能够了解梦的一切。得知他将他对梦的认识放到了他的著作《梦的解析》里,也许借助这本书我能对神秘的梦多一些了解。这本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叙述了作者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对儿童的梦的研究,第二章为梦的解析方法,第三章为梦是愿望的达成,第四章为梦的改装,第五章为梦的材料与来源,第六章为梦的运作,第七章为梦程序的心理。 《梦的解析》首先让我知道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本我是欲望的大缸,人们所有邪恶的念头都来自于本我的作用,自我则是我们平日里真实的表现,之所以自我表现出来的不是

本我的模样,这是因为得到了超我的限制,但是在进入睡眠的时候,由于睡眠时超我作用松懈,本我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梦的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才能找到真正的根源。 是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的不够了解,虽然在看书的时候觉得看他列举的那些梦的例子很是神奇,也非常的有趣,跟着弗洛伊德去领略他的释梦,确实感觉是那么一回事,可是对于他的解释的方法,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却不是那么的明白,我不能说我看懂了他的理论,这本梦的解析虽然引用了大量的例子,但是即便较少笔墨的对于梦的分析,确实还是不那么容易就能理解的。通读一遍全书之后得到的只是些许的皮毛,或许是课堂上讲过的容,或者是我才明白的所以然。无论如何还是加深了我对梦、对梦的解析,以及弗洛伊德理论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源有三个:一、最近的印象,是指我们最近所见.所闻.所思等一切跟自己有关可能发现的事情会出现在梦中。这些事情可能没有完整的结构,甚至是乱七八糟的,但是能够在梦者的最近活动的某一场景找到梦的来源。话说回来一边在看书,是对于梦的额觉察比较敏感,我很多时候会记得自己做过的梦,然后也试着在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给自己的梦一个简单的解释。比如:有天晚上我梦见在一间课室里我的一个同学在给我上课,下面就我一个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而)达成。 2、“心理症焦虑”均起源于性生活,而且多为其原欲由正常的对象转移而无所发泄。也就是 说:“焦虑之梦”的内容多与性有关,也就是这种内容中所附的“性欲”转化而产生“焦虑”。 3、梦的材料:(1)梦总是以最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2)梦选择材料的原则完全迥异 于醒觉状态的原则,而专门找一些不重要的次要的被轻视的小事。(3)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所左右,而往往把那段日子的细节,那些在醒觉时绝对记不起来的小事重翻旧账地搬出来。 4、梦的来源:(1)一种最近发生而且在精神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而直接表现于梦中。(2) 几个最近发生而且有意义的事实,于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3)一个或数个最近而具有意义的事情,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4)一个对做梦者本身甚具意义的经验(经过回忆及一连串的思潮),而经常在梦中以另一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 5、当一女性梦到摔下来,多半是有“性”的意味在里头——变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 6、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梦很可 能是一个愿望的达成隐蔽了另一愿望的达成,需要经过最后层次分析,才能找出那最早时期的某种愿望的达成。 7、在所有后来变成为心理症的病人,父母多半在其孩提时代的心理占有很主要的角色。对双 亲中之一产生深爱而对另一方深恨形成了开始于童年的永久性的心理冲动,同时也很重要地形成了日后心理症的来源。

8、很可能我们早就注定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而第一个个仇恨暴力的对象却是 自己的父亲。 9、梦的象征:(1)皇帝和皇后通常是代表梦者的双亲,而王子和公主则代表梦者本人。伟人 和父亲都被赋予同样的高度权威性;(2)所有的长的物体——如木棍、树干及雨伞(打开时则形容竖阳)、指甲挫(和其擦上擦下之动作有关)及用来开门的钥匙等也许代表男性性器官,那些长而锋利的武器如刀,匕首和矛亦是一样。(3)箱子、皮箱、橱子、炉子则代表子宫。一些中空的东西如船,各种容器亦具有同样的意义。梦中的房子通常指女人,尤其描述各个进出口时。(4)阶梯、梯子、楼梯或者是在上面上下走动都代表着性交行为——而梦者攀爬着光滑的墙壁,或者由房屋的正面垂直下来(常常在很焦虑的状况下),则对应着直立的人体,也许是重复着婴孩攀看爬着父母或保姆的梦的回忆。“光滑”的墙壁是指男人,因为害怕的关系,梦者常常用手紧捉着屋子正面的突出物。(5)衣着方面:人的帽子常常可以确定是表示男性器官。领带常常是阴茎的象征。(6)梦中所有的机械与器具很可能代表着性器官。同样,梦中许多的风景,特别是那些具有桥梁,长着树木的小山,都很清楚地表示着性器。(7)梦中的小孩常常代表性器官,因平时习惯性地称为“小男人”、“小女人”、“小东西”等。和一个小孩子玩,或打他等常常指自慰。(8)男性最重要的象征是蛇,小动物、小虫则表示小孩子,比如,不想要的弟弟或妹妹,被小虫所纠缠则是怀孕的表征。(9)如果在梦中出现性别是倒反的,因此男的变为女的,女的变为男的,这种梦表达一种意愿——变性。(10)身体方面,一般用手或脚来表示男性器官,口耳甚至眼睛来代表女性的生殖开口。

分析自我的梦—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分析自我

分析自我的梦—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分析自我 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把梦看作神谕、或一种肉体上的疾病或内在障碍的变现或一种灵感的、创造力的启示。而现在,经过弗洛伊德的研究,梦的解析也成为研究人类心理的科学。使古老的占梦迷信实现了向科学释梦的伟大转变。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认为,大脑皮层的抑制的扩散产生了睡眠,但由于还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以致形成了梦。这是对梦的生理机能的解释。至于梦为什么会有种各奇特的内容呢?这是属于梦的心理解释的问题。弗洛伊德指出,"梦,并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它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 。可以说,弗洛伊德释梦的相关内容对人们理解梦有创造性的贡献。 一、关于弗洛伊德释梦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梦的来源 弗洛伊德说:“梦中的愿望究竟源于何处?...对于此种意愿,我想到三种可能的起源:①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的,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以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②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到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③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除此之外,弗洛伊德还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 (二)梦的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即做梦)共有四种基本过程(或者说是四种工作方式):第一种过程是“压缩作用”,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也就是说,显梦是隐义的一种“简略的译本”。第二种过程是“转移作用”,即:一方面,将隐义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梦的转移作用和梦的压缩作用是两个主要负责塑造梦的工匠。”第三种过程是戏剧化,即“梦中的描述手段”,就是把思想翻译成为视觉意象,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第四种过程是润饰,即“二级加工”,这是指醒后把梦中颠倒的材料再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把梦的工作的最后产物发展为某种统一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