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见的溶栓药物

常见的溶栓药物

常见的溶栓药物
常见的溶栓药物

常见的溶栓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是一组通过对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激活纤溶、将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的药物。目前用于临床而有效的有一下5种:

1、链激酶(SK):本品是一种从C组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蛋白激酶提纯的制剂,现已可用基因工程制备。其作用是与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裂解其560精氨酸及561缬氨酸肽链,形成纤溶酶而激活纤溶。使用方法有以下3种:

(1)首剂一次注射,继以维持量。一般先导量为SK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5-30分钟,继而每小时10万U,静脉滴注,疗程3-5天。用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或其他抗组胺药和地塞米松5mg,也可用氢化可的松预防过敏反应。

(2)大剂量SK 75万U~150万U,静脉滴注30~90分钟。不用维持量,连续使用5天。

(3)超大剂量SK,每小时150万U,共6小时。据文献报道:在治疗278例动脉栓塞性闭塞中,动脉再通率为62.3%,股动脉再通率为50.8%。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再通率为43.5%。

SK的最大缺点是除对人体有抗原性外,它对纤维蛋白无特异结合作用,可引起全身性的纤溶酶激活,易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引起出血。

2、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APSAC):现常用的复合物制剂是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APSAC),酰基化的部位是在链激酶的丝氨酸酶区。APSAC不具活性,但注入血液后,在血栓的纤维蛋白上,酰基被水解,丝氨酸蛋白酶区暴露,激活纤溶酶原。APSAC优于SK,因SK血浆半衰期只有15~30分钟,APSAC延长至60分钟,APSAC对纤维蛋白有亲和力,故溶解血块纤维蛋白的作用较强。剂量与用法为APSAC 30U一次,静脉注射2~5分钟。

3、尿激酶(UK):临床上所用的尿激酶是从尿中提取,UK制品中含有高分子量UK(相对分子质量54000)及低分子量UK(相对分子量33000),后者能激活全身性纤溶的作用,容易引起出血。故质量高的UK制剂中高分子量的UK含量应在90%以上。UK的剂量无统一标准。一般首剂用4000U/kg,10分钟内注射完毕,以后每小时4000U/kg,静脉滴注。有人认为,UK的剂量至少应达34万U才能使血浆凝块溶解,时间短于3小时。有人主张于15~20分钟内注射200万U,甚至300万U或静脉滴注90分钟。有人用UK4000~6000/分钟,动脉滴注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总量为25万U~50万U。有人采用较小剂量治疗脑血管血栓形成,每天6万U,疗程14天,有效率为59.3%。作者用UK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剂量开始每天12万U,用3天,以后减半,14天为一疗程,静脉在再通率达62.8%。UK虽有很强的溶栓作用,但也可以起全身纤溶系统的激活,而造成出血。

4、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以往本品是从黑色素细胞瘤培养液中提取,产量很低。现已用基因工程大量制备,t-PA的优点是对纤维蛋白血栓有特异性的选择性溶栓作用,而全身性溶栓作用小,不会引起高纤维溶酶血症。现临床上用的t-PA是重组单链t-PA,总量80~100mg,其中10%静脉一次注射,其余从静脉滴注30~60分钟。有人主张用较小剂量,0.5~0.7mg/k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120分钟,疗程为3~5天,曾有文献报道,第一天用t-PA4ug/kg,滴注2~4小时,第4、22、34天用维持量1ug/(kg*h)。还有文献报道,深静脉血栓形

成患者中,56%在35小时内血栓缩小49%。

5、单链尿激酶(pro-UK):单链尿激酶是单链u-PA,又称的、尿激酶前体,是一种单链糖蛋白。现已运用重组技术制备。它的优点是有选择性溶栓作用,但不与纤维蛋白结合,全身性纤溶系统的激活作用小,半衰期只有5分钟。它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大大地强于对纤维蛋白原的溶解,其机制尚不清楚,一般用量为成人10mg,一次注射,以后30mg静脉滴注60分钟。

溶栓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

1、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SK和APSAC的应用,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出汗、腰背酸痛、不适感、恶心等,还可有一过性血压下降。处理可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者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

2、出血:这是溶栓药物在血浆中纤溶过强,引起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因子降低所致的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单纯局部渗血、皮下片状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处理方法首先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用纤溶抑制剂,如氨甲苯酸(抗血溶芳酸,PAMBS)200~300mg,或者氨甲环酸(止血环酸,AMCA)250~500mg,静脉注射。若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g/L,而出血严重,则可静脉注射纤维蛋白原1~1.5g或输血浆。

溶栓药物的禁忌证

在以下情况,不宜或禁用溶栓剂:①胃肠道或泌尿道出血史者,如溃疡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溃疡性结肠炎。②颅内病变、创伤、肿瘤、血管病变。③外科手术后7~10天以内。④骨折。⑤大面积皮肤移植、烧伤未愈合者。⑥心肺复苏时。⑦妊娠期。⑧感染性血栓形成、细菌性心内膜炎。⑨新近形成的结核空洞。⑩高龄者慎用,70岁以上一般勿用。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

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

2、培训要求

1)保安理论培训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

4) 工作技能培训

常用药物溶媒指南

临床药物溶媒之选择 临床药物溶媒主要有两种:盐水、糖水。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则主要补充能量。5%葡萄糖、10%葡糖糖注射液pH为3.2~5.5(临床上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防变色,其pH常调在3.8~4.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为3.5~5.0,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4.5~7.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5。 首先:要立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一般是按糖:胰岛素4:1配对).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盐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量. (5)患者为肺性脑病(2型呼吸衰竭)时候,最好用生理盐水带抗生素,因为使用葡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脑病。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其次: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药物的稳定性方面考虑,下面以抗生素为例: 原则按药品说明书上明确规定配液要求的配制 1、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 2、具体: 青霉素类、头孢类 在盐水的PH值中比较稳定,在外界配好后12小时内静滴都可以,但是在葡萄糖这类大分子物质中,药物会络合,稳定性下降. 以青霉素类为例,它们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而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喹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盐水形状更稳定。如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比如氟罗沙星就需要用5%G.S 250ML溶解,盐水就不行,因为加入盐水会出现白色混浊的悬浮物。 β—内酰胺类 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 大环内酯类 临床常用的此类抗感染药物为乳糖酸红霉素,其5%水溶液pH为6.5~7.5,即其水溶液在pH7左右时较稳定,pH大于8或小于4易水解失效,本品若直接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无机盐类溶液溶解会产生沉淀。一般以0.3g加6mL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溶解时如出现乳状不溶解物,是因浓度过高,酌加注射用水即可澄清,再加入适量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注或静滴。氨苄西林要用生理盐水不能用葡萄糖。 四环素类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有氯化钙,其钙离子可与四环素络合,使四环素降效,故四环素不宜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静滴,可选不含钙的葡萄糖溶液做溶媒。 氯霉素类 氯霉素pH为6.5~8.5,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剂中,与酸性药液混合易产生混浊或沉淀,故适宜在生理盐水中静滴。

常见的溶栓药物

常见的溶栓药物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常见的溶栓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是一组通过对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激活纤溶、将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的药物。目前用于临床而有效的有一下5种: 1、链激酶(SK):本品是一种从C组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蛋白激酶提纯的制剂,现已可用基因工程制备。其作用是与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裂解其560精氨酸及561缬氨酸肽链,形成纤溶酶而激活纤溶。使用方法有以下3种: (1)首剂一次注射,继以维持量。一般先导量为SK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5-30分钟,继而每小时10万U,静脉滴注,疗程3-5天。用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或其他抗组胺药和地塞米松5mg,也可用氢化可的松预防过敏反应。(2)大剂量SK 75万U~150万U,静脉滴注30~90分钟。不用维持量,连续使用5天。(3)超大剂量SK,每小时150万U,共6小时。据文献报道:在治疗278例动脉栓塞性闭塞中,动脉再通率为%,股动脉再通率为%。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再通率为%。SK的最大缺点是除对人体有抗原性外,它对纤维蛋白无特异结合作用,可引起全身性的纤溶酶激活,易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引起出血。 2、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APSAC):现常用的复合物制剂是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APSAC),酰基化的部位是在链激酶的丝氨酸酶区。APSAC不具活性,但注入血液后,在血栓的纤维蛋白上,酰基被水解,丝氨酸蛋白酶区暴露,激活纤溶酶原。APSAC优于SK,因SK血浆半衰期只有15~30分钟,APSAC延长至60分钟,APSAC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姓名:11级公管2班吴山 摘要: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服用时间及原因。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外用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外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事项。 关键词:常用药物,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文: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朝着快速、高投入、不断更新换代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各种新药、仿制药不断涌现,在充分满足人们防病、治病需求的同时,也导致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如何保障大众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执业药师应该在合理正确使用药物方面起指导作用。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必须对药物的特点、性质、适应性、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等有完全的了解和掌握。 合理正确使用药物首先要了解、掌握国家基本药物。早在1979年,我国就已开始实行基本药物政策。只有了解、掌握基本常用药物,进一步学习基本常用药物,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大众合理用药。本文叙述了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对常用口服药物、常用外用药物、常用注射的药物进行阐述。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提出的,其英文名称为Essential Medicine。2002年1月,WHO将基本药物定义为:能优先满足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是按照一定的遴选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确定的、数量有限的药物。我国对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应用方便、中两药并重”。1979年,我国政府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迄今为

止已修订了4版。除此之外,还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手册》及《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制剂临床指南》。

急性脑卒中溶栓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2016年5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 组长:刘鸣 成员:崔丽英贺茂林徐运 增进胜刘峻峰畅雪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目前超早期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mogen activator, rt-PA) 静脉溶栓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已被我国和许多国家指南推荐,但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比例仍然很低。 近期研究显示,约20% 的患者于发病 3 小时之内到达急诊室,12.6% 的患者适合溶栓治疗,只有 2.4% 的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其中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为1.6% 。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一个主要难点是,大多数患者没有及时送达医院或各种原因的院内延迟。 为使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溶栓治疗并从中受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进行相应的医疗救治体系改革,包括完善院外医疗急救转运网络,组建院内卒中快速抢救小组,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卒中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认证体系等措施,其核心就是要让公众都知道卒中是急症,卒中发生后应尽快送达有能力进行卒中溶栓治疗的医院,并获得规范性溶栓治疗。 为使溶栓这一有效疗法能更好、更广泛地在我国使用,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率,脑防委特组织全国脑血管病权威专家制定静脉溶栓指导规范如下,其中的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采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标准。 一、溶栓相关公众教育 为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及时救治,首先应能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研究显示公众对脑卒中临床表现的相关知识仍然十分匮乏。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急性卒中登记(California Acute Stroke Pilot Registry, CASPR) 报告若所有患者能在发病后早期就诊,则 3 h 内溶栓治疗的总体比例可由 4.3% 上升至28.6%, 因此开展更多的以教育卒中患者更早寻求治疗的宣传活动是必要的。 有效的社区教育工具包括印刷材料、视听节目、网络在线宣传、社区宣讲、板报以及电视广告。卒中教育不应仅针对潜在的患者,也应包括他们的亲属、公共服务部门比如警察以及医护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必要时启动急救医疗

溶栓药物及分类

溶栓药物及分类 血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纤维蛋白原,溶栓药物能够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纤溶酶能够降解不同类型的纤维蛋白(原),包括纤维蛋白原、单链纤维蛋白,但对交链纤维蛋白多聚体作用弱。同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也参与调节该过程,活化的纤溶酶受α-抗纤溶酶的抑制以防止纤溶过度激活。溶栓药物多为纤溶酶原激活物或类似物,其发展经历从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到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从静脉持续滴注药物到静脉注射药物。 1.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常用的有链激酶和尿激酶。链激酶进入机体后与纤溶酶原按1∶1的比率结合成链激酶-纤溶酶原复合物而发挥纤溶活性,链激酶-纤溶酶原复合物对纤维蛋白的降解无选择性,常导致全身性纤溶活性增高。链激酶为异种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避免再次应用链激酶。尿激酶是从人尿或肾细胞组织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双链丝氨酸蛋白酶,可以直接将循环血液中的纤溶酶原转变为活性的纤溶酶,非纤维蛋白特异性。无抗原性和过敏反应,与链激酶一样对纤维蛋白无选择性,价格 便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临床最常用的为人重组t-PA(rt-PA,阿替普酶),系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具有快速、简便、易操作、安全性高、无抗原性的特点(半衰期4~5min)。可选择性激活血栓中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对全身性纤溶活性影响较小,因此出血风险降低。目前,其他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还包括基因工程改良天然溶栓药物及t-PA的衍生物,主要特点是纤维蛋白的选择性更强,血浆半衰期延长,适合弹丸式静脉推注,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均减少,使用方便。已用于临床的t-PA的突变体有瑞替普酶(r-PA),兰替普酶(n-PA)和替奈普酶(TNK-tPA)等。GUSTO研究显示,rt-PA加速给药组开通冠状动脉优于链激酶,每治疗1000例患者减少10例死亡。临床研究提示r-PA和TNK-tPA与t-PA 加速给药疗效相似,但是给药方便,更适合院前溶栓。

急性梗死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

急性梗死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1-05-31T17:44:27.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王凤平 [导读] 可用来估计预期的溶栓效益,即一年后可多挽救成活的患者数量和颅内出血的危险。 王凤平(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新药特药分公司 150000)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134-01 【关键词】急性梗死溶栓药物临床应用 AMI后如能及时溶解梗死相关冠脉内的血栓,则可降低死亡率,维持左心室功能,并能改善预后。这一观点已为许多临床和基础研究所证实,心脏病学者们也普遍接受。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SK)、尿激酶(S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复合物(APSAC)、尿激酶前体(Pro-UK)以及蛇毒抗栓剂等。还有一些新的溶栓药物正在研究或做临床研究。 AMI患者基础状况各不相同,溶栓治疗的效益大小在高危和低危人群中也不一样。高危人群获益较大,获益人数的百分比也较高,但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也较大,获益相对减少。同一患者可能既有较大获益机会,又有较高颅内出血危险性。不同的溶栓剂对于不同的人群,其效益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有明显差异。t-PA和rt-PA溶栓较为有效,但可能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性,且其费用昂贵,高达UK和SK的数倍。因此,对溶栓剂的选择,临床医师应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个体化,并参考大型临床实验提供的效益/危险比率资料,加以综合评估。 1 AMI溶栓治疗几项大型实验的结果和启示大型临床实验ISSIS 2已充分证实静脉内溶栓治疗能改善 AMI患者的成活率。出现症状后24小时入选患者,溶栓使总的相对死亡率降低25%,进一步分析包括ISSIS-2,在内的10项实验发现,绝对死亡率降低1.9%,相对死亡率降低18%。相对死亡辜的降低在几乎所有患者分组中均极为相似,不论前壁梗死还是下壁梗死,男性还是女性,既往有或没有MI、糖尿病史及年龄大小。未从溶栓治疗中获益的亚组是心电图上ST段不抬高的患者。 2 AMI后晚期溶栓的效果 AMI后早期溶栓的良好效果是因为此时冠脉内血栓对溶栓剂反应良好。研究表明,AMI后溶栓开始时间每延迟1小时,每治疗1000例将少挽救1.6人,但胸痛后12小时并伴ST段上抬和束支阻滞患者,溶栓治疗仍有益。梗死后7~12小时溶栓者死亡率降低14%,即每治疗1000例约多挽救20人。 3 老年AMI溶栓治疗的效果 AMI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年龄而显著增加。业已证实,溶栓治疗也能降低老年AMI的死亡率和保护左心室功能。老年人溶栓的绝对效益较大,但溶栓剂所致颅内出血发生率亦显著增加。有人推荐SK或UK用于老年人,因SK或UK引起的颅内出血少于t-PA:小于65岁组分别为3%和3.6%,65~74岁组为9.1%和10.9%,75~84岁组为19.2%和20.4%,大于85岁组为30%和3l%。亦即对于75~84岁老年AMLSK每治疗1000例,死亡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将比t-PA组减少12例,小于65岁者则减少6例。显然,SK用于老年AMI更为有益,值得推荐。 4 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溶栓治疗 心源性休克是AMI报最常见死因之一,其死亡率极高,超过75%。血管再通术如PTCA或冠脉旁路术(CABG)有可能改善心源性休克的预后,但尚未见到随机临床实验的资料。G1SSI实验曾比较溶栓剂和安慰剂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效果,但未见差异。 5 CABG后移植血管闭塞的溶栓治疗 CABG后第一年移植大隐静脉闭塞的发生率为10%~20%,移植的大隐静脉因阻塞可引起AMLGUSTO实验中入选病例,作为CABG者占4.3%,这些患者应用SK和t-PA治疗的30天死亡率分别为11%和8.3%,未达统计学差异,但仍可看出t-PA有降低死亡率的趋势。亚组资料分析的情况亦与此相类似。从生物力学和血流动力学观点看,要溶解移植静脉中的大血栓,选用溶栓效果较佳的t-PA效果可能更好些。 6 溶栓治疗的再次应用 随着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既往用过溶栓剂义再次发生AMI者如何选用溶栓药物将成为临床医师面对的新问题。国外大系列临床实验资料表明,再次MI者约占20%。这些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溶栓治疗。还有的患者在溶栓成功后数天内,梗死相关冠脉可再次阻塞,此种情况也并不少见,且需要再次给予溶栓治疗。 SK是一种细菌蛋白质,应用后可产生抗体,此种抗体能中和 SK的活性,引起变态反应。循环中低水平SK抗体似不至于影响 SK的作用,但已有报告指出,体内高水平抗体会使SK或APASC“失效”,未溶解血栓,以至梗死相关冠脉末获得再通。研究兔颈静脉栓塞的动物模型,证实再次应用SK大多并无效果。 SK中和能力的体外实验表明,首次应用SK-4年后,5l%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足以中和1.5×106USK。抗体通常在3~4天内即可产生,故除非在24~48小时内,不宜重复使用SK或AP- SAC。UK和t-PA无抗原性,适合用作再次溶栓的药物。 7 颅内出血和脑卒中的危险性 溶栓治疗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出现于动脉穿刺部位和静脉滴注输液部位。这些浅表性出血并不难处理。胃肠道出血或腹膜后出血较少见,酿成威胁生命的严重出血更属罕见。 近期的头部损伤、脑外科手术以及有脑卒中史等也会使颅内出血发生率增加。6~12个月之内有上述情况者一般不宜做溶栓治疗。至于处于“临界区带”的患者,既有溶栓的指征,又有颅内出血危险性增加的可能性,如决定做溶栓治疗,也应选择UK或SK。 8 效益和危险的比较 可用来估计预期的溶栓效益,即一年后可多挽救成活的患者数量和颅内出血的危险。此表并不能代替临床评估,而只是提供有关预期治疗效益的客观估计,以有助于指导对具体患者的治疗选择。预期的效益可理解为两个重要指标即多挽救患者的数量(正面效益)和颅内出血(负面效益)之间的综合。从表中不能预测溶栓治疗所增加的1年存活率。症状出现后3小时和3~6小时开始溶栓者,死亡率分别降低50%和25%;6~12小时开始溶栓治疗,则死亡率降低仅12.5%。 9 小结 UK和SK用于AMI的溶栓治疗,效果肯定且价格相对较低,值得广泛推荐应用于下列情况:①小至中等度范围的AMl②年龄小于60岁;

常用急救药品使用说明书

常用急救药品使用说明书 一、中枢神经兴奋药 1 、尼可刹米(可拉明) [药理及应用]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微弱兴奋作用。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 [用法]常用量:肌注或静注,?次,必要时1?2小时重复。极量:次。 [注意]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心律失常、震颤及惊厥。 2 、山梗菜碱(洛贝林) [药理及应用]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新生儿窒息、吸入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以及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 [用法]常用量:肌注或静注,3mg/次,必要时半小时重复。极量20mg/日。 [注意]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甚至惊厥。 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1 、多巴胺 [药理及应用]直接激动a和B受体,也激动多巴胺受体,对不同受体的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2?5卩g/kg?min)低速滴注时,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及脑 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量。同时激动心脏的B1受体,也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产生 中等程序的正性肌力作用;中等剂量(5?10卩g/kg?min)时,可明显激动[3 1受体而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也激动a受体,使皮肤、黏膜等外周血管收缩。大剂量(> 10卩g /kg?min)时,正性肌力和血管收缩作用更明显,肾血管扩张作用消失。在中、小剂量的抗休

克治疗中正性肌力和肾血管扩张作用占优势。用于各种类型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意义。 [用法]常用量:静滴,20mg次加入5%葡萄糖250ml中,开始以20滴/分,根据需要调整滴速, 最大不超过分。 [注意]1.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大剂量或过量时可使呼吸加速、快速型心律失常。 2. 高血压、心梗、甲亢、糖尿病患者禁用。 3. 使用以前应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4.输注时不能外溢。 2 、肾上腺素(副肾素) [药理及应用]可兴奋a、B二种受体。兴奋心脏B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兴奋a -受体,可收缩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使血压升高;兴奋B2 -受体可松驰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粘膜或齿龈的局部止血等。 [用法]1 ?抢救过敏性休克:肌注?1mg/次,或以%盐水稀释到10ml缓慢静注。如疗效不好,可改用2?4mg溶于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滴。2?抢救心脏骤停:1mg静注, 每3?5分钟可加大剂量递增(1?5mg重复。3.与局麻药合用:加少量(约1: 200000-500000)于局麻药内(V 300卩g)。 [注意]1. 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心律失常,严重可致室颤而致死。2.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慎用。 备选药:间羟胺(阿拉明) 三、强心药 1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甙) [药理及应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降低窦房结及心房的自律性,减 慢心率与传导,使心博量增加。用于充血性心衰、房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指南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指南 咪达唑仑注射液(力月西)1ml:5mg 适应症:麻醉前给药,全麻诱导和维持,椎管内麻醉及局麻辅助用药。 不良反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 静脉注射还可发生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对苯二氮卓过敏、重症肌无力、精神分裂症和严重抑郁状态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用作全麻诱导术后常有较长时间在睡眠现象,应注意保持病人气道通畅;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慎用于体质衰弱者或慢性病、肺阻塞性疾病、慢性肾衰、肝功能损害或充血性心衰病人。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患者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密闭保存。 地佐辛注射液(加罗宁)1ml:5mg 适应症:需要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各种疼痛。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出汗、寒战、脸红、血红蛋白低、水肿、高血压、低血压、心率不齐、胸痛、苍白、血栓性静脉炎、嘴干、呼吸抑制、谵语、肺不张、语言含糊。 禁忌:对阿片类镇痛药过敏的病人禁用。 注意事项:本品含有焦亚硫酸钠,硫酸盐对于某些易感者可能引起致命性过敏反应和严重哮喘;本品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对麻醉药有身体依赖的病人不推荐使用;对于脑损伤、颅内损伤或颅内压高的病人,使用本品产生呼吸抑制可能会升高脑脊液压力;胆囊手术者慎用本品。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密闭保存。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诺杨)1ml:1mg 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癌性疼痛,手术后疼痛。 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头晕、恶心或呕吐;全身:虚弱、头痛、热感。心血管系统:血管舒张、心悸。消化系统:畏食便秘、口干、胃痛。神经系统:焦虑、意识模糊。呼吸系统:咳嗽、呼吸困难。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年龄小于18岁患者禁用。不宜用于依赖那可汀的患者。 注意事项:脑损伤和颅内压升高、心肌梗塞、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发生高血压时,立即停药。本品可抑制呼吸。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室温10—30℃保存。 盐酸吗啡注射液1ml:10mg 适应症:强效镇痛药,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麻醉和手术前给药。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本品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两侧对称或针尖样大、血压下降,

常用抗凝药物种类及用药注意事项【最新】

常用抗凝药物种类及用药注意事项 抗凝药是指能降低机体的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或对已形成血栓的可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的药物。 正常凝血机制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它是十分复杂的理化反应。肉眼可见的血块形成既是纤维蛋白形成的物理现象,也是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的终点。整个过程涉及许多凝血因子。 常用抗凝药物种类 1.注射用抗凝血药:肝素、依诺肝素、替他肝素、阿地肝素 2.口服抗凝血药:香豆类:华法林、双香豆素、硝酸香豆素 3.体外抗凝药:枸橼酸钠 4.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阿加曲班 临床常用的凝血药物一、血小板聚集抑制剂1、阿斯匹林片 大剂量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小剂量用于抗血小板聚集。

普通阿司匹林口服后,被胃和十二指肠(pH值2-3)快速吸收,并在15-20分钟内达到最大的血药浓度,因此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可能会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使溃疡病加重或引起胃溃疡,甚至胃出血。 肠溶阿司匹林在酸性环境下不易溶解,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溶解释放,并缓慢吸收。因此,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与普通阿司匹林相比,对胃黏膜刺激要小的多。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适应症: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型心绞痛,总之临床用于防止小血栓的形成。 2、硫酸氢氯吡格雷 本品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临床用途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塞和确诊外周动脉硬化的患者,波立维(氯吡格雷)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塞,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氯吡咯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

经静脉溶栓药物的种类

经静脉溶栓药物的种类 随着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溶栓剂也由第1代发展到第 3代。 (一)第1代溶栓剂①尿激酶(Urokinasl,UK),为肾 脏产生的一种活性蛋白酶。其优点是无抗原性和致热原性,人体内无相关抗体存在,不存在失效问题。国外生产的价格较昂贵,国内生产的价格较便宜,故为当前首选溶栓药。但其半衰期较短(18—22分钟)。②链激酶(Streptokinase,SK),是国外应用最早、最广的一种溶栓剂。它从链球菌中分离出来,具有一定抗原性,人体内也有不同程度的抗体存在,因此可发生变态反应或失效。重复静脉注射须间隔60分钟以上,以免引起低血压反应;第2次用链激酶溶栓治疗须间隔10天以上,以免引起变态反应。第1代溶栓剂均为外源纤溶系统的激活剂,均直接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新鲜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酶和消耗凝血因子(V)、凝血酶厥和 纤维蛋白。大剂量尿激酶或链激酶进入血循环后,可造成新鲜血栓溶解,使上述凝血因子消耗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积聚为特征的全身性血凝溶解状态。尿激酶和链激酶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平均50%左右。 (二)第2代溶栓剂以组织型纤 溶酶厥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为代表,存在于血管内皮、血液和组织中。它属于天然 的血栓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从而溶解血栓。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能生产大量的重组组织型纤镕酶原激活剂(rt—PA),也具有选择性溶解血栓的作用,但机制与t—PA不同,不影响血循环中纤溶系统,

因而不产生全身纤溶状态。其半衰期短,仅3—5分钟。血管再通效果亦优于尿激酶和链激酶,平均再通率70%左右。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已应用于临床,缺点是血管早期再闭塞率高(12%)。另外,主要受价格昂豪及药源等因素制约,其应用不如第1代溶栓剂普遍。 (三)第3代溶栓剂以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厥徽活剂(Single—chain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SCUPA)和乙酰化纤溶酶厥—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nisoylat—edplasminogenstrePtokinaseactivatorcomplex,APSAC)为代表。其中乙酰化纤溶酶厥—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于、990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对血栓具有高度选择性溶解作用,可轻度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厥水平。其血管再通率可达75%左右。最近报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联用,剂量仅为各自的1/5—1/6,效果理想。而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溶解血栓的同时,也会出现全身性纤溶激活状态,且也可引起变态反应,并具有抗原性。但其最大特点是半衰期较上述几种溶栓剂都长,约2小时,一次注射其作用可持续4—6小时,因此具有缓释效应,所需剂量1次静注即可。冠状动脉再通率与尿激酶、链激酶相近,但冠状动脉再通时间短(约45分钟),再闭塞率低(5%)

常见的溶栓药物

常见的溶栓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是一组通过对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激活纤溶、将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的药物。目前用于临床而有效的有一下5 种: 1、链激酶(SK):本品是一种从C组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蛋白激酶提 纯的制剂,现已可用基因工程制备。其作用是与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裂解其560 精氨酸及561 缬氨酸肽链,形成纤溶酶而激活纤溶。使用方法有以下3 种: (1)首剂一次注射,继以维持量。一般先导量为SK50万U,溶于10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5-30分钟,继而每小时10万U,静脉滴注,疗程3-5天。用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或其他抗组胺药和地塞米松5mg也可用氢化可的松预防过敏反应。 (2)大剂量SK 75万U~150万U,静脉滴注30~90分钟。不用维持 量,连续使用5 天。 (3)超大剂量SK每小时150万U,共6小时。据文献报道:在治疗278 例动脉栓塞性闭塞中,动脉再通率为62.3%,股动脉再通率为 50.8%。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再通率为43.5%。 SK 的最大缺点是除对人体有抗原性外,它对纤维蛋白无特异结合作用, 可引起全身性的纤溶酶激活,易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引起出血。2、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APSAC:现常用的复合物 制剂是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APSA)酰基化的部位是

在链激酶的丝氨酸酶区。APSA(不具活性,但注入血液后,在血栓的纤维 蛋白上,酰基被水解,丝氨酸蛋白酶区暴露,激活纤溶酶原。APSAC 优于SK因SK血浆半衰期只有15~30分钟,APSA(延长至60分钟,APSAC 寸纤维蛋白有亲和力,故溶解血块纤维蛋白的作用较强。剂量与用法为APSAC 301一次,静脉注射2~5分钟。 3、尿激酶(UK:临床上所用的尿激酶是从尿中提取,UK制品中含有高分子量UK (相对分子质量54000)及低分子量UK (相对分子量33000),后者能激活全身性纤溶的作用,容易引起出血。故质量高的UK 制剂中高分子量的UK含量应在90%以上。UK的剂量无统一标准。一般首剂用4000U/kg,10分钟内注射完毕,以后每小时4000U/kg, 静脉滴注。有人认为,UK的剂量至少应达34万U才能使血浆凝块溶解,时间短于3小时。有人主张于15~20分钟内注射200万U,甚至300万U或静脉滴注90分钟。有人用UK4000~6000分钟,动脉滴注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总量为25万U~50万U。有人采用较小剂量治疗脑血管血栓形成,每天6万U疗程14天,有效率为59.3%。作者用UK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剂量开始每天12万U,用3天,以后减半,14天为一疗程,静脉在再通率达62.8%。UK虽有很强的溶栓作用,但也可以起全身纤溶系统的激活,而造成出血。 4、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 ):以往本品是从黑色素细胞瘤培养液中提取,产量很低。现已用基因工程大量制备,t-PA 的优点是对纤维 蛋白血栓有特异性的选择性溶栓作用,而全身性溶栓作用 小,不会引起高纤维溶酶血症。现临床上用的t-PA 是重组单链t-PA ,总量80~100mg其中10卿脉一次注射,其余从静脉滴注30~60分钟。有

急性梗死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

急性梗死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急性梗死溶栓药物临床应用 AMI后如能及时溶解梗死相关冠脉内的血栓,则可降低死亡率,维持左心室功能,并能改善预后。这一观点已为许多临床和基础研究所证实,心脏病学者们也普遍接受。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SK)、尿激酶(S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复合物(APSAC)、尿激酶前体(Pro-UK)以及蛇毒抗栓剂等。还有一些新的溶栓药物正在研究或做临床研究。 AMI患者基础状况各不相同,溶栓治疗的效益大小在高危和低危人群中也不一样。高危人群获益较大,获益人数的百分比也较高,但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也较大,获益相对减少。同一患者可能既有较大获益机会,又有较高颅内出血危险性。不同的溶栓剂对于不同的人群,其效益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有明显差异。t-PA和rt-PA溶栓较为有效,但可能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性,且其费用昂贵,高达UK和SK的数倍。因此,对溶栓剂的选择,临床医师应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个体化,并参考大型临床实验提供的效益/危险比率资料,加以综合评估。 1AMI溶栓治疗几项大型实验的结果和启示大型临床实验ISSIS2已充分证实静脉内溶栓治疗能改善 AMI患者的成活率。出现症状后24小时入选患者,溶栓使总的相对死亡率降低25%,进一步分析包括ISSIS-2,在内的10项实验发现,

绝对死亡率降低1.9%,相对死亡率降低18%。相对死亡辜的降低在几乎所有患者分组中均极为相似,不论前壁梗死还是下壁梗死,男性还是女性,既往有或没有MI、糖尿病史及年龄大小。未从溶栓治疗中获益的亚组是心电图上ST段不抬高的患者。

常用药物正确使用方法

常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刘皈阳主任药师 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为保证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对病人的伤害,我们介绍一下常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药物制剂分类方法有多种,可以按形态、分散系统、给药途径、制法等进行分类,其中按给药途径分类与临床使用关系比较密切。常用药物制剂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口服给药、注射给药、皮肤给药和粘膜给药。口服给药因给药方法简单,用药顺应性好,在品种与数量上都列各剂型之首,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溶液剂、颗粒剂、丸剂等。注射给药主要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等,剂型包括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粉针剂等。皮肤给药

包括外用溶液剂、洗剂、软膏剂、搽剂、糊剂、贴剂等。粘膜给药包括滴眼剂、滴鼻剂、舌下片剂、含漱剂、灌肠剂、栓剂、吸入剂、喷雾剂、气雾剂等。 无论医师、护士、药师还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都应注意药物的剂型,以便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和安全性。口服给药、粘膜给药和皮肤给药为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以下我们重点介绍这几种给药途径涉及到的剂型的使用方法。 一、口服给药 主要包括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溶液、混悬剂等。片剂为最常使用的剂型,片剂又主要分为普通片、咀嚼片、包衣片、口含片、舌下片、缓释控释片、分散片和泡腾片等。我们将对其中常用剂型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1、普通片及咀嚼片 普通片剂药片不适宜直接干吞,药片容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食道损伤甚至溃疡。正确的服药方法

是取站立位或坐姿,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半卧位,先把药片放入口中,然后喝一口水(不宜过多),稍把头上仰(或不仰)并做吞咽动作,药片即随水经食管而顺利进入胃内。 送服药物的液体种类及数量对药效也会产生影响。大部分片剂,通常用适量温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用水太少,吞咽的药物容易贴附在食道造成不适感,甚至对食道造成损伤。茶水不适合用作送服液体,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其能与药中的金属离子如钙、铁、铝、钴、铋结合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的吸收;鞣酸还与四环素类(米诺环素等)、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结合,影响抗菌活性,而且这两类抗菌药物会增加茶叶中茶碱的毒性,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有研究表明,有几十种药物会受咖啡的影响而改变药效,其中包括抗抑郁药、雌激素制剂、治疗骨质疏松和甲状腺疾病的药物等。 我们经常饮用的柚子、橙子和苹果汁等饮料也会

常用抗过敏药的选用指南

常用抗过敏药的选用指南 抗过敏药选用原则 1、用药前咨询医生。由于抗过敏药种类繁多,其适应证也不尽相同,到药店购药前,最好能咨询专科医生。 2、查找过敏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很多,如植物、食物、化学物质、花粉、尘螨等,过敏患者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在用药前最好能到医院做一次过敏原检查,由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抗过敏药。 3、注意服药时间。选用抗过敏药时,应以抗组胺类优先。但抗组织胺类服用后大多有嗜睡现象,为不影响工作,最好在晚上服用。 4、用药剂量要适中。因抗过敏药都有副作用,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否则不仅容易引起药物失效,严重者还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甚至毒副作用。 5、不宜联合用药。在服用抗过敏药同时,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西药,一定要咨询医生。 6、中西抗过敏药合用要慎重。抗过敏中草药和中成药种类很多,且治疗效果也不错,但绝不能一味依赖或认为中药无毒性或无副作用,而长期使用。中、西抗过敏药合用虽然可以增强疗效,但要慎重或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常用抗过敏药指南 目前常用的抗过敏药主要有抗组织胺类、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皮脂腺激素类和钙剂。 盐酸苯海拉明:能消除各种过敏症状,其中枢抑制作用显著,具有镇静、防晕动及止吐作用,也有抗胆碱作用,可缓解支气管平滑机痉挛。用于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虫咬症;亦用于晕动症,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为:用药后常出现头晕、头痛、口干、恶心、呕吐及腹部不适等。有报道在用药后可发生牙关紧闭并伴喉痉挛。老年人用药后容易发生长时间的呆滞或头晕等。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2。5毫克,每日2~3次。 扑尔敏:为抗组织胺药,主要作用与盐酸苯海拉明相同,但一般镇静作用较弱,副作用较苯海拉明小。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虫咬、药物过敏等。还可以与其他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不良反应与苯海拉明相似,但较其弱。扑尔敏可诱发癫痫,故有癫痫病史的患者禁用。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片(4毫克),每天3次。

急性梗死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

急性梗死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急性梗死溶栓药物临床应用 AMI后如能及时溶解梗死相关冠脉内的血栓,则可降低死亡率,维持左心室功能,并能改善预后。这一观点已为许多临床和基础研究所证实,心脏病学者们也普遍接受。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SK)、尿激酶(S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复合物(APSAC)、尿激酶前体(Pro-UK)以及蛇毒抗栓剂等。还有一些新的溶栓药物正在研究或做临床研究。 AMI患者基础状况各不相同,溶栓治疗的效益大小在高危和低危人群中也不一样。高危人群获益较大,获益人数的百分比也较高,但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也较大,获益相对减少。同一患者可能既有较大获益机会,又有较高颅内出血危险性。不同的溶栓剂对于不同的人群,其效益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有明显差异。t-PA和rt-PA溶栓较为有效,但可能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性,且其费用昂贵,高达UK和SK的数倍。因此,对溶栓剂的选择,临床医师应审时度势、权衡利

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个体化,并参考大型临床实验提供的效益/危险比率资料,加以综合评估。 1AMI溶栓治疗几项大型实验的结果和启示大型临床实验ISSIS2已充分证实静脉内溶栓治疗能改善 AMI患者的成活率。出现症状后24小时入选患者,溶栓使总的相对死亡率降低25%,进一步分析包括ISSIS-2,在内的10项实验发现,绝对死亡率降低1.9%,相对死亡率降低18%。相对死亡辜的降低在几乎所有患者分组中均极为相似,不论前壁梗死还是下壁梗死,男性还是女性,既往有或没有MI、糖尿病史及年龄大小。未从溶栓治疗中获益的亚组是心电图上ST段不抬高的患者。 2AMI后晚期溶栓的效果 AMI后早期溶栓的良好效果是因为此时冠脉内血栓对溶栓剂反应良好。研究表明,AMI后溶栓开始时间每延迟1小时,每治疗1000例将少挽救1.6人,但胸痛后12小时并伴ST段上抬和束支阻滞患者,溶栓治疗仍有益。梗死后7~12小时溶栓者死亡率降低14%,即每治疗1000例约多挽救20人。 3老年AMI溶栓治疗的效果 AMI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年龄而显著增加。业已证实,溶栓治疗也能降低老年AMI的死亡率和保护左心室功能。老年人溶栓的绝对效益较大,但溶栓剂所致颅内出血发生率亦显著增加。有人推荐SK或UK用于老年人,因SK或UK引起的颅内出血少于t-PA:小于65岁组分别为3%和3.6%,65~74岁组为9.1%和10.9%,75~

临床常用药物手册

临床常用药物手册 :0.5g/片治疗胃酸过多,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用法:餐前服用注意事项:静脉滴注时应防止渗漏,应注意给药速度,5%碳酸氢钠为高张性溶液,滴注 过快会抑制心脏,使血压骤降,不利于心脏复苏;对血钾过低者不宜立即应用,忌与酸性 药物配伍,除普鲁卡因胺外,不宜与其他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合用;口服易产生CO2,将要穿孔的溃疡患者忌用 :500mg/片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 用法:每次1~2片,3 次/日,餐后1~2小时或睡前咀嚼服用 注意事项: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和软糊状便,肾功能不全者长期服 用应定期监测血中的铝含量,可影响四环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吸收。 :20g/包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炎,胃酸过多等用法:用前先摇匀,挤出凝胶直接服用,也可就水服用,成人每天2次,每次1包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可见恶心、呕吐、便秘、大剂量可致肠梗阻;长期服用可致骨软化、脑病、痴呆及小红细胞性贫血,本品可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0.3g/片有健胃、制酸作用,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用法:每次1~3片,3 次/日 Ranitidine:针剂50mg/支胶囊 0.15g/粒 注意事项:部分患者有过敏反应,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甚用,8 岁以下儿童禁用,能减少肝血流量,当与药物伍用时,如华法林、利多卡因、环孢素、地西泮、普萘洛尔(心得安)

等,可增加上述药物的血浓度,延长其作用时间和强度,有可能增加某些药物的毒性,值 得注意 cimetidine(泰胃美):400mg/800mg 用法:口服,活动期:每晚一次,每次800MG,睡前服或每日两次,早晚个一次,每次400MG,连服4-6 周;预防溃疡复发:每 日一次,每次400MG,连服6个月 1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有轻度、暂时性腹泻,疲倦,眩晕。也有皮疹的报告, 严重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减量慎用。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不宜服药 Famotidine(高舒达):20mg 用法:口服,20mg/次,2次/日,或40mg,1次/日晚餐后服注意事项:少数患者可有口干、头晕、失眠、便秘、腹泻、皮疹、面部潮红、白细胞减少。 偶有轻度转氨酶增高等,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肝、 肾功能不全及婴幼儿慎用。 ebrotidine: 用法:400或800mg/次,1次/日,睡前服用 注意事项:乙溴替丁的抗分泌作用与雷尼替丁相当,比西米替丁强10倍。它能特异性地与H2受体结合,与其亲和力为雷尼替丁的1.5倍,西米替丁的2倍,乙溴替丁是新一代H2受体 拮抗剂,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良好,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上市。 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吻合口部溃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