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报

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报

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报

【篇一:最新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全文(完整版)】

最新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全文(完整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

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xx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xx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

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xx就《决

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

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

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

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

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

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

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

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

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

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

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

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

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

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

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

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

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

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

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

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

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

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

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

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

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

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

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

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

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

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

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

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

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

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

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

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

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

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

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

适应的制度。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

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

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

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

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

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

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

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

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

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

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

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

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篇二:十四届四中全会公报】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中央

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

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

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

任务极为繁重,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国

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注重从思想上、制度上谋划涉及改

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性、全局性、长

远性问题。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

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

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有效应对各种

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全会高度评价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

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问题,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

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

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

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

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

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

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

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

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

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

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

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

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

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

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

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

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

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

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完

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

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

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

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

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

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

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

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

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

会发展需要。

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

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

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

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

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

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

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

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

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

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

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

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

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确

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

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

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

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

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

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

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

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

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

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绝

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

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

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动全社会树

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

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

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

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健全依法维权

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

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

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

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高素

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立法队伍、行政

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

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进法

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

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

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

业保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

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

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

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

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

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

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

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

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

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

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

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

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

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

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

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深入推进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构建完

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依

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

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依法保护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权益。加

强涉外法律工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

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

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

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李东生、蒋洁敏、

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审议并通过了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杨金山严重违纪问题的审

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

而奋斗!

【篇三:最完整的三中全会公报解读汇总】

最完整的三中全会公报解读汇总

中金公司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松:财税体制改革方向性清楚,税制改

革值得期待,第一,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试点在地区和范围上

有望扩大。这个方面改革力度超过市场预期。房产税试点范围扩大,力度比上海重庆大一些,未来包括杭州、深圳、青岛、南京,分别

对待,房产税试点逐步推进,是改革一个重要方面。

消费税。现有消费税,中央征收改为地方税种,不是全面征收新的

税种,而是给提放政府提供更多财权,消费税和增值税同一性质,

是一个流转税,消费税再消费环节征收,增值税生产环节征收。随

着地方税收来源增加,有望改变地方争睹改变追求投资、生产规模

的做法。这个方面会有一个大的改变。

事权和财权的配合,专项性转移支付改变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

地方政府的执政目标和民生结合起来,这次不仅仅支出结构的变化,对于目前扭曲机制有帮助。要素价格改革实际上是资源税改革,从

量改为从价征税,资源税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财税改革是这次改

革的一个重头戏,这个和市场预期的一致。

现在的利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利率受管制,被压制;另外一部分

不受管制,受市场供求影响。现实利率水平在两者之间。未来平均

利率水平反应经济基本面,未来利率水平会有结构性的变化,一个

表现就是受管制利率上升。未来利率水平将受经济增长,通胀,金

融风险,房地产的影响,明年利率水平不会明显下降。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对外开放重要一个试验地,央行对资本市场账户

开放表现的非常积极,到2015年资本账户开放的一个大的进展。

中信证券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三中全会公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前所未有,显示经济转型将升级,政府在某些方面的职能将发生转变。

关于土地制度方面的表述显示未来房地产将会被当做一个正常的行业,经济将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房地产相关的融资渠道将会

逐步恢复,中央政府层面的调控会尽量避免,而改由地方政府自行

调整。

公报显示城镇化将超预期,二胎政策、国企改革不及预期。

结合三中全会对未来改革方向的描述,以及各产业在会上被提及的

频率,中信证券宏观策略组表示,看好未来国内五大行业的发展,

包括文化产业、生态产业、军工产业、教育产业和医疗养老产业。

三中全会利好成长+消费板块,短期看好农业板块,长期看好文化传

媒板块。

兴业证券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公报“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

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表述意味着未来自贸区会数量增加,粤港澳贸易区等有望在后面推出;同时,他认为,金融改革仍

是核心,尤其融资租赁机会较大。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公报显示大的方向变化不大,国企

改革会低于预期。三中全会公报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提法仍然

动了部分人的利益。

兴业证券电话会议表示:大的方向,不温不火,经济弹性偏弱,目

前最需等待土地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民生证券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原中央首长秘书时红秀: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城市农村应该同

地同权,集体建设用地可能有进一步入市的部署。文化产业发展有

一个提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对于政府,讲的是文化体

制改革;对于市场,讲的是文化生产经营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攻

坚区,说明改革的剩余空间已经不大,要继续改革,就要重新调整

利益格局,但市场在期待方面需要耐心。政治体制改革有一个地方

值得关注,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正式写入文;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说明改革的剩余空间已经不大,要继续改革,就要重新调整利

益格局,但市场在期待方面需要耐心;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对于政府,讲的是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市场,讲的是文化生产经营

体制。

三中全会解读之一:从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强调市场的决定性

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

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中全会解读之二:司法系统有可能变为垂直管理。---十八届三中

全会公报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

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

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三中全会解读之三:成立改革总体设计的领导机构。---十八届三中

全会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

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

的领导责任。

三中全会解读之四:建议和讨论已久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新一

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路逐步显现---全会公报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

家安全。

三中全会解读之五: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

三中全会解读之六:重申所有制和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

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中全会解读之七:军队建设将有重大变化,军事体制或做调整,

军工产业值得关注。---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

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中全会解读之八:财税体制将会作出重大调整,上收财权事权是

改革方向,预算民主或有突破。-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

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

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三中全会解读之九:土地制度有重大变化,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同

地同权。---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

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三中全会解读之十:反腐会延续,十分必要。客观上将继续打击公

款消费。---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

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三中全会解读之十一:国企的定位未变,国企改革料只在机制层面

而非体制层面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

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三中全会解读之十二:全会公报不会方方面面都提到,没有提及的

方面,应该会在决议

里面有所体现。例如,金融改革,生育政策调整等等。

中信建投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主讲人:宏观分析师,王洋;策略分析师,安慰;地产分析师,苏

雪晶;消费分析师,黄付生。

以往数界的三中全会印象很深刻,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国企改革以

及wto都是在那届上定了制度、奠定了基础。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是

喊出了很多理想的口号,但是现在来看有很多倒推,例如国企改革。所以很多人对十八界三种全会有很高的期望。宏观分析师,王洋专

门为此做了一篇文章——《路在脚下》,首先请王洋博士对本次会

议进行解读。

王洋:大家晚上好,我是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王洋,改革目前已经

转到了方方面面,所以这次会议万众瞩目,大家都来关注他,刚才

大家也看到了公告,与之前大家的预期有差异,因为我们看到之前

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之前舆论的造势已经很热烈,包括方案和政

策的讨论。但实际上这几天开会,会议都是比较安静,没有什么突

然的消息,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三种全会的改革讨论有一个很大

的协调上的困难,可能预示着会议有一定难度。从内容上来看,成

果还是有限的,与市场预期有差异,我之前写过一个报告,路在脚下,改革的红利释放需要走出来,而不是说出来。

经常看到媒体说到,很多智囊来决定中国未来的走向,个人认为不

是这样。对国内利益的调整其实还是有很多分歧,本次的会议涉及

了方方面面,财政改革、生态文明、宏观调控、军队建设、民主法治,也就是说这次会议引领未来十年,而不是经济方面取得一个改

革方面,对经济改革的力度上大家可能有些失望。其中,一个是改

革可能会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大家想的最多的是政府让利,国有企

业是不是要改革,但是我们从公告上来看,有些地方还是比较含糊,没有方向。其中,公有制经济,在十八大的时候就已经谈到过,必

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公有制经济,巩固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未来,

国企私有化的问题可能跟这次的会议主基调不是很温和,另外一个

地方就是,现在的表述也很含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的发挥

作用,但也提到了政府的主导地位,所以看到政府的地位更高一些。所以这些与大家的预期有些距离。再者,中央与地方的问题,地方

政府需要让利,地方债务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但是这次会议之前

没有对于地方政府的定位有很好的诠释。这次改革这些问题在没有

很好的处理之前,没有具体的方案,所以推迟了。

我们未来市场的空间可以看到证券市场跌的比较厉害,融资平台的

搭建可能会让乱市场正常的资金流向,未来还是需要让市场主导相

对好些。从这次会议上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决策以及地方政府的

问题还是存在一个中庸的方案。当然了,这个问题之前也提到,改

革可以扩大高度上,留给经济发展空间应该大一些。跟当时的江泽民、胡耀邦改革的时代还不一

样,对于改革的高度比较有限,对于现在改革的难度,深水区、利

益等原因都是制约改革力度的可能性。实际上改革红利的增长速度

放缓。同时,公告中提到的公平效率其实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公平和效率本来就是一种矛盾,有些地区的贫困差距依然存在,有

些部门的权力使用以及资源分配也是存在一定问题。动哪些方面的

利益、怎么动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提出来改革不能过多的依

赖政府主导,更应该注重市场的作用,但目前的改革并不是如预期

来的那么快。

我刚才说了那么多,大家有些偏悲观,但是还是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不能主观的把这次改革想的过于完美。这次改革的领导小组成立,负责对未来的改革具体改革方案出一些持续的方案,所以从这

次会议上也能看出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我们认为改革来

日方长。谢谢大家!

国泰君安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市场化预期增强,改革亮点突出:

①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方向

超出预期。

②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超出此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

调法治中国建设。

③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

④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文化、教育、医疗改革亮点突出。

⑤土地改革方向明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

交换。

⑥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贸区建设。⑦国企改革增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