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计符号学15个问题

设计符号学15个问题

设计符号学15个问题
设计符号学15个问题

设计符号学15 个问题

一、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特征,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学术特点

基本概念:广义上是研究符号化过程和规律的人文学科。

特征:

1.认知性:在现代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

2.普遍性:符号对我们来说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可以说符号时时存在,事事存在。

3.稳定性:符号的稳定性,也就是符号一旦形成,就会以相对固定的形式——文字形式、语言形式、图片形式、动作形式等记录和流传下来,成为一种知识,成为未来人们在解决类似问题的参考答案。

4.继承性:这一特性使我们在研究和使用人们熟知的符号时也就具备了更强的可靠性,也因此使符号具备了可操作性和研究参考性。

5.可创造性:可以说,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符号的创造,只不过这些新符号有的被升华为普遍性的,有的在小范围内存在,有的死掉了而已。

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学术特点:

1.瑞士索绪尔符号学

代表人物:索绪尔

学术特点:单一符号分成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能指就是用于指称活代表某一事物的媒介物。所指就是被指称或涉及的事物。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符号。

2.皮尔斯广义符号学

代表人物:皮尔斯

学术特点:皮尔斯把通过符号的推理来获得意义的符号过程看作是一种哲学逻辑——“逻辑从广义上说,只是关于符号的学说即符号学的别名”。他把符号作为阐述逻辑形式的思维工具,归根到底,他的符号学说还是为了阐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但从他符号研究的这一出发点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他所采用的方法将是心灵主义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认知的。

3.俄国符号学

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森

学术特点:提出的隐喻与转喻概念,他所提出的隐喻是指以类比或相似性为基础的比喻代用词通过选择关系将两者并列,他们构成一种共时态的存在,两者聚友等值行。转喻则是指以空间的相邻或领近行为基础的比喻代用词。隐喻与转喻这一二元对立的范畴表现在各种象征行为和符号系统中。根据从传播理论引入,确定了语言的六种功能,他的分析一一在调整了必须调整的东西之后对于所有的传播方式都是有效的。

4.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

代表人物:格雷马斯等人的学派通常称为便是“巴黎符号学学派”

学士特点:把一个所指整体氛围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表现结构,对这个不同层次的确定于相互关系的研究。

5.卡西尔符号学

代表人物:卡西尔

学术特点:人是可以利用符号的动物,从而与整个自然界区别开来。真是符号功能建立起了人的主体性,文化作为人的外化和对象化,正是通过符号活动实现的,正是这种符号下构成了一个康德所说的“现象界”—文化的世界。在这里“符号功能说”称为卡西尔的方法论。而对各种符号形成的研究构成了他的哲学的知识论。

6.艺术符号论的美学思想

代表人物:受卡希尔和怀特海符号论思想的影响—苏珊·K·朗格

学术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她认为符号不仅具有传达概念,指称和标识功能,而且具有构形功能,它可以把人的经验形式化,从而使它客观地呈现出来。她指出人的生命形式与艺术形式具有同构性,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7.莫里斯符号学

代表人物:美国哲学家莫里斯

学术特点:把符号学设想为关于象征性的综合科学,其中包括美学、认知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些学科属于符号学的实用部分,符号学为这些学科承担着“组织科学”的角色。他认为符号的本质在于,符号化过程是一种人类行为。符号学可以作为一种元语言,他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分支学科,即语构学,研究符号之间的结构形式关系。

二、符号学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1.对符号的直接运用。作品本身就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的。比如标识类的设计,由于这类设计以图形为基础,以达意为生命,强调小而精,因此被浓缩得几乎等于符号本身。

2.以符号位基本元素的设计。这里的符号可以理解为具有既定含义的图形或实物。这种手法在招贴设计中运用较多。

3.作品中含有符号性的因素。并非左右设计中符号都是明显的存在的。符号可以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立场等等,通过有形的、有效地载体表现出来,而寻找这种载体的过程就是设计。

三、为什么说能指与所指的关联式约定俗成的

能指和所指都是索绪尔语言学创作的术语。是索绪尔在谈论语言符号的性质时提出来的一对概念。本来语言符号首先要依托一定的物质媒介,但是他把语言符号看作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一面是音响形象,一面是概念。这里所说的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联,即语言与语义的关联的任意性,是指在一种语言的形成期,即最初确定这种关联式自由选择的结果。但是一旦语言形成以后,它便具有约定俗称的性质。对于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不是自由或任意的,而是强制的。在任何时代,语言看来都是前一时代的遗产,都是从前代继承下来而照样使用的。这就形成了语言继承关系的连续性和随着时代而发展的变动性。

四、符号学的言、象、意

也就是指:语言符号、图像符号、以及象征符号

罗兰、巴特在《符号学美学》一书中,把索绪尔的语言学改造为符号学。他认为任何一个符号都由所指和能指组成,符号的所指与能指的关系实际上相当于内在的概念-意义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关系。如果作进一步的结构化处理,符号就是“声音-形象-概念-意义”的组合。与此相似,中国的古典符号学里也具有一个相似的符号学结构模式“言-象-意-道”模式,言是话语,象是形象,意是心理意识,道是最高统一。“道”用“意”来涵盖也许更

易理解,我把它们归纳为“言-象-意”模式。

五、皮尔斯的符号三角形与索绪尔的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有什么不同

1.提出的原理上

皮尔斯:皮尔斯从逻辑学研究中提出了创建符号学的原理,所以这一符号学体系被称作广义符号学,因为它适用于各种符号学现象。他所倡导的实用主义。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过程、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索绪尔:索绪尔建立的符号学是作为一种对人类社会使用符号的法则进行研究的科学,由于把语言符号分为两部分来处理,为研究文化符号或者意识形态的学者,提供有系统的分析方法学,被称为结构主义。

2.在语言符号学范畴上

皮尔斯:范畴应建立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思维判断的关系逻辑上,任何一个判断都涉及对象、关系和性质这三者之间的结合,在语言中则表现为主语—连词—表语的形式。它们反映了人的思维与语言具有某种同一性的关系。

索绪尔:他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语言符号的构成和组织提出了两对范畴:其一就是能指与所指。本来语言符号首先要依托一定的物质媒介,但是他把语言符号看作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一面是音响形象,一面是概念。

3.符号元素的构成

皮尔斯:其一为媒介,它是一种物质存在,用于象征或替代某一对象;其二为指涉对象,即符号所指称和表征的事物;其三为解释,即为人所理解并传达出一定意义;或者也可以将三者称为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以人的思维活跃为前提的,符号作为一种三角形关系,它是同时又媒介、指涉对象以其解释三者所构成,这就是符号的三位一体的特征。因此,符号包含了普通范畴的各种存在,从媒介关联的向度看,符号是由移动材料构成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从对象关联的向度看,符号是有指涉的物体或事件组成的对象世界的一部分;从解释关联的向度看,符号是精神世界的思想的一部分。

索绪尔:把符号概念分解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说明两者的结合才构成一个完成的符号。“能指”就是用于指称或代表某一事物的媒介物,“所指”就是被指称或涉及的事物。前者处于表达层面,后者处于内涵层面。索绪尔指出:事实上,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手段,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或者同样合一说,以约定俗称为基础的。完全任意的符号比其他符号更能实现符号方式的理想。索绪尔认为它具有两个头等重要的特征:一是符号的任意性,二是能指的线条性特征。

索绪尔二元的符号观忽略了符号与外部的交际价值,而皮尔斯的符号观则弥补了其不足,强调符号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认知和交际的过程。

六、图像符号、标识符号、象征符号是怎样递进演化的

图像符号是通过对于对象的写实或模仿来表征对象的,也就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它必须与对象的某种特征相投,具有明显的课感知的特性;标示符号与表征对象之间具有一种直接的联系,即因果的或接近的联系;象征符号则与对象之间既没有相似性也没有直接联系,它是以约定俗称的方式确定的,它所表征的对象并非某种单一的、个别的存在,也不与特定的失控条件相依存,而是具有普遍性的事物的类别。

在这三种下位符号之间,也存在一种递进的关系。图形符号的特点是其媒介与指涉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此两者有重合的部分。标识符号的特点则是其媒介与直接对象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或者可以说是空间的或因果的。而象征符号的特点则是其媒介与指涉对象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由的结合。

图形符号是属于知觉确定性的,标示符号是属于经验确定性的,象征符号是属于思维的形式确定性,在知觉确定性的堆积下形成经验的确定性,最后加以理解形成思维的形式确定性。是属于一个递进演化的过程。

七、为什么说任何符号都是在符号系统中发挥作用,对一个符号的解释即构成一个新的符号。

作为三角形关系的符号,只有当其中的媒介为某个人表征出一个对象,或者说当某个人用这一媒介表征出一个对象时,它才是一个完全的符号。这一“某个人”便是符号的解释者,符号不仅是针对某一解释者的,而且应具有普遍的可解释性,从而具有一定意义。

符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系统之中,童颜对于一个符号的解释,也可通过另外一个符号来说明。对一个符号的解释本身就构成一个新的符号,解释还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解释性符号是将第一解释项转化为第二符号的媒介,称为对其自身方面的解释。

符号是由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共同作用而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符号都是在与其它符号的差别中确定自身意义的,这种意义具有约定性,符号正是通过差别产生联系,通过约定使联系能够合理解释。符号的约定性和差异性,证明符号是表现为三个关联物的系统,三个关联物只有在全部联系中才能构成符号,同时符号作为意义对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解释的作用,这样符号只有作为系统才能体现出其意义性。所以说任何符号都是在符号系统中发挥作用,对一个符号的解释即构成一个新的符号。

八、为什么说意识是人类时空观念形成的前提。

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等作业)的物质。

因为人类的行动或人类的行为的产物都是以一种符号或象征的形式来传达思想、感情或信息的,要理解它们就要加以解释。从而可以使人看到作品是怎样符合坐着意图与它的时代环境的。他强调对任何个人与他的著作的研究都不能脱离他所从属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因为任何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受其文化体系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通过人的时空观念的形成,可以看出符号对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正是数的符号观念为人类把握抽象的空间概念提供了钥匙。几何学的点和线不是物理的实体也不是心理的实体,它们只不过是各种抽象关系的符号而已。同样,事件观念的发展也经历了符号的转化。按照康德的说法,空间是我们的“外经验”形式,而事件则是我们的“内经验”形式。事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任何有机体都不能定位于一个单一的瞬间,在其生命过程中总是经历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样态。与空间的框架相对应。形成了各种事件先后连续的次序框架。

九、推理性符号与表象性符号两者性质的区别

推理性符号:

1.推理性符号首先用于描述各种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性质和特征。

2.推理性符号反映了抽象的思想或概念的形成过程,因此具有明晰性和确定性,具有可推理和可操作的规划性质。

3.推理性符号是具有固定性的意义单元,可以组合成更大的意义单元,其含义具有可传达性,可以翻译成对应的词语。

表象性符号:

1.艺术品作为符号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符号功能只能在一个同时性的完整表象中发挥作用。

2.表象性符号各元素间的组合没有固定的法则,它是对人的内心生活体验的呈现,往往具有某种偶然性和独特性。

3.表象性符号么有稳定的、普通型的内涵,它不可能进行翻译,也没有用于解释其构成要素的“辞典”。

十、为什么说在产品的材料、形式和功能方面含有符号学的内容

产品不仅是(作为生产者的)人们的某种意念、才智和情感在现实活动中的物化;而且是(作为消费者的)人们活动的直接对象。这就是说,产品不仅是设计师设计意识意向性的产物,而且还是唤起消费者活动意向的对象。

无论产品的材料、形式和功能总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产品都是有语言,通过造型因素来实现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因此设计一种产品也就是设计一种产品语言,从而使产品能发挥它的认知和审美的精神功能。

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产品语言的形成是要将产品造型的材料和结构要素转化为语义要素,将产品的物理空间转化为语义空间,从而使产品的全部外观即形成因素为能传播信息的符号。这就是使产品设计的材料、结构方式、外形特征和工作状态转化为信息的载体,为人们所认知和理解,从而传达出产品的精神意义和社会价值。如果一项产品不能为人认知,让人不知所云,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十一、为什么表现产品类型特征的符号主要具有认知功能,而表现产品个性特征的符号具有审美特征

产品的类型特征主要具有认知功能,它是对产品实用功能的符号化表现,通过这些特征人们合一分辨出这是什么物品,有什么用和怎么使用。

产品的风格则是却别与类属的个性化特征,主要具有审美功能,体现在形式创作的独特性上。它与设计师和使用者的心理个性和审美情趣有关,体现了审美趣味的自我意识特征。当然,符号的认知和审美功能也是相互联系而融为一体的。

十二、环境设计符号的空间性、社会性、自然性在形态上表现在哪里

空间性:

1.空间的大小,即指空间的广延度

2.空间的形式,指空间可以呈某一几何形或自由形

3.空间的比例,指空间的广延度之间形成的关系

4.空间的走向,指在立足点处空间延伸的方向

5.空间的边界,指空间围合的界面

6.空间的照明,指由自然采光或人工采光所形成的不同照度

7.空间的音响,指在该空间范围产生回想的时间间隔

8.空间的气息,指空间的流动、温湿度状况及空间内是否有异味或灰尘

9.空间的拓展,指在该空间要联通的道路状况

10.空间中的设备,如有无家具或其他装备

11.空间与外界的联系,包括与邻近空间的联系、空间形成的序列关系

社会性:

1.作为人的活动的载体,有适合某种社会活动或人的行为发生所需要的空间

2.这种活动或行为空间具有历史的或长时间的延续性

3.这种时空连续性为所在地周围人们所认同

4.它构成整个社会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有效组成部分

5.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关系维度

自然性:

1.“巧于用借”,这是我国园林设计的经典手法

2.延展,如加宽河道、延长水系,引水入公共绿地或广场便是对水流的延展

3.模拟,“模山范水”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传统手法之一

十三、为什么说电影的出现标志着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

电影摄影的新技术促成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和一种新的叙述故事的方法,它把一个个孤立的画面连接成一个完整得场面,并且使人懂得了换面的纵深、隐喻和象征。电影作品不仅消除了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还有意识的在观众头脑中创造一种幻觉,使他们感到仿佛亲身参与了在电影的虚幻空间里所发生的剧情。这就是说,这种视觉文化不仅可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件,而且可以直观地揭示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影像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它突破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成为一种有力的全球性的大众文化传播的媒介。所以,电影的出现标志着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

十四、表象符号与文字符号在传播中的优势与劣势的比较

表象符号:

优势:1.直观、具体 2.形象鲜明,识别速度快 3.表象符号是一种国际性语言,它不受国别限制

劣势:1.缺乏概念的明确性 2.对于表象符号需要在整体联系中解读,脱离特定语境便会在理解中产生分歧 3.由于它是以形象地方式被感动,所以人的认知倾向侧重于情感的认同,即喜欢与否,停留在浅思维层次上

文字符号:

优势:1.概念明确,可以翻译为不同语言,具有相应的替代词语 2.受众对它的认知倾向更侧重于思维活动,意义认知有一定深度

劣势:1.所传达的信息内涵具有抽象性、局限性和静态性 2.不像表象符号那样具体、完整和富有动态感

辨别速度情感内涵概念明确性通用性文字符号劣势劣势优势劣势

表象符号优势优势劣势优势

十五、试对视觉传达设计中作品作出符号学分析

“二元编码”中的诗情画意

德国平面设计家根特兰堡,先后在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从事展示设计,被誉为蒯越时空的视觉诗人。他的创意独特而惊人,在简约而单纯的手法中蕴含了深刻的意念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图1。他利用二元编码的方法将戏剧角色的剧照与演出的现实环境叠加在一起。在一张铁丝网上悬挂着因被风雨侵蚀而剥落的剧中人物照,透过铁丝网人们可以看到现代居民楼和一只驻足的老鹰。这两种内容构成两种编码系统,在这种对比中会引发人们寻思着以历史悲剧的沧桑和对现代人的启示。

二元编码手法的另一种应用,图2,这是兰堡为菲舍尔出版公司所作的图书招贴。他用拼贴的方式将书写和交换资料的人手的影像与物化成产品的图书的影像相对接,使两个不同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它说明书籍本身正是人的精神生产和思想交流的物质载体和成果形式。这就拉近了图书与人的情感距离,使人对图书的意义获得了一种感性直观地体验。

兰堡的广告招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他善于把各种思想观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用具象的手法表达抽象的观念。他为“卡塞尔文学”所作的招贴,这就是说,一种文艺思想要有立足点,它必须与其他文艺思想即不同又要有相关联和接触的地方。把这样一种思想观点转化成为一种形象语言,莫过于用两本交叉而立的书来表现了,如图3。

安藤忠雄的设计符号学思想批评与评价

安藤忠雄的设计符号学思想批评与评价 安藤忠雄用抽象的几何形式为建筑提供框架,用真实可靠的材料为建筑表皮,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用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与继承,日本民族气息尽显其中。本文旨在分析安藤的符号语言,对安藤的建筑室内设计进行批评性分析,进一步了解其设计思想,为室内设计提供新视角。 安藤忠雄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像一首首低声吟唱寂静的俳句,他的设计符号通常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纯净的材料结合一束诗意的阳光或是一个容纳水、风、霜、雨、雪的庭院、一片镜框中的天空,将自然与建筑完美交融。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设计符号学思想核心内容就是表现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日本传统建筑的意蕴与哲学,恢复房屋与自然的统一、表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室内设计批评的符号学 建筑是人们满足生活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各个部件的形式实际上都蕴含着我们的经验和历史,表达着丰富的意义。当建筑被赋予符号意义时,它的外观、材料、用途等,都从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非建筑学的文化意义。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继续和深化,是建筑的灵魂,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从它形成与发展以来就深深烙上了人

们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因此,具有典型的符号化特征。正如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说任何符号都是能指与所指的双面体,室内设计的能指就是空间和表现形式包括门、窗等装饰造型符号,所指即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包括历史文脉、精神诉求、传统风俗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室内设计中的门、窗、柱、家具及陈设通过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传达一定的历史、文化、风格、审美意义,以自己特有的符形被人们感知与识别。由此可见,室内设计过程也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室内设计批评指人们对室内设计或室内设计作品的形式、功能、质量和意义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是现代批评学领域继建筑批评学的一个新分支。目前,还未像建筑批评学那样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但是,将批评学的方法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不仅对室内设计的理论与设计思想能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对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安藤忠雄的设计符号语言 1.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 众所周知,安藤是自学成才,在旅行中感受建筑的。赖特的空间处理方式、与自然融合的手法深深吸引着安藤;卢斯简单的几何体与柯布西耶白色平滑的墙面给他一种奇异的感觉;密斯简洁明快的美学风格对后来安藤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纯化和简约的处理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他的作品

设计中的符号学

设计中的符号学 1. 符号学与设计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最早是本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的。前者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与心理学联系;后者着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与逻辑学联系[1]。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学问得以研究。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设计与符号学关系密切。设计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Designare,意思就是画记号[2]。现在被普遍采用的英文Design,也就是做记号的意思。研究和运用符号学的一些原理来帮助设计人员“做记号”,不能说不是从事设计人员的一条重要的途径。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从我们祖先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3]。当然,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2. 设计中符号的特性 2.1 认知性 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例如,我国的几大银行的标志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这正是因为古钱币能够准确地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具有极强的认知性。如果一项设计作品不能为人认知,让人不知所云,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2.2 普遍性现代设计是为大工业生产服务的,设计作品会在大众中广泛传播。设计的符号语言只有具备普遍性,才能为大众所接受。设计人员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花了很大功夫做出的东西,却不被客户接受,这时设计者也许会抱怨客户欣赏水平不够,其实有时客户比设计者更了解受众。设计者只有找出让自己、客户、消费者都能理解的设计语言,才能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符号的普遍性这一特性,在许多公共场所的标牌设计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如公共卫生间的男女标识,相信不论男女老幼,文化深浅,都能够清楚分辨。 2.3 约束性任何语言都只在一定范围内被理解,只有具备有关文化背景的人才能接受到该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只有符合特定背景的符号才能在这一范围内被接受。比如,德国招贴艺术大师冈特·兰堡(GunterRanbow)的作品中常出现土豆形象,对于不了解德国的人来说,可能看不懂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有知道土豆对于德国人的特殊意义,才能够明白设计者对土豆如此钟情的原因。 2.4 独特性符号一般强调“求同”,这样才容易被理解。但是,在设计中“求异”常常是关键。因为比较形式和内容,前者绝对是更值得深究的。同样是针对一个主题,我们必须找出与之相关的尽可能多的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 符号在设计中的运用设计中对符号的运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从某些作品中可以直接找到符号性的元素,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却似乎很难发现符号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设计与符号无涉。实际上符号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根据需要作用方式不同而已。这里可以分三种情况来考察这个问题:第一,对符号的直接运用。作品本身就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的。比如标识类设计,由于这类设计以图形为基础,以达意为生命,强调小而精,因此被浓缩得几乎等于符号本

隐喻故事

1、不知道 汤姆考汽车执照回来,妻子迎上去急切地问:“怎么样?考上了吗?” “不知道。”汤姆沮丧的说。 “怎么不知道呢?在你离开考场的时候,主考官是怎么对你说的呢?” “他什么也没有说。当我离开的时候,他还在昏迷。” 2、父子两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的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3、保守秘密 男:女人的年龄都是保守不住的。 女:可是我从4岁起就开始保守这个秘密。 男:那你总有一天会泄露这个秘密的。 女:谁说的?我已经保守这个秘密20年了。 4、瞒岁数 一个60岁左右的富有的单身汉,爱上一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女子。他去请教法国的讽刺大师伏尔泰。“我想跟她结婚,但是我怕把真实年龄告诉了她之后,会使她失望,不肯和我结婚。所以我想对她说,我只有50岁……”“那不行!”伏尔泰回答说,“你应该告诉她,你已经70岁了。” 5、反击旅行家 德国大诗人海涅(1797—1856年)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有一次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6、康德的惊讶 一位熟人正同一位妇女告别,康德问他:“这是你的未婚妻?”“是的。”这位熟人回答,“你对于我的选择感到惊讶吗?”康德笑着说:“不,我惊讶的是她的选择。” 7、原来如此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的时候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那你有没有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8、提薪 有一次,英国女王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当她知道天文台长、天文学家詹姆斯·布拉德莱的薪金很低以后,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但是,布拉德莱却恳求女王千万别这样做。他说:“一旦这个职位可以带来大量收入,我想,那以后到这个职位上来的将不再会是天文学家了。” 9、丈夫:哈哈哈,你戴的那顶帽子真滑稽,就像。。。哈哈哈,对不起,哈哈 哈,太好笑了! 妻子:哼!过几天等帐单来了看你还笑不笑。 10、顾客:我付的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昨天给我的牛排又大又嫩,而今天给 我的牛排又小又老? 侍者:因为昨天您坐在靠窗的位置上。 11、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2、老虎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对英语广告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功能的研究

摘要 论文题目:对英语广告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功能的研究 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生:张绍兵 指导教师:张发祥教授 摘要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许多学者分别从符号学、文体学、语用学、话语分析以及功能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了研究。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和依据,对英语广告语言进行研究。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最早是由韩礼德在1985年提出,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根据语言意义和措辞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把表达相同意义的不同语法形式分为一致式和隐喻式,并根据隐喻式所体现的功能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马丁在韩礼德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篇隐喻的概念,并且采用了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新信息两种语篇隐喻的观点。为此,中外许多学者将语法隐喻理论应用于各种文体分析之中,比如对科技语篇、新闻语篇和法律语篇的分析。 本文尝试将广告语言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旨在分析广告语言中语法隐喻现象的功能和作用。语言作为一种意义潜势,服务于交际目的,注重语言选择。我们发现在英语广告语言中,语法隐喻现象大量存在,从不同方面共同服务于广告的吸引和劝说等交际目的,语法隐喻的运用是广告语言选择的重要方面。在本文中,语法隐喻对实现广告语言交际目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具有三个主要的功能:吸引的功能,劝说的功能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吸引的功能体现在“突出”和“并列”在广告标题和宣传口号的广泛应用上;劝说的功能则重点体现在“亲切感培养”,“行为主体神秘化”和“预设”上;提供信息的功能包括“填补信息空缺”,“节省空间”和“指称已知信息”。本文详细分析了语法隐喻现象在英语广告语言中的作用和功能,这一研究将为广告语言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扩大了语法隐喻理论的研究范围。 关键词:广告语言;语法隐喻;功能 论文类型:语用学 I

设计中的符号学

设计中的符号学 1.符号学与设计 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最早是本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的。前者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与心理学联系;后者着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与逻辑学联系。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学问得以研究。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设计与符号学关系密切。设计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designare,意思就是画记号。现在被普遍采用的英文design,也就是做记号的意思。研究和运用符号学的一些原理来帮助设计人员做记号,不能说不是从事设计人员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从我们祖先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 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当然,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

用。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2.设计中符号的特性 认知性 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例如,我国的几大银行的标志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这正是因为古钱币能够准确地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具有极强的认知性。如果一项设计作品不能为人认知,让人不知所云,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普遍性 现代设计是为大工业生产服务的,设计作品会在大众中广泛传播。设计的符号语言只有具备普遍性,才能为大众所接受。设计人员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花了很大功夫做出的东西,却不被客户接受,这时设计者也许会抱怨客户欣赏水平不够,其实有时客户比设计者更了解受众。设计者只有找出让自己、客户、消费者都能理解的设计语言,才能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符号的普遍性这一特性,在许多公共场所的标牌设计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如公共卫生间的男女标识,相信不论男女老幼,文化深浅,都能够清楚分辨。 约束性

说隐喻

说隐喻 说隐喻--陈嘉映 【原文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 200206 【原刊页号】 3~17 【复印期号】 2 【分类号】 B6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探讨隐喻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语言现象。着重介绍了塞尔的《隐喻》、 【文摘】 【英文文摘】 【作者简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062 【正文】 -------------------------------------------------------------------------------- 隐喻及其相关概念 七八十年代以来,隐喻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在语言学、语言哲学上如此,在很多其他领域亦然,例如有些学者尝试通过隐喻来解释宗教文献(注:例如约翰·希克把inc anatus(上帝道成肉身、体现)主要理解为一个隐喻,见约翰·希克《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王志成、思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在历史上,隐喻通常是在修辞范围内研究的。隐喻和多种修辞方法相邻。例如假借,像古文中的来、麦的来借用为来去的来,近代如借用天性的性来表示性别之性。再例如 借代,龙井是用地名来代一种茶,胸无点墨是用墨水来代学问,停止了呼吸是用一个不 刺眼的现象来代死亡。 修辞上的比喻、隐喻可能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常规的词义,例如山腰的腰,原来大概是个比喻,今天已经约定俗成,我们不再觉得是个比喻。铁拳、蚕食、鲸吞,酝酿、覆没,都属于这种情况。从原来的表达式说,这些是所谓死隐喻(dead metaphor),从现 有的表达式说,这些是语义的一部分,所谓比喻意义。比喻意义不同于比喻,我们用祖 国的心脏来比喻首都,但首都不是心脏的意义。更有甚者,用来比喻的意思逐渐成了主 要的意思,原来的意思反倒被人淡忘了,例如穷困原指走投无路,用来比喻没钱,这个 比喻义现在成了穷困的主要意思,乃至于我们很难用另外什么表达式来称谓没钱的状况 。这是词义转变的一例。发火、责任也属此类。有些哲学家特别强调隐喻在词义转变过 程中的作用,孔多塞断言:“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比喻,每个短语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所属一级学科:艺术学(0504,Art Studies) 所属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050404,Science of Artistic Design)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对硕士生的培养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业本专业领域内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科研道德,具有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结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3、掌握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熟悉运用计算机。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课题,并能进行创新性的研究。熟悉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产品设计与人机关系研究 通过研究产品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性以及影响环境舒适性的因素,探讨对于不同人群,在特定使用环境下操作产品的舒适性因素;研究如何利用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2、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通过对现代设计史研究,探讨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实现,研究与产品设计、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通过准确地设计方法分析,研究各种合理的系统设计方法。 3、虚拟设计与研究 通过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理论实现,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产品设计中应用,并通过研究各类虚拟平台,虚拟展现产品的真实效果。 4、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研究 研究传统工艺中的各类理论与方法,探讨现代设计法与古代工艺的关系。 5、产品形态设计研究 研究产品设计形态学相关理论,探讨产品造型形式及表现特征,从功能、材料、结构、机构、数理、视知觉、色彩及与自然、科技和社会等各类产品形态要素,研究产品形态设计新思路、新方法。 6、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研究数码产品,主要是基于屏幕界面进行交互的软件系统或产品,如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手机、PDA、Mp3等,进行心理、人机工程、可用性等方面分析和试验,掌握图

心理学上的秘密

心理学上的秘密 秘密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指它的存在说明人对这个世界或者身处的环境的不信任,可是自己又无法排解。秘密积攒多了,再守口如瓶的人也有那么一刻的冲动将自己的秘密不顾后果地全盘托出。因为“说实话”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倾向。秘密压抑了这种倾向,造成人精神紧张,形成了压力。我们本能地想让别人知道秘密,但理智上又要加以克制这种念头。陌生人则成为了调和这两者矛盾的最好选择。 因为这个陌生人跟倾诉者的生活圈子完全没有交集,也不可能通过隔了几层的关系认识到倾诉者,倾诉者的秘密对于这个陌生人而言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即使陌生人把秘密说给另一个圈子的人听也不会影响到倾诉者的生活和人际。陌生人代表了一个安全的距离和环境,并且双方过程包含了必要的互动,满足了倾诉者交流需要的反馈,尽管倾诉者都以为自己不需要反馈。这就是为什么选择陌生人泄密比写在日记本的减压效果更强。 守秘密的人太辛苦,就让秘密属于陌生人不痛不痒。 秘密越沉重负担越大 研究人员在由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月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形容秘密的词汇包括"被压得喘不过气""背负"等,显示保守秘密在概念上隐喻着生理负担。如果是这样的话,心藏秘密能够激发与生理负担相关的感觉状态。” 英国《每日邮报》1日援引论文内容报道:“志愿者背负的秘密越沉重,思虑越多,感知和行为所受影响越大,如同承受生理负担一般。因此,秘密像生理负担一样,也能令人产生负重感。” 这并非首次发现保守秘密带来的生理后果。澳大利亚圣母大学心理学家安尼塔?达姆2006年向美国心理学会提交报告称,讳莫如深的人往往身体不健康。 建议在纸上写下秘密 这或能解释保守秘密为什么那么难。 英国知名药妆品牌“清妍”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女性听说他人的秘密32分钟后就忍不住与人分享。 美国神经学家戴维?伊格尔曼从另一角度解释这个问题。他说,大脑不喜欢秘密,保守秘密令身体压力激素水平升高,“你的大脑内部仿佛在打架,一部分想讲出来,另一部分提醒自己不能说……这场架的结果决定你的行为”。 伊格尔曼建议,在纸上写下秘密能够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因此,从健康角度考虑,如果你发誓闭上嘴巴,那么可以写下秘密。 新华社

从功能语法角度看语法隐喻

Anne-Marie Simon-Vandenbergen, Miriam Taverniers and Louise J. Ravelli (2003) Grammatical Metaphor: Views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 Philadephia: John Benjamins. Pp. 453. Reviewed by Asunción Villamil Since the 1980s, lexical metaphor has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linguistics, especially since the breakthrough of Lakoff and Johnson’s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Metaphor was shown to be ubiquitous and not only a feature of crafted literary language. The interest in metaphor spread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functional trends, resulting in Halliday’s proposal of the no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While other schools focus on lexical aspect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focuses on the grammatical dimension and socio-functional aspects. The result of this interest is a rich body of research to which this volume contributes. The book is a compilation of article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It represents the contribution of several distinguished scholars to present the current stat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and its more relevant fields for further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history and definition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problematic issues in the study of lexico-grammatical metaphor. It consists of a preface by J.R. Martin (pp. 1–3), an introductory chapter by one of the editors, and five main parts: Grammatical metaphor: Cla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Part I., p. 35),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in children (Part II, p. 149), Interpersonal metaphor: Enactment and positioning (Part III, p. 221), ‘Metaphor’ in grammar and in other modes of meaning (Part IV, p. 309) and Metaphor in metalinguistic perspectives (Part V, p. 367). The book opens with an introductory chapter by Miriam Taverniers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SFL: A historiography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initial study of the concept”, pp. 5–33) that offers a historiographic perspective on the origins and early developments of the term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a very concise and clear way the author includes a description of the term,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etaphors and ‘congruent’ and ‘non-congruent’ realizations, all of them key concepts for approaching grammatical metaph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FL. This provides a valuable help for those readers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tenet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while it increases their eagerness to know more about recent definit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heory. SKY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8 (2005), 407–416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图案的隐喻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图案的隐喻 作者:吕吉雕 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2期 摘要:符号无处不在,到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古往今,从西方至东方,符号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同人类文化哲学紧密相联,并应用于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符号的本义学习,从符号学的角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图案中蝙蝠纹样的隐喻。 关键词:符号学;吉祥文化;蝙蝠;隐喻 1符号学阐述 (1)符号、符号学的概念。符号是一种表达意义的工具和代码,是人类古老的文化创造活动方式。符号学与人的思想文化紧密联系,同艺术哲学、宗教哲学、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有机结合,形成了人类文化哲学体系。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符号思维与活动,符号学在不断地发展中被广泛应用到语言学、哲学、解释学、逻辑学、设计学、艺术学、自然科学、神话、电影、戏剧等等领域。西方对于符号学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相对全面与系统。其论域涉及符号的定义、性质、功能、意义、人类思维的符号化、符号的理解与解释、符号与文化的关系等等方面。诸如洛克的《人类理解论》、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卡西尔的《人论》、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皮尔斯的“符号三元关系理论”、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原理》等等,各家学说或自成一派,或相互借鉴,或相互对立。 (2)符号的应用。目前,符号学广泛应用于人类文化的各个部门,语言学、广告、电影、戏剧、音乐、建筑、设计、游戏、教育等诸多方面。国内学界对符号学的研究颇丰,李幼蒸、胡壮麟、王铭玉、龚鹏程、赵宪章、周启超、叶舒宪、孟华等等学者,从语言符号学、文化符号学、美学符号学、应用符号学、汉字符号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符号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做出了努力与贡献,但是对于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美术领域中符号学的研究相对较少。 2关于隐喻 (1)隐喻的概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对隐喻下了定义:“以他物之名名此物。”隐喻是文学上常用的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人们对两种本无联系的事物感知、体验、理解、联想,通过认知其本质的相似性,借用其相似性进行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手段。

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解析标准大纲

《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解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先修课程:标志设计开课学期:1 2 总学时:40学时学分:2.0成绩评定:考查 执笔人:刘鸣审核人:*****批准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设计符号学是有关设计领域的符号学美学的研究成果,是对语言符号学、广 义符号学和艺术符号论系统的分析。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产品语言的意义的学问。 其理论架构始于195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的“符号运用研究”。 (二)课程目的: 本课程从设计符号和产品语意学两者角度出发,以不同层次对产品设计、环 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造型语言进行阐释。涉及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 形态设计,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标识设计等多方面课程内容,本课程有助于增 加学生对设计本身的理解,了解设计的因果关系,提升设计的立意高度,掌握更 多创意元素和设计方法。 (三)课程的主要任务: 1.使学生掌握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学的起源及相关代表人物和理论。 3.学会从更高层次,如:文化,人因等方面提出设计构想。 4.了解语意传达的全过程。 5.学会对某个设计进行设计分析,并能解构重组和改良。 6.学会图解设计创意和设计流程。 二、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一)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概述 1.设计符号学起源和意义 2.产品语意的概念与提出 3.两者之间层次关系

(二)设计符号的特征分析 1.设计符号的三大特点 2.符号表现的三个层次 3.设计符号的案例解析---标志,旗帜,家徽与城标 4.标识的视觉传达分析 (三)产品语意表达 1.产品语意的特点—明示义与伴示义 2.产品语意表达的四级 3.产品语意表达的编码与解码 (四)产品语意学的方法论 1.运用产品语意进行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2.如何凝练产品的语意 3.产品语意的具体表现手法 4.产品语意设计案例分析 (五)产品语意的深层分析 1.产品语意学与风格流派 2.叙事性设计对产品语意学影响 3.人性化设计与形态语意分析 三、课程考核 (一)考核形式为作业考查,每节布置1-2个作业。共5次作业。 (二)评分为作业评分和考勤综合计分。作业分数占总成绩80%。考勤分数占总成绩20%。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_魏梦婷

第32卷第1期2013年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2No.12013.2 收稿日期:2012-12-05 作者简介:魏梦婷,江苏南京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 隐喻观的研究综述 魏梦婷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211169) 摘 要: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对隐喻的研究已延续了2000多年。语言学家对隐 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对隐喻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 后来,以一本著名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起点,对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认知语言 学方向。在此期间,认知语言学家对心理语言学的隐喻观做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隐喻认知观。因此作者认为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隐喻;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3)01-0086-04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据英国修辞学家Richards 在《修辞哲学》一书中的统计,日常交际中每三句话就有一句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达的, 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源自于隐喻。基于隐喻的重要地位,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都不约而同的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一、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起源的研究 1.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 最早讨论产生隐喻的原因时,有人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为解释机制, 认为隐喻是在被压抑中产生不自觉的直接冲动,并通过象征的形式表达。霍尼克指出, 如果隐喻性语言与大脑兴奋状态有关,那么比喻表达与情绪化,焦虑、兴奋、幽默和某些大脑损伤都有关联。在随后的研究中, 心理学家发现,隐喻最终与言语有关,而言语最终又和思维有关。 隐喻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在诗歌中。语言学家罗杰斯将诗性思维分别为两类:一种是具体的、图画的、感受性的思维方式;另一种是抽象的、概念 的、分析性的、更具控制性的思维方式。前者是一种无意识的、非现实的、看起来有点随意的大脑活动;后者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思想”,即思考意识与现实有关的一种大脑活动。罗杰斯将第一种情况称为“基本过程大脑活动”,第二种情况称为“第二性过程大脑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基本过程服务于 “本我”,作为发泄自由的、运动的心理能量,它塑造的是粗糙的、类推的和联想的表现形式;而第二性过程主要为“自我”服务,它利用的心理能量是被控制的,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它更具备理性化、概念化和分析性的特点。一个好的隐喻就是基本过程大脑活动和第二性大脑活动的结合。因此,我们可以推断, 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大量使用“基本过程大脑活动”的思维方式,其表达的手段就是隐喻。诗歌中存在的意象可以刺激基本过程大脑活动,使读者的大脑产生了对理解诗歌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共鸣。 2.隐喻产生的认知原因 认知语言学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的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叙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莱考夫和约翰逊在 · 68·

名词化语法隐喻及其语篇功能探析

2007年8月 湘南学院学报 Aug.,2007  第28卷第4期 Journal of X iangnan University V ol.28N o.4 收稿日期:2007-06-13 作者简介:贺华锋(1966-),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 应用语言学。 名词化语法隐喻及其语篇功能探析 贺华锋1 ,李世琴 2 (1.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湖南湘潭 411101;2.湘南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名词化是构成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从名词化隐喻的概念入手,通过大量实例,讨论名词化隐喻的类型及其附带的特征,探析名词化隐喻在语篇建构中的多种功能。掌握好名词化隐喻对语篇的理解和应用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法隐喻;名词化;语篇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73(2007)04-0072-03 一、引言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早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 创始人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功能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出。此后,有关语法隐喻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飞速 发展。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系统由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三个层次构成,这三个层次之间 依次是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体现方式大致有两种: 一致性和非一致性。一致性指的是语义和语法范畴 之间的自然关系,即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等。非一致性指的是打破一致性的常规,体现语义和词汇语法范畴之间的非自然 关系。功能语言学将人类语言中的这种非一致式表 达称为语法隐喻式表达(Halliday ,1994:342)。韩礼 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的 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朱永生,2004: 232)。本文从名词化隐喻的概念入手,讨论和探析其 类型特征以及对于语篇的建构功能。 二、名词化隐喻概念及其类型特征 1.名词化隐喻概念 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在语法隐喻中,名词化现象是指用名词来体现本来在一致性 情况下由动词或形容词所体现的“过程”或“特征”,这样,一致式小句中的“过程”或“特征”经过名词化就变成了事物(Halliday ,1994:352)。Matthiessen (1995:670)进一步指出,除用“过程”或“特征”的名词化之外,小句的情态也可以被名词化。他把名词化从概念语法隐喻扩展到了人际语法隐喻,拓展了名词化的范 围。名词化既可起到名词的作用,又可表达由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常伴有修辞成分或附加成分,构成短语,因此,句法上从词或词组到句子段落都可名词化处理,形成多种组合方式的名词化短语。2.名词化的类型及特征 (1)“过程”名词化 在语法和语义的一致式体现中,过程由动词体 现,而在非一致式的语法隐喻表达中由名词来体现。即将过程看作事物。如:[1a ]The witness described the suspect in great de 2tail.[1b ]The witness ga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uspect.[2a ]Y ou can surely rectify this fault if y ou insert a slash at that time. [2b ]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 2tion of a slash.此两组例句中,a 句分别为语义和语法间的一致 ? 27?

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及意义

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及意义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人与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图形作为人类交流思想、信息的重要工具,其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得厚的优越性越来越突出。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现代道路交通指示系统中,我们经见到黑黄相间的条纹图案,借以提醒驾驶员集中注意意力,警惕发生意外。这是因为每当人们看到相间的条纹时,都会联想到生活中极具危险性,虎和蜜蜂,再加上图案色彩本身具有的视觉特性而不自觉地产生畏惧感和警惕性,实际上是人同生活经验的一种符号化延续。相同的绿色,跟万物的生长有关,常会使人们产生心旷神怡悦感,仿佛置身于茂密的丛林与清新的空气之中康向上且富有生命力。因此,绿色被更多地运医药、环保等关于生命领域的图形设计之中。 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面图形设计,之所以能够直观、准确、有效地传达相关信息,皆因为其中蕴涵着很深的符号学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有句名言,人是“符号的动物”,人们精神交往的手段是由一系列可感知的符号单元组成的完整系统。图形设计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对人们相互之间的文化、信息沟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设计表形性思维的表述。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在图形语言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来深化图形设计的符号学意义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平面图形设计的意义 1.图形的概念 人类发展至今,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很大程度依赖于眼睛的直观感觉,也就是图形。图形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相当广泛的词语。一般认为,图形是将二维空间中的平面形态、色彩、位置等元素进行统筹规划所得到的视觉形态。单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图形可以从“图”与“形”两个方面来理解其本质。“图”可以说是对自然客观对象特征的一种描绘,是人们视觉经验的一种客观反映,这种描绘仅仅停留在一个具象概括的意义上,是人们逻辑思维的反映;而“形”则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长时间视觉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象化的抽象思维表现,其结果是一种抽象概括,是通过点、线、面而构成的造型,在“形”的基础上,客观对象不再具体到个体特征,而是反映出一类物的总特征。“图”与“形”是相辅相成的,图像信息是二者的综合体。“图”成了图像信息的具体内容,而“形构成了辅助图像信息内容的抽象表现方式。今天图形可以理解为除摄影以外的一切图形。图形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是有别于词语、字、语言的视觉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复制,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著名设计理论家定邦先生在《图形与意义》中指出,“所谓图形,的就是图而成形, 正是这里所说的人为创造的象”,而图形存在的价值就是传达。由此可见图首先是作为一种交流信息的媒介而存在的,这正切合了符号学的范畴。也就是说,图形作为符号研究的一个分支,只有将图形与符号联系起来的候,我们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图形”的含义。 2.平面图形设计语言 图形作为平面设计的语言,表意清晰是其关键。每一种图形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称之为“图形语义”,即图形在“说什么”。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可以依靠刻画在阿尔塔米拉石窟的野牛图形和半坡遗址的彩陶鱼纹等稚拙的图案来研究和理解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状况。图形设计通过视觉信息的创造,以可视的意指、直观的表达及观看来传递信息,图形设计中的形态、色彩、肌理等体现了信息和概念的精粹。对于平面图形设计而言,人们通过对“形”的认识来感悟领会形之外的“意”,由此产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图形设计所要传达的真正内涵。在处理中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时刻注意关键部位的细节表现。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苹果、西红柿、橘子等在体量外形上相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设

中英爱情的隐喻对比

Contents Abstract (1) Ⅰ. Introduction (3) Ⅱ. Literature Review (3) A. The cognitive study of metaphor (3) B. Conception of structural metaphor (4) Ⅲ. Homogeneit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structural metaphors of love (4) A. Love is a journey (4) B. Love is war (5) C. Love is a physical force (5) D. Love is fluid (5) E. Love is plant (5) Ⅳ. Heterogenit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structural metaphors of love (6) A. The difference caused by the diversity of ecomomic structure (6) B. The difference caused by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6) C.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a different way (7) Ⅴ. Conclusion (7) Notes (7) Bibliography (9) Acknowledgements (9)

Abstract: Love, one of human's deepest and strongest passions, is expressed in hundreds of ways in human civilization.The abstract concept of love can not be fully elucidated without metaphors. Structural metaphor is a mapping from one conceptual structure to another. Chinese and English structural metaphors of love share a similar central conceptual system because of the cognitive similarity. However, the diversity of national cultures make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omogeneit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structural metaphors of love; and meanwhile it expatiates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m through comparing the cultural diversities. Key words: love; structural metaphor; cognition; culture 摘要: 在人类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爱情是人类最厚重久远的感情之一。没有隐喻,爱情这一抽象概念就得不到充分阐释。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由于人类认知的相似性,中英文惯用的爱情结构隐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而中英不同的民族文化又导致了中英爱情结构隐喻的差异性。本文分析了中英爱情结构隐喻表达的趋同性; 同时通过对中英文化背景异的比较, 阐述了中英爱情结构隐喻表达的异质性。 关键词: 爱情; 结构隐喻; 认知; 文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