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6期) Total No .286 收稿日期:2012—06—16 作者简介:王齐女奉(1969—),女,浙江宁海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王齐女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摘要: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心,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承担着大学生德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传输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德育生活化。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37—03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 活,以生活中心,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 情感和道德意志、 养成道德行为。在高校承担德育功能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 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 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 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教学管理的生活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所以德育应该以对学生人格、生命和生活的关怀为目标,那么在教学管理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注重对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幸福、自由的保护与尊重。那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 学生这些理念, 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中体现这样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可以从座位的安排、课代表的选择等方面落实这些教学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一个大教室里容纳几十、上百人,不固定座位,学生坐哪个位子上课都是自愿随机选择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要不扎堆成一团,要不三三两两各自为政,课堂中应有的秩序受到了挑战。但如果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强行规定某个学生坐在某个固定位置,对教学管理来说似乎是方便了,可这样的强行要求又有违学生应有的选择权利。那么如何规定座位,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有喜欢坐前面的,也有喜欢 坐后面的;有喜欢跟人挨一起坐的, 也有喜欢自己一个人相对独立的。所以应该给学生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座位时可以指定相对集中的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既保证课堂的应有 秩序, 又保护每个学生的选择权利。教师的任课班级多,为方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需要,可选用一名学生作为课代表,课代表这一称法在学生看来可能显得有点幼稚,所以可以称为教学助手。课代表(教学助手)的选择,也应充分尊重学 生的选择权。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的课代表一般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自己指定,指定的标准多数是按成绩或表现,课代表(教学助手)大多是本课程成绩好的或其他方面表现不错的。为改变以往由 教师“钦定”课代表的惯例,可以让所有学生自主报名, 如果报名人数多,就选择不是班干部也没有其他职务的普通同学,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和信任,激发他的自信心、积极性。如果没有主动报名的,教师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观察选择比较内向、自信心相 7 3

德育论文参考题目

德育论文参考题目 一新课程与德育关系研究 1生活化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2学校德育校本资源综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3影响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4”校本德育”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 5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 6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建设研究 1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的研究与探索 2学校德育与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3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5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三学校德育方法,途径,评价研究 1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2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 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4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7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四学生教育工作研究 1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型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型学生,心理状态失衡型学生,留守子女学生,外来工学生,弱势群体子女学生) 2学生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教育期性健康教育等研究与探索 五班主任工作及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1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及培训工作的路径研究与尝试

2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考核实践研究 3新时期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形式探索 4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5提升德育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研究 1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2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4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5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七网络德育研究 1大众传媒,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 2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3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4增强学生网上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研究与实践5网络德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一、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没有文化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尤其重要。 学校德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告诉我们,德育始终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我以为德育更是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传统德育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惯有的品德教育流于说教,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存在着很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1、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五育之首,而且也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智育为重。现有的学校德育也大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如思品课就是如此,学生学到的道德知识,是否真正能学以致用,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打个问号。 2、德育评价方法、途径单一,缺乏灵活性。 一直以来,思品课的考试都以书面为主,评价学生的品德时主要参照该学生在校的表现,根本不考虑学生在家庭中、在社会上的真实反映,根本不考虑学生德育能力的成长。 3、德育内容有些已与社会生活脱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封建主义的教育已经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部分内容也有着传统文化的烙印,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急待改进。 三、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实社会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原有的学校德育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立足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生成,德育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因此,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德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情操的人。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这些目标应该是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 (二)德育内容缘于生活。 1、德育内容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我们既要了解一般学生的一般状况,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思想,要追根溯源,寻求根本,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2、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只要这样才更易于学生接受。 3、德育内容更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考虑社会这个大环境。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在家庭和社会中生活、活动、学习等,社会是个大熔炉,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先进的、落后的、高尚的、低级的,泥沙俱下。我们既要坚持正面教育,用社会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社会上的诸如腐败、贪污、行贿受贿等消极、落后甚至是丑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9T15:20:47.60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8期作者:李霞[导读] 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实验幼儿园442200 摘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使幼儿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的人,是幼儿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研究了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德育幼儿教育生活化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的每一处墙壁、每一个角落,幼儿园内的教师、保育员,甚至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的影响是隐性的、长久的。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 一、幼儿生活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1.我们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渗透了品德教育。 如每周一奏国歌、升国旗;每天一个“德育小故事”;值日生要整理桌椅、给植物浇水、给金鱼喂食;进餐时要安静用餐,不掉饭粒,不挑食;午休时自己穿脱衣服、鞋子,安静迅速入睡等等。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既细小又平常,但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对幼儿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潜移默化之中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勤劳节俭、分享合作、文明诚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结合主题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如“我的妈妈”、“我爱家乡”、“学会合作”等主题活动,在不同领域中呈现,孩子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一系列探究和体验活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幼儿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享受快乐、感悟生活,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我们根据季节、节日、重大社会活动等随机地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如春季趣味运动会、庆国庆诗歌朗诵会、为四川大地震捐款、评选爱心宝宝、大带小活动等等,幼儿亲身参加德育实践,深化了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习惯培养是德育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吃饭、睡眠、劳动、卫生等生活习惯;倾听、阅读、思考等学习习惯;以及文明、礼让的交往习惯等。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教给孩子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其次,多采用榜样激励法。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对其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渗透道德认知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幼儿的“第一次言行”,给予及时强化或制止,采取多种方法,如儿歌、律动、游戏等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各类常规要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好的习惯。 三、教育者的爱能起到感化作用 教育不能没有爱,师爱是幼儿德育的先导。思想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巧妙结合。师爱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改变幼儿消极因素的动力,是打开幼儿德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它激励并增强着幼儿自信心和上进心。 四、在生活化德育中引入有效评价方式 当幼儿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时,他们便很乐意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做出评价,有时还会表现为告状,其实,这是引导幼儿丰富和掌握行为规范的好时机,同时又是鼓励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教师可经常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和评价集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之形成正确的舆论,并影响每一个幼儿。幼儿园举办了“比比谁的红旗多”的专栏,在每日结束活动时,教师就组织幼儿一起进行评议推选,即对当天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贴红旗的鼓励,然后每周五进行评选,对一周表现好的幼儿奖发小红花。这样既帮助幼儿提高了日常行为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我们还先后采用了“进步塔”、贴“星星”、语言称赞等多种形式,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从而也满足了幼儿的强烈渴望和“我最能干”的心理需求。综上所述,在实际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需要认识到生活化德育的重要作用,并且实施针对性教育措施。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含着团结友爱、相互合作与互相谦让;社区生活中蕴含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把蕴含在生活中的感悟和规则挖掘出来,就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宁波教育出版社,2014。 [3]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9月。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新形势下农村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农村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索在传统教育中,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过分关注智育,德育工作滞后,但随着国家、省、市各级依次发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素质教育要全面推进的浪潮中,德育工作逐渐被重视起来。在新形势下,要以“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曾记得台湾一位德高望众的教育家高震东说过:“智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腐化的催化剂。”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并且,很难想象一个对国家、人民无任何责任感、意志薄弱、畏惧困难、不愿劳动、贪图享受的人,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发挥他的智慧才能。有鉴于此,本文只就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请专家们指教。 一、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困境 1.应试教育观念存在,应试教育体制对德育工作影响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 农村学校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对农村学校的考核要求和标准普遍不高,检验尺度更多的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来衡量,为此,农村学校和教师的重心势必会放在学生的分数上,分数是最能反映学生成绩的一个指标,在整个社会普遍追求考试成绩、升学率的大背景下,难免会有学校简单地以升学率、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校内学习时间是固定的,德育工作的时间多了,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相对就少了,基于应试教育的环境,而本应得到重视的“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却大多被弱化。 2、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孤立现象 德育工作本应贯穿于所有学科,融入于所有教学生活环节的,但是,农村教

学校德育三发展规划

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一、德育目标 通过实施“阳光教育”初步建立“生活化德育”、“体验式德育”、培养“阳光少年”,逐步形成(三自主模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德育教育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二、分阶段目标 按计划分三个阶段,分步实施落实。 第一阶段(2018年9月——2019年8月) 在规划目标实施的一年内,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可靠,开展习惯教育、自信教育,学生良好习惯初步养成,体现出健康快乐的面貌,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进城务工子女在阳光校园得到良好的培养。 第二阶段(2019年9月——2020年8月) 在规划目标实施两年后,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校园阳光文化显现,开展自信教育、责任教育,学生行为规范良好,礼仪规范、具有爱心、智慧的特质的阳光少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具有阳光教育示范性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2020年9月——2021年8月) 实现总体目标,把学校办成学生快乐成长、习惯好、规范良、品德端、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气质,基本形成阳光少年教育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幸福成功、学校和谐发展。 三、阳光少年教育的实施 一是继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习惯教育、自信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综合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阳光少年教育为目标,阳光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家、校联系为支撑的德育工作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从而养成学生有朝气、有爱心,健康活泼、乐观自信的特质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二是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和意义 1.德育本身的特点使然。德育本身就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儿童之所以接受德育,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两者之前是一种存在和目的的关系。一方面,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其萌芽和生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德育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德育存在的目的。 2.小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7——12岁的儿童因为年纪和阅历有限,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多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或者对他人行为的效仿。所以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灌输,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小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才能加深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理解和感受。而如何才能创设出这种教学情境呢?那就是将德育还原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身体力行,实现德育本身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架构。传统小学德育中,主要采用了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与生活的脱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现在倡导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和实例总结来看,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体现出来。比如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就可以引入“感动?感谢?感恩”这一主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进行实施。课前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记录妈妈的日常生活行为,回想她们都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课中”阶段,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母爱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如可以通过“相片中母亲”、“视频中的母亲”、“音乐中的母亲”等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后阶段,则是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还原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比如可以和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成长的照片,在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生日时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等。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下,德育认知和体验既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是应用于生活的,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初衷。 2.丰富德育课程资源。首先是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小学德育中之所以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道德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特别对于国家未来的支柱——小学生,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回顾传统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主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知识道德。之所以称之为知识道德,是因为它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所以在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育。显然,这种道德观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忽视了道德的生活化,即道德的学习需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需要从生活和实践中寻找根基。 而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这种道德教育观的误区中走出来,从知识道德走向生活道德。新课程改革认为:道德存在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根基于生活,将道德的基本提问变为“人应当如何生活?”,把道德理解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新的道德课程观才是正确的,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它的理念重在重新认识道德的本质,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重视生活化的道德,对未来道德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们已推行生活化道德改革近一年,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喜悦的成果。在传统教学中,其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课程内容是传统的理论知识,不容质疑的各种教条和信条,忽视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的真实生活境况,忽视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忽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忽视真正存在于当前学生生活世界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纪等问题。从传统与当代的课程改革对比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是明智的,更是必要的,它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切实的反映当今学生的生活并解决学生生活世界的问题。也许这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下中国的突飞猛进的必经之路。现行的课改把目标基点从培养公民基本道德素质转到培养综合性的、多维度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综合性的、多维度素质,它不仅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思维素质等,而且每一素质都包含着科学的思想观念、情意因素、逻辑方式等。因为迎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孩子有了优越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会面临许多困惑和问题。我们生活化道德课程改革就是为迎接将要摆在青少年面前的环境问题、网络道德问题、性道德问题等的困惑而做好准备,使孩子们不断增加主体的价值判断能力,从小培养主体意识,以免误入歧途,不可挽回。 但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它的课程目标是着眼于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他们的真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它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是个体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因此新生活化课程改革要注重关注学生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关注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的问题,比如心里健康问题、学生正确的学习和交往生活、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等。它的课程实施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强调德育工作不再仅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从而获得客观、精确的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凭借自己的情感去体味、领悟的过程,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实现学生的道德内化,继而能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五步尝试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有效尝试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临河区第二小学 二〇一三年三月

有效尝试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有效尝试是一种教育思想,有效尝试是一种教学原则,有效尝试是一种教学理论,有效尝试是一种教学模式,有效尝试是一种教学方法,有效尝试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的共同精髓:让学生去试一试,在尝试中学习。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一、有效尝试教学理论基础 尝试教学的理论是从古今中外的一些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吸取的积极因素,又密切结合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和教育革新的实际需求升华而成的一种教学理论。孔子提倡启发式,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先愤后启,先悱后发”,这就是“先试后导”。孟子主张“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学记》提倡:“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这就是“先练后讲”,概括之:“先学后教”。 尝试教学理论提出一个基本观点:“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而且能成功”。两个基本方法:“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有效尝试的三个基本特点:阶段+阶梯,有效+方向,体验+探究。有效尝试提出四大基本准则: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练为主线,会为主旨。基本模式的五大环节是:一步尝试,情境导入,以旧引新;二步尝试,尝试导学,探究新知;三步尝试,模拟导练,生成智能;四步尝试,课堂训练,矫正评价;五步尝试,拓展延伸,提升技能。 遵循尝试教学的六大原则是:准备铺垫原则、尝试指导原则、问题探究原则、合作互补原则、即时矫正地原则、民主和谐原则。并提的尝试成功的七大因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师生之间的情谊作用。 尝试教学体现三大优势:一是尝试教学克服“满堂灌”,取缔“注入式”,引入体验、探究和合作学习,强调要让学生“尝试”,在尝试中学习,有指导地尝试,力求取得成功。这就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找到一种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二是尝试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成绩显著。要让学生尝试,教师必须先尝试,要让学生尝试成功,教师必须充分准备,这就大大促进教师去研究学生实际,钻研教材内容,设计辅助手段,充分发挥尝试成功的各种因素,这就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方式,端正教育思想。三是尝试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尝试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参与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有效尝试教学的基本模式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实 践 与 探 索 INTELLIGENCE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中学 尹 丽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与一般的知识传授不同,与专业技能的训 练也不同。新世纪以来我国步入了全面蓬勃发展的时期,新的大环境下,学校德育将如何 迎接种种挑战,如何推进德育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 尝试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和探索加以浅析。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 有效探索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本,德育的最根本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德育对保证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就是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德育工作涉及到学生的知识、情感、行为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由于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的全面开放、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班主任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及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营造班级文化,加强师生间的情感的交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一、德育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教育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德育的教育过程同样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和活动的过程,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互动的关系,能够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带来积极的因素。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同样具有独立人格。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享有平等的地位,都有表达愿望的权利,双方要互相尊重。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经验和人生阅都比学生丰富,所以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深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传统的教育工作中,师生间的交流是单向的,主要靠教师对学生做思想得说教工作,而且内容比较枯燥、老生常谈,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师生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师生相互传递情感、观点和思想,师生在相互作用、影响和理解的活动中不断建构道德认知和德育体验。 二、要强调建设班级文化 德育教育需要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做基础。班级文化就是根据班教室环境的布置及要求,构造学习德育的外部 环境,它从一个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级的 精神风貌。物质文化建设能够帮助班主 任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环 境优美的教室环境能展现一个班级的文 化气息,能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 的德育的培养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培育集体 主义精神文化。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形 式来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观的 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利益 观,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抵御个人主 义和小团体主义等利益观。将传统文化 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中,使学生汲取传统 优秀文化的精神力量,获得道德熏陶, 形成健康的道德取向。最后,教师要建 立正确的精神文化导向。班主任必须重 视班级正确价值导向的建立,在学生中 树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典型 和榜样,对学生产生现实感召力,形成 精神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感。 三、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以 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的道德。身教重于 言教,班主任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都 影响着学生的品德。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加强师德修养,以良好的举止、高尚的 情操、正确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成长。只 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起 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班主任要以诚挚的情感解读 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情感与精神的需 要,维护学生的平等人格。在班主任德 育工作中,情感渗透是一种内在的需求, 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化学生的 心灵。在德育工作中,必须用自己真挚 的情感去沟通,给学生亲近和信任的感 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如此,学生才会敞开内心世界。 四、班主任要积极贪多新方法和新 路径,重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1、沟通交流法是班主任德育工作 开展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和学生沟通交 流之前,班主任应当确谈话目的和内容, 选择好方式,时机和场合。班主任要以 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朋友,真诚对待学 生,使学生摆脱拘束,畅所欲言。在和 学生进行沟通时,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 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方法。 2、自主管理法是班主任对学生在 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工作的最有效的形 式。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建立开放的、 民主的的班级管理体制,给学生平等的 选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让每个学生 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生在班级管 理的实践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断 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这就潜在 地起到了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德育工作 在日常班级生活中能够开展。作为班主 任,要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主人翁的思 想,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我管 理、自我教育。 3、社会教育法。德育工作是一项 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靠学校、家庭、 社会来共同完成。建立多系统、多渠道、 多层次、多载体的德育网络,班主任要 主动与学校、家庭相联系。一方面,要 与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联系,帮助家 长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学校教学 目标确定家庭教育任务。另一方面,社 会实践环节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 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班主任要有组织 地使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社会,经受社 会大熔炉的锤炼,提高道德素养。 五、总结 中学德育工作对塑造学生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 用。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指导学 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文化 为载体,情感为纽带,加强引导帮助, 达到提高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仁元:《先声夺人 渐入佳 境——教学导语设计艺术探讨》,《信 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 02期。 [2] 吴义昌:《行动研究法的历 史演变及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研究的启 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00年02期。 [3] 王玲:《教学方法的基本问题 与创造性的教学法》,《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年01期。 295

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生活化中的运用【德育论文】

摘要:基于德育生活化和全面发展理念,以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依据,从自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具体实施,以及在“感受自然之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德育生活化;途径 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所学校教育行为的拓展与改变折射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与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农村寄宿制中学德育生活化内涵建设的有效载体。下文从自然、社会、个人三方面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走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体贴。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则着眼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去中检验知识。生活是开放的教育,实践是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新生活,让学生在无限风光中陶冶情操,在自由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吸吮养分。具体来说,应充分利用自然的、社会的教育元素,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光电园”“观光农家园”“寻找家乡的最美”等学校周边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机遇。今年夏天,笔者精心策划了一次“亲近母亲河,环保公益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利用一节主题班会课,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学生讲述黑河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黑河湿地保护以及黑河环保的意义等。接下来组织学生出游黑河。沿着黑河岸边行走的时候,同学们把沿途的塑料瓶、垃圾都捡起来掩埋了。河滩上湿润的泥沙、清清的河水、两岸婆娑的树影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怀抱的温馨……每一所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都是不可复制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找到最有教育价值的一面。 二、走向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德育生活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与成长的价值,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生是真实的,关注活动过程,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可利用每年春季植树节全民绿化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力所能及的美化绿化活动;也可利用农村赶集的日子,让师生和乡镇综治办、派出所一起进行法治、禁毒、食品安全等宣传。适时组织一些学雷锋实践活动,打扫周边卫生,去除小广告,还乡镇社区一份干净整洁;每年植树节来临时,根据地方政府的统一安排,带领学生参加全民植树活动。今年植树节,笔者带领学生徒步往返18公里,这次活动不仅是绿化家乡的行动,更是一次身心的磨炼。有的学生感慨道:“长这么大还没跑过这么远的路,竟然还跑完了。”这种教育胜过千百遍的说教。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只有让孩子们真正地参与其中,才会有真实的体验与收获。育人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天地来丰富阅历,增强使命。 三、体验过程,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付建林730020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道德的积淀,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德育政治化和口号化,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充分释放儿童的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精神,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那么,如何使德育走向生活呢? 一、德育内容联系生活 德育应当以育人为本,注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是道德的沃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德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其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同时,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二、使德育方法贴近生活 德育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实现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教育,它避免了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因此,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队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演讲比赛、游戏娱乐、模拟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使德育途径走向生活 德育的内容应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并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德育的方式应当重情感、情境,重实践、体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师要坚持“做中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的感悟,那么,学校里所获得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七个主题,分别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与实践。每一个专题由最擅长的老师进行讲解,使我们收获颇丰。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