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肾性水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肾性水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肾性水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肾性水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肾性水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肾性水肿症状出现之后我们就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将疾病给治疗好,治疗这个疾病想要很好的效果话,是不会如此容易和简单的,必须要在治疗过程中加强饮食改善,也要针对自己疾病治疗改善心态,那么最合适的治疗规则就出来了,不然是会加重肾性水肿的,那么这个肾性水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饮食

肾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以晨起为明显,严重时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临床上呈现凹陷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

出现水肿,其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一下几点:

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

1、蛋白质摄入

严重水肿伴低蛋白血症病人,可给予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1g,其中60%以上为优质蛋白,轻中度水肿每日每千克体重0.5~O.6g蛋白质,给予蛋白质的同时必须要有充足热量摄入,每日125.5~146.4kJ/kg(30~35kcal/kg)。

2、水盐摄入

轻度水肿尿量>1000ml/d,不用过分限水,钠盐限制在3g/d以内,包括含钠食物及饮料。严重水肿伴少尿每日摄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以内,给予无盐饮食(每天主副食中含钠量

<700mg)。

严重水肿者应严格控制入水量,开始利尿后可不必限制水的摄入,以防止过度脱水引起虚脱。了解患者每日从饮食中摄入的水分量,鼓励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多吃蔬菜水果等微量元素含量高的食品,给予低脂饮食,注意经常调整食物的色、香、味和种类,可适当添加糖、醋等调味品。

3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整洁无皱褶,注意皮肤清洁,衣裤要柔软平整防止皮肤损伤。每日用温水擦浴,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

用品,擦时注意不要用力,防止损伤皮肤,导致局部感染,擦干后

易受压部位如腰骶部、臀部少量擦涂爽身粉以保持皮肤干燥。

对于重度水肿有渗液者,更应保持水肿部位清洁干燥,勤更

换浸湿的衣物及被褥,每2 h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重度水肿者多因为移动不便,常在床上大小便,而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往往出现尿频,因此应保持患者外阴部清洁卫生,每次大

小便后清洗外阴,防止继发感染。

患者水肿部位感觉迟钝,对冷热痛等刺激不敏感,末梢循环差,皮肤温度较低,故常使用热水袋保温,应注意不要烫伤,用棉

布或毛巾包裹,温度低于60℃并应经常检查更

按照以上的方法来做,那么就算是这个肾性水肿疾病的护理措施了,当给自己护理疾病的时候自己的局部护理一定要到位,肾性水肿持续的恶化,所以说饮食和活动方面是必须要注意的,在得了肾性水肿之后前往不能剧烈活动,然后饮食方面一些嘌呤高的时候就一定不要再吃了。

地奥司明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神经根水肿的临床观察

地奥司明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神经根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水肿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即连续口服地奥司明治疗2w,对照组术后予以地塞米松治疗,疗程3d。结果观察组术后4、6、14d V AS评分及JOA评分、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地奥司明治疗腰椎术后神经根水肿安全有效,而且可以避免激素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水肿;地奥司明;地塞米松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3年1月~6月我科收治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肺疾病、术前肝肾功能异常及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完成术后评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4 2.1±4.8)岁,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2~70岁,平均(44.5±5.2)岁,这些患者都有腰腿痛症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严格按照手术指征)[1],观察组3例患者行椎板开窗单纯髓核切除术,17例患者行半椎管减压PLIF手术,16例患者进行了全椎板减压PLIF手术。对照组4例行椎板开窗单纯髓核切除术,20例行半椎管减压PLIF手术,12例行全椎板减压PLIF手术,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神经根管的探查减压手术,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及手术方式,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补液、抗炎、腺苷钴胺营养神经、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即予以地奥司明片口服,方法:口服地奥司明片(商品名:葛泰,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471)0.9g,2 次/d,2 w为1疗程。术后应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2次/d,应用3d,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5%GS250ml+DSMS10mg静滴1次/d,连用3d,20%甘露醇250ml 静滴2次/d,应用3d。 1.3术后观察指标手术前后观察患者腰腿痛程度,下肢麻木程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第4、6、14d分别进行V AS、JOA评分,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1.4统计学方法所得计量资料以(x±s)表示。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统计所得数据进行两组间成对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应用SPSS15.6软件来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术后6d进行疗效判定,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r=28.51,P <0.05)。见表1。

从中医角度治慢性肾炎水肿

从中医角度治慢性肾炎水肿 *导读:水肿是慢性肾炎的一大典型临床表现。大多数慢性 肾炎病人的水肿反复出现,且水肿越来越重。伴随水肿发生的同时,慢性肾炎病人还将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表现,体内的各大代谢系统功能紊乱、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未能有效控制住病情,最终发展成为肾衰竭、尿毒症。…… 消除水肿是早期治疗慢性肾炎、有效预防尿毒症发生的一大关键。 慢性肾炎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对慢性肾炎病人伴发的水肿症状,西医临床有较深入的研究,认为肾病水肿的发生主要因为病人肾脏发生纤维化病理改变,致使肾脏功能减退、体内的水分无法经肾脏而排出体外,从而导致病人机体过多水分潴留,外观表现为水肿症状。而从中医角度分析,慢性肾炎病人的水肿症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由于患有慢性肾 炎的病人,其发病原因、伴随症状以及饮食习惯等诸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发生水肿症状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方面——— 一、肝肾阴亏。 这种类型的慢性肾炎病人往往由急性肾炎转化而来。中医认为,“湿浊之邪稽留下焦,湿壅生热,湿热久恋,伤及肝肾之阴;或肝肾亏或房室不节,而复感外邪发展成慢性肾炎;或因医者急功近利,妄投温补致肾阴亏虚;或因医者秉乘古训,以传统温补法

治肾致温补之品耗伤肾阴;或因医者于病之初,重用苦寒之品,苦寒伤阴;或因治疗过程中,投以激素,激素为热性药品,有助热伤阴之弊。” 也就是说,体内炎症存在、房事不节制、滥用药物、加大药物剂量、乱用激素等,都有可能造成慢性肾炎的发生,出现水肿症状。 二、阴血亏虚。 这种类型的慢性肾炎病人,由于长期存在蛋白尿、血尿的症状,反复发作不消,导致其体内大量的精微物质从尿液中丢失,阴血亏虚,则将伴随水肿的发生。此外,由于长期肾脏损害,病人的脾肾虚,而不能提供足够的物质,也是造成阴血亏虚的重要原因。 三、湿热郁积。 由于慢性肾炎病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加之饮食习惯和偏好也各有差异,脾胃功能失常,久而体虚将容易引发慢性肾炎的水肿问题。中医讲“脾肾两虚,则致化湿不力,湿郁化热,加重湿热邪气,湿热邪气又加重脾肾亏虚;脾肾两虚和湿热之邪,导致和加重气、血、水病理产物的产生,而病理产物又加重脾肾亏虚、湿热久羁。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说明一旦人体的脾、胃、肾脏虚弱,则随时间推移,最终使肾炎病人的水肿症状长期存在、反复不愈。 慢性肾炎为一种病程迁延进展性的疾病,对病人而言,久病则易发生淤血、气虚、水湿、邪毒等,出现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亏虚等病症。发生水肿的慢性肾炎病人,病症有偏差、病机有

水肿的辨证论治

水肿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阳水和阴水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甚,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下而上,渐及全身,或腰以下肿甚,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不烦渴,常兼见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 辨证虽然以阳水、阴水为纲,阳水和阴水有本质区别,但应注意,阳水和阴水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亦可互相转化,需用动态的观点进行辨识。如阳水久延不退,正气日虚,水邪日盛,便可转为阴水;反之,若阴水复感外邪,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肿势剧增,又可表现为以实证、热证为主,而先按阳水论治。 二、治疗原则 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三条基本原则。张仲景宗《内经》之意,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辨证地运用了发汗、利小便的两大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沿用至今。根据上述所论,水肿的治疗原则应分阴阳而治,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宜肺健脾,水势壅盛则可酌情暂行攻逐,总以祛邪为主;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总以扶正助气化为治。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 三、分证论治 阳水 1、风水泛滥 症状:浮肿起于眼睑,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甚者眼睑浮肿,眼合不能开,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短少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如浮肿较甚,此型亦可见沉脉。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 方用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以去其在表之水气;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有崇土制水之意。可酌加浮萍、茯苓、泽泻,以助宣肺利小便消肿之功。若属风热偏盛,可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白茅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凉血止血;若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以助麻黄辛温解表之力;若咳喘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气定喘;若见汗出恶风,为卫气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以助卫解表;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型论治。 鲜浮萍草,数量不拘,煎水洗浴。用于急性肾炎初期,全身浮肿,头面尤剧者。以汗出为佳,汗出后宜避风寒,切勿受凉。 2、湿毒浸淫 症状: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或咽喉红肿,或乳蛾肿大疼痛,继则眼睑浮肿,

水肿病人的护理

水肿病人的护理(一) 一、定义: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水肿。显性水肿:皮肤肿,皱纹变浅,弹性降低,指压后留有凹陷。这种外观能观察到称显性水肿,其体重增加约为正常的10%以上。隐性水肿:组织间液的贮留量较少,体重增加在10%以下,外观不易观察到的称隐性水肿,这时指压皮肤无明显凹陷。 二、水肿按原因分为: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特发性水肿、静脉阻塞性水肿、淋巴性水肿和炎症性水肿。 三、发生机制 1、细胞外液量增多导致组织间液量增多 2、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量增多 四、对机体的影响 1、皮肤改变:易发生溃疡,伤口难以修复,易继发感染。此外因汗腺,皮脂腺功能降低,皮肤干燥也较常见。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可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心衰。 3、体重增加 4、尿量减少 5、呼吸困难 6、活动受限 7、情绪改变 8、消化道症状 水肿病人的护理(二) 五、护理判断水肿得程度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1、轻度: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前、踝部及皮下组织,指压后轻度凹陷,平复较快。 2、中度:全身皮下明显水肿,压后可见较深的凹陷。 3、重度:全身严重水肿,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胸腹、鞘膜腔可见积液,外阴也可见严重水肿。 (一)护理目标

1、减轻水肿的程度 2、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3、让患者具有自我管理饮食的能力 4、使水肿对机体的影响减少至最低限度 (二)护理措施 1、减轻水肿 (1) 休息:轻度水肿病人应限制其活动量,严重水肿病人应卧床休息. (2) 饮食护理: ①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轻度水肿病人钠盐的摄入量一般限制在6克以下,严重水肿这应限制在1克以下.除了低盐饮食外,还要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及饮料,如香肠,罐头食品,汽水,豆腐干,松花蛋等.低盐饮食味道较差,应经常变化烹饪方法,并可使用一些调味品,如醋等,以改善低盐饮食的味道,增进食欲.水肿消失后宜维持含钠较低的饮食,即每日钠盐摄入量限制为5~7克.严格限制钠摄入量的患者,一般来说水分可不必加以严格限制,但严重水肿病人应酌情限制水分的摄入量. ②应给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并应少量多餐;因液体储留,病人胃肠道也有水肿,消化功能减退,病人表现为食欲不振,有的病人甚至还可恶心,呕吐,故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可减轻水肿胃肠道德负担,减轻餐后胃肠道过度充盈. 水肿病人的护理(三) 2、观察病情变化 (1) 计算和记录出入液体量,可了解每日液体平衡状况. (2)检查水肿的部位,估计病人情况发展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3)测量体重:通常安排在美日早晨起床排尿后,进早餐前,排便前并同用一种,同一时间测,以保证每日体重可比性. 3、用药管理 (1)用药期间记录每日尿量,观察水肿有无消退,症状有无减轻,以估计疗效. (2)观察药物的反应. 4、减少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体位:严重水肿尤其伴有大量胸腹水的患者,原则上取坐位或半卧位,下肢局限性水肿者患肢抬高可减轻水肿,阴囊水肿者可用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

特发性水肿

特发性水肿 临床特征如下:(1)有多方面的精神、神经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疲倦、头昏、头疼、焦虑、失眠。烦躁等。(2)水肿(3)直立性低血压(4)肥胖者居多(5)尿钠排泄减少,醛固酮分泌及排泄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加。 诊断特发性水肿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过程,必须排除引起水钠潴留的已知病因,如心脏、肝脏及肾脏等疾病以及药物性水肿后才能诊断本病。其中,药物引起的水肿发生率高,但常被人们忽略而疑似为本病。 据报道,女性高血压患者80%服用钙通道阻滞剂,伴有钙通道阻滞剂依赖性水肿。药物引起的水肿一般不涉及面部及眼睑,且水肿形成的机制一般比较明确。血管舒张药直接或间接引起容量增多并且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扩张平滑肌及影响肾素的释放(或前肾素的合成)导致水钠潴留。 立卧位水试验也可助于特发性水肿的诊断。此类病人立位时的尿量低于卧位时尿量的50%以上。立卧位水试验:嘱病人清晨空腹排尿后,于是20分钟内饮水1000ml,然后每小时排尿一次,连续4次,测量总尿量。第一天取卧位(不用枕头);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重复一次,但取直立位(活动或者工作)。立位时的尿量低于卧位时尿量的50%以上,即可诊断。治疗: 1 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6克,重症者及治疗无效者应减至一克左右。2注意休息和安静。 3心理治疗 4使用利尿剂,首选安体舒通,固有其抗醛固酮作用。可用安体舒通与双氢克尿塞间隙使用,每3-5天给药一次,消除水肿效果好,副作用较轻。 5抗组胺药,如非那根等,对部分患者有效。 6一些患者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试用甲状腺素治疗。 7中药治疗。

水肿的原因和改善、治疗的办法

水肿的原因和改善、治疗的 办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水肿的原因和改善、治疗的办法 1.水肿的原因和针灸办法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而言。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二类,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病历病机】 (一)风湿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则水道不通,水液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二)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横溢肌肤,发为水肿。(三)房劳过度,内伤肾元,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溢于肌肤而水肿。【辨证治疗】 (一)阳水 主证:发病急,初起面目微肿,继之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甚,皮肤光亮,阴囊肿亮,胸中烦闷,呼吸急促。或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或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取肺、脾经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以宣肺、解表、利水;表邪退后,宜参用阴水治法。 处方:列缺合谷偏历阴陵泉委阳 方义:阳水为病,系肺气失宣,水湿内停所致,腰以上肿宜发汗,故取列缺、合谷发汗解肌,通利肺气;腰以下肿宜利小便,故取偏历、阴陵泉利小便以消水肿;委阳为三焦下合穴,功可调三焦气化功能以消水肿。 (二)阴水 主证:发病较缓,足跗水肿,渐及周身,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复平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或兼脘闷腹胀,纳减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或兼腰痛腿酸,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取足太阴、少阴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用灸法,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处方:脾俞肾俞水分复溜关元三阴交 方义;阴水病因脾肾阳虚,针灸脾俞、肾俞、复溜可温脾肾元阳,促三焦气化;灸水分利水以消水肿;灸关元培补元气以温下焦;补三阴交健脾利湿,通利小便。 【其它疗法】 耳针 取穴:肺脾肾三焦膀胱皮质下 方法:每次取2-3穴,中等刺激,隔日一次。也可用耳穴埋豆法

现代名中医肾性水肿医案的病因病机分析_毛炜

新中医2012年4月第44卷第4期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April 2012Vol.44No.4 由肾脏疾病引起的肾性水肿是肾内科最为常见的患者主诉之一,具有持续难消、极易反复的特点,不少患者需长期服用利尿药物,更有部分患者虽服用利尿药物,但水肿亦难以完全消退,肾性水肿已成为困扰肾病患者和肾科医生的临床问题。 中医学对水肿的认识源自《内经》,历代医家均有阐发。但因肾性水肿的界定依赖现代医学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故在古代乃至近代的医案中,难以将肾性水肿从诸多水肿医案中准确的剥离出来。而现代名中医医案常常准确地记录了患者的现代医学诊断,为笔者对水肿医案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收集公开发表的现代名中医肾性水肿医案,旨在通过归纳、总结现代名中医对肾性水肿病因、病机和病位的共性认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1医案的选择 1.1现代名中医的选择全国各批师承名中医药专家并被 《中国中医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系列丛书收录的专家。 1.2 医案来源 入选医案主要为源自《中国中医百年百名中 医临床家》系列丛书和互联网检索到的上述名中医的肾脏疾病水肿医案。1.3 医案的纳入标准 ①以水肿为主诉,医案中病因、病机 及病位表述明确,中医学四诊和理法方药资料齐备;②现代医学诊断明确属于肾脏疾病。2医案的信息采集及解析2.1 医案的信息采集 通过扫描将收集到的纸质文献转化为 电子文档,并对电子文档进行人工校对纠错和格式整理,共校对3次。2.2 电子文档导入 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廷革教授等开发 的中医医案数据库,按照数据库的操作要求对医案的组成要素进行解析,并运用医案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对导入的医案进行挖掘分析。3分析结果 3.1 入选医案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 医案125例,分别来自张琪、邹云翔、朱良春、周仲瑛、颜德馨、杜雨茂、李今庸、赵绍琴、何炎燊、高辉远、丁光迪、章真如、刘弼臣、刘炳凡、姚树锦等15位现代名中医。3.2 现代名中医对肾性水肿病位的认识 125例医案中出现 病位描述总计239条次。其中:肾,77条次,占32%;脾,61条次,占26%;肺,36条次,占15%;三焦,12条次,占5%;其他,53条次,占22%。病位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脾、肺、三焦,可见这15位医家对水肿的病位总体认识与历代医家的有关阐述基本一致。3.3 现代名中医对肾性水肿病因的认识 125例医案中明确 记载病因者有55例,分析发现,病因中常见的有(部分病例病因重叠):水湿(16次,29.09%);久病正虚(13次,23.64%);寒邪(内寒)(6次,10.91%);风邪(包括风寒、风热)(6次,10.91%);瘀血(4次,7.27%);湿热(9次,16.36%);其他(6次,10.91%)。3.4 现代名中医对肾性水肿病机的认识 125例医案共涉及 病机论述278条次。可划分为本虚和标实两大类。其中本虚病机包括:阳虚病机(包括脾肾阳虚、阳虚水泛、肾阳虚损、脾阳不振等)35条次,占12.59%;阴虚病机(包括肾阴亏虚、气阴两虚、肺肾阴虚等)26条次,占9.35%;气虚病机(包括脾胃气虚、气阴两虚、肾气亏虚)21条次,占7.55%。以上3个本虚病机占总病机条次的29.50%。可见,水肿证本虚主要是脾肾阳(气)亏虚为主,阳(气)亏虚水液蒸腾气化无力,变生水湿,泛溢肌肤而成水肿之证。同时阴虚也比较常见,这可能与水肿病中常见湿热内盛证,或治疗时燥湿利水太过,损耗阴液有关。标实病机包括:湿热病机(包括湿热中阻、湿热瘀阻、脾胃湿热、湿热下注等)39条次,占14.03%;水饮痰浊病机(包括湿浊阻滞、水湿泛滥、水饮内停、湿浊中阻等)27条次,占9.71%;血瘀病机(包括湿热瘀阻、血瘀、瘀血阻水、血瘀湿阻等)20条次,占7.20%;风邪袭表/犯肺病机(包括风水相 搏、风热犯肺、风邪犯肺、风寒束表等)33条次,占11.87%。 [收稿日期]2011-09-06[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课题(编号:2007002)[作者简介]毛炜(1967-),女,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基础及 名中医经验传承研究。 现代名中医肾性水肿医案的病因病机分析 毛炜1,刘贤亮2,黎创1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肾病重点研究室,广东广州510120 2.六安市中医院肾病科,安徽六安245061 [关键词]医案;肾性水肿;中医病因病机;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7415(2012)04-0152-02 152··DOI:10.13457/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12443045.html,ki.jncm.2012.04.055

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文治疗方案

血管神经性水肿 目前给你两个建议.首先是西医的方法,可以口服扑尔敏加维生素C及钙尔奇D. 再者就选择中医的方法.因为中药的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益气固表等功效的调节,改善了局部毛细血管的生理状态,从而降低其敏感性.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健脾益气,清热饵毒中药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NK细胞活性,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因而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也有助于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具体中药分两期服用. 第1期药物配方为:药用紫草根15g,金银花15g,土茯苓15g,赤小豆15g,连翘12g,生地12g,防风9g,紫苏叶9g,白蒺藜9g,蝉蜕9g,白鲜皮9g,荆芥9g,黄芩9g,赤芍9g,甘草9g.用水煎服,每天1剂,一般连服3~5剂.肿胀消退即进入第2期治疗. 第2期(发病的第2,3周)为治疗巩固期, 药用紫草根15g,生地12g,防风9g,紫苏叶9g,白蒺藜9g,蝉蜕9g,白鲜皮9g,荆芥9g,黄芩9g,赤芍9g,甘草9g,黄芪20g,白术15g,大枣10g.水煎服,每天1剂,一般连服1O~14剂. 其中这些药物有治宜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方中紫草,生地,赤芍凉血消斑;金银花,连翘,黄芩清热解毒;赤小豆清利湿热,配以土茯苓利水下行,使壅聚之水湿得以分消;荆芥,防风,白蒺藜,蝉蜕,白鲜皮祛风发表,散热止痒;紫苏叶可解鱼蟹之毒;甘草调和诸药.药中病机,故疗效显著.第2期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为目的.治疗应益气固表为主,故方中加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大枣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气旺表实,邪不得内侵;同时配以祛风发表药,抵御风邪.其扶正祛邪有机结合,从而防止疾病复发.

药用紫草根15g,生地12g,防风9g,紫苏叶9g,白蒺藜9g,蝉蜕9g,白鲜皮9g,荆芥9g,黄芩9g,赤芍9g,甘草9g,黄芪20g,白术15g,大枣10g。水煎服,每天1剂,一般连服1O~14剂。 药用紫草根15g,生地12g,防风9g,紫苏叶9g,白蒺藜9g,蝉蜕9g,白鲜皮9g,荆芥9g,黄芩9g,赤芍9g,甘草9g,黄芪20g,白术15g,大枣10g。水煎服,每天1剂,一般连服1O~14剂。 药用紫草根15g,生地12g,防风9g,紫苏叶9g,白蒺藜9g,蝉蜕9g,白鲜皮9g,荆芥9g,黄芩9g,赤芍9g,甘草9g,黄芪20g,白术15g,大枣10g。水煎服,每天1剂,一般连服1O~14剂。 药用紫草根15g,生地12g,防风9g,紫苏叶9g,白蒺藜9g,蝉蜕9g,白鲜皮9g,荆芥9g,黄芩9g,赤芍9g,甘草9g,黄芪20g,白术15g,大枣10g。水煎服,每天1剂,一般连服1O~14剂。

泌尿生殖系统-第三节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不明原因水肿,伴有大量蛋白尿,请问肾性水肿早期常发生于 A.眼睑与颜面 B.背部 C.髋部 D.尾骶部 E.下肢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晨起眼睑、头枕部及腰骶部水肿较显著,起床后则逐渐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 2.患者男性,肾病综合征病史1年,请问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水肿 B.高血压 C.乏力、头晕 D.低蛋白血症 E.晕厥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水肿为最常见症状,且较重。晨起眼睑、头枕部及腰骶部水肿较显著,起床后则逐渐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 3.患者男性,50岁,3月来出现大量蛋白尿++++,伴有全身水肿,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入院治疗。请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环磷酰胺 C.环孢素A D.霉酚酸酯 E.苯丁酸氮芥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首选糖皮质激素。

4.某糖尿病晚期患者,并发肾病综合征,请问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不妥的是 A.合理休息避免感冒 B.适度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C.保持治疗疾病的信心 D.自我检测尿蛋白,自行增减药物 E.有水肿时注意限盐 【答案】:D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学会每天用浓缩晨尿自测尿蛋白,此为疾病活动的可靠指标。遵医嘱用药,勿行减量或停用激素,了解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5.患者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请问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是指每天尿蛋白定量大于 A.3.0g B.3.5g C.4.0g D.4.5g E.5.0g 【答案】:B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3.5g,尿沉渣常见颗粒管型及红细胞。 6.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不取决于 A.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 B.水肿出现的时间 C.药物治疗的个体敏感性 D.有无复发及感染 E.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答案】:B

下肢浮肿的病理和偏方

下肢浮肿的病理和偏方 一、双下肢浮肿最常见的病理原因有: 1、心源性浮肿:当各种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时,由于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心室,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并可使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浮肿,最早出现于踝部,最后遍及全身。这些患者通常还会出现胸闷、尿少和不能平卧等症状。 年青患者,主要应除外风心病、先心病、心肌病的可能; 2、营养不良性水肿:营养障碍时血浆白蛋白降低而出现水肿,最早出现在下肢,逐渐向上蔓延并遍及全身。浮肿前,先有营养不良、吸收障碍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出现下肢浮肿、疲乏、无力的症状。 3、其他如肾性浮肿,虽可出现下肢浮肿,但首先出现于眼睑和面部,然后波及下肢和全身。而肝性水肿除下肢浮肿外,则以腹水最为明显。可能性不大。 二、功能性下肢浮肿的原因有: 1、超重或肥胖患者,尤其是女性,易出现下肢浮肿。这里主要是指功能性浮肿,也就是无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 肥胖病人的下肢浮肿与血管滤过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有关。肥胖者皮下脂肪组织增多,可减弱对浅静脉的支撑作用,使之易于扩张,血管外压力减低;肥胖者因多不爱活动,故减少了肌肉运动对静脉血回流的协助作用,使下肢静脉压升高,组织间液积聚,出现浮肿。女性

浮肿,还与雌激素促进血管内液体向组织间隙转移的作用有关。上述情况在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后都能改善或消失。 2、女性特发性水肿 特发性水肿,特点为无明确原因可查,虽然它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弄清,但从病生理的角度上说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使细胞外液在皮下间隙有异常增多。 特发性水肿大多无严重后果,也不会有明显的进展。此病多偏爱女性,发病女姓多处于育龄期,年龄20~50岁。水肿多为轻中度,经休息、平卧后水肿可减轻。 你可做心电图、心脏B超、肝功、尿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如确无明显的病理或器质性原因存在,可考虑为特发性水肿。 治疗:对于特发性水肿,可采取限制食盐、适当休息、穿弹性袜、用醛固酮抑制剂、配合利尿药等进行治疗。良好的心境、愉快的情绪在该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每日食盐不超过5g;适当减少饮水量;争取在午间有一段平卧休息时 间等也都有助于水肿的恢复。 药物治疗:安体舒酮20mg加双氢克尿塞12.5mg(半片)日2次服,对治疗水肿有效,可间断应用,无明显副作用。 浮肿未必都是病 浮肿常是心脏病、肝病、肾病、内分泌等疾病的信号,但有些浮肿并非是疾病的表现,而是一种生理反应。

肾性水肿的护理

肾性水肿的护理 肾性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钠水潴留是肾性水肿的基本机制,其相关因素为:①肾小球超滤系数及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回吸收钠增加导致钠水潴留。②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外渗。③肾实质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钠水潴留。④肾内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致使肾排钠减少。 肾性水肿的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严重者可随患者体位的变动而移动,平卧者常见于头皮,半卧者常见于骶尾部、会阴、阴囊,甚至出现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纵隔积液,以致呼吸困难[1]。 针对以上机制和特点,我们的护理要点如下。 1注意休息 轻度水肿的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严禁剧烈活动,对眼睑、面部水肿患者枕头应稍高些,双下肢水肿者,卧床休息时应抬高双下肢30°~45°,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浮肿。严重水肿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应经常改变体位,有胸腹腔积液致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适当床上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卧床至水肿消退,慢性肾炎可视水肿的轻重及血压、尿常规的正常与否来决定患者的活动量,待病情缓解和恢复期,可室外活动,如散步,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以促进血脉流通,有利于早日康复。 2饮食护理 水钠及蛋白质的合理摄入是肾性水肿患者饮食护理的重点,不合理的饮食势必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应积极地进行饮食指导。应根据病情给予低盐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每日供给量1~1.5 g/kg体重,乳、蛋、鱼、瘦肉均可。水肿明显和高血压患者应予无盐饮食,并禁食含盐食品,如酱豆腐、咸菜、咸蛋等。症状改善后给予低盐饮食(2~3 g/d)。严重水肿者应严格控制入水量,开始利尿后可不必限制水的摄入,以防止过度脱水引起虚脱。了解患者每日从饮食中摄入的水分量,鼓励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多吃蔬菜水果等微量元素含量高的食品,给予低脂饮食,注意经常调整食物的色、香、味和种类,可适当添加糖、醋等调味品。 3皮肤护理 保持床铺整洁无皱褶,注意皮肤清洁,衣裤要柔软平整防止皮肤损伤。每日用温水擦浴,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用品,擦时注意不要用力,防止损伤皮肤,导致局部感染,擦干后易受压部位如腰骶部、臀部少量擦涂爽身粉以保持皮肤干燥。对于重度水肿有渗液者,更应保持水肿部位清洁干燥,勤更换浸湿的衣物及被褥,每2 h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angioneuroticedema)亦称急性神经血管性水肿或Quinche水肿,以发作性局限性皮肤或黏膜水肿无疼痛亦无瘙痒及皮色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普遍认为本病的发病基础是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所致,常因食物或药物过敏引起急性局限性水肿本病也可有家族遗传倾向。 简介 血管神经性水肿: 又称巨大荨麻疹。是由于血液和组织中C1酯酶抑制物水平的减低,或无活性所致。是真血管神经性水肿图片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小血管受累,组胺等介质导致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渗出液自血管进入疏松组织中形成局限性水肿,具有发作性、反复性及非凹陷性的特点,一般不痒,可单发,突然在口唇、面侧部或四肢局部出现正常皮肤颜色的肿胀或由于肿胀严重、压迫皮肤浅表的毛细血管而呈白色肿胀损害,边缘不清,局部有紧张感,一般痒感不明显,该类损害可在数天内自然消退,但可以复发生,有些病人也可出现两片以上的损害,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病人可因发生在咽峡部而造成窒息。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托普利等,都可能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 病因 1、食物或药物过敏 2、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有家族遗传倾向。 3、遗传;受刺激物如药物、食物、花粉、动物的皮屑及昆虫叮螫引起;精神压力;剧热或剧冷;由其他感染或疾病如白血病或自动免疫系统紊乱等引起。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精神及物理因素作用下中枢及周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交感神经功能减退或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不同部位的水肿与相应的自主神经节段平面有关全身性水肿大脑 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 2.过敏反应部分血管神经性水肿可能与过敏有关如食物药物或环境中某些物质均可因过敏导致血管神经性水肿。 3.遗传性因素某些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然而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最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均可因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液体过度渗出而发病任何部位的水肿通常都能经自身调节在几日内消失,药物治疗可加速水肿缓解和消退病变处可见皮下或黏膜下小血管扩张,以及血管周围疏松结缔组织水肿等。 临床表现 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居多发病前可出现周身不适寒战或发热等前驱症状。急性起病在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数天或数十天不经治疗也可完全自行缓解但发生在重要部位时可导致严重后果。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有的病例可长期不复发间歇期内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2、常发生在单个部位也可同时发生在多个部位病变多位于面部、颈部头部、上肢、真皮截面或下肢,也可发生于眼结膜视网膜、咽喉口腔、生殖器消化道及肾脏等病变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边界不清压之较硬但无指压痕,皮肤色泽及温度正常;除了感觉肿胀或热感外,一般无疼痛及发痒等感觉异常发作时间较长者局部可出现毛发脱落。发生在特殊部位还可出现特殊的严重表现,如发生于咽喉部黏膜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

水肿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使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气化、膀胱开合不利,导致体内水湿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眼帘、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水肿既是一个有独立意义的病证,又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水肿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易治、阴水难除,久则反复发作,不易速愈,甚至危及生命。 西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及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均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护。 【病因机制】 水肿的形成与风邪袭表、外感水湿、饮食不节、体虚劳伤有关。风为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博;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或衣着冷湿、汗出渍衣,使水湿内侵,脾为湿困,使其健运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嗜食辛辣肥甘,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或平素饥饱失宜,饮食失于调摄,脾运不健,生化无权,传输失司,水湿壅滞;体虚劳伤、先天禀赋不足或年高体弱;久病喘、咳痢或产后体虚,或劳倦过度、纵欲无节、生育过多等,损伤脾肾,水湿输布失常,泛溢肌肤,均可发为水肿。 水肿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因多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病机特点为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开合,水液潴留,泛滥成肿。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有阴水、阳水之分,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辩阳水与阴水阳水多为实证、热证;阴水多为虚证、寒证。凡因风、湿、热毒邪侵袭,起病急骤,病程短,水肿以上半身为甚,伴有外感症状者属阳水;有肺肾亏损所致,或羊水失治日久转化,起病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水中以下半身为甚,伴有正气亏虚表现者属阴水。 2.变病因辩外感和内伤,外感常有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内伤多由内脏亏虚、正气不足所致。外感多实,内伤多虚。外感日久不愈也可由实转虚;内伤正气不足,表卫虚弱,又易招致外感。一般而言,水肿头面为主,恶风头痛者,多属风;水肿下肢为主,纳呆身重者,多属湿;水肿而伴有咽痛溲赤者,多属热;因疮痍、猩红赤斑而至水肿者,多属疮毒。 3.辩脏腑水肿在肺、脾、肾、心之差异。若水肿较甚,咳喘较急,不能平卧者,病变部位多在肺;若水肿日久,纳食不佳,四肢无力,身重,苔腻,病变部位多在脾;若水肿反复,腰膝酸软,耳鸣眼花者,病变部位多在肾;若水肿下肢明显,心悸怔忡,胸闷烦躁,甚则不能平卧,病变部位多在心。 (二)辨证分型 1阳水 (1)风水相博 证候表现: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全身皆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

水肿护理

水肿的护理 泌尿内科陈欣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人体的组织间隙使组织肿胀,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肾炎性水肿,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从而导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出现水肿。特点:水肿常为全身性,而以眼睑、头皮等组织疏松处为著。 另一类是肾病性水肿,主要是由于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此外,部分病人因有效血容量减少,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进一步加重水肿。特点:水肿一般较严重,多从下肢开始,由于增加的细胞外液量主要潴留在组织间隙,血容量常是减少的,故可无高血压及循环淤血的表现。 肾性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肾排泄水钠 减少,导致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钠水潴留是肾性水肿的基本机制,其相关因素为: (1)肾小球超滤系数及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回吸收钠增加导致钠水潴留。

(2)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外渗。 (3)肾实质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钠水潴留。 (4)肾内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致使肾排钠减少。 肾性水肿的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严重者可随患者体位的变动而移动,平卧者常见于头皮,半卧者常见于骶尾部、会阴、阴囊,甚至出现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纵隔积液,以致呼吸困难。 针对以上机制和特点,我们的护理要点如下。 1注意休息轻度水肿的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严禁剧烈活动,对眼睑、面部水肿患者枕头应稍高些,双下肢水肿者,卧床休息时应抬高双下肢30°~45°,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浮肿。严重水肿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应经常改变体位,有胸腹腔积液致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适当床上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卧床至水肿消退,慢性肾炎可视水肿的轻重及血压、尿常规的正常与否来决定患者的活动量,待病情缓解和恢复期,可室外活动,如散步,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以促进血脉流通,有利于早日康复。 2饮食护理水钠及蛋白质的合理摄入是肾性水肿患者饮食护理的重点,不合理的饮食势必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应积极地进

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症状,血管神经性水肿治疗【专业知识】

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症状,血管神经性水肿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本病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类型,后者罕见。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两种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病原因有明显不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称昆克水肿(Quincke edema)。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常发生在有过敏素质的个体。药物、食物、粉尘、吸入物及日光、冷热等物理因素为最常见诱因。 二、发病机制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常突发于健康的人,其主要原因是补体系统的酯酶抑制物C1抑制物(C1INH)先天性缺乏,导致C1的异常活化并从C2分解出激肽(C-kinin)。该激肽可使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组织水肿。这个过程常伴有补体系统的活化,导致补体C2,C4的消耗,其血中浓度下降。C1抑制物的缺乏有2种形式:①是该抑制物完全或接近完全缺失(占60%);②是该抑制物结构及含量与正常相同,但无活性(占40%)。由于此型血管性水肿发病机制 清楚。故可通过输入含有C1抑制物的健康人血清或给予雄性激素以刺激C1抑制物的合成产生疗效。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其发病机制 与荨麻疹相似。常见的致病药物有造影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可待因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captopril)等。常见的致病食物为时鲜水果特别是草莓及鲜鱼。由日光和寒冷引起的血管性水肿其皮损往往是迟缓发作。

有一部分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患者与伴发恶性肿瘤像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Hodgkin B细胞淋巴瘤等或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前者由于体内产生抗免疫球蛋白的抗独特型抗体,引起补体系统异常活化;后者是由于患者体内有IgG1自身抗体,阻止补体系统的C1抑制物(C1INH)与C1结合,未受抑制的C1把C1抑制物降解,这两种结果都导致补体系统的酯酶抑制物C1抑制物(C1INH)获得性缺乏而发病。这类患者发病较晚,多在中年以后发病,无家族史。 组织病理:皮肤真皮水肿显著,可将真皮胶原纤维分离且向下延伸至皮下组织,真皮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在急性发作时可见真皮毛细静脉内皮细胞出现间隙,有部分肥大细胞脱颗粒。空肠黏膜受累时可见黏膜绒毛增粗呈杵状,黏膜固有层增宽,黏膜下水肿。还可伴有浆膜下水肿。在窒息所致死亡的患者,其肺内呈弥漫性水肿,但无炎症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症状体征 一、症状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最常见于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眼睑、外阴及口唇,亦可见于非疏松部位皮肤如手足肢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突发的皮肤局限性肿胀,边界不清楚。皮肤颜色正常或轻度发红或稍带苍白。触之有弹性发胀的感觉,持续时间数小时到数天而自行消退。消退后亦不留任何痕迹。风团常常不出现,自觉症状不痒或有轻度烧灼和不适感,如累及鼻黏膜、咽黏膜、口腔黏膜、喉黏膜时,可引起流涕,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大都在10岁前发病,可反复发作,甚至终生,但在中年后发作的次数减少,发病严重程度减轻。发病的年龄虽然各不相同,但在一个家庭中发病年龄几乎是相近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皮下水肿,伴有发胀、不适的感觉,没有瘙痒。常发生在面部或一侧肢体,亦可发生在外生殖器。常常单个发生,可伴发暂时性匐形状、环状或网状红斑,水肿持续1~2天自行消退。除皮肤外,黏膜亦可受累。 二、诊断 根据好发部位如眼睑、唇、舌、耳垂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突然出现的无症状性肿胀,在数小时及数天后自行消退,诊断不难。若儿童时期发病,且家族中有近半数其他成员发病,同时伴有早期出现的

中医药治疗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的中医治疗与优势 丁伟伟费德升李玉卿张雪峰张忠贤王彩萍 平湖市中医院肾内科 摘要:肾性水肿是由肾脏疾病而引起头面部、眼睑、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隶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传统辨证论治以及不少特色疗法尽现中医中药作用及优势。 关键词:肾性水肿中药治疗中医优势 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疾病而引起头面部、眼睑、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例如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等。其当属祖国医学“水肿”的范畴,中医药的历史传统而灿烂,依据中医理论治疗肾性水肿的疗效也颇具特色。 Ⅰ肾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及西医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肾性水肿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尿蛋白丢失,血清白蛋白降低后引起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从血管内向组织间质渗漏而致水肿。②肾小球滤过系数下降,肾小管回吸收钠增加(球-管失衡)而导致水肿。③肾脏疾病引起RAAS系统的激活,水钠潴留导致水肿。④肾内前列腺素(PGI2、PGE2等)产生减少,致使肾排钠减少引起水肿[1]。 西医目前对于肾性水肿的治疗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主要采取一般饮食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包括补充蛋白,限盐,限水等,以及抬高肢体末端等体位改变。药物主要依赖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等)。它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大等优点,但因为利尿剂本身的治疗副作用常常影响其临床应用,例如肾功不全患者往往伴随着嘌呤代谢障碍,尿酸增高,利尿剂使用会加重这一病情,从而加快肾功进展。利尿剂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容量和血钾下降,严重者可引起肾脏供血不足,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且还有代谢并发症如氮质血症,酸碱中毒,电解质紊乱;变态反应如皮疹,血红蛋白异常,胰腺炎, 间质性肾炎并引起急性肾衰;其他还有严重者甚至出现耳聋[2]等。长期使用更容易导致肾小管内结晶形成和梗阻性肾病,除此之外,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CRF患者(Scr>166.67umol/L)不宜使用。因此时疗效甚差[3]。 Ⅱ中医对肾性水肿的认识及治疗优势 中医古籍文献对肾性水肿曾有过不少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早则面甚,晚则脚甚”。从病因来说外因多为外邪,邪毒,内因责之于肺、脾、肾及三焦气化不利,饮食及过劳乃发病诱因。从病机而言,肾性水肿多系本虚标实的虚实夹杂之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肾为关键。主要导致气、血、水三者代谢,运输环节异常而成。气、血、水三者相辅相成,在病理状态下肺不布津,脾不运水,肾失开阖,水液代谢异常可致气滞,血瘀;气机失常也可致血瘀水停;气机阻滞,水道不畅可致气滞水肿。张介宾云:“凡水肿之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