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熬中药的讲究

熬中药的讲究

熬中药的讲究
熬中药的讲究

熬中药的讲究

中医中药在治病保健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面对大包小包的中草药,不知如何煎服为好。现就此谈一些煎服中药的知识。

要选好煎熬中药的容器。煎熬中药最好是沙锅,陶瓷瓦罐(铝制

品、搪瓷器也可用),忌用铁器。因为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在药物水煎复杂的化学应中,不会“干扰”药物的合成与分解,导致影响药效。而我们常用的铁锅容器在药物煎煮过程中,极易同中药内所含的鞣酸质、甙类等成份起反应,造成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失效,以至发生反作用,所以不宜使用。

要掌握正确的煎煮法。药物入锅后,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使药

的有效成份易煎出。放水量要注意,一般放水要高出药面少许,治水肿病的药宜少放水;小孩药要少放水,发汗药可多放水。放水要一次放足,不可中途加凉水,切不可用沸水煮药,以免药物表面蛋白质变性,而影响有效成份析出。煎中草药时,为了使药煎透,最好是加盖煎。尤其是含有挥发性成份的中草药,如薄荷、苏叶、藿香、佩兰等,更要盖好盖,并要在短时间内煎好,以减少有效成份的挥发;有些贵重药物,如人参、鹿茸等也要盖住,并要用文火细煎。煎药要掌握好火候。一般未沸前用急火,沸后用文火。如解表发汗的药,猛火煮沸3~5分即可;熟地、山萸之类补益药则宜用文火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左右。此外,绒毛类药物及散剂煎煮时宜做成布包入锅,以减少绒毛对喉的刺激。对于抓的特殊药物,先煎、后煎、冲服、包煎等,都要遵医嘱。

要掌握服用方法。中草药有“冷服”、“热服”之说,服药时间

也有讲究。解表药一般宜温服,为了达到发汗的目的;

祛寒药也宜热服;解毒药、止咳药、清热药则应冷服;

滋补药宜空腹温服,易于消化吸收,但量不宜太多;

安神药在睡前半小时,以加强药物作用;

脾胃虚弱者宜饭后服药,对胃肠有较强刺激的药物更应饭后服;

泻下药须空腹时服,而不宜于夜间服用,大便通畅后则应停药;

糖尿病人口渴时服,不拘时间;

驱虫药早晚空腹时服,利于驱虫;

口腔咽喉病人宜含药,充分发挥药物局部作用;

呕吐病宜少量多次饮药,减轻胃的负担,或先服姜汁少许,以降逆止呕;

小孩及体弱患者,药量宜少;

妇女孕期服药更要谨慎。

中药不宜用茶水和乳汁送服,因茶叶、乳汁易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作用,降低药效。

中药煎几次为宜

汤剂的煎煮次数,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 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完全符合浸出原理. 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盐类.甙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他成分一起,

也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药材内外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

即处于平衡状态时,溶出停止. 此时必须滤取药液,[在]药渣中再添加水,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的成分继续溶出. 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两次或者三次. 以白头翁汤为例,只煎一次,则90%以上的黄连.黄柏被浪费掉,而且使疗效降低.

1)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②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③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

(2)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细辛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入药即可。

②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等应后下。

(3)包煎

①花粉类药物,如粉花粉、蒲黄;细小种籽类药物,如葶苈子;药物细粉,如青黛等等均应包煎。

②对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故需包煎。

③对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等,采取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4)烊化冲入

对于一些胶类或糖类,粘性大,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入汤液中烊化服用。如若混煎,会导致药液的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溶出,胶亦受一定损失

(5)煎汤代水

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丝瓜络、灶心土、金钱草、糯稻根等先宜与水煎煮,将所得的药汁去滓后再煎他药。

(6)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7)另煎后兑入

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均可以另煎,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8)生汁兑入

如鲜生地汁、生藕节、梨汁、韭菜汁、姜汁、白茅根汁、竹沥等,不宜入煎可兑入煮好

的汤剂中服用。

(9)合药冲服

某些贵重的药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如人参粉、牛黄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全蝎粉、肉桂粉、甘遂粉等,将药末合于已煎好的煎剂中搅拌后服。

五、一副中药应该煎煮几次为好?

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分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如何煎中药

--------------------------------------------------------------------------------

-煎药器具的选用-煎药的加水量-煎药中注意的问题-煎药前的浸泡-煎煮次数-煎药温度--煎煮时间-留取药液量-服汤药方法-特殊药的煎煮-

--------------------------------------------------------------------------------

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眯。

但是,面对一包包的中药,常常使人们不知所措,为此向您介绍一些煎中药的知识。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

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

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

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煎中药方法大全

煎中药方法大全 煎中药方法大全:煎中药方法大全:一元一教你如何煎中药煎中药最好用 砂锅、砂壶或搪瓷锅,忌用铁锅。砂锅受热均匀,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而降低药效。一剂中药是由多味药物配起来的,每味药的性能各不相同,凡注明“先煎 煎中药最好用砂锅、砂壶或搪瓷锅,忌用铁锅。砂锅受热均匀,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而降低药效。一剂中药是由多味药物配起来的,每味药的性能各不相同,凡注明“先煎”者要先煎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后下”者要在药煎好以前5~10分钟放入。“包煎”者要用布袋包好再放入锅内同煎。“溶化”者则置于煎好的药液中稍加文火使其溶解。“冲服”的药是用煎好的药液送服。煎头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面1~2横指,浸泡半小时,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用大火煎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滤渣备用。煎二煎药时水量要少些,沸后再煎15~20分钟。药品质地坚实者要多煎5~10分钟。滋补药可煎煮40~60分钟。清热解表药应少煎5~10分钟。头煎和二煎药液的量,以共计一茶杯左右为宜,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中药汤剂,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具有制备简单,容易吸收等特点,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拿到一包包的中药,很多人还是会问:中药怎样煎煮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对一般中药来说,煎煮中药无非就是通过加热煎煮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里去,然后通过喝药汤达到用药的目的。 只是,整个煎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煎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最好能浸泡1~3小时,令药材变软,细胞膨胀,使煎药时更易煮出其有效成分。 二煎药的器具最好是选用砂锅。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因为铁、铜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煎煮中药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三煎药的水量加水太少,可导致药物煎煮浸出不透或容易煮干;加水太多,又会导致药液太多,服用不方便。因中药质地数量的不同,不可能规定出一个统一标准的加水量,只能说做到加水适量。一般来说,可以参考下面的加水方法: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4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2~3厘米为宜。 四煎煮的次数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一般药物最好能煎两次。煎好第一次以后,倒出药液,其药渣加水再煎一次,然后把两次煎得的药液混合起来。 五煎药的火候一般在未沸腾前采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

养鸡常用中药方剂

养鸡常用中药方剂 中药系天然药物,具有低毒、副作用小、药残少、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同时,中药来源广、疗效高、价格低,对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养鸡常用中药方剂简介如下: 1、防治球虫方 常山2500克、柴胡900克、苦参1850克、青蒿1000克、地榆炭900克、白茅根900克,加蒸馏水煎煮3次,浓缩至2800毫升;或粉碎过筛。 治疗鸡球虫病可将原液配成25.0%浓度,每15千克饲料中加入4000毫升稀释药液,拌匀,连喂8天。 预防时,在饲料中添加0.5%粉末,自由采食,连用5天。 2、防治鸡痘方 黄芪60克、党参60克、肉桂20克、槟榔60克、贯众60克、何首乌60克、山楂60克,粉碎过筛或水煎取汁,为100只鸡用量。用于防治鸡痘。 3、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方 党参30克,黄芪30克,蒲公英4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甘草(去皮)10克,蟾蜍1只(100克以上)。先将蟾蜍蜍置沙缺罐中,加水1500干克,数次煎沸后,加入其他7味中药,文火继续煎沸,放冷取汁。供100只中雏1日3次用,药液可饮用或拌料;若制成粉末拌料,用量可减至1/3~1/2。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4、防治鸡呼吸道疾病方 柴胡、荆芥、半夏、茯苓、甘草、贝母、桔梗、杏仁、玄参、赤芍、厚朴、陈皮各30克,细辛6克,制粗粉,过筛混匀。药粉加沸水焖半小时,取上清液加水适量便用,也可直接拌料。用于防治鸡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支、传喉等。 5、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方 麻黄300克、大青叶300克、石膏250克、炙半夏200克、翘200克、黄连200克、金银花200克、蒲公英150克、黄芩150克、杏仁150克、麦冬150克、桑白皮150克、菊花100克、桔梗100克、甘草50克,水煎原汁或共制粗粉。煎汁拌料,为5000只雏鸡1日用量,连用3~5天;粉末每只雏鸡每天0.5~0.6克,开水浸后拌料饲喂,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6、防治雏鸡白痢方 白术15.0克,白芍10.0克,白头翁5.0克,研细过筛,按每只雏鸡每天0.2克拌料,连用7天,用于防治雏鸡白痢。 7、鸡止泻方 苍术2份,厚朴、白术、干姜、肉桂、柴胡、白芍、龙胆草、黄芩各1份,按用药要求炮制后,制成干粉,混入适量木碳末。大鸡每次5克,小鸡2~3克,拌料每日2次,用于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鸡腹泻症。 8、防治禽霍乱方 穿心莲6份、板蓝根6份、蒲公英5份、旱莲草5份、苍术3份,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适量淀粉,压制成片,每片含生药0.45克,鸡每次3~4片,1天3次,连用3天,用于防治禽霍乱。 9、治疗鸡坏疽性皮炎方 黄芩、黄连、焦大黄、黄柏、板蓝根、茜草、车前子、神曲、甘草各等份,

如何正确煲中药

如何正确煲中药 煲中药就是简单的“3碗水煮成1碗”?非也!最近与朋友讨论起如何煲中药,才发现许多年轻的广州人,虽然一有什么“头晕身热”都会习惯地煲中药喝,但到底怎样煲中药才是正确,往往只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其实,煲中药,还真是一件有技术含量的事! 煎煮前——— ●清洗 中药材是否需清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虽然很多中药饮片看起来表面会有些灰黑,其实在出售前都经过了加工炮制,所以煎煮之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以及一些细小种子类的药材(如车前子等)被冲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骤不能浸泡中草药,但煎煮之前,却需要有个浸泡药材的过程。 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以缩短煎煮时间,但切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于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特别是在夏天,浸泡时间过长会很容易引起酸败。 煎煮中——— ●用水 传统的“3碗水煮成1碗”,其实不是个科学的标准。因为不同处方的药味多少、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如果真的有人一边煲药,一边不断把药汁倒来倒去,作为煲中药的标准,这样瞎折腾其实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药。 应以水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而不是机械地用3碗水煮药。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控制火候的意义在于,若火候过强,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时间 中药煎煮时间,应根据不同药物和疾病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楼步青说,沸腾后再用文火煲药的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如果有“大头虾”不慎煎煮时间过长,令药汤太浓,这时可以加些白开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渗透的问题。 ●复煎 许多老人家习惯于一副中药“返煎”三四次,楼步青说,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分别服用,这样未能将药效发挥至最佳。应该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同样,煎煮三遍的药液也相应地改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后——— ●立即滤取 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下降产生胶凝,难以过滤,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第1篇总论 第1章 绪论 第1节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鉴定学(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drug),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Chinese crude drugs)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大类,迄今为止,中药材的总数量已近13 000种。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decoction pieces)。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是以饮片(或药材)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中药饮片(或药材)在临床上应用的形式绝大多数是复方和中成药。据不完全统计,中药的方剂已达100 000余首,已经批准生产的中成药数量为9 300余种。由此可见,对于中药的鉴定,只有把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 中药鉴定学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分类与命名,发展历史,资源概况,采收和加工方法、贮藏方法、鉴定的依据与方法、质量标准要求、代表性中药选论。代表性中药的记载大纲主要包括下列项目:名称、药用历史、来源、生物(或矿物)学特征、产地、采收加工或制法、化学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生物鉴别、性味功能、用法用量等。 第2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中药价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而对其使用价值的评价,主要依赖

熬中药的最佳方法!在家自己熬中药,放心又省钱

熬中药的最佳方法!在家自己熬中药,放心又省钱 引导语:现在虽然西药已经很普遍的被运用,但是还是很多人对中药深信不疑。尤其对慢性病,很多人还是选择中药治疗。很多大医院都提供了中药代煎服务,殊不知为了提高煎药的效率,很多都只熬一次装袋了事,浪费了药材。在家自己熬中药,放心又省钱。 如何选择熬药的锅 1.熬中药最好的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 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3.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前的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煎煮次数 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熬药方法 1.先把药放在砂锅里面,根据药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须漫过中药(千万不要加少了,否则熬中药容易靠干)。大约泡2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天热时可以加凉水泡,天冷时用凉水要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可用温水,这样效果更好邮箱。 2.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炉子,或者蜂窝炉子上面开始熬制。在中药熬开之前用大火,熬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约20分钟。看着表,到时间后,如果药汤还是很多,可以再继续熬一会。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熬干了。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这样效果更好, 3.第二遍熬制时,可以加温水,加的水应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熬20分钟左右,熬完看看药汤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来。若药汤较多,可以再多熬一会儿。 4.有时间的话可以熬第三遍,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但是一般情况下,熬两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药力很低了,但可以熬完用药汤泡脚。 5.在倒中药时,一定要小心烫手。盛中药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锈钢的,这样中药不易与器具发生化学反应。 煎煮时间

2021年中药养鸡配方

现在很多养殖户,开始尝试用中药养鸡,不过,要想养殖成功,可不是把几味药抓在一块一加工那么简单的事!其中的讲究多了去了。 欧阳光明(2021.03.07) 首先不能猛给它们吃中药。如果把滋补效果好的中草药都放在一起,集中起来熬成一大锅给鸡喝,就像我们家里人喝的那样,味道会特别的苦,鸡根本就不喝。甚至连闻都不闻,一闻这个东西就不愿吃了。因为,鸡平日里喝的都是山泉水,即清凉又甘甜,现在换成了中草药,而且浓度超高,苦得不得了。鸡虽然没有味蕾,尝不出味道,但它们的嗅觉非常好。一闻,感觉不对,根本不喝! 有人曾经想了个办法,用强制的办法给鸡喝中草药水。也就是断了它们的水源,硬给它们吃干玉米,以为玉米含有的维生素和钙比较高,热量也很高,鸡吃多了必然烧心,烧的慌的话就要喝水,那中草药水不喝也得喝! 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样一来,由于中药量太大,浓度太高,鸡根本就消化、吸收不了,给肾脏、肝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鸡喝了中草药水后,死掉了。

既然给鸡猛吃中药会死掉,那就必须严格控制中草药的浓度。那什么样的浓度合适呢?某养殖户通过不断的给鸡分批做实验,用渐渐添加药量的方法,调配出了合适的浓度。 对中草药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要想让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反复熬制2--3遍。但是这样炖出来的中药汤对于鸡来说还不能喝,因为浓度太高,得再经过稀释处理。冬季的配比是15斤中药配15斤水;而夏天温度比较高,它的饮水量就比较大了,所以大约10斤中药配20斤清水。也就是说,冬季给鸡喝的中药汤兑水稀释的比例是1:1,夏季是1:2,这样兑出来的药汤浓度比较低。 鸡的新陈代谢很快,如此一来不容易在肝脏内形成积累,所以从药效上来说不会对鸡产生副作用,从味道上来说只有一点点的涩味,鸡很容易的就接受了,而且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中药汤。 但是要注意,最好在幼鸡长到1个月左右再给它们服用,因为这个时候,它们的肾脏、肝脏已经发育成熟,但药量上要注意,不能过,一般是1000只鸡里面配250克的中草药就可以了。 把中药磨成粉用渐渐添加药量的方法,在给鸡用的量的时候,一般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 1.苍术对山鸡软骨病、角膜软化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在鸡饲料中添加3%-5%的苍术粉,并加入适量的钙,对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炎、传染性鼻炎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中药先煎药的正确步骤

中药先煎药的正确步骤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如果买的是中草药需要先进行煎药,然后再服用,煎药也是门学问,很多人拿着中药包不知道怎样才能煎药,煎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药性的好坏,决定了治疗作用是不是更好,所以说在煎药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一些常识,首先要选择煎药器具,煎药器具不能选择金属类的。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中药鉴定学整理

中药鉴定学 名词解释: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发重要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即“保质寻新,整理提高”。 2、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3、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4、星点:是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较大,有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5、云锦花纹:是指何首乌的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异型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 6、鸡爪黄连:是指多分枝,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的黄连,习称“鸡爪黄连”。 7、过桥:是指味连根茎中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8、芦头:是指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或茎基,习称“芦头”。 9、芦碗:是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 10、艼:人参上的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习称“艼” 11、鲜地黄:是指地黄秋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鲜用者习称“鲜地黄”。 12、生地黄:将鲜地黄徐徐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13、朱砂点:是指药材断面散在的红棕色油点,如茅苍术。 14、起霜(吐脂):茅苍术断面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15、怀中抱月:是指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的松贝。 16、鹦哥嘴:天麻顶端有红棕色之深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 17、冬麻:是指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的天麻。 18、春麻:是指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的天麻。 19、发汗:是指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剌激性,或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茯苓、厚朴。 20、桂通(官桂):是指剥取栽培5~6年生幼肉桂树的干皮和粗枝皮、老树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21、企边桂:是指剥取十年生以上肉桂树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质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22、板桂:是指剥取老年肉桂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制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约一个月完全干燥,成为扁平板状。 23、绢状茸毛:是指马钱子表面密被的,呈灰棕色或灰绿色,自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的茸毛。 24、间隙腺毛:是指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 25、铁皮枫斗:是指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除去杂质,减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成弹簧状,烘干而成,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 26、铁皮石斛:是指将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干而成的药材。 27、二杠、大挺、门庄:花鹿茸的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 28、条痕色:是指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画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的颜色,称为条痕色。 选择题:

中药养鸡养出财富

1.专利版 农产品门槛低,往往新产品、新品种问世,大家都―哄而上。不过,谁要是想模仿高健养鸡,可是成心难为自己了。2012年,高健动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从购买了上海交大的发明专利――中草药养鸡。“中草药配方难弄,还是专利,产品价值就出来了,刚开始搞中草药养鸡,连年都没有成功:我专程到杭州、上海食品营养方面的专家,反复调整中草方,添加了人参、当归、黄芪等名贵中药,并调整了鸡品种。”他说。一边养,―边在当地卖,听市民提意见,不断改进配方和养殖技术。2013年,中草药鸡终于养成了,取名寿康鸡。浙江安吉县有个山坡,山下是雨水汇流的水塘,坡上桃李盎然,高健的寿康鸡天天满山坡跑。经检测,鸡肉中的脂肪降了一大半;富含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微量元素。 2.限量版 吃名贵补品长大的寿康鸡,到底卖多少钱?卖给谁?高健一直琢磨着。寿康鸡至少要一年才能出栏,养殖成本是一般土鸡的12倍。国外产品定位的报道启发了他:精品,质量绝对要好,数量不一定要多,物以稀为贵。高健决定打破常规:专卖高档阶层,每年定量养殖1万只,多一只也不养;母鸡276元/公斤,公鸡356元/公斤。“东西好不愁没有人要。对一部分消费群体来说,讲究的是消费质量和品位,就是让他们觉得寿康鸡货真价高,花高价吃,值得。” 如何让人们接受这个售价?高健有绝招:注册商标、申报专利后,高健开始跑展会,别人卖鸡,而他则带着煤气灶,带着锅,让围观人群吃鸡喝汤。炖中草药鸡的时候,只需要放盐炖煮,就十分鲜美。 2013年底,寿康鸡参加杭州新新饭店举办的美食节。高价鸡能不能销出去,饭店起初也很怀疑。高健自带厨师,办了7天,饭店就请高健带的厨师“回家”,原来生意太好了。 为打开上海市场,高健特邀“新中国第一代女厨师”胡丽妹掌勺,寿康鸡被她命名为“天下第一鸡”,轰动上海;台湾歌手黄品源为寿康鸡做广告,上海“天下食神”免费录制一档节目,全国8家电视台抢播这档节目。别人花钱做广告,寿康鸡广告不花钱。寿康鸡在上海、南京等地高端食客中打响名气,一时成为争相品尝的明星菜,客人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才能一品寿康鸡的鲜汁美味。 其实,高健的主要销售市场不在上海等大城市,而是在杭州湾地区的“全国百强县”。“像杭州的萧山、湖州的长兴等地方,消费能力强得惊人。我先占地盘,以后就能把寿康鸡打造成这些地方的老字号。” 高健积极参与各类农业展览会,到目前为止已获得了100多项各类大奖。 3.蓝筹股 每只鸡的成本200元左右,售价却高达900元,利润相当可观。除了“寿康”以外,他手上还掌握10多个品牌资源。“安吉香鸡”、“安吉土鸡”两种品牌鸡商标,中、高端品牌双管齐下,以迎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014年,高健联合安吉11个养鸡合作社,成立安吉县联谊联合家禽专业合作社,主打安吉土品牌。统一苗鸡、统一饲料、统一免疫程序,规范化管理,让安吉鸡身价倍增,从每公斤12一16元,攀升至24―64元。 现在,高健力争让寿康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

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 中药汤剂是传统中药剂型之一,因其用药是根据不同的病人或同一病人不同病程发展阶段使用不同的方药,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备受医师的推崇。但部分患者受生活条件限制无法自己煎煮中药;部分患者甚至不懂如何煎煮中药,影响疗效,造成药物浪费或产生毒副作用。但一些临床工作者因为工作比较繁忙,很少告诉患者如何煎煮中药,甚至当病人咨询如何煎煮中药时,认为这是基本常识,不当一回事,敷衍了事;很多中医院也缺乏本项工作的宣传。临床上也看到很多患者不懂煎煮中药,如所有的中药都是一个煎煮方法,甚至中药煎煮焦了加点水煮了再喝等等。一个医生辨证辨病再准确,方药用得再好,如果病人不会或不知道如何煎煮中药,如何服用中药,其疗效就大打折扣。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中医的治疗率,确保疗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有必要做好该项工作,向患者宣传正确的煎煮中药的方法。 1.中药的选用一般要选用质量有保证的药物,要到正规医院或药店去购买药材。相比某些诊所,很多医院的药材价钱较高,但其货源充足,质量有保障。患者可根据需要抓药,过期的、霉变的或假药千万不要服用。 2.器皿一般用沙锅,能用紫砂煲最好,搪瓷器皿次之,但千万不要用铁锅或铝锅等金属器皿。 3.煎前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4.用水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其实这是笼统的说法而已。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一般说来,水要浸泡过药物一指高左右即可。草药较多或第一遍煎煮时可以多放一点水,第二遍可少一些;一般第一遍用冷水,第二遍则用热水。 5.方法煎药时除按药方上指定先煎或后煎外,一般是先将单药放入药罐,然后加水至超过药面,浸泡15分钟后置火上,先用急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二煎一般只需煮沸15分钟即可。对清热解表药要用急火快煎法,一般每次煎煮10~20分钟,并趁热服用。滋补药物煎煮时间须适当延长,小火煎1~2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熬中药的方法

1,要选好煎熬中药的容器. 煎熬中药最好是沙锅,陶瓷瓦罐(铝制品,搪瓷器也可用),忌用铁器.因为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在药物水煎复杂的化学应中,不会“干扰”药物的合成与分解,导致影响药效.而我们常用的铁锅容器在药物煎煮过程中,极易同中药内所含的鞣酸质,甙类等成份起反应,造成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失效,以至发生反作用,所以不宜使用.一定不要不锈钢或铁锅熬中药.因中药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以及各类生物化学物质,尤其在加热条件下,会与不锈钢或铁发生多种化学反应,或使药物失效,甚至产生一定毒性. 2,要掌握正确的煎煮法. 药物入锅后,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使药的有效成份易煎出.放水量要注意,一般放水要高出药面少许,治水肿病的药宜少放水;小孩药要少放水,发汗药可多放水.放水要一次放足,不可中途加凉水,切不可用沸水煮药,以免药物表面蛋白质变性,而影响有效成份析出.煎中草药时,为了使药煎透,最好是加盖煎.尤其是含有挥发性成份的中草药,如薄荷,苏叶,藿香,佩兰等,更要盖好盖,并要在短时间内煎好,以减少有效成份的挥发;有些贵重药物,如人参,鹿茸等也要盖住,并要用文火细煎.煎药要掌握好火候.一般未沸前用急火,沸后用文火.如解表发汗的药,猛火煮沸3~5分即可;熟地,山萸之类补益药则宜用文火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左右.此外,绒毛类药物及散剂煎煮时宜做成布包入锅,以减少绒毛对喉的刺激.对于抓的特殊药物,先煎,后煎,冲服,包煎等,都要遵医嘱. 3,要掌握服用方法. 中草药有“冷服”,“热服”之说,服药时间也有讲究.解表药一般宜温服,为了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药也宜热服;解毒药,止咳药,清热药则应冷服;滋补药宜空腹温服,易于消化吸收,但量不宜太多;安神药在睡前半小时,以加强药物作用;脾胃虚弱者宜饭后服药,对胃肠有较强刺激的药物更应饭后服;泻下药须空腹时服,而不宜于夜间服用,大便通畅后则应停药;糖尿病人口渴时服,不拘时间;驱虫药早晚空腹时服,利于驱虫;口腔咽喉病人宜含药,充分发挥药物局部作用;呕吐病宜少量多次饮药,减轻胃的负担,或先服姜汁少许,以降逆止呕;小孩及体弱患者,药量宜少;妇女孕期服药更要谨慎.中药不宜用茶水和乳汁送服,因茶叶,乳汁易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作用,降低药效. 4,煎煮中药的要求. 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 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 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 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最后一定注意服用的时间,应当仔细询问医生,记在纸上.

中药的正确煎法

中药的正确煎法 汤剂是中药最古老也最常用的一种服法。古人对煎药的器具、火候、方法等,早就有了论述。如《医学源流论》中就说道:“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用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的方剂,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药液做成汤剂后,才能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决定作用。煎汤药的程序虽然简单,但其中包含的学问可大了,那么,怎么样煎才能有效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呢?我们先从煎药的容器说起吧。很多人都知道煎中药要用砂锅,而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做的锅,这是为什么呢? 用陶瓷砂锅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便宜,所以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是最方便实用的。如果没有砂锅和瓦罐,也可以用不锈钢、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代替。但是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发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患者服用后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加重病情。 水是煎中药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井水、自来水都可以。但加水的量就很重要,不同药剂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样的,水少了,可能不足以煎煮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而如果水多了,不但耽误时间,还会使汤液的浓度降低,同样会影响疗效,那么一剂汤药在煎制前加多少水才最好呢? 煎煮中药的水量是根据药物的性能、具体服用要求、药物的大小以及药味的多少来定的。首先,在煎药前要用冷水充分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渗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加水煎煮。加水量通常为药物的5~10倍。或者加到高出药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医生有具体的要求,应遵医嘱。 煮汤药的时候长短也会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那么一剂汤药一般要煮多长时间最好?由于药物的质地不同,煎药的方法、程序也各有不同,比如说有些药要先煎后下,有些要另煎等等,这样做起来虽然是很讲究,但比较繁琐,如果不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药物质量和它的治疗效果呢? 煎药时间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定。通常头遍煎时,应在中药煮开后再熬20分钟左右为好,二遍煎的时间可以稍微短一些。但也要视具体药物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一些解表药的煎煮时间就应该短一些,因为解表药大部分用的是植物的茎和叶的部分,质地疏松,吸水量大,所以煎的时间可以短一些。芳香类的药物象藿香、佩兰、薄荷和一些鲜用的药物,由于挥发性较大,质地柔软,久煎容易丧失过多的有效成分,所以煎煮时间也要短,通常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下,闻到药香味就可以了。而一些矿物类、贝壳类或动物类的药物,象生石膏,磁石,还有象生牡蛎、生石决明这些药,由于质地比较坚硬,就需要先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的药物同煎。另外,还有一些需要包煎的药物,比如种子类体积较小的、粉末状的、粘性的、容易烧焦的药物,或带毛刺,容易刺激嗓子或消化道的药物等,就应该用纱布包好之后再煎煮。 汤药的头煎和二煎是什么意思呢? 中药的有效成分的溶出是治病的关键,所以人们都认为中药还是煎两遍好,头一遍就叫“头煎”,第二遍叫“二煎”。这样可以使药物之间充分作用,有效成分溶出彻底,增强疗效。通常把这两次煎出的药汤混在一起服用,总量大约300~500毫升,对于服中药困难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的分服,或者是浓缩给药。但是有些药,象解表类的就不能浓缩给药,而应煎多少服多少。 煎中药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那么什么时

中草药养鸡有讲究

中草药养鸡有讲究 主持人: 在浙江省林安县的太阳镇有一座小山,叫天目山,这座小山原本是名不见经传,可是这两年却因为山下的一群鸡而出了名,这群鸡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呢? 同期:要一年以上的啊, 捉 300个鸡啊 一年以下的不要 解说: 他叫周宝贤,这些鸡啊是他养的。 同期:浙江安吉市斑竹寿星鸡研究所所长周宝贤 养了一年多了,有7、8斤了,你看它眼神很好,它的羽毛特别亮 一般的鸡你拉开肚子有一股臭味,但是我们这个鸡杀了之后,香味就出来了。 解说: 周宝贤说的臭味其实就是鸡的腥躁味,一般的活鸡,宰杀之后都会有这种味道,为了去除这味道让鸡肉变得香醇,在烹饪的时候总要放些姜、葱和佐料,可是周宝贤养的鸡,就不同了!煮的时候除了盐和水,不放任何佐料。 同期: 油花特别亮,有独特的口感,有一种香味在里面。 解说 虽然只放盐和水,炖出来的鸡却鲜嫩,香醇,鸡汤油而不腻,透明澄清,由此这鸡出了名,出了名的香,出了名的贵,300块一只呢?可订货的数量只见多不见少!这些鸡为什么会这么“吃香”呢?难道是名贵品种?差意!它们就是当地普通的土鸡,饲养方式上呢也没什么特别,山地散养,这已经是很常见的了,可就是这些普通的土鸡,经过周宝贤的调养,就身价倍增,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同期: 我的鸡在吃的上面不一样的。喝的中药,都是营养品,滋补品。 解说: 周宝贤说他养的鸡从小就喝中草药,当水喝。所以养出来的鸡才会“自来香”,有一种独特的口味。你可别小看这中药汤,这里面有十七、八味中药呢,其中有黄芪、天麻、当归、红参、白术等名贵中药。要说给鸡吃中药,也不是件新鲜事儿。不过大部分都是把中药磨成粉,然后拌在饲料里给鸡吃的,而周宝贤是把中药熬成水给鸡喝,他觉得,如果给鸡吃中药粉的话,一方面成本上比喂水要大,更重要的是,如果拌在饲料里可能会不均匀,有的鸡不一定都能吃到。 同期:但是我们熬成水了呢,鸡肯定要喝水,而且能够把中药里面的营养成分全部煮出来。 解说: 虽然方式不同,但想要达到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 同期 吃了中药能增加这个鸡本身的抵抗力,提高它肉质,增加鸡的鲜味、香味,去它的腥味。 解说: 虽说周宝贤把名贵的中草药用在鸡身上有些奢侈,但也算物有所值。因为像当归、黄芪、红参等中草药中含有多糖类的物质,这类物质对于鸡来说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者鸡长期服用了合适的中草药以后,味道变得更鲜美了,卖的价格自然比普通的土鸡要高。所以现在很多养殖户,开始尝试用中药养鸡,不过,要想养殖成功,可不是把几味药抓在一块一加工那么简单的事!其中的讲究多了去了。 同期 我03年开始搞研究,搞一批死一批,搞一批死一批,就是中药上存在问题的。 解说: 那么在中草药的使用上,周宝贤都曾经出现过哪些问题呢? 同期:

中药的正确煎服方法

中药的正确煎服方法 苏新田 中医对中药的煎、服方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服方法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效果就不一样,一种病即便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煎、服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疗效。所以,在中医辨证正确的情况下,中药该如何正确煎服则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了。下面仅就煎、服中药的正确操作规程和注意细节简单介绍如下: 一、中药的煎煮器具: 选用不锈钢锅、搪瓷锅、陶瓷锅、砂锅最好,铝合金锅、电锅也可以,一定不要用铁锅。 医院多采用中药煎煮机,它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气一次性使药物的成份充分地煎出,其煎药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同时,由于使用真空包装,药液不易霉变。便于携带。目前我院采用煎药机是国内先进的多功能自动两煎煎药机,它优点是自动完成一煎、二煎的全过程:有储药箱用以储存一煎的药液,并用流量计控制二煎加水,实现了自动两煎煎药,更加符合传统煎药方式,与家庭自煎相比提高药效30%。煎药内胆采用经过特殊处理化学性质稳定的不锈钢材质,即便在高温下也不与药物发生反应,煎出的药液质量可靠。是服用中药病人的理想选择。

二、煎药前一定要用凉水浸泡但不要冲洗。 煎药前的浸泡,不管是传统煎煮还是机煎,要求是一样的。 1.中药煎煮前应预先浸泡湿润。沸水煎煮不如凉水浸泡,因为中药多为植物或动物的干燥组织,其有效成分及治疗成分分布于干枯萎缩的细胞内。用沸水煎煮会促使动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成分产生凝固、韧化,水分不易渗入和溶出,造成有效成分不能释出,药效降低。而在煎煮前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可使中药材湿润变软,细胞膨胀,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在组织中产生渗透压,有效成分容易析出。“标准”熬药方法是:煎煮前可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使药材变软,膨胀。煎煮时随着水温增高,组织内高浓度的溶液就会向组织外扩散,保证了有效成分全部溶解在水中。 2.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一般对药、叶、茎等类药材为主的复方药剂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泡药桶加了定时器,已确保浸泡时间不低于30分钟。 3.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1)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会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又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

中药鉴定学 科属分类

中药鉴定学——来源总结 一、植物类药材 (一)菌类(4种) 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 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二)藻类(1种) 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 (三)地衣类(1种) 松萝科:松萝(地衣体)。 (四)蕨类(4种) 1.蚌壳蕨科:狗脊 2.鳞毛蕨科:棉毛贯众。 3.水龙骨科:石韦 4.海金沙科:海金沙。 (五)裸子植物(2种) 1.柏科:侧柏叶? 2.麻黄科:麻黄。 (六)被子植物(139种) 1.双子叶植物(108种)

(1)单种科(共21种) 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 商陆科:商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远志科:远志;紫草科:紫草;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车前科:车前草。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有10种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马兜铃科:细辛。 (2)含2个种的科有10科 苋科:怀牛膝、川牛膝。苋科,怀牛川牛膝 龙胆科:龙胆、秦艽。龙胆科,龙胆加秦艽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科,银柴太子参。 萝藦科:徐长卿、香加皮。萝藦科,香加徐长卿 樟科:桂枝、肉桂。樟科,桂枝加肉桂, 桑科:桑叶、桑白皮。桑科,桑白皮。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科,菟丝牵牛子, 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科,乳香加没药,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葫芦科,瓜蒌加天花粉。 (3)含3个种的科有7科 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科,蓼大青大黄何首虎杖,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十字花科,大青葶板。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科,桔梗党南参, 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木兰科,厚辛夷五味。 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香科,吴枳白黄柏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木犀科,秦皮连女贞,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科,地黄胡黄玄。 (4)含4个种的科有1科 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茄科,金花枸地骨。 (5)含5个种的科有2科 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通草。五加科:人参三七通西洋,茜草科:巴戟天、茜草、栀子、钩藤。茜草科:栀子钩茜巴。(6)含7个种的科有1科 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唇形科:藿香薄荷紫丹参,黄芩荆芥益母草。 (7)含8个种的科有1科 蔷薇科:地榆、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枇杷叶蔷薇科:榆楂苦杏木,桃仁金枇乌。

老中医解读:中药该怎么熬,才能熬出药效

老中医解读:中药该怎么熬,才能熬出药效 熬中药真的是一门学问,说难真的不难,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很轻松的熬出最好的中药。相信很多东西是我们这些平常人想问但是又不敢问的。今天我们特地请教了我们的神农中医馆馆长曹教授,让他给我们讲讲如何如法熬药、服药,药效翻倍。 首先曹教授跟我们谈起,确实现在有多数药店都提供代煎中药服务,一般花费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取到机器熬好的中药,拿到中药后可以放到冰箱里,随时取用,非常方便。但是呢,这样搞出来中药虽然效果不错,但除非实在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中药最好还是自己熬,毕竟这样搞出来的药效估计只有90%左右。因为熬药是有很多细节,代煎服务不一定给你全部都注意到,除非她真的很用心在做。 熬药的步骤: 一:买回中药,别急着就把中药洗完就拿去熬药,可以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需要先煎、后下或者一些粉末状的药材则不用浸泡。 二.第一次熬药:用大火先把中药煮开,再用文火煮20-30分钟,然后就把熬出来药导入大碗中。后下药则在第一次熬药中的最后几分钟放下药煲里面。 三.第二次熬药:在上面的药渣中加入水,用大火煮开,然后用文小火煮跟第一次熬药时同样的时间,然后熬出来的要倒入碗中。 四.把上面两次煎熬出的中药混合,混合均匀,分2次喝完。 熬药小技巧 一.我们在熬药的时候,一定要用陶瓷制的药煲,千万不能使用金属器物。毕竟基本很多中药材都是草木,而金克木,金属制的器皿是能改变中药材的药性。而土生万物,陶瓷制的药煲属土。 二.我们每次熬药的水量我们曹教授是推荐三碗水熬成一碗水,这样能保障药的药效,每一次熬药的时候,保证加水的量,千万不能边熬药边加水,这跟煲汤是同样的道理。 三.熬药的时间,指煮开后用文火慢煮的那段时间,一般是二十到三十分钟。总的来说中药熬的时间太长,反而会降低中药的药效。

中 药 养 鸡

中药养鸡 中药养鸡一、鸡白痢病1、白头翁、马齿苋、马连尾、诃子各15%;黄柏、雄黄、滑石、藿香各10%。用法:按3%的比例拌料作预防用。对病重的雏鸡,每羽配药0.5g 与少量饲料混合制成面团填喂,此法治愈率98%,预防保护率达99%。2、取白术、苍术、伏芩各等分研末,拌入饲料自食。治疗幼雏0.2--0.5 克/只,中雏0.5--1 克/只,预防量减半。大群治疗时,可把大蒜捣碎加入料中饲喂或制成1:5 的水剂滴服,有一定效果。3、火炭母250 克、鱼腥草200 克、辣蓼250 克。水煎饮服,可供500 只雏鸡,连用2-3 天。4、大蒜1 份,充分捣碎,加水4 份,制成20%大蒜液。每只雏鸡每次口服2 滴,每天3 次,连用2-3 天。 二、鸡葡萄球菌病金荞麦全草(根、茎、叶、花)制剂或根制剂。用法:预防量以0.1% 拌料,连喂3d;治疗量以0.2%拌料,连用3d—5d 三、曲霉菌病桔梗250g、蒲公英、鱼腥草、苏叶各500g(1000 只鸡用量)。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后拌料喂服,每天2 次,连喂1 周。另在饮水中配以0.1%高锰酸钾。二四、大肠杆菌病1、石榴皮、火炭母、胆酸各等分。按每鸡0.75g 口服,保护率80%以上,定期预防存活率达95.5%—98%。2、穿心莲250 克、辣蓼250 克、半边旗150 克。水煎饮服,可供500 只雏鸡,连用

3 天。3、黄连、黄芩、栀子、当归、赤芍、丹皮、木通、知母、肉桂、甘草、地榆炭按相同比例混合,粉碎为粗粉,成鸡每次1--2 克,每天两次伴料,连喂5 天。重症鸡群每天两次2--3 克,做成药丸添喂,连喂5 天。五、传染性喉气管炎1、麻黄、知母、贝母、黄连各30g,桔梗、陈皮各25g;紫苏、杏仁、百部、薄荷、桂枝各20g,甘草15g。用法:将上药水煎3 次,合并药液,加入饮水中饮用,供100 只成鸡一剂用量,每天一剂,连用3 剂,治愈率98%。2、土牛七根150 克、岗梅根150 克、鱼腥草150 克、狼毒250 克。水煎饮服,可供100 只大鸡,连用2 天。 六、肾型传支紫菀、细辛、大腹皮、龙胆草、甘草各20g,茯苓、车前子、五味子、泽泻各40g,大枣30g,研末,过筛,装布袋备用。每只每日0.5g,早、晚两次饮用;方法:将药放入搪瓷容器中加入20 倍药量的100℃开水冲沏 15min~20min,再加入适量凉水。饮前断水2h—4h,2h 内饮完,连用4 天即愈。三七、传染性法氏囊病板蓝根、紫草、茜草、甘草各50g,绿豆500g。用法:水煎,配煎液拌料喂服,或一煎拌料,二煎饮水用;对重病鸡灌服,连用3 天即可。八、鸡痘金银花、连翘各20g,薄荷、蝉蜕各15g,胡荽、柽柳各10g,煎汁500ml。用法:煎汤自由饮水或拌入当日饲料,病轻者连用3d—5d,病重者连用 5d—7d 即可控制。九、鸡支原体病辛夷、防风、薄荷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