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方案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方案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方案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采区方案设计

第十六章采区方案设计

第一节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

第二节采区设计内容

目的要求:

1、了解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

2、掌握并熟悉采区设计的内容

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

重点: 1、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

2、设计的内容

难点:

突破方法: 1、详细讲解

2、实例讲解

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

第一节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

一、采区设计的依据

1、已批准的地质报告

1)矿井开采设计

3)采区地质说明书;

3)附图。

采区设计通常分两个阶段:

(1)方案设计:确定采区主要技术特征的采区方案设计。

(2)施工设计:根据批准的方案而进行的采区单位工程巷道施工图设计。

2、采区设计的步骤

进行采区设计要认真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采区设计的具体规定。依据矿井开采设计方案进行设计。主要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2)深入现场,调查研究。(3)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4)审批方案设计。(5)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二节采区设计的内容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1)采区基本概况: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等。

(2)采区煤层及围岩:煤层的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等赋存情况及煤质,采区主要地质构造对采区设计影响情况。

(3)储量及生产能力: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采区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

(4)采区巷道布置方案设计:确定采区准备巷道布置方式。

(5)采煤方法设计:选择采区主要采煤方法和选择进行采掘工作面的开采机械装备选择设计。

(6)采区机电设计: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采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采区通风设计:进行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通风设计计算,计算采区总需风量的并进行风量分配计算。

(8)采区其他系统:煤体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采区设计图纸

采区设计所需图纸包括:地质柱状图、采区井上下对照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土、储量计算及剖面图等。

采区设计图纸主要包括:

(1)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及剖面图

(比例:1∶1000或1∶2000);

(2)采区采掘机械配备平面图

(比例:1∶1000或1∶2000);

(3)采区工作面布置图(比例:1∶50或1∶200);

(4)采区通风系统(最大、最小负压)示意图;

(5)瓦斯抽放系统图(低瓦斯矿井不要);

(6)采区管线布置图(包括防尘、洒水、灌浆管路布置等);(7)采区轨道运输系统图(比例:1∶1000或1∶2000);(8)采区供电系统图(比例:1∶1000或1∶2000);

(9)采区避灾路线图;

(10)采区车场图(比例:1∶200或1∶500);

(11)采区巷道断面图(比例:1∶50或1∶20)

(12)采区轨道交岔点图(比例:1∶50或1∶100);

(13)采区硐室布置图(比例:1∶200)。

第三节采区参数的确定

第四节采区准备方式的发展方向

目的要求:

1、掌握采区设计需要确定哪些参数

2、掌握采区各参数应如何确定

3、了解采区准备方式的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

重点: 1、采区尺寸的确定

2、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难点:采区生产能力确定

突破方法: 1、详细讲解

2、虚拟案例剖析

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

第三节采区参数的确定一、采区尺寸

(一)影响采区尺寸的因素

1、地质条件

(1)地质构造。(2)煤层及围岩稳定程度。

(3)自然发火。(4)再生顶板形成时间。

(5)煤层倾角。

2、生产技术条件

(1)区段平巷的运输设计。(2)设备搬迁。(3)采区供电。

3、经济因素

(二)采区尺寸数值

采区尺寸包括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普采工作面采区,其走向长度一般为1500~2000m。综采采区宜用单面布置,其走向长度一般不小于1000m;当双面布置时,一般不小于2000m。

二、采煤工作面长度

(一)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因素

1、煤层赋存条件。

煤层厚度;煤层倾角;围岩性质;地质构造。

2、机械装备及技术管理水平

采煤机、输送机、顶板控制、工作面通风。

3、巷道布置

(二)采煤工作面长度

综采:150~200m;普采:120~150m;炮采:80~150m;对拉工作面:200~300m;急斜煤层采用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工作面:30~60m。

三、采区煤柱尺寸

1、采区上(下)山间的煤柱宽度(沿走向):薄及中厚煤层为20m;厚煤层为20~25m。

2、上下区段平巷之间的煤柱宽度:薄及中厚煤层约为8~15m;厚煤层约为30m。

3、运输大巷一侧煤柱宽度:薄及中厚煤层约为20~30m;厚煤层约为25~50m。

4、回风大巷一侧煤柱宽度:薄及中厚煤层约为20m;厚煤层约为20~30m。

5、采区边界两个采区之间的煤柱宽度为10m。

6、断层一侧煤柱宽度根据断层落差及含水等具体情况而定:落差大且含水时留30~50m,落差较大时留10~15m;采区内落差小的断层通常不留煤柱。四、采区生产能力

是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出煤量的总和。

(一)采区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1、地质因素;

2、采煤、掘进、运输的机械化程度和通风、供电能力;

3、采区储量;

4、采区产量的稳定性。 (二)确定采区生产能力的方法

∑==n

i i

B A k k A 1021

式中:A B ——采区生产能力,万t/a ; A 0i ——第i 个采煤工作面产量,万t/a ; n ——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 k 1——采区掘进出煤系数,取1.1; k 2——工作面之间出煤影响系数, n=2时取0.95,n=3时取0.9。 1、一个采煤工作面产量

000C m Lv A ρ=

式中:L ——采煤工作面长度,m ; v 0——工作面推进度,m/a ; m ——煤层厚度或采高,m ;

ρ——煤的体积密度,t/m 3; C 0——采煤工作面采出率。 2、采区内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 (1)采区运输能力

3000

?≤K T A A n

B η

A n ——设备生产能力,t/h ;

η

——运输设备正常工作系数,取0.7~0.9;K——产量不均衡系数,取1.2~1.3;T——日出煤时间,h。

(2)采区通风能力

160

24 300

CC vS

A B

?

?

?

v——巷道内允许的最大风速,m/s;

S——巷道净断面积,m2;

C——生产1t煤需要的风量,m3/(min·t)

C1——风量备用系数。

第四节采区准备方式的发展方向

准备方式的多样化,采(盘、带)区的大型化,采区布置的单层化和全煤巷化。

一、准备方式多样化

国有重点煤矿中,主要采用采区式、盘区式和带区式准备,其产量比重分别占65%、20%和15%,分段式准备仅在个别矿井中采用。

20世纪80年代以前,除近水平煤层外,均采用采区式准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倾角12°以下煤层,推广发展倾斜长壁开采的带区式准备。

采区式准备的主要发展方向:①扩大采区尺寸及生产能力,增大采煤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②普采采区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布置,减少矿井同采采区数、生产集中化;③综采采区及单产较高的变更采区内,在区段、采区范围内发展单层化布置,减少岩石巷道及大巷联络巷,简化生产系统。

带区式准备的主要发展方向:①12°以下煤层,进一步发展各种带区式布置;

②扩大分带、带区尺寸,增加采煤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③适应不同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分别采用仰斜开采、俯斜开采、伪斜开采;④我国煤层倾角在10°~15°

的矿区很多,在井田内因地制宜得采用盘区式、带区式混合布置方式,以适应不同地质、开采技术条件。

二、采区大型化

采区大型化的含义:采(盘、带)区尺寸增大、可采储量增多、生产能力增大等。

20世纪50年代初期:采(盘)区走向长度一般不超过500~600m(双翼);20世纪70年代末,大中型矿井采区走向长度在1000m左右;20世纪80年来以来,我国开始推广带区式布置,系统大为简化与集中,效果显著。

采区参数发展方向:①新设计采区(双翼),炮采、普采区走向长度应取1500~2000m;综采采区一般在2000m以上;②大型煤层上山采区,为了达到投产快及避免煤的长距离折返运输,后上山的单翼采区呈发展趋势,走向长度1000~2000m,有的达3000m以上;③分带斜长一般在700~1500m,有的达到2000~3000m或以上;④改造合并采区,扩大采(盘)区尺寸,普采采区联合布置等;⑤采区生产能力不断加大。

三、单层化和全煤巷化

全煤巷化布置的优点:

(1)大幅度或全部取消岩石巷道,最大限度利用综掘设备,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减少辅助工作量。

(2)可减少大量联络巷道的工程量及费用。

(3)为实现运煤系统连续化创造了条件。

(4)便于实现辅助运输的机械化、连续化。

第五节采区方案设计示例

目的要求:

通过采区设计的示例,具体掌握并学会分析采区设计的内容和各参数应如何确定

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

重点: 1、方案比较法

2、技术、经济比较的内容

难点:方案比较

突破方法: 1、详细讲解

2、按例分析

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

第五节采区方案设计示例

1、采区概况

该采区位于××矿一水平右翼,东以矿井边界为界,西与七采区相邻,南以±0等高线为界,走向平均长度1230m,采区平均倾斜长560m(北+107m以上为煤层风化带),采区面积为68880m2,如图16-1所示。

采区境界m

1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采区内有m

1、m

2

两层可采煤层,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11°,东部边界

附近的煤层倾角略有变化。

2、采区内地质构造

3、煤层要素及顶底板特征

4、采区储量

5、采煤方法及采区生产能力

6、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7、方案比较

J

ⅠⅠ

第一方案采区巷道布置图

J 七采区

第二方案采区巷道布置图

J 七采区

第三方案采区巷道布置图

表16-1 采区方案技术比较

表16-2 采区方案经济比较表

表16-3 采区方案经济比较汇总表

习题:

1、编制采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2、试述采区设计步骤。

3、简述采区设计应包括的内容。

4、影响采区尺寸的因素有哪些?

5、试述采煤工作面合理长度以及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因素。

6、影响采区生产能力的方法。

7、试述确定采区生产能力的方法。

8、试述采区准备方式的发展方向。

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一、采区设计的内容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1)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2)采区所采煤层的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等赋存情况及煤质。瓦斯涌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确定依据;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情况等。水文地质: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正常及最大涌水量,邻近采区周围小煤窑涌水和积水情况等。煤层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 (4)确定采区准备方式。区段和工作面划分、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通风、供电、排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的确定。当有几个不同的采区巷道准备方案可供选择时,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5)选择采煤方法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装备。 (6)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

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8)采区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对预防水、火、瓦斯、煤尘、穿过较大断 层等地质复杂地区提出原则意见,指导编制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作业 规程编制,并在施工中加以贯彻落实。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 采煤方法、主采煤层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 机械化程度、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采区采出率和掘进 率、巷道总工程量、投产前的工程量。 (二)采区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地质柱状图、采区井上下对照图、煤层

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 1 -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 ........... - 1 - 第一节项目背景 ................................................ ................................................... ............................. - 1 - 第二节项目概况 ................................................ ................................................... ............................. - 2 - 第三节问题与建议................................................. ................................................... ......................... - 4 - 第二章、矿井建设条件 ................................................

.............................................. - 5 - 第一节概况 ................................................ ................................................... ..................................... - 5 - 第二节外部建设条件................................................. ................................................... ..................... - 7 - 第三节资源条件 ................................................ ................................................... ............................. - 9 - 第四节市场条件 ................................................ ................................................... ........................... - 17 - 第五节建设条件综合评价 ................................................ ................................................... ............ - 17 -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服务年限 ................................................ ................................ - 19 -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安全工程专业

《矿井开米》课程设计 设计指导书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年1月 说明 一、本设计为采区设计,本大纲参照一般实际采区设计,说明书编制章节的顺序,结合教学要求进行编制,仅供本次课程设计作为内容提要和说明书章节编制顺序参考用。 二、当煤层倾角为近水平时,“采区”名称可称为“盘区”或“带区”(倾斜长壁法)

刖言 一、目的 1、初步应用《矿井开采》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开采》课程的理解。 2、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老师给你们的题目。 三、设计内容 第一章米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与邻近采区关系,与地面关系、采区内煤系产状,可采层厚度等。第二节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 采区地质构造、开采煤层特征(厚度、倾角、煤质、夹石、层间距、顶底板岩石特征等)、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井上下及采区水文地质条件,上部及浅部开采情况等。 第三节米区储量 说明:本节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 米区储量计算表

第二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一节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采区生产能力根据地质条件、煤层生产能力、机械化程度和采区工作面接替关系等因素确定,当用综采时,一般为80?120万t/a ;高档时,一般为50?90万t/a ;普机时(包括高档)一般为40?75万t/a ;炮采时,一般为10?50万t/a。第二节采区服务年限 为了保证采区均衡生产,采取服务年限应在3?5年以上比较合理。 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择 一、采区上(下)山的位置、数目和用途,采区联合形式; 二、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有无煤柱护巷、数目、位置、是否设集中巷及集 中位置等); 三、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的联系方式; 四、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型式选择。 第二节采区生产系统综述 运煤、运料及徘矸、通风、行人、动力供应(包括电力和压风)排水、等系统 第三节采区回采工作面配备和生产能力验算 一、计算回米工作面产量; 二、确定采区内同时回采工作面数目;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 【篇一: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 题目: 姓名: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钱程2012年 05 月 25日 目录 前言矿井概况 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 第二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第三节井田再划分 第二章井田开拓 第一节井田开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斜井开拓 第三节立井开拓 第四节平硐开拓 第五节井筒形式分析及选择 第三章井底车场 第一节井底车场组成 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第四章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井筒数目和位置 第二节开采水平的划分 第三节大巷布置 第五章采区车场形式 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第一节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 前言矿井概况 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 煤炭资源丰富, 其煤炭储量占辽宁省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拥有国家八大煤矿之一的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是辽宁省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铁煤集团矿区属超级瓦斯

矿,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函119952593号文件, 铁法煤田煤层气储量为: 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77. 303 @108m3, 控制煤层气储量 55. 863 @ 108m3。调兵山市区约有十万人口, 目前, 市区居民和商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 除用电以外, 型煤、液化石油气仍占有较大比例, 仅少部分居民使用管道燃气。周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以燃煤为主。煤炭等传统燃料的使用对调兵山市区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燃煤烟气是该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注册,原铁煤集团成为其 控股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北部调兵山市境内。铁法能源 公司是以煤炭生产为主,集煤层气开发利用、建筑安装、机械制造加工、建材、电力等于一体,多元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本部由铁法、康平、康北三个煤田组成,累计探明工业储量22.97亿吨,截至2008年末,剩余工业储量17.68亿吨。2007年开始,铁法能源公司实施了走出去发展战略,挥师内蒙,进军山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内蒙古和山西先后通过合资合作方式争取到三块煤炭资源,累计控制煤炭资源地质储量超过了30亿吨,使集团控制的煤炭资源超过了50亿吨,为做强作久煤炭主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控股经营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辰公司一期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2008年产煤44万吨,二期600万吨扩建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之中。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是全国重点煤炭企业之一。矿区风天矸石粉飞扬污染大气 ,雨天矸石下泄冲压农田;矿区地表出现大面积沉陷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199年开始进行恢复性治理。方案确定以沉陷坑复垦为主,矸石山综合利用为辅的总布局。具体侧重防治技术,消化利用矸石为主线;侧重经济效益,抓开发利用为突破口 ;强调参与融资治理 ;各负其责落实到人。到现在共治理沉陷坑 824hm2 ,修建鱼塘 21处 ,开垦水田70hm2,新建苗圃70hm2 ,复垦旱田 667hm2,恢复住宅区1处 ,河道治理2km ,修复道路 5km ,开发建设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hm2 ,综合利用消耗矸石 133万m3,减少土壤流失4300万t,年综合经济效益达 702万元 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 煤田具有很大的面积,有的煤田面积可达几百平方公里,储量达到几百亿吨。对于这样大的煤田,如果由1座矿井来开采,显然,技术、经济上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开发煤田时,应当把划分为若干

开采方案设计

前言 华坪县焱光实业有限公司油米塘煤矿位于华坪县石龙坝乡德茂村,华坪县城100°方向,平距约12km,行政区划归石龙坝乡德茂村管辖。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 东经101°20′50″,北纬26°37′04″。 矿山有3.0公里的弹石公路与格里坪—华坪公路(310省道)连接,距华坪县城17km,距格里坪火车站45km。交通运输较为方便。 华坪县焱光实业有限公司油米塘煤矿始建于1997年1月,2002年8月投产,煤矿属于六证齐全矿井,现开采矿区范围内的C1煤层,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5300000530426,核准开采面积2.0847平方公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矿山保有资源储量:C1煤层290.34万吨。C2煤层34.9万吨。合计储量:325.24万吨。经计算可采储量为:C1煤层249.4万吨,C2煤层28.2万吨。 华坪县焱光实业有限公司油米塘煤矿,开采河东腊石沟矿区的煤层,目前生产采区为C1煤层的一采区,一个工作面生产,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相差较大,为适应国家对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搞好运输、通风、安全生产,需对C1煤层一采区进行开采设计,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因此委托我室对华坪县焱光公司油米塘煤矿进行采区开采

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云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队1970年7月提供的《华坪煤田腊石沟矿区详细勘探地质报告》。 2、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一大队2005年10月提交的《华坪县焱光公司油米塘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3、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2005年11月提交的《华坪县焱光公司油米塘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4、华坪县焱光公司油米塘煤矿通风技术改造申请。 5、设计委托书。 二、设计指导思想 (一)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规程》、《标准》; (二)在满足安全要求和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系统,减少工程量,力求做到简单实用,以降低初期投资、节约生产成本和便于管理; (三)地面工程紧凑布置,力争少占地和少占良田好地,尽量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四)采用选用适用的采掘工艺技术和装备,力争设计系统达到安全、高效、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五)系统设计尽量做到少留永久煤柱和提高矿井回采率,争取资源回收量的最大化。

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说明书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4.10.20~2012.10.26 设计成绩: 工程技术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采区巷道布置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专业:采矿工程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高级工程师 课程设计题目: 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根据大雁矿务局第三矿煤矿北二采区的地表条件、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态等资料对该采区进行模拟设计。 北二采区走向长度3000m,倾向长度1200m,倾角7°-12°,平均倾角11°,北二采区设计生产能力为5Mt/a。本设计为一矿一井一面生产。开采标高为+350-+121m。 所需仪器设备:尺子、图版等绘图工具 成果验收形式:说明书手稿、打印稿及电子版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煤炭开采设计》、 《采矿学》、《矿山机械》、《煤矿电工学》、《矿山压力极其控制》、 《采矿工程师手册》 时间 安排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工程技术学院 采区巷道布置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专业: 采矿工程 班级: 学号姓名: 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大雁第三矿煤矿北二采区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设计任务与要求 见《采区巷道布置设计》教学大纲 指导教师评语 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小组评定 评定成绩: 课程负责人:

前言 巷道是连接一个矿井地面与地下的交通要道,它担负着全矿井的运输,行人,通风等所有重大任务,是一个矿井的根本。学完《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采矿学》等课程后,我们对于巷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增加我们的感性认识,加强动手能力,紧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而进行的这次课程设计,并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生产所遇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本次设计是根据老师给我们的大雁三矿北二采区的资料为基础而进行的。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将完成以下任务:采取概况,采区巷道布置方案选择,采区生产系统,采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应该掌握采区巷道布置设计的初步方法。本次设计是在参考了《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采矿学》《煤矿安全规程》等资料设计而成,由于受水平和时间限制,本次设计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指正。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 煤矿建设毕业论文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煤矿建设毕业论文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煤矿建设毕业论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1710836.html,的支持! 1.6.1井下煤、矸石运输系统.................................................. - 28 - 1.6.2井筒及用途...................................................................... - 28 - 1.6.3提升系统.......................................................................... - 30 - 1.6.4井底车场及硐室.............................................................. - 31 - 1.7矿井的辅助生产系

统................................................................ - 33 - 1.7.1通风系统.......................................................................... - 33 - 1.7.2压风系统.......................................................................... - 34 - 1.7.3排水系统.......................................................................... - 34 - 1.7.4井下供电、照明、信号系统.......................................... - 34 - 1.8防水、防火、防沼气煤尘爆炸的安全措施........................... - 35 - 1.8.1防水措施.......................................................................... - 35 - 1.8.2防火的安全措施.............................................................. - 35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3)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对采场矿山压力影响因素的探讨 (3)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2 生产工艺过程对顶板下沉速度上的影响 (4) 2.3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4 开采深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5 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5) 3 矿山压力的各种控制措施 (5) 3.1 支架和围岩的相互关系 (5) 3.2 巷道矿压控制方法及原理 (6) 3.3 冲击地压压及其控制 (6) 4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正文 摘要:通过对采场矿山压力呈现规律的研究,总结了对采场矿山压力的6种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的影响、开采深度的影响、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影响、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采空区处理方式对采场压力产生的影响。掌握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对控制顶板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介绍了对采场矿山压力假说的探讨,提出了对软顶板、厚煤层顶板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压力控制研究 1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安全专业主干的课程的一个重要事件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得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采面矿山压力与采高控顶距的关系。直接顶下沉量应符合或接近于岩层整体移动曲线。由于L远大于S0,因此岩层移动曲线可近似于直线,控顶距为R处的顶板下沉量SR与岩层最终下沉关系值为:SR/R=S0/L,因此: SR = S0/L×R,SR=1/L×[(kp -kp’)/ (kp -1)]×m×R,令:1/L×[(kp -kp’)/ (kp -1)]=η,则S=ηmR。因此,

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公司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为提高公司各矿井水平、采区设计质量,进一步完善采矿工程设计工作,依据煤炭行业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针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对原《采矿设计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如下: 一、设计编制依据 设计编制的依据:已经批复的矿井已有相关设计和地质报告或地质说明书、《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国家、省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等。 二、设计编制资质 1、生产矿井的水平设计(含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由矿区设计院设计。矿区设计院不能满足资质要求的,经公司总工程师同意,可外委其他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2、采区设计(含防突专项设计)由各矿自行编制,特殊情况需外委设计单位设计的,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3、工作面及其它小型设计必须由各矿自行编制。 三、水平设计、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编制的内容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公司所属各矿井在编制水平延深设计的同时,编制包括瓦斯治理内容在内的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要做详细说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必须编制水平防突专项设计。各矿井所有采区必须编制采区设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必须同时编制防突专项设计。放顶煤工作面必须编制工作面设计。以上设计必须报公司批准,安全专篇由公司安监局组织审批,防突专项设计由公司一通三防部组织审批,其它设计由公司总工办组织审批。设计编制的具体内容见附件(安全专篇具体内容另行下发)。 四、设计上报要求 公司各生产矿井的水平延深设计及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采区设计、采区防突专项设计、联合布置采区新煤层首采面设计和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设计须报公司审批后方可实施。设计具体报批要求如下: 1、各矿所有上报的设计资料要依据充分,内容、图纸规范齐全,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研讨、会审后,以矿文形式上报公司。 2、报批的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含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和相关设计图纸,报公司审查的设计资料一式两份。同时将相关资料的电子版报公司总工办,由总工办转发相关职能部室审阅。 3、报送时间:采区以上大型设计在施工前(或施工图设计前)2个月、工作面设计在施工前1个月上报公司。

麦垛山煤矿矿井控制测量方案设计方案

麦垛山煤矿矿井控制测量方案设计方案 1.麦垛山煤矿概况 1.1.地理与人文概况 麦垛山井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地区,行政区划隶属灵武市宁东镇和马家滩镇管辖。该矿区交通十分便利,临近307国道、银青高速公路,距银川市约82Km,灵武市以东约70Km。井田内地形为低缓丘陵,区内地势较为平坦。麦垛山矿井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的主要供煤矿井。麦垛山矿井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的大型矿井之一,其产品用户主要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坑口点厂,煤机二甲醚和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1.2.矿井设计概况 1.2.1.煤矿全称与归属 垛山煤矿隶属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公司设计。 1.2.2.井田位置与范围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马家滩镇境内,鸳鸯湖矿区南端,井田北以杨家窖正断面(麦垛山断层)为界,南以第32勘探线(地震M12线)为界;西以于家梁断层为界,东以红柳井田西部边界(重合)为界,整个井田呈北西~南东条带状展开,井田南北长约14Km,东西宽约4.5Km,井田面积约65Km2。 1.2.3.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根据井田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条件,设计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为8.00Mt/a,矿井服务年限为102a。 1.3.矿井工程概况 1.3.1.矿井开拓布置与运输方式 矿井开拓布置与运输方式见表1-1 表1-1 矿井开拓布置与运输方式

图1-1 麦垛山(投产时)主要矿井主要示意图 1.3. 2. 开采条件 麦垛山矿井储量丰富, 但开采煤层数量大20层之多,且煤层厚度及倾角变化均较大。井田内除2号、6号、28号煤层厚度局部厚度变化较大外,其余开采煤层厚度均较小,大部分为局部或大部分可采煤层。煤层厚度及倾角变化以及压茬影响对于工作面布置均产生不利影响。煤层厚度主要影响单位时间内采煤机的割煤能力。煤层倾角主要影响采煤机的割煤速度及工作液压支架的稳定性,影像设备性能的充分发挥。 1.3.3. 井口位置 设计确定矿井主副井分场地布置,主井井口位于20勘探线井田边界附近、磁~马公路以东处,副井场地位于井田南部F10断层以西于家梁周家沟背斜2005钻孔附近。麦垛山煤矿副立井、风井及工业广场分布如图1-2。

潘一矿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潘一矿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第1章采区概况 潘一矿是淮南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1983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M t/a,经过技术改造,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4.0M t/a,矿井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3层。其中13—1煤层是矿井目前的主采煤层,平均厚度4.5米。煤层结构复杂,顶底版一般为泥岩或沙子泥岩,遇水易泥化。矿井投产以来,先后采用普通综采和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13—1煤层 。由于普通综采采高较低,13—1煤层不能一次采全高,开采效率低,难以实现高产高效,综采放顶煤开采虽然可以一次采全高,但煤炭灰分较大,不能适应煤炭市场需求,且放顶煤开采影响工作面推进进度,制约生产能力的提高,另外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空区留有余 第一节煤系及煤层 石炭、二叠系为本区煤系地层,共有可采煤层14层,总厚度为27.67m。自上而下分别为1、3、4-1、4-2、5-2、6-1、7-1、8、11-2、13-1、16-1、16-2、17-1及18煤,其中13-1煤层为本采区主要可采煤层。 第二节采取内地质构造 该采取根据地质勘探和邻近采区揭露的资料看,无较大的断层和明显的褶曲构造,对井下开采无明显的影响,构造尚属简单。 第三节煤层要素及顶底板特征 所开采的C组13-1煤层:平均厚度4.49m,煤的密度为1.34t/ m3。为较稳定煤层,无夹矸,煤质中硬,结构简单,高瓦斯。 顶底板特征见下表: 顶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 (m) 岩性特征 伪顶页岩0.15灰黑色,多植物化石,局 部赋存

直接顶粉砂岩 2 - 4粉粒砂岩,不稳定 基本顶中细砂岩 6 - 10灰-灰白色细砂岩粒,较厚 第四节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在13-1煤层中,本采区采用后退式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回采。初放期间采高为3m以内,正常回采期间为3.5-4.5m.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5m,最小控顶距2.3m,面积为13.5m2,三角煤根据情况采用炮采或丢弃方式处理。工作面总体沿走向推进。 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见下表: 工艺流程斜切进刀→打三角煤→割煤→移架→推溜→斜切 进刀 进刀方式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煤机往返一次进两刀 劳动组织采用“三八”制作业,中班检修,早、夜班生产 第2章采区及巷道布置 第1节采区形式及工作面划分 根据采区的走向长度和产量要求及采区的基本情况,将采区设计 为采取上山在后面(即井底车场一侧)的单翼开采形式。将采区五个区段,每个工作面推进长度为1500m,区段斜长为180m,护巷煤柱宽为15m。 第2节采区车场形式及采区上下山布置 根据采区的基本情况和生产需求,采区的井底车场采用立井折返式井底车场,上部和中部均采用单甩顶板绕道式车场,下部车场为顶板绕道式下部车场。井底车场设在采区东部。

煤炭开采技术论文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当今煤炭开采技术及绿色开采技术 级别2014级 专业煤炭开采技术 函授站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班级2014 姓名涛 指导教师董朝辉

2016年3月28 日 浅析当今煤炭开采技术及绿色开采技术 指导老师:董朝辉作者:涛 摘要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本论文就对煤矿开采技术作了分析并对其带来的环境影响阐述了针对性的技术。 关键词煤矿;采煤工艺;控制技术;机械化开采;绿色开采;绿色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充填开采;煤炭地下气化

目录 一、现阶段开采技术 (1) (一)、采煤方法和工艺 (2) (二)、深矿井开采技术 (2) (三)、“三下”采煤技术 (2) (四)、. 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2) (五)、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2) (六)、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3) 二、针对环境的影响所畅导的绿色开采技术 (3) (一)、煤炭绿色开采体系 (4) (二)、保水开采 (4) (三)、煤与瓦斯共采 (4) (四)、充填开采 (5) (五)、煤炭地下气化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 . (7)

矿井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矿井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一、采区设计的内容 (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1)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2)采区所采煤层的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 等赋存情况及煤质。 瓦斯涌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确定依据;煤尘爆炸 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情况等。 水文地质: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 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正常及最大涌水量,邻近采区周围小煤窑涌水和积水情况等。 煤层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 目。 (4)确定采区准备方式。区段和工作面划分、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通风、供电、排水、压气、充 填和灌浆等)的确定。当有几个不同的采区巷道准备方案可供选择 时,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5)选择采煤方法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装备。 (6)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采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8)采区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对预防水、火、瓦斯、煤尘、穿过较大断层等地质复杂地区提出原则意见,指导编制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作业 规程编制,并在施工中加以贯彻落实。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终结版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附表

前言 一、目的 1、初步应用《矿井开采》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开采》课程的理解。 2、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设计条件: 井田境界:采区倾斜长度2800m;采区走向长度1060m; 采区境界:采区倾斜长度700m;采区走向长度1060m; 8号煤层:煤层厚0.55-2.60m,平均1.39m。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地面标高+1210m~1480m;煤层埋藏稳定。(柱状图中的84煤层)煤的容重γ=1.5t/m3。煤质中硬偏软,坚固性系数f=1.0~2.5。 =20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Q大=4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正常涌水量Q 正 30m3/h。瓦斯相对涌出量q=12.5m3/d·t;煤尘有爆炸性,无自然发火倾向。84号煤为低灰-高灰、特低硫-高硫贫煤,生产能力30万吨 三、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生产能力选定为30万t/a 2、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 采区的工业储量 Z g=H×L×m× γ ………………………………………(公式1-1) 式中:Z g---- 采区工业储量,万t;H---- 采区倾斜长度,700m; L---- 采区走向长度,1060m;γ---- 煤的容重,1.50t/m3; m---- 煤层煤的厚度,为1.39米; Z g=700×1060×1.39×1.50=154.7万t (2) 设计可采储量 Z K=(Z g-p)×C ……………………………………………………(公式1-2)式中:Z 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 g---- 工业储量,万t; p---- 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 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可取75%,中厚煤层取80%,薄煤层85%。本设计条件下取80%。 P=30×2×1060×1.39×1.50+15×2×(700-30×2)×1.39×1.50=13.53万t P---- 上下两端永久煤柱损失量,左右两边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 Z K=( Z g-p)×C=(154.7-13.53)×0.8=112.94万t (3)采区服务年限 T= Z K/A×K …………………………………………………………(公式1-3)式中:T---- 采区服务年限,a; A---- 采区生产能力,30万t; Z K---- 设计可采储量,112.94万t;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比较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一、采区位置、边界及范围 石壕矿四采区位于陇海铁路以南区域,采区北部边界以陇海铁路煤柱为界,东、西及南部边界为矿井边界。该区域走向NW~SE,倾向NE,走向长1.3~2.4km,倾斜宽0.55~1.85km,面积为2.3119km2。 二、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根据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经统计:四采区可采储量为:781.5万吨。采区生产能力按6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9.3年。 三、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及比较 根据郑州设计院2011年11月编制的《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石壕煤矿南风井工程初步设计》,四采区按单翼采区进行布置,将采区上、下山巷道布置在陇海铁路南侧煤柱线内,以减少煤柱损失。 +200m水平南翼轨道运输大巷与四采区回风巷(直接与南翼回风井相连)向南延伸进入铁路以南区域后,四采区即分为上下山开采,本设计考虑先采上山部分,后采下山部分。采区上、下山巷道分别按二条考虑,即轨道上、下山和皮带上、下山。设计考虑便于回采巷道与准备巷道连接,并根据矿方实际生产经验,将采区轨道上、下山布置在煤层底板距煤层15m的岩层中或布置在煤层顶板距煤层5~10m 的大占砂岩中,作辅助提升和回风巷;皮带下山沿二1煤层顶板布置在二1煤层中,作主提升和进风巷。采区中部设置一条胶带运输大巷,布置在二1煤层底板距煤层约20m的岩层中,并通过二采区胶带下山延伸段、二采区集中运煤巷与主井底煤仓相连。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结合石壕矿四采区所处位置以及目前矿井实际生产情况,本设计筛选出三个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现分述如下:方案一(轨道下山分段,沿底布置): 设计综合考虑采区运输、通风需要、准备巷道与回采巷道的联接关系,将四采区轨道上山布置在北侧并布置在煤层底板中,皮带下山布置在南侧并布置在煤层中。 四采区下山部分分为两段施工,在+80m水平设置辅助水平,并布置一个中部水仓、泵房,四采区轨道下山上、下段均布置在北侧并布置在煤层底板中,皮带下山上、下段均布置在南侧并布置在煤层中,其连接处与胶带运输大巷之间设置一个采区缓冲煤仓。 轨道下山上段通过上部车场与-200轨道大巷相连,通过回风联络巷与四采区回巷相连。皮带下山上段的上部与四采区皮带上山连通,下部通过采区煤仓与胶带运输大巷连通;皮带下山下段亦通过采区煤仓与胶带运输大巷连通。 在四采区最下部再布置一个下部水仓、泵房。采区变电所、采区避难硐室均布置在四采区下山的上部车场附近。 方案二(轨道下山分段,沿顶布置): 四采区轨道、皮带上山布置同方案一,四采区轨道、皮带下山布置的位置也同方案一,轨道下山上、下段布置在煤层顶板距煤层5~10m的大占砂岩中。 方案三(轨道、皮带下山不分段,沿底布置): 四采区轨道、皮带上山布置同方案一,四采区下山部分不分段,采区轨道、皮带下山直通采区下部边界附近,在采区下部布置一个水仓、泵房。采区皮带下山中部通过煤仓与胶带运输大巷连通,并布置一个采区中部车场将胶带运输大巷与轨道下山连通。采区皮带下山需

矿井开采技术体系研究毕业论文

矿井开采技术体系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一般设计部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矿区概况 (1) 1.1.1矿区基本位置 (1) 1.1.2交通位置 (1) 1.1.3 地形、地势 (1) 1.1.4 气侯条件及地震资料 (2) 1.1.5 矿区经济条件 (2) 1.1.6 矿区水文情况 (2) 1.1.7 矿区人文情况 (3) 1.2井田地质特征 (3) 1.2.1 井田围 (3) 1.2.2 井田地势 (3) 1.2.3 井田勘探程度及煤系地层概述 (3) 1.2.4 井田地质构造 (7) 1.2.5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8) 1.2.6 地温特性 (8) 1.3煤层特征 (9) 1.3.1 煤层 (9) 1.3.2 可采煤层特征 (9) 1.3.3 煤质 (10) 1.3.4 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 (10) 2 井田开拓 (11) 2.1井田境界及可采储量 (11) 2.1.1井田境界 (11) 2.1.2 可采储量 (11) 2.1.3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 2.2井田开拓 (15) 2.2.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5) 2.2.2 矿井基本巷道 (20) 2.2.3 主石门运输设备选择 (28) 2.2.4 矿井提升 (30) 3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2) 3.1煤层的地质特征 (32)

3.1.1 煤层特征 (32) 3.1.2 煤质特征 (32) 3.1.3 煤层顶底板围岩性质 (32) 3.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2) 3.2.1 首采位置的确定 (32) 3.2.2 区段划分和工作面接替顺序 (33) 3.2.3 采区巷道布置 (33) 3.2.4 采区煤柱尺寸的确定 (33) 3.2.5 采区车场 (33) 3.2.6 采区主要硐室布置 (35) 3.2.7 采区生产系统 (35) 3.2.8 采区巷道掘进方法 (36) 3.3采煤方法 (36) 3.3.1采煤工艺方式 (36) 3.3.2回采巷道布置 (39) 4 矿井通风 (43) 4.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43) 4.1.1 矿井地质条件 (43) 4.1.2 矿井通风方式选择 (44) 4.1.3 矿井通风方式对比 (44) 4.1.4 通风方案比较 (48) 4.1.5 矿井通风方法 (50) 4.2采区通风 (50) 4.2.1 采区通风系统的一般要求 (50) 4.2.2 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 (51) 4.2.3工作面风流方向的选择 (52) 4.2.4 采区通风构筑物 (53) 4.2.5 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54) 4.2.6备用工作面需风量 (55) 4.3掘进通风 (55) 4.3.1 掘进通风方式 (55) 4.3.2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57) 4.3.3 掘进通风设备选择 (59) 4.4矿井所需风量 (62) 4.4.1 矿井风量计算 (62) 4.4.2 矿井风量分配 (64) 4.4.3 风速验算 (65) 4.5矿井通风阻力 (65) 4.5.1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原则 (65) 4.5.2 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 (65)

露天开采方案设计

露天开采方案设计 一、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含矿岩石为致密坚硬,不易风化的磁铁石英岩,稳固性能好。矿体围岩及夹石主要为角闪片岩、绿泥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等,其未经风化的新鲜岩石皆属致密坚硬的岩石,稳固性能好。上述各类岩石硬度为(10~12)度,极限抗压强度均大于1000kg/cm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可定为第二类块状岩石。据其地形、地貌,区内多形成陡坡、峭壁,且区内无大的断裂构造,矿体厚度大,连续性较好。故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矿石及围岩机械物理性质见表1。 二、方案设计 (一)露天开采境界圈定 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的确定:设计参考类似矿山的资料并参考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最终边坡高度、开采工艺后确定露天采场的最终边坡角按50°设计。 开采深度的确定:开采深度主要参考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矿体的勘探程度和圈定的矿量多少后确定。由于矿山勘探程度低,所以圈定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圈定122b、333级矿体,本次圈定的矿量在15左右年的开采矿量范围内。经计算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为5t/t(4.1m3/m3)。 经圈定后确定矿山3线至1线最低开采水平为1920m水平,0线至2线最低开采水平为l980m。4线最低开采水平为2000m水平。 采矿阶段高度为5m,到最终露天开采境界时二个采矿阶段并段,最终阶段高度为10m,安全平台宽度为5m,阶段坡面角为70°;最高采矿水平2120m阶段,最低采矿水平为1920m阶段,最高剥岩水平为2190m阶段,露天边坡最大高度为230m。 (二)开拓运输方式 据《设计委托书》要求,矿山生产规模为60万t/a,年采剥总量为95万t。露天开采矿石量1335.4007万t,按矿石回收率95%,贫化率5%,计算可采出矿石1335.4007万t。按生产规模60万/a计算,矿山服务年限为23年。其中稳产期22年,每年生产矿石60万t,减产期1年,年生产矿石15.4万t。 根据矿山目前的现有条件,矿山可采用的开拓方式有两种:公路开拓运输方式和平硐溜井与公路联合开拓运输方式。

3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1 煤层地质特征 3.1.1 煤层赋存情况 采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一1煤。二1煤厚0~9.38m之间,平均厚度为2.70m。煤层倾角平均17°,煤层赋存稳定。一1煤厚0~4.41m之间,平均厚度为2.46m,煤层倾角与二1煤相近,煤层结构简单。 3.1.2 煤质与地质情况 1、煤质分析 采区内一 1 煤为中灰、低挥发分、高硫分、低磷分、高热值、中等软化温度灰、呈小块状及碎粒状的贫煤。二1煤为中灰、低挥发分、特低硫、低磷分、特高热值、较高软化温度灰、粉状贫煤。煤的抗碎强度特低,可磨性指数属易磨煤,CO2反应性较弱,高热稳定性,结渣性中等。 2、煤层顶底板 ①二1煤:煤层直接顶以中-细粒结构的大占砂岩为主,煤层底板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局部含夹矸。 ②一1煤:煤层直接顶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砂质泥岩、泥岩和石灰岩为主,煤层位稳定,结构简单,偶含1~2层夹矸。 3、水文地质 本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尚属简单,主要充水因素有:二1顶板砂岩和断层破碎带裂隙淋水、一1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和大气降水。全井田的正常涌水量465.46m3/h,最大涌水量为805.25m3/h。 3.1.2 煤层瓦斯、自燃、发火特征 ①一 1 煤层只有一个孔取到瓦斯样,瓦斯资料没有或较少,勘探报告没有评 述。二 1 煤层瓦斯含量0.093~17.391 m3/t2daf,平均5.354 m3/t2daf。 ②本区二 1煤火焰长度为5mm,加岩粉量为10%,二 1 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 一 1 煤未做煤尘爆炸性试验,根据邻区郜城井田试验结果:加岩粉50~55%,火 焰长度达25~30mm,一 1 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 ③一 1煤自燃倾向等级属不自燃-易自燃,二 1 煤属不易自燃。 3.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2.1采区及首采区划分 根据矿井煤层及地质分布,本井田设计单水平开采,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其中二1煤上下山各一采区,一1煤上下各一采区。矿井首采区位于二1煤上山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