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职官

古代职官是古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职官制度基本上以中央政权为核心,通过设

立各级职官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以下是对古代职官的介绍。

古代职官可以分为两大类:文官和武官。文官主要负责管理国家的行政、财政等事务,而武官则负责军队的组织、训练和指挥。

文官系统中最高的官职通常是宰相,他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

制定政策、领导各级官员等。在中国古代,宰相的地位非常崇高,通常是

皇帝的亲信和重要顾问。另外,还有其他高级文官职位,如尚书、大理寺

卿等。

在中央政权下,各个地区会设立一些地方官员,例如州官、府官等。

他们负责管理地方政务,执行中央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地方官员一般由

朝廷任命,大多数是文官。

除了中央政权和地方政府,古代社会还存在一些专门的官职。例如,

刑部官员负责管理司法事务,监察官员负责监督官员的行为,考试官员负

责主持科举考试等。这些官员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维护

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在古代社会中,武官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武官负责军队的组织、指挥

和训练,保卫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武官职位的等级有所不同,从最高

级别的将军、都督,到普通士兵、卒伍。武官一般是由皇帝或高级文官任命,他们不仅需要熟悉军事战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手腕和领导能力。

在古代社会中,职官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官员通过管理政务、制定政策,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他们也是政

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代表政府与百姓相互沟通、交流。职官制度

还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晋升途径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

性和创造力。

然而,古代职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官僚主义的弊端,一些官员贪污腐败、懒散无为,失去了为民众谋福利的初衷。另一方面,

职官制度的等级森严,使得社会阶层固化,限制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古代职官制度是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推动了国

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又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通过对古代职官制度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机制,以及官员在其中所扮演的

角色。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在古代中国,科举是一种选拨官员的制度,而科举考试的官职对于官 员的身份和地位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科举官职及其分类,以及它们 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举官职分为两类,分别是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中央官职是指在朝 廷中服职的官员,地方官职则是指在地方政府中服职的官员。 首先是中央官职。其中最高级别的官职是九品中正(九品以上均为贵族),九品中正是指名列九品官员之首的中央官员。其下分别是八品、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和一品。一品官员是最高级别的中央 官员,除了一品官员外,其他官员的级别又可以按照等级分为正品、副品、从品、宣品和散品。 九品中正及九品以下的官员,主要负责各种行政事务和管理工作。他 们可以担任朝廷的重要官职,如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而一品官员则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通常担任重要的决策职位和 监察职位。如宰相,辅助皇帝处理朝政,掌握政权;都察院大学士,负责 对朝廷及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三公等。 除了中央官职,古代中国还设有地方官职。地方官职主要是负责具体 的地方行政管理和治安维护。根据不同的地方行政级别,地方官职可以分 为府、州、县、乡等不同级别。府级官员一般由京官担任,具有较高的地 位和权力。而地方官员则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晋升。 科举考试对于官职的选拔至关重要。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不 同的等级科举考试,才能晋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官职。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包括经义考试和策论考试。经义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识 记能力,而策论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对时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考生通过 多次科举考试的选拔,最终可以晋升到不同的官职。 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官职不仅决定了 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还决定了他们在朝廷和地方政府中的权力和责任。高 级官员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大的权力,可以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而低级官员则主要负责具体的行政工作和管理任务。 此外,担任官职的官员还可以享受一系列特权和优待。他们可以享受 朝廷提供的俸禄,可以居住在官员专用的官邸中,还可以使用官员专属的 车辆和随从。这些特权让官员在社会地位上与普通百姓有着明显的差异。 总之,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举 考试通过选拔人才的方式,让优秀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并为他们提供了 一种晋升到高级官职的途径。官职的等级和地位决定了官员在官场和社会 中的地位和权力,也决定了他们享受的特权和待遇。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高考文化常识之古代职官 国家机关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①“三省” a.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改为“内史省”。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 b.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c.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②“六部”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a.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b.户部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

中国古代官职名

1、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 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 (市)长兼省(市)军区司令员。 2、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 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 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 辖市市长。 3、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 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 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或丞相。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国务院总理。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记录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古代官职人的称谓高中语文高三语文高三复习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官职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参见“太师”条。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后职能扩大,其官署为尚书省。隋代始设尚书省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已经不同。如《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在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如《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安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两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如《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官至参知政事。如《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汉人只有清末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如《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章京”,满语“官员”的音译,即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俗称“小军机”。参见“军机大臣”条。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古代文化常识连载之五: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连载之五:职官 阅读天地 0508 1815 职官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谈几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等。 一中央官制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知的例子。《荀子·王霸》说相是"百官之长",所以《战国策·齐策》说:"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楚国最高的长官称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和其他各国不同。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禀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尊,权力却逐渐缩小。例如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势就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1],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但到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自秦以至于清,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直未曾停止,大体而言,是向着皇权兴而相权弱的方向发展,台阁、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都是皇帝为了限制相权、削弱相权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总的做法是先让一些地位低下的小官吏充当皇帝的秘书,然后逐渐令其权力加大,直至把原来宰相架空,成为实际上的宰相,这时便又会对皇权形成威胁,皇帝便再设一机构,让另一些地位低下的小官吏充当其秘书……一来一往的循环之中,相权便日渐微弱,而皇权日渐加强了。 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台说的,后世逐渐称为尚书省[3],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魏文帝鉴于东汉尚书台的权势太大,把它改为外围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以中书监、令为首长的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南北朝时皇帝鉴于中书省权势日大,又设置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这样,就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4],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唐代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以后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唐高宗以后左右仆射不再参决大政。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轻易授人,常用他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掌宰相之职,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简称为"同平章事",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枢密院类似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长是枢密使、副使。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讲解:官职典制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讲解:官职典制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禅让”是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点拨《礼记·礼运》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传说尧年老时,咨询部落酋长的意见,推举舜为继承人。舜经受住了考验,摄位行政。“禅”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出让帝位。这种制度被后世的儒家称为“禅让”。 2.“兄终弟及”指兄长死了,弟弟接替,是古代长期沿用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 点拨“兄终弟及”为商代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商代前期王位的继承,传弟和传子两法并用。由于这种制度经常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的争位斗争,商末逐渐取消,而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兄终弟及仍偶尔出现于后世。 3.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点拨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 4.“封建”,即“封邦建国”,是古代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中国几千年一直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 点拨“分封制”是商朝时期开始推行的制度。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但仍分封“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吴楚七国之乱后,分封制名存实亡。 5.我国古代用以封赐大臣的爵位共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一直沿用到清代。(√) 点拨古代的一种爵位制度,始于周代,又称“五等爵”。《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6.“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点拨“举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察举制始于汉文帝,成熟于汉武帝,后成为定制。其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文学、秀才(东汉改称茂才)、孝廉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 7.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点拨应是“自上而下”。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聘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精编)

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一、官职的变动 1、授予、提升官职类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 中。” 辟:①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皇帝推荐,任以官职。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爵或爵位。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郎中。 进:⑴推荐。如“臣进西门豹。”⑵出来做官。如“是进亦忧。”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更选将官。” 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封功臣皆为列侯。” 当:任,充当。如“当侍东宫。” 点:指派。如“可汗大点兵。”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起用,出任,做官。 拜:任命、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以官职。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擢:在原官的基础上提拔。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简、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察:考察和推举。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授:授予官职。如“故授洹水尉。”(但“责授”指降级授予官职。) 陟:升迁,指官吏

的升迁和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升官。 服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2、调动官职类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再迁为太史令。” 转、徙、调:调动官职。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 官辄积年不徙。” 改:改任官职。如“改盐铁判官。”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移:特指调任。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3、降职、免职类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戍:有罪人被押送到边远地 方去驻防。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出:①京官外调。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②由家居而出任官。 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 绌:通“黜”,废弃,贬退。如“屈平既绌。” 左迁:降职(贬官)。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迁:流放,放逐。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夺:削除,罢免。 罢、免:罢除、停职。 革:革除。如“革职查办。” 废:黜废,罢官。 去:被调离。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解甲:罢官(因古代官印上方的印纽常做成龟形,称“龟纽”,故有其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 教学目标: 1、积累并掌握古代基本文化常识; 2、本节课重点掌握古代授官称谓相关内容; 3、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古代授官称谓常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高考大纲对“古代文化常识”考点的要求,并了解其所包含的主要种类。由此引入本节课重点内容——古代官职的授予及称谓。 二、介绍“官名” 1、分类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2、中央官职 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 “六部”隋代开始,中央政府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首长为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为员外郎。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各部门职责见ppt) 3、地方官职 (1)州、郡、道、路、府、省 “州”为行政区划,历代数目不同,上古说九州,汉时十三州,三国十八州,唐三百多州。大洲又称”府”。汉时,州设刺史,又改称州牧,为军政最高长官;宋代州的长官为“知州”,都由朝臣担任。 “郡”,行政区域名,秦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隋唐时改郡为州,郡长官为郡守,汉时称太守,后来作为知府或刺史的别称。 “道”,唐代始设的行政单位,略相当于汉代的州;宋时改”道“为”路“,清回复为”道”,属省管,比州,府大。 唐代“府”隶属于“道”,宋隶属于“路”。省本事中央官署名,指中书省,后来成为行政区名。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 (2)职官 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又叫车右、陪乘。 曹: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 刺史:汉分全国为十三州,布置刺史一人,掌管郡守、县令之权,与秦御史监郡相似,也称州政牧后成为掌一州大权的长官。 国子监:官署名,掌管五品以上官僚子弟,或称国学或称太学,设祭酒一人,司业二人。 将军:武官名。先秦以卿统率军队,故卿亦称将军。 郎:帝王侍卫官的通称。执掌护卫配从,是皇帝的近臣。有议郎、中郎、郎中、外郎、侍郎等各种名称。 御史:先秦为在君主左右掌文书档案,记录等事的官。秦汉以后开始有弹劾纠察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典制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典制 一:地方官职、武官官职 (一)地方官职 【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又称总制。正统六年(1441)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地方总督多因戍边或镇压人民而设,以所辖地区军务为主。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康熙六年(1667)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但江南省(后分为安徽、江苏两省)、陕西省(后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和湖广省(后分为湖南、湖北两省)设有两布政使。两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一般省里设有三司,即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第三个负责指挥军事,很少参与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 【按察使】官名。宋仿唐初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内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动 (1)授官 ①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③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④拜授予官职: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⑤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⑥除任命,授职: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⑦授授予官职: 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寶鲁传》) ⑧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⑨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⑩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 (2)免官 ①罢免去、解除官职: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②黜 废掉官职: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③免 罢免: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④夺削除: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升官 ①升升官: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②擢在原官上提拔: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③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 书》) ④迁一般指提升: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⑤陟进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⑥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⑦拜按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降官 ①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②贬降职: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③放驱逐,流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古代职官和教育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职官、教育科举 (一)古代官职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令尹】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尹】 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中央官职 1.【三公九卿】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设立始于秦朝。因为是中央最高官职,权力很大,所以在东汉初期,开国皇帝刘秀限制三公的权力,大权独揽,三公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建立,三公和九卿的权力逐渐被替代和分割。到了隋统一后,三公九卿制让位于三省六部制。【三公】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三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官职

官职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词因革损益,情况复杂。我们不可能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及几个重要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文职官制。 (一)中央官制 (1)政府机构部门的划分大致是从西周开始的,西周分管政务的官主要有六个,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2)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情况不同。秦设丞相(管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合称为“三公”。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是辅佐封建君主管理国政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其职责是辅助帝王、总揽国政、统率群僚,被视为“百官之长”。 (3)汉朝沿袭秦制,东汉时设太尉、司徒、司空,称“三公”。 (4)隋代开始设“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叫宰相。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六部的职掌大致如下: 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升降等。 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钱粮、财政等。 ③礼部:掌典礼、祭祀、科举、学校等。 ④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全国军政。 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 各部的长官称为尚书,副长官称为侍郎,如韩愈官至吏部侍郎。部下设司,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如柳宗元被贬官永州之前即为礼部员外郎。(二)地方官制 地方官制的设置与建构,是随着地方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变化的。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也叫“家”。 秦朝郡的长官称郡守;汉朝郡的长官称太守;隋唐州的长官称刺史;宋代州官为知州;清代省级行政长官叫巡抚,又叫抚军。

文化常识—官职

1.补充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提升;提拔) ,拔。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转,调,徙,补,改。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兼,领,署,权。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贬,谪,出,左迁,罢,免,黜,废。 第五类:其它。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 2.补充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 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 祁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 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其他常见词:掾(yuàn) :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有关的官员。 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 ,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 官。 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 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局级官员。 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9,游击:掌管军队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11,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 长。 12,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 治秘书。 13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14,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 事) ,司徒(掌管政事) ,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 时最高的官。 15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16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17,郎中:官名。 18,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19,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20,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21,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 1、科举 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 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殿试(廷试)

闱) 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 常在秋季八 月三年一 次,乡试 后第二年 春三月 三年一次,会试 后。初为五月,后 定在四月二十一 日 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 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 主考者省提督、学政、 知县 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 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 外,主考八股文 和试帖诗 同左同左策问 录取后获 称号、等级、 授官生员(或称庠生, 俗称秀才),考 中秀才后才叫 “进学”,进学 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 名称经魁, 第一名称解 (jiè)元, 第二名至第 十名称亚 元),举人 可任知县、 教职、学官。 贡士,第 一名叫会 元。 统称进士。第一 甲,赐进士及第, 前三名叫状元、榜 眼、探花。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若干 名)。第三甲,赐 同进士出身(若干 名)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之一——古代官职 姓名:班级: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 ;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 ..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或选拔任以官职..如:延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除: ;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 ..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 ;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 ..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 ..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或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 ..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 ;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 ;一般指 ..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 ..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 ..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 ..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 ..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 ..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 ..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 ..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 ..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 ..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 ..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 ..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辞职退休的词语 乞骸骨: ..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锦:古代职官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锦:古代职官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马。”【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 ”,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 ”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 …拜为上卿。”【大将)先秦、西汉时是将的最高称号。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

六部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 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等事; 兵部,管军事; 刑部,管司法刑狱;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任免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

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变动用词 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此外,还有:

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

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 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制。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厚实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2.六部。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3.地方官职。 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二、常见的官名释义 1.皇帝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2.太上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