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实践

禄丰县勤丰镇马官营小学杨永平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

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作文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读”与“写”完全脱离。其实,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的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该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帮助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至关重要。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

一、过好字、词、句关,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生阅读课文,是通过字、词、句来理解内容,同时又学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从阅读讲,抓字、词、句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是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作文讲,阅读课中抓字、词、句教学,又是在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为字、词、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一定的字、词、句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的重现这种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字、词、句时要联系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字、词、句毛病,及时地加以点明。在教学中,对字的音、形、义;词的引申义、比喻义、近义词、多义词;句子的深刻涵义、关键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以及句子的主从关系都要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同时,抓运用,多进行模仿练习。另外,还要通过摘录优词、佳句、成语、谚语和古诗词来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

二、策略多样,激发兴趣

在备课时充分把握课文的写作特点,读写训练时巧妙合理而有侧重地将这一内容安排进去,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写作特点的注意和兴趣。

策略1、课前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平时教学中,运用得较保守。老师们总是把读后感变成课后感,老师进行全批详改。如此一来,对学生而言是个负担,他们不愿写;对老师批改而言也是—种负担。我们完全可以把写读后感更灵活地布置成课前学习作业,随意地让学生自由写感受和想法。老师用划览的方式阅读,重在留意文中的“思”。写课前读后感,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亦有摸清学情,以学定教的帮助。这种策略适用于易使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导入新课,也可以让生成的矛盾思想贯穿教学过程,顺学而导,最后达成对文字本真的认识。

策略2、课中批注

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种学习工作的能力。此时读是在理解、

策略3:锤炼小标题

写提纲也是一个阅读训练要点,拟小标题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小标题既要紧扣课文内容,又要推敲用语的表现力。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拟的小标题被大家欣赏,所以在用字上煞费苦心,讨论时都据理力争,这种场面我们戏称为“竞标”。

策略4:仿写

仿写就如书法中的临摹,是学生写作的良好开端。所谓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能水到渠成,实现真正创新的目的。仿写有两个层次:

1、从仿起步——模仿阶段

学习例如学习了《美丽的南沙群岛》后,可以“小花坛真美”为总述句,用“总起→举例→小结”的形式写一段话。如《庐山的云雾》第二、第三段都是总分结构,学完后,我让学生仿写其中的一段,如“蓝天上的白云真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眼前的白云,刚刚还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条凶猛无比的巨龙在天空中翻腾。明明是一匹在奔驰的北方烈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只凶恶的老鹰在空中盘旋……”

2、从仿到创——创新阶段

如果说低年级的模仿是读写结合的基点的话,那么,中高年级就应该把“创新”作为读写结合的支点。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读写结合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读写结合的创造,主要是指内容的创造,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也指形式上的创新。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形式,有推理故事、新闻写作、课本剧、童话、探险故事,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广泛的想象、练笔空间。如学习《黄河象》细致入微的推想过程,学生们重新猜想了黄河象落水的故事。

策略5:续写

课文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如《一个苹果》中有这样一句话:“防炮洞里格外沉静”,可让学生置身其中,写出不同的战士内心的激动。有的结尾余意未尽,留有想象续写空间,如《半截蜡烛》,可续写德国军官走后母子三人的故事。

策略6:改写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同时,又具有含蓄、跳跃的特点。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改写。例如,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情深谊厚。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他们在黄鹤楼

上怎么想的会说些什么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跃然纸上。读写结合应该结合得确切自然,不能牵强。如果能坚持进行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训练,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策略7:扩写

可以扩写故事情节,也可以扩写某处一带而过的细节。

策略8:缩写

对教材中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提炼,抓住主要内容缩写,利于加深理解,又提高了阅读速度和概括表达能力。

策略9:心得笔记、读后感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作手法

精读课文就是对写作例文“细嚼慢咽”,从中体会写作手法,然后通过生动的仿写,达到独立创作的功效。如教学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神情的词句去体会父亲的内心活动;抓住作者描写时间的句子,去体会父亲挖废墟的艰辛和父亲心中坚定的信念及浓浓的父爱;通过对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的感悟,去体会父亲的坚强和伟大的爱。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描写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来体现这一写作方法。课后再让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写一写人,练一次笔,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再如《落花生》一课,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许地山从落花生与苹果、石榴的特点进行对比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谈谈,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然后选择一种熟悉的事物写写。这样练习,可以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相关知识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去。

西汉着名的辞赋学家杨雄曾云“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上述几个例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既培养了阅读能力,积累了语言,注重读写结合。又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并锻炼了习作能力。

四、博览群书、积累素材、观察生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多么形象的比喻!要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荡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介绍一些科普文章、文学作品、从体裁上可以让他们去读诗歌、散文、童话、小说;也可以走出去,了解祖国的东西南北、都市乡村、平原高山;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祖国各地》去获取知识。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让他们观察小玩具、小摆设、小动物,让他们写小台灯、小猫、小狗、的外形,再加上想象和联想,赋予它们人的动作、语言、情感;深入地观察人与人互相问好时的谈吐,向人致谢时的行动、语言、走路时的姿态,吵架时的表情,生气时的样子,大笑、小笑、微笑时各是什么神态。这样通过日积月累,手头的各种素材增多了,写起来就会感到“有米下锅”,写作能力的提高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五、在“读”与“写”之间铺路搭桥

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阅读,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素材,并不等于就会写作了。还必须通过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仿写这些方式反复的模仿,让学生掌握“照葫芦画瓢”的本领,然后发挥创造力,从“形似”到“神似”,便会成功的。

总之,我们要注意引导从阅读教学中、生活中涉取营养,借助学到的手段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去,通过运用反过来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阅读,又有利于作文,读和写的能力便会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规范,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听、说、读、写能力对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对这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生活。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而实现的。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就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听觉,强化“听”的训练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说:一般情况下听与说总是互相伴随,这就决定了听力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而必须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因此,课堂上我结合他的方法进行听力训练。 1、听后复述。首先找诗歌、词赋、寓言故事、抒情散文进行范读(语言精练生动,内容深刻是加强学生听话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训练的最佳文选)。学生不能记笔记,听完后站起来复述听后内容,要求意思完整,不改变原文中心。这项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好习惯。众所周知,耳朵是我们感知事物或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全面的感觉器官.正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眼睛的感知范围不如耳朵广.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耳朵的功能服务于大脑,从

而更多更广地汲取材料,充实情感,满足思维.因此,要求语文老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教学习惯。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课堂内容要丰富,方式要多样化。一旦教师的语言有了感染力、号召力,就能引起学生主动进行听讲,从而激发学生听话兴趣,慢慢地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就能得到养. 2、听话改错。教师在读语音材料时,有意但不做任何暗示地读错字词,让学生指出并改正,或者教师在说话时,有意说一些病句让孩子们纠正,这样训练很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对语言错误的感受能力。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的特点,我尽量通过比一比的形式,看谁能找出老师最多的错处,抓住孩子们的爱表现自己的心理,使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都得表现的机会,是他们有一种帮助老师纠正错误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孩子们专心聆听的好习惯。 二、培养说话能力,规范“说” 说话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培养的训练活动。特别是当今工作节奏高效化、生活内容社交化、科技发展高速化,小学生毕业后具备高素质的说话能力有助于步入社会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交往需要。同时说话训练也有助于青少年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培养。 1、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和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小学生学习说话,先要敢于说,然后才能说得好。于是我在教学中,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多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回答,说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最新文档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那么当今小学生读写现状如何?怎样才能让学生愿读、乐写、善写呢? 一、学生读写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读写分离、机械练写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读写分离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仍把写作课和阅读课当做两种独立课型来定位,认为二者间是互不干涉。要么就是老师有一定的读写训练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过分强调形式,学了写景的文章,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景;学了写人的文章,就要求学生仿写人物。在指导时忽略了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写”的体会,换言之,就是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表达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训练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整体与全局意识。 (二)只读不写、光说不写 教学中的只读不写忽略了从“读”到“写”中间还应存在一个严重的环节,那就是表达方法的习得。而光说不写则让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片断性的跳跃上,而无法系统地连成整体,无法形成规范的、符合逻辑的书面表达。(三)没有找准文章读写结合点 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时,教师没有选择适合的教学时机,没有很好地挖掘和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教研活动中也较注重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且往往局限于对文本教法的研究,较少从学生学的角度,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角度去加以研究。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一)广博课外阅读,服务读写结合 《课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确保学生达成这个阅读总量,就要多读

书、读好书。读书的方式多样:既可以在课前、课内、课外阅读,也可以利用音像阅读、网络阅读;既可以是阅读名家名作,又可以是柔美古诗文、科普读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既可以校内个人阅读,也可以在家中亲子阅读。至于读物推荐,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推荐读物,还可以结合历史或时事推荐读物等等。 (二)积极感悟生活,丰盛写作素材 作文的源泉来自通俗生活的点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情绪的储备达到了相对丰盛的程度,其习作的内容就能填塞真情实感,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个性。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认识生活时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善观察、引导学生善感悟、培养学生善思考,善积累,无疑是为“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重组阅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着力点 我们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内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而读写能力的训练应该是有序列的,有章法的。 所以教师要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打破以往语文学习将“读”与“写”独立训练的传统;其次要有全局意识,通读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各个年段教材的读写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立每学期的写作重点、难点以后,再以单元为单位,根据单元主题的内容、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训练的要求确立单元的读写结合训练目标,再结合单元读写训练目标找准每课的读写结合点。总之,尝试在例外的主题中找到读写结合点,通过研读教材,重组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读写主题,使读写训练更有内容可抓,更有方法可学,更有蓝本可仿。这样,读写结合的有用落实才能事半功倍。 (四)读写结合的基本形式 (2)仿写迁移。仿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仿内容,二是仿形式。以范文引路,指导从仿写学习写作,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多见而有用的形式。但是,仿写是引导学生掌握范文中语言和写作方法,但不能让学生作文能力只停留于模仿的阶段,仿写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所以缺乏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所以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这样,就必须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相互沟通,绿水长流。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作文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读”与“写”完全脱离。其实,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的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该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帮助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至关重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 1.从词句入手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该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是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水》这一课时,我觉得“从头顶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共24页】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一、语文教改的实验历程从1951 年开始,丁有宽老师先后在26个教学班进行了八轮教改实验,经历了初试,再试,验证,深究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以“记叙文为主体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法“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近半个世纪,丁老师的语文教改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历程。这个历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1年春到1963年秋;第二个时期,从1963年秋到现在。 (一)“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实验(1951年—1962年)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1951年秋到1958年春),试验课题是“生动讲读,有机结合,教书育人”。教学主要把语文课和班级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指导作文教学。 2、第二阶段(从1960年到1963年),进行“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试验。丁老师写《坚持文道统一,培养读写能力》、《浅谈咬文嚼字教学》、《怎样指导课外阅读》等教学论文阐明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

(二)“以记叙文为主,读写结合,培养读写能力”的实验(1963年秋至今)这个时期分为五个阶段: 1、初试阶段:(从1963年秋至1968年),丁老师在这阶段总结了6条经验: 第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第二,从篇着眼,从句入手; 第三,打好基础,从“有法”到“无法”; 第四,从仿到作,从放到收; 第五,从述到作,从说到写; 第六,因材施教,典型引路。 2、再试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秋),丁老师提出“读书、观察、作文三结合”和“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课题,在教法上,每教一段、一篇或一组课文,就引导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撰写赞扬好人好事的宣传稿。这次试验的着力点在指导学生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和有法,使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上,丁老师提出“寻美作文,练文炼人”的主张。 3、验证阶段(从1981年秋至1983年春)。提出“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写、自改的能力”的实验课题。在 三、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这里的“写” ,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明确训练目的。 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有的行文流畅,似流水淙淙;有的奔放豪迈,似热血沸腾;有的语言优美,宛若置身人间仙境;有的语言朴实,似娓娓道来,但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可以说,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运用文本?我认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读写结合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 (1)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诗人杜甫曾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以说,他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读与写密不可分,读可促写,读是写的前提。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给写以更多的启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点进行设计读写结合点,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第四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各部分变成了美丽的宇宙,想象丰富奇特,同时又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读来颇有气势。因此我将这段中的排比句确定为本段的读写结合点,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讨论,谈体会。接着采用师生配乐合作读的方式,男生读“他的”,女生读“变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说出运用了排比句式、并且每个句子句式相似的特点,从而明白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之后我出示了“你的____ ,变成了___ ,为我们_____ 。你的_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为我们_____ 。”,引导 学生进行小练笔,有许多学生写得不错,如“你的爱,变成了美丽的宇宙,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家园。你的身体,变成了美丽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你的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为我们指引方向。你的奉献,变成了无私的爱,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样学生就更好地理解了盘古的奉献精神,而且还能够运用排比句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而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2)以写促读,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写不仅需要懂得怎么写,还要解决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的过程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以写促读,使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训练动活中受益,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如《北京的春节》一课,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如在描写除夕一段时,开头第一句便点明了“除夕真热闹”,接下来便如家常般地写出了春节的热闹,从声音、色彩、味道等方面来写,可以说是调动了作者全身的感官来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北京的春节习俗,还感受到家家户户都是这么热闹,感受到那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领悟到其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 在教学这段时,为了更好地深入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也调动起自己的各种感官,写一写你是如何过除夕的。学生动笔写作,真实地写下自己的“除夕之旅” 。仔细看同学们的习作,不难发现,学生运用了许多比喻句来写除夕的热闹,同时又加上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反思

读写结合教学随笔 宁陕小学沈洁 一、应把握好写的时机 阅读课中的小练笔安排的时机是否合理,从小处来说直接关系到小练笔这个环节的质量,关系到学生能否练好,从大处来讲,会影响上课的节奏和整堂课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注意读与写的自然转换,要让学生在体验到某种情感,或产生共鸣,真正让学生心有所动时进行练笔,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练写的内容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材的选文都是经典之作,语言风格多种多样,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但面对那么多随处可见的训练点,千万不能读一段练一段,读一篇练一篇,随意而为。我们需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年度、文本、单元练习的角度统筹安排,精挑细选,有层次的引导学生通过迁移运用,使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的功能扎根于自己的语言宝库,习得句、段、篇的构思范式。低年级的教学,需更多关注一些描绘形象、比喻恰当、比拟形象、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不仅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还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遣词造句能力。中高年级的教学,则需关注段的训练,紧扣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有典型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进行练写。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仿写,这样循序渐进,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呈上升之势。 三、练写时间要安排充足 课标指出: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走进文本,充分的读,表现在写中也一样,要使文章中心在练笔中得到深化,,感情在练笔中得到升华,学生表达能力在练笔中得到提高,就必须保证练笔的时间,让学生从容练写。 四、重视写的评价 当学生写完读写练笔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及时交流,做出准确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激励与启发,以优化练笔的效果,我们应重点根据文本特点,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学利与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学利与法 发表时间:2017-09-26T17:02:53.86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4期作者:赵海霞[导读] 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一中学841000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再通过写作教学从而训练其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让学生大量阅读关于四季的记叙类文章,学生就会不自主地形成关于四季的记叙方法和表达语句,再让其以“家乡的春天”为主题写作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条件反射地将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春天的典型用语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特征在写作中反映出来。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法 1.以读促写、以写引读。 以读促写就是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就是要多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而且要做到读的遍数多,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阅读优秀作品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习理解内容,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选材、组材,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遣词造句,从而给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写引读就是学生要在实践中勤写勤练,这样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阅读得还不够,此时教师推荐相关文章给学生,由此让写为读引路,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学生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学习作者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选择身边一种或几种熟悉的植物去观察、记录,然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外形到内在来描写这种植物,以读促写。 在训练学生写作“我的故乡”主题作文时,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故乡》、《故乡的云》等,让学生以写引读,在读中寻求写作方法和锻炼写作技巧。 2.挖掘课本教材,在阅读中思考、创作。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委员会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充分发掘课本教材内容。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发掘课文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创作。 例如,在《狼和鹿》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让同学们思考生态平衡的问题,考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用新的例子来诠释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以“鸟和虫”为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写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这不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还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 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对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4.强化读写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读写结合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仿写和随笔写作。缩写就是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浓缩,以简短的篇幅完整地表达出作者文章的主旨。缩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体例、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题材进行写作。仿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结构组织能力。 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描写角度从上而下,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庐山云雾的形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仿写训练。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抛出一个话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进行写作练习。随笔练习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认真学习课文后,即兴以自己家乡的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将读和写分离,要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大量阅读,勤写勤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学生读了好多文章仍写不好作文,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读和写的关系,将这两个环节人为得分开了,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正确地加以引导。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谈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即多读,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颂。但应该强调一点,这样的阅读不是指机械的“死读”。阅读课文或别的优秀文章,主要是学习理解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阅读,要使学生懂得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谴词造句。故而,读文章时要仔细认真,勤思多想,最好的方法是联系自己的实际对照阅读:文章拿到手,自己先想一想:这种题目是什么体裁的文章?中心词是什么?有什么限制?让我写应从何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作者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自己先前的想法与这篇文章相比有哪些差异等等。通过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指导学生阅读,最初阶段应放在课内,通过教师有目的的问题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怎样练习。当然,课外也应该适当地指导,因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往往为求知欲所支配,为浓厚的兴趣所驱使,他们还可以运用自己课内学到的方法自己尝试,因此,效果往往更显著。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应克服“偏食”,即只读某一类作品的现象,克服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地啃大本书的现象。 以读促写还要多做笔记,灵活运用。教师指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力争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到好文章,要让学生致力于理解、消化,将一些对自己作文有用的材料摘录下来,归类整理,经常翻阅,学习作者的立意方法、写作方法,单一反三,灵活运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使之变成自己的阅读储备,进而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其次是勤写勤练,以写引读 广泛阅读,可以给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中勤写勤练,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发现读中的不足并为读引路。我们很难想象有不经勤学苦练的神枪手,不下水的游泳冠军。写作也是如此,只有经常动笔,反复运用,不断探索,才 ne逐步解决各种困难,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从不会到会,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多写多练,对十处在写作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首先是多进行写作的各种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如果字、词、句、段等的基本功尚且不牢,成篇的文章怎么写得好呢?第二,多练成篇的作文。日前,国内有各种流派的作文序列化训练模式,但总的一点是肯定的,练习成篇的文章应根据各阶段的教材重点训练项目和学生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不能一味贪多、囫囵吞枣。在练习内容上,也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后再练习写简单的文章,不必强调特色;高年级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有序、有物。练习方式力求多样,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为读引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而仿写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可分为全仿和点仿。 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桂林山水》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全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又如学习《三味书屋》后,可安排学生以{我的卧室》和《我的小房间》、《我们的教室》等为愿进行仿写。要求按空间顺序描写和介绍,并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这样,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 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局部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应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说,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哪些该仿。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例如有些课文中的片断,或是属总起分述段,或是属分述总结段,或是空间叙述请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仿写时,同时告诉学生这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如要训练学生用总分方式结构段的写法,其规律是;①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②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如;在《鸟的天堂》这课中描写大榕树的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孙老师抓住这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的写作方法来进行点仿训练。 所以,我认为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的方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就一定能提高语文成绩,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黔江区中塘小学)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初探 ◇ 彭 彪 语文教研 2011.NO8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法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法 发表时间:2016-11-17T13:25:08.0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7期作者:郭玉杰[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 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朱村小学262200 读写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在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笔者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及体会: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好处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地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再通过写作教学从而训练其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让学生大量阅读关于四季的记叙类文章,学生就会不自主地形成关于四季的记叙方法和表达语句;再让其以“家乡的春天”为主题写作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条件反射地将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春天的典型用语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特征在写作中反映出来。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 1.以读促写,以写引读。 以读促写就是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就是要多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而且要做到读的遍数多,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阅读优秀作品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习理解内容,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选材、组材,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遣词造句,从而给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写引读就是学生要在实践中勤写勤练,这样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阅读得还不够,此时教师可推荐相关文章给学生,由此让写为读引路,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学生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学习作者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选择身边一种或几种熟悉的植物去观察、记录,然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外形到内在来描写这种植物,以读促写。 在训练学生写作“我的故乡”主题作文时,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故乡》、《故乡的云》等,让学生以写引读,在读中寻求写作方法和锻炼写作技巧。 2.挖掘课本教材,在阅读中思考、创作。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委员会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充分发掘课本教材内容。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掘课文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创作。 例如,在《狼和鹿》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让同学们思考生态平衡的问题,考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用新的例子来诠释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以“鸟和虫”为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写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这样不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还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 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对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4.强化读写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读写结合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仿写和随笔写作。缩写就是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浓缩,以简短的篇幅完整地表达出作者文章的主旨。缩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体例、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题材进行写作。仿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能力。 例如,在《庐山的云雾》一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描写角度从上而下,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庐山云雾的形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进行仿写训练。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抛出一个话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进行写作练习。随笔练习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后,即兴以自己家乡的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将读和写分离,要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_1000003787710111

浅谈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冯强松(广宗县东召中心小学,河北广宗054600)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 语文学科的过程中,要学会阅读和写作等基本的素养。而小学语 文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好的阅读技巧,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才能为他们在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个教学过程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此阶段养成爱写、想写、乐写的优良习惯,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他们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而要让小学生有一个好的写作基础,就必须要让他们有一个 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读与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读写联系的教学,要做到读与写地渗透,读与写相结合。读与写的结合是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 能力的,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就成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当然这也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正在探索的问题。笔者现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几条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借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内涵就是要在“读中学写”“读后练写”。这说明读是写的基础,大量的阅读对于写作来说很重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写好文章来说很关键。因为写作的根在阅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去领悟好的写作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教材都是中华民族中最经典、最优秀的、最值得朗诵的文章。教师如能从教材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去领悟其中的真谛,让学生领略作者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解决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到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和写作方法的,以及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的,让学生真正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情感,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理解教材,掌握课文内容,并且还对作者如何布局,如何运用语言和写作方法来展开自己的情感。学生学会了写作方法,自然也会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去运用。 二、以单元为块,进行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的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的,每个单元体验的主题 是不同的。可能每一单元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会有所差异,在积 累方面、读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在对学生的读写训练的形式上会有差异。但是,一个单元中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其内容却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所以,教师在安排的每个单元的读写练习时,一定要有效地运用各个单元的这些训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想说就说,要说就给机会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凭借教材,以阅读为基础,把握课文的文路,理解内容,领会课文中那些写作方法。等到在单元训练中教师让写类似的文章时,他们就能很轻松地按照写作写出自己的习作。可见,以单元为块,训练学生的读写结合,是一种很好 的训练方式。 54 ◎ 三、选准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 任何知识都不光只是在课堂上摄取的,虽然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作 文训练,进行几次单元的写作练习,但只有这个显然是不够的。教师 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每篇课文中蕴含的读写资源。因为,课本 中所选的课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都蕴藏着丰富的读写资源,只要教 师把握好时机,选准读写的结合点,经常性地去鼓励学生进行类似的 练习,比如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扩写、插补写等形式各异的且具有创新性质的练习,就一定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培养和 锻炼,进而达到在读写结合中创新教育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进行仿写练习时,要注意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中年级的学生来时是适合的。所以教师在教低、中年级的学生练习写 作时要注意细心地引导、耐心地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否则,学生在以后将出现怕写作文的现象。 四、拓宽阅读面,进行读写练习 尽管小学语文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毕竟篇数有限,学 生从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阅读面是狭窄的。这样就从某种程度上 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和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不 仅仅是教好课本中的课文的阅读,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其阅读量。 郭沫若先生主张“多读名著”,其原因是名著里的内容丰富、深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儿童作品可以称为是作文的典范,因为 这些文章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很有创意。诗歌、寓言、漫画 等这些作品里面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元素,对触发学生的灵性有很 大的益处。每当学生阅读完,都会受到启迪,在构思上、语言上会有 所感悟、有所熏陶。 五、鼓励学生日记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 去丰富自己的见闻、见识,感悟自己,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积 累习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写一手好 文章,就应对周围的事物、周围的环境养成观察的习惯,去对生活中 一草一木、景物、天气、人物进行观察,去感受生活百味,然后把所 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从而积累素材。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相辅,整体推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 综合的语文素养,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及提升学生的人生品味都有极大的益处。 可见,学生只有经过大量地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设计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最怕作文。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好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篇文章。 为此,我校语文组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4、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同名333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同名333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规范,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听、说、读、写能力对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对这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生活。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而实现的。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就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听觉,强化“听”的训练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说:一般情况下听与说总是互相伴随,这就决定了听力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而必须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因此,课堂上我结合他的方法进行听力训练。 1、听后复述。首先找诗歌、词赋、寓言故事、抒情散文进行范读(语言精练生动,内容深刻是加强学生听话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训练的最佳文选)。学生不能记笔记,听完后站起来复述听后内容,要求意思完整,不改变原文中心。这项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好习惯。众所周知,耳朵是我们感知事物或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全面的感觉器官.正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眼睛的感知范围不如耳朵广.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耳朵的功能服务于大脑,

从而更多更广地汲取材料,充实情感,满足思维.因此,要求语文老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教学习惯。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课堂内容要丰富,方式要多样化。一旦教师的语言有了感染力、号召力,就能引起学生主动进行听讲,从而激发学生听话兴趣,慢慢地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就能得到养. 2、听话改错。教师在读语音材料时,有意但不做任何暗示地读错字词,让学生指出并改正,或者教师在说话时,有意说一些病句让孩子们纠正,这样训练很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对语言错误的感受能力。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的特点,我尽量通过比一比的形式,看谁能找出老师最多的错处,抓住孩子们的爱表现自己的心理,使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都得表现的机会,是他们有一种帮助老师纠正错误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孩子们专心聆听的好习惯。 二、培养说话能力,规范“说” 说话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培养的训练活动。特别是当今工作节奏高效化、生活内容社交化、科技发展高速化,小学生毕业后具备高素质的说话能力有助于步入社会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交往需要。同时说话训练也有助于青少年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培养。 1、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和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小学生学习说话,先要敢于说,然后才能说得好。于是我在教学中,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多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回答,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