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业园区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实践

工业园区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实践

工业园区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实践
工业园区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实践

第二章 工业园区理论及概念辨析

第一节国内外工业园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一、国外工业园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一)国外工业园区发展理论

1.产业区及新产业区理论

产业区理论是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的,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890)中将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现象,叫作“产业区”。马歇尔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和动力机制,他强调通过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引起的外部性导致整个产业平均成本下降,他将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经济规模,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这种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马歇尔的最大贡献是重点强调了产业区内产业集群特性,发现了产业集群带来的“新鲜的产业空气”。遗憾的是,以外部经济性为基础的产业区理论由于缺少严格的数理表达方法,而被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所忽略,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胡佛将聚集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产业区理论才再次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而此时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学园、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加拿大的“北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园区的成功也为产业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验场地。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人类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在传统的工业化地区遭受世界经济危机打击出现衰退的时候,在意大利东北部经济却呈现增长势头。这些地区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结构以新兴手工业为主,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企业之间由于互相信任使有稳定协作关系的网络十分发达。由于这个地区有数量众多的工业小区,且每个都有与马歇尔产业区类似的特征,又由于这些地区为新兴产业区,故又被称为新产业区。1977年,意大利社会学家Bagnasco首次对新产业区现象进行了研究,随后意大利另一学者Bacat-tini于1978年明确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定义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围绕新产业区这个概念,许多学者进行了扩展分析与验证,后来新产业区概念从欧美引入到发展中国家,但之后对新产业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园区上,使得科学园区的概念得到了广泛深入的讨论[7]。随着科学园区基本概念的建立,研究方式也随之由经验观察向规范化研究发展。对新产业区的研究,至今仍然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前沿。

不论是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还是新产业区的新特点,这都是工业园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产业区及新产业区理论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理论。

2.韦伯的聚集经济理论

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韦伯在1909年著作《区位原论》中,花了相当的笔墨来说明产业集聚。韦伯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判明各个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作用的大小。在他的纯理论探讨中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他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运费)与劳动成本(工资),而实际上对区位起作用的位置因素则包括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在集聚因素中,韦伯又探讨了特殊集聚因素和一般集聚因素,特殊集聚因素诸如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藏,工业会集聚于交通枢纽,或吸引到煤矿的周围。但是,韦伯认为这些特殊集聚因素不具有理论研究的一般性,因此他重视研究影响工业集聚的一般因素。在他看来,一个工厂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能给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成本。集聚之所以能给工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例如,有专门的机器修理与制造厂可以为各个工厂提供服务,有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向各厂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各厂享有购买原料方面的便利,有公用设施和道路便利等,这些都有助于工厂生产成本的节约[8]。

3.克鲁格曼的产业集聚理论

1991年以来,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聚集和产业集群的论文和著作。在《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1992)中,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简明而有效的的模型,即关于中心—外围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克鲁格曼力图说明区域或地理在要素配置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模型中,处于中心或核心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是农业地区,这种模型的形成及其效率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制造业的聚集程度。可以说,克鲁格曼是继马歇尔之后第一位主流经济学家开始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对产业聚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的学者。同年,克鲁格曼还出版了一本研究聚集经济的著作即《地理与贸易》,该书中克鲁格曼提到“一些非常不象高技术部门与高技术部门并没有区别,从经济上讲,米兰的时装业和128号公路没有实质的区别”,这也大大拓展了产业集聚的范畴。1995年,克鲁格曼出版了《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一书,该书既是他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又是对他的产业集群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尤其是建立了关于聚集经济的新的模型。1999年,克鲁格曼和另外两位学者合作,出版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相当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的形成因素,并完全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和分析产业的集群和经济的聚集这些现象[8]。

克鲁格曼把经济学与地理学较好的进行了融合,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先河,产业集群理论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理论,这个理论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核心理论。

4.技术创新理论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发展过程。他认为生产过程是把原料和动力结合在一起的过程,生产新的产品或者用新的方法生产旧产品则是改变原料和动力结合的过程。当新的结合过程不是陆续出现而是

突然发生的时候,才可称为经济发展。这种新的结合过程或生产方法,熊彼特称为创新或创造性反应,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9]。

迈克尔·波特(1985)把集群和创新联系在一起,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指出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竞争潜在压力和持续比较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反过来,这些创新活动又导致新企业和新型企业活动的出现;集群还有利于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并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9]。波特提出了关于国家竞争力的著名的钻石体系,而且指出这个理论很容易应用到城市地区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因此他的产业集群也适合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研究。他说“钻石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集群式分布,呈现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系。”关于产业集群的扩展,“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于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合。在产业集群中,有竞争力的产业提升另一个产业是正常趋势。它的扩展方向是由产业集群内部普及到全国。”[10],波特的产业集群的承载体就是产业园区。

工业园区通过引进研究设施,增加服务和支撑工业,集聚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并组建新公司,使他们开始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循环往复,创新能力可以不断地提升。

5.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是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创业者提供资金、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产品推广、企业管理、法律顾问、会计等方面服务的非盈利性机构,实际名称有“孵化基地”、“创业中心”、“创业园”等多种。孵化器是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也是一种把技术推向市场的方式,但不是要把技术成果出售,而是要让技术成果以公司的形式体现在产品中,让公司的产品打开销路,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孵化器理论认为,新创办的中小型企业往往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其存活率普遍不高,需要通过有组织地、适时地供给其“孵化”期所需的“营养”条件,提高存活率,同时孵化出的企业由于同出“一窝”,具有亲情,容易进行交流合作、信息共享和相互支持,从而获得迅速成长,并促使企业大量繁衍[11]。

图2-1 孵化器作用示意图

工业园区是以高科技的劳动和大量研究与开发活动的集聚为特征,工业园区是孵化器的最佳选址。工业园区中包含有为新生企业提供的孵化空间,这些孵化器设施与成熟

公司或新建分厂的永久性设施不同,它们一般提供固定期限的孵化场所,租金较低,以减少新公司的破产率。可见,工业园区是孵化器的最佳区位,工业园区有了孵化器功能,成为企业成长的苗床,这就会为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国外城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理论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和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ocois Perroux)于1955年最先提出的,其思想基础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理论。它强调投资在推动性工业(极)中,通过与其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而导致全面的工业增长。其基本含义是: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推动性工业所诱导的增长发源于推动性工业所在的地理中心,这种地理中心称为增长中心。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更多的是以抽象的经济空间为出发点,这种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关系为内容的,但忽视了增长的地理空间的变化。1966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重新系统分析了经济空间的概念,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由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称地域结构关系,着重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指出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影响:“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2]。

增长极理论是解释工业园区空间分布的一种最强的理论,工业园区在城市空间中不可能均匀分布,而是在有利的一系列条件下产生发展,成为城市的经济增长中心。工业园区即属于这种增长中心;通过累积因果过程,工业园区可以吸引到更好的人才,更多的资金,工业园区企业之间的大量联系和所诱导的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原料流、信息流的基础上的,从而又使工业园区获得更快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增长极可能是一个工业园区,也可能是多个工业园区组团。

2.核心—边缘扩散理论

核心—边缘扩散理论就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一种理论,是由美国规划学家弗里德曼于1966年在其《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弗里德曼将一定空间地域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的,但又是通过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实现的。核心区积聚或扩散生产要素,引导或支配边缘区,谋求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为了最大化边际效益,对有限资源要素重新进行空间配置。他还认为,核心区之所以能对边缘区施加影响,除了核心区的原有创新活动比较活跃,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外,还具有使边缘区服从或依附的权威或权利。边缘区在发展过程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区域的核心,广大乡村地区是核心地区的腹地,是边缘区。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核心与边缘的界限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区域的空间关系不断调整,最终达到区域的空间一体化[12]。

在核心—边缘扩散理论中,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也遵循着由城市核心区向城市边缘

区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布局也是动态的,并逐渐趋于合理化。

3.城市圈层结构理论

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要素在中心城市的聚集是最基本的前提。古典经济学认为由距离所产生的成本—效益的空间差异,导致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化。新古典经济学派则将地方性市场、非贸易用途的中间产品供给与技术溢出作为产业聚集的空间机制,这对经济的空间聚集作出了一个静态的解释,但忽略了部分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的内生与外生条件。为了修补这一明显的缺陷,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收益递增引入产业空间聚集的解释,认为内生于企业的产品规模递增效益与贸易成本是导致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空间聚集的两种核心经济力量。

企业由于对规模利益的追求而选择集中生产,并在生产与消费交互作用下达到生产规模的增大;而对较高交易成本与区域贸易壁垒的规避又诱使更多的企业相互聚集在一起,从而导致企业集中生产—聚集效益增加。而更多企业的聚集的良性发展,最终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规模的扩大。城市规模扩大后又产生了不良后果,如所谓的“城市病”(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出现了聚集的不经济,部分产业因此失去竞争力而不得不向外迁移。在扩散的过程中,城市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重新获得规模聚集效益,聚集到一定规模再一次向外扩散,城市的发展就是在多次的聚集—扩散的循环中不断壮大。在产业布局上出现了核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周围地区以工业为主的差异;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外部圈层的圈层式结构[13]。

4.工业微观空间组织布局理论

在世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其区位也在不断的调整。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工业过分集中在中心城区带来的各种城市病,想方设法将中心城区工业向郊区迁移。工业郊区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空间形态:即依托城市发展轴线开辟的“工业走廊”和依托新城或卫星城形成的工业园区。事实上,在实践中一个城市往往同时具有两种工业布局模式。同时,西方国家在城市郊区出现了许多精心规划的工业园,构成郊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Yeates(1990)根据工业企业在城市中的区位与工业微观空间组织的差异,以及制造业空间净收益与可达性之间的关系,将城市工业布局分为市中心集中型、散布型、周围集中型、离心集中型,并指明了工业性质与空间布局的关联性[14]。

(三)国外工业园区发展实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全面兴起和产业结构的大变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掀起了依托城市创办工业园区的热潮,这一时期,园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园区。一些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面对世界性兴建园区的热潮也不甘落后,相继创建了一批园区,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等。

国际上工业园区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以美国的“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园区。这类园区以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为主,园区内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相对集中,具有知识

密集和人才密集型的特征,而知识和人才密集的最大优势是技术的创新,知识技术与实力企业相结合,可以一体化推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快速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社会创造财富。二是以“第三意大利”为代表的一般加工型工业园区。这一类工业园区以制造加工业为主,有综合加工型的,也有专门从事某一类产品生产的特色园区。三是以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为代表的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在园区内企业减少废物排放,废物相互利用的企业链将以企业生产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企业的原料,形成能源的不断循环,实现价值的增值,并减少最终废料的排放量,尽量避免破坏环境[15]。

工业园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其校园内创办了斯坦福研究园,而后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硅谷”。“硅谷”,堪称当今园区的典范。硅谷原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的一块以种植杏树为主的农业地区,这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20世纪50年代,在斯坦福工业园奠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目前,硅谷是世界最先进人才和最尖端技术的聚集地。在这块科技园区,共有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千余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硅谷有技术公司万余家,其中60%是以信息为主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40%是服务性第三产业,包括金融、风险投资等公司[16]。硅谷是跨国公司的信息天线,不仅许多世界著名公司如爱立信、西门子、索尼、三星等在这里设有分支机构,而且还有不少世界最大高科技企业的总部在这里落户。据统计,美国已有380个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工业园区,共雇用了全国57%的劳动力,产值总额达到了全国总产值的80%,创造了61%的国民产出[15]。

1970年,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在离市中心3英里的城市西北角规划出了24英亩土地建立“剑桥科学公园”,利用学院传统的科学和创新优势,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剑桥地区的高技术公司中约有15%-20%在科学园内,许多外国大公司都在科学园内开设了分公司,促进了整个剑桥地区高技术工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剑桥工业科技园发展进入到高峰阶段,这片130英亩的土地上集中了近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以数亿英镑计[17]。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简称索菲亚技术城)是法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园区。1969 年,在法国政府大力支持下,由索菲亚·安蒂波利斯当地有关部门与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共同成立的具有法人性质的经济利益集团——索菲亚·安蒂波利斯协会主导建设了索菲亚技术城。园区接纳了1000 多家高科技公司,有300多家著名 IT 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这里,聚集了50多个国家的1.6万多名工程师,到上世纪90年代初,索菲亚已经逐渐形成比较典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科技园区[18]。

与上述代表性的科技园区一样,美国的128公路、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明尼苏达高技术密集区、马里兰科学园、芝加哥科研工业综合体,加拿大的渥太华电讯谷、加拿大技术三角,英国的中央苏格兰、M4走廊地带,法国的巴黎高技术密集区、格勒诺布尔高技术密集区,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等在世界上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第三意大利”堪称世界园区的另一类杰出代表。意大利的传统产业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发展到现在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依靠其细致的分工、频繁的产品变化以适应市

场的需求。这些传统产业形成了毛纺织、自动化设备、食品、陶瓷、珠宝、家具等多种产业集群。这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各企业之间、各劳动者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共同铸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在极其有利的创新环境之下,使用弹性生产方式,通过不断的联系、创新、技术进步,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共生体”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典型代表,它由发电厂、炼油厂、生物工程公司、石膏材料厂、市政分区供暖系统等五家主要企业组成。它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与共生关系,实现了区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减少了资源消耗,减少了废气排放,促进了废物的重新利用。它源于交换产生的经济效益,估计每年为1000万美元。之后,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开始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正积极兴建生态工业园区。截至2003年,美国各州开展的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已经超过60个;在亚洲,日本的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也已超过30个。生态工业园已经成为各国在产业领域实现资源循环和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15]。

二、中国工业园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一)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理论

1.以王缉慈为代表关于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理论

最早进行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的一些学者。1994年,北京大学教授王缉慈在中日韩三国工业国际会议上对我国出现的一些开发区现象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同年出版的《现代工业地理学》一书中介绍了新产业区的概念,还结合国内各区域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探讨。

基于我国的国情,对工业园区的认识是从开发区开始的,王辑慈在《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若干概念辨析》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政策特区在我国外向型加工工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以优越的基础设施环境,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益。然而,新时期工业园区的发展背景已经显著改变,工业园区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19]王辑慈该处提到的工业园区就是开发区。王缉慈还在《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中,从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间考察出发,对新产业区理论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20]。王缉慈等还把区域发展理论进一步推广,在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该理论除了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

王缉慈教授还结合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区域的发展、纺织服装以及电子信息等产业部门的发展、传统重化工业和机械工业区的改造等现实问题,进行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的研究。

2.循环经济理论

我国学者吴季松先生对循环经济的定义较为准确,他认为:“循环经济就是在人、

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21]。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经济。它的运作机制是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下,通过清洁生产、生态工业、持续农业、绿色消费、废物处理五个环节使物质和能量在企业内、企业间、整个社会内循环流动,达到能量平衡。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表现为生产的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在生产中能得到充分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图2-2)。

图2-2 循环经济模式图

从本质上来看,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之一的企业间的循环又主要是通过产业园区的形态来实现的,因此,循环经济理论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理论,是实现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一种有效选择。

3.三元参与理论

我国学者对园区经济的研究,始于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园区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国外科技园区、自由贸易区等的介绍、比较、评价。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三元参与理论[21]、五元驱动理论[22]、公司地理论[23]、园区规模经济论[24]、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三元参与理论是在1993年6月的国际科学工业园协会第9届世界大会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高科技园区是科技、高等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大学科技界、工商企业界和政府三方相结合下产生的,并且在三方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动下得到发展。大学科技界提供技术和人才,工商企业界提供研发经费和商品化市场,政府作为桥梁提供环境和机制,这样三方的利益通过园区平台可以得到有效的实现。该理论从园区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出发,以园区作为载体从而实现三方共赢作为产业园区化的动力机制[25]。

(二)中国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理论

由于目前我国对于工业园区的研究多处于理论研究的早期,对于城市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研究多见于一些学位论文,这些学位论文反映了学术研究的前沿,使工业园区在城市空间整合与布局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小热点。

姜锋(2004)认为,工业园区布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工业园区的战略抉择、园区与所在区域或城市的协调、园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园区的具体选址

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工业园区—园区系统—区域经济”的互动耦合观,这一复杂联系通过该多级链条实现双向互动,最终决定各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26]。

鲁小波(2005)在《大连市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战略研究》中比较全面地进行了大连市工业园区的布局战略研究,尤其是针对战略布局问题,以大连市98个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基础制定出综合规划方案,确定了各个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规划方案,并对工业园区在城市中发展级别的提升进行了研究[27]。

莫燕(2006)提出了重庆市园区布局合理性不足、园区定位不明确、园区集约用地水平不平衡等问题。她把重庆市30个特色工业园区划分成三大板块,其分布为:主城区10个园区,渝西经济走廊10个园区,三峡生态经济区10个园区。提出了针对三大板块和30个特色工业园区的布局策略[28]。

向发敏(2007)在《工业园区空间整合研究》中,提出了当代中国工业园区空间整合的内涵及意义。园区空间整合就是要把彼此空间近邻但却彼此分离的工业园区整合成一些具有产业关联性、园区类企业紧密合作、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档次的产业园区,取得1+l大于2的效果。通过整合形成规模园区,为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创造条件;打破现状工业区相对封闭的状态,改变无序竞争的局面,有助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营造创新环境;实施统一的产业引导和招商标准,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可以进行更高层面和更大力度的品牌宣传,调动市场的响应力度,为工业园区建设引入更多的资金 [29]。

张仁娇(2007)在他的博士论文《上海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与模式创新研究》中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的核心区,产业集群遍布各地,众多的产业集群构成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核心力。但在理论上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研究的并不多,有关的研究大多也只是关于长三角地区内部某些具体的产业集群的研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把长三角地区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尤为必要,以至从宏观上把握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态势。他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上,即产业集群在一定区域内的分布及相互的地域组合关系上进行了研究[14]。

周成波(2008)根据工业园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城园一体化”战略。工业园区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紧密关系。园区作为该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将具备城市的各个组成要素和地域空间特征,当园区发展到成熟期后,将会不断补充和完善那些原来缺少的城市功能与城市设施,越来越向城市过渡,甚至会逐渐演变成一个城市新区。因而,“城园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是实现城市与工业园区双赢的一种发展模式[30]。

关伟(2008)提出了《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指出在集聚与扩散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不断实现均质布局—极核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的过渡(即由“点”到“轴”再到“面”的空间演化过程),构成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31]。

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外关于工业园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研究成果散见于不同研究领域,且大都停留在非体系化、理论化的概括、综述阶段,不仅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体系,甚至连园区经济本身的定义也没有达成广泛共识。由于中国的国情特

点,还由于中国的工业园区发展差异,中国的工业园区研究在走向综合,走向成熟。

(三)中国工业园区实践发展

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园区的典型代表。它是80年代以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成长起来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科技园区。它是我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代表。

198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院的一批科技人员,在考察美国128号公路后,率先在中关村创办了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探索新技术扩散、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路子。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中关村核心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网络:有创新意识和相关技能的研发企业,金融与风险投资,物流供应链,专业化信息机构和咨询公司,人才中介、培训机构,形成多方位产业链、产业联盟。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极具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群体初步形成,并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关村核心区正是由一批规模大、增长迅速、联系广泛、创新和控制力强的产业构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区域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中关村从一个不到4公里的“电子一条街”发展到包括了若干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高科技园区,其地域范围和空间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关村的外围也形成了组团式的产业区。随着中关村规模的扩大,其产业集群也进行了新的分化组合。目前,中关村已成为北京的高科技产业带,也实行了一区多园战略,形成了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北京电子城和亦庄科技园、德胜科技园和键翔科技园七个园区,并且各自的产业优势明显。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仅次于中关村的我国第二大科技园区组团。1991年成立的国家级广州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首批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1997年为了加速广州高新技术的发展,广州市政府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形成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和民营科技园组成的“一区多园”的格局。后又经过一系列调整,又拓展为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南沙资讯科技园和广州生物岛等园区构成,总规划面积扩展到37.34平方公里。目前各园区正向核心技术集群创新目标发展。天河软件园以企业家数和收入总额上仅次于北京中关村而成为全国第二大软件园。2007年天河科技园内软件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天河软件园累计认定软件企业570家,占全市的72%,全年实现软件技工贸收入315亿元,增长25%;软件收入178亿元,增长30%[32]。

同“第三意大利”相似,在浙江有一些传统型的、成熟型的行业,产业在一定的行业内集聚,自发形成了“块状经济”。譬如浙江嵊州,从1985-1999年,小小的县级市集聚了 1000 多家企业,都是生产领带的,如今成为重要的领带生产基地,年产领带2.5亿条,其中出口1.2亿条,占国内该行业产值的80%、国际生产总量的30%。再如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块状经济”。它们多是产业内公司集聚,并且多是中小型厂商的集聚,它们形成产业地方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以其细致的分工、独特的产品、灵活的创新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

额。浙江传统的“块状经济”代表了中国工业园区的特色化发展之路,由于浙江的“块状经济”是自发产生的,在地域上不够规范,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整合。上述园区是我国目前发育最典型的工业园区,也许它们还需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但是它们在城市园区化进程中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除中国大陆的工业园区外,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在世界工业园区中一支独秀,值得借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诞生于1980年。自从其创立之日起,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之一。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在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来的科技园区,政府在新竹的建设乃至整个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它主要从对园区的投入、政策的制定、管理与服务对园区的发展起到了作用[33]。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大陆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中国大陆虽然开发区建设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是“一区多园”战略是2000年才提出来的,目前各开发区还在努力向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过渡,而真正的本地化因素形成的工业园区多发生在沿海发达地区,在内地还不多见。可见,中国大陆的工业园区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第二节工业园区概念辨析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

工业园区是在全球化竞争条件下,在城市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在城市工业发展布局调整的过程中产生的。能够表达工业园区基本特点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时空范畴、目标内涵、体制创新等方面。其中时空范畴是工业园区最基本的形式,目标内涵是工业园区最主要的核心,体制创新是工业园区的有利后劲。工业园区既有时空方面的特定性,又有内涵方面的独特性,还应有体制上的新颖性。

中国的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发展阶段中,多个企业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优化企业布局、促进分工协作、形成产业优势、保护生态环境为发展目标,在经济上获得特殊的经济效益,在空间上形成的新型的微观尺度的工业区域经济体。在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目标是同步的,所以我国的工业园区与科技园区发展是耦合同步的,先进的工业园区同时也应该是科技领先或渗透着科技更新理念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布局首先克服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以集中建立工业集聚区为导向,工业产业逐步集中,但这种集中仅仅是地理上的集中,是缺乏产业联系和规模效益的集中,只有当园区企业之间形成分工合作的地方网络,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时,工业园区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阶段,而我国正处在该阶段之中,大多数的工业园区正在形成之中。随着工业由集中到集群的发展,工业园区的主体也在进行着更替。在集中的过程中,是以政府为主体号召,企业仅仅是在退二进三或土地置换的驱动下企业区位的调换,而集群强调的是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企业成为工业园区的主角,企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研究生实践环节报告

研究生实践环节报告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是专业硕士,应国家要求研二在企业实习一年。通过专业实践我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毕业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它对于培养我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使我了解传统的医疗器械制造工艺与现代医疗器械制造技术之间的差别。专业实习更是我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通过实习,我可以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从一名研究生生到一名拥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研究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实习在桂林尤利特有限公司的实习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使我对课题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完成一个项目所要进行进行的工作过程。 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研究生更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只留在学校跟着自己的导师搞学术型的东西,毕竟社会需要的更多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跟着导师做学术研究的人只适合将

来在高校任职教书。在企业参与实习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研究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研究生,就应该把握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 一年来得实习虽然短暂而且难忘,但是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年的实习期,回首这一年的实习期,内心充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现时代就业环境的不乐观,竞争压力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反映所招的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差,于是国家新增了工程硕士这样的特殊专业,要求工程硕士不单单只留在学校搞学术,需要一年的时间去体验社会,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任何的高人才。所以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研究生研二参加社会实践工作。 专业实践虽然很短,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到工作的辛苦,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社会与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研究生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毕业刚参加工作时刻,这些实践经验就会为我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工程硕士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专家都清楚的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研究

研究生实践总结

实践总结 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不尽相同。实习是每一个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在实践中成长成熟;实习又是对每一位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自2015年7月进入北京市***公司实习,至2015年12月结束了6个月的实习。在这六个月的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技术标编写,并跟从导师及同事学习一些实际施工操作的知识及施工现场管理的经验知识。在这段时间里,在公司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对本职工作内容的逐步熟悉、深入学习,我较快地适应了工作。在工作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领导和同事帮助下,迅速地适应新的环境,了解新的工作模式,在一系列的工作中熟悉日常的工作模式及流程。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在本职工作上,从陌生逐渐地熟悉、熟练到得心应手,但同时,在学习成长中,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对于行业动态的学习了解还处于被动状态;其次,对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还有待学习和提高。 一、主要经验和收获: 1.自进入公司以来的这半年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在逐渐的熟悉和了解中,迅速地适应新的环境,了解新的工作模式,完成了一些工作,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学习到新的高效工作模式,了解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项目的学习和了解,对本职工作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工作也更熟练、更得心应手。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 2.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累积,对工作模式、工作内容更深入了解、熟悉,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地去学习更多的前沿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武装头脑,主动去学习一些实践知识,使自己更胜任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工作服务。 3.在有问题、疑惑的时候,主动请教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同事,工作过程中与其他部门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虚心请教可以获得自己不具备的、发现不了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加强沟通交流,促进信息的共享,让工作更顺利、更完善地进行。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例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孔壁和管道间的环状空间中的混合泥浆,国内外学者采取了现场检测、室内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在先导孔钻进和扩孔过程中,泥浆压力高达1~2MPa,相当于l00~200 m高的水头压力[4],当泥浆压力过大时将强烈破坏周围地层,为研究合适的泥浆压力,刘杰[5]研究了泥浆在地层中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泥浆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余剑平等人[3]分析了定向钻穿越冲湖积土层时的泥浆溢出现象,通过钻孔观察得出渗透泥浆呈“土、丰”字型分布,扩散半径约为管径的2~3倍,渗透泥浆层的厚度一般约2~3mm。赵明华等人[6]分析了HDD穿越监利洪湖大堤引起堤脚冒浆的原因,认为冒浆与上覆土体的厚度、粘性,钻压、钻井液粘度等参数有关。晁东辉[7]采用了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水平定向钻孔施工的过程,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泥浆对孔壁的影响。关立志[8]认为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空洞经过一段时间会引起上履土体下沉、堤防塌陷等灾害。宋新江等人[2]根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地层最大容许灌浆压力分析了河堤发生塌陷的可能原因:①当孔道四周泥浆压力消散,引起孔内过量坍塌,是地面形成裂缝和塌陷的一个主要原因。②当管道穿过的砂层为粉砂、粉细砂、细砂或中砂,受扰动后强度降低易塌落。③泥浆压力消散或大量减小后便会产生沉淀,同时在管道四周的环空间隙中泥浆与土的混合物会产生固结变形,这种固结作用会引起土体下陷。王建钧[9]分析了环空周围土体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发生塑性挤出、膨胀内鼓、塑流涌出和重力坍塌的原因,并根据Mohr-Coulomb破坏准则给出了孔壁失稳破坏的理论公式。 针对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研究,Knight, M.等人[10]铺设了一条直径为200mm的HDPE管道两年后开挖观察,发现环状空间并未形成空洞,表明环空泥浆与土体发生了相互作用。美国的Samuel T. Ariaratnam等人[11]分别在粘土和砂层中进行水平定向钻进管道铺设试验,分别铺设了直径为100mm、200mm及300mm 的HDPE管各两根,分别在一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四个星期以及一年以后对管道进行开挖检查,观察环状空间中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固结状况并进行土体强度测试,得出环空混合泥浆含水量逐渐降低、强度增加。李俊[12]认为HDD 铺管后残留孔洞会发生由应力重分布引起的沉降和固结沉降,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由于HDD施工,钻孔周围一部分土体扰动进入塑性状态,形成一个软弱带,在地下水作用下发生管涌。朱乃榕[13]从渗流角度研究了西气东输管道穿越工程对河堤的稳定性影响。他假设管道周围土体的渗透系数比河堤其他土体的渗透系数大二个数量级,分析堤防处于最高洪水位与低水位两种危险情况下的堤防渗流稳定性。并采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渗流计算。得出输气管道的穿越对于堤防的抗滑稳定性影响也比较小,但有可能沿管壁周围形成渗流通道,在管道穿越出土点附近发生管涌破坏。但研究的输气管道直径只有710mm,远小于西气东输工程二期所采用的直径1219mm的管道,所以不能断定如此大直径的管道穿越是否会对河堤造成更大的危害。 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设备研究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Ariaratnam[14]收集了美国各地的土样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先测试泥浆的流变特性,然后在泥浆中加入各种土样,进行混合物的流变特性测试。Tubb[15]介绍了Mears/HDD LLC公司采用孔内压力测试设备可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而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努力为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而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现在的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农业科技、经济和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如何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运用到农业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农业提速发展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著名学者李宏畅与袁娟率先提出来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相结合的发展的几种模式。(一)农业智能模式 当前在很多先进农场里,奶牛的耳朵上都会有一颗非常精致、特别的“耳钉”,即奶牛的电子耳标,这个“耳钉”里蕴藏着这头奶牛区别于其他奶牛的信息。散养在农场里的奶牛,当它悠闲的进入挤奶大厅时,它身上的所有信息就会被感应器所感应,然后被计算机扫描,进入电脑,信息包括它的所有信息:出生日期、最后一次挤奶日期、交配时间等等,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这些都突出体现出了农业智能模式的优越性。 (二)电商模式 淘宝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站在了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顾客所需要的东西当作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将市场划分到最小化,将产品包装减到最轻,而且注重产品特色、模式和内容,把简单的“B2C”模式转化为“B2C2B”,并不断改进产品品质,逐渐实现了电商模式。目前,农村电商逐渐成为巨头们布局的重点。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各种因素限制,农村市场的电商需求远远未被满足,是一个典型的蓝海市场,含金量十足。然而,农村电商市场要被很好地开发出来还是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也与农村市场的特性紧密相关,农民购物的便利性与网购信任度是农村市场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产业链模式 一方面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改变了以往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采用一对一模式,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平台,采用批量作业、降低借贷双方交易成本的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 的现状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800字以内)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河北省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探索最大程度实现科技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创新模式和对策。本课题的研究拓展了信息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体系和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 在实际应用方面,面对当前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本课题通过借助高校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计划的良好契机,对相关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进行数据调研,总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探索提升科技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对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深度科技信息服务,以适应文化和经济强省建设的需要。可以说本研究既有助于促进我省区域社会发展创新,同时对促进科技信息服务业乃至拉动我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中的信息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了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信息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信息贫困、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当前国内教育、科技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文化机构,信息资源辐射、服务到企业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成效不够显著,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国外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一直走在前列,给我国的信息服务均等化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总的来说,在国家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的背景下,目前已有研究对于公共服务体系视野下的科技信息服务均等化的揭示有限,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是影响不同地区信息均等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应当从信息服务均等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有必要探索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信息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B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1000字以内) 1、研究目标:本课题拟通过考察当前在高校和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背景下河北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信息服务行业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服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科技信息服务领域均等化的实现机制和对策,进而以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提升科技信息服务均等化程度,最终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经验借鉴。 2、研究内容:(1)阐释了协同创新的内涵和发展情况,强调科技信息服务离不开面向用户的服务观念创新及服务模式创新。信息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

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瓶颈与对策.pdf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必须涵盖政治性、科学性、现实性和创新性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中,政治性是前提,现实性是基础,科学性和创新性是关键。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实性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瓶颈和短板。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针对现状,分析原因,力求提出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瓶颈;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选题。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如何处理好创新精神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深化这一研究,尤有必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 质量主要归结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而言,研究生重在培养创新精神。这被认为是研究生注重“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毋庸置疑也需要培养创新精神。但是,从特殊意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应该成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性的唯一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主要归结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须培养政治性、科学性、创新性和现实性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这四大板块之中,政治性是前提,现实性是基础,科学性和创新性是关键。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根本特性而言,政治性最终必须体现为现实性,即有效性。一切对牛弹琴或者曲高和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从政治性到现实性的跨越,就必须通过科学性和创新性来实现。如此观之,现实性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的重点所在。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归结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 弱化主要归因为培养规格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忽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一方面,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的培养规格之中,并没有着重强调实践能力培养这个重点。学生所参加的实践活动一般都与专业无直接关联,教师提供的专业实践机会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强、口径不够宽,重文凭、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课余时间参加的活动多以勤工俭学为单一目的,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就业竞争力相对低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弱化的现实表现和关键瓶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学科本身的“综合性”“交叉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往往局限于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之所授知识、能力和素质,与现实需要相去甚远,有曲高和寡之嫌。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的根本特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往往与其它学科研究生培养等同视之,有千篇一律之嫌。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对培养实践能力的自觉意识不强,对影响实践能力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使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和行业的基本知识和前沿动态知之甚少,对实践层面的基本功又不屑一顾。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为职业化和专业化培养 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仅仅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一方的努力似乎还不够,还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推进。比如,学术期刊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论文录用的标准把握,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一个直接的社会因素。现在很多高校规定,研究必须在读期间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才能毕业。什么样的论文能被发表,成为一个重要导向。对于高校而言,究竟是以发表论文作为资格论文,还是把学生关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核作为毕业的重要条件,这一点,值得商榷。比如,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认同,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一个直接社会因素。一方面,现在有些考生选择报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动机往往是功利的,比如,有人以跨专业考取的可能性比较大为动因而报考。另一方面,社会用人单位对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适用性也认识不足,往往存在着一些偏见。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士、硕士与博士等三个层次之间的定位,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直接因素之一。从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特性来考察,三个层次的教育教学都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三者之间毕竟是高低不同的层次,如何界定好三者之间的培养规格,是学科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能力支撑着学生的就业实力,影响着学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我们要在进行理论探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对策。我们认为,必须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现实切入点,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化、专业化素养为主要着力点,从培养规格、培养体系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政治性、科学性、创新性、现实性”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培养规格。既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中,政治性是前提,现实性是基础,科学性和创新性是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建立涵盖这四大板块的人才培养规格。总而言之,我门要培养“信念坚定、方法科学、善于创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将新学的词汇用于句子、会话、故事讲述或写作之中,以加深记忆。④视觉映像:通过创造有意义的视觉映像在新语言信息与己掌握的语言信息之间建立记 忆联系。可以通过想象,也可以通过画图来建立。这种视觉映像可以来自事物或现象的画面、文字出现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想象来获得。⑤语义图示:以一个基本词为中心,在纸上画出跟该词有关的词语的语义关系结构图,并表示其相互关系。⑥语音串记:利用新词和己掌握单词之间语音上的某种共同特征来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促进记忆。可利用的语音特征可以是押韵,也可以是音节上的相似。⑦缩略助记:从要一记忆的词组或有关词语中抽取第一个字母或音节,组成一个新的词语单位,并用作该词组或有关词语的记忆线索。⑧言行相伴和具体操作:通过做出相应的动作和摆弄实物来记住所学到的新词。⑨构词分析:在碰到新词时观察它的词形,如发现它是由若干已知词或构词成分组成,就从这些组成部分的意义推测这一新词的意义。 贾冠杰(2001)提出的词汇学习策略有:①利用词汇游戏辅助教学。教师可根 据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单词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词汇游戏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②通过阅读来记忆词汇。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记忆单词也可以准确理解单词的含义。③通过形一义联想法和音一一义联想法来记忆单词。形一义联想法就是对单词的结构赋予一定的想象。音一义联想法则是设法把单词的音和义联系起来。 2.2有关词汇学习策略运用的情况 词汇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语言 学的发展历史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词汇教与学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语法翻译时期和听说法时期。Charter(1987)曾将词汇比作 为一个不受重视的“灰姑娘”(转引自孙兴文,1998)。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交际性语言教学的出现,词汇开始引起了西方学者尤其是英美学者们的关注,词汇的地位才得以很大的提高,至此,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才成为二语习得研究者和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 王文宇(1998)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规划策略(规划管理记忆全过程的方 法)、单词表策略、重复策略、联想策略、词性分析策略、上下文策略、语用策略。 姚梅林、吴建民、庞晖(2000)将词汇记忆策略分为9类:复述策略、联想策 略、归类策略、应用策略、单词表策略、上下文策略、词性分析策略、复习策略、管理策略。 将策略具体运用细分化的有: 易晓明和韩凯(1998)将词汇记忆策略分为四大类:①记忆术(如:对字母进 行转化、首字母法、编故事法、地点法、关键词法、想象形象、奇特想象)。②一般记忆加工策略(如:复述、分类、词根词缀等精细加工、对比、单词联想网)。 ③外部辅助策略(如:列表方式、物理刺激提醒、让别人告知、抄写在明显位置、利用单词等外部工具)。④元一记忆策略(如:重复、判断掌握程度、定任务量、难易判断、记忆过程总考虑、速度准确性权衡)。 程晓棠等(程晓棠、郑敏,2003)提出的词汇学习策略有:①在语境中学单词, 提出利用上下文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单词之间的指代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搭配猜测词义。②利用联想增强对同类词的学习效果。可以用情景联想和单词网络。情景联想即是把描述日常生活中一连串动作的动词集中起来学习或复习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单词网络则是把同类词按照意思的层次关系设计

首页理论研究应用实践

首页理论研究应用实践 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08-12-11 14:06:04 作者:范云欢崔金英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浏览次数:19 网友评论 0 条 摘要:目前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的研究还不能够全面地评价一款网络教育游戏,因此本文着力于从游戏性、教育性、技术性三个维度建立网络教育游戏的评价量规,对网络教育游戏进行合理的评价,为其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参考。同时运用本量规分析若干典型游戏案例,以期促进网络教育游戏的运用状况。 关键词: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6-0010-03 一、引言 网络教育游戏是指以教育而非娱乐为目的、带有某种教学功能的基于互联网的游戏。它能够让学习者愉快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合作、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网络教育游戏的开发和运用,需要有合理的评价机制的支持。目前对于网络教育游戏的评价量规还比较少且评价指标不够明确。因此本文着力于建立网络教育游戏的评价量规,对网络教育游戏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分析若干典型案例,以期促进网络教育游戏的运用状况。

二、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的研究现状 笔者将国内外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及其相关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做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见表1。 目前对于网络教育游戏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网络教育游戏的教育价值,设计开发理论以及评价研究,而关于教育游戏的评价研究还比较少。 三、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开发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关于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的研究并对其价值与不足之处的评价,笔者将从三个维度,15个因素来编制网络教育游戏的评价量规。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2

苏州工业园 1.案例背景信息 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 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3 大学 4 职业学院 5 区域医院 6 社区医院 7 文化中心 8 主题公园 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11 科研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5 6 7 8 9 10 11 11 11 11 11 11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 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 (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类型 比例 面积(ha) 居住用地 1524.2 24.0% 公共设施用地 442.7 7.0% 工业用地 2119.7 33.4% 其中:高科技工业 375.8 5.9% 普通工业 1743.9 27.5%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圈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交通应急信息化现状 2006年8月,交通运输部颁发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到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为““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主要任务可归纳为:建设两级数据中心、三大综合信息平台、三大应用系统,完善两大门户网站、三个保障体系和一个通信信息基础网络。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建设部、省厅(局、委)两级数据中心;以业务数据为核心,整合业务系统,构建部省两级公路、水路和综合类管理三大综合信息平台,从而形成交通电子政务平台的核心内容;以三大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开发和推广交通运行综合分析、公路水路交通应急处理和公路水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三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内外网两大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前端展示;构建和连通覆盖区域的交通通信信息基础网络,为交通信息的传输、交换与共享提供支撑;构筑交通信息化建设运营、安全保证及标准规范三个保障体系,确保交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1.1.1公路应急 目前我国公路应急信息化发展较迅速,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城市都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举例如下: (1)北京市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为实现对意外事件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北京市完善了交通民警警务装备,建设了交通应急指挥硬、

软件系统。在系统综合管理平台下,以宽带、高速数字通信网络为基础,以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集成了交通指挥调度信息系统、“122”接处警系统、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警车定位系统等。发现交通意外或接到“122”报警后,指挥中心利用警车卫星定位系统、无线指挥通信系统等技术手段,将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警车直接调度到达现场,处警时间缩短至平均3分钟每起,使得交通管理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目前,系统平均每天接到群众交通报警、交通咨询7000余起,发布各种指挥调度指令700多次。通过快速处置,因交通意外造成的交通堵塞减少了25%。同时,在指挥调度中心设立了交通广播直播室,建设了户外信息显示屏、停车诱导系统,并利用电台、电视台、寻呼台等多种媒体,有效诱导交通流,均衡交通流量,为交通参与者出行提供方便。目前,已有340余处路口、人行横道信号灯实现了计算机集中控制,二环路内交通信号已全部实现计算机自动优化区域协调控制,路网运行能力提高15%以上,基本保障了全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山东省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山东省依托易华录公司按照”金盾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功能要求,应用最新的现代通信、多媒体网络、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理论与新技术,以现有网络和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山东省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有线通信系统为纽带建立了山东省交警总队应急指挥中心。中心将山东省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警务工作站系统、各地市视频监控系统、GPS警车定位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整体效能,建立具有数据采集、整合、处理调度、反馈等功能的交通指挥运行机制,实现科学、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管理。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