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程与教学设计

课程与教学设计

课程与教学设计
课程与教学设计

《整式的加减(1)》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学情分析、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设计说明如下:

1.设计理念:

荷兰数学教育家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节课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根据教材的特点,把学生的探索活动放在首位,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师生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以一个发现者或创造者的身份去探究知识.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这小学的天真活波、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强。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已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自学、探究、合作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理解同类项的概念.②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

类项的合并.

(2)数学思考: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发展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解决问题: 在经历抽象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探究、抽象概括能力.

(4)情感态度:通过参与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数学探究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合并同类项法则.

难点:对同类项的概念的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探究.

4.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

教材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学生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在化简式子的过程中认识同类项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探究,本节课我是先让学生认识同类项,再引导学生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游戏激发学习热情的同时引出同类项概念,以游戏为载体,加深学生对同类项与系数、字母顺序无关的认识,为学生正确辨别同类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本节课的难点,由水果问题学生得到了两个较简单的合并同类项的例子,通过问题串促使学生探究,如:怎样由等式的左边得到右边?合并的依据是什么?所得项的系数与合并前同类项的系数有什么关系?所得项的字母部分与合并前同类项的字母部分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规律吗?此环节设置的问题串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以此驱动了学生的思维热情。

5.教学资源开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 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我精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结合我所授课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内容如下:

目 标 来 源

目 标 来 源 目 标 内 容

目 标 内 容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件它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它能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虎添翼,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教学方法设计

基于本课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形式有:启发式、探索式、情境激趣法。

目 标 来 源

目 标 内 容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与交流,从中获益;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目 标 来 源

目 标 内 容

基于本课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准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形式有:启发式、探索式、情境激趣法。

(1)我将采用情境激趣法引入新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我采用探索式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同类项概念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正确辨别同类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以游戏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的认识,从而突出正确辨别同类项这一教学重点。

(3)为突出合并同类项的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层层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我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获得知识经验的体会,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反思总结,人人都参与数学活动,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增速过快,教材更新过于缓慢,学习者不能及时接受新知识,以至于不能与时代接轨,因此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继而推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优化教学,从而使现代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21世纪的人才。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基本特征,利与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因此加快,而教材的更新缓慢,人们满足不了教材上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上必须引进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他们所要的大量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免自己与时代脱轨。 面对发展如此快的时代,传统教育已经逐渐地显露出本身的不足和局限。如果把21世纪比作山中的老虎,那么这个黔驴——传统教育已经技穷了,在传统教育中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学科之间的弹性,与21世纪的全面发展相违背;21世纪需要自主探究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下教学安排孤零,学习者无法深入地探究,更无法培养一个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人才;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远离日常生活经验,教育者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迫使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只死记硬背,应于考试,而不是加以理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因此传统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和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一个拥有“屠龙本领”——在传统教育下所学的知识,在这个21世纪根本无法施展,也没有

施展的空间,因为这个本领与这个时代不搭配,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也注定拥有“屠龙本领”的人才抑郁而终。从上所述,课程整合是必须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21世纪这个战场上驰骋万里。 为了迎合21世纪的到来,这个“国家之本”——教育需要进行改革,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是符合人们对于知识的要求,更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思,自主探究,动手能力强,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才。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也可以用于教育之中,这样称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gration)的含义是指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做系统的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课程整合

《哲学与人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分: 2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34—38 授课对象:2014级学生 班数: 9 授课教师: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理论依据: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现实依据: 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德育课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三、课程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理解营造

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哪个要作用。 (3)了解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4)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个人的社会责任等人生问题。 (5)了解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及社会进步对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劳动奉献和自身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2、能力目标 (1)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用于行动、干预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2)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4)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5)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自觉地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3、素质目标 使学生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主观条件出发,学会运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勺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整理

1、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整合? 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的需求(不要固步自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变革的声音)(信息化+知识经济国民素质决定国力强弱) 2、中国的情况(各国了解) 亚洲:后来居上美国:一马当先中国:奋起直追英国:稳步跟进 美国的举措 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 2000年底,提出了新的国家教育技术目标:数字化学习——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美国)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简称ISTE)制定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NETS) .面向学生(NETS·S) .教师(NETS·T) .管理员(NETS·A) 英国的举措第一个提出整合的国家 亚洲各国的情况 新加坡2000年实现全国联网,学生二人一机,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 日本1999年为全部中小学配多媒体电脑(小学24台;中学42台,特教8台) 马来西亚建多媒体学院 印度CLASS2000计划: 万所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千所学校建校园网,百所智能化学校(Smart School) 韩国万所学校建成校园网,教师一人一机 中国的努力 1996年推出了1000所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 2000年前后,大多数高校接入中国教科网CERNET 已建成一大批教育网站,包括上百个网校;多所高校开办网上学位教育。 2004年据部分教育信息化专家估计,中小学已经建立的校园网数量应在40000至45000之间 2000年信息技术课程开设 2000年“校校通”工程 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3年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4年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颁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 .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 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 .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 .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 .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 案 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训课程开发是培训师的核心能力。能否开发出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具有一 定理论深度、课堂教案效果良好的培训课程是衡量一个培训师水平的重要标 1 2020年4月19日

志。而拥有一批具备培训课程开发能力的优秀培训师,又是企业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然而,由于企业培训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学员的类别层次非常复杂,市面上又缺少合适的培训教材。因此,培训课程开发非常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开发出一门优秀培训课程呢?自古“文无定法”,其实培训课程开发也因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对象的巨大差异,难以用一个模式来固定。可是任何事物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培训课程开发能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需求分析 准备进行培训课程开发之初,必须对受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调研能够分为以下四部分,其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大致比例可参见图表1。 了解企业培训师要对培训企业的自然情况、独特文化、组织结构、在行业内的竞争状况、提出这次培训的背景以及培训组织方对本次培训的期望等有一定的了解。培训师对企业的调研,既有助于在课程开发时体现出行业与企业的特点,达到与企业的文化相匹配,与企业的制度流程相吻合,与企业人的心态

相共振,又有助于拉近培训师与企业的距离,从而成功地讲授课程。 了解工程企业全年的培训计划,由一个个培训工程组成。所谓培训工程就是针对企业一部分特定人群、选取特定的培训内容、采用适当的培训手段、具有明确培训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它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定、教师聘任、具体实施、考试测评、效果反馈等诸多要素,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开发必须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培训工程的要求。因此,培训师在开发与设计培训课程时必须了解工程的开发背景、总体教案计划、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学员状况等,并据此进行课程的设计。每门课程在进行内容安排与取舍、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培训方法的确定与实施、培训形式的选取与安排时都要考虑,怎样做才能满足工程的总体要求,怎样安排才能与其它课程匹配,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工程的目标。 了解学员培训师要了解学员的岗位要求、工作技能与经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培训的期望、对培训的经验、组成和类别、学员对工作的心态、对培训的态度、人数、性别比例、年龄段、学历比例等。这些资料对培训课程的成败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定要在培训前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资源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培训设备条件等对于安排培训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培训活动受资源限制较大,必须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培训师应把对企业的调研放在第一位,当组织与学员的需求不一致时,首先满足组织对本次培训的期望。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本期学员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并根据资源的情况安排相应的教案活动。 培训需求调研的方法有问卷调查、个人访谈、集体座谈、实际观察等若干种,各种调研方法的利弊分析如图表2。

课程开发方案

课程开发方案 数学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为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校特色,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下: 一、开发背景: 1、学校基本情况:沂水县第二中学位于山东省沂水县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创建于1960年,占地158亩,建筑面积7.8万余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6个,在校学生4300余人。校园风景秀丽,是临沂市“花园式学校”,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2、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1 1、进一步实验和验证校本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2、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3、强化办学特色。

(二)学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教师目标 1、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 2、激发学生的潜能,积极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 3、鼓励教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求创新、在科研中求 成长。 4、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三.课程开发支持系统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及主要价值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主权进’一步加 2 大,责任也相应地增加。特别是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到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两份重要文件正式确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进一步明确地方与学校的课程权力与责任奠定了政策法规基础。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这样良好的历史机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整合的意义何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或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属于教育教学范畴之中的行为,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因此,信息技术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确实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二.可以帮助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们的瓶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帮助教师干什么?教师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教学责任?到底如何整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一般的观点是学科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备课,可提高备课质量和节约备课的时间。其次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延长了师生交流的时间,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而且,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使教学活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从而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 任何一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有它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为全面推进我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目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创建以评价学生信息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是单纯地学会知识,而是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在教学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因素的全方位评价,不能离开信息技术而单纯对学科知识本身学习进行评价。 3.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的工具。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以整合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在各学科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环境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5.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既是知识的构建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习者建构恰当的学习情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信息,他是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设计者。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 6.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要立足于相互融合。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都接受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之上的。这里有个层次问题,也就是说,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层次制约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水平。利用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型院校课程教学应用性综合化的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型院校应用性综合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要求,我们应确立以综合知识为基础、综合应用能力主导、人格教育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综合化模式。 我们如何理解应用性、综合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呢,课程教学应用性综合化模式的含义:是指以科学的课程应用性综合化的教育理念为依据,以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在课程教学中创设体现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并采取综合性课程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以实现人才教育的应用性、综合性目标。 应用性综合化作为课程教学的理念要在所有课程教学中体现其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课程教学中依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不同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课程教学形式、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 课程教学目标应用性综合化应体现为,应用综合知识结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和完整人格塑造。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知识的应用综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类型课程来实现;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在课程教育中要注重行为能力培养和不同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培养;完整人格塑造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院的隐性课程和实践课程实现。 课程教学形式和课程教学内容应用性综合化如何体现 (1)、课程形式应用性综合化。课程教学形式的综合是指从课程

形式设置上体现课程教学应用性综合化。课程综合形式可以分为首先大型综合课、微型综合课、专业综合课(专业学习导入课(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要、课程设置、学习方法、相关学科、就业方向、素质结构)、非专业综合课、综合技能训练课、综合行为能力训练课。 培养文化思维范式的综合课程(东西方文化综合课、社会综合课、“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综合课程、现代社会发展课、)课程开设的目标:明确方向、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养、拓展专业视野的微型课程概要课、学科专业概要介绍课、、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习、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可以把一些学科由教师加工成概要课。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对学科有一个大体了解。专业了解、课程了解。了解专业和课程内容和学习的方法。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非专业核心选修课: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对非专业的学生开设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化工专业的学生学管理专业的课程,可以培养技术管理型人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体育专业学生学文学,可以培养体育新闻人才、经济专业选学新闻学课程可以培养经济新闻人才。 提高思维能力的微型思维训练课(心智科学)课程、自选课程课、)培养学术思维的微型研究性课、 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师范技能课程 实践思维课 非专业介绍课(与专业相近的课程)、、修养课、 人文感性修养课程

课程开发思路

课程开发思路 一、发展现状 小学数学是一个发展的动态体系,是一门抽象性、严谨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课程。《课标》指出,要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由于数学学科性质,造成了数学学科不容易表达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成为了现代数学教育发展和新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已成为大家 的共识,在我校“大美课程”建设下,做好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校目前已拥有“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先进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十佳科普教育学校、郑州市创客教育基地、“探索号科学社团”和“绘心绘境科幻画社团”两个金星社团。结合课题,我校数学学科课程计划以“大美教育”为目的,以“1+X”为路线,“1”代表数学课程,“X”代表从数学学科延伸出来的几门丰富的微型课程,以此发挥数学特有的学科价值。在我校大美课程开发下,数学学科注重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开发,形成数学智美课程,让学生成为数学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多维开发

数学课程改革是我校“大美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亦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数学智美教育,我们对开发数学课程建设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利用我校校园和班级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 首先注意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营造生机盎然的课程生态环境。因为人的心理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人的心理变化、情感变化是直接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影响的。因此,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以丰富多彩的育人形式,让学生耳濡目染,体验净化,及时引导他们解惑、明理、进取,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促进思想道德与心理素质、科研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时,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数学课就是开展活动“游园活动”,带领他们参观我们的校园,启发学生发现校园的一些数学问题,初步感知分类、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数学知识,同时还对他们进行热爱红旗、热爱校园、爱护花草树木等思想品质的教育。 其次我们还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学习园地展示趣味数学、数字谜语、数学家的故事,利用读书角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历史上许多数学家都曾在青少年时代受到一些优秀数学书籍的重要影响,不仅从中得到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而且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向学生提供好的课外读物,帮助和鼓励他们积极地阅读,可以使他们开阔知识视野,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详细介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详细介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源于何处现已很难查明,但可以认为最初是源于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一词,来源于英语的"integrative"意为:"使结合(with);使并入(into);使一体化,使其成为一体"。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来割裂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三个基本点是:⑴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⑵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⑶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整合的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纲要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纲要适合教育系普通本科和学院教师教育类普通本科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期末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答问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作业设计。 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

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一、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开发者是通过发送课程材料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这两种方式进行远程教学的。课程的开发原则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程开发: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要求的持续不断地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课程开发的重点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 从课程开发过程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来分析,课程开发大致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1、宏观:课程开发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2、中观:重点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开发。 3、微观:教师应根据学科或系统的各种实际因素进行设计。 课程开发模式指在课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 二、课程开发的特点 (由于模式具有的样本性,所以它应该具有稳定性的结构,同时它又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由于所开发的具体课程的性质不同,导致在开发的进程中的各项因素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 2、稳定性(尽管它具有动态性,但同时它又在动态之上,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这种稳定性是建立在远程教育理论、教学论、学习论和教学设计之上的) 3、可操作性(模式是理论在实践进程中的具体应用,因而,各种描述和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4、系统性(课程开也有其自己的系统结构) 三、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 我国学者黄健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是一种“双子系统互动模式”,并提出了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型应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课程学习材料制作子系统”(简称制作系统)和“课程支

智力七巧板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智力七巧板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长期组织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项目,曾被选为第四界“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动手动脑器材。它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板组成,巧妙的应用排列组合和线形规划原理,可以拼排出两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还可以用多副七巧板创造出无数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寓言故事、古诗情景等。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启迪他们的创造意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和寒暑假生活内容,培育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 二、活动要求充分做好活动的宣传、辅导、培训工作,明确“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自主”的指导思想,本着“自愿、兴趣、爱好”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三、参加对象在校的小学生 具体课程设置: 第一讲提出要求激发兴趣(第一课时) 1、教师对本班学生人数进行调查统计并分组。 2、教师向学生提出本学期《七巧益智园》的要求。 (1)、要求学生每次按时上课,不准迟到,有事必须请假。 (2)、每次上课要带好必须的学习用品。(智力七巧板、铅笔、橡皮、尺子、本等)

(3)、每月组织一次“智力七巧板擂台赛”,并评出优秀选手。 3、介绍七巧板的发展演变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七巧板与智力七巧板进行比较,简单介绍智力七巧板的拼摆特点及优势。 5、展示优秀的智力七巧板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学生谈对《智力七巧板》的认识。 有趣的七巧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具学具: 1( 教师准备:七巧板一套,民族音乐磁带一盒。 2( 学生准备:一人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 师引入: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七巧板) 你们玩过七巧板吗, 师:七巧板游戏是我们老祖先的一项卓越的创造。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人拼成三角形,,人拼成正方形,,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十年发展历程概览 从2000年至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大规模项目和工程的实施;硬件设施建设日渐完备、软件资源建设日益丰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备受重视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的建设与完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师技能大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现代教育发展论坛等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发展及理论提升 的相关活动举办;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效果日益明显。 ●发展历程 概览十年来的发展,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多媒体的到来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到2000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这段时间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氛围,一些学校和地区仅仅停留在视听教学的硬件本位时代;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及方法指导,教师应用信

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了图片、动画、影音、视频等素材,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使得呆板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而容易理解和领会。 2.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多媒体的到来阶段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的教师而言,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们也逐渐发现:他们能够获得的资源多是针对某一知识或者具体章节的演示课件或素材,往往无法根据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修改。他们渴望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及学生特征选择适合的资源,然而当时的资源建设极大地滞后于教学需求,虽然已经涌现了很多致力于资源建设的公司和企业,但是由于缺少教学理念指导,并非所有资源都是有价值的,甚至很难在其中查找真正需要的资源。 这种情况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而日益凸显,阻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开展,因此,资源建设和资源库建设受到了教育信息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初期,大多数人都在关注网络资源库快速建设,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以发展的眼光关注网络资源库的内涵发展,对其定位、分类、标准、功能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国的网络资源库建设也逐渐关注资源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可以将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为资源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两个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重点.

第一章 信息从认识论角度上看,信息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人的主观认识的产物,它不同于客观世界,也不同于精神世界,而是物质与精神的中介。信息资源管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则认为,信息是数据处理的最终产品,是经过收集、记录、处理以及能检索的新式存储的事实或数据。 信息分类从信息的记录符号划分,有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等;从信息应用领域划分,有工业信息、农业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和经济信息。 技术在信息社会,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或者说信息技术主要是指感测与识别、通信、计算机与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 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中所有学科的总称,或指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课程与学科是同等概念,学科即课程,课程即学科。课程是指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材(文字教材或电子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学安排则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 整合即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程序化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南国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也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何克抗(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

(完整版)微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课程设计有何区别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课程教学设计有何区别个人觉得,在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网络横行的时代,微课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就像人人愿意对着手机点呀点,不愿意面对面的交谈一样。学习,也必将不再是课堂上老师对着学生讲呀讲,而是,学生对着视屏看呀看。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传统课程教学设计和微课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区别。 首先,从综合课程教学设计来讲有所区别。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师把知识点、典型例题总结出来,在课堂上逐一讲解便行,因为有师生互动,因为学生就在眼前,所以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得到解决。可是在微课的教学设计上,因为没得学生可以进行现场的互动和答疑解惑,所以教师要把所有的情况都想到,要全面的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从中总结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方法和思路,再详细的讲解和示例。而且,不能啰嗦,要简洁明了。 其次,在时间上有所区别。传统的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把学生回答问题和做课堂练习的时间考虑进去,一节课可以分几个部分或几个流程来展示,譬如一节课是45分钟的时间。可是,如果微课也是完整的讲45分钟的话,估计没人愿意去看了。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讲,5到10分钟,最多15分钟,微课就要把该讲的讲完。微课微课,顾名思义也可以知道,时间短,那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更要严谨,要细致到每一句话的讲解都要干练简洁。

最后,在形式上也有所区别。我的所谓形式是指,传统课程设计,可以把游戏,把教师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声调的变化也考虑进去,可是,微课,需要简练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意思,要么声音好听,要么手指修长好看可以提高学生观看视频的兴趣和积极性,不然,学生会容易犯困。这也是我对微课能否大程度流行的一点疑惑所在。以上,仅为个人浅见。

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一、《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乡学生的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尤其是相对于教材规定的八篇大作文之外的小习作,还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小习作课深感困惑,他们对当前学生小习作的定位把握不准,要求偏高,脱离学生的实际。不知道小习作到底写些什么,依据什么确定小习作内容。导致小习作教学没有目的,学生练得层次也不一样,也没有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作用,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提高的缓慢。学生“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现象仍然没有改变,还是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为了满足基层老师教学的要求,提高儿童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儿童增加体验、尝试创新、自主参与习作过程,实现“习作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这一根本宗旨,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这一研究课题。通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努力探索小学语文小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规范习作练笔的内容极其管理模式,通过校本作文适度开发,使其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逐步构建一套与教材紧密结合,适合农村小学拓展性小练笔训练的体系,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使练笔真正为习作服务,让学生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多种激励中满足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经历开放过程,全身心地投入体验轻

松愉悦的完成习作,真正使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所提高。 二、《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过程与措施:(一)研究阶段: 小学语文小习作校本课程开发用时两年完成,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小习作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为课程开发做好充分的准备。 ① 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 成员: ②查阅文献资料,从理论寻找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③制定课程开发方案,明确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④论证课程开发方案,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修订完善开发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2年11月) 实施阶段主要是抓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全面开展,并逐步推进。 第一阶段(2011年2月——2012年2月) (1)校本教材的开发 ①初步确定一至六年级随文拓展作文主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