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湖南省公司配电“十二五”规划报告编制大纲

湖南省公司配电“十二五”规划报告编制大纲

湖南省公司配电“十二五”规划报告编制大纲
湖南省公司配电“十二五”规划报告编制大纲

湖南省公司配电“十二五”规划报告编制大纲

7年高压配电网规划

7.1 XXXX年、XXXX年、XXXX年、XXXX年、XXXX年、XXXX 年、XXXX年和“十二五”规划总线路(公里)注:XXXX年数据按规划,下同,此处不再赘述。7.2高压配电网规划

结合上级电网“十二五”规划、高压电网“十一五”发展和“十二五”期间电力需求预测结果,论述各城市高压配电网“十二五”规划概况,并简要描述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和供电能力。

7.2.1变电站项目规模

点新建扩建及改造介绍高压配电网规划建设规模(各城市规模结果见附表

38

)

(1)新建和扩建项目

简要描述了“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扩建变电站的数量以及新建变电站的容量(表7-2)

39

表7-2 XX省高压配电网规划新建和扩建改造项目规模

9年第XXXX新建及扩建变电站(座)变压器(表)110(66)变压器容量

(MV A)无功补偿容量(MV AR) 35.......电压等级(千伏)项目XXXX新建扩建XXXX年XXXX新建扩建...XXXX新建和扩建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总新建和扩建小计1市供电区2 2.1 2.2 2.3 2.4县供电区110(66)...其中:直接供电管35...持有托管股份...变电站(基地)110 (66)台变压器容量(兆伏安)3总无功补偿容量(兆伏安)35 …注:(1)“十二五”中的“小计”是新建和扩建项目规模之和;

(2)如果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有感性情况,应采用以下格式:容性补偿容量(感性补偿容量);(3)主变压器扩容

40

(2)改造项目

根据现有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年限和健康水平,结合负荷发展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规划变电站年度改造计划,估算改造项目的规模,列出变电站、主变压器和断路器的主要工程量,并简要说明其他类别或典型项目的工程量(表7-3)

表7-3主要规模

数字电压等级“十二五”项目XXXX XXXX XXXX XXXX … XXXX(千伏)总变电站(块)主变压器(块)城市供电110(66)1区断路器(块)35 …县供电…2区…其中:110(66)2.1直供管35...类型2.22.32 2.4持股托管.................变电站(区块)110(66)主变压器(区块)3总断路器(区块)35...7.2.2线路工程规模

高压配电网线路工程规模根据高压配电网结构、变电站分布、电网

设备健康水平等进行估算。结合市政规划要求、施工要求和具体铺设方法(包括直埋、管道铺设、通道、隧道、共用通道等。)对全省和各城市的高压配电网电缆线路进行了简要介绍。

新建和改建高压配电网规划建设规模估算点(1)新建设项目

论述了高压配电线路的新规模,简述了“十二五”期间新线路的长度和电缆线路的比例(表7-4)

41

表7-4 XX省高压配电网规划图新线数量汇总

号电压等级“十二五”规划项目XXXX XXXX XXXX XXXX … XXXX(千伏)总线架空线路110(66)(公里)城市供电区电缆(公里)35...县供电区...类型:直供110(66)直管35持股托管1 22.1 2.2 2.3 2.4 3架空线路110(66)(公里)省内电缆总量(公里)35 (2)改造项目

,根据现有线路设备运行年限和设备健康水平,结合负荷发展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规划线路项目年度更新,描述“十二五”期间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更新规模该清单描述了线路长度、塔架和通道等主要工程数量,并简要描述了其他类别或典型项目的工程数量。(表7-5、表7-6)

表7-5 XX省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案改造架空线数量

号。电压等级“十二五”项目XXXX、XXXX、XXXX……XXXX的导线总长度(公里),包括:110(66)耐热导线、杆塔(基础)35……县级2……供电区...其中:110(66)2.1直供管35...2.2持有...2.3...参股...42型

附件1

网省级公司分销网络“十二五”规划

报告编制大纲

[报告编制单位] XX,2010

编制说明

1。本大纲旨在指导公司系统运行区域内各地区实施配电网“十二五”规划,适用于省级电网公司(华北电网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

2。该大纲是在“城市配电网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报告模板”(国家电网学生[XXXX年..............................1 1.4]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2 2省..................................3 2.1总体情况...........................................3 2.2该省的经济社会历史发展..............................3 2.3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现状..............................4 3配电网概况...........................................4 3.1供电企业................................4 3.2功耗负载.................................7 3.3电源建设................................7 3.4 2XXXX年末单位产能和XXXX当年新增单位产能,以及考虑退役单位产能

33

6配电网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

6.1供电区分类

按照《配电网“十二五”规划设计导则》,结合当地总体规划,合理划分供电区类型,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因地制宜进行配电网规划和建设改造

6.2配电网目标

根据负荷预测,结合配电网现状,配电网线损率、供电可靠性率、综合电压合格率等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一户一表”、“农村户用电率”、电气化县、乡(镇)、村等社会指标。建议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源区域。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量化目标,阐述了规划时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便于实现远近结合,远近目标指导短期规划和建设,配电网发展目标也可以给出在规划期内要实现的目标,基于之前提出的远景(XXXX)目标。

6.3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理

6.3.1高压配电网结构

高压配电网结构是高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主体根据电网现状,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对不同供电区域推荐的典型接线方式进行分类确定,并给出相应的接线图。同一区域、同一电压等级、同一供电区域的网

络连接方式应尽可能减少和标准化

34

6 . 3 . 2线路

供电线路型号和路径选择是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功能定位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电网发展现状和变电站规划位置,确定不同类型线路的线路和导线段的敷设方式。

6.3.3变电站

根据负荷等级和负荷分布,考虑电网结构的调整要求和建设条件,确定不同供电区域的高压配电变电站的建设标准,包括主变压器的电压比、主变压器的类型(是否有载调压)、主变压器的容量、主变压器的数量、进出线回路的数量、变电站的主接线类型和布局等。

6.3.4容量/负荷比合理的容量/负荷比

有利于建设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提高电网对负荷增长的适应性。根据地区负荷增长率和电网建设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类型地区的负荷能力比范围。为了提高投资效益,原则上在满足用电需求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逐步降低容量负荷比。

6.4中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6.4.1中压配电网结构

根据分区负荷预测和负荷转移能力的需要,确定了不同类型供电区域的中压配电网结构,并给出了典型的结构接线图根据电缆网络和架空网络分别描述

35

6 . 4 . 2线路

描述中压配电网线路的选择原则根据相关规定,确定中压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选择标准,包括线路类型、导线截面等。

6.4.3配电变压器

根据实际发展需要,确定配电变压器的选择和配电变压器的容量。

6.4.4配电室

决定进出线数量、占地面积、配电变压器标准容量系列、设备等级等。配电间根据中压配电网负荷发展需要

6.4.5交换站

描述交换站(或交换站)的应用情况,并确定进出线数量、占用面积、设备等级等。交换站的

6.4.6环网柜

说明了环网柜的应用情况,确定了环网柜的接线规模和交换设备的选择标准等。

6.5低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6.5.1低压架空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和区域类型划分,确定低压架空配电网规划中导线截面、接线类型、供电半径、分区供电方式等方面的选择

36

6 . 5 . 2低压电缆网

描述了低压电缆网的应用范围,确定了导体截面选择、电缆敷设方式、供电半径、连接方式、供电半径、分区供电方式等规划技术原则。低压电缆网络

6.6其他

上述技术原则中未提及但与区域配电网规划相关的其他技术原则简介

37

2.1 2.2 2.3 2.4 3其中:直供直管10控股10股10代管10省10 (3)供电可靠性

结合附表中各城市供电可靠性率(RS-3)值,描述了全省供电企业不同类型供电区域的可靠率(RS-3)分布情况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类型县级供电地区供电可靠性的差异(表3-28,附表26)

表3-28 XXXX XX省供电可靠性(RS-3)分配表

单位:%

99.00-99.5%供电企业99.5-99.9% 99.9-99.95% 99.95%以上数字122.12.22.32.33 2.43数字比例、数字比例、数字比例3.9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省公司系统管理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介绍

介绍了县电网与外界的通信,并对薄弱环节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表3-29,附表27)

23

表3-29 XX省XXXX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个县级电网薄弱环节数量(数量)总电气化率总电气化率总电气化率总电气化率包括:低压户数(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 县乡(镇)县级供电区行政村农村居民人数类型:1.1直供、1.2直供、1.2控股、1.3参股、1.4代管注:“县电网薄弱”的定义请参考[〔XXXX〕农业技术年数分布、设备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现有设备技术原理相关标准对比分析结果和健康水平分析结果,并讨论电网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3.10.4配电网管理

总结配电网规划、运行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3.10.5建设环境

结合“十一五”电网建设环境的发展变化,分析了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十二五”电网建设发展的矛盾等相关问题。

25

3 . 10 . 6建设资金

结合“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和效果等。,分析了筹资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困难等。

3年10月7日其他问题

配电网发展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及以上未提及的分析

26

4年电力需求预测

4.1历史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

4.1.1负荷增长趋势分析

给出电力负荷发展的历史数据,分析规划区负荷及电量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变化对电力消费结构的影响(表4-1,附表28)

27

表4-1 XX省负荷历史数据

全社会最大用电量农村居民网供电全社会最大用电量全社会第三代用电量和居民用电量(亿千瓦时)人均负荷人均生活平均用电量规模增长(千瓦时/规模增长率规模增长率(千瓦时/人)(千瓦时/人) 人民)用一个产品评价(1亿(1亿)居民,二产三产) (兆瓦)(%)(兆瓦)(%)(%)(%)千瓦时)(%)(%)(%)------------------------------------------------------------------------------------------------------------------------------------------------------------------------------------------------------------------------------------------------------------------------------------------------------------------------------ 199年类型年,

社会最大用电量,农村居民网最大负荷供电量,社会用电量,第三代用电量和居民用电量(亿千瓦时),人均负荷,人均生活平均用电量,用电量增长规模(千瓦时/增长规模,千瓦时/人)(千瓦时/人)率(1亿人一次产出、两个输出和三个输出)(MW)(%)(MW)(%)(%)(%)kwh)(kwh)(%)增长率29

4.1.2负荷特性分析

分析年负荷曲线和典型日负荷曲线,结合相应的图表分析“十五”和“十一五”以来电网负荷特性、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等

4.2用电量预测

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负荷增长数据,选择多种合适的预测方法来预测用电量(指全社会的用电量,下同)。在省市公司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给出了全省和各市的推荐方案。(表4-2,表4-3,附表29)

表4-2

单位社会总用电量年预测结果:1亿千瓦时,

年全省各市所辖供电区域,县级供电区域,XXXX年,XXXX年,XXXX年,XXXX年,年增长率,年增长率,表4-3

|各市社会总用电量预测结果...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结合电力消耗预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在省市公司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给出

了全省及

30

城市的推荐方案(附表30表4-4、表4-5)

表4-4 XX省年最大负荷预测结果

“十二五”年、“十三五”年XXXX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百分比)项目类型最大负荷(兆瓦)Tmax(小时)省市级最大负荷(兆瓦)供电面积Tmax(小时)县最大负荷(兆瓦)供电面积Tmax(小时)注:Tmax指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表4-5 XX省市年最大负荷预测结果

台:兆瓦,XXXX

座城市,全省1座城市,2座城市...XXXX、XXXX、XXXX、XXXX 等城市“十二五”平均年增长率,XXXX“十三五”平均年增长率,31,

5供电规划

根据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介绍了XXXX期间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的供电规划

5.1常规能源电站

描述了区域水电和火电资源条件及可用开发程度,并介绍了火电和水电等常规能源电站并网安装规模(表5-1,附表31)

表5-1 XX省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常规能源电站装机容量

台:MW

# 1 2 2.1 2.2 2.3 2.4 3全省城市供电区县级供电区。其中:直接供应直接管理控股公司共同持有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注:(1)“装机容量”应包括XXXX年末的机组容量和XXXX新增机组容量,并考虑退役机组容量;

(2)10kV及以上所有并网发电厂(包括非统一调度发电厂)统计,下同5.2新能源电厂

描述了该地区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资源状况和可利用的发展程度,并介绍了并网的新能源电厂的安装规模。(表5-2,附表32) 表5-2 XX省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为

台:兆瓦

号1 2 2.1

型城市供电区县级供电区,其中:XXXX直接供电32

台,XXXX 32

台,XXXX 199台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3)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永安十二中的“山海合作”教育改革为接口,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环保综合规定国家产业政策 【发文字号】国发[2012]19号 【失效依据】国务院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2016)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2.06.16 【实施日期】2012.06.16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务院文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二篇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三篇 第九章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政策导向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二篇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广东 第三篇优化升级建设全球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第四篇内外并举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第五篇强农惠农建设美好新农村 第六篇统筹城乡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第七篇联动融合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八篇绿色发展保护秀美山川 第九篇强化支撑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第十篇普惠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十一篇内涵提升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十二篇改革先行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第十三篇互利共赢深化粤港澳合作 第十四篇开放合作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第十五篇规划实施保障 第二节提升教育信息化和开放合作水平(教育信息化)第三节逐步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电子政务)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承前启后抢抓科学发展战略新机遇,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成功战胜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及洪涝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4.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于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10年约为4.7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为451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关于“十二五”规划目标制定的几点说明

仅供县领导审定,暂不对外 关于“十二五”规划目标 制定的几点说明 2009年11月18日全省“十二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县及时启动了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3月25日县政府召集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召开“顺昌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目前规划编制工作正有序推进。现将“十二五”规划目标制定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GDP多方案测算 顺昌“十二五”期间GDP平均增长速度是基于历史资料分析所作的预测,以1995年以来GDP构成建立起反映三次产业各自发展规律的模型。其中,对工业增长速度的预测,分别以新增50、70、90、100亿元产值四种方案来进行。预测结果如下:①以到2015年工业产值新增50亿元计算,GDP年均增长12%;②以到2015年工业产值新增70亿元计算,GDP年均增长%;③以到2015年工业产值新增90亿元计算,GDP年均增长%;④以到2015年工业产值新增100亿元计算,GDP年均增长15 %以上。 据了解,南平市“十二五”GDP年均增长在13%以上,考虑到我县实现工业强县目标的实现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需要,我们认为我县十二五”GDP年均增长%比较符合全市跨越发展要求。 二、关于部分指标的测算依据

1、GDP年均增长%。当前我县处于经济发展快车道,GDP自2006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10年GDP达到52亿元,“十一五”平均增速达到%以上,人均GDP21138元,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稳固,国民经济实现科学跨越的条件更加成熟。“十二五”将是我县人均GDP由20000元向40000元跨越、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都蕴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国家扩大消费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消费需求增速将有所加快,保持稳定增长可期,我县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增长的态势。但考虑到我县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心区和产业带动力较弱、对外开放水平不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压力增大,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按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并适当靠前的目标测算,由此推出,“十二五”期间我县GDP必须年均增幅为%以上,到2015年人均GDP达到40000元。因此,建议将“十二五”我县GDP的目标值设为年均增长%,即到2015年实现亿元(2010年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亿元、46亿元、亿元,年均分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调整为2015年的::。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年均增长%。目前,我县经济仍处在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阶段,未来仍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2010年,预计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2006-2010年年均增长%。随着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出台,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有

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

2.“数字”与“感觉”差异体现调整升级 《中国纺织报》记者:“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王天凯:“十二五”以来,纺织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扰行业发展和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国内外棉花差价依然较大,国内棉花质量下降,超千万吨的国储棉和进口棉配额管制阻碍棉花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部分行业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设备利用率低,产品库存高,资金周转困难;用工成本持续上升,纺织企业人均工资是越南的2~3倍,孟加拉的5倍以上;科技资源分散尚未形成集成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创新型人才仍然缺乏;纺织企业在适应日趋严格的环境治理要求下面临技术、管理和资金压力。 破解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找寻差距,适应市场,转型升级,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各方面提供更为良性的市场环境。 《中国纺织报》记者:回首这五年,纺织企业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企业一天天在过“紧日子”。而统计数据表明,行业整体规模和效益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这种“数字”与“感觉”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王天凯:数字尚可,感觉不好,这恰恰说明纺织行业正在经历着转型升级,企业优胜劣汰,洗牌加剧。对于这一点,总有人在问:这是最好的年代,还是最坏的年代?我的回答是:对于产业提升来讲,偏紧的年代是好的年代。 在偏紧的环境下,差的企业固然洗牌出局,好的企业也要努努力、使使劲,才能取得好的业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正在倒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努力转型升级。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十二五”期间,虽然增速趋缓,但纺织工业整体运行质量得到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企业虽然普遍感受压力较大,但纺织行业多项运行指标增长平稳,增速在全国工业行业中行居前列。1~9月,全国3.8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利润总额增长9.4%,分别高于全国工业增速4个和11个百分点。这说明纺织工业经过优胜劣汰、调整升级,资源配置效率和行业运行质量在提高。 【活跃】纺织服装协2015/11/30 10:10:34 3.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当前困难和形势变化 《中国纺织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常年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纺织出口在今年预计出现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拉动中国纺织工业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有所变化?您对2015年的行业运行如何预判?有人认为,中国纺织出口优势不在,国际竞争力削弱。对此,您怎么看? 王天凯:“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恢复缓慢,今年行业的出口形势非常严峻。虽然行业整体运行比较稳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投资的增长表现比较正常,但行业出口出现了持续负增长的局面,1~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下降5.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1.8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降幅又扩大2.5个百分点,且量价齐跌。 这是继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第三次出口负增长。基本成因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欧元和日元大幅贬值、国内产能向外转移带动贸易转移、原料价格走低带动出口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有关。未来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除以上因素外,还将受到全球区域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影响。 对于今年的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在行业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形成的正向对冲

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编WORD版

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北京林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 工作方案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发展的谋划之年,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做好学校“十二五”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学校2010年党政工作要点,提出我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贯彻改革创新的主线,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为魂,高度重视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主动适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需求,紧密结合学校实现“建设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目标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期”的特征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完成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二、工作目标 动员、组织学校各方面力量,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2009年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学校“十一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听取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把握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主要趋势,聚焦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规律、趋势和路径,为学校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明确提出学校“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重大措施,并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既与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相衔接,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协调,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纲领和行动指南。 重点围绕如何解决困扰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聚焦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需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拔尖人才缺乏与师资数量不足、办学空间紧张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内部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干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66766人阅读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隐藏>> 13 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科教人才强国不是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7日晚浮出水面。第七部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到1500字,22处讲“创新”,让人看到了执政党的孜孜以求。就在此前公布三个月前,新中国进入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四个多月前,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世;四年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出台。这一系列中长期纲领性文件的颁布,都在不断呼唤“创新型人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表示,讲“创新”要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特殊创新力的人,才能引领各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解决,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创新型人才”必然成为国家战略。“建议”也明确: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数字可证中国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2009年,全国共有在校生2.6亿人,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以下。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979万。但要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则要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普及达到40%以上。而要实现有创新能力的人数呈规模效应的“人才强国”,远非几个文件所就能达到,需要全社会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珍视。今年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时谆谆告诫教育者“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显示出中南海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同样的困扰也存在于教育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仍无破解良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而这注定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求索过程。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说,现在讲“创新”好像是个很时髦的词,其实创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讲中国缺乏创新就是缺乏像互联网那样改变世界的技术,而是要从教育基层的点点滴滴做起。教育部日前下令要求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时,强调“使横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头一个五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而这要求“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着力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14 广州日报:您认为,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有哪些新的亮点?辛鸣: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其一、发展思路一脉相承。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十一五”再至“十二五”,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根本指针一直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始终。此前,有人曾对“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进行炒作,但实际上,这没有必要,因为它的内涵并没有超出科学发展。新兴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二,发展战略前后衔接。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强调转变发展经济方式的要求一直未变,只是在进入“十二五”之际,我们更加意识到转变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编制说明

关于《兴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送审稿)》的 编制说明 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年底启动以来,经过反复修改,已完成规划纲要的初稿编制,现将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一、规划编制过程 根据全国、省和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县制定了《兴国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兴府办字[2009]24号)文件,确定15个社会经济发展课题研究课题,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为科学编制好我县“十二五”规划,我委聘请了江西理工大学专家组编写我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共13章,就发展基础、指导方针、区域布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旅游突破战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说明。编制过程中,我委先后以召开座谈会、上门征求意见、网络征询等方式向市发改委、县各部门征求意见。目前,各项工作均按照既定计划有序进行。 二、“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的说明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结合我县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综合各种因素,规划确立了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包括经

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标、科学技术和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53项指标。 1、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类发展指标主要包括16项,其中全县生产总值达147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754元,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达12亿元,年均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8亿元,年均增长35%。 2、人民生活指标。人民生活类指标主要包括6项,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75元,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纯收入达17590元,年均增长12%; 3、社会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包括16项,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08‰;总人口控制在82万人;基本养老覆盖率达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4、科技进步指标。科技进步类指标主要包括3项,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 5、环境资源指标。资源环境类指标主要包括10项,其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60%;污水处理率达9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平均下降5.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下降3%;“三废”综合治理率达90%。 (二)指标编制原则 1、总体性原则。根据我县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结合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及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及指导思想 新华社3月16日受权全文公布了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共计16篇、62章。 我国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为“一五”计划,然后以此类推。“十一五”开始称“五年规划”。我国已经编制和实施了11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2011-2015年,所以我们称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一、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四个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增强规划编制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思路研究阶段。根据国务院的部署,70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对41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项研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底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文稿。 第二个阶段是中央建议制定阶段。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下,“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组,历时半年制定并经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指明了方向。 第三个阶段是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阶段。中央建议出台之后,国务院成立了以发改委牵头、12个部门参加的规划纲要起草小组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整个编制过程中,还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在全国发起了“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历时两个月,收到了64709份意见、建议。 第四个阶段是经全国“两会”讨论通过规划纲要阶段。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96.6%的(赞成2778票,反对59票,弃权38票)赞成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吸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修订并正式公布的规划纲要与此前公布的草案相比共进行了38处修改。 从这四个阶段可以看得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 “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十二五规划总结

十二五规划总结 篇一:实验室十二五规划总结合集二: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合集三:“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提经济,谋发展,强盛乃治国之所求。促民生,保和谐,富民乃强国之根本。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肯定了过去的五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在前者的奠基之下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已经开启,而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作为一名国家基层干部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为全国的各个领域做出规划。然而“民”作为一个国家的最基本因素故为重要,所以安民、富民便是国家制定各项政策、方针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不断追踪学习,从个人角度来看,今年的十二五规划的亮点还是在于“民”。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

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基于上述理由,做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

十二五规划解读(独家整理版)

十二五”规划解读:构建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2010年10月28日 20:44:24 来源:东北网【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今晚发布。通读之下,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在本月18日中共中央五中全会闭幕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并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中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主攻产业。 总理温家宝刚刚开过五中全会不久,就到武汉考察。他听取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负责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汇报后,意有所指地加了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所有这些,均可视为中国决策层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企图心。 今天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共有十二个部分,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皆可看出经济转型创新的主旨。 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中共中央明确表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中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安培供稿)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专家解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或将迎来又一政策利好,政府要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綦成元表示,加快《规划》的实施,不仅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规划》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7大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各领域发展的标志性目标、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与拓展市场应用等创新发展重大行动计划、主要政策措施。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

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规划》还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编)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010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05-07连续三年实现了10%提标的基础上,08、09年积极落实各项物价补贴,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按时完成了季度和按月复核及审核审批的工作任务,实行分类施保,分类审核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65户4663人,占城镇人口的17%,月发放保障金52万元,物价补贴27万元,人均补差116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007万元,其中生活补贴354万元。预计2010年能够持平。 2、农村低保工作运行良好。我县农村低保是从2007年开始的。2009年,按照省市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对农村低保进行了全面审核审批。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716户10279人,占农业人口的6.8%,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51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90万元。预计2010年4000户11000人。 3、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有序开展。2004年农村医疗救助逐步实施,2007年城市医疗救助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规范。2009年发放农村医疗救助166万元,其中,实施大病救助192人,为5566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元。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208万元,其中,救助城市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211人,为794人缴纳城市医保2.6万元。预计2010年可达400万元。 4、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230万元,救助1.2万人次。预计2010年可发放救灾资金300万元。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三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2008年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实验县,2009年又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县,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妇女与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委一中心五站”,并挂牌全面运行。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全县2008-2010双拥创建工作三年计划,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着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努力打造军地构建和谐社会新平台。进一步健全老红军、烈士家属、牺牲及病故军人家属、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2010年可发放优抚金90多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争取资金250万元,兴建1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福利院。2010年投入使用。 2、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年发放 90岁以上高龄津贴15万元左右。 3、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严格按规定确定供养对象,每年初对全县农村五保户重新进行调查排摸,重新审核确定,2009年确定农村五保户577户624人,其中,集中供养33人,集中供养标准为月人均250元,分散供养月人均150元。全年发放116万元。 (五)进一步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民政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开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管理,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登记合格率达90%以上。加强了对流浪乞讨对象实行属地化救助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开展城镇街、路、巷、居民区门牌号的设置工作和县政府驻地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登记合格率达100%,领证规范率达100%。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行绿色殡葬,生态墓地建设,每年清明节期间对重点墓区进行督促检查,推进了文明祭祀活动。 (六)民政为民科学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市县委要求,结合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及时学习研究,认真安排部署,使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在救济救灾、危房改造、老龄等工作中,坚持由分管领导带队,业务干部全部参加,严格“一线工作法”,使各项工作切合实际,符合民心。在婚姻、信访等窗口工作中,我们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包括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信访接待、基层工作、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完善补充,保证了服务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未出现违反党的原则和财经纪律的问题和现象。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70多人(次),立案处理7人(次),现场答复解决51人(次),其余均及时予以妥善解决,群众满意率95%以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