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大锡矿藏及冶炼厂的分布

中国大锡矿藏及冶炼厂的分布

中国大锡矿藏及冶炼厂的分布
中国大锡矿藏及冶炼厂的分布

中国大锡矿藏及冶炼厂的分布

中国锡矿的分布地域与大锡的冶炼或铸造地,也就是古代青铜器中锡的来源问题,已经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确实是一个令人难解的神秘问题。中国青铜器的使用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长江流域的四川与湖北诸地。现今收藏的和已出土的青铜器,大都集中在中国的北部与中部,近期才在西南部有了重要发现。翁文灏于20世纪20年代就认为,我国锡矿主要集中于云南、湖南、广东和广西四省。云南等四省的锡矿储量占全国已知储量的90%以上,云南个旧锡矿就占83.65%。这也符合锡矿成矿和储矿的规律--它们一般均位于赤道附

近,距南北回归线的两侧不远。云南省地处北纬22-28?之间,个旧地处北纬23-24?线之间。按照世界地理学准则,南北回归线两侧各23?27′的地带为热带。故个旧亦属热带,属盛产锡矿的地域。童恩正先生曾斩钉截铁地指出:"无论经文或先秦典籍,都不能证明中原产锡"。廖苏平先生又认为,"考古专家认定,江西瑞昌铜岭铜矿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青铜采冶遗址"。"由此可以推断,铜岭青铜冶炼场所用的锡石,有可能是来自德安彭山地区,甚至中原地区古代青铜冶炼场所用的锡石,也可能是来自江西德安彭山地区。因为,在古代锡矿石不可能从遥远的云南省个旧锡矿输入"。我们应如何在铜矿和锡矿的矿址、铜与锡的冶炼场和铸造厂、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地之间,找到一条令人信服的连线,找到大锡的传播之路,就是解开这道难题的钥匙了。李学勤先生根据南方于上古时代产铜和锡等事实而指出:"传统观念以为南方长期在文化上落后于北方,实在是一种误会"。李承祖先生指出:"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中国南方的文明程度,并不比黄河流域逊色"。四川广汉三星堆和金沙大批精美青铜器的出土,证明了中国西南的古老文明,也不比中原地区逊色。四川青铜器的出土,可能会在滇桂金锡、江南金锡、吴越金锡与黄河和长江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找到一条通道,为"金道锡行"找到另一条道

路。解决了大锡在中国的生产地域和传播路线问题,便会将中国古代的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以晋陕豫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以四川广汉三星堆和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云南晋宁石寨山为代表的古滇文化联系起来,形成整体上的中国古代文明。据裘士京先生根据最新统计资料证明,我国目前的锡矿分布在15个省和自治区中,覆盖了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北方惟有内蒙古自治区一家。笔者根据裘先生的研究成果编制下表:省份保有储量(万吨)占全

国保有储量的比例(%)云南128 31.4广西134.04 32.9广东40.82 10湖南36.25 8.9内蒙32.87 8.1江西26.04 6.4其中云南和广西的锡储量,又集中于个旧与大厂两矿,它们便占据了全国总储量的50%,其余各省或自治区的拥;有量很少,甚至难达开采规模。中国锡矿以原生矿为主,占80%,沙锡矿占16%共伴生矿为多,单一矿只占12%,以锡为主的矿占66%,伴生锡矿占22%。所以,中国大锡的开采与冶炼,始终与铜、铅、锌、银等矿共生或伴生。我国卷帙浩繁的古文献,对于锡的记载,既非常丰富,又历史悠久。《山海经》中收录多条有关锡的最早记载。它们可能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大锡历史文献。"龙山…其下亦多锡";"灌山…多白锡"(《中次八经》)。"婴侯之山…其下亦多锡";"服山…其下亦多锡"(《中次十一经》)。《山海经》地名甚难稽考,扑溯迷离,但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些地名都位于古荆州的西部,很可能是指云南和

矿人,掌金、玉、锡、石之地"(《地官?矿人》);"广西一带。《周礼》中有"

其利金锡竹箭"和"其利丹、锡、齿、革"(《夏官?职方氏》)。"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考工记》)。《尔雅?释器》中有"锡谓之鈏"。《尚书?禹贡》中也有"…厥包桔柚锡贡"。《战国策》中有"破堇山而出锡"。《越绝书》中更有"赤茔之山,破而得锡"的记载。此后,中国历代正史、笔记、方志中有关大锡的记载更是汗牛充栋,俯拾即得,本文不再一一赘述了。对于云南锡的记载,据段锡、王丕勋和余春泽诸先生考证,最可靠的早期记载应追溯到《汉书?地理志》:汉武帝改

滇王国为益州郡,"中有贲古县,其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南乌山出锡"。据他们考证,其中的"贲古"应为今之蒙自、个旧一带。个旧锡矿始采自西汉,崛起于清代,鼎盛于新中国成立后,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样悠久的历史,在世界采矿史上也是难觅其踪的。"锡都"的美名不仅缘起于其生产规模,而且也应归功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大锡在世界范围的流通,也有许多谜团。大锡之路确实存在,只是许多细节尚不明确,其具体路线尚待勘定。中国上古时代的青铜器,就已经在中国周边地区广为流布。在南亚、东南亚、中亚和朝日等地区与国家,均已发掘出土过中国青铜制品。这是大锡之路的雏形期。大约从公元6-7世纪开始,首先是阿拉伯-波斯穆斯林世界的商人东来,寻求大锡。他们的目的,也无非是宗教与战争。穆斯林清真寺中的大量灯盏、烛台,基本上是锡制品。波斯-阿拉伯骑兵部队的兵器、马衣和马具亦为大锡制品。这是大锡之路的形成期。自16世纪之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对外扩张,他们在海外四处寻找黄金、白银、铜、锡等矿产品和其他初级工业原料,出现了一次"淘金寻宝热"。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合金业、电镀业与焊接业的发

展,更导致了西方疯狂的掠夺东方和拉美(巴西、玻利维亚)的锡矿资源,从而促生了大锡之路的兴旺发达期。在远东地区,自18世纪以来,基本上是英法两大殖民列强在争夺资源、产品和市场。英国将缅甸和印度作为其在远东的鸦片种植园,其所产鸦片,又都被转销于东亚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英国利用从鸦片交易中赚取的巨额利润,大肆采购中国的丝绸、瓷器、中药等生活必需品。法国不甘落后,依靠它在印度支那的势力,而力图将中国的云南(也包括广西和四川部分地区)变成自己的鸦片种植园,以与英国人竞争和抗衡。英国将锡兰改造成了它在远东的茶叶种植园,以摆脱用大量白银采购中国茶叶的窘境,并将其所产茶叶销往亚非其他地区,从而赚取外汇。法国也瞄准了云南的滇茶,企图将云南改造成法兰西的茶叶生产基地,与英国人一比高低。西人东来,也寻求香料和香药,特别是麝香,还

踏出了一条麝香之路。我国麝香的产地主要在西藏,但英国人依靠他们在印度的势力,基本上垄断了西藏麝香的交易。法国人也被迫在云南寻求麝香,千方百计地企图将云南变成一个香獐子的养殖场。至于大锡,法国人参与对个旧锡矿的开采与冶炼,也是与英国人竞争的结果。因为亚洲另一个大锡生产的重要中心是马来半岛和印尼,特别是巽他群岛(Sonde)、班加岛(Banka)和苏门答腊(Sumatra),那里生产的最上乘的大锡是班加锡。英国人基本上控制了这些锡矿。所以法国才不惜投入重金,开采云南个旧的锡矿与其他矿产,而且个旧锡在当时就较马来锡优质得多。法国于1889年在蒙自开关,从1903年起修建滇越铁路,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开采个旧的大锡矿。由于英国人当时扼住了远东海上贸易运输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并经那里将马来和印尼大锡销外世界各地或运回国内。法国运输个旧锡矿和大锡,只好被迫走过了一条奇怪的迂回之路。他们先将大锡及其矿石运到曼耗,再经红河或滇越铁路运往越南,特别是北圻(东京湾)和海防诸港口,其后再从那里转运香港,推销于世界市场。大锡之路,于此时便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本文的目的不在于论述大锡之路,故不再于此泼费更多笔墨了。笔者希望通过扒梳外文史料,来阐述外国人对云南个旧大锡极其相关产品的调查、开采和营销,从而探讨大锡之路的国际走向。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_二_

2011年4月April,2011 矿 床 地 质 M IN ERA L DEPOSIT S 第30卷 第2期 V ol.30 No.2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简介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二) 铅锌矿资源 缅甸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东部,从密支那至德林沙那约有50多处产地,其中以掸邦北部的腊戌和掸邦南部的东技一带最为集中(图1),规模也较大。铅锌矿床类型较相似,大多产于古生界,尤其是石炭系至奥陶系的灰岩中,呈似层状或层状,矿化可断续延长数千米。矿床附近从未发现侵入岩体,围岩蚀变较弱,而在含矿层下盘或上盘经常见有断续分布且厚度变化不大的流纹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层,其产状与灰岩的基本一致。矿石成分以含银方铅矿和闪锌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黄铁矿、重晶石等。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该类型矿床应属于产在碳酸盐岩中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层控型矿床。该类型矿床常由于后期岩溶作用使其塌陷和泥化而再富集,形成新的富矿体。目前己知该类型矿床以腊戍西南约50km的Baw dw in矿床最为典型,其矿化带长4km,宽400m,在NW向断裂带侧旁,有3个富矿体,长度分别为380m、400m和550m,平均厚度分别为6m、42m和6m。在富矿体周围分布着低品位的铅矿化带,以及厚度在1m左右的重晶石脉。矿石成分以含银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为主,有少量车轮矿、斜方砷铁矿、辉砷锑矿等。矿石品位(质量分数)较高,Pb为21%,Zn为15%,Cu为0.3%,Ag为0.055%。该矿床在15世纪曾由中国人开发,用于炼银;1918年改由缅甸人经营,曾开采了18万t铅锌矿,目前年开采矿石量为1万t左右。此外,东技西北部的Baw saing铅锌银矿床、腊戍西南部的Nymy ae铅矿床和东技东南部的Loungh H ken锌矿床等,其成矿特点与Baw dw in矿床基本相似,并都具有一定远景,但目前大多数矿床仅开采浅部的氧化矿(如Nymyse矿床的白铅矿,Loumg h H ken的菱锌矿)以及由岩溶作用导致次生再富集的矿体,开采量不大,每年产精矿数百吨。 铜矿资源 缅甸目前已知的铜矿产地有50多处,主要分布在东部掸邦地区,近年,在中部皆实省和伊洛瓦底省也有所发现。在掸邦,绝大多数铜矿是作为有色金属矿床的伴(共)生矿出现,其中,与古生代碳酸盐岩中层状铅锌矿床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在Namtu Smelter,每年可获品位为51%的铜精矿300多吨。其次为含铜石英脉,产于古生界,规模十分有限,但矿石都比较富。在缅甸西部,铜矿主要产于第三纪火山弧带内,火山岩以中酸性为主,矿化与斑岩体在时空上有密切关系。如下钦德敏(Chindw in)的Monywa铜矿产于火山颈相的黑云母斑岩附近,后者侵位于海相砂岩、泥岩与凝灰岩互层的层位内,在斑岩体中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而在火山岩中则以网脉状矿化为主。矿体出露长约300余m。矿石以浸染状和脉状为主,其次为块状。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铜矿、黄铁矿和斑铜矿。围岩蚀变以明矾石化为主,分布广泛并较强烈。地表次生富集带发育。在M onyw a以南,还有Kyingw a Taung、Sabe T aung和Letpadaung等产地,其地质特点与M onyw a基本相似,经初步工作后估算,其铜矿资源储量约200万t,品位平均为1%。文多(Wuntho)地区也有相似的矿化点,产在花岗闪长岩体附近,沿NW向断裂带分布,矿化以火山岩裂隙细脉充填为主,具有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的特点,通常有石英 电气石、辉钼矿、毒砂、斜方砷铁矿和黄铜矿演变序列。在缅甸北部密支那西南和西部钦邦地区,曾发现岩浆型铜矿,铜矿化产在蛇纹石化橄榄岩中,以构造裂隙充填为主,黄铜矿、辉铜矿常与铬铁矿相伴,矿化规模一般不大。据说,上世纪初在北部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开采了500t铜矿石。新近,在西部钦邦维多利亚山NNW向15km处的M indat地区发现了赋存在绿片岩中的铁、铜硫化物矿化带,断续延长8 km,目前尚未对其开展工作。 钨锡矿资源 钨锡矿主要分布在缅甸东部(图1),在掸邦 克耶邦 德林达依省一带,约有120处产地,是东南亚钨锡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南可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钨锡矿带相接,向北与中国华南成矿带相连。缅甸的钨锡矿与第三纪花岗岩侵入体在时空及成因上有关,其含钨锡花岗岩带是东南亚半岛3个花岗岩带中最西部的花岗岩带。花岗岩大多侵入于上古生界墨古(Merg ui)群中,钨锡矿化主要赋存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个别产在岩体顶部和沉积围岩中,以岩浆热液型为主,大多呈含矿石英脉产出,有少量的含矿

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其勘查开发前景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铝土矿地质特征 及其勘查开发前景 陈全树,何文平,周 迪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洛阳471002) 摘 要: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的铝土矿,是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铝土矿。本区不仅蕴藏量多,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关键词: 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勘查开发;洛阳—三门峡;河南 中图分类号: P 611.22;P 61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1412(2002)04-0252-05 河南省西北部的洛阳—三门峡地区,西起三门峡,东到洛阳,南跨陇海铁路,北临黄河,面积约3000km 2 的范围内,已发现大小铝土矿床(点)30余处,总储量超过3亿t 。区内的铝土矿不仅储量大,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是河南省最主要的铝土矿资源产地。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为中朝准地台的华熊台缘坳陷的渑池—确山陷褶断束的西北部。北部有北段村穹窿,及近EW 向的陕县断陷盆地,渑池、新安两个向斜构成了区内的基本骨架,并发育有以扣门山断层为代表的NE 向高角度正断层组,以龙潭沟断层为代表的NW 向正断层组,以义马断层为代表的近EW 向逆断层组,以及发育在渑池向斜西端转折部位的SN 向断层组。由于各方向断层相互交错,将穹窿和向斜分割成以扣门山断层和龙潭沟断层为界的3个扇形断块,对含铝、含煤建造的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图1)。 区内地层比较齐全,沉积岩广泛分布,除上奥陶统—下石炭统缺失外,中元古界熊耳群及汝阳群、上元古界洛峪群、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在区内均有出露。 本区岩浆岩出露面积很小,且分布零星。除中元古界熊耳群中见有中性火山岩外,在北部和南部有 少量的燕山期石英斑岩侵入中上元古界中。在西部,局部有燕山期花岗斑岩呈岩床状侵入石炭系,但对铝土矿层没有影响。南部还有煌斑岩脉穿插。这些岩浆岩多属浅成侵入相。 本区矿产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有些矿产储量巨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区内主要矿产为煤和铝土矿,此外还有耐火材料、化工原料、玻璃原料及铁矿等,这些矿产资源,为地方工业的发展和经济振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带划分及矿床分布 本区中石炭统本溪组的铝(粘)土含矿岩系,分布于陕县—渑池—新安一带,东西绵延长达百余公里,人们往往称之为陕—新铝土矿带,它是河南主要的富铝土矿成矿带,以扣门山断层和龙潭沟断层为界,可划分为西、中、东三个铝土矿带(图1)。 (1)西矿带。位于扣门山断层以西的陕县断陷盆地北缘,西起七里沟,东至焦地,长达30km ,断裂非常发育,矿带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菱形断块。矿体倾向SE 或SW ,倾角10°~30°。该带有矿产地16处,其中矿床9处,矿点7处。矿床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铝土矿体一般厚2~5m ,矿石品位中等偏富,w (Al 2O 3)=62.91%~69.33%,A /S =5.1~8.8。主要矿区有支建、 崖底、水泉洼、焦收稿日期:2002-02-21; 修订日期:2002-06-06 作者简介:陈全树(1968-),男,工程师,理学学士,主要从事铝土矿、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的勘查。 第17卷 第4期2002年12月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Vol.17 No.4 Dec.2002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特点及分布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特点及分布 2010-09-14 22:39:13 来源:中铝网 一、什么是铝土矿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二、中国铝土矿矿业简史 三、资源状况 截至1996年末,我国已探明铝土矿矿区310处,分布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铝土矿保有储量达到22.73亿t,其中A+B+C级7.05亿t,占总保有储量的31%。 据美国矿业局《MineralCommoditySummaries》1996年资料,全世界铝土矿储量为230亿t,储量基础为280亿t,其中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储量基础79亿t)、几内亚(储量基础59亿t)、巴西(储量基础29亿t)、牙买加(储量基础20亿t)、印度(储量基础12亿t)、匈牙利(储量基础9亿t)。我国铝土矿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及上述国家,如以我国A+B+C级储量(工业储量)和这些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远在它们之后。 我国铝土矿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华南褶皱系及东南沿海四个成

中国锡矿资源地质特征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锡矿床受大地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其往往沿特定大地构造部位呈带状分布。这些大地构造部位是:塔里木-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天山-大兴安岭褶皱区;扬子地块东南侧的古生代华南褶皱系;中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俯冲形成的滨太平洋褶皱系;印度板块与古亚洲板块之间聚敛、碰撞形成的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在这些构造带的控制下形成8个锡矿床成矿带:①康滇地轴锡矿床成矿带;②江南台隆锡矿床成矿带;③右江锡矿床成矿带;④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⑤邓柯-义敦锡、多金属成矿带;⑥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 ⑦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 岩浆活动是控制中国锡矿床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国各锡矿成矿带主要锡矿床皆分布于改造型花岗岩带,许多大、中型锡矿床大都产在燕山晚期阶段的重熔-再生岩浆作用形成的小岩株、岩枝(群)内外接触带。例如我国两个最大的锡矿床——云南个旧锡矿和广西大厂锡矿所在的右江锡矿成矿带,矿床皆产于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和围岩的容矿构造中。拥有众多的锡矿床及有锡伴生的钨、铜、铅锌、钨钼铋、铌钽或稀土矿床的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锡矿床成矿作用自加里东期即有初始富集,以后各旋回逐步加强,至燕山旋回锡、钨成矿作用达到高峰。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其东亚带,与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多属印支构造旋回;西亚带与锡矿有关的主要为晚白垩世至始新世的花岗岩,矿体多产于岩体突起的冠部或外接触带容矿构造中。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为燕山期钾长岩花岗岩,矿床产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与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为海西-燕山旋回各期侵入体,主要有花岗闪长岩、碎裂花岗岩等,一般为中小型岩基和岩株,锡钨钼铋矿床主要产于接触带夕卡岩内带,铁铜、铁锌或铜锌矿床产于夕卡岩外带,再外有铅锌矿床。

中国磷矿资源分布及开发建议

中国磷矿资源情况(资料) 前言 我国农业生产的实践已经证明合理施用化肥是粮食生产的关键,保障粮食安全不但要保证耕种面积,还要保证化肥供需平衡。农业部“948”项目预测2010~2050年我国每年磷肥需求量1100~1200万吨(P2O5量),每年需要磷标矿(P2O5含量=30)4300~4700万吨,未来42年我国磷肥生产磷标矿累计需求量为18~20亿吨。截止2010年,总储量168亿吨(平均品位仅16.9%,),但其中能够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指标要求的真正可利用矿产资源量(即基础储量)仅为40亿吨,富矿(品位>30%)储量11亿吨,仅占8%。在每年5000多万吨的磷矿使用量的情况下,我国的高品位磷矿只能保证我国未来20年的使用。目前我国磷矿资源要保障我国化肥及相关企业的磷矿供应持久,必须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但开发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下面是我国磷矿资源的部分相关资料汇编。 一、中国磷矿资源地理储量分布

我国已探明磷矿资源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是磷矿富集区,5省份磷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135亿吨,占全国76.7%,按矿区矿石平均品位计算,5省份磷矿资源储量(P2O5量)28.66亿吨,占全国的90.4%。各省拥有磷矿资源储量按P2O5量排列,云南省磷矿列全国第一,矿石量40.2亿吨,P2O5量8.94亿吨,平均品位22.2%。湖北位居第二,矿石量30.4亿吨,P2O5量6.8亿吨,平均品位22.34%。贵州列第三,矿石量约27.8亿吨,P2O5量6.2亿吨,平均品位22.3%。四川列第四,矿石量约16亿吨,P2O5量3.5亿吨,平均品位21.2%。湖南列第五,矿石量20亿吨,P2O5量3.25亿吨,平均品位16%。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四川3省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85亿吨,P2O5量18.6亿吨,平均品位22%。中原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8.1.1 地质可靠程度 8.1.1.1 预测的: 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具有初步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8.1.1.2 推断的: 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等,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 8.1.1.3 控制的: 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8.1.1.4 探明的: 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8.1.2 经济意义 8.1.2.1 经济的: 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估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也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8.1.2.2 边际经济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才可变成经济的。 8.1.2.3 次边际经济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8.1.2.4 内蕴经济的: 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8.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附录A) 8.2.1 储量 8.2.1.1 可采储量(111): 是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估算的可采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标签: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三水铝土矿玄武岩 1区域地质特征 波罗芬高原铝土矿位于印支陆块万象—巴色微陆块南西部之班敦凸起。大面积分布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喷发的玄武岩。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古生代(Pz3):浅海陆棚层序、砂岩、泥岩及页岩。 中生代(Mz1):陆相层序局部浅海相,陆相红层粘土质砂岩夹薄煤线及砾岩,中三叠系海相灰岩单元出现在层间底部。 中生代(Mz2):陆源红层砂石和泻湖泥岩混杂粘土,上层含岩盐和石膏挥发物。 新近系(N2):未固化沉积砾石、砂、泥和粘土。 第四系(Q):浅褐、褐黄、黄红色残坡积粘土、含砾粘土及黄红、紫红色残积粘土、及铝土矿组成,厚1~20m,个别地段大于20米。其中:玄武岩风化残积层是区内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 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2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赋存层位。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的第二层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山脊、山丘的宽缓地带及缓坡上。矿体部分裸露在地表,部分有表土层覆盖。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 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半山坡及相对低洼地带,下部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砂岩,也有覆盖于铝土矿之上的。底部少量残积物,上部为坡积物。部分形成铝土矿层。岩性为黄褐色、褐红色含砾粘土,呈松散土状。砾石成份主要为结核状、块状铝土矿。含量变化较大,2%~45%均有,个别地段形成较好的铝土矿。近地表处常有10~50cm的腐殖层,盖层一般厚度0~4.9m。下伏基岩

中国锡矿资源分布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锡矿资源分布 一、资源概况 截至1996 年底,我国锡矿累计探明储量达到560.37 万t,保有储量为407.41 万t,其中A+B+C 级储量212.17 万t,占保有储量的52%。从1955 年到1996 年40 年间锡矿保有储量增长了近4 倍据美国地质调查所和矿业局资料,1996 年世界锡矿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700 万t 和1000 万t。锡矿储量比较丰富的国家,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巴西(储量120 万t、储量基础250 万t);马来西亚(储量120 万t、储量基础120 万t);泰国(储量94 万t、储量基础94 万t);印度尼西亚(储量75 万t、储量基础82 万t)。此外,扎伊尔、玻利维亚、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一定的储量。如以储量相比较,我国居于世界首位;如以我国 A+B+C 级储量和这些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我国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2 位。 二、地理分布 我国锡矿分布于15 个省、区,其中云南保有储量128.00 万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1.4%;广西保有储量134.04 万t,占保有储量的32.9%;广东保有储量40.82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10.0%;湖南保有储量36.25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8.9%;内蒙古保有储量32.87 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8.1%;江西保有储量26.04 万t,占总保有储量6.4%。以上6 个省、区保有储量就占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 97.7%。 三、资源特点 1.储量高度集中 如上所说,我国锡矿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内蒙古、江西6 个省、区。而云南又主要集中在个旧,广西集中在大厂,个旧和大厂二个地区

中国磷矿业信息资料

中国磷矿业信息资料 一、中国磷矿资源现状及磷矿在中国分布比率(见表1) 表1 中国已探明磷矿资源总量仅次于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据全国矿产储量通报报道,全国共有矿产地440处,其中大型矿72处,中型矿137处,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查明资源储量163.4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8.94亿吨,资源量124.46亿吨,目前可采储量18.92亿吨。 中国除XX外均已发现磷矿,相对集中的地区为XX、XX、XX、XX和XX五省,五省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75%,且P2O5大于30%的富矿也几乎全部集中于这五个省。磷矿分布的区域主要有如下8个:XX滇池地区,XX开阳地区、瓮福地区,XX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XXXX地区、集地区、保康地区。 从总体上看,中国磷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探明储量南多北少、

西多东少,大型磷矿及富矿高度集中在西南部地区。中国磷矿资源总体上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储量较大,分布集中。中国探明的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但大部分地区所需磷矿均依赖云、贵、川三省供应,从而造成了中国“南磷北运,西磷东调”的局面,给交通运输、企业原料供应、生产成本带来较大影响。 2、中低品位矿多,富矿少。中国磷矿品位较差,P2O5平均含量在17%左右,富矿磷矿石只有13.83亿吨,占磷矿石总量的约8.5%,并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因此,中国大部分的磷矿必须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满足磷酸和高浓度磷复肥生产的需求。 3、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在中国磷矿探明储量中,沉积型磷块岩(胶磷矿)多,占全国总储量的85%,其大部分为中低品位矿石。同时中国磷矿90%是高镁磷矿,其矿石中有用矿物的粒度细,和脉石结合紧密,不易解离,一般需要磨细到200目颗粒占90%以上才能单体解离。因此,中国磷矿是世界上难选的磷矿石之一。 4、矿床开采难度大。中国磷矿床大部分成矿时代久远,埋藏深,岩化作用强,矿石胶结致密,且约有75%以上的矿层为薄至中厚层分布,通过倾斜至缓倾斜方式采出。这种特征给磷矿开采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往往造成损失率高、贫化率高和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 二、中国磷矿在世界拥有分额(见表2 )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以基础储量看,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摩洛哥、中国和俄罗斯,四国的产量约为总产量的67.6%。中国磷矿产储量位居

全球锡矿资源及开发现状

全球锡矿资源及开发现状 2010年世界锡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520万吨和1100万吨,我国是世界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锡储量15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28.8%;储量基础350万吨。随着世界经济好转以及亚洲经济持续增长,国际锡市需求将会逐渐转旺,全球矿山新增产能有限,国际市场供应将会出现短缺,再生锡将是国际市场上一个重要的供应源,锡价将会逐步上涨。 中国是全球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当今产量最大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国出口的矿产品中始终占有优势地位。锡矿近年国内查明资源储量增速低于矿山开发消耗的增速,资源储量呈下降状态。锡属于国家规定的保护性开采矿产之一,政府将会继续对它们实行生产总量控制和出口配额制度。近年来,经勘查中国发现一批矿产的大中型资源产地,它们作为后备资源基地,政府将按计划、有节奏的批准开发新矿山。国际市场的供应形势取决于中国出口量。 2010年世界锡储量为520万吨,储量基础1100万吨。大部分锡储量分布于亚洲和南美洲。2010年国际市场的锡价创出历史新高。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需求将增长,矿山新增产能有限,国际市场锡的供应将会出现短缺,因此锡价将会逐步上涨。 储量和资源 2010年世界锡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520万吨和1100万吨(表1)。锡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巴西、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俄罗斯、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中国是世界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锡储量15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28.8%;储量基础350万吨。锡矿资源广布于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广西、云南等地。据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统计,2009年锡:基础储量为143.5万吨(其中储量68.5万吨),资源量354.8万吨,查明资源储量498.3万吨。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可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磷系肥料,也可以用来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医药、食品、轻工、化工、国防等工业部门。我国磷肥生产所消耗的磷矿石约占总消费量的80%左右。 磷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很高,但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磷资源在全世界非常有限且分布极其不均。具有工业开采和商业开发价值、经济意义较高的优质磷矿床80%以上集中在4个国家:中国、摩洛哥(西撒哈拉)、南非、美国。因此,从全世界磷资源的地理分布、人口集中度、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对磷资源的需求情况看,全世界磷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磷矿石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磷矿资源成因年代久远,成矿条件极其复杂,因而磷矿的再生性几乎不可能。磷矿资源一经开发利用,磷素随着各下游加工产品的消费领域分散到自然界中,不可再循环利用,因而磷资源又具有不可循环性。 由于磷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许多国家已经将磷矿资源列为战略资源。我国国土资源部在2001年对我国45个矿种供应国民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进行了论证,其结果表明,磷矿是2010年以后不能保证需求的矿种之一,属保护性开发的矿产资源。 因此,如何根据国内磷资源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利用,对于科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持国内磷化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所在。 1 我国磷矿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分布情况 我国磷矿主要是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成矿年代主要为震旦纪和寒武纪,其次是泥盆纪。贵

州开阳磷矿区和瓮福磷矿区为中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湖北胡集、宜昌和保康磷矿区为上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云南滇池地区磷矿和四川马边磷矿区为下寒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四川金河和清平磷矿区为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以上各矿区构成我国磷矿矿区的主 体部分。 震旦纪和寒武纪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矿体呈层状,其顶板和夹层以含磷白云岩居多,且含磷层与含磷白云岩层以不等、厚度相间、形成条带状或层纹状构造;磷矿物多为微—低碳氟磷灰石,多呈鲕状、假鲕状或凝胶状结构,其中夹裹有不等量的细散脉石矿物,主要也是碳酸盐矿物,不仅脉石矿物的物化性质与磷矿物相近,而且常需细磨方能单体解离。因此,氧化镁含量高,分选困难是此类矿床的两大特征。采出的原矿氧化镁含量一般在3%~6%,最高可达10%。 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磷矿物主要是隐晶—细晶的碳氟磷灰石,因此富含硫磷铝锶矿(矿层顶板也为硫磷铝锶矿)而R2O3,含量高达9%~10%。此外,陕西金家河磷矿为中泥盆统浅 海相沉积磷块岩矿,茶店磷矿也属泥盆纪。 除磷块岩矿床外,我国东部和北部还分布有少量的岩浆岩磷灰石矿和海相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如河北涿鹿、矾山磷矿和承德马营磷矿均为岩浆岩矿床;江苏锦屏磷矿、新浦磷矿和湖北黄麦岭磷矿为磷灰岩矿床。这两类磷矿的磷矿物均为氟磷灰石,结晶颗粒较粗,虽P2O5品位为8%~ 14%,但分选容易。 我国磷矿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查明资源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在1亿t以上的有14个省、自治区。列前5位的依次是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和四川,分别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4%、16%、13%、12%和9%,前5位共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74%。我国磷富矿(P2O5品位高于30%)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具体地说,我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的宜昌地区、胡集地区、保康地区。从总体上看,我国磷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探明储量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大型磷矿及富矿高度集中在西南部地区。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简介 "
!# 年 !月 "# $&(’ , "# %’)* !#




+ - / 12 3 56 , . 0 . 4, 5
第7 卷 第#期 " 8: 7 - ; 9; " 9 #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 (一)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东侧, 其地质构造受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影响十分明显, 并且基本上可分为近于 5 向 延伸的三大部分。东部包括掸邦、 克钦邦和克伦邦部分, 为加里东褶皱带, 上部有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台型沉 积盖层; 中部包括实皆省、 曼德勒省、 勃固省、 伊洛瓦底省, 为第三纪盆地, 发育万余米厚的新生代沉积层; 西 部相当于钦邦、 若开邦及其沿海地区, 为新生代褶皱带, 古近系较发育并具有复式褶皱。上述三大部分之间 均以断裂带为界, 并伴有超基性岩以及中、 酸性岩侵入。显然, 在古近纪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之时, 在其东部的 缅甸地区同样承受了侧向构造变动, 形成了俯冲带、 弧后海沟和古陆块边缘等三部分, 其间被具有推覆性质 的深断裂带所分割。因此, 在横向上其地质构造的时间演化则表现出从西向东具有由新向老演变的趋势。 有人认为, 缅甸地质构造与中国西藏南部地区较相似, 只不过西藏南部地区是呈近 .< 向延伸。这种认识 不无道理。上述成矿构造环境无疑对区域成矿作用起着控制作用, 使缅甸地区不论是产出的矿床类型, 还是 其时空分布都呈现一定规律性。在成矿时间上, 大部分矿产主要形成于中、 新生代, 在西部地区, 成矿期基本 上为第三纪, 特别是古近纪, 中部地区除古近纪外还有相当于中国燕山期的中生代, 而在东部地区则以中生 镍、 代为主, 少数为前中生代。在成矿类型上出现= 大类型:与俯冲带混杂堆积有关的超基性岩及其铬、 铂 等岩浆矿床; 与古近纪沉积有关的能源矿产; 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热液型钨、 锡以及铜、 锑等矿床; 与碳酸盐岩 有关的层状和层控型铅、 银矿床。在空间分布上, 锌、 所有矿产几乎都与区域构造方向相一致, 呈近 5 向分 布, 其中, 西部新生代褶皱带以岩浆型铬、 铂矿以及部分沉积型能源矿产为主; 镍、 中部第三纪盆地是缅甸最 主要的能源矿产以及部分非金属矿产的产区; 东部褶皱带集中了大量热液型及层状和层控型有色和稀有金 属矿产, 但由于工作程度关系, 这些矿产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石油、 天然气矿产资源:缅甸的油、 气发现与勘查历史较长, 相传早在十八世纪就开始挖井采油。自 缅甸至今己在西部若开邦近海和滨海区、 中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西部和伊 #> 年钻探第一口油井以来, >? 洛瓦底江三角洲东部及马达斑海湾东部等7个地区, 相继发现含油、 气构造或者油、 气显示。西部若开邦在 切杜巴 @ %() 岛附近经物探工作发现一个 5 ( AB& ) 并有石油显示; 在伊洛瓦底江东部及马达斑 .C-< 向构造, 湾东部经钻探也发现一些气田或油气显示, 而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西部经多年勘查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发 现了不少油、 气田, 成为缅甸最主要油、 气产区。通过大量工作, 表明缅甸油、 气主要产于始新世至中新世海 相沉积岩中, 其下部 (相当于始新统至中渐新统) 以泥岩、 不纯灰岩及粉砂岩为主, (相当于上渐新统至中 上部 新统) 以粉砂岩、 泥岩夹砂岩透镜体为主, 并且向上砂岩夹层增多, 厚度大于7""D。下部岩层是主要生油 " 层, 而上部砂岩层为主要储油层。这套含油、 气地层被上新世至更新世陆相沉积所覆盖, 厚度 #!"D 至 " !" 。 E"D 缅甸伊洛瓦底江西部经数十年勘查, 发现 7 个呈近 5 向展布的含油、 气构造盆地。南部卑谬盆地, 位 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西南, 目前正在开采的兴实达 F G)) 油田位于其中。中部沙林 5: ) ( %HB ) ( )G 盆地, 是缅甸 I 石油、 然 气 最 集 中 的 地 方, 有 数 个 正 在 生 产 的 油、 田, 稍 埠 @ )J) 敏 巫 +G() 仁 安 羌 天 现 气 如 ( A( 、 ( IB 、 (K GG*(L 、 ( %) D )德耶谬 6 )%D 9 等, ( A*M * ) 以及数十处油、 气显示点, 并以仁安羌油田最为 %)L)G )耶南马 K GG ) 、 ! 以上, 典型。仁安羌油田面积= "EJ 为一不对称褶皱构造, 东翼向西逆冲, 其垂直错位约#""D, 全部 NO D " 石油由逆冲断层的储层砂岩中产出, 而天然气来自它下面相同层位的地层。由于沙林盆地上覆地层较厚, 始
7 新统至中新统的产油层埋藏较深, 目前仅对浅层的油气层进行勘查, 估计石油储量= M 天然气#"亿 D , "+ , #
若对!E"D 以下的生产层进行评价, 则其远景可能更大。北部钦德温 @ )B I ) ( AG PG 盆地, 是开展工作较晚的 " 地区,但面积最大,其长约E"J , #"J , 仅在盆地西南和 " D 宽 E D 处于北纬!Q !Q ! 至 = 之间。该区覆盖层较厚,

陕西省渭北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文章编号:1009-6248(2010)03-0093-06 陕西省渭北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陈连红1,王瑞廷2,刘维东1 (1.中国铝业公司,北京 100082; 2.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渭北铝土矿带是陕西省两大铝土矿带之一。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为岩溶型 铝土矿。矿体形态有似层状、透镜状和漏斗状,空间展布严格受基底古岩溶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属于 一水硬铝石型铝矿,主要呈碎屑状、豆鲕状和泥状结构,致密块状和层状构造。矿石主要化学成分有: A l2O3、SiO2、F e2O3、T iO2,A l2O3平均含量为55.05%~64.97%,SiO2平均含量为12.44%~15.16%, A/S平均为3.63~5.22。矿床受沉积间断、古气候、古纬度和古地形等因素控制。与我国主要铝土矿成 矿区——河南、山西相类比,渭北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和古气候条件,找矿前景较好,但以低品位 矿石为主。 关键词:铝土矿;渭北地区;控矿因素;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渭北铝土矿分布在东起陕西省韩城市,西到铜川市黄堡镇的东西长150km、南北宽10~30km、面积约3000km2的地区,包括韩城市、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和铜川等县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0′~110°35′,北纬34°55′~35°40′。已发现铜川陈炉、蒲城县东党、澄城县曹村等铝土矿床8处,估算铝土矿资源量达数千万吨。另外,还发现铝(黏)土矿点数十处,全区潜在资源量为4000×104~5000×104t(韩俊民等,2007)。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层特征 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沉积有震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第四系,沉积厚度累计10000多米,为地台型沉积。包括震旦系的陆相碎屑岩,寒武—奥陶系的海相碳酸盐岩,中、上石炭统的滨岸铁铝质岩系、碳酸盐岩、含煤泥质岩和碎屑岩,二叠—白垩系的内陆盆地相碎屑岩,显示出两次较大的沉积旋回(赵一鸣等,2006)。 1.2 区域构造特征 渭北铝土矿分布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南缘之次级构造单元渭北褶断束中,南与汾渭断陷相接,构造形态简单,总体为向北西缓倾的单斜层,地层倾角一般为5°~15°。中生代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形成了一些小褶皱及断裂构造,多为北东向正断层近等间距排列,构成了地垒、地堑格局(杨克明,1992)。 1.3 区域地质演化 寒武纪—中奥陶世华北地台大面积海侵,形成广阔的陆表海,沉积了厚达500m以上的海相碳酸盐建造。加里东运动使整个华北地台隆升成陆地,本区缺失了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沉积,在长期的沉积间断过程中,经受风化剥蚀并准平原化。直至石  收稿日期:2009-09-15;修回日期:2010-01-15  基金项目:中国铝业公司铝土矿资源勘查项目(chalco2005-1)  作者简介:陈连红(1966-),男,河南西平人,高级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原西安地质学院地质勘查专业,从事矿产地质勘查与管理。E-mail:Ih chen@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2764311.html,

铝土矿基本常识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重点讨论的是生产金属铝的铝土矿及其矿床。至于作耐火粘土用的铝土矿及其矿床见非金属矿“耐火粘土”中讨论。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属亲石亲氧元素。铝在自然界中多成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含氧的铝硅酸盐存在,极少发现铝的自然金属。 自然界已知的含铝矿物有258种,其中常见的矿物约43种。实际上,由纯矿物组成的铝矿床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共生分布,并混有杂质。从经济和技术观点出发,并不是所有的含铝矿物都能成为工业原料。用于提炼金属铝的主要是由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三水铝石组成的铝土矿。原苏联因缺乏铝土矿资源,利用霞石和明矾石提炼氧化铝。我国的硫磷铝锶矿可以综合回收氧化铝。 一水硬铝石又名水铝石,结构式和分子式分别为AlO(OH)和Al2O3·H2O。斜方晶系,结晶完好者呈柱状、板状、鳞片状、针状、棱状等。矿石中的水铝石一般均含有TiO2、SiO2、Fe2O3、Ga2O3、Nb2O5、Ta2O5、TR2O3等不同量类质同象混入物。水铝石溶于酸和碱,但在常温常压下溶解甚弱,需在高温高压和强酸或强碱浓度下才能完全分解。一水硬铝石形成于酸性介质,与一水软铝石、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绿泥石、黄铁矿等共生。其水化可变成三水铝石,脱水可变成α刚玉,可被高岭石、黄铁矿、菱铁矿、绿泥石等交代。 一水软铝石又名勃姆石、软水铝石,结构式为AlO(OH),分子式为Al2O3·H2O。

中国锡矿资源开发阶段

一、地质勘查 在我国,锡矿的地质勘查和其他矿产一样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其在研究程度、勘查手段和网度、求得的储量等等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目的也不一样。 矿区详细地质勘探工作,要为矿山建设设计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矿山开采和开拓方案、总平面布置和矿山远景规划,以及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选冶性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基础地质资料。为此,只有在矿床评价的基础上,对矿石可选性能、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进行过研究,属于近期可以开发利用的矿床,方可转入详细勘探。 1984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了“锡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该规范分原生锡矿和砂锡矿两部分对勘探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原生锡矿 1.工业指标 规范根据我国一些已知锡矿床储量计算所使用的工业指标的一般要求,综合出锡矿床地质评价时的参考工业指标(表3.13.7)。 表3.13.7原生锡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2.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间距 划分锡矿床勘探类型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理的勘探方法和勘探工程间距。根据矿体的规模、形状复杂程度、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同时也考虑矿化连续性、构造破坏等地质因素,将原生锡矿床分为四个勘探类型: 1)第一勘探类型:矿体规模属特大型,形态简单,厚度稳定,主要组分分布一般不均匀,矿化连续的似

层状矿体。 2)第二勘探类型:矿体规模属大型,形态简单至较简单,厚度稳定至不稳定,矿化连续,主要组分分布一般不均匀的似层状、凸镜状矿体。 3)第三勘探类型:矿体规模属中型,组分变化一般较均匀至不均匀,矿化连续,厚度较稳定,形态简单至较简单似层状、板脉状、凸镜状矿体;或矿体规模属大型,组分变化不均匀,矿化连续,形态复杂的管条状、板脉状矿体;以及矿体规模属大型,厚度不稳定,矿石类型复杂的脉状矿体。 4)第四勘探类型:矿体规模以小型为主,组分分布一般很不均匀,矿化较连续,形态很复杂,厚度不稳定的脉状、凸镜状、层状脉状组合的矿体;以及规模属中型,形态复杂的管条状矿体。 不同勘探类型,其勘探工程间距也有所不同(表3.13.8)。 表3.13.8原生锡矿勘探工程间距表 (二)砂锡矿 1.工业指标 目前,我国已经勘探和开采的砂锡矿均属第四系现代松散沉积类型,其工业指标见表3.13.9。 表3.13.9砂锡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8240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能源矿产资源中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的特点是:蕴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种齐全,但肥瘦不均,优质炼焦用煤和无烟煤储量不多;分布广泛,但储量风度悬殊,东少西多,北丰南贫;资源赋存东深西浅,露采煤炭不多,且主要为褐煤;煤层中共伴生矿产多。油气资源的特点是:石油资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资源量大于150亿吨的10个国家之一;资源的探明程度低,陆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占全部资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较集中,大于10万平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