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第二类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 pH 、色度、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 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氨、氟化物、磷酸 第一章

1. 环境监测的过程 一般为:现场调查T 监测方案制定T 优化布点T 样品采集T 运送保存T 分 析测试T 数据处理T 综合评价

2. 环境监测的分类■—

(2 )按监测目的分类

①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

(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 )和环境质批监测

(所在地区的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

②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 污染事故监测

(2) 仲裁监测

(3) 考核验证监测

(4) 咨询服务监测

3.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士壤监测、固体版物监测生物 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澜、光监测卫生 (病原体 病毒寄生虫)监测等。

3. 优先污染物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4"半数致死浓度(LG 。),半数致死量(LD 5o )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对一定体重和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的最小细菌数和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污)水及其他废物排人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系指排人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 染。 生物型污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污染物进人水体后,首先被稀释 ,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 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

自净。 2.

第一类和第二类污染物(p37要有实践能力,可以判断出哪种物质属于第一类 ) 第一类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 总铬、六

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a放射性、总B放射性。

第二类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色度、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氨、氟化物、磷酸

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彩色显影剂、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元素磷、有机磷农药、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五氧酚及五氯酚钠、可吸附有机卤化物、三氧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氧苯、对硝基氯苯、

2,4-二硝基氯苯、苯酚、间甲酚、2,4 —二氧酚、2,4,6- 三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

苯二甲酸二辛酯、丙烯腈、总硒、粪大肠菌群。总余氯、总有机碳。

3.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p42断面名词解释、应用)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图2-1河流监测断面设琏示意图

—:水流方向掐:白来水厂取水点O育染源回:排污口心对照断面;

B—E气C—C、D—D' —E*—F:控制斷面;G—C":削减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

市成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

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

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

匀处。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如饮用水源地及与其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风景游览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⑷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视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

4. 水样类型

瞬时水样]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混合水样

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

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这种水样在观察某一时段平均浓度时非常有用,但不适用于被测组分在贮存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这种水样适用于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不稳定的水样。

综合水样—

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称为综合水样,这种水样在某些情况下更具有实际意义。例如:当为几条排污河、渠建立综合处理厂时,以综合水样

取得的水质参数作为设计的依据更为合理。

5?物理指标检验

1)水温: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

2)臭和味:定性描述法、臭阈值法(一般用自来水通过颗粒状活性炭吸附制取无臭水。自来水中含有余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脱除,也可将蒸馏水煮沸除臭后作无臭水。)

3 )色度: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常用以下方法测定:铂钴标准比色法,稀释倍数法。

4)浊度: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而沸水中不溶性物质含量高一般要求测定悬浮物。测量方法有目視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等。

5)透明度:

6)固体物:包括总固体物(包括溶解固体物和悬浮物)、溶解固体物(过滤之后的水漾蒸发烘干的剩余物质)、悬浮物(SS)。

7)电导率:

8)氧化还原电位ORP 必须现场测定。

6?有机污染物测定的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①化学需氧量COD: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一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毫克每升为单位表示。

――有四种方法测定,分别是:重铬酸钾法。恒电流库仑滴定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氯气矫正法。

②高锰酸盐指数I mn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③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有三种方法测定:稀释与接种法。也叫五日培养法;微生物电极法;其他方法。

④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他比bod或COD更能反映有机物的总量。

⑤挥发酚:

根据分类物质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分与不挥发分。沸点在230 C以下的为挥发酚。

⑥油类:水中的油类物质可分为矿物油和动植物油两大类。

主要会影响空气与水的氧交换。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是水质恶化。

课后10:说明浊度、透明度、色度的含义及区别。

答:色度:一般是指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即真色。

浊度:是反映水中的不容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透明度:垂直向下观察,刚好能看清底部的水的高度

课后40:怎样测定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测定它们对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有何意义?

答:污泥沉降比的测定: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入1000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为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大致反映了反应器中的污泥量,用于控制污泥排放,它的变化还可以及时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

污泥容积指数的。

污泥容积指数指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分钟沉降后1g污泥所占体积

SOI(罟)=

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干污泥体积(ml/L))' 混合液污泥浓度(g/L)

污泥容积指数可说明污泥是否膨胀与其沉淀难易程度。

第三章

监测区域内的监测站(点)总数确定后,可采用经验法、统计法、模拟法等进行监测站(点)布设。经验法是常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尚未建立监测网或监测数据积累少的地区,需要凭借经验确定监测站(点)的位置。其具体方法有:

1、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和居民混合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各功能区的采样点数量不要求平均,在污染源集中的工业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居民区多设采样点。

2、网格布点法

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网格中心处或网格中心(见图3-1)。网格大小根据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及人力、物力条件等确定。若主导风向明显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对于有多个污染

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采用这种布点方法。它能较好地反映污染物的空用分布;如将网格划分得足够小,则可将监测结果的制成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图,对指导城市环境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图3-1网格布点法

3、同心圆布点法

这种万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先找出污染群

的中心,以此为圆心作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图心作若干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的交点

作为采样点(见图3-2)。不同圆周上的采样点数目不一定相等或均匀分布,常年主导风向

的下风向比上风向多设一此采样点。例如:同心圈半径分别取 4 km、10 km、20km、40km,

从里向外各圆周上分别设4、8、8、4个采样点。

图3-2同心圆布点法

4、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区城作出一个扇形区作为布点范围。扇形区的顶角角度一般为45°,也可更大

些,但不能超过900。采样点设在扇形区内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

(见图3-3)。每条弧线上设3~~4个采样点,相邻两点与扇形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在上风向应设对照点。

图3-3扇形布点法

采用同心圆布点法和扇形布点法时,应考虑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的扩散特点。在不计污染物本底浓度时,点源正下方的污染物浓度为零,随着距离的增加,很快出现浓度最大值,然后按指数规律下降。因此,同心圆或扇形弧线不宜等距离划分,而是靠近浓度最大值的地方密一些,以免漏测污染物最大浓度的位置。至于污染物最大浓度出现的位置,与污染源高度、气象条件和地面状况密切相关。例如:对平坦地面上50 m高的烟囱,污染物最大地

面浓度出现的位置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列于表3-6。随着烟囱高度的增加,最大地面浓度出

现的位置随之增大,如在大气稳定时,高度为100m的烟囱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

的位置约在烟囱高度的100倍处。

在实际工作中,为做到因地制宜,使采样点布设完善合理,往往采用以一种统计法布点方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的综合布点法。

适用于已积累了多年监测数据的地区。根据城市空气污染物分布在时间与空间上变化的相关性,通过对监测费数据的统计处理,对现有监测站(点)进行调整,删除监测信息重复的监测(点)。例如:如果监测网中某些监测站(点)历年取得的监测数据较近似,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法将结果相近的监测站(点)聚为一类,从中选择少数代表性监测站(点)。

模拟法是根据监测区域污染源的分布、排放特征、气象资料,应用数学模型预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布设监测站(点)。

第四章

二、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

危险废物是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工业固体废物中危险废物量占总量的5%~10%

并以3%勺年增长率发展。因此,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问题之一。

我国于2008年公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中包括49个类别,133种行业来源和约498种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凡《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的废物直接属于危险废物,其他废物可按下列鉴别标准予以鉴别。

一种废物是否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可用下列四点来鉴别:①是否引起或严重导致人

类和动、植物死亡率增加;② 是否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③ 是否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④在贮存、运输、处理、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成环境会造成现实成或潜在的危害。我国对危险度物有害特性的定义如下,

⑴急性毒性:能引起小鼠(或大鼠)48 h 内死亡半数以上的固体废物,国有制定的有害物质卫生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半数效死量(LD50)试验,评定毒性大小。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著)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请注意:1.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问请其他同学或老师 2.用红色标记的是老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 3.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文档 4.此文档打印时可能会出现乱码的问题 作业1 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 答:以显色剂用量为例 在7只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3mol/L的铁标准溶液2.0ml,盐酸羟胺摇匀,放置2min,分别加入不同体积1.5mg/L的邻二氮菲0.2 ml、0.4 ml、0.8 ml、0.6 ml、0.8 ml、1.0 ml、2.0 ml、4.0 ml;加入5.0ml,1.0mol/L乙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水为参照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二、如何配制成0.1g/L的铁标准溶液? 答: Fe + 4HNO3 = Fe(NO3)3 + 2H2O+NO 5.6g 0.5mol/L0.8L 0.1mol 0.4mol 1 用天平称取5.6g无杂质的铁粉 2 用量筒娶800ml,浓度为0.5mol/L的HNO3 3 将铁粉与HNO3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 4 将反应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0.1g/L的Fe(NO3)3 溶液 5 娶17.9ml,浓度为0.1mol/L的Fe(NO3)3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 即得到0.1g/L的铁标准溶液 作业2 一、铁的质量浓度为5.010-4g/L的溶液与1,10-邻二氮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 波长为510mm、比色皿厚度为2cm时,测得A=0.19 1 求a; 2 求k。 答:1 已知A=abc 则 =-1g-1 2 已知a=190L·cm-1g-1且Fe的摩尔质量为56g·mol-1 所以 k=a MFe=190L·cm-1g-156 g·mol-1=10640L·cm-1·mol-1 作业4 参考教材P528 直线和回归 作业3 一、酸度(pH值)的确定: 答:去9只50ml容量瓶,各加入铁标准溶液、盐酸羟氨(NH2OH·HCl),摇匀,放置2min,各加入2ml,1.5g/L的邻二氮菲溶液,用移液管在9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0.5 ml、2.00 ml、5.00 ml、8.00 ml、10.00 ml、20.00 ml、25.00 ml、30.00 ml、40.00ml)的NaOH(碱性)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值。以水为参比,在选定的波长下,用1cm吸收池(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A-pH曲线,确定pH范围。

环境监测 奚旦立 课后答案

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各类水体: 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对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监测项目:指影响水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 原则: 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受各国重视的优先监测污染物;经济条件等。 2、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流过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

沟渠中的水,统称为地表水。 制定过程:明确监测目的——调查研究——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择采样方法 和分析技术——制定质量控制和保障措施——制定实施计划。 对于河流设置三个监测断面: a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上游100—500m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口或回流处。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较充分混合的断面下游,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可设多个。 削减断面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处。只设一个。 ④采样点位的确定 河流上——选取采样断面; 采样断面上——选取采样垂线(根据河宽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垂线) 采样垂线上——选取采样点(根据水深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点)对照断面、b控制断面、c削减断面。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 工业废水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比较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a.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出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一类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砷、铅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六价铬的无机化合物,有机氯和强致癌物质等。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doc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的过程(不同角度)( P1)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 评价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对象(P1) 反应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 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特点(P5) 1综合性:表现在手段、对象、数据统计及分析 2连续性 3追溯性 环境优先污染物(概念)( P8)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 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priority pollutants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 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 质。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污染分类(P34) 化学型污染:指随废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物质造成的污染。 水质监测方案(地面水、水污染源)( P41-47)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布设、监测垂线布设、采样点位确定)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 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 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 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 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的过程(不同角度)(P1)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对象(P1) 反应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特点(P5) 1综合性:表现在手段、对象、数据统计及分析 2连续性 3追溯性 环境优先污染物(概念)(P8)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质。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污染分类(P34) 化学型污染:指随废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物质造成的污染。 水质监测方案(地面水、水污染源)(P41-47)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布设、监测垂线布设、采样点位确定)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

环境监测(奚立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作业 第二章 2. 答:监测方案的制定:收集基础资料;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河流的监测断面应至少布设三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1)对照断面:布设在排污口的上游,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2)控制断面:一般布设在排污口的下游500—1000 米处,了解污染源对河段水质的影响。 (3)削减断面:布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 米以外处,了解河段的自净能力。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当水面宽≤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 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 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 时,在1/2 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 时,在水面下0.5m 和河底以上0.5m 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 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 处、河底以上0.5m 处及1/2 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 答:(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 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 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答: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6.答:预处理方案: 取一份水样,加适量的硫酸和5%的高锰酸钾溶液,混均加热煮沸、冷却,滴加盐酸羟胺溶液破坏过量的高锰酸钾,加适量的EDTA 掩蔽铜等共存离子的干扰,再加入双硫腙试剂,可以测定汞。 另取一份水样,加硫酸和硝酸溶液消解后,分成几份,分别加新亚铜灵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铜的含量;加双硫腙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铅的含量。 另取一份水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常压蒸馏,蒸馏液用氨基安替吡林分光光度法测定酚 8. 答: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时,如果含量低,则经预蒸馏分离后,需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六六、DDT时,需用石油醚萃取。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第二章___水和废水监测课后答案[1]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各类水体: 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对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监测项目:指影响水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 原则: 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受各国重视的优先监测污染物;经济条件等。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保存方法。 水样的保存方法有: (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值 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那些内容? 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8、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一例。 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时,如果含量低,则经预蒸馏分离后,需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六六、DDT时,需用石油醚萃取。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测定水样中的金属离子时,可用三氯甲烷从水中萃取后测定。 12、简要说明ICP—AES 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该方法有何优点? 测定原理见书。 水样的预处理→配制标准溶液(试剂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参数→试剂空白值的测定→水样的测定→读数→计算。 优点:准确度和精确度高、测定快速、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应用广泛。 14、说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示意其流程。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环境污染自动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九章环境污染自动监测 一、填空题 应用于环境监测的遥感技术包括_______遥感、_______遥感、_______遥感和_______遥感。 【答案】摄影;红外扫描;相关光谱;激光雷达 【解析】遥感监测是指应用探测仪器对远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把目标物或现象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识别、分析,揭示某些特性及其变化,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的高度自动化监测手段。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有摄影遥感、红外扫描遥感、相关光谱遥感和激光雷达遥感等。 二、名词解释 1.遥感监测 答:遥感监测是指应用探测仪器对远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把目标物或现象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识别、分析,揭示某些特性及其变化的监测方法,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的高度自动化监测手段。它可以进行区域性的跟踪测量,快速进行污染源定位、污染范围核定、污染物质实时监测,以及生态环境调查等。 2.“3S”技术 答:“3S”技术是指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形成的对地球进行空间观测、空间分析及空间定位的完整技术体系。“3S”技术在监测大范围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污染动态和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规律和减灾、防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简答题 怎样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答: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方法是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采样时,记录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采样温度、采样时间、采样气压、采样流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相应国家标准进行对照,看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能达到哪一级国家标准。

奚旦立第四版《环境监测》要点总结

奚旦立第四版《环境监测》要点总结环境监测重点 二、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第一章绪论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监测目的: (1)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1. 2.特定目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水质 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2)对生产、生活等废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水进3.研究性监测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第二节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管理提供依据。 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3)对水资源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经过优先选择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测。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和技术手段。第三节环境标准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环境标准是标准中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6)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 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三、监测项目 所作的规定。废(污)水监测项目: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第一类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行业保护标准。定的污染物,包括总

环境监测(奚旦立第四版)整理

2)土壤酸碱度与重金属迁移转化:土壤的pH对重金属的溶解度有密切关系。在碱性条件下,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多呈难溶态的氢氧化物,也可能以碳酸盐和磷酸盐的形态存在。它们的溶解度都比较小,因此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离子浓度也较低。例如,铜、镉、锌、铅等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直接受土壤pH值控制。 根据溶度积便能从理论上推求重金属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随着pH值增大,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则下降。但对于两性化合物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锌来说,pH值高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又会溶解。只要在气相色谱仪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气化而不分解的物质,都可以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对部分热不稳定物质,或难以气化的物质,通过化学衍生化的方法,仍可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高锰酸钾法测定COD需要注意的事项 配制方法 有两种 1、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约250ml无氨水中,冷却至室温。 另外称取20g碘化钾溶于100ml无氨水中,边搅拌边逐步加入二氯化汞结晶粉末(约10克),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保持搅拌,到出现少量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停止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 然后把该溶液缓慢注入上述已冷却的氢氧化钾溶液中,边注入边充分搅拌,并用无氨水稀释至400ml,然后静置过夜。最后将该溶液的上清液转移至聚乙烯塑料瓶中,常温避光保存。 2、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无氨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10g碘化汞和7g碘化钾溶于水,然后将该溶液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注入上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无氨水释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常温避光保存。 使用注意事项 1、纳氏试剂中的汞有毒,使用时要小心,皮肤触碰时要及时清洗。 2、纳氏试剂的使用寿命比较短,配制后保存期通常只有三个星期,随着沉淀增加会影响测定结果。 3、配制溶液时所有的用水都要用无氨水,而且不可以用普通的滤纸过滤,否则容易污染纳氏试剂。

环境监测(奚立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 2. 答:监测方案的制定:收集基础资料;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 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河流的监测断面应至少布设三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1)对照断面:布设在排污口的上游,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 (2)控制断面:一般布设在排污口的下游500—1000 米处,了解污染源对河段 水质的影响。 (3)削减断面:布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 米以外处,了解 河段的自净能力。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当水面宽≤ 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 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 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 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 时,只在水面下0.5m 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 时,在1/2 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 时,在水面下0.5m 和河底以上0.5m 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 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 处、河底以 上0.5m 处及1/2 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 答:(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 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 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 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答: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 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 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 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 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6.答:预处理方案: 取一份水样,加适量的硫酸和5%的高锰酸钾溶液,混均加热煮沸、冷却,滴 加盐酸羟胺溶液破坏过量的高锰酸钾,加适量的EDTA 掩蔽铜等共存离子的干扰, 再加入双硫腙试剂,可以测定汞。 另取一份水样,加硫酸和硝酸溶液消解后,分成几份,分别加新亚铜灵试剂, 用分光光度法测铜的含量;加双硫腙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铅的含量。 另取一份水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常压蒸馏,蒸馏液用氨基安替吡林分光光 度法测定酚 8. 答: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时,如果含量低, 则经预蒸馏分离后,需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六六、DDT 时, 需用石油醚萃取。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第一章 (2)按监测目的分类 ①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批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②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 (2)仲裁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 3.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士壤监测、固体版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澜、光监测卫生(病原体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对一定体重和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的最小细菌数和毒素量。 第二章 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氨、氟化物、磷酸

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彩色显影剂、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元素磷、有机磷农药、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五氧酚及五氯酚钠、可吸附有机卤化物、三氧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氧苯、对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苯酚、间甲酚、2,4一二氧酚、2,4,6- 三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丙烯腈、总硒、粪大肠菌群。总余氯、总有机碳。 3.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p42断面名词解释、应用)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市成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如饮用水源地及与其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风景游览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视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奚旦立第四版《环境监测》要点总结

环境监测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 第二节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第三节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标准中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行业保护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般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排放口采样。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在排放单位的排放口取样。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第一节水体污染和监测 一、水体和水体污染 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水及其它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系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系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二、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监测目的: (1)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对生产、生活等废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 (3)对水资源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6)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项目 废(污)水监测项目: 第一类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四、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A层次方法: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 B层次方法:统一方法; C层次方法:等效方法。 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地表水监测方案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调查 1.基础资料的收集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人口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及农田灌溉排水情况、化肥和农药施用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 2.实地调查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1.布设原则 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代表性环境信息。尽量选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尽量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2.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课后答案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课后答案 展开全文 导语: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已发布,精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如下,欢迎大家点击查看!更多考试动态|考试大纲|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请关注精弘考研网。 本书是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5版)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5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注意: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一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1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及过程(见表1-1-1) 表1-1-1 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及过程 2环境监测的分类(见表1-1-2) 表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 考点二: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1环境监测的发展 (1)被动监测:污染监测阶段。 (2)主动监测:环境监测阶段,或称目的监测阶段。(3)自动监测:污染防治监测阶段。 2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见表1-1-3) 表1-1-3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3监测技术概述 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4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见表1-1-4) 表1-1-4 环境优先污染物 考点三:环境标准★★★ 1中国环境标准体系(见表1-1-5) 表1-1-5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 2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关系 (1)标准的定义 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制定规则、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执行文件。 (2)技术法规的定义 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其有关加工和产方法,包括适用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第二类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 pH 、色度、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 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氨、氟化物、磷酸 第一章 1. 环境监测的过程 一般为:现场调查T 监测方案制定T 优化布点T 样品采集T 运送保存T 分 析测试T 数据处理T 综合评价 2. 环境监测的分类■— (2 )按监测目的分类 ①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 (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 )和环境质批监测 (所在地区的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 ②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 污染事故监测 (2) 仲裁监测 (3) 考核验证监测 (4) 咨询服务监测 3.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士壤监测、固体版物监测生物 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澜、光监测卫生 (病原体 病毒寄生虫)监测等。 3. 优先污染物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4"半数致死浓度(LG 。),半数致死量(LD 5o )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对一定体重和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的最小细菌数和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污)水及其他废物排人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系指排人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 染。 生物型污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污染物进人水体后,首先被稀释 ,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 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 自净。 2. 第一类和第二类污染物(p37要有实践能力,可以判断出哪种物质属于第一类 ) 第一类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 总铬、六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著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著作业部分答案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请注意:1.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 问请其他同学或老师 2.用红色标记的是老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 3.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文档 4.此文档打印时可能会出现乱码的问题 作业1 一、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 答:以显色剂用量为例 在7只50ml 的容量瓶中加入10-3mol/L 的铁标准溶液2.0ml ,盐酸羟 胺摇匀,放置2min ,分别加入不同体积1.5mg/L 的邻二氮菲0.2 ml 、 0.4 ml 、0.8 ml 、0.6 ml 、0.8 ml 、1.0 ml 、2.0 ml 、4.0 ml ;加入 5.0ml ,1.0mol/L 乙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 水为参照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二、如何配制成0.1g/L 的铁标准溶液? 答: Fe + 4HNO 3 = Fe (NO 3)3 + 2H 2O+NO 5.6g 0.5mol/L ×0.8L 0.1mol 0.4mol 1 用天平称取5.6g 无杂质的铁粉 2 用量筒娶800ml ,浓度为0.5mol/L 的HNO 3 3 将铁粉与HNO 3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 4 将反应溶液移至1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 0.1g/L 的Fe (NO 3)3溶液

5 娶17.9ml ,浓度为0.1mol/L 的Fe (NO 3)3溶液,移至1L 容量瓶 中,稀释至刻度线,即得到0.1g/L 的铁标准溶液 作业2 一、 铁的质量浓度为5.0×10-4g/L 的溶液与1,10-邻二氮菲生成橙红色 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波长为510mm 、比色皿厚度为2cm 时,测得 A=0.19 1 求a ; 2 求k 。 答:1 已知A=abc 则 a =A bc =0.192×5.0×10?4 =190L ·cm -1g -1 2 已知a=190L ·cm -1g -1且Fe 的摩尔质量为56g ·mol -1 所以 k=a ×MFe=190L ·cm -1g -1×56 g ·mol -1=10640L ·cm -1·mol -1 作业4 参考教材P528 直线和回归 作业3 一、 酸度(pH 值)的确定: 答:去9只50ml 容量瓶,各加入铁标准溶液、盐酸羟氨 (NH 2OH ·HCl ),摇匀,放置2min ,各加入2ml ,1.5g/L 的邻二氮菲 溶液,用移液管在9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0.5 ml 、2.00 ml 、5.00 ml 、8.00 ml 、10.00 ml 、20.00 ml 、25.00 ml 、30.00 ml 、40.00ml )的NaOH (碱性)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 匀,用pH 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 值。以水为参比,在选定的 波长下,用1cm 吸收池(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A- pH 曲线,确定pH 范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