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6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6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6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6

雄鹰工程检测

作业文件

检测员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

版次:第一版

编制:于妙妮

审核:齐小兵

批准:蔡向明

受控印章:持有人:雄鹰工程检测

目录

术语 (01)

附录A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04)

附录B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06)

附录C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2)

附录D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 (15)

附录E 原位轴压法检测普通砖砌体强度 (19)

附录F 后置埋件力学检测 (22)

附录G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24)

术语

1.目的

为规本公司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统一检测流程和管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促进检测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围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

2.1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数量不足;

2.2对施工质量的抽样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2.3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能;

2.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3.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200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4.职责

4.1 综合部负责接受客户咨询、业务受理工作,并做好检测报告的发放登记工作;

4.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案的审核工作;

4.3检测组负责现场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并制定完备的检测方案;

4.4检测组长负责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安排完成检测任务,记录检测原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

4.5检测报告的编制由检测人员签字,检测人员必须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由规定各检测项目的报告审核人员签字,审核人员必须对报告的准确性、规性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由授权签字人批准,批准人对检测报告的合法性负责。

5.工作流程

5.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5.1的框图进行。

图5.1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5.2现场和有资料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工作容:

5.2.1收集被检测建筑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等资料;

5.2.2调查被检测建筑结构现状缺陷,环境条件,使用期间的加固与维修情况和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

5.2.3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与检测相关的具体情况;

5.2.4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并了解是否已进行过检测。

5.3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应有完备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应征求委托方的意见,并应经过审定。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容:

5.3.1工程概况,主要包括结构类型、建筑面积、总层数、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

5.3.2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

5.3.3检测依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

5.3.4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的数量;

5.3.5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

5.3.6检测工作进度计划;

5.3.7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5.3.8检测中的安全措施;

5.3.9检测中的环保措施。

5.4开始检测前,应核对委托单和检测对象的一致性。

5.5应检查设备状态(检测时应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并处于正常状态。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和环境条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6进入检测现场应做好安全防护。

5.7依据相关的标准、规、检测方案、作业指导书实施检测,填写检测原始记录。检测的原始记录,应记录在专用记录纸上,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追记、涂改,如有笔误,应进行杠改。当采用自动记录时,应符合有关要求。原始记录必须由检测及记录人员签字。现场检测记录应包括以下容:

5.7.1原始记录名称;

5.7.2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工程部位;

5.7.3委托单编号、委托日期、抽样日期、检测日期;

5.7.4抽样依据、方法、地点、数量、检测批及其容量;

5.7.5样品状态描述;

5.7.6检测见证人;

5.7.7检测的依据和方法、抽样情况说明及其它;

5.7.8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和编号;

5.7.9检测环境;

5.7.10检测数据;

5.7.11计算结果;

5.7.12计算公式;

5.7.13检测中异常情况的描述和记录;

5.7.14检测、复核人员的签名。

5.8现场取样的试件或试样应予以标识并妥善保存。

5.9现场检测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条件发生变化并超出允许围时,应立即停止工作,直至恢复到规定的条件后方可继续进行检测。

5.10现场检测应根据相应的标准、规的要求进行抽样,抽样应有代表性、

真实性、随机性。

5.11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补充检测。

5.12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数据计算分析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提出相应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容:

5.12.1委托单位名称;

5.12.2建筑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等;

5.12.3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

5.12.4检测原因、检测目的,以往情况概述;

5.12.5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

5.12.6抽样方案及数量;

5.12.7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

5.12.8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

5.12.9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附录A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A.0.1引用标准:

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JGJ/T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GB/T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A.0.2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围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由于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移位可能严重消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故更应重视对悬臂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A.0.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A.0.4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少于5%且不少于10个构件,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测。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少于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当选定的板类构件少于20个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 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 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 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 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 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 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33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写目的 明确车站主体结构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保证主体结构作业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适用围 适用于莞惠城际工程的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三、施工方案 新城中心站采用地下三层双柱三跨钢筋砼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分段施工。 结构施工与支撑拆除、换撑配合进行,当下部已浇筑砼达到一定强度后,设置倒撑,方可拆除部分支撑。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①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81。 图1-81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①底板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82。 ②中柱施工流程如图1-83。 ③侧墙施工流程图1-84。

④ 梁、中、顶板施工流程如图1-85。 图1-82 底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83 中柱施工流程图 图1-84侧墙施工流程图 不合格

图1-85 梁、中、顶板施工流程图 2、施工方案 砼全部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由搅拌运输车送至现场,砼输送泵车入模,墙体、梁、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顶板和柱采用竹胶板,插入式和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 ① 混凝土垫层施工 ⅰ.清除软土、泥浆及浮碴; ⅱ.素混凝土垫层采用整体浇筑施工,人工摊平,平板震捣器捣固,为便于铺贴底板附加防水层,底板垫层捣固密实后找平、收光。垫层混凝土用自拌混凝土。 ⅲ .当坑有水时,在坑做排水沟、集水井抽干水,如坑底渗水较大,且有一定的动水压力时,应采取抽排水措施,并在减压的情况下铺基底垫层和浇筑封底混凝土 ⅳ.基坑封底后,封底混凝土与围护结构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承受力来抵坑底板的上浮,以保证混凝土不致破坏,否则采取一定抗浮措施。 ② 底板施工 ⅰ.砼浇注方法 采用自拌砼,砼泵输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人工振捣。根据灌注速度要求,每次浇注安排1台砼输送泵进行,浇注沿纵向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注、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连续浇注方法。 ⅱ.振捣 在每个浇注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砼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砼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砼坡脚处,确保下部砼捣实,砼浇注向前推进,振动器捣固跟上,确保整个砼体的质量,捣固上层时,插入下层20cm ,保证上下层连接。 ⅲ. 表面处理 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注结束后要认真处理。经4~5h 左右,初步按标高用长尺刮平,终凝前进行“提浆、压实、抹光”的工艺,二次收浆抹面,约12~14h 后,覆盖并充分浇水润湿养护。 ③ 侧墙施工 ⅰ.侧墙施工流程见图1-38侧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试验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人员配置要求 1.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质量检测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部门、地 方关于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规定;熟悉工程技术标准;熟悉抽样理论,能熟练地应用各类抽样标准,确定其样本大小;具备编制审定检测实施细则、审查检测报告的能力;熟悉掌握检测质量控制理论,具有对检测工作进行诊断的能力;熟悉国内外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检测仪器设备的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2.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要对整个中心的技术工作全部负责,应有工程师以上职 称,精通所管辖的业务,在业务上应该有较高的水平,并具有十年以上专业工作的经验;另外,由于技术负责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当技术负责人变动时,应检查在技术负责人变动后中心的工作水平。 3.质量负责人协助技术负责人对整个中心的全部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在技术负 责人不在时代行其职权;质量负责人不一定要求精通所管辖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但必须熟悉本单位的主要业务,并且有一定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质量负责人必须是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有助于质量工作中的有关决定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4.中心的人员应按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配置,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低于 70%。各业务岗位的配置应与所从事的检测项目相匹配,重要的检测项目应有两人,每人可兼作几个项目。 5.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任务,了解被测对象和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检测人员必 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才上岗操作。检测人员应掌握所从事检测项目的有关技术标准,了解本领域国内外测试技术、检测仪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具备制定检测大纲、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进行检测工作的能力。检测人员应了解误差理论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能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工作。检测人员应对检测工作、数据处理工作持严肃的态度,以数据说话,不受行政或其它方面影响和干扰。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主要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论述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主要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论述 发表时间:2019-01-14T13:39:35.7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徐松[导读] 从而希望能够提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水平,为城市建设提供保证。 32128219911028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提升,而随着建筑结构数量的增加,其已经呈现一种多元化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有效的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能够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保证建筑使用者的安全性。可是虽然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方法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因为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希望能够提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水平,为城市建设提供保证。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检测;检测方法 一、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一)外观检测 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外观检测,其是一种可视性特点,能够直接将建筑结构外观缺陷进行及时发展。一般建筑工程外观缺陷为,混凝土结构为麻面、裂缝、空洞等,并且还能够对混凝土结构外观尺寸与质量进行检测。不仅能够对建筑结构中的预埋件、结构距离等作为检测的主要内容,还能够通过尺量的方法将建筑结构的准确外部尺寸进行确量,保证相关建筑结构尺寸的偏差在合理范围内。此外,不同的建筑环境还可能影响建筑结构产生不同问题,从而对建筑结构主体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外观检测能够及时的将损伤严重的位置进行检验,有效的控制检测质量。 (二)钢筋检测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广泛的使用。但是因为在建筑结构中,钢筋的使用位置与使用方式等直接对整个建筑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要将内部钢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检测内容包含了对钢筋数量、规格、类型、绑扎质量等。当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我们还需要通过电磁传感器等一些探测设备,对钢筋的位置及自身变形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结构的自身稳定性,从而帮助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 (三)建筑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自身抗压强度,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建筑结构主体进行抗压强度检测。而目前对建筑结构进行抗压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和钻芯法两种。其中,钻芯法主要是通过应用检测仪器对建筑结构进行取样,然后检测判断建筑结构的构件强度,虽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非常准确,但是这样方法对建筑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从而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回弹法能够对一些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有效的检测,其通过应用回弹仪器,弹击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然后根据仪器自身的重锤接触的回弹值,以及碳化深度来检测建筑结构的抗压强度,这样方法对建筑结构不会产生破坏,并且准确性也较高。 二、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 (一)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检测 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我们在对其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技术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一般,我们在建筑工程的准确阶段,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建筑结构主体质量进行检测,需要我们对施工方案、材料质量、人员技术、施工技术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工程建设施工开始前,必须要审查每一个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并且还要对相关的技术人员、施工设备进行审查,确保施工设备的完整,人员技术符合施工要求。此外,作为重要的一个检测核心就是对施工方案的检测,通过应用先进的BIM技术对其整体结构方案进行三维模型检验,通过对施工建筑结构进行反复的撞击试验,从而将建筑结构施工方案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查找,然后及时的进行解决,从而保证建筑结构施工方案的有效性。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检测 当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入到施工阶段后,施工过程中我们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要求更加严格,保证检测过程中要认真、负责、抓重点,并且在检测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要重视起来,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遗漏,从而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性。施工阶段我们对于施工规范性、施工材料质量、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沉降率等都要进行及时的检测。就以沉降率的检测为例,一般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存在沉降情况发生,这主要是由于建筑主体结构重量较大造成的,而普通的沉降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但是因为建筑工程的所在地质不同,则沉降的后果也有所差异,从而给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必须要对沉降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测,首先将监测点布置在建筑主体结构的不同方位,并对建筑结构进行第一轮沉降检测,通过记录所有基准点数据作为参考,然后每天进行一次检测与记录,通过比较数值的变化,在正常沉降范围内则表示建筑结构主体安全,但是超出正常沉降值则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防止发生严重的事故。 (三)建筑工程完成阶段的检测 在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之后,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应该做好细节方面的内容,主要包含建筑结构的外观检测、更改建筑结构空间以及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室内检测工作等。如今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通常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在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是混凝土的裂缝,此外,如果混凝土的构件比较大,还可能出现内部空洞问题。空洞以及裂缝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借助观察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总体检测,并且借助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回波差异以及传播速度,查明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问题,一旦发现空洞以及裂缝问题,便不能开展验收工作,此时就需要对这种现象及时治理。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的质量。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6

宝鸡雄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检测员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 版次:第一版 编制:于妙妮 审核:齐小兵 批准:蔡向明 受控印章:持有人: 宝鸡雄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目录 术语 (01) 附录A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04) 附录B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06) 附录C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2) 附录D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 (15) 附录E 原位轴压法检测普通砖砌体强度 (19) 附录F 后置埋件力学检测 (22) 附录G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24)

术语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统一检测流程和管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促进检测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 2.1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数量不足; 2.2对施工质量的抽样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2.3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能; 2.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3.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200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4.职责 4.1 综合部负责接受客户咨询、业务受理工作,并做好检测报告的发放登记工作; 4.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案的审核工作; 4.3检测组负责现场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并制定完备的检测方案; 4.4检测组长负责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安排完成检测任务,记录检测原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 4.5检测报告的编制由检测人员签字,检测人员必须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由规定各检测项目的报告审核人员签字,审核人员必须对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由授权签字人批准,批准人对检测报告的合法性负责。 5.工作流程 5.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5.1的框图进行。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

1、建筑结构检测 为评定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或鉴定既有建筑结构的性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是指通过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来推定该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 3、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 根据测钉贯入砂浆的深度和砂浆抗压强度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压缩工作弹簧加荷,把一测钉贯入砂浆中,由测钉的贯入深度通过测强曲线来换算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 4、混凝土强度检测总体修正量 用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c m cor f ,与非破损全部测区混凝土 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c mz cu f ,进行比较,确定修正量。 5、挠度 在荷载等作用下,结构构件轴线或中性面上某点由挠曲引起垂直于原轴线或中性面方向上的线位移。 1、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对结构既有性能有局部和暂时的影响,但可修复的检测方法。 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指通过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回弹值、超声声速值和碳化深度值来推定该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3、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 根据砌筑砂浆回弹值、碳化深度值,推定砌体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方法。 4、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 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 5、抽样检测 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检测批质量的检测方法。 1、非破损检测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对结构的既有性能没有影响的检测方法。 2、混凝土强度检测同一检测批 同楼层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种类构件为同一检测批。 3、砌筑砂浆强度检测同一检测批 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同楼层、同强度等级,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龄期相近,且总量不大于250m 3砌体的同类砌筑砂浆。 4、荷载设计值 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5、变形 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两点间的相对位移。 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 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它: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 3 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橡皮锤碾散。 4 对分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本标准表B.1.1的要求过筛。对含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 建筑项目质量安全问题对于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起到决定作用,群众也因此更加注重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查工作。其次建筑项目主体结构检查是指根据建筑项目主体结构稳定性、强度以及刚度之类指标针对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与其余情况展开综合性评估。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工程进行检查的时候,必须针对工作与详细的装置配置状况来采用不同处理手段,且与建筑中存在的外皮脱落、墙体变形以及外表开裂问题结合考虑研究,对建筑物有一个深入了解,之后依靠工作人员来确定建筑物监测之中必须重点重视的要点问题。 1检测方案的制定 1.1确定有效的样本空间 监督的实体检查在监督工作中的各个关键构成部分之中属于随机的,需要依照对应要求与标准来进行方案制定。尤其是确定样本空间的时候,最大值绝对不可以高于要求规定范围,必须有针对性。完成检测工作以后,全部的实体检测需要依照标准制定有效的监测方案,且必须确保及时与工程部门取得联系,保证信息得到及时地更新。若是应该采用会对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些检测手段,不能够擅自运用,一定要有关监管单位审批准许之后,才能够具体实施。因为监督的实

体检测有着非常强的随机性,所以它与质量验收检测的目的是有所差异的,必须将其有效区分。在对检测手段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依照合理科学,便捷易行以及方便实施的原则,防止造成额外的施工困难。针对检测结果进行的统计处理工作,必须在依照科学的前提下作出选择,其中取样必须有针对性,坚持尊重实际的原则,不能够随意进行调整。 1.2建筑项目主体结构检测 一份很正规的方案应当包含已经确定完成的样本空间、选点分布、检测工作目的、检测手段、检测建筑研究之类内容,还必须对建筑墙体的裂缝分布进行观察,掌握位移、变形状况,材料构件强度,人为因素,施工过程中的缺陷问题,地理气候条件,检测建筑四周的施工历史,检测建筑结构是否和设计文件相统一。必须对以上展开统计分析,保证工程意外问题发生概率控制到最低。 2现场的结构检测 2.1砌体结构检测 对砌体结构进行检测之时,其中检测的指标是砌体结构砂浆的抗压强度。开始第一次检测之时选点的密度与相关要求都和混凝土结构

地铁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编号:хххх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хххх年хх月хх日发布хххх年хх月хх日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明挖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在地下空间分段施工,作业条件差,施工工序多,工序转换频繁,需开展严格流水作业,主体结构施工是车站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满足要求。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取明挖顺作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2.作业准备 2.1.施工技术部负责技术方案制定,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监督检查和指导,工程试验,施工 测量、检测及监测等工作。 2.2.安全质量部负责施工过程安全与质量检查及监督等管理工作。 2.3.物资设备部负责物资、设备供应和进场检查、验收;负责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等管 理工作。 2.4.主体结构作业队负责实施。 3.技术要求 3.1.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经监理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复核。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 测量、放样及验收。 3.2.对围护结构表面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包括凿毛找平等,使防水卷材铺贴面达到防水板铺设 要求。 3.3.作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并对侧墙、立柱、顶(楼)板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审 批准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 3.4.提前进行防水材料、钢筋等物资的进料及检验工作。 3.5.对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6.根据施工进度适时安排劳动力、机械设备以及物资材料进场。 3.7.做好应急等物资准备工作。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车站主体施工流程详见《车站施工流程图》。 施工围挡 施工准备 管线调查、迁改及保护底板、侧墙防水层,底板钢筋砼施工拆除第三道钢管撑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管理,加强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提 升主体结构的安全行和稳定性,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引言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是传递、承担及接受建筑工程上部荷载,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稳定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筑工程最可靠、稳定、有效的载体。在各类施工过程中,由于建 筑质量引发的事故比比皆是,为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性以及使用价值。施工企业 需要对建筑的主体结构实行质量检测,探析主体结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特征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有四大基本特征:第一,合法性。国家针对建筑工程安 全质检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因而,必须依法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 确保每一步工作流程的合法性。第二,公正性。检测人员必须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出具 完整的检测报告。第三,真实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数据结果必须真实,不得造假。第四,准确性。检测人员必须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2目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主要问题 2.1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不够健全 工程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等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依据,但 是我国这方面的内容连续性不足,且变动范围较大,不利于质量检测工作展开。特别是当前 工程检测设备、技术不断更新,而相应的法律发挥、技术标准等却更新不及时 2.2现场检测创新不足 我国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相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起步较晚,现代化的城市建 设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和理念方面的缺失,尤其是在当下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 中对于质量和技术设备水平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试验检测分析的准确性。然而相应的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工作却存在着资金方面的诸多问题,导致在设备的更新使用上 存在着困难,进而使得整体工作的创新能力不足。监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检验检测的实际要 求进行误差的缩小工作,但是目前的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发展缓慢。 2.3不能准确的把握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重点 监督管理人员在查验工程质量过程时,事无巨细的查验,使得工程监督和监测的重点不 够明显,单一的管理方式,贫乏的技术手段,更有甚者暗箱操作,监督查验前,提前通风报信,查检成为应付一时的浮假工作。加之实地检验时,采取低级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能达到 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建筑工程的监督和查验标准,上述种种情况,共同造成建筑工程主体 的结构质量未能达到标准的结果。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验收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的方法(2021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验收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的方 法(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验收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的方法(2021版) 建筑工程具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而建筑的结构则是满足满足这一基本功能的根本因素。而建筑结构是由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和主体结构构成,它们是时建筑工程的受力体系,建筑结构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是否安全。在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建筑工程的基础和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基础和主体结构的验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主体结构作为整个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程部分,但在进行实际的验收时,验收工作不一定很规范,本文根据相关建设法规和标准,对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的验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验收程序 在《健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明文规定:“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

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在对主体工程所包含的一些子工程项目验收合格之后,建立在此基础上,再对主体结构部分的工程进行验收。从上述的规范中可以看出,总监理工程师应该担任验收的组织者,由于主体结构在技术性能上要求十分严格,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而一些主要的技术资料和质量问题都是由工程质量和技术部门管理,因此除了施工单位的项目及质量负责人要参加验收之外,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的质量以及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也要参加验收工作。 除此之外,根据我国一些相关的法规和文件,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对主体结构工程验收的过程中要充分合理的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因此在进行主体结构工程的验收时,当地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也应该参加。 验收过程中的要点 2.1施工技术资料

现场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1 引用标准: 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1.3 回弹仪率定: 率定试验宜在室温5C -35 C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 2的要求。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在-4 C?+40C之间。 1.4 收集资料: a. 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 b. 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c. 水泥品种、标号、安定性、厂名;砂、碎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 d. 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 e. 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f. 检测原因。 1.5 抽样方法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构件。随机抽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个。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 个时,抽检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 1.6 测区数量:

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 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 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 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 个; 1.7 测区布置: a.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b. 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c. 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d. 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e. 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f. 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g.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布置应有方案,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1.8 回弹值测量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 读数,快速复位。 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 1.9 碳化深度值测量: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选择不少于构件的30%测区数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 2.0mm 时, 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测量碳化深度值时,可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然后除净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不得用水冲洗。立即用浓度为1%-2%酚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 摘要】工程项目除了要控制施工的质量,还要对整个项目主体的质量随时检测 与分析,从而保证建筑对象的整体构造稳定,质量达标。因此我们在实施对项目 主体的各项数据检测时,要做到一丝不苟,对每一处可能存在隐患部位都要严格 检测。本文先阐述建筑主体的检测范围,检测方式,以及进行实际检测时可能出 现的检测疏忽,接着分析三种主要的检测结构,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关键词】主体结构;检测;要点 引言: 建筑对象的质量事关业主的切身利益,建筑主体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不可挽 回的巨大损失,为此对主体的检测就显的很有必要。通过对建筑主体的建筑材料 的质量检测,施工质量的等级评价,来确定建筑前期不存在质量问题;通过对整 个主体框架的各部分进行详细抽样检测,是为了消除尚未被发现的各种隐患,给 居住的业主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一、检测方案的制定 (一)检测内容 对建筑的对象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检测,才能保证检测的结果具有说服力与 可信度。而一个可信度高的检测报告至少要具有关于被检验主体的整体状况分析。而本次进行检验分析的目标内容包含:已经被提前确定的抽样的建筑对象、本次 检测所使用的方式、检测点在建筑主体中的位置情况等数据;还含有:需要对检 测对象的位置分布,架构变形的状况;检测区域的墙体的开裂情况;在工程施工 中存在的弊端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检测的主体实物与设计图纸是否一样;在检测 的主体的附近的是否存在其他的施工单位或者正在施工的建筑;检测地的天气情 况和地质环境;非自然因素的影响等等。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 才能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降到最低点,给施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1]。 (二)确定样本空间 在进行建筑对象的监测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与程序进行监测,这 样才能保证监测的数据具有可信度与说服力,才能达到监测的目的。监督的对象 是不定时选择的,但是选择监测的样本一定要有目的性,样本的必须在监测方案 中的给定的数据之内,对于不同的检查对象,一定要根据对象的特性创建合理的 检测报告,对于监测的对象可能由于某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检测 方要及时与施工方进行数据的更新交换,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时候进行质 量检测时,需要对原有的建筑主体的结构造成轻微的损害,这样的监测方式不能 不经过上级批准独自实施,一定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与同意之后才能去实施监测。由于质量实体检查灵活性很高,与工程结尾签收时的检查是有所不一样的, 所以要区别对待。一个合适的检查方式具备简便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这 样做的方式不会给施工造成困扰,或者影响施工[2]。 (三)抽样方式 对于样本空间的选择不是混乱的,而是采用科学的抽样方式进行选择,只有 运用科学的统计学方式进行选择,抽样的结果才符合建筑质量评价的标准。而抽 样的最低要求是:在同一种构架中选择承载能力大的构件和施工质量差的构件进 行检测。抽样可依据监测的对象的类型不一样进行区分。第一,根据检测对象的 架构与材质的种类进行抽查,按照构架不同分为钢铁、钢混等架构;按照构架不 同分为墙、主体等;剩下的根据材质分为玻璃等[3]。也可以根据检测的情况进行

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附件1 2019年全省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现场检测 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为保证江苏省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能力验证的顺利进行及检测操作的一致性,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次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能力验证。检测参数为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法、钻芯法)。 三、引用标准 (1)检测方法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2016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2)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四、样品说明 本次能力验证分为现场检测与室内分析。 (1)现场检测样品为混凝土构件(见附图)。 (2)室内分析按给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背景及数据材料进行数据处理及判定。以表格形式提供的相关数据,包括10个构

件100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10个受检构件芯样混凝土的规格以及破坏荷载值。 五、操作流程 (1)现场检测 1、本次能力验证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操作要求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执行。 2、同一检测机构的3名验证人员依次按单位的抽签顺序分批次进行。每位验证人员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划定的检测区域内完成5个测区回弹测定,应在20分钟内完成并提交原始记录,记录的信息应符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的要求(原始记录表格由检测机构自备,其中测区回弹值不作记录)。 (2)室内分析 1、分析内容采用钻芯修正法对检验批回弹法检测结果进行修正,修正时选用总体修正量的方法。每位验证人员在150分钟内独立完成并提交报告单。 2、提交的结果报告单中应写明核心计算步骤及符合性评定过程。含芯样试件尺寸偏差判别和抗压强度计算、芯样混凝土抗压强度异常数据判别和处理(GB/T50784-2013附件B)、总体修正量法芯样抗压强度推定区间计算与适用性判别(GB/T50784-2013附件C)、总体修正量计算(GB/T50784-2013附件C)、修正后检验批推定区间计算及结果判定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

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检测技术 4.1 一般规定 4.1.1 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 1 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 2 结构或构件名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图纸; 3 水泥品种、用量、厂名、出厂日期及强度、安定性检验报告,砂石品种、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以及混凝土配合比情况等; 4 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混凝土浇注和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 5 结构或构件的试块混凝土强度试压资料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 6 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 4.1.2 回弹法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两种方式: 1 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个柱、梁、墙、基础等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其检测结论不得扩大到未检测的构件或围。 2 按批抽样检测:适用于同一检测批构件的检测。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不应少于9个,否则,应按单个构件检测。 大型结构按施工顺序可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独立构件,根据检测区域数量,可选择单个构件检测,也可选择按批抽样检测。 4.1.3按批抽样检测时,应进行随机抽样,且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表4.1.3规定。4.1.4表4.1.3 随机抽测构件最小数量 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抽测构件最小数量 5 8 13 20 32 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151~280 281~500 500~1200 1201~3200 3201~3200 抽测构件最小数量50 80 125 200 315 4.1.4 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 按批抽样检测时,应根据结构或构件类型和受力特征布置测区,测区数量不得少于3个; 3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1m; 4 测区宜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及浇注顶面或底面; 5 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6 测区的面积宜控制在0.04m2; 7 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应避开蜂窝、麻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装饰层、疏松层、浮浆、油垢,否则要将装饰层、疏松层和杂物清除,并将残留的粉末和碎屑清理干净; 8 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 4.1.5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上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4.1.6 结构或构件的每一测区,宜先进行回弹检测,再测量碳化深度。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 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