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学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1) 参考资料

小学教学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1) 参考资料

小学教学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1) 参考资料
小学教学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1) 参考资料

小学教学心理学20秋在线作业1

1 单选题

1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获得和改变。

A 成熟

B 社会互动

C 顿悟

D 观察学习

2 ()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A 学习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精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3 ()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整体性原则

4 促进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过渡的主要认知转变机制是()。

A 认知矛盾

B 环境影响

C 生理成熟

D 心理发展

5 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是:

A 个性

B 性格

C 品德

D 道德

6 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是指()。

A 命题和命题网络

B 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C 策略性知识

D 知识的表征

7 ()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A 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陈述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8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运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

A 对偶故事法

B 道德两难故事法

C 儿童故事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作业一

小学语文教学法作业一 参考答案 一、简答 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特点。 (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整体性。 (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体观。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实践观。 (4)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心理学化。 (5)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2、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特征。 (1)继承性。 (2)综合性。 (3)层次性。 (4)发展性。 3、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 (1)双边性特点。 (2)双部性特点。 (3)双型性特点。 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模式。 (1)讲授模式。 (2)渗透模式。 (3)交流模式。 (4)诊疗模式。 (5)规程模式。 5、感知体验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1)情感熏陶型。 (2)语感品味型。 (3)审美悟道型。 6、运用自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目标。 (2)要重视动机的激发。 (3)要指导自学方法。 7、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1)统一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综合性。 (3)情意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兼顾性原则。 8、发展训练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1)思维训练型。 (2)技能训练型。 (3)跳摘训练型。

(4)渗透训练型。 9、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 (1)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2)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3)完成语文教育任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 (4)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 10、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1)引导点拨型 (2)领导管理型 (3)教导达标型 11、运用讲读法的要领。 (1)要抓住重点少讲,精讲。 (2)要揭示规律,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 (3)要兼用其它教学方法。 (4)注意思路的诱导性。 (5)注意语言的表现力。 二、论述 1、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材内容相匹配。 (4)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师教学风格相适应。 (5)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建立在现实的教学条件基础上。 (6)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师在语文学法指导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1)要将语文教学过程变为语文知识和语文学法的学习过程。 (2)要注意学法指导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3)教师在完成每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备课时设计学法,课堂中渗透学法,课后要总结学法。 (4)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学兴趣,要编报自学提纲,设计自学程序,并适当安排自学时间,让学生体会学法,掌握学法,运用学法。 (5)要不断强化学生提高学习方法的信心,特别是带普遍性的基本的学习方法,要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反复实践,使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信息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思想联系和敏感的信息反射系统。 3、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统的内部联系。 (1)语文学习方法纵向的渐进性。 (2)语文学习方法横向的渗透性。 (3)语文学习方法系统总体的协同性。 4、评价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1)理论依据分析。 (2)操作流程。 (3)各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5、教师在语文学法指导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1)要将语文教学过程变为语文知识和语文学法的学习过程。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一、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皮亚杰心理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皮亚杰指出:“ 动作是智慧的根源”,①任何静态的数学概念都隐含着认知主体的内在动作,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②这些观念为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纳,目前小学数学普遍采取动手操作(或以直观方式演示有关操作)的方法。然而,对于这些在教学实践领域中早已被采用的观念与方法,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许多问题都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我们知道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但它除了是一种动作之外,还存在哪些区别于一般动作的规定性?同样我们也知道“动作操作”会增进儿童的数学知识与智慧;但能否认为任意的动手操作都有益于儿童智慧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儿童动手操作? 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并期望对进一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二、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 1.反身性数学运算“甚至在其较高的表现中,也是正在采取行动与协调行动,不过是以一种内在的与反省的形式进行的罢了……”③这里“反省”与反身、反思是同义的。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活动划归为两类。一类是对客体的认识;另一类是对主体自身动作所进行的反思。前者带来关于客体的知识;后者带来数理逻辑知识。 [实例]一个儿童摆弄10个石子,他可以掂一掂以了解其重量;可以摸一摸以了解其表面的光滑度。“重量”与“光滑度”是关于对象(石子)本身的知识。此外,儿童还有另一类动作,他将10个石子排列成不同的形状,沿着不同的方向点数它们,其总数“10”总是不变的。这里,儿童将手指一一地(不重复也不遗漏)点向10个石子,是具体动作;从这种具体动作中认识到总数“10”总是不变,则是一种反思,是反过来对自身的具体动作进行思考。具体动作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从不同的石子开始,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但总数的“10”却是恒定的。只有通过反思,体会到这种“恒定”,儿童才真正学会了计数。 这里我们看到儿童进行数学操作与运算离不开具体动作,但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本身更为重要。儿童能一一地点数石子,我们也能训练一只小鸡——地啄石子,但小鸡不会了解“10”这个数,因为它没有反思。 数学运算因其反身性,还呈现出一种层次性与相对性。高一级的运算是对低一级的运算所进行的反思、协调与转换。乘法是对加法的“运算”;乘方又是对乘法的“运算”。 2.可逆性“运算是一种可以逆行的行动,即它能向一个方向进行,也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④我们可以把1和2相加得到3;反过来,也可以用3减2而还原为1。任何一种运算,总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逆运算。学生用减法验算加法(或反过来用加法验算减法),用除法验算乘法(或反过来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因为这些运算是可以“逆行”的。对于“合”(加或乘)的结果,我们可以用“分”的动作(减或除)使其还原到初始状态。 可逆性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演可逆(1+2=3,反过来3 -2=1);一类是互反可逆(6比2多4,反过来2比6少4)。前者表现为相反的操作;后者表现为次序的逆向转换。 3.结合性运算“是可以绕道迂回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⑤这就是所谓结合性。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体现在运算定律方面:3+4=4+3(加法的交换律);3 ×(4+5)=3×4+3×5(乘法的分配律)。这里,每个等式两边是不同途径的运算,但其运算结果却是恒等的;其二,体现在问题解决的一题多解方面。问题:男生和女生共植树450棵,已知每个同学植树5棵,有男生46人。问:女生多少人?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女生植树多少棵,再除以5,得出女生人数:(450-5×46)÷5=44(人);也可以先求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再减去男生46人,得出女生的人数:450÷5-46=44(人)。两种解法,具体途径不同,但结果一样。 至此,我们将可逆性与结合性综合起来考察,则会发现数学运算总是隐含着某些“不变的因素”。反演可逆是以相反的运算(如:以减法来验算加法)使其还原为初始不变的状态。互反可逆是一种相互转换,6比2

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 试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 2、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如何? 答:我国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每天怀着自豪而又好奇的心情,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偶尔因病不能上学,许多小学生是很难过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儿童喜欢上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被学习以外的一些活动所吸引。一些小学生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游戏和学习混在一起,对学习仍然抱着游戏的态度。一些小学生对学习抱着应付的态度,不愿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听课时三心二意,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或应付了事。这些儿童还没有形成对待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 3、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热诚的期望竟使这座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School)所作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

华师在线小学语文教学法在线作业答案

1.第3题 “三、百、千”的“三”代表()。 A.三字经 B.易经 C.春秋 D.论语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4题 ()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5题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 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 C.集中识字 D.象形会意识字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6题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A.即时性 B.情景性

D.自主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7题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9题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10题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 复杂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4题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21题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A.考试大纲 B.教学大纲 C.教学设计 D.语文课程标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22题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 A.国文 B.国语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生活不能离开数学,重视数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进步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公民的数学素质,以及更好地支撑科学技术领域,就要着重培养数学后备力量,加强数学教育。这样,作为基础教学的小学数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一般程序为:以提问或大纲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然后讲解新课,练习巩固,最后是小结。在数学教学时,采用这种模式教学总体来说教学效果是好的,但很容易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十分精彩而下面的学生听得稀里糊涂的情况在课堂中经常发生,然而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如何吸引他们,从而使自己所讲授的知识被学生所接受、吸收并很好地应用,这就成为现在数学教师们最关注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时就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学会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去了解孩子的心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一个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却离不开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识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小学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识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的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小学生所处的心理阶段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小学的儿童大致处于其中的第四个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其成就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康秀琪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导向是评价的本体功能,是一种潜在的制约作用。 2、提供信息反馈。提供教与学的状况的准确信息,反映教与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或在某种程度上达成。 3、促进教与学的改进。评价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证明什么,而在于改进,改进教与学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 根据《标准》制定的总体目标,数学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解决问题的评价 ●数学思考的评价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㈠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包括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数学事实、过程、技能与方法的评价。 ㈡数学思考的评价 包括对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数感与空间、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㈢解决问题的评价

包括对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的评价。 ㈣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包括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情况、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㈤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第一学段强调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第二学段强调了解思维的合理性与灵活性。 三、关于评价方式的探讨 ㈠命制试题的一般规则 1、学生学什么,就应该在测试中包括什么。 ①知识覆盖要在95%以上②要体现教学目标 (这是由评价的目的所决定的,提供反馈信息,改进教与学) 2、测试题应该反映学生迁移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所拥有的数学知识和观念解决问题。 3、语音简洁明了,焦点集中在数学内部知识的运用上。 ㈡依据《标准》,创新检测命题理念 1、在一些重要的数学观点上尽可能地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答案和方法给出证明。(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2、适当增大主观性试题的比例。 传统的数学检测一般都是客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有标准答案,便于评判。但是客观性试题对学生的观念及观念之间的联系不能很好地考察出来。因此,试卷中应增加一些主观性试题。 4、试题中要体现对学生情感的关注。

小学语文教学法第一次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法》第一次作业 一、简答 1、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2、简要回答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特征。 3、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 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模式。 5、感知体验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有哪些? 6、运用自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7、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8、发展训练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9、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 10、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11、运用讲读法的要领。 二、论述 1、试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2、教师在语文学法指导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 3、试分析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统的内部联系。 4、评价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5、论述教师在语文学法指导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6、论述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7、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8、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 三、实践操作 1、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元宵节》为教学内容,请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1)为本课设计教学目标,并简要分析设计的维度及设计的依据。 (2)为本课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的基本依据。 2、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看花灯》为教学内容,请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1)设计一个导入,并简要分析设计的依据。 (2)为本课设计结语,并简要分析设计的依据。 (3)为本课设计板书,并简要分析设计的依据。 3、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数字歌》为教学内容,请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注:期末试题题型及分值比率: 简答题: 40% 论述题: 30% 实践操作题30%

浅议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5-18T16:38:55.75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作者:吕爱花 [导读]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却离不开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吕爱花(青岛市莱西滨河小学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数学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一个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却离不开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102-01 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一般程序为:以提问或大纲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然后讲解新课,练习巩固,最后是小结。在数学教学时,采用这种模式教学总体来说教学效果是好的,但很容易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十分精彩,而下面的学生听得稀里糊涂的情况在课堂中经常发生,然而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如何吸引他们,从而使自己所讲授的知识被学生所接受、吸收并很好地应用,这就成为现在数学教师们最关注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时就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学会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去了解孩子的心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识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小学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识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的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小学生所处的心理阶段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小学的儿童大致处于其中的第四个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其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他们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就容易形成自卑感。 那么怎样把心理学知识自觉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呢? 一、创设趣味性强的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针对教学要点难点提出趣味合理的问题,可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如果既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身边的数学,这样教学就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可以给学生极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把数学与现实联系起来,对数学的理解更深刻。 三、赏识教育,激发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个适当的表达方法就是赏识。实施赏识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第二,要注意的是,赏识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第三要注意的是:赏识不能过度。 四、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回答正确与否,通过老师恰当的语言,都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都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带给他们人格发展第四个阶段中不可或缺的成就感 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如何确立适应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目标”。具体说来,应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识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考虑所教内容的特点,依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不断做出改变。教学过程还要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加以调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个体差异尤其明显。当代美国著名的学习和教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R.M.Gagne)指出:学生在智商水平、人格特质、原有习得的素质上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就略显不同,就会出现反应快慢、接受快慢等现象。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依靠表面现象来评价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大量重复的练习题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联系实际,善于发问,让小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还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观察他们,分析其心理,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让教师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学韩敏 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为我们在推进有效教学中顺应课程视域的这种专业化诉求,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而矫正种种偏差、建立专业自觉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教学评一致性”理论体系基本形成,那么具体行动问题就上升到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议事日程: 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目标制定 所谓目标制定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选择学习目标。 通过对身边老师的观察,我们认为他们有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良好愿望。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意照搬教参的目标,一意照仿别人所上的目标来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造成事倍功半,课堂效果差。 例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拿着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过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 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面积呢? 生:(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 生:底乘以高。 2.教学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合作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鲜明的特点,教师和学生有机的结合,最终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出教师和学生在这知识点教学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在平时我们所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教师设计好整个剧本而让学生顺着剧情来表演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老师们经常提到的“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这类教学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老师当成课堂教学的主宰,绝对权威,这样一来,课堂上的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学生学到的往往是知识的结果,而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而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让学生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不单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学生自定步骤,为个别性学习而设计 所谓学生自定步骤学习,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某些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真正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经验,每位学生都有各自原有的水平,每位学生都有怎样获取知识的兴趣、爱好。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着个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定义:学与教 二、核心:学习心理 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 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 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 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4~5岁书面语言4岁形状知觉5岁儿童智力发展 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③、格赛尔:成熟论 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3、影响身心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法作业 100分

小学语文教学法作业 1.第12题 ()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育原理。 A.三字经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3题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A.考试大纲 B.教学大纲 C.教学设计 D.语文课程标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24题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 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 C.集中识字 D.象形会意识字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25题 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作文的世界。 A.宽松 B.和谐 C.自主 D.指导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36题 “三、百、千”的“三”代表()。 A.三字经 B.易经 C.春秋 D.论语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37题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38题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39题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 复杂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48题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49题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50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59题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总结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总结 数学教研组:周雪琴 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目标制定;(2)教学策略;(3)教师角色;(4)学生角色;(5)学习结果。 1、目标制定 所谓目标制定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选择学习目标。 (1)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在的教师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制定目标,组织教学。大部分教师在思想上都一致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人才观已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素质教育应该全面展开。教师应改变固有的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向合作学习;从单一的语数考试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发展,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一轮教育变革在教师身上有了很大的体观。因此,教师们在制定目标时比以前有了更深的思考,不仅仅是考虑这节课学生能学会几个知识点,到时候考试能够考几分等。更多的是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已有水平、兴趣、爱好、经验等制定目标。他们不仅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多少,更要看他们是怎样学习的;不仅看他们以后能在考试时得几分,更看重的是他们怎样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我们通过对身边老师的观察,认为他们有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良好愿望。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意照搬教参的目标,一意照仿别人所上的目标来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造成事倍功半,课堂效果差。这些现象我们观察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A、一些教师一味的同等于城市教师来设计目标、制定目标、而忽略了自己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本质的差异。比如我们学生比城市学生所接触的知识少,所接触的社会新生事物要少得多,这对制定目标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一位教师所说的现在的新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图中事物(如电梯、体育馆、儿童乐园等),在城市孩子眼中司空见惯,而在我们有些学生眼里有如天外来客,有些同学电视中都没见过。这就会给教师制定目标带来一些影响,如果教师不去注意这细小的差异,往往整堂教学不尽人意。B、部分教师照搬别人好课的目标,认为他这样的目标定位教学时能成功我也会成功,而忽视了各自教师,各自学生所不同之处,一味的模仿往往得到的是失败的结局。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19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1: 1904年1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清廷公布了()规定在优级师范开设“教育学”一科,其中有“各科教授法”的内容。 A: 《钦定学堂章程》 B: 《高等师范课程标准》 C: 《奏定学堂章程》 D: 《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捷克卓越教育家()(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口语交际课必须在一定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 A: 实践性 B: 规范性 C: 互动性 D: 情境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称“癸卯学制”。 A: 1904年 B: 1908年 C: 1903年 D: 1949年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A: 工具性 B: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实践性 D: 人文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可以分为引导点拨型、领导管理型、教导达标型。A: 感知体验型 B: 发展训练型 C: 引导启发型 D: 跳摘训练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五四后,语文课程由“国文”改成(),实现“言文一致”,这是划时代的变化。 A: 国语 B: 语文 C: 中文 D: 汉语言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概念的体现者。 A: 语素 B: 语音 C: 词 D: 语义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早就曾经说过:“写作固然需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积极的思想和人格。”这说明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鲁迅 B: 林语堂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美国著名学者艾斯纳认为应该分为()几种类型。 A: 认知性目标 B: 行为目标 C: 问题解决目标 D: 表现性目标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包括() A: 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B: 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C: 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D: 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的心理学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的心理学原则 射阳县红旗路小学董凤娟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既要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要能通过发展数学能力来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根据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理论,笔者认为还应遵循以下四条心理学原则共探讨: 一、面向最近发展区原则 最近发展区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同,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就要以实现最近发展区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无论从质、量、难度、速度几个方面,都不能停留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上,而应该而向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高速度的发展成为现实。一些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中知识的“渗透”、“孕伏”原则,就是教学内容面向最近发展区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指数学认识的最近发展区。首先,要求教师掌握儿童的数学现有发展水平,即把握住儿童的数学认知结构状况,以便确立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备课中的“备学生”,就是为了掌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以便确定教学的基点。这实际上是教学面向最近发展区的措施之一。其次,教师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的课堂提问应当富有智力价值,即是能够启发学生积极地动脑筋想问题。学生能不暇思索、随口作答的那种提问,缺乏智力价值,并不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再次,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特别是变式习题。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六年制《数学》课本第二册练习二十一(第67页)中出现了“3+3+3+2”和“2+2+2+2+1”这样两道题,看起来加数学完全相同,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但如果不看前式的2和后式的1,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了。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观察思考,上面两个算式都可以写成两种含乘法的算式:3×3+2、3×4-1和2×4+1、2×5-1。这类具有发展性的变式习题,有利于儿童从现有的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过渡。 面向最近发展区,也包括儿童个性心理(非智力因素)的最近发燕尾服区。因此,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确立,还必须有利于儿童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例如,通过儿童动手操作、摆弄学具拼拆图形,由儿童对五颜六色的三角形、长方形等简单几何图形的直接兴趣,培养他们对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间接兴趣。通过儿童对一些动脑筋的趣味数学问题的思考,可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非智力因素作用原则 还有人把智力看作操作系统,把非智力看作调节维持系统。教学固然主要是智力活动的过程,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自始自终地发挥作用,或者激发、 维持、加强,或者阻碍、中断、削弱智力活动的进行。非智力因素可以补偿智能的发展,又可以阻碍智能的发展。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补偿智力上的某些弱点,“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这类警言以及古今中外不少成才者的事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相反,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会阻碍智能的发展,这方面也是不乏其例的。 非智力因素作用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儿童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自主的性格。这不仅能促进儿童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使儿童心理得到全面的和谐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曾经片面的把甜言当作鼓励,把蜜语当作呵护,使数学课堂评价失去了实效性,学生或变得麻木,或变得贪婪,种种负面效应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评价?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最有效的呢?因此我们在半月谈中开展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专题研讨,通过问题的征集、课堂对照、论坛跟帖等过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结合大家的观点与网上资源,我们搞了这次“集成性讲座”,所谓“集成”就是指集中了大家的经验、汇聚了大家的智慧,由我进行综合整理的一个汇报性质的讲座,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可能存有个人的感受与理解,如有不 当之处,还请各位聊友批评指正。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前,首先要明 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评价的目的: 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甄别与选拔,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让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沟通,学识上的提升,从而让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美丽! 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我想我们要实现这样四个转变: 评价原则: 1、评价主体从双边到多边的转变。 在当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从双边对话式到多边互动式,不仅是由老师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学生,不仅是一对一的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小组内外的群体评价,不仅是真实的人物来评价,还可以是虚拟的学习伙伴来评价,例如:在某教师组织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做题闯关后屏幕上出现:祝贺你过关!的字样与喜欢的卡通形象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当关注评价的客体,也不应该仅仅停留与行为主体进行评价,还应关注群众性的即时评价,比如倾听者、协作者等。 2、评价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 评价的形式不要局限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通过你的眼神、动作、手势、微笑等体态语言达到评价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引进第三者评价,比如学习伙伴的语言提示,比如电脑课件的动画效果,比如卡片评价、课堂表现记录卡等。 3、评价语言从笼统到具体的转变。 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最直接的工具,也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真心的、具体的,不能讲套话、空话、假话、大话,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夸大学生的成绩,说好话不等于绝对的鼓励,我们应当学会直面学生出现的错误,适度的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要让评价语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好——好在哪?棒——怎么棒?一定要具体,既要对

小学教学心理学练习地的题目

《小学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一 一、单选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 及其组织。 A、陈述性知识; B、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2、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感知、如何记忆、如何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即有关学习 策略或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A、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3、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 着的信息。 A、感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4、是指对要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 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的过程。 A、复述; B、维持性复述; C、组织; D、精制性复述 5、就是小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教育心理学的理 论为指导,并从教育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整体性原则 6、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 定位阶段和。A、自动化阶段;B、熟练阶段;C、巩固阶段;D、稳定阶段 7、是指较大儿童(10岁以后)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图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是由 儿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A、主观道德; B、客观道德; C、他律道德; D、自律道德 8、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A、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9、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是指。 A、命题和命题网络; B、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C、策略性知识; D、知识的表征 10、就是根据小学教学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基本性、规律、 机制和事实。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整体性原则 11、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A、认知; B、学习; C、习惯; D、教学 12、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是。 A、个性; B、性格; C、品德; D、道德 1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运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