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反思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反思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反思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教学反思

反思整节课的教与学,本节课有以下一些特点及问题。

1.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

本节课能够把活动课与复习课有机地整合,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问题、解决问题,并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正是由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所以比较好地体现了本节课是数学的复习课,而不是其他科目的复习课。

2.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不但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更有小组的合作探讨、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交流中发展自我——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同时,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地发挥。

3.注重数学应用: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如整理图书、啄木鸟纠错等问题,都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与值得思考的地方。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方面是如何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些知识整理与归纳的方法,潜移默化,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

2.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虽然本节课已经精心设计了小组的分工协作,如: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2人合作:一人提问题并记录,一人解答写算式,然后交换。但实施时,出现一些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做练习等现象。因此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方法,但熟练程度不够。在往后的学习当中,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关于仿生学的课文,课文开篇以科学家从鱼儿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引出了“可以说,鱼儿是人类的‘老师’”;接着,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鸟类,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学习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最后,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呼应开头,点题作结.全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愿望。目标预设: 1、学习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人类从生物的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 2、通过自读课文、小组合作等方式知道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3、通过读信息,让学生知道更多的人类“老师”的例子,开阔他们的视野。 4、探求人类以生物为师的其它事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文中“流线体”、“薄壳结构”等科学术语。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本节课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通过了解人类运用仿生学进行创造的实例——流线体、薄壳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创造发明提供有益的启示,并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系总分总结构,第三、四、五自然段为课文的重点。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及课后第5题的提示,教学本文,可按如下思路展开 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2、抓住重点,精读感悟; 3、总结学法,自主合作学习四-六段 4、展示资料,充分交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4、总结本课,鼓励创造。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读熟课文,初步了解人类的老师是谁,并掌握生字新词。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用竖式计算:587-129= 427+138=

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预习交流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要变成青蛙得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说一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课件出示情景图。 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我们要保护这些保卫庄稼的小卫士。 2. 提问: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3. 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筛选出共同的问题。 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问题一: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 小组内交流算法,派组员汇报。 (1)用数线的方法 (把减数89想成80和9,先用被减数412减去80等于332,再用

332减去9等于323。) (2)用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先拨412,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十位上借“1”当10,到个位上是12减9等于3,十位上1个也没有了,从百位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4借1还剩3,所以等于323。) (3)用竖式计算 (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12减9等于3,十位上还剩0,从百位上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还剩3,所以等于323。) 3. 提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时,你们是怎样解决的?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 4. 板书:412-89=323(只) 5. 提问:笔算三位数退位减法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当10。 四、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问题二: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2016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讲的是在小鹿在门前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是就在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等他伤好以后,玫瑰已经谢了,一朵花都看不到了。就在小鹿 兄弟俩感到惋惜的时候,黄莺和微风过来告诉他们,玫瑰花给他们 带来的快乐。小鹿不再难过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传递出“能够 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的哲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寻找小鹿的 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我在学生自由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围绕“泡泡”中“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 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初读感知。然后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用 横线画出鹿弟弟的话,读读这两句话,想想你会提什么问题?大部分 学生会说:“鹿弟弟为什么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可后来又说玫瑰没 有白栽呢?”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第一 至三自然段,重点体会小鹿对玫瑰的精心栽种和喜爱。让学生画出 相关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从“常常、松土、浇水”体会到了小鹿种花的辛苦,从“数了数、高兴”体会小鹿对玫 瑰的喜爱和憧憬。接着让学生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小鹿把脚跌伤 后在家养病时,会想些什么呢?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小鹿看不到玫瑰的 失望和惋惜的心情。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品质的提高。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时机,鼓励

小学美术_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界形象与艺术作品中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现鱼的外形特点和花纹特点,领悟突出主体,画面饱满的绘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进行自由大胆的表现,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遨游海底世界,你瞧,是谁朝我们游过来了,原来是小鱼尼莫。尼莫来到海底世界看到了很多又大又漂亮的鱼,其实他自己啊也有一个小愿望,尼莫也想像他们一样变得又大又漂亮,你们愿意帮帮尼莫吗? 二、讲授 你们会画鱼吗?我们可以用哪些形状来画鱼呢?在同学们的帮 助下老师完成了这条大鱼。没错,要想画鱼这几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鱼鳍,又分为背鳍,胸鳍,尾鳍等,他可以帮助鱼类保持身体平衡。 原来画鱼还是很简单的,可是孩子们,你会画大鱼吗?怎么样才

能把鱼画大呢?下面在你的纸上尝试一下画一条最大的鱼。(教师巡 视并修改)你看老师这里有一条鱼,他算是大鱼吗?为什么不算呢?这样呢?(在纸上不断放大鱼)。原来让你的鱼占满画面就会看起来 比较大, 这是一幅农民画《戏鱼》,你觉得他是一条大鱼吗?说说你的理由?(生回答)谁能上来圈划一下除了大鱼之外还画了哪些东西,正是有了这些参照物和鱼作对比,才显得鱼更大了。原来要想让你的鱼看起来比较大,还可以给它添加一些参照物啊。 那来看看老师这条鱼我们可以给他添加点什么作为参照物呢?(老师拖拽显示)你瞧,我们既占满了画面,又添加了参照物,这真是一条大鱼啊。我这又有一条鱼,咱们平时常见对吧,你来对比看看,这两条鱼哪一条更加好看呢?对啊这条鱼颜色鲜艳,还有好看的花纹,当然会比较漂亮,我们又学了一个小秘诀,想让你的鱼更漂亮那就给他添加点花纹装饰吧。 一群漂亮的小鱼向你们游过去了,请同学们投票选出你最喜欢的小鱼,跟大家分享一下你觉得他哪里好看了? 你看这条小鱼空荡荡的,谁想试试给他添加点花纹呢?老师把需要你们帮助添加花纹的小鱼发送到平板上,收到的同学就开始画吧,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下试试? 其实啊,我们可以给小鱼添加的花纹还真不少,来看看吧。 让我们用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老师这 里有两道题,请同学们快速在平板上做答。

小学人类的老师的教学设计

小学人类的老师的教学设计 小学人类的老师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 课前准备:电脑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生读:7、人类的老师)。课件1封面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 (指名回答)课件2提问 板书:种种生物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七、二、一自然段。 1、(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课件3句子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 (1)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指名交流。(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 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指名读,齐读。 (2)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课件4(第二自然段)出示:为什么呢( 何止一种)鼓励。 (3)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好?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不同的句子,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分别在课文的一前一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课件前后呼应 过渡: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鱼类是人类的老师)鼓励。 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1)学生自由读、划。 (2)指名交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设计课件5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 小蝌蚪的成长

小蝌蚪的成长。(教材第53~55页) 1.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计数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是每只蝌蚪都可以顺利地变成青蛙,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的蝌蚪才会变成青蛙。大家请看下面的调查,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53页情景图) 生1:我知道了在西池塘有514只蝌蚪,只有126只变成了青蛙。 生2:我知道了在东池塘有412只蝌蚪,只有89只变成了青蛙。 师:大家看得很认真,收集到的信息也不少,而且说得很有条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为进一步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师: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1:东池塘原来有412只蝌蚪,有89只变成了青蛙,求没有变成青蛙的蝌蚪只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12-89。算的时候可以用画图法,先用412减去80得332,再减去9,最后还剩323。 生2:也可以借助计数器算,先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12,然后从个位上减去9,不够减,从十位借1,这样十位上现在成了0;个位上的数相减得3,还有3个珠子;十位上0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这样百位上还剩3个珠子;十位上就是10减8得2。所以结果是323。 生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减,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再减。 指定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 师: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 生:因为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借走了1,这样4-1=3。 师:你能算出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吗?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和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重点说清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个位上4减6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这样14-6=8;十位上的1被借走后是0,0减2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当10,这样10-2=8;百位上的5被借走1还剩4,再减1等于3,所以是388。) 师:看一看,下面的计算对吗?错在哪儿?把错误的改正过来。(出示课件:教材第53页最下面一题) 生1:第一道题错在没有把相同数位对齐,应该是先把个位上的6和1、十位上的2和4对齐后再减,正确的结果应该是485。 生2:第二道题错在计算十位上的数时,忘记减去个位借走的1了,所以正确的结果应该是304。 师:说得很好!你会解答这样的问题吗?(出示课件:教材第54页“试一试”题一)

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下了一丛玫瑰,从“他常常去松土、浇水”中的“常常”,我们可以体会到小鹿很爱玫瑰,他种玫瑰很用心,很辛苦。从他和弟弟一起数花骨朵儿,我们知道小鹿十分盼望见到玫瑰开花。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因跌伤了外脚不能走动而没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感到惋惜,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高兴地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结尾的这句话,一定会引发学生许多思考。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的同时,还让他们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想象和拓展,使他们对课文的学习不再单一,学生们充满了热情,一个个想法跃然于脑海,在智慧的碰撞中,课文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起来。 片段一: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课文内容) 想象说话:小鹿和弟弟为什么高兴极了?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1:因为三十二个花骨朵儿长大后就会开出三十二朵玫瑰花,所以他们高兴极了。 生2:因为他们想着等玫瑰全都开了,这个花坛就会变得很美很美,他们就可以好好地欣赏了,所以他们高兴极了。 生3:因为小鹿他们想着等玫瑰花开了,就会引来很多的蜜蜂和蝴蝶,到那时候,院子里就

会很热闹的,所以很高兴。 生4:因为等玫瑰花开了,可以请朋友们来家里做客,一起欣赏玫瑰花呢。 生5:因为小鹿还可以把开出来的很美的玫瑰花摘下来,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们,让他们来分享,所以很高兴。 生6:因为小鹿还可以把玫瑰花摘下来送给妈妈,祝妈妈节日快乐!(这里是我提醒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而得到的。) [从学生一系列的想象说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把自己平时的一些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进行了结合,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 片段二: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课文内容) 想象说话:当小鹿躺在床上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1:他会想不知道那些花骨朵儿什么时候才能开啊? 生2:他在想不知道开出来的颜色是怎么样的?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谁画的鱼最大》精品教案

《谁画的鱼最大》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分析农民画中的鱼和自然界中的鱼的异同,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的作画,画一条大鱼,充满画面。 3、在艺术创作中树立关爱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并充满画面的大鱼。 (二)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表现创造,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猜谜导入 过渡语: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大家猜个谜语:摇摇头,摆摆尾,一串水泡吐出嘴,水泡水泡水里游,那是他的小皮球。 2.板书课题 过渡语:瞧,小鱼泡泡来了,他还带来一群好朋友呢!今天我们就走进热闹的海底世界,学一学,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板书课题:《谁画的鱼最大》(二)讲授新知 1.欣赏图片,分析自然界中的鱼 过渡语:茫茫的海洋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鱼,让我们跟随小鱼泡泡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

(1)鱼的外形、结构特点 过渡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了哪些不同形状的鱼呢?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鱼的外形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棱形、半圆形。鱼身体可以分为,鱼头、鱼身、鱼尾、鱼鳍。 (2)鱼身上花纹的特征 过渡语:这些鱼身上的花纹非丰富多彩,让我们去找一找。花纹主要由点、线、面组成,排列有序。 2.欣赏图片,分析艺术作品中的鱼 过渡语:我们来欣赏一张农民画家张芝兰的艺术作品《戏鱼》。比一比,它和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农民画中的鱼色彩更加鲜艳,线条更加丰富、工整。 3.欣赏学生作品,启发构思 (1)比一比 过渡语:这两张作品你们更喜欢哪张,为什么?(一张鱼画的大,另一张鱼画得很小) (2)看一看 过渡语: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同龄小朋友的作品,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鱼是这张画面的主体物,画得大醒目。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这条大鱼装饰的更加美丽、生动! 4.教师示范 步骤: (1)画形状定结构 过渡语:勾画出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的外轮廓。 (2)装饰花纹 过渡语:用点、线、面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3)着色 过渡语:色彩要鲜艳、丰富。工具用油画棒、水彩笔可以。 (三)艺术实践 过渡语:欣赏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你想画什么样的鱼?

小班科学小蝌蚪的成长教案反思

关于小班化科学发展规划的思考 小班科学教学大纲的反映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要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和帮助孩子了解小燕的成长和发展。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科学活动课程。来看看肖晓的成长计划吧。设计方案: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孩子们的眼里,春天仍然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秘密的季节。他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充满好奇,特别是小动物和儿童最喜欢的伙伴。在幼儿的印象中,动物的生长从小到大,形状特征不会发生很大变化。青蛙的成长过程很特别。它从下背部到后腿慢慢生长 - 并且前腿生长。 - 尾巴退化为青蛙。孩子们渴望了解这些秘密。为此,我选择了基于科学的教育内容《小蝌蚪的成长》,并以游戏的形式渗透语言和健康的内容,让孩子们对小燕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轩改变了青蛙的乐趣,从而实现了科学素质提高与人格发展的统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 2.帮助孩子了解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3.引导幼儿试图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你的感受。 活动要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孩子们将初步了解小燕的成长过程。 活动困难: 引导幼儿尝试以多种形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开始前,请父母带孩子去观察春天发生的变化,如河流,花草树木等。 2.河流背景图片,小花鱼和小蜻蜓生长阶段的图片。 一盘音乐。 活动程序: 首先,创造意境,引导活动,并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愿望。 温暖的春天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母亲走出泥洞,跳进了小溪,在绿草旁边生了很多黑色的圆形青蛙蛋。几天后,这些小青蛙蛋慢慢地移动到一个头大,长尾的小颅骨。(以谈话的形式,营造轻松,和谐,和谐的活动氛围,这将使孩子们参加活动。)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来感知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1.用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和了解小燕的成长过程。教师在讲故事时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并关注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鹿的玫瑰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鹿的玫瑰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鹿的玫瑰花》原文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红色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重点难点】 1、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 入角色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瘸、莺”的识记,“骨、谢、微”的书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玫瑰花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出示玫瑰花) 多美的花呀!认真看老师是怎么写(玫瑰)这两个字的。 (读一读,记一记)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玫瑰花有关的童话故事──小鹿的玫瑰花。 (补充课题完整,读课题) 3、师:你知道哪些花在春天开放? 4、课件出示玫瑰花,识记生字,注意“瑰”在这里要念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离开小鱼,你还认识这些字吗? ⑴出示折叠词卡“骨”指读,“花骨朵”指读,什么是花骨朵呢? (出示图片) ⑵出示“瘸、拐”,找找它们在哪个词中,表演读。

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行小学裴昕暾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1)、认读词语。 2)、揭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生读:24、人类的“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指名回答) 2、明确目标 见核心设计 3、预期效果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吗?从你们的声音中我能感受到你们的自信满满,很好,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多多。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自主合作,精读感悟 1、任务呈现 1)、认真朗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它们有什么联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默读2—5自然段,想想共介绍了几种人类的“老师”,它们分别是谁?为什么说它们是人类的老师?(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3)、想想2—5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 2、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巡回指导。 3、展示交流 1)、出示两个自然段,指名小组交流,结果:首尾呼应,突出中心。齐读体会。 2)、指名交流文中共介绍了几种人类的“老师”,它们分别是谁?(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3)再读二——五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细读,并想想这些“老师”教了人类什么?(出示要求)同桌交流。 相机出示段落,教师适时引导: A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研究蜻蜓的翅膀,解决了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小结:飞机从发明、改进、创优,几乎都是从自然界中相关生物的相应特点得到启示的。看来这些小小飞行家确实都是人类的“老师”。 B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放在水中阻力是最小的,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人们为什么会去研究鲸的呢?(发现头是尖尖的轮船速度比不过头是圆圆的大头鲸) 发现了问题并善于思考研究,这样才能有收获。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2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教学内容: 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中的第五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课件出示): 78-36 90-17 82+14 77-34 40+35 18-9 24-6 83-47 2、选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师:今天我们跟着聪聪去荷塘中看小蝌蚪的成长。 (2)引导观察思考:你知道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 (出示课本挂图) 西池塘东池塘 原有蝌蚪/只514 412 变成青蛙/只126 89 2、探究新知 (1)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2)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412-89=323(只)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412-80=332、332-9=323 (3)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演。 412-89=323 .. 412 - 89 323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提出问题(出示竖式):聪聪也算了412-89=333谁对?为什么? .. 412 - 89 333 学生指导错误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给个位,还剩“0”,“0-4”不够减,从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重点反复说说十位怎样算。 (4)教师小结:计算的数大了,算十位时要特别地小心。强调:头上有点要退“1”。(5)引导学生与估算比较,哪个估算最接近准确答案?为什么? (6)比较上一课时例题与本科时的例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相同点:都是退位减法。 不同点:例题是连续退位。 根据学生发现补充课题:连续退位减法。 四、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1、聪聪考考大家:课本练一练第1题。 2、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正式)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1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动物头饰,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情景表演法,阅读体验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小鹿的玫瑰花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读词语。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结合图理解:花骨朵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1、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一)学习1-4自然段 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理解“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2、体会小鹿没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二)自学5-8自然段 1、师: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种的玫瑰开花时的样子,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看看吗? 读一读第5-8自然段。 2、老师扮演小鹿,发给学生“黄莺”和“微风”的头饰,引导学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的样子。 3、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随机理解“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分角色朗读。 1、四人为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分角色朗读、评价 二、指导写字 1、指导写“谢”字。 A、小鹿种的玫瑰花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对他说声“谢谢”吧!咱们写一个“谢”字送给他。(提示学生掌握左中右结构的字) B、描红,书写,点评 2、举一反三,学写本课左中右结构的字:“渐、微” 出示这两个字,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写错,提醒大家! 3、其余生字学生请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课后题“我会读” 板书设计: 小鹿栽一朵花没看到玫白栽 黄莺看美瑰没有白栽! 微风闻香花

四语《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镇江市实验小学高慧 教材简介: 《人类的“老师”》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文章结构完整: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中心明确,层次井然。留意运用典型的事例增强说服力,而且详略得当。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能够概括出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 体会各种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 教学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 学习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 理清课文脉络。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生读:7、人类的老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 二、精读课文

1.大家的回答都不够完整,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好这个问题吗?打开书本从课文中找一找,看在哪些段落中。 (1)学生回答。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种种生物) (2)指名读。 (3)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4)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 师: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5)出示第二自然段 从哪儿看出?(何止)齐读这段。 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1)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2)指名交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课文还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三——六自然段,找一找并用笔划出来。 (1)学生快速读、划。 (2)指名交流。(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 (3)这些实例中,哪些是详细介绍,那些是简单列举? 4.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在飞行设计方面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学习的?学习的结果怎样? 出示蜻蜓照片,感悟句子,指导朗读“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学生交流:A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研究蜻蜓的翅膀,解决了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2)选择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6)

二年级数学下册《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标准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课件导入。 1、课件出示蝌蚪图,介绍蝌蚪及变成青蛙过程。教育学生保护青 蛙。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蝌蚪成长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图 (1)你从情境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相机板书: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2、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412-89=)

(2)看算式,指名说计算的过程。412-80=332、332-9=323 (3)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样的竖式跟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啊? 3、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514-126=) (2)指名到黑板上计算完成题目。 4、课件出示p53题目: (1)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2)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到黑板上的写出正确的。 三、巩固提高 完成p54页“练一练”1~2题。 四、总结课堂 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和一步退位减法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次退位。在计算时,一定记住计算被退位的那个数位上的数时,要记得先减去退去的1,再相减。 五、作业设计 用竖式计算。 513-46= 632-278= 526-68= 215-152=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小鹿在门前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是就在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等他伤好以后,玫瑰已经谢了,一朵花都看不到了。就在小鹿兄弟俩感到惋惜的时候,黄莺和微风过来告诉他们,玫瑰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小鹿不再难过了。 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传递出“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的哲理。通过上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过后,经过整理,一共有这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需要营造平等对话的课堂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语文课堂应该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置身于与教材、与作者、与同学、与老师的对话交流的过程之中,师生共同经历,共同生成。教学中,如果能抓住了“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和“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随着思考的加深,感受的加深,那么情感的体验也在不断地生成,课堂效果会更好。 二、应该加强肢体语言的训练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对话。因此,课堂中,教师要以自身的激情和肢体语言的训练来引导学生,用他们全部的理智、经验和情感去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内涵。《小鹿的玫瑰

花》一课,就多处引“移情”进课堂,注重体验。让学生当当小鹿,加上动作,在“如果你就是小鹿,躺在床上的那段日子,想得最多的会是什么?”的体验中,感受到小鹿是那么迫切希望看到玫瑰花,感受到他看不到花时的那种惋惜和难过。 三、要注重整体与部分的把握 第一课时要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去理解课文。立足整体,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既要见“树木”,更要见“森林”,不要只纠缠于文本的细枝末节,把握好第一课时的目标,一课一得。 四、需要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 “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看到的,上课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一直没有回答问题,也没有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老师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应多鼓励,从而使这些孩子都抬起头来。 五、加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生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应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于个别小组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老师应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参加到小组的学习中,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孩子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加注意,把这些所谓的不足都改正,从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长足的进步。

(赛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蝌蚪的成长

二年级数学下册《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理, 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课件导入。 1、课件出示蝌蚪图,介绍蝌蚪及变成青蛙过程。教育学生保护青蛙。 (或者用“小河水,轻轻流,黑衣娃娃排队游,细细尾,大大头,长大捉虫是能手”导入。)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蝌蚪成长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图 (1)你从情境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相机板书: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2、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412-89=) (2)看算式,指名说计算的过程。412-80=332、332-9=323 3、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514-126=) (2)指名到黑板上计算完成题目,其余同学在下面做。 (3)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样的竖式跟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啊?师:总结: “竖式计算要牢记,过数不能太大意,数字之间论疏密,相同数位要对齐,运算符号分仔细;先从个位来减起, 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10莫忘记;下步计算请记住, 退位数 1 先减去;步步计算要仔细,题题正确得第一。”4、课件出示p53题目: (1)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2)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到黑板上的写出正确的。 三、巩固提高 完成p54页“练一练”1~2题。 四、总结课堂 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 7.人类的“老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绍有关仿生学方面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文章结构简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一类字,能够读准“薄”“壳”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通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理解、积累“机毁人亡、教训、均匀”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课文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课文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读题激疑。 1.板书“老师”二字,学生齐读,谈谈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2.补充板书完整课题,读题激疑:课题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人类的“老师”究竟是谁?为什么称它们是人类的“老师”?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能否读准生字。 出示学生的预习单,检查学生能否把文中的生字读正确。老师重点提醒:“某”的韵母是“ou”不是“u”。 2.借助预习单,检查学生生字的书写情况。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生字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提醒学生处理好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笔画的繁简及其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重点指导“匀”要写得方正、舒展,而做“均”的部件时、左右要压缩,“祸”是示字旁。 (2)学生练习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3.出示词语,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同位交流自学到的生词。 (2)比赛认读老师认为重要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 作“bóqiào jiégòu”。 ②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4.检查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习惯。 (2)重点指导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的朗读,指导学生注意合理的停顿。 如: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的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