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五个要求内容.doc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五个要求内容.doc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五个要求内容.doc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五个要求内容.doc

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数据库是否设计的比较规。一是看看是否拥有大量的窄表,

二是宽表的数量是否足够的少。若符合这两个条件,则可以说明这个数据库的规化水平

还是比较高的。当然这是两个泛泛而谈的指标。为了达到数据库设计规化的要求,一般来说,需要符合以下五个要求。

要求一:表中应该避免可为空的列

虽然表中允许空列,但是,空字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数据类型。数据库在处理的时候,

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此的话,就会增加数据库处理记录的复杂性。当表中有比较多的空字

段时,在同等条件下,数据库处理的性能会降低许多。

所以,虽然在数据库表设计的时候,允许表中具有空字段,但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

若确实需要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折中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空字段,让其对数据库性能的影

响降低到最少。

一是通过设置默认值的形式,来避免空字段的产生。如在一个人事管理系统中,有时候字段可能允许为空。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记住自己的。而在员工报到的时候,可能没有带在身边。所以,字段往往不能及时提供。为此,字段可以允许为空,以满足这些特殊情况的

需要。但是,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则可以做一些处理。如当用户没有输入容的时候,则把

这个字段的默认值设置为 0 或者为 N/A 。以避免空字段的产生。

二是若一表中,允许为空的列比较多,接近表全部列数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些列在大

部分情况下,都是可有可无的。若数据库管理员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另外建立一副表,

以保存这些列。然后通过关键字把主表跟这副表关联起来。将数据存储在两个独立的表中使得

主表的设计更为简单,同时也能够满足存储空值信息的需要。

要求二:表不应该有重复的值或者列

如现在有一个进销存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中有一产品基本信息表中。这个产品开发有时候可以是一个人完成,而有时候又需要多个人合作才能够完成。所以,在产品基本信息表产品开发者这个字段中,有时候可能需要填入多个开发者的名字。

如进销存管理中,还需要对客户的联系人进行管理。有时候,企业可能只知道客户一个

采购员的。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对客户的采购代表、仓库人员、财务人员共同进行管理。因为在订单上,可能需要填入采购代表的名字;可是在出货单上,则需要填入仓库

管理人员的名字等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实现方式。但是,若设计不合理的话在,则会导致重复的值

或者列。如我们也可以这么设计,把客户信息、联系人都放入同一表中。为了解决多个联系

人的问题,可以设置第一联系人、第一联系人、第二联系人、第二联系人等等。若还有第三

联系人、第四联系人等等,则往往还需要加入更多的字段。

可是这么设计的话,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客户的采购员流动性比较大,在一年换了六个采购员。此时,在系统中该如何管理呢?难道就建立六个联系人字段?这不但会导致空字段的增加,还需要频繁的更改数据库表结构。明显,这么做是不合理的。也有人说,可以直

接修改采购员的名字呀。可是这么处理的话,会把原先采购订单上采购员的名字也改变了。

因为采购单上客户采购员信息在数据库中存储的不是采购员的名字,而只是采购员对应的一个编号。在编号不改而名字改变了的情况下,采购订单上显示的就是更改后的名字。这不利于时候的追踪。

所以,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这种重复的值或者列的产生。笔者建议,若数据库管理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改变一下策略。如把客户联系人另外设置一表。然后通过客户ID 把供应商信息表跟客户联系人信息表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尽量将重复的值放置到一独

立的表中进行管理。然后通过视图或者其他手段把这些独立的表联系起来。

要求三:表中记录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在数据库表设计的时候,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用一个ID 号来唯一的标识行记录,而不要通过名字、编号等字段来对纪录进行区分。每个表都应该有一个ID 列,任何两个记录都不可以共享同一个ID 值。另外,这个ID 值最好有数据库来进行自动管理,

而不要把这个任务给前台应用程序。否则的话,很容易产生ID 值不统一的情况。

另外,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最好还能够加入行号。如在销售订单管理中,ID 号是用户不能够维护的。但是,行号用户就可以维护。如在销售订单的行中,用户可以通过调整行

号的大小来对订单行进行排序。通常情况下,ID 列是以 1 为单位递进的。但是,行号就要

以 10 为单位累进。如此,正常情况下,行号就以10、20、30 依次扩展下去。若此时用户需

要把行号为30 的纪录调到第一行显示。此时,用户在不能够更改ID 列的情况下,可以更改

行号来实现。如可以把行号改为1,在排序时就可以按行号来进行排序。如此的话,原来来

行号为 30 的纪录现在行号变为了1,就可以在第一行中显示。这是在实际应用程序设计中

对 ID 列的一个有效补充。这个容在教科书上是没有的。需要在实际应用程序设计中,才会

掌握到这个技巧。

要求四:数据库对象要有统一的前缀名

一个比较复杂的应用系统,其对应的数据库表往往以千计。若让数据库管理员看到对象

名就了解这个数据库对象所起的作用,恐怕会比较困难。而且在数据库对象引用的时候,数据库管理员也会为不能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库对象而头疼。

为此,笔者建立,在开发数据库之前,最好能够花一定的时间,去制定一个数据库对象

的前缀命名规。如笔者在数据库设计时,喜欢跟前台应用程序协商,确定合理的命名规。笔

者最常用的是根据前台应用程序的模块来定义后台数据库对象前缀名。如跟物料管理模块相

关的表可以用M 为前缀 ;而以订单管理相关的,则可以利用 C 作为前缀。具体采用什么前缀

可以以用户的爱好而定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命名规应该在数据库管理员与前台应

用程序开发者之间达成共识,并且严格按照这个命名规来定义对象名。

其次,表、视图、函数等最好也有统一的前缀。如视图可以用V 为前缀,而函数则可

以利用 F 为前缀。如此数据库管理员无论是在日常管理还是对象引用的时候,都能够在最短

的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对象。

要求五:尽量只存储单一实体类型的数据

这里将的实体类型跟数据类型不是一回事,要注意区分。这里讲的实体类型是指所需要

描述对象的本身。笔者举一个例子,估计大家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容了。如现在有一个图书馆

里系统,有图书基本信息、作者信息两个实体对象。若用户要把这两个实体对象信息放在同

一表中也是可以的。如可以把表设计成图书名字、图书作者等等。可是如此设计的话,会给后续的维护带来不少的麻烦。

如当后续有图书出版时,则需要为每次出版的图书增加作者信息,这无疑会增加额外的存储

空间,也会增加记录的长度。而且若作者的情况有所改变,如住址改变了以后,则还需

要去更改每本书的记录。同时,若这个作者的图书从数据库中全部删除之后,这个作者的信息也

就荡然无存了。很明显,这不符合数据库设计规化的需求。

遇到这种情况时,笔者建议可以把上面这表分解成三种独立的表,分别为图书基本信息表、

作者基本信息表、图书与作者对应表等等。如此设计以后,以上遇到的所有问题就都引刃而解了。

以上五条是在数据库设计时达到规化水平的基本要求。除了这些另外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要求,如数据类型、存储过程等等。而且,数据库规往往没有技术方面的严格限制,主要

依靠数据库管理员日常工作经验的累积。

++++++++++++++++++++++++++++++++++++++++++++++++++++++++++++++++++++++++++++

数据表的设计原则:

(1)不应针对整个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而应该根据系统架构中的组件划分,针对每个

组件所处理的业务进行组件单元的数据库设计;不同组件间所对应的数据库表之间的关联应

尽可能减少,如果不同组件间的表需要外键关联也尽量不要创建外键关联,而只是记录关联表的一个主键,确保组件对应的表之间的独立性,为系统或表结构的重构提供可能性。

(2)采用领域模型驱动的方式和自顶向下的思路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分析系统业务,

根据职责定义对象。对象要符合封装的特性,确保与职责相关的数据项被定义在一个对象之,这

些数据项能够完整描述该职责,不会出现职责描述缺失。并且一个对象有且只有一项职责,如果

一个对象要负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责,应进行分拆。

(3)根据建立的领域模型进行数据库表的映射,此时应参考数据库设计第二式:一个表

中的所有非关键字属性都依赖于整个关键字。关键字可以是一个属性,也可以是多个属性的

集合,不论那种方式,都应确保关键字能够保证唯一性。在确定关键字时,应保证关键字不会参与业务且不会出现更新异常,这时,最优解决方案为采用一个自增数值型属性或一个随机字符串作为表的关键字。

(4)由于第一点所述的领域模型驱动的方式设计数据库表结构,领域模型中的每一个对

象只有一项职责,所以对象中的数据项不存在传递依赖,所以,这种思路的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从

一开始即满足第三式:一个表应满足第二式,且属性间不存在传递依赖。

(5)同样,由于对象职责的单一性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业务逻辑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领域模型中的对象存在主对象和从对象之分,从对象是从1-N 或 N-N 的角度进一步

主对象的业务逻辑,所以从对象及对象关系映射为的表及表关联关系不存在删除和插入异

常。

(6)在映射后得出的数据库表结构中,应再根据第四式进行进一步修改,确保不存在多

值依赖。这时,应根据反向工程的思路反馈给领域模型。如果表结构中存在多值依赖,则证明领域模型中的对象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职责,应根据第一条进行设计修正。第四式:一个表如果满足 BCNF ,不应存在多值依赖。

(7)在经过分析后确认所有的表都满足二、三、四式的情况下,表和表之间的关联尽量

采用弱关联以便于对表字段和表结构的调整和重构。并且,我认为数据库中的表是用来持久

化一个对象实例在特定时间及特定条件下的状态的,只是一个存储介质,所以,表和表之间也不

应用强关联来表述业务 (数据间的一致性 ) ,这一职责应由系统的逻辑层来保证,这种方式也确保了系统对于不正确数据 (脏数据 )的兼容性。当然,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

要尽最大努力确保系统不会产生脏数据,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脏数据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

不可避免的,我们也要保证系统对这种情况的容错性。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

(8)应针对所有表的主键和外键建立索引,有针对性的 (针对一些大数据量和常用检索方式)

建立组合属性的索引,提高检索效率。虽然建立索引会消耗部分系统资源,但比较起在

检索时搜索整表中的数据尤其时表中的数据量较大时所带来的性能影响,以及无索引时的排序操作所带来的性能影响,这种方式仍然是值得提倡的。

(9) 尽量少采用存储过程,目前已经有很多技术可以替代存储过程的功能如“对象/关系映射”等,将数据一致性的保证放在数据库中,无论对于版本控制、开发和部署、以及数据库的

迁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存储过程具有性能上的优势,所以,当系统可使用的

硬件不会得到提升而性能又是非常重要的质量属性时,可经过平衡考虑选用存储过程。

(10)当处理表间的关联约束所付出的代价 (常常是使用性上的代价 )超过了保证不会出现修改、删除、更改异常所付出的代价,并且数据冗余也不是主要的问题时,表设计可以不符合四个式。

四个式确保了不会出现异常,但也可能由此导致过于纯洁的设计,使得表结构难于使用,所以在设计时需要进行综合判断,但首先确保符合四个式,然后再进行精化修正是刚刚进入数据库设计

领域时可以采用的最好办法。

主要体现在查询时是否需要关联多表且还需使用

(11)设计出的表要具有较好的使用性,

复杂的 SQL 技巧。

(12)设计出的表要尽可能减少数据冗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效的控制冗余有助于提

高数据库的性能。

++++++++++++++++++++++++++++++++++++++++++++++++++++++++++++++++++++++++++++++ 1.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原

始单据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实体。

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即一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或多原始单证对应一个实体。

这里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基本表。明确这种对应关系后,对我们设计录入界面大有好处。

〖例 1〗:一份员工履历资料,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就对应三个基本表:员工基本

情况表、社会关系表、工作简历表。

这就是“一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的典型例子。

2.主键与外键

一般而言,一个实体不能既无主键又无外键。在E—R 图中 , 处于叶子部位的实体, 可以定义主键,也可以不定义主键

(因为它无子 ), 但必须要有外键(因为它有父亲)。

主键与外键的设计,在全局数据库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全局数据库的设计完成以后,有个美国数据库设计专

家说:“键,到处都是键,除了键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他的数据库设计经验之谈,也反映了他对信息系统核

心 (数据模型 )的高度抽象思想。因为:主键是实体的高度抽象,主键与外键的配对,表

示实体之间的连接。

3.基本表的性质

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不同,因为它具有如下四个特性:

(1)原子性。基本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2)原始性。基本表中的记录是原始数据(基础数据)的记录。

(3)演绎性。由基本表与代码表中的数据,可以派生出所有的输出数据。

(4)稳定性。基本表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表中的记录是要长期保存的。

理解基本表的性质后,在设计数据库时,就能将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区分开来。

4.式标准

基本表及其字段之间的关系 , 应尽量满足第三式。但是,满足第三式的数据库设计,往往

不是最好的设计。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常常需要降低式标准:适当增加冗余,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

目的。

〖例 2〗:有一存放商品的基本表,如表 1 所示。“金额”这个字段的存在,表明该表的

设计不满足第三式,

因为“金额”可以由“单价”乘以“数量”得到,说明“金额”是冗余字段。但是,增加“金额”这个冗余字段,

可以提高查询统计的速度,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作法。

在 Rose 2002中,规定列有两种类型:数据列和计算列。“金额”这样的列被称为“计算列”,而“单价”和

“数量”这样的列被称为“数据列”。

表 1 商品表的表结构

商品名称商品型号单价数量金额

电视机29 吋 2,500 40 100,000

5.通俗地理解三个式

通俗地理解三个式,对于数据库设计大有好处。在数据库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应用三个式,就必须通俗地理解

三个式 (通俗地理解是够用的理解,并不是最科学最准确的理解):

第一式: 1NF 是对属性的原子性约束,要求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

第二式: 2NF 是对记录的惟一性约束,要求记录有惟一标识,即实体的惟一性;

第三式: 3NF 是对字段冗余性的约束,即任何字段不能由其他字段派生出来,它要求字

段没有冗余。

没有冗余的数据库设计可以做到。但是,没有冗余的数据库未必是最好的数据库,有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就必须降

低式标准,适当保留冗余数据。具体做法是:在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时遵守第三式,降低式标准的工作放到物理

数据模型设计时考虑。降低式就是增加字段,允许冗余。

6.要善于识别与正确处理多对多的关系

若两个实体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则应消除这种关系。消除的办法是,在两者之间增

加第三个实体。这样,原来一

个多对多的关系,现在变为两个一对多的关系。要将原来两个实体的属性合理地分配到三

个实体中去。这里的第三个

实体,实质上是一个较复杂的关系,它对应一基本表。一般来讲,数据库设计工具不能识

别多对多的关系,但能处

理多对多的关系。

〖例 3〗: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图书”是一个实体,“读者”也是一个实体。

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一

个典型的多对多关系:一本图书在不同时间可以被多个读者借阅,一个读者又可以借多本图书。为此,要在二者之

间增加第三个实体,该实体取名为“借还书”,它的属性为:借还时间、借还标志 (0 表示借书, 1 表示还书 ),另外,

它还应该有两个外键( “图书”的主键,“读者”的主键 ),使它能与“图书”和“读者”连接。

7.主键 PK 的取值方法

PK 是供程序员使用的表间连接工具,可以是一无物理意义的数字串, 由程序自动加 1 来实现。也可以是有物理意义

的字段名或字段名的组合。不过前者比后者好。当 PK 是字段名的组合时,建议字段的个数

不要太多,多了不但索引

占用空间大,而且速度也慢。

8.正确认识数据冗余

主键与外键在多表中的重复出现 , 不属于数据冗余,这个概念必须清楚,事实上有许多人

还不清楚。非键字段的重

复出现 , 才是数据冗余!而且是一种低级冗余,即重复性的冗余。高级冗余不是字段的

重复出现,而是字段的派生出现。

〖例 4〗:商品中的“单价、数量、金额”三个字段,“金额”就是由“单价”乘以

“数量”派生出来的,它就是冗余,

而且是一种高级冗余。冗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只有低级冗余才会增加数据的

不一致性,因为同一数据,可

能从不同时间、地点、角色上多次录入。因此,我们提倡高级冗余(派生性冗余 ),反对低级冗余 (重复性冗余 )。

9.E--R图没有标准答案

信息系统的 E--R 图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的设计与画法不是惟一的,只要它覆盖了系

统需求的业务围和功能容,

就是可行的。反之要修改 E--R 图。尽管它没有惟一的标准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设

计。好的 E—R 图的标准是:

结构清晰、关联简洁、实体个数适中、属性分配合理、没有低级冗余。

10 . 视图技术在数据库设计中很有用

与基本表、代码表、中间表不同,视图是一种虚表,它依赖数据源的实表而存在。视图

是供程序员使用数据库的

一个窗口,是基表数据综合的一种形式, 是数据处理的一种方法,是用户数据的一种手

段。为了进行复杂处理、

提高运算速度和节省存储空间, 视图的定义深度一般不得超过三层。若三层视图仍不够用 , 则应在视图上定义临时表,

在临时表上再定义视图。这样反复交迭定义, 视图的深度就不受限制了。

对于某些与国家政治、经济、技术、军事和安全利益有关的信息系统,视图的作用更加

重要。这些系统的基本表完

成物理设计之后,立即在基本表上建立第一层视图,这层视图的个数和结构,与基本表的个数和结构是完全相同。

并且规定,所有的程序员,一律只准在视图上操作。只有数据库管理员,带着多个人员

共同掌握的“安全钥匙”,

才能直接在基本表上操作。请读者想想:这是为什么?

11.中间表、报表和临时表

中间表是存放统计数据的表,它是为数据仓库、输出报表或查询结果而设计的,有时它没有主键与外键 (数据仓

库除外 )。临时表是程序员个人设计的,存放临时记录,为个人所用。基表和中间表由

DBA 维护,临时表由程序员

自己用程序自动维护。

12.完整性约束表现在三个方面

域的完整性:用 Check 来实现约束,在数据库设计工具中,对字段的取值围进行定义时,有一个 Check 按钮,通

过它定义字段的值城。

参照完整性:用PK、FK、表级触发器来实现。

用户定义完整性:它是一些业务规则,用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来实现。

13.防止数据库设计打补丁的方法是“三少原则”

(1) 一个数据库中表的个数越少越好。只有表的个数少了,才能说明系统的E--R 图少而精,去掉了重复的多余的

实体,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进行了系统的数据集成,防止了打补丁式的设计;

(2)一个表中组合主键的字段个数越少越好。因为主键的作用,一是建主键索引,二

是做为子表的外键,所以组

合主键的字段个数少了,不仅节省了运行时间,而且节省了索引存储空间;

(3)一个表中的字段个数越少越好。只有字段的个数少了,才能说明在系统中不存在

数据重复,且很少有数据冗

余,更重要的是督促读者学会“列变行”,这样就防止了将子表中的字段拉入到主

表中去,在主表中留下许

多空余的字段。所谓“列变行”,就是将主表中的一部分容拉出去,另外单独建一个

子表。这个方法很简

单,有的人就是不习惯、不采纳、不执行。

数据库设计的实用原则是:在数据冗余和处理速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三少”是一

个整体概念,综合观点,

不能孤立某一个原则。该原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三多”原则肯定是错误的。试想:若覆盖系统同样的功

能,一百个实体(共一千个属性) 的 E--R 图,肯定比二百个实体(共二千个属性 ) 的 E--R 图,要好得多。

提倡“三少”原则,是叫读者学会利用数据库设计技术进行系统的数据集成。数据集成的

步骤是将文件系统集成

为应用数据库,将应用数据库集成为主题数据库,将主题数据库集成为全局综合数据库。

集成的程度越高,数据

共享性就越强,信息孤岛现象就越少,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全局E—R 图中实体的个数、

主键的个数、属性的个数

就会越少。

提倡“三少”原则的目的,是防止读者利用打补丁技术,不断地对数据库进行增删

改,使企业数据库变成了随意

设计数据库表的“垃圾堆”,或数据库表的“大杂院”,最后造成数据库中的基本表、

代码表、中间表、临时表

杂乱无章,不计其数,导致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无法维护而瘫痪。

“三多”原则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该原则是“打补丁方法”设计数据库的歪理学说。“三少” 原则是少而精的

原则,它要求有较高的数据库设计技巧与艺术,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因为该原则是杜绝

用“打补丁方法”

设计数据库的理论依据。

14.提高数据库运行效率的办法

在给定的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条件下,提高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效率的办法是:

(1)在数据库物理设计时,降低式,增加冗余, 少用触发器 , 多用存储过程。

(2)当计算非常复杂、而且记录条数非常巨大时 (例如一千万条 ),复杂计算要先在数据库外

面,以文件系统方

式用 C++语言计算处理完成之后,最后才入库追加到表中去。这是电信计费系统设

计的经验。

(3)发现某个表的记录太多,例如超过一千万条,则要对该表进行水平分割。水平分

割的做法是,以该表主键

PK的某个值为界线,将该表的记录水平分割为两个表。若发现某个表的字段太多,

例如超过八十个,则

垂直分割该表,将原来的一个表分解为两个表。

(4)对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进行系统优化,即优化各种系统参数,如缓冲区个数。

(5)在使用面向数据的 SQL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尽量采取优化算法。

总之,要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必须从数据库系统级优化、数据库设计级优化、

程序实现级优化,这三个层次上同时下功夫。

上述十四个技巧,是许多人在大量的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对于这些经验的运用,读者

不能生帮硬套,死记硬背,而要消化理解,实事,灵活掌握。并逐步做到:在应用中发

展,在发展中应用。

+++++++++++++++++++++++++++++++++++++++++++++++++++++++++++++++++++++++++++ 在过去的很多年,我以为关系模型就是传统的企业应用当中DBA设计的那些无数

冗余字段,多个模型合并到一个表里面的数据库设计方式,这种数据库设计非常

适合复杂的 OLAP类型的查询,他可以有效的消除多表联合查询,而我们大家都

知道,大表的复杂关联查询是性能杀手,一旦无法有效利用索引,导致了全表扫描,等待你的只有数据库服务器硬盘灯的狂闪不止,和无数进程阻塞在 IO WAIT 状态的无奈。

我前几个月订购了一本人邮图灵出版的《 MySQL5 权威指南》第三版中文版,买这本书只是因为有人送我 China-Pub 的优惠券,我就顺手买本 MySQL的书,用来管

理 JavaEye 服务器的时候备查的。其实这本书容很一般,他说的东西我都知道了,所以这本书我拿过来随手翻了翻就感觉到买的不值得。但是当我随手翻到第8 章第 5 节第 138 页介绍什么是三大式的时候,我终于知道我错了。

从 138 页到 142 页,作者深入浅出举例说明了三大式,我被震了,就这几页让我觉得买这本书值了。对于我这个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人来说,到现在才知道什么是三大式不算可耻。我震惊的只是三大式和我们现在遵循ORM的原则去设计数据库的方式如出一辙!我简单摘要书中容如下:

引用

第一式:

1、容相似的数据列必须消除 ( 消除的办法就是再创建一个数据表来存放他们,建立关联关系 )

2、必须为每一组相关数据分别创建一个表

3、每条数据记录必须用一个主键来标示

第二式:

1、只要数据列里面的容出现重复,就意味着应该把表拆分为多个表

2、拆分形成的表必须用外键关联起来。

第三式:

1、与主键没有直接关系的数据列必须消除 ( 消除的办法就是再创建一个表来存放

他们 )

这三大式就像给ORM的人如何设计数据库写的指南:

引用

第一式:

1、每个持久对象映射一表

2、每个持久对象必须有一个主键

第二式:

1、持久对象要有聚性,冗余的容拿出去,单独创建持久对象

2、持久对象之间的关系用外键关联

第三式:

1、持久对象要有聚性,无关的容拿出去,单独创建持久对象

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是不是在存储概念上一致,就不用多说废话了。

说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阻抗不匹配”,当然是有不匹配的地方,比方说对象模型当中特有的“继承”,“组合”,“聚合”,“依赖”的概念在关系模型当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这种模型的“阻抗不匹配”最终在存储模型是还是能够统一起来的,这就是 ORM的作用:

1、对象的继承关系可以表达为三种不同的关系存储模型:整个继承数一表;

每个继承层次一表;每个对象一表

2、对象的组合和聚合可以用主外键关联的表来存储,它可以表达 1:n , n:1 和 n:m 的关系

3、对象的依赖关系和存储无关,所以不需要ORM做什么。

所以结论就是这样:

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存在概念上的阻抗不匹配,但是在关系数据库的存储模型

上是一致的,无论你从关系模型的三大式理论出发,还是从对象模型的 ORM理论出发,最终一定会得到一致的数据库表设计。

这里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传统的数据库应用人们这样漠视和违反

三大式?在很多所谓的金融、电信等超级大项目当中,连主键都没有的表比比皆是,一表上百个字段,字段之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的情况比比皆是?

我想答案在于:传统的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程序员很难从符合三大式的数据模型当中获得有效的查询性能。符合三大式就意味着数据库表会拆分的很细,表间关联很多,统计分析查询就不可避免的导致 n 表的联合查询,在没有有效的应用层缓存的情况下,这种查询无可避免的性能低下。这使得程序员宁肯违背三大式,而选择查询性能优先的数据库设计。

但是我们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良好的 ORM框架和应用层的对象缓存机制,我们可

以做到:让比较简单的查询根本不打扰数据库,让比较复杂的查询尽量少的扫描表

记录,其最终达到的效果在 OLTP类型的应用上面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方式。

以 JavaEye 为例: JavaEye 使用了 Rails 的 ActiveRecord ORM,表设计符合三大

式,所有页面都是动态页面,要对数据库发送大量查询,很多Web页面至少要向

数据库发送 50 条以上的 SQL语句。根据对数据库和 MemcachedServer 的统计数

据表明:JavaEye 平均每秒向数据库发送 140 条 SQL语句,平均每秒向 Memcached Server 发送 250 次缓存查询,缓存命中率大概为 85%,也就是说缓存服务器要比数

据库服务器繁忙将近一倍,而 Ruby 应用程序的数据有 60%是来自 Memcached

Server ,而只有 40%是直接来自 MySQL的。

为了加深大家印象,再给大家一个数据,目前 JavaEye 的 Web服务器 CPU负载

在40-60%左右,而 JavaEye 的数据库服务器 CPU负载只有 20%-30%,IO WAIT

几乎没有。所以良好的遵循三大式,利用好 ORM和对象缓存,可以取得非常棒的

应用性能,还可以让你的数据库更加轻松。

最后,我的结论就是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在数据库存储上不存在阻抗不匹配,面向

对象的程序设计和面向数据库的程序设计应该是一致的,而不应该是对立和冲突

的,请不要把面向对象和面向数据库对立起来,不是他们对立,而是你不了解什么

才是真正良好的设计。

+++++++++++++++++++++++++++++++++++++++++++++++++++++++++++++++++++++ 前提声明,个人观点: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对不同的视角,所谓的“最合适”也是不同的。

设计总是伴随者“妥协”的。

请不要在讨论中试图证明个人的观点是“最好的”。

大家都提出自己的经验、思路、教训等等,让参与讨论的人根据自己的条件(这个我们无法

完全为他人设想),有所取舍的得到“我所正需要的”。

-----------------------------------

以下是针对事务型数据库:

1.是否使用联合主键?个人倾向于少采用联合主键。因为这样会降低索引的效率,联合主键

一般都要用到至少一个业务字段,往往是字符串型的,而且理论上多字段的索引比单字段的

索引要慢些。看上去似乎也不那么清爽。

在实际的设计中,我尽量避免使用联合主键,有些时候“不得不”使用联合主键。

2.PK 采用无意义的字段(逻辑主键)还是有意义的字段(业务主键)?个人倾向于“逻辑主键”,理由是这样设计出的数据库模型结构清晰、关系脉络清楚,往往更符合“第三式”(虽

然不是故意的,呵呵)。而且更容易避开“联合主键”,而且可以使用索引效率高的字段类

型,比如 int 、 long、 number 。缺点是用无意义的字段建立表间的关系,使跨表查询增多,效率

下降。(矛盾无处不在,前面刚说完可以提高效率,这里马上又降低效率)。“业务主键”可以提升查询编码的简洁度和效率。

个人使用实际状况,总体来说“逻辑主键”比“业务主键”执行效率低,但不会低到无法满足需求。采用“逻辑主键”比采用“业务主键”更利于数据库模型的结构、关系清晰,也更便于维护。对于分析型数据库,如数据仓库,千万不要这样做。

3.不要使用多对多关系?个人倾向于少使用多对多关系。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数据库设计的问

题了,在数据库设计中,多对多关系也仅仅存在于逻辑模型(E-R)阶段,物理模型不在有

多对多关系,实际数据库中也不会有“多对多”关系。这是使用ORM 时的问题,比如使用Hibernate ,多对多关系有时会使编码看起来灵活一些,代价是效率的明显降低。

个人实际使用中,设计时基本不考虑多对多关系,但编码时总会有小组成员使用一些多对多

关系,自己建立多对多的ORM,使自己编码方便些,用在数据量小的地方,影响不大。大

数据量,则“禁止使用”。

4.为每个表增加一个 state 字段?我习惯在设计时给每个表设一个state 字段,取值0或1,默认值为 1 ,具体业务意义或操作上的意义可以自定义。可以作为一个状态控制字段,如查

询、更新、删除条件,单据是否有效(业务单据对应的表会有业务意义上的“有 /无效”或“状态”字段,这种情况下,我还是会再加一个 state 字段),甚至仅仅是控制一条数据是否“有效”(有效的意义你自己定)。在数据迁移(如转入分析用的数据库)时也可能会发挥作用。

5.为每个表设置一些备用字段?没办法,我总是设计不出“完美”的数据表,给每个表加几个

备用字段(我一般用字符串型,随你)可以应付“不时之需”,尤其是需要长期维护的、业务

可能有临时性变动的系统。

6.尽量不要在一个表中存入其关联表的字段?在一个有很多表,并且关联表多的情况下,而且不存,也不会使效率十分低下。

建议不存!这样做确实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但很难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库结构也比较糟糕。

7.不要去直接修改数据库?个人认为这点很重要,当需要修改时,应该先去修改模型,然后

同步物理数据库,尤其是团队开发,否则要多做更多的事情来搞定,也可能会引入更多的错误。

数据库设计和编码规范

数据库设计和编码规范 Version

目录

简介 读者对象 此文档说明书供开发部全体成员阅读。 目的 一个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是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一个好的规范让新手容易进入状态且少犯错,保持团队支持顺畅,系统长久使用后不至于紊乱,让管理者易于在众多对象中,获取所需或理清问题。 同时,定义标准程序也需要团队合作,讨论出大家愿意遵循的规范。随着时间演进,还需要逐步校订与修改规范,让团队运行更为顺畅。 数据库命名规范 团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讲究默契,而制定服务器、数据库对象、变量等命名规则是建立默契的基本。 命名规则是让所有的数据库用户,如数据库管理员、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开发人员,可以直观地辨识对象用途。而命名规则大都约定俗成,可以依照公司文化、团队习惯修改并落实。 规范总体要求 1.避免使用系统产品本身的惯例,让用户混淆自定义对象和系统对象或关键词。 例如,存储过程不要以sp_或xp_开头,因为SQL SERVER的系统存储过程以 sp_开头,扩展存储过程以xp_开头。 2.不要使用空白符号、运算符号、中文字、关键词来命名对象。 3.名称不宜过于简略,要让对象的用途直观易懂,但也不宜过长,造成使用不方 便。 4.不用为数据表内字段名称加上数据类型的缩写。 5.名称中最好不要包括中划线。

6.禁止使用[拼音]+[英语]的方式来命名数据库对象或变量。 数据库对象命名规范 我们约定,数据库对象包括表、视图(查询)、存储过程(参数查询)、函数、约束。对象名字由前缀和实际名字组成,长度不超过30。避免中文和保留关键字,做到简洁又有意义。前缀就是要求每种对象有固定的开头字符串,而开头字符串宜短且字数统一。可以讨论一下对各种对象的命名规范,通过后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例如: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

数据库设计规范范本

数据库设计规范

1概述 1.1目的 软件研发数据库设计规范作为数据库设计的操作规范,详细描述了数据库设计过程及结果,用于指导系统设计人员正确理解和开展数据库设计。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定义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商业DBMS有Oracle, SQL Server, DB2等。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在给定的应用场景下,构造适用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以实体-关系(Entity-RelationShip,简称E-R)理论为基础,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扩充。它从用户的观点出发对信息进行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概念级别的设计,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能够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来建立概念数据模型(CDM)。 逻辑数据模型:将概念数据模型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能够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逻辑数据模型(LDM),或

者经过CDM转换得到。 物理数据模型:在逻辑数据模型基础上,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能够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物理数据模型(PDM),或者经过CDM / LDM转换得到。 2数据库设计原则 按阶段实施并形成该阶段的成果物 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兼顾规范与效率 使用公司规定的数据库设计软件工具 命名符合公司标准和项目标准 3数据库设计目标 规范性: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减少冗余数据。 高效率:兼顾规范与效率,适当进行反范式化,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 紧凑性:例如能用char(10)的就不要用char(20),提高存储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但同时也要兼顾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易用性:数据库设计清晰易用,用户和开发人员均能容易地理解。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UDC 中国铁路总公司标准Q B P Q/CR XXX-201X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electric power (征求意见稿) 201X- 发布 201X- 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前言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供配电系统 (5) 4.1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5) 4.2 电源及电压选择 (7) 4.3 系统配置 (11) 4.4 电能质量和无功补偿 (15) 5 变、配电所 (17) 5.1 一般规定 (17) 5.2 所址选择及所区布置 (17) 5.3 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及布置 (19) 5.4 变电台和箱式变电站 (23) 5.5 测量表计、继电保护配置 (24) 6 光伏发电系统 (29) 6.1 一般规定 (29) 6.2 系统配置与电气设计 (31) 6.3 设备布置和安装 (38) 6.4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40) 7 应急柴油发电站 (43) 7.1 一般规定 (43) 7.2 系统配置与电气设计 (43) 7.3 站址选择与设备布置 (46) 7.4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49) 8 电力远动系统 (52) 8.1 一般规定 (52) 8.2 系统设计 (52) 8.3 系统功能及信息量 (54) 8.4 远动通道及远动通信规约 (55) 8.5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56) 8.6 工作条件及环境要求 (56) 8.7 电源 (56) 9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57) 9.1 一般规定 (57) 9.2 系统设计 (58) 9.3 系统功能 (61) 9.4 硬件、软件配置 (63) 9.5 布线 (64) 10 架空电力线路 (65) 10.1 一般规定 (65) 10.2 路径选择 (65) 10.3 气象条件 (66) 10.4 导线选择及线路架设 (67) 10.5 绝缘子和金具 (70) 10.6 杆塔、拉线和基础 (72) 10.7 开关设备 (74) 10.8 安全距离及交叉、接近 (75) 11 电缆线路 (85)

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规范与命名规则

数据库设计规范、技巧与命名规范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 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各阶段: A、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 B、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 C、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 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D、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点: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 简称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来描述。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不依赖于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可以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 DBMS 支持的特定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特点: (1) 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2) 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概念模型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为IDEF1X方法,它就是把实体-联系方法应用到语义数据模型中的一种语义模型化技术, 用于建立系统信息模型。 使用IDEF1X方法创建E-R模型的步骤如下所示:

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则

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则 关系数据库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关系模型的设计。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流程。摘要 关系型数据库是当前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类型,关系数据库设计是对数据进行组织化和结构化的过程,核心问题是关系模型的设计。对于数据库规模较小的情况,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处理数据库中的表结构。然而,随着项目规模的不断增长,相应的数据库也变得更加复杂,关系模型表结构更为庞杂,这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写出来的SQL语句的是很笨拙并且效率低下的。更糟糕的是,由于表结构定义的不合理,会导致在更新数据时造成数据的不完整。因此,就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数据库的规范化流程,以指导我们更好的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减少冗余的数据,借此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存储效率,数据完整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数据库规范化的流程。 序言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详细的实例来阐述规范化的数据库设计原则。在DB2中,简洁、结构明晰的表结构对数据库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规范化的表结构设计,在以后的数据维护中,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时的异常。反之,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仅会给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浪费系统资源。 要设计规范化的数据库,就要求我们根据数据库设计范式――也就是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原则来做。但是一些相关材料上提到的范式设计,往往是给出一大堆的公式,这给设计者的理解和运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形象的例子,尽可能通俗化地描述三个范式,以及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加以优化使用。规范化 在设计和操作维护数据库时,关键的步骤就是要确保数据正确地分布到数据库的表中。使用正确的数据结构,不仅便于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存取操作,而且可以极大地简化使用程序的其他内容(查询、窗体、报表、代码等)。正确进行表设计的正式名称就是"数据库规范化"。后面我们将通过实例来说明具体的规范化的工程。关于什么是范式的定义,请参考附录文章1. 数据冗余 数据应该尽可能少地冗余,这意味着重复数据应该减少到最少。比如说,一个部门雇员的电话不应该被存储在不同的表中,因为这里的电话号码是雇员的一个属性。如果存在过多的冗余数据,这就意味着要占用了更多的物理空间,同时也对数据的维护和一致性检查带来了问题,当这个员工的电话号码变化时,冗余数据会导致对多个表的更新动作,如果有一个表不幸被忽略了,那么就可能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规范化实例 为了说明方便,我们在本文中将使用一个SAMPLE数据表,来一步一步分析规范化的过程。 首先,我们先来生成一个的最初始的表。 CREATE TABLE "SAMPLE" ( "PRJNUM" INTEGER NOT NULL, "PRJNAME" VARCHAR(200), "EMYNUM" INTEGER NOT NULL, "EMYNAME" VARCHAR(200), "SALCATEGORY" CHAR(1), "SALPACKAGE" INTEGER)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解读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解读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解读一、数据中心是一切信息化的基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中心,可以说,没有数据中心就没有信息化的发展。 二、规范编制目的 1、电子信息技术平均2.5年发展一代,每一代IT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其支持技术的发展,即数据中心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电磁屏蔽、网络系统与布线、智能化、给水排水、消防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关技术规范的支持。 2、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于2008年发布实施,到2015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已运

行了7年,意味着电子信息技术已发展了3代,需要规范做相应修改。 3、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更名为《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以及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三、规范编写原则 1、可实施性原则 本规范在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为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设计方法。 2、先进性原则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在满足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前提下,吸取国外有关数据中心设计的优点,结合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具体情况,增加补充具有数据中心行业特点的相关条文规定。主要围绕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进行编写,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前瞻性。3、科学性原则 本规范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数据中心行业的经验,是众多行业专家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以现行有效的相关法规、标准、规范为基础,并充分考虑数据中心行业的特点和特殊性。 4、协调性原则

数据库表及字段命名、设计规范

数据库表及字段命名、设计规范1、命名规范 1.1数据表的命名规范: 1)表的前缀应该用系统或模块的英文名的缩写(全部大写或首字母大写)。如果系统功能简单,没有划分为模块,则可以以系统英文名称的缩写作为前缀,否则以各模块的英文名称缩写作为前缀。例如:如果有一个模块叫做BBS(缩写为BBS),那么你的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的名称都要加上这个前缀:BBS_ + 数据库对象名称,BBS_CustomerInfo标示论坛模块中的客户信息表。 2)表的名称必须易于理解,使用能表达表功能的英文单词或缩写英文单词,无论是完整英文单词还是缩写英文单词,单词首字母必须大写。如果当前表可用一个英文单词表示的,请用完整的英文单词来表示;例如:系统资料中的客户表的表名可命名为:SYS_Customer。如果当前表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来表示时,尽量以完整形式书写,如太长可采用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形式;例如:系统资料中的客户物料表可命名为:SYS_CustItem。 3)表的名称一般使用名词或者动宾短语 4)表名称不应该取得太长(一般不超过三个英文单词)。 5)在命名表时,用单数形式表示名称。例如,使用Employee,而不是Employees。 6)对于有主明细的表来说。明细表的名称为:主表的名称+ 字符Dts。例如:采购定单的名称为:PO_Order,则采购定单的明细表为:PO_OrderDts 对于有主明细的表来说,明细表必须包含两个字段:主表关键字、SN,SN字段的类型为int 型,目的为与主表关键字联合组成明细表的关键字,以及标示明细记录的先后顺序,如1,2,3……。 7)表必须填写描述信息

数据库的设计范式规范化

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所需要满足的规范,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范式说明 1.1 第一范式(1NF)无重复的列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例如,如下的数据库表是符合第一范式的: 而这样的数据库表是不符合第一范式的:

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很显然,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1.2 第二范式(2NF)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 消除部分子函数依赖 ] 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 的某个候选键,则称为第二范式模式。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例如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惟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惟一区分。 简而言之,第二范式(2NF)就是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 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设有函数依赖 W→A,若存在XW,有X→A成立,那么称W→A是局部依赖,否则就称W→A 是完全函数依赖)。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假定选课关系表为SelectCourse(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名称, 成绩, 学分),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学号, 课程名称),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主编解读Vol.3|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A级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

主编解读V ol.3|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A级 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前身是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基于当时“机房”的建设情况,《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的A 级机房的性能要求只有一个,即“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这一性能要求对规范A 级数据中心的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和对单个数据中心可靠性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此新版《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在要求A级数据中心满足“容错”要求的前提下,扩展了A级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基本性能要求:A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宜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基础设施应在一次意外事故后或单系统设备维护或检修时仍能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意外事故包括操作失误、设备故障、正常电源中断等,一般按照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做设计,不考虑多个意外事故同时发生。设备维护或检修也只考虑同时维修一个系统的设备,不考虑多系统的设备同时维修。在一次意外事故发生后或单系统设备维护或检修时,基础设施能够

满足电子信息设备基本运行需求。 是否是A级数据中心,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当数据中心经历了一次突发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后仍然可以满足IT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需要,这个数据中心就是A级数据中心。扩展性能要求之一:A级数据中心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时,电子信息设备的供电可采用不间断电源系统和市电电源系统 相结合的供电方式:1、设备或线路维护时,应保证电子信息设备正常运行;2、市电直接供电的电源质量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3、市电接入处的功率因数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4、柴油发电机系统应能够承受容性负载的影响;5、向公用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允许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有关规定。 这个扩展性能要求主要针对互联网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希望 降低建设成本的夙愿,在市电符合要求,且数据中心向电网输送的谐波“垃圾”量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一路市电+一路UPS电源(直流或交流)的供电方案,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可用性的前提下,降低数据中心总体拥有成本(TCO)。 扩展性能要求之二: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处不同区域的数据中心同时建设,互为备份,且数据实时传输、业务满足连续性要求时,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可按容错系统配置,也可按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_韩军涛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 设计指导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所开的实践环节。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而且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SQL语言的应用、SQL Server 2000/2008数据库环境的使用,并能根据所应用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按照规范化设计的方法解决现实中数据库设计的问题。 选修本课程前应已选修《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并熟练掌握SQL语言,以及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等基本方法。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复杂项目从需求到设计直到最后实现的基本方法,并对所设计的数据库进行测试与分析,使学生在数据库设计方面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课前准备)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比较系统的掌握数据库原理的理论知识; (2)学会研究分析具体应用的需求,完成需求分析; (3)初步掌握在需求分析基础上设计数据库的能力; (4)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设计工具。 2、课程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题分析,理解问题,明确做什么,完成需求分析,写出系统的功能框架并给出每一系统功能的详细叙述。 (2)概念设计:在概念结构设计中画出ER图,在ER图中标出主码。可以有分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针对概念设计的结果做出逻辑结构设计并进行规范化,对表进行分解或必需的合并(要写出理由和根据)。对用户进行分类,有必要时可以给用户创建用户子模式(比如视图)并定义权限。 (4)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包括索引的设计等)。

数据库设计规范

数据库设计规范 V 1.0 2007-8-28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术语 (3) 4) 设计概要 (3) 5) 命名规范(逻辑对象) (4) 6) 数据库对象命名 (6) 7) 脚本注释 (8) 8) 数据库操作原则 (9) 9) 常用字段命名(参考) (9)

1) 目的 为了统一公司软件开发的设计过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时的命名规范和具体工作时的编程规范,便于交流和维护,特制定此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开发组全体人员,作用于软件项目开发的数据库设计、维护阶段。 3) 术语 数据库对象:在数据库软件开发中,数据库服务器端涉及的对象包括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对象。 物理结构对象:是指设备管理元素,包括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的名称、大小、目录规划、所在的服务器计算极名称、镜像等,应该有具体的配置规划。一般对数据库服务器物理设备的管理规程,在整个项目/产品的概要设计阶段予以规划。 逻辑结构对象:是指数据库对象的管理元素,包括数据库名称、表空间、表、字段/域、视图、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函数、数据类型、数据库安全性相关的设计、数据库配置有关的设计以及数据库中其他特性处理相关的设计等。 4) 设计概要 ?设计环境 数据库:ORACLE 9i 、MS SQL SERVER 2000 等 操作系统:LINUX 7.1以上版本,显示图形操作界面; RedHat 9 以上版本 WINDOWS 2000 SERVER 以上 ?设计使用工具 使用PowerDesigner 做为数据库的设计工具,要求为主要字段做详尽说 明。对于SQL Server 尽量使用企业管理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并且要求 对表,字段编写详细的说明(这些将作为扩展属性存入SQL Server中) 通过PowerDesigner 定制word格式报表,并导出word文档,作为数据 字典保存。(PowerDesigner v10 才具有定制导出word格式报表的功能)。

奥鹏大工19秋《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

答案+我名字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题目: 1.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建议? 2.严格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该课程设计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以SQL Server 2008或其他版本为后台数据库,以VB、VC或其他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围绕自己选定的某一个具体的系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例如《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其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 2.要求学生必须撰写题目及心得体会,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全部课程设计内容,字数要求达到3000字以上。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4.学生提交本课程设计形式 学生需要以WORD附件形式(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将完成的课程设计以“离线作业”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中的“离线作业”模块,通过选择已完成的课程设计,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5.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本课程设计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下文为《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

数据库设计规范

1概述 1.1目的 软件研发数据库设计规范作为数据库设计的操作规范,详细描述了数据库设计过程及结果,用于指导系统设计人员正确理解和开展数据库设计。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定义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的商业DBMS有Oracle, SQL Server, DB2等。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在给定的应用场景下,构造适用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以实体-关系 (Entity-RelationShip,简称E-R)理论为基础,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扩充。它从用户的观点出发对信息进行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概念级别的设计,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可以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来建立概念数据模型(CDM)。 逻辑数据模型:将概念数据模型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可

以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逻辑数据模型(LDM),或者通过CDM转换得到。 物理数据模型:在逻辑数据模型基础上,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可以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物理数据模型(PDM),或者通过CDM / LDM转换得到。 2数据库设计原则 按阶段实施并形成该阶段的成果物 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兼顾规范与效率 使用公司规定的数据库设计软件工具 命名符合公司标准和项目标准 3数据库设计目标 规范性: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减少冗余数据。 高效率:兼顾规范与效率,适当进行反范式化,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 紧凑性:例如能用char(10)的就不要用char(20),提高存储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但同时也要兼顾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易用性:数据库设计清晰易用,用户和开发人员均能容

ERP数据库设计方法、规范、技巧.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中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 (Data Dictionary,简称DD来描述。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即元数据,而不是数据本身。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至少应该包含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在每个表内的主外键。 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说明,别名,数据类型,长度, 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 组成:{数据结构},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 组成:{数据结构},数据量,存取方式} 处理过程描述={处理过程名,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 处理:{简要说明}}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不依赖于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可以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特定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特点: (1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主要是围绕《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而开展的综合训练。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数据库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掌握,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库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设计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围绕自己选定的某一具体的系统,其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系统概况、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详见课程离线作业中上传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 2.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全部课程设计内容,字数要求达到3000字以上。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4.2018春季学期学生提交本课程设计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将完成的课程设计以“离线作业”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中的“离线作业”模块,通过选择已完成的课程设计,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课程设计,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5.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 本课程设计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

Greenplum数据库设计开发规范

G r e e n p l u m数据库设 计开发规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文档目的 随着Greenplum数据库的正式上线使用。为了保证Greenplum 数据仓库系统平台的平稳运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和高性能。特制定本开发规范,以规范基于Greenplum数据库平台的相关应用开发,提高开发质量。 1.2预期读者 Greenplum数据仓库平台应用的设计与开发人员; Greenplum 数据仓库平台的系统管理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 Greenplum 数据仓库平台的运行维护人员; 1.3参考资料 参考Greenplum4.3.x版本官方指引: 《GPDB43AdminGuide.pdf》 《GPDB43RefGuide.pdf》 《GPDB43UtilityGuide.pdf》

第二章设计规范 2.1数据库对象数量 数据库对象类型包括数据表、视图、函数、序列、索引等等,在Greenplum数据库中,系统元数据同时保存在Master 服务器和Segment 服务器上,过多的数据库对象会造成系统元数据的膨胀,而过多的系统元数据造成系统运行逐步变慢;同时,类似数据库的备份、恢复、扩容等较大型的操作都导致效率变慢。因此,依据GreenplumDB产品的最佳时间,单个数据库的对象数量,应控制在10万以内。 GP数据库的对象包括:表、视图、索引、分区子表、外部表等。 如果数据表的数量太多,建议按应用域进行分库,尽量将单个数据库的表数量控制在10万以内,可以在一个集群中创建多个数据库。 【备注】:在Greenplum数据库中,一张分区表,在数据库中存储为一张父表、每张分区子表都是一张独立的库表;例如:一张按月进行分区的存储一年数据的表,如果含默认分区,共14张表。 2.2表创建规范 为了避免数据库表数量太多,避免单个数据表的数据量过大,给系统的运行和使用带来困难,在Greenplum数据库中需遵循如下的表创建规范: 1、GP系统表中保存的表名称都是以小写保存。通常SQL语句中表名对大小写不敏感。但不允许在建表语句中使用双引号(“”)包括表

数据库设计规范

1概述 1.1 目的 软件研发数据库设计规范作为数据库设计的操作规范, 详细描述了数据库设计过程及结果,用于指导系统设计人员 正确理解和开展数据库设计。 1.2 适用范围 1.3 术语定义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的商业 DBMS有 Oracle, SQL Server, DB2 等。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在给定的应用场景下,构造 适用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以实体- 关系 (Entity-RelationShip, 简称 E-R) 理论为基础,并对这一理论进 行了扩充。它从用户的观点出发对信息进行建模,主要 用于数据库概念级别的设计,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可以用 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来建立概念数据模型(CDM)。 逻辑数据模型:将概念数据模型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 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可

以用 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逻辑数据模型 ( LDM),或者通过CDM转换得到。 物理数据模型:在逻辑数据模型基础上,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可以用 Sybase PowerDesigner 工具直接建立物理数据模型( PDM),或者通过 CDM / LDM 转换得到。 2数据库设计原则 按阶段实施并形成该阶段的成果物 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兼顾规范与效率 使用公司规定的数据库设计软件工具 命名符合公司标准和项目标准 3数据库设计目标 规范性: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减少冗余数据。 高效率:兼顾规范与效率,适当进行反范式化,满足应 用系统的性能要求。 紧凑性:例如能用 char(10) 的就不要用 char(20) ,提高存储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但同时也要兼顾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易用性:数据库设计清晰易用,用户和开发人员均能容

数据库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宋体小四号空九行) 设计题目: 年级专业: 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年6月10日

题目 摘要: 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300以内。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最后不加标点符号。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课程设计 ,

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1) 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1) 1.3 论文正文格式 (2) 1.4 章节标题格式 (2)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2) 1.6 正文中的编号 (3)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4) 2.1 图的格式说明 (4) 2.1.1 图的格式示例 (4) 2.1.2 图的格式描述 (5) 2.2 表的格式说明 (5) 2.2.1 表的格式示例 (5) 2.2.2 表的格式描述 (6) 2.3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6) 2.3.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6) 2.3.2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6) 3 打印说明 (8) 3.1 封面 (8) 3.2 中英文摘要 (8) 3.3 目录 (8) 3.4 正文 (8) 4 第4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 (9) 4.1 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9) 4.1.1 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