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人的“香道”

古人的“香道”

古人的“香道”
古人的“香道”

红袖如何添香看古人的“香道”

《维摩演教图》中维摩诘安坐焚香讲道的画面。《维摩诘经》是中国佛教极为推崇的经典,著名诗人王维深受其影响,于是改名“维”,字“摩诘”。

清代名画王振朋《伯牙鼓琴图》,香几上博山炉正熏着香。香与古琴,也是知音之和,古琴名著《洞天清录》言:“夜深人静,月明当轩,香爇水沈,曲弹古调。此与羲皇上人何异。”

南宋李嵩《听阮图》。此图园中高木奇石,枝叶掩映翁郁,树下士人持拂闲坐于榻上,左腿盘起,聆听拨阮演乐并赏古玩。旁有仪态娇美仕女,焚香、拈花、持扇随侍。

静坐一炉香,无事可商量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

明朝诗僧读彻留有名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焚香静坐的时候,是无事可商量的,无事即是无事,而非刻意去“无事”,合金管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1002004.html,因此终日凝然而万虑自亡,因“万虑”变幻无常而无主故。此为诗僧的悟道诗。

香之为道,并非去香气里寻觅一个活生生的“道”的东西,而是香的形象品质,利于营造修心环境。善焉者自有其无香之香,香可有可无,总之是一个不刻意,此为香道,外此,即落文化的形拘,是为“香文化”。

沉香,其香清严,其烟淡少,在香道和香文化中备受欢迎,列为上品好香。

中国是香的国度

中国是香的国度。除了香烟烟民稳居世界第一外,中国人的“香”,既有道佛两教的宗教之香,祭拜神灵祖先的宗法之香,中医各类香熏、香药的药疗之香,更有感悟身心之香道和香文化之香。茫茫华夏,自古就是一个香气飘渺的神奇国度。

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寻觅芳香植物,燔木升烟,以告祭天地,称为“燎祭”。距今4000至5000年间,香炉出现,作为祭祀礼器,也渗入日常生活。先秦时期,泽兰、蕙兰、白芷、艾草、桂树、香茅等已用于养生和社交礼仪。人们更用泽兰、菖蒲、艾草来沐浴,《大戴礼记·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为沐浴”——彼时中国人的浴室中,已有了幽兰之香。

屈原作品更满是苍翠馥郁的各类香草。典型的如《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谓曰: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芳香似乎永远留驻在字里行间,后人每逢翻阅便阵阵袭来。一部《离骚》,更是一部各类香草的芬芳雅集。我们见到经典的屈原画像,也是“手持香草,行吟泽畔”的一位独醒人。

此后,无论秦汉雄风、魏晋风雅,还是唐宋诗篇,乃至元明清的风雨涅盘,香,这一天地造化的若有若无之物,出入中国的文坛艺苑、道观禅堂,秉持飘渺空灵的出尘之姿,不拒有物有形的入世之行,与华夏之心相承一脉,宣讲我国古而不老的道与文化。

众香之首是沉香

香的使用形式和种类异常繁多。就种类言,最常见的即是所谓“沉檀龙麝”——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而以沉香为“众香之首”。沉香,并非树木,而是瑞香科类“香树”所产的一种特别凝聚物。经年老树受闪电、大风、虫鼠之类的伤害,真菌侵入,于是薄壁组织细胞内贮存的淀粉类物质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渐而结成香脂,便成为外皮朽烂而心部富含香脂的木材,芳香异常,即为沉香。

因此,沉香就是老树与疾病、灾害相抗争之自我疗伤的结晶体,也便是老树经年累月之修行而成的正果。结香过程有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不等,总之是久而坚劲,久而上品,入水即沉,因名沉香,列在众香之首。

沉香别名众多,另有沉水香、水沉香、栈香、白木香、莞香、女儿香等,历来分域外与国产两类。域外主产东南亚和印度,国产则集中在海南、两广和云贵,尤以海南广东的最为见闻。广东东莞古以沉香得名,每年以“莞香”进贡朝廷;中山市古称香山,亦因产沉香而有名;香港也是因为岛上盛产沉香,人们汇集于此运香贩香,英国人割了此地,便直接命名为香港,即“香的港口”。

所谓“海南万里水沉树”,海南沉曾冠绝天下,号“琼脂”,为宋代朝廷贡品。丁谓曾贬官海南,实地访察沉香,对结香始末,采香时地,乃至品类名称之细微都做了详查,写下著名的《天香传》,说“贵重沉栈香,与黄金同价”。蔡绦《铁围山丛谈》中说:“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香,一片万钱。”——所谓“沉香一片值万钱”,盖源于此。苏东坡也贬官海南,惊觉香多,更留下许多与沉香结缘的故事和诗篇。

宋明一大雅

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有曾几《东轩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有客过丈室,呼儿具炉薰。清谈似微馥,妙处渠应闻。沉水已成烬,博山尚停云。斯须客辞去,趺坐对余芬。”他焚沉香以待客,对坐清谈,缕缕青烟,正如佛家所说之鼻观香严,妙处如清渠之缓缓送源头活水来,客去,跏趺坐独对余芬,写尽宋人理学士子出尘的高迈。

所谓沉香是香中最贵最上品,这大概是今人的分别尤甚。古人用香,重视的是整体之香的品质,因此沉香虽然最佳,但也不出香的世界。朱熹《香界》诗云:“幽兴年来莫与

同,滋兰聊欲洗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香,一炷烟起,似可上达天听,灵犀借此一点通,坐卧但向此中求。

最著名的是陈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呈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就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这首诗把香的品性都写透了,好一个“世呈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可谓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宋明是传统文化的一大高峰,以沉香为首的香文化在此时风靡朝野,使得焚香与点茶、插花、挂画一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四般雅事”。

佛借沉香以传道

佛教非常重视香,香在佛法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妙用,佛经开卷通常由“炉香赞”起首:“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而沉香,更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佛之教导,也曾借沉香以传道。

沉香木质坚硬,是雕刻佛像和念珠的上等材料,经得起岁月,更垂不朽,沉香粉可制成上等线香与盘香,香气氤氲,使人静心。佛经中常提及沉香,《楞严经》之香严童子,以鼻闻水沉香,观香气出入无常,证阿罗汉果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三中,描写广大不可思议之香供养:“百万亿黑沉水香,普薰十方,百万亿不可思议众杂妙香,普薰十方一切佛刹……”,卷第二十三中有:“尔时,兜率天王为如来敷置座已,心生尊重,与十万亿阿僧祇兜率天子奉迎如来;以清净心,雨阿僧祇色华云,雨不思议色香云,雨种种色鬘云,雨广大清净栴檀云,雨无量种种盖云,雨细妙天衣云,雨无边众妙宝云,雨天庄严具云,雨无量种种烧香云,雨一切栴檀沉水坚固末香云。”沉香在佛法中有无量妙用,观沉香之形成,也俨然是一位修行中经历重重考验,炼金砂而成真金的历程。

当然,佛之香,意蕴深广无量。中国佛教寺院之佛前蒲团上常书有四字,曰“戒定真香”,提醒人们烧香拜佛虽是修心辅助,但每人心中戒定的品德才是修心的目的,戒定之香,所谓“不为风摇,不为雨藏”,也是禅的意味,是平等无碍之真香。

沉香是中医良药

沉香是名贵中药。中医认为,沉香气味芳香,其香气归于人体的肺、肾、脾、胃等经脉,是中医“行气药”中的最上等,可调节人体内气的运行,疏通内脏机能,是极难得的具有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材。

古代医典对沉香药效的记载比比皆是。如《药品化义》中认为沉香“纯阳而升,体重而沉,味辛走散,气雄横行,故有通天彻地之功……疏通经络,血随气升,凡属痛痒,无不悉愈。”

《本草通玄》中讲:“沉香,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运行不倦,达肾而导火

归元,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洵为良品。”《本草述》中说:“木香之专调滞气,丁香之专疗寒气,檀香之长理上焦气,皆不得如沉香之功能,言其养诸气,保和卫气,降真气也。”

《本经逢源》认为:“沉水香专于化气,诸气郁结不伸者宜之。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达肾,摄火归原。”

《大同药物学》称:长沙钢管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1002004.html,“沉香之辟邪强志,益气和神,聚木之精,得气之全,具质之重,合色之黑,准性理以推治功,显而易见,无待言也。”

《本草求真》中也记载得很详细:“沉香,辛温,体重色黑,落水不浮,故书载能下气坠痰;香气能散,故书载能入脾调中;色黑体阳,故书载能补火、暖精、壮阳。”

总之,沉香具幽然雅静气韵,对人体健康有显著功效,是中医药中救死扶伤,延年益寿的神品,使得沉香超越其他香品,成为中医药中最贵重的香品。

德香为真

包括香、茶、书、画、诗词琴瑟乃至于家具在内的中国任何一种文化,其实都另有一名,叫“博大精深”。因此,关于沉香的物理和精神功用,远非笔者的一篇小文之所能道明——而其实,也根本就无需如我之今人再重复赘述。

古人论事,最重德行,在所谓香道中,便也有“德香”之说——由道德品质所呈现出来的气质。《诗经》上说:“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思是说,一个人修心养德,达到“至治”,方能“感格神明”,因此大自然的香还非真香,真香,是人的“德香”(亦即“戒定真香”)。包括“香道”在内,此为中国所有各种各样的“道”的表达中的最根本。

香道和香文化,虽然今日已可耳闻目睹于大街小巷,然而古人的种种示范,其所要传达的究是怎样的态度和意涵,这恐怕并非人人都能明白。要体会香道和香文化之其然及其所以然,需要我们不假造作的真诚和谦卑,如此才有机会领略古圣贤之“道”与“文化”,而真如此,大概也无关乎香与不香,其为人一生都是光风霁月的明明白白,无论动静都可以如诗僧读彻一般“终日凝然万虑亡”,一呼一吸之间,无不是香气四散的“香道”与“香文化”。

常用香辛料使用基本原则及50种香辛料的特点

常用香辛料使用基本原则及50种香辛料的特点一、常用香辛料使用基本原则 香辛料也可称作辛香料,是对可广泛用于食品调味物质的统称。他们或具有强烈的香气,或具有刺激性的味道,可增加食物风味,提高食欲,利于消化等作用。现在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多数是香料植物的干燥物,他们可能是该植物的果实(如白豆蔻、八角)、皮(如桂皮)、叶(如月桂叶、藿香叶)、花蕾(如公丁香)、根(如广木香、高良姜),他们能够赋予食物特殊的风味、味感等。 香辛料不仅具有香味可作调料,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翻开中医典籍,不难找到调料中所谓的香辛料,中医学上称为“香药”。所以我对香辛料的定义为:来自天然的具有特殊香味或刺激性味道、具有食用保健与药用价值的植物(或物质)。川菜中的各类火锅、卤菜等由于使用了不同的香辛料,使其行成了非常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美食。长期以来的食用实践证明了天然香辛料的安全性,其独特的香味、口感、滋味是如今许多添加剂所不及的。许多添加剂只能仿其天然香辛料的味,却不能达其天然香辛料的韵。

香辛料用作烹调菜肴,不仅可以祛除原料本身的部分腥膻臊等异味,还能增加菜肴的香味;香辛料作为中药材,用于烹调可以调节人体机体功能,强壮体魄预防疾病等目的。各种香料在烹饪时,通常没有具体的用量,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绝大数都是凭借实际经验而确定,本期我们将简约的分享基本的香辛料使用原则: 总的来说辛香料必须控制在食材总量的0.08%—1%之间,过量就会产生药味,影响食材本身味道,如果是老卤,再次投入的量控制在0.5%以下最佳。 1、辛香料本身会有少许异味和苦味,使用之前,芳香类的可以用清水泡制一会,苦香类的用白酒浸泡,不可泡制太久。 2、香料使用时一定要控制量,尤其是丁香、荜拨这些过量产生药味严重的辛香料,一定要控制。 3、如果香料配的寒凉的居多,则需配上荜博和胡椒等温热香辛料。 4、如果香料配的辛热的居多,则需配上罗汉果和甘草等败火香辛料。

香辛料调味有哪些

香辛料调味有哪些 香辛料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对于做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调味品,尤其是做各种腌制的菜品,用到的调味品和配料都是特别的特殊的,有时候我们在选择调味品的时候,就是要将蔬菜和肉类的营养物质发挥出来。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香辛料调味有哪些吧? 辛香味香料主要是指在食品调味调香中使用的芳香植物的干燥粉末或精油。人类古时就开始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芳香植物作为药物用于饮食,它们的精油含量较高,有强烈的呈味、呈香作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食品风味,而且还有杀菌防腐功能。现在的辛香料不仅有粉末状的、而且有精油或油树脂形态的制品。香料,又名辛香料或香辛料,是一些干的植物的种子、果实、根、树皮做成的调味料的总称,例如胡椒、丁香、肉桂等。它们主要是被用于为食物增加香味,而不是提供营养。用于香料的植物有的还可用于医药、宗教、化妆、香氛、或食用。香料很少单独使用,大部分以数种数十种成份调和构成。有时,香料也指制造香味用的材料。香辛料细分成5类: 1、有热感和辛辣感的香料,如辣椒、姜、胡椒、花椒、番椒等。 2、有辛辣作用的香料,如大蒜、葱、洋葱、韭菜、辣根等。 3、有芳香性的香料,如月桂、肉桂、丁香、众香子、香荚兰豆、肉豆蔻等。

4、香草类香料,如茴香、葛缕子(姬茴香)、甘草、百里香、枯茗等。 5、带有上色作用的香料,如姜黄、红椒、藏红花等。 混合香辛料 混合香辛料,是将数种香辛料混合起来,使之具有特殊的混合香气。它的代表性品种有:咖喱粉、辣椒粉、五香粉。 五香粉 常用于中国菜,用茴香、花椒、肉桂、丁香、陈皮等五种原料混合制成,有很好的香味。 辣椒粉 主要成份是辣椒,另混有茴香、大蒜等,具有特殊的辣香味。 咖喱粉 主要由香味为主的香味料、辣味为主的辣味料和色调为主的色香料等三部分组成。一般混合比例是:香味料40%,辣味料20%,色香料30%,其它10%。当然,具体做法并不局限于此,不断变换混合比例,可以制出各种独具风格的咖喱粉。 常见种类 1)八角 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香道文化

香道 目录: 1香道朔源 2香道养神 3古代用途 4香道养生 1香道朔源编辑本段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香的态度: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可以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香道以前的香,是以香味为主要目的的。

五代的罗隐有一首诗写道:“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从刘向、李商隐、李煜、苏轼、黄庭坚到朱熹、文征明、丁渭,历代文人都有大量写香的诗文传世,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历代经典著作都有关于用香的记载。 如苏轼的《和鲁直》、朱熹的《香界》: 《和鲁直》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香界》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其中,黄庭坚总结的香之十德,至今仍被日本香道界奉为圭皋。 我们看到,作为香道文化的学习者,日本早已将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 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品香文化。在南宋初期,日本皇室成员和贵族频频到中国来开展外交活动,带走了完整的茶道典仪,而与茶道一起东渡的就有香事。 后来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品香”风俗,逐渐形成了日本的“香道”。 插花、饮茶、弈棋、熏香等生活艺术都源于中国,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绚丽多彩的篇章,在传入东瀛后,早已成为上流社会及市民阶层都乐于接受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哲学。 但今天,香道和茶道、花道这些纯粹的典雅的生活艺术,它们的面貌对于国人来说却有一种刺痛心灵的陌生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神圣而庄严的文化传承在中国早已逝去。 品香,这种勘验人们学识和觉知的艺术,不是仅仅要求参与者通过嗅觉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而是要达到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目标。

各种香料的配方

各种香料的配方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配方1 : 砂仁60g 丁香12g 豆蔻7g 肉桂7g 三柰12g 配方2 : 大料20g 干姜5g 小茴香8g 花椒18g 陈皮6g 花椒18g 配方3 : 大料52g 桂皮7g 三柰10g 白胡椒3g 砂仁4g 干姜17g 甘草 7g (有些配有少许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种,叫野茴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体的配方 “十三香”这个名字很长时间没有听人提起了。记得小时候见过走街串巷的挑担者边走边吆喝着买“十三香”,那时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其实,“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听老人讲,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存放,最好将其装在无毒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内,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儿。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丁香、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诱变性,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火锅香料配方 配方一

基于海丝文化旅游视野的南音与香道表演艺术结合研究

音乐艺术博览基于海丝文化旅游视野的南音与 香道表演艺术结合研究 ■陈月莹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泉州南音学院 摘要:南音与香道是泉州及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的古老艺术,在原有的香道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以南音的“谱”替换原有的古琴曲,将香道与南音两种表演的艺术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在香道表演中融入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南音,将成为一种更加接地气的艺术表演形式,不仅能使南音与香道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推广,为海丝文化旅游提供新的旅游资源,从而产生更大的推广面、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能将南音这一古老文化通过旅游带动推广,使南音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为其提供生存的新空间和发展的新环境。 关键词:海丝文化旅游南音传承香道 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在文化旅游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基础。泉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丝”无疑成为了泉州的又一重要历史名片。2015年,在国家旅游局将该年度确定为“美丽中国—— —丝绸之路旅游年”的背景下,以“海丝”文化为新亮点的福建泉州将迎来一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旅游革命。 一、南音与香道的表演 (一)南音表演 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它起源于泉州,在闽南及港澳台、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2009年10月,泉州南音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泉州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 南音包含三个部分,即“指、谱、曲”。“指”即指套,是由几首有关联、有故事情节的曲子组成的,有唱词,但多用于演奏,通常取最末的几章,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组成的上四管加入嗳仔和小叫、双铃、响盏、四宝等下四管来组成开场的嗳仔指;“谱”为纯器乐曲,又南音四大件加上拍板来演奏,通常用于南音节目结束时的最后一个节目演奏;“曲”也成散曲,有唱词,由南音四大件伴奏,演唱者手持拍板,以古代标准的泉州方言演唱。南音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至今只有南音中保存有汉代相和歌中“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①这一演唱形式。 (二)香道表演 香道是我国汉族人民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使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古老艺术,是我国又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道是香道师通过对香料调配组合后进行涂抹、喷洒或者熏点等操作,并与精心布置的环境、轻柔的香道知识讲解和富有高度艺术性的香道道具等进行有机配合,再一典雅的点香和清丽的闻香手法辅之,使得这些操作所产生的香气和香烟引导香道师和品香人体验安逸、舒适、愉快、兴奋等意境和氛围。 香道表演的传统表演形式有篆香、隔火熏香等形式,在永春的香道表演中,以篆香的表演形式居多。篆香的表演是伴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古琴曲,依次进行理灰、压香灰、打香篆、欣赏香篆、点香、品香的过程。 二、南音与香道的艺术结合 (一)南音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泉州南音发源于泉州,广泛流传与闽南及东南亚地区,在闽南地区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南音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作为闽南人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泉州,除了泉州南乐团在南音艺苑定期举办的南音专场演出,人们聆听南音的场所大多是在泉州遍地开花的茶馆中。泉州的绝大多数茶馆中都有南音的表演,不论是游客还是本地群众,都可以在茶馆中点上一壶清茶,同时欣赏南音表演。这种简单的休闲方式,将南音文化深深的融入闽南人的生活中,并且随着游人的来来往往,带到世界各地。 王珊②在《泉州南音传承现状研究》中提到:“城市群体中的商人、工人、手工业者,以及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皆有大量自发演唱、演奏南音的人群,他们对南音的热爱和熟练程度出乎我们的预料,在泉州开元寺、府文庙附近,笔者还曾数次见到普通市民站在路边自发演唱南音,并有不少群众围观聆听且陶醉其中的场景……而那些为南音事业勤勤恳恳奉献心力的‘弦管忠臣’,甚至那些‘附庸风雅’的南音拥护者,都构成南音在民间传播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不止在泉州,在那些南音传承传播的地区,都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香文化产业日渐规模 中国香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商周时期,焚香祭天的传说就已经出现。到了唐朝,香客、香作坊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并且逐渐形成一大产业。明清之后,更是繁盛,王侯将相焚香祈天,文人骚客焚香怡情。近代,由于国家动乱,香道也因此没落,逐渐无人问津。直至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高涨,香文化又开始逐渐繁盛起来。 2014年7月被正式授予“中国香都”的称号,成为了中国首个国家级制香基地。目前,达埔镇开始挖掘香文化的历史,大力发展香文化产业,并尝试把香、花、茶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文化引入香产业,改变原始的用香方式,并与旅游结合起来,促进香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永春香有着千年的历史底蕴,自中国香都旅游开放以来,达埔各大香业开始依托香道等传统文化特色来宣传永春香文化,特别是彬达香业创建的自己的创意文化园,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三)南音与香道的结合相得益彰 音乐与香文化的结合由来已久,我国自古就有“焚香抚 19

香料(组图)调料大全 辛香料大全(组图)

辛香料会改变整盘菜的味道,即使是很少量,都要小心使用。辛香料通常是辛香植物干燥的根、树皮、豆荚、果实或种子。 甘椒(Pimenta officinalis)也叫牙买加胡椒,非常类似丁香、肉桂和肉豆蔻混合而成的味道。 芹菜籽(Apium graveolens)芹菜籽微苦的味道却能和面包、鸡蛋菜肴和沙拉搭配得很好。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成熟的辣椒干燥后较容易保存。 葛缕子(Carum carvi)看起来跟孜然芹的种子很像,常常会混淆,但味道相当不同。 芫荽籽(Coriandrum sativum)味道温和,不过很香,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材料。 红辣椒粉(Capsicum frutescens )使用时要注意分量。

孜然芹(Cuminum cyminum)味道刺鼻的孜然芹籽常混合芫籽,为咖哩的基本原料。 莳萝(Anethum graveolens)莳萝籽用于制作腌菜。 甜辣椒粉(Capsicum annuum)是用味道非常淡的甜辣椒研磨而成的。可以大量使用。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适合加在水果和沙拉上。 胡椒(Piper nigrum)未成熟的整粒胡椒是绿色的。干燥的是深咖啡色的。 葫芦巴(Ttigonella foenum-graecum)葫芦巴芽有辛辣味。使用研磨的种子时,用量须斟酌。 芥菜籽(Brassica alba )白色(或黄色)的种子味道比黑色(或褐色)来得淡。

郁金根(Curcuma longa)味道比较臭。 番红花(Crocuts sativus)这种昂贵的辛香料通常都是卖花蕊柱头的部分,加为粉状的很容易搀有杂物。

常见香辛料图谱

常见香辛料图谱 辛香料会改变整盘菜的味道,即使是很少量,都要小心使用。辛香料通常是辛香植物干燥的根、树皮、豆荚、果实或种子。 甘椒(Pimenta officinalis)也叫牙买加胡椒,非常类似丁香、肉桂和肉豆蔻混合而成的味道。 芹菜籽(Apium graveolens)芹菜籽微苦的味道却能和面包、鸡蛋菜肴和沙拉搭配得很好。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成熟的辣椒干燥后较容易保存。 葛缕子(Carum carvi)看起来跟孜然芹的种子很像,常常会混淆,但味道相当不同。 芫荽籽(Coriandrum sativum)味道温和,不过很香,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材料。

红辣椒粉(Capsicum frutescens )使用时要注意分量。 孜然芹(Cuminum cyminum)味道刺鼻的孜然芹籽常混合芫籽,为咖哩的基本原料。 莳萝(Anethum graveolens)莳萝籽用于制作腌菜。

甜辣椒粉(Capsicum annuum)是用味道非常淡的甜辣椒研磨而成的。可以大量使用。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适合加在水果和沙拉上。 胡椒(Piper nigrum)未成熟的整粒胡椒是绿色的。干燥的是深咖啡色的。

葫芦巴(Ttigonella foenum-graecum)葫芦巴芽有辛辣味。使用研磨的种子时,用量须斟酌。 芥菜籽(Brassica alba )白色(或黄色)的种子味道比黑色(或褐色)来得淡。 郁金根(Curcuma longa)味道比较臭。

番红花(Crocuts sativus)这种昂贵的辛香料通常都是卖花蕊柱头的部分,加为粉状的很容易搀有杂物。 杜松(Juni0erus communis)这种浆果有一点松香的味道,有些刺鼻。适合搭配包心菜使用,也可以替那些油腻或重口味的菜添加一股清香。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 日本“香道(こうどう)”文化融合了美学、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香道”是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文化。它不仅带给修行人味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启迪生活和体味人生的益处,从而实现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的目标。香道彰显了日本人民对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他们对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香道文化在日本的社会生活中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香道文化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哲理和精神内涵。修行人不是简单地将自然界中的香木组织起来,而是通过焚香、闻香和品香来刻画和反映修行人的内心世界,力求实现人与香的对话,进而达到“人香一体”的境界。因此,在香道的创作过程中,要求修行人以崇敬的心情和谦恭诚恳的态度面对香木,领悟人生之道,感悟人生哲理,进而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以达到真正领悟日本香道文化的境界。日本香道不仅向人们展现其独具特色的香味,更体现了一种精神方面的陶冶和修炼。香道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日本人一直认为「香道」的核心不在于“量”,“质”和“德”更值得关注。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则短笺礼赞香木,后经由“一休”和尚宣扬而在日本香道界广泛流传。被称之为“香の十德”。香の十德证明了中日香文化的亲缘关系,同时也揭示了中日两国人民对“香木”喜爱的共同原因。香木主要产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地区。此外,中国的岭南地区也出产一定量的“香木”。据考证,香港的得名,就是因为三四百年前,这里转运和加工东莞的“沈香”而名闻遐迩,故谓之“香港”。无论是焚香、闻香还是品香,“天(てん)、地(ち)、人(じん)三位一体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香道的创作过程中,体现了天地万物和谐共存的理念。同时也向日本人民传达出人伦道德之理念,以共同构筑一个井然有序的礼制社会。 香道文化彰显了日本人民对生命和生活的执著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和生活的超然态度。在焚香、闻香和品香之时, 修行人不仅感受到香的美丽,更领悟到香道文化的精髓,用香道的精神来鞭策、激励人生、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

闻香养生 香道文化的现代传承

曾一木讲堂:闻香养生香道文化的现代传承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道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而何为香道,日前记者针对这一问题采访了六根檀香的品牌创始人曾一木。 作为香文化的传承者,六根檀香创始人曾一木也是对香道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中式香道成型于汉朝,那时候的香文化繁盛的标志就是当时的文人墨客有很多都很喜爱香草香木作为写作的素材,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就以华美的辞藻描绘出遍地奇芳、令人神往的众香世界。 曾一木介绍道,中式香道传承至清末宣德年间,又有宣德炉这一知名香具产出,而后随着鸦片战争和国力衰败日益凋零。有一些香学大家流落至香港和台湾略有留存。改革开放后中式香道开始日渐兴盛,参与者渐渐多了起来,中式香道一直是香学大师们所推崇的。中式香道应该包括汉、唐时的服装、器具以及仪式等一系列流程。 香道,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天,享受真情,珍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清静之中。 香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香的文化。香道的含义远远超越了香制品本身,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 香道所运用的诸种香料中无疑檀香是最为备受推崇的,也是香料中极品。檀香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镇定。 曾一木说,六根檀香所运用的均为最顶级的印度老山檀香木,目前多家知名寺院的主持、方丈均已采用六根的顶级檀香作为礼佛和拈香(公祭时,以右手之大拇指、食指、中指拈起一小撮香粉,提至眉中,向逝者行注目礼,再将香粉放回置香器皿)等仪式的首选。

香辛料大全

总有网友询问餐谋君一些中草药、香辛料的用处,以及其特点,现在爱餐谋平台就简单介绍下大家常见的香辛料以及作用。 (1)八角:香味重,出香快,易入味。过量使用易掩盖其他香味,故不宜使用量过大。 (2)香叶:长时间蒸煮才能有效释放香味,闻起来芳香浓郁。通常整片使用,用量不能过大,否则苦味突出。 (3)白芷:香味清淡,柔和不刺激,可以与原料的香气融合在一起,用量相对较大。 (4)良姜:甜香味,气味清淡,回口浓郁,有类似胡椒粉的辣味。越泡越香,用量相对较大。 (5)桂皮:天竺桂,川桂等树的干燥树皮。气味清香而凉,似樟脑,味道有点甘辛。多用做菜。 (6)小茴香:闻起来清淡香味,味道微甜,略带辛辣。能除肉中臭味,增香。加热后立即出香,香味淡,用量通常较大。 (7)陈皮:闻起来温和,加热后果香味突出,可祛腥膻。用量不要突出,否则苦味突出。 (8)白豆蔻:(白扣,白蔻)苦香,味道辛辣,有薄荷味,可祛腥膻。

(9)草豆蔻:(草蔻)青草味,药香味突出,回口辛辣。 (10)肉豆蔻:(肉果)涩苦,苦味突出,打开壳后香味突出,味苦味冲,用量不宜太多。 (11)砂仁:青草味突出,回口苦,能辅助提高肉香。使用不去壳,有利于出香,可搭配陈皮等果香味香辛料使用,中和苦味。 (12)草果:辣味突出,类似胡椒粉,能祛腥膻,除油腻,增进食欲,油重的食材可以多放。 (13)丁香:香气醇厚,非常突出,入口也有浓郁的香味,具有极强的祛腥膻的作用,香气极突出,不宜多放。 (14)山奈:(也叫沙姜,山辣):气辛香,辛辣刺鼻,味甘、辛。以片大、饱满、色白、辛香、气浓郁者为佳。属香草类草本植物。 (15)紫草:紫草性味苦,温。在卤菜中有上色的作用,也有防腐去腥的作用。 (16)栀子:又名山栀子,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

香道活动文案

香道活动文案 活动主题:香道之道 活动内容:香道沙龙讲座●香道演绎●品香会友●香品、香具展览●特赠精美香礼 活动嘉宾:廖易德(台湾资深香道专家、广东省香道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活动时间:3月17日9:00—17:00(全天) 报名咨询:8918818、8827712 活动地点:华发世纪城销售中心 活动流程: 上午 9:00-9:30 签到 9:30-10:00 品香会 10:00-11:00 香道文化沙龙讲座、功夫香道表演 11:00-12:00 品香会友、参观香品香具展览 下午 14:00-14:30 签到 14:30-15:00 品香会 15:00-16:00 香道文化沙龙讲座、功夫香道表演 16:00-16:30 品香、看展览 16:30–17:00 活动淡出、赠送香礼 香道百科 1、香道朔源:中国的香史与中华古文明同源。近可溯及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用青铜器皿作熏香活动;远可溯及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手执燃木”的祭礼;再远则有4000多年前龙山及良渚文化的陶炉熏香,甚至6000多年前城头山遗址的祭坛焚香;再追溯可至史前遗址揭示的燎祭遗存……纵观中国的香文化历史,可以说肇始于远古,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普及于当代。 2、香道艺术:就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寂静之中。人类

对于香气的喜好乃天性使然,有如蜂蝶恋花、草木向阳。人类生活在无限的气味之中,经生理和精神的,感性和理性的选择,知道如何应用大自然中的各式香料来为自己服务。在长期的实践、探索、研究中渐渐演变成为一门科学知识和专门学术——香学。 3、香之妙:养神养生 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镇定。在防病养生方面,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结核病。现代流行的药枕之类的保健用品,都是这种传统香味疗法的现代版。明代医家李时珍用线香“熏诸疮癣”。在清宫医药档案中,慈禧、光绪御用的香发方、香皂方、香浴方等更是内容丰富。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说,香疗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各种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通过燃烧所产生的气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润肺宁心等作用。

香辛料大全

一、什么是香料? 香辛料这一术语指的是广泛用于食品的物质;它们或有强烈的香气,或有刺激性的味道,或可用于着色,或可用于提高食欲,或有利于消化。概括地说,现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大都是香料植物的干燥物,它们可以是植物的根、花、蕾、枝、皮、叶、果等,它们能给食物带来特有的风味、色泽和刺激性味感。香辛料在中国食品和烹饪界可统称为香料。 二、香辛料的种类有哪些? 1、以芳香为主的香辛料,如大茴香、罗勒、芥子、黄蒿、小豆蔻、丁香、肉桂、芫荽、莳萝、茴香、肉豆蔻、洋苏叶等。 2、以增进食欲为主的香辛料:如生姜、辣椒、胡椒、芥末、山萮菜、花椒等。 3、以脱臭性(矫臭性)为主的香辛料,如大蒜、月桂、葱类、洋苏叶、玫瑰、麝香草等。 4、以着色性为主的香辛料,如红辣椒、藏红花、郁金等。国家技监局于1991年公布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42种我国常用的香辛料的技术标准。 三、火锅底料炒制时为什么要施放香料? 首先,是呈香、增香和抑臭的需要。重庆火锅,特别以“老火锅”为代表的传统火锅的底料生产,以牛油、辣椒、花椒、姜、蒜、豆瓣为主材,不施放香料,靠厨师掌握火候来确定底料的呈香度,特别是依靠牛油熟化后的呈香,但牛油本身具有腥臭味,仅靠姜、蒜等物料不能有效的抑制牛油的臭味。因此,重庆老火锅给人的感觉只是厚重、油腻,而缺乏香味,而我们研制的火锅底料香料中按科学配方将数十种天然香料有机组合,添加于火锅底料中起到抑臭、去邪、呈香、增香的作用。 其次,是防腐、灭菌、留香的需要。火锅底料在炒制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作用,物料中绝大部分细菌已经灭杀,但底料中的水分不可能完全炒干,因此,底料冷却后在贮存和待用过程中,当水与空气发生接触后,会使底料逐渐发生氧化、霉变、酸败等现象,严重影响火锅底料的品质,甚至不能使用,我们研制的火锅底料香料中配有的成份如丁香、千里香、豆蔻、肉桂等具有很强的灭菌、防腐的作用。为保持火锅底料质量和留香、延长保质期提供了保证。 第三,饮食保健的需要。食客在食用火锅时,往往会因烫涮方法不得当,将未烫熟的菜品吃下,往往导致腹泻,也有些食客胃肠因对辛辣食品产生过敏反应也会导致腹泻,或者一些食客因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脾胃虚寒、肾阳衰微、肠寒滑泄、感冒等原因吃火锅会产生不适状况。根据药食同源,医食同源的原理,我们在火锅香料中加入了如豆蔻、砂仁、霍香、排草等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料,对食客在进食火锅中产生的不适具有良好的去寒、温中、化湿、止泻的作用。 四、为什么要在兑锅时添加香料?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香道师汪红泉 摘要: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中国香文 化传承首先是需要对其历史不断深入的进行研究,并通过有识之士的挖掘、整理、保护基础之上,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员对其传承。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广大民众对“美丽中国”的实现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香文化对人们体验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有着十分重要助推作用。 关键词:中国香文化传承发展助推体验美好生活 正文: 一、中国香文化 1、中国香文化概念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不同香气对人的作用及个人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2、中国香文化历史 香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殷商以至更为遥远的先夏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们已经用燃烧柴木与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诸神。 中国的传统用香历史也可追溯至上古以至远古时期,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陶熏炉等文物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祖们已经开始使用香品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也有了“柴”字,指“手持燃木的祭礼”,堪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释。现有的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如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古代用香有药用、祭祀庆典、薰衣、宴会、考场焚香案、用香木建筑等。秦汉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3、中国传统香文化发展史主要阶段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其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综合历史记载,其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香烟始升:萌发于先秦;博山炉暖:初成于秦汉;香光庄严:成长于六朝;盛世流芳:完备于隋唐;巷陌飘香:鼎盛

茶文化:香道与茶道的融合

茶文化:香道与茶道的融合 焚一炉香,冲一壶茶,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里,香道与茶道的结合似乎只 有一种方式。实际上,香道和茶道的结合可以是多维度、跨介质的融合。 茶气与香气的结合: 香艺师点起一炉上好的沉香,茶艺师静心素手,一套完整的茶艺一气呵成,炉中升起的袅袅细香,与悬壶高冲激起的茶烟相结合。一时间,屋内盈溢着沉香与茶香,沁人心脾。 香气与茶汤的结合 香艺师采用隔火取香法,细细琢磨,缓缓燃香,切成小片的沉香盛在品香杯中,被埋在香灰中的精炭煨得幽香阵阵。品一口香后,在喉间充盈着香气时,直接品一口正山小种,细心体会香气与茶汤的交融。 香炉的传递甚为讲究,由上一位闻香者用左手传至下一位的右手,下一位右手接过闻香三次后,再用左手传于再下一位的右手,这种古意盎然的仪式感,让众位茶友正襟危坐又心生向往。还有一个层次是香之水与茶汤的结合。以冲过沉香的水,来冲泡一款岩茶,之所以选岩茶,是因为它的香很纯净,特别能表现出融入香之水后的变化。” 以冲沉香之水泡茶,选用茶叶为大红袍,色泽即有差异。沉香水泡的色泽稍重,嗅觉感受用沉香水冲泡的茶汤带有幽幽香气,但不易察觉。水中感觉明显,大红袍所特有的鲜爽香气被沉香水淡化,更细柔悠长,后味持久。”一位茶友在现场立刻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慢与静是品茶与香的共需 “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而在品的过程中,每一转的分别又是非常细微的。当茶与香交融时,需要我们在身心安宁的状态细细品味才能有惊喜的发现。”为何香道与茶道密不可分?现场的茶艺专家与香艺专家为茶友们介绍了品香与品茶的相同之处。

品香与品茶,都有个鼻观的过程。鼻观,是对香味的直接把握,准确嗅出香的甜味、凉味、苦味、清香、奶味等,为感知香味打好基础。对香品,宋人即有“清、甘、温、烈、媚”五品之标准,而茶品也一样有各种不同的香型,如花香、果香、木质香、陈香等,品茶“香、清、甘、活”的标准也早已广为人知。 香品与茶品对“韵”也很有讲究。当香品的香气充盈时,会带至喉部,所以会有喉韵的感受,继而扩散在胸腔,行气在体内。优质的茶品,也讲究“韵”这个字,如观音韵、高山韵、岩韵等。

厨房常用中草药香辛料属性及作用

厨房常用中草药香辛料属性及作用 (1)八角 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食材性状:成熟果实,该品为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 cm,宽~cm,高~l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光泽;质硬而脆。果梗长3~4cm,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每个瞢荚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气芳香,味辛、甜。辨色:真八角为棕红色并有光泽;假八角色较浅,带土黄色。辨形:真八角果肥大,角尖平直;假八角果瘦长,角尖弯曲。辨角:真八角荚角为7-9只,以8只居多;假八角则有11-12只荚角。辨味:真八角香味浓烈,假八角有花露水或樟脑的气味。多食八角可能会伤目,长疮。每年第一次开花所结的果实称为“春八角”,第二次开花结的果实称为“秋八角”,秋八角肥壮饱满,皮红色,气味浓郁,品质较好。制作指导①八角在烹饪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煮、炸、卤、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常在制作牛肉、兔肉的菜肴中加入,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香气味,并可调剂口味,增进食欲;②炖肉时,肉下锅就放入八角,它的香味可充分水解溶入肉内,使肉味更加醇香;③做上汤白菜时,可在白菜中加入盐、八角同煮,最后放些香油,这样做出的菜有浓郁的荤菜味;④在腌鸡蛋、鸭蛋、香椿、香菜时,放入八角则会别具风味。⑤药炖汤头制作炸羊肉块香酥肥鸭炸麻辣牛肉炸软酥牛肉杏仁萝卜猪肺汤家制脆皮鸭脆皮鸭子京烧羊肉清炖汤头制作,每餐3~5克。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2)茴香 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学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茴香的嫩叶可做饺子馅,但很少用于调味。茴香子主要用于卤、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花生、豆制品等。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基本相同。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中国《药典》载有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气、止痛药。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和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特别提示:发霉的茴香不宜吃。茴香菜作馅应先用开水焯过。阴虚火旺的人不宜食用。香料每次3~5克。茴香菜每次60~80克。多食容易导致伤目、长疮。 (3)桂皮 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记载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圣经》和古埃及文献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称。秦代以前,桂皮在我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功效:桂皮因含有挥发油而香气馥郁,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芳香可口,进而令人食欲大增。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添加桂皮,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桂皮能够重新激活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大大加快葡萄糖的新陈代谢。每天在饮料或流质食物里添加1/4到1匙桂皮粉,对Ⅱ型糖尿病可能起到预防作用。桂皮含苯丙烯酸类化合物,对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而且能增加前列腺组织的血流量,促进局部组织血运的改善。中医认为,桂皮性热,具有暧胃祛寒活血舒筋、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能。适合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适用量:每次一小块(约5克)。受潮发霉的桂皮不可食用。用量不宜太多,香味过重反而会影响菜肴本身在味道。桂皮香气浓郁,含有可以致癌的黄樟素,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长期食用。桂皮性热,所以夏季应忌食。桂皮有活血的作用,孕妇少食。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 (4)桂枝

香道表演词

天福茗茶邯郸茶具展香道表演词 【开场白】:一炉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梵烟缥缈。潜心摄受入鼻之香气,或馥郁、或清新、或雅致、或醇厚......香气如烟,烟形如画,丰富美丽,回旋飘忽,如音乐、如舞蹈,回味绵长。 香道起源于中华文化,兴盛于中华文明,品香、斗茶、侍花和挂画的相互结合,演化成为休闲与学养内外兼修的文化生活方式,成为古时最时尚的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东方世界。 【欢迎词】:尊敬的贵宾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天福茗茶邯郸茶器展,今天我们邀请大家进入香道的理想国度,领略香道的动人之妙。 【铺香巾】:几千年文明的演绎,凭借对“香”的迷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享受香气,养身健体,凝气安神,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化---“香道”,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香篆表演。 【介绍香品】:香拓的作用是压实香灰或香料。 “福”字香篆意在祝愿福到万家,幸福美满。 香盒是用来盛放香拓及香篆 香瓶将香道用品汇聚在一起,利于操作。 【介绍香炉】: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浮雕牡丹香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牡丹花姿态娇艳而雍容大方,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被誉为“花中之王”。造型圆润、大小适中、精致美观、利用深雕与浅雕相结合的技法,将牡丹花生动表现出来。 【展示香灰】:在香炉里倒入适量香灰,作为香炉的基底,有助燃之功用。天福茗茶所使用的御炉香灰为进口原产硅藻土香灰,细腻干燥,白度高,因其具有良好的通气性,作为香炉的灰底,能让香在灰底上顺畅地燃烧。不会因为缺氧而熄灭,且能让香燃烧的更加完全。【介绍茗香】:今天所使用的是陆羽名士香粉,成分有沉香成分,沉香,四大香系之首,现代中医药学研究发现,沉香中某些成分能作用于脑中枢,平静心绪、抗焦虑性失眠、抗脑细胞衰老和激发记忆潜能等功效。 【理灰】:用香铲打散,整理香灰。用香拂拭去茶铲余灰,再清扫香炉外壁。 【压香灰】:以香福人,以香识人,以香会友。分享自然的精华,品赏袭人的甘味,传载中华千年香文化,静享高雅精致心生活。用香拂轻扫香拓,意在“五福临门” 【打香篆】:沉香被喻为植物中的鉆石,其香气淡雅宜人,汇集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成为唯一能通三界之香品!长久以来,它被视为一种珍贵罕有的植物,每一片沉香,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等待,从孕育到长成,从沉寂到复活于火,千回百转,沉香,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炉倾心的香气,你若愿等,香不负你! 【欣赏香篆】:请大家欣赏福篆的造型。(副点香手到观众席展示) 【点香】:用线香引燃福篆香粉。 【展示香炉】:一炉初热,香蔼馥郁撩人。香云已从香炉中冉冉而上。香云随环境、心境变化,显示各种婀娜姿态,专注于欣赏,心中宁静之感油然而生,悠然无碍,恬淡自在。 【品香】:品香时,以左手持炉底,右手半掩炉面,双臂展平,轻拢香气,低头缓缓吸气品香,吸纳淡雅的清新之气。 【结束语】今天的香道表演到此告一段落,感谢各位来宾的莅临,愿天福茗香伴随您清凉一夏。

一篇文章彻底读懂香辛料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篇文章彻底读懂香辛料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什么是香辛料? 香辛料这一术语指的是广泛用于食品的物质;它们或有强烈的香气,或有刺激性的味道,或可用于着色,或可用于提高食欲,或有利于消化。概括地说,现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大都是香料植物的干燥物,它们可以是植物的根、花、蕾、枝、皮、叶、果等,它们能给食物带来特有的风味、色泽和刺激性味感。香辛料在中国食品和烹饪界可统称为香料。正确使用香辛料,就必须明白香辛料的主要特征。常用的各种香辛料,多数都是带有辣味的。 此外,甘味的有甘草,麻味的有花椒,苦味的有陈皮、砂仁。香和味兼具的有肉桂、山柰、丁香、大茴香、小茴香、芫荽、白芷、白豆蔻等。 香辛料的分类 1按香辛料属性来区分1、以芳香为主的香辛料,如大茴香、罗勒、芥子、黄蒿、小豆蔻、丁香、肉桂、芫荽、莳萝、茴香、肉豆蔻、洋苏叶等。2、以增进食欲为主的香辛料:如生姜、辣椒、胡椒、芥末、山萮菜、花椒等。 3、以脱臭性(矫臭性)为主的香辛料,如大蒜、月桂、葱类、洋苏叶、玫瑰、麝香草等。 4、以着色性为主的香辛料,如红辣椒、藏红花、郁金等。

国家技监局于1991年公布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42种我国常用的香辛料的技术标准。 2按去腥作用来分可以去除鱼腥的有:肉豆蔻、月桂、丁香、众香子、洋葱、肉桂、大蒜、葱姜、鼠尾草、小豆蔻、香菜等; 可以去除羊肉膻味的有: 孜然、丁香、众香子、月桂、鼠尾草、肉豆蔻、小豆蔻、葛缕子、肉桂、香菜、大蒜、莳萝、葱姜、罗勒、薄荷、紫苏;可以去除豆腥味的有: 肉豆蔻、肉桂、丁香、众香子、肉桂、月桂、鼠尾草、小豆蔻、香菜。 3按适用的原料区分适合于牛肉的 胡椒、众香子、肉豆蔻、肉桂、葱、姜、香菜、洋葱、小豆蔻;适合于猪肉的 胡椒、肉豆蔻、众香子、丁香、月桂、百里香、鼠尾草、芹菜子、洋葱、大蒜;适合于羊肉的 胡椒、肉豆蔻、众香子、丁香、肉桂、鼠尾草、月桂、姜、香菜;适合于鸡肉的 芥菜、欧齐、黄蒿、茴香;适合于鱼贝的 胡椒、姜、洋葱、蒜、肉豆蔻、香菜、芹菜子、众香子、芥菜子、莳萝、芥菜、欧齐、茴香;适合于蔬菜的 肉豆蔻、香菜、莳萝、芥菜、欧齐、茴香。

中国顶级常用香料大全,附配方

中国顶级常用香料大全,附配方 香辛料也可称作辛香料,烹饪行业俗称香料。是对可广泛用于食品调味物质的统称。他们或具有强烈的香气,或具有刺激性的味道,可增加食物风味,提高食欲,利于消化等作用。 现在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多数是香料植物的干燥物,他们可能是该植物的果实(如白豆蔻、八角)、皮(如桂皮)、叶(如月桂叶、藿香叶)、花蕾(如公丁香)、根(如广木香、高良姜),他们能够赋予食物特殊的风味、味感等。 天然香辛料不仅具有香味可作调料,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翻开中医典籍,不难找到我们调料中所谓的香辛料,中医学上称为“香药”。所以在下对香辛料的定义为:来自天然的具有特殊香味或刺激性味道、具有食用保健与药用价值的植物(或物质)。 川菜中的各类火锅、卤菜等由于使用了不同的香辛料,使其行成了非常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美食。长期以来的食用实践证明了天然香辛料的安全性,其独特的香味、口感、滋味是如今许多添加剂所不及的。许多添加剂只能仿其天然香辛料的味,却不能达其天然香辛料的韵。 香辛料用作烹调菜肴,不仅可以祛除原料本身的部分腥膻臊等异味,还能增加菜肴的香味;香辛料作为中药材,用于烹调可以调节人体机体功能,强壮体魄预防疾病等目的。 认识并了解各种香辛料的性味归经 1、姜黄 根部作为调料,味道辛辣,有轻微橙味,有特殊香味,可以增加菜肴金黄色。 2、白扣 (白豆蔻、白蔻仁) 作为调味料,可去异味,增香辛,香味十足,做卤菜必备。 3、白芷

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香辛。 4、黄芪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气虚衰弱,味道甘甜,去腥。 5、草豆蔻 (草寇、草蔻仁、老蔻、老扣) 香料植物,增加香味,去腥去膻。 6、草果 (草果仁) 调味香料,味苦,增加辛香。 7、沉香 调味香料,增加辛香。 8、陈皮 消火,祛湿,开胃,去腥。 9、大红袍花椒 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 10、丹皮 有浓烈的特殊香味,味微甜,较为辛辣。 11、当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