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3_视野校核的设计方法及校核方法_20080429

23_视野校核的设计方法及校核方法_20080429

23_视野校核的设计方法及校核方法_20080429
23_视野校核的设计方法及校核方法_20080429

视野校核的方法

整车总布置王辉

视野的检查在汽车造型设计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些车身设计,良好的人车视野性能可以指导设计,在驾驶员视野内产生最少的视野盲区。视野的检查方法和设计标准在国标、欧标、美标中都有要求,但是其中重叠部分多,其中包括试验部分,一些概念比较难理解,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着总布置设计者正确操作和工作效率,并且每个人对法规的内容理解程度不同,造成工作结果的差异,也造成了部门内结果对外输出的不一致,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将视野校核做一总结,作为此部分工作指南。

●视野的概念:指人眼所能观察到的空间范围

汽车设计常用的视野校核有直接视野校核、间接视野校核、刮刷视野校核、仪表视野校核、除霜除雾视野校核。视野校核的基础是眼点与眼椭圆的确定,如何确定眼点与眼椭圆以及怎么应用它们,下面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1 常用视野检查工具的介绍

1.1 眼点的确定

1.1.1 视觉的适应性:

指视觉的“暗适应性”和“明适应性”。一般以眼睛的视线为轴心,30°的角度范围内为眩目区,此区域内应避免强烈光线射入。

1.1.2 视点分类

1.1.

2.1 V点的确定

V 点定义: V 点是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它与通过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线的纵向铅垂平面、R 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此点用于检查汽车视野是否符合要求。

通常用V1,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V点基于前H点的相对坐标位置(座椅靠背角为25°)

靠背角不是25°时,V点坐标修正见附表1

1.1.

2.2P点的确定

P点定义:指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以P1,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

物体时P 点的不同位置。Pm点指通过R 点的纵向铅垂面与P1、P2连线的交点。

P点基于前H点的相对坐标位置(座椅靠背角25°)

1.1.

2.3 P点与E点的关系(用于A柱干涉角的检查)

E1、E2分别距P点104mm,E1与E2点之间距离为65mm.如图1-1所示

图1-1

靠背角不是25°时,P点坐标修正见附表2

1.1.

2.4 眼点N1、N2

N1、N2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⑴Z 轴:在H 点向上635mm

⑵635mm水平面与通过H点的竖直直线相交

⑶在中心点两侧各32.5mm处做两个点,既为N 1、N2点。图1-2

如图1-2所示

1.2 眼椭圆的确定与用途

1.2.1 眼椭圆的定义

眼椭圆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标准SAE J941。汽车驾驶员的眼椭圆是指不同身材的驾驶员按自己的意愿将座椅调整到适宜的位置,并以正常的驾驶姿势入座后,他们的眼睛位置在车身坐标系中的统计分布图形,即等概率密度线(见图1-3)。眼椭圆的确立为研究汽车视野性能提供了科学的视野基准(图1-4)

图1-3 三维眼椭圆示意图图1-4 眼椭圆视示意图

1.2. 2 眼椭圆的用途

⑴汽车前风挡玻璃及除霜除雾部位的确定

⑵汽车风窗遮阳带位置的确定

⑶汽车后视镜位置设计及视野校核

⑷驾驶员眼睛与头部转动时,车身A、B、C柱盲区的确定与校核。

⑸汽车仪表板盲区的校核

1.2.3眼椭圆示意图,如图1-5,图1-6

图1-5眼椭圆

图1-6眼椭圆与各硬点位置关系

2视野的校核

2.1 前方视野校核

2.1.1A柱盲区的校核:

2.1.1.1A柱定义:指位于V点前68mm处横向铅锤平面以前的任何车顶支撑(不透明的零件),

如门框、风窗玻璃镶条、支撑附件等。

2.1.1.2A柱盲区检查需要提供零部件数模包括:A柱外CAS面,内饰,风窗密封胶条,涂黑区,

外后视镜支座等可能影响视野的A柱附近零部件

数模。

2.1.1.3校核要求:⑴汽车A柱不能超过两根。

⑵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

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

2.1.1.4 校核方法:

⑴确定A柱的两个截面方法:

a、A柱S1截面:从Pm点向前作与水平面向上成2°的平面,过此平面与A柱相交的最前点作水平截面。

b、A柱S2截面:从Pm点向前作与水平面向上成5°的平面,过此平面与A柱相交的最前点作水平截面。

c、将S1、S2截面投影在P点所在的水平面内,双目障碍角在该平面内测量

⑵E1和E2的连接线绕P1旋转,使E1至左A柱的S2截面外侧的切线与E

1,E2连接成直角,从E1向左A柱S2截面外侧作切线和从E2向左A柱S

1截面内侧作切线,从E2点作前一切线平行线,与后一切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

度即为驾驶员侧的A柱双目障碍角。

如图2-1所示。

图2-1

2.1.2 透明区域的校核:

2.1.2.1 透明区域范围确定方法:风窗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面积。

这些基准点是:

a.基准点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

b.基准点b,V1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

c.基准点c,V2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

d.辅助基准点a'、b'、c',与a、b、c点关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对称。

设计风窗的透明区域时要比此区域大。如图2-2,图2-3所示。

图2-2

2-3

c

a

b

2.1.3 180°视野

2.1.

3.1 180°视野做法: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

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直于X

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

2.1.

3.2 校核要求:除了A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

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但以下情况除外:

a)直径小于0.5mm的嵌入式天线,或小于1.0mm的印刷式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b)无线电天线的导线一般不得进入A区,但是导线直径小于0.5mm时,可允许三根导

线进入,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c)最大直径为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小间距1.25mm,或导线是水平的,最小间

距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d)如图2-4,图2-5所示:

图2-4

图2-5

2.1.3 风窗上下视野可视范围检查

2.1.

3.1 上视野要求:驾驶员可以看到前方12米高5米的物体

方法:⑴在前保险杠前端沿X 轴向前12米处作一高5米的竖直线。

⑵作一切线过眼椭圆上部切点与前方上部遮挡零部件(顶棚内饰最低处和风挡涂

黑区,那个低以哪个最低点为准)最低处,向前延伸至5米高竖直线处。如果

切线高于5米竖直线则为符合要求,否则不符合要求。

2.3.1.2 下视野要求:驾驶员可以看到前方地面8.5米以内。

方法:做一切线过眼椭圆下部切点与前方下部遮挡零部件(仪表板最高处、风挡下部涂黑区、C点,哪个最高以那个为准)最高处,向前延伸至地平线,与地平线相交,焦

点到前保险杠前端距离,为下视野可是最小区域

如图2-6,图2-7所示

图2-6

图2-7

2.2 间接视野的校核

2.2.1 外后视野

2.2.1.2 外后视镜要求:

⑴后视镜都必须能够调节方向。在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应能允许驾驶员在车门关闭,

而车窗开启时进行调节。能在车内调节的外后视镜除外。M和N类型汽车必须在其左、

右两侧各安装一个外后视镜。

⑵外后视镜的转动轴为中心作一半径为50mm的圆柱体,该圆柱体至少应切到连接件所

连接的表面部分。如图2-8

⑶外后视镜最小尺寸,能在反射面上绘出一个高度为40mm,底边为a {a=130/(1+1000/r)}

的矩形,且与高平行的b线段b=70。如图2-9

注:r为内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单位为mm。

⑷后视镜的反射面必须为平面镜或球状凸面镜,其反射面的曲率半径r不得小于

1200mm。

⑸汽车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必须安装在外后视镜中心至驾驶员两眼点中心连线与纵向

基准面间的夹角不大于55度的范围内。如图2-10。

(6)当汽车满载,外后视镜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小于1800mm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最大宽度以外200mm。如图2-11。

如图2-8

图2-9

图2-10

图2-11

2.2.1.3 外后视镜视野要求:

⑴驾驶员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

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5m的视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眼点后10 m外

延伸至地平线。

⑵乘客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

对于总质量小于2000kg的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

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向后20m延伸至地平线。

如图2-12所示:

图2-12

2.2.1.4 外后视镜的视野障碍物

在测定上述后视野时,只要车身结构和门把手、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后保险杠两端和后视镜反射面清洗装置等部件所遮挡部分的总和占所规定视野的10%以下即可。

2.2.2内后视野

2.2.2.1内后视镜要求:内后视镜最小尺寸,能在反射面上绘出一个高度为40mm,底边为a

{a=150/(1+1000/r)}的矩形,如图2-13

2.2.2.2 内后视野校核方法:

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基准面,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60m处延伸至地平线。如图2-14所示:

图2-14

2.2.2.3 内后视镜的视野障碍物

在测定上述后视野时,允许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和加热元件等部件遮挡部

分视野,但遮挡部分的总和应占所规定视野的15%以下。

良好的视野设计可以提高驾驶舒适度、驾驶安全性。在总布置设计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设计,能够在工作中灵活的应用不但需要理论的支持,更需要工作的积累。

精馏塔设计流程

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水—乙醇混合物。已知原料的处理量为2000吨、组成为36%(乙醇的质量分率,下同),要求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82%,塔底釜液的组成为6%。设计条件如下: 操作压力 5kPa(塔顶表压); 进料热状况自选; 回流比自选; 单板压降≤0.7kPa; 根据上述工艺条件作出筛板塔的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水—乙醇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 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料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M=46.07kg/kmol 乙醇的摩尔质量 A M=18.02kg/kmol 水的摩尔质量 B

F x =18.002 .1864.007.4636.007.4636.0=+= D x =64.002 .1818.007.4682.007.4682.0=+= W x =024.002.1894.007.4606.007.4606.0=+= 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F M =0.18×46.07+(1-0.18)×18.02=23.07kg/kmol D M =0.64×46.07+(1-0.64)×18.02=35.97kg/kmol W M =0.024×46.07+(1-0.024)×18.02=18.69kg/kmol 3.物料衡算 以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 原料处理量 F = 90.2812 25007.2310002000=???kmol/h 总物料衡算 28.90=W D + 水物料衡算 28.90×0.18=0.64D+0.024W 联立解得 D =7.32kmol/h W =21.58kmol/h (三)塔板数的确定 1. 理论板层数T N 的求取水—乙醇属理想物系,可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①由手册查得水—乙醇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出x —y 图,如图。 ②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 采用作图法求最小回流比。在图中对角线上,自点e(0.18 , 0.18)作垂线ef 即为进料线(q 线),该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坐标为 q y =0.52 q x =0.18 故最小回流比为 min R =q q q D x y y x --=35.018 .0-52.052.0-64.0=3 取操作回流比为 R =min R =1.5×0.353=0.53 ③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L =RD =17.532.753.0=?=kmol/h V =D R )1(+=(0.53+1)20.1132.7=?kmol/h

V带轮结构设计张紧装置校核计算

1 V带轮结构设计和张紧装置 一、V带轮设计 1、V带轮设计的要求 质量小、结构工艺性好、无过大的铸造内应力;质量分布均匀,转速高时要经过动平衡;轮槽工作面要精细加工(表面粗糙度一般应为3.2),以减小带的磨损;各槽的尺寸和角度应保持一定的精度,以使载荷分布较为均匀。 2、带轮的材料 带轮的材料主要采用铸铁,常用材料的牌号为HT150或HT200;转速较高时宜采用铸钢(或用钢板冲压后焊接而成);小功率时可用铸铝或塑料。 3、结构形式 铸铁制V带轮的典型结构形式有三种: (a)实心式(b)腹板式(c)轮辐式 图5-11 带轮的结构形式 (1)实心式:带轮基准直径小于3d(d为轴的直径)时; (2)腹板式:带轮基准直径小于300~350mm时;

(3)轮辐式:带轮基准直径大于300~350mm时。 带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选择结构形式,并根据带的型号及根数确定轮缘宽度,根据带的型号确定轮槽尺寸(表5-9)。 表5-9 V带轮的轮槽尺寸

二、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各种材质的V带都不是完全的弹性体,在预紧力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后,就会由于塑性变形而松弛,使初拉力降低。为了保证带传动的能力,应定期检查初拉力的数值。如发现不足时,必须重新张紧,才能正常工作。常见的张紧装置有以下几种: 1、定期张紧装置 图5-12 定期张紧 采用定期改变中心距的方法来调节带的预紧力,使带重新张紧。 2、自动张紧装置 图5-13 自动张紧

将装有带轮的电动机安装在浮动的摆架上,利用带轮的自重,使带轮随同电动机绕固定轴摆动,以自动保持张紧力。 3、采用张紧轮的装置 图5-13 张紧轮张紧 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份影响小带轮的包角。若张紧轮置于松边外侧,则应尽量靠近小带轮。张紧轮的轮槽尺寸与带轮的相同,且直径小于小带轮的直径。 二、普通V带传动设计 1、确定设计功率 = 式中:K A为工况系数(表5-6); P为所需传递的功率。 表5-6 工况系数K A

精馏塔的设计计算方法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领导、各位同学: 上午好!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精馏塔的设计计算方法。 二元连续精馏的工程计算主要涉及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设计型,主要是根据分离任务确定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第二种是操作型,主要是根据已知设备条件,确定操作时的工况。对于板式精馏塔具体而言,前者是根据规定的分离要求,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计算所需理论塔板数,进而求出实际塔板数;而后者是根据已有的设备情况,由已知的操作条件预计分离结果。 设计型命题是本节的重点,连续精馏塔设计型计算的基本步骤是:在规定分离要求后(包括产品流量D、产品组成x D及回收率η等),确定操作条件(包括选定操作压力、进料热状况q及回流比R等),再利用相平衡方程和操作线方程计算所需的理论塔板数。计算理论塔板数有三种方法:逐板计算法、图解法及简捷法。本节就介绍前两种方法。 首先,我们看一下逐板计算法的原理。 该方法假设:塔顶为全凝器,泡点液体回流;塔底为再沸器,间接蒸汽加热;回流比R、进料热状况q和相对挥发度α已知,泡点进料。 从塔顶最上一层塔板(序号为1)上升的蒸汽经全凝器全部冷凝成饱和温度下的液体,因此馏出液和回流液的组成均为y1,且y1=x D。 根据理论塔板的概念,自第一层板下降的液相组成x1与上升的蒸汽组成y1符合平衡关系,所以可根据相平衡方程由y1 求得x1。 从第二层塔板上升的蒸汽组成y2与第一层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符合操作关系,故可用根据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由 x1求得y2。 按以上方法交替进行计算。 因为在计算过程中,每使用一次相平衡关系,就表示需要一块理论塔板,所以经上述计算得到全塔总理论板数为m块。其中,塔底再沸器部分汽化釜残夜,气液两相达平衡状态,起到一定的分离作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这样得到的结果是:精馏段的理论塔板数为n-1块,提馏段为m-n块,进料板位于第n板上。 逐板计算法计算准确,但手算过程繁琐重复,当理论塔板数较多时可用计算机完成。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计算理论塔板数的第二种方法——图解法的原理。 图解法与逐板计算法原理相同,只是用图线代替方程,以图形的形式求取

视野校核报告要点

目录 1.概述 (1) 2.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1) 3.XX车型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1) 3.1引用标准 (1) 3.2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 (2) 3.3XX车型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3) 3.4XX车型前方视野校核 (3) 3.5小结 (5) 4.XX车型驾驶员后视野校核 (6) 4.1引用标准 (6) 4.2汽车后视野技术要求 (6) 4.3XX车型后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8) 4.4XX车型后视野校核 (8) 4.5小结 (11) 5 总结 (11)

1.概述 在汽车设计中,驾驶员视野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和安全等,在进行布置设计时必须考虑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下面以相关标准和法规为基础,结合XX车型布置设计情况,对XX 车型驾驶员前、后视野分别进行校核。 2.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在车身布置图上,确定了代表驾驶员眼睛分布位置的眼椭圆后,即可作出驾驶员的实际视野范围,进行前视野、外后视野、内后视野的校核。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汽车驾驶员视野的基本要求如下: 2.1前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前方180o范围内直接视野的校核。 2.2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若两A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 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 2.3汽车不得有两根以上A柱。 2.4对于总质量小于2000kg的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 必须能同时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4m处的宽度至少为1m的视野区域和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20m处的宽度至少为4m 的视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对于乘客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要求相同。 2.5内后视镜的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上看见 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 3.XX车型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3.1引用标准

结构设计校核方法

【结构设计校核方法】 【校对原则】 ※ 能按建筑设计意图将结构骨架搭建起来 ※ 在搭建过程中注意不与建筑、设备发生冲突,做到不错不漏,不碰不缺 ※ 注意结构自身合理性,不合理的要与建筑协商解决 ※ 将设计意图表示完全,表达清楚 ※ 一套图的设计参数是否统一 【校对顺序】 图面――模板――配筋――说明,检查完一项打一个勾。 【图面校对】 ○是否有异常文字和标注(文字为?号,大小不统一,标注与实际长度不符或非整数); ○是否有多余文字、尺寸线和多余轴线; ○轴线、梁线等线型是否正确,线宽是否合适; ○文字是否被重叠,被覆盖; ○墙、柱、后浇带等是否有漏、多余填充或错误填充;不同类型是否用了相同的填充式样; ○出图比例是否异常,所注比例是否正确; ○图签中图名、图号、工程名称、出图时间是否正确。 ○文字表达是否通顺 【平面模板图校对】 ①轴线 ○轴号、尺寸是否有误、是否与建筑图对应 ○总尺寸是不是分尺寸之和 ○角度是否够精度,斜交轴网以长轴两端定位,避免以起点和角度定轴线 ○有没有未定位的轴线,有没有多余轴号 ○圆弧轴线有没有注明半径,圆心有没有定位 ②轮廓与标高 ○结构轮廓与建筑是否一致 ○结构平面各部分的标高是否标明,是否与建筑相应位置符合,注意建筑覆土范围、各层卫生间、室外露台,屋顶花园,台阶位置、电梯底坑、水池的吸水槽、公共厨房与肉菜市场等 需垫高的场所 ○结构变标高位置及反梁是否为实线,有没有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 ○天面、地下室平面是否为结构找坡,若建筑找坡是否考虑找坡荷载 ○与邻接区域的梁、板连接关系与分缝是否正确。 ○建筑、设备在板上开的洞有没有遗漏

③柱、墙位 ○下层墙柱有没有用虚粗线表示,是否画了不该升上的墙柱,是否画了梁上柱○墙柱是否与建筑一致,在位置和尺寸上是否有影响建筑使用 ○建筑、设备在混凝土墙上开的洞有没有漏 ○注意墙、柱顶标高是否满足建筑标高,是否满足梁板的搭接要求 ④梁 ○房屋周圈梁是否等高,注意其与建筑周圈墙的关系 ○逐条检查梁的定位、编号、尺寸和跨数以及梁顶标高与板面标高关系是否正确 ○梁高宽是否异常。如悬挑梁高小于跨度的1/6,一般梁高小于跨度的1/15,梁尺寸过大影 响建筑开门窗或楼梯间等。 ○有没有高梁搭在矮梁上 ○有没有梁位置不妥,如跨过厅房等。梁布置是否影响了建筑美观○梁平齐的优先顺序:厅、主房、客房、楼梯通道、厨厕、储物间等。 ⑤楼电梯 ○有没有注上编号 ○电梯底坑标高有无遗漏,机房部位是否封板,机房顶部是否加吊钩 ○楼梯柱是否已表示且定位 ○楼梯起步位置有没有表示 ⑥开洞与井沟 ○风井,水电井、烟道是否遗漏 ○洞的定位、大小与洞边加强处理(洞边长大于12倍板厚的需加梁) ○集水井、沟、天面排水沟是否遗漏,定位与大小是否与建筑一致 ⑦大样、构造柱 ○外飘窗台,女儿墙,立面要求的构造柱、墙,雨蓬等是否与主体结构有效连接(以主体结 构为支座)在平面上的投影是否正确。 ○其定位、尺寸是否完整 ○大样详图在平面上是否有表示,是否与编号对应,标高、定位轴线与平面是否对应 ⑧大样引出号 注意剖切方向和索引图号。索引位置是否正确。相应大样是否存在 ⑨后浇带 后浇带间距是否大于55米,是否定位,是否穿过框架梁等重要结构及受力较大部位。地下 室平面与侧墙后浇带定位是否一致 ⑩模板图说明 ○楼层基本标高是否明确,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 ○特殊楼板厚有没有说明

精馏塔工艺工艺设计方案计算

第三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计算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势穿过板上的液层,进行传质与传热,在正常操作下,气象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本次设计的萃取剂回收塔为精馏塔,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分离效率、塔压降、操作弹性、结构造价等因素将该精馏塔设计为筛板塔。 3.1 设计依据[6] 3.1.1 板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塔的有效高度 T T T H E N Z )1( -= (3-1) 式中 Z –––––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 ; N T –––––塔内所需要的理论板层数; E T –––––总板效率; H T –––––塔板间距,m 。 (2) 塔径的计算 u V D S π4= (3-2) 式中 D –––––塔径,m ; V S –––––气体体积流量,m 3/s u –––––空塔气速,m/s u =(0.6~0.8)u max (3-3) V V L C u ρρρ-=max (3-4) 式中 L ρ–––––液相密度,kg/m 3

V ρ–––––气相密度,kg/m 3 C –––––负荷因子,m/s 2 .02020?? ? ??=L C C σ (3-5) 式中 C –––––操作物系的负荷因子,m/s L σ–––––操作物系的液体表面张力,mN/m 3.1.2 板式塔的塔板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溢流装置设计 W OW L h h h += (3-6) 式中 L h –––––板上清液层高度,m ; OW h –––––堰上液层高度,m 。 3 2100084.2??? ? ??=W h OW l L E h (3-7) 式中 h L –––––塔内液体流量,m ; E –––––液流收缩系数,取E=1。 h T f L H A 3600= θ≥3~5 (3-8) 006.00-=W h h (3-9) ' 360000u l L h W h = (3-10) 式中 u 0ˊ–––––液体通过底隙时的流速,m/s 。 (2) 踏板设计 开孔区面积a A : ??? ? ??+-=-r x r x r x A a 1222sin 1802π (3-11)

轴的设计与校核

2.1.1 概述 轴是机械中非常重要的零件,用来支承回转运动零件,如带轮、齿轮、蜗轮等,同时实现同一轴上不同零件间的回转运动和动力的传递。1. 轴的分类 根据工作过程中轴的中心线形状的不同,轴可以分为:直轴和曲轴。根据工作过程中的承载不同,可以将轴分为: ?传动轴:指主要受扭矩作用的轴,如汽车的传动轴。 ?心轴:指主要受弯矩作用的轴。心轴可以是转动的,也可以是不转动的。 ?转轴:指既受扭矩,又受弯矩作用的轴。转轴是机器中最常见的轴。 根据轴的外形,可以将直轴分为光轴和阶梯轴;根据轴内部状况,又 可以将直轴分为实心轴和空。 2. 轴的设计 ⑴ 轴的工作能力设计。 主要进行轴的强度设计、刚度设计,对于转速较高的轴还要进行振动稳定性的计算。

⑵ 轴的结构设计。 根据轴的功能,轴必须保证轴上零件的安装固定和保证轴系在机器中的支撑要求,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一般的设计步骤为:选择材料,初估轴径,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必要时要进行刚度校核和稳定性计算。校核结果如不满足承载要求时,则必须修改原结构设计结果,再重新校核。 3. 轴的材料 轴是主要的支承件,常采用机械性能较好的材料。常用材料包括:?碳素钢:该类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小,价格较低,是轴类零件最常用的材料。常用牌号有:30、35、40、45、50。采用优质碳钢时,一般应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性能。受力较小或不重要的轴,也可以选用Q235、Q255等普通碳钢。 ?合金钢:对于要求重载、高温、结构尺寸小、重量轻等使用场合的轴,可以选用合金纲。合金钢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热处理性能,但对应力集中较敏感,价格也较高。设计中尤其要注意从结构上减小应力集中,并提高其表面质量。 ?铸铁: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轴,可以选用球墨铸铁和高强度的铸铁。它们具有较好的加工性和吸振性,经济性好且对应力集中不敏感,但铸造质量不易保证。 2.1.2 轴的结构设计

精馏塔的计算

4.3 塔设备设计 4.3.1 概述 在化工、石油化工及炼油中,由于炼油工艺和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以及操作条件的不同,塔设备内部结构形式和材料也不同。塔设备的工艺性能,对整个装置的产品产量、质量、生产能力和消耗定额,以及“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用重大的影响。 在石油炼厂和化工生产装置中,塔设备的投资费用占整个工艺设备费用的25.93%。塔设备所耗用的钢材料重量在各类工艺设备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多,例如在年产250万吨常压减压炼油装置中耗用的钢材重量占62.4%,在年产60-12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中占48.9%。因此,塔设备的设计和研究,对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以正丁醇精馏塔的为例进行设计。 4.3.2 塔型的选择 塔主要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种,它们都可以用作蒸馏和吸收等气液传质过程,但两者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a.板式塔。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是气液接触和传质的基本构件;属逐级(板)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气体自塔底向上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板上的液层,使气液相密切接触而进行传质与传热;两相的组分浓度呈阶梯式变化。 b.填料塔。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是气液接触和传质的基本构件;属微分接触型气液传质设备;液体在填料表面呈膜状自上而下流动;气体呈连续相自下而上与液体作逆流流动,并进行气液两相的传质和传热;两相的组分浓度或温度沿塔高连续变化。 4.3.2.1 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 表4-2 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

4.3.2.2 塔型选择一般原则: 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有:物料性质、操作条件、塔设备性能及塔的制造、安装、运转、维修等。 (1)下列情况优先选用填料塔: a.在分离程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因某些新型填料具有很高的传质效率,故可采用新型填料以降低塔的高度; b.对于热敏性物料的蒸馏分离,因新型填料的持液量较小,压降小,故可优先选择真空操作下的填料塔; c.具有腐蚀性的物料,可选用填料塔。因为填料塔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如陶瓷、塑料等; d.容易发泡的物料,宜选用填料塔。 (2)下列情况优先选用板式塔:

精馏塔的设计(毕业设计)

精馏塔尺寸设计计算 初馏塔的主要任务是分离乙酸和水、醋酸乙烯,釜液回收的乙酸作为气体分离塔吸收液及物料,塔顶醋酸乙烯和水经冷却后进行相分离。塔顶温度为102℃,塔釜温度为117℃,操作压力4kPa。 由于浮阀塔塔板需按一定的中心距开阀孔,阀孔上覆以可以升降的阀片,其结构比泡罩塔简单,而且生产能力大,效率高,弹性大。所以该初馏塔设计为浮阀塔,浮阀选用F1型重阀。在工艺过程中,对初馏塔的处理量要求较大,塔内液体流量大,所以塔板的液流形式选择双流型,以便减少液面落差,改善气液分布状况。 4.2.1 操作理论板数和操作回流比 初馏塔精馏过程计算采用简捷计算法。 (1)最少理论板数N m 系统最少理论板数,即所涉及蒸馏系统(包括塔顶全凝器和塔釜再沸器)在全回流下所需要的全部理论板数,一般按Fenske方程[20]求取。 式中x D,l,x D,h——轻、重关键组分在塔顶馏出物(液相或气相)中的摩尔分数; x W,l,x W,h——轻、重关键组分在塔釜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αav——轻、重关键组分在塔内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N m——系统最少平衡级(理论板)数。 塔顶和塔釜的相对挥发度分别为αD=1.78,αW=1.84,则精馏段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由式(4-9)得最少理论板数: 初馏塔塔顶有全凝器与塔釜有再沸器,塔的最少理论板数N m应较小,则最少理论板数:。 (2)最小回流比 最小回流比,即在给定条件下以无穷多的塔板满足分离要求时,所需回流比R m,可用Underwood法计算。此法需先求出一个Underwood参数θ。 求出θ代入式(4-11)即得最小回流比。

式中——进料(包括气、液两相)中i组分的摩尔分数; c——组分个数; αi——i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θ——Underwood参数; ——塔顶馏出物中i组分的摩尔分数。 进料状态为泡点液体进料,即q=1。取塔顶与塔釜温度的加权平均值为进料板温度(即计算温度),则 在进料板温度109.04℃下,取组分B(H2O)为基准组分,则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分别为αAB=2.1,αBB=1,αCB=0.93,所以 利用试差法解得θ=0.9658,并代入式(4-11)得 (3)操作回流比R和操作理论板数N0 操作回流比与操作理论板数的选用取决于操作费用与基建投资的权衡。一般按R/R m=1.2~1.5的关系求出R,再根据Gilliland关联[20]求出N0。 取R/R m=1.2,得R=26.34,则有: 查Gilliland图得 解得操作理论板数N0=51。 4.2.2 实际塔板数 (1)进料板位置的确定 对于泡点进料,可用Kirkbride提出的经验式进行计算。

轴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一、轴的分类 按承受的载荷不同, 轴可分为: 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如减速器中的轴。虚拟现实。 心轴——工作时仅承受弯矩的轴。按工作时轴是否转动,心轴又可分为: 转动心轴——工作时轴承受弯矩,且轴转动。如火车轮轴。 固定心轴——工作时轴承受弯矩,且轴固定。如自行车轴。虚拟现实。 传动轴——工作时仅承受扭矩的轴。如汽车变速箱至后桥的传动轴。 固定心轴转动心轴

转轴 传动轴 二、轴的材料 轴的材料主要是碳钢和合金钢。钢轴的毛坯多数用轧制圆钢和锻件,有的则直接用圆钢。 由于碳钢比合金钢价廉,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同时也可以用热处理或化学热处理的办法提高其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故采用碳钢制造尤为广泛,其中最常用的是45号钢。 合金钢比碳钢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好的淬火性能。因此,在传递大动力,并要求减小尺寸与质量,提高轴颈的耐磨性,以及处于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轴,常采用合金钢。 必须指出:在一般工作温度下(低于200℃),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均相差不多,因此在选择钢的种类和决定钢的热处理方法时,所根据的是强度与耐磨性,而不是轴的弯曲或扭转刚度。但也应当注意,在既定条件下,有时也可以选择强度较低的钢材,而用适当增大轴的截面面积的办法来提高轴的刚度。

各种热处理(如高频淬火、渗碳、氮化、氰化等)以及表面强化处理(如喷丸、滚压等),对提高轴的抗疲劳强度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高强度铸铁和球墨铸铁容易作成复杂的形状,且具有价廉,良好的吸振性和耐磨性,以及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等优点,可用于制造外形复杂的轴。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主要力学性能见表。

精馏塔计算方法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1) 1.1 设计题目……………………………………………………………………………………………………………………………………………………………………… 1.2 已知条件……………………………………………………………………………………………………………………………………………………………………… 1.3设计要求………………………………………………………………………………………………………………………………………………………………………… 2 精馏设计方案选定 (1) 2.1 精馏方式选择………………………………………………………………………………………………………………………………………………………………… 2.2 操作压力的选择………………………………………………………………………………………………………………………………………………………………… 2.4 加料方式和加热状态的选择…………………………………………………………………………………………………………………………………………………… 2.3 塔板形式的选择………………………………………………………………………………………………………………………………………………………………… 2.5 再沸器、冷凝器等附属设备的安排…………………………………………………………………………………………………………………………………………… 2.6 精馏流程示意图………………………………………………………………………………………………………………………………………………………………… 3 精馏塔工艺计算 (2) 3.1 物料衡算………………………………………………………………………………………………………………………………………………………………………… 3.2 精馏工艺条件计算……………………………………………………………………………………………………………………………………………………………… 3.3热量衡算………………………………………………………………………………………………………………………………………………………………………… 4 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4) 4.1 设计板参数………………………………………………………………………………………………………………………………………………………………………

汽车前方视野校核指南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 138 第 17 章前方视野校核 17.1 概论 17.1.1 指南的主要目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 1)掌握前方视野法规校核技术要求; 2)掌握前方视野法规校核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17.1.2 指南的校核内容 1)校核玻璃透明区是否满足要求; 2)驾驶员180°视野是否满足法规要求。 17.2 前方视野校核 17.2.1 前方视野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 1)相关标准 a)GB/T11559-198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 b)GB/11562-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和测量方法 c)GB/T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 d)GB/11556-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2)点的定义 a)V点: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它与纵向铅锤平面R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 通常用V1和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b)风挡玻璃基准点:从V点向前的射线与风挡玻璃外表面的交点。 c)P点: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用P1和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 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 d)Pm点:纵向铅锤平面与P1和P2连线的交点。 e)E点:驾驶员眼睛的中心(简称眼点)。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心点P在P1(P2) 位置时的左右两只眼点,它们用于评价A柱视野障碍。 3) 技术要求(欧洲和美国法规要求相同) a)风挡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挡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点是: 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的基准点a; B.V1点向前沿铅垂平面向上7?的基准点b;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39 C.V2点向前沿铅垂平面向下5?的基准点c; 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另一侧,应增加三个辅助基准点a?,b?,c?,它们与三个 基准点a,b,c相对称。 b)驾驶员前方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轴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 直于X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角窗分割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 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但一下情况除外: 1.直径小于0.5mm的嵌入式天线,或小于1.0mm的印刷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2.无线电天线的导线一般不得进入A区(GB11556中5.1的规定),但是导线直径小 于0.5mm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入,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3.最发直径为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下间距1.25mm,或导线是水平的,最小间 距 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c)通过V2垂直于Y基准平面且与转向盘上边缘相切的平面,如该平面相对水平面 至少后下倾斜1°时,则转向盘上边缘以下的仪表板所构成的障碍是允许的。 17.2.2 前方视野校核解析 校核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V1,V2点坐标,V点相对于R点坐标的X,Y,Z坐标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表1给出的是设计靠背角25°时的基本坐标,若设计座椅靠背角度不是25°时,则 按表2对X,Z坐标进行修正。

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

结构设计原理案例计算步骤 一、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水平力平衡 ()——所有力对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取矩() ()——所有力对受压区砼合力作用点取矩()使用条件: 注:/,&& 计算方法: ㈠截面设计yy 1、已知弯矩组合设计值,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b、h,计算。 ①由已知查表得:、、、; ②假设; ③根据假设计算; ④计算(力矩平衡公式:); ⑤判断适用条件:(若,则为超筋梁,应修改截面尺寸或提 高砼等级或改为双筋截面); ⑥计算钢筋面积(力平衡公式:); ⑦选择钢筋,并布置钢筋(若 ,则按一排布置); 侧外 ⑧根据以上计算确定(若与假定值接近,则计算,否则以的确定值作 为假定值从③开始重新计算); ⑨以的确定值计算; ⑩验证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 2、已知弯矩组合设计值,材料规格,设计截面尺寸、和钢筋截面面积。 ①有已知条件查表得:、、、; ②假设,先确定; ③假设配筋率(矩形梁,板); ④计算(,若,则取); ⑤计算(令,代入); ⑥计算(,&&取其整、模数化); ⑦确定(依构造要求,调整); ⑧之后按“1”的计算步骤计算。 ㈡承载力复核 已知截面尺寸b、,钢筋截面面积,材料规格,弯矩组合设计值,

所要求的是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并判断是否安全。 ①由已知查表得:、、、; ②确定; ③计算; ④计算(应用力平衡公式:,若,则需调整。令, 计算出,再代回校核); ⑤适用条件判断(,,); ⑥计算最大弯矩(若,则按式计算最大弯矩) ⑦判断结构安全性(若,则结构安全,但若破坏则破坏受压区,所以应以受压区控制设计;若,则说明结构不安全,需进行调整——修改尺寸或提高砼等级或改为双筋截面)。 二、双筋矩形截面梁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 ,()+() 适用条件: (1) (2) 注:对适用条件的讨论 ①当&&时,则应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砼等级或增加的用量(即 将当作未知数重新计算一个较大的);当时,算得的即为安全要 求的最小值,且可以有效地发挥砼的抗压强度,比较经济; ②当&&时,表明受压区钢筋之布置靠近中性轴,梁破坏时应变较 小,抗压钢筋达不到其设计值,处理方法: a.《公桥规》规定:假定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作用点与受压区钢筋合力作用 点重合,并对其取矩,即 令2,并 () 计算出; b.再按不考虑受压区钢筋的存在(即令),按单筋截面梁计算出。 将a、b中计算出的进行比较,若是截面设计计算则取其较小值,若是承载能力复核则取其较大值。 计算方法: ㈠截面设计 1.已知截面尺寸b、h,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弯矩组合 设计值,计算和。 步骤: ①根据已知查表得:、、、、; ②假设、(一般按双排布置取假设值); ③计算;

精馏塔强度计算实例

第六部分 塔内件机械强度设计及校核 6.1精馏塔筒体和裙座壁厚计算 选用16MnR 钢板,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9-4得:,MPa 170][t =δ焊接采用双面焊 100%无损探伤检查,焊接接头系数00.1=?,则由筒体的计算厚度为: []0.11182300 0.76()2217010.1118 c i p D c mm t p δσ??= ==-??-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9-10得mm C 8.01=,加上壁厚附加量C=2mm ,并圆整,还考虑刚度、稳定性及多种载荷等因素,取筒体、封头和裙座的名义厚度Sn 为8mm ,则 有效厚度 826mm e n C δδ=-=-=() 应力校核: 采用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 [][] 1701.25 1.250.11180.14 170T t p p MPa σσ==??=() 压力试验时的薄膜应力 ()e T δδσ2D p e i T += 故() 0.142300626.9()26 T MPa σ?+= =? 查表9-4,16MnR 的 MPa s 345=σ 故0.90.91345310.5()26.9MP s T MPa a ?σσ=??==> 所以满足水压试验要求。 封头采用标准椭圆封头 6.2精馏塔塔的质量载荷计算 6.2.1塔壳和裙座的质量 圆筒质量 塔体圆筒总高度Z 8m = ()14 2 2 i D -D Z m π ρ= ()2 232.316 2.300137.85105916.554 kg π = -???= 6.2.2封头质量 查的DN2300,壁厚8mm 的椭圆形封头的质量为251kg ,则 kg 5022251m 2=?=

视野校核报告编写规范标准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 视野校核报告编写规范标准 2005-XX-XX发布2005-XX-XX 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TJI/YJY 前言 为使本公司汽车人机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标准。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操作的作用,让一些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人在设计时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更好的完成设计!本标准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TJI/YJY 风窗视野校核报告编写规范标准 一、概述 二、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三、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3.1引用标准 3.2 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 3.3 视野状态的确定 3.4 前方视野校核 3.5 小结 四、驾驶员后视野校核 4.1 引用标准 4.2 汽车后视野技术要求 4.3 后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4.4 后视野校核 4.5 小结 五、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目录 一、概述 (7) 二、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7) 三、某车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7) 3.1 引用标准 (7) 3.2 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 (8) 3.3 某车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9) 3.4 某车前方视野校核 (11) 3.5 小结 (14) 四、某车驾驶员后视野校核 (14) 4.1 引用标准 (14) 4.2 汽车后视野技术要求 (14) 4.3 某车后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16) 4.4 某车后视野校核 (17) 4.5 小结 (20) 五、总结 (20) 参考文献 (20)

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专业综合训练任务书: 49.9米150吨冷藏船结构设计及总纵强度计算 一、综合训练目的 1、通过综合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静水力曲线的计算与绘制方法。 2、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重视实践的思想。 3、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综合训练任务 1.150吨冷藏船结构设计,提供主要构件的计算书。 2.参考该船图纸和相关静水力资料、邦戎曲线图,按照《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的要求进行总纵 强度计算,提供总纵强度计算书。 3.参考资料: 1)中国船级社.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2009 2)王杰德等.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3)聂武等. 船舶计算结构力学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 三、要求: 1、专业综合训练学分重,应予以足够重视; 2、计算书格式要符合要求; 如船体结构设计计算书应包括:(a)对设计船特征(船型、主尺度、结构形式等)的概述,设计所根据的规范版本的说明等;(b)应按船底、船侧、甲板的次序,分别写出确定每一构件尺寸的具体过程,并明确标出所选用的尺寸。(c)计算书应简明、清晰、便于检查。 3、强度计算: a)按第一、二章的要求和相关表格做,如静水平衡计算,静水弯矩计算等; b)波浪弯矩等可按规范估算; c)相关表格用计算器计算,表格绘制于“课程设计”本上 注意:请班长到教材室领取课程设计的本子和资料袋(档案袋),各位同学认真填写资料袋封面。 4、专业综合训练总结:300~500字。 四、组织方式和辅导计划: 1、参考资料: a)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教材 b)某船的构件设计书 c)某船的总纵强度计算书 d)《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最好2009版 2、辅导答疑地点:等学校安排。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平时考核成绩:参考个人进度。 2、须经老师验收合格,故应提前一周交资料,不合格的则需回去修改。 3、第18周星期三下午4:00前必须交资料,资料目录见第2页。 4、一旦发现打印、复印、数据格式完全相同等抄袭现象,均按规定以不及格计。 5、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质量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与表现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 不及格五个等级。 六、设计进度安排: 1、有详细辅导计划,但具体进度可根据个人情况可以自己定。 附录:档案袋内资料前2页如下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摘要 轴是机械中非常重要的零件,用来支承回转运动零件,如带轮、齿轮、蜗轮等,同时实现同一轴上不同零件间的回转运动和动力的传递。轴的设计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和要求,其中主要问题是轴的选材、结构、强度和刚度。其中对于轴的强度校核尤为重要,通过校核来确定轴的设计是否能达到使用要求,最终实现产品的完整设计。 本文根据轴的受载及应力情况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对于1、仅受扭矩的轴2、仅受弯矩的轴3、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三种受载情况的轴的强度校核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如何精确计算轴的安全系数做了具体的简绍。 校核结果如不满足承载要求时,则必须修改原结构设计结果,再重新校核。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可分为四种: 1)按扭矩估算 2)按弯矩估算 3)按弯扭合成力矩近视计算 4)精确计算(安全系数校核) 关键词:安全系数;弯矩;扭矩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轴的特点---------------------------------------------1 1.2轴的种类---------------------------------------------1 1.3轴的设计重点-----------------------------------------1 第二章轴的强度校核方法----------------------------4 2.1强度校核的定义-------------------------------------4 2.2轴的强度校核计算-----------------------------------4 2.3几种常用的计算方-----------------------------------5 2. 3.1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5 2.3.2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6 2.3.3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7 2.3.4精确计算(安全系数校核计算)----------------------9 2.4 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和刚度的措施---------------------12 第三章总结------------------------------------------13参考文献--------------------------------------------14

后视野校核规范标准

后视野校核规范标准 概述 在汽车设计中,驾驶员视野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和安全等,在进行布置设计时必须考虑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某车与视野相关的部分基本上与参考样车保持一致,因此本报告是对视野的校核。 下面以相关标准和规定为基础,结合某车布置设计情况,对某车驾驶员前、后视野分别进行校核。 一、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在车身布置图上,确定了代表驾驶员眼睛分布位置的眼椭圆后,即可作出驾驶员的实际视野范围,进行前视野、后视野、内后视野的校核。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汽车驾驶员视野的基本要求如下: a)前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前方180o范围内直接视野的校核。 b)驾驶员一侧外后视镜后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后视镜必须看 见水平路面上一段宽度至少为2.5m的视野区域。

c)乘客一侧外后视镜后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 在水平面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 d)内后视镜的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 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 二、某车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3.1 引用标准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 方法 GB/T 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 GB/T 11559-1989 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 3.2 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 汽车前方视野必须符合标准GB11562-1994中的规定。(1)风窗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联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点是: a.基准点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 b.基准点b,V1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 c.基准点c,V2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 d.辅助基准点a'、b'、c',与a、b、c点关于汽车纵向对称 平面对称。 (2)按GB11562-1994的规定进行测量,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

精馏塔的设计详解-共21页

目录 一.前言 (3) 二.塔设备任务书 (4) 三.塔设备已知条件 (5) 四.塔设备设计计算 (6) 1、选择塔体和裙座的材料 (6) 2、塔体和封头壁厚的计算 (6) 3、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7) 4、风载荷与风弯距计算 (9) 5、地震载荷与地震弯距计算 (12) 6、偏心载荷与偏心弯距计算 (13) 7、最大弯距计算 (14) 8、塔体危险截面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14) 9、裙座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16) 10、塔设备压力试验时的应力校核 (18) 11、基础环设计 (18) 12、地脚螺栓设计 (19) 五.塔设备结构设计 (20) 六.参考文献 (21) 七.结束语 (21)

前言 苯(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甲苯是有机化合物,属芳香烃,分子式为C6H5CH3。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无色、易燃。它的沸点为110.8℃,凝固点为-95℃,密度为0.866克/厘米3。甲苯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和苯的溶剂中。甲苯容易发生氯化,生成苯—氯甲烷或苯三氯甲烷,它们都是工业上很好的溶剂;它还容易硝化,生成对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它们都是染料的原料;它还容易磺化,生成邻甲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它们是做染料或制糖精的原料。甲苯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物质,因此它可以制造梯思梯炸药。甲苯与苯的性质很相似,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原料。但其蒸汽有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对人体造成危害,使用和生产时要防止它进入呼吸器官。 苯和甲苯都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精馏方法将他们分离。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典型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冶金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它是通过加热造成汽液两相体系,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实现组分的分离与提纯的目的。 实现精馏操作的主要设备是精馏塔。精馏塔主要有板式塔和填料塔。板式塔的核心部件为塔板,其功能是使气液两相保持密切而又充分的接触。塔板的结构主要由气体通道、溢流堰和降液管。本设计主要是对板式塔的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