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相亲、面试、见公婆、去新公司上班……一切与陌生人见面的场合都让人心中惴惴不安,人们不惜花费重金购置新衣,打造新形象,只是为了在第一次会面中以完美的形象出场,哪怕第二次、第三次会面时完全素面朝天。因为,人们都知道,第一次会面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将左右结局,这就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究竟有多重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希拉里的第一次见面甚至改变了美国历史,当他们在耶鲁大学的图书馆相遇时,两个人目光长久相视,希拉里走向克林顿,并对他说:“既然我们注视对方,我想我们应该互相介绍。”就是这一句话,打开了克林顿的心扉。

第一次见面可以使一对男女一见钟情,甚至生死相许;第一次见面可以使一个人失去等待许久的机会,只因给上司留下了坏印象;许多女人都是凭第一印象来购买商品;有一位著名作家甚至说过,如果他在第一次见面中不喜欢一个人,就绝不给他再次见面的机会……可见,第一印象的力量有多大。那么,究竟第一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它将如何引导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接触着他人和社会事物。这些事物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的。对于熟悉的事物,人们往往凭经验加以处理,而对于新接触的事物,则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心理学家把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他人的整体性的认识叫做知觉,它不同于感觉(指人们对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知觉常常包括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等。当我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即这个人是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拟或他的性格怎样等,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回想一下自己刚上大学的情景,与同学第一次见面时,我们之间会互相形成一定

的印象。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和期望,最初完全决定于这种最初的印象,这种印象对以后双方的交往非常重要。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初次见面,你一旦对某个人形成有利或不利的印象之后,会把它延伸到其他方面。所以有人总结说: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它决定着我们对他人的知觉。

第一印象往往能够激起我们情感中最强烈的部分,就像照片一样,将我们的情绪定格在那一刻。由于第一印象来自于本能,因此其包含的信息往往也非常重要的。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保罗?艾克曼说:“我们甚至可以从30米外看到一个人的笑容。”这张笑脸的主人将会给我们留下的良好第一印象。事实上,人们往往通过第一印象去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如这个人会不会伤害自己或者对自己是否有益,塔夫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纳利尼?阿姆巴迪认为,这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形成的一种快速判断环境危险与否的能力。当然,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是主观、片面、甚至粗糙的,也就是说它无法给人一个相对全面的判断。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影响。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象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比如你一旦你觉得你的同学张三比较可爱之后,你就会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也就是说对可爱这个特质的高分评价影响了对其它特质的评价,使对其它特质的评价普遍偏高。可以看出,晕轮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评价: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只有在做父母这个维度上有一点例外,人们认为长相中等的人较适合做父母。研究进

一步证明,外表吸引力的晕轮效应能类化到许多与外表无关的特性上。尽管人类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凭借本能的第一印象能够迅速的判断敌友,但是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取决于判断者和被观察者,而我们初次见到的事物往往同时存在着许多模糊不清的复杂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很困难的。因此艾克曼教授认为,第一印象是否正确,还得看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行为举止是不是真实的。一些进行过严格的社交礼仪训练的人,往往能够在任何场合表现得体,那么我们很难通过第一印象来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一些外貌特征会使我们对人产生刻板印象,比如一张娃娃脸、大眼睛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人很亲切、单纯;漂亮的人会让人感到更健康、聪明;喜欢说话,并乐于交际的人被我们认为更善良,其实这些判断通常都是错误的。

所以,第一印象往往并不是客观的,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偶然因素。比如,我们常常说的英雄救美,一个男人偶然间遇到了正在被歹徒挟持的女人,并出手救下了她,那么故事的结局往往是该女子以身相许。如果这个男人与这个人女人在一个普通的聚会上相见,那么就非常有可能擦肩而过了。其实这个男人并不是常常去救人,只是恰逢其会而已。因此,我们在第一次见面时发觉对方是乐观的、开朗的,或者阴郁的、悲观的,这些都不能作为对此人个性的最终判断。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说认识一个人需要通过长期的交往,因为,第一次见面,我们只能见到一个人处理一件事的态度与能力。比如日常生活中第一次见面可能是聚会,或者是商务谈判,那么也许这个人并不喜欢聚会,或者对商务谈判缺乏经验,而给我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这个人是否喜欢音乐、做的一手好菜、并且乐于助人这些品质我们却无法通过这种场合得知。因此,片面的印象会让我们与值得信赖的对象失之交臂。

安?戴玛瑞斯和瓦莱丽?怀特在她们所写的《第一印象》中,提出了决定第一印象的几大因素,其中包括:容貌、语言、态度、穿着和身体语言。西班牙《先锋报》近日报道说,根据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心理学教授玛丽亚·阿维亚的研究,与人初次交谈时,非口头语言可提供60%到70%的信息。非语言线索包括一是距离:一般而言,当某人对另一个人愈友善、愈亲密时,会选择较小的距离。而人们希望让他人觉得自己友善时,也会选择较小距离。因此,我们可以从别人选择的距离来了解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但是,在这里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文化因素对人际距离的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空间行为的时候就发现,文化规范决定着人们的距离偏好。他们发现美国人在于他人交往的时候选择较大的距离,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选择较小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有时候会使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中产生误会,比如当一名美国人和一名巴基斯坦人交往的时候,美国人可能会觉得对方过分亲热,而巴基斯坦人却觉得美国人冷漠。二是身体姿势:身体的不同姿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比如你高兴的时候可能手舞足蹈,而害怕的时候可能会萎萎缩缩。近10几年以来,有许多以体态语言为主题的畅销书籍就指出:只要观察他人的身体移动姿势,就能正确地推测他人的思想和语言。但是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注意,体态语言之所以有意义,主要是因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了解交往的背景和文化。如果抛开了特定的文化环境,就会造成误会。比如在北美,握手代表友谊和信任,但是在日本,则用鞠躬代替,东南亚国家则是合掌。三是目光接触:人们也可以用目光传递特定的信息。目光接触的意义依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好莱坞电影中常常从一对男女目光接触开始来描写恋爱,万缕深情。接触表示感兴趣,中断表示不感兴趣。当与人谈话时,缺少目光接触会让人觉得你对他不感兴趣。但是,当一个人向他人传达坏消息时,

可能避免目光接触。当人们觉得自己处于困境时,也不希望成为注视的焦点。有时候目光接触可用作威胁的手段,老师经常使用之。多听少说、多进行眼神交流、以及轻松的谈话会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无论好坏都很难抹去,那么,怎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阿维亚说,这需要有清楚的自我认识,能自我反省并及时改正,比如注意自己的表情是否僵硬、笑容是否令人不快;注意自身形象和个人卫生;交谈时适当保持沉默或改变说话语调;寻找自己与对方的共同话题等。此外,活跃谈话气氛的能力十分重要,因为很多人凭直觉来判断谈话对象是否值得结交。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初次見面,彼此便留給別人最深刻的印象了,無論是你說了什麽,還是做了什麽,在別人的心目中,早已留下了烙印。這個烙印,就是你的符號。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人都就是视觉动物,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为以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个铺垫。相反,如果您给人留下一个坏印象,那就是很难纠正过来的,有时候甚至一辈子都改不了,因为很多人根本不会给您修正错误的机会。如此交往,就是很难建立持久信赖关系的。我认为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下几种方法。 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于初见时的第一眼感觉,而人与人初次见面时,表情就就是决定印象好坏的最大因素,心理学认为“微笑”就就是“接纳、亲切”的标志,也就就是说当您微笑时,等于告诉对方“我不会害您、我对您并没有敌意存在”。第一次见面若没有笑容,会让对方感到紧张,以为您在拒绝她,难与您亲近。嘴角上扬,连眼神都在笑的表情就就是一种好感的表示。当您一直微笑着对对方时,就能消除对方的戒心。嘴角的表情与双眸都能流露笑意的话,就能给人好印象。 穿着适合相应场合的服装也就是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在哪个地方见什么人就是事先了解的,所以应该考虑到对方的喜好或者事见面场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装,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对这次见面就是很放在心上的。其实,我认为,穿着类似的话还能拉近距离,差异太大则会形成距离。我们能在一瞬间就断定出这个人与那个人的差异,也能马上感受到谁与自己就是同类,谁与自己就是异类,而且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个性如何。也许您觉得这样的断定太过于主观,但这就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 跟人家第一次见面,尤其就是跟异性见面,万万不可盯着人家不放,

否则人家很容易会对您产生误解,不论就是第一次见面,还就是第二次、第三次,与她人面对面交谈,应该用眼神平视对方,也就就是用眼神说话,这样会给人留下十分强大的印象。我碰到过这种情况,对方第一次见我,可就是说话的时候眼睛总就是朝向侧前方,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如此跟人讲话,怎么可能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呢。 由姿势的开放度来决定开始交谈的时机,微笑首先能给人安心的感觉,再加上品味也一致的话,接着就就是要交谈了,能不能开口交谈,则取决于姿势。肯接受对方,自己也表现出接纳开放的态度,从见面到开始交谈的时间就会缩短。如果您以轻松的站姿,正面面向对方,感觉容易亲近,相反地,将手交握于后面或者就是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都会让人有隔阂感。如果把包包或者其她物品放前面拿着,虽然没有交叉抱着,但还就是会让人有距离感。说话时谈吐要文雅,与人交谈,您要注视对方谈话,赞成就点头,有趣就微笑,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但可以询问表示您在用心听。切记不要小动作不断,诸如搔首弄姿,整理衣服,说明您对人家缺少起码的尊重。如果有紧急情况的,需要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可以告诉对方,说一声不好意思,一般人都会理解这一点的。 摆脱陌生人情结。面对陌生人不需要可以的装模作样,不过也要表现出您的诚意。其实每个人跟陌生人的交谈时都会内心不安一定要自己先放下陌生人情结。在谈话过程中,为了松弛紧张的气氛,必须努力制造亲切的感觉。如果人家问您问题,不要简单的回答“就是”或者“不就是”,也要问问对方,让话题能够继续下去。避免谈论会让人讨

社会心理学论文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6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高房价“绑架”了人的心灵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2010年 3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1.房价 纵观市场,离谱的高房价把人们集体装入“过山车”,抛向云里雾中。其实,高房价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物质生活的质量,而且也影响人们的情感、人际关系甚至影响人的高级精神生活,妨碍人的自我实现…… 2.需求匮乏让痛苦管辖心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高低不同层次的,最低层次的是生理的需要,即决定基本生存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的需要,再往上是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整体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否则会引起疾病,而满足了需要则可治愈疾病。如果某一需要完全不能满足,就会成为匮乏的需要。这个需要就会影响人格,影响人性,这个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就会被该需要所统辖。比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饥饿的需要就会占据人格的核心,此人的人性就会被饥饿所规定,此人可以被称为具有饥饿人格的人,他整日所想所思的,渴求的和希望的就是吃饱,甚至在梦中也会联想到与吃东西有关的事物。在饥荒的时代,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吃东西。所以,现在人们还保留一个古老而善意的问候,见面时会问:“你吃了吗?” 3.低需求无果难生爱的能力 如果低一个层次的需要完全得不到满足的话,人们的人格和人性就会停留于此,不能向上升华。比如,一个人在安全需要一点也没有得到满足时,根本不可能发展出爱别人的能力,他整日担心自己生命是否安全,环境是否安全,此时他的整个注意力的核心是保护自我,便无机会再去发展起来爱别人的行为。一个缺少安全的人通常缺少主动性和慷慨,守护着自身的利益,不会关心别人。同样,一个人在爱的需要一点都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爱的人格,主宰他的精神生活的就是得到别人的爱或者去爱上一个人,他不是感到孤独就是感到对于他人过于依赖。此时,他的自尊和尊重他的需要就让他缺少发展的机会,他不会考虑个人的尊严和独立的问题。 根据上述原理,住房在人的需要的层次中属于非常低级的,应当属于生理需要,这意味着是必须满足的需要,住可以与吃一样相提并论,同属于最基本的温饱需要,正如古语所言,安居乐业。当人们因为高房价而没有住房时,整个人格都会被房子所拖累,其所想所思所欲都会与住房有关,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住房都会成为一个关心的话题。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热看的电视剧竟然是与高房价生活有关的《蜗居》。

【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的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

导读:这篇论文是通过两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深入了解话题的其中精髓,讨论是围绕着实验方法用做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 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 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 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 论文 2013年5月

题目: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完善与发展 姓名: __会飞的蜗牛_ 学号:xxxxxx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人生的重大转折期。在中国有一句谚语,“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上刻着这样的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吧!”这些都充分说明对自己的认识与了解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更好地塑造自我、发展自我。自我更是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关注的问题,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水平都与其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自我意识的概念出发,指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规律及特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当然,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必修课。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自我的统一,勇于超越自我,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创造辉煌的人生!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与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感觉的意识明显增强 自我感觉是自我认识的特点。与中学时代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感觉意识明显增强,注重自我形象的完整性。他们不仅注重自己的外表、行为等外在因素,而且更关注自己的性格、智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内在因素。高考成功后,大学生体验到了凭借自己的能力进行顽强拼搏开辟出的一条人生之路所带来的喜悦,于是他们强烈要求独立自主,在人际关系、恋爱等许多问题上,他们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去观察、评价社会事物。 随着自我的分化,原先表面的我、笼统的我逐渐分化成实质的我、具体的我,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对自己的角色与责任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他们明显感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的赋予自我以重要的地位。尽管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但现实往往不能如他们所愿,于是就出现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以至于自我意识难以统一。 (二)大学生自我情感体验丰富、深刻,极性现象明显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更是精彩纷呈,这些都为大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提

社会心理学论文

关于社会偏见的研究 摘要: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但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它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和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因此,只有消除社会偏见的消极影响,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关键字: 正文: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予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伴随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偏见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历史。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关于偏见的实质、偏见的结构、偏见的测量、偏见与歧视的关系、偏见的消除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处在社会心理学家的视野中,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对种族偏见、性别偏见、社会阶级偏见等的大量研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偏见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偏见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 早些时候,社会心理学家们倾向于用社会化、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个人心理因素(如遭受挫折、权威主义人格)等来解释个人为什么会持有偏见。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整个心理学的前沿,人们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偏见的形成问题。 1、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对偏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偏见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的生存机制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驱使我们喜爱我们的家庭、部族和种族,而对外来者表示敌意。其依据是:动物中存在着一种对与自己基因相同的其他个体表现出善意、而对与自己基因不同的个体表现出恐惧和反感的强烈倾向,尽管后者并未对其造成伤害。虽然人类可能天生具有表现出偏见的生物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偏见就是人生理结构的极为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认知偏差导致社会偏见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产生偏差的根源在于认知者群体与认知对象之间的明显的差异性以及人的排它本能。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同质性高的人们交往。对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弱势群体成员更多的是群体内交往,对于其真实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其他社会群体往往缺乏直接了解的机会和渠道,想让精英阶层的人来直接和弱视群体交往和相互了解是很困难的,对于两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因为彼此了解太少不确定因素太多,人们往往本能的倾向于回避。由于这种心理,异质性较大的群体往往容易相互隔离和疏远,而越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彼此真实的信息,对对方越是无知,偏见往往就是起源于这种无知。 3、任何偏见的形成都受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在近代历史上,上海人对苏北人的地域性偏见就是由于近代上海的文化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两地人原本的心理距离而导致的;而相反的情况则是,浙北人和苏南人原来的社会认同感随着近代以来两地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密切联系而加深,因此,无论是社会偏见还是社会认同均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到了现代,城乡、地方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域性偏见的形成和延续。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沿海城市的发展显著好于西部内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实力及受教育水平都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由来已久的地域性偏见

社会心理学 论文

南阳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成绩 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 姓名:苏辽望 学号: 1209624042

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 【摘要】 近几年,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大学生侵犯事件时有发生,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与升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心理动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述其侵犯心理的产生原因,并在最后提出预防和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侵犯心理引导大学生杀人挫折承受力影响因素 1.问题提出背景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它是一种有侵犯意图并付诸于行动的攻击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受一定心理支配和控制的,因此侵犯心理即是指引起侵犯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它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发生比例从上个世纪年代至今呈现出逐步递增的态势,尤其近几年更是时有发生,并为世人所关注。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将同窗好友四人杀害并藏匿于宿舍衣柜中;同年,北外女生罗卡娜与同学因琐事争吵,之后用西瓜刀将其杀害; 2008 年10 月28 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手持菜刀冲入教室,将正在上课的教授程春明砍倒,致其不治身亡。 2013年4月,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10年前悬而未决的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无不让我们对大学校园的侵犯行为感到恐怖,感到震惊。 这些案例无一例外地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具有社会性意义的问题: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为何会实施侵犯行为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2.大学生侵犯行为的诱因 有对人类的侵犯,也有对动物的侵犯;有对他人身体上的侵犯,也有对他人精神上的侵犯;有敌意性侵犯,也有报复性侵犯。总体而言,这些侵犯行为的产生是由其侵犯心理直接引起的,但导致侵犯心理产生的原因却并不单一。 2.1.直接诱发因素 直接诱发因素是指产生大学生侵犯心理的直接原因,而通过对诸多案例的分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A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变迁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化 a 创新性 b 开放性 c 实用性d 独立性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观察访谈 d 典型调查 a 玛格丽特·米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卡丁纳 d 马林诺夫斯基 a 角色互动 b 角色规 c 角色丛 d 角色知觉 a 定势b 社会刻板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 a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 b 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d 以交往为手段 a 环境压 力 b 角色不兼容 c 信息过多 d 个人差异 a 媒介性b 对象性c 统合性d 压迫性 2.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 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 6.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 7.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9.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经典条件反射 b 经验在参照 c 认知不协调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a 服从心理b 选择心理c 从众心理d 集群心理 a 观看效应 b 从众 c 竞争与协作 d 共做效应 a 人际冲突 b 目标冲突 c 认识冲突 d 情感冲突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非正式群体 d 次级群体 二 多项选择题 既有稳性又有外显性 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 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 以上都是 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 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 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 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 间接性 标准化 匿名性 性 真实性 10.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 11.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 )和民族心理。 12.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这属于( )。 13.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 14.学校、工厂、部队等群体属于( )。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 )。 2.属于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的动向的论述是( )。 3.问卷法是一种被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的调查技术或工具,其特点是( )。

毕生发展心理学论文小总结

抱着想拥有健康的心理我参加选修毕生发展心理学。虽然这个学期我学的不是很认真,但耳濡目染的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 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核心假设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它是动态、多维度、多功能和非线性的,心理结构与功能在一生中都有获得、保持、转换和衰退的过程。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如此。 而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通过老师对毕生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后续部分的学习,我又找到了一些能够针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如通过良好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心,努力让自己处于良好的,积极的自我体验中。重视积累成功的愉快体验,以不断获得自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行动目标,使之容易实现,自尊心、成就感获得满足从而自信心增强。当然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虽然毕生发展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久的甚至是一生的。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改变陈旧观念,达到新的境界,超越自我。这门课程正是给与了我这些方面的知识与启示,让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题目:如何提高大学生利他行为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如何提高大学生利他行为 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大学生利他行为状况与理想预期相距甚远。利他行为的弱化,不仅松懈社会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且减弱政治系统的有效性,还影响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评判机制,最终将会减缓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脚步。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利他行为、奉献精神、价值观 一、利他行为概述 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人格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首先,把“利他性”与“人格”结合起来,将为人格理论开拓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与整个社会的真实状况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人格归根到底要在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得到体现。其次,“利他性”为人格评价提供了一个终极尺度。人格作为个体人的责任意识,其本身是无影无形的,那么,如何来衡量一种人格水平呢?人格心理学理论创始人阿德勒指出:“健康人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社会情感,即一种对自己同胞的兄弟般的感情。”交往能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高度创造性”视为衡量人格完善程度的重要尺度。 第二,有助于我们识别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程度不同的人格偏差,并指明了实现人格完善的正确方向——“利他性人格”,实现人格完善的正确方向是增强个体的“利他性”。具体地说,就是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同胞的爱心,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以强化利他意愿;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以增强利他能力;克服惰性,树立工作热情,发扬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以强化利他性行为;最后,凭借创造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2-06 09:34:57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光环效应 ? B. 首因效应 ? C. 定势 ? D. 社会刻板效应 得分:5 知识点: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 A. 环境压力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B. 个人差异 ? C. 信息过多 ? D. 角色不兼容 得分:5 知识点:4.3 利他动机与利他行为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 A. 社会变迁 ? B. 人际关系 ? C. 社会化 ? D. 社会互动 得分:5 知识点: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下列哪些内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5分) 若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可分为遗传、()、心理与社会四个方面。 ? A. 经济 ? B. 生物 ? C. 文化 ? D. 政治 得分:5 知识点:8.2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 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和传承的生活方式与()之和。它是一个民族形成、存在以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 A. 生活风俗 ? B. 生产劳动 ? C. 思想观念 ? D. 语言文字 得分:5

知识点:7.1 社会群体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蒂博特 ? B. 谢里夫 ? C. 海曼和凯利 ? D. 梅顿和纽卡姆 得分:5 知识点: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不属于参照范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人最核心的需求有三种,分别是生存、关系和成长,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社会心理学论文登门槛现象及其应用

**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 登门坎效应”及其应用 学生:*** 学号: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5 班** 大 学通信工程学院 2015年4 月 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心理学理论,阐述了登门坎效应的定义,介绍了几个著名的登门坎效应的实验并作出分析,列举了几个生活中对此效应实际应用的例子,最后得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登门坎效应,定义,实验,应用 一、登门坎效应的定义 登门坎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坎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 二、登门坎效应的相关实验及解释 1966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者分别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型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实验者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断然拒绝,仅有17%的居民表示接受。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多采取了一个小步骤,就是先请求居民在一份“呼吁驾驶员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很容易做到,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照办了。过了几周,实验者再回到这个居民区,向大家提出竖立标语牌的要求,结果这里愿意配合的居民与上个居民区有了很大提高,人数占到全部居民的55%。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概括为“登门坎效应”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这种效应的存在,加拿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直接提出要求,多伦多居民愿意为癌症学会捐款的比例为46%;而如果分两步提出要求,例如第一天先请人们佩戴一个宣传纪念章,第二天再请他们捐款,则捐款人数的百分比几乎增加了一倍。 研究者认为,对于“竖立一个巨大的标语牌”这样的要求,大部分人产生拒绝的反应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诸如“在请愿书上签个字”这样的小请求,人们一般没有必要的理由去拒绝,很可能会同意。而当他们一旦涉足了这项活动,便会产生“我是一个关心社会福利的人” 这样的自我概念。这时如果再拒绝与这项活动相关的后续要求,就会出现自我概念上的不协调。因此,这种保持一致性的内部压力就会促使人们接受本来难以接受的要求。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家庭教养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人力102班 学号2010521152 姓名 任课教师

家庭教养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摘要为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以及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羞耻感体验现状,对55名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施测了羞耻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发现大学生羞耻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羞耻水平有重要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羞耻水平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羞耻感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 引言 羞耻感是因为对自身的负面认识导致的痛苦、难堪的心理体验。易羞耻者往往害怕面对公共的社交场合以及难以面对自我。大学是人生中影响深远的时期,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也经历着心理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羞耻感。羞耻感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也可能会带来社交焦虑、人际交往敏感、自我效能降低等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确定了本课题的主题为大学生羞耻感。通过开展研究了解到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可以通过调查所得分析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本研究希望能引导某些羞耻感水平过高的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调适,帮助他们克服羞耻感带来的社交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促进身心健康。 一、相关文献回顾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嘉兴学院在校学生,所以本研究主要参考的是国内的相关文献,针对羞耻感的文献主要涉及羞耻感的概念、大学生羞耻感的特点、大学生羞耻感对心理的影响的方面;针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文献主要涉及教养方式类型及其与羞耻感的关系两方面。 (一)关于羞耻感概念的相关研究 羞耻感是一种对自我的负性的省察和评价,伴随着负性的情感体验,现象学评定上表现出“自我取向性”;由于对自己的强烈否定,及对外界评价的依赖,易羞耻者在体验到羞耻

社会心理学小论文

社会心理学平时作业 专业:应用心理学12春 科目:社会心理学 姓名:彭连松 学号:11121000018028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摘要:归因理论在心理学中有很多种,本综述只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上论述了其中的几个包括: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以及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综述了归因理论的发展和主要内容。 Key word: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 引言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从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次提到了“归因现象”,但是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论文发表,归因的研究才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重视和研究,同时他们的归因理论思想在社会心理学中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本论文主要就是简单介绍他们的归因理论,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海德的常识心理学 海德是最先提出归因现象的,他认为,人们需要预见他人的行为,控制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再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光是心理学家,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既每个人都具有的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 海德把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既归因分为内因和外因。有些原因是源于自身的,称为内因,有些原因是来自外界的环境等等,称为外因。我们的行为大都受到外因或者内因的影响,比如参加考试,同样的一张试卷,学生的考试成绩都会有差别的,学习好的的同学因为自己很努力、个人能力强可以在考试中考的很好;学习不好的同学却可能会因为他的努力程度不够、个人能力的不足而在考试中考的很差。努力程度、个人能力成为影响成绩好坏的关键,而这些因素都是来自于学生自己本身,称为内因。但是有时候学生的成绩同样也会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同样的试卷,学习好的同学在考试的时候却因为笔坏掉了无法继续答题而造成了成绩很低的情况,这个时候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笔坏掉了是产生学生考试成绩差的外部因素,称为外因。 如果我们把某人行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内因,那么就可以增加我们预测某人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根据他的性格看,他下次还会那样做的”他的性格是内因,根据性格这一内因我们可以判断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他还会这样作的。但如果我们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因,则我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2篇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2篇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因素,以及解决方法,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类型;心理障碍因素;对策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的、可感的心理关系,它是在社会关系的内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通俗地说,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学的范畴。社会学认为,传播和沟通对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无比深远的决定性的意义。人类的祖先通过它产生了群体、社会和生产力。换句话说,没有人的沟通和传播,即人际关系,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学术思想,技术和科学发明只有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社会才能进步。所以,交往、交际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渠道。可以说,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都必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生活。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展开的。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的形成,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和实现,也都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中实现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

人际关系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类型 人际关系网络,不仅是个体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大学生作为已“成年”但还未“成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人际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也有特殊性,纵观国内外有关大学生交际的研究,我们认为可大致分以下几种。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第五类:社交恐惧症;第六类:不想交往。此外,网络技术的兴起对人类的沟通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面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这种新型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和谐关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过渡沉迷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导致大学生自我情感的迷失,不喜欢与身边的人进行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使得大学生集体与社会归属感消失,心理幸福感降低,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在现实世界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的障碍,对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 (一) 人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不同的人格对人际交往能够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具体的生活道路不同,每一个大学生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性格不一对人际交往也有一定影响。有的人性情沉静,可能看不惯锋芒毕露的人;有的人果断泼辣,跟优柔寡断的人可能合不来。这种看不惯和合不来,虽说只是性情不投,可也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演示教学

社会心理学-A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内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变迁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化 a 创新性 b 开放性 c 实用性 d 独立性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观察访谈 d 典型调查 a 玛格丽特·米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卡丁纳 d 马林诺夫斯基 a 角色互动 b 角色规范 c 角色丛 d 角色知觉 a 定势 b 社会刻板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 a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 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 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 b 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d 以交往为手段 a 环境压 力 b 角色不兼容 c 信息过多 d 个人差异 a 媒介性 b 对象性 c 统合性 d 压迫性 2.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 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6.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7.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9.态度的基本特征有()、内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经典条件反射 b 经验内在参照 c 认知不协调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a 服从心理 b 选择心理 c 从众心理 d 集群心理 a 观看效应 b 从众 c 竞争与协作 d 共做效应 a 人际冲突 b 目标冲突 c 认识冲突 d 情感冲突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非正式群体 d 次级群体 二多项选择题 既有内稳性又有外显性 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 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 以上都是 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 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 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 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 间接性 标准化 匿名性 保密性 真实性 10.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11.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和民族心理。 12.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这属于()。 13.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14.学校、工厂、部队等群体属于()。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 2.属于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的动向的论述是()。 3.问卷法是一种被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的调查技术或工具,其特点是()。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南阳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成绩:根据助人行为对灾难情况下志愿者行为的分析

根据助人行为对灾难志愿者行为的分析 【摘要】志愿者(Vo-lunteer)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本文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助人行为理论,结合今年菲律宾台风时各国志愿者对其救助的现象,深入分析了解志愿者行为,指导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助人行为,帮助大家通过认识志愿者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助人行为灾难志愿者行为紧急情景助人现象分析榜样学习 导语: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袭击菲律宾之后,大批志愿者自发动员起来,日以继夜地加入到救灾工作中。其中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志愿者他们虽然没有踏上灾区的土地,但通过分析卫星图片及其他数据制作地图,并将地图和来源于民众的珍贵信息提供给救援机构。还有很多志愿者投入到灾区一线进行救助。谈到志愿者,许多志愿者都是被乐于助人的那种纯纯的无私吸引而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可是随着所担负的志愿工作增多,就渐渐产生了疲倦感,慢慢地就变得懒散起来,而这种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实际上是与志愿者本身对志愿工作的认知有着直接关系的。同时,根据助人行为理论可以得知,灾难时志愿者行为属于紧急情境的助人行为。 一、志愿者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关于助人行为,不同学派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根据理论观点,概括说来,在心理学历史上主要呈现出的本能论、社会交换论、公平论、社会规范论、道德发展论五种理论形态都可以成为志愿者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二、动机分析 动机分析现在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是马斯诺的五层需求层次模型,他将人的需求动机从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严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然,现在人本心理学里提出的观点是还有更高一层,叫自我超越,不过由于涉及到最终实在等与宗教有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暂时先不讨论),在底层需求不被满足时,人是不会去追求更高的需求的。 三、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特征 情急情境是不寻常的、少见的情境,人们缺乏经验,在这种特殊情境中,需要用特殊手段去帮助别人。因此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有可能有伤害施助者性命,使其财物受到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而且这种助人行为是不能预见到的,无法事先制定计划,往往措手不及;紧急情境还会引起施助者生理上的应激状态。总体说来,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比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难度更高、危险性更大、对施助者品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四、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决策模式对灾难情况志愿者行为的指导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境下人们是否采取助人行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决策过程,我们把这一决策的过程与模式称之为紧急情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