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蒙古汗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的征战;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文天祥抗元;元朝的疆域,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中央官制,行省制度;红巾军起义和元朝灭亡。

二、要求学生认识

1.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对蒙古族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征战扩大了蒙古的影响,也有利于全国的统一,不愧为“一代天骄”。

2.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元朝推行的一些政策、措施制度,如有效管辖澎、台和西藏、行省制度等,不仅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发展和民族融合,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元朝统治者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终于导致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并推翻了元朝统治。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历史人物。

2.通过归纳元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和作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归纳、概括历史问题和整体、全面评价元朝历史地位的能力。

3.以统一全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元朝制度等知识为辐射点,培养学生养成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的思维习惯。

4.利用教材已有的或补充必要的图文材料强化对历史现象或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元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前提及表现;元朝对地方和边疆管辖的重要贡献。

难点:正确认识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战争、蒙古汗国建立后对外征伐战争和元朝建立前后统一全国战争的作用和影响;如何看待元朝统一全国的进步意义和文天祥抗元的崇高气节;分析元朝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问题启发、讨论、讲述等方法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板书)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蒙古的兴起

1.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2.蒙古汗国的建立(1206年)

3.成吉思汗的征伐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元朝的建立(1271年)

2.元朝统一全国(1276年)

3.文天祥抗元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疆域

2.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四、元朝的制度

1.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五、红巾军起义和元朝的灭亡(1368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回顾中国封建时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概况,教师归纳总结:第一次,秦朝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开创秦汉统一局面;第二次,隋朝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隋唐统一格局;第三次则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民族政权并立和纷争,开启了元、明、清统一王朝的统治时期。

【讲授新课】

一、蒙古的兴起(板书)

教师首先指出:蒙古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从唐朝以来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在12、13世纪之交,蒙古族真正兴起并走向全国,是与一个人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投影成吉思汗头像和有关简介资料)。

其次,引导学生归纳成吉思汗推进蒙古历史进程的主要活动: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汗国、进行长期征战。(板书)

关于“统一蒙古草原和建立蒙古汗国”: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元朝秘史》所节选的材料,明确统一蒙古的必要性;②概述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击败塔塔儿、克烈部、乃蛮部等统一蒙古草原并在此基础上于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的经过。

关于“成吉思汗的征伐战争”:①投影材料(成吉思汗语):“世界广大,江河众多,使他们攻占外国,去各自分配,扩大各自的牧地”,“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请学生根据材料分析成吉思汗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最后明确征战的根源是为了满足蒙古贵族掠夺土地和财富的贪欲。②征战概况可在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方位基础上,由教师总结:成吉思汗的征战揭开了蒙古汗国大规模的内外征战的序幕,外征的结果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建立起四大汗国:内征的结果是其后继者最终统一中国,建立起强大的元朝(可投影“元与四大汗国形势图”)。

最后提问:你怎样看待成吉思汗对蒙古族的历史贡献?(或细化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建立蒙古汗国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如何评价成吉思汗的内外征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尽量点拨、启发、活跃学生思维,不必过早作定论。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板书)

首先,演示“元朝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课件。在演示中:①强调教材中的几个时间,特别是元朝建立的时间1271年和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1276年;②使学生明确元朝统一全国的战略:攻金之前先灭西夏,以免受西夏牵制,然后联合南宋灭金;灭南宋前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最后对南宋形成包围。

其次,出示有关元朝统一全国的讨论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①有人说“元朝统一中国体现了落后对先进的征服”,你对此怎么看?试分析蒙古族实现这一征服的原因?②元朝的大统一,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进步意义?③(播放文天祥《正气歌?序》或《过零丁洋》朗读录音)肯定元朝统一的进步意义和歌颂文天祥抗元的崇高气节是否矛盾?为什么?

最后,师生整理总结:入主中原以前,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原及江南,所以体现了落后对先进的征服。原因: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蒙古统治集团掠夺欲望的推动和强大武装力量特别是骑兵的优势;③

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国势日盛,而南宋等政权的统治者却日趋腐朽。

统一的意义:①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动荡,奠定元明清三朝统一的政治局面;②统治中心南移,有利于蒙古的封建化和社会进步;③统一局面有利于扩展中国的国际影响;④辽阔的疆域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的开发,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并不矛盾。元朝统一全国,无论就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还是从蒙古族的发展角度看,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值得肯定。但必须看到,元军的掠夺性征伐和元朝入主中原之初对生产力的破坏却激化了民族矛盾,文天祥抗元宁死不屈,符合人民愿望,正义可嘉,气节可敬。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板书)

本目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虽然教材编写比较条理,但思维含量较高,故采用层层设问、启思、解疑和讨论、归纳等方法进行突破。突破点就选择教材的一个结论:“元朝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设问1:元朝大一统的出现,为什么会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细化为:①元朝统一全国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生答:确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②(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元朝疆域图》。观察其四至,明确北至阴山以北,西北到新疆、中亚地区,西南至西藏、云南,南至南海诸岛,东南至琉球[今台湾],东到辽左[今辽东],东北到今库页岛。史载元朝版图“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朝的疆域比汉唐有哪些新发展?(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投影“秦、西汉、唐、元朝疆域比较表”进行总结。)③元朝疆域空前广阔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归纳:奠定了现今中国版图的初步基础;扩大了各民族活动、交往的范围和规模;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设问2:元朝统一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所到四方面。)

进一步设问:①四方面表现又可归为哪两个主题?(民族融合的发展和边疆管辖的加强。)②元朝出现民族融合高潮有何历史必然性?民族融合有何特点?(必然性:唐末以来数百年的战乱、迁移、杂居,使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元朝统一有利于各族进一步交往和融合。特点:形式多样,如各族生产方式、技术的融合;契丹和女真人的汉化;新的民族的诞生等。)③元朝对边疆的有效管辖有何新的突破?(可在引导学生回顾秦汉以来对边疆地区管辖措施的基础上,强调西藏、台湾、澎湖、云南等边疆地区首次归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设问3: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元朝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何特点。

(归纳为:①空前辽阔的疆域便利了各民族的活动和交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②民族融合形式多样,高潮迭起,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本内容;③采取强有力措施空前有效地管辖边疆地区,是元朝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元朝的制度(板书)

设问:作为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和疆域空前辽阔的政权,元朝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何特点?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特点:随着统治中心南移,逐渐“遵用汉法”;基本沿袭宋、金旧制,但有改革创新。

在中央官制的设立方面:①枢密院承袭宋制;②要注意区别中书省和唐代三省职权的不同,元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职责与唐代尚书省相当,完全不同于唐代的中书省;③设宣政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和兼管西藏地区,是元朝中央机构设立的一大创举,这一机构的设立辅之以密切蒙藏关系的其他措施(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小字),使西藏从此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

关于行省制度:①明确行省制度是元朝为有效控制地方和边疆而实行的一项开创性的制度;

元朝的统一 优秀教案

元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历史过程,理解行省制度设置的重要意义及民族关系的变化。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做出正确评价,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蒙古统一及元朝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通过阅读归纳元朝统一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文天祥抗元与元朝统一之间的不矛盾原因。结合当今的行政体制,帮助学生认识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 (3)了解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元、明、清三朝长达600多年的统一王朝的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疆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文天祥的抗元体现了南宋军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性。此外,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以及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南宋文天祥的正义性,又涉及到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落后性和元朝对外开拓政策的开放性,面对一系列矛盾体,面对涉世不深的初中生,是比较难以讲清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蒙古兴起示意图》,说明蒙古族是继辽、金之后北方又一兴起和发展的少数民族,最终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从而导入新课。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最新整理】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1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联系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一系列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我国再次出现民族交融高潮,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白塔寺 有人说,一段历史就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说,一个朝代就是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多少繁华落寞。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细细品味,感受元朝作为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时代特色,领略元朝那疆域空前辽阔的威武雄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阅读教材《元朝疆域图(1330年)》,在对比教材P7《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感受一下元朝疆域的范围面积,说说元朝的基本情况。 提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提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交融表现及影响。 提示:表现:(1)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2)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3)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过渡:回忆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思考元朝是如何有效管理辽阔疆域的。 目标导学二:行省制度的建立 1.再次阅读教材《元朝疆域图(1330年)》和“行省制度”一目,思考下列问题: (1)元政府为什么要建立行省制度?其具体内容如何?

元朝的大一统教案

----------------------------------------------------------------------------------------------------------------------------- 10.元朝的大一统 【教学内容分析】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元朝的历史,主要涉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以及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等。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状况,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元朝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就是从元朝开始的。元朝所实行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亦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历史史实。 2 通过对忽必烈建元朝,联系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史料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纵向归类的方法总结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3 能分析说明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4 通过利用“元朝疆域”图,说明元朝行省制度设立的情况,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文中的史料和图片以及教师补充的资料,学生知道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皇帝,他性格坚强,好勇有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2 通过对忽必烈建立元朝和行省制度的学习,学生知道忽必烈是元朝的杰出皇帝,他积极适应少数民族对全国统治的需要,开创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相关历史(如成吉思汗历经坎坷成为一代天骄、忽必烈创立新的政治制度),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少数民族作用的认识,树立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对文天祥事迹的了解,分析《过零丁洋》一诗,使学生感受并学习文天祥崇高的气节和反抗斗争精神。 【重点与难点】 一、本课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及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 二、本课难点:对人物的评价,主要是对成吉思汗的功绩和对文天祥抗元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朝代中,哪些是统一的王朝?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个统一的王朝——元朝。 播放PPT,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所反映的内容,说明蒙古族的生活生产情况? (回答要点:游牧、狩猎。) 一、蒙古的兴起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那你知道蒙古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 出示材料补充: ---------------------------------------北社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初中历史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学设计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统一全国。元朝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的基本情况。 ⑵了解大都商业大都市的地位、《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⑴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谈谈对成吉思汗的看法。 (2)识读《元朝疆域图》,指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和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3)根据世界地图,寻找马可·波罗路来海去的路线,并进一步认识元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分析,了解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中,作出了历史贡献。 ⑵通过学习,明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元、明、清三朝长达600多年的统一王朝的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疆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以及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难点: (1)行省制度 (2)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主要采用问题导学、自学指导、导学释疑、合作探究等教学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利用简单课件适时点拨,使学生视觉与听觉结合,旧知与新知联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蒙古兴起示意图》,说明蒙古族是继辽、金之后北方又一兴起和发展的少数民族,最终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探究蒙古统一的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 ⑴12世纪的蒙古人民是怎样生活的? ⑵成吉思汗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专题二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专题二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1.西汉时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1)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解与交往。 (2)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新疆正式隶属中央管辖。2.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乾隆帝)(2)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管辖。 4.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容分裂 1.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交往,双方“和同为一家”。 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清朝:(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2)1727年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4.新中国成立后: (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2)“一五”期间,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3)1959年,西藏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民主改革后,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和政府在西藏等地实行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台湾问题 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注意台湾名称的变化); (1)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台湾和内地联系。(2)隋唐时台湾称流求。(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球(今台湾)。(4)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6)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原则: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两岸均应坚持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 (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 (1)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康熙帝、乾隆帝平定西北的叛乱,以及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史实;知道清朝的疆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西藏、新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七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郑成功、“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等内容)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讲述本课前,先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1644年清军入关,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及各地反清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明朝末期,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 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建议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制《郑成功进军收复台湾示意图》电脑课件,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 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设计-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设计 七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标要求】 通过宣政院管理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并入中国版图。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 2、掌握元朝行省制度建立的史实;知道西藏在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3、知道元朝加强对台湾等地区的管辖。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行省制度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教材解读】 知识点一元朝的疆域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2)元朝疆域的范围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3)元朝疆域的特点是:版图我国历史上最大。 知识点二行省制度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元朝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3)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知识点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 (3)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4)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 1、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一统局面? 2、行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意义各是什么? 目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 意义: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明清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3、回顾元朝及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统一多民族国家教案和说课稿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授课教师:杨志 [课标要求]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明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理解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要求学生能够把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教学重难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板书设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 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1.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 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请学生观看教材P41的四幅邮票,回答: 1) 你能说出图片中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2) 除了上述民族外,我国还有哪些民族? 3) 请学生选一个感兴趣的民族,介绍它的风俗习惯、文化瑰宝、代表人物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板书: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请学生观看教材P41的“各民族人民亲如一家”图及41-42的教材,回答:什么叫少数民族?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自治区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板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请学生阅读教材P42的填表题和教材内容,回答:我国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板书: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请学生阅读教材P43上的材料,回答:我们青少年在生活中可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12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教学设计

《第12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教学设计 德化中学刘智琴 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建立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2、知道元朝的统治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回族的形成 3、了解元朝时的民族融合。 重点:元朝的建立与统治措施 难点:元朝时的民族融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欣赏蒙古草原的优美图片,以蒙古族的男儿三技提问。 二、研读课文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知识点一) 材料:蒙古统一前, 草原上的争战情景: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1、12世纪时,蒙古草原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2、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当时的牧民,你此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归纳: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学生自主完成) (二)、元朝的建立及统一全国的措施(知识点二) 1、思考: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坚持不懈,你认为他值不值得敬佩?为什么? 2、阅读课本,归纳总结: 元世祖在政治、经济(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对外)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央 政治 地方

元世祖在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对外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小组内合作完成)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知识点三)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 1、汉人开发边疆。 2、边疆各族内迁。 3、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4、回族开始形成。 作用: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讨论: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小组讨论) 归纳: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1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2. 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 3.促进民族融合。 三、板书: 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 四个时间: 1206 1271 1276 1279 四件大事:统一蒙古建立元朝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四、课堂练习: 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2.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 A 蒙古族 B 畏兀尔 C 回族 D 藏族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2.3.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2.3.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新人 教版 我说课的题目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分析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意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本课内容是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国情、培养维护祖国统一情感的重要内容。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尊重少数民族,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认识到“一国两制”方针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理解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和意义。 【能力目标】 (1)在获得有关我国民族国情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课前指导学生有效的预习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在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和意义的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有关的政治现象,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采用合作、发现、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活化知识,培养学生

学以致用的能力。 4、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难点】“一国两制”方针的意义。 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深。处理好民族关系,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因此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定为本课的重点;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学生虽然知道什么是“一国两制”,但是对“一国两制”的深刻意义理解的不够透彻,因此定为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因此教法的选择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观点。 因此,本课教学选择的教学方法主要是:(1)情境教学法;(2)讨论法;(3)讲授法。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以情境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可以帮助学生利用这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来完成学习,主动实现意义建构(即能力目标)。例如:“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用Flash歌曲《爱我中华》引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用视频资料《乡愁》把学生带到忧国忧民的愁绪之中;最后用Flash歌曲《回家》表达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此外还采用讨论法和讲授法。探究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才会引发学生的讨论,才会有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当遇到重难点问题需要突破时,就采用讲授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知识。 教学方法贯穿本课教学内容的始终,因此本课的教学流程是: 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归纳提升——拓展延伸。以多媒体情境创设为契机,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静态的问题动态化,从而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培养学生归纳提升、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是要指导学生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发现疑难问题,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上小组合作,结合情境和社会生活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程序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共有三个目题,从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分析,它们是层层深入来凸现重难点的。

元朝的统一

元朝的统一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文天祥的抗元;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他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②文天祥坚持抗元,从容就义。教育学生学习文天祥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崇高的民族气节。③元朝统一全国、实行行省制度,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3.培养学生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学生答: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和西辽,党项族建立的两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 2. 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两宋后,我国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蒙古族也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治中国近百年,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是谁统一了蒙古各部?元朝是怎样建立的?它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有哪些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本课标题) 3. 讲授新课 一、蒙古的兴起(板书)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早年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东部的密林里,7世纪时,他们走出密林,向西迁移到蒙古高原。蒙古人分成许多部,多数过游牧生活,称“毡帐中的百姓”,少数在森林中从事狩猎,称为“林木中的百姓”。(让学生看教材P108图画《蒙古帐幕车》)12世纪,蒙古各部与邻近各民族,逐渐加强了经济联系。他们用马匹、皮毛换取纺织品和铁器。铁制工具和武器的使用,对蒙古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此,蒙古各部逐渐走上统一的道路。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统一蒙古部的吗?(成吉思汗)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板书)随着蒙古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部奴隶主贵族为掠夺奴隶、牲畜和财产,彼此展开激烈的战争。蒙古高原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完成全蒙古的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完成统一蒙古这一历史重任的是铁木真。铁木真就是成吉思汗。(让学生看教材P109图画《成吉思汗》及描写争战情景的原始资料)铁木真是斡难河流域蒙古族一个部的杰出首领。他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联合盟友,经过多年战争,打败了其它各部,统一蒙古。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政权。(在本目标题后板书1206年)现在大家阅读一下P109小字部分,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其原因,一是人民渴望统一;二是铁木的智慧和才能。总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各部之间的长期混战,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他的主要历史功绩。蒙古统一后,他发动了一系列的扩张战争,这当然是不对的,但不能因此而抹煞他的历史功绩。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就他一生的主要事迹进行评说,不可苛求于古人;只要对社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就应给以肯定。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元朝统一全国(板书)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是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完成的。当时,蒙古军队相继灭了西夏、金,降服畏兀儿和吐蕃,攻占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板书: 1.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1271年继承汗位,正式定国号为元,后来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让学生看P110《元世祖忽必烈》板书: 2.南宋灭亡(1276年):忽必烈在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后,便倾其全力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灭亡了。板书: 3.元朝统一全国(1279年0: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元军大举进攻临安的时候,南宋军民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元军的进攻,涌现出不少抗元斗争的英雄人物,如陆秀夫、张世杰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文天祥。(让学生看P111图画《文天祥》)板书: 4.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才华出众,考取过状元,是南宋的丞相。元军压境时,他毅然把自己的家财充作军费,组织军队救援临安。南宋政府曾派他到元营谈判。他面对蒙古贵族的威胁利诱,始终不屈。元贵族将他押禁在军营中,后在押解路上,一位船工帮他脱险。临安陷落后,文天祥继续组织抗元斗争,转战江西、福建、广东等地,1278年在今广东海丰以北的五坡岭被俘。押解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外)时,他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丹心照汉青”的千古名句。(让学生看P111文天祥的名句及注释)同学们要牢记这个名句。后来,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忽必烈用宰相这一高官劝降,但他始终不屈,又在狱中写了《正气歌》,表达了誓不投降的坚强意志。1283年,他在大都英勇就义,享年47岁。讲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提出一个问题,元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文天祥抗元也给肯定,这应该怎样理解呢?

初中历史_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事,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 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史资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扩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及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正确的评价。并从他的身上明白一些道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学习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其不畏威胁、从容赴死的崇髙气节和英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光照后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教学过程】 课堂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为四部分: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二、东征西讨,亡夏灭金;三、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四、铁血丹心,抗元英雄。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与蒙古族相关的图片。教师提问1:图片和歌曲描述的是哪一个民族;教师提问:2:结合图片,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 展示《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等4幅图片,讲述: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展示蒙古部落分布图和《蒙古秘史》对12世纪蒙古草原的描述。学生思考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什么局面?以此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背景。 2.播放视频《中华名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学生思考:思考:a、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b、成吉思汗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突出成吉思汗这个人物。通过讲述铁木真童年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铁木真的坚强和机敏留下深刻印象。 3.教师归纳:在蒙古各部互相混战、蒙古高原处于四分五裂的时候,铁木真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他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战争,克服重重闲难,最终统一蒙古各部,并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还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而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九年级思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知识目标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 4.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辨证的观点分析有关的政治现象,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并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尊重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一国两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问答、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乐曲《嘎达梅林》,歌曲《格桑啦》 [教师]这两首曲子分别属于哪一个民族?你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俗吗?这两个民族各有自己的英雄人物,你知道是谁吗?你还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和风俗吗?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结果回答,说出《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乐曲,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英雄;《格桑啦》是藏族的歌曲,格萨尔王是藏族人民世代景仰的英雄。 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介绍蒙古族和藏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引出框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学生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这首歌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唱出了我国各民族人民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隋、唐、宋、元、明、清,我国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一)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板书) 1.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板书)

统编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 皇帝 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盐铁度支户部 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 1.C 解析:宋朝建立后,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分别负责行政和军事。中央政府还设置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管理财政赋税。宋朝分割宰相权力,是为了加强皇权。同时,宋朝通过设立禁军、派文官做知州、设置转运司等,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秦朝、汉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还设立中朝。明朝废除宰相,分权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还设置内阁。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2.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 2.D 解析:本题以历史人物包拯为情境考查北宋的政治制度,需要对北宋中央二府三司的职能有较细致的理解。转运使负责将地方的财赋税收集中到中央,不是“位同宰相”。兵部员外郎隶属于兵部,是兵部正职之外的次官。知府是地方的行政官员,一般由文官充任。宋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负责行政;枢密使负责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故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 3.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A 解析:宋太祖自身是统兵大将,通过“皇袍加身”夺取了皇帝的位置。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改变自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接受赵普的建议,“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把地方精锐部队编成禁军,实行更戍法,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转运司管理地方的财政,地方节度使成为虚衔;在中央还分割宰相职权,巩固统治,加强皇帝对行政、军事、财政等的控制。本题正确答案选A项。 4.在地方设置官职,分别掌管地方行政权、财政权、兵权等,这是( ) 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B.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C.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 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4.B 解析:宋朝建立后,鉴于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把地方精锐部队编成禁军,实行更戍法,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地方节度使成为虚衔。宋朝还在地方设经略安抚司,管辖一路或数路的兵马大政,以文臣出任,实行以文制武。在军事行动中,统兵大将出征作战时,皇帝还颁发阵图等“锦囊妙计”,训令按其作战,实行“将从中御”的办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但直接影响效率,也导致制度僵化。秦朝郡县长官负责地方事务。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将军和办事大臣管辖。本题正确答案选B项。 5.《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大),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治☆,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的☆处应该是( ) 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 5.C 解析:这道题考查古文材料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简单。材料中已经告诉了“辽史”“取得幽云十六州”“官分南北”等,对应教材学习的契丹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制度,采取“因俗而治”的办法,接受汉族农耕及管理制度,又保持契丹游牧生活的特点,“得其宜矣”。女真人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兵农合一。蒙古人统一全国后接受中原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地方管理。党项人的政治制度模仿北宋,也保留了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只有契丹是根据地域设置南北面官。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6.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了解元帝国的疆域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贡献。 2、掌握元朝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马可波罗来华、海上丝绸之路等史实,分析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理解开放和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进而评价成吉思汗; 2、通过阅读《过零丁洋》,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一代天骄”的崛起,忽必烈改制的学习,感受他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观,从而对学生能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有所助益; 2、文天祥抗元虽属于个人的经历,但其中的高度的责任感却是古今共通的,要让学生从中体会责任心的重要性; 3、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关系呈现出不断融合的趋势,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从而培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尊重所有民族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学生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 本课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评价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疆域辽阔的大地上,共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哪些? (二)讲述新课 1、一代天骄的崛起 教师:你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 介绍“男儿三技”:摔跤、赛马、射箭。 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有哪些?(刻苦、坚毅、勇猛能耐、骁勇善战) 学生:根据了解介绍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进而总结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 教师: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贵族们为了争夺财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蒙古族各部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谁?(成吉思汗) 教师:1206年,蒙古国成立,铁木真为大汗,之后,成吉思汗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对蒙古族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你怎样来评价他? 学生:(讨论)杰出的首领、政治家、军事家 教师: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到其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方面,又要看到其消极影响。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为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及其子孙的扩张战争给世界各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2、元统一全国

七年级历史元朝的统一测试题

第10课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 1、铁木真被蒙古族尊称为 A、大汗 B、皇帝 C、国王 D、成吉思汗 2、成吉思汗的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3、元朝都城大都在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开封 D、洛阳 4、下列政权中,被元朝灭亡的是 ①辽②西夏③北宋④金⑤南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A、岳飞 B、文天祥 C、于谦 D、戚继光 6、元朝的中书省是 A、征收赋税的机构 B、草拟国家政令的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 D、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7、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元朝 8、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他们受到女真族的压迫 B、元朝的统一局面,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的性质 10、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看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历史人物是谁? 2、如何评价这一人物? 三、简答题 简述元朝巩固政治统治的几项措施? 四、列举题 列举出中国古代史上四次统一的时间、朝代。 五、活动与探究 想一想,元朝的建立及其统一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文天祥被俘后却不肯降元,有人认为这是他的迂腐、、不识时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 一、1、D 2、B 3、A 4、C 5、B 6、D 7、D 8、A 9、C 10、 C

二、1、成吉思汗 2、他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三、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由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后期,还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80年,西晋结束三国,统一全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1279年,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五、略

2021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精品教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3.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同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看出什么?还能看出和老师有关系吗?大家猜猜我是什么民族?而现在同学们没有发现我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说的民族融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 1.(多媒体展示成吉思汗的画像)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多媒体出示问题: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 (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 1.(多媒体展示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答案提示:西夏—金—南宋。 2.(多媒体提出要求:分组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