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技与创新资料

科技与创新资料

科技与创新资料
科技与创新资料

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文本根据教师授课录音整理)

鲍健强 教授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它在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复杂的是真正让你说明科学是什么,好像谁也说不清楚,包括专家学者。就像哲人讲的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复杂的,最复杂的常常是最简单的。

中国古代的科学叫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这“科学”两个字,术语它是用来翻译西方的词的,早期不叫科学,早期我们中国人把它翻译成格致学(叫格物致知),中国早期的词语中没有“科学”(SCIENCE),叫什么呢?科学叫“格物致知”这一点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格物——接触事物的意思;致知——获得真知的意思。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古籍《礼记?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玉”。明代有一本《格致丛书》,清代有一本《格致原镜》,这些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科全书。

科学——术语翻译来自日本,后来是日本人把它翻译成科学的,日本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启蒙大师,教育家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成了“科学”,取代了“格致学”。十九世纪末,中国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先生从日本把“科学”一词介绍到中国,(当时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众多革命家都留学日本,向日本学习)。从此,“科学”一词才开始流行。著名的“五四”运动提出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使科学一词在民众中流传和普及。

有一个日本学者认为西方的学问跟中国的学问很不一样,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文史哲不分的,是通才之学,国同之学,西方的学问是一科一科的,所以他就把西方的学问翻译叫科学,取分科之学的意思,这样的翻译从日本带回来了,早期的留学生带回来了,大家觉得科学更能表明西方学问的特别,所以中国人用科学这个词也就是一百年左右,甚至广泛传播开来不到一百年,但是在一百年之内,科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最显眼的词语,五四运动引进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就是民主,赛先生就是科学。科学一旦成为一个生活中日常术语之后,人们再想说什么是科学就搞不清楚了,你问我什么是科学我反而搞不清楚,一问我反而不知道了。

西方的科学(SCIENCE)是从拉丁文中衍生出来,是指“学问”、“知识”、“智慧”的意思。虽然科学由来已久,但是,科学家(SCIENIST)一词直到上个世纪才出现。1833年,在剑桥召开了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会议上,著名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建议仿照“艺术家”(ARTIST)一词创造了一个新词“科学家”,用来称呼像法拉第那样一些在实验室中探索自然奥秘,增进人类自然知识的人们。

科学家是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统称,在人类历史上,有四位杰出的科学家代表四个不同时代的科学发展水平。

1、亚里斯多德----古希腊自然哲学集大成者,工具论--三段论。

2、牛顿----近代经典物理学创立者,F=MA 主要研究宏观低速的物质运动,(三维空间) 惯性定律: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第一推动力。

3、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革命的代表人物,E=MC 2提出著名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

(四维空间)增加了时间维,时间是不可逆的。

4、霍金----当代科学的杰出代表,提出了“宇宙

大爆炸理论”,(一种科学,一种被科学界所接受的科

学假说)。2002年来到杭州,浙大演讲“膜的新世界”

我前面有一位浙大的女同学在记笔记“11维空间”,

我想这个“11

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科学,科学不是功利的和实用的,

它是问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怎么做是

技术问题,这个自然现象背后是什么规律?如何来说

明和解释这个规律是科学的任务。

1、从逻辑上看

第一,科学理论必须是自恰的,即本身能做到逻辑上的一致性,至少要能自圆其说,不能前后自相矛盾。

第二,科学理论必须是简明的,不能包含不必要的假设和条件,为以后的失败留好了退路,也就是说,要符合下面要谈到的“奥卡姆剃刀”的原则。

第三,科学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伪的,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正确、不能有任何的修正。

第四,科学理论必须是有清楚界定的应用范畴的,只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领域中能够适用,而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包。

2、从经验上看

第一,科学理论必须有可以用实验或观察加以检验的预测,而不是只是空想。

第二,在实际上已有了被证实的预测,也就是说,一个科学理论不能只被证伪,却从未被证实过,否则这样的理论是无效的。

第三,检验的结果必须是可以被别人独立重复出来的,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或者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有你一个人做得出那个结果,别的研究者重复不出来,还要怪别人功夫不如你。

第四,对于辨别数据的真实与否要有一定的标准,什么是正常现象,什么是异常现象,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都要划分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结果随意解释。

科学是一多维度、多层面的概念: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2、科学是一个历史过程

3、科学有自己的范式、方法、价值和标准

4、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和组织体系

5、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

第二节什么叫技术

技术是什么?很直观,很具体。很实用。举个例子,90年前(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个消息从欧洲到中国整整走了一个多月,而今天从中国到欧洲只要十几个小时,消息是即时的,同步的,因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现在消息比一个自然村要快得多。这就是技术。看得见,模得着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欧洲“空客308”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已经实用化到中国试飞。光一个起落架就有很多很复杂的技术,着落的一瞬间有很大的冲击力,都要做过计算,材料强度,控制系统的实验和测试,是一种系统的技术。

现在大多数科技人员是从事技术和工程工作,有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统计,2000年来,从事科技工作的人群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比例从90-95%下降到5-10%,而从事技术和工程的比例从5-10%,而从事既有科学成份,又有技术成份工作的比例在20%左右。

从科学原理和规律的揭示到制造成技术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说明科学和技术的一体化趋势。

列表:

日光灯: 1859----1938年 用了79年成为用技术产品

采棉机: 1889---- 1942===== 53年

拉链: 1891-----1918 =====27年 电视: 1919-----1941 =====22年

喷气发动机 1929-----1943 =====14年

雷达: 1922-----1935 =====13年

复印机: 1937-----1950 =====13年

蒸汽机: 1764-----1775 =====11年

尼龙: 1928---- 1939 =====11年

无线电报: 1889-----1897 =====8 年

三极真空管 1907-----1914 =====7 年

圆珠笔: 1938-----1944 =====6 年

激光: 1962----1962======1 年

技术常常不会是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而是一切皆有可能。只要符合科学规律,甚至无所不能。(美国宇航局的飞行器可以像鸟一样,无人侦查机可以像蜻蜓一样。)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把科学与技术统称为科学技术或科技,说明科学与技术呈现一体化趋势,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成为时代的特征。但是严格地说科学与技术是还有差别,但界线比较模糊了。

现在大多数科技人员是从事技术和工程工作,但有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统计,2000年来,从事科技工作的人群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比例从90-95%下降到5-10%,而从事技术和工程的比例从5-10%,而从事既有科学成份,又有技术成份工作的比例在20%左右。一般我们把科学技术分为三个层面: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叫科学研究人员,

第四节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一个历史过程,科学的核心是一种精神和方法。而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始终缺少科学精神,缺少科学方法。尤其是科学的精神。

什么叫科学精神?

(1)怀疑一切的批判态度;

(2)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

(3)尊重人格的宽容思想。

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一个过程,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理论都进一步发展,如从欧几里德几何学到非欧几何学(在曲面上讨论几何学问题);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从认识宏观低速的物质运动到认识微观高速的物质运动)科学是在怀疑中进步,在批判中成熟。

所以,科学精神是对原有的科学理论总是持怀疑和批判,西方对历史总是摇头的----这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发展的,科学理论也会发展,科学界没有权威,只有真理。

例如,亚里斯多德关于“运动理论”----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得快”,1000多年没有人怀疑,因为他是学术权威,人们非常崇拜,当两个人在讨论一个问题时,

当时只要

有人站出来说,亚里斯多德说,双方都会停止辩论,听听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的。

但是,近代科学家伽利略不相信学术权威,他相信真理,他就进行了逻辑推理,发现了“悖论”,并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和斜面小球滚动实验,从而进行了证明。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始终缺少科学与理性,缺少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尤其是科学的精神即怀疑一切的批判态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尊重人格的宽容思想。

其实,也许有人要问:在出现“科学家”一词之前,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叫什么?叫“自然哲学家”。牛顿创立牛顿力学体系的原著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近代原子论的创立者道尔顿的著作《化学哲学新系统》(1808年),这以前的科学教科书都叫《自然哲学讲义》,今天,凡在美国获得的博士都叫“PH?D” (哲学博士),因为在历史上,那些只知道一点知识的,从事体力劳动人是工匠,所谓博士是知识渊博,是通古今之变,明天地之理的人。当然,今天的博士也许只是某一个学科领域,某一个研究方向上的一个专家,因为当代科学的领域的确是太大,范围太广。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产生于西方,确切的讲是产生于欧洲。那么,东方什么时候接受科学的呢?在日本,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学说的影响,当时,日本的科学叫“格致学”。当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日本人才从荷兰引进近代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被称为“兰学”。

当时,有人说,中国古代有过辉煌的科学成就,青铜、陶瓷、丝绸等等,这些都是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的科学技术,(一个有趣的科学史实,中国的科学技术史是一个外国人写的,是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写了十几卷),有人说中国的科学技术犹如一条流入沙漠里的大河,只有源,没有流。

关键是科学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缺乏科学的思维方法有一个例子是非常典型

的:十六世纪近代科学革命最主要是方法上的进步,这个方法就是实验的方法,如伽利略在研究力学时,就专门设计了小球的一个光滑的斜坡滑道,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落体的下落时间与物体的重量无关,惯性定律:发现速度并不是与距离成正比,而是与时间成正比等等,所以著名的画家兼科学家的达?芬奇说:“实验是确定性之母”。

与达?芬奇同时代的中国著名的学者王明阳也力图探究自然的奥秘。中国的亭园里总是要种毛竹,王明阳想要观察研究一下毛竹的生长过程,他独自观察毛竹,用了三天三夜,结果受凉病倒,并成为历史的笑话“王明阳格竹子”。

王明阳格竹子本身,从表面看,是一种愚蠢的举动和方法,没有理论的指导,如为什么要研究毛竹的生长,怎么研究?但从历史上看,这是一种进步,因为中国的传统是学问是在人的内心做的。中国的贤哲们总认为:“学者也,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因此,“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上做。”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重要思想是“天人合一”,在今天人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的时候,西方人就十分欣赏这个思想。

不寻求自然规律而是用简单的类比方法:如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阴阳人分男女;甚至天园人的头也园;天会乱风人会呼吸……一般荒谬的毫无意义的类比,许多科学的萌芽都被扼杀。无怪乎,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只能用来看风水,发明的火药只能用来放鞭炮,而西方则用指南针来征服海洋,用火药做成大炮打开中国封闭的国门,人们不仅要问这是为什么?

“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文,意思是“沿着正确的道路运动”,从词意上讲“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学问。

思考问题有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实施领导就有领导方法,从事管理就有管理方法;进行教学就有教学方法;从事科学研究,就有科学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说“必先明其道”,道就是一种思维方法。

方法本质上是一种智慧。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是很讲智慧的,也就是说很讲方法。举一个例子:乾隆皇帝手下有个大臣,能说会道。有一次,乾隆皇帝问大臣:什么叫忠?什么叫孝?朕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忠;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孝,乾隆让大臣去死,之后大臣以遇到屈原巧妙化解。

方法是没有永恒的,或固定的模式。对处理同一个问题,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方法,也许有一百种结果,方法的优劣是由实践来检验的。但是,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人的认识是有规律的。年轻人经验少,梦想就多,创造力就越强,因为阅历肤浅,失败就多,年纪大的经验多,梦想就少,创造力就下降,因为,怕失败,输不起。实际上,让一个人去经历挫折也是一种方法。失败是一种资本和经历,更成熟。

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人长期经验积累和沉淀后形成的思维定势。在教育方法上,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叫“棒里出教子”,有的人觉得小孩子不打不成才,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你去打打看,越打小孩子越不行。西方人很少打小孩子,总是以鼓励为主,与小孩子朋友。这是比较先进的教育方法。

思维定势-我们可以形象地举个例子:我们说砖头除了造房子,还有什么用途?砖头是用来造房子的,这是人们的思维定势。打破思维定势就是一种创造,砖可以打狗,做登子,当锒头,玩游戏,(多米诺骨牌),锻炼身体(举重)等等。

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超越逻辑,摆脱思维定势,通俗说,最好异想天开。

与发散性思维对应的是收敛性思维方法-这是逻辑方法和理性的方法。比如你只要一分析,砖除了造房子以外的用途,再怎么发散地去思考,都离不开砖的自身的特性:1、强度(打钉子);2、形状(登子);3、重量(举重)等。

第五节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法的比较

广义科学方法论(Scientific Methodology) 科学意义上的方法,如科学的思维方法,这个方法是科学的,那个方法不科学。

狭义科学方法论(Methodology in Science)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如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数学方法,分析方法,系统方法等。

A、东西方科学研究方法和传统的不同特点

(1)西方----注重对自然研究----逻辑和理性

(2)东方----注重对人的研究----伦理和道德

(1)西方----炼金术----追求财富----导致化学(科学)

(2)东方----炼丹术----长生不老----导致迷信

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两种不同的追求目标,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法所带来的不同的现实。

古希腊科学开创了科学的两大支柱:一是逻辑,二是理性。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化和文明,相继都落了,唯有古希腊的科学文明和科学方法,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现代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正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中国在古代科学技术有过辉煌,但到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了,为什么会落后,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科学文化这个要素,尤其是科学的思维方法。缺乏理性精神和逻辑方法等等。

B、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的思维方法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法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三子(孔子、老子、孙子),三书(《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三学说(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兵家权谋),但中国人中的大多数并不熟悉和了解这些,这些东西是非常优秀的。

另一个东西,许多人更不了解,即中国的《易经》,国外的科学家非常崇敬。《易经》对自然有一些独特的思想方法,今天也非常有价值。《易经》有三易:

(1)变易---世界是变化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2) 简易---错综复杂的变化背后是有规律的,揭示和把握这种规律,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3) 不易---世界上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就是“变”是不变的。

东西思维方法和传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长处,也有不足,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第二章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规律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亚当斯密斯《国富论》认为,经济的增长是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由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与不平衡机制来调节的,是完全的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几乎被忽略了,一方面是19世纪的科学的发展水平不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高。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出版了《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第一次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因素,提出了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生产方式的创新,组织方式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熊彼特的理论一开始并没有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

20世纪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认为,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存在许多问题,以利益最大化来自发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会引发生产过程和资源浪费,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已经得到证明。提出国家通过货币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手段干预经济,这一思想也是受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影响

二、科学技术的评价:科学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各要素的互动和影响

四、科学技术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脉络

第三章科学技术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东西方科学技术演化的历史脉络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有人说,这是中国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因为中国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即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有人认为这是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超稳定结构所造成的,也有人认为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中国人始终被束缚在土地上等等,总之,原因是多方面的。(近代科学的落后已是事实,探讨这个问题不是要寻求一个公认的答案,而是进行一种自我反思,一个不能反思自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节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远古——火的利用(第一次征服自然力)、劳动工具。

古希腊——自然哲学把科学与哲学集为一体,从神话中摆脱出来,用理性的眼光看自然。

中世纪——

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科学实践的产物,它们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因此,一部自然科学史同时就是一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那么,我们历史地考察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我们就可以发现科学研究方法是和当时的科学研究的特点相关的。

希腊科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特点:古希腊科学文明产生比较晚,在地中海沿岸。

1、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公元前2000多年。

2、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4000多年。标志是金字塔:国王(法老)在生前为自己建陵墓,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米,50层楼,边长为240米,据统计有230万块大石头,用了10 万人,化了30年时间,(胡夫金字塔)如何建?

(1)印度的恒河流域;

(2)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拉里斯河(中东地区);

古希腊文明与河流文明是不一样的,希腊是地中海,城堡。

1)继承别国的先进文化和文明,起点比较高。

2)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手工业的商业比较发达,内陆对商人是反感,不创造价值,士、工、农、商。

3)地理环境有因素。孔子《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海与山不同,变化,风险,束缚在土地上,眼光短浅。

4)脑力劳动者出现。

5)文字出现,语言会有断点,失传,周而复始。

6)自由的学术环境。

亚里斯多德认为,科学与哲学产生有三个条件:1、惊异;2、闲暇;3、自由。

自然哲学家许多既是科学家又是哲学家。有学派和学园,一天到晚讨论问题。思维不断进步,出现一大批杰出的人物。

◆泰勒斯-米利都学派

◆苏格拉底

◆柏拉图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坚信:“上至宇宙天体,下至人间万物,任何事物除了质的规定性以外,都存在着量的规定性。唯有“数”才能揭示出事物的隐藏在其感觉表观之下的真正的本质。”认为“自然是一本用数写就的书。”无怪乎在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门口有一个警句:“不懂数学者免进。”正是对“数”的崇拜,西方学者不断锻造数学思维的工具。

◆亚里斯多德

◆德谟克利特

◆欧几里德

欧几里德几何学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思维的条理性、语言的严格性、体系的严密性、推理的逻辑性上都无可挑剔的数学公理的演绎系统。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一个公理化的逻辑体系。

什么叫“不证自明”?二点间直线距离最近----为什么?不知道!不证自明的公理。

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度——为什么?可以通过不证自明的公理来证明。直线是180度,圆是360度,如果以前人类定义圆是180度,那么,今天人们就会说直线是90度,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90度。

古希腊科学的最高成就是欧几里德几何学。《几何原本》有13卷,后来补了2卷。《几何学》是明朝末年,徐光启翻译过来的,是多少的意义(数学)欧几里德几何学是在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和定理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建立的完整的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对后来科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近代科学中

牛顿的力学体系也是一个公理化的逻辑体系。当然,后来出现了非欧几何学,是讨论曲面上的几何学问题。

◆阿基米德

◆诗人荷马

◆寓言家伊索

◆芝诺-运动悖论:善跑者(阿基留斯)与龟比赛。

人龟

古希腊科学达到顶峰的几个标志:

1、自然哲学——A)元素论

B)原子论——不可再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原子论另一个重要理念是还原论的思想。物质运动方式是由下一层的分子结构和运动所决定;分子运动方式和特性是由原子结构和运动方式所决定的。

材料-物理性能(强度、硬度、性、弹性)是由分子的结构(晶体结构、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缺陷,电子云分布,共价键,离子键等方式决定的。

2、经验科学——亚里斯多德为地心说求证,通过经验和逻辑证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3、描述科学——记录观察现象,没有整理分析上升为理论。如动物学、植物学,临床医学,描述动物的习性、繁殖、胚胎、分类等。

4、理论科学——最高成就是欧几里德几何学。《几何原本》有13卷,后来补了2卷。《几何学》是明朝末年,徐光启翻译过来的。是多少的意义(数学)欧几里德几何学是在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和定理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建立的完整的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对后来科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近代科学中牛顿的力学体系也是一个公理化的逻辑体系。

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

1、具有初级综合的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对自然界的一些细节上作出科学的回答,只能在一个广阔的范围上,对自然现象进行进行直接观察,从整体上来认识宇宙,认识自然界存在的方式,从总体上来构画自然的总的画面。

万物是由什么所组成?自然的本原和基始?

2、处在直觉和猜测性思辨的阶段。原子论的思想很精彩,但有许多东西很有意思,当时,德诺克利特力图用原子的运动的不同形式来解释自然的各种变化和运动,原子论不仅解释宇宙万物,而解释人们的“喜、怒、衰、乐等情感的变化。人从鱼变来的,日心说已经提出过,马克思称之为天才的直觉,近现代科学发展总能从古希腊那找到胚胎和萌芽。

古希腊的科学方法的特点:

1、以观察方法为主——仰以观天文,府以察地理。

2、演绎为主的逻辑方法——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大前提:人总是要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也要死的。三段论是后来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基础。看上去非常简单,但中国传统的科学思维方法缺少这种形式。

中世纪后期把亚里斯多德学说作为经院哲学的基础,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圣经》是真理,那么,圣经中的每句话都是真理。

古希腊的科学观的特点:

1、科学与社会、经济、生产的不密切。科学家出于对自然的好奇,有学生问苏格拉底

逻辑有什么用途,苏格拉底说,给点钱,让他走。

2、科学与技术各自独立发展,分道扬镳。古希腊科学发达,古罗马技术先进,没有交流,也没有相互的需要。

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是犹太人创立的。犹太人原来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他们的祖先在公元1200年迁移到埃及尼罗河流域,由于不堪忍受埃及人的奴役,据说在犹太人人摩西的领导下回到巴勒斯坦,定都在耶路撒冷,后来,犹太人人又被罗马帝国所征服。

历史上犹太人总是受到迫害,二次大战希特勒也不放过犹太人。这个民族有野草的味道。后来联合国承认了以色列国,它与中东国家矛盾很深,有五次中东战争。

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犹太人中出现了一个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耶稣基督。他诞生于公元元年,耶稣宣扬上帝派救世主来解救苦难深重的人类的思想,反对罗马统治。耶稣言传身教,影响越来越大。教会抓住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

后来,出现了另一位基督教创始人保罗,继承基督教的事业,宣扬耶稣复活了,强化信仰的作用。公元最初的两个世纪,罗马教会不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但是到了公元325年,信教的人越来越多,罗马教会不得不承认,并于这一年由罗马教皇主持了全世界第一次基督教教主会议,从此,基督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参与了历史的创造。

基督教从科学史上看是消积的,它用信仰和天启取代了对自然的探索,人们研究自然的热情被窒息了。

中世纪有一位教皇叫格里哥里一世,就宣扬“不学无术是最大的虔诚”,对古希腊的科学文化进行清绞,把古希腊,一位女自然哲学家杀害,把学术书籍烧了,有点像中国的焚书坑儒”。

信仰的另一个代名词是盲从。一个教皇提出的是:“不是先理解了再信仰,而是信仰了以后再理解”。

中世纪科学进入低谷的原因:1、宗教神学的摧残(科学是神学的“婢女”);

2、科学自身不成熟,缺乏力量;

3、闭关自守,缺乏交流(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在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科学技术到达一个高峰。隋朝、唐朝(618-907年)南北宋(900-1279年)。

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

1、青铜器技术——俦造技术,艺术水准

2、数学——十进制,二进制(阴阳二爻,八卦)

3、丝绸

4、陶瓷

5、四大发明

第三节近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科学革命

近代科学前中西方科技比较

近代科学三步曲:1)前奏——文艺复兴运动

2)序曲——科学革命

3)正剧——科学进步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复兴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和传统。科学-真;宗教-善;艺术-美。两个著名人物:

◆但丁——马克思的《资本论》首页“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个性的解放,从

神权到人权;

◆达?芬奇——多才多艺,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其名画“蒙娜丽莎”,艺术歌颂谁?圣母玛利亚?农村少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近代科学革命的特征——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近代科学革命的大旗——实验科学;

近代科学革命的标志——A 、哥白尼——《天体运动论》;B 、维萨留斯-《人体结构论》。

第四章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节 现代科学的四大前沿

现代科学的四大前沿:1、物质结构

2、宇宙天体

3、生命科学

4、人工智能

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宇宙大爆炸理论

黑洞:物质和能量高度聚集,爆炸后由于高温高压,是基本粒子聚合的过程。宇宙大爆炸理论与基本粒子研究正好吻合,物质由此产生,时间由此产生,

空间也由此产生。爆炸以

前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二个观察证据证明宇宙大爆炸理论:A)射电望远镜的光谱分析:太空中有3K的残留温度;B)星球观察:有“红移”现象,所有的星球都是离你而去(象气球吹大的过程)。

当然宇宙大爆炸理论目前仍然是一个假设,只是一个被科学家普遍认可的假设,英国有一个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居然思维活跃在科学最前沿。

1、物质结构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提出原子论,当时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微粒所组成,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再分的意思。道尔顿提出的近代科学的原子论,还是把原子作为不可再分的微粒。20世纪的现代物理学革命,人们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不是不可再分的,有什么东西不知道。物理学家用α粒子去轰击原子,发现了原子核,原子核与电子是什么关系,卢瑟福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后来发现高速旋转。原子核也不是不可再分,它有质子、中子以及更小的基本粒子。

胀观宇观宏观微观渺观

总星团星团类星体银河系太阳系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

实际上,现代科学的发现,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时空尺度上:A)广度上:3×1027 ;B)深度上:3×10-25。

1900年创立的科学界最高奖-诺贝尔奖大部分都是奖给在这两个领域的科学家。前面的任何一项科学发现人们都兴奋不已,但是现代科学的后两个前沿的进展,人们总是忧心仲仲。1997年科学界有两件轰动社会的事件:一是英国科学家宣布克隆成功“多莉”羊;二是深蓝机器人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2、生命科学-克隆技术

今年上半年有两件科学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美国通用电器公司(IBM)设计的命名为“深蓝”(Deep Blue)的RS/6000计算机以3.5比2.5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2)克隆羊。1997年2月28日世界权威的科学刊物——英国《自然》杂志正式公布,英国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克隆”出了一只名叫“多莉”的小绵羊。这则科学消息不仅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而且惊动了世界政界要人,惊动了社会普通百姓。

何为“克隆”?为何会震惊世界?其实,“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这个英文词最初起源于植物学,意思是无性繁殖。自然界有许多植物是不通过繁殖体(孢子和种子)而生长出植株,如吊兰、草莓、柳树等,它们的茎枝可以落地生根。在动物领域,有许多低级动物是不分性别的,它们通过分裂和出芽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因此也称之为“克隆”。

以“克隆”方式繁殖的生物,它的遗传基因是“拷贝”(COPY 即复制)下来,由于“克隆”的过程没有外来的基因和基因重组,生物个体的进化比较缓慢,较为高等的生物以有性繁殖取代了“克隆”(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增加了后代在变化环境中生存机会,也有利于基因突变的传播,因而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因此,“克隆”并不是什么新名词。但是,新的问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克隆”成功哺乳动物——“多莉”小绵羊,使生命所遵循有性繁殖规律发生了逆转和突破,科学家创造了高等生物也可以被“复制”的奇迹。

被称为现代生物高科技的“克隆”技术从理论上讲并不复杂,以CLONE“多莉”为例,英国科学家威尔莫特博士(克隆“多莉”研究小组的领导者)是从提供卵细胞的母羊体中提取一个卵细胞,去掉细胞核,制成具有生物活性但无遗传物质的卵“空壳”,再从一只母羊

的乳腺中取出一个普通组织细胞与上述那没有遗传物质的卵细胞融合,生成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的卵细胞,当这个细胞分裂繁殖成为胚胎到一定程度母羊便怀孕产下小羊“多莉”。科学家威尔莫特声称,“克隆”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目前仍有许多障碍,科学家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人员将其植入一头母羊子宫,但是,CLONE“多莉”的成功已表明克隆高等动物的道路上已没有不可逾越的生物技术障碍了。

现代科学出现了空间科学、海洋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等,不以学科或专业分类,而是以研究领域分类,这就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和全方位地进行研究。

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的五大特点和趋势

1、科学技术发展呈指数增长规律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科学知识呈指数规律增长。以重大科研成果数、科技图书数量、科学杂志数量和学术论文数量作为评价指标,其增长呈指数比例关系。

(2)从科学发现、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尤其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更为加快。

(3)科学技术新陈代谢、更新周期缩短。19世纪技术更新周期约为80-90年,20世纪50年代为15年,90年代为1-2年,而现在几乎就在同时。

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的原因:

■人类积累的总体科技能力不断提高;

■科学研究领域日益扩大和深化;

■科学研究工具更为先进;

■各国普遍重视科技发展。

2、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综合及整体化趋势

(1)学科的分化趋势

学科的分化——表现为把某学科的个别分支从该学科中分离出来,使之发展成为新的学科。由于学科的分化,形成了各门学科的塔式结构和庞大的学科体系,世界上学科总数约有2600个。

(2)学科的综合趋势

学科的综合——表现为单一学科的研究和应用由于受到限制,不得不同其他学科进行联系,甚至必须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力量,从而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借鉴、渗透和融合。

■交叉学科(也叫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类型。

■边缘学科——由2个或3个学科相互交叉而在边缘地带形成的学科。

■横断学科——不以某种物质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而是从横的方向把各种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形式中的某些共同属性或普遍联系作为研究对象。

软科学学科——又称软科学,这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智能性的高层次学科。

综合学科——这是利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从不同侧面或层次去研究特定的自然界客体所形成的新学科。技术也表现出综合的趋势,技术的综合方式:多种技术综合为一个使用目标服务;一项基础技术的出现导致许多工业领域多种应用技术的发明。

(3)科学技术的整体化趋势

科学技术分化与综合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科学技术的整体化。表现在:

■整个自然科学越来越成为一个前沿不断扩大的多层次的统一整体;

■科学技术理论越来越走向基础统一;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逐步统一,形成新的联盟。

3、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趋势

(1)技术的科学化和科学的技术化趋势

■新兴技术的产生是科学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技术的重大改进和突破需要科学理论指明方向。

■传统生产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科学的技术化:直接观察和使用简单仪器的科研方法让位于运用先进实验技术和复杂、精密实验设备的科研方法,科学研究越来越具有工程技术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形式,已由过去的技术对科学的单向联系,发展为科学同技术的双向联系。

(2)科学由生产的女儿变成生产的母亲

20世纪以前,科学和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生产决定科学。到了20世纪,科学走在了生产的前面,给予生产以直接的推动和指导。现代科学实验,不仅促进了科学理论的发展,而且直接推动生产的发展。

(3)形成“科学—技术—生产”联合体

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部分组成,现代技术可分为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在“科学—技术—生产”联合体的形成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科学与技术的矛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生产形成了一个辩证发展的统一体。顺应这种趋势,一些国家出现了旨在加强科学、技术、生产相互联合、相互促进的综合体制,掀起了兴建高科技工业园的热潮。

4、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技术化趋势

■科学的社会化趋势科学的社会化——科学的公共事业化。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活动演化为一项和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业,登上了社会舞台。科学的社会化表现在:建立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和管理机构;建立各种学术组织;科研经费纳入国家财政计划;国家对科技队伍实行有效管理;制定相应的科技法规、科技政策。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大科学”概念,大科学——组织大量科技工作者参加,投入巨额科研经费,规模浩大的科学技术活动。大科学研究活动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世界各国普遍将科技发展放在国家战略位置上,强化政府干预的广度和力度。

■社会的技术化趋势在现代化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5、科学技术的数学化趋势

今天,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还是社会科学,都普遍处于数学化的过程中。

数学化——各门科学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本门学科研究事物和现象的量,作为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和现象质的重要工具和表达方式。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当代科学日益抽象化,为数学的应用准备了条件;

■数学本身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工具;

■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加速了进程。

6、二十一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

信息技术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科技浪潮的主角和排头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世界各国均将信息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项目,信息科技的发展,将给21世纪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革命性变化。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

7、二十一世纪将是生命科技的世纪

有人称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世纪,以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健康、环境等重大难题

为目标的生物工程技术及产业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当前,克隆技术、基因复制技术、转基因技术等,都取得重大进展。水稻等农作物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及基因工程技术的深入研究,将引发农业新的绿色革命。生物新技术将使许多危害人类的疾病将得到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对人脑和神经系统的深入研究和突破,将揭开认知过程的奥秘。

8、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

新材料是现代文明三大支柱之一。目前,半导体材料、光纤材料、超导体、精密陶瓷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材料高科技决定着工业的工艺方向、成本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1世纪在材料科技发展中最活跃的将是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等陶瓷、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未来的制造业将全面进入柔性、智能、敏捷、精益、艺术化、全球化的新时代,虚拟工厂将形成全球制造系统。

9、高效、洁净和安全利用新能源的时代

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未来各国都把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关键科技领域给予关注。在21世纪,燃煤高效联合循环技术、核电能源、水力发电、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能源都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人类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利用海水中氢同位素进行的受控热核聚变装置,在21世纪中叶可能实现工业化,以最理想的方式解决人类对能量的需求。

10、人类继续向空间、海洋、地球深部不断拓展

21世纪人类将进一步开拓天疆和海域,了解并征服深部地球。利用现代高技术成果,人们将更加积极地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探测宇宙中的暗物质与反物质,联合建立大型空间实验站,发射火星探测器,探索宇宙间的生命迹象,制造可深潜万米的水下机器人,实施大陆、海洋深钻的科学探井计划,以拓展人类新的生存和活动空间。

11、21世纪将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

在21世纪,人类将更加理性地、科学地节制生育和消费,更加重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注意保护自然界动植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重视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循环。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将被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取而代之。人们将理性地改革社会体制,使人类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12、21世纪将是高科技改变未来战争的世纪

高科技的介入将改变未来战争的样式,使不少局部战争成为“高技术战场”,高科技因素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关键因素。现代化战争形态的演变,使得战争资源的消耗密度发生了变化,在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国防动员将采取以高技术人才、高技术设备和高技术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型动员方式,“信息战”将是未来战争的重要形态。

第五章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何谓“知识经济”(美国称之为“新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1)农业经济(5%);2)工业经济(20-40%);3)知识经济(50%)以上。

第一节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

科学技术从本质上讲,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征了它属于生产力范畴。过去,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范畴,知识分子是老九,是专政的对象。

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使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

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使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马克思的“生产力

三要素”:(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科技(催化剂)。

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和产业部门,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一产业:农业(过去以粮为纲,美国农业比重只占1%);

第二产业:工业(过去以钢为纲,1998年中国钢产量第一次突破1亿);

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通讯、IT行业、教育等等。

1、劳动密集型产业——农副产品

2、资本密集型产业——宝钢,300亿投资,1万工人

3、技术密集型产业——IT行业

4、知识密集型产业——咨询业

第四节现代科技革命引发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和生产力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引发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和生产力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动力需要(英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动力的远距离传递;

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引发了基因革命。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基因的双螺旋上的碱基配对进行全测序,确定基因总图,将会发现衰老基因、某些疾病的基因,身高基因等,这些都意义非凡。

第五节现代科技进步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现代科技进步通过变革产业结构而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一次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标志着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劳动者的知识化,使脑力劳动者比例加大。马克思提出的要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已经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消失了。

第六节科学技术知识价值在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知识的价值提高了。福特汽车公司大型电机发生故障,三个多月一直查不出原因,只好请德国电机专家-斯坦因门茨,进行会诊,他经过现场考察,具体测算,最后在电机上划了一条线,说从这里打开,把线圈的数量减下来,结果电机恢复正常。问他要多少酬劳。他说1万美元,有人说他勒索,他说,画这条线1美元,知道哪里划线,9999美元。

有人统计一个数据,物质产品以公斤计算,铁矿几分钱;钢材几块钱;电冰箱几十块钱;汽车上百元,大屏幕彩电几百元,手提电脑几千元,有些药品上万元,电脑软件几乎没有重量可言,价值甚巨。为什么?这是知识的附加价值的体现,知识含量越高,其价值越高。

一张碟片,就物质成本而言,几角钱,一旦有好的内容,市场价格能达几十元,上百元。中国加入WYO谈判最艰苦的是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认为中国政府也参与了盗版,如图书资料,过去外文资料都是国家盗版,复印后出售给图书馆,光碟刻录机非常方便。

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要,以后没有人搞,搞了大量的劳动和心血得不到承认和保证,没有经济效益。

科技与创新作文字

科技与创新作文字 导读:【第一篇】 科技,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技术的意思。对于科技大家应该不陌生,因为它就运用和服务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还跟给我们带来了身体上的舒适。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科技代表了一种精神,也代表了一种力量;代表了一种创新,也代表了一种文明。它是估计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不管在什么领域,科技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科技的运用很广泛,军事、生物以及航天都运用到了科技。科技已融入了生活,也丰富了生活。在街道、在家中、在教室、在商店,科技都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可以说,是人类造就了科技,也是科技造就了人类,人类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技。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奇妙的科技生活中看看。 人靠衣装,每个人都需要用衣服来装扮自己。仔细看看我们穿的衣服,晴纶的、丝绸的、纯棉的……瘦身的、保暖的、健体的……多不胜数,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舒适,健康和快乐。而这些衣服的制作都离不开科技,就说保暖衣吧,它可以使你感到温暖,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不用穿上肥大的厚羽绒服、粗重的毛衣,只靠一件轻薄细软的保暖衣就可以让我们倍感温暖。瞧,这不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吗? 再来看看我们吃的,现在,我们吃的东西都要讲究一点,那就是

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大家对食品的观念也改变了,不单单只追求味道好,还要求食品健康营养。现在很多人吃的都是科技食品,比如:蛋白质粉、钙片、膳食纤维等,它们都是经过科技人员的研究而来的。 今天,我们来说说一样科技食品:蔬菜汁饮料。蔬菜是人体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它是生命健康的保证,在营养保健方面,蔬菜能提供全面的营养,预防甚至治疗营养的缺乏。但由于蔬菜的味道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科技人员们将蔬菜进行了改善,制作出了味道可口的蔬菜汁饮料,成为了理想的未来饮料。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用来修筑家居中最常见的材料——水泥。水泥是由石灰石和黏土等加工而成的一种棕色的灰粉末,使用时与水拌后变得坚硬异常。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功能型的水泥也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品种很多,如:玻璃水泥、轻型水泥、橡胶水泥、加糖水泥、变色水泥……等十几种高科技的水泥,它们各有特色,都是科技的结晶。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很神奇的水泥:变色水泥。这种水泥不但是理想的建筑材料,而且还可以用于预报天气,也有“气象水泥”之称,在天气干燥时,它呈蓝色;一旦变潮湿,即成紫色;如果下雨,则在吸收水分后变作明亮的玫瑰色。它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在水泥中加入了二氧化钴。瞧,是不是很神奇呢?其实这也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和便捷。

《科技与创新》题目

一、判断题: 1、科技创新成为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成为决定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2、科技是人类在长期社会与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它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强大的动力。(知识)ⅹ 3、现代技术可分为实验技术、专业技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ⅹ 4、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部分组成。√ 5、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制高点。√ 6、跨国公司和科学共同体是科技国际化的重要动力。(科技全球化)ⅹ 7、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ⅹ 8、生物技术的两个标志性技术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9、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10、为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战略目标,国家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确定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11、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是筋骨。√ 12、引领未来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的根本任务。√ 13、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错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口号) 14、浙江省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已经全面具备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条件。(错初步具备) 15、建设创新型省份,能真正实现浙江经济由“浙江创造”向“浙江制造”的战略转变。(错“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 第四讲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 16、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具有较高模仿、吸收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在引进先进技术后,对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再创新,提高先进技术成果和产品在全社会的推广应用程度。(对) 17、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优势,谁就能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错综合国力) 18、影响我国发展高科技,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瓶颈是缺乏科技人才。(错科技将帅人才) 19、科技将帅人才就是战略科学家。(对) 20、我国将帅人才中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属于综型科技将帅。(对) 21、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观点、概念而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对) 22、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对) 23、追求健全人格是创新教育的一大特征。(对) 24、创新教育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错美国) 25、创新能力是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三者高度统一的产物。(对) 26、个体创新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和综摄法等。(错集体创新方法) 27、检核表法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造发明的对象,用一张一览表列出一系列设问的提纲,然后逐项进行核对和讨论,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发明的设想。(对) 28、检核表法是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明的。(错奥斯本) 29、5W2H法是以5个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2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并发现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对) 30、5W2H是从10个方面进行思考,设计问题,然后逐项检核,达到解决问题,实现创新的目的。(错 7个) 31、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奥斯本借用一个精神病学术语“brain storming”作为该方法的名

科技与创新试题教学文稿

科技与创新试题

《科技与创新》题库 1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是( A )。 A、郭沫若 B、钱学森 C、李四光 D、范文澜 5、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 A )。 A、向科学进军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 D、向科学迈进 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 D )。 A、 1967年 B 、1968年 C 、1969年 D、 1970年 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目家有( B )个左右。 A、10 B、20 C、30 D、40 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科学发展的( )个战略重点。 A、5 B 、6 C、 7 D、 8 9、今后15年中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课题有( B )个方面。 A 、8 B 、10 C、15 D、 18 10、浙江从1978---2005年全省GDP的年平均增速,达到了(D )。 A 、10% B 、11.3% C、13% D、 13.1% 11、当今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多在( A )。 A、30% B 、40% C 、50% D、60% 12、第一次使用“现代教育”概念是() A、奈斯比特 B、杜威 C、彼得。德鲁克 D、阿尔温。托夫勒 13、大脑受到某种刺激后,自然联想到同这一刺激相似的概念、经验、动作或事物是()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14、被启迪的某种心理理状态,它会引发某种顿悟的叫() A、灵感 B、直觉 C、联想 D、顿悟 15、《人体结构》一书的作者是() A、盖仑 B、维萨留斯 C、费曼 D、肖夫斯唐姆 16、提出创新思维“三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沃勒斯 B、沃拉斯 C、赫尔姆霍慈 D、肖夫斯唐姆 17、有资料统计,过去20年()的绝对研发支出水平一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8、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员每年平均的科研经费约为()。 A、 15万美圆 B、 16万美圆 C、 17万美圆 D、 18万美圆 19、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 A、1-2% B 、2-3% C、 3-4% D、 4--5% 20、提出“个人与团队的结合,才是完满的”的是() A、荣格 B、王选 C、盖茨 D、斯金纳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21、科技发展导致以下()发生变革。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工作方式 D、社会价值观念 22、科技进步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是通过对()的积极影响而间接发挥的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社会文明 23、科技发展对观念形态文化的影响是() A、多方位 B、多角度 C、整体透视 D、多渠道

科技与创新的高中作文800字5篇

科技与创新的高中作文800字5篇 科技与创新的高中作文800字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与创新的高中作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技与创新的高中作文800字篇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然吹响神州,科技创新,技术创造的时态已然蓬勃兴起,发展新动能,培育新产业的目标已然深入人心,改革旧机制,创造新业态的趋势已然引领潮流。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事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航天技术到卫星导航,从量子科学到核电技术,从网络技术到基础设施,从航母下海到深海探测,从克隆技术到转基因食品,各类技术创新的捷报频频传来,各科技创新的成果源源涌来。而这些辉煌的成就,伟大的变革,无不让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无不让世界倍感惊奇和惊艳! 不过不可避免的是,最近几年,对于技术创新究竟是福还是祸,人们一直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当然,不同的人对这

个敏感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我个人而言,技术创新在新世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始终认为,技术创新对我们来说是一大福音。 首先,技术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无论是在交通方面还是在通讯方面。例如,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现代通讯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现代通讯技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智能手机作为现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人们也渐渐习惯于以这种便捷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搜索。 其次,技术创新在农业方面,尤其是在转基因食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不得不说转基因食品就像是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因为这是人类历最伟大的生物技术创新。例如,对于植物和动物来说,转基因食品摆脱了四季限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作物产量,打破了地域限制,破解了物种障碍,因此,我认为,转基因方面的技术创新是新世纪的重大突破。 最后一点,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不懈动力和强大支撑;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活力。例如,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而且渐渐的扩大了经营规模,慢慢的囊括了不同行业,直到今天,我们每天都在和阿里会面,与支付宝见面,与淘宝邂逅,与马云爸爸打交道。

科技与创新时政专题

专题一:科技与创新 一、热点扫描 1、战略、政策类 (1)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设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变,为建成经济强国何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与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中央要求:各地区、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措施。《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2、活动、会议 (1)2016年5月14日至21日,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的2016年科技活动周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 (2)2016年9月17日至23日,以“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展开。 (3)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2016年8月22日,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讲话强调:要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青少年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支持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放飞科学梦想,投身创新实践,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3、地方时政 (1)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8月13日在济宁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济宁市委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对全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济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2)2016年3月15日,第十五届济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济宁市第一中学(北湖校区)举行。本届大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济宁市科协副主席金曙霞表示,作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最高赛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风尚的形成,在促进校内外科技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融合、提升青少年的科技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科技成就 (1)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将景海鹏、陈冬顺利送入空间实验室 (2)2016年8月16日,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科技与创新征文2000字

科技与创新征文2000字 导语:随着科技创新,人们的生活都将变得日新月异,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科技创新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科技创新作文1】 前几天,隔壁邻居小丽家要搬家,我们去为她们送行。一切准备妥当后,爸爸又搬起了两盘妈妈最得意的吊兰。我心想:小丽家都有两盘小树做装饰了,爸爸还搬吊兰干什么?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思佳,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搬两盘吊兰去吗?”“我就是不明白”。我说,“小丽家已经有植物了呀,她们又不是不搬走那两棵小树,你还搬吊兰去干什么呀?”爸爸说:“植物能制造新鲜空气,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它!”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我半醒半疑,决定自己去证明一切。 星期天的时候,我从小笼子里取出两只小白鼠。这两只可怜的小白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隔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用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透明的缸里,把缸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想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着缸壁,绕着缸底走动着。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走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说时迟那时快,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只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放入了妈妈种在一次性杯里的小植物。然后轻轻地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着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我们所需要的氧气。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老家附近一个大型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味道,熏得我直咳嗽。然后,我又跑到我们家屋后的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到极为凉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又去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1、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啊! 2、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 3、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消化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能提供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他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就是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

《科技与创新》题目

一、判断题: 1、科技创新成为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成为决定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2、韭是人类在长期社会与生产实践中积囂的精神财富,它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强大的动力.(知识)x 3、现代技术可分为实验技术、专业技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x 4、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部分组成。V 5、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制高点.J 6、跨国公司和科学共同体是科技国际化的重要动力。(科技全球化)x 7、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x 8、生物技术的两个标志性技术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V 9、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技术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J 10、为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战略目标,国家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确定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里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J 11、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帽起是筋骨。V 12、引领未来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的根本任务.V 13、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错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口号) 14、浙江省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已经全面具备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条件.(错初步具备) 15、建设创新型省份,能真正实现浙江经济由“浙江创造”向“浙江制造”的战略转变。(错“浙江制造” 向“浙江创造”) 第四讲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 16、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具有较高模仿、吸收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在引进先进技术后,对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再创新,提高先进技术成果和产品在全社会的推广应用程度。(对) 17、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优势,谁就能在&^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错综合国力) 18、影响我国发展高科技,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瓶颈是缺乏科技人才.(错科技将帅人才) 19、科技将帅人才就是战略科学家。(对) 20、我国将帅人才中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属于综型科技将帅.(对) 21、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观点、概念而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对) 22、科学方法即科学研丸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丸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对) 23、追求健全人格是创新教育的一大特征.(对) 24、创新教育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错美国) 25、创新能力是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三者高度统一的产物。(对) 26、个体创新方法主要有头脑风眾法和综摄法等。(错集体创新方法) 27、检核麦法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造发明的对象,用一张一览表列出一系列设问的提纲,然后逐项进行核对和讨论,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发明的设想。(对) 28、检核表法是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明的。(错奧斯本) 29、5W2H法是以5个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2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并发现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对) 30、5W2H是从10个方面进行思考,设计问题,然后逐项检核,达到解决问题,实现创新的目的。(错7 个) 31、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奥斯本借用一个精神病学术语“brain storing”作为该方法的名称所创立

科技与创新单元综合测试

单元综合测试(3)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1.当代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其核心是() A.信息技术B.生命科技C.空间技术D.能源技术 2.据统计,近三十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20世纪初,需要20~30年,60~70年代激光与半导体从发现到应用只不过用了两三年,而现在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只有十几个月。这主要说明() A.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 B.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们根本无法预见科技发展的趋势 3.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增产20%,自20世纪70年代推广至今,增产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亿元。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生产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科学研究 C.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人才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 4.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鲜花连续4年停开后,于2003年2月重新向国人张开笑脸。蒋锡夔教授因其突出成就而获得此奖项。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密时,这位古稀老人的脸上却透出顽皮和纯真:“好奇,使我对科学产生了极大兴趣。”老人说他上初中时就特别喜欢化学,感到化学是个变化无穷的乐园,有时他还在自己家里做

化学实验……对于好奇心,我们的正确理解是() A.有好奇心的人都能成为科学家 B.好奇心要正确把握,否则也会对人们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 C.好奇心就意味着成功 D.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志趣,进而大胆设想、锲而不舍,都能最终有所发明创造,打开成功的大门 5.有一位记者问“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40年前,美国、前苏联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前,都有过搭乘动物的试验。中国为什么没有进行这项试验?”总设计师说:“40多年来,美国、俄罗斯已把多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果我们只把动物送入太空,难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所以我们采用了‘模拟航天人’等新方法,一步跨越了40年。”这表明() A.只要敢于创新,就会做出惊人的壮举 B.要发展科技,就要借鉴前人的先进、成果 C.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会获得科学成功 D.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 6.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创新,就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这是因为() A.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惟一动力 B.科技创新就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C.创新能使任何国家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D.科技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7.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电能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渐少资源的浪费,关键要靠()

科技与创新主题教案

科技与创新主题教案 篇一:科技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的: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科学技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无穷力量,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二、班会准备: 为了精心搞好这次科普知识班队会会,活动前应该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活动前,班级组织了一个筹委会,人员由班主任、班干部组成,对科普知识班队会的形式、程序、活动场地、器材的安排等作些计划,大家商定后就按计划筹备。 (2)动员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如报刊资料、电视、网络等媒体收集有关科普知识、科学趣闻、最新科技成果等,并分门别类做好笔记,个人收集的资料精心整理后再与全班同学交流,以提高资料的利用价值。 (3)本次班队会在多媒体教室举行,课前准备课件及其他资料。 (4)挑选主持人。班队会主持人从中队挑选合适人员担当,主持人要对科普知识感兴趣,并且对科普知识比较了解,同时还要落落大方,具有当主持人的基本技能。

三、活动过程: (l)班主任宣布科普知识班队会开始,并介绍本次班队会的主题。 (2)主持人介绍本次科技班队会的形式及主要程序。同学们,科技知识无所不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处处离不开科技。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前进,就是因为科技在进步。人类追求科学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生活、学习中的科技,看谁准备的资料丰富,看谁对科技最感兴趣。最后,我们将评选三名“小科技迷”和三名“未来科学家”。我们先请几位同学和我们聊聊最近的科技新闻。(3——5名学生介绍) (3)刚才他们介绍的这些新兴的科技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其中有不少都是高、新、尖科技,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了解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对一些基本的科技常识、科技知识也要有所了解,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来介绍。(学生介绍) (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科学发展史上还有许多趣闻呢,科技也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而且这些有趣的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你听。(学生介绍) (5)刚才大家介绍了不少有关科技的知识,看来大家都做了认真的准备。老师今天也准备了很多科普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为我们介绍

科技与创新征文

科技与创新征文 导读:【科技创新作文1】 前几天,隔壁邻居小丽家要搬家,我们去为她们送行。一切准备妥当后,爸爸又搬起了两盘妈妈最得意的吊兰。我心想:小丽家都有两盘小树做装饰了,爸爸还搬吊兰干什么?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思佳,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搬两盘吊兰去吗?”“我就是不明白”。我说,“小丽家已经有植物了呀,她们又不是不搬走那两棵小树,你还搬吊兰去干什么呀?”爸爸说:“植物能制造新鲜空气,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它!”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我半醒半疑,决定自己去证明一切。 星期天的时候,我从小笼子里取出两只小白鼠。这两只可怜的小白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隔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用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透明的缸里,把缸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想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着缸壁,绕着缸底走动着。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走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说时迟那时快,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只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放入了妈妈种在一次性杯里的小植物。然后轻轻地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着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我们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老家附近一个大型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味道,熏得我直咳嗽。然后,我又跑到我们家屋后的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到极为凉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又去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出 以下几点:1、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 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 出二氧化碳0。9千克啊! 2、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 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 3、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消化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能提供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他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就是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大概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用完。 所以,人类和动物能够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不要再砍伐植物,让植物成为我们最好

科技与创新题库

《科技与创新》题库1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是( A )。 A、郭沫若 B、钱学森 C、李四光 D、范文澜 5、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 A )。 A、向科学进军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 D、向科学迈进 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D )。 A、1967年 B 、1968年 C 、1969年D、1970年 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目家有(B )个左右。 A、10 B、20 C、30 D、40 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科学发展的(A)个战略重点。 A、5 B 、6 C、7 D、8 9、今后15年中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课题有()个方面。 A 、8 B 、10 C、 15 D、18 10、浙江从1978---2005年全省GDP的年平均增速,达到了(D )。 A 、10% B 、11.3% C、13% D、13.1% 11、当今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多在( A )。 A、30% B 、40% C 、50% D、60% 《科技与创新》题库2 1、( B )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 A、知识资源 B、人力资源 C、资本资源 D、经济资源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经历了( C ) A、二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3、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A、1961年 B 、1962年C、1963年D、1964年 4、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B )个左右 A、10 B、20 C、30 D、40 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科学发展的( A )个战略重点 A、5 B、6 C、7 D、8 6、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 C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 D、胡锦涛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 B ) A、马克思 B、马斯洛 C、杜威 D、斯金纳 8、一种借助于隐喻、遗情和类比等机制以形成技术发明思路和思维创新构想的集体讨论方法是( B ) A、综摄法 B、头脑风暴法 C、灵感法 D、例举法 9、对于无法直接感知的研究内容的形象化构思叫( A ) A、想象 B、综合 C、联想 D、归纳 10、思维主体不借助于逻辑程序和经验积累而穿透事物的表层,直接洞察事物本 质的深层的意识活动或思维形式叫( B ) A、灵感 B、直觉 C、联想 D、顿悟 11、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是( C )

科技与创新

科技与创新 1、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决定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A、军事B、文化C、 经济D、科技创新 2、从最近的数据表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是靠 科技进步取得的。 A、20﹪—30﹪, B、40﹪—60﹪, C、60﹪—80﹪,D80﹪—90﹪, 3、在近代以来的世界文明史中,科学的进步和()的发展总是相伴而生。 A、经济, B、民主, C、宗教, D、军事。 4、提出“技术——经济趋同论”的是() A、范艾肯, B、熊.彼特, C、彼得.德鲁克, D、阿尔温.托夫勤 5、()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 A、知识资源, B、人力资源。 C、人力资源, D、经济资源。 6、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技分支发展到现在的()多门 A、4000, B、5000, C、6000, D、7000. 7、“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是在()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的。 A、2005R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8、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 A、向科学进军,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 D、向科学迈进。 9、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 A、1967年, B、1968年, C、1969年, D、1970年。 10、被人们称为“科学的春天来了”的科学大会是在()召开的。 A、1976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0年. 11、次浪潮》是()所著。 A、奈斯比特, B、熊.彼特, C、彼得.德鲁克, D、阿尔温.托夫勤。 12、浙江从1978年—2005年全省GDP的年平均增速,达到了() A、10﹪, B、11.3﹪, C、13﹪, D、13.1﹪。 13、当今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多在() A、30﹪, B、40﹪, C、50﹪, D、60﹪。 14、创新教育起源20世纪40年代的()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15、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6、认为“创新就是把以前独立的发明组合起来”是美国发明家()

科技与创新 2

郑盛娜43327403《科技与创新》题库1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是( A )。 A、郭沫若 B、钱学森 C、李四光 D、范文澜 5、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 A )。 A、向科学进军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 D、向科学迈进 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 D )。 A、1967年 B 、1968年 C 、1969年D、1970年 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目家有(B )个左右。 A、10 B、20 C、30 D、40 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科学发展的( A )个战略重点。 A、5 B 、6 C、7 D、8 9、今后15年中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课题有()个方面。 A 、8 B 、10 C、 15 D、18 10、浙江从1978---2005年全省GDP的年平均增速,达到了( D )。 A 、10% B 、11.3% C、13% D、13.1% 11、当今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多在( A )。 A、30% B 、40% C 、50% D、60% 12、第一次使用“现代教育”概念是( B ) A、奈斯比特 B、杜威 C、彼得。德鲁克 D、阿尔温。托夫勒 13、大脑受到某种刺激后,自然联想到同这一刺激相似的概念、经验、动作或事物是()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14、被启迪的某种心理理状态,它会引发某种顿悟的叫() A、灵感 B、直觉 C、联想 D、顿悟 15、《人体结构》一书的作者是() A、盖仑 B、维萨留斯 C、费曼 D、肖夫斯唐姆 16、提出创新思维“三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沃勒斯 B、沃拉斯 C、赫尔姆霍慈 D、肖夫斯唐姆 17、有资料统计,过去20年()的绝对研发支出水平一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 A、英国 B、美国 C.、法国D、德国 18、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员每年平均的科研经费约为()。 A、15万美圆 B、16万美圆 C、17万美圆 D、18万美圆 19、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 A、1-2% B 、2-3% C、3-4% D、4--5% 20、提出“个人与团队的结合,才是完满的”的是() A、荣格 B、王选 C、盖茨 D、斯金纳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21、科技发展导致以下()发生变革。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工作方式 D、社会价值观念 22、科技进步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是通过对()的积极影响而间接发挥的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社会文明 23、科技发展对观念形态文化的影响是()

《科技与创新》内容提要

创新要教育:介绍创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教育要创新:谈谈对教育创新的五点看法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升温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 22年间,有二个没料到: 1912年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无人问津 1934年英文版出版后——专家学者的学术时尚 企业家们的利益追捧 新世纪门槛的前夕——创新理论在中国理论界迅速升温 创新实践成为国家发展又一大战略(国策) 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升温 1956年,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号令 1978年,邓小平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1986年3月,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1995年,江泽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96年,国家启动《技术创新工程》 199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提交《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1998年6月,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报告推动创新成为时代的潮流和主题(90多次提“新”)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年规划建议》,自主创新能力 2005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连续七天,中央电视台《创新中国》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正式提出“实现科技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创新”这个关键词一共使用了56次。 2006、2007、2008连续三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定为“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近几年来,全国每年开展着各种各样的创新系列活动…… (包括今天我们大规模组织“科技与创新”培训活动) 二、创新概念的含义解释 1、词义学解释:创——破旧;新——立新。 创新就是破旧立新。 2、经济学解释: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 主要有5个方面的内容: (1)引进一种新产品; (2)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3)开辟新的市场; (4)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 (5)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创新”一词是个舶来品,而且专指经济领域,但今天的中国已广泛引用。 时代最流行的标志性口号之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创新活动的重大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指出: “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使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因为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能源,也不能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才能生存和发展。” 首先,对于一个民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如果没有创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今天依然还居住在山顶洞内,依然还在茹毛饮

科技与创新判断题

科技与创新判断题

————————————————————————————————作者: ————————————————————————————————日期: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 41、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中,资本就是核心和关键。(N) 正确不正确 42、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Y) 正确不正确 43、技术模仿可以替代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N) 44、现代国际社会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的焦点是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竞争。() 正确不正确 4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Y) 46、我国“神舟六号”飞船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例子。(N) 47、国家创新体系是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Y) 4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N)。 50、成就动机是创新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及维持创新活动。(Y) 51、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可以抑制创新能力的发挥。(Y) 53、科技创新都是科学家的事情。(N) 正确不正确 54、目前,我国的科技立法很完善、健全。(N) 56、在当今社会的有些情况下,专利的申请是与对手一起为了技术创新。(Y)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中共中央颁发证书。(N) 60、“科教兴国”战略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N) 1. 成就动机是创新的动力因素,它能。正确 2.科学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不同,由低到高大体。正确 3. 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正确 4. 创新能力是天生的,后天很难培养…错误 5. 传统教育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它一无是处。错误 6. 高创造力的人都是高智商的人。错误 7.科学上的是非要通过实践来判别,但不要通过学术讨论来解决。正确 8. 目前,我国的科技立法很完善、健全。正确 9.社会主义精神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心灵基石。正确 10.我国人才流失的原因关键是重物轻人。正确 11.在新科技革命面前,所以国家和地区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错误 12. 科学可以不需要生产环节而直接转化为技术,技术也可以。错误 13.跨国公司的全球科技活动,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施国内战略的产物。正确 14.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正确 15.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学提出了“向科技进军”的伟大号召。错误 16.从发达国家来看,技术创新人才主要聚集在政府机关。错误 17. “创造欲”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错误 18. 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错误 19.高创造力的人都是高智商的人。错误

科技与创新试题

绍兴市继续教育科技与创新题库 1、请分析其用了哪些思维形式。(BC) A、联想 B、灵感 C、顿悟 D、习惯 2、2006年浙江省提出了(CD)口号。 A、创新强省 B、创业富民 C、科技强省 D、创新型省份 3、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技分支发展到现在的(C)多门。 A、4000 B、5000 C、6000 D、7000 4、“新经济增长理论”是(B)提出的。 A、熊.彼特 B、保罗.罗默 C、彼得.德鲁克 D、R.范艾肯 5、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 A、4万 B、5万 C、6万 D、9万 6、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A)。 A、向科学进军 B、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 D、向科学迈进 7、新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C)。 A、1965年 B、1966年 C、1967年 D、1968年 9、《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B)以上。 A、2% B、2.5% C、3% D、3.5% 1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B)以上。 A、50% B、60% C、70%

1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定了(A)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A、4 B、5 C、7 D、8 12、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B)。 A、马克思 B、马斯洛 C、杜威 D、斯金纳 14、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融合聚变,以获得创新突破是(B)。 A、想象 B、综合 C、联想 D、归纳 15、对所见现象产生与之具有某种关联的大跨度直接思维叫(C)。 A、想象 B、综合 C、联想 D、归纳 16、被启迪的某种心理状态,它会引发某种顿悟的叫(A)。 A、灵感 B、直觉 C、联想 D、顿悟 17、没有受到多少教育,有成千上万的发明创造的伟大的发明家是(C)。 A、费曼 B、德雷克 C、爱迪生 D、吉尔福特 18、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是(A)。 A、门捷列夫 B、维勒 C、爱迪生 D、肖夫斯唐姆 19、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B)。 A、1--2% B、2--3% C、3---4% D、4--5% 2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B) A、1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