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学期精品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学期精品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学期精品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学期精品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学期精品教案(全册)

第六章 不等式 第一教时

教材:不等式、不等式的综合性质

目的:首先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了解并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ⅠⅡ。 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等是绝对的,相等是相对的。 2.过去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不等式 从而提出课题 二、几个与不等式有关的名称 (例略) 1.“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2.“绝对不等式与矛盾不等式” 三、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充要条件) 1.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谈起

0>-?>b a b a 0=-?=b a b a 0<-?

2.应用:例一 比较)5)(3(-+a a 与)4)(2(-+a a 的大小

解:(取差))5)(3(-+a a - )4)(2(-+a a

07)82()152(2

2

<-=-----=a a a a

∴)5)(3(-+a a <)4)(2(-+a a

例二 已知x ≠0, 比较2

2

)1(+x 与12

4++x x 的大小

解:(取差)2

2

)1(+x -)1(2

4

++x x

2

2424112x x x x x =---++=

∵0≠x ∴02>x 从而2

2

)1(+x >12

4++x x

小结: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例三 比较大小1.

2

31-和10

解:∵

232

31+=-

∵02524562)10()23(22<-=-=-+

2

31-<10

2.

a b 和m

a m

b ++ ),,(+∈R m b a 解:(取差)

a b -m a m b ++)

()(m a a a b m +-= ∵),,(+

∈R m b a

∴当a b >时

a b >m a m b ++;当a b =时a b =m a m b ++;当a b <时a b

a m

b ++ 3.设0>a 且1≠a ,0>t 比较t a log 21与2

1

log +t a 的大小

解:02)1(212≥-=-+t t t ∴t t ≥+2

1

当1>a 时

t a log 21≤21log +t a

;当10<

1

log +t a 四、不等式的性质

1.性质1:如果b a >,那么a b <;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 证:∵b a > ∴0>-b a 由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0)(<--b a 0<-a b a b < 2.性质2:如果b a >,c b > 那么c a >(传递性)

证:∵b a >,c b > ∴0>-b a ,0>-c b ∵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 ∴+-)(b a 0)(>-c b

0>-c a ∴c a >

由对称性、性质2可以表示为如果b c <且a b <那么a c < 五、小结:1.不等式的概念 2.一个充要条件 3.性质1、2 六、作业:P5练习 P8 习题6.1 1—3 补充题:1.若142=+y x ,比较2

2

y x +与

20

1

的大小 解:241y x -= 2

2y x +-201=……=05)15(2≥-y ∴22y x +≥20

1 2.比较2sin θ与sin2θ的大小(0<θ<2π) 略解:2sin θ-sin2θ=2sin θ(1-cos θ)

当θ∈(0,π)时2sin θ(1-cos θ)≥0 2sin θ≥sin2θ 当θ∈(π,2π)时2sin θ(1-cos θ)<0 2sin θ

3.设0>a 且1≠a 比较)1(log 3+a a 与)1(log 2

+a a 的大小

解:)1()1()1(2

23-=+-+a a a a

当10<

3+<+a a ∴)1(log 3+a a >)1(log 2+a a 当1>a 时112

3+>+a a ∴)1(log 3+a a >)1(log 2+a a ∴总有)1(log 3+a a >)1(log 2

+a a

第二教时

教材:不等式基本性质(续完)

目的:继续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前面的性质进行论证,从而让学生清楚事物内部

是具有固有规律的。 过程:

一、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充要条件,基本性质1、2

二、1.性质3: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加法单调性)反之亦然 证:∵0)()(>-=+-+b a c b c a ∴c b c a +>+

从而可得移项法则:b c a b c b b a c b a ->?-+>-++?>+)()( 推论:如果b a >且d c >,那么d b c a +>+ (相加法则) 证:

d b c a d b c b d c c b c a b a +>+??

??

+>+?>+>+?>

推论:如果b a >且d c <,那么d b c a ->- (相减法则)

证:∵d c < ∴d c ->- d b c a d c b

a ->-??

??->->

或证:)()()()(d c b a d b c a ---=---

d

c b

a <>

??

??

<-∴>-∴00d c b a 上式>0 ………

2.性质4:如果b a >且0>c , 那么bc ac >;

如果b a >且0 ∴0>-b a

根据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得:

0>c 时0)(>-c b a 即:bc ac >

0

推论1 如果0>>b a 且0>>d c ,那么bd ac >(相乘法则) 证:

bd ac bd bc b d c bc ac c b a >??

??

>?>>>?>>0,0,

推论1’(补充)如果0>>b a 且d c <<0,那么

d

b

c a >(相除法则) 证:∵0>>c

d ∴???

?

??>>>>0011b a d c d b c a >

推论2 如果0>>b a , 那么n

n b a > )1(>∈n N n 且 3.性质5:如果0>>b a ,那么n

n b a > )1(>∈n N n 且

证:(反证法)假设n

n b a ≤

则:若

b

a b a b

a b a n

n

n n

=?=

这都与b a >矛盾 ∴n n b a >

三、小结:五个性质及其推论

口答P8 练习1、2 习题6.1 4 四、作业 P8 练习3 习题6.1 5、6 五、供选用的例题(或作业)

1.已知0>>b a ,0<

d

b e

c a e ->

- 证:?

??

???<-<

-?>-<-????<<>>011000e d b c a d b c a d c b a d b e c a e ->- 2.若R b a ∈,,求不等式b

a b a 1

1,

>>同时成立的条件 解:00011

???<-?>>-=-ab a b b a ab

a b b a 3.设R c b a ∈,,,0,0<=++abc c b a 求证

01

11>++c

b a 证:∵0=++

c b a ∴2

2

2

c b a ++0222=+++bc ac ab 又∵0≠abc ∴2

2

2

c b a ++>0 ∴0<++bc ac ab

abc ca

bc ab c b a ++=

++111 0

11>++c

b a 4.||||,0b a ab >> 比较a 1与b

1

的大小

解:a 1-b 1ab

a b -= 当0,0>>b a 时∵||||b a >即b a >

0<-a b 0>ab ∴0<-ab

a

b ∴

a 1

1 当0,0<即b a <

0>-a b 0>ab ∴

0>-ab a b ∴a 1>b

1

5.若0,>b a 求证:a b a

b

>?>1 解:

01>-=-a

a b a b ∵0>a ∴0>-a b ∴b a < 0>-?>a b a b ∵0>a ∴01>-=-a b a a b ∴1>a

b

6.若0,0<<>>d c b a 求证:

d

b c a ->-π

πααsin sin log log

证:∵1sin 0<<α π>1 ∴0log sin <πα 又∵0,0>->->>d c b a ∴d b c a ->- ∴

d

b c a -<

-1

1 ∴原式成立 第三教时

教材: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意义,并掌握“平均不等式”及其推导过程。 过程:

一、 定理:如果R b a ∈,,那么ab b a 22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证明:2

2

2

)(2b a ab b a -=-+

??

??>-≠=-=0)(0)(2

2b a b a b a b a 时,当时,当ab b a 22

2≥+ 1.指出定理适用范围:R b a ∈,

2.强调取“=”的条件b a = 二、定理:如果b a ,是正数,那么

ab b

a ≥+2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证明:∵ab b a 2)()(2

2≥+ ∴ab b a 2≥+

即:

ab b a ≥+2 当且仅当b a =时 ab b

a =+2

注意:1.这个定理适用的范围:+

∈R a

2.语言表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三、推广:

定理:如果+

∈R c b a ,,,那么abc c b a 33

33≥++

(当且仅当c b a ==时取“=”)

证明:∵abc ab b a c b a abc c b a 333)(32

2

3

3

3

3

3

---++=-++

)(3])())[((22c b a ab c c b a b a c b a ++-++-+++= ]32)[(222ab c bc ac b ab a c b a -+--++++= ))((222ca bc ab c b a c b a ---++++=

])()())[((2

1

222a c c b b a c b a -+-+-++=

∵+

∈R c b a ,, ∴上式≥0 从而abc c b a 33

33≥++ 指出:这里+

∈R c b a ,, ∵0<++c b a 就不能保证 推论:如果+

∈R c b a ,,,那么

3

3

abc c b a ≥++ (当且仅当c b a ==时取“=”)

证明:3333

333333)()()(c b a c b a ??≥++?33abc c b a ≥++

?

3

3

abc c b a ≥++ 四、关于“平均数”的概念

1.如果+

+∈>∈N n n R a a a n 且1,,,,21 则:

n

a a a n

+++ 21叫做这n 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

n

n a a a 21叫做这n 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

2.点题: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3.基本不等式:

n

a a a n +++ 21≥n

n a a a 21

n i R a N n i ≤≤∈∈+

1,,*

这个结论最终可用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证明(这里从略) 语言表述:n 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4.

ab b

a ≥+2

的几何解释: 以b a +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 上取一点C ,

过C 作弦DD ’⊥AB 则ab CB CA CD =?=2

从而ab CD =

而半径

ab CD b

a =≥+2

五、例一 已知c b a ,,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ca bc ab c b a ++>++2

2

2

证:∵ab b a 222>+ bc c b 222>= ca a c 22

2>+ 以上三式相加:ca bc ab c b a 222)(22

2

2

++>++ ∴ca bc ab c b a ++>++2

2

2

六、小结: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概念

基本不等式(即平均不等式)

七、作业:P11-12 练习1、2 P12 习题5.2 1--3

补充:1.已知32,86<<<

a

b a b a ,

,-+的范围 (8,11) (3,6) (2,4)

2.R x ∈试比较 124+x 与232x x +(作差124+x >2

32x x +) 3.求证:)(2222222c b a a c c b b a ++≥+++++

证:)(222

2

b a b a +≥

+ )(2222c b c b +≥+ )(2

222ca a c ≥+ 三式相加化简即得

第四教时

教材:极值定理

目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平均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而掌握极值定理,并学会初步应用。 过程:

一、复习: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义,平均不等式 二、 若+

∈R y x ,,设2

),(2

2y x y x Q +=

2),(y x y x A += xy y x G =),(

y

x y x H 1

+=

12),( 求证:),(),(),(),(y x H y x G y x A y x Q ≥≥≥

加权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

证:∵2

442)2(22222222y

x y x y x xy y x y x +=+++≤++=+ ∴2

222y

x y x +≥

+即:),(),(y x A y x Q ≥(俗称幂平均不等式) 由平均不等式),(),(y x G y x A ≥

),(222),(y x G xy xy

xy

y x xy y x H ==≤+=

即:),(),(y x H y x G ≥ 综上所述:),(),(),(),(y x H y x G y x A y x Q ≥≥≥

例一、若+

∈=+R b a b a ,,1 求证2

25

)1()1(22≥

+++

b b a a 证:由幂平均不等式:2

)11()1()1(2

22b b a a b b a a +++≥+++ 2

252)23(2)3(2)1(22

2=

+≥++=++++=b a a b b b a a b a 三、 极值定理

已知y x ,都是正数,求证:

1? 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p 2 2? 如果和y x +是定值s ,那么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2

4

1s 证:∵+

∈R y x , ∴

xy y

x ≥+2

1?当xy p = (定值)时,

p y

x ≥+2

∴y x +p 2≥

∵上式当y x =时取“=” ∴当y x =时有=+min )(y x p 2 2?当s y x =+ (定值)时,2s xy ≤

∴24

1s xy ≤ ∵上式当y x =时取“=” ∴当y x =时有2

max 4

1)(s xy =

注意强调:1?最值的含义(“≥”取最小值,“≤”取最大值) 2?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正”、二“定”、三“相等”

四、 例题

1.证明下列各题:

⑴ 210log lg ≥+x x )1(>x 证:∵1>x ∴0lg >x 010log >x

于是210lg lg 210log lg =≥+x x x x ⑵若上题改成10<

1

ab 解:若+

∈R b a ,则显然有4

10≤

1≤

ab 2.①求函数)1(2

x x y -=的最大值)10(<-x ∴当

x x -=12即3

2=x 时 27

4

)3122(4)1(2243=

-++?≤-??=x

x

x x x x y 即32=x 时274max =y ②∵10<

<-

∴)1)(1(22

1

)1(2222

222x x x x x y --??=

-= 27

4)3)1()1(2(213222=-+-+≤x x x ∴当33,122

2

=

-=x x x 时27

4max 2

=y 932max =y 3.若1->x ,则x 为何值时11

++

x x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几? 解:∵1->x ∴01>+x 01

1

>+x

∴1

1

++

x x =112111)1(21111=-=-+?+≥-++

+x x x x 当且仅当111+=

+x x 即0=x 时1)1

1

(min =++x x 五、 小结:1.四大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及其证明 2.极值定理及三要素 六、 作业:P12 练习3、4 习题6.2 4、5、6

补充:下列函数中x 取何值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最值是多少?

1? )32(x x y -= 31=x 时3

1

max =y 2?x

x y 451

41-+

-= 2,1min -==y x

3?0

x y 3

21-

-= 61,26min +=-=y x 第五教时

教材:极值定理的应用

目的:要求学生更熟悉基本不等式和极值定理,从而更熟练地处理一些最值问题。 过程:

一、 复习:基本不等式、极值定理 二、 例题:1.求函数)0(,3

22

>+

=x x

x y 的最大值,下列解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一: 33222

432

12311232=??≥++=+

=x

x x x x x x x y ∴3min 43=y

解二:x x x x x y 623223222

=?≥+=当x

x 322

=即2123

=x 时

633

min 324212322

12

62==?

=y 答:以上两种解法均有错误。解一错在取不到“=”,即不存在x 使得x

x x 2122

==;解二错在x 62不是定值(常数)

正确的解法是:333222

362

32932323232323232==??≥++=+

=x x x x x x x x y 当且仅当x x 2322

=即263

=x 时3min 362

3

=y

2.若14<<-x ,求2

22

22-+-x x x 的最值

解:

])

1(1

)1([21]11)1[(2111)1(21222222--+---=-+-=-+-?=-+-x x x x x x x x x ∵14<<-x ∴0)1(>--x

0)

1(1

>--x

从而2])1(1)1([≥--+

--x x 1])

1(1

)1([21-≤--+---x x

即1)2

22

2(

min 2-=-+-x x x 3.设+

∈R x 且12

2

2

=+y x ,求21y x +的最大值 解:∵0>x ∴)2

21(212

2

2

y x y x +?=+

又2

321)2()221(22

22

=++=++y x y x ∴4

2

3)2321(212

=?≤

+y x

即4

2

3)1(max 2

=

+y x 4.已知+

∈R y x b a ,,,且

1=+y

b

x a ,求y x +的最小值 解:y x +y

xb x ay b a y b x a y x y x +++=++=?+=))(

(1)( 2)(2

b a y

xb x ay b a +=?++≥ 当且仅当

y xb x ay =即b

a y x =时2

min )()(b a y x +=+ 三、关于应用题

1.P11例(即本章开头提出的问题)(略)

2.将一块边长为a 的正方形铁皮,剪去四个角(四个全等的正方形),作成一个无盖的铁盒,要使其容积最大,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最大容积是多少? 解: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其容积为)2

0(,)2(2

a x x a x V <

<-= )2()2(44

1

x a x a x V -?-??=

27

2]3)2()2(4[4133a x a x a x =-+-+≤ 当且仅当x a x 24-=即6

a

x =

时取“=” 即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

a

时,铁盒的容积为2723a

四、 作业:P12 练习4 习题6.2 7

补充:

1.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 )(,4

22

+∈+

=R x x

x y (min=6) 2?)2

0(,)2(2

a

x x a x y <<-= (272max 3a =)

2.1?0>x 时求236x x y +=

的最小值,x x

y 362+=的最小值)429

,9(3

2?设]27,91[∈x ,求)3(log 27

log 33

x x

y ?=的最大值(5) 3?若10<

4

x x y -=的最大值)3

32,274(

=x 4?若+

∈R y x ,且12=+y x ,求

y

x 1

1+的最小值)223(+ 3.若0>>b a ,求证:)

(1

b a b a -+

的最小值为3

4.制作一个容积为3

16m π的圆柱形容器(有底有盖),问圆柱底半径和

高各取多少时,用料最省?(不计加工时的损耗及接缝用料))4,2(m h m R ==

第六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要求学生

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复习:

1.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命题

2.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二、作差法:(P13—14)

1. 求证:x 2

+ 3 > 3x

证:∵(x 2 + 3) - 3x = 04

3

)2

3(3)2

3()2

3

(32

2

2

2

>+

-=+-+-x x x ∴x 2

+ 3 > 3x

2. 已知a , b , m 都是正数,并且a < b ,求证:

b

a

m b m a >++ 证:

)

()

()()()(m b b a b m m b b m b a m a b b a m b m a +-=++-+=-++ ∵a ,b ,m 都是正数,并且a 0 , b - a > 0 ∴

0)()(>+-m b b a b m 即:b

a

m b m a >++

变式:若a > b ,结果会怎样?若没有“a < b ”这个条件,应如何判断?

3. 已知a , b 都是正数,并且a ≠ b ,求证:a 5

+ b 5

> a 2b 3

+ a 3b 2

证:(a 5

+ b 5

) - (a 2b 3

+ a 3b 2

) = ( a 5

- a 3b 2

) + (b 5

- a 2b 3

)

= a 3 (a 2 - b 2 ) - b 3 (a 2 - b 2) = (a 2 - b 2 ) (a 3 - b 3

) = (a + b )(a - b )2

(a 2

+ ab + b 2

)

∵a , b 都是正数,∴a + b , a 2

+ ab + b 2

> 0

又∵a ≠ b ,∴(a - b )2

> 0 ∴(a + b )(a - b )2

(a 2

+ ab + b 2

) > 0 即:a 5

+ b 5

> a 2b 3

+ a 3b 2

4.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 行走,另

一半时间以速度n 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 行走,如果m ≠ n ,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解:设从出发地到指定地点的路程为S ,

甲乙两人走完全程所需时间分别是t 1, t 2, 则:

21122,22t n S m S S n t

m t =+=+ 可得:mn

n m S t n m S t 2)

(,221+=+= ∴)

(2)()(2])(4[2)(22

221n m mn n m S mn n m n m mn S mn n m S n m S t t +--=++-=+-+=- ∵S , m , n 都是正数,且m ≠ n ,∴t 1 - t 2 < 0 即:t 1 < t 2 从而:甲先到到达指定地点。 变式:若m = n ,结果会怎样?

三、作商法

5. 设a , b ∈ R +

,求证:a b b

a b

a b a ab b a ≥≥+2

)

(

证:作商:

2

2

2

2

)()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ab b a ---+==

当a = b 时,1)

(2

=-b a b

a

当a > b > 0时,1)(,02,

12

>>->-b

a b

a

b a b

a

当b > a > 0时, 1)(,02,

102

><-<<-b a b

a

b a b

a

∴2

)

(b a b

a

ab b a +≥ (其余部分布置作业)

作商法步骤与作差法同,不过最后是与1比较。

四、小结:作差、作商 五、作业: P15 练习

P18 习题6.3 1—4

第七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二(比较法、综合法)

目的:加强比商法的训练,以期达到熟练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比较法:

a) 复习:比较法,依据、步骤

比商法,依据、步骤、适用题型 b) 例一、证明:3

42

2+-=x x

y 在),2[+∞是增函数。

证:设2≤x 1

4342121121

2122222212

12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y

∵x 2 - x 1 > 0, x 1 + x 2 - 4 > 0 ∴

1202

1

=>y y 又∵y 1 > 0, ∴y 1 > y 2 ∴3

42

2+-=x x

y 在),2[+∞是增函数

二、 综合法:

定义: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这个证明方法叫综合法。 i.

已知a , b ,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求证:a (b 2

+ c 2

) + b (c 2

+ a 2

) + c (a 2

+ b 2

) > 6abc

证:∵b 2

+ c 2

≥ 2bc , a > 0 , ∴a (b 2

+ c 2

) ≥ 2abc 同理:b (c 2

+ a 2

) ≥ 2abc , c (a 2

+ b 2

) ≥ 2abc ∴a (b 2

+ c 2

) + b (c 2

+ a 2

) + c (a 2

+ b 2

) ≥ 6abc

当且仅当b =c ,c =a ,a =b 时取等号,而a , b ,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a (b 2

+ c 2

) + b (c 2

+ a 2

) + c (a 2

+ b 2

) > 6abc ii.

设a , b , c ∈ R , 1?求证:)(2

2

2

2

b a b a +≥

+ 2?求证:)(2222222c b a a c c b b a ++≥+++++

3?若a + b = 1, 求证:22

1

21≤+++

b a 证:1?∵0)2(2222≥+≥+b a b a ∴2

|2|222b

a b a b a +≥+≥+

∴)(2

2

2

2b a b a +≥

+ 2?同理:)(222

2

c b c b +≥

+, )(2

222a c a c +≥+ 三式相加:)(2222222c b a a c c b b a ++≥+++++

3?由幂平均不等式:

12

2

2)

1(2

)

21

()21()2

1

21(21==++=+++≤+++b a b a b a ∴22

1

21≤+++

b a iii.

a ,

b ,

c ∈R , 求证:1?9)1

11)((≥++

++c b a c b a 2?2

9

)111)((≥+++++++a c c b b a c b a

3?2

3≥+++++b a c a c b c b a 证:1?法一:33abc c b a ≥++, 313111abc

c b a ≥++, 两式相乘即得。 法二:左边)()()(3c

b

b c c a a c b a a b c c b a b c b a a c b a ++++++=++++++++=

≥ 3 + 2 + 2 + 2 = 9

2?∵

3

))()((2

3222a c c b b a a c c b b a +++≥+++++

3

)

)()((1

3111a c c b b a a c c b b a +++≥+++++ 两式相乘即得 3?由上题:2

9

)111)(

(≥+++++++a c c b b a c b a ∴29

111≥++++++++

a c

b

c b a b a c 即:

2

3≥+++++b a c a c b c b a 三、小结:综合法

四、作业: P15—16 练习 1,2 P18 习题6.3 1,2,3

补充:

1. 已知a , b ∈R +

且a ≠ b ,求证:21

212

12212)()(b a a

b b a +>+(取差)

2. 设α∈R ,x , y ∈R ,求证:y x y x +

α

2

2

cos

sin

(取商)

3. 已知a , b ∈R +

,求证:2

)2(333b a b a +≤+ 证:∵a , b ∈R

+

∴0)(2

≥-b a ∴ab b ab a ≥+-2

2

∴)())((2

2

3

3

b a ab b ab a b a b a +≥+-+=+ ∴)(3)(33

3

b a ab b a +≥+

∴3

3

3

3

3

)()(3)(4b a b b a ab a b a +=+++≥+

∴2

)2(3

33b a b a +≤+ 4. 设a >0, b >0,且a + b = 1,求证:2

25

)1()1(22≥

+++

b b a a 证:∵212=+≤b a ab ∴41≤ab ∴41

≥ab

∴2

2

22211122112)1()1(??

???

? ??

++=??????

??+++≥+++b a b b a a b b a a 2252412211221222

2=

??? ??+≥?????

? ??

+=?????? ??++=ab ab b a 第八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三(分析法)

目的:要求学生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介绍“分析法”: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

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充分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 二、 例一、求证:5273<+

证: ∵052,073>>+ 综合法: 只需证明:22)52()73(<+

∵21 < 25

展开得: 2021210<+ ∴521<

即: 10212< ∴10212< ∴ 521< ∴2021210<+ 即: 21 < 25(显然成立) ∴22)52()73(<+

∴5273<+ ∴5273<+

例二、设x > 0,y > 0,证明不等式:3

133

2

12

2)()(y x y x +>+ 证一:(分析法)所证不等式即:2

33

3

22

)()(y x y x +>+ 即:3

3

6

6

2

2

2

2

6

6

2)(3y x y x y x y x y x ++>+++ 即:3

3

2

2

2

2

2)(3y x y x y x >+

只需证:xy y x 322

2

>

+ ∵xy xy y x 3

222

2>≥+成立

∴ 3

133

2

122)()(y x y x +>+

证二:(综合法)∵3

3662222663226)(3)(y x y x y x y x y x y x ++≥+++=+ 2

33

3

3

6

6

)(2y x y x y x +=++>

∵x > 0,y > 0, ∴3

133

2

122)()(y x y x +>+

例三、已知:a + b + c = 0,求证:ab + bc + ca ≤ 0

证一:(综合法)∵a + b + c = 0 ∴(a + b + c )2

= 0

展开得:2

2

22c b a ca bc ab ++-=++

∴ab + bc + ca ≤ 0

证二:(分析法)要证ab + bc + ca ≤ 0 ∵a + b + c = 0

故只需证 ab + bc + ca ≤ (a + b + c )2

即证:02

2

2

≥+++++ca bc ab c b a

即:0])()()[(2

12

22≥+++++a c c b b a (显然) ∴原式成立

证三:∵a + b + c = 0 ∴- c = a + b

∴ab + bc + ca = ab + (a + b )c = ab - (a + b )2 = -a 2 -b 2

-ab

= 0]4

3)2[(2

2≤+

+-b b a 例四、(课本例)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等时,如果水管截面(指横截面)

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的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证:设截面周长为l ,则周长为l 的圆的半径为π2l ,截面积为2

2???

??ππl ,

周长为l 的正方形边长为4l ,截面积为2

4??

?

??l

问题只需证:22??? ??ππl > 2

4??

?

??l

即证:2

2

πl > 162l 两边同乘

2

4l

,得:411>π 因此只需证:4 > π (显然成立)

∴ 2

2??? ??ππl > 2

4??

?

??l 也可用比较法(取商)证,也不困难。

三、 作业: P18 练习 1—3 及 习题6.3 余下部分

补充作业:

1. 已知0 < θ < π,证明:2

cot 2sin 2θ≤θ

略证:只需证:θ

θ

+≤θθsin cos 1cos sin 4 ∵0 < θ < π ∴sin θ > 0

故只需证:θ+≤θθcos 1cos sin 42

即证:θ+≤θθ-θ+cos 1cos )cos 1)(cos 1(4 ∵1 + cos θ > 0 只需证:1cos )cos 1(4≤θθ- 即只需证:01cos 4cos 42

≥+θ-θ 即:0)1cos 2(2

≥-θ (成立)

2. 已知a > b > 0,θ为锐角,求证:22tan sec b a b a -≥θ-θ

略证:只需证:2

2

2

)tan sec (b a b a -≥θ-θ

即:0)sec tan (sec tan 2sec tan 2

2222≥θ-θ=θθ-θ+θb a ab b a (成立) 3. 设a , b , c 是的△ABC 三边,S 是三角形的面积,求证:S ab b a c 3442

2

2

≥+--

略证:正弦、余弦定理代入得:C ab ab C ab sin 324cos 2≥+-

即证:C C sin 32cos 2≥- 即:2cos sin 3≤+C C 即证:1)6

sin(≤π

+

C (成立) 第九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四(换元法)

目的:增强学生“换元”思想,能较熟练地利用换元手段解决某些不等式证明问题。 过程:

一、 提出课题:(换元法) 二、 三角换元:

例一、求证:2

1

1212≤-≤-

x x 证一:(综合法)

∵212)1()1(1|||1|2

222

222=?

?

????-+≤-=-=-x x x x x x x x 即:21|1|2≤-x x ∴2

11212

≤-≤-x x

证二:(换元法) ∵11≤≤-x ∴令 x = cos θ , θ∈[0, π]

则θ=θθ=-2sin 21sin cos 12

x x

∵1sin 1≤θ≤- ∴2

11212

≤-≤-x x

例二、已知x > 0 , y > 0,2x + y = 1,求证:

2231

1+≥+y

x 证一:22323)2(11+≥++=+???

?

??+x y

y x y x y x 即:22311+≥+y x 证二:由x > 0 , y > 0,2x + y = 1,可设α=α=

22

cos ,sin 2

1y x

高二数学选修2-3教案

高二数学选修2-3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课时总第教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难点: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的准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引入课题 先看下面的问题: ①从我们班上推选出两名同学担任班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②把我们的同学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有关排列、组合知识. 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数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按某一规则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 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这节课,我们从具体例子出发来学习这两个原理.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1)提出问题 问题1.1: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给教室里的座位编号,总共能够编出多少种不同的号码? 问题1.2: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如果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 .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探究:你能说说以上两个问题的特征吗? (2)发现新知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N += 种不同的方法. (3)知识应用 例1.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时,一名高中毕业生了解到,A,B 两所大学各有一些 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具体情况如下: A 大学 B 大学 生物学 数学 化学 会计学 医学 信息技术学 物理学 法学 工程学 如果这名同学只能选一个专业,那么他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分析:由于这名同学在 A , B 两所大学中只能选择一所,而且只能选择一个专 业,又由于两所大学没有共同的强项专业,因此符合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条 件.解:这名同学可以选择 A , B 两所大学中的一所.在 A 大学中有 5 种专业选择方法,在 B 大学中有 4 种专业选择方法.又由于没有一个强项专业是两所大学共有的,因此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 5+4=9(种). 变式:若还有C 大学,其中强项专业为:新闻学、金融学、人力资源学.那么,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多少种? 探究:如果完成一件事有三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3类方案中有3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不同方案,在每一类中都有若干种不同方法,那么应当如何计数呢? 一般归纳: 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m m N +???++=21 种不同的方法. 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若干类,各类的方法相互独立,各类中的各种方法也相对独立,用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四 全册教案

按住Ctrl 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 2-P 5; ②教材P 5练习第1-5题; ③教材P .9习题1.1第1、2、3题 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α,2 α 各是第几象限角? 解:α 角属于第三象限,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非常好的)

(第1课时) 课题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三角形数:1,3,6,10,… 正方形数:1,4,9,16,25,… Ⅱ.讲授新课 ⒈ 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⒉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 ⒊数列的一般形式: ,,,,,321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 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 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 3 1 ”是这个数列的第“3”项,等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与项的定义,从而发现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上面的数列②,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项 1 51 413121 ↓ ↓ ↓ ↓ ↓ 序号 1 2 3 4 5 这个数的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一个公式:n a n 1 = 来表示其对应关系 即:只要依次用1,2,3…代替公式中的n ,就可以求出该数列相应的各项 结合上述其他例子,练习找其对应关系

数学高二-选修2教案 函数的极值

第二课时 3.1.2函数的极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极大值、极小值的概念. 2.能够运用判别极大值、极小值的方法来求函数的极值. 3.掌握求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步骤 教学重点 极大、极小值的概念和判别方法,以及求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步骤. 教学难点 对极大、极小值概念的理解及求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步骤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对极大、极小值概念的理解,可以结合图象进行说明.并且要说明函数的极值是就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小区间而言的. 从图象观察得出,判别极大、极小值的方法.判断极值点的关键是这点两侧的导数异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0'=C ;1)'(-=n n nx x ;x x cos )'(sin =;;x x sin )'(cos -=; x x 1)'(ln = e x x a a log 1 )'(log = ;x x e e =)'(; a a a x x ln )'(= 2.法则1 )()()]()([' ' ' x v x u x v x u ±=± 法则2 [()()]'()()()'()u x v x u x v x u x v x '=+, [()]'()Cu x Cu x '= 法则3 ' 2 '' (0)u u v uv v v v -??=≠ ??? 3.复合函数的导数: x u x u y y '''?= (理科) 4. 函数的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设函数y=f(x) 在某个区间内有导数,如果在这个区间内/ y >0,那么函数y=f(x) 在为这个区间内的增函数;如果在这个区间内/ y <0,那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高中数学教案全套word

高中数学教案全套word 1.1集合的概念 ................................................ ...... 1 1.2集合的运算 ................................................ ...... 3 1.3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 6 1.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91.5简易逻辑 ................................................ ...... 12 1.6充要条件 ................................................ ...... 15 1.7数学巩固练习.............................................. 18.1函数的概念 ................................................ .... 21.2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 ........................................ 24.3函数的值域 ................................................ .... 28.4函数的奇偶

性................................................. ...2.5函数的单调性.................................................. 37.6反函数 ................................................ ..........1.7二次函数 ................................................ ........2.8指数式与对数式 ................................................ .2.9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0.1 0函数的图象 ................................................ .....2.11函数的最值 ................................................ .....2.12函数的应用 ................................................ .....1.13数学巩固练习 .. (4) .1数列的有关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3等差数列、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_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 练习1、2(1)(2) 课本P8 习题1.1 第2、3、4题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优秀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日期: 1.1.1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数学_全册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第一章课文目录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知识结构: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 (2)锥 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底面是三角锥、四边锥、五边锥……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面叫做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 (3)台 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棱台也有侧面、侧棱、顶点。 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原圆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圆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圆台也有侧面、母线、轴。 圆台和棱台统称为台体。 (4)球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为球;

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5)组合体 由柱、锥、台、球等几何体组成的复杂的几何体叫组合体。 几种常凸多面体间的关系 名称棱柱直棱柱正棱柱 图形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 行,而其余每相 邻两个面的交线 都互相平行的多 面体 侧棱垂直于底面 的棱柱 底面是正多边形的 直棱柱 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且相等平行且相等侧面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矩形全等的矩形对角面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矩形矩形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 的形状与底面全等的多 边形 与底面全等的多 边形 与底面全等的正多 边形 名称棱锥正棱锥棱台正棱台图形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 边形,其余各面 底面是正多边 形,且顶点在底 用一个平行于 棱锥底面的平 由正棱锥截得 的棱台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人教A版教案全套

高 一 数 学 教 案 (必修五) 重庆铁路中学陈昭旭

数学5 第一章解三角形 课题:§1.1.1 正弦定理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A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能否 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C B Ⅱ.讲授新课 [探索研究] (图1.1-1)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 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A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 b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图1.1-2)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1.1-3,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C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 , b a 从而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A c B

高二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 )2 ( =-2.(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

高中数学【北师大选修1-1】教案全集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2)312 >吗? (3)312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x<; (5)21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 巩固练习: 教材 P4 1、2、3 4. (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 ②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含义。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3.熟记有关数集的专用符号。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含义 教学难点:集合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I)提出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讨论问题:按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板书标题)。 复习问题 x-< 问题3: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数集,点集)(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73的解的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II)讲授新课 1.集合含义 通过以上实例,指出: (1)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说明:在初中几何中,点,线,面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同样集合也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可描述,不可定义。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问题4: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2. 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 确定性: 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a 是某一具体的对象,则a 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成立。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 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如A={2,4,8,16},则4∈A ,8∈A ,32?A.(请学生填充)。 (2) 互异性:即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说明: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对象.因此,以后提到集合中的两个元素时,一定是指两个不同的元素. 如:方程(x-2)(x-1)2 =0的解集表示为{1,-2 },而不是{ 1,1,-2 } (3)无序性: 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 3.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 (III )课堂练习 (IV )课时小结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中,确定性可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用于判定集合的关系。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全套教案 第一章统计案例 第一课时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一) 教学要求: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线性回归模型与函数模型的差异,了解判断刻画模型拟合效果的方法-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 教学难点:解释残差变量的含义,了解偏差平方和分解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名师出高徒”这句彦语的意思是什么?有名气的老师就一定能教出厉害的学生吗?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 2. 复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步骤:收集数据→作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利用方程进行预报.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例1 从某大学中随机选取8名女大学生,其身高和体重数据如下表所示: 体重. (分析思路→教师演示→学生整理)

第一步:作散点图第二步:求回归方程第三步:代值计算 ②提问:身高为172cm的女大学生的体重一定是60.316kg吗? 不一定,但一般可以认为她的体重在60.316kg左右. ③解释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事实上,观察上述散点图,我们可以发现女大学生的体重y和身高x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用一次=+来严格刻画(因为所有的样本点不共线,所以线性模型只能近似地刻画身高和体函数y bx a 重的关系). 在数据表中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大学生的体重分别为48kg、57kg和61kg,如果能用一次函数来描述体重与身高的关系,那么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在学生的体重应相同. 这就说明体重不仅受身高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把这种影响的结果e(即残差变量或随机 =++,其中残差变量e中包含体重变量)引入到线性函数模型中,得到线性回归模型y bx a e 不能由身高的线性函数解释的所有部分. 当残差变量恒等于0时,线性回归模型就变成一次函数模型. 因此,一次函数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的特殊形式,线性回归模型是一次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 2.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它们的散点图越接近一条直线,这时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这组数据就越好,此时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是有意义. 3. 小结: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2.2映射 §1.2.2函数的表示法 §1.3.1函数的单调性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 §1.3.2函数的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2) §2.1.1指数(3)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二课时)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三课时)§2.3幂函数 §第2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 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