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

Ⅰ 前言

本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系统解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突出“三基”要求,培养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自学能力。达到理解基础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为学习相关课程以及临床主要课程内、外、妇、儿等科科,打下一定的局部解剖学基础。

为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预防的基本知识和较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水平的临床医师,打下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妇产科学、麻醉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法医学、急救医学、医学心理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三教学参考时数为42学时。

四教材:《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彭裕文,6版,2005年。《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自编。

Ⅱ 正文

实验一头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颅顶的层次及结构特点,神经血管来源与分布,腮腺咬肌区的的神经、血管以及腮腺导管的走行、开口。

二教学要求

(一)颅顶

1 熟悉颅顶的层次及结构特点。

2 了解颅顶的神经血管来源与分布。

(二)颅底

1 熟悉垂体的毗邻。

2 熟悉海绵窦的位置、穿经结构及交通关系。

3 了解颅前、中、后窝的境界,以及出入颅底各孔的结构及毗邻关系。

(三)面部

1 了解皮肤、浅筋膜和表情肌配布。

2 熟悉面部血管的行程与分布。

3 熟悉面神经分支和分布,掌握三叉神经的终末支(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的出孔位置及分布。

4 熟悉腮腺的位置、形态分部及腮腺鞘。

5 熟悉穿过腮腺的神经、血管以及腮腺导管投影和开口。

6 了解面部筋膜间隙及交通关系。

7 了解面深部结构。

8 掌握颅内、外静脉交通关系及意义。

三教学内容

(一)颅顶

1 切开并剥离皮肤。

2 观察浅筋膜的形态特点,寻找前组血管和神经(滑车上动脉、静脉和神经,眶上动脉、静脉和神经),后组血管和神经(枕动脉、静脉和枕大神经)。

3 清除浅筋膜。

4 观察帽状腱膜,从正中矢状切口上观察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5 从正中矢状切口上观察颅骨的外板、内板和二者之间板障及板障静脉(骨标本)。

(二)颞区

1 切口并剥离掉皮肤。

2 在耳前的浅筋膜内寻找颞浅动脉、静脉、耳颞神经。在耳后的浅筋膜内寻找耳后动脉、静脉、枕小神经。

3 清除浅筋膜,观察其下的颞筋膜。

4 切除一部分颞筋膜,观察颞筋膜下的颞肌。

(三)颅底

1 从矢状切面观察垂体的毗邻。

2 在蝶鞍两侧,观察海绵窦境界及窦内穿行的神经和血管,将硬脑膜切开使海绵窦暴露,清除窦内血块,寻认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颈内动脉和展神经。

3 观察颅后窝结构。

(四)面部

1 切开并剥离皮肤,不得过深以免损伤神经和表情肌。

2 清理观察表情肌。

3 解剖面动脉及分支(上、下唇动脉),分离面静脉。

4 分离修洁腮腺上缘的颞浅动脉、耳颞神经和面神经颞支。

5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0 5cm处,分开提上唇肌,寻找眶下血管和神经。

6 在颏孔处分开降口角肌找出颏血管和颏神经。

7 在腮腺前缘,解剖分离腮腺导管、面神经颧支、面神经颊支,在腮腺下端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颈支。

8 解剖修洁下颌后静脉。

9 切开腮腺咬肌筋膜形成的腮腺囊(鞘)暴露腮腺。

10 面侧深区不解剖。

实验二颈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颈部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根部、颈外侧区的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1 熟悉颈阔肌、颈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

2 熟悉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3 熟悉颈动脉三角的境界,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

4 掌握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和神经。

5 了解胸锁乳突肌区的范围及浅层结构,了解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6 了解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7 了解枕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8 掌握斜角肌间隙的构成、通过的结构及相互关系。

9 了解臂丛的构成及锁骨上分支。

10 掌握锁骨下动脉的分支。

11 掌握锁骨下静脉、静脉角及胸导管的行径。

三教学内容

(一)浅层结构

1 切开并由内侧向外侧翻起皮肤,显露颈浅筋膜和颈阔肌。

2 将颈阔肌从颈筋膜浅层剥离,翻至下颌下缘,于下颌角后下方找出面神经颈支。

3 寻找清理颈外静脉、颈前静脉,并注意清理颈浅淋巴结和位于静脉深面的颈横神经。

(二)舌骨上区

1 保留已解剖出的神经血管,剥离并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将其翻向乳突。

2 清除此区的颈筋膜浅层,暴露并清理舌骨上肌群。

3 在颏下清理颏下淋巴结。在二腹肌与下颌骨下缘之间清理下颌下淋巴结及下颌下腺。注意下颌下腺深面有面动脉,表面有面静脉,。

4 翻起下颌舌骨肌,于舌骨舌肌的表面寻找舌下神经、下颌下腺管、舌神经和与其相连的下颌下神经节。

(三)舌骨下区

1 清除舌骨以下的颈筋膜浅层,暴露并清理舌骨下肌群,于各肌之外缘寻认支配它们的神经--颈袢,追踪清理颈袢。

2 保留颈袢及分支,清除颈动脉鞘表面之颈深淋巴结。

3 切开颈动脉鞘,清理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面静脉、舌静脉及甲状腺上、中静脉)。

4 清理颈总动脉的分支(颈内、颈外动脉),观察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追踪

颈外动脉至腮腺,见其发出的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和咽升动脉。

5 清理颈内动脉。

6 清理追查舌下神经。

7 清理迷走神经及发出的心支,在气管与食管沟内找出喉返神经,在下神经节附近找出喉上神经,并清理追踪至分为喉内、外支。

8 切断并向上翻起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观察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的甲状腺鞘(假被膜),于侧叶前面切开假被膜观察甲状腺表面的真被膜(纤维囊),二层被膜之间连结疏松并见血管。

9 观察甲状腺形态位置,毗邻。解剖甲状腺上、下动脉,解剖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

10 寻找甲状旁腺。

(四)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1 清除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的浅筋膜和封套筋膜(颈深筋膜浅层)。

2 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解剖副神经、颈丛的分支,追踪膈神经至胸廓上口。

3 于斜角肌间隙内解剖臂丛的根、干、股,并追踪其锁骨上部的分支。

4 观察椎动脉三角的境界,解剖修洁椎血管、甲状腺下动脉等。

5 在颈动脉鞘后方解剖胸导管,追踪至注入静脉角处。

6 解剖修洁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

7 解剖并修洁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及其分支。

8 于颈动脉鞘后方、迷走神经内侧解剖颈交感干。

实验三胸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胸壁、胸膜、肺以及纵隔的层次结构及其内部各结构的毗邻关系。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

2 掌握胸壁浅层结构及肌的配布,熟悉女性乳房的位置和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3 掌握胸膜分部、胸膜腔的构成及胸膜形成的韧带和隐窝,掌握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

4 掌握肺的位置和分叶、体表投影,掌握肺门、肺根,了解支气管肺段,掌握肺的动脉和静脉,了解肺的淋巴和神经。

5 观察并了解纵隔的境界和分区。

6 了解胸腺的位置,掌握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7 掌握主动弓的三大分支及毗邻关系,掌握动脉导管三角的位置和内容。

8 掌握气管胸部的毗邻。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行径和毗邻。

9 观察心包腔,掌握心包横窦、斜窦、前下窦的位置,掌握心的位置与体表投影,

掌握心与心包的毗邻。

10 掌握食管与胸导管的位置、走行和毗邻,熟悉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位置,了解交感干、内脏大小神经。了解胸内淋巴结。

三教学内容

1 解剖观察肋间外肌及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肋间血管和神经。

2 开胸。注意分离保护胸膜。

3 解剖胸廓内动脉、静脉及胸横肌,胸内筋膜。

4 观察胸膜、探查胸膜腔、胸膜返折线、胸膜隐窝。观察胸腺三角和心包三角。

5 观察肺胸膜、肺根,探查肺韧带。解剖肺根内结构并逐一切断。切断肺韧带,取出肺。观察肺的形态,辨认肺门结构。

6 观察纵隔的境界和位置,观察纵隔左、右侧面,体会纵隔的分区。探查食管后隐窝。

7 在上纵隔前方寻认胸腺,并清除。

8 在左、右肺根前方,心包两侧,清理修洁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9 清除上纵膈前面的结缔组织,暴露并清理大血管(上腔静脉及属支位于前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位于稍后)。

10 注意纵隔前淋巴结。找出从颈部下行的神经(交感及迷走的心支)。

11 解剖并观察动脉导管(找动脉韧带)三角。

12 找出跨越主动脉弓向下行的左迷走神经,并解剖该神经发出的喉返神经。

13 观察气管的位置、毗邻,左、右支气管及夹角(可用游离标本观察)。

14 解剖心包。观察心包构成及心包腔。探查心包横窦、斜窦和前下窦。

15 观察心脏的位置和体表投影,取出心脏,解剖观察心的外形、血管及心腔结构。

16 解剖后纵隔内结构,一一清理修洁:

17 迷走神经及到肺丛和心丛分支。

18 食管及食管神经丛。

19 胸主动脉及分支。

20 胸导管。

21 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及属支。

22 交感干、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

23 观察后纵隔各器官间的毗邻关系。

实验四腹部

一实验目的

学习腹前外侧壁、腹股沟区、腹膜与腹膜腔、结肠上区、结肠下区、腹膜后隙的局部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腹前外侧壁层次。

2 掌握浅筋膜特点。

3 了解浅静脉的流注及皮神经的分布。

4 了解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配布,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

5 掌握腹直肌鞘及腹外斜肌腱膜所形成的结构。

6 熟悉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腱膜形成的结构。

7 掌握腹前外侧壁浅、深血管和神经。

8 掌握腹股沟区层次的结构特点。

9 掌握腹股沟管。

10 观察了解腹膜腔配布及腹膜腔,观察了解腹膜形成的结构。

11 熟悉胃的形态和分部,掌握胃的毗邻和韧带,掌握胃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引流。

12 熟悉十二指肠的位置和毗邻。了解十二指肠的血管。

13 掌握肝的位置、毗邻及投影;熟悉肝的韧带与膈下间隙;掌握肝门与肝蒂的结构及概念;掌握肝外胆道;了解肝的分叶、分段、肝的淋巴流向。

14 了解胰各部的位置和毗邻,胰管和副胰管及其开口部位,了解胰的血供和淋巴流向。

15 掌握脾的位置和毗邻,熟悉脾的韧带,了解脾的血管。

16 掌握空、回肠位置及结构特点,掌握肠系膜及其动脉。

17 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熟悉结肠的分部、血管和淋巴引流。

18 掌握肝门静脉组成、毗邻和属支。

19 了解腹膜后隙的位置、境界与交通。

20 掌握肾脏的位置与毗邻,掌握肾蒂内的结构及排列关系,了解肾段、熟悉肾的血管,了解肾的淋巴,了解肾的被膜。

21 熟悉输尿管腹部的行径。

22 了解肾上腺的毗邻和血管。

23 掌握主动脉腹部及分支。

24 掌握下腔静脉及属支。

25 了解腰交感干。

三教学内容

1 沿前正中线切开并向两侧翻起腹部皮肤。

2 观察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在脐以下分成Camper筋膜和Scarpa筋膜。

3 在浅筋膜内剖查浅血管(旋髂浅动脉、腹壁浅动脉、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脉、腹壁浅静脉)。

4 在离前正中线2~3cm处寻认肋间神经前皮支,在腋中线寻认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5 保留动脉和皮神经后清除浅筋膜。

6 清理腹外斜肌及其腱膜,清理观察皮下环,钝性分离精索(子宫圆韧带)内侧和外侧,暴露皮下环的内侧脚和外侧脚;提起精索(子宫圆韧带),清理翻转韧带。

7 在皮下环上方寻找髂腹下神经的末支,追踪至髂前上棘附近。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寻找髂腹股沟神经,见其伴随精索走行并于皮下环浅出。生殖股神经随精索内侧下行至阴囊。

8 打开腹股沟管前壁,暴露精索。

9 观察腹股沟管上壁,解剖观察提睾肌,观察腹股沟管下壁和后壁。

10 探查腹股沟管深环,可见腹横筋膜延伸为精索内筋膜。

11 确认并观察腹股沟三角的境界。

12 自腋中线切断腹外斜肌,翻向内侧,暴露并清理腹内斜肌,观察其形成的结构。

13 沿腹外斜肌切口内侧,切断腹内斜肌,分离腹内斜肌与腹横肌,将腹内斜肌翻向内侧,可见二肌之间有肋间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等走行。

14 观察腹横肌的形态及其参与形成的联合腱。

15 沿腹直肌鞘的中线纵行切开鞘前层,将腹直肌与鞘前层分离,观察腹直肌起止、形态。

16 将腹直肌与其深面的腹直肌鞘后层分离,平髂嵴高度切断腹直肌翻向两端。检查鞘的构成,鞘内的腹壁上、下动脉以及鞘后层的弓状线。

17 腹膜及腹膜腔。

(1)在腹前壁作十字切口,切开腹横筋膜及腹膜,打开腹膜腔。

(2)探查并体会脏壁两层腹膜及腹膜腔。

(3)观察大网膜和小网膜。注意胃结肠韧带。

(4)探查肝的韧带和网膜孔。

(5)扪摸胃和脾的韧带。

(6)触摸十二指肠悬韧带。

(7)辨认肠系膜、阑尾系膜、乙状结肠系膜、横结肠系膜。

(8)探查膈下间隙。左、右肝上间隙,左、右肝下间隙。

(9)观察左、右肠系膜窦,观察左、右结肠旁沟。

(10)探查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与膀胱子宫陷凹。

(11)观察腹前壁的皱壁和凹陷。

18 结肠上区

(1)解剖胃的血管、淋巴结和神经。

(2)解剖胰、十二指肠上半部和脾的动脉。

(3)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胆囊。

19 结肠下区

(1)辨认各段肠管。

(2)解剖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

(3)解剖肠系膜下动脉和静脉。

(4)解剖观察十二指肠和胰及其周围血管的联属。

20 观察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1 解剖观察肾的被膜,肾蒂,肾的血管和肾的毗邻结构。

22 解剖观察腹主动脉及分支。

(1)清理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周围的神经、淋巴结、残存腹膜。

(2)在腰大肌前面寻认解剖睾丸动脉和睾丸静脉。

(3)清理出腹主动脉其它分支。

23 清理出下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

24 探查膈。膈的起点、膈脚、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

25 剖查腹腔神经丛、腰交感干。

实验五盆部与会阴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盆腔器官的位置、毗邻、血供、淋巴回流与神经支配。了解盆膈的构成,输精管盆段及精囊腺,盆部的神经及淋巴引流,尿生殖区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阴茎的构造。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直肠的位置、毗邻、血供、淋巴回流与神经支配。

2 掌握膀胱的位置、毗邻,前列腺的位置、形态与毗邻。

3 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固定装置与血供,淋巴回流,卵巢的位置,固定装置及血供。

4 掌握坐骨直肠窝的境界及内容物。

5 熟悉女性输尿管盆部的行径,输尿管的位置,分部及血供。

6 熟悉阴囊及睾丸、精索被膜。

7 了解盆膈的构成,输精管盆段及精囊腺,盆部的神经及淋巴引流,会阴的概念,尿生殖区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阴茎的构造。

三教学内容

1 观察盆腔脏器的排列。

2 观察盆腔的腹膜。

3 追查输尿管、输精管或子宫园韧带。

4 锯切盆部,平第4、5腰椎间,水平锯断躯干。

5 探查盆筋膜间隙。

6 解剖观察盆部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7 解剖阴茎。

8 解剖阴囊。

9 正中矢状面平分盆部和会阴。

10 观察尿道。

11 解剖肛门三角。

12 解剖尿生殖三角。

实验六脊椎区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背部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以及脊髓的三层被膜。

二教学要求

1 熟悉背部体表标志。

2 熟悉背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

3 熟悉背部的肌肉层次,位置和作用。

4 熟悉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分布。

5 熟悉听诊三角、腰上三角的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6 了解腰下三角的位置,枕大神经和臀上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7 了解背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三教学内容

1 摸认枕处隆凸、上项线、乳突、第7颈椎棘突、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第12肋、

髂嵴、髂后上棘、骶角和颈、胸、腰椎棘突等骨性标志。

2 解剖皮神经和浅血管,暴露出深筋膜。

3 解剖背深筋膜浅层。

4 观察背浅肌及浅部肌间三角。

5 解剖斜方肌和背阔肌。

6 观察背浅肌深层和腰上三角。

7 解剖背深筋膜深层。

8 解剖竖脊肌。

9 解剖枕下三角。

10 解剖椎管。

实验七上肢

一教学目的

学习肩部、腋腔、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手掌、三角肌区、肩胛区、臂后区、肘后区、前臂后区局部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腋腔

1 熟悉上肢的境界、分部和体表标志。

2 了解腋区境界、位置、浅层结构。了解腋腔各壁的构成。

3 掌握腋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4 掌握腋腔后壁的层次结构,掌握三边孔与四边孔及穿行结构。

5 掌握腋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

6 掌握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二)臂前区

1 掌握头静脉及贵要静脉的行径。

2 掌握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3 掌握肱动脉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三)肘前区

1 掌握肘正中静脉与头静脉、贵要静脉吻合类型及应用意义。

2 了解滑车上淋巴结。

3 掌握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

4 掌握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四)前臂前区

1 了解浅层结构、前骨筋膜鞘构成及肌肉的配布。

2 掌握前臂前区血管神经束的构成、行径。

(五)手掌

1 了解手掌的表面解剖、手掌的皮肤特点和神经支配。

2 掌握手掌深筋膜、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内容。

3 掌握腕管的构成及内容和临床意义。

4 掌握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分支。

5 掌浅弓和掌深弓构成及分支。

6 掌握掌中间隙、鱼际间隙的位置和交通。

(六)三角肌区与肩胛区

1 掌握三角肌区、肩胛区的血管和神经。

2 掌握肩胛动脉网构成及临床意义。

(七)臂后区

1 了解浅层结构及臂后区骨筋膜鞘。

2 掌握桡神经及肱深血管的行程、分支、分布。

(八)肘后区

了解肘后三角和肘外侧三角。

(九)前臂后区

1 了解浅层结构、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配布。

2 掌握骨间后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三教学内容

(一)腋腔

1切开及翻起皮片。

2 解剖浅筋膜,寻找分离胸廓内动脉的前穿支和肋间神经前皮支,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及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3 解剖乳房。

4 清除浅筋膜,暴露观察胸大肌、前锯肌。

5 沿胸大肌起点切开并翻向外上方(注意与该肌有关的胸肩峰动脉,胸内、外侧神经),观察锁胸筋膜及穿行结构。

6 去除腋筋膜,清除腋腔内脂肪组织,注意腋腔淋巴结的中央群。

7 解剖位于前锯肌表面的胸长神经、胸外侧血管及沿其排列的胸肌淋巴结。沿胸小肌起点切断并翻起胸小肌。

8 在喙肱肌内侧打开腋鞘,暴露其内的结构。

9 解剖修洁腋动脉及分支,同时注意解剖在腋血管及分支周围的淋巴结。

(二)臂前区

1 切口并剥离皮肤。

2 在肱二头肌外侧沟找出头静脉和前臂外侧皮神经。

3 在肱二头肌内侧沟下半找出贵要静脉及前臂内侧皮神经。

4 清除浅筋膜。观察内、外侧肌间隔。

5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解剖出尺神经、正中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肱动脉及分支。

(三)肘前区

1 解剖浅筋膜内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肘浅淋巴结。

2 保留已解剖出的浅静脉,清除浅筋膜。观察肱二头肌腱膜和肘窝的境界。

3 解剖肱二头肌腱内侧的结构(肱动脉及分支、桡动脉、尺动脉、正中神经和肘深淋巴结)。

4 解剖肱二头肌腱外侧的结构(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桡副动脉)。

(四)前臂前区

1 切口并分离皮肤。

2 解剖浅筋膜内的浅静脉和皮神经,

3 清除浅筋膜,探查肌间隔,辨认前臂前群肌。

4 解剖桡动脉、桡神经、尺动脉、尺神经、正中神经、骨间前神经,骨间总动脉、骨间前动脉。

(五)手掌

1 切口并剥离皮肤。

2 解剖浅筋膜和掌短肌。

3 解剖腕前区深筋膜(腕掌侧韧带、腕横韧带),腕桡侧管、腕尺侧管、腕管及通过它们的结构。

4 解剖观察掌腱膜。

5 解剖掌腱膜深面的血管和神经。

6 解剖修洁屈指肌腱和蚓状肌。

7 解剖观察掌中间隙、鱼际间隙和骨间掌侧肌。

(六)肩胛区与三角肌区

1 切开并分离皮肤。

2 清理肩胛区的肌,观察三边孔、四边孔的构成及通过的结构。

3 沿三角肌后缘中点横断三角肌,寻找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

4 切断冈上肌和冈下肌,清理观察肩胛上血管和神经,观察肩胛动脉网。

(七)肘后区

解剖尺神经

(八)臂后区

1 解剖浅筋膜内的皮神经。

2 清除浅筋膜并解剖肱三头肌。

3 切断肱三头肌外侧头,解剖肱骨肌管(桡神经管)。

4 追踪清理肱深动脉和桡神经的分支。

(九)前臂后区

1 解剖浅筋膜内皮神经。

2 清理前臂后群肌。

3 在旋后肌下缘找出骨间后神经和骨间后动脉。

实验八下肢

一教学目的

学习臀部、小腿前外侧区、踝前区与足背、臀区及股后区、腘窝、小腿后区和踝后区的局部结构特点。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阔筋膜及其形成的髂胫束和隐静脉裂孔的形态结构。

2 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的境界和内容。掌握股鞘、股管与股环。

3 掌握股三角的境界、位置、构成、内容与交通。

4 了解闭孔血管与神经。

5 掌握浅层结构中的隐神经、大隐静脉、腓浅神经。

6 了解外侧骨筋膜鞘、前骨筋膜鞘。

7 掌握胫前血管及腓深神经的位置、走行。

8 了解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9 了解踝前区浅静脉及皮神经分布。了解足背静脉网。

10 掌握足背动脉的位置、分支、分布及与腓深神经的关系。

11 了解伸肌上支持带、伸肌下支持带。

12 了解臀区浅层结构。

13 熟悉臀区深层结构:掌握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构成,掌握出入这些孔道的血管和神经;了解髋关节周围的动脉网。

14 了解股后区皮神经分布,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15 了解膝后区浅层结构。

16 掌握腘窝的境界、内容及其相互间毗邻关系。了解腘窝的交通关系。

17 掌握小隐静脉的行径。了解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及会合形成的腓肠神经。

18 掌握胫后动、静脉和腓动、静脉及胫神经的行径与分布。

19 了解腓肠肌、比目鱼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足母长屈肌、跖肌、腘肌的位置。

20 掌握踝管的位置及内容,了解屈肌支持带和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21 了解膝后区浅层结构。

22 掌握腘窝的境界、内容及其相互间毗邻关系。了解腘窝的交通关系。

23 熟悉膝关节动脉网的构成及其应用意义。

24 掌握小隐静脉的行径。了解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及会合形成的腓肠神经。

25 掌握胫后动、静脉和腓动、静脉和胫神经的行径与分布。

26 了解腓肠肌、比目鱼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足母长屈肌、跖肌、腘肌的位置。

三教学内容

1 切开、剥离皮肤。

2 解剖浅筋膜

(1)解剖修洁大隐静脉及属支。

(2)解剖修洁腹股沟浅淋巴结。

(3)解剖修洁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前皮支和内侧皮支、闭孔神经皮支)。

3 清除浅筋膜,观察阔筋膜、髂胫束、隐静脉裂孔。

4 切开并翻起阔筋膜,修洁股前群肌及股内侧群肌。

5 观察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6 解剖观察股三角的境界、内容物(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管)的排列和位置关系。

7 解剖观察收肌管及穿行结构。

8 在内侧肌群间寻找并修洁闭孔血管及神经。

9 切开并分离皮肤,解剖小腿前外侧区浅层结构内的大隐静脉及其伴行的隐神经,于小腿外侧中、下1/3交界处寻找并修洁腓浅神经。

10 清除浅筋膜。观察深筋膜以及深筋膜发出的前、后肌间隔,解剖观察前、外侧骨筋膜鞘及鞘内肌肉。

11 寻找并修洁胫前动脉、胫前静脉和腓深神经。

12 寻找腓浅神经,在腓骨颈外侧寻找并修洁腓总神经及分支。

13 解剖观察足背浅筋膜内结构。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腓深神经皮支、隐神经,足背内侧、中间、外侧皮神经,在保留神经和静脉的情况下,清除浅筋膜,观察深层结构。踝关节的内侧稍上方找出伸肌上支持带,在其下方清理伸肌下支持带。于内外踝连线中点附近解剖出足背动脉,向下追踪至跖趾关节附近。

14 切开并翻起臀区皮肤,在浅筋膜中寻认臀上皮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

15 除去浅筋膜,观察臀部深筋膜(臀筋膜)后切除。

16 观察并解剖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沿臀大肌起始部1~2cm处做纵行切口,将其翻向外下方,注意其深面的臀下神经和血管。

17 观察并修洁中层肌

由上至下依次是:臀中肌,梨状肌,上子子肌,闭孔内肌肌腱(以一细腱穿坐骨小孔止于转子窝)、下子子肌及股方肌。

18 观察出入梨状肌上、下孔和坐骨小孔的神经、血管。

19 修洁并观察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清理穿坐骨小孔的结构。

20 沿臀中肌起点1cm处切开此肌,解剖观察其深面的臀小肌。

21 沿股后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翻起皮肤。

22 清除浅筋膜。在深筋膜深面寻找股后皮神经。

23 观察修洁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24 在股后肌肉间解剖追踪坐骨神经及分支。

25 沿大收肌止点自上而下追查清理穿动脉。

26 切口并分离皮肤。解剖膝后区浅筋膜中的股后皮神经、隐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

27 清除浅筋膜,观察腘筋膜。

28 清理并观察腘窝的境界和内容(由浅入深: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血管附近有腘窝淋巴结,并可见小隐静脉注入腘静脉)。

29 解剖修洁小腿后区浅筋膜内的结构(小隐静脉、腓肠内侧和腓肠外侧皮神经、腓肠神经)。

30 保留小隐静脉和皮神经,清除浅筋膜。

31 解剖观察小腿浅层肌。

32 解剖观察腘肌、足母长屈肌、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

33 解剖并观察胫后动脉、静脉和腓动脉、静脉,胫神经的走行与分布。

34 解剖踝管。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掌握内容重点介绍,熟悉内容一般讲解,了解内容以自学为主。

2.实验教学:实验分组:25~30人/实验室,每组5 人,学生轮流操作。

(1)通过观察标本、实地解剖、组织讨论和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和运用解剖术语描述的能力。

(2)结合所学的解剖学知识对常见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集体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等。

四考核办法:采用闭卷笔试,成绩量化:理论考试占50%,实验考试占35%,平时

成绩占15%。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014新版)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3073009223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总学分: 2 总学时:32 (讲课28,实验4)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 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 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了解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步骤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构成。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起源

1.3.1 伽马射线成像 1.3.2 X射线成像 1.3.3 紫外波段成像 1.3.4 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1.3.5 微波波段成像 1.3.6 无线电波成像 1.3.7 使用其他成像方式的例子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1.5 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要素;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图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素间的联系的概念;了解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常用数学工具。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及图像中像素的联系。 2.1 视觉感知要素(1学时) 2.1.1 人眼的构造 2.1.2 眼镜中图像的形成 2.1.3 亮度适应和辨别 2.2 光和电磁波谱 2.3 图像感知和获取(1学时) 2.3.1 用单个传感器获取图像 2.3.2 用条带传感器获取图像 2.3.3 用传感器阵列获取图像 2.3.4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1学时) 2.4.1 取样和量化的基本概念 2.4.2 数字图像表示 2.4.3 空间和灰度级分辨率 2.4.4 图像内插 2.5 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1学时) 2.5.1 相邻像素 2.5.2 临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2.5.3 距离度量 2.6 数字图像处理中所用数学工具的介绍 2.6.1 阵列与矩阵操作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教学大纲

Photoshop 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PHOTOSHOP CS3版工作界面,图像设计基本操作,选区的创建、编辑与应用,图像的填充、绘制与修饰,路径、形状的绘制与应用,色彩艺术,文字魅力,图层的应用,蒙版与通道的应用,神奇滤镜,动作和输入、输出等,最后通过综合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案例实训。学习Photoshop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工具的使用技巧,进行各种公益广告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商业包装设计、网页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适应社会要求,能够顺利的走上社会,并为以后独立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1)能够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理论、有关色彩理论和颜色模式的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的工作界面以及一些基础操作,例如:对图像 文件的新建、打开和保存操作,以及使用PHOTOSHOP CS中的各种辅助 工具等。 (3)" (4)能够熟练利用PHOTOSHOP CS3中的工具和命令创建、编辑和保存选区; 熟练掌握创建、编辑路径的方法与技巧。 (5)熟练掌握图层的一些概念、基本操作。 (6)对通道与蒙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轻松掌握通道与蒙版的操作方 法与技巧。 (7)掌握滤镜的一些基础的操作。 3.课程特点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3实用教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上课的全过程必须保证大部分的时间来上机。 `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项目一Photoshop CS3快速入门 项目二制作滑稽小狗 项目三制作圣诞电子卡片 项目四制作完美婚纱照 项目五制作时尚皮包宣传页 项目六制作舞会门票 ; 项目七制作时尚照片 项目八制作室内装饰效果图 项目九制作学院网站首页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教学大纲 Detection,Identif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学时:总学时72 3、学分:3 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5、考核方式:考试 6、大纲执笔:(土木工程教研室伍宜胜) 7、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8月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各种结构材料强度的主要检测方法,初步掌握结构损伤的诊断方法,并学会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对结构进行加固设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熟悉几种主要结构构件材料强度检测的方法及判别检 测结果的可信度; (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几种结构损伤的诊断方法,并了解较为复杂的工 程实例的分析思路; (3)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两、三种主要结构加固方法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并了解其他常用加固方法。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 1 绪论 1.1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原因及发展概况 1.2 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原则 1.3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 2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2.1 概述 2.2 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 2.3 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 2.4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2.5 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3 砌体结构的检测 3.1 砌体的损坏机理 3.2 砌体结构检测的一般原则 3.3 原位轴压法 3.4 扁顶法 3.5 原位单剪法及原位单砖双剪法 3.6 推出法 3.7 筒压法 4 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 4.1 建筑地基基础检验与监测的一般要求 4.2 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4.3 桩基静载试验和动测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研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研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009108 学分-学时-上机 3-54-12)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图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方向的重要专业课,包含了该专业方向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除了掌握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需要了解该方向的研究前沿,提高阅读专业学术资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讲课+自学+讨论的教学模式。其中,讲课环节以综述为主,重点介绍各知识点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主要算法、评估;自学环节需要学生阅读专业论文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讨论环节由学生进行论文阅读及实验结论的交流,加深理解,并由此了解研究前沿。 讲课课时安排(24课时): 1.数字图像处理概述(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包含的主要内容,应 用,相关的学科方向 2.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3):复习线性系统基本知识,复习一维傅里 叶变换,掌握二维傅氏变换及性质,线性滤波器设计。 3.图像几何变换及插值(3):图像几何变换应用,重点插值方法 4.图像增强综述(6):图像增强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5.图像分割综述(6):图像分割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6.图像压缩综述(3):图像压缩的目的,算法分类,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 JPEG标准简介 实验及讨论课时安排(30课时): 1.图像插值(实验3 +讨论3) 2.图像增强(实验3 +讨论3) 3.图像分割(实验3 +讨论3) 4.图像压缩(实验3+讨论3) 5.课程论文(讨论6) 三、上机实验要求 实现选择算法,并给出实验结果及算法性能评估数据。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 1.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学及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 2.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实现文献提供的算法,并能自主给出算 法性能的评价。 3.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图形图像处理》理论教学大纲 开课院( 部) :工程技术学院 撰写时间:2012年3 月 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 英文名称:Graphic image processing 课程所属层面: ①公共基础②学科基础③专业知识④工作技能 课程性质:①必修②限选③任选 课堂讲授学时:32 实践学时:32 总学时:64 总学分:4 周学时:4 开课学期:第2 学期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1、基础知识目标:本课程全面细致地介绍了AdobePhotoshop CS 的各项功能,包括工具箱以及各工具选项栏的详细使用方法,选区的创建,蒙板、通道和图层的应用,如何扫描图像、打印图像以及图像 的色彩调节,滤镜特殊效果的使用。 2、能力目标:具有熟练使用Photoshop CS软件的能力;具有对平面图像进行熟练处理的能力以及使用图像输入、输出及打印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衔接 《Photoshop CS 图形图像处理》属于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后继 的《Dreamever 网页设计》,《Flash MX设计》等课程中,都有图形图像,动画的制作和处理,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 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应用性。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开始Photoshop CS 之旅 本章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Photoshop CS 基本术语及相关概念;了解Photoshop CS界面;了解Photoshop CS的各种功能;了解历史面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Photoshop CS 基本操作。 本章重点:矢量图与位图解、图像的分辨率和尺寸Photoshop CS 的新增功能。 本章难点:矢量图与位图解 本章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1、位图图像与矢量图形 2 、分辨率 3 、颜色模型和模式 第二节文件操作

《建筑结构试验》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试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7614214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试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 And Test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16 讲课学时:8 实验学时:8 学分:1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课程。利用试验测试手段对建筑结构设计理论进行验证性检验,对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和施工现场结构进行质量检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结构试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具有从事一般建筑结构的检测能力,为学生进行现场结构检测和科学研究的试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建筑结构试验》是在物理学和结构力学的基础上,利用试验测试手段对建筑结构新的设计理论进行验证性检验,对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和施工现场结构进行质量检测。要求学生对基本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检测技能能够理解,对具体结构的检测全过程有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现有的试验装置,能够理解实验设备的使用原理、和使用功能、结构检测中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技术、建筑结构无损检测的原理和检测方法。掌握结构检验的前期准备工作程序,为结构检测的顺利进行准备测试方案、电阻应变测量方法的实验技能和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结构试验概论 了解建筑结构试验目的、任务和分类;了解本课程与力学、材料和结构等学科的联系,以及如何利用已有专业知识在本课程中综合应用。要深入理解结构试验与结构理论的关系以及在发展建筑结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构试验设计 深入理解和掌握结构试验设计中试件设计、荷载设计和量测设计三个主要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试件设计中要注意尺寸效应的影响,要考虑边界条件的模拟和满足试验加载、量测的要求。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试验的关系,加载速度与应变速率的关系,以及对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模型设计要理解相似原理。 3.结构试验的载荷设备 掌握试验室与现场试验常用的各种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法,能在结构试验设计中选择和设计加载方案,重点掌握液压加载方法。对于先进的电液伺服加载方法和原理及其在伪静力、拟动力以及模拟地震振动台等试验方法中的应用作一般了解。对于环境随机激振方法的概念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实验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室名称:动态信息获取与处理实验室 课程编号: 总学时:8 学 分: 0.5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 先修课程: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电路分析、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一、实验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地位、作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大学本科四年级信息与计算专业本科生选修的专业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已渗透到了通信、雷达、航空航天、医疗等各个科学技术领域。《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技术,在成功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再配合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更能加深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算法、分析方法等的理解与掌握,为课程的学习起到促进和巩固作用,也为今后从事独立的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本实验在整个专业中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基本要求: 实验一 图像变换 内容: 1. 对标准图像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在计算机屏幕观测其频谱,验证二维傅里叶变换 的常用性质。 2. 对标准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并在计算机屏幕观测其频谱,验证二维余弦变换的常 用性质,了解二维余弦变换用在图像压缩中的原因。 3. 对标准图像离散傅里叶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的频谱进行比较。 4. 对标准图像进行Walsh 变换并在计算机屏幕观测其频谱。 基本要求: 1.加深理解DFT 、DCT 、Walsh 变换的原理和基本性质。 2.掌握DFT 、DCT 变换的算法流程,并能根据流程编程实现。 3.分析变换域内频谱的特征。 实验二 灰度图的线性变换 内容: 灰度的线性变换就是将图像中所有的点的灰度按照线性灰度变换函数进行变换。该线性灰度变换函数)(x f 是一个一维线性函数: B A f x f x f +?=)( 灰度变换方程为: B A A A B f D f D f D +*==)( 式中参数A f 为纯属函数的斜率,B f 为纯属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A D 表示输入图像的灰度,B D 表示输出图像的灰度。当1>A f 时,输出图像的对比度将增大;当1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抗震(Resisting Earthquake Of 课程代码: 07116010 The Building)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学分:3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 -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开课院部:建筑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 课程性质: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频发的国家,故建筑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课程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原理,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对实际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打下基础。 ?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地震与抗震概论 2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地震及地震动的基本知识,熟悉抗震设防目标; 2、掌握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及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教学内容】 1、地震与地震动; 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 3、地震灾害概说; 4、工程抗震设防; 5、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构造地震的成因及地震的基本术语; 2、建筑抗震设防依据及我国抗震设防中的“三水准、两阶段”。 难点: * 1、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2、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第二章场地与地基 4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场地; 2、掌握场地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基本概念; 3、熟练应用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

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图形图像处理》理论教学大纲 开课院(部):工程技术学院 撰写时间:2012年3月 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 英文名称:Graphic image processing 课程所属层面:①公共基础②学科基础③专业知识④工作技能 课程性质:①必修②限选③任选 课堂讲授学时:32 实践学时:32 总学时:64 总学分:4 周学时:4 开课学期:第 2 学期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1、基础知识目标:本课程全面细致地介绍了Adobe Photoshop CS 的各项功能,包括工具箱以及各工具选项栏的详细使用方法,选区的创建,蒙板、通道和图层的应用,如何扫描图像、打印图像以及图像

的色彩调节,滤镜特殊效果的使用。 2、能力目标:具有熟练使用Photoshop CS软件的能力;具有对平面图像进行熟练处理的能力以及使用图像输入、输出及打印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衔接 《Photoshop CS图形图像处理》属于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后继的《Dreamever网页设计》,《Flash MX设计》等课程中,都有图形图像,动画的制作和处理,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应用性。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开始Photoshop CS之旅 本章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Photoshop CS基本术语及相关概念;了解Photoshop CS界面;了解Photoshop CS的各种功能;了解历史面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Photoshop CS基本操作。 本章重点:矢量图与位图解、图像的分辨率和尺寸Photoshop CS的新增功能。

风景建筑结构与构造教学大纲

《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 【任课教师】n990346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课时】54学时 【周课时】3学时 【学分】3 【教学对象】园林专业 【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风景建筑材料、构造和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构造和房层结构设计知识,并掌握一般中小型民用混合结构计算和有关构件的选用方法等技能。 二、教学要求: 通过课程的讲授、参观、现场教学,专题讨论,作业练习等使学生能够独自识别园林建筑和一般中小型民用混合结构计算和有关构件的选用方法等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采用多媒体教学。 【拟使用教材】 《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瞿志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书】 [1] 李必瑜主编.建筑构造(上下册)[M].重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2] 罗福午.建筑结构概念体系与估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3] 何向玲主编.园林建筑构造与材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4] 瞿志主编.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8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风景建筑的材料 第1章园林建筑材料 了解风景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空隙率等) 了解与水有关的性质; 了解力学性质; 了解热学性质。 第2章园林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掌握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一般性质和相关技术指标。 第3章园林建筑材料各论 了解胶凝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技术指标、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施工方法等。 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特点、技术指标、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施工方法等。 了解建筑砂浆的定义、分类、特点、技术指标、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施工方法等。 第二部分、园林建筑构造 第1章绪论 1.1 建筑物与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的关系 1.2 建筑物的构造及作用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32 /2 开课学期:6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类型:院系选修课 一、本课程的学时、学分,实验课所占学时 本课程的学时32、学分2,实验课所占学时6。 二、实验课的配套教材 无 三、面向专业 实验开设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科与专业的选修课。 四、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要求 1.实验性质 《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学科与专业选修课。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的重要应用领域。实验主要是数据图像处理的理论进行验证,增加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的了解和掌握。 2.实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数据处理锐化,变换,分割等理论和实现方法。 3.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课程系统地讲解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常用工具和常用库的使用以及常用算法及其实现,课程在讲授原理的同时,通过系统实验课程,加深对数字图像处理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支持的毕业要求如下表所示:

五、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图像的采样和量化方法,图像变换,包括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及霍特林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并学会使用这些变换;图像增加方法,空域图像平滑及图像锐化的各种方法;图像分割的概念,了解掌握分水岭算法。 六、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每人一组,独立进行实验,每次课内实验安排为2学时。 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 1. 使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得到必要的程序设计技能训练,为进行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七、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八、实验报告 1.每个实验完毕后,学生要认真写出一份规范的实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上机实习题目及要求详细程序清单及相应程序注释、上机调试中的问题分析,实验总结等。鼓励学生在报告中写出自己创新性,有独到之处的见解,设计方案等。 2.教师对实验报告要认真进行批阅。对报告中出现的独到见解或问题应进行批注、写出评语、课程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学生实验成绩。 九、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或标准 学生每个实验成绩评定为预习20%,实际操作30%,实验报告50%。 执笔人:杨海燕审核人: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建筑结构》课程是土建类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培养学生直接用于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掌握房屋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原理和初步设计方法,同时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PKPM结构设计》、《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等课程准备必要的结构概念及结构知识。 二、课程任务 《建筑结构》课程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建筑结构抗震等结构模块内容组成,讲授结构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结构设计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屋)盖,砌体结构的墙、柱及钢结构的连接,梁、柱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一般结构的构造知识;同时掌握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能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选型与结构计算,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绘制结构施工图。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和二级建造师、施工员、质检员、实验员、资料员、预算员、监理员、设计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会同企业技术人员,设计教学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职业体验训练项目,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职业综合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胜任一般建筑工程的结构计算及设计能力;借助电子计算机及结构设计软件,能从事较为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直接用于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 二、具体目标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45236001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1(42/9),周学时:3,学分:3,开课学期:第6学期。 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2.适用专业: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 3.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数字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和掌握数字图像的概念、类型,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编码、图像的复原和重建。并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数字信号处理和应用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学》(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 (1)姚敏等,《数字图像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何东健,《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 (3)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美)Rafael C. Gonzalez著,阮秋琦译,《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课外作业,答疑辅导。并辅以适当的实验加深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解。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为考查课 课程的实验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50%,期末理论考查占50%; 考查方式为笔试。 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一:图像处理中的正交变换 实验二:图像增强 实验三:图像复原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编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3 年 8 月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编号:056123 英文名称: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课程负责人:马加庆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 应开实验学期:第6学期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6 课程总学分---3 实验学分---0 实验者类别:本科生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仿真及应用 一、课程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是研究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智能化检测中应用的学科,本课程侧重于数字图像的基本处理理论和方法,并对图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进行系统介绍。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了解数字图像处理基本应用和当前国内外的发展方向。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具备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与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上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对图像的锐化、模糊、加噪声、读取、变换等处理。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学生一人一机,独立实验,注意记录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基本要求:实验前,学生要认真预习实验任务,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实验时,要认真上机,做好观察分析和记录;实验后,按要求编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项目设置 注:实验类型:1.演示/2.验证/3.综合/4.设计研究/5.其他;实验类别:1.基础/2.专业基础/3.专业/4.其它;实验要求:1.必修/2.选修/3.其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学习建筑结构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一般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使其具有一般房屋结构的设计概念。在一般建筑设计中能在所学总体结构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形式;对于功能复杂、技术先进的大型建筑设计也略具初步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1.绪论: 建筑结构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结构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建筑结构的特点与应用;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划分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建筑的地基与基础。 2.建筑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钢材、木材、混凝土、砌体等四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3.建筑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 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原理,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 4.钢结构基本构件 钢结构轴心受力构件的破坏状态及设计方法;钢结构受弯;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钢结构的连接构件及计算方法。 5.木结构基本构件 木结构轴心受力构件的设计方法。受弯、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设计方法,木结构连接的构造方法。 6.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受弯物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方法;受压构件,偏压构件的设计方法,受拉、受扭构件的设计方法。 7.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的结构布置方案,单向板的肋梁楼盖设计,双向板的肋梁楼盖设计,无梁楼盖的设计。 8.预应力砼基本构件 预应力结构的一般概念;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基本设计计算原理。 9.无筋砌体基本构件 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墙、柱高厚比的验算;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0.地基 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地基设计的基本规定,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地基稳定的计算。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绪论: 了解建筑结构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明确建筑结构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掌握建筑结构的特点与应用;了解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能划分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并对建筑的地基与基础有初步的了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 西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of tall building structures 课程编号:402403 课程类型:选修课 学时:34 学分:2 适应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工程结构抗震等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史庆轩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年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史庆轩,梁兴文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6年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限选专业课。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学习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要求是:了解多、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及各种体系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掌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计算方法,理解这三种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学会这三种体系包含的框架及剪力墙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及方法;初步掌握国内主流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及特点。能区别非抗震及抗震设计的不同要求。对筒体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内力分布、计算特点、结构设计有初步认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内容: 1.高层建筑的特点; 2.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概况; 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使学生关于水平力对于结构内力、变形及对于结构设计的影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于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应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重点: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 第二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内容: 1.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选型; 2.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与实例; 3.楼盖结构布置; 4.基础结构布置。 基本要求:熟悉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体系,了解不同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会进行结构体系的选择;了解结构总体布置的原则及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解高层建筑中变形缝的处理特点;了解楼盖及地基基础方案选型。 重点: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难点:在多层房屋的设计中,抵御竖向荷载,是结构设计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在高层房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610005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选型 英文名称:Selection of structural design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建筑学本科 先修课程:无 执笔人:金杰审定人:孟昭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基本出发点是紧密结合建筑学专业实际的需要提供相应结构的基本概念知识。 基本目的和意义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后,能掌握基本结构知识,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中,增强建筑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与设计,以求得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同时,加深同学们对一般性房屋结构设计方法的了解,拓宽结构专业方面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后,能掌握基本结构知识,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中,增强建筑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与设计,以求得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同时,加深同学们对一般性房屋结构设计方法的了解,拓宽结构专业方面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章梁和悬挑构件 教学要求: 了解梁和悬挑构件的形式,掌握梁和悬挑构件的受力及变形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梁和悬挑构件的受力及变形特点 教学时数: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 1.1 梁的形式; 1.按材料来分 (1)石梁, 古代埃及、西亚、希腊形成狭长式密柱林立的空间,如阿蒙神庙,帕提农神庙。 这是因为石村抗弯性能差(抗拉低,抗压高)所以石梁高度很大,极其笨重,跨度受限制, 可达8—9m (2)木梁,

《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述平面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和设计平面图形、图像的能力,通过Photoshop、CorelDraw二个最流行的平面设计软件,具体地讲述平面图形图像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再经过由浅入深,循环渐进的基础实践、设计实践和综合实践的实例训练,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计算机平面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技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全面细致对Photoshop、CorelDraw各项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熟练使用软件的能力、对平面图形图像进行熟练处理的能力以及使用计算机输入、输出及打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分为理论与实践教学,主要通过Photoshop和CorelDraw两个软件来进行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数字图像的采集、图形的绘制、图像的编辑处理、素材元素的制作和图形图像的打印输出等六方面的内容,在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图”配“文”的形式,学习实际图形、图像的绘制方法、制作技巧以及相关软件和硬件的配合使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图形、图像创作能力。 (四)教学时数 36+54学时 (五)教学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新兴行业,就业于各种多媒体的广告行业、数字音像合成行业、数字图像制作行业、动画游戏软件行业、图文编辑制作行业、影视编播行业等。针对本课程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教学中应注意把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结合具体的案例让理论知识直观且具体化,同时在作业训练中注意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上课的过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讲述、多媒体欣赏、案例分析等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 2、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构思设计; 3、分析讲评,个别指导学生的设计与制作; 4、设置课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二、本文 理论部分

《减隔震建筑结构设计指南与工程应用》教学大纲

《减隔震建筑结构设计指南与工程应用》教学大纲 总教学课时: 一、教学目的 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号)的工作要求,帮助结构工程师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设计标准与研究现状、减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减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二、教学要点 与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相关的减隔震技术概念与工作原理,减隔震建筑结构设计参考依据与设计关键要点、减隔震技术工程应用方法等。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三、重点内容与课时分配 第一章减隔震技术概述(学时): 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原理(学时)、减隔震技术发展历程(学时)、减隔震技术设计标准(学时)、减隔震技术研究现状(学时)。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第二章减震结构设计指南(学时): 减震结构概念设计(学时)、减震结构性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学时)、减震结构计算分析的基本要求(学时)、减震装置的基本要求(学时)、减震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要点(学时)、减震装置的施工、验收和维护(学时)。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第三章隔震结构设计指南(学时) 隔震结构概念设计(学时)、隔震结构性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学时)、隔震结构计算分析的基本要求(学时)、隔震装置的基本要求(学时)、隔震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要点(学时)、隔震装置的施工、验收和维护(学时)。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第四章减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学时): 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案例(学时)、黏滞阻尼支撑应用案例(学时)、黏滞阻尼伸臂应用案例(学时)、黏滞阻尼墙应用案例(学时)、日本典型减震案例(学时)。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第五章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学时): 基础隔震案例(学时)、层间隔震案例(学时)、组合减隔震案例(学时)、日本典型隔震案例(学时)。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 四、教学延伸阅读参考书目 周福霖.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北京:地震出版社,. 李爱群,瞿伟廉. 工程结构减振控制[].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丁洁民,吴宏磊. 黏滞阻尼技术工程设计与应用[].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日本隔震构造协会. 隔震结构入门[]. 东京:出版社,. 日本建筑学会,刘文光(译),冯德民(校). 隔震结构设计[]. 北京:地震出版社,. 1 / 1

电子商务专业《网店美工》(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网店美工》(图新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09091215 2.课程名称:《网店美工》/图像图像处理 3.英文名称:XXXX 4.课程简介:网店美工(图形图像处理)是一门培养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网店页面编辑美化工作者的课程,熟悉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和网页设计Dreamweaver等软件将网店的视觉效果,排版等工作呈现出来。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网店美工(图像图像处理)是一门培养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网店页面编辑美化工作者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网店美工设计之“道”“器”“术”三个层面的知识体系,掌握商品拍照技巧,Photoshop(美图、光影)图形图像处理的图文设计能力,详情页的设计思路及网店的装修设计等能力。 要求学生对美工设计之“道”“器”“术”三个层面的知识原理做到理解,熟练掌握各种美工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能力为主,为学生日后成为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先行课程:无。 3.周课时、总学时: 4学时*16周、共64学时,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34学时。 4.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 5.教学方法:讲授法、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案例讨论法等直观教学法。 6.考试方法:平时作业、考勤占50%,期末上机考试占50%。 7.实验、实习、作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主要以上机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基本上每次课都会配备相应的实操、实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完成。 8.教材:《网店美工》(第2版),童海君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版。 9.教学参考资料: 《网店美工实操》,淘宝大学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徐峰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网店美工宝典》,王楠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 《Photoshop图像处理》(第3版),余辉主编,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标准教程》,雷波主编,中国电力出版,2011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