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

第一节教育思想史

一、“六艺”(名解)

1、“六艺”是西周的基本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是西周大学的课程,称为大艺;书、数是小学课程,称为小艺。

2、礼乐教育是西周教育的中心内容,礼涵盖了政治、伦理、道德和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乐指当时的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射是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是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指阅读、写字;数指算术。

二、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1、孔子招收学生,对年龄不予限制,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讲学为辅,孔子的私学产生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吸引了各个阶层的学生。

2、“六经”是孔子在古代文献六艺等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扩充,编制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选集;《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礼》是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乐》指音乐、舞蹈;《易》是卜筮之书;《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

(二)“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求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国治国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首先是“庶”,即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是“富”,即要使人民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让安分守己。

(三)“性相近,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

是人人都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的区别,而是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才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重大的差别,从而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族、贫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贫民。

(五)“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

1、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是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2、“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六)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参照“六经”)

1、《诗》教使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书》教使人熟知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礼》教使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易》教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乐》教使人心胸宽敞,品性善良;《春秋》教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

2、三大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七)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

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如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意思是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思考不出来再对他进行启发;能够理解但是不能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引导他。他的启发教学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点:

(1)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2)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事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能举一反三,变通运用。

3、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丘提倡广泛学习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八)论道德教育

1、“礼”与“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为道德规范,“仁”为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2、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一是立志;二是克己;三是力行;四是中庸;五是内省;六是改过。

(九)论教师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学而不厌(2)诲人不倦(3)温故知新(4)以身作则(5)爱护学生(6)教学相长(十)历史影响

他是我国春秋时期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建立丰功伟绩,他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创办的儒家及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创办的儒家及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至今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遗产。

1、创办私学,突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2、编订“六经”,保存并集成了古代文化;

3、强调重视教育,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4、“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

5、提倡“学而优则仕”,强调要培养从政君子;

6、首倡启发式教学,实行因材施教;

7、重视道德教育,提出道德修养应尊循的重要原则;

8、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三、孟子“性善论”

1、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是一个类范畴;

2、善端是与生俱来的,但只是人的可能性,要成为现实,需要教育、环境等的共同作用;

3、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人的善端,进而实现对国家的治理。

四、荀子的“性恶论”

1、性伪之分。“性”与“伪”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指人为,泛指通过后天人的努力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孟子说的“性”,实际上是“伪”。

2、性伪合。“性”“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性”与“伪”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没有加工,素材永远是原始和不完善的,只有素材与加工的结合,即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和社会的有效改造;

3、化性起伪。依靠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结合,就可以实现对人的改变。

五、深造自得:是孟子的教学思想,孟子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指出

学校是一个主动探寻的过程,学习中的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要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收获,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主张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对于前代的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从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六、外铄论:是荀子对教育过程的见解,主张”化性起伪“的荀子认为教育是不断积累知识、道德,使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发生改变的过程,这是“外铄”的过程。

七、墨子素丝说:墨子认为人性不是先天所成,而是空白的,如同待染的素丝,下什么颜色的染缸。就成什么颜色的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有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慎其所染,选则所染。

八、《大学》

1、《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它对大学教育的目的、过程和要求作了完整而明确的概括;

2、《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述。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1)明明德:指发扬光大人天生的善行,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步

(2)亲民:指由己推人,从事治民,要亲爱人民

(3)至于至善:要求每个人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4)三纲领表现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较强的逻辑性和可行性,表现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3、《大学》还阐述了实现三纲领的八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格物:穷尽事物之理,学习儒家经典

(2)致知:获得知识,寻求真理,得到启迪

(3)诚意:不自欺,动机要纯正

(4)正心:不受情绪左右,保持认识的中心

(5)修身:人的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是明明德到亲民的转折点

(6)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

九、《中庸》

1、《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所谓中庸即为人处世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2、《中庸》认为人性发展和完善有两条途径。一是尊德性,即通过发掘人的内在本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认知;二是道问学,即通过向外部的求知,进而达到人内在本性的发扬。

3、《中庸》还对学习过程进行了阐述,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五步骤。

十、《学记》(2-14)

1、《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

2、教育作用:“建国君民,教育为先”,认为教育是实现政治的最佳手段,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重视教育教学的作用;

3、教育目的:教育通过对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使每个人都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

4、教育制度:学制与学年,学记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把大学教育年限定为九年,七年毕业为小成,九年毕业为大成;

5、教育管理:视学与考试。天子参加开学典礼,定期视察学宫以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每隔一年考查一次,内容包括学问知识和道德品行,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6、教学原则

(1)预防性原则。要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不良习惯,预先采取防范措施。

(2)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进行教学。

(3)循序渐近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4)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长善救失原则。发扬学生积极因素去克服学生消极因素。

(6)启发诱导原则。教学注意启发诱导,避免灌输。

(7)藏息相辅原则。教学既有计划的正课的学习,又有自习和课外活动,张弛有道。

7、教学方法

(1)讲解法。要求语言简洁,说理精辟,并结合例子进行阐述。

(2)问答法。教师提问要注意逻辑性,先易后难。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3)练习法。根据学习的内容安排必要的练习。

8、强调尊师

(1)肯定了教师的作用;

(2)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要有广博的学识;要懂得教育规律;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

(3)提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方法——教学相长,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

十一、鸿都门学:鸿都门学传创办于东汉时期,因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了抵抗官僚势力而办,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长期以来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十二、文翁兴学: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达到成都后,积极兴办地方教育事业,发扬儒家思想,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史称文翁兴学。

十三、师说的教育观

《师说》是韩愈一篇专门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系统阐述了他的教师观,提倡社会要尊师重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者必有师。学习一定有教师指导,教师是社会的需要。

2、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和解惑。传道,传儒家仁义之道;授业,讲授六经与古文;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3、以“道”为师的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主张无论出身、门第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合乎儒道,就可以为人师表。提出“圣人无常师”,主张向不同的人学习,开阔视野,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和才干。

4、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功,就可以为人师表。

十四、朱子读书法

朱子对于如何读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近、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循序渐近

(1)读书要讲究顺序,不能颠倒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遵照执行

(3)读书要扎实打好基础,忌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

3、虚心涵泳,“虚心”,读书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考;“涵泳”,读书要反复拒绝,细心品味。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一是要抓紧时间,勤学苦练,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居敬”,读书时要精神集中,全神贯注;“持志”,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

十五、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中体西用就是以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围绕“中体西用”进行系统阐述,形成完整思想体系。“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实践活动的基本方针,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二)张之洞与《劝学篇》

1、张之洞,洋务派代表人物,教育活动:整顿封建传统教育、兴办洋务教育、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

2、《劝学篇》分为内篇与外篇,通篇主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中学也称旧学,即封建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

(2)西学也称称心血,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3)“中学重身心,西学应世事”中西学的关系:教育者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放在率先地位上,然后再学西学,以补中学之不足

(4)提出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科学,倡导留学,制定学制,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师资

3、《劝学篇》成为晚晴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也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并未20世纪初“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确定了基调,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后来遭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痛批

(三)“中体西用”思想的作用和局限

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学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2、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际层面的推动

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新式教育进一步推广扫清了障碍

4、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阻碍了新式教育,尤其是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启蒙运动

5、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作为文化的

整合方案和教育总是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客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十六、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名词解释)

五育并举是民国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五育即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和世界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即是自由、平等、博爱等;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联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军国民教育即是将军事引入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美感教育即是要陶冶、净化人的心灵;世界观教育即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为美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以及对北大的改革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1)改变学生的观念改变学生观念: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

(2)整顿教师队伍,聘用积学热心的教员

(3)发展研究所,建立图书馆,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1)在学术上,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在教师延聘上,以“学诣”为主,招揽学术人才,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成立评议会、教授会等机构来管理学校的各项事物

(2)管理体制的目的是让真正懂得学问的人来管理学校,推动学校的发展。

4、学科与教学体制的改革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3)改年级制为学分制

(4)招收女学生、旁听制度、平民学校和夜校等,有利于促进我国大学的开放性和民主化程度

5、意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改变了自身的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要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新文化和新人物。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成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十七、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本质

1、教育起源于实际生活需要

2、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特点:(1)单纯的劳动力转化为特殊劳动力(2)教育以别的生产内容为内容(3)阶级社会的教育是变质的

3、未来社会里,教育将表现为与劳动相结合

4、教育由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和政治也有影响

(二)“全人生教育”与青年教育

1、青年问题:指青年生活上所发生的困难或变化,主要有人生观。政治有人生观、政治见解、求学、生活态度、职业。社交、家庭、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产生原因:身心急剧变化;社会动荡剧变导致的青年问题

2、杨贤江针对当时青年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全人生指导”的观点。

对青少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作用。他主张青年干预政治、投身革命。强调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和义务。完善的青年生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健康生活、劳动生活、公民生活、文化生活。全人生指导的宗旨: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服务群众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的风尚和习惯。

1、意义: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的思想是以“革命人生观”为核心,唤起青年对社会的责任,引导青年对革命的向往。

十八、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教育职业的探索

1、1913年,他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践相联

2、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传书》,标志着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二)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

1、教育作用:(1)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生产力之准备(2)对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急需解决的生计问题

2、教育地位: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

3、教育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通过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人才,同时解决社会失业问题

4、职业教育办学方针:(1)社会化,强调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培养人才;(2)科学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要遵循科学的原则。

5、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6、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敬业乐群“,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操守的培养

7、意义: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开创和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其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特征也丰富了中国教育理论,具有平民化、实用化、社会化的特征,对以后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十九、晏阳初的乡村教育

1、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功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功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功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功私,培养团结力

2、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3、“化农民”和“农民化”:号召广大知识青年放下身份,欲“化农民”就应先“农民化”,只有这样才能深切了解农民,懂农民所需,更好的进行乡村改造

二十、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实践

1、晓庄学校:1927年创办,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亲自试验

2、山海工学团:1932年在上海创办,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

3、“小先生制”:即“即知即传”,将自己所识的字和所学的文化随时随地的教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受裴、杜威的启发;1927年晓庄学校形成,反映他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等主张

1、生活即教育

(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

(2)实际生活是教育中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都要与生活需要相适应。

(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目的、内容、原则、方法都是为生活所决定的,而教育通过改造人发挥其改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功能。

(4)“生活教育”反对的是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1)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一方面应拆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高墙,让学校延伸到社会与自然;另一方面,劳动人民难以进入学校课程,社会就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2)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学校的力量使社会进步,学校与社会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学校即社会”反对的是将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教育。

3、教学做合一

(1)“在劳力上劳心”,破除传统教育下劳心与劳力的分离现象,教劳心者劳力——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做工的人读书,使人人都“手脑双挥”。

(2)“行是知之始”,破除只从读书、听讲求知识的教育,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3)“有教先学,有学有教”。

(4)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反对注入式教学,教服从于学,教、学又服从于做。“教学做合一”反对的是不顾学的教,不顾做的教、学。

4、生活教育的六大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5、从思想背景上来说,“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对学校与社会隔绝、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目的是要摆脱传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教育。提倡的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和创造的教育。

二十一、教学做合一(名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生活的三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即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都以做为中心。它有如下要点:

1、教学做合一要求“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

2、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

3、教学做合一要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

4、教学做合一还是注入式教育的否定

二十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一)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1、1919年创办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钟鼓楼幼稚园,形成系统的、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思想,主张“活教育”

2、1941年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形成(二)“活教育”思想体系

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1)“做人”是“活教育”最一般意义上的目的,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

(2)人又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因此要做“中国人”,“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的民族特征;

(3)进一步提出“做现代中国人”,则使“活教育”目的进而体现时代精神,更为具体。(4)他赋予“现代中国人”五方面要求:有健全身体,有建设能力,有创造能力,能够合作,要服务,懂得、善于服务。

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教材”

(1)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知识,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整体。

(2)这一主张直接针对以书本为主的传统而发。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1)“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2)他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

(3)他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

(4)他还提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四个步骤和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割裂的,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生。

二十三、活教育(名解)

1、活教育是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2、“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他对教育目标的表述,到1948年,陈鹤琴重表述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3、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他的课程论;

4、“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他的教学方法论

5、意义:活教育理论主要适用于初等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的指导。

第二节教育制度

一、学在官府

1、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

2、客观原因:唯官有学,而民无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3、根本原因: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4、特点: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二、简述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了“预约变法”,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1、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央政府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因部分人反对,制定仓促等原因,并未真正施行。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因该年在农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并得到实施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二)废科举,兴学堂

1、光绪帝于1905年上谕,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省岁科试一律停止,这标志着自隋朝以来长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

2、科举废除后,根据学制的兴学政策,各级积极兴办新式学堂,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新办新式学堂的浪潮。

(三)建立行政教育体制

为保证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学部,作为统领全国的教育行政机关,在地方设立提学使司、助学所等机构,形成了一套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体制。(四)确定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为维护封建君权的神圣、封建国家的存在,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基础上,拟定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五)留日高潮和庚款兴学

1、在清政府新政的激励下,1906年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

2、1908年在美国“退款兴学”的促进下,留美教育逐渐兴起。

三、庚款兴学

1、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自1902年起分39年向各战争国支付赔款4.5亿白银,史称“庚子赔款”

2、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建议用于发展留美教育,从而达到“从精神上和知识上支配中国领袖”的目的。美国的这一做法后来被其它许多国家所效仿,这就是庚款兴学。

四、苏湖教学法

1、胡瑷创立辅导新学制,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2、经义斋培养高级通知人才为目标,治事斋以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3、在教学方法上,联系实际,提出实施考察,获得感性认识。

4、这不仅是我过历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也开创了主修和副修的先河。

第三节教育实践史

一、稷下学宫

1、稷下学宫创设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是战国养士之风的产物,因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

2、特点: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学校;具有学术自由、容纳百家和待遇优厚的特点;是一所集讲学、藏书、育才活动、咨议于一体的高等学府。

3、历史意义: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稷下学宫也留给人以思考,为什么齐国稷下的成功带来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政治的成功?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订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二、书院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一)书院产生的原因:

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这是书院产生的直接原因;

2、我国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自秦汉以来,私学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并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4、印刷术的发展

(二)书院的特点

1、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学术志趣和人格修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而官学多以科举出仕为主要目标。

2、管理形式。书院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强调学生遵照院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灵活具有弹性,教学以学生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和讨论。

4、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较为民主平等,学生讨论多于教训。

5、开展会讲活动。这种会讲活动既有讲授讨论,又有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鸣。

6、总之,书院既是藏书、讲学、著述和学术讨论于一体的机构,又是以文会友的场所,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

三、洋务学堂的特点

1、教育目标:培养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属于提供专门训练的专科性学习

2、办学性质:提高专门训练的专科性学校,属于部门办学,直接为本部门的需要而培养人才

3、教学内容:以“西文”、“西艺”为主,涉及外语、数学、格致、化学及科学技术等

4、教学方法:按照指示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安排,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教学组织形式:有分年的课程计划,确定看学制年限,才用班级授课制

6、缺乏全面性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学校之间很孤立

7、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不放弃学习四书五经

8、管理上有封建官僚习气,关键管理环节受洋人挟制,影响学堂正常办理

9、新旧文化糅合的特点:在管理机构、“中体西用”、文化选择和学制系统上都有封建教育和西方教育杂糅的特点

四、京师同文馆

1、京师同文馆是清政府1862年于总理衙门设立的外语学校,是我国最早官办新式学校。创立之初,只修外国语课程,只有英文官,后来增加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日文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2、培养目标:培养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

3、在课程设置上:以西文、西艺为主,汉文经学贯穿始终

4、在教学组织上,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5、在教学管理上,以外国人为主,受列强控制

6、京师同文馆既有冯建兴,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与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半殖民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具有新的办学形式;使科学教育列入中国教育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一大步。

7、京师同文馆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在于:第一,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的开端。京师同文馆的设立,表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变成了现实;第二,京师同文馆处在政治的中心,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五、设计教学法

1、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根据杜威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法。

2、主张学生自主决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和自行实践的单元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张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学习材料,打破学科界限,摒弃教科书。

4、主张教师的责任在于利用环境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5、将设计教学法分成四种类型:生产者的设计、消费者的设计、问题的设计、练习的设计

6、四个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判结果

7、意义: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抛弃传统的教学形式主义,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

六、道尔顿制

1、产生于美国教育家柏克赫司特女士,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

2、它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把教室改为作业室,作业室内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书和实验仪器;

3、它主张废除课堂讲授,将学习内容制成分月作业大纲;

4、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后,在规定时间内自行计划,自行学习;

5、设置成绩记录表,速度快的可以提前更换公约,缩短毕业年限;

6、教师不再授课,只是各作业室的顾问;

7、意义:道尔顿制打破了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制的局限,适应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

七、文纳特卡制(适应个性教学法)

1、由美国华虚朋创立的一种个别教学法。

2、它根据四个培养目标:给儿童以优美快乐的生活,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个人的社会化,养成儿童普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把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阅读、写字,安排在上午;一部分是创造的参与社会的活动,发展儿童社会意识和能力,如音乐、舞蹈、美术等,安排在下午进行。

3、意义:文纳卡特制完全打破班级教学,谋求彻底的个别化教学,且没有年级的编制,既注重儿童的个性和自由,也强调儿童的团体意识和社会化过程。

八、葛雷制

是美国教育家沃特所推行的一种进步主义性质的教学制度,主要内容:

1、学校不仅应该进行知识教育,还应该进行体育、手工训练、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为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必须设置科学实验室、车间、体育运动场、教室、商场等。使儿童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2、采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第二种是采用分团学制,即把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在运动场、工厂等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第三种是利用夜间、周末、暑假举办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提高学校的利用率。

3、教学组织方面,按照所学科目和本科目的学习能力分班。一般分为快班、普通班和慢班。

4、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实践最成功的例子。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第三章 (3) 第四章 (4) 第五章 (5) 第六章 (6) 第七章 (7) 第八章 (8) 附录: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10)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 制的形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教育的历史当然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其他国家也更为悠久。因此文化教育的遗产也特别丰富,所以中国无论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选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为孔子始创的私塾,教育对象也极为狭窄,以士大夫以上等级及其血缘亲戚者为主。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以及五经为主。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影响极为深远,传承千年。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则主要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魏晋时期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这种科举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被沿用下来,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考试制度也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学校的建立有三条路径:洋务学堂,用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人才;改制的旧式书院,相比侧重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来省立大学的前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真正的高等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懂新学的官僚,主要为中央服务,不能实现大学自治。民国建立后,蔡元培首任民国教育总长,并执掌北大,从政策层面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将官僚的北大改造成为民主科学策源地的新北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树立样板。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并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术为主的原则。三十年代,教育部又经过考察,为提高高校质量,将高校教学重心移到理工科类,限制文法专业的设置。大学教育的管理重心也上移。抗战期间高等教育比较混乱,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新中国建立后,则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损害。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简史》期末模拟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学相长”的原则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2.古代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是————————时期建立的——。 3.封建礼教的“三纲”是——、——和——。 4.韩愈认为构成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5.明清科举正式考试为三级,即——、——和——。 6.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 二、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艺 2.求放心 3.朱子读书法 4.京师大学堂 5.活教育 6.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是何时开始的? 2.简述王夫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教育观点。 3.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怎样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回答(20分)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填空均无先后次序规定) 1.《学记》 2.东汉(或汉代) 鸿都门学 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乡试会试殿试 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 8,1912年(或民国元年、壬子)学制1922年(或壬戌)学制 9.《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 10.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二、解释 1.西周时的教学内容(1分),指礼、乐、射、御、书、数(2分,每错1项或次序颠倒扣0.5分)。汉代以后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艺。(2分,每错1项扣0.5分,允许次序颠倒) ,2.(孟子1分)提出的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2分)。意思是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2分) 3…是朱熹(1分)的门人<1分)整理归纳出来的。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共3分,每条o.5分)。 4.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建立(1分)。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1分)。 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0.5分)。它以高等教育为主,附设中小学(0.5 分)。还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1分),是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关合一的机构。辛亥革命 后,改为北京大学(1分)。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教育史》 试卷(A B C)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____,该教学方法于次年输入我国。 2、1862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3、明朝自嘉靖后,连续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事件。 4、______________作为西方列强文化侵略政策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 5、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 6、汉代名师大儒办的私学,通常包括两种学生,即及门弟子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5分) 六艺教育22 两周国学、乡学、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所不同。西周的教育内容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32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阵,指导他的实践活动,是孔丘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性恶论73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因此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荀况的性恶论是其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 稷下学宫5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因齐国君主在稷下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其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同时是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与齐国政治息息相关。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纲领八条目91 《大学》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

关于中国教育史 的知识

中国教育史 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一体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5、《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 6、夏代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的开端。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 7、《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 8、《书》即后世儒家称之为《书经》,又名《尚书》,它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资料。 9、《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0、《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11、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2、汉代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3、汉代教育体系可分为中央官学和私学两大类。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官邸学)、文翁兴学。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比太学的兴办还要早十余年,它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14、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 15、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它的设置还为后代各种专门学校的开设开辟了道路。 16、三国时期的刘劭所著的《人物志》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人才教育学著作。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是中国第一部以论述儿童教育为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为一名教育新人,读一读我国五千年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十分必要的。国内最权威的教育史应当是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该书再版多次,全国发行数百万,是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专家研究中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教育者从教的重要参考。这本书是笔者的一位教育学研究生朋友推荐的,由此可见,此书也是引领国内教育史研究的模范。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本书的具体把握。本书将我国的教育历史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第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第三,封建社会末期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下又详述了各朝代的教育状况,下至村学社学,上至国学州学,描述全面且详略得当。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第一阶段属远古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教育萌芽并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也是各个阶段中时间最长,成效最小的一个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夏朝开始直到清朝被推翻前夕的四千多年,这一阶段,是华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朝代更替,随之而来的也是文化的不断替换与更新,有数之不尽的教育范例,例如赫赫有名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等教育的直观反映,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大家,儒道释三家最为著名,然儒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领文化和教育达两千多年,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师之表率。本阶段初期和中期,教育对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是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但到了后期,则完全沦为了禁锢人民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致最后被推翻,重塑。第三阶段是从清王朝覆灭前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九十年间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是个阶段中时间最短,但发展跨度最大的阶段,也是中国的教育向世界教育靠近的艰难过渡阶段。在这九十年当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历史巨变和社会革命。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的发展也是风雨飘摇,极不稳定。但正是伴随着社会巨变,教育也脱胎换骨,有了全新的发展。由落后的且严重阻碍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的古代封建教育逐步进步到与世界大方向接轨的近现代教育。在这一阶段中有几点不得不提。第一,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两大运动中,早期觉醒的民族资产阶级尝试以改革的方式保住政权和改革教育,虽然最后都被封建反动势力打压下去,但是这毕竟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式学堂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渗入了落后的东方教育。第二,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知名学者教育家在尊孔复古的思潮兴起时引导发起的,大范围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中国教育史42327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二、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学衰变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兴起的原因:1、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的变动,官学的衰落 2、“士”作为一个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私学的创办者都已各种“治国治民”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心地主阶级为首,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 治的阶级联盟。 3、私学它是有四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 4、私学是政教分设 5、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6、私学是官师分离 7、私学思想自由 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去,就会影响政治。(2)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 (3)、与军事的关系:“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求; (4)、与行政、法律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论教育对象问题-----有教无类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 可以入学受教育。 (2)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1)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2)依据:《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也,禄在其中矣” (3)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教育内容---六经

2021年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欧阳光明(2021.03.07)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

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

考研《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

答案 目录 答案 (1) 目录 (1)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2)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5)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9)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1)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12)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4)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17) 第九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18)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20)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21)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22) 第十三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25) 第十四章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26) 第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28) 第十六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32)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从学校入学资格看,唐代学校教育具有() A、A民主性 B、B.严格等级性 C、C.平民性 D、D.官僚性 ?2、韩愈的主要教育着作是()。 A、A《师说》 B、B《春秋繁露》 C、C.《五经正义》 D、D.《非国语》 ?3、唐代科举考试中,采用论文形式,要求运用经书对现实问题提出看法的考试方法叫()。 A、A.帖经 B、B.墨义 C、C.策问 D、D.诗赋 ?4、提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的是()。 A、A.唐玄宗 B、B.唐高祖 C、C.唐太宗 D、D.唐中宗 ?5、唐代支持科举制,为考进士的人们创办了()。 A、A.广文馆 B、B.崇玄馆 C、C.修文馆 D、D.弘文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唐朝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领导下的() A、A.国子学 B、B.太学 C、C.四门学

D、D.书学、算学和律学 E、E.广文馆 ?2、唐朝中央官学有在中央各专职行政机构中附设的学校,其中药学类主要有()。 A、A.医学 B、B.针科 C、C.按摩 D、D.咒禁 E、E.药园 ?3、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A、A.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B、B.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C、C.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D、D.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E、E.重视医学教育 F、F.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4、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类型有()。 A、A.常科 B、B.制科 C、C.察举 D、D.九品中正 E、E.武举 ?5、科举制在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 A、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B.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中国教育史 ——官学的发展进程【机构示意图】 一、秦汉时期 ? 秦朝: ? 政府机关设置“学室”,由吏对子弟进行教训。(以吏为师) ? 汉朝: 二、魏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 ? 1、三国时期 魏(官学设置,基本继承汉制) 蜀国的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太学 鸿都门学 宫邸学 地方官学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 聚--序 太学 地方官学 律学(曹魏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 太学 州学 刘备

吴国的学校教育:立国学,按古制置学官,设五经博士 (蜀吴简略) ? 2、两晋时期 西晋 两晋的地方官学 两晋时期地方官学的兴衰主要依赖地方长官。朝廷虽然偶或颁发 诏令, 要求地方兴学,但在中央官学都奄奄一息的年代,地方兴学更是形同空文。 十六国的学校教育 (大多沿袭魏晋的教育模式,并无多大独特性) ? 3、南朝的学校教育 宋朝 的学校教育 太学(魏的基础上加以整顿和重建) 国子学(最大特点就是创办了旨在培养高级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中央官学 设“四馆” 兴复国子学 立“总明观”(东观) 玄学馆 史学馆 文学馆 儒学馆

齐朝 的学校教育:国学即国子学的发展与衰退 梁朝 的学校教育 地方官学:梁武帝时期曾派遣博士祭酒分赴州郡立学,如荆州办起州学 陈朝 的学校教育:国子学(建制上多因袭梁超) 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陈沿梁朝设置胄子律博士,属廷尉。 ? 4、北朝的学校教育 北魏 中央官学 五馆(儒、道、玄、士、阴阳) 集雅馆 国子学 士林馆 律学 中央官学 道武帝 初:立太学 天兴二年:增国子太学生 次年:撰成《众文经》,为太学教材 明元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北魏的特创) 太武帝:另起太学于城东 孝文帝 太和九年,文明太后:建皇宗学(北魏首创) 太和十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太和二十年,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孝明帝: 修缮国学

小学教育考试整理-中国教育史

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3.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4.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 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6.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7.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其“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8.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代表。 9.1839年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堂始在澳门成立,它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 早期一位来华传教的传教士而得名。在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 10.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1972年,由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等出发赴美学习。 11.1896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先后开办有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和特班,民国后发展为交 通大学。 12.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13.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 地位。 14.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15.民国初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16.1917年,以黄炎培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 17.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陶行知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 潮。 18.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 潮。 19.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议决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抗战期间, 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 20.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 2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22.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23.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 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2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是孟轲对人性的看法,“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荀况对人性的看法。墨家 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和“贤士”。 25.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 26.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27.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急就篇》,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 史游。 28.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 29.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 30.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31.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等。 32.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 33.明国子监内设立有“绳愆厅”,俨然校内公堂和监狱,对学生进行审讯和惩罚。 34.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树立儒学和理学的权威地位,顺治帝封孔子为“至圣宣师”,康熙帝亲书“万世师表” 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对于朱熹及程朱理学,康熙帝除下诏朱熹配享孔庙外。 35.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 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36.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7.张之洞在他的著作《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8.“六·三·三学制”是1922年颁布施行的。 39.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38页(二)启发诱导第三段内容。 2、《急就篇》急救篇是汉代遗留下来的。它是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编,流传至今的有2144个单字,采用三、 四、七字一句的形式,将2000字左右的单字串起来,形成能够表达一定思想的韵文。。 3、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于1866年奏请创办,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 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设立船政居的主要目的是造轮船以应军需,加强海防,有效地抵御列强的海上侵略;同时也鉴于两次鸦片战争后,船行于沿海及长江的洋行轮船日渐增多,传统的船运业已面临破产,必须发展自己的近代船运业与之竞争。学堂由前学堂和后学堂两部分组成,学制五年。前学堂学习制造技术,又称造船学堂;后学堂学习驾驶和轮机技术。福建船政学堂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它为近代中国海军输送了第一代舰战指挥和驾驶人才;也为近代中国船舰制造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六三三学制”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个学制被 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的分段形式,称为“六三三学制”。为使新学制的讨论有明确的方向,在学制酝酿过程即提出了相关的指导原则,具体为: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 各地方伸缩余地。新学制系统规定:儿童满六周岁入小学。小学教育六年。初级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可以单独设立。中学教育年限是六年,分初中和高中两级,一般情况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高等教育分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种,“六三三学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正是这一学制在一定程度符合了教育规律,成为我国近代最主要的学制模式,也是历史上最稳定的学制模式。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77395

1.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所提出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改变以往教育“批量生产”的弊端,通过了解学生的特性,使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学习。 3.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有教无类”打破文化垄断,让平民百姓可以接受学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受益,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4.百家争鸣:是指(前770 -前476 )(前475-前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达到空前活跃的状态,产生了大量有思想的理念,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5.学而优则仕: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 鼓励更多的寒门子弟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一官半职。但同时也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6.积微见着:知识是不断积累的。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着。 纠正学子一跃而就的错误思想,培养学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7.兼陈中衡:具体说就是“兼陈万物中悬衡焉”,“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

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有时也简称为“兼权”。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在教育中要教导人们辩证的学习。 8.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后天的教育,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性”指先天素质,“习”即习染。 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0.性善论: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趋向善,行善比作恶要容易。 教育以巩固善性和预防“恶”性的沾染为主。 11.性恶论:是对人性的一种看法。主张人之本性趋向恶,作恶比向善要容易。 “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进步意义,在教育理论上也有更积极的意义。 12.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 强调教育要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施教。 13.焚书坑儒:是从公元开始的焚毁五经、活埋儒士的事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