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脊神经支配范围

颈脊神经支配范围

颈脊神经支配范围
颈脊神经支配范围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转载)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 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 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 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人体体表标志--针刀定位

人体体表标志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

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脊柱体表标记

脊柱体表标记 前面观: 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 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 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 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侧面和背面观: 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 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 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 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 棘突。C2 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 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 棘突。C7 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 棘突的位置。唯C4 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 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 棘突比C7 棘突长。个别人的T1 棘突比C7 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 棘突、或L4.5 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 椎体。故S1 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L3、L4、L5 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 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T3 棘突平。与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 棘突平。因为C7、T3、T7 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

脊神经

脊神经 (一)填空题 1.脊神经由运动性的_______和感觉性的_______合成。 2.脊神经共31对,包括_______对颈神经,_______对胸神经,_______对腰神经,_______对骶神经和_______对尾神经。 3.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纤维成分。 4.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组。 5.臂丛位于_______,它发出的主要神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分布到胸骨角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乳头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脐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 7.支配大腿前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内侧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后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 8.支配小腿前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后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外侧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 9.临床上常见的"马蹄内翻足"是由腓骨颈处的_______神经损伤引起的。 (二)A型选择题 1.不属于臂丛的神经为() A.尺神经 B.桡神经 C.膈神经 D.肌皮神经 E.肋间神经 2.肱骨中部骨折时易损伤() A.正中神经 B.腋神经 C.桡神经口 D.尺神经 E.腋神经 3.脐周围的感觉神经来自() A.第8肋间神经 B.第6肋间神经 C.第4肋间神经 D.第10肋间神经 E. 第12肋间神经 4.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为() A.坐骨神经 B.闭孔神经 C.股神经 D.腓总神经 E.腓总神经 5.支配小腿三头肌的神经为() A.坐骨神经 B.腓总神经 C.胫神经 D.股神经 E.股神经 (三)问答题 1.脊神经共有多少对?可分为哪几部? 2.脊神经的前根、后根、前支、后支各有哪些纤维成分? 3.臂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有哪些? 4.腰丛位于何处?有哪些主要分支?

脊神经定位

临床表现与神经病变定性? 肌肉疾病——对称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易疲劳性,休息后缓解 外周神经病——非对称性无力,感觉改变 根性疼痛是神经根疾病的标志。疼痛常被描述为尖锐的,烧灼的和电击样感觉,典型地向尖端或末梢传导或辐射。神经根通常有其特定的支配部位,受累肌肉的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限于一个肌群,感觉丧失发生于相似的皮节分布区,手法牵张(如直腿抬高或颈部旋转)常使神经根疼痛加剧。 脊髓疾病的特点是感觉平面、病理征阳性、直肠膀胱机能障碍。末梢性下肢无力(病人拖脚尖走路或跌倒吗)、末梢性上肢无力(病人有持物不稳吗)、对称性症状(病人上肢或下肢受累大致相同吗)、感觉平面(病人常诉及躯干或腹部的束带感或扎紧感)、括约肌机能障碍(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吗)。体检通常显示:1、感觉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注意临床查出的感觉平面不一定与解剖平面一致)。2、末梢性无力重于近端性无力。3、伸肌和抗重力肌无力比屈肌无力更明显。4、肌张力增高(强直)。5、反射亢进。6、阵挛。7、Babinski征阳性。8、浅表反射消失。9、无显著的肌萎缩或肌束颤动。 脑干疾病——颅神经症状+长束征 小脑疾病——共济失调 皮质下疾病——初级感觉障碍,运动和感觉缺损累及面部,上肢和下肢,视野缺损 皮质疾病——语言不能或忽略和否认意识,痫性发作,皮质损害累及面部和上肢,不累及下肢,无视野缺损。 28皮区与神经定位 2007-11-18 09:54 关键点检查是感觉检查的必查项目,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0=缺失; 1=障碍 (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2=正常; NT=无法检查。 正常者两侧针刺觉和轻触觉的总积分各为112分两侧关键点如下 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 C4--肩锁关节顶部C5--肘前窝外侧面C6--拇指 C7--中指C8--小指 T1--肘前窝尺侧面T2--腋窝 T3--第2肋间T4--第4肋间 T5--第5肋间T6--第6肋间 T7--第7肋间T8--第8肋间 T9--第9肋间T10--第10肋间 T11--第11肋间 T12--腹股沟韧带中部 L1--T12与L2之间上1/2处 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髁 L4--内踝L5--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足跟外侧S2--蝈窝中点 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 其他相关描述:大腿外侧皮区。来自腰丛(L2、3)神经分支。 小腿前内侧皮区。来自腰丛(L.4)神经分支。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皮区、足外踝、足背及内侧三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神经分支。 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底或足外侧缘及外侧二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2)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 一、触摸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摸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摸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摸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摸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不易触摸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摸。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摸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摸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

脊神经支配图

一、脊神经后支分布 神经节段 定位 支配范围 脊神经后支分布 枕下神经C1后支纯运动性,支配头后短肌(头直肌和头斜肌),使头回旋 枕大神经C2后支支配项肌(头下斜肌、头夹肌、头最长肌)及枕部皮肤 第3枕神经C3后支支配项肌(头半棘肌)及枕部皮肤 颈神经C4-8后支 按节段支配项、背、腰部短肌、长肌及皮肤,其中腰1-3后支的皮 支,又称臀上皮神经,支配臀上部皮肤 胸神经T1-12后支 腰神经L1-5后支 骶神经S1-5后支出骶后孔,其中骶1-3后支的皮支为臀中皮神经,支配臀中部皮肤尾神经C O1后支出骶管裂孔,分布尾部皮肤 二、脊神经前支分布 颈 丛 (C1-4前支) 皮支 枕小神经C 2 支配枕外部、耳廓后面及乳突部皮肤 耳大神经C 2,3 支配耳廓、乳突和腮腺区皮肤 颈皮神经C 2,3 支配颈前面皮肤 锁骨上神经C 3,4 支配锁骨区、肩部和上胸部皮肤 肌支 胸锁乳突肌支C 3,4 斜方肌支C 3,4 颈深肌支 支配头前直肌、头侧直肌(C1)、头长肌(C2-4)、颈长肌(C1-4)、 中斜角肌(C3-4)、头斜角肌(C4) 肩胛提肌支C 3-5 膈神经C 3-5 运动纤维膈 感觉纤维心包、膈、纵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 交通支 至舌下神经的交通支支配颏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 舌下神经C 2,3 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至迷走神经的交通 支 C1支配颅后窝硬脑膜感觉 臂丛C5 - T4前支锁 骨 上 分 支 肩胛背神经C 1-5 支配菱形肌及肩胛提肌 胸长神经C 5-7 支配前锯肌 锁骨下神经C 5-6 支配锁骨下肌 肩钾上神经C 5-6 支配冈上、下肌 胸前神经C 5 -T1支配胸大、小肌 肩钾下神经C 5-6 支配肩胛下肌、大圆肌 胸背神经C 6-8 支配背阔肌 锁 骨 下 分 支 外 侧 束 肌皮神经 C5-7 肌支—支配臂前肌群 皮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C5-6),支配前臂外侧面皮肤 正中神经C 6 -T1 肌支—支配臂前肌群 皮支—支配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指皮肤 内 侧 束 臂内侧皮神经C 8 -T1支配背内侧面皮肤 前臂内侧皮 神经 C8-T1支配前臂内侧面皮肤 尺神经C 7 -T1 肌支—支配前臂和手掌面部分皮肤 皮支—支配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指和手背面尺侧两个半手指的皮肤

脊神经定位

临床表现与神经病变定性? 2007-11-18 09:22 肌肉疾病——对称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易疲劳性,休息后缓解 外周神经病——非对称性无力,感觉改变 根性疼痛是神经根疾病的标志。疼痛常被描述为尖锐的,烧灼的和电击样感觉,典型地向尖端或末梢传导或辐射。神经根通常有其特定的支配部位,受累肌肉的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限于一个肌群,感觉丧失发生于相似的皮节分布区,手法牵张(如直腿抬高或颈部旋转)常使神经根疼痛加剧。 脊髓疾病的特点是感觉平面、病理征阳性、直肠膀胱机能障碍。末梢性下肢无力(病人拖脚尖走路或跌倒吗)、末梢性上肢无力(病人有持物不稳吗)、对称性症状(病人上肢或下肢受累大致相同吗)、感觉平面(病人常诉及躯干或腹部的束带感或扎紧感)、括约肌机能障碍(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吗)。体检通常显示:1、感觉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注意临床查出的感觉平面不一定与解剖平面一致)。2、末梢性无力重于近端性无力。3、伸肌和抗重力肌无力比屈肌无力更明显。4、肌张力增高(强直)。5、反射亢进。6、阵挛。7、Babinski 征阳性。8、浅表反射消失。9、无显著的肌萎缩或肌束颤动。 脑干疾病——颅神经症状+长束征 小脑疾病——共济失调 皮质下疾病——初级感觉障碍,运动和感觉缺损累及面部,上肢和下肢,视野缺损 皮质疾病——语言不能或忽略和否认意识,痫性发作,皮质损害累及面部和上肢,不累及下肢,无视野缺损。 [全文] 回复此帖 一骨脑 经历 男28皮区与神经定位 2007-11-18 09:54 关键点检查是感觉检查的必查项目,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 0=缺失; 1=障碍 (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脊神经

脊神经 脊神经 spinal nerve 共 31 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按部位计有 8 对颈神经、12 对胸神经、5 对腰神经、5 对骶神经和 1 对尾神经。 一、脊神经组成及分支 (一)脊神经组成 每对脊神经均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两侧相连。前根较细,由运动纤维组成;后根较粗,由感觉纤维组成, 在近椎间孔处有一纺锤形膨大,称脊神经节,前、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成脊神经干。 (二)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内脏神经纤维也走行在脊神经内,包括4种纤维成分: 1.躯体感觉(传入)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和关节,将皮肤的浅感觉(痛、温、触、压觉)和肌腱、关节的深部(本体)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2.内脏感觉(传入)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将内环境变化的各种感觉信息传入中枢。 3.躯体运动(传出)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内脏运动(传出)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三)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即分为4支:粗大的前支和细小的后支以及脊膜支、交通支。 1.脊膜支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被膜和脊柱韧带; 2.交通支有灰、白之分,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 3.后支向后行走,呈节段性分布于枕、项、背、腰和骶部的肌肉与皮肤及其上的汗腺、竖毛肌和血管平滑肌; 4.前支除 12 对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节段性直接分布于躯干外,其余脊神经前支都先彼此交织成神经丛,由丛再分支至相应的区域。第 1~11 对胸神经前支位于各自肋间隙中,称肋间神经,第 12 对称肋下神经。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等。脊神经前、后支均含有 4 种纤维成分,因此,脊神经前、后根的损伤和前、后支损伤后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脊神经组成和分支、分布示意图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转载)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向下推摸,即可 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 ,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岀的 C3、C5棘突而可推测岀其位置约。约有 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 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 :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 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3) 胸椎棘突: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 1.0-1.5cm ,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C2棘突。 C2既定,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 L2、L1 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 T1、 T2、T3、T4、T5 T6、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 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 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横突: 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肌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

颈椎病的神经支配

脊神经共有八对,上下对脊神经在相应椎骨的上方,穿椎间孔出椎管第八对脊神经穿第7颈椎与第1颈椎间的椎间孔出椎管。 Cl神经根向上,支配颈部上段后头枕部,颞部及耳后的皮肤感觉。C2神经根也向上,支配颈部上段,后头枕部皮肤的感觉。 C3神经根横行,支配颈部下段,前后皮肤的感觉。由于C3神经根后神经节靠近硬膜囊,易受增生肥大的颈3钩突和上关节突压迫,而C2一椎间盘突出则不易对神经根形成压迫。疼痛剧烈、表浅,由颈部向耳廓眼及颞部放射,患侧头部、耳及下颌可有烧灼、麻木感。体检有时可发颈后、耳周及下颌部感觉障碍。无明显肌力减退。 C4神经根亦横行,支配颈部后段,肩背后皮肤的感觉。此神经根受最常见,以疼痛症状为主,疼痛由颈后向肩胛区及胸前区放射,颈椎后伸可使疼痛加剧。体检时可见上提肩胛力量减弱。 C5神经根向下颈段分布,支配背部,上臂外侧,前臂挠侧皮肤的感觉。疼痛感觉位于颈肩部及上臂外侧,但不到手。主诉多为肩部疼痛、麻木上肢上举困难,难以完成穿衣、吃饭、梳头等动作。体检时可发现三角肌力减退,其他肌肉如冈下肌、冈上肌及部分屈肘肌也可受累,但体检难以发现。脓二头肌反射也可减弱。 C6神经根向下,支配手臂下段挠侧皮肤的感觉。此神经根受累常见仅次于C7神经根受累。疼痛由颈部沿肪二头肌放射至前臂外侧、手背侧(拇指与食指之间)及指尖。早期即可出现肱二头肌肌力减退及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其他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前锯肌、旋后肌、拇伸肌及挠侧腕肌等也可受累。感觉障碍区位于前臂外侧及手背“虎

口区”。即颈肩、前臂桡侧至拇指。 C7神经根向下,支配手掌内外侧正中的皮肤感觉。C7神经根受累最为见。患者主诉疼痛由颈部沿肩后、肱三头肌放射至前臂后外侧及中指,肱三头肌肌力在早期即可减弱,但常不被注意,偶尔在用力伸肘时方可察觉。有时胸大肌受累并发生萎缩,其他可能受累的肌肉有旋前肌、腕伸肌、指伸肌及背阔肌等。即颈肩痛放射至食中指,感觉障碍区位于中指末节。 C8神经根向下,支配手掌内外尺侧皮肤的感觉。疼痛由颈肩放射至无指及小指,感觉障碍主要发生于无名指及小指尺侧,患者主诉该区麻木,但很少超过腕部以近。疼痛症状常不明显,体检时可发现手内在肌肌力减退。

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

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

为了确定病变的位置,首先应了解各椎骨体表标志。 从枕骨结节向下,第一个触及的是第2 颈椎棘突;它与第2 颈椎椎体约在同一水平。第7 颈椎棘突特别长,颈前屈时更为明显,故又称隆椎。 将双上肢垂于体侧,两肩胛冈内端连线通过第3 胸椎的棘突,棘突下缘约平第3 、4 胸椎间隙。两肩胛下角的连线、通过第7 胸椎棘突,约平第8 胸椎椎体。 腰肌两侧可触及的最长的横突为第3 腰椎横突,同第3 腰椎椎体水平。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一般通过第4 腰椎椎体下部或第4 、5 椎体间隙。双侧髂后上棘的连线,通过第5 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之间。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 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