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篇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

第一节出入院一般护理

一、入院护理

入院护理是指患者住进医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医护活动的安排。

1.病区护士接待患者后确定床位,填写各种卡片,交代用物,并通知主管医生。

2.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住院须知、探视和陪护制度、病区环境及自我介

绍。

3.危重患者应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生做紧急处理,并做好护理

记录。

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填写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体重,记录于体温单,并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00,15:00),连续3

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15:00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6.体温达到3

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00、

15:00、19:00);测体温超过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7.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指导患者饮食卫生。

8.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9.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

10.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11.遵医嘱,次日晨留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及其他化验。

12.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便秘3日者(胃肠道手术除外)给

以处理。根据病情选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3.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不能起床者以“卧床”表

示。

二、出院护理

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1.接收医生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2.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撤销各种卡片和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

应栏内写明出院时间,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根据病情及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用药、

休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

4.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等方面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5.办妥出院手续,清点病区物品,协助患者整理用物,并护送其出病区。

6.彻底清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第二节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疾病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需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一、特级护理

指征: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者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2.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指征: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指征: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指征: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三节危重患者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2.护理风险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3.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4.卧位与安全

(1)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患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3)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坠。

(4)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

(5)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处于备用状态。

5.严密观察病情,持续24小时生命体征的监测,动态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抢救处置。

6.遵医嘱给药,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7.妥善固定患者的各种引流管,标示明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

8.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9.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患者可予以静脉营养。

10.加强基础护理。

(1)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2)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

(3)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做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

(4)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11.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患者,据病情做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第四节围手术期护理

一、手术前护理

1.协助医生准确及时地做好患者的全面检查,如手术前需要做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肺、肝、肾功能的检查。

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以利于机体的恢复。

3.皮肤准备:术前1日,患者应剪指甲、洗澡,手术区域按常规备皮,防止切口感染。

4.胃肠道手术:术前1日服用泻药或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5.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

6.保证休息及良好的睡眠。

7.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

8.术晨准备:患者应取下义齿及首饰,按要求放置胃管、尿管,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9.手术后用物准备:备好麻醉床及术后用物,如麻醉护理盘,氧气、负压吸引器、引流袋、心电监护仪等。

二、手术中护理

1.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对手术的恐惧。

2.安全查对:做好入室时、麻醉前、手术划皮前、离室前的核查,按安全核查表逐项查对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标识并确认填写。

3.环境准备:做好手术间物表清洁,空气消毒,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

22~25℃。

4.物品准备:检查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检查无菌物品是否符合要求。

5.按静脉输液流程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麻醉,按医嘱进行或协助导尿。

6.术前用药:遵医嘱术前30分-2小时使用抗生素,严格查对药名、剂量、皮试情况、用后及时签名。

7.体位准备:按体位安置原则协助医生摆好手术体位。

8.术中配合

(1)打开无菌包、铺无菌台、穿手术衣、戴手套等规范操作,严格无菌技术。

(2)保证电刀等仪器规范安全使用。

(3)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术中输液通畅、体位安全;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时提供术中所需物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熟练传递器械,配合主动、默契,遵守无菌、无瘤原则。

(5)术前、关闭体腔前、术毕清点物品,并记录、签名,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6)标本按流程处理:台上妥善保管,台下认真登记,合理保存,及时送检。

(7)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协助搬运,将患者身上血迹擦净。

(8)护送患者至病房或麻醉恢复室,认真交接手术情况及携带物品,检查皮肤完整性,有无电击伤。

三、手术后护理

1.搬运患者

2.保持正确体位:麻醉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平卧6小时;颈、胸、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头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脊柱手术后患者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患者应抬高患肢。

3.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根据麻醉方式测量血压、呼吸、脉搏,直至平稳。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2)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3)根据需要记录出入量。

(4)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标示清楚,防止脱落、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4.营养支持:术后应维持患者营养需求,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5.疼痛护理: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续的时间,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止痛效果。

6. 并发症护理。

(1)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

(2)切口感染:注意保持床铺及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术后3-5天患者仍有剧烈疼痛,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迹象。

(3)切口裂开:避免腹压增加,切口裂开轻者用蝶形胶布粘贴,内脏脱出应到手术室无菌下还纳(禁现场纳入)并行减张缝合,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加强营养。

(4)肺部并发症: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有效的咳嗽训练,定时翻身叩背,可采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促进排痰。

(5)尿路感染:及时处理尿储留,保持尿液通畅,多饮水,插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

(6)血栓性静脉炎:停止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50%硫酸镁湿热敷,严禁按摩(防血栓脱落致肺栓塞),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降纤酶等。

第五节发热护理

【一般概念】

发热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散热减少或产热增多或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引起发热的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按发热程度分为(腋窝温度)

低热体温37.5℃~38℃,见于结核病、风湿病等;中等热体温38℃~39℃,见于一般感染性疾病等;高热体温39℃~40℃,见于急性感染等;过高热体温40℃以上,见于中暑等。

按发热类型分为: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或更高,每日体温波动范围在1℃以内,最低值仍在正常体温以上,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弛张热:持续高热39℃以上,每日体温波动在2℃以上,见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等;

间歇热:突然高热,持续数小时后又恢复正常,间歇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又突然上升,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休息:发热时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谵妄、惊厥时应用床档,防止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具。

2.饮食:给于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一般不少于3000ml。

3.保持口腔清洁,根据病情选用漱口液。

4.如服退热剂后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避免受凉,给予皮肤护理。

5.怀疑有传染病时,先给予一般隔离,确诊后遵医嘱执行。

6.诊断未明确者,协助医师进行各种检查。

三、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测血压,注意发热特点及其伴随症状。

2.注意输液速度,给以足够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注意皮肤有无皮疹、出血点、荨麻疹、瘀斑以及黄疸等情况。

4.观察痰、呕吐物、尿、大便的颜色、性质及量。

四、降温护理

1.物理降温:凡体温超过39℃以上者,头部给以冷敷;40℃以上者根据病情给以酒精擦浴(出血性疾病除外)或温水擦浴,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

2.药物降温:应用退热药后大量出汗及体温骤降时易引起虚脱,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快而细、血压下降、四肢发凉、紫绀、甚至神志不清,应及时给以处理,备好急救药品,对原因不明的高热慎用退热剂。

第六节昏迷护理

【一般概念】:

昏迷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层或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症状。主要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癫痫;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各种中毒;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分为:

1.嗜睡:为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持续处于睡眠状态,易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唤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

2.意识模糊:患者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表情淡漠,答语简单迟钝,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障碍。

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4.谵妄:患者意识障碍同时伴有精神激动或躁动,烦躁不安,感觉错乱,定向力丧失,语无伦次,可有幻觉。

5.昏迷:为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分为: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强烈刺激有反应,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对光反射及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出现严重改变。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昏迷患者应安置于抢救室,备齐抢救药品及物品。

2.体位:患者处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3.饮食:给予鼻饲流质,保持营养及体液平衡。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必要时吸痰,如有窒息可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注意安全:烦躁不安、谵妄时应加床档,以防坠床;床头横立一枕,以防头部撞伤;痉挛、抽搐者可用开口器、压舌板防止舌咬伤;有活动假牙应取下,以防误吸入气管;舌后坠者及时用舌钳牵出;去除发夹,修剪指甲,防止外伤。

6.注意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发生。

7.防止角膜损伤,对眼睑不能闭合者涂以抗生素眼膏,并用油纱布盖眼。

8.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每日3-4次,以防口腔感染。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口,保持湿润清洁。

9.肢体瘫痪者,病情许可给与被动运动,注意防止肢体萎缩和足下垂。

10.详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并严格床头交接班。

三、病情观察

1.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呼吸困难者给以氧气吸入。

2.注意患者神志变化、瞳孔大小及光反射、皮肤色泽、四肢温度、呼吸气味、有无脑膜刺激症状及肢体瘫痪等。

3.注意呕吐物、排泄物及引流物性状、颜色及量,并记录。尿失禁者给予保留导尿,定期开放和更换,清醒后及时拔除,诱导自主排尿,并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

第七节休克护理

【一般概念】

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代偿失调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缺氧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通常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源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休克的病因很多,无论哪一种休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都是其共同特点。临床表现分为休克早期,休克中期,休克晚期。休克早期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呼吸加快、尿量减少、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休克中期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甚至测不出、尿少或无尿。休克晚期主要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给升压药仍难以恢复,脉搏细速、中心静脉压降低,出现微循环衰竭,可致患者死亡;由于微循环淤血不断加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心脑肺肾等脏器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患者取平卧位或者中凹位,避免搬动,注意保暖。

2.根据病情,必要时专人护理,详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并严格交接班。

3.烦躁不安者应妥善保护,加床档防止坠床,必要时给以约束用具。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血块、异物及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酌情给氧,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并发症发生。

6.准确记录出入量,尤其是尿量、尿色观察,测量尿比重,必要时保留导尿。

7.根据病情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对失血、失液者尽快补充血容量,常用两条或三条通路输液,必要时给予中心静脉压监测。对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输液速度宜慢,以防止急性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

8.备齐抢救药品及物品。

三、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湿度,有无花斑及瘀斑,如面色苍白,口唇、甲床青紫提示微循环灌注不足;如前胸和腹部发生出血点提示发生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手足发凉见于休克早期;四肢厥冷,提示休克严重。

2.注意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1次并记录。

3.注意有无口渴、恶心、呕吐等情况,观察皮肤弹性、呼吸气味及节律等变化,以判断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四、药物护理

1.应用升压药时,根据血压调节输液速度、浓度。

2.应用升压药时应谨慎防止药液外渗,一旦发现,立即酌情局部浸润封闭、湿敷等处理,以防局部坏死。

3.应用阿托品过程中,若出现躁动,面色潮红,瞳孔散大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减少用药量或停药。

4.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第八节抽搐护理

【一般概念】:

抽搐是指大脑皮层功能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暂时性功能紊乱或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瞳孔放大、对光反应消失、四肢强直、双手握拳等表现为特征。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设专人护理

2.注意护理安全,防止舌咬伤,坠床及义齿误入气管。

3.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解开衣扣,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护理操作宜轻柔,减少对患者刺激。

5.备齐急救用物,如吸引器,开口器,拉舌钳等。

三、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

2.观察抽搐部位和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并记录。

3.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4.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第九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

【一般概念】: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非独立性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继发性出血综合征。主要与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创伤及全身

各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以出血、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栓塞症状、溶血为主要特征。

【护理常规】:

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休息: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神志不清者,采取保护性措施

2.饮食:给予丰富易消化食物,消化道出血者禁食。

3.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4.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尿色,尿量变化。

5.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有无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症状,并及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三、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协助处理。

2.观察出血症状,注意有无皮肤、粘膜、口腔、鼻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出血,并记录出血部位和出血量。

3.观察有无高凝状态,如静脉采血时血液迅速凝固应警惕。

4.观察有无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脑、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5.监测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 实验)、凝血酶原时间等变化。

四、药物护理

1.遵医嘱应用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药物等治疗。

2.使用肝素治疗时应注意有无出血减轻或加重,定期测定凝血时间,以指导用药。

第十节气管切开术护理

一、目的

气管切开术是进行急症抢救,呼吸监护、保证重症患者气道通畅的方法。

二、术前护理

1.用物准备:治疗盘盛放气管切开包、消毒手套、常规消毒物品、纱布、氧气、吸引器、急救药物等。

2.患者准备。

(1)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2)取半卧位,肩背垫一软枕,充分暴露颈部,便于操作。

三、术后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分泌物及时吸出,痰液粘稠时气管内滴入@-靡蛋白酶溶液。

2.观察呼吸情况,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

3.观察切开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有异常时及时处理。

4.每日更换切口敷料,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5.气管切开导管口覆盖湿纱布。

6.保证安全

(1)固定带松紧适宜。

(2)变动体位、意识不清及烦躁不安的患者肢体应加以约束,防止导管脱出。

7.根据病情定时消毒内套管。金属气管套管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取出内套管前后将分泌物吸净。

(2)消毒内套管时应固定外管,防止外管脱落。

8.保持口腔清洁。

9.套管拔出时间应根据气管切开的原因和疾病而定。如为喉阻塞性疾病,待阻塞症状消除后即可拔管。拔管前先行堵管,如无呼吸困难,观察1-2日即可拔管,拔管后切口用蝶形胶布封闭,仍需观察呼吸状况。

四、健康教育

1.拔管回家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患者及家属清洁、消毒、固定等方法。

2.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

3.定期复查。

第十一节深静脉置管术护理

一、目的

1.需长期大量输液或周围静脉穿刺困难者。

2.测定中心静脉压,心血管造影、放置心内起搏器等。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放:深静脉穿刺导管、穿刺包、2%利多卡因、0,1%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5-10ml)、无菌手套、肝素帽、透明敷料、常规消毒物品。

三、操作步骤

各项护理常规

1、病区接患者入院通知后,及时准备床单元及用物,做好新患者入院准备。 2、热情迎接新患者。核对患者手腕标识带或核对病历首页,引导新患者到准备好的病床。 3、办公室护士办理入院手续。入院手续办理完毕,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和病历首页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姓名牌、床头卡片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4、给予入院指导。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院住院指南,包括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及联系方式,病区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规定、住院安全事项、医保用药、用材须知等;并用“病人住院指南”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 5、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并按要求书写护理记录等。 6、给予新患者入院卫生处置,如修剪指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等;多余物品交家属带回。 7、按医嘱落实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治疗,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9、运用护理程序,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实施整体护理:包括按要求巡视患者,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征求患者意见,明确护理问题,及时解决患者需要,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做好住院期间全程健康指导和护理效果评价,并记录。 10、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病情危重时,及时做好各项抢救准备。 11、每日发放患者住院费用清单。

1、病区接急症患者入院通知后,立即准备床单元及所需急救用物,并通知主管医师尽快到位。 2、医护人员主动热情迎接急症入院患者,迅速安置急症患者到病床,并与护送患者的医务人员了解患者正在输注的药物等。了解患者目前治疗、护理情况及效果。危重患者的贵重物品交家属妥善保管。 3、根据医嘱和病情的需要,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心电监护、采集各种标本等,协助床旁检查。如是危重患者应做好急救准备,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于床旁。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4、尽快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情绪反应等,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目前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明确主要的护理问题.立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按要求书写护理记录等。 5、办公室护士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和病历首页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姓名牌、床头卡片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6、给予入院指导。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住院指南,包括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及联系方式,病室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规定、住院安全事项、医保用药、用材须知等.并用“病人住院指南”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 7、患者病情稳定后,给患者入院卫生处置,如修剪指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等,多余物品交待家属带离医院。 8、按医嘱落实患者正确的饮食和指导。 9、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治疗,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10、运用护理程序,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实施整体护理。包活按要求巡视患者,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征求患者意见,明确护理问题。及时解决患者的需要,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做好住院期间特殊检查、治疗、手术阶段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效果评价并记录。 11、每日发放患者住院费用清单。 12、可疑传染病例,应按隔离原则进行处理。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汇总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始末消毒处理。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的护理 昏迷:是指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呈不同程度的丧失,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昏迷又分为浅昏迷、深昏迷。常以某些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昏迷深度的指标。浅昏迷时对强刺激有反应,上述反射减弱。深昏迷时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上述各种反射消失。 一.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分泌物残留可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一般1~2次/日,根据患者不同 情况备开口器、漱口液(长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1%~3%过氧化氢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 2.皮肤护理:重点是防止压疮,与长期卧床有关。一般2h/次翻身,翻身时不可拖拉 以免擦伤皮肤,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更应注意保护,避免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潮湿后随时更换。定期给予擦浴。保持四肢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及肌肉萎缩,定时做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 3.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昏迷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防止尿失禁,故2次/日消毒尿道口, 防止尿道感染。引流管根据不同部位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并记录。确保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密闭、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4. 眼部护理:预防角膜溃疡,每日早晚用无菌盐水冲洗后涂眼药膏,并覆以凡士林油 纱,用眼药水交替点眼。 5. 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应使用缓泻剂。 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来说生命体征可直接反映病人全身状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 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1.体温的监测:(1)体温过高,一般为术后吸收热、感染,神外科患者一般为中枢性 发热或脑干损伤。应及时物理降温并汇报医生。(2)体温过低,一般为休克患者或脑干损伤。应给予保暖并汇报医生。 2.心率、心律的监测: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中枢性病变所致的心率 变化:当心率过快时可用胺碘酮等,当心率过慢时可用阿托品、654—2等。(2)心血管病变所致的心率变化:在处理上主要以纠正引起心律变化的原因为主,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应考虑补液、输血,而对心排量低的患者则以强心利尿,补液时用胶体为主。。 3.呼吸监测:(1)呼吸过快:一般提示脑缺氧及颅内压增高。(2)呼吸过慢:在机体 代偿状态下,呼吸过慢产生co2蓄积,在失代偿状态下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4.血压的监测:可作为有效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1)血压过高:根据情况可酌情给 予降压药,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2)血压过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的首先扩充血容量,再使用升压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正常范围。 5. 瞳孔的观察: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位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下直径为2-5mm. 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氯丙嗪、吗啡中毒。单侧瞳孔缩小提示脑疝早期。瞳孔大于5mm为瞳孔散大,双侧瞳孔散大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等,单侧瞳孔增大提示同侧颅内病变所致脑疝发生。 三.呼吸道的护理:由于昏迷病人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坠积于肺部,可引起坠积性肺炎,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极为重要。

外科常见疾病_护理常规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急性穿孔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病人取半卧位,如有休克应取平卧位。 (3)、留置胃管、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4)、禁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如有休克,应按休克处理。(5)、严密观察病情,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腹痛部位、性质、有无加重。(6)进行术前备皮等工作。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回病房后立即接好各种引流管,如胃管、腹腔引流管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3)术后继续禁食,补液,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4)、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以利腹腔内渗液的引流。观察伤口出血,渗液情况,如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 (5)术后如有发热,腹泻及上腹疼痛,应通报医生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腹腔脓肿,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二)、急性大出血 1、术前护理 (1)、严格执行饮食护理和管理。 (2)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3)、严密观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吸氧。 (4)、记录咯血与便血的量,遵医嘱用止血药或输血等。 (5)、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血压略低于正常值为宜,避免因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 (6)、病人应安静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术后护理 (1)、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 (2)、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及观察有否继续出血。 (3)、注意观察胃管引流液的性质并记录引流量。 (4)、术后48小时,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排便,可拨除胃管,先饮少量水,如无腹胀、腹痛、术后72小时可进流质。 胃切除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一般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术前一天过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 3、术前留置胃管,抽空胃液。如幽门梗阻者,应于手术前三天开始洗胃。 4、需行结肠或空肠代胃者,术前三天应开始准备肠道(包括进流质饮食、服用新霉素或红霉素、术前清洁灌肠等。) 5 需要继续剖胸手术者,术前应做口腔护理并辅导病人练习腹式呼吸及咯血。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麻醉后及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一般护理常规 一、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请家属提供病史资料,详细询问有关自杀、他伤、毁物、潜逃等情况。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作住院介绍。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隔离护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二、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检查危险品,贵重物品当面交家属带回。患者日用品、衣物均应写好姓名(上衣写在下衣襟内侧,裤子写在裤腰内侧,毛衣用布条写好缝上)按件登记、妥善保管,零用钱脚专人登记管理并有家属签名。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2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天,无异常后每日测量1次,画在体温单上。半年以上的长期住院患者若无特殊病情需要,可使用专用体温记录单。住院第1天测血压、体重并记录。有发热、低体温或病情需要的遵医嘱测量。 四、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五、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负责医生、责任护士、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六、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及三班病情记录,以后根据病情需要作护理记录。一级护理每周记录2次,二级护理每周记录1次,住院二个月以上、病情已趋稳定或已遵医嘱改为三级护理的,每月记录1次。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 七、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严防字少、自伤、他伤、毁物、潜逃等以外发生。了解患者的意识、言语、行为、睡眠、饮食、服药依从性、排泄、女患者月经等情况,不要时作记录。观察并记录夜间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八、住院患者无医嘱不能单独外出,外出活动时应有专人组织带领,出、入病室均须有第二人清点人数并在提示板上注明。 九、鼓励患者按时作息、学习自我料理、参加集体活动,防止终日卧床、孤独离群等精神衰退现象。 十、患者体温在38℃以上或35℃以下,脉搏在130次/分以上或55次/分以下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十一、建立并落实禁忌品管理制度。针线、剪刀、火柴等禁忌品须在看护下使用,用毕立即收回。 十二、患者的书信须经医师或护师审阅后才能交给患者或寄出,患者的书写物(未寄出的)应放入病历保存。十三、发口服药应严格执行“看服”制度,确保药物全剂量服下。 十四、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和护理级别。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 十五、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十六、交接班应清点患者总数,接班者要看到每个患者。有疑问应及时落实清楚,人数清点交接无误后交班者方能离开。 第二节分级护理常规 (一)特殊护理 1、护理对象 (1)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或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 (2)严重药物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患者。 (3)各种严重外伤后如复合伤、切割伤大量出血,自缢后复苏不全尚处于危险期者。 (4)胰岛素休克治疗的延长性昏迷状态。 (5)伴有严重心、肺、脑、肝、肾等器官衰竭的患者。 (6)有严重冲动行为、严重抑郁状态以及木僵状态等可能导致衰竭、危及生命者。 2、护理要点 (1)专人看护,根据病情需要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以及行为变化,

妇产科病人前十种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新入院孕妇,祥细介绍介绍住院须知、病区环境、科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及相关制度。 2、根据孕妇要求及病情安排床位、测生命体征、测胎心音,通知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诊。 3、饮食及护理级别按医嘱执行。 4、入院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1次,入院后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测3天,以后改为每日测验次,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量4次,39℃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正常3天后改每日测1次。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 5、对患传染性疾病的孕妇、产妇要做好隔离工作。 6、注意观察待主妇的产兆,根据医嘱监测胎心音并记录。胎心音异常者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措施。 7、危垂昏迷产妇的物品交家属妥善保管。 8、祥细介绍有关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有关规定。 二、待产妇护理常规 1、执行产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做好产前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树立信心。护士态度应和蔼、亲切、认真、耐心、细致。 3、正常待产妇在病区内可自由活动,有异常情况者按医嘱执行。有下列情况者应卧床休息,如各种原因的阴道出血,胎膜早破且胎头尚未入盆者,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其它合并心脏病,急性肝炎等疾病的待产妇。 4、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有规律宫缩后应每小时听胎心1次,1-2h肛诊1次。 5、正常初产妇宫口开大2cm以上,经产妇有规律宫缩时, 1 / 11--

遵医嘱给予1%肥皂水500-1000ml灌肠。但胎膜已破、先露未入盆、无痛性阴道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剖宫产史、子宫收缩过强、会阴Ⅲ°破裂、有直肠阴道瘘、胎位异常、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心脏病及可能在1h内分娩者,禁止灌肠。 6、产妇如有以下情况应进隔离待产室、产房,如阴道分泌物异常(霉菌、滴虫、淋病及各类性传播疾病)合并急性传染性肝炎及乙肝病人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的产妇。 三、产后护理常规 1、分娩结束后在产房观察2h。产程结束后给产妇擦净外阴,必要时换衣服,垫好会阴垫,提供单间,使产妇安静休息。 2、产后结束,将婴儿抱给产妇,做好“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子宫收缩。 3、产后测血压,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及阴道出血,血肿情况。 4、产妇、婴儿回到病房,值班护士要与助产护士认真交接,了解分娩过程及婴儿评分,每30min巡视产妇并按摩子宫1次,连续4次后改每2h巡视产妇并按摩子宫1次,直至分娩后12h。 5、注意产妇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会阴和阴道有无血肿,如阴道出血多超过月经量时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6、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含丰富蛋白质、矿物质的易消化流质饮食及富含纤维素食物,促进泌乳。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油腻及过早催乳。 7、分娩后6-8h嘱产妇排尿,不能自行排尿时可采用诱导排尿,必要时遵医嘱导尿。 8、分娩后3天无大便时遵医嘱给缓泻剂。 9、保持外阴清洁。外阴水肿者,可遵医嘱用5%或25%硫酸镁溶液湿敷或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会阴侧切产妇取健侧卧,每日用含效碘5000mg/L消毒液擦洗外阴。 10、嘱产妇用清水擦洗乳头,协助并指导哺乳及正确的含接 2 / 11--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患 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随时消毒,患者出院、转科、死亡均进行终末消毒。 2、详细介绍传染病科(院)环境、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 疾病知识教育。 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对 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 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粘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急性期需卧床 休息,疾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下床活动。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并经常开窗通风。 6、根据各种传染病治疗护理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根据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要求,正确采集 标本。

传染病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肺结核护理常规 执行传染科一般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做好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休养而悲观失望,对治疗无信心,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予以解释和安慰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安心治病。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严格按消毒规定,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痰的处理,痰吐入硬纸盒内用火焚烧或煮沸或用漂白粉搅拌消毒。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及咯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对大咯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躁动不安者,可加床栏,必要时专人护理。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病人出现耳鸣,口唇麻木,皮疹,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做好保健及出院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消毒,隔离,严格按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知识,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隔离:对病毒性肝炎实施接触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入出院病人护理常规

入、出院病人护理常规 一、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新病人入院由主班护士安排床位,责任护士整理床铺,放好床头卡,交待床单位用物,并通知主管医师。 2、责任护士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探视和陪伴制度、病区环境,并作自我介绍。 3、病人入院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一次。入院后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以后每天两次。凡手术、危重及抢救的病人或体温超过37.5℃者,每四小时测量一次;对体温超过39℃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发热者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连续测三天。 4、新病人入院按医嘱,次晨留大小便,做血常规及其它化验检查。 5、为入院病人每周磅体重一次(危重病人例外),并作记录。不能起床者以“平车”表示,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6、每天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时,询问大小便次数。对便秘三天者(胃肠道手术例外),根据病情给开塞露通便或灌肠。 7、外科的手术病人,作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并记录。 8、根据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病人家属带来的食物,须经护理人员检查后方可食入。在遵循治疗膳食的原则下,尽量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选择可口的食物。 9、按病情给予分级护理和计划护理。 二、卫生处置室护理常规 1、为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填写入院病历的各项栏目。 2、分别给入院病人进行淋浴、盆浴或擦浴(急、危重病人、严重心脏病病人和即将分娩者免浴),并注意观察病情。 3、剪指(趾)甲、更衣。 4、有头虱或体虱者,进行灭虱处理。 5、处置后护送病人至病房,注意保暖及途中安全;输液或输氧病人防止中断;外伤者注意卧位;己破水的产妇应用提架车护送。 6、护送者应与护办室做好病情交待及病员服交换。 7、处置室内应备有氧气、吸引器等急救物品及药品,如遇到病人发生病情变化,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通知有关科室医师来室就地配合抢救。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常规护理 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适时向患者(及陪送家属)介绍 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按规定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3、根据患者的情况,做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有一 定了解,以积极配合。 4、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 做好记录。并通知医生。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 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或遵医嘱执行,每日记录两便次数一次。每周测体重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6、需书写护理病历者,及时了解病情,准确、按时完成各项记录。 7、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8、24小时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 9、重危患者按医嘱执行特别护理者,应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特护记录,并床头 交接班。 10、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11、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面色、生命体征、舌脉象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12、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13、按医嘱准确给药,做到发药到口,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性、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与药物有关知识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14、严格执行消毒隔度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健康指导,并征求意见。 肺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疾病。临床以胸中胀满,痰涎壅盛,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色发绀,心慌浮肿为主症。病位在涉及心、脾、肾。多由于久病废虚,感受外邪引发病。临床辨证分为寒饮束肺、痰湿壅肺、痰热郁肺、痰蒙心窍、肺肾气虚证。西医学中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有上述表现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室空气清新,避免烟尘等刺激性气味,寒饮束肺和肺肾气虚应保暖防寒;痰热郁肺者室温宜凉爽,痰湿壅肺者,室内湿度偏低些。 三.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坐位,注意预防褥疮护理,病情缓解会或轻症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劳。 四、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应记录出入量。 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六、密切观察神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喘息、浮肿、咳嗽、咯痰、舌象、面色、出汗、四肢、二便等变化。 若见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医护写作处理: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精选.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 【皮疹护理】 1.卧床休息 2.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卧床休息 4.肛周皮肤护理,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一般护理常规7

第一篇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 第一节出入院一般护理 一、入院护理 入院护理是指患者住进医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医护活动的安排。 1.病区护士接待患者后确定床位,填写各种卡片,交代用物,并通知主管医生。 2.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住院须知、探视和陪护制度、病区环境及自我介绍。 3.危重患者应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生做紧急处理,并做好护理记 录。 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填写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体重,记录于体温单,并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00,15:00),连续3日, 无异常者改为每日15:00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6.体温达到3 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00、15: 00、19:00);测体温超过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 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7.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指导患者饮食卫生。 8.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9.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 10.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11.遵医嘱,次日晨留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及其他化验。 12.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便秘3日者(胃肠道手术除外)给 以处理。根据病情选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3.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不能起床者以“卧床”表 示。 二、出院护理 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者

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1.接收医生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2.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撤销各种卡片和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 栏内写明出院时间,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根据病情及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用药、休 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 4.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等方面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5.办妥出院手续,清点病区物品,协助患者整理用物,并护送其出病区。 6.彻底清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第二节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疾病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需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一、特级护理 指征: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者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全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全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 【评估】 1、评估病人的发病年龄、生活习惯、心肺病史、吸烟史和职业粉尘接触史。 2、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及有无伴随症状,如发热、胸痛、喘息、声音嘶哑、消瘦。 3、对病人出现的呼吸系统常见症状进行评估。 【护理要点】 1、休息:在疾病急性期,如发热、频繁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室内禁吸烟,避免尘埃和烟雾等刺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维持室温 18~20℃,湿度60%左右。 3、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有缺氧,二氧化碳储留的病人注意观察紫绀、球结膜充血、意识的变化。 4、根据病人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护理。 (1)咳嗽、咳痰的护理 ①详细观察咳嗽和咳痰的情况,准确记录痰量和痰的外观,及时正确采集痰标本。 ②教给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为病人实施拍背及胸部扣击疗法。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餐前进行。 ③痰液粘稠时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吸入结束后为病人拍背助其排痰,并观察疗效。每日饮水1500ml。 ④对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病人在肺功能尚好情况下,采取体位引流。 ⑤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患者床边备吸引器、口咽气道及气管插管等抢救用物。 ⑥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患者采取经鼻或口咽气道吸痰术,防止痰堵窒息。口腔护理每日两次,保持口腔清洁。

⑦观察痰液潴留病人,唇甲紫绀,球结膜充血及意识的变化,根据血气指标判断病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 (2)咯血病人的护理 ①卧床休息: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减少交谈,保持安静,大咯血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②饮食:大量咯血禁食。小量咯血者进食少量凉或温的流食,避免辛辣、浓茶、咖啡等刺激性事物及饮料。 ③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病人可服用润肠剂。 ④大咯血病人慎用镇咳剂,禁用吗啡、哌替啶等强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 ⑤应用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时,注意观察有无恶心,便意,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并监测病人的血压变化。 ⑥咯血病人常规备床旁吸引器,并放置静脉留置针,以维持一条静脉通道,供抢救时使用。 ⑦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良与咳嗽无力患者出现大咯血时,易发生窒息,应加强巡视。 ⑧发生咯血时医护人员应守护在病人床旁,使病人有安全感,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⑨窒息的抢救:置病人头低脚高位,迅速将口、鼻腔内血凝块吸出,病人无自主呼吸时,给予人工呼吸,高流量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监测血气分析,严重者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呼吸困难病人的护理 ①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减轻呼吸困难。 ②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及不必要的谈话。 ③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唇甲紫绀及神志的变化,了解缺氧的程度。 ④根据病人病情和血气结果,采取不同的给氧方式和氧浓度。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Ⅰ型呼吸衰竭病人根据病情提供氧流量。 ⑤氧疗的过程中观察氧疗效果,注意吸入氧气的温、湿度,吸氧装置的消毒按卫生部的规定执行。 ⑥给病人讲解氧疗的重要性,取得病人配合。

常见护理常规

第一章常见护理常规 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评估患者病情、一般情况及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了解相关检查结果,做好入院指导。 (二)护理要点 1.患者入院后,按病情轻重及不同病证分别送至指定床位,向患者介绍环境和制度,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搏、体重等,通知相关医生。 2.心理护理: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癌症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癌症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家庭,不仅破坏机体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恐惧、有罪、愤怒、抑郁、绝望等情绪反应,这些消极情绪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致使癌细胞活跃,肿瘤发展。因此,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帮助建立积极的情绪,锻炼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战胜癌症的精神支柱。 3.病室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根据病症特点调节适宜的温度。 4.新患者入院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者,每日4h次体温1次,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日记录二便一次,每周测体重1次。 5.肿瘤轻症患者应鼓励参加适应体力的活动,晚期重症者应卧床休息。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严格卧床,限制活动,防止摔伤。 6.24h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检。 7.输液时加强巡视,严防药液外渗,如有外渗应立即处理。 8.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9.维护病人最佳营养状态:表现为摄入足够的热量,出入量平衡,皮肤弹性好。 10.做好呕吐护理。剧烈偶吐时应及时汇报医生,并严密观察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情况。 11.做好肛周护理。如有便秘及腹泻及时处理。 12.白细胞低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 13.遵医嘱按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方案进行疼痛治疗,并做好疼痛护理。 (三)出院指导 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用药指导,放射野皮肤护理指导,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护理指导,头颈部放疗患者坚持张口锻炼方法,及定期随访。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1、专人专班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平卧或侧卧,抬高床头50o-30o。 2、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每15-30min 观察和记录一次,出现心律失常立即报告医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3、维持有效呼吸。持续吸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超过48-72h,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各和护理。 4、维持有效循环,保持血压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 5、保证热量供给,可采用胃肠外营养,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鼻饲饮食。 6、按冬眠低温疗法护理常规。 7、观察有无因胸外按压所致的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并发症。 8、复苏后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定时监测血、尿素氮等,以便及时了解肾功能。 9、用药护理:使用脱水剂时确保药物快速滴入;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注意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先兆;正确使用冬眠药物。 10、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和肢体废用性萎缩等。 二、休克病人的护理 1、体位:取仰卧中四位。 2、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通畅。

3、快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一条选择大静脉快速输液。另一条缓慢而均匀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 4、持续心电监护,每15-30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观察意识、皮肤肢端温度及尿量等,记24小时出入量。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用药准确无误,并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 6、注意保暖和降温,忌用热水袋局部加温,以免烫伤或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休克。高热时应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4℃冷盐水100ml灌肠。 7、防一止意外损伤,烦燥或意识不清者,应加床栏或约束带,并专人守护。 8、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三、昏迷病人的护理 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或按医嘱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活动或肌力等并记录。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 3、预防意外损伤。躁动不安者,须安装床栏,必要时应用保护带,以防坠床。用热水袋时严防烫伤,有痉挛抽搐时,应用牙垫垫于牙齿咬合面,以防舌咬伤。如有活动假牙,应予取出,以防误入气管。舌后坠者,及时用舌钳牵出,经常修剪指甲,以防抓伤。 4、预防肺炎:2-3h翻身拍背一次,并刺激患者咳痰或予吸痰。患者

五官科专科护理常规

五官科专科护理常规 一、新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病人,做好入院介绍,并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接待后积极抢救处理。 2、24小时内完成护理入院记录,新病人测末梢血糖一次,如血糖高于正常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日,待体温正常后连测3天。测体温37.0℃以上者测4次/日,体温大于38.0℃测1/4小时,连续测6次低于38.0℃者改测4/日,体温正常3天后改1次/日。病危病人按医嘱及病情需要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新病人入院时测体重1次,以后每周1次。不能测体重时,用“卧床”表示。 4、新病人入院后按医嘱留送大小便标本及进行其他化验检查,每日记录大便次数,观察色、量、性状。3天以上无大便者,应作通便处理;大便异常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按病情正确记录尿量或出入量。 5、密切观察病情,有变化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6、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病人头发、皮肤护理。新病人入院时做好病人的清洁卫生处理。 7、了解病人饮食习惯,进餐时护士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饮食及进食情况,尤其是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落实情况,并做好饮食指异。自理

困难者协助进食。 8、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的需求,向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做好心理疏导,避免一切医源性刺激。 9、所有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臵,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2、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3、呼吸道准备: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胃肠道准备: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5、其他护理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术前1天给予朵贝尔液或口泰液漱口。 (2)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胡须。(3)询问过敏史,遵医嘱作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中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更改用药。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1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一、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按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或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一般护理 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1)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后反应及注意事项。告诉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但会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好转并消失。 (2)介绍可能留置的引流管,氧气管及其目的,意义,配合要点。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期望了解得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3.保证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指导患者充分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一天沐浴,更衣,练习适应术中体位,床上排尿,深呼吸,咳嗽,咳痰,翻身,肢体活动等。 5术前一日备皮(剃术区毛发),完成过敏性药物皮试和配血。 6术前一般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遵医嘱灌肠,置胃管,置导尿管及给药等。 7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术日晨评估体温是否正常,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 8备好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遵医嘱给予手术前用药。 9患者入手术室前,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取下活动义齿并保管好。 10急症患者入院后无饮食医嘱时,暂禁食。急腹症患者不得给予止痛剂、热敷或灌肠。如需急症手术,必须迅速做好术前准本。 11昏迷、休克、高热患者分别按相应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手术后一般护理 1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床头详细交接患者,包括:评估生命体征、意识;查看患者伤口辅料;检查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正确标识多根引流管,避免混淆;了解术中情况、明确正在输注的药物;交接好组织标本;了解有无特殊注意事项;调节室温注意保暖。 2根据麻醉的方式给予合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评估呼吸的性质和频率,全麻手术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每小时一次直至全麻清醒后6小时为止。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3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查看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手术区有无血肿或肿胀。检查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打结、过度牵拉脱出等,记录渗出物或引流物的性状。 4维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及时评估患者术后排尿。鼓励患者自行排尿,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者采用改变排尿姿势、指导患者放松、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温水洗会阴部等方式诱导排尿。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导尿。 5做好尿引流管和尿引流袋的护理。 (1)尿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应低于膀胱的位置2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勿压迫、扭折3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内科护理业务学习记录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 1、入院后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病人,应立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每日测4次,连续三天。如体温超过38.5℃以者或危重病人,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并报告医生。 5、责任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填写护理评估单、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并对病人进行人院指导。 6、按病情及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遵医嘱指导病人饮食,并做标记。 8、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认真制定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9、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及其他的标本并及时送检。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相结合。

11、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2、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13、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4、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病情严重者,观察生命体征。 3、视病情适当休息及活动。 4、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5、指导病人用药: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口服药要研碎服;溃疡病病人抑酸药宜饭前或空腹服等。 6、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一般检查项目。 7、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 8、备好各种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七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