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常熟理工学院尹陈、王瑜瑾、周丽萍

摘要: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各类别的支出状况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结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以现有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统计软件对我国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及建立模型,并对财政支出的分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总量关系上,我国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0.997个百分点;在结构关系上,除行政管理费外,其他如基本建设支出,支农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国防支出等重要财政分支项目都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此基础上,从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角度,提出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财政支出经济增长协整主成分回归

1.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而且财政支出在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从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财政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

影响,研究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背后,财政支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用好财政支出的工具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只有深入了解财政支出状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职能中存在的失位与越位,为政府职能的转化提供更准确的指导,进而更加有效地利用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来促进经济增长①。

1.1.2研究意义

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等都是通过财政支出来执行实现的。通过对国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探索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方略,对于我们理解政府运用有限的资源来执行自己的财政职能,并调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从而促使政府更加合理地配置财政资源。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中各项目支出的经济效应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支出项目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同的效应关系,进而依据不同项目的经济效应关系,调整和优化政府的财政支出,合理有效地分配财政资金,促进政府更好地贯彻财政政策、履行财政职能,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实现支出结构的优化,并引导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政府财政支出的效用最大化,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1]。研究的结论为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以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综上所述,本文具有以下四点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客观真实的评价政府财政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促进经济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国家财政支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三,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以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第四,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的切实可靠的政策意见供政府部门参考采纳,促进经济发展。

1.2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是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阐述。第二部分:国外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第三部分:我国财政支出状况分析。第四部分:关于财政支

①李慧萍.宁夏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宁夏:宁夏大学,2010.

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构建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理模型,并在构建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数理模型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利用模型分析研究,并得到相应结论。第五部分:提出了调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意见。

1.3相关理论

1.3.1协整分析

协整理论是一种建模技术。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入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含的长期均衡关系,它是研究时间序列常用的方法。时间序列的回归方程一般式为

12t t t Y X ααε=++①

。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传统的计量经济学

方法要求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就会存在“伪回归”问题。而实际上,大多数经济数据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可以通过协整理论来寻找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通过单位根检验,证明两个或多个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可以通过取对数、差分处理变成平稳的时间序列,即所有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则它们之间就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如果协整关系成立,就可以进行协整回归分析,找出这些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经济变量是否平稳,可以建立不同的计量模型。通常,对于平稳的时间序列,可以通过直接建立回归模型来确定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则需要根据协整理论,先对非平稳经济变量进行差分,然后通过建立动态分布滞后模型或误差修正模型来寻找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2]。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主要包括五大步骤:第一,模型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前提是序列必须有平稳,所以必须先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若不平稳则先进行差分,然后再分析相关图和偏相关图来选择模型形式;第二,模型定阶,即选择模型形式,模型形式的选择通常不是唯一的;第三,模型参数估计,应用Eviews 等统计软件进行估计;第四,模型检验,包括模型的适应性检验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两大步;第五:利用所建立模型进行短期预测[3]。 1.3.2主成分回归分析①

①王振龙,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①陈胜可,SPSS 统计分析 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异,将我们手中很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异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分析实际上是一种降维方法,其基本分析方法是通过构造原变量的线性组合来产生一系列互不相关的新变量,从中选出少数几个新变量并使它们含有尽可能多的原变量带有的信息,从而使得用这几个新变量代替原变量分析并解决问题。

我国财政支出分为多个分支,而各个分支对经济的影响又各有差异。本文利用财政支出的各项分支数据,来研究各项分支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成分回归分析是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提取出的主成分进行回归模型估计。主成分分析较好的反映原来众多相关性指标的综合信息,用主成分作为新的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使得回归方程及参数估计更加可靠,进而得出各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和模型整体进行适应性检验。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自1960年以来,许多学者就财政支出与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不同学者关于政府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双重作用:既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也会对经济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后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模型、分析法及采用不同的变量,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Aschauer(1989)将政府支出分为政府消费支出和政府的资本支出进行研究,发现政府的资本支出对GDP的增长率贡献为正[4];Landau (1983)利用104个国家1960—1977年数据进行同归分析后发现,政府支出的增长阻碍经济增长,人均实际GDP增长与政府消费占GDP比重显著负相关[5];Evans (1997)应用一个简单的随机增长模型,利用92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政府消费占总产出的比例是差分平稳,人均产出的增长与政府消费比重的相关性不显著[6];Rivera和Currais(2004)利用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西班牙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得出公共卫生支出比其它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更显著的结论[7]。

2.2 国内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关于中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国内学者并没有达成一致结论。从财政支出的多个角度分析研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内的学者也进行了诸多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研究:(1)基于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孔祥利(2005)以中国1996—2003年为样本区间,利用斜率关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政府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梁文风(2009)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OLS)法和对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实证分析了陕西省财政支出总量与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陕西省财政支出对其经济增长总体上发挥正的作用[9];(2)基于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尹宗成(2006)利用我国1978—2003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方法,发现不同的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10]。齐福全(2007)以北京市为例,利用计量模型和IRF以检验了生产性财政支出冲击与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1]。王恩胡、

铁卫(2007)与康喜平针对陕西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提出应明确界定公共财政投入范围,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构建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12]。综合来说,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并未达成一致结论。部分结果表明国家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某些外部因素。

本文运用相关时序数据,从理论结合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发现财政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3.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总额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由1978年的951.7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40315.71亿元,总量增长相当明显,增长了41倍。虽然在总量规模上,我国财政支出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在结构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现阶段的我国财政支出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过分追求公有制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近50%。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财政支出也趋向多元化。从公共财政构建的要求来看,其比重也略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各项的比重见图1。同时须认识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并不尽合理,长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对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略显不足[13]。

1978年2009年

图1 我国财政分项支出结构对比饼图(1978和2009年)第二、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由图1①可知,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明显偏高,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增长速度已超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GDP的增长速度。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社会发展、经济进步而增长的合理一面;但也存在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具体见行政管理支出折线图图2。

①其他年份的饼图见附录图1

图2 我国历年行政管理支出折线图

第三、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

由图1中所示,我国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12%上升到2009年的24%,总体虽然呈增长态势,但是投入总量却明显不足。从总量上看似乎不低,但稍加分析就可看出这一比例是偏低的,因为我国科教文卫支出中包括了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和其他社会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的投入,若单独把教育经费独立出来,1995年教育经费仅占财政支出总量的15.84%,比起美国的24.9%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程度较低的水平。我国科技事业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只占财政支出的4%以下,而且还存在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因此,提高我国科教文卫支出势在必行,不断增加我国科技、教育、卫生经费的支出。

第四、管理水平不高,总体效益不佳

财政支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行政管理必须付出的成本,但我国目前管理水平低,行政管理中又缺少成本意识,加上人为的腐败因素,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和实际运行中存在许多混乱现象和严重的低效率[14]。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①缺乏科学性的预算,②部门的预算资金预留问题突出,③政府一些部门虚报或挪用资金,④资金投资效益差,⑤人为有意侵吞国家财产。

总之,我国财政支出状况虽然比计划经济体制下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严重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予以改善。

4.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协整分析

4.1.1变量选取及数据预处理

本文研究的是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公认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GDP)①,这里同样选择GDP作为我们研究经济增长的指标;财政支出的变量则选取我国历年的财政支出总额及各分项支出额。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所需数据都是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物价指数等因素方面的影响。为剔除价格因素影响,使之变成可比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对现价GDP进行调整,即以1978年为基期价格,算出历年的GDP数据;将财政支出数据,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财政支出中多数用于投资,但也有部分由于消费,本文为方便研究,只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财政支出数据进行调整),同样调整为1978年可比数据。

X------------历年财政支出总量(历年财政支出实际值/固定资产价格指数)Y------------历年GDP总量(历年财政支出实际值*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原数据的时序图见图3。

图3 序列X与Y的时序图

很明显,原序列X与Y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即非平稳,也即财政支出总量与GDP都为非平稳序列。

①国内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与国力和财富的多少。

图4 序列lny与lnx的时序图

对原序列X与Y取对数,得到序列lny和lnx,由图4可知,序列lny与lnx 大致呈线性增长趋势,都非平稳,对它们进行差分处理,得到dlny与dlnx序列。dlny与dlnx序列的时序图见图5。

图5 序列dlny 与dlnx 的时序图

由图5初步判断序列dlny 与dlnx 的时序图相对平稳,进一步对两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验证其是否平稳。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dlny 单位根检验结果

Null Hypothesis: DLY has a unit root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562301 0.013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699871 5% level -2.976263 10% level

-2.627420

表2 dlnx 单位根检验结果

Null Hypothesis: DLX has a unit root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402622 0.0192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679322 5% level -2.967767 10% level

-2.622989

由表1和表2可知, dlny 的临界值t = -3.562301, dlnx 的临界值t = -3.402622,临界值都在统计量的左侧,同时P 值都接近于0.01,小于0.05(α=0.05,取95%的置信水平),故拒绝原假设。由此可见,序列dlny 与dlnx 为平稳序列,所以lny 与lnx 为一阶单整序列,即lnx~(1)I ,lny~(1)I ,故可作lnx 和lny 的协整分析,即存在方程:

12ln ln t y x ββε=++

4.1

式4.1中,i β(i=1,2)为模型的参数,t ε为随机误差项。 4.1.2协整模型估计①及解释

①这里采用EG 两步法做协整分析。

由前文可知,lnx 与lny 为同阶单整,以lnx 为自变量,以lny 为因变量,采用Eviews5.0对式4.1进行估计,得到样本回归方程为:

1.6966870.997273ln ln x y ∧

=+

4.2

t (3.368388)(15.83469)

P 0.0021 0.0000

2

R =0. 893139

1β∧

=1.696687,

1t β∧

=3.368388,相对应的P=0.0021<

α=0.05,即1β∧

通过显著性检验。同理2β∧

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对上述方程的残差序列t e 做单位根检验,ADF 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残差序列ADF 检验结果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696270 0.0132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831511 5% level -3.029970 10% level

-2.655194

根据表3知,检验统计量t=-3.696270,小于9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P 值为0.0132<α=0.05,故拒绝原假设,认为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模型不存在单位根,即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因此lny 与lnx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根据上述模型结果,平均而言,我国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 相应的增长0.997个百分点。

4.2主成分回归分析

4.2.1 变量选取

1X ——基本建设支出

2X ——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 3X ——支农支出

X——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4

X——社会保障支出

5

X——国防支出费用

6

X——政策性补贴支出

7

X——行政管理费

8

4.2.2 主成分提取[15]

检验数据是否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主成分检验表

由表4知,KMO值为0.861,说明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Bartlett's检验P值约为0,故拒绝原假设,认为原始数据各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各变量不相互独立[16]。

表5 主成分的统计信息

对数据进行共线性检验知,自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共线性(条件指数等于137.461),4X 与7X 的VP 值均很大,分别是0.80和0.94,因此,自变量4X 和7X 极度相关。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共线性诊断结果见附录表2。

根据表5的分析结果提取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8.575% 。碎石图见附录图2。

4.2.3 主成分回归方程估计及解释

表6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上表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通过该矩阵可以将所有主成分表示为各个变量的线性组合。两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如下:

112345678

0.1280.1300.1310.1310.1280.1310.1300.117z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

4.3

212345678

0.5320.4040.0220.1670.7130.0370.383 1.507z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

4.4

其中i

stdx (i=1,2,3,4,5,6,7,8)表示标准指标变量,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处理。

1

122334

4(565.6)/390.5(238.6)/236.2(238.0)/233.5(766.5)/781.5

stdx X stdx X stdx X stdx X =-??

=-??

=-??=

-?

5

566778

8(329.3)/457.7(365.0)/344.4(512.1)/588.3(223.2)/160.2

stdx X stdx X stdx X stdx X =-=-=-=

- 4.5

对1z 、2z 和Y 做回归分析,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 21787.9 + 17616.51z -2631.52z 4.6

t (28.328) (22.544) (-3.368) P 0.000

0.000 0.002 2

R =0.943

F=259.782

P=0.000

由回归结果可知,回归系数

β

、1β∧

、2β∧

均具有统计意义,2

R =0.943,模型

拟合效果较好,F 统计量为259.782,与之相对应的P 值为0.000,故方程也通过显著性检验。主成分回归分析的参数估计及其假设检验结果见附录表3。

将式4.3、4.4代入式4.6中,得到因变量Y 与标准变量1stdx ~8stdx 的线性回归方程:

12345678

21787.93654.91227.02365.72747.24131.22210.43298.01904.6Y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stdx ∧

=+++++++- 4.7

再将式4.5代入式4.7回归方程,得到应变量GDP 与自变量X 的回归方程。方程表达式如下:

12345678

17018.49.4 5.210.13.59.0 6.4 5.611.9G D P X X X X X X X X ∧

=+++++++- 4.8

根据主成分回归模型的表达式式4.8,可以清楚的看出各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下根据模型及相关经济学原理,对我国的财政支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5.优化财政支出的对策建议

财政支出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一国家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时期,优化的方法和目标也不尽相同,不同国家的优化策略和目标也不一样。而且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又有较大差异,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尽管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力度,实施一系列的发展中西部经济的计划,但差异依然相当明显。根据上章的分析,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财政支出优化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二是财政支出具体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5.1 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经济起着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失灵的情况下,又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手段,即“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财政支出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是政府政策选择的反映。由于市场调节经济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与滞后性,并且存在自然垄断造成的低效率与一定的外部效应。公共产品若由市场供应,可能会导致公共产品的投入不足且质量低下;并且市场经济不能兼顾公平,不利于缓解不同利益阶层间的矛盾[17]。这些都是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需要发挥政府财政的调节作用。政府应将公共需求,如社会救助、基础建设、义务教育和环境保护等责任承担起来,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水平与创新能力,走科教兴国道路;对于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或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财政应逐步退出,财政应重点加强重要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的投资,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对于市场解决不好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交由政府统一安排。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财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5.2 财政支出具体结构的优化及调整

由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知道我国的财政政策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总量与GDP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即加大财政支出总量,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也确实大有裨益,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财政支出又由很多分项组成,不同分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又是不一样的,有些甚至存在相反的情况。由本文采用最小二乘估计(OLS)法所构建的统计模型4.8式知,我国财政支出8X(行政管理费)不同于其他7项财政支出分支,对我国GDP存在着负向的作用,即如果不断加大8X的投入,则会减慢经济发展水平,而其他几项则对经济发展有着正向的作用。

因此,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扩张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相当必要的。但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政策又会受到预期影响,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依据所建统计模型,综合经济学的理论,对我国具体的财政支出提出以下具体的意见:第一,加大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和国防支出

在统计模型4.8中,2X、4X及6X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分别为5.2、3.5和6.4,都对经济发展有一点的刺激增长作用。可以合理调整财政支出,加大这几方面的投资:①提高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内部结构。首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促进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建立并健全的扶困助学机制,初等教育尤其对于义务教育可全额由政府财政提供。调整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均衡的配置教育资源,鼓励优秀教育力量投身农村或中西部地区工作,③加快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改革医疗体制并不断提高财政卫生支出效率。

第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社会保障支出

在上述模型4.8中,1X、3X、5X对GDP的影响有较大的作用,系数分别达到9.4、10.1和9.0,即增长1单位的这三项支出,对我国经济正向的发展影响较大,对经济发展平均呈近10倍的增长作用。

(1)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不仅为生活与生产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和物质载体,并且具有“乘数效应”,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也说明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产业地位。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政府推出“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为有效合理地运用财政资金,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某些公共产品如国防应由政府直接提供,对于其他多数公共产品可积极引导私人企业参与。对于竞争性弱而排他性强的基础设

施建设,如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政府应积极引导私人投资,引导鼓励投资者参与[18]。

(2)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我国又是农业大国,要实现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强化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①建立长效且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资金机制,增加农村建设资金总量。②明确重点农业扶持项目,优化支农支出结构。继续积极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如水电、基本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做好惠农补贴工作,逐步建立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财政补贴机制;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逐步将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纳入公共财政的范畴,将财政预算内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新增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③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①。

(3)加大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能较大程度的影响经济增长,它反映一个国家的福利状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社会保障资金财政转移支付渠道,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投入增长机制。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积极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通过各项税费减免、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保障等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城市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三,控制行政管理支出过快增长,适当减少行政管理费用

从模型结果来看,行政管理支出显著抑制了我国经济增长。而社会发展又促使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但过快的行政管理支出增长已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我国的现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减行政管理支出,提高经费利用效率。精简人员编制,促进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强化预算约束机制,提高行政经费的各项工作水平。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支出预算额,建立增收节支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及事中、事后监督制度。

①梁文凤.陕西省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附录

表1 GDP与财政支出总量及分支数据可比价表

表2 共线性诊断结果Collinearity Diagnostics

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资料报告

资源与环境学院 计量地理学课程论文 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省的经济一直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2001~2014年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消费、财政支出对省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省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财政支出 一、前言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投资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2001—2014年的14中,我省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1.5%,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省目前

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了2001-2014年的省生产总值等数据,来源于《省统计年鉴》,具体数据表如下: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

著作名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 编著单位:中研智业股份公司 中研智业股份公司是中国专业从事县域政府咨询产业化运营的股份制公司,公司定位于“中国县域经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下设北京、陕西、成都、深圳、上海五大区域运营公司,10余家专业技术机构,以“专注服务于县域经济、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为核心特色,为区县级政府提供“研究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运营管理”一体化咨询产业服务。 作者简介: 樊森汉族,陕西彬县人,MBA、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先后在西安交大、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就读并接受在职教育,现任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中研智业股份公司董事长。10余年来专业从事政府咨询服务领域,创办并运营10余家政府咨询专业研究、规划及设计机构,完成了北京、西安、深圳、上海、成都区域市场布局,是中国政府咨询产业化运营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近年来,其创办政府咨询机构服务客户300余家,完成咨询项目500余项,业务涉及国内20余省。编著《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现代园区规划前沿与实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案例分析》、《政府咨询之综合解决方案》等著作。著作简介: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是由中研智业股份公司股份公司董事长樊森主持,公司30余名从事经济研究和工作的专业人员及该领域专家参与,历时半年多精心编著而成。本书围绕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主线要求,通过对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及成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主要阐述了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得出了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结构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预测中国未来投资、消费和出口各自的发展趋势和结构调整方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投资的结构、规模和效率,消费的规模和结构,出口的规模、结构和效应,分别研究了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明确投资、消费和出口分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剖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投资、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经济意义为 ①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市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想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自身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而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是间接的。 ②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约束效益;而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约束效益是软的。 ③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财政及其基本特征 税收的三个特征 ①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利,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它是税收的前提,解决征之有保的问题 ②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及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它是税收的核心,解决征之有用的问题。 ③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它是税收的限度,解决征之有限的问题。 税收的三个特征--“三性”,是统一的整体,是各种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税收,否则就不是税收。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政府投资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①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他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他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量的。也就是说,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是非政府投资的第一个特点;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②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规模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筑项目,而且由于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期快、见效快和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③企业囿于一行一业,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完全依靠非政府投资。投资结构是很难优化的;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共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换言之,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些方面的投资或投资不足,就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调,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遭遇“瓶颈”制约。 范围: 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还包括增拨流动资金、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财政复习

第一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财政 二、简答:市场失灵的表现 三、单选 1.财政是一种以()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企业B个人C国家或政府D市场 2.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B等于C小于D没有固定关系 3.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A资源有效配置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D财政监督 4.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学所讲的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外部性的有() A郊区居民进城引起地价上升而使得地产主的境况改善 B生产同一商品的供应商甲因增加产量而对乙企业的销售带来影响 C大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小企业无成本地利用了这项开发所带来的好处 D谷贱伤农 5.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的分配。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社会个人收入 6.若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坏。这种状况称为() A免费搭车现象B边际效用递减C市场失灵D帕累托最优 第二章 练习题 一、简答:1.简述公共物品的类型和特征。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有哪些? 3.在西班牙,私人公司将完成马德里的环城公路修筑,该公司通过收取过路费赚钱。这条公路是不是公共物品? 二、单选 1.下列哪项是不属于斯密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 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B保护社会成员不受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2.以下不符合公共物品特征表述的是()。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割 练习题 三、多选 1.下列哪些是准公共物品。() A义务教育B国防C影院D公路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 3.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计量经济学及软件应用课程小论文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小组成员学号 雨 呵呵 庞晓雅 晓锐 指导教师:西超

目录 1.背景 (4) 2.模型的建立 (5) 2.1理论模型的确定 (5) 2.2建立初始模型——OLS (9) 2.2.1使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 (9) 2.2.2对初始模型进行检验 (9) 2.3建立修正模型——WLS (18) 2.3.1使用WLS法进行参数估计 (18) 2.3.2对修正模型进行检验 (19) 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检测 (23) 3.1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结构分析 (23) 3.2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23) 3.2.1被解释变量Y的点预测 (23) 4.结论 (26) 4.1主要结论 (26) 4.2政策建议 (26) 5.参考文献 (27)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 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REFORMATION &STRATEGY 2010.7 2010年第7期改革与战略 NO.7,2010 第26卷(总第203期) REFORMATION &STRATEGY (Cumulatively,NO.203) 一、引言 金融发展指金融体系的规模或效率得到提高,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是金融体系是否具有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功能。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金融发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学者所关注的焦点,然而各种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中介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新古典增长理论(Goldsmith ,1969)认为,金融发展与投资有效性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强调金融自由化在增加储蓄和投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McKinnon ,1973;Shaw ,1973)。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通过有效的资本配置可以提高投资有效性,金融机构的产生与成长促进了经济增长[参见Roubini 和Sala-I-Martin (1992),Levine (1997)等人的研究]。而与之对立的观点则认为,是经济增长导致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并不重要。例如,以Lucas (1988)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以往的经济学家们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经济发展会创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导致金融部门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而不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些理论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相当多的研究结果证实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Gold-smith ,1969;King 和Levine ,1993;Odedokun ,1996;Levine ,1997),但是De Gregorio 和Guidotti (1995)等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了金融发展对拉美经济的负面影响。 自从King 和Levine (1993)对80个国家的跨国研究证实了各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以来,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连Levine (2003)本人也认为难以对现实世界中金融发展必定促进经济增长下定论,他对“金融体系较发达的国家,其增长速度也较快”等一系列实证研究结论“持相当程度的怀疑态度”。 学者们和政策制定者们非常关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试图制定出相应的金融改革政策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谈儒勇(1999)、韩廷春(2001等人使用OLS 等线性回归方法来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赵振全等(2004),康继军等(2005)和范学俊(2006)等人采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 因果检验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伪回归问题。这些研究采用单纯的时间序列数据,较早的研究多采用1978年以来的年度数据,由于样本数较少,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缺乏可靠性,难以得到稳健的结论。沈坤荣、张成(2004)运用DPD 方法研究金融发展与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杨连刚,王树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摘要]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0)07-0096-03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Yang Liangang,Wang Shufe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9) Abstract:The 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s empirically studied,it is indicate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It is required that the reform on financial policie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finance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empirical research [作者简介]杨连刚(1966-),男,天津蓟县人,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会计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学、会计学;王树锋(1963-),男,黑龙江大庆人,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税收与审计。 96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价值工程 1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 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政策,规定了财政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及其所造成的耗费,表现出不同社会形态下国家财政的特殊性质。就其实质而言,财政支出就是为满足财政需要和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要,通过国家财政收入将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分配,从而为实现国家的各种职能服务。从满足现代国家职能需要的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的目的不外乎有三点: (1)政治目的,即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保障国家法律的实施和社会秩序的安定,保障国家的安全。(2)社会目的,即满足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财政需要。(3)经济目的,即利用财政支出以调节国家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而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决定了经济是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即促进经济的增长。 2财政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2.1财政支出,特别是生产性的支出,增加了全社会的有效资本供给。财政支出增加的资本供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1)财政的购买性支出直接形成了社会的有效需求而参与经济循环,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时,财政的购买性支出将显著地拉动经济增长,这也是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的方式。(2)财政支出提高了社会资本有效供给。财政生产性支出能直接构成社会的资本供给,当社会的投资信心和需求不足时,财政的投资能够起到带动社会投资的效应。(3)财政支出能提高社会资本的生产效率。特别是财政对一些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譬如交通、能源、通讯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外溢程度高,私人投资很难实现,而这些设施又相当重要,但这些基础设施的收益外溢到相关地区或产业的各类其他社会生产资本上时,就能显著地提高这些资本的生产效率。 2.2财政支出影响人力资本供给,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的产出效应是最大的,而且是最持久的,也是收益外溢性最大的。财政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体现在教育投资,还包括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营养等诸多方面的支出。财政的这些支出能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教育投资提高了劳动力供给的层次,这样就提高了劳动供给的深度,使各种不同的劳动者有所求,不同的工作岗位有所需。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的学习能力更强,适应新技术的能力更好,技术性教育则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生产率。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知识愈来愈专业化,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教育投资对劳动力供给显得越来越重要。(2)财政对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及营养方面的投资则可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可以减少疾病和旷工,提高劳动的有效供给,文化消费可以让劳动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良好的营养、体育等条件可以促进劳动者的恢复,加快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延长劳动力的使用寿命,提高 劳动供给水平和生产效率。 2.3财政的R&D(即research&experiment development,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分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实验发展指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一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己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投资对社会的生产技术进步有着重要影响,技术进步对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甚至节约交易费用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财政所投资的R&D都是基础性的技术,这些基础性的技术收益有着很大的外溢性。当这些基础技术外溢到相关产业时,则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 2.4财政支出从整体层面上影响社会效率,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1)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财政提供的社会服务大多是公共物品,如国防、警察、司法,制定法律法规等,这些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的收益外溢性。财政的这些活动在两个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a.保护产权。产权是保证市场经济不至十混乱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财政利用国家暴力保证经济产权才能激发社会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来推动经济增长,所以市场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并有着稳定的预期。维护社会私有产权,保障私人部门的投资利益并使其有着稳定的预期,提高了私人部门投资的信心与积极性;b.维持社会秩序,降低交易费用。财政制定的法律法规在于制定一套社会成员都认可的“游戏规则”,使人们能够依据这些规则来预期别人的活动,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的风险。财政的警察、司法活动为交易风险提供最后的救济手段,尽量减少损失。(2)财政的转移支付促进社会公平。转移支付作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的执行工具具有平抑经济波动的效应: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转移支付少,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费;在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转移支付多,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平抑经济波动。转移支付调节社会收入公平分配,能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本身就具有效率,对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作用。 3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财政支出直接构成和影响社会总需求,因而调节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达到调控社会总供需关系的目标;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对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对国家职能的履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重要意义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支出是实现财政职能的主要手段;(2)财政支出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3)财政支出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财政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对企业和个人的转移支付都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形式,因而财政支出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任务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随着现在城乡间、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拉大,更加需要财政增加财力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对弱势群体、地区的扶持力度,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发展。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Economic Growth 陈素丽Chen Suli (邯郸市复兴区统计局,邯郸056003) (Fuxing Bureau of Statistics,Handan,Handan056003,China) 摘要:本文讲述了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的意义。 Abstract: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purpose of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the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optimizing expenditure. 关键词:财政支出;经济增长;影响 Key words:financial expenditure;economic growth;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12-01 ·12·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号43215120 钱琦镠周一晚上课)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在生产的始终。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不同的消费模式往往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 接下来我将分析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原理,以此来进一步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剖析。 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其本身的直接拉动,也有通过消费变量而诱导出来的其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原理来实现的。 一是通过消费对生产的直接施力,消费自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消费低迷情况下,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当然如果消费过热,超出了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就会“欲速而不达”,形成表现为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负增长。 二是消费作为初始变量“借物打物”,通过其他变量拉动经济增长。如引致投资就主要是由消费的增长等经济行为诱导出来的投资,被消费诱导起来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促进经济增长。又如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在之后我将对当前我国经济中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1、收入分配大拖后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经济的日行千里,居民的收入增长却总慢三拍,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城乡居民牺牲的消费。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 2 、价格机制改革“欲速而不达”。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往往被许多改革措施“祭刀”,在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上,盲目追逐价格平行而忽视了产品品种、质量等非价格因素,也忽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商品价格基本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然而,我国居民的购买力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且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消费处于抑制状态,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居民预期收入下降导致惜币心理。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态,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对收入预期的下降,居民不得不少支出、多储蓄,以备未来不时之需。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从而导致需求不足。 4、消费模式未与时代同步。国人穷怕了,节俭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明显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前几年,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居民储蓄有增无减,生活的简朴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合理借口。生产上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也使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5、非理性投资不利消费增加。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 6 、商品、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9年的2664.9亿元到2008年的61330.35亿元,20年平均每年增长了16.98%。为了研究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财政收入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财政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年底就业人数。 一、模型的建立 本模型主要反映的是财政收入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在这里,我们选择“财政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财政支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底就业人数”、“进出口总额”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以下数据。 年份财政收 入 (亿元) 财政支 出 (亿元) 城镇居民 家庭人均 可支配收 入(元) 农村居民 家庭人均 可支配收 入(元) 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 额 (亿元) 年底就 业 人员数 (万人) 进出口总 额 (亿元) 1989 2664.90 2823.78 1260.70 601.50 7074.20 55329 1116.00 1990 2937.10 3083.59 1510.20 686.30 7250.30 64749 5560.10 1991 3149.48 3386.62 1700.60 708.60 8245.70 65491 7225.80 1992 3483.37 3742.20 2026.60 784.00 9704.80 66152 9119.60 1993 4348.95 4642.30 2577.40 921.60 12462.10 66808 11271.00 1994 5218.10 5792.62 3496.20 1221.00 16264.70 67455 20381.90 1995 6242.20 6823.72 4283.00 1577.70 20620.00 68065 23499.90 1996 7407.99 7937.55 4838.90 1926.10 24774.10 68950 24133.80 1997 8651.14 9233.56 5160.30 2090.1 27298.90 69820 26967.20 1998 9875.95 10798.18 5425.10 2162.00 29152.50 70637 26849.70 1999 11444.08 13187.67 5854.02 2210.30 31134.70 71394 29896.20 2000 13395.23 15886.50 6280.00 2253.40 34152.60 72085 39273.20 2001 16386.04 18902.58 6859.60 2366.40 37595.20 73025 42183.60 2002 18903.64 22053.15 7702.80 2475.60 42027.10 73740 51378.20 2003 21715.25 24649.95 8472.20 2622.20 45842.00 74432 70483.50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的说来30 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经济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也就是1998 年年中以来扩大 内需的政策,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6 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 年之久。2004 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方面有个很好 的反面案例,就是日本20 世纪90 年代的财政政策。 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之和2008 年中国消费和投资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题研究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小组成员 祥玉 依 江叶帆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理论基础 (3) 三、实证计量分析 (5) (一)、数据的来源与确定 (5) (二)、模型构建 (6) (三)、参数估计与检验分析 (6) 1、对模型进行回归 (6) 2、多重共线性检验 (7) 3、检验是否为线性相关关系 (11) 4、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13) 5、序列相关性的检验与处理 (14) 四、结论与启示 (14) 参考文献 (15)

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个关键性 因素。因此,我课题小组采取多元分析的方法,构建多元线 性模型,对1992至2010年间我国我国教育情况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国民经济教育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4%的目标。在各大高校纷纷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显著增长的同时,在校本科生选择继续读研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大家都希望通过接受更多的教育来提升自己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它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如何通过提升教育质量的途径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且,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排名世界第二,但跟排名第一位的美国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探求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本课题。结合二者1992至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我课题小组试图运用计量的方法,

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

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钟颀 40502049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总设计师的指引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改 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国GDP逐年增长,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为更好的了解我国经济 增长的原因,现对影响我国GDP增长的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 下表提供了我国1978——2005年的GDP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其中Y=GDP(亿元); X1=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X2=就业人员(万人);X3=居民消费水平(元);X4=农 业总产值(亿元);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6=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 Obs X1 X2 X3 X4 X5 X6 Y 1978 57144 40152 184 **** ****.6 355 3645.2175 1979 58588 41024 208 1697.6 1800 454.6 4062.5792 1980 60275 42361 238 1922.6 2140 570 4545.624 1981 59447 43725 264 2180.62 2350 735.3 4889.4611 1982 62067 45295 288 2483.26 2570 771.3 5330.451 1983 66040 46436 316 2750 2849.4 860.1 5985.5516 1984 70904 48197 361 3214.13 3376.4 1201 7243.7517 1985 76682 49873 446 3619.49 4305 2066.7 9040.7366 1986 80850 51282 497 4013.01 4950 2850.4 10274.379 1987 86632 52783 565 4675.7 5820 3084.2 12050.615 1988 92997 54334 714 5865.27 7440 3822 15036.823 1989 96934 55329 788 6534.73 8101.4 4156 17000.919 1990 98703 64749 833 7662.09 8300.1 5560.1 18718.322 1991 103783 65491 932 8157.03 9415.6 7225.8 21826.199 1992 109170 66152 1116 9084.7 10993.7 9119.6 26937.276 1993 115993 66808 1393 10995.5 14270.4 11271 35260.025 1994 122737 67455 1833 15750.5 18622.9 20381.9 48108.456 1995 131176 68065 2355 20340.9 23613.8 23499.9 59810.529 1996 138948 68950 2789 22353.7 28360.2 24133.8 70142.492 1997 137798 69820 3002 23788.4 31252.9 26967.2 77653.135 1998 132214 70637 3159 24541.9 33378.1 26849.7 83024.28 1999 133830.97 71394 3346 24519.1 35647.9 29896.2 88188.955 2000 138552.58 72085 3632 32917.93 39105.7 39273.2 98000.454 2001 143199.21 73025 3869 37213.49 43055.4 42183.6 108068.22 2002 151797.25 73740 4106 43499.91 48135.9 51378.2 119095.69 2003 174990.3 74432 4411 29691.8 52516.3 70483.5 135174 2004 203226.7 75200 4925 36238.99 59501 95539.1 159586.7 2005 223319 75825 5439 39450.89 67176.6 116921.8 183956.1 现估计模型为Y=c+A1*X1+A2*X2+A3*X3+A4*X4+A5*X5+A6*X6+U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