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熊静综述朱榆红审校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脑卒中是引起失语症的主要原因,失语症也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对失语症的科学研究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有关失语症恢复的早期研究,多为报道性临床观察。近20年来,随着各种现代技术的显著进步,对失语症恢复进行了更多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新观点,进一步指导了失语症治疗,并为其它认知功能研究提供了线索。

一、失语症的自然恢复

失语症的自然恢复是指没有进行正规语言治疗,仅用常规的挽救生命措施,药物治疗及家庭和社会支持下,就能看到的语言能力的改善[1]。

目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的时间进程缺乏统一的意见。多数研究认为,失语症改善最明显在脑卒中后头3月。Sands等[2]论述了失语症的自然恢复期可以持续3-6月。Holland等[3]发现语言功能的恢复在经历最初一个恢复较快的时期后,进展变得缓慢,但在一年之后仍可观察到微小的进步。Sample[4]报道了1例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在3年间语言能力仍逐步恢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共同的结论:(1)越早开始出现恢复,预后越好。(2)语言功能恢复较运动功能恢复晚。(3)听理解恢复比语言输出能力恢复早。(4)病初失语越严重,恢复越差。

许多因素影响失语症的恢复。

(1)脑卒中类型脑出血后失语症开始恢复比脑梗塞后失语症晚,但其更有可能自然恢复达更高级。

(2)病灶大小和部位普遍认为病灶大小影响恢复,病灶越大,恢复越差。病灶部位若位于Wernicke区或颞叶后部和顶叶下部及临近部位,则恢复较差[5]。也有研究认为[6]卒中后大脑损伤的总体积大小与语言恢复无关,但关键性语言区如颞上回后部,颞枕结合区局限性损害体积与语言恢复有关。

(3)失语症最初的严重与预后有关。

(4)失语症的类型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语言形式功能随时间而变化,即失语症的演变。Kertesz等[7、8]复习了“演变论”的文献,得出结论:①完全性失语可能恢复为永久的Broca失语②Broca失语可以恢复至比较轻微地找词困难或语言失流利③Wernicke失语常永久存在或演变成传导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④传导性失语和经皮质性失语可演变为命名性失语,且常可得到完全恢复。⑤命名性失语常为各种失语恢复的最后阶段且可完全恢复。

(5)年龄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失语症预后的独立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也有研究表明[9],老年病人的失语症常为较严重的类型。

(6)性别和利手在已有的文献中,性别和利手在失语症的严重性和类型方面很少有差别,对失语症也无明显的影响。

(7)失语症患者病前特征如智力,社会经济情况,职业等因素对语言恢复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未得出明确的证据。

(8)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与失语症恢复呈负相关。

(9)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好坏,无疑对失语症恢复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必须注意的是,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上述因素常相互作用。因此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获得失语症自然恢复中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清晰图像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研究是重要的。

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的评价,应尽早尽可能通过对功能评测来研究,并且随访重测,以确定其恢复程度。失语症的自然恢复在康复治疗前已开始了,因此沿用那些在失语症自然恢复期后才开始使用的标准来评价失语症自然恢复,其作用是令人怀疑的。Hartman[10]指出,一系列神经科医师在床旁就能进行的相对简单的测验就足以判断失语症自然恢复程度,提供有关失语类型和其演变的信息.这些测验包括物体命名,单个词阅读,执行命令和描述个人情况,它们也是很多正规失语症测验的基本内容。

目前,对汉语失语症自然恢复研究甚少。刘豫霞等[11]对23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了8周的连续观察,认为自然恢复在卒中后2周内最明显,6周后即减慢。王小荣等[12]认为多数汉语失语症在半年内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恢复。褚月发[13]等观察到werniche失语患者语言能力在8月内可能基本恢复正常。但对于汉语失语症自然恢复的时程、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一直缺少较为长期和细致的研究。

二、失语症恢复的机制

人的语言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含了诸如记忆和思维等许多不同的心理活动,并为人类所独有,无法像研究其它功能那样研究,无法利用实验动物和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这使得语言认知障碍脑功能的研究难于向纵深发展。双耳同时聆听实验,半侧视野呈现,事件相关电位等技术都曾用于半球语言能力研究。近年来随着各种现代技术的显著进步,特别是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等发展,开创了令人兴奋的探索语言功能神经联系的新途径。

对失语症恢复机制的研究表明急性脑损害之后,存在两个基本也可能是互补的现象;神经失联系的消除和神经可塑性。

神经失联系也叫做远隔功能抑制,最早是由Monakow CV提出的。是指在急性脑损害的早期,在与直接损害区域相联系而结构上并没有损害的区域,也能观察到功能缺失或降低。这种远隔效应能影响同侧及对侧区域。这个理论已经被功能性成像等研究证实。Metter[14]用PET研究了失语症患者脑葡萄糖代谢过程,观察到:(1)所有右利左半球损害者都有左颞枕区域代谢异常;(2)在没有损害的脑区:左前额叶,基底节,丘脑常常可以见到代谢异常。脑损伤后,远隔功能抑制可能立即发生,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有关。其恢复在卒中后早期即可出现,与临床症状恢复相一致。因此远隔功能抑制的消除和脑损伤后早期即出现的临床恢复有关。就失语患者而言,其语言能力的损害并不完全意味着语言功能的真正丧失,而可能只是相应的神经机制受到抑制,当抑制消退时,功能可以重新出现。

对失语症患者神经可塑性的研究,是目前失语症恢复机制研究的热点,其意义不仅在于失语症研究本身,也为认知功能恢复提供了重要线索。可塑性的研究认为:大脑可能使用两种策略来恢复失语:一是病损侧(多为左侧)大脑半球语言网络结构修补或重建;二是对侧大脑半球相应代偿区域语言网络激活。综合不同方法特别是功能性影像技术进行的研究表明,失语症恢复是两侧半球合作的结果。但两侧半球在失语症恢复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半球间相互作用如何,是目前争论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Mimura等[15]分别用言语测评和SPECT对恢复较好的失语症和恢复较差的失语症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在脑卒中后3-9月,左侧半球(病灶侧)局部脑血流量与语言成绩提高相关。失语7年后,在恢复较好与恢复较差的两组病人中,病损侧半球局部血流量无明显区别。但失语恢复较好组,右半球额叶和丘脑局部脑血流量,明显高于恢复较差组。这个互补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失语症早期恢复与病损半球局部脑血流量的恢复有关。因此,损伤部位邻近区域的灌注增加,是语言早期恢复的关键。而远期语言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对策半球逐渐

代偿功能有关。Heiss[16]用PET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恢复进行了2-8周系列研究。发现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区域,即传统所指的wernicke区保留,是语言功能恢复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关键区域有足够的保存,使得优势半球外侧语言区重组成为可能。这个区域完全性损害,使优势半球语言网恢复不再可能,语言功能恢复由非优势半球进行有限调节。视野速示法研究显示,右半球具有一些发展不完全的语言能力[17],能处理简单的言语输入任务,但不能处理言语输出任务。Hagoort P等[18]采用ERP记录,对左半球损伤失语症与右半球损伤非失语症词义加工缺陷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失语症患者的理解缺陷是由于使个体词义并入整体意义表现上的障碍。右半球损伤患者在远语义关系词加工中更具有特征性缺陷,提示右半球参与了语义粗编码过程。在失语症恢复中,右半球的参与可能反映了额外认知和语言网络的激活,这些额外认知和语言网络在正常人的语言处理中是不需要的。在很多情况下,它同较差语言功能恢复相联系[16]。右半球参与可能是语言能力恢复的一个最后寻求策略。总之,优势半球剩余语言结构功能重组和右半球相应代偿区域语言网络的激活一起,能够导致语言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恢复。

对脑卒中失语症的研究表明,在失语症恢复中,左右半球所扮演的角色因所需完成的语言任务不同而有区别。Cardebat D[19]等用Xe133spect研究一名左颞叶损害的失语患者,观察到在语义加工任务中,右颞叶中部皮质激活。Weiller等[20]用PET对已恢复的感觉性失语患者进行研究,在字词流利性作业中,与正常组相比,左半球语言区相对应的右半球额颞区域有更多灌注。Yue Cao等[21]用FMRI研究7名左半球损害的失语症,在执行词汇-语义任务中双侧半球语言网激化,而并非以右半球语言网激活为主。Warbuton.E等[22]用PET研究了6名右利左半球损害的失语症患者,在执行字词提取任务中,没有证据表明语言的侧化优势向右半球转变。Ferro[23]等用PET研究6名正常人,16名失语症在字词重复任务中的脑血流变化,结果表明:失语症患者在此任务中,左额下回后部和颞上回后部在右半球的镜像区域被激活,而对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左额下回尚未损害区域的功能重组与语言恢复有关。

综上所述,失语症恢复过程中既有病侧半球语言网络得到修补、重建,也存在病损对侧半球相应语言网络的激活。特别是当失语症处于慢性期或者病侧大脑半球语言区域功能完全不能恢复时,对侧半球语言网络的激活,对失语症恢复更有意义。早期失语症恢复还与神经功能失联系的消除有关。两侧半球对语言障碍不同方面的恢复所起作用是不同的,右半球的作用主要是语言解码和语义加工,左半球的作用主要是语言输出、句法和词汇作业,这在失语症后期恢复中尤为重要。

对汉语失语症和中国人大脑语言优势侧的研究认为[24],中国汉族人的大脑语言优势侧与西方人无根本不同,无论其利手侧如何,绝大多数人的语言优势侧仍在左半球。值得研究的是,汉字为方块字,具有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其整体构形远比线条型拼音文字复杂和更具几何意义。在处理形态认知和视空间方面,众所周知,右半球更为擅长。因此右半球可能更多地参与汉字认知,已经进行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25]。对右半球病变与汉语失语症的研究表明,右半球参与了汉语语言加工,右半球病变可产生不同类型的失语。孙勇等[26]比较了正常组和汉语失语症组在安静和缄默计数的状态下EEG变化,认为左半球未受累组织和右半球可能均参与了汉语失语症恢复。对于两侧半球在汉语失语症恢复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半球间相互作用如何,与拼音语言不同之处,由于汉字本身具有的特点,右半球在汉语失语症恢复过程中是否承担更大作用等问题,缺少连续地,完整地研究。

三、失语症的治疗

失语症的治疗效果常难于评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病例中混杂了急性期和慢性

期患者,又缺乏足够的对照,不能确定是自然恢复效应还是治疗结果;(2)缺乏足够的样本数,难用更为精确客观的统计方法如多元线形统计等进行统计处理;(3)缺乏实用有效的功能评测方法,现有失语症评测方法复杂,其结果受被试者和测试者自身行为影响;(4)在病例选择方面不够严禁,必须排出那些伴有其他神经或精神疾病及重大内科疾病的患者,否则不能确定疗效是因为治疗了失语症本身,还是治疗了其它伴发病所致。Robey[27]对21个较为详尽的失语症治疗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Holland[28]综述了200多个失语症治疗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语言治疗的患者比仅为自然恢复的患者,语言能力有更明显的改善。神经生物学,神经影像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也为失语症治疗有效性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治疗与神经重组

治疗失语症能提高语言处理能力已为人所知,而治疗是否能影响神经语言网络本身的重组过程及重组程度?针对语言能力不同方面的治疗是否能导致语言网络不同的重组?

动物研究表明:脑损害后的康复训练能引起相应代表区可塑性增加。例如:Greenough 等[29]发现成年大鼠的运动学习引起了大脑和小脑神经元突触联系增加。Jenkins等[30]也报道了成年猴子同控制下的策略刺激相联系的体感区域扩大。Nudo等[31]训练猴子从小孔中取出糖丸(这需要熟练运用数字的能力)。损害运动皮质后,再重新训练这个运动任务,训练后运动图非常显著地看到皮质数字代表区域扩大,而手部和前臂代表区缩小。对失语症治疗可能与此相似,其既然能提高语言处理能力,也可能影响功能重组过程。

治疗方法不同,侧重点不同能否导致重组过程不同,即同每个治疗相关连的行为结果引起语言网络不同的重组?在动物研究中已经注意到了行为改变与脑重组的关系。对失语症治疗也表明,治疗方法的差异可能导致治疗结果有显著的不同。Thompson和他的同事[32]对失语症患者,针对其句子产生困难的缺陷进行特异性语言治疗后,能够产生出同训练句子相似的未训练过的句子。而针对某种功能性行为治疗能够引起训练反应增加,但不能产生未训练过的反应。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刺激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可以提高重组过程,提供补偿性治疗例如教患者达到有限的功能性反应,只能刺激完成这些反应的通路,但对于刺激语言网重组的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扩大对语言潜在形式的治疗而不仅是表面形式,有利于语言系统重建。如果这个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话,将促进我们对失语症患者治疗向更加乐观的方向迈进。

2、何时开始治疗

Voinescn[33]研究350名患者,其中一半人在病后3月开时接受治疗,另外一部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结果是前者收到了较好效果。而Hayes[34]对30名患者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结论,他们认为及早进行介入治疗(病后72小时内)能减少住院时间和改善预后。Robey[27]对失语症治疗所作的Meta分析认为:在急性期就开始进行语言治疗,其恢复是自然恢复的两倍,而急性期过后开始治疗,语言能力的改善则减少,但仍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恢复。

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治疗应该等到患者清醒,能够注意周围环境,有定向力,并有一定程度的合作,方能进行。

3、治疗方法

当前治疗失语症的方法包括:以语言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治疗,社交心理治疗,语言认知神经康复,计算机辅助治疗,以及尚在实验阶段的药物治疗。

①以语言心理治疗理论为基础的治疗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是Schuell刺激法。此外,还有程序化指导方法,阻断去除技术等。通过仔细辨别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特点,合理选

择治疗时机和治疗频率,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治疗,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不断得以完善,治疗效果也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开始推广使用,并已得到美国神经病学会鉴定的一个新治疗技术,称为旋律语调治疗[35]。本方法是利用完整的右半球使左脑损害病人的言语缺陷达到康复。其主要方法是用一些富有旋律的句子做吟诵训练,学会使用夸张的韵律,重音,旋律来表达正常的语言。

②社交心理治疗本方法是在刺激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与交流者同等交换信息,包括使用语言及语言外的内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功能性交往方法[36](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Profile FCP)和失语症交流促进法(PromotiOn Aphasics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PACE)。FCP侧重于日常的交往活动和信息交流,重点放在恢复重要的日常交往技能,而语言只是一方面。PACE法的目的是利用接近实用交流的对话结构信息在治疗人员和患者之间双向交互传递,使患者尽量用自己的残存能力以获得实用的交流技能,此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及程度的语言障碍者,尤其是重度失语患者,亦可用于小组或家庭训练。

③语言认知神经康复治疗这是近年失语症的一个新方法。交流能力不仅同语言能力有关,而且也同其他相关的认知心理功能如注意力和记忆力有关。因此对语言相关的认知功能缺陷进行治疗,有利于交流能力的提高,近10年来以英国为中心的许多心理学家从认知过程来分析语言,提出了阅读,书写,命名等多种语言过程的认知模型,这样可对不同失语症患者找到其可能损害的信息处理过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36]。

④计算机辅助治疗计算机辅助治疗早期由Beker和他的同事们在70年代中期介绍,随后20年中逐渐得到完善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语言治疗在慢性失语病人中可起到明显的作用。计算机视觉交流[37]是设计用来给严重失语症者学习的一个能提高语言交流的替代系统。用图片来代表意义丰富的概念或物体,装入计算机系统。失语症患者在计算机屏幕上学习操作这些图片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实验证实大部分严重失语症患者能掌握这个系统,学习使用图片作为一些词汇构成一些简单的句子,尽管这些句子是缺乏语法结构的。

⑤药物治疗

失语症药物治疗的研究已经进行了50多年,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失语症作为脑卒中后神经缺陷的一种表现,在急性期,经降低颅压和降低血粘度,增加脑血流等综合治疗,大多数病人随着病灶缩小,水肿消退,侧支循环建立,脑血供改善,失语可以部分恢复或好转。对卒中康复期的慢性失语症患者,一些特异性药物对失语症恢复可能有潜在作用。

卒中的动物实验模型及其恢复的研究为卒中后存在的神经化学缺陷提供了证明。例如发现内源性和外源性儿茶酚胺,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受体对卒中的恢复起重要作用[38]。失语症作为脑卒中的一个主要症状,与其它卒中症状,如核上性运动麻痹和中枢性感觉丧失一样,具有相似的生理学和神经化学的缺陷。

单独用药物治疗失语,其疗效是否定的,但是脑卒中后轻到中度的语言功能损害的患者,药物作为行为治疗的辅助治疗,其疗效是肯定的。例如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治疗额叶损伤后的非流利性失语,确实改善了患者的字词提取缺陷[39]。右旋苯丙胺能增加去甲上腺素和多巴胺释放,用于失语症患者所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其作用是肯定的[40]。亲神经药物priacetam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治疗失语的药物。Kessler J等[41]采用前瞻,双盲,对照研究,得出结论:priacetam作为行为治疗的辅助治疗,确实有改善语言恢复的作用。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脑卒中失语症得恢复与治疗 熊静综述朱榆红审校 失语症就是由于脑损害引起得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脑卒中就是引起失语症得主要原因,失语症也就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对失语症得科学研究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有关失语症恢复得早期研究,多为报道性临床观察。近20年来,随着各种现代技术得显著进步,对失语症恢复进行了更多深入得研究,得出了许多新观点,进一步指导了失语症治疗,并为其它认知功能研究提供了线索。 一、失语症得自然恢复 失语症得自然恢复就是指没有进行正规语言治疗,仅用常规得挽救生命措施,药物治疗及家庭与社会支持下,就能瞧到得语言能力得改善[1]。 目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得时间进程缺乏统一得意见。多数研究认为,失语症改善最明显在脑卒中后头3月。Sands等[2]论述了失语症得自然恢复期可以持续3-6月。Holland等[3]发现语言功能得恢复在经历最初一个恢复较快得时期后,进展变得缓慢,但在一年之后仍可观察到微小得进步。Sample[4]报道了1例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在3年间语言能力仍逐步恢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得研究,得出了以下共同得结论:(1)越早开始出现恢复,预后越好。(2)语言功能恢复较运动功能恢复晚。(3)听理解恢复比语言输出能力恢复早。(4)病初失语越严重,恢复越差。 许多因素影响失语症得恢复。 (1)脑卒中类型脑出血后失语症开始恢复比脑梗塞后失语症晚,但其更有可能自然恢复达更高级。 (2)病灶大小与部位普遍认为病灶大小影响恢复,病灶越大,恢复越差。病灶部位若位于Wernicke区或颞叶后部与顶叶下部及临近部位,则恢复较差[5]。也有研究认为[6]卒中后大脑损伤得总体积大小与语言恢复无关,但关键性语言区如颞上回后部,颞枕结合区局限性损害体积与语言恢复有关。 (3)失语症最初得严重与预后有关。 (4)失语症得类型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语言形式功能随时间而变化,即失语症得演变。Kertesz等[7、8]复习了“演变论”得文献,得出结论:①完全性失语可能恢复为永久得Broca 失语②Broca失语可以恢复至比较轻微地找词困难或语言失流利③Wernicke失语常永久存在或演变成传导性失语与命名性失语。④传导性失语与经皮质性失语可演变为命名性失语,且常可得到完全恢复。⑤命名性失语常为各种失语恢复得最后阶段且可完全恢复。 (5)年龄研究表明,年龄就是影响失语症预后得独立因素,患者得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也有研究表明[9],老年病人得失语症常为较严重得类型。 (6)性别与利手在已有得文献中,性别与利手在失语症得严重性与类型方面很少有差别,对失语症也无明显得影响。 (7)失语症患者病前特征如智力,社会经济情况,职业等因素对语言恢复得影响,目前得研究未得出明确得证据。 (8)情绪障碍如抑郁与焦虑与失语症恢复呈负相关。 (9)患者一般健康状况得好坏,无疑对失语症恢复有积极或消极得影响。 必须注意得就是,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上述因素常相互作用。因此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获得失语症自然恢复中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得清晰图像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研究就是重要得。 对失语症自然恢复得评价,应尽早尽可能通过对功能评测来研究,并且随访重测,以确定

失语症的概述、分类和评定方法

第一节、失语症的概述 一、定义 由于大脑受损导致的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失语症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表现为患者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无严重认知障碍、无感觉缺失、无口、咽喉、舌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失调,却听不懂别人及自己的讲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或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 二、病因 失语症可由多种脑部疾病引起,常见病因有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部肿瘤、感染等,最常见的为脑血管病,我国的研究资料显示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会产生各种言语障碍。 三、失语症语言症状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语症可表现为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六种基本障碍。 (一)口语表达障碍是指患者语言陈述过程困难,表现为找词、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的障碍。 1找词困难;2.命名障碍;3.说话费力;4.杂乱语;5.刻板语言;6.模仿语言;7.复述障碍;8.持续症;9.语法障碍;10发音障碍;11.错语 (二)听理解障碍是指患者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主要表现在对字词、短语、长句和文章等不同程度的理解障碍。 1. 语义辨认障碍不能理解,却能正确辨认,准确复述。 2.语音辨认障碍不能正确辨认听到的语音。 (三)阅读障碍又称失读症,是大脑损伤导致对已经获得的文字的阅读能力丧失或受损,伴或不伴朗读障碍。1.形、音、义失读;2.形、义失读;3.形、音失读,不能正确朗读文字,却能理解文字的意义。 (四)书写障碍书写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除了语言本身外,还涉及视觉、听觉、运动觉、视空间功能和运动的参与。包括失语性书写障碍、非失语性书写障碍两种。常见表现有:1.完全书写不能;2.构字障碍;3.象形书写;4.镜像书写;5.惰性书写;6.书写过多;7.错误语法书写;8.视空间性书写障碍 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 直到今天,人们对失语症的分类仍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由于历史上对失语症研究的学派很多,观点不尽一致,因此对于失语症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对失语症分类的不同,反应了各个时期对产生失语障碍的不同看法。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 19世纪下半叶,语言功能定位联系学说占主流,认为不同病变部位是产生不同失语类型的基础;20世纪前半叶,功能整体学说占主流,此时期否定语言功能定位学说,抛弃从语言障碍探寻大脑受损部位的方法,以语言活动过程受损进行分类;20世纪后半叶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定位学说再次受到重视。 现在认为,大脑某一部位的损害,会造成一组完全或不完全的语言临床症状较高频率的出现,如果损伤较局限,多表现为典型的失语症状,如果范围较广,会呈现出非典型的失语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又称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均高,约10~14%患者死于急性期,抢救成功后的致残率为80%,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认知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伴有精神忧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中风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通过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可以改善和恢复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等,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人能恢复工作。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统计,中风患者经正规康复治疗后,第一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达60%,在复杂活动中需要别人帮助者仅占20%,需要较多帮助者15%,完全依靠只占5%,另外在工作年龄患者中,在第一年有30%的患者可以恢复工作。脑卒中后是否进行康复治疗后果是大不相同的,康复介入时间的早晚效果也完全不同,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恢复进程加快,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是安全、可靠、有效和可行的,临床实践证明3个月内康复效果最好,1年内康复训练仍然有效,关键在于方法正确。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张巧俊 国内外临床实践均证明,康复治疗对降低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十分重要,如果患者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因缺乏正确的肢体运动模式的指导,患者不仅有肢体瘫痪,重者合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长期卧床者合并肺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常产生各种误用、废用综合症,不仅恢复时间长,而且给后期的康复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一些不正规的治疗、训练使患者学会了错误的运动模式,给正规的康复训练带来困难,不仅造成了经济浪费又错过了治疗时机,真是令人痛惜。因此,患了中风偏瘫的患者宜尽早到医院康复科,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治疗、训练。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分为卧床期、离床期和步行期3个阶段,通过综合、灵活运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可以使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到最佳效果,能显著缓解精神、言语、社会交往的障碍。这3个阶段的治疗一般都必须在医院康复科进行。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关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存在很多误区,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康复效果。那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避免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1: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营养好,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根本区别。康复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想方设法恢复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也就是说,疾病后能百分之百恢复的患者,不存在康复的问题,只有病后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恢复,像脑卒中后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才有康复治疗的问题。康复治疗的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代表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方法。正因为从治疗目的、方法上均与临床医学不同,才形成了独特的、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专业。 误区2:寻找所谓的“灵丹妙药”,盲目跟着广告走。卒中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只有凭借努力训练和坚强的毅力,脑卒中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任何想凭借“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误区3: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就是针灸和按摩。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针灸和按摩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康复治疗更具中国特色。但是,针灸和按摩不能代替康复治疗。 误区4: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的恢复越快。其实不然,已有的证据显示,在人口多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相反,在人口较少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由于家庭成员多的原因,子女们争着尽孝心,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2010-02-22 17:09:57)/中风后遗症康复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在临床中对本病症的中医按摩康复疗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一、基本资料: 采样81例,都是经过省、市级医院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和头颅CT扫描,诊断正确的中风患者,并且经过各大医院治疗后,中风病情已经基本康复,只留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36岁。从发病到第三个月36例,其他为发病4个月以上者。对侧松弛性偏瘫者17例,上肢屈曲、内收64例,下肢呈直伸58例,腱反射亢进49例,手足麻木72例,言语不利36例,口眼歪斜24例,吞咽困难18例,思维迟钝36例,联想困难42例,记忆减退12例,烦躁抑郁16例。 二、治疗方法: 1 按摩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2 按摩要穴:风池、风府、夹脊、环跳、阳陵泉、丰隆、绝骨、丘墟、肩贞、外关、后溪。 3 按摩操作: (1)患者健侧卧位,患肢搭在患侧髂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云门到尺泽、从肩髃到曲池两线。 (2)术者立于患者后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肩贞到小海、从肩髎到肘尖两线。前臂滚揉三角肌。 (3)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在上之下肢屈曲,在下之下肢伸直,双下肢交叉成“4”字形。患侧上肢尽量上举,肘部曲曲,前臂尽量放在耳上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按压揉拨闹俞穴、肩贞穴以及小圆肌、三角肌后缘。再用肘尖点按患者环跳穴。然后,再用肘前部在患者患侧背腰部延夹脊脉从上向下依次施按压手法数遍。 (4)术者一手扶住患者患肩,拇指按揉肩前部,同时另一手患者患肢腕部,令患者患肢肘关节曲曲,前后被动活动、旋转肩关节。 (5)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按揉拨患者患侧小腿前外侧阳明经路线数遍,点按揉拨阳陵泉、丰隆、悬钟、丘墟等穴。从上向下立拳叩击小腿前外侧。 (6)患者俯卧位,术者双掌至上而下平推背腰部太阳经,在用双手拇指自上而下按揉患者患侧臀部从髂嵴到坐骨结节数遍,在用肘前部按揉底髂关节数遍。然后将患者患侧下肢曲成“4”字形,用肘尖点按患侧环跳穴。在将患者下肢伸开,

什么是脑卒中后遗症

什么是脑卒中后遗症 发表时间:2019-09-05T17:23:17.9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高全乐[导读] 脑卒中后遗症是指发生脑血管疾病后出现的肢体偏瘫、失语等并发症,是否能完全康复要看患者的严重程度,(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200)脑卒中后遗症是指发生脑血管疾病后出现的肢体偏瘫、失语等并发症,是否能完全康复要看患者的严重程度,即使恢复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常见的后遗症有突发的视觉障碍、肩关节半脱位、嘴歪眼斜、周围性偏瘫、头痛、麻木等症状。脑卒中后遗症的诊断首先要确定脑中风,再根据病史、主诉、临床体征来判断脑卒中后遗症。 一、身体感知障碍 脑卒中后遗症最常见的障碍,就是身体的感知功能出现问题。比如说运动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是偏瘫、四肢瘫痪等情况。有的患者甚至不能活动,或者部分肢体不能正常活动。如果情况稍微好一点,可能就会感到身体疲乏无力。严重的情况就是完全不能活动。出现运动障碍的患者在生活上基本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照顾。想要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这个过程中患者在生活上会非常麻烦。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失语或者构音障碍。失语障碍表现为听力困难、不能阅读和书写、词语表达障碍等。最常见的表现为说话不利索。这个时候的患者想要表达什么就比较困难,他人不容易理解他要表达的什么意思。而且如果他人想给患者说什么,因为患者的听力出现障碍,不容易听清,因此在理解力上有大幅度的减退。同时,患者的四肢有可能出现瘫痪或者身体无力,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笔都拿不了,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正常阅读和书写。因此,这时候的患者想要表达什么就很困难。因此他人在照料患者的时候还是应该保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确定患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方便照料。 还容易出现一种后遗症,就是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遗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出现这种吞咽障碍的概率很大。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脑干和吞咽功能有关的颅神经核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者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大多数的患者摄食都比较困难,语言表达不清,难以实现语言交流。这种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如果情况严重甚至有窒息的危险。因此这种症状对患者的危害巨大,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障碍在前期一般表现为:开口、闭唇困难、流口水、食物从口中撒落、咀嚼费力。如果口腔控制食物的能力降低,那么很有可能导致食物过早的进入咽部,发生“吞咽前吸入”。“吞咽前吸入”很容易导致食物逆流进入鼻腔,误入咽喉以及气管引起呛咳。吞咽障碍应该早期判断、早期治疗、早期护理,以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最常用的康复方法,就是对吞咽肌群的训练,按摩咀嚼肌,并用冰块轻轻敲打唇周等,训练口腔肌肉。促进舌的运动,让患者的舌做水平、收缩、以及侧方主动运动和舌背抬高运动,并用勺子或者压舌板增加压力,从而训练患者的舌运动能力,增加灵活性。不过,在日常护理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让患者用吸管饮水,因为吸管饮水需要比较复杂的口腔肌肉功能,患者很容易导致误吸。而且,一定要避免低头饮水,低头误吸很容易增加误吸的危险性。而且在食物的选择上,首选黏糊的米稠状为主,等吞咽功能好转之后在选择固体类食物,其次就是要选择流质的食物。水是患者吞咽最困难的,如果想要位患者补充水分,可以选择牛奶、果汁这样有溶质的液体,方便吞咽。 二、肩手综合症 肩手综合症是脑中卒后遗症比较常见的一种。它通常影响患者的上肢,有极少患者能恢复以前的活动。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患者肩、手指永久的畸形。因此,偏瘫患者的肩手综合症的早期治疗和治疗护理是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而肩手综合症又被称为神经性营养不良,以疼痛、水肿、自主神经系统障碍,运动失调以及营养改变为临床特点。这种肩手综合症它可能是原发的,也有可能是由不同因素促发的,例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障碍,急性卒中和脊髓损伤、内分泌失调和心肌梗塞都有可能引发肩手综合症。这种综合症发病的年龄一般都是在45—78岁之间,大多在脑卒中1—3月内发生,最早出现在发病后的第三天。这种综合症的发病率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在初期的时候,患者手部肿胀以及皮肤色泽都会发生改变,肩手腕的地方开始出现疼痛性运动障碍。X光片上可以看到肩手部骨骼开始出现局灶性缺钙现象的出现。手部疼痛突然发生,水肿的地方在手背比较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手在被动旋转之后会感觉疼痛,手腕活动受到限制。不能做到完全的弯曲,如果弯曲会有一种疼痛感。如果发展到中期,肩手部的疼痛会减轻,肿胀和皮肤色泽改变的地方会完全消失,手和上肢的地方开始变薄,皮肤温度变低。逐渐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掌筋膜肥厚等情况。这个时候如果可以早治疗就要尽早治疗。如果到了后期,受和肩部的营养不良的状况就会更加的明显,肩、手臂的疼痛有可能完全消失,肌肉萎缩开始出现。关节活动性永远消失,出现肩、手臂畸形的情况出现。而且因为肌肉萎缩,不能做大幅度的动作。因此在前期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而且在现在肩手综合症至今没有提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就是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各种物理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交感神经阻滞、交感神经切除术、中药以及针灸治疗等方法。对于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不要在患者输液的时候去给患者测量血压;肢体保持一种良好的肢体位度;不要去拖拽患者的肢体,如果要改变体位要扶着患者的背部来进行移动,可以利用健侧的力量来改变,不过,体位的改变一定不要太过于频繁,这样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医生在平时可以鼓励患者多运动,知道患者的患侧受限但是可以指导患者用健肢来带动患肢运动。平时多运动,让患者在日常可以有更好的恢复。在日常的时候,多选择敷料来改善肩手综合症的复发情况。那么,在敷料的选择上,如果选择的是泡沫敷料,必须及时的更换,最好3—5天更换一次。而且如果使用敷料,就不要频繁打开敷料,避免破坏密闭的环境,对伤口产生不良影响。结语: 脑卒中后遗症是因为中风而产生的后遗症。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风的发病率也是逐年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中风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是给患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以及精神负担。因此,在生活中要及时的去预防脑中卒,预防相关后遗症的出现。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内容清晰)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熊静综述朱榆红审校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脑卒中是引起失语症的主要原因,失语症也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对失语症的科学研究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有关失语症恢复的早期研究,多为报道性临床观察。近20年来,随着各种现代技术的显著进步,对失语症恢复进行了更多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新观点,进一步指导了失语症治疗,并为其它认知功能研究提供了线索。 一、失语症的自然恢复 失语症的自然恢复是指没有进行正规语言治疗,仅用常规的挽救生命措施,药物治疗及家庭和社会支持下,就能看到的语言能力的改善[1]。 目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的时间进程缺乏统一的意见。多数研究认为,失语症改善最明显在脑卒中后头3月。Sands等[2]论述了失语症的自然恢复期可以持续3-6月。Holland等[3]发现语言功能的恢复在经历最初一个恢复较快的时期后,进展变得缓慢,但在一年之后仍可观察到微小的进步。Sample[4]报道了1例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在3年间语言能力仍逐步恢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共同的结论:(1)越早开始出现恢复,预后越好。(2)语言功能恢复较运动功能恢复晚。(3)听理解恢复比语言输出能力恢复早。(4)病初失语越严重,恢复越差。 许多因素影响失语症的恢复。 (1)脑卒中类型脑出血后失语症开始恢复比脑梗塞后失语症晚,但其更有可能自然恢复达更高级。 (2)病灶大小和部位普遍认为病灶大小影响恢复,病灶越大,恢复越差。病灶部位若位于Wernicke区或颞叶后部和顶叶下部及临近部位,则恢复较差[5]。也有研究认为[6]卒中后大脑损伤的总体积大小与语言恢复无关,但关键性语言区如颞上回后部,颞枕结合区局限性损害体积与语言恢复有关。 (3)失语症最初的严重与预后有关。 (4)失语症的类型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语言形式功能随时间而变化,即失语症的演变。Kertesz等[7、8]复习了“演变论”的文献,得出结论:①完全性失语可能恢复为永久的Broca失语②Broca失语可以恢复至比较轻微地找词困难或语言失流利③Wernicke失语常永久存在或演变成传导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④传导性失语和经皮质性失语可演变为命名性失语,且常可得到完全恢复。⑤命名性失语常为各种失语恢复的最后阶段且可完全恢复。 (5)年龄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失语症预后的独立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也有研究表明[9],老年病人的失语症常为较严重的类型。 (6)性别和利手在已有的文献中,性别和利手在失语症的严重性和类型方面很少有差别,对失语症也无明显的影响。 (7)失语症患者病前特征如智力,社会经济情况,职业等因素对语言恢复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未得出明确的证据。 (8)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与失语症恢复呈负相关。 (9)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好坏,无疑对失语症恢复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必须注意的是,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上述因素常相互作用。因此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

脑卒中康复健康指导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 【什么是脑卒中?】 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卒中就发生了,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结果,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 一部分脑细胞将会受损伤或者死亡。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部分卒中的病因 可能不明确,其症状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 【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 突发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反应迟钝、感觉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 口角歪斜、失去平衡、步行困难、单眼、双眼视物模糊或向一侧凝视、缺乏平衡感、吞咽 困难、言语困难(包括言语模糊、不能找到合适的单词表达或理解其他人的言语含义)、 意识障碍或抽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怎样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1)增强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创造家庭和睦的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地生活,让病人情绪 上不过于紧张,思想上又高度重视。 (2)控制已知危险因素:患者如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要 积极的治疗。 (3)警惕中风的诱因:避免紧张、兴奋、忧虑、脑力或体力过劳等因素,并要注意气候的剧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客观环境的影响。 (4)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提倡中老年人以低钠、低胆固醇、以低脂肪食物为主,副食品宜多样化。在食量上不宜过饱或过饥,要改变不良的烟酒嗜好。 (5)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坚持以活血化淤的中西药物治疗为主,增进血液的 正常流动以防止中风。常用药物有复方丹参片。 (6)注意中风的前兆:如有头痛、半侧面部麻木、四肢一侧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不稳等。 【脑卒中的家庭紧急处理】 (1)保持镇静,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意思指导进行处理。 (2)将病人抬至床上,注意不要将病人拉起或扶起,以免加重病情,最好2-3人同时搬抬,一人抬肩,一人抬托腰臀部,一人抬腿,头部稍抬高。 (3)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呕吐或昏迷者,将头偏一侧,便于口腔粘液或呕吐物流出,将病人的衣领解开,取出假牙。

中风后失语症的表现

中风后失语症的表现 失语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丧失,是由于大脑皮层(优势半球)的语言中枢损伤所引起的。语言中枢有两个:一个叫语言运动中枢,位于主侧半球的额下回后部。这个中枢支配着人的说话,如果这个中枢损伤,会使患者丧失说话能力,不会说话。但能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常用手势或点头来回答问题。 根据病变的范围,可表现为完全不能说话,称完全性失语。或只能讲单字、单词,说话不流利,称为不完全性失语。这种情况叫做运动性失语。另一个语言中枢叫语言感觉中枢,位于主侧半球颞上回后部。此中枢可以使人能够领悟别人说话的意思。如果这个中枢受损,则引起患者不懂别人说话的内容,不理解问话。但这种人语言运动中枢完好,仍会说话,而且有时说起话来快而流利,但会答非所问,这种情况叫感觉性失语。 在临床上常会遇到有些中风病人,虽然都是同侧偏瘫。但有的失语,有的却不失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语言中枢部位不同。医学上有个规律,习惯用右手写字、拿东西的人叫右利手,其语言中枢在左侧大脑半球,常常把其左侧大脑半球称为主侧半球(优势半球),如果其左侧半球受损.就会发生右侧偏瘫和失语。相反,如果习惯用左手,叫做左利手,语言中枢在右侧大脑半球.我们称其右侧大脑半球为主侧半球。若其右侧半球受损,左侧肢体会发生偏瘫和失语。当“右利手”的人,发生左侧偏瘫时,不会失语;而“左利手”

发生右侧偏瘫时,也不会出现失语。 在中风病中,最常见的是运动性失语,其次是感觉性失语。如果两者并存者叫做混合性失语。这种病人自己不会说话,也不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这是病变损及优势半球的额叶、颞叶所致。除上述情况,还有一种失语,叫做“命名性失语”。其特点是:病人理解物品的性质和用途,就是叫不出名字。如指着牙刷问病人“这是什么东西?”他会答“刷牙用的”。拿着茶缸问病人“这叫什么名字?”他会说“喝水用的”。病人心里明白,就是叫不出名字,所以叫命名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的中枢,在优势半球颞叶后部和顶叶上部,当这个部位受损时,就会发生上述情况的失语。 在遇到上诉情况时,必须要及早地给予治疗,最好是在中医配合康复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关键词:中风、失语、临床表现 摘要:中风后失语的表现 栏目:卒中单元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讲义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讲义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赵丹 一、脑卒中失语症的定义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由于本病所造成的大脑器质性的病变,除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体征外,尚可发生发音、构音等语言障碍。 脑卒中失语症(aphasia)是脑损害导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表达或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患者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或严重认知障碍,无视觉听觉缺损和口、咽喉、舌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失调,却听不懂别人或自己讲的话,也不能表达,不理解或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等。 二、脑卒中失语症的言语症状 (一)听理解障碍 听理解障碍是失语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指患者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根据失语症的类型和程度不同表现在字词、短句或文章不同水平的理解障碍。

(二)口语表达障碍 1.发音障碍:失语症患者的发音障碍是由于言语失用所致,重症时仅可以发声,在中度时可见到刻意表达的语言明显不如随便说出的,模仿语言不如自发语言,且发音错误常不一致。 2.说话费力:表现为说话时语言不流畅.患者常伴有叹气、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费力的表现。 3.错语:常见有三种错语,即语音错语、词意错语和新语。语音错语是音素之间的置换,如将”香蕉”说成“香猫”。词意错语是词与词之间的置换,如将“桌子"说成“椅子”。新词则是用无意义的词或新创造的词代替说不出的词,如将“铅笔”说成“磨小”。 4.杂乱语:也称奇特语,在表达时,大量错语混有新词,缺乏实质词,以至说出的话使对方难以理解。 5.找词和命名困难:指患者在谈话过程中.欲说出恰当词时有困难或不能,多见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谈话中因找词困难常出现停顿,甚至沉默,或表现出重复结尾词、介词或其他功能词。 6.刻板语言常见于重症患者,可以是刻板单音,如“嗒”“嗒”,“八”“八”,也可以是单词如“妈妈”“妈妈”,“人啊"“人啊”。这类患者仅限于刻板语言患者,即任何回答都以刻板语言回答,有时会出现无意义的声音。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

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 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钟,手法适中。2、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揉和捏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每次5分钟。3、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下肢肌肉,重点捏拿和按揉髋、膝、踝关节,然后用手掌将下肢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4、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两手拇指腔探压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至下进行,

(完整版)27-简易失语症评定表

语言-认知障碍评定系列表 失语症评定简表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主诉: 诊断:检查日期: 一.谈话 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大岁数?-------------你住哪儿?------------- 你(退休前)做什么工作?-------------请简单说说您怎么不好?------------- 系列语言从1数到到21:------------- 总评:哑、刻板重复、非流利型、流利型、中间型、正常 二.复述 门-------------九十五-------------四个四十七-------------百分之八十八------------- 手和窗户-------------狗和机器-------------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 一个大花碗扣一个大花活蛤蟆-------------他刚一进门就又下雨又打雷------------- 所机全微他合---------- 三.理解 执行命令 1.窗户------------- 2.灯------------- 3.鼻子------------- 4.肩膀------------- 5.进这个房 间的地方-------------6.能躺下睡觉的地方-------------7.鼻子肩膀和下巴-------------8.用右手摸左耳(如右侧瘫改左手)9.拿起钢笔碰一下铅笔-------------10.把纸翻过来,把笔放在下边,把钥匙放在上边------------- 是否题 1.你的名字是…..吗?(说病人名字)------------- 2.这是钢笔吗?------------- 3.你吃过早饭(午饭)吗?------------- 4.这儿是旅馆吗?------------- 5.七月分下雪吗?------------- 6.(马比狗大吗?-------------) 四.命名 1.钢笔------------- 2.耳朵------------- 3.眉毛------------- 4.表带------------- 5.胳膊肘------------- 6.眼镜腿------------- 7.袖子------------- 8.领子------------- 9.拇指

失语症的鉴别

失语症、构音障碍与言语失用的鉴别 在临床上,失语症、构音障碍和言语失用是三种不同性质的言语障碍。它们不仅从发生机制上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治疗方法上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它们能够准确地鉴别就变得异常重要。 一、失语症。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失语症,指有声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障碍。失语症的临床类型很多,这里只简单说明三种。 ㈠运动性失语症,也叫布洛卡(Broca)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⒈临床表现:⑴言语表达明显障碍。一般可说出很简单的语词或短语,但咬字不清,发音模糊。严重者仅能发出个别的字音,称单语症。 ⑵听语理解多无障碍。可以明白讲话的内容。 ⑶对文字的理解多有保留。可以通过看文字、语句理解内容,执行指令。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侧额叶Broca区及邻近结构损伤。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言语表达在大脑有专门的皮层区域负责。在言语表达出现障碍时,听理解机能可以保持正常。 ㈡感受性失语,也叫威尼克(Wernicke)失语症。 ⒈临床表现:听语理解明显障碍。 口语表达流利。但不能理解自己所说出话的意思。 复述多有困难。 阅读多有障碍。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损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侧颞叶Wernicke区最为多见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言语理解在大脑有专门的皮质区域负责。在言语理解出现障碍时,言语表达机能可以保持正常。 ㈢传导性失语症,也叫中央性失语,或传入性运动性失语。 ⒈临床表现:自发性言语流利。 听理解障碍不明显。 复述障碍突出。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损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脑缘上回,常累及颞叶感受性言语区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从言语感受区到言语表达区可能有一个传导过程。 二、构音障碍 ⒈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发音困难,对一些原来可以发好的音现在却总是发不好,严重时根本发不出来。同时伴喝水发呛等构音肌肉功能障碍。 ⒉脑定位:皮层下部位,如颅神经或脑干损伤等。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 一、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 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

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 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钟,手法适中。2、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揉和捏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每次5分钟。3、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下肢肌肉,重点捏拿和按揉髋、膝、踝关节,然后用手掌将下肢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4、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两手拇指腔探压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至下进行,并用手掌在背腰部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然后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臀部及下肢后侧的肌肉群,轻抚几次,每次5分钟。 5、患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患者的背面,按摩风池、肩井穴,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分析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19T15:39:26.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4月第6卷第12期供稿作者:董旭东[导读] 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它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分析董旭东 (绥化市第一医院黑龙江绥化 152000)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090-02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分析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它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及时抢救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即将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与急性期神经内科治疗有机地结合,防治各种并发症,尽可能使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均是2005年7月以来收治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不包括同时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伴有骨骼、肌肉系统严重病变而致活动功能障碍者。其中脑出血患者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110例。左侧偏瘫92例,右侧偏瘫88 例,语言不清78例,完全失语20例。按标准对患者进行肌力测评,首次肌力测评时间为入院后首次查房时间,肌力0级者30例,1级者30例、2级者38例、3级者52例、4级以上30例。 1.2治疗方法 1.2.1神经内科治疗根据各病人的临床表现、CT及其他检查结果,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稳定急性期病情,挽救患者生命,以利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1.2.2康复治疗 1.2.2.1床上康复期此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3周,主要指病人患侧肢体瘫痪,不能下地,需要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期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的摆放和体位的转换(翻身),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同时,偏瘫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如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此期偏瘫肢体被动活动顺序为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被动活动宜在无痛或少痛的范围内进行。床上活动包括双手叉握上举运动、翻身运动和桥式运动。此期也可采用传统疗法包括按摩和针刺治疗。 1.2.2.2 床边活动期由陪员扶持下站立床边,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健肢站稳,患肢抬起摆动以及跨步动作,练习正常步态,纠正患肢膝关节弯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同时进行积极的康复器械的辅助练习[1]。 1.2.2.3步行练习在治疗师帮助下,进行离床后室内及走廊平步行走,逐渐增加距离。此时及以后加大康复器械辅助训练量。 1.2.2.4作业治疗 1.2.2.4.1 日常生活活动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主动移动、进食、个人卫生、更衣、洗澡、步行和如厕等)和应用性日常生活活动(如做家务、使用交通工具、认知与交流等)都应包括在内。 1.2.2.4.2 运动性功能活动通过相应的功能活动增大患者的肌力、耐力、平衡与协调能力和关节活动范围。 1.2.2.5言语治疗对有构音障碍或失语的脑卒中患者应早期进行言语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其整体功能水平的改善。 2 结果 180例脑卒中患者经过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2个月后,做肌力判定,其中肌力恢复到5级65例,4级51例,3级26例,2 级30例,0~1级8例,治疗总有效率91.2%[2]。 3 讨论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00/10万,年死亡率为80/10万~120/10万,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40%为重度残废,脑卒中复发率达40%。大量临床康复实践表明,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减轻残疾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了避免过早的主动活动使得原发的神经病学疾患加重,影响受损功能的改善,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程度相对较重,一般主张发病后1~2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各期进行物理疗法、作业疗法、针刺、推拿、使用康复器械,对改善患侧脑循环,降低患肢肌张力,增加患肢肌力是有益的。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用药和康复治疗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4722769.html,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用药和康复治疗体会 作者:阳孝敏等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09期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用药和康复治疗。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遗症患 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和基础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和中成药治疗,同时配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关键词】用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较急,病情发展快,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治疗时间长且恢复效果差,易出现后遗症。为进一步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和用药情况,笔者选取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经过治疗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7-78 岁,平均年龄(53.6±3.7)岁,平均病程(6.4±1.3)年;脑梗死患者23例,脑溢血2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2.9±3.1)岁,平均病程(6.7±1.2)年;脑梗死患者25例,脑溢血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进行神经修复和溶栓。如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巴氯芬等。基础训练包括肢体活动、语言功能锻炼、家属按摩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合并中成药物治疗如脑心通、脑脉泰等进行口服,脑心通(生产企业: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 Z20025001)每次2-4粒,一天三次,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针灸,进行穴位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选择适合的穴位施针,留针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每天操作一次,15天一疗程。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给予日常生活活动锻炼(ADL),达到患者生活自理的目 标。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锻炼,从穿衣、洗漱、进食饮水、行走、脱鞋等各项动作进行训练。运动障碍的患者应进行肌力增强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同时给予强制性运动,通过抑制健侧肢体活动,强制使用患肢,活动力度因人而异。 1.3 观察指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