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罗庚与陈景润的故事阅读答案

华罗庚与陈景润的故事阅读答案

华罗庚与陈景润的故事阅读答案
华罗庚与陈景润的故事阅读答案

华罗庚与陈景润的故事阅读答案

课外阅读显身手。

华罗庚与陈景润的故事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你写的《堆垒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思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不停地赞叹。

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

2.陈景润写的信有三层意思: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赞扬了华罗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参考答案:1.赞不绝口邀请

2.《堆垒素数论》写得很好

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

希望作者能更正

3.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

第4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含答案

多有几个? [5分] 参考答案: 6. 在正方体的8个顶点处分别标上1,2,3,4,5,6,7,8,然后再把每条棱两 端所标的两个数之和写在这条棱的中点,问各棱中点所写的数是否可能恰有五种 不同数值?各棱中点所写的数是否可能恰有四种不同数值?如果可能,对照图a 在图b的表中填上正确的数字;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 [5分] 参考答案:

2. 这是一个中国象棋盘(图中小方格都是相等的正方形,“界河”的宽等于小正方 形边长),黑方有一个“象”,它只能在1,2,3,4,5,6,7位置中的一 个,红方有两个“相”,它们只能在8,9,10,11,12, 13,14中的两个位 置。 问:这三个棋子(一个“象”和两个“相”)各在什么位置时,以这三个棋子为 顶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5分] 参考答案: 3. 将一根长为374厘米的合金铝管截成若干根36厘米和24厘米两种型号的短管 (加工损耗忽略不计) 问:剩余部分的管子最少是多少厘米?[5分] 参考答案:

甲、乙二人同时从A出发向B行进,甲速度始终不变,乙在走前面1/3路程 时,速度为甲的二倍,而走后面2/3路程时,速度是甲的7/9,问甲、乙二人谁 先到达B?请你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5. 这是一个长方形。(AE的长度与ED的长度之比是9∶5) (BF的长度与FC的长度之比是7∶4)问:涂红色的两块图形的面积与涂蓝色的两块图形的面积相比较,哪个大?请说明理由。 [5分] 参考答案: 6. 这是一个正方形,图中所标数字的单位是厘米。 问:涂红色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分]

7. 这是两个分数相加的算式。问:等号左边的两个方格中各是怎样两个不同的自然 数?[5分] 参考答案: 9. 图中有两个红色的正方形,两个蓝色的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已在图中标出(单 位:平方厘米) 问:红色的两个正方形面积大还是蓝色的两个正方形面积大?请说明理由。[5 分] 参考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 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加入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该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 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

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

华罗庚阅读答案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思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字典。 不认识“庚”,可用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 会读“意”,不知文中加点词“大意”中“意”的确切意思,可以用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大意”的“意”应取第_______种解释。 3.填空。 (1)陈景润写信时,华罗庚是一位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明珠”指_______,“一粒微尘”指_______。 4.陈景润的信写了哪三层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2.部首广 5画音序 Y yi ① 3.(1)数学家中学教师 (2)《傩叠素数论》一个算错的问题 4.(1)觉得《堆叠素数论》得很好。 (2)发现一个问题计算错了。 (3)希望能更正。

华罗庚阅读答案

华罗庚阅读答案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思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认识“庚”,可用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 会读“意”,不知文中加点词“大意”中“意”的确切意思,可以用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大意”的“意”应取第_______种解释。 3.填空。 陈景润写信时,华罗庚是一位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明珠”指_______,“一粒微尘”指_______。 4.陈景润的信写了哪三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2.部首广 5画音序 Y yi ① 3.数学家中学教师 《傩叠素数论》一个算错的问题 4.觉得《堆叠素数论》得很好。 发现一个问题计算错了。 希望能更正。

华罗庚金杯2017初一试题

第二十二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决赛试题(初中一年级组) 一、填空题(每小题 10 分,共80 分) 1. 数轴上10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10,,...,a a a ,且当i 为奇数时,12i i a a +-=,当i 为偶数时,11i i a a +-=,那么106a a -= . 2. 如右图,△ABC ,△AEF 和△BDF 均为正三角形,且△ ABC ,△AEF 的边长分别为3和4,则线段DF 长度的最大值 等于 3. 如下的代数和 1201622015...(1)(20161)...10101007m m -?+?-+-?-+++? 的个位数字是 ,其中m 是正整数. 4. 已知20152016x <<. 设[]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定义{}[]x x x =-.如果{}[]x x ?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所有x 的和等于 . 5. 设x ,y ,z 是自然数,则满足22236x y z xy +++=的x ,y ,z 有 组. 6. 设311,,,p q p q q p --都是正整数,则22p q +的最大值等于 . 7. 右图是A ,B ,C ,D ,E 五个防区和连接这些防区的10条 公路的示意图. 已知每一个防区驻有一支部队. 现在这五支 部队都要换防,且换防时,每一支部队只能经过一条公路, 换防后每一个防区仍然只驻有一支部队,则共有 种 不同的换防方式. 8. 下面两串单项式各有个单项式: (1) 2457832316046604760496050,,,...,,...,,n n xy x y x y x y x y x y -- ; (2) 23781213535210077100781008210083,,,...,,...,,m m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其中n ,m 为正整数,则这两串单项式中共有 对同类项. 二、解答下列各题(每题10 分,共40 分,要求写出简要过程) 9. 是否存在长方体,其十二条棱的长度之和、体积、表面积的数值均相等?如 果存在,请给出一个例子; 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 如右图,已知正方形ABDF 的边长为6 厘米,△EBC 的面

华罗庚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华罗庚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华罗庚》课时练习 一、积累运用 1.选出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蜚声(fēi)箪食(dān)椽子(huán)爱憎分明(zènɡ) B.靡涯(ǐ)耿然(ɡěnɡ)显赫(hè)坎坷(kǎn kě) .扉页(fēi)间或(iàn)一爿店(pán)乖角儿(u ér) D.监生(iàn)褒奖(bā)搭赸(shàn)困在垓心(ɡāi) 2.选出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A.鹰鹯拘挛金瓯春温秋肃 B.朴质恬静倚角之势曲意抚慰 .惨淡瘟疫良辰美景姹紫嫣红 D.亵渎蔓延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停止的论点,___________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2)而一旦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新事物

的性质。 (3)上写生课的时候我们要___________老师怎么用笔。 (4)他不会唱歌,你___________难为他。 A.失望变革留神何苦 B.悲观变化留心何必 .失望变化留心何苦 D.悲观变革留神何必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仿古建筑虽然也雕梁画栋、黄瓦红墙,但是缺少基本的古建筑常识,不伦不类,令人贻笑大方,不宜提倡。 B.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飞机下降时略微体验一点失重的感觉。 .在审片的时候,孙玉胜副总编辑用了一个小时思考如何既能揭露事实,又能保护线人,在发现无法两全的时候,他作出了忍痛割爱的决定。 D.在度过了一段低迷期后,李金羽居然一发而不可收拾,以12粒进球在射手榜上独占鳌头,曾经以个性张扬而闻名的阳光少年,在这个赛季再次让人领略到那逼人的青春气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实现的。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理解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理解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 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加入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该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 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

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

三年级华罗庚数学思维训练带答案分析

《华罗庚学校思维训练导引》三年级真题分析 《华罗庚学校思维训练导引》三年级第一节 三年级上学期第01讲计算问题第01讲 加法与减法 【内容概述】 各种加法和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方法,如凑整,运算顺序的改变,数的组合与分解,利用基准数等。 【例题分析】 1.计算:1966+1976+1986+1996+2006 分析1: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前面一个数都比后面一个数大10,因此可以设一个基准数。 详解:我们不妨设1986为基准数。 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20)+(1986-10)+1986+(1986+10)+(1986+20) =1986*5 =9930 评注:通过仔细观察题目后,通常会发现一些规律。找到规律,就能轻而一举的解决问题。 分析2:等差数列的个数是奇数个时,中间数是它们的平均数 详解: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5 =9930 2.计算:123+234+345-456+567-678+789-890 答案:34 分析:这些数粗略一看好象是杂乱无章,其实不然。通过对各位数的观察, 详解: 先看个位:3+4+5-6+7-8+9-0=14 再看十位:2+3+4-5+6-7+8-9=2 但是注意个位的进位:2+1=3(1是个位进位来的) 最后看百位:1+2+3-4+5-6+7-8=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34这个数 评注:做这种有技巧的计算时,要先通过观察,找到规律后再逐一化简。把它变成一道很容易且学过的题。就像这道题一样,本来是3位数加减法,而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位数加减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忘了前一位的进位。 3.计算:6472-(4476-2480)+5319-(3323-1327)+9354-(7358-5362)+6839-(4843-2847) 答案:20000 分析:这个题目一眼看去没有办法简单运算,但如果把括号内得数算出,便发现

华罗庚奥数练习题

一年级第一讲习题一 1.计算:13+14+15+16+17+25 2.计算:2+3+4+5+15+16+17+18+20 3.计算:21+22+23+24+25+26+27+28+29 4.计算: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5.计算:22-20+18-16+14-12+10-8+6-4+2-0 6.计算:10-20+30-40+50-60+70-80+90 一年级第五讲习题五 1.一队男生8人。老师要求在2名男生中间插进1名女生,问可插进多少女生? 2.小冬用12张纸订成一个本子。从头数起,每隔3纸夹进一片树叶,问这个本子内共放进多少片树叶? 3.在一条20米长的小路两旁种小松树,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而且两头都种树,问这段小路上共种多少棵? 4.一根钢管长6米,每分钟锯下1米,几分钟锯完? 5.一根木头锯成4段,要付锯工费1元。如果要把这根木头锯成13段,要付锯工费多少元? 6.小明与爸爸一同上楼。小明上得快、爸爸上得慢,小明上2层,爸爸上1层。问小明上到五楼时,爸爸上到几楼? 7.沿着跑道插着11面旗,旗与旗离得一样远,第一面旗插在起点。运动员从起点起跑经过6秒钟到达第6面旗,问运动员到达第11面旗时,需要跑11秒钟吗? 8.三点钟时,挂钟打响三下,用了12秒。到六点钟时,挂钟打响六下,要用几秒钟?

二年级上册第一讲1.计算:(1)18+28+72 (2)87+15+13 (3)43+56+17+24 (4)28+44+39+62+56+21 2.计算:(1)98+67 (2)43+28 (3)75+26 3.计算:(1)82-49+18 (2)82-50+49 (3)41-64+29 4.计算:(1)99+98+97+96+95 (2)9+99+999 5.计算:(1)5+6+7+8+9 (2)5+10+15+20+25+30+35 (3)9+18+27+36+45+54 (4)12+14+16+18+20+22+24+26 6.计算:(1)53+49+51+48+52+50 (2)87+74+85+83+75+77+80+78+81+84 7.计算:1+2+3+4+5+6+1+2+3+4+5+6+1+2+3+4+5+6+1+2+3+4+5

第十九届华罗庚初赛试卷 A(小学高年级组)附答案

第十九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初赛试卷(小学高年级A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10 分, 满分60分. 以下每题的四个选项中, 仅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表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写在每题的圆括号内.) 1.平面上的四条直线将平面分割成八个部分, 则这四条直线中至多有() 条直线互相平行. (A)0(B)2(C)3(D)4 2.某次考试有50道试题, 答对一道题得3分, 答错一道题扣1分, 不答题不得 分.小龙得分120分, 那么小龙最多答对了()道试题. (A)40(B)42(C)48(D)50 3.用左下图的四张含有4个方格的纸板拼成了右下图所示的图形. 若在右下图 的16个方格分别填入1, 3, 5, 7(每个方格填一个数), 使得每行、每列的四个数都不重复, 且每个纸板内四个格子里的数也不重复, 那么A, B, C, D四个方格中数的平均数是(). .(A)4(B)5(C)6(D)7 4.小明所在班级的人数不足40人, 但比30人多, 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 可能是(). (A)2:3(B)3:4(C)4:5(D)3:7

5.某学校组织一次远足活动, 计划10点10分从甲地出发, 13点10分到达乙地,但出发晚了5分钟, 却早到达了4分钟. 甲乙两地之间的丙地恰好是按照计划时间到达的, 那么到达丙地的时间是( ). (A )11点40分 (B )11点50分 (C )12点 (D )12点10分 6.如右图所示, 7=AF cm, 4=DH cm, 5=BG cm, 1=AE cm.若正方形ABCD 内的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78 cm 2, 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cm. (A )10 (B )11 (C )12 (D )13 二、填空题 (每小题 10 分, 满分40分) 7.五名选手A, B, C, D, E 参加“好声音”比赛, 五个人站成一排集体亮相. 他们胸前有每人的选手编号牌, 5个编号之和等于35.已知站在E 右边的选手的编号和为13;站在D 右边的选手的编号和为31;站在A 右边的选手的编号和为21;站在C 右边的选手的编号和为7.那么最左侧与最右侧的选手编号之和是_____. 8.甲乙同时出发, 他们的速度如下图所示, 30分钟后, 乙比甲一共多行走了________米. 9.四个黑色1×1×1的正方体和四个白色1×1×1的正方体可以组成________种不同的2×2×2的正方体(经过旋转得到相同的正方体视为同一种情况). 10.在一个圆周上有70个点, 任选其中一个点标上1, 按顺时针方向隔一个点的点上标2, 隔两个点的点上标3, 再隔三个点的点上标4, 继续这个操作, 直到1, 2, 3, …, 2014都被标记在点上.每个点可能不只标有一个数, 那么标记了2014的点上标记的最小整数是________. 乙 甲 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的阅读题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的阅读题答案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 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集体性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在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 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

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

第十二届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复赛试题及答案(初一组)

第十二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复赛试卷(初一组) (时间2007年4月21日10:00~11:30) 一、填空(每题10分,共80分) 1、计算:=?? ? ??-???? ??--? -3553134217685.17 。 2、“b 的相反数与a 的差的一半的平方”的代数表达式为 。 3、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者,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小者, 例如:3⊕5=5,3⊙5=3,则 4、已知 5-=-n m ,1322=+n m ,那么 44n m += 。 5、用一些棱长是1的小正方体码放成一个立体,从上向下看这个立体,如图1,从正面看这个立体,如图2,则这个立体的表面积最多是 。 图1(从上向下看) 图2(从正面看) 6、满足不等式|13|22|1|3+>--n n n 的整数n 的个数是 。 7、某年级原有学生280人,被分为人数相同的若干个班。新学年时,该年级人数增加到585人,仍被分为人数相同的若干个班,但是多了6个班,则这个年级原有 个班。 8、如果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并且最大角是最小角的5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是 。 二、简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40分,要求写出简要过程) 9、已知a ,b ,c 都是整数,当代数式 c b a 327++ 的值能被13整除时,那么代数式 c b a 2275-+的值是否一定能被13整除,为什么? 10、如图3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ND MN AM ==, FC EF BE ==,四边形ABEM ,MEFN ,NFCD 的 ∶∶∶∶∶∶∶∶∶装 ∶∶∶∶∶∶∶∶∶∶∶∶∶∶∶∶∶∶∶∶∶∶∶订 ∶∶∶∶∶∶∶∶∶∶∶∶∶∶∶∶∶∶∶∶∶∶线 ∶∶∶∶∶∶∶∶∶∶

数学奇才华罗庚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和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实用文本阅读原文和答案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 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 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 “加入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该行了就不 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 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 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 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 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 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 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 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 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 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 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 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 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 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 成绩0"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

第23届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决赛初一组练习题(有答案)

第二十三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试题(初中一年级组) 总分 第二十三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决赛试题(初中一年级组·练习用) 一、填空题(每小题 10 分, 共 80 分) 1. 点O 为线段 AB 上一点, ∠AOC = 10? , ∠COD = 50? , A O B 则 ∠BOD = 或 . 2.已知 m >0 ,且对任意整数 k ,2018123k m +均为整数,则 m 的最大值为 . 3. [ x ] 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如[-1.3] = -2 , [1.3] = 1 . 已知129[[][=4101010 a a a ++++++K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4. 使 2n +1 和11n +121都是平方数的最小正整数 n 为 . 5. 在3? 3 的“九宫格”中填数,使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 三数之和都相等.如图,有 3 个方格已经填的数分别为 3, 10,2018,则“九宫格”中其余 6 个方格所填数之和等 于 . 6. 已知某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长 a ,b ,c 为互不相等的整数,则 a + b + c 的最小值 为 . 7. 16 张卡片上分别写着 1~16 这 16 个自然数,把这 16 张卡片分成 4 组,使得 每组卡片张数一样,每组卡片上所写数的和相等,且每组有两张卡片上的数 的和为 17,共有 种分法.(说明:不考虑组的顺序,也不考虑组内数字的 顺序.例如将 1~16 分为四组后,保持各组内数字不变,只改变组的顺序或组内数字 的顺序,视为相同的分法.) 8. a ,b ,c 是三个不同的非零整数,则423abc ab bc ca -+的最小值为 .

华罗庚杯六年级数学竞赛 试题:

华罗庚杯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华罗庚杯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一、认真思考、填一填。(18分,每空0.5分) 1、猪八戒的电话号码是4个8、3个0组成的7位数,且只能读出一个零的最小数,是( )。 2、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6万,这个多位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3、 =( ):( )=0.375=6 ÷( )=( )% 4、a是b的7倍,b就是a的( )。2个白球,2个黄球装在一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 )是红球。 5、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 4 ,被减数是( )。被除数+除数+商=39,商是3,被除数是( )。 6、甲、乙、丙三个数之和是194,乙数是甲数的 1.2倍,丙是乙的1.4倍,甲是( )。 7、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 )。上5层楼花 1.2分钟,上8层楼要( )分钟, 8、任意写出两个大小相等,精确度不一样的两个小数( )、( )。 9、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丙数多75,甲数比丙数多( )。 10.、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a,最小偶数是( )。 11、的分母增加10,要使分数值不变,分子应增加( )。 12、小红比小刚多a元,那么小红给小刚( )元,两人的钱数

相等。 13、一本故事书页,小华每天看m页,看了y天,还剩( )页未看。 14、a的与b的相等,那么a与b的比值是( )。 15、甲÷乙=1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6、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比原来的数小了 2.25,原数是( )。 17、:6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 18、是把整体“1”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也可以说把( )平均分成( ) ,份表示其中的( )份,或许说( )是( )的。 二、我是聪明的小法官(对的√、错的×)(5分,每空0.5分) 1、40500平方米=40.5公顷 ( ) 2、统计一个病人的体温最好选择条形统计图。 ( ) 3、小刚生于1995年2月29日。 ( ) 4、圆的半径是,求半圆周长公式是 ( +2)。 ( ) 5、与20%表示意义完全相同。 ( ) 6、一根绳子长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第二段绳子长( )米 7、众数的特点是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 8、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20% 。 ( ) 9、4900÷400=49÷4=12……1 ( ) 10、同样长的铁丝,围成正方形和围成圆形,它们的面积一

小学三年级华罗庚数学题答案及分析

小学三年级华罗庚数学题答案及分析 1.参加数学竞赛的某同学的准考证号是一个四位数。已知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3倍,并且这个四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15,求这个同学的准考证号。 分析: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3倍,那么,个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9倍,在1~9中,只有9是1的9倍,所以,百位为1,个位为9,十位为3;这个四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15,15-1-9-3=2,千位就是2。 2.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 分析: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说明这条公路的工作量按每天计算有20*15=300人次,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20人修3天完成了20*3=60人次,那么总工作量还剩下300-60=240人次,这些剩下的工作给15人做,每人就还需要工作240/15=16天,这样,前后加起来,实际工作就有3+16=19天。 3.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多少名? 分析: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就是说每人每小时加工(90/3)/5=6个,那么一个人10小时可以加工6*10=60个,540个零件在10小时做完就需要540/60=9个人。

4.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6个足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篮球。买排球、足球、网球各1个的价钱可以买1个篮球。那么,买1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多少个网球? 分析: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就是说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6个足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篮球,也就是一个篮球的价钱等于2个足球的价钱,那么,2个足球的价钱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买排球、足球、网球各1个的价钱可以买1个篮球,因为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2个足球的价钱,所以,排球、网球各1个的价钱就等于1个足球的价钱,排球、网球各2个的价钱也就等于2个足球的价钱,因为2个足球的价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所以,2个网球的价钱就相当于一个排球的价钱,1个篮球的价钱等于3个排球的价钱,三个排球的价钱等于6个网球的价钱,所以,买1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网球。 5.甲仓存粮128吨,乙仓存粮52吨。甲仓每天运出12吨,乙仓每天运进7吨。那么多少天后两仓的存粮就同样多了? 分析:甲仓存粮128吨,乙仓存粮52吨。甲仓库比乙仓库多128-52=76吨,甲仓每天运出12吨,乙仓每天运进7吨。甲乙两个仓库的差距每天缩小12+7=19吨, 76/19=4天,4天可以把差距缩小为0,即甲、乙两个仓库就同样多了。 6.三年级一班选举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时刻,甲得到

第十三届华罗庚杯数学竞赛初一试题

第十三届华罗庚杯数学竞赛初一试题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左边移动一位所得两数之差为2.2,则这个小数用分数表示为。 2、某种皮衣标价为1650元,若以8折降价出售仍可盈利10%(相对于进价)那么若以标价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 3、求多位数111……11(2000个)222……22(2000个)333……33(2000个)被多位数333……33(2000个)除所得商的各个数上的数字的和为。 4、计算(1/(1×2)+2/(1×2×3)+3/(1×2×3×4)+......+9/(1×2×3× (10) 的值为。 5、一只船顺流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顺水漂流1小时的航程为()千米。 6、某电视机厂计划15天生产1500台,结果生产5天后,由于引进新的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25%,则这个电视机厂会提前()天完成计划。 7、从1,2,3,4,5,6,7,8,9中任意选出三个数,使它们的和为偶数,则共有()种不同的选法。 8、某书的页码是连续的自然数1,2,3,4,…9,10…当将这些页码相加时,某人把其中一个页码错加了两次,结果和为2001,则这书共有()页。 9、现有21朵鲜花分给5人,若每个人分得的鲜花数各不相同,则分得鲜花最多的人至少分得()朵鲜花。 10、三名工人师傅张强、李辉和王充分别加工200个零件。他们同时开始工作,当李辉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张强才加工了160个,王充还有48个没有加工。当张强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王充还有__个零件没有加工。 11、有一块表在10月29日零点比标准时间慢4分半,一直到11月5日上午7时,这块表比标准时间快了3分钟,那么这块表正好指向正确的时间是在11月日时。 12、一个水箱中的水以等速流出箱外,观察到上午9:00时,水箱中的水是2/3满,到11点,水箱中只剩下1/6的水,那么到什么时间水箱中的水刚好流完?() 13、清华大学附中共有学生1800名,若每个学生每天要上8节课,每位教师每天要上4节课,每节课有45名学生和1位教师,据此请推出清华大学附中共有教师名? 14、某班45人参加一次数学比赛,结果有35人答对了第一题,有27人答对了第二题,有41人答对了第三题,有38人答对了第四题,则这个班四道题都对的同学至少有人? 15、一个数先加3,再除以3,然后减去5,再乘以4,结果是56,这个数是_______。 16、一个盖着瓶盖的瓶子里面装着一些水(如下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标明的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是_________cm3。 17、六年级某班学生中有的学生年龄为13岁,有的学生年龄为12岁,其余学生年龄为11岁,这个班学生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__岁。 18、将25克白糖放入空杯中,倒入100克白开水,充分搅拌后,喝去一半糖水。又加入36克白开水,若使杯中的糖水和原来的一样甜,需要加入_______克白糖。 19、六年级一班的所有同学都分别参加了课外体育小组和唱歌小组,有的同学还同时参加了两个小组。若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是参加体育小组人数的,是参加歌唱小组人数的,这个班只参加体育小组与参加唱歌小组的人数之比是________。 20、熊猫他*的小宝宝——小熊猫今年2岁了,过若干年以后,当小熊猫和熊猫妈妈当年年龄一样大时,熊猫妈妈已经18岁了。熊猫妈妈今年是_______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