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级科学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五年级科学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五年级科学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五年级科学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教学设计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 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 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 7 面) ,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 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 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b5E2RGbCAP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 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 5 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p1EanqFDPw 2、讨论:这 5 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 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DXDiTa9E3d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 8 面) :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一、目的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发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二、方法 选择绿豆种子,采取土壤培植等方法,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全过程。 三、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1、2013年8月11日9时30分,准备绿豆种子的种植环境,将土壤放置到一个盆中,浇水使土壤变得湿润。把盆放到阳光下照射半天,使多余的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满足种植绿豆种子的条件。 用铲子在土壤中刨出细的沟槽,把绿豆种子放到沟槽中,并用土壤覆盖。 2、2013年8月12日7时30分, 观察:发现一些种子已经涨破皮肤,露出小白点,既是嫩芽。 拍照一张: 3、8月13日20时30分,绿豆长出1厘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绿色的,绿色豆壳挂在芽瓣边,芽根浅浅地扎在土壤里。 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喷水一次。 拍照一张: 4、8月14日7:30,观察,绿豆芽已茁壮成长为约3厘米高的豆苗,两片细长的叶子,弯弯的,绿绿的,每颗豆苗叶子上还挂这两瓣豆壳。 观察拍照: 5、8月15日,观察:径柱已长到6-7cm,叶子张开,已成浅绿色。

拍照: 6、8月16日:观察,每棵豆芽都长到了10cm以上,但细细的,径是白色的,叶子有3-4片,仍然是长条型的,浓浓的绿色。 拍照: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近两周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营养成分。 植物学特征:绿豆属豆科,种子无胚乳,有两片子叶和胚。胚由胚根、胚轴和胚芽组成。子叶着生点以下的为下胚轴。绿豆芽食用的主要部分为下胚轴和子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①胚根生长期:种子吸胀萌动后胚根伸出种壳,芽体约为种子长度的1/2。 ②胚轴生长期:幼芽长为种子长度的2-2.5倍。 ③胚根伸长期。 ④胚轴、胚根同时生长期:胚根与轴生长所需养料由子叶供给。绿豆在发芽时的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在逐渐减少,还原糖在发芽第二天开始增加,以后继续递增,维生素C、氨基酸不断增加,纤维质也增加。 豆芽生长的环境条件:在豆芽生产过程中,淋水有供水、排污、调温和供氧的作用。豆粒吸胀后培育豆芽,太强的呼吸作用会使豆芽生长过速,胚轴瘦弱,纤维多,因此须控制温度、减少空气流通、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最适宜豆芽生长的气体成分为:氧气10%、二氧化碳10%、氮气80%。即需要减少氧含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又不可过浓,以免伤害豆芽,因此需通过淋水、覆盖增加压力等措施进行气体调节。低浓度的乙烯能促进胚轴加粗,控制胚根生长。遮光有利于保温、保湿、控制气体交流,更有利于薄壁组织的发育。 五、延伸学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全册教案

实验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实验目的】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

【精品】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豆芽成长记_全国通用

《豆芽成长记(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黄豆,了解黄豆的外形及内部特点。 2.掌握区分黄豆优劣的方法,学习发黄豆芽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解剖黄豆,认识黄豆,区分黄豆的品质优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动手能力,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探究、解剖黄豆,认识黄豆,区分黄豆的品质优劣,学习发黄豆芽。 2.培养动手能力,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黄豆、水、矿泉水瓶子、导学案等; 2.课前上网查找挑选黄豆的方法; 3.课前搜集了解黄豆的内部结构; 4.课前搜集了解的历史及营养价值。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谈话导入: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 1.教师向学生展示豆芽实物,指名学生交流,汇报黄豆的历史(师课件展示) 2. 师简单说说春节吃豆芽的传统,并引导生说说关于豆芽做成的美食。 3. 教师归纳学生所说,由生汇报课前搜集关于豆芽的营养价值。 4. 质疑:这么美味而又有营养的豆芽,它到底是怎么种植出来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探究。板书课题:豆芽成长记(一)。 二、探究黄豆 (一)认识黄豆的外部结构 1.教师课件出示黄豆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从形状、颜色、味道等

方面谈一谈对黄豆的了解。 2.师生共同总结出黄豆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的特点(黄豆呈圆形,色如其名,味微甜)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谈对黄豆的认识。 3.师:小小的黄豆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成长为豆芽,是不是所有的黄豆都可以呢? 4.创设情境:王老师特别喜欢吃豆芽,也觉得豆芽的成长过程特别有趣,想在家发豆芽,可是家里的黄豆是参差不齐、大小不一,且黄豆里藏着一些有虫眼、有破损、颗粒不是很饱满的黄豆,让我很是苦恼,孩子们能否帮帮老师? 5.小组合作分黄豆: (1)事先将准备好的两个杯子贴好标签(如“优”、“劣”。 (2)组长分工要明确,要安排专人填写表格、安排专人汇报 (3)5分钟内完成 6.小组汇报交流 7.教师适时小结:有虫眼、有破损、颗粒不是很饱满的黄豆不适合发豆芽。(二)认识黄豆的内部结构 1.师:老师知道你们在科学课上学习了种子的外部结构,现在我来考考你们(出示结构示意图) 2.黄豆内部结构:(板书:黄豆的内部结构) 3.生上台汇报交流 4.师: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现在我们来大胆的猜一猜,这些结构会发成豆芽的哪些部位呢? 5.生自由猜测 6.师结合课件讲解黄豆内部发成豆芽的形态。 7.师过渡小结: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挑选优质黄豆的方法并且知道了黄豆发成豆芽的形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发豆芽的相关方法。 三、学习发豆芽的方法 1.播放发豆芽的一些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泡黄豆,教师巡视指导。 3.布置作业:将泡好的黄豆放置班级植物角,填写好观察记录表,记录它的生长

五年级科学上册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2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学情分析: 所带学科的五年级有六个平行班,每班学生超过50人,班额偏大,给教学活动带来许多不便之处。从本单元前面相关知识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这是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得怎么样了。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以前面的研究结果——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作为导线,提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教科书中的对话再次提醒我们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这个实验需要学生在课外去进行,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持续地进行观察并记录。 教科书中的记录表是对学生如何去观察以及观察什么的指导。在上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看对他们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部分: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这个活动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几天把这个实验准备好。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部分:讨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科书中提问到:“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三、教学目标 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意识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四、教学难点分析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五、教学过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参考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 板书设计: 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记录单1:例如: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说课稿

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得怎么样了。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以前面的研究结果——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作为导线,提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第二部分: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这个活动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几天把这个实验准备好。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部分:讨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科书中提问到:“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

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希望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教科书鼓励学生“我们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收集更多有关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信息。 二、说学情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这植物生长需求这方面的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配照片

实验一: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小石块、塑料泡沫块、小刀、橡皮、萝卜、曲别针、带盖的空瓶、蜡烛 实验过程:把水槽放在桌子上,从袋中取出小石块、塑料泡沫、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带盖的空瓶、蜡烛、萝卜、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

回形针、橡皮在水中是沉的。 实验二: 实验名称:同一材料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小刀、萝卜 实验过程:把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

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实验三: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实验过程

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 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四: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橡皮泥、小刀等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用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 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1、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2、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实验五: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课题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计划课时 1 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课中,学生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并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另外,学生将要研究一个比较“特殊”的实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教学目标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2.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 3.意识到生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具学具准备放大镜、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先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接着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然后研究“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让学生体会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图片,让学生分析自然界植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交流实验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 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 一样呢,怎样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 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 师随机板书 思考回答 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植 物的生长需要哪 些条件。 二、探究活动(一)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 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 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分组讨论。 完成实验方 案,汇报交 流。 写观察记 录。 学生观察 通过设计对比实 验,让学生知道 影响植物生长的 条件。 注重对学生观察 记录能力的培 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实验结论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教科版

1.2 种子发芽实验(二)/ 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1、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2、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1、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2、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学生发表己见,有的展示自己的成果)在实验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认真的观察记录呢? 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养成了很好的科学习惯,真不错。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完成作业本上的实验记录(P2第一题)(学生反馈自己的活动记录,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师:既然很多同学的绿豆种子都已经成功发芽了,那我们要怎么处理这些已经发芽了的种子呢? 哦,把绿豆芽种植到花盆中,放到合适的地方,让它生长一段时间。 通过我们自己试验,我们知道了绿豆种子发芽只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并不需

要阳光,那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怎样来用实验证明呢?(对比实验) 我们的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我们的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的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记录。 我们要改变的条件:阳关 我们不改变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等 那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可以自己按照这个实验方法去试试并把你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一个礼拜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种植结果。 师:(先自己完成P8的实验,展示给学生) 同学们看老师做的一个实验,我把五颗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放在铺了吸水纸的盘子里,吸水纸的一端保持湿润,同学们能来说说看,这五颗绿豆种子的生存环境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有什么影响吗? (提起一层吸水纸,观察它的根的生长情况)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谁能来说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教师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师:(组织学生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看书本第8页的三张图片,它们分别是香蕉、松树、仙人掌,同学们看看,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它们分别生长在什么样的地方? 它们的叶子同当地的降水量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纯文字)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纯文字)

五年级科学实验题 一、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二、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 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三、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1、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四、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学会写观察日记,养成记录生活细节的习惯。 2、以种豆芽的过程为例,练习动手操作,记录培育过程。 3、以种豆芽的过程为载体,练习写小的“观察日记片段”。并试着在活动结尾,学会整合几次的观察内容,写成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 情感目标: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在种豆芽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观察、记录。 2、在实践、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真实、完整、充实的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要准备的材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和二十粒黄豆。 2、组织“种豆芽”的活动。 (1)老师简单介绍种豆芽的方法: 用足量的水将黄豆浸泡一天,然后把水沥干。用剪刀在杯子的底部打几个小洞,用来沥掉多余的水分。从第二天开始,每天给黄豆浇两次水,不要随意翻动黄豆。 (2)学生按组尝试着种豆芽。 二、观察阶段

1、学生每天定时给黄豆加水,并仔细观察黄豆的变化,直到黄豆长成豆芽。 2、将自己每天看到黄豆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及时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片段。 3、观察总结; (1)、同学们,这些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种豆芽,在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豆子已经变成了可爱的豆芽,多么神奇呀! (2)、大家回忆一下,为了成功地制作豆芽,我们都作了哪些事呢 (准备杯子子、豆子、给豆子浇水、观察并记录豆子的变化……) (3)、大家在观察的时候,主要是抓住了豆子的哪些变化特点进行观察 (外形变化、生长情况) (4)、经过一个星期的辛勤劳动,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吧。 学生畅谈自己种豆芽的感想或启发,并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 三、习作指导: 1、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 2、评一评同桌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哪里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你还有好的建议吗) 3、老师挑选一个小组内的任意一位同学读日记,让全班同学评价。 在评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日记的内容重点应该是黄豆的变化。 4、整合日记片段。 能不能将我们的日记片段整合成一篇内容完整、充实的日记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学生讨论。) 方法一: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将日记片段连结起来。 方法二:用“星期三……过了一天……又过了两天……到了第天……”将日记的片段连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1、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一、实验目的:杠杆尺实验 二、实验要求:说明杠杆三点,验证杠杆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尺、钩码。(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分别改变力点到支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什么情况省力?什么情况费力?什么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5、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注意:、认真调整杠杆尺平衡。A B、实验时不要用测力计进行杠杆尺实验,应改用钩码进行,这样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2、天平的使用一、实验题目:怎样使用天平二、实验要求:怎样使用天平三、实验器材:天平. 四、操作步骤: 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 2、在左侧盘中纸上放上所要称的物体。 3、用镊子夹出砝码放右侧盘的纸上。 4、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 5、计算砝码及游码总量并记录。 6、依次取下天平盘中的砝码和物体。整理好天平。将天平和砝码放回盒中。 3、定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定滑轮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定滑轮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按下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3、手拽线绳,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用钩码代替手拽绳的拉力。试试通过定滑轮,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省不省力。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做定滑轮能不能省力的实验时,要用钩码,最好不用弹簧称。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学会写观察日记,养成记录生活细节的习惯。 2、以种豆芽的过程为例,练习动手操作,记录培育过程。 3、以种豆芽的过程为载体,练习写小的“观察日记片段”。并试着在活动结尾,学会整合几次的观察内容,写成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 情感目标: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在种豆芽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观察、记录。 2、在实践、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真实、完整、充实的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要准备的材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和二十粒黄豆。 2、组织“种豆芽”的活动。 (1)老师简单介绍种豆芽的方法: 用足量的水将黄豆浸泡一天,然后把水沥干。用剪刀在杯子的底部打几个小洞,用来沥掉多余的水分。从第二天开始,每天给黄豆浇两次水,不要随意翻动黄豆。 (2)学生按组尝试着种豆芽。 二、观察阶段

1、学生每天定时给黄豆加水,并仔细观察黄豆的变化,直到黄豆长成豆芽。 2、将自己每天看到黄豆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及时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片段。 3、观察总结; (1)、同学们,这些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种豆芽,在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 豆子已经变成了可爱的豆芽,多么神奇呀! (2)、大家回忆一下,为了成功地制作豆芽,我们都作了哪些事呢? (准备杯子子、豆子、给豆子浇水、观察并记录豆子的变化……) (3)、大家在观察的时候,主要是抓住了豆子的哪些变化特点进行观察? (外形变化、生长情况) (4)、经过一个星期的辛勤劳动,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吧。 学生畅谈自己种豆芽的感想或启发,并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 三、习作指导: 1、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 2、评一评同桌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哪里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你还有好的建议吗?) 3、老师挑选一个小组内的任意一位同学读日记,让全班同学评价。 在评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日记的内容重点应该是黄豆的变化。 4、整合日记片段。 能不能将我们的日记片段整合成一篇内容完整、充实的日记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学生讨论。) 方法一: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将日记片段连结起来。 方法二:用“星期三……过了一天……又过了两天……到了第?天……”将日记的片段连接起来。 5、老师的建议:如果可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再用上一些学过的好词语,你的日记会更加生动呢! 6、你能用上哪些好词语呢?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 板书设计: 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

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实验题 (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 实验猜想:可以省力 实验步骤: 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细绳穿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住,测得力为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 实验过程: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右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右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2)操作时,左10厘米的地方勾上10克的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20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3实验结论: 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也就越省力。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四)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器材准备: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 实验步骤: 1.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进行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设计实验; (1)保持不变的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 (2)改变的量有:斜面的坡度 4.进行实验: (1)第一次斜面下垫3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第二次斜面下垫上6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五)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材料:轮轴,测力计,勾码 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垂直测得两个勾码的力为1N; (2)用测力计钩住轮拉动勾码,测得力为0.5N。 实验结论:轮轴能省一半的力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得怎么样了。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以前面的研究结果——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作为导线,提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第二部分: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这个活动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几天把这个实验准备好。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部分:讨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科书中提问到:“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希望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教科书鼓励学生“我们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收集更多有关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信息。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这植物生长需求这方面的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有关;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整理分析实验结果。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评价任务 1.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 2.观察不同植物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为每个学生准备:放大镜。 为每组准备: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的实验(来自第一课的准备,也可以为全班准备一至两组)。 为全班准备: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将发芽的绿豆移植到了土壤当中。通过近几天的观察,现在你们种下去的绿豆芽生长情况怎么样 1.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自己种的绿豆芽长的怎么样 (2)比较与其他同学种植的绿豆芽,存在什么不同种的好的学生发表自己种植的感受。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蒲州中心校西厢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上册教案 年月日年级五学科科学课题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课时 1 备课人薛艳丽学校西厢小学 教材分析《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三课,课本第七至八页内容,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种到土壤中的绿豆芽都长得一样好。这就意味着学生又将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另外,学生将要研究一个比较“特殊”的实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这个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然后分析自然界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例子,进一步建立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学生们经历的活动将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对生命的认识奠定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克服困难,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机会,并引导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下去

学情分析所带学科的五年级28人,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这是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有关;设计 对比实验方案,整理分析实验结 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 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绿豆芽分别在阳光下和黑暗处的 生长情况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流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