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讲 居住民俗

第四讲 居住民俗

第四讲  居住民俗
第四讲  居住民俗

第四讲居住民俗

1、居住民俗概述

2、中国汉族居住民俗

3、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4、中国港澳台居住民俗

5、外国居仕民俗

口典型案例

口本章小结

口关键概念

口复习思考题

口实训题

口自测题

教学目的认识居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居住民俗的形成、表现以及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居住民俗,学习居住的各种类型

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掌握居住民俗与旅游

发展的关系。

一、居住民俗概述

居住民俗就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1、居住民俗的形成

自从地球上产生了人类以来,就出现了他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居住处所,但由于当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恶劣,所以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只能是利用各种天然空间,如穴居、巢居等。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出现了人工住所的营建,在世界各地因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居住方式,而居住民俗的形成是随着居住方式这个物质基础的演进而演变的。根据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居住民俗分为三个时期。

(l)居住民俗的创始期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生成的洞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成的穴居和巢居。在穴处巢居时代,已经开始具有了原始的一些居住习俗。首先是实行原始的群居,大家共处一室,共同抵御外界的侵害。其次是生死的分居,例如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中,上层洞穴是活人居所,而下层则作为死者的葬地。其三是住所的不稳定性,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经常进行迁徙,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住所的经常更变。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风篱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风篱是一种容易建造的古老居住形式,结构简单,用树干或树枝插入土中,构成一面坡式的墙,其上覆盖树皮、树枝、茅草之类,用来遮风挡雨。如澳大利亚现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人,非洲的希须曼人,美洲的印第安人和亚洲印度的安达曼人都曾使用风篱作为居住之所。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是四川左所的摩梭人的风篱。比原始的风篱更进一步的是古老的帐篷,它与风篱一样具有建造和移动的特点。如我国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仙人柱”、“撮罗子”以及美洲印第安人的“天幕”等。风篱与原始帐篷是巢居与后来各种居所的一种过渡形式,因此它所体现的居住民俗也就存在着前后相连的过渡特征:一是住所仍稳定,简便易建的风篱与古老帐篷适应了他们不断迁徙的需要,但同时有向固定住所转化的趋势。二是出现了火塘。由于风篱与原始帐篷不能构建出宽广的室内空间,因此原始群居已经被家庭单居所代替,而火塘则是家庭居住的象征。

(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逐渐改变了漂泊迁徙的生活,这反映在居住方式上便是定居的产生。由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以及文明进化程度的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民间居住类型。既有土木结构的,也有砖石结构的;既有窑洞,也有平房;既有有顶有壁的,也有无顶无壁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对应于五彩缤纷的居住建筑,体现在居住方式上民俗的特点也就更加明显。第一,这一时期的民居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的出现,既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证。第二,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居住民俗的多样化。中西并存,古

今并存就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中都有各种不同的居住习俗。

2、居住的惯制

居住惯制是指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在居住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是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传统习惯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这种居住的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火塘的突出作用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火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火神崇拜和有关火的种种神话与传说,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在居住民俗中,关于火塘的设置和有关火的种种禁忌,也有有力的证据。

①火是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人类自从引来和保存了火种以后,便在居住的处所燃起了长年不息的火堆,用于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防御野兽。这样,不仅增强了人们的体质,而且有可能突破一些自然的限制,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②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正是因为火有如上的功用,所以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便成了家庭饮食、取暖、议事、睡眠的中心场所。

③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瑶族男尚左,女尚右,长者坐上首,晚辈坐下首。云南的普米族在火塘周围设铺,左侧为男铺,右侧为女铺,互不逾越。生活在巴西境内亚马逊河丛林深处的威士土人则围绕火堆,吊起几张床,其中一张靠近火堆的吊床是家长的卧榻,其余吊床为孩子所有。

④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例如在火塘的上方一侧,是供家神、祖先神的地方,任何人不许触动。平时不许从火塘的上方跨过去,不准用脚蹬火塘里的三角架,不许用利器(刀、剑等)捅火,不准将吸水泼人火中。

(2)住房的分配住房的分配是居住惯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体现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长幼关系,不同辈分的人,占据着不同的住室和位置。由于居住类型的不同,因而住房的分配也存在一些差别。比如,东北地区的满族,一般有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里屋有三铺炕,南北西三面炕构成“匚’字型,俗称万字炕。西炕为贵,供奉祖宗牌位。家中来贵客住西炕,北炕为大,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南炕为小,小字辈的姑娘和媳妇住南炕。

(3)公房公房其实是另一种特殊形式的住房分配,这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它保持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云南彝族男女青年十六七岁以后就不再住在家中,而是和一些年龄相仿的同性青年住在一起。男青年住的房子称“男公房”,女青年住的房子称“女公房’,一般尽量按血缘关系同室而居。每所公房少则二三人,多则一二十人。一天劳动结束后,女青年在

自己公房燃起火塘里的火,坐在火塘边聊天,等待男青年的光临。届时,男青年带着三弦、二胡、月琴等乐器踏歌而来。但是,男青年绝对不能到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女青年公房去玩,也不能邀请她们到自己的男公房来玩。汉族的公房主要用以村民聚会、议事,或设社仓储粮。由村民们集资兴建。在印度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存在公房,但他们的公房除作为谈情说爱的场所外,还是一个学习劳动技能和举行文化活动的天地,并且还有专人进行监管。

(4)人畜分居,人神有别。畜圈的修建因地而异,牧业民族修大型畜圈,围养牲畜。家畜、家禽一般在住宅旁修圈,或将住室的一部分划为畜圈,如在干栏型住宅中,其上住人,其下圈养牲畜。人畜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同样人神之间也有明显的界线限制。由于住所对人的重大意义,因此为达到保安祈福的目的,于是在每家每户中都有一个专供神灵‘“居住”的场所。在前面提到的火塘,其上方一侧是供家神的地方,因此是任何人也不能触动的,在日本有专门供奉祖先、神佛的佛堂。越南的村舍正房内在中央墙壁上设有供台,供着祖先的牌位。

总之,居住惯制是居住民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不论我们是去对某一民族的居住进行开发,或是去参观访问某一居所,都必须高度重视他们民族的居住惯制。

3、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

居住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异彩纷呈的特点,显示了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各式民居中我们也可探知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l)实用性民居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人工产物,因此,它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像一切社会文化事物一样。现在的民居,也是一种历史进化的产物。由于各地人群生活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天我们大陆上,既有数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还有洞穴式的窑洞,或用茅草、竹木盖成的小屋,但不管什么形式,它的作用是住人,是为人们生活的安全、舒适服务的。因此,它是一种最实用的文化,任何人都不能缺少的。所以在现在的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的足迹存在,就必然会有这种文化产物,尽管形态是那么复杂多样。

(2)艺术性民居既是一种实用的文化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的文化产物(或者说,多少带有一定审美意味的文化产物)。即使是很简陋的民居形式,跟它的实用性一起存在,在我们感觉上多少要产生一些审美作用。因为,它在形体的构成和材料的选择、安排等方面,制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遵循了某些美学的法则。例如蒙古包,它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的住宅。不管它的内部安排怎么样,单就它的外形来看,它那四周圆形和穹形的屋顶等,不就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吗?——特别是把它放在大草原和蓝天的背景之中去看,更是如此。至于那些较高层次的楼房建筑以及附有各种装饰点缀的住宅,它的审美意义就更为丰富了。

(3)伦理性一般民居,除了体现了它的有用和美观性质外,还体现着一种社会伦理的性质。就我国汉族的情形来说吧。一家民居,大部分为几个房屋,在名称上有正房,有偏房,有前房,有后房。有的还有附带房室,如厨房、厕所、仓库等。在那些正式的房间里,谁住正房,谁住偏房,谁住后房……大都有一定讲究,不能随意搞乱的。有的还有一定禁忌,如

女儿的闺房,不但外人,就是家人如兄弟等也不能随便进入。外来客人的接待和留住也有一定的房室。这种住居上的安排,伦理色彩是相当浓厚的、这种居室的伦理意义,在少数民族也有相似情形。谁住正房,谁住偏房或楼房的上、下、各民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按照自己民族的伦理逻辑加以安排,决不容许错乱。总之,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什居房室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的伦理观念和准则。

(4)宗教性在传统民居中,跟它体现着审美的、伦理的性质的同时、也体现着民间宗教信仰的性质。在许多民族建筑物中.有不少是专门为宗教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如中国各地民间的祖宗祠堂、坟墓、佛寺道观以及各种神庙等。但是,在这之外,民居也大都具有这种宗教的功能。在过去汉族的建筑物中,不但供奉祖先牌位,还供奉其他神灵,小灶神、财神,乃至天、地、君、亲、师的综合神位的。

二、中国汉族居住民俗

汉族人数众多,分布地域广泛,虽然共属同一民族,具有相同的文化底蕴,但是受各自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的限制,因此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居住民俗式样。北方以北京的四合院为最主要的代表,在黄土高原上则有错落有致的各具特色的窑洞。南方由于潮湿多雨因而以天井式瓦房占多数,在闽赣粤三角地带居住的客家人则以大围楼而称罕世界建筑史林。汉民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因此体现着深厚独特文化内涵的居住习俗也就更加繁复与绚丽。

1、风水与民居

民居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民居的建筑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如何理选民居,新居落成之后如何入住,在我国各地、各族中都很有讲究,而对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所谓的“风水术”定下的一套范式。“风水术”为中国之独创,在各民族中都有广泛地流行和应用,但汉族作为始作俑者乃冠各族之首。

如果从东汉后期形成开始算起.“风水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风水术”利用中国传统的易经哲学,论述了上至天象,下至地理,中贯人文的驳杂内容。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其中包含的居住民俗中有三个宗旨: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入口、道路等因素,使之“合理化”;第三,用一些符号来避凶趋吉。

(l)宅基选址在农业定居时代,居住点的选择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来说,居住点一旦确定,很可能终生不移,而选址时的优劣将会决定主家以后兴衰安危问题,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便依靠“风水术”形成了一系列的选址规则。

选址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住宅在自然中和在周围建筑中的位置,这两个问题解决的原理都是要取得和谐。‘“风水术”所谓的选址基本步骤是“觅龙”,“观砂”,“察水”,“点穴”。“龙”是“祖山”,即总山脉。“砂”是“祖山”分支绵延而下,与本宅关系最密切的山岗。“水”是从山上下来与本住宅及“砂山”最靠近的溪、河、泉水等。“穴”就是基址所在。“穴”有

吉凶之分,全部由‘“龙”、“砂”、“水”的相互位置、形态、颜色、高低等因素决定。“风水术”中的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分别代表北、南、西、东四个方向,理想的选择应是南北方向,房基地在前面水,后靠山才是好地,在风水中则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宁愿青龙高万丈,莫使白虎猛抬头。”

(2)住宅外部布局住宅外部布局是指住宅与周围环境的相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住宅与水。住宅“东有流水达江海”,这才是一种理想的水道,风水谓此水道为“青龙”,如此,既解决了饮用洗涤等问题,也给住所增添了一处自然景观,并滋润出无限生机的草木。另外,在宅前还须有一便于排水的谓之“朱雀”的污地,这是住宅与水的和谐搭配。②住宅与路。道路位于住宅的右边为最贵,但切不可位于宅后。否则是“凶于主”。大路不冲门,有利于交通,又可避免干扰。③住宅与山。理想的山形是北面的主峰,西东为次峰,既有靠又有延。总之,住宅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相处乃是风水布局的最终目的,这也就是古代风水所说的:“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之地。”

(3)住宅内部布局住宅的内部布局是指住宅的位置以及住宅的功能分区,住宅的形态以及室内摆设等到情状。①住宅地势。朝南座北,院门开在东南部。住宅要北房高,南房低;东边低,西边高,这样才能是“不富且豪”。南向多开门窗,以利庭院采光和遮寒。地基要西北高,东南低,以利排水。②住宅格局。以合院式住宅为例。合院式住宅的一般格局是:1)建筑物以三合或四合排列,中围一院。2)建筑主面朝院,成一合院。以院解决通风、采光、排水、交通等需要。3)以墙、廊连系或围绕建筑,成一合院。合院对外封闭,大门尽量朝南,北面较少开口。4)一个合院规模不足,如需扩大;以重重落院相套,向纵深与横面发展,如此以来,纵深形成一进一院交互的关系,横向也形成一顺一跨院的关系。5)交通系统,主要随着屋檐做格子状分布,不下雨时自然可走庭院。南方有时屋内靠庭院的一边,也形成一屋内交通系统。6)要合院群中,纵向有明显轴线意味,横向则左右大体对称。主要建筑物如厅、堂、长辈住房等,排列中心主轴线上,附属房屋则居于次轴。轴线上的闪段,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为原则,把对外的房间与下房放在前头。7)在思想呈现方面,除了“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外,自然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堂的设置最为独特了。

2、建房与入住

建房动工意昧着大兴土木,这是生活中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因此这不仅是房主一人的事情,也是全村人共同的目的。在建房时,全村人一同出动帮工,而房主则按惯例给帮工以吸食酒菜供应,但其中不收取任何费用,正因为新建房的重要意义,于是在建房过程中乃至以后的入住时都有许多讲究和规矩,下面按建房与入住的程序分别予以介绍。

(l)建房按照民间建房的礼仪,一般可分为择地、开工、上梁、立门、落成五个步骤。

——择地。建房立宅,需要选好地基。选地基要根据地理、气候的环境选择迎风向阳

而且有水的地势。按习惯,建房一般是坐北向南,前低后高。同时确定主房、配房、院门、厕所等的位置及高度。宅基的地形应为正方形或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忌讳缺角或三角形,最忌簸箕形。总之,是要选择一块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风水宝地”。这样才有利于人们采光、汲水、取暖、交通等生活起。

——开工。地基择好之后,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破土动工,这特别要忌讳在“太岁日”动土,因为俗云,在太岁爷头上动上,那是会招来祸患的。吉日选好后,便可以下锹破土了,但由于各地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开工仪式上是有所区别的。晋北人在这一天时要在主房方向悬挂红布,摆供燃烛,焚香敬纸,主人则以锹象征性地翻土三次。在浙南地区是在地下挖一个洞,埋下一包银、神砂和五条桃符木,然后烧纸和燃放爆竹,以便敬土和镇邪。

——上梁。上梁亦称“升梁”,流行于中国大多数地区。民间上梁一般都须按阴阳。并认为上梁顺利与否和建宅后的生活相关联,时间一般以“月圆”“涨潮”为吉利时辰,取其合家团圆,钱财如水涨进之意。上梁日要择吉辰,鸣鞭炮。湖南、江西等地要由主持建房的师傅手捉酒壶,洒酒浇梁,口咏成套的吉祥辞令,赞扬新屋,祝贺主人,互相谦恭礼让,在鞭炮声中,抬梁木步步上升,至屋脊,将梁木安放在中间两扇中柱顶端的衔口内。屋主此时,以红布披梁木,谓之“披红”,并对工匠赠红包。在四川农村,工匠还手提一只滴着血的大雄鸡,步步高升,边走边唱吉祥语。是日主人要办上梁酒,宴请泥水匠、木匠、帮工及亲朋好友。主人要穿洁净衣服给头师傅斟酒。

——立门。立门对住宅来说,具有许多象征意义。建房到立门时,也有一定的礼仪。湖南等地的汉族居民,要举行祈祷仪式,俗称“安朝门”。河西走廊地区的汉族在立大门时,于门楼下挂筷子一双、古书一卷、内装五谷的红布袋一个,寓意招财进宝和文运兴旺。

——落成。住宅落成后,各地都有设酒招待工匠和乡亲、帮工的传统习俗。有些地方除设酒宴外,还有另外一些礼节。育海河湟地区的汉、藏、土、撒拉族人要选抒光洁的白石四块,置于房顶四角,称为“置白石”。

(2)入住仪式新房落成以后的入迁,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居所,对于这种乔迁之喜,也同样有一系列的惯例相沿而成民俗。主要包括择日入住,火,祖宗神位的入屋以及进屋时的庆祝等

——择日入住,同开工、上梁一样,也需选有一个“黄道吉日”。

——火的重要性,火在入住仪式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火炉的前导、火塘的置放以及锅灶的设置等。

——祖宗神位,这是仅次于火的入住仪式中的另一个重要点。如江浙一带人搬家时,主人手捧祖宗牌位,进入新居后安放停当,然后再去应付其他事务。

——庆祝。主人要置办“进屋酒”,各地形式和名称有所区别,但实际上是一回事。陕西渭南一带称为“哄庄子’”,广西南部称“入火酒”,而中原和东北地区则称为“燎锅底”。对于客人则要送上一些礼物表示祝贺,称为“贺房”。

3、装饰

汉民族的民居装饰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装饰是用在表达意图、构造需要、包藏隐喻意义的地方,或用装饰把过于分散的构图联系在一起。主要人口的边框、门窗、厨房的墙上,建筑上需要强调的地方等等,把建筑装饰统一和谐地表现于建筑之中而不感到是外加上去的多余的东西。除了这种完全意义上的装饰外,其实,房屋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衔接都是装饰的表现形式。下面对装饰应用较多的门窗、梁架、墙壁、屋顶等地加以分别介绍。

(l)门窗装饰门窗是一座屋舍整体形象的外露表现。门窗装饰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主人的身份地位,因此这是整个装饰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以晋北民居为例,根据装饰的豪华程度,其门脸大体可分为实奠方、紫蓝奠、三道管和硬山撂檩四种形式。每座房屋的门窗讲究对称。门多是两扇对开,冬天加风门,夏天挂竹帘。窗户的样式很多,有鼓乐钱式、工字式、万字式、喜字式、棋盘式等。一般下部分安玻璃,上部分糊白麻纸,逢年过节贴窗花。窗台多由砖砌,有硬条盘心和软条盘心之分(条盘心,四围突出成条盘状)。硬条盘心的中间部分也以砖砌,而软条盘心之心则用土坯南昌垒,上抹白灰,看去也很是朴素大方。

(2)梁架装饰梁架既是建筑的功能,同时又起装饰的作用,例如梁构件之间的相互榫(sun)接,这是构造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审美的统一体。另外,在梁构架上的雕刻绘画等辅助设施同样也是一种高超的装饰艺术,当然,能做到这一点的决非贫寒之士。

(3)墙壁装饰墙壁分为屋内墙与屋外墙两种,屋内墙一般绘以各种华丽的各色图案和纹样。屋外墙由于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风火墙、女儿墙等多种,功能不同,造型也各异,在颜色上一般以白色为主。

(4)屋顶装饰在汉民族各地民居建筑中,除了陕北窑洞没有屋顶故没有屋顶装饰外,其他各地均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曲线屋顶是中国民居的特征,屋脊表现装饰细部,以蓝天为背景,有清晰的观赏轮廓。屋脊通常以青瓦砌,也有用砖砌的,瓦砌成钱纹等到纹样,脊用石灰做成羝鸱(chi)尾、鼻子、盘子等装饰物,有时简化到仅用脊身翘起,下面垫点装饰物作结束。脊的中装饰花样很多,有空花纹,人物,宝顶等。

(5)屋内地面及其他装饰室内地面以方砖或条砖铺漫成麦穗状或喜字状、棋盘状,形成各具特色的地面装饰画。此外,遍布于门窗等各处的彩绘以及各色的砖雕艺术也是令人咋舌的装饰组成部分。

4、居住类型

(1)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及华北地区传统住房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以硬山式居多,次要房屋则用平顶或单庇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重。房屋和院落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大门多位于住宅东南角。分内、外院。内园北面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周围以走廊联系。正房左右,附有耳房和小跨院,设厨房、杂屋和厕所等。住宅四周,由各座房屋的后墙所封闭,一般不对外开窗,院内则栽植或置放

盆景。室内设有炕床取暖,内外地面铺方砖。除贵族府第外,不得使用琉璃瓦、朱红门墙和金色装饰;一般住宅色彩,以大面积灰青色墙面和屋顶为主,在大门、二门、走廊、影壁、墀(台阶上面的空地;台阶)头、屋脊等处略施色彩或加若干雕饰。

(2)客家围楼围楼是当地人的俗称,为土木、砖木、方木结构建筑。从其形式看,是模仿占代城堡建筑演变而来的。主要标志是,四面建有高人厚实的围墙环绕,四角建角楼,又称箭楼、炮楼。墙壁上下布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各瞭望孔和射击孔,用于监视围楼内外动态和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器抗击敢于围攻者。围屋由门厅、天井、正堂、走廊、侧厅等组成,围屋的后部由一二排或三排半圆形围屋环绕,俗称“围龙屋”。围屋的“心脏”是供有列祖列宗的正堂,也叫祖堂。这里是族人最重要的集体活动场所,各种祭祀、红白喜事均在此地进行。一般的围屋前常有一半圆形的池塘,供族人洗刷、养鱼。客家人造屋的传统建筑材料是木、瓦、三合土(石灰、黄泥、沙土),使用土坯或古老的板筑式造墙。虽为现代的钢筋、水泥,客家工匠建造的不少房屋已历四五百年的沧桑,迄今仍坚固整齐。一般围屋有二三十间房,可住七八十人,多则七八十间房,可住二百多人,甚至还有四五百间房,可住四五百人的大围屋。

(3)窑洞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的黄土高原上,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豫西、晋中、陕北和陇东。窑洞有靠崖窑和地坑院、锢窑之分。靠崖窑是在垂直的崖面上开挖的土窑,可以向纵深发展,深可达20米,也可以向两侧发展,形成并列的窑洞,靠崖窑还可以向上发展形成层叠的窑洞,在上的窑洞称为“天窑”。层与层之间,由木梯上下。在靠崖窑前面加地面建筑和围墙,形成庭院,是最普遍的窑居形式。地坑院,又称“天井窑”、“地阴坑”、“地窑”,是在平坦的岗地上所凿的窑洞。在没有垂直崖面的地区,选取黄土高岗向下挖掘深坑,坑平面为方形、长方形、丁字形等多种。坑的大小和形状都根据地形和需要而定。挖下去的坑即形成低于岗地的庭院。在庭院四周的人工崖面上开挖崖面窑洞,和靠崖窑相似。地坑一般深5米,在坑的周围筑上矮墙作为标志。锢窑是在平地上用土坯、砖石砌筑的拱顶房屋,锢窑的室内房顶为拱形,与窑洞相似。锢窑是平地上完全由人工建造的窑洞式房屋,它的布局像其他房屋一样展开。锢窑有一层、二层的,也可以构成四合院。

(4)“一颗印”“一颗印”是汉族传统居民之一,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尤其以云南最为盛行。“一颗印”也是围绕天井布置房屋,北面正房大都为三间,东西两侧为厢房,南面为厅房,也是大门所在的地方。“一颗印”的东、南、西、北房屋全部相连围合,既防风又避日晒。由于它的外观犹如印鉴。所以俗称“一颗印”。

【案例】

山东民居旅游

山东的村屋民居旅游,充满着胶东特有的乡土风味。游客们同村民一起,睡土炕,盖土布被子,吃小米、地瓜的乡土饭,虽上,但十分别致。到内蒙古住的蒙古包里体验民居旅游,感觉到的是草原牧民的乡俗,客人们天天饮奶茶、奶酒,吃奶食,还有奶皮子、奶豆腐、奶

果子、烤全羊,名目繁多,大饱口福。辽宁的“车把式”民居则是另有乡俗风情,接待外国游客的“车把式”们,驾着马车,把一批批的客人用马车接到自己家里,除了包饺子、聊天之外,一有空就教客人赶马车,那些胆大心细游客一两天就学会驾驭了。夕阳西下,客人们自己驾着马车在乡村路上缓慢而行,十分悠然自得。

(资料来源丁亚军(特色旅游、民居旅游),中国旅游报,2001-2-19)

【分析提示】

人们出外旅游的目的,就是对异乡异域风情的猎奇,居住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是适应于旅游者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因此充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利用自身的特色,让游客参与体验全新的居住习俗,使其产生一种旅游愉悦感,这是山东内蒙等地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丰富多彩,居住类型众多。

1、东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满族满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一般是三间或五问,中间开门,两旁为窗。以土筑墙,“章茅’铺顶.然后以草绳或灰泥固定。屋脊多用草编成。通常坐北朝南。室内里间北、西、南三面围炕(俗称“转圈炕’或”万字坑”),西炕供神供祖,来客不能进西炕。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满族住房的烟筒不在屋顶,而在房子一侧,室内火炕的火道与烟道相通,使得整个房屋美观、安全、卫生。满族习惯不同辈的人不同炕而眠,子女长大了也不同室同炕。

(2)朝鲜族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几十户、十几户住在一起。村内房屋面向东南、南或西南方向,没有院落。一般是木结构的平房,屋顶为四斜面,用稻草、谷草或瓦片覆盖,墙壁用泥沙混合而成。屋内用砖和平坦的薄石板铺成平炕,一般都间成四室:寝室、客房、厨房、仓库。炕面用木纤维板铺成,上刷黄亮油,平滑透亮。进屋则脱鞋上炕,席炕而坐,席炕而卧。房舍内外皆用白灰粉刷。

2、西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蒙古族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住屋。“包”就是蒙古语“家”、“屋”的意思。蒙古包古时称作“穹庐”,又叫“毡帐”或“毡包”。蒙古包大小不定,一般直径45米,高4米,由木栅栏和白毛毡构成。周围的栅栏用红柳枝做成,呈斜方格,可以折叠。栅栏外用白羊毛毡包裹。圆形顶棚上开有直径约80厘米的天窗,上面覆一块可以移动的毛毡,白天打开采风和通风,晚上和雨雪天可以遮盖。蒙古包还有一扇高80厘米宽150厘米左右的小门。为避免北风直吹,门一般都朝东或南开。包内摆设,一般是正面放长方矮桌,桌右端放大小衣箱,左边柜橱、水桶、奶桶等家具。包的正中放炉灶,烟筒直通包顶。蒙古包分转移和固定两种,前者在牧区使用,后者在半农半牧区使用,外观相仿。由于蒙古包不像一般房屋那样有坚实的地基和稳定的墙壁,所以不宜依靠。

(2)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人多从事畜牧业。为了迁移方便,他们住的多是轻便而简易的毡房(又称哈萨包),牧民在春、夏、秋三季居住。冬天则住土房和木屋。“哈萨包”和“蒙古包”不同,其顶部呈弧形,四壁支杆与外面所蒙的毡之间,嵌有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哈萨包”内的陈设前半部放物品用具,后半部住人和待客,右上方是长辈的床位,左上方是晚辈的床位。右下方放置炊具和食品,左下方放置乘具、猎具和幼畜,正上方放置衣箱等。毡房内地上铺有地毯或毡,正中对天窗处有火炉或锅掌子。靠右手有专为老人设的木床,其他人不得在上面坐卧。有时床上遮挂布幔,客人切忌牵动,否则就是失礼。

(3)维吾尔族阿以旺住宅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的一种常见形式。多为土木结构平房(土坯外墙,木架,密肋),方形、矮小,向北开门,前带廊,四壁无窗,但在屋顶开有天窗,屋顶平坦,可晾晒、堆放瓜果、粮食和杂物,亦可供人纳凉。室有夏室、冬室之分。夏室在前,作起居、会客用;冬室在后,作卧室用。屋内砌土炕,三面靠墙,高30厘米左右,实心,不烧火,供起居坐卧。室内墙上挖壁阁,放置食物用品。一般以壁毯作装饰。多有庭院,呈方形,大门忌朝西开。住宅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木果树,门前往往种植葡萄,形成凉棚。

(4)回族与汉族基本相同,多为砖木结构瓦房。较有特点的是在商店门前或一些住屋门头、客房里,时常可见用阿拉伯文字写的招牌、门额、条幅、中堂等。有的地区在屋内不挂人像,喜挂花草和山水画。

3、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白族白族人聚居于平坝的村落之中,住房以土木结构的瓦房为主。就整体结构来讲,白族的建筑属于地道的东方建筑形式。斗拱重叠,串角飞檐。以东西轴线安排房屋,重院则按横向的南北轴线深入。大门设在东北角上,主用坐西朝东,和厢房、对厅(或照壁)围成一封闭式院落。组合形式有“一房一廊”、“三房一照壁”、“四合五井天”等(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的封闭式四合宅院。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间。)。所谓‘“方”指的是三间两层的一个建筑单元。“一方一廊”是由一方带两瓦房组成的小院;“三方一照壁’是由主房和两方厢房,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所围成的封闭式院落。此外还有“四合五天井”以及由“一进两院”和“一进五院”的群体组成的“六合同春’的形式。

白族居民十分重视照壁和门楼的建筑。照壁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增强空间层次的效果。它由对称的高低两台滴水组成,庑殿式瓦面,四角上翘,墙上饰以泥塑、彩画、书法等。照壁的整体给人以和谐、大方、精巧的美感。门楼的基本造型有“一滴水”与“三滴水’两种。“一滴水”即普通的坡屋面式,简朴大方;为一般民居通用;“三滴水”则宏伟壮观,有精致的半拱。白族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白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建筑艺术水平。白族人不仅讲究住房舒适,还注重环境的优美。多数人家的天井内都砌有花坛,植一两棵山茶、缅桂

花或丹桂、石榴、香椽等,花香四溢、恬静幽雅。

(2)京族房屋各地不尽相同,万尾等地多为竹结构的矮长住宅,墙壁也以竹篾编成,有的并涂上泥土,屋顶以稻草或瓦覆盖,上压石头,屋内以竹条或木条架高形成地板,离地约16厘米,上铺草席,入屋脱鞋,坐卧、饮食都在这上面。

(3)壮族壮族的住房为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干栏”一做“干阑”,又称“麻栏”,“栏”,壮语是屋的意思。用木柱或竹柱做成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造成住宅。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4)侗族全部木质结构,多为外廊式两三层小楼房,也有四五层的大高楼。顶盖瓦或杉树皮,楼两端搭有偏厦,呈四面流水形。另有一种若干幢连在一起的大楼房,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多为一房族内的若干户同住。依坡或傍河的寨子,多建吊脚楼.吊脚高达两三丈,一般楼上住人,楼下两侧放石堆、堆柴草、杂物和圈牲口。堂屋设神龛,两侧厢房作卧室及安置火塘,也有在堂屋设火塘的。侗族的另一特色建筑是著名的鼓楼。一般为多层宝塔形,下层为方形中心大厅,大可容纳数百人。上面屋檐为六角形塔式或四边形殿式,飞阁重檐,层层而上,高达四五丈,为侗族人民休息娱乐和集会议事场所。侗乡寨寨皆有鼓楼,大的村寨,一个族姓就有一座鼓楼,有的多到三五座。

(5)傣族傣族的住所多为竹结构的楼房,称“竹楼”。以数十根(一般是二十四到四十根)竹干支撑,离地约七八尺处铺以楼板或竹蔑,顶上盖以茅草纺织的草排(现大多数改为砖柱瓦顶),楼下一般作关牲畜、舂米、堆柴或建小仓库用。楼上住人,进屋一堂屋,中间铺以大块竹席,是吃饭、休息或待客的的处所。堂屋中有一火塘,支三角铁架,供做饭烧茶用。往内是用木板或竹蔑编成的卧室,一家数代分室而宿,席楼而卧,外人不得入内。上楼时先把鞋子脱在楼梯旁边或走廊上,然后赤脚进屋。

(6)藏族平顶狭窗的土石结构房屋。一般为一层,用土石围墙。上架木料或树枝,覆盖泥土,房顶用当地风化了的“垩嘎”土打实抹平。内室住人,外院圈牲口。另有碉房和牧区的帐篷等。碉房一般用石块砌成平顶,门窗上端用斗拱作檐。也有比较高大的楼房,底层关养牲畜,或作伙房、库室,楼上住人,楼顶平台可以晒打粮食,有高到三至五层的,四周围墙,周围是房间,中间是天井,边沿有走廊。房屋旁边皆有转经筒,屋顶插经幡。室内一般都供有神龛、经书,也有木柜、矮桌等家具和火盆、炊具等物。通常不用床铺和桌椅,睡卧和坐都在布或毛制的垫子上。帐篷是牧区的主要住房式样。用羊毛纺线,织成粗氆氇(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做床毯、衣服等),缝成长方形帐篷,当中支撑木杆,外面用毛绳拉开钉在四周地上,周围用草饼或粪饮垒成墙垣,一方开门。白天将帐篷对开分撩两边,人可出入;晚上放下用带结紧。近门中央,支石埋锅为灶,帐顶露一长缝,沿缝缀小钩,便于通气和启闭。

(7)苗族苗族住房以吊脚楼最具特色。一般建筑在坡斜地段,有两三层阶梯的坡地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其余多为平房,

一般以竹编泥糊作壁,以草作顶。

(8)彝族彝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俗称土掌房,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平房分三间,正中一间开有大门,作厨房,左侧为主人内室,外人不得入内。右侧为牛栏及畜养猪、羊之所,或兼作马房、存放杂物。一般搭一简易楼台,堆放粮食或供子女就寝。也有二三层楼建筑。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9)纳西族纳西族民间住房,在明清时还普遍是井干式“木楞房”,用圆木纵横相架,层面高至七八尺,即加缘行,覆之以板,石压其上。在木楞房的正房(祖房)中,有一个高出地面的灶台称为“格古鲁”,中间为火唐塘,安上大型铁制三角架,用来烧水,烤火和安锅做饭,会客、用餐和老人就寝均在这个灶台上。火塘两边铺木板,右是主位,左是客位,不能相混。

一般为木结构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井天”。(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的封闭式四合宅院。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间。)墙壁下半截用砖石或土垒基,上半截约三分之一用木板,略呈梯形,房顶稍大,主要为保护木质部分不受雨淋。多为两层楼,上面储粮,下面住人。有的门窗上雕塑着花鸟龙凤,两侧山墙各有一条写实的鱼形图案“垂鱼”。一般长80厘米,大方朴实,纳西族人视为“吉庆有余”的象征,起到盖缝及装饰作用,是区别纳西族与白族民居的明显标志。有的由三、四幢组成一个院落,中央住人(一幢),二、三幢客房为男女阿注(伴侣、配偶)偶居的地方,第四幢为经房,为念经或休息处所。旧式“木楞房”也较常见。一般用圆木架起,成四方形,顶盖木板,房门低矮,进人须低头弯腰,为之“见木低头”(意为见木上司低头),传说木土司为了显示自己威严,只许穷人盖矮房,永远不能挺身抬头。中央设火塘,供煮饭烧水用。冬暖夏凉,异常舒适。

纳西族村寨都有一个平坦方整的广场称为“四方街”,这里是商业和集贸市场的中心,由此向四周延伸的小街小巷,座落着具有民族风格的纳西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式的住宅,庭院内十分重视种植果树花木或置放盆景,加之花鸟图案的木雕门窗点缀其中,整座民居清幽宜人。

(10)布依族布依族民居多为木结构,一般称“半边楼”。依山傍水,利用倾斜地势建成,一半是楼房,一半是平房,前面低,故建成楼房;后面高,故建成平房。屋顶盖茅草或稻草,当地称为“草房”;也有盖瓦的,称“瓦房”;有盖石板的,称“石板房”。堂房内一般都设有“神龛”,左右两边分别隔成灶房、寝室、客房等。室内有火炕,以供取暖。

4、中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土家族有典型的“吊脚楼”式建筑,依山傍水而居,同姓十户或十户居于一村或一寨。原为“木杈房”,现多为一正两厢,中间的一间为堂屋。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之用。堂屋左右两间为“人间”,是住人的。不论大小房屋都有板楼和条楼,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是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桶子的。在伙房上面是条楼,用木条或竹条铺成有间隔的条楼。有的在正屋两头转个“马屁股”,一头按个偏屋。厢房楼上是姑娘楼、客房、书房等。

(2)黎族黎族民居多为竹木结构的楼房或草房。金字形屋顶,上盖茅草,用竹条或树枝扎成墙架,再以泥糊。屋内间隔成厅房。旧式住宅为“船形屋”。用竹木扎构成轮廓,状如船篷,盖以茅草,成半圆筒形。屋内一般不分间隔,以藤条或竹片编成地板,分平房和双层两种,平房离地约半米,双层离地约两米,上层住人,下层养畜。按黎族人民的习惯,在“船形屋’门外插某种标志,表明屋内有特定的事情或活动。比如,门上插了荔枝树叶或龙眼树叶,说明这家生了男孩;插了菠萝蜜树叶,说明这家生了女孩,等等。

(3)畲族畲族称住房为“寮”(即简陋的临时性民居),现代的番族住土木结构的瓦房,称“瓦寮”,由梁柱、墙等基本构件组成。瓦房的形式,最基本的是“四扇厝(方言,房屋)”,又称“四井寮”。‘四扇厝’又有“三间四扇”和“六间四扇”两种。前者的布局是;三间平列,中间为正厅,左右两间为卧房和厨房。后者的布局是:先把前者的四扇墙向后延伸一定的长度,使原来的三间隔成六间,即在大厅的中间用木板隔成前后厅,隔板左右两边各开一个小门,前厅左门顶上贴有所敬祀的神祗名称,右门顶上安放祖宗牌位。前厅有大天井,紧接大门,为进出主要通道;后厅有小天井,接山壁。前厅为会客和敬神的活动场所,后厅作为寿终正寝安放遗体之用。左右厢房以板壁隔成四间作为卧室,左前厢房为长子所居,其余为次子、幼子所居。有的腾出一间作为厨房。后厅置一火塘,作为烤火取暖之用。卧室上面通常有一层小楼,高一两米,用以贮藏粮食和杂物,一般不住人。

5、中国港澳台居住民俗

1、香港居住民俗香港是个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总面积只有1074平方公里,在地形上是岛多山多,平地少。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点土地上,却居住着近600万人,土地与人口的严重矛盾,导致了许多独特的城市景观的出现,港人一方面是填海造地,另一方面是向天争居,香港地价之贵,楼房之高,密集度之大为世所罕有。

(1)“城市积木”香港房屋拆旧建新是家常便饭,有的楼房并不算旧,甚至刚建成不久,还没有住过人,也推倒重来。这是因为当初看得不够远,层数建少了,经济效益也就低了。在同一块地上,盖的楼越高,经济效益也越高。有一句话叫做“人往高处走”,在香港不仅“人往高处走”,楼也往高处走。而且,首先是“楼往高处走”,然后才能“人往高处走’。这种拆拆建建,说拆便拆,说建就建的情况,在世界各地现代化大都市里也不罕见,但香港比别处更迅速、更频繁。因此,有人把这种拆拆建建与孩子们玩积木相比,说这是搭“城市积木”

(2)“楼花”香港一般在楼房建成之前,甚至建筑图纸刚刚出来,就分期分批在市场上抛售,买者预付款后就拥有将来建成的房屋的所有权,就叫“楼花”。“楼花”其实叫“楼画”似乎更确切一点,“楼画”者,画在纸上的楼也。所谓“炒楼花”,就是炒这种所有权。买卖“楼花”是香港最热门的生意之一,报纸上的“楼花”广告其重要性甚至要超过新闻。

(3)“霸王屋”在香港的低收人家庭买不起房子,于是往往自己在水旁山边搭起简陋的木屋栖身。香港的木屋区遍布港岛、九龙、新界,特别是在新界的沙田、荃湾和屯门一带,更是成群成片。这种木屋区构成了香港一大奇特景观,往往公路的一边是巍峨壮观、风格各异的摩天大楼,另一边就是低矮灰暗、杂乱无章的小木屋。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使人一目了然。但是在当局的眼里,木屋的主人们却是不折不扣的霸王,他们占了归政府所有的土地,所以便给木屋取名为“霸王屋”。

(4)“攻楼”在香港,私人楼房租金十分昂贵。香港政府多年来实行高地价政策,靠卖地皮维持庞大的开支。高地价政策养肥了地产商,苦了平民百姓。在市区,两室一厅40平方米左右的楼房,带起居用具月租金一般为6 000元左右,普通收人的家庭要拿出月薪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钱付房租。如购买一套这样的住房,要花近百万元,但因可以分期付款,所以是很多中产或小康家庭的选择。即使是分期付款,也必须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因此,香港人把买楼房形象地称为“攻楼”。不拼命“攻”一阵,是买不下来。

2、澳门居住民俗

澳门住宅可分为五个档次:新式楼宇、旧楼、公务员宿舍、平民住房和非正式楼宇。由于社会贫富的极度不平衡,体现在居住上也就更为明显。澳门半岛的东南区和西南区一带属于“高尚”住宅区,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既有西方情调的高级别墅,也有东方风格的现代化楼宇。葡人住所其外形多为西班牙式,有呈议圆形或三角形的窗户和阳台,外墙装饰考究,内部设施豪华。另外还有一些属于南欧风格的建筑,但外墙为粉红色者均与官方有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民所住的残旧楼房、简陋平房,以及用木头和锌铁片等搭盖的临时房屋。这些非正式房屋的居住条件极为恶劣,一遇台风、水灾,首当其冲的就是这种房屋。而那些从事渔业生产的水上人家则多是居住篷船上了。由于地少人稠,因而住房供应极度紧张。一般人均以租房解决居住问题,但随着房租的迅猛攀升,许多家庭开始采取分期付款的办法买房,澳门人称这种购买方式为“攻楼”,往往是要积数年之功才有可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近年来,澳门政府虽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离“居者有其屋”的目标仍很遥远,住房问题依然棘手如旧。

3、台湾居住民俗台湾由于受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居住上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色和风采。台湾汉族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散居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于山凹水隈处,以避风沙。西式多是楼房,以前悉为砖造,近年来多改为水泥钢筋。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市镇房屋多属于西式,垒砖为墙,比邻而居,前

设走廊,称曰“亭仔脚”,供行人乘凉蔽阴。随着这些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快速增加,高楼大厦,形式新颖,设施完备。但由于台湾人口的急剧增长,住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有许多人居住在简屋陋室之内。

高山族的房屋则多为木结构的草房。木板围墙,上盖茅草。一般屋内要凹下四五十厘米,环墙摆设床铺。屋分正门、后门和左右旁门。窗仅四五十厘米见方。也有的用长石架床。沿海房屋用厚木板作内墙,外墙则用卵石砌成。屋内用卵石垫地,上铺木板,地面多凹下两三米,故屋檐离地面仅一米左右,可防风暴袭击。

五、外国居住民俗

1、亚洲国家居住民俗

(1)日本日本和式住宅有很多特点,主要是木结构、瓦片屋顶,用隔扇和位窗隔开房间,房内铺设榻榻米。榻榻米是铺在地板上的,相当于地毯。其长度一般为2米,宽1米。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在用稻草编制的厚垫子上,铺上用灯芯草纺织的榻榻米席面。在上面行走,不用穿鞋子、拖鞋。和式住宅还具有防潮、防震、防风的功能。

当代的日本,经济与文化都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日本各地均保留或新建有众多的民族传统式旅馆。在这种旅馆中,不仅各种设备都是传统式的,而且独特的经营项目,周到的服务方式以及工作人员的穿着打扮、待客文化等,都是传统式的。当顾客置身其间时,无论起居饮食还是生活方式,都充满了浓郁的日本民族的古代情趣,顾客往往乐不思蜀。传统旅馆的意义,不仅是为人们提供传统式的膳宿条件,迎合顾客,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切身体味到日本传统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2)朝鲜朝鲜民族的住宅有浓郁的东方特色。传统的民间住宅主要有:①单排房。由里间、外间和厨房组成,每个房间都有向外开的门,各间之间有相通的小门。里间和外间的屋地为一长方形的火炕。前院有篱笆院墙,正面有大门,院内的一侧有小棚子或小仓库。②双排房。由后面的正房和前面的门房组成。门房右侧为客房,左侧为畜舍。庭院有正门和侧门,来客从正门出入。③四合房。也称井字居,是一种四合式的住宅。住宅内的厨房一般有较大的锅台,装有两三口铁锅,上方固定一块横板,放置炊具,靠后壁处放一大橱柜,内放食具,水缸放在厨房的一角或锅台旁。按旧礼教,成年男人不能轻易进入厨房,客人更要尽量避免进人。厕所一般设在院子里,搭一尖顶小棚。现代化的住宅多为公寓式高层建筑或两层的小洋房。

(3)蒙古“蒙古包”是借用满语的汉语称呼,特指蒙古人居住的一种圆形尖顶毡帐。在蒙古语中称作“格尔”意为“家”或“屋”。蒙古包主要由门、“哈那”(圆形围壁)、“乌尼”(椽子)和“陶瑙”(圆形木质天窗)四部分组成。另外,还有地板(或者毡垫)、墙根围子。包外有塑料雨布保护不受雨淋,包内一般铺有地毯,牧民都睡轻便的铁床,包内陈设比以前好得多,增加了许多现代家庭用品。

(4)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喜欢住在传统房子——单层建筑群“浮脚楼”里,浮脚楼的

房顶用树叶铺盖,墙和地板用木质材料建成。地板离地数尺,可以防潮湿及蛇、鼠侵害。门口有一梯子,来访客人须先脱鞋,然后拾级而上。另外还有一种与浮脚楼相似但很长的住宅,叫长屋。长屋的居民多则几百户,少则几户,设有户长。马来西亚人也是十分注意起居礼仪的。在居住方面,祖辈、父辈与子孙各有自己的位置。在白天,假如父辈在前面,晚辈必须坐在小位上,且要坐得端端正正,不能将两脚分开,也不能翘二郎腿。姑娘更是必须如此。假如外出回家,鞋子必须脱下,端端正正放在门外。为什么必须如此?因为他们的室内是做礼拜的地方,是神圣的地方,穿鞋进室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行为。所以,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谨慎遵守此俗。

(5)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门塔韦岛居民,住房叫做“乌玛”’。“乌玛”是一种干栏式的高大建筑物,上了楼梯是一个晒台.进门是个宽敞的厅,是不住家人的,只有尊贵的客人光临时,才有资格在前厅临时搭一张床铺。前厅后面是一条通道,通道后面排列着三五个用木板隔开的小房间。一家大小,按辈分、年龄依次居住在房间里。而在印尼拉望岛南部山区的克诺伊族人,他们的生活习俗极为特殊,即在农闲时,各家各户分散巢居于树上;而农忙时,则群居在田间的大公房里。巢居生活,是由当地常年多阴雨和多毒虫所决定的。当地人各家都在大树上建有巢屋,居住巢虽然多有不便和危险,但可防潮防虫,且采光方便。晚上,各巢屋都点燃起“树脂灯”,宛如绕于山间的银河一般。农忙季节,众人便集居田间“公房”。“公房”很低矮,房顶与墙壁都是树叶做的,屋内搭有用剖开的竹片暂时制成“通铺”,另外还设有炉灶。人们在农忙劳动之余,便群居于此。他们男女相杂地围坐炉灶周围,一边煮吃着地瓜或肉类,一边畅谈不止。当遇到雨天而不能下田劳动时,人们就在“公房”内自制简单的竹笛而伴歌取乐。群居生活融合着自然古朴的气氛。

(6)越南越南的村舍以传统的自然村为单位。北方村庄一般有竹丛环绕,南方则以多椰为特征。越南人住房一般为土平房或砖瓦平房,房后常挖有池塘,房前大多建有院落,有水井、洗澡间和厕所等设施。房檐下常置有一排水瓮或修有储水池,用以接畜饮用的雨水,屋内正房中央的墙壁上常设有供台,供有祖先的牌位。房前屋后常有几棵槟榔树。少数民族地区村寨中的住房以高脚屋居多,楼上住人,楼下为厨房和家禽畜栏。

(7)印度印度托达人的茅屋呈弓形,屋顶与墙壁连成一体.多用竹子建成,上面铺苇草。这种茅屋没有门,只在前面,留有一条窄缝,人们出出进进都必须侧着身子才行。屋内不过十几平方米,不再设隔门,极其简陋。

2、美洲各国居住民俗

(1)美国美国人喜欢经常搬迁,因此便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活动房。这种房子多用木板、铁皮盖成,漆上乳黄、苹果绿等柔和色彩,外观漂亮,里面摆设的家具齐全。这种房子售价比一般房子便宜得多,大概两万美元左右。搬家很方便,一辆特大的载重平板车就可以连同里面摆设的家具一起整个搬走。

(2)巴西巴西的印第安人居住在巴西亚马逊丛林深处,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部

落。他们的房屋都建在离河很远的丛林里,并且尽可能将四周出入道路都掩蔽起来。部落里每个家庭分别沿墙各占一块位置,还各生一堆火,火旁是家长睡觉用的吊床。另有两张吊床给孩子们用。吊床是用一根细绳交错地绕在两根粗绳上,拉在墙上或柱子上即成;除此外,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多数工具也是木制的。有一些是土、石头和树的枝条等为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的。如土盆为饮具、食具,石斧开火,枝条做篮子,树皮纤维和藤条编筛子、鱼网、还把树的内皮放在水中浸泡后用锤打成树皮布,用来作背带、装饰带和裤带等等。

(3)加拿大在终年为冰雪所覆盖的北极地区,居住着60 000多加拿大因纽特人。他们的雪屋用各种规格的雪砖垒成。建造时,用一把锐利的刀,把坚硬的积雪切成大雪砖,在选择好的平地上,用雪砖垒成半球形的圆顶,再在屋顶罩住的土地上挖个深坑,坑前开一小窗,使光线能够射人室内。窗的上方伸出板形的雪块,以便让阳光直射,使室内更觉光亮,甚至可以摄影。雪屋的门极低,外来的客人必须爬行,才能钻进雪屋。当地人长得矮小,并有灵活的身躯,所以一滑便能滑进洞去。雪屋的小室里藏有许多食物,如面粉、茶叶、兽肉等。雪屋最深处用雪筑成高台,就是他们的卧床。人们休息。吃饭都在“床”上,却谁也不会被冻坏。夜晚安寝时,全家男女老少一律钻进一只皮制的大袋中,互相取暖。遇有客人来时,则在雪床铺上一层软雪、柳枝和兽皮,很是暖和。雪屋的寿命很短,一般只能住两个月就不能再用。所以因纽特人总是忙着起造新屋,一个人一两个小时就会盖起一所雪屋。

3、欧洲国家居住民俗

在欧洲一些国家,所谓“新居”有两种:一是公寓,二是租用他人的房子。德国和法国能够很快找到“新居”,而英国、比利时、荷兰和西班牙就比较困难。欧美各国在居住方式上有种种习惯或规定,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人厌恶住宅周围有噪音,若租用他人房子要保持室内的原状。欧洲一些国家对洗濯时间加以限制。德国限制在夜间、午间和星期日洗东西;比利时规定不允许晚上11点至第二天早晨7点之间洗衣服。为了防“撬”房门,法国人习惯在每栋楼、每间住房、套间都上锁。比利时人在公寓的正门、车库和寝室加锁。荷兰人在放东西的壁橱上加锁。英、法两国的住宅一般无阳台,而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住宅大都有阳台。

(l)英国英国普通传统式的楼房一般是两层,每层有两间房问,一前一后,门厅上面可能还有一个小房间。城市中心地区的老房,往往较大,层数高。老房子中还有一种是自留一块园地、孑然独立的房舍。这种房子一般很大,都属于富有人家、还有一种半独立式的楼房,近年来很受欢迎,多为殷实住户所用。这种房子之所以称为“半独立”.是因为它是两所连成一体的小楼,两所房子并肩而立,共有一面山墙。每所各住一家,园地中间有围栏或矮墙相隔,使两家相邻而又互不于扰。而这种房子又与其他左邻右舍分开。半独立的结构,既可以保持居住情况的相对幽静,又可以适当节约地皮、减低造价。这样的房子多建在城市的边缘地区。

(2)德国德国是目前世界上在住宅方面解决得较好的一个国家,有一种叫桁架(hengjia

房屋、桥梁等的架空的骨架式承重结构)木屋,漆上明亮的色彩,看起来很美。这种木屋有两层,也有三层的,一层比一层宽敞。德国人的住宅不仅讲究室内摆设、而且十分清洁。他们特别重视厨房、厕所、洗澡间的卫生设施,保证做到室内清洁,一尘不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的许多家庭都争住公寓大楼,住室的套间也比较小,因为带有花园的住房要花很昂贵的房费。很少有像美国人那种独门独户带有花园占地盈亩的住宅。

(3)俄罗斯俄罗斯的传统住宅是大木架结构,屋顶大多是两面斜坡。起居室、厨房和杂物的房间连在一起。与南方的住宅相比,北方住宅的地板离地面要高得多,一般高地面2-3米,这主要是由于北方气候寒冷决定的。房屋的地板也是木结构,地板下面的结构称为“底层”,还用于饲养家禽家畜。在南方,要养家禽、家畜,则要另盖棚舍。

(4)西班牙在西班牙中部的一些古老村镇中,人们至今还保存着掘洞穴居的居住方式。距首都马德里几千公里的比亚卡尼亚镇,是穴居生活典型区之一。这个小镇最盛时有1 500户人家住在地下。如今,镇上还有近50户人家住在穴屋里。这些穴屋除个别是傍依小丘掘建外,绝大部分是平地掘洞建成,一般深4米,有门厅、客厅、二至三间卧室,还有贮藏室、厨房、柴草房以及猪圈。厨房里有一口井,吃水不用出门。穴屋大小房间都是天然拱顶,客厅卧室厨房粉刷得雪白。现在穴屋区通了电,几乎家家都有电视和冰箱,但洗衣机无法使用。穴屋最大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夏季十分凉爽,冬季只需盖一条毛毯。住穴屋区的多属低收人家庭。如今政府不断向穴屋人家提供正式住房,许多年轻人不愿再过“地下生活”,穴屋区居民逐年减少。但不少老年夫妇不愿离开,他们说,我们在这里住惯了,觉得很舒服。

西班牙有一种“古堡式”的旅馆供旅游者居住和玩赏。这种古堡旅馆,从外观到室内都十分注意保持古风。旅馆的建筑和内部设置都尽可能要有古代色彩,并且出租如盔甲、毛驴、马车等等。但内部也装配了现代化的电气设备和家具,供住客使用。

(5)瑞士瑞士的“夏莱”一词本是法语,最早使用于瑞士西南部的瓦莱州,指的是山中简陋的农舍,原来有轻蔑的贬义。18世纪中法语向东扩散,伯尔尼和索洛图恩等城市的上层社会也说起了法语。后来卢梭等人写文章宣扬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以及山民的纯朴,召唤人们重返自然。于是“夏莱”一词就具有了令人向往的魅力。但这个词在瑞士中部及东部之间一直没有通行。乌里州或格里州的农民绝不会说他们住的是“夏莱’,他们的房子叫“阿尔卑斯木屋”。真正的最早的“夏莱”,和近代的为度假而修建的“夏菜’”毫无共同之处。高山上的“夏莱”一般都是牧人夏季的住处,往往建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山坡,建筑简陋,光线阴暗,而且因为烧制干酪,烟熏火燎,空气也不清新。

4、非洲国家居住民俗

(1)苏丹苏丹的别扎人是个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并不宽敞,但是丈夫与妻子的床铺一左一右,是丝毫不能含糊的。如果丈夫进门看到妻子睡到自己的床上,就说明妻子对自己生气了;如果妻子把丈夫的枕头拿到自己床上,丈夫就会明白,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警告,要求自己的行为有所检点了。

(2)贝宁贝宁南部名城科托努附近,有个坐落在天然深湖诺库湖上的水上村庄。这个村庄名叫冈维埃,居住着12 000名居民,数以千计的茅草屋屹立在高出水面1米多密密麻麻的木桩上。居民们出门串户或赶集时,都要乘船。冈维埃居民依靠在诺库湖捕鱼为生,男人捕鱼,妇女负责养鱼以及捕捞后的贮藏和加工,而后则到湖岸边的集市上出售。这个颇具“非洲威尼斯”风采的村庄,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他们乘坐机动船绕村子周围游览,他们可以在出售纪念品的商店买些东西,在木桩架起的咖啡馆喝咖啡、啤酒,如果游人愿意,还可以在设备简陋但精心安排的水上茅屋过夜。

5、大洋洲国家居住民俗

大洋洲的马克萨斯人,一般富裕人家都有五六幢房,一个接着一个紧挨在一起,各有自己的名称。有的是男主人的居室,有的是女主人的居室,有的是男仆的居室,有的是女仆的居室,有的是厨房、仓,有的是库。如果主人有几个妻子,那么每个妻子都有自己的房子。而且,男主人的房子应该在什么位置,女主人的房子应该在什么位置,决不能混淆,否则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人有一种圆棚屋。因为这里比北部冷,棚屋造得比较严实。这种房屋用茅草和树皮盖成,四面下垂。棚屋很大,可住15个人,但只有一个小门。冬季屋里放许多鸟类羽毛,比如鹊毛、白鹦鹉毛,作御寒之用。

口典型案例

闽西南“土楼奇观”

用最古老的方式建造的规模庞大的“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观”。它不仅引起了建筑界的注意同时也吸引了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中外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大批海内外旅游者也乐于专程前往,一饱眼福,使“福建土楼之旅”成了旅游热线。

(资料来源章彩烈:《中国建筑特色旅游》,1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分析提示】

l、奇特的民间建筑能满足旅游者猎奇的心理。

2、圆楼是福建土楼中最为奇异壮观的建筑。土楼,按其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五民楼、方楼和圆楼三种。圆楼,它依山傍水,居高俯视,环环相连,如神工造就一般,令人叹为观止。外国友人将其形象地喻为“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天上降下的‘飞碟’”。与方楼相比,圆楼对风的阻力要小得多,抗震能力要强得多,它可以获得最好的通风和采光。任何一个房间,都是圆周上的普通一点,严格的平等,有利于家庭内部的经济分配和关系上的和谐。

永定县大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是现存最大的圆楼。它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建成,直径达73米,主楼为两圈.由外向内,环环相套。外圈四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共计288间;第二圈两层,每层设40个房间,共计80间:第三圈为单层,共设

自考《中外民俗》第四章 居住民俗

第四章居住民俗 4.1.居住民俗概述: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 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 4.1.1.居住民俗的形成 1)居住民俗的创始期: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形成的 洞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成地穴居和巢居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1. 住所仍不稳定,简便易建的风篱 与古老帐篷适应了他们不断迁徙的需要,但同时有向固定住所转化的趋势 2. 出现了火塘,由于风篱与原始帐篷不能构建宽广的室内空间,因此原始群居已经被家庭单居所替代,而火塘则是家庭居住的象征。 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 出现,人们逐渐改变了漂泊迁徙的生活,这反映在居住方式上便是定居的产生。1.这一时期的民居体现了深厚的文

化内涵。 2. 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居住民俗的多样化。 4.1.2.居住类型 1)洞穴居:黄土高原窑洞,西班牙吉普赛人穴屋。 2)干栏式建筑:中南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3)帐篷:蒙古包,阿尔及利亚牧民。 4)长屋:客家人围楼,雅奈马人的环形屋。 5)庭院住宅:北方四合院,三合院,东北大院。南方天井 院,“一颗印”,少数民族“三坊一照壁”“阿以旺” 4.1.3.居住惯制 1)火与火塘的突出作用 (1)火是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 (2)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3)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 (4)火塘是神圣的地方 2)住房的分配 3)公房:特殊形式的住房分配。保持乐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 4)人畜分居,人神有别 4.1.4.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 1)实用性 2)艺术性

3)伦理性 4)宗教性 4.2.中国汉族居住民俗 4.2.1.风水与民居:核心内容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 和处理。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入口,道路等因素。使之“合理化”第三,用一些符号来趋吉避凶 1)宅基选址:“觅龙”“观砂”“察水”“点穴”。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北,南,西,东 南北方向,房基前面水,后靠山 2)住宅外部布局 (1)住宅与水 (2)住宅与路 (3)住宅与山 3)住宅内部布局 (1)住宅地势:朝南坐北,院门开在东南部。住宅要北房高,南 房低;东边低,西边高。南向多开门窗,以利采光和避寒。地基要西北高,东南低,以利排水。 潮汕农村:“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爬狮” (2)住宅格局

民俗学的学习总结

民俗学的学习总结 姓名:吴宝全 班级:计算机2班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11级 学号:20110864232 民俗学的学习总结 民俗学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

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对整个社会具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有关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民俗学者的研究对象,而且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一、学习情况 这学期选修选选到了《民俗学》,每星期一次课的民俗学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民俗学的神秘和老师讲得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我感觉民俗学是一门非常让人感兴趣的学科,可以了解各地各种风俗习惯。 民俗学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俗的定义、物质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信仰民俗等五大内容。 民俗学的定义: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文化模式,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民俗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构成因素,而这些要素本身可能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只有被赋予民俗意义后,才能成为传递着特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等多种信息的民俗象征符号。 物质民俗:包括物质生产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服饰民俗、工匠民俗、商业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包括农耕、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饮食习俗的形成原因,首先是经济的原因,其次是

自然条件的原因,三是民族的原因,四是宗教信仰的原因;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习俗惯制,包括兴建房屋时的种种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陈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间形成的特定关系等等习俗;交通民俗是历代人民关于交通工具和运输方面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文化;服饰民俗是人类关于服饰方面的习俗惯制。服饰民俗是物质生活民俗相当复杂的一种民俗;工匠民俗是历代工匠们在工艺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民俗;商业民俗是在商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交易习俗。 社会生活民俗:包括人生礼仪民俗、社会关系民俗、社会交往礼仪、岁时节日民俗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岁时节日民俗,我知道了中国岁时节日发展得五个阶段,大致可分为先秦时期的孕育期、秦汉时期的形成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融合期、宋代至清代的丰满期以及民国以来的转型期。并了解了许多之前不了解的节日,如彝族的摸奶节、壮族的蛙婆节等节日。 中国节日民俗的功能:具有塑造民族性格的功能;具有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功能;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具有进行道德文化教育的功能;具有促进经济贸易活动的功能;具有促进文体娱乐活动的功能;具有延续民族历史的功能。 社会组织民俗:是指那些产生并服务于民间的、具有某种稳定传承特征的民间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大体可分为血缘型社会组织,如氏族、家族;地缘型社会组织,如村落、部落;业缘型社会组织,如民间的行会、社火组织等等。血缘型社会组织是指由血缘与姻缘关

3 (1)物质生活民俗饮食

第三章物质生活民俗 第一节饮食民俗 知识点:饮食民俗的概念,饮食民俗的形成和范围,饮食的功能。 饮食民俗 介绍我国主要的饮食结构和各民族的饮食习俗,主要讲解饮食烹饪技术、饮食民俗观念、饮食民俗类型。 重点:节日饮食和仪式饮食。 难点:解析物质文化的象征符号意义。 一、饮食民俗定义:饮食民俗也是物质民俗中一个很大的类别。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加工、制做、食用有关食物和饮料过程中形成的习俗风尚。 二、饮食民俗形成和发展 饮食习俗的形成原因:饮食习俗的形成原因,首先是经济的原因,其次是自然条件的原因,三是民族的原因,四是宗教信仰的原因。 饮食民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然饮食状态阶段,熟食阶段,烹调阶段。 三.饮食民俗功能: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用和养生融为一体,社交作用,饮食活动成为一种工作和职业,饮食成为旅游资源 四、饮食民俗的范围:一是食物原料、结构的传承及其类型,二是分工精细的烹饪技法即饮食调制法的传承及其类型,三是饮具、食器的传承及其类型,四是饮食方式、餐制的传承及其类型,五是饮食职业者的传承及其类型。 五、饮食民俗的类别:饮食民俗包括日常饮食,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特殊食俗五类。 六、云南饮食民俗举例 七、中国的几大菜系及其特点 附: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首先是人类的自然本能 人类在饮食生活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呈现出两种状态: 1、自然饮食状态(生食阶段)。人类像其他猿类一样寻觅动植物可以食用的东西维持生命。这时还没有进入原始文化阶段,所以也就没有形成饮食习俗。 2、调制饮食状态。这个阶段开始使用火,同时创造了熟食法,这便是饮食习俗的开端。最初的熟食以烧、烤为代表。 煮法兴起后,人类第一次创制了饭菜混合食物,发展了饮食结构。 殷商时代,开始由煮法发展到了蒸法,殷墟出土了蒸具: 1、“鬲”,是煮食物的器具,足部中空,下面可以架火煮食物。 2、“甑”,是下部注水,中间隔开,上面放粮食的一种蒸具。 食具很多了,最初是石器、陶器,然后出现了青铜器。原始部落用贝壳、椰壳、竹筒等作食具,北方少数民族有革制的食具。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 第一章 一、 ㈠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㈡民俗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事项进行调查、整理、研究、阐述其本质结构、特点与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之规律的一门人文科学。于1846年创立于英国,早期含义是指关于民众知识或智慧的科学。 ㈢民俗概念的理解:①文化遗留物说②精神文化说③民间文学说④传统文化说 ㈣民俗事象可分为四部分:①物质民俗②社会民俗③精神民俗④语言民俗 ㈤民俗学的内容:①民俗学原理②民俗史③民俗志④民俗学史⑤资料学⑥民俗学方法论23 我们主要了解中国汉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及其文化内涵 二、 ㈠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的集体性与地域性 2.民俗的传承性与扩布性 3.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由复杂到简单;由简单到复杂 4.民俗的类型 5.民俗的规范性 ㈡民俗的社会功能:1.教化功能 2.规范功能 3.维系功能 4.调节功能 三、中国民俗的起源发展 ㈠史前民俗:夏王朝建立以前的民俗 没有国家政权,一切按习俗办事 民俗事原始社会生活的唯一规范。(特点) ㈡古代民俗: 从夏王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的这段期间的民俗 两阶段:汉末以前,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民俗系统形成期 汉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民俗的发展与繁荣期 ㈢近现代民俗: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民俗 中国近现代民俗发生着很大变化,一些不适应的封建民俗逐渐消亡,一些西方民俗传入中国,交流融合,人们又不断创造出一些新民俗(既合适我国情况,又适应现代生活)。 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民俗——由广大民众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从事物质生产高,商品交换等活动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事象,包括

高一历史教案-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原因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1)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2)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 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居住民俗与旅游

居住民俗与旅游 本文探讨了居住民俗的概念,阐述了居住民俗内容:选址习俗、建房习俗、入住习俗和生活方式习俗。从民居文化的角度探讨其蕴含的旅游价值,并对居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标签:民俗居住民俗旅游 一、对居住民俗的初步探讨 1. 居住民俗概述 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它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1](P4)。简言之,就是民间习俗,是黎民百姓的生活习惯。民俗内容包罗万象,其中物质民俗包括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等等。 居住民俗,就是平民百姓在居住行为上的民俗习惯。包括选址、建房、迁入、居住这四方面,一旦形成一定的规则和惯例、时代沿袭,便构成了这一共同体的居住民俗。 2. 居住民俗的内容 (1) 选址习俗 民居的选址与人们的传统居住观有很大关系。住宅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物质功能,二是它在社会文化意识中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功能——民俗观念的物化符号,这两方面综合构成了居住观。 居住的物质功能显而易见,人们自远古时代以来,为躲避禽兽的袭击迫害,必然找一个安稳方便的地方安营扎寨,靠山以便采伐燃料,邻水以便饮食洗涤用水,久而久之,人们的居住观里便把背山面水或是依山傍水作为择居的第一要求。 住宅反映了家庭生活,家庭的居住生活因经济、文化等境遇不同而不同,人们期望自己的家庭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这种期望依托于一种活动体现出来,这就是讲风水。民居的基本精神是讲究大环境的营造,村落的布局,家屋的地基、朝向都贯穿这种风水意识。这种意识在民居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形成了意味丰富的居住民俗。人们建房,同时就是在构造一个观念体系,用以表达对于安逸、和睦、人丁兴旺、荣华富贵的企盼。 在风水理论中,理想的居住环境都含有一种负阴抱阳依山傍水、蔵风聚气的

第14课_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教案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一.教学分析 1.说学情: 经过必修一和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三的学习,学生对自古至今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初中课本里也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概况,但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主干知识的展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2.说教材: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涉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和通信工具、大众传媒三个领域,重点突出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四个发展阶段。 本节课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因此,本课内容是对学生学习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延伸和丰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近现代社会政治与经济史的理解。 对于本课教学,可以根据课标要求整合“衣、食、住、习俗四个子目”的内容,突出引导学生分析变化的因素,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我要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通过对典型史料的研读来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 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大量近代以来不同时代服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研习中国近代以来服装的变迁史,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史料研习和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北京的啊居住民俗——四合院

北京的啊居住民俗北京的啊居住民俗——————四合院 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源来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它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它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北京四合院的结构 所谓四合所谓四合,,“四”指东指东、、西、南、北四面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 ,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 、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 ,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正房))、南房南房((倒座房倒座房))和东和东、、西厢房西厢房, ,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 “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1- -12平方米计算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院落宽敞, ,庭院中植树栽花栽花,,备缸饲养金鱼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采光、、通风通风、、纳凉纳凉、、休息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 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 ,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 。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整理)宋代物质生活习俗.

宋辽金夏习俗史之宋代物质生活习俗 发布时间:2009-6-6 阅读次数:91 字体大小: 【小】【中】【大】 宋代物质生活习俗 (一)食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身体健康关系至为重要,合理的饮食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增加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良好的烹调方法,可以防止病菌和有害物质侵入人体,还可以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并且增加食物的鲜美。饮食关系着民族的发展。饮食文化体现了人类的文明,各民族、各地区、各历史阶段人们都有不同的饮食习俗,饮食习俗也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宋朝经济发展,都市繁荣,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发展。北宋都城是东京汴梁(今开封),地处中原,盛产小麦,且在黄河之滨,鱼类丰富。地理条件决定了北宋都城人以面食为主食,以各种肉类和蔬菜为副食。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都城食店,多是旧京市人开张(《都城纪胜》)。饮食方面既具有北方带来的特点,又融汇了南方饮食的习俗,呈现了南北合流的特色。吴自牧《梦梁录》卷十面食店一条有说明: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饭店),以备江南往来士人,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宋代统治阶级,尤其是南宋统治阶级讲究享乐,使宋代饮食更趋于精美、丰富、奢华。 宋代主食花样品种很多,除了饭食以外、更有面食、■■、馄饨、米面,还有从食,包括各种饼,各种馒头、包子等,另外还有各种粥。根据《东京梦华录》卷二、卷三,《梦梁录》卷十六、《武林旧事》卷六、《增补武林旧事》卷八等所提供的材料,我们把宋代主食分列于下: 面: 晻生软羊面桐皮面大燠面(《东京梦华录》卷二) 猪羊盒生面丝鸡面鱼桐官面盐煎面斋面面筍淘面 插肉面 三鲜面胡蝶面笋拨肉面血脏面炒鸡面大麃面 子料浇虾燥面(《梦梁录》卷十六) ■■ 馄饨粥 拔刀鸡鹅面家常三刀面大熝■■大燥子料浇虾■■燥丝鸡■■三鲜■■丁香馄饨(《梦梁录》卷十六) 七宝素粥五味粥糖豆粥糖粥馓子粥绿豆粥六) 各种菜面(《都城纪胜》) (《梦梁录》卷十六) 栗米粥糕粥肉食粥(《梦梁录》卷十 饭: 石髓饭 大骨饭 泡饭 软羊浙米饭(《都城纪胜》) 麸笋羹饭菜羹饭 (《梦梁录》卷十六) 馒头: 荷包白饭随饭(《东京梦华录》卷二)

民俗学复习资料

民俗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 2.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3.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本身的结构和社会过程,如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等对于社会现状的关切;民俗学则主要关注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只对具有传承性的,反复出现的生活模式及相关的精神现象进行探究。换句话说,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侧重于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民俗学的任务是帮助我们认识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解释和改造现实社会生活。是一门“现在的”学问。 4.民俗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本质特征);传承性和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和服务性。5.四大著名传说:《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6.民俗的社会功能: 教化功能;规范功能(民俗是一种软控制,但却是最有力的深沉控制);维系功能;调节功能(婚礼上的“闹房”)。 7.中国民俗分为史前,古代(汉族的形成期也是中国古代民俗系统的形成期)和近现代(整个中国民俗的体系,正在经历急剧地引进,斗争,分化,改组,融合等过程,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 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 1.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征表现在:地域性,季节性,功能型,科学性。 2.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主要体现在: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卜农事丰歉,祈福的习俗;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习俗;农业娱乐风习(“九曲莲灯”)。 3.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主要体现在狩猎,游牧业生产的时序,节令条件,是产生同类民俗的自然因素;狩猎,游牧的禁忌,祭祀习俗;狩猎,畜牧生产过程的民俗;渔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特征;渔业海上占验习俗;渔业生产操作习俗;渔业禁忌及祭祀习俗。4.工匠习俗:各行各业的工匠,数千年来代代相传,在生产技艺方面精益求精,在技术传授方面讲究师承,且有各自不同的行话和禁忌,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行业习俗。5.工匠的技艺传承: “百工五法”是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中最杰出的创造。——“以方为矩,以圆为规,直以绳,正以悬,衡以水” 营造寺庙,庙宇和宫殿的木匠在古代叫大工,是水平最高的。代表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技艺之最的榫卯结构和展现我国建筑艺术风格的斗拱和飞檐,正是中国木匠技艺传承中最精华的部分。 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画人:立七,坐五,盘三,跪四。 6.工匠的行业习俗:一般来说,师傅对徒弟实际上采取的是家长式管制。 职业行话亦称行业话,是各行业工匠为了本行业的技术保密,内部交换想法或其他特殊需要而创造,传承的一种同行用语,外行人很艰难明白其中含义。 祖师崇拜是工匠民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木石匠鲁班,铁匠李老君,酿酒匠杜康,油漆匠普安和尚,画匠吴道子) 特点:师承关系的系谱性;技术传承的封锁性;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7.商业和交通民俗:集市-北方叫集,江南叫市,两广叫墟,云南叫街子,川黔叫场。

第三章物质生产民俗

第三章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体。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 分类: ?农村——农业民俗; ?山村——狩猎采集民俗; ?牧村——游牧民俗; ?渔村——渔业民俗; ?其他——工匠民俗; 特征 (一)地域性: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条件。 (二)季节性: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受时令节气的制约。 (三)功能性: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或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 (四)科学性:物质生产民俗是生产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一、农业民俗 ?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一)农业生产民俗的产生 ?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 (l)原始农业民俗 ?开始于新石器时代: ?“刀耕火种” ?工具为木棒、 ?石斧、石锄。 ?“刀耕火种”:原始时期稻作农业的基本特征,也叫“火耕水耨(nòu)”:烧去田里杂草,灌水种稻,草和稻并生,高七八寸,一并割去,再放水灌田,草死稻长。这种稻作技术虽然原始,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水稻不怕水淹的这一特性。它适合于地广人稀,劳力缺乏时使用。 (2)传统农业民俗 ?利用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形成了以耕、锄、选种、施肥、浇水、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等方法密切配合的农作方式。 (3)现代农业民俗 ?以实验科学、工业技术为装备;依靠机械、化肥、农药和水利灌溉等现代技术。 演变 ?原始的、传统的农业民俗大体包括了生产工具民俗、生产技术过程习俗和相应的人文仪式民俗,而现代农业民俗主要表现为生产习惯,褪去了神秘的信仰禁忌内容。 (二)农业民俗的形态: ?作物的种类——粮(水稻、小麦、玉米)、棉、菜、果。 作物耕种分布 ?东北地区——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也有水稻种植。二年三熟,在山区,狩猎、伐木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兼栽培与采集人参、木耳、猴头菇与蘑菇。 ?黄淮地区——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与兽类等粮食作物。花生、油菜、棉花和烤烟等经济作物,温带水果与干果产区。两年三熟。 ?黄土高原区——种植小麦、高粱、谷子等旱粮与杂粮。 ?长江中下游地区——鱼米之乡,农、林、牧、渔、副五业俱全。水稻为主、小麦为辅,油菜、棉花、柑橘、茶叶、蚕茧。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王秀文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趋势是:由以往封闭逐渐走向开放、面向世界;由过去封建传统天下逐渐走向近代、现代化。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课本里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对近现代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着重引领学生通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怎么变?”的史实,探究“为什么变?”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2.物质生活的衣、食、住和社会习俗是学生比较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或做相关社会调查,条件允许可自制成小课件在课堂上交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学习本课的重要方法。因学生是外地外校的,在短时间里学生无法迅速做成课件,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配合展示相关资料。 3.学生的个性特质与兴趣爱好有一定差异,在自主探究学习时让学生自由选题进行适当的学习分工,然后再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基本技能: (1)解读历史图片,学会从特定的中国社会历史大背景中去探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探讨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选取有代表性的服饰、饮食、住宅、婚礼、丧葬、礼仪等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资料再现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场景,结合现实物质生活和婚、丧照片进行对照,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走近历史,感悟生活。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饮食组、住宅组、社会习俗组,由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题、自由分工(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探究。 课外延伸: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要用辨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

民俗学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遗产):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重视:1.人;2.口头传承;3.文化空间的重视 民俗商业化、媒介化、民俗学从科学理论到实践方案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和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它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总体来说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民俗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本质特征),汉武帝颁布《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年节习俗才一直延续至今。2.传承性和扩布性,民俗文化的扩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那些发生时间比较早,社会功能比较广泛的民俗,其扩布的地域和民族也相对广大。3.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4.类型性。5.规范性和服务性,最常见的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民俗规范永远是民众心理与价值观念整合的结果。 民俗的社会功能:1.教化功能,2.规范功能,社会规范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纪律,第三层是道德,第四层是民俗。3.维系功能,4.调节功能。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地域性,季节性,功能性,科学性。 “百工五法”是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中最杰出的创造。“以方为矩,以圆为规,直以绳,正以悬,衡以水” 营造寺院、庙宇和宫殿的木匠,古代叫“大工”。代表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技艺之最的榫卯结构和展现我国建筑艺术风格的斗拱和飞檐,正是中国木匠技艺传统中最精华的部分。祖师崇拜是我国各类工匠传统民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匠民俗的三个重要特点:师承关系的系谱性;技术传授的封锁性;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商业分类:集市,集市交易中最具民俗特点的是小商小贩们那各种各样的招徕顾客的叫卖声和敲击声以及出没在罗马市场和大宗交易中的“中人”。行商,以“市声”最为突出。坐商。 最具民俗传承特点的,有曾在黄河、洮河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浮桥,西南各省的索桥,南北皆有的石拱桥,侗族山寨的风雨桥,以及遍布全国各地山村的跳石桥、独木桥,农村的木板桥和石板桥。 第三章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习俗。它最先只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逐渐包括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祭祀食俗来源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 民间服饰主要包括以下四类:1.衣着,2.各种附加的装饰物,3.对人体自身的装饰,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 服饰有五个方面的构成要素:质、形、饰、色、画。 我国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五服:斩衰,齐衰,

《民俗学概论》建筑居住习俗

居住建筑习俗 一、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 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天然空间,第二阶段是人造居住空间。 利用天然空间:如巢居、穴居。《庄子·盗跖篇》:“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考古发掘资料的证据,云南沧源崖画第五地点二区(中)和五区有一巢居图,这是利用树桠为房柱,构屋树上,树屋上有顶盖这雨,四周有壁挡风,人们援绳梯或长木梯上下。 田野考察资料也证明历史上确有巢居存在。清人夏瑚在《怒俅变隘详情》一书中,描写了独龙族“多结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居者”。 原始巢居穴居的最基本特点是:利用天然的空间,经过适当加工,作为避风雨、壁群害的栖息之所。 第二阶段,人造房屋。 中国古代的居民住房,主要有五种风格各异的类型:半穴居、井干式、石室、干栏式、和竹木结构的草屋。这五种类型的居室,均是在原始穴居和巢居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发展而成。 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北方气候干燥寒冷,故多建筑土木结构的房子,居住空间主要在地面。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干栏式建筑,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之上,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当今的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壮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住房就是这样。湘西苗族和土家族的吊脚楼也是属于这一类型。 二、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关系 建筑是“客体化的人生”、“空间化的社会生活”,或者说“建筑就是凝固为物体的人生。人生在客观事物体现得最全面、最完整、最生动具体的,莫过于建筑。”(郑光直《负正论——建筑本质新析》,《新建筑》总第三期,第10页。)中国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的居住和建筑民俗中展示得很充分。 中国的民居建筑,以四合院最为广泛,汉族、纳西族、白族广泛流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部分流行。四合院也是中国最典型的民居建筑,因为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四合院的特点,第一个特点:院落四面均有墙壁,墙壁没有窗户,只有大门与外界沟通,一家之活动,均在院墙之内,与外边不相沟通,这是封闭观念的符号;第二个特点: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是正房高于侧房,一般是家长住正房,即住堂屋之右侧。兄弟子侄住侧房或耳放。家长支配全家的地位在住房位置上有充分体现,这是家长制的符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市一等奖人民版教案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江苏省邗江中学崔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四)讲授新课 导入:图片导入法(旗袍) 一、了解 (一)、迅速浏览课本54页的课前提示,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 答: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汉族的居住习俗

汉族分布地区广,传统民居依地区不同而产生不同式样。 1、华北民居 华北平原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多数是平房,房屋结构以木柱托梁架檩,支撑椽条和轻瓦屋顶,以青砖墙、生砖墙、石墙及夯土墙维护北、东、西三面,南向开门有窗户。低窗台,窗户过去多支摘窗,窗上有棂格、糊纸,现在多作死扇窗,安大玻璃,屋内光线充足。室内砌有土炕,与灶相通。炕上铺席,席上铺毡,上置矮桌,可进餐或待客。屋顶多是人字形(俗称两面坡),坡斜度平缓。除瓦顶之外,还有在椽条上垫细树枝抹泥做顶的。为省工结实,关中平原及山西民居建筑屋顶多取一面坡式。北方汉族院落组合多作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北京四合院以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为主体。正房两边是耳房。正房前面是中心庭院,庭院东西南侧是厢房,厢房两边也各有耳房,庭院南边有垂花门通向前院,前院南侧是大门和与大门并排的倒座。有的四合院在与大门相对之外立影壁,朝南的正房与东西两侧的厢房用廊连接。规模较大的宅院,其正房之后留后院,后院之后再修正房,厢房后留狭长天井,天井之后再修厢房,这种方式向后方和左右叠加。 2、陕北民居 陕北取黄土高原上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 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 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等方面,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3、东北民居 东北民居与华北相类似,惟其盛产木材,房屋建造除用木构梁架外,还有木板做壁,抹白泥加厚,光洁成墙,房顶盖瓦或茅草,其余门窗及室内摆设与华北民居相同。 4、南方民居 南方汉族传统民居中多见楼房,或为古代巢居的演变。 传统民居楼房一般只是二层,仍以木构架为主体,木梁柱支撑较大的挑檐、重檐和起翅、阁楼、吊楼等,用精确的榫卯工艺制作。周围墙体多用砖石砌成,也有用木板嵌合四壁。各地楼房布局依自然条件及习俗不同而有差异:丘陵山地的楼房多依山傍水,江、浙水乡的楼房则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秀丽。

民俗学的学习总结

民俗学的学习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随着课堂的深入了解,我对民俗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我们的国家中存在着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各个民族都有其极具特色的文化。民俗学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学问。民俗学的概念的变更基于不同时期对于“民”和“俗”的认识以及所占据的理论依据。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一、学习情况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了解了民俗的基本概念。首先我理解了民俗的三个角度,即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民俗学、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民俗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民俗链地缘因素、宗教因素、语言因素等。其次,我也了解了民俗的表层特征(不成文的规矩、程式化的规矩)以及深层结构(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中间环节)。同时,民俗又可分类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在第二章中,主要讲的是物质民俗,即物质生产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服饰民俗、工匠民俗、商业民俗。其中物质生产民俗包括农耕民俗,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农业生产民俗的特征有:地域性与季节性、功利性、技艺性、保守性与稳定性、经验性、田园性。狩猎生产具有以下五大特征:狩猎工具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狩猎对象采取了主动性的猎取;2、人们采取了集体围猎的形式;3、人们创始了捕猎方法和技巧;4、火在围猎、熟食兽肉方面的广泛应用;5、形成狩猎习俗中见者有份的传统。饮食民俗经历了自然饮食状态、熟食、烹调和多元融合四个阶段的发展。居住民俗经过了初创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在居住类型上,有洞穴居、干栏式建筑、帐篷或移动式居所、上栋下宇式建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20安徽合肥调研]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服制》中确定西装和百褶裙分别为男女制式礼服,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规定了如图1、图2所示的男女制式礼服。礼服的变化反映出() 图1男士礼服样式图2女士礼服样式 A.政府主导风俗习惯变迁 B.中西服饰融合成为时尚 C.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 D.男女平等成为主流观念 2.[2019海南高考,9,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 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 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3.[2016海南高考,17,2分]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4.[2015四川文综,6,4分]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5.[2015全国卷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年份 法定假日天数 1950199520002008 节假日 元旦1111 春节3333 劳动节1131 国庆节2233 星期日1111 星期六—111 清明节———1 端午节———1 中秋节———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