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水发〔2011〕5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各铁路局,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上海组合港办公室,各直属海事局,各有关港航企业,中铁集装箱公司: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铁路发展规划和《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进一步发挥铁水联运的优势和潜力,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现就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有利于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通道布局和运输结构,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强水陆口岸功能衔接、实现货物运输无缝衔接,更好地发挥铁路、水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支撑保障作用。

(二)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现代物流发展。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主要载体。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有利于充分发挥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提高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对提升现代物流水平的要求。

(三)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促进资源开发

和产业梯度转移,对密切内陆与沿海、沿江地区的交通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有利于增强运输保障能力,扩大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更好地服务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四)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对于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五)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把发展铁水联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强化组织协调,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切实提升铁水联运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六)主要原则。坚持统筹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充分发挥铁水联运组合效应;坚持同步发展,在着力加强铁水联运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增强铁水联运软件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创新发展,加大铁水联运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坚持合力发展,建立和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有关单位发展铁水联运的积极性,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协调发展的良好发展氛围,加快建设覆盖主要联运通道的铁水联运体系。

(七)发展目标。统一的铁水联运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联运通道铁水联运运行机制基本建立,铁水联运枢纽港站换装能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能够提供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铁水联

运企业,铁水联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20%以上,港口煤炭、矿石、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铁路集疏运比重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三、主要工作和任务

(八)合理布局联运通道和网络。贯彻落实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铁路与港口的规划衔接,以沿海和沿江主要港口为铁水联运枢纽、经济腹地铁路干线为骨架、沿线主要货运站场为节点,科学布局铁水联运通道,完善区域性铁水联运网络。

(九)加强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建设。加快推进主要港口、铁路和货运站场及运输装备等联运设施设备建设,大力推进铁路装卸线向港口码头延伸,推进“港站一体化”,实现铁路货运站场与港区无缝衔接。

(十)完善铁水联运相关标准、制度。加快铁水联运标准化建设,统一铁水联运集装箱规格、货种限制(含危险货物)、装载技术等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铁水联运数据信息传输、交换的相关标准。建立健全铁水联运统计和考核制度,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推进铁水联运统一单证、优化流程、责任交接和全程联保制度的建设。

(十一)加强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企业在铁水联运运输、装卸、配送等环节采用先进技术和标准化专用装备。通过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促进电子数据交换(EDI)、无线射频识别(RFID)、供应链管理(SCM)等先进技术在铁水联运领域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铁水联运技术水平。

(十二)推进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加快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步

伐,在信息开放、数据交换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利用港航、铁路、口岸管理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支持各铁水联运通道建立公共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提供班轮/班列运行时刻、运价、联运货物动态、订舱/请车、港口/车站业务、口岸监管等数据查询、业务办理等信息服务。

(十三)积极引导铁水联运市场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推动铁水联运多元化、市场化。在大力发展中长途铁水联运的同时,完善价格机制和政策,加快拓展短途铁水联运市场。充分发挥铁路集装箱场站和内陆无水港的作用,进一步加快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发展。优化铁水联运运输组织,合理设计运输方案,提高往返重载运输比重,减少车船排空,提高运输效率。鼓励货运枢纽拓展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保税等功能,促进货运枢纽站场加快发展现代综合物流。

(十四)大力培育铁水联运市场主体。引导和规范铁水联运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大型航运、港口、铁路运输企业积极发展铁水联运业务,完善铁水联运功能,拓展经营网络,延伸服务范围,扩大铁水联运规模。支持企业按照市场机制整合资源,构建面向国际国内贸易的铁水联运服务网络。

(十五)实施铁水联运示范工程。积极开展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根据铁水联运市场需求和有关联运通道的软硬件条件,选择一批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加快组织实施。在总结示范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示范成果,带动我国铁水联运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和完善铁水联运发展规划。把加快铁水联运发展作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铁水联运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铁水联运通道和网络。

(十七)加大铁水联运资金投入。对纳入铁水联运示范项目的重点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建设予以适当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土地及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十八)健全铁水联运政策法规。抓紧制定铁水联运相关规章,加强铁水联运标准、规范建设,统一和规范铁水联运市场。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铁水联运发展的价格体系和扶持政策。

(十九)完善铁水联运协调机制。交通运输部、铁道部联合成立推进铁水联运发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做好规划编制、项目审批、资金支持、体制创新、配套政策制定等各项工作。各地交通运输(港口)管理部门、铁路部门要会同有关企业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做好铁水联运工作的落实,同时加强指导监督,加大宣传力度,及时研究新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并强化与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快速、优质的口岸环境,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又好又快发展。

交通运输部铁道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湖北省铁水联运铁路规划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5452833.html, 湖北省铁水联运铁路规划研究 作者:曾小松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2期 摘要:按照“统筹规划、多方共赢、协调发展”的思路,结合湖北铁路、水运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对湖北铁水联运现状进行概述,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湖北铁水联运建设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设计合理的铁水联运铁路运输组织方案。 关键词:铁水联运湖北铁路必要性运输组织 中图分类号:F550.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目前,湖北水路和铁路运输不能有效衔接、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物流链长成本较高。为实现湖北铁水联运又好又快发展,有必要加大对铁路的投资力度并充分发挥铁路在物流业建设及铁水联运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湖北铁路网优势向港口延伸,构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物流需求。 1湖北铁路、水运、铁水联运现状的概述 1.1 湖北省铁路现状 截至2010年底,湖北铁路路网结构全面优化,路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已基本形成“四纵三横”的铁路架构。“四纵三横”中的“四纵”是:焦柳线、既有京广线、武广高铁、京九线;“三横”是:合武、汉宜高铁、宜万铁路组成的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汉丹、襄渝线组成的沪汉蓉货运通道;长荆、麻武线组成的客货运通道。2010年全省铁路总营运里程达到3032公里,2010年货物发送总量5693.69万吨,到达总量10404.28万吨。预测2020年、2030年货物发到总量分别为24000×104t、30000×104t。 1.2 湖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现状及预测 湖北省的主要通航河流大体可归纳为“三江两湖一线、十河十水、三峡库区十二支”。 2010年湖北省港口吞吐量18783×104t,比上年增长12.7%。其中88.6%的运量发生在长江干流,共完成吞吐量16640×104t;武汉港、荆州港、宜昌港、黄石港、襄阳港五大主要港口完成吞吐量13358×104t,占总量的71.1%。预测湖北省港口近、远期货物吞吐总量分别为 4.0×108t和 5.8×108t,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7%和3.8%。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对铁水联运的发展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1.3 湖北铁水联运现状

2.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 (1)

《合作协议》明确,两部将在六个方面深化铁水联运合作与交流:一是加强和完善铁水联运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联运通道和网络。开展集装箱等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煤炭、矿石、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铁路集疏运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港口)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要加快港口铁水联运集疏运场站、设施设备建设,铁路部门要加快港站后方通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 三是研究制定和完善促进铁水联运的相关政策、标准。两部将联合开展重大课题、项目研究,完善铁水联运运输单证、票据制度,建立促进铁水联运发展的价格体系,统一相关标准和要求等。 四是加强铁水联运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两部月度运输生产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铁水联运组织协调,逐步提高铁水联运比重。 五是加快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共享。建立实时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积极推动铁水联运口岸监管便利化。 六是支持港口、航运和铁路运输企业发展铁水联运业务,提升现代物流服务能力。鼓励大型港口、航运、铁路运输企业向综合物流运输企业发展,共同培育、扶持一批具有铁水联运服务功能的大型物流运输企业。

5月10日下午,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与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两部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旨在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长期以来,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在铁水联运方面开展了很好的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每年近6亿吨的煤炭通过铁水联运实现了“西煤东送”“北煤南运”,有力地保障了南方的煤炭供应。在进口铁矿石、粮食等其他货物运输中,铁水联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集装箱铁水联运正在稳步推进,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联运网 络。《合作协议》明确,两部将在完善铁水联运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和标准、加强运输组织管理、推进信息共享、培育龙头企业等六个方面深化合作与交流:一是加强和完善铁水联运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联运通道和网络;开展集装箱等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煤炭、矿石、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铁路集疏运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港口)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加快港口铁水联运集疏运场站、设施设备建设,铁路部门加快港站后方通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三是研究制定和完善促进铁水联运的相关政策、标准。两部联合开展重大课题、项目研究,完善铁水联运运输单证、票据制度,建立促进铁水联运发展的价格体系,统一相关标准和要求等。

云环境下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云环境下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随着进出口贸易量的迅速增长,铁水联运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主流运输方式。作为铁水联运业务信息的载体和协调系统,联运信息平台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铁水联合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铁水联运的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国主要大型港口基本实现了铁水联运的业务信息化,但由于不同区域的联运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系统构架僵化、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以及数据管理分析手段欠缺等问题,在很大程度制约了联运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其灵活性、可扩展性、资源共享性和高可靠性等优势,对从技术上解决这些瓶颈,实现铁水联运信息化的全面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论文围绕云环境下的联运信息平台构建、应用管理、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1.分析并构建了铁水联运云平台的技术构架。针对我国目前铁水联运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的弊端,将云计算技术引入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基于虚拟资源管理的分层融合云构架(HFCA),自底向上分为资源,业务和数据三层支撑体系,在资源层采用虚拟化技术对资源进行池化并为业务层提供IaaS和PaaS融合的虚拟资源设施;在业务层将联运应用划分为功能资源池,并建立基于云原生的应用重构和基于成熟度的SaaS应用服务模式;在数据层基于DOA对碎片化的联运业务数据进行集中注册、存储和检索,形成数据资源池,并通过建立可扩展的大数据应用对海量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和二次利用,打破了以港口为中心相互孤立的“烟囱式”系统构建模式;此外,通过对联运业务需求进行梳理,优化了云环境下的货运进出口信息流程。 2.建立了云环境下基于DevOps的一体化联运应用管理体系(IAMS)。针对联

铁水联运信息系统功能整理

软件系统的名称:徐州港铁水联运综合信息系统 软件系统的开发意义:随着徐州港口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通过电话或纸面方式获取国铁数据的方式效率低,准确性差,不及时的缺陷日益凸显,对港区生产作业的计划安排、调度管理和统计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一方面人力资源造成浪费,另一方面无法适应日益增加的装卸作业量,因此需要一套铁水联运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达到及时准确地获取国铁资源、有效统计作业数据的目的。 《徐州港铁水联运综合信息系统》通过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准确的数据统计,一方面使各港区作业人员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国铁资源,达到提前安排生产、提高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国铁数据的标准接口,供港区内部生产系统调用,并且通过录入作业数据,实现港区生产报表的统计和集团层面生产数据统计的目的。 本系统主要为徐州港务集团各港区提供与生产相关的铁路货运数据,包括预确报、货票、现车和装车日计划,通过及时地、准确地提供铁路资源,方便港区提前安排作业生产,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同时,本系统提供铁路数据的标准接口,使得各港区内部生产系统可以调用接口从而使用铁路数据作业,省去了人工录入的工作,最后,通过获取采集港区作业信息,提供生产统计报表功能。 一.铁路资源查询 1.货票查询 选择时间区间,可以查询到对应的时间区间下到达万寨站的货票信息。 对于查询到货票信息,为了方便查看,可以选择需要的字段进行排序,如发站名,车号,运单号,票号,发货人,收货人。 2.确报查询(确报:到达车站的编组信息)根据车次分组 选择时间区间,可以查询到对应的时间区间下万寨站的确报信息。 确报查询可以按照全部确报,到站确报或在途确报查看。 主要包括信息:到报日期,车次,车种,车号,发站,终到站,发报站,品名,载重,收货人,货票号。 查询条件(即可筛选条件):发站,发报站,品名,收货人,货票号。 3.现车查询 主要可以查询到万寨站(港前站)的实时存车情况。 主要包括信息:到达日期,到达车次,车号,品名,发站名,发货人名称,到站名,收货人名称,车种,股道名称,自重,载重。 查询条件(即可筛选条件):品名,发货人名称,到站名,收货人名称,车种,股道名称。 4.路局装车审批计划 每日下午可以查看国铁次日批复的计划。 主要包括信息:装车时间,发货站,到达站,请求车数,请求吨数,请求车种,批准车数,

安庆港长风铁水联运综合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DOC

安庆港长风铁水联运综合物流基地 控制性详细规划 (报批稿) 安庆市港口管理局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二〇〇九年三月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组织单位:安庆市港口管理局 单位负责人:吴唐应局长 编制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批准:徐建益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核定:吴睿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审查:徐向阳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蔡峥高级工程师注册港口航道工程师 刘全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校核:蔡峥高级工程师注册港口航道工程师 刘洪珍高级工程师 孟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爱良高级工程师注册港口航道工程师 周汉高级工程师 编写:刘全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黄炳星工程师注册港口航道工程师 陈娓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C18100002号 王红湘助理工程师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参加单位:安庆市港口管理局 单位负责人:吴唐应局长 项目负责人:曾全方副局长 邱创杰副调研员高级工程师参加人员:吴传生科长工程师 胡建南科长会计师 王应中科长 徐业平科长经济师 许宁翔主任科员工程师 范靖勇副主任经济师 王雷副主任 刘新宜副主任科员经济师 杨蕾副主任科员 陈燕统计员 徐冰办事员经济师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目录 前言 (1) 规划背景 (1) 规划依据 (2) 规划原则 (3) 规划期限 (3) 规划目标 (4) 规划范围 (4) 第一章地理位置、港区现状及评价 (5) 第一节地理位置 (5) 第二节港口现状 (6) 第三节综合评价 (9) 第二章港区功能定位和需求预测 (11) 第一节港区功能定位 (11) 第二节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13) 第三节船型发展预测 (17) 第三章港区资源评价和利用 (20) 第一节自然条件 (20) 第二节资源条件 (24) 第三节资源利用规划 (24) 第四章港区、作业区布置规划 (26) 第一节布置原则 (26) 第二节主要功能区布局 (26) 第三节水域布置规划 (28) 第四节陆域布置规划 (30) 第五节港区控制点坐标 (32)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水发〔2011〕5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各铁路局,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上海组合港办公室,各直属海事局,各有关港航企业,中铁集装箱公司: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铁路发展规划和《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进一步发挥铁水联运的优势和潜力,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现就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有利于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通道布局和运输结构,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强水陆口岸功能衔接、实现货物运输无缝衔接,更好地发挥铁路、水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支撑保障作用。 (二)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现代物流发展。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主要载体。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有利于充分发挥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提高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对提升现代物流水平的要求。 (三)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促进资源开发

和产业梯度转移,对密切内陆与沿海、沿江地区的交通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有利于增强运输保障能力,扩大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更好地服务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四)加快铁水联运发展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对于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五)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把发展铁水联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强化组织协调,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切实提升铁水联运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六)主要原则。坚持统筹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充分发挥铁水联运组合效应;坚持同步发展,在着力加强铁水联运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增强铁水联运软件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创新发展,加大铁水联运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坚持合力发展,建立和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有关单位发展铁水联运的积极性,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协调发展的良好发展氛围,加快建设覆盖主要联运通道的铁水联运体系。 (七)发展目标。统一的铁水联运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联运通道铁水联运运行机制基本建立,铁水联运枢纽港站换装能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能够提供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铁水联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 一、多式联运概述 多式联运(intermodality)是指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但国际贸易意义上的多式联运,不光是要有这样的前提,而且要有“多式联运提单”——也就是“多式联运”合同。而我们平常所做的虽然是这样的事实,但拿到的一般只是海运提单,而非“多式联运提单”,这样,虽有多式联运之实,但不符“多式联运”之定义。 多式联运经营人是全程运输的组织者,在多式联运中,其业务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接受托运申请,订立多式联运合同 (二)集装箱的发放、提取及运送 (三)出口报关 (四)货物装箱及接收货物

(五)订舱及安排货物运送 (六)办理保险 (七)签发多式联运提单,组织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 (八)运输过程中的海关业务 (九)货物交付 (十)货运事故处理 二、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由于多式联运是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当前,全球多式联运重心正向中国转移,我国多式联运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不过,专家表示,我国多式联运同时也面临着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不畅的“最后一公里”和规则相互割裂的“最后一厘米”双重难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以实现“硬件上的无缝衔接”和“软件上的规则统一”。 2.1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最大难点在铁路 多式联运发展正当时我国将迎来“黄金十年”(摘自中国报告网) 货物从重庆运输到上海,如果走水路需要10天到12天,但如果采取铁水联运则只需6天到7天。这就是多式联运相对于单一运输方式的优势所在。 近日,重庆西部物流园董事长罗书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式联运是物流运输的高级发展阶段,它将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组合成复合型一体化运输方式,其特点是一次托运、一次合同、一次单证、一次结算费用、一票到底等,是改善物流效率和行业生态的有效手段,已被世界各国看作货运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多式联运的优势在于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货运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中国交通物流协会联运分会秘书长李牧原说,多式联运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有效途径,能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长处,合理利用现有运输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多式联运现状及趋势展望

多式联运现状及趋势展望 多式联运上升为国家战略综合效益初步显现 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等国务院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五个方面十八条举措,成为新时期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这是国家层面多部门首次针对多式联运发展进行联合专项部署的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多式联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物流通道正在向海陆双向并举发展,11条物流大通道格局加快形成,在强化海运通道优势的同时,以物流大通道为依托的国家多式联运网络主骨架雏形基本建立。东部沿海贯通西伯利亚大陆桥、中西部地区联通新亚欧大陆桥的国际物流通道迅猛发展,长江黄金水道港口、珠江-西江经济带形成的内河铁水联运网络逐步成熟;京津冀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成渝经济区联通东盟地区的物流通道开始规划建设。 李牧原指出,多式联运运行质量提升,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在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有效缓解港口拥堵问题。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企业运行取得初步成效,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月-9月,16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企业累计开通示范线路140余条,参加联运的企业达700余家,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超过60万TEU,与公路运输相比,降低能耗约40万吨标准煤,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超过55亿元,多式联运示范效应显现。 铁水联运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完成320万TEU 李牧原表示,区域港口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提升了港口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避免了区域港口铁水联运的无序发展和同质竞争。2016年以来,随着铁水联运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支持政策的推出以及企业的不断实践,各港口对铁水联运的认知更加深刻,港口集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