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阿里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阿里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阿里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阿里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揭秘阿里巴巴人力资源体系:牛逼的团队是如何建立的?

2016-03-09 分类:新鲜干货 / 职场励志

【本文主要标题】

1、阿里巴巴是怎么面试的?

2、阿里巴巴闻味官是怎么回事?

3、阿里巴巴职级怎么设置?

4、阿里巴巴内部怎么晋升?

5、阿里巴巴如何做培训的?

6、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是什么?

【阿里巴巴是怎么面试的?】

2009年,我在北京创业,做自己的公司。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说“天机老师,您想不想到杭州工作”,我当时想“杭州?什么都没有,不去!”。他说“阿里巴巴要不要考虑一下”,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

我说出愿意考虑之后,陆续有三个电话从阿里巴巴打过来,包括我的主管、HR和行政。HR在我没去面试之前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聊其他的东西,她聊的是阿里巴巴的梦想是什么。同样的,主管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一直在聊他到公司有多久了,他的梦想是什么。我觉得很意外,基本上没有问我自己的情况。后来行政详细帮我安排什么时候面试、谁负责面试,各方面都井井有条。

到阿里巴巴面试的时候,参加的人很多。轮到我的时候,说安排半个小时让我讲课。包括我们部门当时的总监,听了都觉得讲的还不错。

然后他单独面试我,他说“你的性格中,最突出的是什么”,我说“我的性格最典型的是学习”。

他说“怎么证明你喜欢学习?”

我说“我每周可以看两本书”。

他下一个问题是“你最近在看什么书?”

我说“我最近看《大秦帝国》”。

我们聊了两个小时的《大秦帝国》,最后他说“明天去体检,后来开始上班吧”。

我当时觉得好奇怪,为什么因为《大秦帝国》就面试成功了。

【马云是怎么看招聘的?】

阿里巴巴2002年才500人,04、05年开始快速增长,销售人员比例不断增长,我们06年、07年15000人中大部分是销售人员,那时候阿里是典型的销售型公司。

之后淘宝体系的人慢慢多起来,淘系的人后来也越来越少。2011年之后,招聘的步伐开始减慢,不是自动减慢,而是马云有意减少人员。HR从所有部门要招聘计划,各个项目部、事业部提计划,数据报过来,马云惊呆了,所有部门加起来总共要招聘12000人,结果马云说2011年我们最多招2000人,将12000人的计划直接砍掉,他说人多了反而坏事。

2012年,我们招聘计划又是2000人,马云又砍,说今年最多招500人。到2014年,仅仅招了200人,2015年更惨,2015年马云直接说公司不加一个人,走一个才可以增加一个,不走人就不招人。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不要把招人的权利随意下放给项目经理和HR。马云当年反复强调招人的权利,这个人是否能进来,要老板自己做决策。你的HR和主管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除了最初的简历,能不能把企业介绍给别人很关键。

在阿里巴巴,所有人都是前台,没有后台,即使做财务的人,做人力资源的人,都在给公司做宣传,因为好的人才需要你三顾茅庐去请,需要用每个人的感觉告诉他“我们是一家牛逼的公司”,而不是招过来给他钱让他做事。

【阿里招人流程是什么样的?】

招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公司都是依靠HR,从浩如烟海的简历中找简历,打电话,预约面试。但在阿里巴巴是相反的,HR的流程是反的。他们是政委,招人变成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自己的事情。

很多销售管理者、产品经理说“让我怎么找人”,HR会告诉你“你经常在网上分享吗”,如果你经常分享,就会有粉丝;HR 会问“你经常参加人力资源的培训吗”“你能不能约20个人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只是走人才招聘的流程而已。

马云当时找曾鸣就是这样。曾鸣是长江商学院的副院长,马云本来是去商学院上课,结果把老师给招过来了。

为什么彭蕾能做首席执行官?她对很多事情的了解是靠她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学会的。她懂产品,懂设计,她招人的时候跟别人聊的多。她作为人力资源官,懂人心,未来会成为非常厉害的首席执行官。

【阿里闻味官是怎么回事呢?】

在阿里巴巴,面试最后一关一般会放一个五年以上的老阿里人。这个人和即将要入职的人聊天,聊什么都无所谓,这个人叫闻味官。

有些东西需要直觉,这个人是合适的,那个人是不合适的。直觉是看一个人潜意识里所散发出来的东西,他的能量和价值观。信任一个人需要多久?需要三年。喜欢一个人需要多久?1秒钟就可以。能让人一见钟情,是那个人的本事,是那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那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修炼。有时候,直觉比其他判断更加准确。

任何时候都把公司的文化用到每个人的身上,即使此时此刻他不是你的员工,说不定过两年就是了,说不定过两天他会和你发生很多交集。

【阿里巴巴层级怎么设置?】

P序列=技术岗

M序列=管理岗

阿里巴巴有两套人才发展体系,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

另一套体系就是搞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从M1到M10,把每一个层级的评判能力全部细分,它的能力表现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层级,全部有一个细分的体系。这样就实现了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科学化。

阿里的职称是这么评价的,大部分都归纳在P序列,员工的title+工种。比如P7产品经理=产品专家。

在阿里早些时候P级普遍偏低,专员可能是P2这样,后来有了一次P级通货膨胀,出现了更多的P级。

在阿里只有P6(M1)后才算是公司的中层。不同的子公司给出P级的标准不一样。比如:B2B的普遍P级较高,但是薪资水平低于天猫子公司的同级人员。同时到达该P级员工才有享受公司RSU的机会。(低于P6的除非项目出色有RSU奖励,否则1股都拿不到)

【阿里巴巴内部怎么晋升?】

1. 晋升资格,上年度KPI达3.75

2. 主管提名,一般你要是KPI不达

3.75主管也不会提名你

3. 晋升委员会面试【晋升委员会组成一般是合作方业务部门大佬、HRG、该业务线大佬等】

4. 晋升委员会投票

P5升P6相对容易,再往上会越来越难,一般到P7都是团队技术leader了,P6到P7我感觉非常难,从员工到管理的那一步跨出去不容易,当然有同学说P一般都是专家,M才是管理,actually,专家线/管理线有时并不是分的那么清楚的。

【阿里巴巴培训体系长什么样】

在阿里巴巴集团,人被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如何将每一位阿里人的个人能力成长融为持续的组织创新实践、集体文化传承,是对阿里巴巴集团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基础要求。

因此,与15年阿里成长历程伴生的,是一个坚持“知行合一”的学习体系。阿里巴巴集团学习体系分为四个部分:新人系、专业系、管理系以及在线学习平台。

1、新人培训-“百年阿里”面向全集团所有新进员工

从看、信、行动(探寻求证)、思考、分享五步骤,动、静结合地去体验五天之旅。

以“客户第一”为线索,还原阿里的核心价值理念,有机连接新员工与客户的关系;通过与8年以上员工经验的分享、高管面对面,来传递阿里人的精神与秉持,建立新员工与组织历史、文化的连接。

2、专业培训-运营大学、产品大学、技术大学及罗汉堂

(1)运营大学:

基于运营专业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和公司战略方向,为全集团的运营人员提供学习内容和环境。

纯自主研发适合阿里巴巴集团业务情境的100门专业课程,涵盖四大运营领域岗位,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精细化的学习方案:例如,保证新人快速胜任岗位的脱产学习、提供进阶技能的岗中学习、以主题沙龙形式进行的专业视野开拓以及促进高潜力员工交流成长的运营委员会等。

(2)产品大学:

基于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能力图谱,自主研发了接近100门课程,以业务方向为导向,采用多元化形式,提供综合培养手段。

“PD新人特训营”针对入职3个月内的产品经理,通过全脱产的系统性培训学习,加速员工认知集团产品架构,加深对产品经理岗位认知,快速胜任岗位;“产品大讲堂”,除了提供进阶课程,更解剖实战案例,线下交流线上沉淀;面向各个垂直领域高潜员工的产品经理委员会,则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产品论剑、产品体验、游学交流等活动,实现沉淀专业知识,解决业务疑难问题。

(3)技术大学:

面向阿里巴巴集团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成长培养,近3年的统计中已开发课程400余门,培养内部讲师近800人,参与培训人数50000余人次。

在专业课与公开课的基础之上,建立ATA技术沙龙,形成开放的技术人员交流平台,旨在挖掘好的、值得推广的思想、理念、技术等;同时根据公司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邀请外部嘉宾,引入优质内容及分享议题,引导相关领域人员学习了解前沿最新最牛的技术,拓宽眼界,促进内部人员思考成长。

(4)罗汉堂:

面向阿里巴巴集团一线、且入职在3年以内员工的通用能力培养基地。

完全自主研发的5门课程《情绪管理》、《沟通,其实很简单》、《在合作中成长》、《组织高效会议》以及《结构化思维与表达》。课程内容深度内化,贴合阿里工作情境,具备浓郁的阿里味道。所有课程植入互动体验式模块,以启发个体思考、创造行动改变。

4、管理者学习-行动学习“管理三板斧”、“侠客行”及“湖畔学院”

(1)管理三板斧:突破管理层级的集体行动学习。

“管理三板斧”包含管理人员的三项基础能力要求:《Get Result》、《Team Building》和《Hire&Fire》。以全景实战的方式,在真实的业务背景中,通过推动集体思考的方式,去提升团队的整体业务能力,以及团队管理能力,也是组织能力、组织文化传递强化落地的实战场。(后面会详细讲到)

(2)侠客行:面向阿里巴巴集团一线管理者的培养

分别以业务线和层级进阶推进管理学习的覆盖,培养了近百名内部管理者讲师。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管理能力图谱”,自主研发了管理者的进阶课程体系,辅以部分引进课程;通过“课上真实案例演练+课后真实作业练习+课后管理沙龙”的不间断学习方式,保证持续对焦管理者在“角色与职责”上的统一认知;根据不同管理场景与复杂度,输出完整的领导力提升方法论和应用技巧;并在侠客行“管理沙龙”形成“良师”(资深阿里管理者)“益友”(同期管理者)之间共同的语言、心力和能量场。

(3)湖畔大学:面向阿里巴巴集团高阶管理人员的成长培养。

在湖畔大学,以学习的参与者为中心,建立平等、开放的学习体验,通过不同背景、经历的高阶管理者之间的分享交流,解决高阶管理者的融入、战略的对焦、领导力的修炼以及文化的传承。

在常规的学习安排之外,也设置了不定期的“湖畔大讲堂”,引入国内外杰出学者、业界领袖的分享,提高眼界和视野,通过“业务沙龙”促进协同,建立全局观,提升整合能力;通过“文化沙龙”,挖掘管理背后的问题,传承阿里文化。

4、阿里学习平台-为全体阿里人提供内部学习和交流平台]

在这里,所有阿里人可以自由报名参加线下培训;查阅过往学习沉淀的视频、文档;可以创建学习计划,监测管理学习的进度;通过即时问答系统得到答疑解惑。

阿里巴巴集团学习、培训体系的特点:知识都是有情境的,没有情境、背景的知识只是信息。因此,学习内容无论是专业或是管理,无论是技巧、工具或是理念、文化,都已浸透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场景和组织历史。

阿里专业和管理学习中所沉淀的相应能力图谱和知识体系的价值是:课程只是学习的形式之一,绝不等于学习;每一位员工的发展图谱比任何一种或多种课程都要重要得多。

最后重点说一下阿里巴巴著名的“管理三板斧”。

【管理三板斧到底是什么?】

第一板斧:揪头发(锻炼管理者的眼界)

为什么要揪头发?

中高层管理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首先是本位主义:屁股决定脑袋;其次是急功近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还有就是圈子利益,山头林立各自为战,大团队的战略与小团队的发展的取舍。

怎样揪头发?

一个好的中高层管理者有什么样的标准呢?在思考与思维的层次上,我们认为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眼界;其次是胸怀;最后是超越伯乐。

一、开阔眼界

在揪头发的实际培训中,开阔眼界的训练方法,最直接是三点:做行业历史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做竞争对手的数据整理与竞争分析;做产品及业务的详细规划与发展分析。

所有的分析,不简单是有一张数据表格,而是小组有3位以上的同学做同一个主题的分析,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同一主题的同学集中来汇报和演讲,并由专业的评委评出名次,记录到管理者的评级体系中。在这样的培训体系中,应用最直接的管理思路就是“教学相长”,给别人说得清楚,才证明你自己想清楚了。

二、训练内心

在培训中,我们如何训练管理者强大的内心呢?也是从以下的四个方面:

一是寻找管理者内心的力量,通过坦诚的交流与教练的引导,发现我们自己成长过程中支持自己的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和最有成就感的体验,让我们保持这种自我悦纳的心态。

二是要求团队的参与及支持,充分的团队内部沟通,和团队成员一起探讨变化的必要性与可能的方法,最终得到团队的支持。

三是更高级别管理者的参与支持与资源支持,上级一定是最重要的资源,好的上级不是来对下属指手画脚的,而是当下属需要的时候可以大力支持,画龙点睛的。

四是愿赌服输,将目标与计划写入KPI,在业绩考核指标制定的时候,充分地交流,一旦确定,那就愿赌服输,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做。

三、超越伯乐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通过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的,所以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好的教练。

而在培训与发展中,如何提升超越伯乐,让管理者愿意培养比自己更优秀的管理者呢?重要的方法有三点。

首先是后备军机制。如果一个管理者,没有培养出一个可以替代自己的人,那这个管理者就没有升职的可能性,给他一个升职的空间和标准,他就会愿意给出别人升职的空间与培养。

其次是管理者的专业管理培训。不同级别的管理者,必须设置不同的管理课程学习的计划与目标,管理也是一门科学,也是需要长期的思考与修炼的。

最后就是允许人才一定的流动,让人才用脚投票。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给人空间,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团队,那么他的团队成员可以自己选择更好的团队,这样好的团队整体会向前发展。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高层的管理者,不仅要能够把事情做好,还要做到了解业务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探究行业演变的规律与经济环境的局势。

第二板斧:照镜子(修炼管理者的胸怀)

第一面镜子:心镜——做自己的镜子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主管和我交流,他说我最近变了,成长了。我说为什么,他说现在的我不再陷在“自我”的圈子里,而是开始有了思想的镜子,有了更多的超我。

首先是找到内心强大的自己,让我体会到内心强大的自我,可以在痛苦中坚持自己、成就别人。一次的培训会中,发现其中一个辅导的对象没有达到我内心的标准,但按照KPI,他通过我这关就可以有升值机会,而我的目标也是让更多的人考核通过,但就是内心那种感觉,那种坚持让我定下心来,即使面临着一定的冲突,面临管理者的孤独和被人不理解,也要坚持内心的弦。最后她没有通过,大家都有痛感,直到几个月后,她通过极大的努力再达标,我们终于释怀,非常互相的感激。

第二面镜子:镜观——做别人的镜子

要在一个管理团队中,彼此就是对方的土壤,彼此成为对方的镜子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而既然希望我们通过别人的镜子看到我们更加全面真实的自己,首先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才能做一面镜子。

做镜子,首先需要的是聆听,能够放下自己的评价与好为人师的冲动,能够做一个静静的聆听者。

做镜子,其次需要的是同理心,也就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并不是说要盲目的认为他是正确的。首先去理解他的道理,我们才能求同存异,达到共识与理解。

做镜子,还需要的是共情,也就是能够与对方的情感与情绪共鸣。我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价值观与生活的道理可能都不一样,但我们的情绪却是相同的。

第三面镜子:镜像——以别人为镜子

能够自我照镜子,又学会了做别人的镜子,我们才有可能以别人,以环境为镜子,真正从多个不同的镜子和去发现自己、去认知自己。

以别人为镜子,需要创造一个简单信任的团队氛围。我们团队流传这一句话:“你对我不满意,就来找我,可以骂,可以批。但如果你不对我说,而是在背后说,那么请你离开”。一只团队有了信任,才有可能协作的土壤和机会。

以别人为镜子,还需要我们能主动的去和三种人群交流:上级、平级、下属。在阿里巴巴,我们说“对待上级要有胆量,对待平级要有肺腑,对待下级要有心肝”,每个角度所重视的不一样,上级关注你的思维和价值观,平级关注你的沟通与胸怀,而下级关注你的能力和关爱。去主动与这三类人员交流,坦诚中,自然会看到真实自我和提升点。

第三板斧:闻味道(修行一个人的心力)

一、我们彼此互为土壤,互为空气

电子商务行业迅猛的发展,许多中小企业为了跨越式的发展,往往会考虑从大型的公司挖优秀人才。不久前有两位能力极强朋友也是满怀雄心来到了创业型企业,后来一位小有气象,另外一位却举步维艰。原来在这两位加入一个新的团队的时候,大家相同的是都非常看好创业企业项目的前景,同时与企业老板有深入的交流,唯一不同的其中一位朋友在正式加入之前,参与过团队的团队旅游以及团队的月会,之后才选择这家公司。他说到一个新的团队,关键不仅有业务的前景,因为业务好,是这个行业的事情,并不代表着这个团队真的能够在这块业务中可以获得成功,更加不代表着自己一定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二、管理者需要“简单信任”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高层管理者,我们认为一定要有的味道是:简单信任。

这个简单说的是简单真实,管理者需要做真实的自己,将心比心,不矫揉造作,不粉饰太平。阿里土话说,“因为信任所以简单”。这个简单,真的不简单,因为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背后,都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与自我管理。

简单,就是说到做到。要让团队做到,必须自己做到,小到一个迟到早退,大到战略布局,做你所说,说你所做。

简单,就是奖励要奖得心花怒放,惩罚要罚得心服口服。因为奖励不能服众,团队也会土崩瓦解。如果惩罚不能服人,不该罚受了惩罚,该罚的没有处罚,或者处罚的力度宽松不到位,都会引起非常大的动荡。

简单,关键的背后在于信任。相信团队的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相信大家是可以成长的,而成长过程如果有痛苦和需要给出痛苦,作为管理者就要用一个勇敢的心。简单,背后是相信自己简单的信念。

三、散发你的味道

味道,是管理者会自然散发的,着力的散发反而形神不符。在团队中,优秀的团队管理者,应该是非常敏感能够感觉到团队温度的人,奖罚的时机都是散发味道最好的时机。在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365天的绩效考核”,有优点,要及时传播和奖励;有缺点,要马上发现与建立改进机制,不要秋后算账。

关于企业引进人才和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于集团公司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集团公司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型员工的积极作用,已成为摆在集团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针对集团公司如何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谨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对人才引进的思考 (一)制定与集团公司规划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集团公司要先应有一个明确的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然后再以此分析这种发展规划需要什么样的职能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财务规划等)来匹配或支撑,也就是说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规划决定人力资源规划,没有明晰的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也是无从谈起。所以,集团公司要对未来的经营和发展方向有着明晰清楚的预期,再制定清晰、完整的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考虑到集团公司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发展规划导向;而在制定集团公司规划时,也同样要考虑到集团公司现有的以及可能达到的人力资源状况。 (二)制定明确的选聘标准来引导整个人才引进工作。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好人才岗位适应性、人才流失可能性、人才业绩表现、人才对团队影响程度、人才团队磨合速度等各方面的评估分析,不能只看到短期效益,更要注重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但是在人才选聘时,人才还没有被配置到拟

任职的岗位上,当然无法检验其业绩表现。通常做法是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如面试、心理素质测评、知识考试等,来评价候选人才的素质,是否与拟任职岗位的素质要求相匹配。关注人才对集团公司文化、价值追求的认同程度。选聘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人才个体的素质外,还应认真分析人才拟任职团队的结构特点,如团队成员的学历、性别、年龄、观念等。强调人才与其拟任职团队的兼容性,应该减少因拟聘人才的个人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的“突出”,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孤独感”,否则会影响人才能力的有效发挥,甚至会迫使人才流失。 (三)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丰富人才引进的途径。首先集团公司在引进人才时,应不断拓宽渠道,利用媒体、网络、人才交流中心以及猎头公司等多种渠道进行招聘,也可定点与高校的就业中心联系,采取推荐或委托培养等方式,广纳贤才。其次就是在集团公司内部,对优秀的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在内部形成推荐、竞聘的方式,使内部优秀员工得到晋升。再次,还可以采用内部员工引荐的方式。因为集团公司员工对集团公司和被引荐人都非常了解,所以,内部员工更能为集团公司引荐合适的人才,但既要保证“举贤不避亲”,又要避免“沾亲带故”,严格把握好引进关。 二、对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建立科学的选才用才机制。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竞聘等方式,引入科学的定性定量的人才测评手段,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四个注意事项

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四个注意事项 --明阳天下拓展随着行业垄断和企业日扩大经营规模需求的日益增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情况可以说是求贤若渴。但由于空降兵在我国的短命,所以大多企业便把选拔人才的方向转到了企业内部。但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很少有人才储备的观念,大都是到了破不得以的时候才赶鸭子上轿,开始虽然是周瑜打黄盖,但结果通常是不欢而散。所以,一个企业只有真正解决了人才储备,即对人才充分做到了选拔和培养,才能真正解决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一、如何选拔人才 在一次企业培训公开课中,笔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蝎子想要过河,但它不会游泳。正在它发愁的时候旁边跳过来一只青蛙。于是它就对青蛙说:“青蛙、青蛙,你背我过河好么?”青蛙回答道:“当然好,但我不能,因为你可能在我背你过河的时候蜇我。”“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青蛙反问道,“这对我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死了我也会葬身鱼腹的。”青蛙虽然知道蝎子的狠毒,但想想它的话也有道理。于是背着蝎子就游到了水中。这时突然蝎子弯起了尾巴蜇了青蛙一口。疼痛中的青蛙大声喊道:“你为什么蜇我,这对你也没有好处,如果我死了,你也会沉下去的。”可蝎子却边下沉边说:“可你千万别忘了我是蝎子,只要我还是蝎子,就一定会蜇你的,这是我的天性。” 这是一个很传统很古老的智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今天的社

会中依然很有用处。也许有些人会问到,人虽然本性难移,但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得到改善的。或者说选拔人才的关键是要看才干和个人能力。这两点笔者当然不否认。但笔者更认为在注重这两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这个人的本性和人品,尤其是比较重要的职位,更应如此。教育当然会改变很多,比如人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动机,也许你可以举出1000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但它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通常是我们企业负担不起的。不公平的说,优秀的企业是选拔合格的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不是培养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尤其是考虑的企业运营资本和战略经营时机的时候。所以笔者认为选拔人才在先,培养在后。而不是普遍培养,重点选拔。不但费时费力,还会造成部分人员因为失望而产生不必要的流动。 二、提出合理的绩效 企业选拔人才,当然会有让他们做的事情。但如何能让他们委依重任,又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呢?提出合理的绩效要求很是重要。过高或过低都是很不适宜的。要有挑战,又要够得到。但也不能只留下问题,而不予指导,这也是很多企业的通病。上级领导下目标,下级领导满地跑。为什么呢?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尤其是对待新提拔和新重用的人们来说,不但要给方向,还要帮助寻找路径,并提供相应的资助,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绩效。同时有两点也要格外注意。一是一定要有完成绩效的时间,另一个就是明确的叙述出公司的绩效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三、适时的激励

人才选拔和培养实施方案

附件1 人才选拔和培养实施方案 为加强对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设中药学临床教育、科研和管理队伍的后背人才库,促进队伍的建设,现设立中药学人才培养计划,以促进中药专业的发展。人才培养计划的选拔、培养和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重点加强对中药知识的教育、研究、管理,由本人申报或科室推荐申报,科教科组织专家评议和审定。 一、优秀人才评选条件 (一)学科带头人选拔条件 1、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遵纪守法,医德医风高尚,无医疗事故发生。 3、热心钻研业务,热爱专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奉献精神。 4、有专业业务特长,为相关科室业务骨干,在院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 5、副主任职称和本科学历以上,年龄在35~45周岁(个别专业可适当放宽)。 (二)重点培养人才选拔条件 1、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遵纪守法,医德医风高尚,无医疗事故发生。 3、热心钻研业务,热爱专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奉献精神。 4、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态度优良,院内外已有一定影响。 5、中级职称以上,本科学历以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三)重点管理人才选拔条件 1、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遵纪守法,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顾全大局,服从组织的工作安排。 3、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奉献精神,廉洁奉公,大公无私。 4、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一定管理才能。 5、院领导班子及主要职能科室可适当放宽相应条件。年限在45周岁以下。 (四)专业人才选拔条件 1、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遵纪守法,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分配。 3、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奉献精神,廉洁奉公,大公无私。 4、而爱中医药,刻苦学习,认真仔细,有发现、专研、创

阿里人才管理的361原则

阿里人才管理的361原则 从建筑到员工考核,都被打上了深深的阿里文化烙印。那么,到底什么是阿里文化?企业文化是如何影响企业的? 阿里巴巴从不认为自己是一间科技公司,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家服务型的企业,在阿里巴巴的实时成交显示屏上,马云口中的电商生态系统一目了然,在电商交易平台之下,阿里巴巴还搭建了电子商务交易最重要的前端和后端,即支付环节和物流系统。基于这三个平台所产生的轨迹,又衍生出对大数据的应用。 阿里巴巴一共25000名员工,需要多少人进行绩效管理?答案是一人。 在得到了这个答案之后,多位滇商企业家表示并不相信。11月27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绩效考核负责人贾老师分享了阿里巴巴如何对25000名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他的思路是:绩效管理很简单,就是日常管理。 阿里巴巴将员工的能力评价分为三层,包括价值观、专业能力和流程能 力。 阿里是怎样做新人培训的? 新员工进入阿里之后,都会经历三个时期的培训。首先是入职后27天的专职培训,在这27天之内,新员工将接触到三大类培训,即文化

制度类、产品知识类、技能心态类,这三者的课程比例分别是42%、28%、30%。 上岗后,新员工还将接受3-6个月的融入项目培训。一般而言,上岗第一天,新员工将会被介绍给团队成员,在一个月之内,还将安排团队聚餐。接下来,在一年之后、三年之后和五年之后都分别有不一样的培训内容。 阿里的人才观念坚信,很多小白兔其实是放错了位置的明星,因此在阿里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轮岗。 “公司管理的目的是客户,很多公司往往忘记了这一点”,一位在阿里工作了十年以上的资深老员工—陈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80后90后群体的崛起绝不是简单的一代人的成长,而是真正互联网一代的全面接管,随着外界的变化,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也在发生改变。 传统的营销轨迹是关注-兴趣-渴望-记忆-购买,而现代的营销轨迹已经变为关注-兴趣-搜索-购买-分享。因此,在陈老师看来,如今的电商战略不再是抢占空间和规模,而是争夺客户的时间。与此同时,这种模式的竞争已经从客户竞争转移到客户口碑的竞争,从客户口碑的竞争升级到客户传播的竞争。 在陈老师看来,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最大的问题是对传统管理方法的深信不疑。

关于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思考

关于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思考 目录 一、企业选拔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1) 二、企业如何选拔和培训人才 (2) 三、企业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客观条件和氛围 (4) [参考文献] (6) 企业成长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人才成长与成熟的过程,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经营的庞大的商业帝国;无论是民营企业、外国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的股份制企业还是国有垄断型企业,其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归根结底属于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既来源于企业的外部,又主要来自于内部的培训与实际的锤炼成长。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选拔和培养人才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商战中取胜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选拔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一)人才的重要性 企业应“以人为本”,企业首先要正确对待人才,必须把人才提高的战略资源的高度上来重视,人力资源是各个战略资源的核心。人才用中国俗话讲就是对企业有用的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兴邦振企,人才是根本,这些论断已经为社会各界所公认。“得人者昌,用人者兴,育人者远”,可见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是从宏观角度看,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企业人才选拔和培训的重要性 1.企业人才选拔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而“人”,才是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关键,人才更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是企业各个领域中的领头羊。清代一位诗人

曾写到:“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这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为人无完人。企业要想振兴、要想发展,只能靠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并投入到相应的岗位,真正能够做到学有所用,使人才的潜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企业整体运作的关键环节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才能使得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人才培训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该把培训看作是一种投资,培养的投资。相对员工来讲,培训意味着知识的积累,在工作期间肯定要用于工作。公司的培训投资自会有培训效果的出现,企业的所思所想要传递给员工,必须通过培训,同时可以使员工的专业知识加以强化并灵活运用于工作当中,使得人才的技术、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掌握和运用,使其工作能力更加适用工作所需,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可以说,人才的培训对于一个企业的运作更加完美,在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是必不可少的。 二、企业如何选拔和培训人才 (一)企业如何选拔人才 1.企业选拔人才的途径 当今社会人才选拔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内部选拔,另一种就是招聘。国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的结合会产生最佳的效果。两者各有优势和劣势,那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的。内部选拔就是从组织内部选拔合适的人才来补充空缺以及新增的职位。其优点在于:企业对候选人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候选人了解公司及工作的要求;有利于鼓舞员工士气,对员工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以及更低的成本。缺点是容易“近亲繁殖”,公司原有的一些弊病、潜规则会继续延续。外部招聘具有如下优势:有更多的候选人可供选择;会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技能及理念,为公司注入新的元素和观念。当然,外部招聘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点,比如会增加招募和甄选的难度和风险;需要更长的培训和适应阶段。 2.企业选拔人才的原则 (1)高度重视人才的原则 企业选拔人才要坚持高度重视原则,要把人才问题当成一种战略来考虑,授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立由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专才和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专门评选机构,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严格的评选标准和要求,由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严格按照程序来执行。

试论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试论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姓名:XXXX 专业班级:XX 学号:1063330 摘要:本文对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及其作用进行了论证分析,着重从企业管理角度,提出做好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的看法和思路。在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从提高培养意识和注重能力提升层面谈了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理由;在人才选拔方面,从选拔人才的原则、选拔评估要素和选拔的方法、途径层面又阐述了个人的观点,力图对人才培养选拔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最后指出:企业管理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人才的作用,调动企业管理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快速持续发展。 一、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提高培养意识,强化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我们谈到企业,首先了解张瑞敏从老子“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的说法悟出企业管理的四大要素“器、物、德、道”。“器”为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效用(器用);“物”为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之物质基础;“德”为企业的规章和文化,而“道”,则是源于企业家内心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动力。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如何把企业管理的这些事情做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是一个企业领导者永远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关键是要把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来抓。要提高管理意识、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切忌纸上谈兵,做表面文章。在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始终以产品服务上水平、技术上水平、经济管理上水平为永恒主题,要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全员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合理的管理人才分配和用人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管理人才的积极性,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使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二)突出培养重点,注重管理人才综合能力提升 要重视培养人际能力,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冲突处理能力,以及独立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之所以要强调人际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因为管理者的工作对象不仅有“物”,还有受心理因素支配的感情丰富的“人”,他们所应对的事情杂而广,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过以下七个方面的完整过程: (1)发现问题。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面临的是头绪万端的复杂情况,他们必须首先找出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才能知道自己任务的具体内容. (2)分清主次。一种管理情景一般包含着多种问题,想同时一起去解决是无效的,必须把这些问题按轻重缓急列出程序,首先找出主要矛盾,由此入手便能事半功倍. (3)诊断原因。即通过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4)拟定对策。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就可以拟定解决的办法。为了避免片面性,至少要想出两种备选方案. (5)比较权衡。分析不同的备选方案的利弊、机会与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收获、损失及其概率. (6)作出决断。经过以上步骤便可从中选出最有利的一种方案,作出决策. (7)贯彻执行。有了决策,便需要制定出可操作的具体行动计划,以付诸实施,把问题得以解决。

阿里的组织发展与员工发展

阿里的组织发展与员工发展 作为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阿里巴巴(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822797.html,)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完美坚固的团队组合、良好的定位、稳固的结构、优秀的服务、坚定不移的目标信念,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家拥有210万商人的电子商务网站,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迎的B2B网站"。 杰出的成绩使阿里巴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阿里巴巴两次被哈佛大学商学院选为MBA 案例,在美国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四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 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Amazon,eBay,AOL比肩的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而根据著名的检测权威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822797.html,针对全球商务及贸易类网站进行排名调查,阿里巴巴网站更是排名首位。 让阿里巴巴成为众人目光焦点的不仅仅是这些荣誉与光环。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与雅虎达成了协议,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现金投资。与此同时外部动静不小的阿里巴巴,其内部也一直都在进行结构调整。业务发展迅猛无比、组织架构变化惊天动地。许多公司或许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风光,却往往因为人员发展无法适应组织变革的速度,最终被各种暗流所吞没。而阿里巴巴的HR团队却深知,组织结构变化越是迅速,越是需要员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点对于新兴的互联网行业

更是如此。阿里巴巴能够从容渡过了一次又一次变革,HR团队在组织发展方面给予的坚实支持功不可没。 持续提升组织成效——追求成为最佳雇主 对于组织能力的提升,阿里巴巴一直坚持做组织成效调查(OES),也把成为最佳雇主作为企业的追求。围绕这个追求,P&OD部门正在协调其他业务部门,成立专项小组,充满信心地开始了漫漫长路。 组织发展人先行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确保组织发展平稳又迅猛,就要保证阿里巴巴无论发展速度有多快,都能在需要用人的时候有人可用。因此在阿里巴巴,组织发展部门并不叫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而叫P&OD(People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以此体现“人员发展”对组织发展举足轻重的影响。 创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面对业务快速发展,迫切需求人才的瓶颈,外部引进人才可以快速从数量上满足用人需求。然而,阿里巴巴也同样面临着一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电子商务行业里,阿里巴巴已经走在了最前列,单纯依赖从其他公司大批量吸收成熟的人才,很难满足每年成倍增长的业务对人才的大量高质需求。而且,阿里巴巴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深

阿里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揭秘阿里巴巴人力资源体系:牛逼的团队是如何建立的? 2016-03-09 分类:/ 【本文主要标题】 1、阿里巴巴是怎么面试的? 2、阿里巴巴xx是怎么回事? 3、阿里巴巴职级怎么设置? 4、阿里巴巴内部怎么xx? 5、阿里巴巴如何做培训的? 6、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是什么? 【阿里巴巴是怎么面试的?】

2009年,我在xx创业,做自己的公司。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说“天机老师,您想不想到xx工作”,我当时想“xx?什么都没有,不去!”。他说“阿里巴巴要不要考虑一下”,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 我说出愿意考虑之后,陆续有三个电话从阿里巴巴打过来,包括我的主管、HR和行政。HR在我没去面试之前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聊其他的xx,她聊的是阿里巴巴的梦想是什么。同样的,主管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一直在聊他到公司有多久了,他的梦想是什么。我觉得很意外,基本上没有问我自己的情况。后来行政详细帮我安排什么时候面试、谁负责面试,各方面都井井有条。 到阿里巴巴面试的时候,参加的人很多。轮到我的时候,说安排半个小时让我讲课。包括我们部门当时的总监,听了都觉得讲的还不错。 然后他单独面试我,他说“你的性格中,最突出的是什么”,我说“我的性格最典型的是学习”。 他说“怎么证明你喜欢学习?” 我说“我每周可以看两本书”。 他下一个问题是“你最近在看什么书?” 我说“我最近看《大xx帝国》”。 我们聊了两个小时的《大xx帝国》,最后他说“明天去体检,后来开始上班吧”。 我当时觉得好奇怪,为什么因为《大xx帝国》就面试成功了。 【xx是怎么看招聘的?】

阿里巴巴2002年才500人,04、05年开始快速增长,销售人员比例不断增长,我们06年、07年15000人中大部分是销售人员,那时候阿里是典型的销售型公司。 之后淘宝体系的人慢慢多起来,淘系的人后来也越来越少。2011年之后,招聘的步伐开始减慢,不是自动减慢,而是xx有意减少人员。HR从所有部门要招聘计划,各个项目部、事业部提计划,数据报过来,xx惊呆了,所有部门加起来总共要招聘12000人,结果xx说2011年我们最多招2000人,将12000人的计划直接砍掉,他说人多了反而坏事。 2012年,我们招聘计划又是2000人,xx又砍,说今年最多招500人。到2014年,仅仅招了200人,2015年更惨,2015年xx直接说公司不加一个人,走一个才可以增加一个,不走人就不招人。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不要把招人的权利随意下放给项目经理和HR。xx当年反复强调招人的权利,这个人是否能进来,要老板自己做决策。你的HR和主管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除了最初的简历,能不能把企业介绍给别人很关键。 在阿里巴巴,所有人都是前台,没有后台,即使做财务的人,做人力资源的人,都在给公司做宣传,因为好的人才需要你三顾茅庐去请,需要用每个人的感觉告诉他“我们是一家牛逼的公司”,而不是招过来给他钱让他做事。 【阿里招人流程是什么样的?】 招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公司都是依靠HR,从浩如烟海的简历中找简历,打电话,预约面试。但在阿里巴巴是相反的,HR的流程是反的。他们是政委,招人变成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自己的事情。

马云建立的员工培养之体系

马云建立的员工培养之体系 出品:HR实名俱乐部(微信hr__club)主编:陈祖鑫(裙子)资料:培训杂志、天机【科普:3万亿是多大?】3月21日14时58分37秒,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GMV)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给大家分享几张图,说清楚3万亿是多大的数目。Tips:按交易额,阿里相当全球第27大国,相当于四川省GDP(30103亿元)Tips:阿里13年干完了沃尔玛54年的活,而且只用8千员工,沃尔玛是220万员工。【第一部分:阿里巴巴员工培养体系介绍】在阿里巴巴集团,人被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如何将每一位阿里人的个人能力成长融为持续的组织创新实践、集体文化传承,是对阿里巴巴集团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基础要求。阿里巴巴集团学习体系分为四个部分:新人系、专业系、管理系以及在线学习平台。1、新人培训-“百年阿里”面向全集团所有新进员工从看、信、行动(探寻求证)、思考、分享五步骤,动、静结合地去体验五天之旅。以“客户第一”为线索,还原阿里的核心价值理念,有机连接新员工与客户的关系;通过与8年以上员工经验的分享、高管面对面,来传递阿里人的精神与秉持,建立新员工与组织历史、文化的连接。2、专业培训-运营大学、产品大学、技术大学及罗汉堂(1)运营大学:基于运营专业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和公司战略方向,为全集团

的运营人员提供学习内容和环境。纯自主研发适合阿里巴巴集团业务情境的100门专业课程,涵盖四大运营领域岗位,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精细化的学习方案:例如,保证新人快速胜任岗位的脱产学习、提供进阶技能的岗中学习、以主题沙龙形式进行的专业视野开拓以及促进高潜力员工交流成长 的运营委员会等。(2)产品大学:基于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能力图谱,自主研发了接近100门课程,以业务方向为导向,采用多元化形式,提供综合培养手段。“PD新人特训营”针对入职3个月内的产品经理,通过全脱产的系统性培训学习,加速员工认知集团产品架构,加深对产品经理岗位认知,快速胜任岗位;“产品大讲堂”,除了提供进阶课程,更解剖实战案例,线下交流线上沉淀;面向各个垂直领域高潜员工的产品经理委员会,则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产品论剑、产品体验、游学交流等活动,实现沉淀专业知识,解决业务疑难问题。(3)技术大学:面向阿里巴巴集团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成长培养,近3年的统计中已开发课程400余门,培养内部讲师近800人,参与培训人数50000余人次。在专业课与公开课的基础之上,建立ATA技术沙龙,形成开放的技术人员交流平台,旨在挖掘好的、值得推广的思想、理念、技术等;同时根据公司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邀请外部嘉宾,引入优质内容及分享议题,引导相关领域人员学习了解前沿最新最牛的技术,拓宽眼界,促进内部人员思考成长。(4)

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

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 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本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后备人才选拔、以及岗位轮换、内部兼职、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第二条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各种方式的培养手段加速培养综合型的管理人才,迅速提高其管理技能,为以后从事相关管理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条本制度主要包括后备人才库、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后备人才的培养。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单位室主任以下级(不含室主任级)员工。第二章后备人才选拔及培养的组织体系第五条后备人才评估委员会 5.1后备人才评估委员会组织机构后备人才评估委员会主任:人力资源总监后备人才评估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后备人才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各事业部总经理后备人才评估委员会成员:各事业部后备人才所在部门负责人、各事业部人力资源部部长、集团人力开发部部长 5.2后备人才评估委员会职责:负责评审并颁布集团后备人才选拔及培养制度,负责审核后备人才的选拔结果,负责评估后备人才的培养效果及颁发后备人才结业证书。 第六条集团人力资源中心人力开发部负责制度的制定、落实与监督、修改和完善,后备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后备人才库的管理。第七条各事业部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本单位后备人才选拔的报名及推荐,负责组织实施单位级后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第八条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各分子公司是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基地,负有培养开发的责任,并具体落实各项计划与政策。后备人才的选拔第九条后备人才的选拔标准 9.1基本要求: 9.1.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9.1.2入司1年以上(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半年); 9.1.3认同小康文化,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纪行为; 9.1.4大专以上学历

阿里巴巴人才培养框架

马云是怎么看招聘的? 阿里巴巴2002年才500人,04、05年开始快速增长,销售人员比例不断增长,我们06年、07年15000人中大部分是销售人员,那时候阿里是典型的销售型公司。 之后淘宝体系的人慢慢多起来,淘系的人后来也越来越少。2011年之后,招聘的步伐开始减慢,不是自动减慢,而是马云有意减少人员。HR从所有部门要招聘计划,各个项目部、事业部提计划,数据报过来,马云惊呆了,所有部门加起来总共要招聘12000人,结果马云说2011年我们最多招2000人,将12000人的计划直接砍掉,他说人多了反而坏事。2012年,我们招聘计划又是2000人,马云又砍,说今年最多招500人。到2014年,仅仅招了200人,2015年更惨,2015年马云直接说公司不加一个人,走一个才可以增加一个,不走人就不招人。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不要把招人的权利随意下放给项目经理和HR。马云当年反复强调招人的权利,这个人是否能进来,要老板自己做决策。你的HR和主管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除了最初的简历,能不能把企业介绍给别人很关键。 在阿里巴巴,所有人都是前台,没有后台,即使做财务的人,做人力资源的人,都在给公司做宣传,因为好的人才需要你三顾茅庐去请,需要用每个人的感觉告诉他“我们是一家牛逼的公司”,而不是招过来给他钱让他做事。 阿里招人流程是什么样的? 招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公司都是依靠HR,从浩如烟海的简历中找简历,打电话,预约面试。但在阿里巴巴是相反的,HR的流程是反的。他们是政委,招人变成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自己的事情。 很多销售管理者、产品经理说“让我怎么找人”,HR会告诉你“你经常在网上分享吗”,如果你经常分享,就会有粉丝;HR会问“你经常参加人力资源的培训吗”“你能不能约20个人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只是走人才招聘的流程而已。 马云当时找曾鸣就是这样。曾鸣是长江商学院的副院长,马云本来是去商学院上课,结果把老师给招过来了。 为什么彭蕾能做首席执行官?她对很多事情的了解是靠她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学会的。她懂产品,懂设计,她招人的时候跟别人聊的多。她作为人力资源官,懂人心,未来会成为非常厉害的首席执行官。 阿里闻味官是怎么回事呢? 在阿里巴巴,面试最后一关一般会放一个五年以上的老阿里人。这个人和即将要入职的人聊天,聊什么都无所谓,这个人叫闻味官。 有些东西需要直觉,这个人是合适的,那个人是不合适的。直觉是看一个人潜意识里所散发出来的东西,他的能量和价值观。信任一个人需要多久?需要三年。喜欢一个人需要多久?

阿里巴巴的员工发展与组织发展

阿里巴巴的员工发展与组织发展 作为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阿里巴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完美坚固的团队组合、良好的定位、稳固的结构、优秀的服务、坚定不移的目标信念,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家拥有210万商人的电子商务网站,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迎的B2B网站"。 杰出的成绩使阿里巴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阿里巴巴两次被哈佛大学商学院选为案例,在美国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四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比肩的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而根据著名的检测权威网站针对全球商务及贸易类网站进行排名调查,阿里巴巴网站更是排名首位。 让阿里巴巴成为众人目光焦点的不仅仅是这些荣誉与光环。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与雅虎达成了协议,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现金投资。与此同时外部动静不小的阿里巴巴,其内部也一直都在进行结构调整。业务发展迅猛无比、组织架构变化惊天动地。许多公司或许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风光,却往往因为人员发展无法适应组织变革的速度,最终被各种暗流所吞没。而阿里巴巴的团队却深知,组织结构变化越是迅速,越是需要员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点对于新兴的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阿里巴巴能够从容渡过了一次又一次变革,团队在组织发展方面给予的坚实支持功不可没。 持续提升组织成效——追求成为最佳雇主

对于组织能力的提升,阿里巴巴一直坚持做组织成效调查(),也把成为最佳雇主作为企业的追求。围绕这个追求,部门正在协调其他业务部门,成立专项小组,充满信心地开始了漫漫长路。 组织发展人先行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确保组织发展平稳又迅猛,就要保证阿里巴巴无论发展速度有多快,都能在需要用人的时候有人可用。因此在阿里巴巴,组织发展部门并不叫(),而叫(),以此体现“人员发展”对组织发展举足轻重的影响。 创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面对业务快速发展,迫切需求人才的瓶颈,外部引进人才可以快速从数量上满足用人需求。然而,阿里巴巴也同样面临着一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电子商务行业里,阿里巴巴已经走在了最前列,单纯依赖从其他公司大批量吸收成熟的人才,很难满足每年成倍增长的业务对人才的大量高质需求。而且,阿里巴巴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深入人心,深植于骨的价值观,外来人员很难在朝夕之间充分理解。如果不能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那么在长远业务上也很难形成统一的共识。因此,在人才战略上,阿里巴巴是通过“外招内养相结合,同时侧重于内部培养”的策略。 所谓“内养”,在阿里巴巴的策略中又包含“培养人”和“选拔人”两个方面。

阿里巴巴集团使命与文化

、江涛: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3):阿里巴巴集团使命与文化 $阿里巴巴(01688)$ 前言:这篇文章在此前发布时曾引起争议,一部分在于文章对阿里巴巴文化的分析,认为“不全面”;另一部分在于文章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认为“已过时”。对于这两点,我的看法是,在理解公司这一行为上,许多时候我们都是从特定视角出发,再深入,最后到达全面理解。因此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有关阿里巴巴文化的全面透彻解读,毋宁说是基于特定视角的解读,片面偏颇之处需要大家指正,更多的探讨则让理解更深入。对于第二点,本文分析参考《基业长青》对于公司使命与文化的分析方法,也许这本书有些过时,但却是目前所能参考的逻辑与体系最清晰的分析著作。 =========================================== 在中国互联网界,如果要问哪一家公司最喜欢谈论价值观、使命、前景,那无疑当属阿里巴巴;如果要问哪一家公司真正将价值观、文化贯彻到日常工作,成为全体员工执行不渝的行为信条,无疑也当属阿里巴巴。在过去的12年中,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克服重重障碍、飞速成长,与其建立了强悍(甚至强硬)的核心理念、文化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上图是阿里巴巴所一贯强调的核心价值观、使命以及未来前景,他们直接作用的对象都是内部人(员工),起着引导激励作用。

在《基业长青》一书中,作者指出“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你的信仰,而是你相信的程度”,这同样适用于公司。由于两家不同的公司完全可能具有一样的价值观、使命、愿景,所以理念的真实性和公司持续一贯符合理念的程度要比理念的内容更加重要。因此下文分析阿里巴巴核心理念、未来前景时,重心并不搁在具体内容(各条各款)的解读上,而放在阿里巴巴如何将这些理念与前景作为企业DNA,注入每一个“阿里人”的身体中这一过程。 正如所有高瞻远瞩的公司在倡导一种理念同时,会采取很多步骤将之贯彻组织上下一样,阿里巴巴在成长壮大过程中也不断对员工进行核心理念及使命的灌输,其核心要点(或技巧)包括:建立教派般的文化(教派仅为描述性说法,不含贬义)、拥有威权型领袖、采用(中国特色)运动式管理、严格层级性划分、描绘生动的使命与前景。“阿里铁军”就这样打造成功,这支铁军拥有统一的信念与意志,信念与意志随后转化为强大的执行力与战斗力。以下具体来看: 1.教派般的文化 拥有强势文化的公司通常会围绕核心理念创造一种类似教派的环境,其特点表现在四大方面:热烈拥护理念、灌输信仰、严密契合、与众不同。例如在2007年7月,马云在湖畔学院面对学员讲话“很多人刚进入阿里巴巴,觉得我们的价值观、使命感,比较虚。但只要马云在一天,这就是一个天条。我什么东西都可以容忍,但是背叛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不能容忍”。在阿里巴巴,核心价值观与使命被奉为不可触摸的高压线,围绕这根高压线,阿里巴巴通过培训、选拔考核及处罚三项进行信仰的具体灌输与强化。 1.1

阿里人才盘点

案例:阿里巴巴如何玩转人才盘底 以下是戴珊在湖畔大学授课内容节选,小标题为小编标记,内容有删节,如果觉得内容长,滚动看小编总结也可以。 1阿里为什么要盘点? 第一次提到人才盘点还是马老师提的,他说,我们公司越来越大了,资产是桌子、椅子,每天盘一遍。为什么我们不对人盘一遍?人也只是集团的资产,所以每年要盘一下,就是要看一看,到底人有没有增值? 第二个,树挪死人挪活,要把人挪一挪,从集团的角度、从发展他们的角度,怎么把他们挪活?我觉得,正是从这些理念的开始了阿里巴巴的人才盘点。 如果回忆起来可能让很多人震惊的应该是2012年、2013年那次变化,25个组织部的人在瞬间被挪位,而且25个是跨所有集团的,是有组织部的、有M4这一层,我们不往下走,组织部占了大多数。 我们的人才盘点完以后花了一天的时间讨论盘出来的明星、看好的人该怎么挪?对于集团来讲,哪些资源应该怎么挪,对于他来说是增值的? 然后我们就开始讨论,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25个人拿出来,盘到哪些位置都弄好,然后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马老师和彭蕾就跟他们开会说:我现在通知你们,你们在今天下午六点以后就被调动,调动的通知就是比如说“谁谁谁去哪里”,没有任何讨论。 2阿里人才盘点的价值是什么? 我觉得,人才盘点有几个价值。

第一个,对于像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它的变化非常快,所以人才盘点,其实从战略到结果之间很重要的是组织保障,所以,人才盘点是衔接了战略和结果之间的一个很重要的连接。 那么,人才盘点不仅仅只盘人,在整个内容里面有从战略层面,先谈战略,再谈遇到的挑战是什么,然后才是人的战略。那么人的战略,我们有现有的人的盘点,也有一个未来为了提高人才升级准备做的动作,所以它是一个组合拳。 在阿里,基本上在战略、预算和去年一年的总结全部结束之后明确了未来明年要做什么的时候开始做人才盘点,过去一般是在开春,阿里巴巴如果没有上市,没有财年之前,基本上是四月份,就是第二个季度开始做,那么现在一般在六月份开始做。人才盘点不是为过去盘点,人才盘点是为未来盘点的, 第二个做人才盘点,我们是规定HR不能来讲,必须是业务的人来讲,因为在很多公司会觉得讲人要由HR来讲,但是我们认为,一个好领导者就是最好的HR,所以他要对他的人了解。 因为我们知道,最后的那个东西等于是战略乘以组织能力等于你的结果,就是实现的目标。那组织是很重要的一环节,你会发现往往在上场打仗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组织这个部分,所以在组织的这个部分有文化的部分。 所以,组织盘点,有几个我们要看的东西: 1)领导者对于战略、组织、文化是否是贯穿的。 2)组织是不是跟未来有连接的。 3)为了培养人做哪些东西,而不是只关注事情本身。 4)冉冉升起的明星是不是有足够大的舞台,是不是放到合适的位置。 3阿里怎么做人才盘点的?

阿里人才培养之道

阿里人才培养之道:借事修人,借人成事! 2017-12-11 商道智汇 说到人才培养战略,绝对绕不开阿里的“九板斧人才培养体系”。“腿部”、“腰部”、“头部”每一层级的领导者只需练好三门“绝技”或关键点即可。阿里的人才九板斧体现了阿里的人才观,“聚”一群有情有义的人,一起做有价值的事。 虽然员工身处职场,但阿里希望这还是一个情场,甚至道场。 好的组织不仅会让员工获得职业发展,还能得到真正的“人”的成长。如同每个个性鲜明的人,一家企业也拥有强烈的个性特质,阿里的个性特质就是人的“味道”: “人才固然是宝贵的,但每个人内心的那团火更宝贵,它将能照亮不可预见的未来。” 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阿里的人才发展,那就是“人事合一”和“虚事实做”。 人事合一:所谓人事合一,就是借事修人,借人成事。 员工在阿里工作5年会有个成人仪式——只有在阿里待满5年才能真正成为“阿里人”,经历足够多的挫折、委屈、变化,才能充分感知阿里味,并由内而外地散发出阿里味。 我们对所有团队领导者的要求也是既要做成事,也要带出一支队伍。阿里人才发展和组织发展的核心原则是——紧贴业务场景,基于业务实际需要发展人,发展组织。 虚事实做:所谓虚事实做,由于领导力、文化、员工成长的内在体验是虚的,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事情,将人的内在体验落地,在业务中沉淀宝贵的体验与感受。 举例来说: 在阿里每完成一项工作,大家会再多花5分钟谈谈个人的感受与体验,来加深对业务的理解以及彼此间的情感。 一、阿里巴巴的九板斧体系 但凡一家优秀的公司,都必须要形成对自身的独特看法和视角。借着阿里形成领导力的“九板斧”体系,大家可以对阿里“人事合一”有个体感。 九板斧体系主要分为三层: “腿部”包括拿结果、Hire&Fire、建团队; “腰部”包括定策略、做导演、搭班子; “头部”包括定战略、断事用人、造土壤;

论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网络教育层次专业的毕业论文《》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系本人独立思考完成,并在此申明我愿承担与上述承诺相违背的事实所引起的一切消极后果。 签名: 年月日

论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On the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alents in China 摘要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主宰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己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他们已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他们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最直接创造者,可以说,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不断涌现,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直接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本文以国内企业人才开发为主线,通过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选拔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对当前国内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再对当前国内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以某公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选拔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分析与比较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于经营管理人才在培养、选拔与管理方式上的异同,以及经营管理人才对这些问题的评价及满意度,从而探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选拔与管理规律,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选拔 Abstract

阿里巴巴的面试、培训和人才晋升

导读:现在,阿里巴巴继续打造着商业神话。剥开其闪耀的光环,人们对它的招聘、员工晋 升等公司运营细节似乎更感兴趣。有篇文章这样说到:到小公司学技能,到大公司学制度。 这篇文章的作者曾任阿里学院培训负责人,他将为大家揭开阿里巴巴的晋升、层级和培训体系,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阿里。 阿里巴巴是怎么面试的? 2009年,我在北京创业,做自己的公司。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说“天机老师,您想不想到杭 州工作”,我当时想“杭州?什么都没有,不去!”。他说“阿里巴巴要不要考虑一下”,我觉得 可以考虑一下。 我说出愿意考虑之后,陆续有三个电话从阿里巴巴打过来,包括我的主管、HR和行政。HR 在我没去面试之前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聊其他的东西,她聊的是阿里巴巴的梦想是什么。同样的,主管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一直在聊他到公司有多久了,他的梦想是什么。我觉 得很意外,基本上没有问我自己的情况。后来行政详细帮我安排什么时候面试、谁负责面试,各方面都井井有条。 到阿里巴巴面试的时候,参加的人很多。轮到我的时候,说安排半个小时让我讲课。包括我 们部门当时的总监,听了都觉得讲的还不错。 然后他单独面试我,他说“你的性格中,最突出的是什么”,我说:“我的性格最典型的是学习”。 他说:“怎么证明你喜欢学习?” 我说:“我每周可以看两本书”。 他下一个问题是:“你最近在看什么书?” 我说:“我最近看《大秦帝国》”。 我们聊了两个小时的《大秦帝国》,最后他说:“明天去体检,后来开始上班吧”。

我当时觉得好奇怪,为什么因为《大秦帝国》就面试成功了。 马云是怎么看招聘的? 阿里巴巴2002年才500人,04、05年开始快速增长,销售人员比例不断增长,我们06年、07年15000人中大部分是销售人员,那时候阿里是典型的销售型公司。 之后淘宝体系的人慢慢多起来,淘系的人后来也越来越少。2011年之后,招聘的步伐开始减慢,不是自动减慢,而是马云有意减少人员。HR从所有部门要招聘计划,各个项目部、事业部提计划,数据报过来,马云惊呆了,所有部门加起来总共要招聘12000人,结果马云说2011年我们最多招2000人,将12000人的计划直接砍掉,他说人多了反而坏事。 2012年,我们招聘计划又是2000人,马云又砍,说今年最多招500人。到2014年,仅仅招了200人,2015年更惨,2015年马云直接说公司不加一个人,走一个才可以增加一个,不走人就不招人。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不要把招人的权利随意下放给项目经理和HR。马云当年反复强调招人的权利,这个人是否能进来,要老板自己做决策。你的HR和主管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除了最初的简历,能不能把企业介绍给别人很关键。 在阿里巴巴,所有人都是前台,没有后台,即使做财务的人,做人力资源的人,都在给公司做宣传,因为好的人才需要你三顾茅庐去请,需要用每个人的感觉告诉他“我们是一家牛逼的公司”,而不是招过来给他钱让他做事。 阿里招人流程是什么样的? 招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公司都是依靠HR,从浩如烟海的简历中找简历,打电话,预约面试。但在阿里巴巴是相反的,HR的流程是反的。他们是政委,招人变成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自己的事情。 很多销售管理者、产品经理说“让我怎么找人”,HR会告诉你“你经常在网上分享吗”,如果你经常分享,就会有粉丝;HR会问“你经常参加人力资源的培训吗”“你能不能约20个人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只是走人才招聘的流程而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